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成纳米粉体法国际领先(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1](2020)在《稀土离子掺杂CaF2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发展不同波长激光是现代激光技术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不同波长的激光面向着不同的应用领域,如可见光激光因优异的显色能力被应用在显示、光刻等领域;1μm激光能实现高功率、大能量激光输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激光武器等领域;1.5μm激光处于人眼安全波段,常应用于激光通讯领域;2μm激光对人体组织有很强的切割能力,是优良的医疗手术激光光源。氟化钙(CaF2)材料具有宽的透光范围,低的声子能量,以及低的折射率等优异的性能,而三价稀土离子(RE3+)掺杂CaF2中丰富的对称性格位结构赋予了RE:CaF2非常宽的吸收和发射带,这使得RE:CaF2材料适合应用在不同波段可调谐激光领域。目前关于RE:CaF2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晶方面,RE:CaF2单晶存在激光损伤阈值较低、不能实现RE3+离子高浓度均匀掺杂等问题。而RE:CaF2透明陶瓷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些问题。本论文以CaF2陶瓷为基质,Nd3+、Yb3+、Er3+、Ho3+和Tm3+等稀土离子作为掺杂离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1at.%Nd:CaF2、1at.%Er:CaF2、2at.%Ho:CaF2、4at.%Tm:CaF2纳米粉体及不同Yb3+掺杂浓度CaF2纳米粉体。并开展了应用于1μm、1.5μm和2μm波段激光的RE:CaF2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1at.%Nd:CaF2、1at.%Er:CaF2、2at.%Ho:CaF2和4at.%Tm:CaF2和不同浓度Yb3+掺杂CaF2纳米粉体,研究了不同稀土离子种类和Yb3+的掺杂浓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at.%Nd:CaF2、1at.%Er:CaF2、2at.%Ho:CaF2和4at.%Tm:CaF2纳米粉体的平均颗粒尺寸分别为57 nm、60 nm、54 nm和44 nm。随着Yb3+浓度增加,Yb:CaF2纳米粉体的平均颗粒尺寸逐渐减小。所有RE:CaF2粉体均为纯相。(2)通过空气预烧结合热等静压烧结(HIP)制备了1at.%Nd:CaF2、1at.%Er:CaF2、2at.%Ho:CaF2、4at.%Tm:CaF2透明陶瓷,分别研究了预烧温度对HIP前后不同稀土离子掺杂CaF2陶瓷致密度、显微结构以及光学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气预烧温度为625oC时,HIP后处理得到的1at.%Nd:CaF2、1at.%Er:CaF2和4at.%Tm:CaF2透明陶瓷均具有最优的光学质量。其中1at.%Nd:CaF2透明陶瓷在1200 nm处直线透过率为85.0%;1at.%Er:CaF2透明陶瓷在1300 nm处直线透过率为90.2%,接近理论透过率;4at.%Tm:CaF2透明陶瓷在1400 nm处的直线透过率为88.0%。当预烧温度为600oC时,2at.%Ho:CaF2透明陶瓷的光学质量最佳,在1300 nm处的直线透过率为92.6%,非常接近理论透过率。(3)分别对1at.%Nd:CaF2、1at.%Er:CaF2和4at.%Tm:CaF2透明陶瓷进行了吸收系数以及吸收截面的计算。1at.%Nd:CaF2透明陶瓷在792 nm处具有最大的吸收截面为0.74×10-20cm2,1at.%Er:CaF2透明陶瓷在1530 nm处的吸收截面为0.37×10-2020 cm2,4at.%Tm:CaF2透明陶瓷在676 nm处具有最大的吸收截面为0.43×10-2020 cm2。同时系统研究了2at.%Ho:CaF2透明陶瓷的光谱性能,该陶瓷在1943nm处的吸收截面为0.25×10-2020 cm2,在2031 nm处的发射截面为0.39×10-20cm2。
韦家蓓[2](2019)在《稀土离子掺杂CaF2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Yb:CaF2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比如:非常宽的透光范围;与石榴石和倍半氧化物相比,低的声子能量和低的折射率。同时,Yb3+离子具有宽的吸收和发射带,有利于宽带调谐和超短脉冲激光输出;长的荧光寿命,有利于激光泵浦时能量的储存。此外,Yb:CaF2具有负的热光系数,有利于减轻激光器高功率输出时的热透镜效应。正是由于这些出色性能,使得其在超短激光增益介质和放大介质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Yb:CaF2单晶存在(111)解理面,导致其激光损伤阈值较低,稀土离子掺杂不均匀及力学性能较差,影响了Yb:CaF2单晶的性能并限制了其发展。而Yb:CaF2透明陶瓷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它具有烧结温度低、制备周期短、可以实现大尺寸制备等优点,使得Yb:CaF2透明陶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很多科研人员开始了关于Yb:CaF2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因此,我的课题的主要目标是制备出高光学质量的Yb:CaF2透明激光陶瓷,并实现高效激光输出,缩短与国外差距。采用共沉淀法合成Yb:CaF2纳米粉体,通过多种烧结方式制备了Yb:CaF2透明陶瓷,并对合成的粉体和制备的陶瓷的相关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外,还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Yb3+,La3+:CaF2透明陶瓷,为后续研究La3+离子对Yb:CaF2陶瓷的光谱性能及激光性能的影响打下了基础,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共沉淀法合成5 at.%Yb:CaF2纳米粉体。粉体为纯的立方CaF2相,没有检测到第二相,平均颗粒尺寸为45 nm。同时,粉体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粉体的形状呈立方体。(2)通过真空预烧结合热压烧结后处理制备5 at.%Yb:CaF2透明陶瓷,研究了烧结压力对陶瓷光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当烧结压力为15 MPa时,陶瓷具有最好的光学质量,在1200 nm处透过率达到92%(厚度:1.8 mm),接近理论透过率,但在可见光范围内透过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可以归因于陶瓷内部残留的纳米级气孔的影响。同时,对压力为15 MPa制备的Yb:CaF2陶瓷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5 at.%Yb:CaF2陶瓷具有宽的吸收发射带,在977 nm处的吸收系数为4.8 cm-1,适合高功率InGaAs激光二极管泵浦。其主要的发射峰位于977 nm,1010 nm和1030 nm附近,可以归因于Yb3+离子2F5/2→2F7/2的跃迁。计算得到5 at.%Yb:CaF2陶瓷在977 nm处的吸收截面和1030nm处的发射截面分别为0.39×10-2020 cm2和0.26×10-20 cm2,其荧光寿命为1.95 ms。在QCW泵浦条件下,当Toc=7.2%时,Yb:CaF2陶瓷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9 W,相应的光-光效率ηo=17.6%。在Toc=12.4%下获得斜率效率最大值是ηs=23.6%。(3)通过真空预烧结合HIP后处理制备5 at.%Yb:CaF2透明陶瓷,研究了真空预烧温度对陶瓷物相、致密度、显微结构及光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真空预烧的陶瓷均为纯的立方相,并未检测到第二相,且陶瓷致密度均不高。650 oC真空预烧的Yb:CaF2陶瓷经HIP处理后具有最好的光学质量,在1200nm处直线透过率达到87%(厚度:3 mm)。同时研究了HIP温度对陶瓷显微结构和光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IP温度为700 oC时,Yb:CaF2陶瓷透过率整体明显下降,在1200 nm处的直线透过率仅为81.1%(厚度:3 mm)。(4)通过空气预烧结合HIP后处理制备5 at.%Yb:CaF2透明陶瓷,研究了预烧温度对HIP前后陶瓷物相、致密度、显微结构及光学质量的影响。此外,还对Yb:CaF2陶瓷进行了激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空气预烧的激光性能陶瓷均为纯的立方相。650 oC预烧的陶瓷经HIP处理后,几乎没有发现气孔,透过率最优,在1200 nm处透过率达到91%(厚度:3 mm)。在激光实验中,在Toc=7.2%时,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81 W,相应的光光转化效率ηo=19.2%,斜率效率为ηs=22.6%。(5)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不同掺杂浓度纯立方相的Yb3+,La3+:CaF2纳米粉体,通过空气预烧结合HIP后处理制备对应的透明陶瓷,3 at.%La,5 at.%Yb:CaF2透明陶瓷在1200 nm处的直线透过率达到90%(厚度:3 mm),且具有宽的发射带。同时Yb3+,La3+:CaF2陶瓷的直线透过率随着Yb3+掺杂浓度升高而增加。
杨聪[3](2017)在《锂离子电池用α-Al2O3纳米材料的合成》文中提出因为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环境友好等优点,锂离子电池近些年来快速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中。但由于安全性有待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大型化一直没能很好地实现。为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降低电池的内短路率,陶瓷材料被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用于在电极或隔膜表面进行涂覆。而在众多陶瓷材料中,α-Al2O3因具有机械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可以作为用于锂离子电池中作为电极或隔膜的表面涂覆材料。本文以硝酸铝与氨水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出了氧化铝前驱体及纳米α-Al2O3粉体,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原料浓度、PH值和分散剂用量对粉体制备的影响,探究了晶种对前驱体煅烧过程的影响,同时采用了一种新的隔离相KCl,来减少前驱体在煅烧过程中的团聚。实验结果如下:(1)以硝酸铝与氨水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得到氧化铝前驱体,并探究原料浓度、分散剂用量和体系PH值对于前驱体形貌、粒径的影响。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氧化铝前驱体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随着原料Al(NO3)3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时,氧化铝前驱体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随着分散剂PEG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体系的PH值则对前驱体的相态与形貌粒径有着很大的影响,PH较低时,前驱体中主要是勃姆石(γ-AlOOH),且反应进行得不是很完全,PH值较高时,前驱体中主要是拜耳石(α-Al(OH)3),此时得到的前驱体颗粒也较分散。经过最终的条件优化后,我们选择0.10 mol/L的Al(NO3)3溶液、PEG用量0.5 g和PH值=9的工艺条件来合成氧化铝前驱体颗粒,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00 nm的α-Al(OH)3纳米颗粒;(2)本工作选择α-Al2O3纳米粉体作为晶种,发现晶种的添加有助于煅烧过程中脱水反应的进行。在煅烧过程中,α-Al(OH)3纳米颗粒经过了α-Al(OH)3→γ-AlOOH→γ-Al2O3→θ-Al2O3→α-Al2O3的晶型转变过程。若不添加晶种,前驱体将在1200℃时完成转化成α-Al2O3相,此时粉体粒径为微米级,添加晶种后,α-Al2O3相的转化完成温度大大降低,在1050℃就能完成转化,此时粉体得烧结团聚现象还未出现,可以得到平均粒径为180 nm的α-Al2O3纳米粒子;(3)本工作创新性地采用KCl盐作为α-Al2O3制备过程中的无机隔离相,KCl盐以20:1的摩尔比作为煅烧隔离相添加到反应体系中,研究发现隔离相的添加对产物的粒径与形貌影响显着,最终我们得到平均宽约100 nm的梭状α-Al2O3纳米粉体,同时还有少量微米级的团聚球。
曹知勤[4](2016)在《低温燃烧合成制备铁、铬基纳米颗粒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在光、电、热、磁、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其中铁、铬基氧化物及其碳、氮化物颗粒近年来已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铁、铬基纳米材料在能源、锂电、催化、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以制备铁、铬基纳米材料为主要目标,对采用低温燃烧合成和低温燃烧合成/还原法相结合制备二者的氧化物和非氧化物粉末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纳米α-Fe2O3基粉末,研究氧化剂(硝酸铁)和燃料(甘氨酸)的配比对制备纳米α-Fe2O3粉末性能的影响,Sn掺杂量对制备Sn-α-Fe2O3盼末性能的影响,葡萄糖添加量对C@α-Fe2O3粉末性能的影响,成功制备了N掺杂的无定型氧化铁和碳的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纳米氧化铁基粉末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氧化剂和燃料的配比、Sn的含量、葡萄糖添加量,对粉末颗粒的比表面积、粒度和形貌等有重要影响;氧化剂和燃料的比值为化学计量比的0.3倍时,制备的纳米α-Fe2O3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03 m2/g,颗粒尺寸约为20 nm,具有可见光吸收性能,添加0.05 g纳米α-Fe2O3作为光催化剂能在100min内降解100ml初始浓度为20 mg/L的MB溶液;掺杂能有效提高纳米a-Fe2O3的光学性能,添加0.05g 5%Sn-α-Fe2O3光催化剂能在70 min内降解100ml初始浓度为20 mg/L的MB溶液,添加0.05g 12C@α-Fe2O3光催化剂能在15 mmin内降解100ml初始浓度为40 mg/L的MB溶液,添加0.05g N掺杂的无定型氧化铁和碳的复合材料光催化剂能在5 min内降解100ml初始浓度为40 mg/L的MB溶液;(2)将含铁前驱物进行碳热还原制备纳米Fe3C及其复合材料,研究碳热还原反应相变过程,葡萄糖添加量对制备Fe3C粉末的影响,以及石墨包覆纳米Fe3C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果表明:碳热还原反应相变过程中,不经过氧化物相变过程,直接由无定型态转变为Fe3C;改变葡萄糖的添加量能够实现对Fe3C粉末尺寸的控制;葡萄糖添加量为5g时,前驱物反应活性最高,发生碳化反应的温度最低,550℃碳化2h,能够制备得到结晶性良好、粒度均匀的纳米Fe3C粉末;成功制备了成分可控的、石墨包覆的Fe3C、Fe/Fe3C和Fe纳米磁性颗粒且均具有铁磁性,且能作为非贵金属催化剂电催化制氢。(3)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Cr2O3粉末,研究了氧化剂和燃料的配比对制备纳米Cr2O3粉末性能的影响,并对高比表面积的纳米Cr2O3进行了锂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氧化剂(硝酸铬)和燃料(甘氨酸)的比值不同,燃烧反应释放的能量和气体量不同,对粉末颗粒的粒度、形貌和比表面积等均有重要影响;氧化剂和燃料的比值为4时,制备的具有介孔结构的纳米Cr203比表面积为162 m2/g,颗粒尺寸约为20 nm,作为锂电的电极材料时具有良好的锂电性能,循环55次后放电容量可达480 mAh/g。(4)采用氨解法对含铬前驱物进行氨解氮化反应制备纳米CrN粉末,研究了甘氨酸与硝酸铬的摩尔比、葡萄糖的添加对制备纳米CrN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与硝酸铬的摩尔比(G/C)对氮化速率及氮化产物的尺寸、形貌均有重要影响,G/C=4时,氮化速率最高,氮化铬颗粒分布均匀、平均尺寸为30 nm;通过添加葡萄糖能够实现对氮化产物尺寸、形貌的控制;750℃氮化6h,能够制备得到结晶性良好、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CrN粉末。
王密[5](2014)在《纳米半导体氧化物和热敏聚合物微凝胶的可控制备及光电应用》文中指出能源的可利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节能环保,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其研究吸引了众多科学研究工作者。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手段是将其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电能和化学能等。近几年来,对太阳能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光存储、光电开关和建筑节能等各个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具有特殊光电性能的纳米半导体氧化物和聚合物微凝胶的可控制备及其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纳米半导体氧化物,二氧化锡(SnO2)和二氧化钒(VO2),由于其特殊的能带结构,可以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也可以被用作热致变色材料,通过元素掺杂等工艺改进可以有效调控其光电性能。而具有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随温度变化会发生可逆的相变行为,并伴随着光学性能的变化,是制备热致变色型智能窗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纳米SnO2和PNIPAm微凝胶的可控制备,探索了它们在光催化、透明导电和智能窗领域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PNIPAm型热致变色智能窗的节能效果,本文还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将纳米VO2和PNIPAm复合,制备出无机-有机复合微凝胶,研究了复合微凝胶的复合机理和相变行为,并探索了其在智能窗领域的应用。具体工作如下:1.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四丙基溴化铵(TPAB)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180℃水热反应实现了不同形貌Sn02纳米粉体的可控制备。产物Sn02均为四方晶系,通过改变有机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成功合成出纳米立方体、纳米棒、纳米片、纳米带和纳米颗粒等。水热反应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力改变Sn02纳米晶的生长取向,使其长成不同的形貌。其作用效果取决于溶剂类型是水系还是醇系。一方面,相同溶剂条件下,加入适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和TPAB),均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SnO2纳米晶的形貌,但二者的作用效果明显不同;另一方面,不同溶剂条件下,同一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亦不相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VP)对产物形貌的影响与SDS类似,但其作用效果弱很多。2.利用不含表面活性剂和模板的水热反应合成出具有不同三维微观结构(如花状和球状)的金红石相SnO2纳米粒子。研究了醇含量对SnO2纳米粒子形貌的影响及花状和球状微观结构的形成机理,并探索了不同微观形貌对纳米Sn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物SnO2纳米粉体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活性主要取决于其比表面积的大小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光学带隙的影响,而这两者均随SnO2微观结构的改变发生变化。改变醇添加剂的含量可以调控SnO2纳米晶的生长取向和尺寸大小,形成不同的生长模式。与花状结构相比,纳米SnO2微球对酸性品红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活性均较高。当溶剂的醇水比为3:1时,产物形貌是破损的空心微球,比表面积为58.2m2/g。它对酸性品红的光催化降解速率约为0.073min-1,35min内其脱除效率即超过80%,且循环使用性能良好,可用作高效净水材料。3.以无机盐为原料,聚乙烯醇为成膜促进剂制备出稳定的前驱体溶液,通过旋涂技术在石英玻璃基板上涂覆了不同厚度(60-600±10nm)的透明导电钨(W)掺杂Sn02薄膜。研究了W掺杂浓度、旋涂速率和退火温度对薄膜形貌、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膜层均由粒径十几个纳米的颗粒组成,分布均一,表面光滑无裂纹,且薄膜能级带隙较宽(3.93-4.31eV),透光性良好。W掺杂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Sn02基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电导率。当前驱体溶液中W含量为Sn原子的3at%时,经3000rpm旋涂,800℃空气退火后,薄膜的电阻率低至2.8×10-3Ω·cm,经八次涂覆后,膜层的厚度可达606nm,面电阻仅有60Ω,可见光(400-760m)透过率仍然超过80%,适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4.利用简单的乳液聚合法实现了对热敏性PNIPAm微凝胶的可控制备,探索了各因素对PNIPAm微凝胶形貌的影响,计算了产物的太阳光调控能力,并组装了实验室规模的模型房间以评估PNIPAm型智能窗的节能效果。结果显示,单体浓度、交联剂种类和用量、表面活性剂类型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PNIPAm微凝胶的尺寸大小、网络致密度和太阳光调控能力(最高可达80%),但对其LCST几乎没有影响。而通过添加共溶剂,可以制备出相变温度可调(20.4-32.2℃)、冰点可调(-32~-18.1℃)的PNIPAm微凝胶,其太阳光调控能力仍然高于60%、光学响应时间较短(50~150s)、循环使用性能良好、粘度适中、挥发性低。通过模拟房间测试发现,在150W光照条件下,相对于普通玻璃,PNIPAm微凝胶可以带来超过20℃的温降,是理想的热致变色型智能窗功能材料。5.通过水热法合成了VO2(M)纳米粒子,并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首次制备出纳米粒子填充型和核壳型VO2-PNIPAm复合微凝胶。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对PNIPAm型微凝胶网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并探索了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微凝胶的复合机理。无机-有机复合微凝胶体系光学性能的改变主要归因于无机纳米粒子对聚合物微凝胶网络结构的影响。当V02含量适当时,将太阳光调控能力为13%的V02纳米粉体和太阳光调控能力为35%的PNIPAm微凝胶体系复合后,所制备VO2-PNIPAm复合微凝胶的太阳光调控能力可以达到88%。
高晓菊,满鹏,汪海东,白荣,李国斌,张涛[6](2013)在《碳化钨硬质合金制备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碳化钨硬质合金具有极高的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钻头、工具、模具、针头、刀具等需要耐磨损和特种加工的行业。本文详细论述了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碳化钨粉体制备和硬质合金烧结技术;最后列举了碳化钨硬质合金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赵金伟[7](2011)在《超细TiO2及其复合粉体的制备、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超细TiO2粉体作为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宇航、电子、冶金、化学、生物和医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粒度检测方法的争议,诱人的光催化应用前景使得超细TiO2粉体的制备技术和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的方法等研究成为当今物理学、化学以及材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工作重点是探讨建立操作简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超细粉体粒度分析方法;制备超细TiO2粉体,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用三种不同方法制备ZnS、ZnO与纳米TiO2的复合粉体。并在此基础上对改性后的超细TiO2粉体和复合粉体的形貌、晶型、组成以及光催化性能的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粉体粒度真实测定的前提是将被测粉体充分分散,消除团聚现象。本文以代表性纳米级超细粉体(TiO2、Al2O3、SiO2)为对象,系统研究了样品浓度、分散介质、分散剂、超声波处理时间等对检测效果的影响,经优化,得到了合适的实验条件,建立了光透射式离心沉降法测定超细粉体粒径的方法。用建立的方法对美国NANO TEK公司生产的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铝纳米级超细粉体、自制的纳米TiO2样品、工业产品超微粉体进行了成功的检测,表明光透射式离心沉降法能够应用于100nm级的超细粉体粒度测试。将该方法与激光散射法(采用国际公认的美国布鲁克海文BI-200SM测试仪)和透射电镜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证实了可靠性。与现有其它超细粉体粒度测定方法相比,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超细粉体检测方法。以热分解法成功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采用二甲基硅油进行表面淬火改性处理,使TiO2纳米材料红外光谱图的能带谱在[1000-550]cm-1区间发生改变,向低频偏移,即反应的响应光谱向可见光扩展,表明其相应的带隙能降低,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载流子的复合,提高其光催化效率;同时,使颗粒间的团聚程度降低,提高了产物的分散性。因纳米TiO2在水中极易沉降,而经二甲基硅油淬火改性的纳米TiO2具有强悬浮性,可长时间地悬浮于甲基橙水溶液或其它废水的表面及浅层,可以充分地吸收外部光源,对直接利用太阳光源极为有利。改性处理对纳米TiO2的物相、晶粒度、结晶度影响不大。采用二甲基硅油进行表面淬火改性的纳米TiO2与未改性纳米TiO2相比,改性纳米TiO2具有:粘度明显升高,容易获得稳定的悬浮液;对涂料中的VOC具有更强的降解作用。但改性与否对涂料的对比率影响不大,涂料的对比率与颜料的粒径大小和分布有关。将具有特殊光催化作用的改性纳米TiO2用于内墙生态涂料,不仅提高了涂料的悬浮稳定性,而且具有优异的净化空气、杀菌抑菌等功能,对居室装饰带来的有害气体污染起到显着的改善作用。用物理混合法、均匀沉淀法、表面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掺杂摩尔比为1:10的ZnS/Ti02复合粉体,并用XRD、SEM、IR、XPS等技术对复合粉体进行表征,考察了三种方法制备的样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差异,并结合表面组成、带隙能等探讨复合粉体ZnS/TiO2的光催化机理。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制备的复合粉体形状都以球形为主。物理混合法制备的ZnS/TiO2复合粉体因为经过了充分的搅拌,混合较均匀,团聚相对较小;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粉体颗粒尺寸较小,只有10.8nm,呈层状团聚。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纳米ZnS/TiO2复合粉体的XRD图谱中ZnS的晶型不清楚,含量较少,峰型有可能被Ti02晶型覆盖。用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测定了三种复合粉体的带隙能。物理混合法的带隙能为2.69 eV;表面沉淀法的带隙能为2.66 eV;均匀沉淀法的带隙能为2.70 eV。三者相差不大,但都明显小于单一纳米TiO2、ZnS粉体的带隙能。三种方法制备的纳米ZnS/TiO2复合粉体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顺序为:表面沉淀法>物理混合法>均匀沉淀法。三种复合粉体带隙能的测定结果与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非常一致。三种复合粉体都表现出高于单一半导体的光催化性能。用物理混合法、分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掺杂摩尔比为1:10的ZnO/Ti02复合粉体,并用XRD、SEM、IR、XPS等技术对复合粉体进行表征,考察了三种方法制备的样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差异,并结合表面组成、带隙能等探讨复合粉体ZnO/TiO2的光催化机理。结果表明,三种复合粉体的形貌、晶型、组成都有一定的差异。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结果的活性顺序为:物理混合法>分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三种复合粉体都表现出高于单一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固体紫外可见光谱带隙能的测定值分别为:物理混合法为2.81 eV;分步沉淀法为2.87 eV;均匀沉淀法为2.98 eV。三者的带隙能有一定的差异,但都明显低于Ti02和ZnO粉体的带隙能。ZnO的加入,减少了复合粉体表面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以及带隙的窄化都导致复合粉体光吸收效率的增强。电子能谱显示,物理混合法ZnO/TiO2复合粉体中的元素Zn:Ti的比例最高。Zn2+的相对增多减少了复合粉体表面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使复合粉体的表面产生了更多的·OH和O2-,·OH和O2在光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这一结果与物理混合法ZnO/TiO2复合粉体的低带隙能、高催化活性是一致的。不同方法制备的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受其形态、结构影响较大。
王林香[8](2010)在《两种稀土离子掺杂的镥氧化物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制备以及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分为五章,其中第1章概述了本论文研究的基础知识以及工作背景;从第2章到第5章分别介绍了使用两种方法合成稀土掺杂的两种镥氧化物的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过程,同时研究和比较了它们的微观结构和发光性能。第1章介绍了稀土功能材料,光致发光的基本原理与三价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概述了纳米材料、闪烁体透明陶瓷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和取得的成果,并结合本工作具体介绍了两种制备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方法,同时讨论了影响透明陶瓷透明度的一些因素。第2章主要介绍了Lu2O3:Eu3+纳米粉末的共沉淀法制备过程,并与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进行比较。XRD和FTIR结果显示溶剂热法加快了无定形前驱物的晶化,有效地降低了高温煅烧下粉体的结晶温度。XRD和SEM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Lu2O3:Eu3+前驱粉是具有200nm棒状结构的非晶态物质,而溶剂热法制备的前驱粉主要是50nm的近球形颗粒,其主要成分是LuOOH,且于400℃煅烧下出现Lu203的相。相同初始条件下,比较了共沉淀和溶剂热法获得的Lu2O3:Eu3+粉末的颗粒度、形貌和发光性质。研究了不同沉淀剂、不同Eu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和煅烧气氛对共沉淀法制备的Lu2O3:Eu3+粉体发光的影响,并对部分样品的衰减进行了测量,分析了Lu2O3:Eu3+粉体的荧光寿命和粉体颗粒度的关系。将煅烧获得的Lu2O3:Eu3+粉体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使用干压成型制成素坯,于先真空后氮气烧结方式下获得了Lu2O3:Eu3+透明陶瓷。初步比较了不同制备条件下Lu2O3:Eu3+透明陶瓷的透明度,分析了一些具体影响陶瓷透明度的因素。第3章介绍了溶剂热法制备LuAG:Ce3+纳米粉体,并研究其发光性质。FTIR和XRD测量结果表明,溶剂热法合成的LuAG:Ce3+前驱粉体的主要成分是AlOOH,煅烧温度400℃下有Lu2O3相的出现,而未经过溶剂热法制备的前驱粉在800℃下煅烧还是非晶态。比较了不同的沉淀剂、不同醇水体积比、不同煅烧温度对溶剂热法合成LuAG:Ce3+粉体形貌的影响。研究了不同Ce3+掺杂浓度、不同的沉淀剂和不同煅烧温度下,溶剂热法合成LuAG:Ce3+粉体的发光,实验结果表明当Ce3+的掺杂浓度为1%,使用碳酸氢铵加氨水作为混合沉淀剂,在1000℃下进行煅烧,溶剂热法获得的LuAG:Ce3+纳米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较强。LuAG:Ce3+荧光粉5d→4f的发射谱是位于450-650nm波长范围内的两个发射带叠加组成的宽带,其很好的与硅光电二极管灵敏度曲线匹配。第4章用共沉淀方法和溶剂热方法,使用碳酸氢铵加氨水作为沉淀剂制备了LuAG:Ce3+纳米粉末及透明陶瓷。XRD、FTIR、SEM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方法获得的LuAG:Ce3+前驱粉体具有无定形片状结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盐NH4Al(OH)2CO3 and Lu2(CO3)3·nH2O,而溶剂热法获得的LuAG:Ce3+前驱粉体包含一些八面体形状的物质,其成分主要是由AlOOH和Lu(OH)3组成的氢氧化物。在1100℃煅烧条件下,共沉淀法制备的LuAG:Ce3+粉体,其颗粒呈现近球形,分散性好,分布较为均匀,粒径约为80-100nm;溶剂热法在同样煅烧条件下获得的LuAG:Ce3+粉体,团聚较为严重,由粒径30-50nm不规则的小颗粒所组成。比较了不同煅烧温度和气氛下,共沉淀和溶剂热法制备的LuAG:Ce3+粉体的发光。在同样初始条件下,溶剂热法制备的LuAG:Ce3+粉体的激发和发光强度较强。将获得的LuAG:Ce3+纳米粉末,在没有任何添加剂情况下压片,于先真空后氮气烧结的方式下制备了透明陶瓷。比较了两种方法制备LuAG:Ce3+陶瓷的微观结构和透明度以及具体实验中影响陶瓷透明度的因素。分析了两种方法制备的LuAG:Ce3+透明陶瓷的激发和发射谱,比较了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发光强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原因。与共沉淀法相比,溶剂热法制备的LuAG:Ce3+粉体和透明陶瓷的激发和发光强度都较强,但其制备样品的时间相对较长,产量相对较低,制备过程需要进一步优化。在第5章中,通过将溶剂热法(270℃保温2h)获得的LuAG:Ce3+前驱粉末直接压片,在无任何添加剂情况下,于先真空后氮气气氛烧结的方式下制备了LuAG:Ce3+透明陶瓷。研究了该透明陶瓷在紫外可见以及真空紫外区的光谱性质。在不同激发波长激发下,研究了所合成LuAG:Ce3+透明陶瓷的发光。并与第4章得到的LuAG:Ce3+透明陶瓷的微观结构、透明度及发光进行比较,发现该方法制备的LuAG:Ce3+透明陶瓷,其制备工艺简单,透明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发光较强。
吕波[9](2010)在《金属(铁、镍)复合纳米粒子“核/壳”结构及其电磁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利用直流电弧法和催化裂解法制备了不同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粒子,包括:金属/同质金属氧化物,金属/异质金属氧化物,Ni/C复合纳米粒子。分析了物质表面能及氧化物的氧势对粒子核/壳结构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形成的热力学判据。通过实验分析了合成温度在催化裂解合成过程中对Ni/C复合纳米粒子结构的影响。对复合纳米粒子的结构、磁性、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复合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石蜡基体中,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测定了其电磁参数。通过比较不同结构复合纳米粒子的电磁参数,系统分析了粒子结构与电磁参数的关系。分析了同质金属氧化物包覆金属纳米粒子电磁性能与结构的关系。直流电弧法制备的金属Fe、Ni纳米粒子表面为Fe、Ni氧化物壳层,铁表面的氧化铁壳层由于含有Fe的不同价态,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存在方向极化(oriental polarization)过程,从而产生较大的介电损耗,有利于电磁能量的吸收,而Ni表面氧化物具有单一价态,介电损耗很小,复合样品电磁吸收性能较差。Fe、Ni及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磁导率虚部在2-18GHz范围内出现自然共振峰。由于金属粒子尺寸减小,表面各向异性作用增强,自然共振频率受到有效各向异性增大的影响而移向高频。共振频率随不同金属成分的磁晶各向异性变化而发生偏移。改变合金成分不仅能够提高纳米粒子的抗氧化性,而且可以得到微波吸收性能良好的复合纳米材料。以金属,异质金属氧化物混合料块为原料,利用直流电弧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异质金属氧化物壳层的Fe, Ni复合纳米粒子。氧化物表面能较金属小得多,在蒸发过程中自发吸附于金属表面,形成具有氧化物壳层的复合金属纳米粒子。由于Fe氧化物氧化势与氧化钛、氧化锰接近,Fe复合纳米粒子形成过程中Fe与氧反应,表面形成双氧化物。氧化铝的氧化势非常低,Fe与氧化铝混合蒸发形成的复合纳米粒子表面氧化物主要是非晶态的AlOx。Ni氧化物氧化势较高,Ni复合纳米粒子表面生成单氧化物壳层。基于对同质氧化物包覆的金属纳米粒子的电磁性能的研究,对异质氧化物包覆的金属纳米粒子电磁特性进行了分析。表面壳层不仅提高了金属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而且改变了粒子的电磁特性。含有异质氧化物壳层的金属复合纳米颗粒,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相对于同质氧化物包覆金属纳米粒子,明显减小,但变化趋势相同,这同样是纳米金属粒子中的多重极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异质金属氧化物包覆Fe纳米粒子,介电损耗及磁损耗比同质金属氧化物包覆Fe纳米粒子小,吸收频率移向高频,样品厚度增加。而异质金属氧化物包覆的Ni复合纳米粒子,由于其本征的磁化强度较低,磁损耗较小,随介电常数降低,介电损耗同时减小,电磁波损耗性能没有明显改善。双氧化物包覆的金属纳米粒子介电损耗较高,电磁波吸收厚度比单氧化物包覆金属纳米粒子小。为了改善Ni纳米粒子的电磁波损耗性能,利用催化裂解法,将Ni纳米粒子在甲烷中退火处理得到了结构均匀的碳包覆复合纳米粒子。对复合粒子的结构,磁性,热稳定性及电磁特性进行了表征。复合纳米粒子中的包覆层结构随反应温度呈现不同的状态,Ni纳米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未发生烧结。随着石墨壳层增加,Ni纳米粒子氧化温度提高,氧化速度减缓。通过对Ni/C复合纳米粒子的电磁性能的分析发现,石墨壳层结晶、厚度、形态的不同对粒子介电性能影响明显。由于石墨壳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且其中存在大量缺陷,本方法制备的Ni/C复合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石墨壳层中自由电子运动及壳层与金属核间的界面极化带来较大的介电损耗,其中500℃制备的纳米粒子介电常数最大,介电常数实部最大值达到66,介电损耗最大值47,较低的粒子添加量即能获得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
曹丽凤[10](2010)在《Ag(Nb1-xTax)O3基高频介质材料的合成方法与介电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基于目前Ag(Nb 1-x Ta x )O3体系的研究动态,本论文分别采用固相法与液相法(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Nb 1-x Ta x )O 3陶瓷,对Ag(Nb 1-x Ta x)O3体系进行了掺杂改性研究,研制出介电性能优良的陶瓷体系。并根据电介质理论、烧结理论及晶格振动等理论深入分析了影响体系介电性能的微观机制。在固相法制备Ag(Nb 1-x Ta x )O 3体系方面,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成功合成了Ag(Nb1-xTax)O(3x=0.10.5)晶相,确定了制备Ag(Nb 1-x Ta x )O3体系的热处理工艺。系统研究了体系的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探讨了体系因Ta含量不同,介电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的本质原因,为体系介电性能的改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通过对添加剂掺杂改性Ag(Nb 1-x Ta x )O3的研究,成功研制出超高介(ε>1000)、低损耗的Ag(Nb 0.8 Ta 0.2 )O 3 -CaF2体系。并将Raman光谱测试技术引入该体系的研究中,建立了体系微观机制中晶格振动模式的振动特性与介电性能之间的联系,完善了Ag(Nb 1-x Ta x )O 3体系介电性能的改性理论。(3)对单一氧化物、复合氧化物以及稀土元素掺杂改性Ag(Nb 1-x Ta x )O3基陶瓷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不同组分氧化物对体系掺杂改性的微观机制,成功研制出介电性能优良的ANT82-4.5wt%Bi 2 O 3陶瓷体系。在溶胶-凝胶法制备Ag(Nb 1-x Ta x )O 3体系方面,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在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中,目前大都采用强腐蚀性的氢氟酸或硝酸,将五氧化二铌、五氧化二钽转化为中间产物氟络合物,进而制备Ag-Nb-Ta溶胶,此方法对周围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艺路线,即改用安全型的碱金属盐,通过合成铌(钽)酸盐成功制得了该体系溶胶。(2)目前,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Ag(Nb 1-x Ta x )O3纳米粉体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系统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溶胶稳定性及纳米粉体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制备出介电性能优良的Ag(Nb 1-x Ta x )O3陶瓷。溶胶-凝胶法实现了分子乃至原子尺度上的均匀混合,为进行材料组分、结构与性能设计奠定了基础。(3)分别采用固相法与溶胶-凝胶法制备出Ag(Nb 0.6 Ta 0.4 )O3陶瓷,首次发现在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该陶瓷体系中,其介电常数温度特性存在截然不同的变化规律。对导致陶瓷体系这一不同变化规律的微观机制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晶格畸变、界面张力等微观结构与介电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设计、合成研究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二、合成纳米粉体法国际领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成纳米粉体法国际领先(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离子掺杂CaF2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aF_2 激光材料的研究概况 |
1.2.1 激光增益介质材料的性能要求 |
1.2.2 CaF_2单晶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3 CaF_2透明陶瓷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4 应用于不同波段的稀土离子掺杂CaF_2 透明陶瓷分类 |
1.2.5 CaF_2 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
1.3 稀土离子掺杂CaF_2 材料的基本性能 |
1.3.1 CaF_2 基质的晶格结构 |
1.3.2 CaF_2 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3 激活离子的简介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的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测试表征方法 |
2.3.1 BET比表面积 |
2.3.2 X射线衍射 |
2.3.3 场发射扫描电镜 |
2.3.4 金属离子溶液浓度标定 |
2.3.5 密度测试 |
2.3.6 直线透过率和吸收光谱测试 |
第三章 稀土离子掺杂CaF_2 纳米粉体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流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稀土离子掺杂CaF_2 纳米粉体的性能表征 |
3.3.2 掺杂浓度对Yb:CaF_2 纳米粉体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μm及1.5μm激光用RE:CaF_2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流程 |
4.3 Nd:CaF_2 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3.1 烧结温度对Nd:CaF_2 预烧陶瓷相对密度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
4.3.2 HIP处理后的Nd:CaF_2 陶瓷的光学质量及显微结构 |
4.3.3 Nd:CaF_2 透明陶瓷的吸收光谱 |
4.4 Er:CaF_2 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4.1 烧结温度对Er:CaF_2 预烧陶瓷相对密度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
4.4.2 HIP处理后Er:CaF_2 陶瓷的光学质量及显微结构 |
4.4.3 Er:CaF_2 透明陶瓷的吸收光谱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μm激光用RE:CaF_2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流程 |
5.3 Ho:CaF_2 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3.1 烧结温度对Ho:CaF_2 预烧陶瓷致密度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
5.3.2 HIP处理后Ho:CaF_2 陶瓷的光学质量及显微结构 |
5.3.3 Ho:CaF_2 透明陶瓷的光谱特性 |
5.4 Tm:CaF_2 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4.1 烧结温度对Tm:CaF_2 预烧陶瓷致密度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
5.4.2 HIP处理后Tm:CaF_2 陶瓷光学质量及显微结构 |
5.4.3 Tm:CaF_2 透明陶瓷的吸收光谱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2)稀土离子掺杂CaF2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透明陶瓷的概述 |
1.1.1 透明陶瓷作为激光增益介质的可能性 |
1.1.2 影响透明陶瓷光学质量的因素 |
1.2 透明陶瓷的制备技术 |
1.2.1 粉体的选择与合成 |
1.2.2 坯体成型技术 |
1.2.3 陶瓷烧结技术 |
1.3 激光透明陶瓷整体研究现状 |
1.4 Yb:CaF_2 的基本性能 |
1.4.1 基质材料CaF2简介[62] |
1.4.2 激活离子(Yb~(3+))的特点 |
1.4.3 Yb:CaF_2 材料的简介 |
1.5 Yb:CaF_2 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 |
1.6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测试表征方法 |
2.3.1 红外光谱 |
2.3.2 BET比表面积 |
2.3.3 X射线衍射 |
2.3.4 场发射扫描电镜 |
2.3.5 金属离子溶液浓度标定 |
2.3.6 致密度测试 |
2.3.7 直线透过率和吸收光谱测试 |
2.3.8 发射光谱测试 |
2.3.9 荧光寿命测试 |
2.3.10 激光性能测试 |
第3章 共沉淀法合成Yb:CaF_2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共沉淀法合成Yb:CaF_2 纳米粉体 |
3.2.1 实验过程 |
3.2.2 粉体的性能表征 |
3.3 真空预烧结合热压后处理制备Yb:CaF_2透明陶瓷 |
3.3.1 烧结压力对Yb:CaF_2 陶瓷的影响 |
3.3.2 Yb:CaF_2 陶瓷的光谱特性 |
3.3.3 Yb:CaF_2 陶瓷的激光特性 |
3.4 真空预烧结合HIP后处理制备Yb:CaF_2透明陶瓷 |
3.4.1 真空预烧温度对预烧陶瓷物相及致密度的影响 |
3.4.2 真空预烧温度对陶瓷光学质量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
3.4.3 HIP温度对陶瓷光学质量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
3.5 空气预烧结合HIP后处理制备Yb:CaF_2透明陶瓷 |
3.5.1 不同空气预烧温度对预烧陶瓷物相及致密度的影响 |
3.5.2 空气预烧温度对HIP前后陶瓷显微结构和光学质量的影响 |
3.5.3 陶瓷的激光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Yb,La:CaF2透明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3 Yb,La:CaF2 纳米粉体及陶瓷性能研究 |
4.3.1 Yb,La:CaF2 粉体的物相和形貌分析 |
4.3.2 Yb,La:CaF2 陶瓷的透过率及发射光谱 |
4.4 不同掺杂浓度Yb,La:CaF2 纳米粉体及陶瓷性能研究 |
4.4.1 不同掺杂浓度Yb,La:CaF2 粉体的物相和形貌分析 |
4.4.2 不同掺杂浓度Yb,La:CaF2 陶瓷的透过率及吸收光谱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锂离子电池用α-Al2O3纳米材料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2 纳米氧化铝材料的性质、发展和用途 |
1.3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
1.3.1 固相法 |
1.3.2 气相法 |
1.3.3 液相法 |
1.4 纳米氧化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纳米氧化铝粉体合成的实验研究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样品表征 |
2.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 |
2.2.2 X射线衍射(XRD) |
2.2.3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 |
2.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5 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 |
2.3 实验流程 |
第三章 纳米氧化铝前驱体的合成 |
3.1 前言 |
3.2 样品制备 |
3.2.1 实验准备 |
3.2.2 实验过程 |
3.3 氧化铝前驱体的表征 |
3.3.1 原料硝酸铝溶液浓度对前驱体的影响 |
3.3.2 分散剂(PEG)用量对前驱体的影响 |
3.3.3 反应体系PH值对前驱体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晶种对纳米氧化铝合成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样品制备 |
4.2.1 实验准备 |
4.2.2 实验过程 |
4.3 氧化铝晶种添加对 α-Al_2O_3纳米粉体合成的影响 |
4.3.1 TG-DSC表征 |
4.3.2 XRD表征 |
4.3.3 SEM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引入隔离相制备纳米氧化铝 |
5.1 前言 |
5.2 样品制备 |
5.2.1 实验准备 |
5.2.2 实验过程 |
5.3 样品表征 |
5.3.1 XRD表征 |
5.3.2 SEM表征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低温燃烧合成制备铁、铬基纳米颗粒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纳米材料 |
2.1.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2.1.2 纳米材料的应用 |
2.1.3 纳米材料常见的制备方法 |
2.2 低温燃烧合成 |
2.2.1 原理和优点 |
2.2.2 影响因素 |
2.2.3 研究进展 |
2.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2.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4.1 研究内容 |
2.4.2 技术路线 |
3 纳米氧化铁基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3.1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3.2 锡掺杂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3.3 碳/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3.4 氮掺杂碳/无定型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3.5 溶液燃烧合成氧化铁的反应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纳米碳化铁及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 葡萄糖对前驱物制备的影响 |
4.2 葡萄糖对制备纳米碳化铁的影响 |
4.3 石墨包覆的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
4.4 本章小结 |
5 纳米氧化铬的制备及电极性能 |
5.1 低温燃烧合成制备纳米氧化铬 |
5.2 纳米氧化铬的锂电电极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6 纳米氮化铬的制备 |
6.1 甘氨酸对纳米氮化铬制备的影响 |
6.2 添加葡萄糖对制备纳米氮化铬的影响 |
6.2.1 添加葡萄糖对氧化铬前驱物制备的影响 |
6.2.2 添加葡萄糖对制备纳米氮化铬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
6.3 纳米氮化铬作为贵金属催化剂载体的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8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纳米半导体氧化物和热敏聚合物微凝胶的可控制备及光电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半导体材料概述 |
1.1.1 纳米材料的性质 |
1.1.2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
1.1.3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分类 |
1.2 纳米半导体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 |
1.2.1 纳米半导体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1.2.2 纳米半导体氧化物的应用 |
1.3 聚合物微凝胶概述 |
1.3.1 聚合物微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2 聚合物微凝胶的制备方法 |
1.3.3 聚合物微凝胶的应用 |
1.4 无机-有机复合微凝胶的研究进展 |
1.4.1 无机-有机复合微凝胶的分类 |
1.4.2 核壳型复合微凝胶 |
1.4.3 纳米粒子填充型复合微凝胶 |
1.4.4 纳米粒子包覆型复合微凝胶 |
1.5 本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基础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热法可控制备纳米SnO_2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实验过程 |
2.2.3 实验表征及分析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表面活性剂对水系SnO_2形貌的影响 |
2.3.2 表面活性剂对醇系SnO_2形貌的影响 |
2.3.3 纳米SnO_2颗粒形貌的成长机理 |
2.3.4 纳米SnO_2形貌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SnO_2的光催化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醇水比对SnO_2形貌的影响 |
3.3.2 纳米SnO_2微观结构的成长机理 |
3.3.3 纳米SnO_2粉体的BET测试 |
3.3.4 纳米SnO_2粉体的光学性能 |
3.3.5 纳米SnO_2粉体的光催化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SnO_2在透明电极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实验表征及分析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1 SnO_2基纳米薄膜的结构和组成 |
4.3.2 SnO_2基纳米薄膜的导电性 |
4.3.3 SnO_2基纳米薄膜的透光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NIPAm微凝胶的可控制备及在智能窗上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2.2 实验过程 |
5.2.3 实验表征及分析 |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3.1 交联剂种类对PNIPAm微凝胶相变性能的影响 |
5.3.2 单体浓度对PNIPAm微凝胶相变性能的影响 |
5.3.3 乳化剂种类对PNIPAm微凝胶相变性能的影响 |
5.3.4 BIS含量对PNIPAm微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
5.3.5 BIS含量对PNIPAm微凝胶相变性能的影响 |
5.3.6 共溶剂对PNIPAm微凝胶相变性能的影响 |
5.3.7 PNIPAm微凝胶在智能窗上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VO_2-PNIPAm复合微凝胶的制备及在智能窗上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3.1 纳米VO_2粉体的表征 |
6.3.2 VO_2-PNIPAm复合微凝胶在智能窗上的应用 |
6.3.3 VO_2-PNIPAm复合机理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
(6)碳化钨硬质合金制备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超细硬质合金研究进展 |
3 WC超细及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 |
3.1 直接碳化还原法 |
3.2 机械合金化法 |
3.3 等离子体法 |
3.4 气相碳化法 |
3.5 冷冻干燥法 |
4 超细硬质合金烧结技术 |
4.1 氢气烧结 |
4.2 真空烧结 |
4.3 低压烧结 |
5 超细硬质合金的应用 |
6 展 望 |
(7)超细TiO2及其复合粉体的制备、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超细粉体制备及其研究现状 |
1.3 超细粉体粒度测定及其研究现状 |
1.3.1 基本概念 |
1.3.2 超细粉体粒度分布表示方法 |
1.3.3 测定超细粉体粒度方法 |
1.4 超细粉体应用研究 |
1.4.1 超细粉体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
1.4.2 超细TiO_2粉体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标和课题来源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2.1 粉体的表征和测量 |
2.1.1 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晶体结构 |
2.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表面组成分析 |
2.1.3 红外光谱(FI-IR)分析 |
2.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2 超细TiO_2及其复合粉体的制备 |
2.2.1 纳米TiO_2的制备 |
2.2.2 超细ZnS及ZnS/TiO_2复合粉体的制备 |
2.2.3 超细ZnO/TiO_2复合粉体的制备 |
参考文献 |
3 超细粉体粒度分析研究 |
3.1 光透射式离心沉降法 |
3.1.1 基本原理 |
3.1.2 表示粒度特性的关键指标 |
3.1.3 仪器设备及试剂 |
3.2 主要测量步骤 |
3.2.1 样品准备 |
3.2.2 仪器设置 |
3.2.3 样品测试 |
3.2.4 数据保存与处理 |
3.3 测试条件的优化 |
3.3.1 悬浮液浓度选择 |
3.3.2 分散介质的选择 |
3.3.3 分散剂的选择及用量 |
3.3.4 超声波处理时间选择 |
3.4 样品的粒度测试 |
3.4.1 超细粉体的粒度测试 |
3.4.2 对设备检验能力的测试 |
3.5 可靠性分析 |
3.5.1 方法比对 |
3.5.2 重复性测试 |
3.6 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表面改性纳米TiO_2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物性分析测试 |
4.1.2 光催化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2.2 SEM对比分析 |
4.2.3 红外图谱分析(FI-IR) |
4.2.4 光催化活性比较 |
4.3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作用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5.1 实验部分 |
5.1.1 纳米TiO_2的粘度法表征 |
5.1.2 对比率实验 |
5.1.3 二氧化钛涂料样品的制备 |
5.1.4 降解试验 |
5.1.5 甲醛的测定 |
5.1.6 VOC的测定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粘度法表征分析 |
5.2.2 改性纳米TiO_2对涂料对比率的影响 |
5.2.3 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净化空气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纳米ZnS及其复合粉体ZnS/TiO_2的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6.1 ZnS/TiO_2的作用机理 |
6.2 实验部分 |
6.2.1 物性分析测试 |
6.2.2 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评价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纳米ZnS及其复合粉体ZnS/TiO_2XRD的图谱分析 |
6.3.2 SEM结果分析 |
6.3.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6.3.4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活性比较 |
6.3.5 复合粉体ZnS/TiO_2的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6.4 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纳米复合粉体ZnO/TiO_2的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7.1 ZnO/TiO_2的作用机理 |
7.2 实验部分 |
7.2.1 纳米ZnO/TiO_2复合粉体的表征 |
7.2.2 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评价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纳米ZnO/TiO_2复合粉体的XRD分析 |
7.3.2 SEM结果分析 |
7.3.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7.3.4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活性比较 |
7.3.5 复合粉体ZnO/TiO_2的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7.4 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7.6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
(8)两种稀土离子掺杂的镥氧化物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制备以及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稀土元素、稀土离子和Dieke能级图 |
1.1.2 稀土离子的光致发光原理 |
§1.2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方向 |
§1.3 纳米陶瓷以及闪烁体材料的概述 |
1.3.1 纳米陶瓷的研发与取得的成果 |
1.3.2 闪烁体材料概述 |
1.3.3 纳米粉体的制备工艺 |
1.3.3.1 沉淀法简介 |
1.3.3.2 水热/溶剂热法简介 |
1.3.4 透明陶瓷的发展和应用 |
1.3.5 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以及影响陶瓷透明度的主要因素 |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2章 Lu_2O_3:Eu~(3+)纳米粉末及透明陶瓷的制备 |
§2.1 Lu_2O_3:Eu~(3+)闪烁体材料简介 |
2.1.1 Lu_2O_3基质的基本性质 |
2.1.2 Eu~(3+)作为激活剂的基本性质 |
2.1.3 Lu_2O_3:Eu~(3+)透明陶瓷的研究和发展概况 |
2.1.4 本章的主要工作 |
§2.2 共沉淀法和溶剂热法合成Lu_2O_3:Eu~(3+)纳米粉末 |
2.2.1 Lu_2O_3:Eu~(3+)纳米粉末的结构特征 |
2.2.1.1 样品的XRD |
2.2.1.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1.3 Lu_2O_3:Eu~(3+)样品的形貌 |
2.2.2 Lu_2O_3:Eu~(3+)纳米粉末的光致发光 |
2.2.2.1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
2.2.2.2 荧光衰减和寿命 |
§2.3 Lu_2O_3:Eu~(3+)透明陶瓷的制备 |
2.3.1 Lu_2O_3:Eu~(3+)透明陶瓷的烧结 |
2.3.2 Lu_2O_3:Eu~(3+)透明陶瓷照片 |
2.3.3 实验后续工作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Lu_3Al_5O_(12):Ce~(3+)纳米粉末溶剂热合成及光谱特性 |
§3.1 Lu_3Al_5O_(12):Ce~(3+)材料简介 |
3.1.1 Lu_3Al_5O_(12)(LuAG)的化学分子结构和组成 |
3.1.2 LuAG的一些重要物理性质 |
3.1.3 激活剂离子Ce~(3+) |
3.1.4 本章主要工作 |
§3.2 溶剂热法制备LuAG:Ce~(3+)纳米粉末 |
3.2.1 LuAG:Ce~(3+)纳米粉末的溶剂热合成 |
3.2.2 溶剂热法制备LuAG:Ce~(3+)纳米粉末的结构特征 |
3.2.3 不同合成条件对制备LuAG:Ce~(3+)纳米粉末形貌的影响 |
§3.3 溶剂热法合成LuAG:Ce~(3+)纳米多晶粉体的机理 |
§3.4 溶剂热法合成LuAG:Ce~(3+)纳米粉体的光致发光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两种方法制备LuAG:Ce~(3+)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及发光研究 |
§4.1 镥铝石榴石基质闪烁体概述 |
§4.2 本章的主要工作 |
§4.3 实验制备及流程 |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1 LuAG:Ce~(3+)纳米粉末的结构特征 |
4.4.1.1 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 |
4.4.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4.4.1.3 样品的微观形貌 |
4.4.2 稀土阳离子溶度积和pH值对合成LuAG:Ce~(3+)粉体的影响 |
4.4.3 LuAG:Ce~(3+)纳米粉末的光致发光 |
4.4.4 LuAG:Ce~(3+)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微观结构 |
4.4.4.1 LuAG:Ce~(3+)透明陶瓷的制备及透明度表征 |
4.4.4.2 LuAG:Ce~(3+)透明陶瓷的SEM照片及微观结构分析 |
4.4.4.3 本实验中具体影响陶瓷透明度的一些因素的讨论 |
4.4.5 LuAG:Ce~(3+)透明陶瓷的光谱特性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一种新型溶剂热法制备LuAG:Ce~(3+)透明陶瓷及发光研究 |
§5.1 本章的主要工作 |
§5.2 实验及其流程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溶剂热法制备的LuAG:Ce~(3+)前驱粉和透明陶瓷结构分析 |
5.3.2 LuAG:Ce~(3+)陶瓷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5.3.3 LuAG:Ce~(3+)透明陶瓷的比较分析 |
5.3.3.1 LuAG:Ce~(3+)透明陶瓷照片及微观结构分析 |
5.3.3.2 LuAG:Ce~(3+)透明陶瓷发光性能比较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9)金属(铁、镍)复合纳米粒子“核/壳”结构及其电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纳米材料及复合纳米粒子概述 |
1.2 金属纳米粒子的特性及应用 |
1.2.1 高表面活性 |
1.2.2 磁性能及应用 |
1.2.3 光学特性及其应用 |
1.2.4 巨磁电阻效应及应用 |
1.2.5 电磁特性 |
1.3 纳米金属粒子应用存在的问题 |
1.3.1 稳定性差 |
1.3.2 分散性差 |
1.3.3 产量及结构控制 |
1.4 金属复合纳米粒子合成及其机理 |
1.4.1 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 |
1.4.2 化学气相沉积(CVD) |
1.4.3 溶胶-凝胶 |
1.4.4 氧化还原法 |
1.4.5 热处理方法 |
1.4.6 高分子化学改性 |
1.5 纳米材料电磁性能基础 |
1.5.1 极化及复介电常数 |
1.5.2 磁化及复磁导率 |
1.5.3 吸波性能的研究 |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2 材料制备及研究方法 |
2.1 原位制备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 |
2.1.1 方法原理 |
2.1.2 实验设备及制备过程 |
2.2 催化裂解法制备Ni/C复合纳米粒子 |
2.2.1 方法原理 |
2.2.2 制备过程及实验装置 |
2.3 纳米粉体的表征方法 |
2.3.1 结构表征 |
2.3.2 性能表征 |
3 同质金属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 |
3.1 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3.1.1 Fe,Ni纳米颗粒结构表征与分析 |
3.1.2 Fe-Ni合金纳米颗粒结构表征与分析 |
3.2 同质金属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电磁性能 |
3.2.1 Fe、Ni纳米颗粒的电磁性能的研究 |
3.2.2 Fe-Ni合金纳米颗粒的电磁性能的研究 |
3.3 小结 |
4 异质金属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 |
4.1 异质氧化物包覆Fe复合纳米粒子合成及结构表征 |
4.1.1 制备工艺及具体参数 |
4.1.2 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分析 |
4.1.3 磁性分析 |
4.2 异质氧化物包覆Ni复合纳米粒子合成及表征 |
4.2.1 试验过程及工艺参数 |
4.2.2 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分析 |
4.2.3 磁性分析 |
4.3 异质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电磁性能 |
4.3.1 Fe复合纳米颗粒电磁性能 |
4.3.2 Ni复合纳米颗粒电磁性能 |
4.3.3 Fe、Ni复合纳米颗粒电磁性能的比较 |
4.4 小结 |
5 催化裂解法合成Ni/C复合纳米粒子及其电磁性能 |
5.1 催化裂解合成Ni/C复合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
5.1.1 结构表征 |
5.1.2 磁性分析 |
5.1.3 热分析(SDTA-TGA) |
5.2 碳包覆Ni复合纳米颗粒电磁性能 |
5.2.1 复介电常数及复磁导率 |
5.2.2 复合纳米粒子反射损耗计算 |
5.3 小结 |
6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工作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Ag(Nb1-xTax)O3基高频介质材料的合成方法与介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频介质陶瓷体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铋基陶瓷体系的研究 |
1.2.2 钨青铜型陶瓷体系的研究 |
1.2.3 钙钛矿型陶瓷体系的研究 |
1.3 高频Ag(Nb_(1-x) Ta_x )O_3 陶瓷体系的研究进展 |
1.3.1 Ag(Nb_(1-x) Ta_x )O_3 体系结构特性的研究 |
1.3.2 Ag(Nb_(1-x) Ta_x )O_3 体系介电性能的研究 |
1.4 高频介质陶瓷介电性能与频率、温度及微观结构的关系 |
1.4.1 高频介质陶瓷介电性能与频率、温度之间的关系 |
1.4.2 高频介质陶瓷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
1.5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g(Nb_(1-x) Ta_x )O_3 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测试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设备与原料 |
2.3 Ag(N61- xTa x )O 3 材料实验工艺过程 |
2.4 Ag(Nb_(1-x) Ta_x )O_3 微观分析的测试研究 |
2.4.1 SEM/FE-SEM微观结构研究 |
2.4.2 Archimedes表观密度研究 |
2.4.3 LPA粉体颗粒的粒度研究 |
2.4.4 EDS晶粒成分研究 |
2.4.5 TG/DTA热分析的表征 |
2.4.6 XRD物相结构研究 |
2.4.7 Raman晶体分子内部结构研究 |
2.5 Ag(Nb_(1-x) Ta_x )O_3 介电性能的测试研究 |
2.5.1 体电阻率ρv 的测试 |
2.5.2 介电常数ε的计算 |
2.5.3 介电损耗tanδ的测量 |
2.5.4 温度系数αc 的测试 |
2.5.5 电容频率特性的测试 |
第三章 固相法制备Ag(Nb_(1-x) Ta_x )O_3 体系及介电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Ag(Nb_(1-x) Ta_x )O_3 体系的固相制备工艺研究 |
3.2.1 (N61- xTa x )2 O 5 前驱体的制备 |
3.2.2 (N61-x Ta x ) 2 O 5 与Ag 2 O混合物的热分析研究 |
3.2.3 Ag(N61-x Ta x)O 3陶瓷坯体排蜡条件的确定 |
3.3 不同Ta含量的Ag(Nb_(1-x) Ta_x )O_3 体系微观结构及介电特性的研究 |
3.3.1 Ag(Nb_(1-x) Ta_x )O_3 体系微观结构的研究 |
3.3.2 Ag(Nb_(1-x) Ta_x )O_3 体系介电性能的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Ag(N61-x Ta x)O 3 体系的掺杂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氟化物(CaF2 )掺杂Ag(Nb 0.8 Ta 0.2 )O 3 体系的改性研究 |
4.2.1 CaF2 掺杂对体系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4.2.2 CaF2 掺杂对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 |
4.2.3 晶体Raman振动模式的振动特性与介电性能之间的关系 |
4.3 氧化物掺杂Ag(N60.8 Ta 0.2 )O 3 体系的改性研究 |
4.3.1 Bi2 O 3 掺杂改性ANT82 体系的研究 |
4.3.2 562 O 5 掺杂改性ANT82 体系的研究 |
4.3.3 CaO掺杂改性ANT82 体系的研究 |
4.3.4 Bi2 O 3 -B 2 O 3 协同改性ANT82 体系的研究 |
4.3.5 Bi2 O 3 -SrO协同改性ANT82 体系的研究 |
4.3.6 Bi2 O 3 -Co 2 O 3 协同改性ANT82 体系的研究 |
4.4 稀土元素掺杂Ag(N60.6 Ta 0.4 )O 3体系的改性研究 |
4.4.1 稀土元素特性的研究 |
4.4.2 稀土元素掺杂对体系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3 稀土元素掺杂对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Ag(N61-x Ta x)O 3 粉体及陶瓷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铌酸/钽酸的制备及络合反应的研究 |
5.2.1 铌酸/钽酸的制备 |
5.2.2 有机配位络合剂的选取 |
5.3 Ag-Nb-Ta前驱体溶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
5.3.1 CA-EG-Nb配位络合体系的制备 |
5.3.2 CA-EG-Ta配位络合体系的制备 |
5.3.3 CA-EG-Ag配位络合体系的制备 |
5.3.4 Ag-Nb-Ta前驱体溶胶的合成 |
5.4 CA添加比例对Ag-Nb-Ta前驱体溶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5.5 Ag(Nb_(1-x) Ta_x )O_3 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工艺参数影响的研究 |
5.5.1 Ag(Nb_(1-x) Ta_x )O_3 晶相合成温度的研究 |
5.5.2 Ag(Nb_(1-x) Ta_x )O_3 纳米粉体的粒度分布及表面形貌研究 |
5.5.3 CA-EG添加比例对Ag(Nb_(1-x) Ta_x )O_3 粉体形貌的影响 |
5.5.4 热处理温度对Ag(N61- xTa x )O 3 粉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
5.5.5 热处理时间对Ag(Nb_(1-x) Ta_x )O_3 粉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
5.6 Ag(Nb_(1-x) Ta_x )O_3 陶瓷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研究 |
5.6.1 Ag(Nb_(1-x) Ta_x )O_3 烧结特性的研究 |
5.6.2 Ag(Nb_(1-x) Ta_x )O_3 表面形貌的研究 |
5.6.3 Ag(Nb_(1-x) Ta_x )O_3 介电性能的研究 |
5.6.4 Ag(Nb_(1-x) Ta_x )O_3 物相结构的研究 |
5.6.5 Ag(Nb_(1-x) Ta_x )O_3 晶格振动模式特性的研究 |
5.6.6 Ag(Nb_(1-x) Ta_x )O_3 介电常数温度特性的研究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合成纳米粉体法国际领先(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离子掺杂CaF2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阳. 江苏大学, 2020(02)
- [2]稀土离子掺杂CaF2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韦家蓓.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19(03)
- [3]锂离子电池用α-Al2O3纳米材料的合成[D]. 杨聪.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17(01)
- [4]低温燃烧合成制备铁、铬基纳米颗粒及性能研究[D]. 曹知勤.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5)
- [5]纳米半导体氧化物和热敏聚合物微凝胶的可控制备及光电应用[D]. 王密.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6]碳化钨硬质合金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 高晓菊,满鹏,汪海东,白荣,李国斌,张涛. 硅酸盐通报, 2013(01)
- [7]超细TiO2及其复合粉体的制备、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 赵金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1(12)
- [8]两种稀土离子掺杂的镥氧化物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制备以及发光性能研究[D]. 王林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09)
- [9]金属(铁、镍)复合纳米粒子“核/壳”结构及其电磁特性研究[D]. 吕波.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10]Ag(Nb1-xTax)O3基高频介质材料的合成方法与介电性能研究[D]. 曹丽凤. 天津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