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MA技术的重大突破——LASCDMA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阳[1](2021)在《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射频通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容量需求,下一代移动通信面临着频谱资源短缺的巨大挑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一种以可见光为信息载体的光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宽频谱、大容量、广覆盖、高安全和低能耗等优势,有潜力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架构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和传统无线通信技术一样,多用户接入带来的多址干扰和同步问题会直接影响VLC系统的性能和实用化进程。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技术通过在码域对用户进行区分,能有效减少多址干扰,也可以通过增加扩频码集零相关区长度增强对用户信号同步的容忍度,是多用户接入应用的绝佳选择。此外,针对VLC系统兼容照明的情形,在考虑通信性能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照明性能、传输效率、复杂度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减少多址干扰,同时满足其它各种系统性能需求,是VLC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理想同步、准同步和多速率的多用户VLC系统的性能提升,探索了多种新型CDMA扩频码集,并成功进行系统验证和应用拓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针对多用户系统通信和照明复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面向VLC系统的调光控制CDMA方案,并进行了系统验证。该方案通过引入映射模块和调光模块对传统的CDMA方案进行改进,在保证系统传输效率的同时,实现调光控制。基于该CDMA方案,本文进一步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搭建了实时多用户VLC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以低复杂度实现多用户传输,并使系统具有较优的照明性能。(2)针对多用户系统多径效应引起的同步破坏问题,本文构造了两种适用于准同步(Quasi-synchronous,QS)CDMA-VLC系统的新型扩频码集,并进行了系统验证。两种新型码集分别为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Optical Zero Correlation Zone)码集和基于迭代扩展的OZCZ码集,它们在零相关区内保持良好的相关特性,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不同极性的码集进行扩频和解扩。结合新构造的码集,本文进一步搭建了单通道和双通道QS-CDMA-VLC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在调光值、总比特率、传输时延容忍度和误码性能方面均能得到较大提升。(3)针对多用户系统中多样化流量需求的问题,本文首次建立了多速率QS-CDMA-VLC系统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系统模型的OVSF-OZCZ(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OZCZ)码集。该码集具有可变扩频因子和零相关区特性,可同时满足多用户传输的多速率和准同步需求。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新构造的码集可作为多速率QS-CDMA-VLC系统的候选码集,支持未来大规模异构设备的多业务需求。(4)本文进一步采用ARM和FPGA一体化开发平台,实现了基于CDMA技术的可见光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照明、通信和定位功能。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码集,系统在减少多址干扰、提升定位精度、保证照明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田雨欣[2](2020)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与技术演进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竞争已经不再单单以国家作为主导力量,市场与企业逐渐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获得技术标准优势地位,各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行动者积极利用资源采取行动,配置、协调资源以改变现有制度环境,推动制度向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本研究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核心合集数据库19902019年发表于技术管理领域顶级期刊的关于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已有文献划分为规制理论、技术管理、产业组织和战略管理四个理论视角。经过文献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相关文献大多聚焦于技术标准竞争过程中企业如何受到外部环境如政府、市场、标准委员会的影响,对于企业在标准竞争过程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文献相对较少。制度创业视角关注行动者如何利用资源改变环境以满足自身利益,尤其适合弥补移动通信行业现有理论视角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TD-SCDMA与TD-LTE技术发展与标准竞争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其次,在对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回顾了制度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合法性、制度创业行为和制度创业模型。通过将大唐电信公司推动TD-SCDMA成为中国3G技术标准之一所采取的制度创业行为及策略进行阶段性划分,选取了推动制度创业进程的关键事件,并参考其他学者关于制度创业的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该模型将大唐电信的制度创业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及制度再生阶段。进一步地,本研究通过分析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TD-LTE合法性确立验证了该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最后,上述案例分析证实了制度创业理论可以适用于分析技术标准这一特殊“制度”的产生。本研究经过案例分析与模型建立得出以下结论:(1)制度创业动因与情境影响制度创业者行为方式;(2)新制度产生是不同行动者共同推动的结果;(3)新制度不一定代表行业效率最优解,而且制度创业者也并不一定是新制度下的最大受益者。本研究结论为政府及企业在未来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刘敬敏[3](2020)在《异步非正交多址系统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万物互联成为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应地,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量呈现爆炸性增长,用户对通信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显着提升。这带来新的技术难题,即在保证大规模用户和设备接入的同时,还要满足高可靠、低时延的通信需求。由于现有的第四代(4G)通信系统难以应对这一越来越迫切的技术难题,研究和开发面向未来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成为必然。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来构建新型高可靠、低时延的多接入通信网络,目前已作为关键技术被写入5G通信协议。与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技术相比,在使用相同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NOMA技术通过共享频谱资源的方式支持更多的用户和设备同时接入。虽然NOMA技术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考虑的是同步NOMA系统,而异步NOMA(Asynchronous NOMA,A-NOMA)系统还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本论文将深入研究A-NO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算法和系统参数的优化等问题,为A-NOMA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针对等功率的符号异步NOMA(Symbol Asynchronous NOMA,SA-NOMA)系统,提出了低复杂度的消息传递(Message Passing,MP)检测算法,获得优于一般NOMA系统的抗干扰与抗噪声性能。在异步传输时,接收端需要采用与用户时间偏移相匹配的滤波器。但上述滤波器会导致用户间干扰变得更为复杂,即用户信息不仅受到其他用户当前时隙数据的干扰,而且受到其他用户相邻时隙数据的干扰。为了更好地描述滤波器的输出符号与用户不同时隙的符号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三维因子图表示方法。在该因子图表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跨时隙的MP检测算法。分析结果表明,异步传输能有效地对抗多用户干扰,并且调制波形会影响MP算法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MP检测算法下,SA-NOMA系统可以实现比NOMA系统更好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其次,针对时间偏移存在估计误差的SA-NOMA系统,提出了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LMMSE)检测算法和部分消息传递(Partial Message Passing,P-MP)检测算法,当估计误差的方差小于0.1时,可以保证系统的抵抗干扰和噪声能力略优于NOMA系统。LMMSE检测算法是基于迭代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由LMMSE检测器和单用户译码器迭代构成。其中,LMMSE检测器将时间偏移的估计误差近似为噪声,并将相邻时隙间的干扰视作记忆信道对信号带来的干扰。LMMSE检测需要计算矩阵逆,因此算法复杂度比较高。为了进一步降低检测算法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方向因子图的P-MP检测算法,并分析估计误差对P-MP检测算法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估计误差的方差为0.1时,时间偏移有误差的SA-NOMA系统可以达到或超过NOMA系统的BER性能。再次,针对等功率的SA-NOMA系统,提出利用外信息转移(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EXIT)图分析时间偏移的统计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优化时间偏移以提升SA-NOMA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根据EXIT图可以有效地跟踪消息传递过程中的互信息变化,因此首先给出SA-NOMA系统在MP检测算法下和节点的EXIT函数。研究发现,和节点的EXIT函数与时间偏移有关。接下来,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随机时间偏移对和节点EXIT函数的影响。并在两用户SA-NOMA系统中,通过最大化和节点的EXIT函数优化时间偏移。结果表明,在SA-NOMA系统中,采用优化和节点EXIT函数得到的时间偏移能有效地提升系统的BER性能。并且,采用规则重复累加(Repeat Accumulate,RA)码与重复码串行级联的编码方案,SA-NOMA系统的检测阈值可以逼近容量限。最后,针对两用户帧异步NOMA(Frame Asynchronous NOMA,FA-NOMA)系统,提出利用距离枚举函数的分析方法,给出该系统在有限码长下的误字率(Word Error Rate,WER)和信道编码参数的设计方法。FA-NOMA系统中,接收端收到两用户码字的帧异步叠加信息,将帧异步引入的错位叠加操作定义为错位叠加(Misplaced Superposition,MS)编码,并将两个MS码字之间的距离定义为错位欧式距离。FA-NOMA系统下的两用户码集由两个单用户码和一个MS码串联构成,根据串行级联码的距离分析方法得到FA-NOMA系统下的平均错位距离枚举器。进而得到FA-NOMA系统在有限码长约束下WER的联合界。通过数值仿真表明,两用户FA-NOMA系统的仿真结果与联合界一致。然后,给出渐近错位距离枚举器,并以简单的重复码和随机码为例,说明渐进错位距离枚举器的使用方法,并为FA-NOMA系统提供了信道编码参数的设计方法。
汤嘉诚[4](2019)在《NOMA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功率分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大量的移动终端投入使用,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而在移动通信领域,频谱资源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承载无线业务的基础。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简称NOMA)技术和认知无线电技术都可以有效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中用户的传输速率。针对传统的基于NOMA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边缘区域的用户传输速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OMA的中继协作传输系统。这种方案在基于感知基站功率受限的基础上,以“次用户的吞吐量”作为目标,部署扩大转发中继,采用NOMA技术广播用户信息,根据信道间的特性自适应地调节功率分配因子。仿真实验表明:在保证边缘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所采用的方案能够使系统中的次用户吞吐量最大。针对边缘用户通信质量低的问题,可以在系统中布置解码转发中继,使信号稳定传输给用户。本方案首先计算出用户的信干噪比的累计分布函数,从而来得到用户的中断概率。仿真实验表明:系统中的某些关键参数,如感知基站的发射功率、感知基站与中继之间的距离、功率分配因子等,对用户的中断概率有着重大影响。
苗晶良,王国强[5](2019)在《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技术成长道路呈现出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突破的渐进式创新特点,移动通信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人类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信息交流,沟通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梦想。移动通信的诞生和发展,让人与人信息交流的方式从单一的面对面一步步发展成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和任何方式。随着无线
李心[6](2019)在《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继产品和技术竞争后技术标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它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经济主体更多的通过制定和拥有标准来获得竞争优势。信息通信产业作为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与信息通信技术标准相关的产业发展,常常伴随着激烈的技术标准竞争。因此,技术标准及其产业化对通信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通信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外部环境都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对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标准化能力都提出新的挑战。而现有文献中关于技术标准化的研究很少系统、全面的考察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能力对技术标准化的交互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企业技术标准化过程中面临的环境特征和企业吸收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变量,考察外部环境特征和吸收能力是如何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化,以及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具体来说,研究包括三个问题:(1)环境不确定性如何影响技术标准化?(2)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化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3)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技术标准化扮演者何种角色?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对标准化理论、动态能力等理论,技术标准化、环境不确定性和吸收能力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借助大唐电信TD-SCDMA标准和中国移动TD-LTE标准两个典型案例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炼出对企业技术标准化产生影响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技术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和联盟环境不确定性以及吸收能力等因素。结合案例分析的初步结论和现有文献构建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技术标准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最后,基于现有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到365家中国通信企业的样本数据,以此为基础借助SPSS和AMOS统计分析软件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而检验前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发现技术标准化在市场、技术、政策和联盟等方面面临的不确定性是巨大的,企业自身对外界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对通信企业的技术标准化过程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间接调节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体现在企业的绩效水平中。具体来看,本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技术标准化有直接影响效应。其中环境不确定性变量的不同维度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效应不同,而吸收能力变量的不同纬度均对技术标准化有显着正向影响。这一结果直接证明了吸收能力在企业应对高度复杂和模糊环境方面的重要价值。(2)吸收能力对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关系有显着调节效应。吸收能力变量的不同维度对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调节效应。(3)技术标准化对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启发:首先,理论研究方面:从内、外部因素出发系统地探讨影响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及其经济效益问题,构建并实证检验了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技术标准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丰富并推进了技术标准化的理论研究,为学者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传承和参考。其次,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实践活动启示方面:本文在新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围绕信息技术标准化的重要议题展开研究,从企业层面剖析破解我国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难题的途径,为我国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有利于企业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加快新型网络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孙宁华,张翔[7](2018)在《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文中研究指明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运用,使得科技创新速度加快,企业边界变得模糊。这既是挑战,也为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带来了新机遇。本文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和商业模式包含的概念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全球价值链实质上是一种广义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可行路径,而全球价值链升级就是广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于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企业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技术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构建价值网络、推进技术商业化来占据价值链高端;对于采购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企业可以从制定客户价值主张、调整赢利模式、优化关键流程入手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价值链攀升。中国企业可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支点,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并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
周革强,轩永,邹永忠[8](2010)在《新型CDMA技术在出舱通信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航天员出舱通信系统是舱外航天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航天员的舱外活动提供支持。通过简要分析航天员出舱通信的需求及信道环境,提出一种采用ZCZ序列的新型CDMA技术通信方案,较传统CDMA系统实现更为简单,多用户和多媒体业务可扩展性强。仿真结果表明,新型CDMA技术可用于误码率要求较高的图像/高清视频等高速数据的传输,能满足未来航天员出舱通信系统的需求。
张爽[9](2010)在《企业技术标准演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在国际上流行一种理念,即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各个国家和企业都开始重视技术标准的作用,在各行各业夺取技术标准的制高点。但是与发达国家参与技术标准竞争的咄咄逼人之势相比,我国技术标准竞争的能力仍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我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着手进行企业技术标准战略上的变革。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一些企业在开展技术标准战略时多方摸索均不得要领,找不到正确的方向。鉴于此,本文着眼于分析若干企业的技术标准演进过程,探讨企业技术标准演化的一般模式和影响因素,以供后来的企业借鉴参考。首先,本文进行了企业技术标准相关领域的文献回顾,总结了关键的研究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提炼了研究对象的演化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技术标准演化的概念模型,试图提供一个描述企业技术标准状态、演化影响因素,以及演化过程的框架。接着,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方法,选取四家较为典型的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刻画和分析了这些企业技术标准演化路径和演化过程。基于案例研究成果,对四家企业的技术标准演化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其共性和差异,并试图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而得出企业技术标准演化过程的一般规律。通过这些研究工作,本文得出了以下三个主要的研究结论:第一,可以用“标准颁布部门”“企业掌控程度”和“标准生命周期”三个维度将企业技术标准划分为若干状态;第二,企业技术标准从一个状态到下一个状态的演化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演化行为的结果,这些演化行为包括复制行为、模仿行为和创新行为;第三,企业技术标准的演化行为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董景荣,周洪力[10](2008)在《分析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事件扩散新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互动扩散模型和链联接扩散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分析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新模型——事件扩散模型,并将它与已有的扩散模型进行比较,最后通过联通公司CDMA技术扩散的实例分析,证明了应用事件扩散模型解释技术创新扩散更具有合理性和更强的适应性。
二、CDMA技术的重大突破——LASCDMA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技术的重大突破——LASCDMA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见光通信发展概述 |
1.3 可见光通信中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
2 可见光通信及CDMA技术基本原理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构成 |
2.2 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 |
2.2.1 多址接入技术 |
2.2.2 调制技术 |
2.2.3 调光控制技术 |
2.3 基于CDMA的多址接入技术 |
2.3.1 CDMA基本原理 |
2.3.2 扩频码集在VLC中的应用 |
2.3.3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 |
2.4 针对CDMA-VLC系统的研究点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VLC系统的调光控制CDMA方案及其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调光控制CDMA-VLC方案 |
3.2.1 方案原理 |
3.2.2 方案示例 |
3.3 仿真系统实现和性能分析 |
3.4 基于FPGA的实时系统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面向QS-CDMA-VLC系统的新型码集构造及其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OZCZ码集构造基础 |
4.3 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码集构造 |
4.3.1 构造方法 |
4.3.2 特性分析 |
4.3.3 构造示例 |
4.4 单通道QS-CDMA-VLC系统模型和性能分析 |
4.4.1 系统模型 |
4.4.2 系统性能仿真和实验分析 |
4.5 基于迭代扩展的OZCZ码集构造 |
4.5.1 构造方法 |
4.5.2 特性分析 |
4.5.3 构造示例 |
4.6 双通道QS-CDMA-VLC系统模型和性能分析 |
4.6.1 系统模型 |
4.6.2 系统性能实验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面向多速率QS-CDMA-VLC系统的码集构造及其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速率QS-CDMA-VLC系统建模 |
5.3 OVSF-OZCZ码集构造 |
5.3.1 构造基础 |
5.3.2 构造方法 |
5.3.3 特性分析 |
5.3.4 构造示例 |
5.4 多速率QS-CDMA-VLC系统性能分析 |
5.4.1 性能分析 |
5.4.2 数值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CDMA技术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实现 |
6.1 引言 |
6.2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 |
6.2.1 系统模型 |
6.2.2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方案 |
6.3 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性能分析 |
6.4 可见光通定一体化实时系统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数据 |
2.2 描述性统计: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相关文献的全景图 |
2.2.1 发文数量与发文机构分析 |
2.2.2 发文期刊分析 |
2.2.3 发文作者和合着网络分析 |
2.3 共词分析 |
2.4 不同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的文献梳理 |
2.4.1 基于规制理论视角的研究 |
2.4.2 基于技术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
2.4.3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的研究 |
2.4.4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
2.5 已有文献的研究局限 |
第三章 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 |
3.1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代际更迭 |
3.2 中国政府与企业支持本土3G技术的原因 |
3.2.1 经济原因 |
3.2.2 政治原因 |
3.3 大唐电信开发TD-SCDMA技术标准面临的挑战 |
3.3.1 来自内部技术资源的挑战 |
3.3.2 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
第四章 大唐电信制度创业行为与TD-SCDMA合法性确立 |
4.1 TD-SCDMA技术标准发展历程 |
4.2 制度创业相关概念及理论 |
4.2.1 制度创业与制度创业者 |
4.2.2 合法性 |
4.2.3 制度创业行为 |
4.2.4 制度创业模型 |
4.3 数据来源 |
4.4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变化、标准构建及寻求技术可行性 |
4.4.1 直接参与策略与代言人策略 |
4.4.2 协作R&D |
4.4.3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 |
4.5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标准的理论化与扩散 |
4.5.1 产业联盟 |
4.5.2 开放型标准战略 |
4.5.3 调动社会力量 |
4.5.4 信息咨询策略 |
4.6 制度再生阶段——TD-SCDMA合法性确立 |
4.7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验证:TD-LTE合法性确立案例 |
5.1 数据来源 |
5.2 TD-LTE发展概述 |
5.3 制度创业阶段划分及模型构建 |
5.3.1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 |
5.3.2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 |
5.3.3 制度再生阶段 |
5.4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TD-LTE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与启示 |
6.1.1 结论 |
6.1.2 启示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异步非正交多址系统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NOMA系统模型及NOMA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NOMA系统模型 |
1.2.2 NOMA技术的分类 |
1.3 A-NOMA系统的研究动机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NOMA技术的基础理论 |
2.1 NOMA系统模型 |
2.2 NOMA多用户检测算法 |
2.2.1 SIC检测算法 |
2.2.2 LMMSE检测算法 |
2.2.3 ESE检测算法 |
2.3 EXIT图分析 |
2.4 ML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A-NOMA系统检测算法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3 MP检测算法 |
3.4 MP检测算法与调制波形的关系 |
3.4.1 SN节点的SINR特性 |
3.4.2 MP检测算法与调制波形自相关特性的关系 |
3.5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时间偏移存在估计误差的SA-NOMA系统检测算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LMMSE检测算法 |
4.4 P-MP检测算法和分析 |
4.4.1 P-MP检测算法 |
4.4.2 P-MP检测算法与估计误差的关系 |
4.5 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间偏移的统计特性对SA-NOMA系统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EXIT函数 |
5.3.1 变量节点 |
5.3.2 校验节点 |
5.3.3 和节点 |
5.4 时间偏移统计特性的分析和优化 |
5.4.1 K用户系统中时间偏移统计特性的分析 |
5.4.2 2用户系统中时间偏移的优化 |
5.5 MP检测的阈值分析 |
5.6 结果与分析 |
5.6.1 和节点的EXIT曲线 |
5.6.2 有限长性能仿真和MP检测阈值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两用户FA-NOMA系统的距离枚举分析 |
6.1 引言 |
6.2 系统模型 |
6.3 WER联合界 |
6.3.1 平均错位距离枚举器的计算 |
6.3.2 IO-MSPE的计算 |
6.3.3 结果与分析 |
6.4 唯一可译性 |
6.4.1 渐近错位距离枚举器的计算 |
6.4.2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NOMA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功率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 |
1.1.1 无线通信技术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
1.1.2 历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内容 |
1.2.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简介 |
2.1 认知无线电背景介绍 |
2.2 认知无线电技术 |
2.3 协作中继技术 |
2.3.1 协作通信基本系统模型 |
2.3.2 协作通信转发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OMA的理论基础 |
3.1 NOMA技术简介 |
3.1.1 NOMA技术的基本原理 |
3.1.2 SIC基本原理 |
3.2 NOMA技术与OMA技术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在CRN-NOMA系统中的功率分配方案 |
4.1 引言 |
4.2 在CRN-NOMA中基于扩大转发中继的功率分配方案 |
4.2.1 系统模型 |
4.2.2 求解功率分配因子 |
4.3 在CRN-NOMA系统中基于解码转发中继的中断概率计算 |
4.3.1 中断概率分析 |
4.3.2 SU1信干噪比的累积分布函数 |
4.3.3 SU2信干噪比的累积分布函数 |
第五章 仿真与分析 |
5.1 仿真数值设置以及仿真分析 |
5.2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程序清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移动通信概念的诞生 |
●通信基本原理及特点 |
●无线通信理论的突破 |
●移动通信的诞生 |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
●技术的迭代升级 |
●标准的激烈竞争 |
●中国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
手机的问世与发展 |
1973年 |
1983年 |
1993年 |
1996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5年 |
2007年 |
2009年 |
(6)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1.2.2 论文框架和结构安排 |
1.2.3 技术路线 |
1.2.4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标准化理论 |
2.1.2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
2.2 技术标准化的相关研究 |
2.2.1 技术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技术标准化的实现路径及评价方法 |
2.2.3 技术标准化对企业的作用 |
2.2.4 技术标准化的影响因素 |
2.3 环境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 |
2.3.1 环境不确定性的内涵和分类 |
2.3.2 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3.3 环境不确定性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 |
2.4 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 |
2.4.1 吸收能力的内涵与分类 |
2.4.2 吸收能力的测量维度 |
2.4.3 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理论预设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 |
3.2.4 数据处理 |
3.3 大唐电信集团TD-SCDMA标准化案例 |
3.3.1 大唐电信集团简介 |
3.3.2 TD-SCDMA标准的演化进程 |
3.3.3 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 |
3.3.4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
3.4 中国移动集团TD-LTE标准 |
3.4.1 中国移动集团简介 |
3.4.2 TD-LTE标准的演化进程 |
3.4.3 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 |
3.4.4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
3.5 案例间对比分析 |
3.5.1 研究构念的提炼 |
3.5.2 理论预设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 |
4.2 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
4.2.1 技术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
4.2.2 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
4.2.3 政策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
4.2.4 联盟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
4.3 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
4.3.1 潜在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
4.3.2 现实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
4.4 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4.4.1 潜在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4.4.2 现实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4.5 技术标准化的中介作用 |
4.6 研究假设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变量测量 |
5.1.1 环境不确定性 |
5.1.2 吸收能力 |
5.1.3 技术标准化 |
5.1.4 企业绩效 |
5.1.5 控制变量 |
5.2 问卷设计与修正过程 |
5.2.1 问卷内容 |
5.2.2 定性测试 |
5.2.3 预测试 |
5.3 正式问卷的发放、回收与数据处理 |
5.3.1 问卷发放方式 |
5.3.2 问卷回收统计 |
5.3.3 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 |
第6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1 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分析 |
6.1.1 样本特征描述 |
6.1.2 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3 信度分析 |
6.1.4 效度分析 |
6.2 假设检验 |
6.2.1 Pearson相关分析 |
6.2.2 主效应的检验 |
6.2.3 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 |
6.2.4 技术标准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 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业模式创新与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内在关系 |
二、攀升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商业模式创新 |
(一) 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技术创新 |
(二) 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
(三) 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价值网络 |
(四) 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技术商业化 |
三、攀升采购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商业模式创新 |
(一) 价值主张创新 |
(二) 赢利模式创新 (1) |
1. 业务延展。 |
2. 业务分拆。 |
3. 多环节协同创新。 |
(三) 关键流程创新 |
四、结论 |
(9)企业技术标准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主题与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标准及标准化 |
2.1.1 标准的定义 |
2.1.2 标准的特性 |
2.2 技术标准相关研究 |
2.2.1 技术标准的定义 |
2.2.2 技术标准的分类 |
2.2.3 技术标准状态的描述 |
2.2.4 技术标准演化规律研究 |
2.3 技术标准竞争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4 演化理论及概述 |
2.5 现有研究评述 |
3 分析模型的构建和验证方案的设计 |
3.1 理论分析模型的构建 |
3.1.1 企业技术标准状态描述 |
3.1.2 企业技术标准演化行为 |
3.1.3 企业技术标准演化影响因素 |
3.2 研究方法设计 |
3.2.1 选取案例研究方法的原因 |
3.2.2 案例研究设计 |
4 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案例研究 |
4.1 宁波新海股份简介 |
4.2 新海电气技术标准具体演化过程 |
4.2.1 新海电气技术标准演化阶段划分 |
4.2.2 T0积累阶段:1993年-1999年 |
4.2.3 T1阶段:2000年-2004年 |
4.2.4 T2阶段:2005年至今 |
4.3 新海电气技术标准演化过程总结 |
5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案例研究 |
5.1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简介 |
5.2 浙大中控EPA标准具体演化过程 |
5.2.1 浙大中控EPA标准演化阶段划分 |
5.2.2 T0积累阶段:1993年-1999年 |
5.2.3 T1阶段:2000年-2005年 |
5.2.4 T2阶段:2005年-2008年 |
5.2.5 T3阶段:2008年至今 |
5.3 浙大中控EPA技术标准演化过程总结 |
6 高通案例研究 |
6.1 高通公司简介 |
6.2 高通CDMA标准具体演化过程 |
6.2.1 高通CDMA标准演化阶段划分 |
6.2.2 T0积累阶段:1968年-1985年 |
6.2.3 T1阶段:1985年-1993年 |
6.2.4 T2阶段:1993年-1995年 |
6.2.5 T3阶段:1995年至今 |
6.3 高通CDMA技术标准演化过程总结 |
7 大唐案例研究 |
7.1 大唐简介 |
7.2 大唐TD-SCDMA技术标准具体演化过程 |
7.2.1 大唐TD-SCDMA技术标准演化阶段划分 |
7.2.2 T0积累阶段:1995年-1998年 |
7.2.3 T1阶段:1998年-2000年 |
7.2.4 T2阶段:2000年-2008年 |
7.2.5 T3阶段:2008年至今 |
7.3 大唐TD-SCDMA技术标准演化过程总结 |
8 案例比较分析及模型修正 |
8.1 案例总结分析 |
8.1.1 企业技术标准演化路径比较分析 |
8.1.2 企业技术标准演化行为比较分析 |
8.1.2 企业技术标准演化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8.2 理论模型修正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分析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事件扩散新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创新扩散过程 |
2 已有扩散模型的介绍及简评 |
2.1 互动扩散模型 |
2.2 链联接扩散模型 |
3 事件扩散模型 |
4 3种模型的比较 |
5 案例分析 |
四、CDMA技术的重大突破——LASCDMA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陈丹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D]. 田雨欣. 山西大学, 2020(01)
- [3]异步非正交多址系统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D]. 刘敬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NOMA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功率分配研究[D]. 汤嘉诚.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5]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J]. 苗晶良,王国强. 张江科技评论, 2019(05)
- [6]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研究[D]. 李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7]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J]. 孙宁华,张翔. 河北学刊, 2018(01)
- [8]新型CDMA技术在出舱通信中的应用分析[J]. 周革强,轩永,邹永忠. 载人航天, 2010(03)
- [9]企业技术标准演化规律研究[D]. 张爽. 浙江大学, 2010(08)
- [10]分析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事件扩散新模型[J]. 董景荣,周洪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03)
标签:通信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论文;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技术创业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