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轨经济中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杜勇[1](2016)在《转轨经济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分为传统的“货币观”和非传统的“信用观”,前者以利率传导机制为基础,后者以信用可得性为基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货币政策传导“信用观”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货币政策传导“信用观”认为信息摩擦导致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横截面差异,货币政策变化不仅通过传统的利率渠道影响实际经济,同时会对信贷市场的信息摩擦程度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货币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的效果,产生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在转轨经济环境中,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存在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较高、利率不能市场化定价、国有企业融资软约束、经济以及金融结构市场化转轨等特征,转轨经济环境下的经济金融体系特征加剧了信贷市场的信息摩擦,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产生影响,从而可能令其表现出一定特征。本文从我国转轨经济实践出发,考察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所表现出的特征,并进一步考察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在我国转轨经济中的特征对我国微观经济产出的实际影响。本文的研究沿着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的理论过程展开,首先从宏观总量上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进行认识,同时考察我国金融体制转变对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的影响;其次研究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以及资产负债表渠道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的表现和特征;最后考察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特征对我国微观企业投融资效率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首先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其次对转轨经济理论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第三章,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体系转轨进程进行回顾,其次采用模型从宏观总量角度考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表现,最后采用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的机制转换进行实证检验;第四章,首先采用动态模型从微观银行横截面角度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其次检验我国商业银行转轨结构背景下,不同规模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对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的影响;第五章,从我国转轨经济背景出发,采用我国短期融资券数据发行数据,检验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并存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第六章,从信贷需求方角度检验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以及金融加速器理论在我国的表现及其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的特征;第七章,结合我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研究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在我国所表现出的特征对微观企业投融资效率的影响;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总量检验部分,我们的研究结论显示,信贷渠道依然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转变(非银行信贷融资占比不断提高,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货币调控模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换),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显着提升。2、商业银行规模、流动性以及资本充足率水平在横截面上的差异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以及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的银行可以有效缓解货币政策变化对银行贷款规模的冲击,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表现更为明显。另外,在我国商业银行结构背景下,不同规模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意愿对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产生影响,中小规模银行在货币政策紧缩期间更愿意承担风险,而国有大行的风险承担意愿相对较弱。3、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由于我国转轨经济背景,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主要通过民营企业实现,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而对于国有企业的传导并不显着。这主要源于我国国有企业存在政府隐形担保、银行业的国有背景以及存贷差的政府行政规定,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偏好国有性质企业以及可抵押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4、由于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特征,我国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货币释放更多被国有企业以及重资产行业吸收,加剧了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以及重资产行业的过度投资水平,这对我国目前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在全文主要结论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的转轨进程,降低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比重,减少间接融资体系的信息摩擦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具体举措包括提高商业银行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大力发展中小规模银行以及民营银行,减少银企关系对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打破刚性兑付,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激励和能力;完善目前的利率市场化环境,打破不同利率市场间的行政阻隔,提高不同市场不同期限的利率传导效率;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占比,建立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等。
刘洋[2](2014)在《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转轨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前苏东国家的剧变后,这些国家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市场化转轨道路,由此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对此,一些学者坚持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采取渐进式转轨的国家,因其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转轨方式和政策,从而实现了转轨过程中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而受“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影响,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前苏东地区的转轨国家,则多数采取了“休克疗法”的激进转轨方案,从而造成了这些国家在转轨伊始严重的经济衰退。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经济转轨的不同初始条件是引致这些国家在未来的转轨过程中具体模式和路径差异的根本原因。然而,由于“激进”或“渐进”的转轨方式所形成的经济绩效差异更直观地被中国遥遥领先的经济增速所表现出来,这使得“转轨方式决定论”的观点一度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进一步地,作为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总结的“中国模式”也被认为是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经济转轨的最优模式和路径。尽管如此,看似盖棺定论的研究“共识”实则是基于市场化转轨以来不同国家绩效差异的表象而对经济转轨过程的一种经验论认识。它忽略了同样作为一种制度变迁过程的,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从而割裂了转轨国家在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组织与制度的演化过程。随着转轨经济市场化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基于“转轨方式决定论”思维进路的“激进”与“渐进”的两分法已经不足以独立地解释经济转轨问题的全部。而基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视角尽管能够结合中国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的现实场景而对渐进式的转轨过程进行较为直观的解释,但作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个案,“中国模式”则无法对其它转轨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客观全面的分析框架。本文以转轨经济学为选题语境,综合运用转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比较体制研究等相关经济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在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改革和转轨的历史主义的制度分析基础上,主要就这些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模式展开比较研究。为了突破以往类似的许多研究中对相关问题形成的错误的思维定势,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对不同转轨国家从计划体制的形成到现今在后危机时代的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跨度的历史回顾。其中包含了对这些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性所进行的考察;市场化转轨初期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转轨政策的比较;市场化转轨与全球化接轨互动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和后危机时代持续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探讨;对转轨国家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的形成与演化的重新认识,并基于长期、动态的视角对转轨绩效进行的客观评判;以及对转轨经济的政府职能转型、腐败治理和政治发展等问题的关注。笔者希望借助对上述问题的分析,通过“转轨——接轨”与“转轨——发展”的双重视角,系统阐释转轨国家在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转轨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而更全面、清晰地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转轨国家在经济改革、转轨与发展中形成的特定模式和路径。笔者坚信,本文的分析将在不断丰富转轨经济问题研究的同时,也对转轨国家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全文一共分为七章,每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通过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自转轨以来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来引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其次,是对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讨。最后,就本文的选题语境、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是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部分。由于本文对经济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主要基于一个历史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所以,笔者围绕经济学研究中不同学派和代表性学者对制度问题的分析或制度理论展开概括性地回顾。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有关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主要国内外文献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梳理,进而为后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对转轨前的这些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计划体制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围绕对不同计划体制及其改革过程的分析,指出这些国家经济转轨初始条件的差异所在,并以此为研究出发点,进一步挖掘转轨国家从“计划”到“市场”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与转轨路径选择背后深层的制度因素。第四章围绕经济转轨的驱动机制、遗传与选择机制,以及市场化转轨初期不同国家采取的具体转轨方式和政策来综合比较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模式。笔者根据前苏东国家与中国在市场化过程中不同的转轨方案与制度安排,结合当时转轨经济的具体情况,对激进式转轨的“休克疗法”,以及以“双轨制”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与“中国模式”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思考。第五章以“转轨——接轨”为研究视角,一方面,详细介绍市场化转轨与全球化接轨互动过程中转轨经济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并进一步阐释不同的市场化转轨模式对这些国家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全球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在具体介绍转轨国家应对和处理全球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同时,深入剖析这些国家在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第六章以“转轨——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对转轨国家在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的动态演化分析,以及市场化以来这些国家长期转轨绩效的客观评价,深入探讨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路径对转轨经济长期增长的具体影响。此外,笔者对转轨国家的政府职能转型、腐败治理、市场化与政治发展等议题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进而寻求这些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其未来发展和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七章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与评述。笔者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基本观点,并对以往研究存在的一些偏见和误解,以及有关转轨经济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共识或一般性的政策建议进行了评述和展望。最后是对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的总结和归纳。
苏剑[3](2012)在《经济转轨与流动性过剩》文中研究表明在转轨过程中,市场缺失与市场分割阻隔了资金的融通,经济中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了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增加,国有企业的"资金饥渴症"与较低的资金使用效率使得国企投资的货币需求高于正常私人企业的需要,因此,为了正常转轨,政府往往不得不往经济中注入大量货币。而随着经济转轨逐步深化,上述几种因素逐步减弱甚至消失,因而货币需求减少,但货币供给并没有下降,这就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就是转轨过程的一个必然的副产品。
章月明[4](2012)在《中国转轨进程中的货币扩张、货币结构变迁与资本品价格》文中指出中国转轨进程中伴随着市场化和货币化进程的推进,货币扩张是如何影响金融增长和资本品价格的?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中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性,货币扩张具有不同于货币数量论意义上的经济后果,货币层面的变化也不仅仅是数量扩张,还有结构层面的变迁,这是同中国特有的金融体制相联系的。随着市场化的深入,货币化进程的推进,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财富积累水平的增加,基于经济内生因素的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也会发生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这样就会出现货币化路径和金融增长路径之间的微妙联系。转轨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也是我们合理的假设前提是,政府牢牢控制着金融资源等要素,政府拥有左右金融发展变迁路径的能力。在政府强大金融控制的情况下,货币扩张对资本品价格的影响会产生不同于主流经济模型描述的情况。我们要说明的正是:在政府外生金融控制力量非常强大的情况下,货币扩张以及货币结构的变迁是如何冲击资本品价格的。这对于正确理解中国的特殊货币现象和制定正确的金融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言。介绍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即:是货币推动了资产泡沫吗?已有的文献是如何来回答的,本文又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如何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价值或创新之处。第二章,中国的市场化转轨与货币化进程。本章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市场化转轨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市场化改革下的内生货币化进程及机制以及货币替代物匮乏下的货币数量扩张;阐释了中国货币化进程与资本品泡沫的产生。这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化进程中的货币与资产价格关系和资本市场货币化的完结与资产价格膨胀。第三章,中国的货币化进程、货币结构变迁与金融增长。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货币数量的扩张,还有货币结构的变迁。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结构的优化,货币替代物越来越多,这对货币需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广义的货币系统中,高能货币、存款货币等与货币替代物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货币与非货币金融资产之间既存在着互补关系,又存在着替代关系。扩展到宏观层面,货币扩张与货币结构的变迁也影响着金融增长和金融深化。第四章,转轨进程中的金融控制、货币扩张与金融增长。按照内生金融演化理论,如果经济增长所积累的资本存量达到一定程度,大量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技术开始出现,货币等期限短、风险收益匹配单调的低级资产就不再满足社会经济中的内生金融需求,此时对收益-风险特征具有更高要求的金融资产需求就会扩大。这时候会存在一个潜在的内生力量来拉动金融市场发展。但是,在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系统中,政府合意的金融发展路径不一定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金融发展路径相一致,政府主导的金融市场发展往往镶嵌在高额的货币存量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转轨经济就会出现有别于主流金融发展理论中所描述的金融增长次序。本章就是按照转轨路径和经济增长路径继续前行,探索在转轨经济强大的金融控制下政府是如何安排金融制度,货币数量扩张是如何影响这一外生金融增长路径的,以及镶嵌在高额货币存量中的资本市场的宏观经济后果。第五章,货币数量、货币结构与资本品价格:传导机制。本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货币扩张与资本品价格的作用机制和利率在货币与资本品价格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货币扩张的倒逼机制以及货币结构的变迁与资本品价格并且从资产泡沫化的另一个途径分析了土地财政、土地货币化与房地产价格。第六章,中国货币扩张与资本品价格的实证检验:基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本章主要是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货币结构的流动中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对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并且给出了他们之间基于Cholesky分解的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分析。结论为:不同的货币形式对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动态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货币扩张对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而是应该从货币的结构,即货币的不同的表现形式来看他们对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及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对货币不同表现的影响,从而能动态的刻画二者的变化机制,这对于我国政府如何更好地控制资产泡沫以及更好地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是十分有益的。第七章,货币扩张与资产价格:货币政策含义。资产价格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资产泡沫的破灭引起居民消费需求的下降、相关产业的萧条以及政府财政的减少,危及整个经济。货币扩张与资产价格存在密切关系,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防止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本文的价值所在,第一,对货币与资本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个综合考察。如果说在成熟的、金融深化程度较高的经济系统中,货币与资本品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Tobin效应和具有收入互补性的财富效应,那么在中国转轨进程中的货币化动态过程中,货币与资本品之间的关系则相对更加复杂,且具有动态性,不同的路径阶段有不同的机理联结;第二,结合中国转轨经济实践的特有货币金融的制度条件,建立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货币化与金融深化之间的关系;第三,对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主要是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视角来分析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关系,利用VAR模型的优点,动态分析货币结构对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之间关系,从而为政府部门关于货币发行的决策给出有益的建议。第四,货币政策涵义。当前占主流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来看,资产价格并不在货币当局的目标集合内。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创新工具的升级,货币当局的这一看法开始有所改变,尤其是刚刚发生的金融危机更加加深了货币当局对资产价格的警醒和认识。这是因为货币数量、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时间滞后性越来越难以捉摸。
赵建[5](2010)在《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与货币扩张 ——货币金融的政治经济学框架》文中提出中国在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有的货币金融现象,最突出的一个就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经历了一个高速扩张时期。从1993年开始,我国的M2/GDP开始超过100%,到2007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为40.3万亿元,GDP为24.6万亿元,比率达到164%。这一指标远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被经济学界称为“货币高差”(张杰,2006)。然而,除了80年代末两年的比较严重通货膨胀外,在转轨的绝大部分时期,中国保持着良好的价格稳定状态,并没有发生类似于南美一些国家的货币动荡和货币危机。同时,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制度逆行”过程,即在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稳固的货币市场的条件下,建立了资本市场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常常用“10年时间走了西方股票市场200多年走过的历程”来形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之快。从量上来看,中国转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飞速的货币和金融扩张过程(彭兴运,2002)。然而,另一个现象是,在货币和金融飞速扩张的过程中,中国的货币金融系统存在着强大的政府控制,中央银行基本上没有独立性,银行系统中90%以上为国有商业银行,股票市场上市公司70%左右为国有资本所控制(参见第八章的有关内容),债券市场大部分也是国债。这一金融控制的后果是出现了大量的财政货币化和坏账货币化以及国有商业银行预算软约束等问题。这就出现了在计量上中国货币化指数和金融相关指数快速扩张,但货币、金融市场上市场化严重滞后、货币扩张与金融控制并存的特有现象,使得中国出现的诸多货币问题没有用传统的货币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比如,根据货币数量范式,高的货币存量下的价格稳定意味着“货币的消失”,那么这些消失的货币哪里去了?比如按照资本积累原理,资本市场应该在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工业化非常完善的经济系统内建立(Bose,2005)。但中国在工业化初期就建立了资本市场,并获得飞速发展。我们的问题就在于追问,中国强大的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遵循什么样的扩张路径?货币扩张是外生推进的还是内生诱导的?中国的货币扩张的内在机理是什么?是否存在路径依赖,其后果是什么?中国的金融发展和金融自由化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次序。。。等等。本文就是基于中国强大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这一特有现象,试图在转轨经济系统内构建一个统一的框架对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后果进行剖析。本文的特点是将政府作为分析的起点,认为理解中国的货币扩张路径,就必须理解政府兼转轨主体和货币、财政当局于一体所承担的角色及其目标和行为,这是货币扩张的根源,而金融控制则是货币扩张的手段。在这个逻辑上,转轨路径与货币扩张路径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如果在制度变迁收益较高的转轨初期的货币扩张提升了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水平,那么在制度变迁收益递减的路径阶段,粗放式的货币数量扩张则会可能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后果。而这时,政府则很可能沉溺在货币推动型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上不能自拔。本文就是从转轨初期开始描述转轨经济特有的货币化进程和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路径,以及由此引起的福利改进或者损失。第一章做的工作是,综述和梳理货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研究模式,并从中抽取出与本文研究有关的方法和观点,为整个论文打下理论基础。这一梳理过程并不是仅仅对当前货币经济学研究现状的一种简单叙述,而是对不同货币经济的基本模式,以及不同模式内的不同学派进行“追根溯源”。因为货币经济学从观点和方法,充满了争议和悬而未定的结论:交易媒介还是价值贮藏的资产,中性还是非中性,自然利率还是货币利率,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等等一系列争论占据了整个货币学说史。之所以存在争论,是因为不同的方法和观点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存在的理由和现实根据。从菲利普斯曲线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再到理性预期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彻底否定,这一学说演化历程一方面反应了现实的多变以及经济学从统计到理论,从经验到理性的沉思路程。同样的例子还有,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衰落,与货币主义对其“旧事重提”;瓦尔拉斯-希克斯-帕廷金货币传统的方法尴尬,与新货币经济学重新走在货币经济学前沿,等等。货币经济学从来不缺乏学派和主义之争。当货币主义走向衰落,新凯恩斯主义成为货币当局所信奉的所谓“政府经济学”的时候,我们发现货币经济仍然是那么高深莫测,货币政策或多或少的仍然带有货币主义哲学所预测的后果。所以,我们相信,仅仅一种货币理论和方法,无法解释货币经济问题的全部。凯恩斯主义的坚守者和货币主义的坚守者们,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上的坚持,不如说是世界观上的哲学固执。而如果忽略和误解马克思主义货币经济学,对货币问题的研究不仅仅缺乏逻辑深度,更会缺乏历史感和人文关怀。所以,本文一开始所作的工作,就是对货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范式进行梳理和“追根溯源”,综述以前的货币经济学大师们对各种货币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见解。因为,中国的货币经济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演化历程,所以对其问题的研究更加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任何经验型的分析都可能导致不应该的错误。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旨在从理论上探讨严格的金融控制下高速货币扩张的原因。为了揭示这一原因,我们从转轨初期开始,描述转轨初期经济系统的货币金融方面,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在这个经济系统中,市场经济制度在政府的推动下刚刚萌芽,经济转轨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局部式的制度变迁模式。制度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推动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伴随着企业和消费者私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货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此时的资本积累低下和产出落后的经济系统并没有内生出一个满足私人金融服务需求的私人金融市场,政府对货币金融系统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在宏观上造成了货币分割并占有大量的“货币剩余”。这种宏观金融格局的后果是,微观主体的经济决策在金融约束下无法实现费雪分离,使得社会生产力边界不能更加充分的扩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外生供给的货币资产供给就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经济条件和储蓄规模有限,更重要的是缺乏金融资产增长的金融市场体系,货币成为政府进行金融调节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在转轨初期承担了重要的资产性功能。第三章从政府铸币税最大化的视角,探讨了严格的金融控制与高速的货币扩张这一结构——数量之间的矛盾。主要介绍了三个模型,Bailey模型、Fry-Dwyer模型和本文所构建的政府投资与铸币税的动态模型。Bailey模型考察了以铸币税最大化为最优目标的政府所采取的外部货币扩张行为,在这个模型中,政府为了增加居民的货币需求,会对货币金融系统采取一系列排挤私大货币替代物的措施,从而造成金融压抑;Fry-Dwyer模型考虑了银行所有权结构和银行经营行为对铸币税的影响,将Bailey模型的外部货币铸币税扩展到一个内部货币和外部货币相结合的铸币税组合政策模型上,银行所有权结构、产业结构与货币需求结构都影响政府的货币扩张行为;而本文所构建的政府投资与铸币税模型,则在-个扩展的效用函数框架内,考虑具有私人目标和政治声望目标的政府投资——包括制度生产和其他公共产品的投资——与货币扩张之间的关系,在这里,铸币税不再是政府的最大化目标,而仅仅是其财政收入手段的一种。我们的扩展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更加贴近转轨政府的行为和目标特点。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微观基础,我们在第四章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将转轨经济中政府制度变迁主体和货币当局的双重角色纳入GSM范式的货币经济系统,探讨政府在促进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货币扩张行为、后果以及均衡的存在及其稳定性。我们的模型分析发现政府推动制度变迁的最优融资方式是发行货币,其不仅能够为政府推动转轨提供财政基础,而且还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注入私人经济满足货币需求。但在转轨完成以后,如果存在路径依赖,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外生的“制度拉动”,经济的长期均衡是不稳定的。并且经济的稳定性以及货币扩张对稳态经济的影响取决于政府的货币控制能力,而这又对金融改革提出了难题。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从理论上探讨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第六章我们进一步深入到转轨经济的产权层面,分析金融市场化改革滞后、金融产权国有化对整个经济系统市场化进程的影响。进一步来说,我们将在一个制度变迁已经进行到某一暂时均衡的时间点上,探析在货币系统存在“所有制歧视”的情况下,缺乏生产效率的国有资产没有被市场经济剔除去,反而随着货币数量的扩张而不断增长的货币金融方面的原因。为了考察这一原因,我们按照产权关系进行部门分类,并对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合并,从而理清国有资产形成的产权脉络与货币脉络,从而探讨出经济市场化程度与金融产权结构以及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本章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在存在所有制歧视的信贷环境中,按照政府产权偏好形成路径依赖的货币扩张路径,是不利于私有经济成长的。而形成所有制歧视的根本原因,便是改革滞后的金融产权结构。第七章沿着转轨路径和经济增长路径继续前行,探索在转轨经济强大的金融控制下政府是如何安排金融制度,货币数量扩张是如何影响这一外生金融增长路径的,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后果。按照内生金融演化理论,如果经济增长所积累的资本存量达到一定程度,大量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技术开始出现,货币等期限短、风险收益匹配单调的低级资产就不再满足社会经济中的内生金融需求,此时对收益-风险特征具有更高要求的金融资产需求就会扩大。这时候会存在一个潜在的内生力量来拉动金融市场发展。但是,在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系统中,政府合意的金融发展路径不一定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金融发展路径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转轨经济就会出现有别于主流金融发展理论中所描述的金融增长次序。在这一章里我们也探讨了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与金融增长对转轨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第七章和第八章则是以前面各章的模型为理论基础,对中国进入市场化改革以来的相关货币金融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第七章证明并阐述了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包括要素市场的货币化和资本市场的货币化。然后运用第四章的铸币税理论对我国的铸币税进行了测算,并通过观察银行概览数据来分析我国的铸币税运用。从数据上来看,由于货币银行系统的国有化,我国政府控制着非常广泛的铸币税基础——既包含外部货币又包含内部货币。而在铸币税运用上,大量的货币资源配置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项目投资上。第八章则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的某些宏观后果,结果发现由于金融控制的存在,较高的货币存量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产生潜在的威胁,或者会造成通货膨胀或者会引致资本品泡沫;而货币增长波动同样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这一且都为政策当局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提出了挑战。第九章则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以及研究展望。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基本内容,那就是研究转轨经济中“严格金融控制下的高速货币扩张”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转轨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此进行实证检验。
王达[6](2009)在《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1990年代初期以来中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转轨以及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研究中东欧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一般意义上说,产权改革是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必要条件与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中东欧转轨国家在1990年代初期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9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商业银行逐渐加大了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的直接投资。中东欧各国的金融部门于1990年代中期以后引入外国直接投资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这对各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捷克的Komercni银行与IPB银行,波兰的BSK银行与PKO BP银行以及匈牙利的OTP银行作为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典型代表,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与启示。虽然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引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面临新的问题。2008年底至2009年初,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份是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表现。当前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执行战略引资战略。中国应当继续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谨慎推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引资;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外部市场机制,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以及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董琦[7](2008)在《中国金融中介功能完善的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是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而发展的。风险、不确定性、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而制度、法律和技术则是金融中介发展的现实条件。金融中介在现实的金融活动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的存在促进了社会融资的顺畅进行,推动了实体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伴随着金融活动的深化,金融中介的功能得到拓展与延伸——从最初的便利支付结算(基础功能)拓展到资产转换(核心功能),并逐步延伸到信息生产、监督激励和风险管理(保障功能)。金融中介能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关键在于金融中介运作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金融功能。金融中介的功能比其组织结构更重要,只有金融中介不断创新和竞争才能促使其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因此,本文尝试以功能范式为主线来阐释金融中介的发展与变革,并在功能分析中融入制度分析方法,围绕金融中介功能的演进与决定机制,探讨金融中介发展的内在规律;针对我国金融中介的功能缺陷,提出功能完善的战略对策建议,进而对全球化时代金融中介的发展趋势做出前瞻。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各章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通过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研究角度和写作思路,以及各章的主要内容。最后,指出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金融中介研究的功能视角:理论综述》从功能的视角对金融中介理论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重点对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功能学说进行阐述;本章还介绍了国内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现状;最后对金融中介理论进行了总体评价;对该理论分支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与展望。第三章《金融中介功能范式:分析框架》详细阐述了功能范式的分析框架,对金融中介功能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总体研究,包括金融中介的主要功能及特性,金融中介机构的类型,金融中介功能演进的内在逻辑,以及金融中介的功能效应,最后从功能演进的角度对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互动发展进行论述。第四章《中国金融中介的功能演进:历史与现状》首先介绍了西方金融中介发展的概况。作为一个转轨经济国家,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演进经历了从功能一体化到功能分离的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在阐述我国金融中介体系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本章就我国金融中介的功能缺陷问题做出探讨,最后对我国金融中介演进的机制、路径、绩效进行分析。第五章《中国金融中介的功能转型:资产转换》延续第四章的分析,提出我国金融中介功能完善的一项战略对策举措。资产转换(融资)是金融中介的核心功能,本章从功能视角出发,倡导金融中介的功能转型与结构调整:从“融资中介”转向全面“服务中介”;打破融资“痼疾”,完善金融中介的治理结构;开辟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促进金融体系的良性竞争。第六章《中国金融中介的功能优化:监控与激励》从发挥金融中介监控与激励功能的视角出发,提出功能完善的另一项战略对策举措:实现金融中介自身的有效公司治理;构建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模式;加强配套改革,建立动态化的信息披露机制及信息网络。第七章《中国金融中介的功能深化:风险转移与管理》就现代金融中介的重要功能——风险管理,提出功能完善的第三项战略对策举措,实现金融中介的功能深化:从承担风险向转移与管理风险转化;改进金融创新机制,鼓励以风险转移与管理为主的金融创新;优化金融体系,提升金融中介的风险承受力,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第八章《中国金融中介功能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是对第五章至第七章中国金融中介功能完善的各项战略举措(资源配置、监控与激励、风险管理)的进一步讨论。由于一国的金融发展有赖于金融中介的推动,而金融中介的作用依赖于金融安全的保障。本章从金融中介的脆弱性及负外部性出发,探讨中国金融功能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功能性金融监管、功能性存款保险制度及功能性货币稳定体系。第九章《金融全球化时代中国金融中介的发展趋势》对全文的分析进行总结,首先概述全球化时代世界主要国家金融中介发展的最新特点、趋势以及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并对中国金融中介未来改革发展中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其一是金融混业与金融深化、金融功能完善;其二是发挥政策性金融的独特功能,其三是基于功能观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最后,本文总结阐述了完善中国金融中介功能需要采取的若干改革发展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在市场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加强的条件下,完善和强化金融中介功能是提高我国金融中介效率的重要工具。首先,要进一步强化资产转化(融资)功能。金融中介资产转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提供各种服务,将吸储的货币资金贷放给需求者,使其向投资转化,最大限度地使金融资源产生增值的功能。金融中介尤其是商业银行应该逐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扩大资金运用范围,应该使资产结构向着多元化、证券化和效益型方向发展。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把金融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项目或产业上去,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产权明晰为前提。其次,要改善信息不对称、强化监督激励功能。资金的供给者需要一种机制不仅能够监督,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干预资金的使用,因为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总是面临着代理成本问题。如果投资者忽视了对金融资源的监督,那么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条件下,就不能保证稀缺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从而造成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失调。金融中介利用其自身优势及时搜集、获取比较真实完整的信息,据此选择合适的借款人和投资项目,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信息处理成本。同时,利用充分信息披露制度来解决金融中介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成本问题。最后,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功能。技术创新的迅速发展势必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即意味着不断地有一批批产业、企业在兴起和衰落,从而经济生活中的风险不断加剧。因此,金融中介不但要发挥融资功能,更应分担和管理风险。这里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金融中介可以通过各种业务、技术和管理,分散、转移、控制、减轻金融、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让不同风险偏好者承担不同的风险。总之,尽管金融中介的核心功能是充当连接储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对资本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即通常意义上的融资功能,但融资功能的实现过程,必然要求有风险管理、信息处理、监控与激励等保障功能相配套。只有核心功能与保障功能之相互衔接,既充分融资,又确保投资的有效性,并且在融资、投资和投资回报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传导机制,才能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形成良性循环。
宋振学[8](2007)在《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市场与居民跨期消费选择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消费经济学把不确定性下的跨期消费选择最优化作为研究的主题,如果消费者通过金融市场来配置金融资产,则消费者的跨期消费选择决定金融资产定价或者金融资产波动导致消费者调整最优消费计划,相关研究构成金融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因此现代消费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已经密不可分。本文的研究课题—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市场和居民跨期消费选择应归属于消费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进入本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转轨的深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居民消费行为表现出明显的跨期消费特征。如何应用西方消费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转轨经济的特征,研究我国居民的跨期消费选择行为对于解释我国金融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特殊现象,进一步指导居民理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居民进入跨期消费阶段后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开始上升,对金融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然而,转轨经济中金融市场不仅从静态角度看与西方经济学描述的理想市场有差距;而且从动态的角度看,金融改革将随着经济转轨而深入,因此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市场对居民的跨期消费的制约作用也是动态的。从金融市场角度研究转轨经济中居民的跨期消费行为就成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本文首先梳理了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脉络,将消费函数理论统一到跨期消费选择理论的框架下,即所有的消费函数都可作为跨期消费选择最优模型的一个特例而推导出来。跨期消费选择最优模型作为消费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的理论依据。基于跨期消费选择最优,Lucas推导出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把消费和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密切联系在一起,比较完美的描述了消费和金融市场的关系,对本文的研究主题有重要启发。但是由于转轨经济和转轨金融市场的复杂性,该模型完全理想化的假设对于研究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市场和居民跨期消费选择几乎无法适用,即使Epstein&Zin、weil等人的改进的CCAPM模型也无法适用于转轨经济的环境。由此可以理解我国一些关于金融市场的实证研究,如股权溢价、财富效应、证券市场有效性等,结论自相矛盾或差别很大。不确定性是转轨经济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经济行为人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全和非对称性。与一般不确定下的消费研究主要考虑收入的不确定性不同,本文在研究转轨经济特征基础上指出转轨经济中居民跨期消费选择面临的不确定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包括收入不确定性、支出不确定性、金融资产波动的不确定性。根据Knight的不确定性理论重点研究支出不确定性对转轨经济中居民的跨期消费选择的影响,指出支出不确定性的影响超出一般的不确定性情况下的消费理论所描述的情况,即主要表现在收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可以度量并可以通过数理统计方式进行处理。支出的不确定性不能像处理收入的不确定性那样通过合并和专业化来处理,需要纳入Knight所论述的一般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范畴,即不可度量的不确定性,只能采取分散意外事件后果的被动处理方式。因此,支出不确定性将导致更强的预防性储蓄行为。本文还研究了转轨经济中不确定性的时期特征。结合对中国自1978年采取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出台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分析,研究了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居民跨期消费选择所面临的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指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不确定性已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收入的不确定性为主转为以支出的不确定性为主。并据此解释我国进入本世纪后,尽管经济稳定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现象。本文关于金融市场对居民跨期消费选择影响的具体研究,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本文从金融市场形成、发展的过程考察了消费者与金融市场形成、发展的关系,分析了现代金融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原因。指出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金融市场的限制成为跨期消费的重要约束,在转轨经济中,金融市场的限制更为明显,本文把这种约束称为跨期消费的外在约束。经典消费理论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金融市场约束,流动性约束假说已经考虑了行为人的借债行为的限制,更好地解释了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和过度平滑性。但是,对跨期消费最优模型的微小的放松或修正离转轨经济中居民跨期消费面临的实际约束情况相差甚远,因为转轨金融市场不仅是不完善的问题,甚至是有没有的问题,转轨经济初期没有证券市场,居民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几乎不可能满足。而且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对消费的制约作用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本文把转轨金融市场的限制特别提出来作为跨期消费的外在约束,这种动态变化的制约因素很难内生于跨期消费选择模型中,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只能作为外部变量处理。金融市场的约束与收入约束共同来作用于跨期消费选择。之后,分析了转轨经济国家为什么一般会采取金融抑制或金融约束政策,以及金融约束对跨期消费的制约。第二,研究跨期消费选择最优的最重要的基准—无风险利率的选择问题。用Lucas树经济模型测算了中国的理论无风险利率,并分析了理论无风险利率与实际无风险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以及中国居民跨期消费选择时实际无风险利率的选择问题。在研究跨期消费的基准—无风险利率选择时,根据对证券营业部个人投资者的实际调研得到的中国居民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数据,测算中国的理论无风险利率。第三、研究在金融约束下消费者的跨期消费选择行为,以及中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对居民跨期消费的影响。对中国资本市场对居民跨期消费的影响,即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总体上具有微弱的财富效应。从对1991年到2006年的证券市场波动和消费波动的ECM模型看,上证指数的波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上呈现微弱的影响,即中国股市总体上具有微弱的财富效应。分析财富效应的规律,在股市波动(上涨或下跌)后的前一两个月消费不会有明显变化;在股市波动后的第三四个月会产生正向财富效应,其因子分别为1.19%、2.45%,意味着消费者(投资者)在股市上涨后的第三四月会因财富效应增加消费;之后几个月的系数变负,并逐渐衰减,意味出现负的财富效应,或者说替代效应占据主流,消费者(投资者)在股市上涨后的第五六个月会减少消费,增加对股市的投资。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是非对称的。在证券价格上涨时有负的财富效应,而在证券价格下跌时有正的财富效应。由于转轨金融市场是非有效市场,投机性明显,因此在证券价格市场上涨时,居民会减少消费来增加证券投资比例,因此导致消费减少。相比之下,在证券市场下跌时,首先居民财富的损失的收入效应使消费减少,其次证券市场没有做空机制使得投资者被套牢,消费计划实施遇到障碍,从而导致消费支出的减少。第四、结合我国实际,研究了转轨经济中居民的现实的跨期消费选择行为。指出长期以来,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转轨经济中的居民不和发达国家的居民一样,把消费和投资作为跨期消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有可能割裂二者的有机联系,把消费和投资作为两个独立的经济行为进行决策。居民跨期消费选择的两个环节—消费和投资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心理账户。然后,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从2005年以来推行的重大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对居民跨期消费选择的影响。在本文的后半部分从动态角度考察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改革,即金融深化、自由化进程对居民跨期消费的影响。金融深化、自由化进程不仅是世界金融发展的潮流,在转轨经济中金融自由化更是金融市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步骤,随着转轨经济的深入,金融自由化是必然趋势,从而对居民跨期消费产生动态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金融自由化对居民跨期消费的影响,指出金融自由化对于居民跨期消费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的,实行利率自由化可以提高消费者福利;资本项目下的对外开放可以使得消费者在全球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实现家庭资产的全球化配置,从而可以化解国内经济的系统风险对其跨期消费的冲击。但是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反而有可能引发消费的波动性增加。Andrei ALevchhenko的研究指出,在存在两种限制的发展中国家:一是金融体系不够发达;二是不是所有的居民都有条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金融开放反而会引起消费的波动性增加。其原因在于开放后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使得居民的收入可能下降、金融资产可能损失。因此,有序推进金融自由化是十分必要的。之后,对于如何在转轨经济金融改革过程中最大限度满足居民跨期消费的要求、平滑居民消费、提高消费者福利进行了探讨。该部分用四层递进关系的金融体系功能理论分析了金融市场与居民跨期消费的关系,从而提出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出发点应从满足我国居民跨期消费的角度来制定金融改革措施,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最后,基于本文的上述研究提出满足我国居民跨期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者福利的政策建议。首先,要针对转轨过程不同时期消费者面临不确定性的主要特征,推出针对性强的社会保障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导致消费波动的不确定性。其次,加强经济政策信息披露,降低居民对不确定性的预期。第三、金融改革和创新要考虑居民跨期消费的需求,从满足居民金融需求的角度来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改革金融市场。第四、稳步、有序地推进金融深化和自由化,对于化解金融改革对消费的冲击是必要的。第五、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理性消费、理性投资的能力,对消费者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想至关重要。
李延军[9](2007)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围绕“金融与经济增长”这一主题,针对理论研究倾向于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上偏向于一方的不足,立足于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互动发展的新视角,旨在研究不同金融结构——以金融市场为主的金融结构与以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结构,履行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具体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和文献评述,包括第1、2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等,并从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结构理论等视角介绍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机理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包括第3、4、5、6章。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金融交易的特征,说明金融交易是一种“关系性交易”并具有不完全的特性;接着在分析金融契约治理机制的基础上,从节约成本、金融功能等方面分析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和局限性,彼此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均衡结构;然后,结合内生增长模型,从金融功能角度探讨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发展中国家应基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融资方式作合理选择;最后,通过对金融创新的功能及动因的分析,说明金融创新是实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部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包括第7、8章。这部分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简要回顾和评价了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制度环境下,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演进与互动发展推动金融深化的历史逻辑;第二,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第三,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第四,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第三和第四点内容研究过程中,论文利用1993年1季度至2007年1季度有关数据,对三者关系做了详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中介与市场相比较而言,金融中介的作用更大一些,我国目前仍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之间存在着多个单向和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整体上,经济增长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较大。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包括第9章。这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了总结,并基于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探讨了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途径及政策建议。最后本文还对后续研究作了展望。
范学俊[10](2007)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5中国的实证检验》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发展是否影响经济增长是一个关键的政策问题,也是西方理论界一直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金融体系是否完善,能否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所实施的金融政策。因此,合理制定金融政策已经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挑战。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经济转轨的成功。学术界和世界银行获得共识的观点之一是,中国渐进式经济转轨的成功得益于金融体系的相对稳定。然而,在现有的大量实证研究中,却鲜有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国内一些学者虽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而且由于一些研究在样本的时间跨度上的局限性,在计量建模、方法运用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证研究的可信度。本文运用金融计量分析方法,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探究中国金融发展是否、如何及在多大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中国未来金融发展政策提供经验证据。我们以1978年—2005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组织样本,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框架下,采用基于向量纠错模型的格兰杰(非)因果关系分析、基于Johansen协整分析的弱外生变量分析,以及基于VAR的新息分析法,探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将着重回答下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是“供给引导”型的还是“需求跟随”型的?中国银行部门与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如何?哪种金融体系更有益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改革成效如何?中国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对中国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具有什么作用?在未来的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2章,全面回顾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领域的相关理论,并根据3个理论分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金融政策与经济增长,提供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本章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已有的研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但有一些问题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例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问题,不同的金融体系是否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作用问题,以及政府的金融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显然,这些问题都与一国政府在金融部门中的作用相关。第3章,在标准福利经济学的框架下,讨论政府在金融部门中的作用。本章得出的结论是,决定是否需要政府干预市场,必须首先评估政府是否能够比市场得到更充分的有关市场失灵的信息,以及收集信息和运用干预市场政策的成本。由于这些情况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因此,赞成或反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主张,应立足于国别研究。第4章,回顾了1978年—2005年期间中国金融发展概况、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历程,以及中国金融政策的变迁过程。为随后的第5、第6、第7章的实证研究提供背景信息。本章得出的结论是,起始于一个非常低的发展水平,中国金融发展成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形成了以国有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政府迄今投入了较多的努力于制度的发展,而创造金融市场的进程相对比较缓慢。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方式也许持续的时间已经太久,可能已经导致经济体中其他方面的扭曲。第5章,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框架下,以经济增长、金融发展、资本存量、劳动投入和对外开放作为系统中的变量指标,采用1978—2005年的年度数据组织样本,来考察中国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对作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尽管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是滞后于实体经济部门的改革,并且由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而引发,但在整个1978—2005期间,中国金融发展的确促进了经济增长,并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显然,制定并实施适宜的未来金融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6章,采用1992—2004年的季度数据组织样本,进一步调查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两个最重要的金融中介—银行部门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银行部门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不同的因果关系模式。银行部门的发展,在短期,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长期,对经济增长具有一个较小的贡献。与此相反,股票市场的发展,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是经济增长的成因,并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的较大的影响。第7章,我们考察1992—2005期间,中国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对金融发展(包括银行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银行部门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不同因果关系模式,是政府所推行的各种金融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金融发展政策从金融压抑逐步向金融自由化转变的过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自1992年起的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而且促进了金融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银行和股票市场这两个不同的金融中介体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不同的影响。银行部门的信贷扩张,在短期,对资本配置效率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影响,在长期,对资本配置效率则有一个负的影响。而股票市场的发展,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有一个正的、显着的、但非常小的影响。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就整体而言,资本配置效率极为低下。第8章,归纳我们的发现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中国金融发展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通过国内信贷规模和股票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来实现的,这种金融规模不断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国内较高的储蓄存款。然而,在资本配置效率方面,中国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极为有限。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正的但很小的影响,而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却具有负的而且是很大的影响。因此,就整体而言,中国金融体系对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的净效应是负的。然而,1992-2005年的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确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并促进了中国的金融深化。中国金融体系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是政府相关金融政策所带来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综合作用的一个结果。因此,政府干预可能在市场发展之初的某个特殊历史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金融体系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银行部门在资本配置效率方面的低效率,以及股票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都揭示了中国未来金融发展的政策取向:为了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整体效率,扩大资本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作用,逐步向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方向发展应成为中国未来金融发展政策的核心。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需要政府与市场合作。
二、转轨经济中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轨经济中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转轨经济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货币政策有效性 |
2.1.1 古典学派的货币无关论 |
2.1.2 凯恩斯学派的总需求不足理论 |
2.1.3 货币学派的货币中性理论 |
2.1.4 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非中性理论 |
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货币观 |
2.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用观 |
2.2.3 国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文献述评 |
2.3 转轨经济文献回顾 |
2.3.1 转轨经济内涵 |
2.3.2 转轨经济一般理论 |
2.3.3 转轨经济特征研究 |
第三章 金融结构转轨与信贷渠道总量检验 |
3.1 金融结构变迁 |
3.1.1 银行业市场化进程 |
3.1.2 资本市场发展 |
3.1.3 金融结构转变 |
3.2 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的总量分析 |
3.2.1 信贷指标与利率指标相关性检验 |
3.2.2 货币指标与经济指标相关性检验 |
3.2.3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总量检验 |
3.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转变检验 |
第四章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横截面检验 |
4.1 信贷渠道横截面检验 |
4.1.1 变量与数据 |
4.1.2 模型设定 |
4.1.3 检验结果 |
4.2 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渠道检验 |
4.2.1 研究假说 |
4.2.2 变量描述与模型构建 |
4.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 |
第五章 转轨经济与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 |
5.1 研究背景 |
5.2 理论假说 |
5.3 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轨经济与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 |
6.1 文献回顾 |
6.2 理论假说 |
6.3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6.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描述 |
6.3.2 模型构建和变量定义 |
6.4 检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与微观企业 |
7.1 企业经营效率统计性检验 |
7.1.1 资产负债率指标 |
7.1.2 盈利能力指标 |
7.1.3 成长性指标 |
7.2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与企业融资 |
7.3 信贷渠道与企业投资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选题语境、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1.3.1 选题语境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方法 |
2.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制度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
2.1 有关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制度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理论 |
2.1.2 旧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理论 |
2.1.3 熊彼特与奥地利学派对制度的有关研究 |
2.1.4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理论 |
2.1.5 其它制度理论的相关概述 |
2.2 经济体制转轨与转轨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对前苏东国家经济体制转轨问题的探讨 |
2.2.2 有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理论研究 |
2.2.3 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转轨的比较研究 |
3. 不同的转轨起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差异性 |
3.1 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与体制差异性 |
3.1.1 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动因 |
3.1.2 经济体制转轨初始条件的比较分析 |
3.1.3 典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
3.1.4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体制:“非典型”的计划经济 |
3.2 东欧国家“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 |
3.2.1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模式 |
3.2.2 南斯拉夫的改革与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
3.2.3 匈牙利改革与新经济体制 |
3.2.4 波兰的经济体制改革 |
3.3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走出”计划体制的比较研究 |
3.3.1 不同计划体制下的经济绩效 |
3.3.2 不同体制下的转轨空间 |
3.3.3 不同体制下的转轨环境 |
4.不同的转轨过程:经济体制转轨的模式差异 |
4.1 制度的需求与供给:经济体制转轨的驱动机制 |
4.1.1 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权力结构与利益集团 |
4.1.2 供给主导型下的经济体制转轨模式 |
4.1.3 利益集团主导下的转轨政策 |
4.1.4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驱动机制:一个总结性的评述 |
4.2 制度的移植与创设:经济体制转轨的遗传与选择机制 |
4.2.1 有关制度移植与制度创设的一般性探讨 |
4.2.2 移植式转轨与创设式转轨:制度遗产的利与弊 |
4.2.3 转轨路径的形成:制度变迁中的选择与异化 |
4.3 激进转轨与渐进转轨:经济转轨形式与过程的具体差异 |
4.3.1 激进与渐进:对转轨方案与转轨政策的重新思考 |
4.3.2 激进主义的转轨与“休克疗法”:回顾、反思与评述 |
4.3.3 渐进主义的转轨与“中国模式”:探索、实践与争鸣 |
5.转轨与接轨:转轨国家的市场化与全球化 |
5.1 转轨国家的经济全球化 |
5.1.1 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国际协调问题 |
5.1.2 转轨国家与国际经济组织的交互作用 |
5.2 转轨国家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具体实践 |
5.2.1 “回归欧洲”: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全球化战略 |
5.2.2 “融入欧洲”与区域一体化:俄罗斯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
5.2.3 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的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 |
5.3 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 |
5.3.1 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 |
5.3.2 全球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的冲击与影响 |
5.3.3 走出金融危机:转轨国家反危机的政策措施 |
5.3.4 转轨国家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的反思与前景 |
6.转轨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
6.1 转轨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 |
6.1.1 有关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的争论与偏见 |
6.1.2 制度变迁过程中前苏东国家经济转轨的目标模式及其演进 |
6.1.3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驱动机制的分化与演进 |
6.1.4 制度变迁过程中转轨模式的静态比较与动态转化 |
6.1.5 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中的转轨绩效:一个对转轨国家的综合考查 |
6.2 市场化发展与转轨国家的政府职能 |
6.2.1 转轨国家的政府与市场:新兴市场中的政府干预 |
6.2.2 转轨国家的政府规模、政府职能与制度建设 |
6.2.3 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政府治理:转轨国家的腐败问题 |
6.3 转轨国家的民主化与市场化 |
6.3.1 民主、市场与经济增长:转轨国家的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
6.3.2 民主与威权:不同转轨模式下转轨经济的政治发展 |
7. 总结与评述 |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中国转轨进程中的货币扩张、货币结构变迁与资本品价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是货币推动了资产泡沫吗 |
第二节 已有的回答:货币是如何影响资产价格的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的市场化转轨与货币化进程 |
第一节 市场化转轨的内涵与特征 |
第二节 市场化改革下的内生货币化进程 |
第三节 货币替代物匮乏下的货币数量扩张 |
第四节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与资本品泡沫的产生 |
第三章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货币结构变迁与金融增长 |
第一节 基于内生需求的金融资产增长与金融增长 |
第二节 货币结构变迁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分析 |
第四章 转轨进程中的金融控制、货币扩张与金融增长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中的居民资产结构调整与内生金融需求 |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中的企业融资结构调整与内生融资需求 |
第三节 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增长与货币需求 |
第四节 转轨进程中政府偏好的金融增长路径 |
第五节 国有企业上市的政治经济学与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金融发展. |
第六节 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资本市场效率与资本品泡沫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货币数量、货币结构与资本品价格:传导机制 |
第一节 货币扩张与资本品价格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利率在货币与资本品价格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凯恩斯理论 |
第三节 货币扩张的倒逼机制 |
第四节 货币结构的变迁与资本品价格 |
第五节 土地财政、土地货币化与房地产价格——资产泡沫化的另一个途径 |
第六章 中国货币扩张与资本品价格的实证检验:基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与商品房价格 |
第二节 房地产价格泡沫的认定:一个基于住房租金资本化方法 |
第三节 高货币存量中的股票价格膨胀: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 |
第四节 中国股票价格呈现泡沫并持续存在的原因:镶嵌在高货币存量中的金融增长 |
第五节 中国的货币扩张与股票价格:计量检验 |
第六节 中国货币扩张与资本品价格的计量研究:以房地产价格为例. |
第七章 货币扩张与资产价格:货币政策含义 |
第一节 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当局干预资产价格的依据 |
第三节 货币当局稳定资产价格的政策工具选择 |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五节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 |
第六节 中国的应对 |
第七节 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货币政策:中国陷入“三元悖论”了吗?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辩情况表 |
(5)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与货币扩张 ——货币金融的政治经济学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思路 |
三、基本方法 |
四、基本架构 |
第一章 货币经济学的三个研究模式与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一节 货币经济学研究模式的划分基础 |
第二节 货币经济学的新古典模式 |
第三节 货币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模式 |
第四节 货币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模式 |
第五节 货币金融的政治经济学:一个研究框架 |
第六节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货币理论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二章 转轨初期的金融贫乏与政府主导的货币化进程 |
第一节 转轨初期经济系统的基本描述 |
第二节 转轨初期的货币供给:转轨与政府行为 |
第三节 转轨初期的货币需求方面:私有经济部门 |
第四节 经济转轨、货币注入与经济增长 |
第五节 所有权结构、金融分割与货币剩余 |
第六节 金融分割、导管效应与费雪分离:福利分析 |
第七节 货币的作用及其作为唯一金融资产的局限性 |
第八节 小结 |
第三章 转轨经济中的铸币税推动型货币扩张:从外部货币到内部货币 |
第一节 铸币税最大化、货币控制与外部货币扩张:BAILEY模型 |
第二节 银行所有权结构、铸币税与内部货币扩张:FRY-DWYER模型 |
第三节 政府投资、铸币税与货币扩张:一个转轨经济模型 |
第四节 转轨经济中铸币税的福利后果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转轨进程中的货币扩张、经济增长及其稳定性:一般均衡情形 |
第一节 不发达经济中的金融贫乏、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一个含有政府投资的货币增长模型 |
第三节 制度变迁、政府融资方式选择与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
第四节 长期均衡中的货币扩张与货币控制 |
第五节 中国的高货币存量、金融改革与经济的稳定性:回到现实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货币扩张与宏观产权结构 |
第一节 经济环境描述 |
第二节 合并的部门资产负债表:以产权关系划分 |
第三节 货币数量、宏观产权结构与市场化进程 |
第四节 预算软约束、坏账转嫁与私有经济成长 |
第五节 金融产权改革滞后、货币推动型经济增长及其稳定性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转轨进程中的金融控制、货币扩张与金融增长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中的居民资产结构调整与内生金融需求 |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中的企业融资结构调整与内生融资需求 |
第三节 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增长与货币需求 |
第四节 转轨进程中政府偏好的金融增长路径 |
第五节 国有企业上市的政治经济学与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金融发展 |
第六节 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资本市场效率与资本品泡沫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铸币税与经济增长 |
第一节 中国货币化进程的认定:基于MIPF框架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从商品市场到要素市场 |
第三节 人民银行铸币税的测算:基于外部货币铸币税模型 |
第四节 国有货币系统的铸币税测算:基于内外部货币基准 |
第五节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扩张与经济增长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
第一节 中国的金融控制:从货币市场到资本市场 |
第二节 中国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与通货膨胀 |
第三节 中国利率控制下的货币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 |
第四节 中国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流动性过剩与资本品价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暨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商业银行产权性质的研究与争论 |
1.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
1.2.3 中东欧国家银行体制的转轨 |
1.2.4 中东欧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私有化的路径与选择 |
1.2.5 中东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战略引资与银行部门效率 |
1.2.6 对相关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公司治理结构:回顾与述评 |
2.1.1 股东治理 |
2.1.2 债权人治理 |
2.1.3 市场竞争机制 |
2.1.4 股权结构与融资结构 |
2.1.5 公司治理的法律途径 |
2.2 转轨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 |
2.2.1 棘轮效应与发展经理人市场 |
2.2.2 软预算约束问题 |
2.2.3 内部人控制问题 |
2.2.4 监管机制与法律制度 |
2.3 一个基于产权改革和战略引资视角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1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理论分析 |
3.1.1 来自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基于Dewatripont –Maskin 模型的一般性讨论 |
3.1.2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与寻租动机:“对救助的投机”问题 |
3.1.3 转轨国家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注资与不良资产剥离 |
3.1.4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直接方式:产权改革 |
3.2 凭证式私有化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2.1 凭证式私有化的目标与方式 |
3.2.2 捷克国有商业银行的凭证式私有化 |
3.2.3 凭证式私有化下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2.4 捷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评析 |
3.3 竞价出售、国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3.3.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的竞价出售与国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 |
3.3.2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与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
3.3.3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 |
3.3.4 波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评析 |
3.4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重组与产权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3.4.1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重组与产权改革 |
3.4.2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重组与产权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3.4.3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 |
3.4.4 匈牙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略引资与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4.1 1990 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发展 |
4.1.1 1990 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 |
4.1.2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
4.2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
4.2.1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因、形式与风险 |
4.2.2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
4.2.3 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与东道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挑战 |
4.3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4.3.1 外资银行参与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中东欧五国为例 |
4.3.2 外资银行对中东欧转轨国家银行部门全面渗透的原因与影响 |
4.3.3 中东欧转轨国家与其它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的比较 |
4.4 战略引资对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
4.4.1 战略引资对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机制 |
4.4.2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后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 |
4.4.3 战略引资与影响中东欧转轨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案例分析 |
5.1 凭证式私有化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捷克Komercni 银行改革 |
5.1.1 捷克Komercni 银行的历史与现状 |
5.1.2 1990 年代初期Komercni 银行的凭证式私有化 |
5.1.3 Komercni 银行凭证式私有化后的公司治理结构 |
5.1.4 对Komercni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思考 |
5.2 战略引资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失败:捷克IPB 银行改革 |
5.2.1 捷克IPB 银行的战略引资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5.2.2 捷克IPB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失败的教训 |
5.3 国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与战略引资:波兰BSK 银行改革 |
5.3.1 波兰BSK 银行改革的背景 |
5.3.2 BSK 银行股份的竞价出售、公开发行上市与战略引资 |
5.3.3 战略引资后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与发展战略转变 |
5.3.4 波兰BSK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5.4 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成功案例:波兰PKO BP 银行改革 |
5.4.1 波兰PKO BP 银行改革的背景 |
5.4.2 波兰政府对PKO BP 银行产权改革的控制 |
5.4.3 PKO BP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与经营绩效的提高 |
5.4.4 波兰PKO BP 银行改革的启示 |
5.5 分散股权结构下的内部人控制:匈牙利OTP 银行改革 |
5.5.1 匈牙利OTP 银行简介 |
5.5.2 “分散股权、内资控股”式的产权改革 |
5.5.3 OTP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绩效评价 |
5.5.4 OTP 银行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6.1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6.1.1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 |
6.1.2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
6.1.3 国有商业银行“太重要以至于难以私有化”与“隐性契约”问题 |
6.1.4 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与产权改革后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
6.2 2003 年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
6.2.1 补充资本金与处理不良贷款 |
6.2.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战略引资 |
6.2.3 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 |
6.3 战略引资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6.3.1 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概况 |
6.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直接原因与国际比较 |
6.3.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的公司治理绩效 |
6.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
6.4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 |
6.4.1 全球金融危机下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 |
6.4.2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的原因与影响 |
6.4.3 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转轨经济中的软预算约束:Dewatripont –Maskin 模型 |
附录2 文中涉及的商业银行的英文缩写、全称以及所属国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与主要获奖情况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7)中国金融中介功能完善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及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金融中介研究的功能视角:理论综述 |
2.1 传统金融中介理论的功能学说 |
2.1.1 马克思、列宁关于货币、信用、银行功能的论述 |
2.1.2 古典经济学中的货币中性论、媒介信用论与信用创造论 |
2.1.3 新古典主义的金融中介理论 |
2.2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功能学说 |
2.2.1 资产转换功能说 |
2.2.2 风险分担与转移功能说 |
2.2.3 降低交易成本功能说 |
2.2.4 信息供给代理人功能说 |
2.2.5 代理监督功能说 |
2.2.6 信用配置功能说 |
2.2.7 减少参与成本功能说 |
2.2.8 价值增值、客户导向功能说 |
2.3 国内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现状 |
2.4 金融中介理论的总体评价及展望 |
第三章 金融中介功能范式:分析框架 |
3.1 金融中介的功能分析范式 |
3.2 金融中介功能的基础性研究 |
3.2.1 金融中介的主要功能 |
3.2.2 金融中介的功能特性 |
3.2.3 金融中介的类型 |
3.3 金融中介功能演进的内在逻辑 |
3.3.1 金融功能演进的一般界定 |
3.3.2 金融中介功能演进的决定机制 |
3.3.3 金融中介功能演进的实现途径 |
3.4 金融中介的功能效应 |
3.4.1 正外部性 |
3.4.2 负外部性 |
3.5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互动发展 |
3.5.1 市场融资与中介融资 |
3.5.2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互补性 |
3.5.3 金融中介的"非中介化"与金融市场的"中介化"趋势 |
第四章 中国金融中介的功能演进:历史与现状 |
4.1 西方金融中介的发展概况 |
4.2 我国金融中介的发展历程 |
4.2.1 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主要发展阶段 |
4.2.2 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主要特征 |
4.3 我国金融中介功能的主要缺陷 |
4.3.1 资产转换功能 |
4.2.2 信息生产功能 |
4.3.3 监督激励功能 |
4.3.4 风险管理功能 |
4.4 我国金融中介演进的机制、路径与绩效 |
4.4.1 转型时期我国金融中介演进的制度背景及机制 |
4.4.2 我国金融中介演进的路径依赖 |
4.4.3 我国金融中介演进的绩效 |
第五章 中国金融中介的功能转型:资产转换 |
5.1 从"融资中介"转向全面"服务中介" |
5.1.1 在功能上实现由"融资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 |
5.1.2 在服务对象上实现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型 |
5.1.3 在服务内容上实现由单一服务向全面服务转型 |
5.2 打破融资"痼疾",完善中介治理结构 |
5.2.1 中国融资结构改革的指导思想 |
5.2.2 发挥市场融资与中介融资的互补功能 |
5.2.3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完善治理结构 |
5.3 开辟多样化融资渠道,健全金融基础设施 |
5.3.1 发展多样化的金融中介机构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 |
5.3.2 完善公共政策,健全金融基础设施 |
第六章 中国金融中介的功能优化:监控与激励 |
6.1 实现金融中介自身的有效公司治理 |
6.1.1 金融中介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与外部治理机制 |
6.1.2 创建金融中介内部有效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 |
6.2 构建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模式 |
6.2.1 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 |
6.2.2 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运作框架 |
6.2.3 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政策推动 |
6.3 建立动态化的信息披露机制及信息网络 |
第七章 中国金融中介的功能深化:风险转移与管理 |
7.1 从承担风险向转移与管理风险转化 |
7.1.1 金融中介风险转移与管理功能演化的规律 |
7.1.2 金融中介从风险承担向风险转移与管理功能的转型 |
7.2 鼓励以风险转移与管理为目的的金融创新 |
7.3 提升风险承受能力,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 |
7.3.1 中国金融自由化的表现 |
7.3.2 金融自由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
7.3.3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架构 |
7.3.4 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 |
第八章 中国金融中介功能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 |
8.1 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 |
8.1.1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主要缺陷 |
8.1.2 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的趋势 |
8.1.3 功能性金融监管的代表性模式 |
8.1.4 我国功能性监管模式的框架设计 |
8.2 功能性存款保险制度 |
8.2.1 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分析和国际比较 |
8.2.2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分析 |
8.2.3 我国功能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 |
8.3 功能性货币稳定体系 |
8.3.1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稳定 |
8.3.2 执行货币政策与维护金融稳定的思路 |
第九章 全球化时代中国金融中介的发展趋势 |
9.1 全球化时代金融中介发展的趋势 |
9.1.1 全球化时代金融中介发展的新特点 |
9.1.2 全球化时代金融中介的发展趋势 |
9.1.3 全球化时代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 |
9.2 中国金融中介未来改革发展中的几点问题 |
9.2.1 金融混业与金融深化、金融功能完善 |
9.2.2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独特功能 |
9.2.3 基于功能观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
9.3 完善我国金融中介功能的若干改革发展措施 |
参考文献 |
1.中文文献 |
2.英文文献 |
后记 |
(8)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市场与居民跨期消费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课题的选择 |
0.1.1 消费者与金融市场 |
0.1.2 转轨金融市场的动态性 |
0.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0.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消费函数理论的研究发展 |
1.2 跨期消费选择理论 |
1.3 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及其发展 |
1.4 关于中国居民跨期消费研究的进展 |
第2章 不确定性与居民跨期消费 |
2.1 转轨经济及其特征 |
2.2 转轨经济中消费的不确定性 |
2.2.1 消费与不确定性 |
2.2.2 转轨经济中消费不确定性的一般特征 |
2.3 支出的不定性与居民跨期消费 |
2.4 中国居民消费不确定性的时期特征 |
第3章 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市场:消费的外在约束 |
3.1 消费的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 |
3.2 金融约束:转轨经济的必然选择 |
3.2.1 金融抑制与金融约束 |
3.2.2 转轨经济国家金融约束的必然性 |
3.2.3 金融约束对跨期消费选择的制约 |
3.3 中国金融市场与居民消费 |
3.3.1 货币市场与消费 |
3.2.2 资本市场与消费 |
3.4 中国金融改革与居民消费 |
第4章 转轨经济中跨期消费的基准:无风险利率选择 |
4.1 交换经济中的无风险利率 |
4.1.1 Lucas树经济模型 |
4.1.2 理论无风险利率与实际无风险利率 |
4.2 中国的理论无风险利率估算 |
4.2.1 数据 |
4.2.2 中国无风险利率分析 |
4.3 中国居民跨期消费的实际无风险利率选择 |
第5章 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 |
5.1 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特征 |
5.2 财富效应的产生机理与理论研究 |
5.2.1 财富效应的微观分析 |
5.2.2 财富效应的宏观分析 |
5.3.3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5.3 中国证券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 |
5.3.1 数据及预处理 |
5.3.2 计量分析 |
5.4 转轨经济中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 |
5.4.1 转轨经济中的正向财富效应 |
5.4.2 转轨经济中的负向财富效应 |
第6章 转轨经济中居民的消费与投资行为 |
6.1 转轨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泡沫 |
6.2 居民消费和投资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
6.2.1 偏离最优化的消费选择行为 |
6.2.2 消费和投资的心理帐户分析 |
6.2.3 非理性的选择行为 |
6.3 股权分置与中国居民跨期消费 |
6.3.1 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和变迁 |
6.3.2 股权分置对居民跨期消费的影响 |
6.4 转轨经济中家庭资产配置 |
第7章 金融市场转轨与居民跨期消费 |
7.1 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深化和自由化趋势 |
7.2 金融自由化对居民跨期消费的影响 |
7.2.1 利率市场化后消费者福利变化分析 |
7.2.2 汇率自由化对居民跨期消费的影响 |
7.2.3 金融自由化与消费的波动性 |
第8章 转轨过程中的消费者福利提升 |
8.1 金融功能与居民消费 |
8.2 金融深化和自由化的次序 |
8.3 转轨过程中的消费平滑 |
第9章 结束语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金融体系 |
1-2-2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 |
1-2-3 金融结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相关研究 |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
2-1-1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
2-1-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观点概述 |
2-2 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金融结构研究的进展情况 |
2-3 经济增长中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理论演进 |
2-3-1 金融中介研究成果综述与评价 |
2-3-2 金融市场研究成果综述与评价 |
2-4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2-4-1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本文的启示 |
2-4-2 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中金融中介的占优性及其效率边界 |
3-1 基于契约理论的金融交易内涵分析 |
3-1-1 金融契约与一般契约的异同 |
3-1-2 金融交易内涵分析 |
3-2 金融契约的治理机制 |
3-2-1 契约治理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
3-2-2 金融交易的契约治理机制 |
3-3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交易的不完全性 |
3-3-1 金融交易的不完全性 |
3-3-2 金融交易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3-4 金融中介的占优性分析 |
3-4-1 节约交易成本(Transactions Costs) |
3-4-2 节约信息成本(Information Costs) |
3-4-3 节约参与成本(Participation Costs) |
3-4-4 节约面子成本(Privilege Costs) |
3-4-5 金融中介在资源配置中的占优性 |
3-5 金融中介的效率边界 |
3-5-1 信贷配给与价格机制失灵 |
3-5-2 金融中介的效率边界 |
第四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替代与互补 |
4-1 金融中介的比较优势及其局限性 |
4-2 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及局限性 |
4-3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的替代性均衡 |
4-4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动态互补 |
第五章 金融结构均衡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 |
5-1 金融发展的内生增长模型——基本模型 |
5-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
5-2-1 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5-2-2 经济增长对金融体系的作用机制 |
5-3 基于功能观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
5-3-1 风险管理功能 |
5-3-2 信息揭示功能 |
5-3-3 公司治理功能 |
5-3-4 动员储蓄功能 |
5-3-5 便利交换功能 |
5-4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互补性与经济增长 |
5-5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融资方式分析 |
第六章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
6-1 金融创新的功能及动因 |
6-2 金融创新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 |
6-2-1 金融中介是金融创新的实施者 |
6-2-2 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6-2-3 金融创新是调整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边界的载体 |
6-3 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 |
6-3-1 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
6-3-2 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机制 |
6-4 经济增长拉动金融创新的机制 |
6-4-1 门槛效应与金融创新 |
6-4-2 资本积累与金融创新 |
6-4-3 破产成本与金融创新 |
6-4-4 政府管制与金融创新 |
第七章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
7-1 经济转轨与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 |
7-1-1 渐进转轨与市场化规则的确立 |
7-1-2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 |
7-1-3 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优化 |
7-2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7-2-1 中国金融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要素的相关分析 |
7-2-2 中国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7-2-3 中国金融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升级的相关分析 |
第八章 中国金融体系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8-1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8-1-1 指标构造 |
8-1-2 数据的季节因素调整 |
8-2 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
8-2-1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 |
8-2-2 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 |
8-2-3 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 |
8-2-4 金融中介、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 |
8-3 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关系的协整分析 |
8-3-1 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8-3-2 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 |
8-3-3 VEC 模型参数估计 |
8-3-4 因果关系检验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9-2 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
9-2-1 我国金融结构的特征 |
9-2-2 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
9-2-3 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9-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0)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5中国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导论 第一节 |
研究背景和目标 第二节 |
相关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
研究方法与特点 第四节 |
研究框架与主要结论 第二章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文献综述 第一节 |
引言 第二节 |
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 |
20世纪70年代:麦金龙—肖学派理论 第四节 |
20世纪80年代:新结构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 第五节 |
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和内生经济增长 第六节 |
相关的经验证据 第七节 |
结论 第三章 |
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
引言 第二节 |
政府干预的经济原理 第三节 |
政府干预与金融市场 第四节 |
结论 第四章 |
中国金融发展历程回顾:1978—2005年 第一节 |
引言 第二节 |
中国金融发展概况 第三节 |
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历程 第四节 |
中国金融政策变迁过程 第五节 |
结论 第五章 |
中国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实证分析 第一节 |
引言 第二节 |
基础理论模型 第三节 |
变量、数据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
测试结果及相关分析 第五节 |
归纳和结论 第六章 |
中国银行业和股票市场的相对贡献:实证分析 第一节 |
引言 第二节 |
基础理论模型 第三节 |
变量、数据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
测试结果及相关分析 第五节 |
备择测试分析 第六节 |
归纳和结论 第七章 |
中国金融自由化与资本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第一节 |
引言 第二节 |
相关文献回顾 第三节 |
基础理论模型 第四节 |
变量、数据和研究方法 第五节 |
测试结果及相关分析 第六节 |
归纳和结论 第八章 |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第二节 |
中国金融体系未来发展方向 第四节 |
论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附录A: |
第五章主要测试结果 附录B: |
第六章主要测试结果 附录C: |
第七章主要测试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
四、转轨经济中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转轨经济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特征研究[D]. 杜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2]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14(03)
- [3]经济转轨与流动性过剩[J]. 苏剑. 社会科学辑刊, 2012(03)
- [4]中国转轨进程中的货币扩张、货币结构变迁与资本品价格[D]. 章月明. 山东大学, 2012(12)
- [5]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与货币扩张 ——货币金融的政治经济学框架[D]. 赵建. 山东大学, 2010(09)
- [6]中东欧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D]. 王达. 吉林大学, 2009(08)
- [7]中国金融中介功能完善的战略研究[D]. 董琦. 复旦大学, 2008(03)
- [8]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市场与居民跨期消费选择研究[D]. 宋振学. 山东大学, 2007(08)
- [9]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D]. 李延军.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
- [10]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5中国的实证检验[D]. 范学俊.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