一、一人有难 众人相助(论文文献综述)
杨永和,杨斌义[1](2020)在《世界楼桥之乡——三江侗族木构建筑文化漫谈》文中研究说明三江被誉为世界楼桥之乡。这里拥有中国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木构建筑群,有侗族风雨桥126座、鼓楼238座以及大量的侗族民居建筑群。走进三江侗寨,就像进入一座奇妙无比的木构建筑历史博物馆,一座座俏丽的风雨桥、一幢幢挺拔的鼓楼、一排排炊烟袅袅的吊脚楼映入眼帘,美不胜收。
孙婷[2](2020)在《苏联乡村小说的生态主题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界围绕苏联乡村小说(деревенскаяпроза)再次展开激烈争论,结果依然是褒贬不一。这是因为文评者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关键是文化语境不同。21世纪生态危机下的反思文化语境令重读苏联乡村小说成为一种必要。本文以苏联乡村小说代表作家维克托·彼得罗维奇·阿斯塔菲耶夫(ВикторПетровичАстафьев)、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别洛夫(ВасилийИвановичБелов)、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ВалентинГригорьевичРаспутин)和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ВасилийМакаровичШукшин)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尝试在我国着名生态哲学家余谋昌与生态美学家曾繁仁和鲁枢元提出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理论框架中,运用俄罗斯着名美学家尤里·鲍里索维奇·博列夫(ЮрийБорисовичБорев)的关系美学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塞尔(Ulric Gustav Neisser)的“自我认知”论(The self perceived)、荷兰心理学家赫伯特·赫尔曼(Hubert J.M.Herman)的“对话自我”论(Dialogical Self)和美国生态语言学家里欧·范·利尔(Leo van Lier)的生态四层论,以及俄罗斯着名哲学家尼古拉·奥努弗利耶维奇·洛斯基(НиколайОнуфриевичЛосский)的认识论,借助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自我”概念构建基于个体“我”的同心关系圈,并以此为据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苏联乡村小说的生态主题,论述生态主题创作在揭露问题与催人反思之余,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苏联乡村小说家继承了19世纪“根基派”思想家提出的“世界是个有机整体”的学说,在60年代作品中勾勒生态理想图景,通过追溯往昔乡村生活来抗拒面向未来的乌托邦。70年代创作生态预警小说,革新乡村小说创作模式,抗议唯理性科技至上的发展观,呼吁责任与良知,号召人们承担起对自然、他人与自身的责任。80年代末创作生态末日小说,描述安置个体身心的世界破碎瓦解,个体丧失自我意识。总之,借助生态主题创作苏联乡村作家描写了衰败的乡村文明、消失的乡村、瓦解的乡村社群、混乱失序的城市社会、疏离的人际关系、身心无处安置的个体,以及日渐消失的个体自我意识等,同时也勾勒了理想生态社会图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他人/社会和睦、人与自我和解。尝试运用个体“我”的同心关系圈阐释乡村小说文本,发掘生态主题的内在价值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苏联乡村小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具体研究对象,结合苏联乡村小说发展的文化语境,从文本出发采用文化批评、文本细读法、交叉研究法和分析归纳等方法阐释苏联乡村小说中的生态主题。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苏联乡村小说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现有的关于生态思想或生态主题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现有的研究侧重人与自然关系,将其视为衡量个体与社会道德伦理的标尺,但很少关注与世界建立各种关系的个体“我”,也较少关注乡村小说生态主题中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即个体的精神生态。第一章“苏联乡村小说的文化语境和生态主题”梳理乡村小说流派的发展阶段。论述苏联乡村小说家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经典主义文学的传统,秉持“问题”小说创作主旨。作家们以生态主题创作记录现实生活,揭露城乡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应和生态文艺思潮,思考人类生存问题。第二章“共生、共处、共存的生态理想”以维·阿斯塔菲耶夫的叙事短篇小说集《最后的问候》(第一部)和短篇小说《俄罗斯菜园颂》,瓦·别洛夫的中篇小说《凡人琐事》和短篇小说《木匠的故事》为例,分析作家们在文本中描述的生态理想,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他人/社会和谐共处,人与自我和解共存。分析乡村作家们借助同一主题的短篇叙事手法和动物视角叙事,以及“自然人”形象描写“天人合一”图景,透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表现“生命共同体”意识,以及人作为理性动物守护其他生命的责任。个体“我”在创造性劳动中以“爱人利物”之举和宽容忍耐之品性与他人、家庭和社群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个体与世界建立的完整合一关系,即“天人合一”与和谐社群关系,离不开个体“我”身心的同一性存在,为了保证“身心同一”的个体精神完整性,自我宽恕成为个体自我修复的必要环节。第三章“背离、疏离、游离的生态危机”主要以瓦·拉斯普京的短篇小说《最后期限》和中篇小说《告别马焦拉》、维·阿斯塔菲耶夫的长篇小说《鱼王》、瓦·别洛夫的家庭小说系列,以及瓦·舒克申的短篇小说集为例,从不同角度描述科技革命和工业现代化引发的分离、疏离性、分裂性和对立性,说明背离故土,遗忘传统,“无根”个体的社会身份模糊不清,定位自我身份时困惑迷茫。个体“我”精神漂浮游离,其生活降格为一种焦虑性存在。第四章“无根、无家、无“我”的生态性反思”以维·阿斯塔菲耶夫的中篇小说《悲哀的侦探》和短篇小说《柳达奇卡》、瓦·拉斯普京的中篇小说《火灾》和瓦·别洛夫的长篇小说《一切在前方》为例说明晚期乡村小说创作中的生态性反思,描写个体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毁,庇护心灵的家庭破碎,个体的自我意识完全丧失。总之,世界在毁灭,各种关系在破碎,与世界建立联系的个体消亡了。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生态主题创作令苏联乡村小说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令乡村小说家们回避不利因素,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问题,同时吸引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读者思考个体存在方式和生命的意义。
鲁言[3](2020)在《战“疫”大考 彰显中国力量》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深度检验,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一次综合性大考。面对这场大仗、硬仗,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中国人民正在为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庄严书写一份答卷。一、应考应战: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疫病作斗争的历史。无论是欧洲、非洲,还是亚洲、美洲,都有被瘟
杜可风[4](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提出“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杨定明[5](2019)在《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是一切社会的关系的总和,人类自出生起就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交往不仅是人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人际交往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人际交往自然也就深受这些客观条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熏陶与教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对人际交往的内容产生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际交往所采用的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信息全球化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现实交往实践和网络虚拟交往中,人际交往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如何创造和谐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出现极端恶性事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通过对交往、人际交往、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等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涵化及其本质进行阐释,并通过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特别是“缺情”问题凸显以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人际交往精华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理念、原则和途经有哪些?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扬弃,将其优秀的思想精华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相结合,实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服务。发掘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的“人之常情”,包含亲情、爱情、友情、“泛爱众”、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同”情怀,归纳儒家文化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情絜情等儒家人情观,凸显儒家人际交往重情理念,提炼并遵循尊重与关怀、仁爱与宽容、理性与适度、明礼与重信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主要原则。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可以通过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来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通过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来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通过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来强化大学生人际的社会关爱力;通过注重提升自我沟通素养,锻造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学向经典、行在当下,实践养成、重情至善实现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来达到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的目的,发挥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涵化大学生重情重义,从而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侯文生[6](2019)在《缘何非洲?——以“生命之灵”展品为例试析非洲雕刻艺术的特性》文中指出长久以来,在非洲这片弥漫着神秘气息的辽阔大陆上,诞生了太多优秀的艺术精品,它们或是粗犷与妩媚交相辉映,或是幽玄与瑰丽惹人遐思。到底是何缘由,能让它们散发出如此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以生命之灵——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览中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例,试图找出非洲雕刻艺术的独特价值及其成因。
迟学芳[7](2017)在《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学,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生命伦理传统进行诠释与重建的定位。为此,首先,确证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借鉴恩格尔哈特先验的“道德传统”以及马克思“实践理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四维结构”的生命伦理理想模型,作为诠释和重建的理论基础,即自然生命系统、文化生命系统、道德传统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以及系统内在选择和外在选择判例。其中,自然生命系统可以指谓一切个体生命,包括人和其他非人类动植物等个体形态;文化生命系统指代的是类比生命实体形成的生命文化,包括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和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等集合体形态,集合体形态的生命并不是不存在,是以组织结构关系在人们的头脑中作为一种影响行为或决策的意识观念,或法律制度,或器物习俗等有形无形的印记存在;道德传统是“文化遗传”的历史尺度,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包括耗散结构、协同学和超循环思想认识和分析方法,还有系统的内外选择判例,共同构成了对自然生命系统,或文化生命系统对象的理论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是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理想模型,具有联结过去与现时代,并实现古今思想、方法和理论融合等功能。其次,把这个理想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考察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从中发现和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初步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的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概括:(1)从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以“民以食为天”、“生育即善”的观念以及“孝”和“德”为特征的“家-国生命一体”的血缘和宗法制度为特征;(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生命伦理传统形成,其标志是儒、道、法、墨的生命伦理传统,以“生生之道”、“生生之仁”、“治国之命在富民”、“劳动谋生权不可剥夺”等传统思想为特征;(3)秦至唐代的生命伦理传统得到大发展,出现生命伦理思想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医药体系建立,凸显“大医精诚”、“治未病”的生命道德文化;《礼记》第一次把人情、人义与人利、人患结合起来作“身-心分析”,为制约人欲并维护家-国生命健康奠定基础;陆贾的“民是万世之本”、《吕氏春秋》的“顺民心就是行大义”、《太平经》的和气生财与平均共享的太平盛世理想,以及葛洪的“自然有命”、“安其所长”具有代表性;此外,“养生安生”生命伦理传统形成。阮籍、嵇康,以及陶弘景、孙思邈和《严氏家训》为代表。(4)宋元明清的生命伦理思想,深化“明哲保身”与“舍生取义”联系和区别,还突出扩展了生命关怀的范围和仁者的生命责任。见诸“民胞物与”、“仁者天地万物一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等观点。(5)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见诸“法界缘起论”与宇宙整体性阐释,其“众生平等”、“净土情怀”、“涅盘理想”以及“素食”和“放生”身体厉行,特别是“苦”的世态及“无明”心态和“六道轮回”的“冥界”过程,为戒杀生、普渡众生、提供特殊的“思想实验”或“成佛训练”。为了使上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现时代化,就要把现今存在的公共生命理解的典型问题,放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加以解释和说明,坚持认为生命源于“生生之道”,止于自然之道,自杀不仅对不起家庭还违背“天命不可违”的原则;临终关怀,就是要讲好“听天由命”的故事;虐杀动物,是造孽的行为,不应当;刘海洋伤熊事件,归根结底是缺少对生命的相情同感;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生命的现象,本质上是人的“异化”,缺乏儒家“做人”之道。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利用生命科技干预生命自然进程的现实,主张“自然最有智慧”,除非不得已,尽量不要用那些科技手段。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除了有对待上述个体生命的态度外,还包括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首先,关于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主张:(1)生育是对的;(2)保证劳动者劳动是基础和前提;(3)倡导孝道是关键。其次,关于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1)弘扬优秀儒家生命伦理传统是基础;(2)得民心是根本;(3)有法必依且执法严明是大事;有国格人格是核心。再次,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老子道的生成论宇宙观具有现时代价值:(1)它提供总体认识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的生物理论模型;(2)它不等于自然规律,是一切生成之总规律;(3)它是“自然界最懂自然”之“道”,要求人们尊重和敬畏自然。进而,根据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不同的思想观点和学说范式,把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分为“十大生命道德共同体”。即“家-国生命一体”、“道法自然”、“依法治国”、“仁义为怀”、“治未病”、“身-心分析”、“以民为本”、“尊重自然”、“民胞物与”以及“养生安生”等生命道德共同体。对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既适应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公共生命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也借鉴和融合了国内外相关学术观点。可以把重建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两大基石。”“一个逻辑起点”,是以“生生之道”的自然生命秩序和“生生之仁”的文化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作为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立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以及最终实现的目的。它与现行的规范生命伦理学不同:(1)它以公共生命文化和民族生命文化素质为视阈,把人对生命的行为和态度与做人、与家、国和自然界的生命健康发展联系起来讨论,作为重建的出发点;(2)主张科学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生命的自然秩序和文化秩序,更不可能脱离与地球“道”的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以此基点作为重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3)人类个体生命的状态,生命质量、生命健康和幸福状态,与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地球自然生命的状态紧密相关。在人类社会内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家与国家、国家与小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体自然“小宇宙”是“大宇宙”自然状态的“窗口”,对自然的索取与保护、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是重建的最终目的。“两大基石”,即生命道德哲学和生命道德学,构成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体系结构的定位。在生命道德哲学层面,探讨了生命世界观、生命价值观、生命权利观和生命利益观,主张要知命、任命、顺命;身体生命的固有价值决定文化生命的内在价值;有追求生命质量,健康生活和幸福生活的权利;要保证人们基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利益,抵制奢侈需求的利益,保证平等的医疗条件、医疗机会和基本医疗利益的主张。在生命道德学定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基本框架构想,以及“孝悌原则”、“三纲五常”、“仁义”原则、“大医精诚”等基本原则;在基本范畴方面,提出生命道德共同体、生命道德考虑、生命道德重要性、生命过期、人的自然性与文化性、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秩序与文化生命秩序。在生命道德基本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以“生命的社会大义”和“医疗公正”为特征的促进医改规范的定位;在科技与生命关系上,提出“科技辅助生命的功能”、“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及其家庭选择和上级裁决”以及“要考虑到不确定性风险与责任和免责条款”的主张。在工作、生活和休闲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适度工作、要注意吸收“明哲保身”思想、健康生活和适当休闲等观点。在制定卫生保健和养生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要注意到“人体‘小宇宙’是麻烦的根源”问题、要包括动静结合、知足知止的生命脉动原则、要区分身内之物和身外之物,主张生命势弱。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是与我国流行主张的“以解题为目的和归宿”的生命规范伦理学不同,是“以做人为目的”、“以朝着生命健康的方式生活为归宿”、“家-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生命美德伦理学。无论什么样的生命伦理学,如果离开了中国优秀生命伦理传统,仅仅突出伦理学的工具价值,忽视或不顾其内在价值,那么它就是不完善的。这也是我们倡导建构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的本意。
马莎[8](2016)在《票据史话——清末民初的民间契约》文中研究说明民国金兰谱金兰谱从何而来?《易经·系辞》中说:"两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古人常以金兰之喻,赞美兄弟、朋友之情,比喻结拜情义比金子还要珍贵,比香兰还要馥郁。中国人认为朋友结交到一定的境界,往往会采取一种形式来标注,即结拜。结拜即是指一些同辈朋友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希望进一步成为亲如兄弟姊妹的关系,便会进行结拜。而一些独生子女渴望有兄弟姊妹,或一些人没有亲生的兄、弟、姊、妹其中一种,或与亲
陈艳群[9](2016)在《梦绕南华蝶正飞》文中提出仲秋时分,外子携我去美东度假,探亲访友。此时的宾州,层林尽染,秋意正浓。独自漫步在锦毯般的丛林里,看秋风舞"蝶",翩翩跹跹,神思飞扬,心随物化。一想到"逝者如斯",旋转在心里的却是伤逝之情。"叮咚叮咚",是手机短信的铃声,声音急促,不安,绊住了我的脚步。短信来自好友南希,惨白的屏面上,衬托出一行幽黑的字:罗师母今天上午十时往生。
赵凯[10](2014)在《扛住——倒下,还能站起来》文中认为活着,眼泪泡饭,也得咽。妈妈留下的这句话,我永远记着。——题记小时候,喜欢拿碎镜片折射阳光到屋子里,高兴地看到黑暗的角落照亮了,仿佛我心里也亮了;暴风雨后,透过水泠泠的翠绿树叶仰望阳光折射在蓝天中的彩虹,幼小的我总想沿着那道桥走到天上去——人不是玻璃,不是水,不是晶体,不是镜面的金属,不具有折射阳光的特性。但,我要说,我是特殊的人,具有折射阳光的品质。这样说时,我就感觉自己身心像是透明的,阳光穿透我的肌体,我的骨骼血肉都透亮了。大多数光,我留在体内,孕养身心,还有一些光,我折射回去,让一些处在角落阴影里的人也感受到光亮,是我这病残生命最大的愿望。沐浴阳光中的人们,常常忽略阳光的存在;我想
二、一人有难 众人相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人有难 众人相助(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楼桥之乡——三江侗族木构建筑文化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悠久的历史 |
鼓楼的传说和风俗 |
风雨桥的传说和寓意 |
精湛的建筑艺术 |
珍贵的价值所在 |
(2)苏联乡村小说的生态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俄罗斯学界研究现状 |
二、西方学界的研究现状 |
三、中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
四、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苏联乡村小说的文化语境和生态主题 |
第一节 50-80年代文化语境 |
一、“解冻”思潮中的“奥维奇金”流派 |
二、60年代乡村小说的形成 |
三、70-80年代的乡村小说 |
第二节 乡村小说“生态”主题 |
一、生态与生态思维 |
二、个体“我”的同心关系圈 |
三、生态主题的形成 |
四、生态主题的发展与演变 |
第二章 共生、共处、共存的生态理想 |
第一节 和谐共生图景:人与自然 |
一、“天人合一” |
二、个体的存在与责任 |
第二节 和睦共处图景:人与他人/社会 |
一、“爱人利物” |
二、宽容和忍耐 |
第三节 和解共存图景:人与自我 |
一、身心合一 |
二、自我宽恕 |
第三章 背离、疏离、游离的生态危机 |
第一节 人与土地的分离、人与传统的对立 |
一、背离土地 |
二、背弃传统 |
第二节 人与社会的疏离和矛盾 |
一、疏离、矛盾的社群关系 |
二、分离、割裂的家庭关系 |
第三节 漂浮、游离的自我 |
一、孤独、焦虑 |
二、不安的心绪、游离的精神 |
第四章 无根、无家、无“我”的生态性反思 |
第一节 消失的土地,毁灭的家园 |
一、洪水淹没的村庄 |
二、大火吞噬的家园 |
第二节 破碎的家庭 |
一、猜忌的后果 |
二、分崩离析 |
第三节 毁灭的个体 |
一、个体社会身份模糊 |
二、个体自我意识的丧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战“疫”大考 彰显中国力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考应战: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 |
二、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伟力 |
三、治理效能:制度体系的强大执行力 |
四、执政理念:始终不渝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五、精神力量: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集中展现 |
六、世界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追求 |
七、启示感悟:“疫”考引发的理性思考 |
(4)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交往及人际交往概述 |
一、交往的本质及特征 |
二、人际交往特征及分类 |
三、人际交往的素质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特点及社会文化背景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特点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四种偏向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变化 |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文化因子 |
五、大学生良善人际交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然 |
第三节 涵化及儒家文化 |
一、涵化的内涵 |
二、涵化即文化涵养教化 |
三、涵化与儒家文化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成才 |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的成人成才理论支撑 |
一、交往助推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
二、交往“以确立统一、有序的社会规范为归宿” |
三、儒家“君父同伦”人际血缘亲情 |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 |
一、人际关系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 |
二、人从对象中反观自己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再塑其品性 |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成才 |
一、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助推其成才 |
二、大学生不良的人际交往阻碍其成才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现状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
一、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
三、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 |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个体自我修养不足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性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缺情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障碍 |
二、个体自我认知偏差 |
三、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 |
四、网络信息弱化人际交往 |
五、媒介宣推不力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凸显重情理念 |
第一节 情为何物 |
一、情及人情 |
二、人情共同性 |
三、情为爱 |
第二节 儒家人情观 |
一、儒家为人情创设理论基础 |
二、儒学人情基本原则 |
第三节 儒家及当代社会人情观 |
一、中国古代社会富有人情味 |
二、儒家人情观的负面影响 |
三、当代社会市场经济冲淡人情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原则 |
第一节 尊重与关怀 |
一、尊重原则 |
二、关怀原则 |
第二节 仁爱与宽容 |
一、仁爱原则 |
二、宽容原则 |
第三节 理性与适度 |
一、理性原则 |
二、适度原则 |
第四节 明礼与重信 |
一、明礼原则 |
二、重信原则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路径 |
第一节 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
一、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 |
二、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 |
三、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 |
第二节 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 |
一、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 |
二、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 |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 |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关爱力 |
一、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 |
二、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 |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 |
一、大学生自我沟通素养与能力锻造 |
二、大学生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缘何非洲?——以“生命之灵”展品为例试析非洲雕刻艺术的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抽象性:无拘束的夸张呈现 |
写实性:被禁锢的细腻表达 |
节奏性:冲突下的相得益彰 |
生活性:情感化的世俗风情 |
宗教性:狞厉诡谲的永恒崇拜 |
结语 |
(7)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简要评述 |
1.3.1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理论 |
1.3.2 传统生命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1.3.3 中医理论中的生命伦理研究 |
1.3.4 其他各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1.3.5 存在的难题和研究的基点 |
1.3.6 本论文使用的生命伦理学概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我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诠释的理论基础 |
2.1 对生命伦理学产生影响的典型文本的分析 |
2.1.1 分析的立论基点 |
2.1.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文本分析 |
2.2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及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
2.2.1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的重大事件 |
2.2.2 影响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
2.3 我国生命伦理学的性质和研究方式的争论 |
2.3.1 我国生命伦理学性质的争论 |
2.3.2 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方式的争论 |
2.3.3 基于“异中之同”的简要评述 |
2.4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及我国传统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
2.4.1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 |
2.4.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
2.5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及创新意义 |
2.5.1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 |
2.5.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创新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3. 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 |
3.1 原始社会与生命道德的产生 |
3.1.1 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生命道德演变 |
3.1.2 原始社会生命文化秩序的确立 |
3.1.3 维系家庭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孝”与“德”的产生 |
3.1.4 原始社会的中医生命伦理思想萌芽 |
3.2 夏、商、西周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3.2.1 《周易》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3.2.2 《尚书》“五行说”的生命伦理方法 |
3.2.3 夏、商、西周时期生命文化的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4.1 道家的生命伦理学 |
4.1.1 老子“道”的生命伦理学说 |
4.1.2 庄子自然中心论的生命伦理思想 |
4.1.3 杨朱的人类个体生命伦理思想 |
4.2 儒家的生命伦理学 |
4.2.1 孔子的家庭、政治、社会生命伦理学说 |
4.2.2 孟子的生命伦理思想 |
4.2.3 荀子的家国生命健康伦理思想 |
4.3 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4.4 法家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1 管仲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2 商鞅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3 韩非子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
4.5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生命文化 |
4.5.1 精、气、神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 |
4.5.2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法规和制度 |
4.5.3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5. 秦朝至唐代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 秦汉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1 《吕氏春秋》中“人生基本需求”的生命伦理意蕴 |
5.1.2 “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 |
5.1.3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彰显的生命文化 |
5.1.4 《皇帝内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6 维持家庭和社会生命秩序的“三纲五常” |
5.1.7 陆贾、贾谊国家生命健康管理的伦理思想 |
5.1.8 《礼记》《淮南子》《太平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9 扬雄、王充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 魏至唐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1 王弼、阮籍和嵇康以及郭象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2 《颜氏家训》重人贵生、保身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3 “隐逸现象”凸显的“保全身心”的生命文化 |
5.2.4 葛洪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5 陶弘景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6 孙思邈的生命伦理思想 |
5.3 本章小结 |
6. 宋元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1 宋元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1.1 张载“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 |
6.1.2 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说”的生命伦理境界 |
6.1.3 朱熹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生命伦理责任 |
6.1.4 刘完素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6.2 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2.1 王阳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伦理自觉 |
6.2.2 王艮“明哲保身”的生命大义 |
6.2.3 王夫之“知耻、立志”的生命品位 |
6.2.4 “温病四大家”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 |
7.1 “法界缘起论”与宇宙的整体性 |
7.1.1 佛教的缘起论 |
7.1.2 宇宙万物无碍自在 |
7.2 众生平等与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
7.2.1 众生平等 |
7.2.2 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
7.3 业报论与对生命及其环境的尊重 |
7.3.1 业报论 |
7.3.2 业报论传说 |
7.3.3 素食 |
7.3.4 放生 |
7.3.5 净土 |
7.4 苦生与涅盘 |
7.4.1 苦及原因 |
7.4.2 涅盘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诠释 |
8.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 |
8.1.1 现今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
8.1.2 “临终关怀”的问题 |
8.1.3 虐杀动物的问题 |
8.1.4 刘海洋“伤熊事件” |
8.1.5 同学之间的杀人事件 |
8.1.6 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 |
8.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 |
8.2.1 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2.2 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2.3 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1 “家-国生命一体”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2 “道法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3 “仁义为怀”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4 “依法治国”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5 “治未病”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6 “身-心分析”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7 “以民为本”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8 “尊重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9 “民胞物与”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10 “养生安生”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4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诠释的现时代需求和根据 |
8.4.1 科技疯狂发展的失控,对生命构成严重的风险 |
8.4.2 “赶超现代化的世界性角逐病” |
8.4.3 控制毁灭生命的战争需要生命健康文化的支撑 |
8.4.4 复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纵欲且废人体自然之功 |
8.4.5 社会保障改革需要“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定位 |
8.5 中医兴废争论中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之诠释 |
8.5.1 修正中医或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 |
8.5.2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医,中药有西药不具备的疗效 |
8.5.3 从中国生命伦理传统诠释中医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 |
9.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逻辑起点 |
9.1.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 |
9.1.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立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
9.1.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终极关怀 |
9.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哲学定位 |
9.2.1 生命世界观 |
9.2.2 生命价值观 |
9.2.3 生命权利观 |
9.2.4 生命利益观 |
9.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学定位 |
9.3.1 道德观念 |
9.3.2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框架构想 |
9.3.3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原则 |
9.3.4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范畴初探 |
9.3.5 中国生命道德学基本规范的前提和定位 |
9.4 构建“诗意地栖居”的中国生命伦理学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创新点说明 |
四、一人有难 众人相助(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楼桥之乡——三江侗族木构建筑文化漫谈[J]. 杨永和,杨斌义. 文史春秋, 2020(11)
- [2]苏联乡村小说的生态主题研究[D]. 孙婷.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0
- [3]战“疫”大考 彰显中国力量[J]. 鲁言.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 2020(04)
- [4]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D]. 杨定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缘何非洲?——以“生命之灵”展品为例试析非洲雕刻艺术的特性[J]. 侯文生. 山东艺术, 2019(04)
- [7]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D]. 迟学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8]票据史话——清末民初的民间契约[J]. 马莎. 贵阳文史, 2016(05)
- [9]梦绕南华蝶正飞[J]. 陈艳群. 文学自由谈, 2016(01)
- [10]扛住——倒下,还能站起来[J]. 赵凯. 中国作家,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