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扁桃直播造林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周宏冉[1](2020)在《蒙古扁桃种子不同部位组织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进一步完善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组织培养技术体系,本文以蒙古扁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种子不同部位对不定芽初代诱导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不定芽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的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浓度,结果表明:1.种子的处理:种子去壳后,浸泡12h后放置超净工作台内,用0.1%升汞(HgCl2)10 min+2%次氯酸钠(NaClO)6min消毒,每消毒一次用无菌水冲洗4~5次,洗净后剥皮,用接种刀切割实验所需种子的6个部位,接入培养基中。2.种子初代培养:将种子不同的6部分,分别接种到5种基本培养基,5种不同激素浓度中,筛选出部位Ⅵ最适宜蒙古扁桃种子诱导不定芽,筛选出MS为最佳基本培养基,筛选出最适宜的激素浓度组合是6-BA2.5mg·L-1+NAA0.4 mg·L-1。3.继代增殖培养:初代培养出的壮苗采用茎切段的增殖方法利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壮苗茎切段最适增殖激素浓度为6BA1.0mg·L-1+GA30.1mg.L-1+IAA0.2 mg.L-1;初代培养的弱苗利用2~3株和全部移植的方法进行增殖筛选,筛选出弱苗采用2~3株的接种方式增殖效果最好。4.生根培养:筛选出激素IBA0.4mg·L-1生根效果最好,主根粗壮具有须根;筛选出最适基本培养基为1/2MS;最适蔗糖浓度为30g·L-1;最适宜暗培养天数为5d。
包洪胜[2](2020)在《长柄扁桃种子油脂累积及脂肪酸转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自然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的毛乌素沙地,具有极强的抗寒和抗旱特性,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建设的优选树种。本研究以不同种源长柄扁桃发育期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种子油脂累积规律,分析种子油脂累积与种子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探究其种子油脂累积过程中脂肪酸组分转化规律。研究结果如下:长柄扁桃果实形态发育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快速生长期(花后15d~花后64d)、慢生长期(花后64d~花后85d)和颜色变化期(花后85d~花后106d)。快速生长期果实体积迅速膨大,油脂缓慢累积;慢生长期果实体积增长缓慢,但油脂快速累积;颜色变化期,果皮颜色由深绿色变为暗紫红色,果实逐渐成熟。果实发育初期,种子油脂累积较慢,而在果实慢生长期,种子油脂含量显着增加。近果实成熟时种子油脂含量达最高值。种子油脂含量与果实形态发育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种子油脂累积与种仁干重呈极显着性正相关。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在油脂快速累积前积累,之后随着油脂的累积逐渐减少。油脂累积结束时不再下降,含量保持稳定;蛋白质和淀粉累积规律与油脂累积规律存在相似的模式,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与油脂含量呈正相关。长柄扁桃种子油脂累积过程中先后检测出7种脂肪酸,分别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和癸酸。其中棕榈酸、硬脂酸和癸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种子发育,逐渐下降,而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提高,至种子成熟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4.91%。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为75.67%,亚油酸含量次之,为18.64%。随着种子发育油酸含量逐渐增加,亚油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而棕榈酸、硬脂酸和癸酸含量持续下降,至种子成熟时平均含量分别为3.60%、1.27%和0.00%;亚麻酸和棕榈油酸形成较晚,含量缓慢增加,含量变化不明显,种子成熟时平均含量分别为0.33%和0.50%。相关性分析表明:长柄扁桃种子油脂累积过程中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三者呈现出显着正相关;棕榈酸、硬脂酸和癸酸三者之间呈现出显着正相关;油酸和亚麻酸与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癸酸呈显着负相关;亚油酸与棕榈酸、硬脂酸和癸酸无相关性。
丁茂[3](2019)在《包头市大青山前坡采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实现三者的协调、均衡、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或枢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矿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张小秋,斯琴巴特尔[4](2016)在《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对栽培环境的传粉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测定花粉和花柱头可授粉性活力,探讨了呼和浩特市树木园人工栽培17年的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的生殖适应性。结果表明,栽培蒙古扁桃花粉活力维持时间大致为12 d,开花当天花粉活力最强,从开花前1 d至花后第4 d均保持较高的活力。其花柱头授粉能力维持时间为912 d,其中短花柱的为12 d、中花柱的为9 d、长花柱的为10 d,花后第24 d授粉能力最强,与花粉活力最强时间基本相重合;栽培长柄扁桃花粉活力维持时间大致为15 d,维持花柱头授粉能力时间为13 d左右,其中从开花前1 d至花后第4 d保持较高的花粉活力,从开花前1 d至花后第5 d保持较高的柱头授粉活力,两者重叠时间可达6 d,更有利于授粉。说明,该栽培环境对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的花粉活力和花柱头可授性未产生不良影响。
李荣,史社强,曹双成,赵国平[5](2015)在《优良固沙与油料灌木长柄扁桃在毛乌素沙地治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长柄扁桃研究、保护现状以及产业开发情况,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出发,系统的总结长柄扁桃的生长发育规律、引种栽培、扩繁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最新成果,根据当前长柄扁桃培育、扩繁、营林及产业化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亟待解决的思路及对策。以期对长柄扁桃的进一步认识、研究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刘添盈[6](2014)在《不同基质配比和施肥浓度对蒙古扁桃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 Maxim.)作为一种珍稀的荒漠化植物,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本试验以蒙古扁桃为研究对象,对于其在不同基质配比下蒙古扁桃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的生长情况和不同浓度GOLDMAY水溶性肥料的处理下对蒙古扁桃幼苗的生长影响做出初步的研究,为今后蒙古扁桃的培育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以粘土、沙土、粪的不同配比下的基质试验和GOLDMAY水溶性肥料不同浓度的施用下的施肥试验,经过连续6个月的观测,研究分析不同处理下的蒙古扁桃的出芽率;幼苗生长的形态,包括植株的高度、地径、主根长、高径比、茎根比、叶面积;幼苗的生物量,包括地上部的鲜重、地下部的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地上部含水量,地下部含水量。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在4种配比基质下播种的蒙古扁桃种子的发芽率与基质自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无关,蒙古扁桃种子的发芽率与基质配比之间无明显影响。2.在4种配比基质培养下的蒙古扁桃幼苗,通过对植株体在叶面积、生长形态和生物量这三方面数据的比较,配比为6:3:1的基质培养下的蒙古扁桃幼苗生长优于其他3种配比基质培养下的蒙古扁桃幼苗。3.未施加GOLDMAY水溶性肥料配比为6:3:1的基质培养的蒙古扁桃幼苗生长良好;施加200ppm浓度的GOLDMAY水溶性肥料配比为4:4:2的基质培养的蒙古扁桃幼苗生长良好;施加400ppm浓度的GOLDMAY水溶性肥料配比为3:6:1的基质培养的蒙古扁桃幼苗生长良好;施加600ppm浓度的GOLDMAY水溶性肥料配比为4.5:4.5:1的基质培养的蒙古扁桃幼苗生长良好。
李珍珍[7](2013)在《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地域性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地处绿洲与荒漠并存的亚洲地理中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建设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是快速提升乌鲁木齐市综合实力最有效的途径。要想打造与众不同的城市园林景观,就要利用其东南高、西北低,三面环山的独特地理格局,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荒山作为乌鲁木齐市特有的景观资源应当得到重视,荒山绿化是城乡一体化,城市大环境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与乌鲁木齐城市发展和园林建设密切相关。同时,周边的荒山绿化也是提升整个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一环。荒山自身多变的地形,为营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创造了良好条件。荒山绿化时,在丰富植物多样性、构建合理植物群落的同时,对其周边环境加以改造,设立完善的指示系统从而增加可达性,无疑也是提升区域景观格局的有效途径。在缺乏建设大面积绿地的条件下,结合乌鲁木齐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利用分散的荒山绿地,建设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荒山绿地景观,做精做细是改善乌鲁木齐城市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反映乌鲁木齐城市整体特色绿地建设的必经之路。基于此,针对在景观趋同和景观地域性特色缺失的大环境下营建具有乌鲁木齐市地域性特色的荒山绿化成为完整构建乌鲁木齐城市生态防护体系,提高乌鲁木齐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质量,加快乌鲁木齐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周边荒山进行多途径多方面调查,旨在研究荒山绿化的地域性特色营建策略。通过调查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建设实施,部分荒山已建设成为公园绿地、甚至是独具特色的风景区,根据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成功典范,总结经验,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其次,通过发现荒山绿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绿化建设的其他理论和策略,把实践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以乌鲁木齐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为基础,提出具有乌鲁木齐地域性特色的荒山绿化的营建策略,为今后城市荒山绿化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范例。
杨燕妮[8](2013)在《蒙古扁桃育苗技术浅析》文中研究指明蒙古扁桃是戈壁荒漠地区特有种,耐干旱和贫瘠,可作为干旱地区水土保持植物种,是蒙古高原古老残遗植物,其对于了解蒙古高原植被演替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对亚洲中部干旱地区植物区系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2011年7月,在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中,工作人员于包头市青山区的二老虎沟、达代沟和城塔汉沟发现了国家珍稀濒危Ⅱ级
梅曙光,张国强,朱玉安,季波,毛雪,陈芳,夏季[9](2011)在《蒙古扁桃造林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取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河东鄂尔多斯台地西缘丘陵区和银川市内不同的造林立地条件,在不同季节采用直播、栽植1年生裸根苗、1年生营养杯苗等措施进行造林试验。结果显示,1年生营养杯苗造林成活率最高,效果最好;春、秋季直播造林和1年生幼苗栽植造林效果较好。
田小武,雷永华[10](2011)在《荒漠植物蒙古扁桃在海原县西华山繁育探讨》文中提出从西华山概况和蒙古扁桃的形态繁殖特性出发,介绍了蒙古扁桃的繁育技术要点。分析了蒙古扁桃繁育现状的成因,并提出了政府应加强重视和扩大宣传、保护修复原有蒙古扁桃、建立育种示范区和加深科学研究等建议来为西华山抗旱造林提供坚强的苗木保障。
二、蒙古扁桃直播造林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古扁桃直播造林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扁桃种子不同部位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蒙古扁桃概述 |
1.1.1 形态与特征 |
1.1.2 分布与生长环境 |
1.1.3 蒙古扁桃的科学价值 |
1.2 蒙古扁桃繁殖方式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种子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2.2 蒙古扁桃营养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2.3 蒙古扁桃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
1.3 蒙古扁桃其他方面的研究 |
1.4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
1.4.1 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 |
1.4.2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
1.4.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及用途 |
2.2.3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2.4 培养基的制备 |
2.2.5 接种室的灭菌 |
2.2.6 种子处置及初代培养 |
2.2.7 不定芽的继代增殖培养 |
2.2.8 不定芽的生根培养 |
2.2.9 培养条件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初代培养实验分析 |
3.1.1 种子不同部位及不同激素浓度对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3.1.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种子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3.2 继代增殖培养实验分析 |
3.2.1 6-BA和NAA对茎段增殖的影响 |
3.2.2 6BA、GA_3和IAA对茎段增殖的影响 |
3.2.3 不同接种方式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
3.3 生根培养实验分析 |
3.3.1 不同IBA激素浓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3.2 基本培养基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3.3 糖种类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3.4 蔗糖浓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3.3.5 暗培养天数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作者简介 |
(2)长柄扁桃种子油脂累积及脂肪酸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长柄扁桃资源概况 |
1.1.1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
1.1.2 分布及生长环境 |
1.1.3 长柄扁桃油料价值 |
1.1.4 长柄扁桃研究现状 |
1.2 木本油料植物果实油脂累积研究 |
1.2.1 油脂含量动态累积研究 |
1.2.2 植物油脂 |
1.2.3 植物油脂的的贮藏 |
1.2.4 植物油脂中脂肪酸简介 |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路线 |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2 长柄扁桃果实发育与油脂累积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种子发育特性 |
2.1.2.2 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形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长柄扁桃果实和种仁形态发育变化规律 |
2.2.2 长柄扁桃果实和种仁重量变化规律 |
2.2.3 长柄扁桃种仁含油率变化规律 |
3 长柄扁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累积与糖类、蛋白质累积的关系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2.1 长柄扁桃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
3.1.2.2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脂形成与糖类代谢之间的关系 |
3.2.2 油脂形成与蛋白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
4 长柄扁桃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分变化规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2.1 脂肪酸的甲酯化 |
4.1.2.2 GC/MS鉴定 |
4.1.2.3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5.1 长柄扁桃果实发育与油脂累积 |
5.2 长柄扁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形成与糖类、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
5.3 长柄扁桃种子油脂中脂肪酸发育特点 |
6 结论 |
6.1 长柄扁桃果实发育与油脂累积规律 |
6.2 长柄扁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种仁油脂形成与糖类、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
6.3 长柄扁桃种仁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分的变化规律 |
7 展望 |
7.1 创新点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对栽培环境的传粉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粉活力动态变化 |
2.2 花柱头可授粉性动态变化 |
3 讨论 |
(5)优良固沙与油料灌木长柄扁桃在毛乌素沙地治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长柄扁桃特征研究进展 |
1.2 长柄扁桃栽培及培育研究方面 |
1.3 长柄扁桃深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状况 |
2 长柄扁桃栽培及培育技术 |
2.1 育苗技术 |
2.1.1 采种 |
2.1.2 种子处理 |
2.1.3 苗圃地的选择 |
2.1.4 播种量及播种 |
2.1.5 苗期管理 |
2.1.6 出圃苗管理 |
2.2 造林技术 |
2.2.1 造林地的选择 |
2.2.2 造林地整地 |
(1) 沙地造林整地与搭设障蔽 |
(2) 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整地 |
2.2.3 树种配置与种植 |
2.2.4 苗龄选择与造林时间 |
2.2.4 造林密度确定 |
3 长柄扁桃领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3.1 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3.2 长柄扁桃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4 结语 |
(6)不同基质配比和施肥浓度对蒙古扁桃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蒙古扁桃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概括和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概括 |
2.1.2 试验的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基质的配比试验设计 |
2.2.2 施肥的试验设计 |
2.3 试验的测定方法 |
2.3.1 蒙古扁桃的基质的理化性质测定 |
2.3.2 蒙古扁桃种子发芽率的测定方法 |
2.3.3 蒙古扁桃幼苗生长形态的测定方法 |
2.3.4 蒙古扁桃幼苗的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2.4 试验的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蒙古扁桃发芽率的影响 |
3.1.1 不同配比的基质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
3.1.2 不同配比的基质的化学性质的比较 |
3.1.3 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蒙古扁桃发芽率的影响 |
3.2 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蒙古扁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1 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蒙古扁桃幼苗的生长形态的影响 |
3.2.2 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蒙古扁桃幼苗的生物量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下的GOLDMAY水溶性肥料对蒙古扁桃幼苗的影响 |
3.3.1 不同浓度下的GOLDMAY水溶性肥料对蒙古扁桃幼苗的生长形态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下的GOLDMAY水溶性肥料对蒙古扁桃幼苗的生物量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配比为3:6:1的基质蒙古扁桃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
4.2 配比为6:3:1的基质蒙古扁桃的幼苗生长良好 |
4.3 不同浓度GOLDMAY水溶性肥料4种配比基质蒙古扁桃幼苗生长情况 |
4.3.1 未施加GOLDMAY水溶性肥料配比为6:3:1的基质培养的蒙古扁桃幼苗生长良好 |
4.3.2 施加200PPM浓度的GOLDMAY水溶性肥料配比为4:4:2的基质培养的蒙古扁桃幼苗生长良好 |
4.3.3 施加400PPM浓度的GOLDMAY水溶性肥料配比为3:6:1的基质培养的蒙古扁桃幼苗生长良好 |
4.3.4 施加600PPM浓度的GOLDMAY水溶性肥料配比为4.5:4.5:1的基质培养的蒙古扁桃幼苗生长良好 |
4.4 讨论 |
4.4.1 关于4种配比基质对蒙古扁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4.4.2 关于4种配比基质对蒙古扁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
4.4.3 关于不同浓度GOLDMAY水溶性肥料下4种配比基质对蒙古扁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
4.4.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地域性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有关荒山绿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荒山绿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荒山绿化的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有关地域性特色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地域性特色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地域性特色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综述 |
2.1 荒山绿化 |
2.1.1 荒山绿化的概念 |
2.1.2 荒山绿化的作用 |
2.2 地域性特色 |
2.2.1 地域的概念 |
2.2.2 地域性的概念 |
2.2.3 地域性特色的概念 |
2.3 荒山绿化地域性特色的含义 |
2.3.1 表层含义——独特性 |
2.3.2 潜层含义——适宜性 |
2.4 荒山绿化地域性特色的表达 |
2.4.1 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 |
2.4.2 适宜性与独特性关系的处理 |
2.5 小结 |
第3章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实地调查与分析 |
3.1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概述 |
3.1.1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现状 |
3.1.2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产生和发展 |
3.1.3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存在的问题 |
3.2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实地调查分析 |
3.2.1 植物物种组成分析 |
3.2.2 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
3.2.3 植物群落观赏特性分析 |
3.4 小结 |
3.4.1 植物选择不恰当 |
3.4.2 地域特色不显着 |
3.4.3 植物结构不合理 |
第4章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地域性特色营建策略 |
4.1 营建荒山绿化地域性特色 SWOT 分析 |
4.1.1 优势分析(Strength) |
4.1.2 劣势分析(Weakness) |
4.1.3 机遇(Opportunity) |
4.1.4 威胁(Threat) |
4.2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地域性特色的营建策略 |
4.2.1 宏观层面 |
4.2.2 微观层面 |
4.3 小结 |
第5章 典型案例分析 |
5.1 红光山荒山绿化建设案例 |
5.1.1 红光山荒山绿化概况 |
5.1.2 红光山地域特色展现 |
5.1.3 红光山未来展望 |
5.2 鲤鱼山荒山绿化建设案例 |
5.2.1 鲤鱼山荒山绿化概况 |
5.2.2 鲤鱼山地域性特色展现 |
5.2.3 鲤鱼山未来展望 |
5.3 雅马里克山荒山绿化建设案例 |
5.3.1 雅马里克山概况 |
5.3.2 雅马里克山地域性特色展现 |
5.3.3 雅马里克山未来展望 |
5.4 雪莲山荒山绿化建设案例 |
5.4.1 雪莲山荒山绿化概况 |
5.4.2 雪莲山地域性特色展现 |
5.4.3 雪莲山未来展望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 A |
(9)蒙古扁桃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
2 造林技术 |
2.1 造林季节 |
2.2 造林方式 |
2.3 造林整地 |
3 试验结果 |
3.1 直播造林 |
3.2 营养杯苗植苗造林 |
4 结语 |
(10)荒漠植物蒙古扁桃在海原县西华山繁育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华山基本情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气候特点 |
1.3 地形地貌 |
1.4 生态类型 |
1.4.1 种类 |
1.4.2 植被分布 |
2 蒙古扁桃 |
2.1 形态特征 |
2.2 生长繁殖 |
3 西华山蒙古扁桃繁育现状及原因 |
3.1 繁育现状 |
3.2 原因 |
4 西华山蒙古扁桃繁育技术要点 |
4.1 种子处理方法 |
4.2 造林整地方式 |
4.3 鼠害防治措施 |
5 关于西华山蒙古扁桃繁育建议 |
5.1 政府加强重视和扩大宣传 |
5.2 保护、修复原有蒙古扁桃 |
5.3 建立育种示范区 |
5.4 加深科学研究 |
6 结语 |
四、蒙古扁桃直播造林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扁桃种子不同部位组织培养研究[D]. 周宏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长柄扁桃种子油脂累积及脂肪酸转化规律研究[D]. 包洪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3]包头市大青山前坡采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着[J]. 丁茂. 内蒙古林业, 2019(06)
- [4]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对栽培环境的传粉适应性研究[J]. 张小秋,斯琴巴特尔.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6(01)
- [5]优良固沙与油料灌木长柄扁桃在毛乌素沙地治沙中的应用[J]. 李荣,史社强,曹双成,赵国平. 陕西林业科技, 2015(01)
- [6]不同基质配比和施肥浓度对蒙古扁桃生长的影响[D]. 刘添盈.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7]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 李珍珍.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
- [8]蒙古扁桃育苗技术浅析[J]. 杨燕妮. 内蒙古林业, 2013(04)
- [9]蒙古扁桃造林技术研究[J]. 梅曙光,张国强,朱玉安,季波,毛雪,陈芳,夏季. 宁夏农林科技, 2011(10)
- [10]荒漠植物蒙古扁桃在海原县西华山繁育探讨[J]. 田小武,雷永华. 宁夏农林科技,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