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转型期宗教信仰人群的类型与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杨琨[1](2021)在《西安回坊红埠街社区更新机制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增量发展模式持续了几十年。在这期间,城市的空间不断向外扩张,而内城社区也在城市的迭代发展之中逐渐高密度化。但是,过去这种城市发展模式已经被证实无法适应当下的空间状况,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促使我们去找寻新的城市发展方向,而内城社区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必然会推动社区空间治理模式的转型。一方面,社区更新本身需要去面对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意识到,我国的城市内城更新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单独研究就可以探索透彻的,也不是通过单纯的空间设计就可以完美解决的,而是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相互扶持,循序渐进。因此,新时期中国内城社区更新领域的空间治理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研究选择了西安明城区中的传统街道型社区——西安回坊红埠街社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了红埠街社区当下所存在的一系列物质空间和社会生活问题的基础之上,以社区更新空间治理中的机制模式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借鉴城市政治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城市政体理论作为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深入研究了社区更新空间治理当中所处的宏观政治背景、经济和社会环境对更新工作的影响;地方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社区更新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具体的社区更新活动当中,围绕以社区空间资源为代表的社区发展要素所展开的空间博弈关系,进而影响更新活动的决策。以此构建出社区更新空间治理的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阐述了红埠街社区中政府主导的更新、市场主导的更新和社会个体(组织)主导的更新机制特征以及更新成效,以此做出对比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针对社区更新博弈过程中的要点,以及对回坊红埠街社区的更新现状的反思,分别从空间营造体系的构建、社区治理平台的搭建、制度法律体系的完善方面,提出对于未来西安明城区内回坊红埠街社区更新治理工作的建议。并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社区空间问题,诸如建筑质量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状况拥堵等提出具体的更新策略。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包海波[3](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石褒曼[4](2020)在《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沈阳是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7200多年的历史为城市积蓄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转型期空间品质亟待提升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风貌塑造的背景下,如何发掘并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质是本研究的出发点。1898年以来的百余年是沈阳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现状城市历史文化空间形成的主要时期。历史文化空间以其历时性和共时性为特征,在形态上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属性和结构特点。因此,为了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格局延续和良性发展,更需要客观科学地梳理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空间的形态发展演进过程,明晰影响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契机,为下一步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在认清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概念以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学者已有的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笔者提出本文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研究体系:采用GIS技术、历史地图转译法、图示分析法等,从宏观层面上对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形态进行历时演进分析,先横向分析各个阶段的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特征,包括历史文化要素点的类型特征、分布情况以及历史文化轴线、历史文化核区呈现的特征,总结影响其形态变化的动力因素;再纵向比较探寻历史文化要素点的兴衰、历史文化轴线的调整以及历史文化核区的转移,总结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对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过程分析以传统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形态分析为研究基础,对近代历史文化空间的兴起(1898-1948年)、建国后历史文化空间规划发展(1949-1978年)、新时代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更新(1979-2010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进行重点分析。传统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要素点呈现出明显的以皇宫为核的单中心分布,井字型历史文化轴线、郭圆城方、八门八关的空间结构是封建集权统治的集中体现,是传统礼制思想与满族文化特色的结合;近代化过程中的沈阳城市在权力争夺背景下呈多版块的拼贴结构,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历史文化要素的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西式教堂、公园、广场等逐渐成为城市的新的活力点,铁路的存在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方城、奉天驿和北市场三个主要的历史文化核区空间肌理呈现出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的形式异化;建国后工业城市的历史文化要素不断增加,区块分化的特点明显,在计划经济制度影响下在东西方向呈现出明显的延展结构,有强烈的人治化特色和深深的工业印记;新时代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更新愈加受到重视,历史文化要素多元共生,历史文化空间结构也趋于稳定,在城市规划的影响下呈圈层式发展。梳理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形态演变进程,可以总结出以下四点规律:历史文化要素点功能变化主导形态演变,历史文化轴线具有较强的延承性;历史文化核区从单一向多元发展;整体格局呈现多样化共生的发展趋势。综合各阶段影响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进一步归纳出影响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即以自然环境为载体、政治政策主导牵引、城市经济提供支撑、交通技术侧向助推、社会文化濡染催化。最终,基于当下沈阳历史文化空间要素丰富但活化利用不充分、历史文化轴线尚存但场所氛围不明显、历史文化核区多元但风貌特色不突出等特征问题,结合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对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发展进行预判和思考,进而从构建多层级历史文化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整体调控促进生态人文的有机融合、植入文化触媒带动核区文化和经济进步、提高社会参与度保证历史文化资源的良性存续四个层面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以期为沈阳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发展提供一种可行思路。
张以恩[5](2020)在《转型期我国农村养老家庭责任及引导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方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农业劳动力正大步向工业和服务业迈进,出现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的局面,随之就是农村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农村劳动力迁移极大地削弱了农村家庭传统的内部代际转移功能,同时也弱化了农村子女的责任承担意识,再加上新农保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有限,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陷入困境。论文以转型期农村养老中的家庭责任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弱化导致农村老年人面临养老困境的问题,运用交换理论、责任分担理论、社会支持、福利多元主义等理论。通过研究转型期家庭的变迁、家庭责任的定位及家庭责任的具体内容,结出家庭养老责任在履行中面临的困境。其次,对河南省W镇进行调研访谈,了解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同时结合2015年CGSS数据库分析,筛选出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因素的降维处理,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出家庭责任认知和承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总结新加坡、日本的家庭养老的经验,从而制定适合我国农村承担家庭养老责任的引导机制,引导家庭、社会、社区形成合力助力家庭养老,同时通过家庭政策对承担养老责任的家庭成员给予照护补贴,对履行家庭责任的外出务工人员给予税收优惠及住房补贴,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工创业,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照顾家庭,便于家庭责任的履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转型期家庭在农村养老体系中依旧占有重要作用。在农村家庭养老责任中,居住安排对家庭履行养老责任的影响最为明显,精神文化是影响家庭履行养老责任的重要因素。通过政府的引导机制及家庭政策能够促进农村家庭履行养老责任,从而解决农村家庭履行养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断裂问题。
杨旻旻[6](2020)在《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一个嘉绒村落——大坪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冬经为切入点,围绕仪式与村落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是一篇关于嘉绒地区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期为理解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人们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与族群身份选择、族群认同变迁及社会文化建构间复杂、动态地关系提供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爬梳,并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作出简要说明。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对大坪村自然人文环境和冬经仪式过程的描述,勾勒出其身处的多重文化场域。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仪式与大坪村人族群认同的关系,指出以冬经为代表的集体宗教仪式是大坪村人建构“安多嘉绒藏族”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三部分,通过观察仪式实践中个体间的互动,探讨村民的互助仪式和村落的互助体系是如何建构起大坪村社会关系网的。第五章、第六章为第四部分,分别对仪式与村政权威建构和仪式与宗教权威建构展开论述,以揭示大坪村村落社会整合的内生逻辑。第七章为正文的第五部分,以冬经仪式变迁为例,叙述大坪村人在资源竞争和利益角逐背景下,是如何对其文化表征展开重构的。结论部分是基于田野调查及国内外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借鉴对全文作出的概括和总结。综上所述,大坪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多重文化交汇地带,交汇中有碰撞、有互换、有借用、也有创制。在此过程中,在认同的指引下,大坪村人逐渐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在这一特定场域中,他们通过语言、习俗、信仰、规范等文化的诸多要素既保持了与嘉绒主文化的有机互动,又逐渐树立起独立于嘉绒主文化的自我中心地位。大坪村这样的个案,在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并非特例,对它展开探讨能够以小见大,为理解和反思“边缘”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民族志文本。
孔建华[7](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认为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大众化、普及化、全球化、智能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为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也潜在地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民众情绪宣泄的窗口。网络舆情的出现为公民寻求体制外的利益表达渠道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暴露了传统行政管理的缺陷,促使政府为适应现代化治理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题中之义。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既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信息化浪潮中我国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研究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治理理论对诸多网络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治理方式进行抽象分析和实证考察,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探索具有现实解释力与指导力的规律,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治理的一般路径、模型。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主要是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综述。从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特征分析、类型划分、形成演变、影响效应、功能作用等方面总结归纳了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从论文年际变化、核心机构、高产作者、期刊分布、关键词分析及研究路径评析等角度,总体性呈现了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基本样貌与分析进路。特别是借助cite space等可视化分析软件,利用关键词、主题词等之间的关联,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主题相关性,并对既有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发力点进行了评析和展望。2.网络舆情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依据与分析框架。对舆情、舆论、网络舆情、网络舆论、舆情管理、舆情治理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它们的相互区别与联系;进而从网络舆情问题研究范式转化、治理理论的切入及网络舆情风险的演化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当下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理论依据;继而论述了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等三种分析框架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3.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及表现特征。通过数据调查统计、典型个案描述,分析网络舆情的现状。网络舆情的形成是主观和客观、现实与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剧增,公共信任危机逐渐增强,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蔓延,网络言论控制措施失当,网络非理性表达占据优势。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群体认同则构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心理动因。网络舆情具有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成因复杂化与价值多元化的突出特征。4.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在具体分析国家面临的网络舆情形势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科学方式,网络舆情危机研判机制,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从实然和应然两种视角分析和论述了不同层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选择及背后的深层逻辑。5.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探讨的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表征及根源。选择网络舆情治理系统工程中的关键一环——政府回应作为问题标靶,进行了深度解剖,以期找到治理的切口。政府部门管理的碎片化、网民权力意识多元化、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是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新环境。回应不及时、回应效度及信度低、网络舆情生成前以堵为主、网络舆情生成中公关失效、网络舆情危机生成后转移视线等成为政府网络舆情管理行为失当的主要表征。在官僚体制内部,缺少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在信息收集与监控过程中缺位,回避舆论压力,采取冷处理,回应不及时。官僚制自身的缺陷、官僚体制的惯性、公务员的双重角色困境及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等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在网络舆情回应中的行为失当与被动境地,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究其根源,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既有制度性的结构缘由,也有能动性因素。6.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强调网络舆情治理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多方协同参与,推动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及公民共同联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依然非常重要,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角色。提出依然要强调政府作为元治理的角色地位,社会组织是网络舆情治理的辅助力量,新闻媒体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宣传者,社区组织承担着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重任。从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提出实现当代中国网络舆情善治的可行性方略。
张军谋[8](2019)在《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跨越“中等发展陷阱”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制度性大变革往往会带动一系列生产要素的高效流通和社会公平的大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关系向更高级的形态演化。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是我国疆域中远离国家核心区域且与邻国相接的特定地域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来,新疆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和国家在这一地区通过不断深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速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体制的转型升级进程。然而,由于新疆地缘政治、民族构成、经济发展条件以及人文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性,在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中,许多由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区域问题常常会与当地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主义、外交争端、国际霸权等交织叠加,对新疆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构成了巨大的阻力。这种局面不仅严重阻滞了新疆经济社会体制现代化改革的步伐,而且也影响了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安定团结的大局,使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当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能更加明确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为新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确立一个分析框架,研究选取我国西北边疆民族社会特征典型的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2006-2015年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领域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维度,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从机制构建视角对新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问题展开研究,揭示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演化机制规律,从经济社会的价值理性角度,对新疆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主体关系的调节提供合理的秩序,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力求通过各种制度的综合机制作用,减少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创新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发展模式,提高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绩效,有效改变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互动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新性不足而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为新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构建和谐边疆提供参考和科学建议。研究的思路遵循问题提出-方法构建-实证分析-问题出路的技术路线,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耦合度、协同发展度展开计量研究分析。研究进一步运用自组织理论构建了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演化的哈肯模型,并对两者的演化机制展开定量分析,计算推导出不同时期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系统的序参量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主要参数随时间的推移产生的综合效应正在逐步呈现出来,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正在成为一个彼此关联的复合型系统,整个系统的发展愈加依赖两个子系统协同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不是依赖单纯的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某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但在这两者协同关系演化过程中,还存在各自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和不平衡、两者的矛盾冲突有所加剧、边界不清相互侵犯干扰、协同内生动力作用不足、“路径依赖”现象严重等问题。通过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水平的多层次测评分析,以及对协同机制演化困境及产生原因的综合判断,提出了完善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的构想和具体内容。研究在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相关问题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整体处于中等协同水平;(2)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评价体系不完善;(3)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4)新疆经济发展制度与社会稳定制度供给不完善;(5)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协同机制体系不完善;(6)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的内生动力不足;(7)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模式处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过渡阶段;(8)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同关系处于“帕累托改进”状态。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树立协同发展理念,倡导质量兴疆战略;(2)克服形式主义,构建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协同发展评价体系;(3)强化自身调节,调和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4)加强政策设计,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制度的有效供给;(5)避免“路径依赖”,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协同绩效;(6)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7)强化协作关系,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同创新能力;(8)加大跨领域信息沟通,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公共价值;(9)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打击“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在研究思想方面,弱化各种经济社会管理手段工具理性,强调经济社会价值理性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且将两者产生的正向作用力传导于双方系统。在此基础上,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由冲突转向统一,由外部相关转向内部相关,由静态关联转向动态关联,由政策性的稳定转向价值性的稳定。从而提升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内生性发展动力,最终使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走向长期自觉契合的状态。(2)在研究观点方面,采用结构性的观点,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置于两者结构特征与功能作用发挥的统一整体中,分别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中进行研究,揭示新疆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其次是研究观点从传统的族际主义治边观点向区域主义治边观点转变。把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统一于区域和谐发展的视角,研究两者双向互动均衡发展的途径,这与对这类问题常见的“历史/政治”或“民族/政治”的研究范式有所不同。(3)在研究方法方面,突出了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定量研究手段,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动态演变规律能够得到科学的反映。
杨颖[9](2019)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不论古今,不问东西,和谐社会是全人类皆神往的社会理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然而,时代发展并非只有和谐的声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涉及诸多方面,从宏观层面的国家大局到微观层面的乡村地方都存在着和谐社会的特定主题和问题。这些问题与矛盾,形成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薄弱环节,严重阻碍了美好愿景的早日达成与实现。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赖于对社会矛盾的认识、解决和调控。在新形势下,清醒认识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切实稳妥地逐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对于推进社会整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对早日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民族地区的多民族交往较之以往呈现 出一些新的问题。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自古有“安藏必先安青”之说,不仅是藏区分裂渗透破坏活动斗争的前沿阵地,而且是阻止新疆“三股势力”向内地渗透的重要屏藩和反恐重点地区,既是国家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在民族交往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显现出冲突及矛盾,这些冲突与矛盾及其触发的一系列问题制约了该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影响到了边疆安全与稳定。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构与我国整体的和谐社会建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隶属于整体,影响着整体的运作,因此之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多民族地区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中之重。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构进行探讨,是交往理论在实践层面的一种拓展。之所以选择以交往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是由于交往理论的现实关照点与多民族的交往关系具有一定的契合度。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是基于对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关照与反思的过程中所创建的,其所关注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主客体关系的互主体关系。而不同民族主体之间也应建立这样的一种平等的互主体关系。从这一意义上看,选择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作为基础对我国民族地区不同民族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具有本真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研究视域对民族交往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思路上需要从民族间所建立的交往关系为基本研究内容;就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以文献研究法为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以实地观察法回归到交往活动发生的场域,对现实民族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以综合研究法作为对现象进行学理探索与解释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的现实表现入手,从交往视域下对其进行审视与反思。依照以上研究思路和方法,需要首先对交往理论进行一个溯本清源的阐释。马克思和哈贝马斯是现代交往理论的杰出代表,其交往思想对于我们化解民族交往困境,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因此,通过对马克思和哈贝马斯交往思想的系统梳理,通过这两种思想的深入“对话”,汲取、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一种融合的交往视域,即理性视域、平等视域、理解基础上的对话视域。其次,在该视域下对青海现时代的民族交往进行现实审视,在进行现实审视之前,先要将交往、民族关系、和谐社会建构的关系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交往与民族关系及社会和谐之间保持着紧密的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对现实的民族间的交往关系进行审视,能够看出,不同民族之间所形成的交往关系存在理性、交互主体性及深入对话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交往领域表现出来。最后,在对民族交往问题的审视之后,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在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张雅欣[10](2019)在《我国转型期社会信任微观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信任是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是其他社会资本如社会网络和规范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前进推动力量和价值观念态度体现。同时,社会信任更是公共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等经济学科的重要研究范围。社会信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影响人们的经济交流和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团结度。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的社会信任问题却遭遇了极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社会信任问题层出不穷、居民的社会信任程度普遍不高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社会信任程度分化明显等。在当今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下,社会信任的提升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议题。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信任低下正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而诱发的社会认知危机的一种重要体现。由于我国居民的整体社会信任状况持续低下,增加了交易成本,易引发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因此,社会信任的重要性与社会信任的缺失需要学术界更多的关注,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面临多方位的调整和变化: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的不断增长,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分配不均带来的居民受教育程度差距变大,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的生育意愿突然释放带来的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表现为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本文认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的稀缺和竞争而造成社会认知的“差异化”,导致不同社会地位和城乡身份、家庭背景和社会层次的居民的社会信任产生差异。鉴于上述现实背景,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人口流动性较大、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多子女家庭同胞之间应对家庭内部资源分配所产生的竞争三大现状,围绕影响社会信任的微观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展开,主要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焦点现象带来的居民社会信任水平变化。具体地,本文的研究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聚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社会焦点现象,试图从人口流动经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和家庭人口结构差异这三个不同层次辨析它们对居民社会信任的作用机制与演变机理,凝练出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信任问题研究。第二,考察个体的人口流动经历对其社会信任的影响方式和机理,使用微观调查数据检验个体的流动经历对于其社会信任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上述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从短期个人经历和社会融合度的角度讨论人口流动现象对社会信任的微观影响机制,并考虑个体回迁经历、受教育水平差异、户口登记地迁移变动的权变作用。第三,探究高等教育资源地区间分配不均对于居民个体的社会信任的认知传递效应。具体而言,本文一方面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和宏观数据,研究省际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平衡是否会降低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且该作用是否呈现出年龄、受教育水平、社会阶层以及城乡差异。另一方面,本文以1999年出台的高校扩招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结合高校扩招政策带来的城乡居民高等教育受益不均等,探知高校扩招政策在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同时,是否通过加剧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不均而降低了居民的社会信任。第四,解析家庭人口结构差异对于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本文采用兄弟姐妹的存在性和数量特征的差异诠释家庭人口结构差异的背景下的家庭资源在同胞之间的分配和竞争,可能会对居民社会信任程度的差别造成影响,并研究这种差别是否受到家庭生育偏好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城乡和性别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居民所生活的城市规模的机制影响。全文共设置为七个章节,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介绍,随后介绍研究思路和框架以及各章节安排,最后阐述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我国转型期社会信任微观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的经济学动因分析。本章主要介绍和阐释社会信任研究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阐释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三个维度变量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以及它们影响居民社会信任的逻辑关系。第3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述评。本章首先对社会信任的概念、分类及其测度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社会信任研究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回顾和梳理影响居民社会信任程度的地区发展水平、个体特征、博弈、收入不平等因素等宏微观因素。第二,梳理社会资本的概念和相关研究。第三,分别从人口流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家庭人口结构差异三个具体视角,引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信任的可能影响因素。最后,对所有上述内容进行总结和述评。第4章:人口流动与个体社会信任的研究。本章使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 2014),考察人口流动对社会信任的影响。主要对比研究有过流动经历和未发生过流动的人群,其社会信任的程度高低。并研究有人口流动经历群体的社会信任状态是否呈现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异质性。另外,本章进一步考虑了回迁、“人户分离”对社会信任影响的差异,以及对流动人口的教育文化差异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最后,本章从社会融合度、语言类型及二者叠加的角度讨论了人口流动现象对社会信任的影响机制。第5章: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个体社会信任的研究。本章主要使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并结合省际高等教育相关数据,研究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区间的分配不均对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具体而言,本章研究省际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平衡是否会降低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且该作用是否呈现出年龄、受教育水平、社会阶层以及城乡的差异。进一步地,本章以1999年出台的高校扩招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由高校扩招政策带来的城乡教育资源及发展不均衡对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探知高校扩招政策在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同时,是否加剧了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不平等,从而降低了居民的社会信任。第6章:家庭人口结构与个体社会信任的研究。本章以兄弟姐妹的存在性和数量特征的差异为例,从家庭资源竞争的角度诠释家庭人口结构差异的背景下,居民社会信任程度的差别。并且研究兄弟姐妹的不同特征与社会信任程度的关系是否受到家庭生育偏好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城乡和性别的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检验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的边际作用,以及城市规模在家庭内部兄弟姐妹数量特征与个体社会信任之间的机制作用。第7章:全文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本章针对上述章节所作的研究和阐述进行总结,针对本文所得到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提升我国居民的社会信任、增进社会公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相关后续研究的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有人口流动经历的人群与未流动过的人群相比,其社会信任程度更低,社区内外地人所占比例测量的社区居住隔离程度和社会融合度,以及下班后使用的语言类型是否为非本地方言测量的地域文化差异是其中二者关系的重要机制变量。即人口流动经历对社会信任产生负向的影响,其中的解释机制与流动人口群体和本地居民之间的社会融合,以及流动人口群体能否突破语言障碍相关。流动人口对社会普遍信任和小区邻居信任产生了异质性的时间负面影响,短期内的人口流动行为对社会普遍信任程度没有显着影响,而随着流动时长的增加,移民对小区邻居的不信任程度降低。对人口流动的空间异质分析发现,跨省流动人口的社会普遍信任程度和对小区邻居的信任程度均低于跨市流动和跨县流动。通过流动人口回迁经历的异质性检验,本文认为具有回迁经历的流动人口对邻居的不信任状况有所改观,没有回迁经历的流动人口对邻居更加不信任。通过高技能流动人口和低技能流动人口的社会信任比较的异质性检验,本文发现,低技能流动人口的社会信任状况更差。通过对流动人口是否有过户口登记地迁移变动的异质性检验,本文发现“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的社会信任状况更差。第二,高等教育资源在各省的分配不均直接导致居民入学机会和求学质量的差异,高等教育资源越丰富和集中,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反之,高等教育资源越匮乏,带来的居民社会信任水平越低。另外,高校扩招政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和教育制度变革中的“准自然实验”,其初衷是为了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从而提升整体的国民素质,却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忽略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和受益不均,使不同阶层的居民在获取高等教育资源的成本产生差异,客观上造成了高等教育的不平等,对农村出身的居民造成社会信任水平的降低。第三,原生家庭中有兄弟姐妹的个体社会信任水平明显低于独生子女个体。特别地是,兄弟姐妹的特征影响社会信任呈现出城乡和性别的显着异质性。城镇居民同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的社会信任受到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较大;男性居民同女性居民相比,男性居民的社会信任受到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较大。通过检验城市规模机制,本文发现大城市代表的公共资源稀缺和激烈竞争对男性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存在负向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选题视角的创新、研究内容的创新、变量指标的创新,具体概括如下:第一,选题视角的创新。本文构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居民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理论框架,考虑到社会信任概念的复杂性、多变性特点,从微观个体情感认知研究和宏观经济社会背景研究相结合的独特视角出发,将这个具有重大意义且富有中国特色的课题有机结合,整合了以往社会信任微观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碎片化研究。第二,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这一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调查数据库和其他相关宏观经济数据集,分别从人口流动经历引发的社会认知差异、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引发的教育资源感知差异、家庭人口结构差异引发的个体资源竞争意识差异这三个表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重大社会变革的指标,研究它们对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考察个体社会信任水平的变化及其演变机理,探讨居民社会信任的微观影响机制,对整体提升我国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的具体举措实施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依据。第三,变量指标的创新。本文结合现有文献,根据所要研究的反映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三大社会焦点问题,分别构建了个体人口流动经历指标、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指标、兄弟姐妹数量特征指标等多个变量,对我国转型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刻画描述,在指标构建和变量运用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社会转型期宗教信仰人群的类型与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转型期宗教信仰人群的类型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回坊红埠街社区更新机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转型期的中国 |
1.1.1 转型期中国城市的矛盾与冲突 |
1.1.2 西安明城区人居环境急需改善 |
1.1.3 现代化更新治理的创新成为推动存量转型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传统街道型社区更新研究综述 |
1.3.2 社区更新机制研究综述 |
1.3.3 回坊片区相关研究成果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转下页) |
2 社区更新机制内涵解读 |
2.1 传统街道型社区认知 |
2.1.1 传统街道型社区现实概况 |
2.1.2 传统街道型社区价值发现 |
2.2 社区更新机制内涵研究 |
2.2.1 社区空间更新治理的源理论:城市政体理论 |
2.2.2 社区更新利益主体的结构构成 |
2.2.3 社区更新利益主体主导下的更新治理运行逻辑 |
2.3 社区更新模式类型化研究 |
2.3.1 决断型更新模式 |
2.3.2 主导型更新模式 |
2.3.3 合作型更新模式 |
2.3.4 监管型更新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红埠街社区演变历程及现状调查研究 |
3.1 回坊红埠街社区历史演进 |
3.1.1 回坊红埠街社区历史发展脉络 |
3.1.2 回坊红埠街社区空间发展演变 |
3.2 回坊红埠街社区空间环境现状调研 |
3.2.1 红埠街社区的空间肌理特征 |
3.2.2 红埠街社区街巷交通现状 |
3.2.3 回坊红埠街社区建筑综合现状 |
3.2.4 回坊红埠街社区基础设施现状 |
3.2.5 回坊红埠街社区公共空间现状 |
3.2.6 回坊红埠街社区环境绿化现状 |
3.3 回坊红埠街社区社会现状调研 |
3.3.1 红埠街社区社会构成 |
3.3.2 社区民族社会结构 |
3.3.3 红埠街社区社会生活方式 |
3.4 红埠街社区制度管理体系 |
3.4.1 多级行政管理体系 |
3.4.2 清真寺管理制度 |
3.4.3 社区更新管理制度 |
3.5 回坊红埠街社区问题总结 |
3.5.1 人与空间的矛盾 |
3.5.2 “老龄化”的矛盾 |
3.5.3 “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
3.6 本章小结 |
4 红埠街社区更新类型化研究 |
4.1 红埠街社区更新治理类型 |
4.1.1 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1.2 市场企业组织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1.3 社会个体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2 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2.1 空间加建类更新样本:红埠街社区中心 |
4.2.2 空间修缮类更新样本:中医院家属院 |
4.3 市场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3.1 空间更新样本一:麦苋街76 号民宿 |
4.3.2 空间更新样本二:不舍·长安里系列民宿 |
4.4 社会个体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4.1 场地装置类更新样本:小皮院停车场 |
4.4.2 空间加建类更新样本一:北广济街265 号院 |
4.4.3 空间加建类更新样本二:大皮院·小贾八宝粥 |
4.4.4 空间新建类/置换类更新样本:北广济街245-249 号 |
4.4.5 空间重建类更新样本一:红埠街100 号 |
4.4.6 空间重建类更新样本二:小坤园35 号 |
4.4.7 空间重建类更新样本三:红埠街34 号 |
4.5 本红埠街社区更新状况的总结评述 |
4.5.1 红埠街社区更新特征梳理 |
4.5.2 红埠街社区更新问题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红埠街社区更新治理策略研究 |
5.1 当下更新治理案例解读 |
5.1.1 国外及港台地区更新治理解读 |
5.1.2 国内大陆地区更新治理解读 |
5.1.3 当下更新治理的特点与未来的趋势总结 |
5.2 社区更新治理的思考 |
5.2.1 社区空间营造体系的构建 |
5.2.2 社区治理体系的构建 |
5.2.3 更新制度体系的改革 |
5.3 红埠街社区更新治理体系构建 |
5.3.1 城市层面——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
5.3.2 社区层面——更新治理平台的搭建 |
5.3.3 个体层面——更新治理流程的严格执行 |
5.4 红埠街社区更新策略 |
5.4.1 空间肌理保护延续 |
5.4.2 街巷交通保障优化 |
5.4.3 建筑院落整治更新 |
5.4.4 基础设施完善布局 |
5.4.5 公共空间发现激活 |
5.4.6 环境绿化植入提升 |
5.4.7 营造社区场所记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研究内容总结 |
6.1.2 红埠街社区更新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6.2.1 研究创新点 |
6.2.2 主要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
一、选题缘由 |
二、问题意识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
二、田野工作介绍 |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
一、大众疾病观 |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
一、亲历净化仪式 |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
结论 |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
参考文献 |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沈阳城市转型的内在需求 |
1.1.2 塑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要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解析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发展的前沿理论 |
1.4.2 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
1.4.3 近现代沈阳城市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 |
1.6 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2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研究体系构建 |
2.1 历史文化空间的构成及共性特征 |
2.1.1 历史文化空间的构成 |
2.1.2 历史文化空间的共性特征 |
2.2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分析体系 |
2.2.1 要素分析:历史文化要素点的分类描述与图示分析 |
2.2.2 结构分析:历史文化轴线的提取和历史文化核区的识别 |
2.2.3 成因分析:动力因素的解析 |
2.2.4 历时演进分析:横向分析和纵向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3 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过程分析 |
3.1 研究基础:传统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 |
3.1.1 传统盛京古城的建立 |
3.1.2 初始形成的历史文化要素点 |
3.1.3 皇权至上的历史文化空间单中心结构 |
3.1.4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3.2 近代历史文化空间的兴起(1898-1948年) |
3.2.1 近代城市的多元开发 |
3.2.2 不断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点 |
3.2.3 多核并立的历史文化空间拼贴结构 |
3.2.4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3.3 建国后历史文化空间的规划发展(1948-1978年) |
3.3.1 重工业基地的崛起与现代化 |
3.3.2 区块分化的历史文化要素点 |
3.3.3 方向清晰的历史文化空间延展结构 |
3.3.4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3.4 新时代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1978-2010年) |
3.4.1 现代都市的全面快速建设 |
3.4.2 备受关注的历史文化要素点 |
3.4.3 多元发展的历史文化空间圈层结构 |
3.4.4 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及动力机制 |
4.1 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规律 |
4.1.1 历史文化要素点:功能变化主导形态演变 |
4.1.2 历史文化轴线:较强的延承性 |
4.1.3 历史文化核区:单一向多元发展 |
4.1.4 整体格局:多样化共生 |
4.2 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 |
4.2.1 自然地理环境为演进基础 |
4.2.2 政治政策主导牵引 |
4.2.3 城市经济提供支撑 |
4.2.4 交通技术侧向推力 |
4.2.5 社会文化濡染催化 |
4.3 本章小结 |
5 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现状特征及未来发展 |
5.1 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现状特征 |
5.1.1 历史文化要素丰富,但活化利用不充分 |
5.1.2 历史文化轴线尚存,但场所氛围不明显 |
5.1.3 历史文化核区多元,但风貌特色不突出 |
5.2 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 |
5.2.1 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发展展望 |
5.2.2 影响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 |
5.2.3 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优化发展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沈阳城区内历史文化要素点汇总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转型期我国农村养老家庭责任及引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文献综述 |
1.3.2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主成分分析法 |
1.4.3 Logistic回归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社会转型期 |
2.1.2 家庭养老 |
2.1.3 家庭责任 |
2.1.4 家庭功能 |
2.1.5 家庭政策 |
2.2 理论分析 |
2.2.1 交换理论与社会支持 |
2.2.2 福利多元主义 |
2.2.3 责任内化理论 |
2.2.4 责任分担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型期农村家庭变迁及家庭责任主要内容和困境 |
3.1 转型期农村家庭的变迁 |
3.1.1 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 |
3.1.2 农村的家庭功能的变更 |
3.1.3 农村家庭关系的变迁 |
3.2 农村养老中家庭责任定位 |
3.2.1 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中处于基础地位 |
3.2.2 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定位的演变 |
3.3 农村养老中家庭责任的内容 |
3.3.1 经济供养 |
3.3.2 生活照料 |
3.3.3 精神慰藉 |
3.3.4 医疗照护 |
3.4 家庭在履行农村养老责任中面临的困境 |
3.4.1 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履行主体的减少 |
3.4.2 农村家庭养老压力逐渐增大 |
3.4.3 家庭代际责任的转化 |
3.4.4 转型期农村的养老观念的淡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影响因素选取 |
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取及界定 |
4.2.1 主成分分析法与影响因素提取 |
4.2.2 性别因素 |
4.2.3 经济供养因素 |
4.2.4 生活照料因素 |
4.2.5 精神慰藉因素 |
4.2.6 保险保障因素 |
4.2.7 居住安排因素 |
4.3 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1 二元Logistic回归 |
4.3.2 居住安排影响最为显着 |
4.3.3 精神文化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
4.3.4 经济与性别等因素影响不明显 |
4.4 家庭养老责任的案例分析 |
4.4.1 调研概述 |
4.4.2 W镇家庭养老责任的典型案例 |
4.4.3 W 镇家庭养老责任履行状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履行的引导机制 |
5.1 国外经验的借鉴 |
5.1.1 亚洲国家履行家庭责任的措施 |
5.1.2 亚洲国家经验的借鉴 |
5.2 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履行方式及途径引导 |
5.2.1 农村家庭成员直接承担家庭的养老责任 |
5.2.2 农村家庭成员间接承担家庭的养老责任 |
5.3 家庭养老责任的制度约束及伦理引导 |
5.3.1 完善引导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履行的制度体系 |
5.3.2 重构家庭养老责任的孝道伦理 |
5.4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
5.4.1 引导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 |
5.4.2 引导农村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进农村家庭履行养老责任的家庭政策建议 |
6.1 建立实施家庭照护津贴制度 |
6.1.1 建立农村老年人家庭照护的津贴制度 |
6.1.2 对家庭照护者的补助 |
6.2 减免外出务工人员履行农村家庭养老责任的税收及补贴政策 |
6.2.1 外出务工人员的税收减免 |
6.2.2 外出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 |
6.2.3 老年人随迁落户优惠政策 |
6.3 鼓励农村外出人员回乡务工 |
6.3.1 鼓励外出妇女就近就业 |
6.3.2 提高返乡创业的外出务工者的人力资本水平 |
6.3.3 对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田野事象:大坪村与冬经 |
1.1 大坪村的人文地理 |
1.1.1 小金县概述 |
1.1.2 大坪村人文地理环境 |
1.2 冬经仪式及过程 |
1.2.1 仪式前的准备 |
1.2.2 冬经仪式过程 |
第二章 仪式与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
2.1 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
2.1.1 从祖源到族源 |
2.1.2 语言与认同 |
2.2 仪式与族群认同 |
2.2.1 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 |
2.2.2 仪式、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
2.3 族群认同与寺院权威 |
2.3.1 大坪寺 |
2.3.2 村落公共空间的权威 |
第三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一)——大坪村的社会关系网 |
3.1 仪式与家庭的分、继、合 |
3.1.1 村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户 |
3.1.2 家户的“分”、“继”及仪式的展示方式 |
3.2 互助、仪式——构建村落社会关系网的两个必备要件 |
3.2.1 村落社会关系网的构建、发展和成型 |
3.2.2 人情——仪式中的互助 |
第四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二)——互助圈:大坪村的生活逻辑 |
4.1 大坪村的互助圈 |
4.1.1 亲属互助圈 |
4.1.2 地缘互助圈 |
4.1.3 友缘互助圈 |
4.2 人情圈、互助圈与熟人社会 |
4.3 仪式与互助 |
4.3.1 婚礼仪式体现的人情、互助与社会关系 |
4.3.2 冬经仪式与大坪村社会关系的整合 |
第五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一)——法理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村政权威 |
5.1 权力与权威 |
5.2 大坪村村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
5.2.1 村落组织结构概况 |
5.2.2 非正式组织——“小队”的结构及功能 |
5.2.3 村民小组的结构与功能 |
5.2.4 村两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
5.3 村政权威的构建 |
5.3.1 国家认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根本来源 |
5.3.2 民主运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群众基础 |
5.3.3 能人现象是村政权威实现的因素 |
第六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二)——传统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宗教权威 |
6.1 大坪寺的组织系统 |
6.1.1 大坪寺的结构 |
6.1.2 一僧一户制度 |
6.1.3 僧人的日常管理 |
6.2 僧俗互动——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共生关系 |
6.2.1 寺院与村落的共生空间 |
6.2.2 寺院对村落的依赖 |
6.2.3 寺院对村落的回馈 |
6.3 宗教权威的生成和维系 |
6.3.1 宗教权威的生成 |
6.3.2 宗教权威的维持 |
6.4 仪式与村落权威——以冬经仪式为例 |
第七章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大坪村 |
7.1 从边缘走向中心 |
7.1.1 被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
7.1.2 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大坪村人 |
7.1.3 自我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
7.2 国家话语下大坪村“安多”文化符号建构——以冬经为例 |
7.2.1 大坪寺的合法身份 |
7.2.2 国家话语下冬经仪式的变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00年) |
附录2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10年) |
附录3 :抚边乡政府藏戏汇报情况 |
附录4 :索朗白登整理萨武神山资料 |
附录5 :大坪村出土格萨尔石刻 |
附录6 :村民自编格萨尔伴奏乐 |
附录7 :僧人自编格萨尔藏戏剧本 |
附录8 :大坪寺财务收支状况(示例) |
附录9 :村民功德明细(示例) |
附录10 :牟喇嘛多次被评为“爱党爱教”先进个人 |
附录11 :大坪村人开的藏家乐 |
致谢 |
(7)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基础理论述略 |
(二)国内外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述评 |
(三)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展现与进路分析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来源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
一、概念界定 |
(一)舆情与舆论 |
(二)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 |
(三)舆情管理与舆情治理 |
二、理论依据 |
(一)网络舆情研究范式的转化 |
(二)治理理论如何嵌入网络舆情治理 |
(三)网络舆情的风险生成与内在逻辑 |
三、分析框架 |
(一)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 |
(二)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 |
(三)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 |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现状、形成与特征 |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 |
(一)网络舆情的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 |
(二)网络舆情典型案例分析 |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 |
(一)网络舆情形成的因素分析 |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 |
(三)网络舆情形成的心理动因 |
三、网络舆情的特征 |
(一)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 |
(二)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 |
(三)成因复杂性与价值多元化 |
第三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 |
一、网络舆情引致的形势与挑战 |
(一)网络舆情影响司法审判 |
(二)网络舆情演变为群体性危机 |
(三)网络舆情催生出不稳定因素 |
二、政府对网络舆情信息与危机的分析研判 |
(一)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主要方式 |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研判机制 |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 |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 |
(一)中央层面的控制方式:前瞻性把控 |
(二)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主动型化解 |
(三)基层政府的规避之策:顶压式回应 |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 |
(一)政府部门管理碎片化 |
(二)网民权利意识多元化 |
(三)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 |
二、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回应行为失范 |
(一)网络舆情发生前:以堵为主 |
(二)网络舆情发生中:公关失效 |
(三)网络舆情发生后:转移视线 |
三、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主要表征 |
(一)舆情研判不足 |
(二)信息监控缺位 |
(三)回应方式被动 |
四、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根源所在 |
(一)制度性根源 |
(二)能动性因素 |
第五章 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纵向体系与合力构建 |
(一)中央层面 |
(二)地方政府 |
(三)基层政府 |
二、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互动 |
(一)提升网络宣传平台的引导能力 |
(二)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双向沟通机制 |
(三)提升信息宣传的适时性和真实性 |
三、注重吸纳社会组织协同参与 |
(一)吸纳社会组织嵌入舆情治理 |
(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舆情治理 |
(三)提升社会组织舆情治理能力 |
四、引导基层群众进行社区自治 |
(一)加强网络舆情法律宣传 |
(二)拓宽网络舆情疏导渠道 |
(三)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及提出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际背景 |
1.2.2 国内背景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国内外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
2.1.2 国内外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研究 |
2.1.3 国内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关系的研究 |
2.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边疆研究理论 |
2.2.2 经济发展理论 |
2.2.3 社会稳定理论 |
2.2.4 协同发展理论 |
第3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理及方式 |
3.1 核心概念内涵 |
3.1.1 经济发展 |
3.1.2 社会稳定 |
3.1.3 协同 |
3.1.4 协同机制 |
3.2 协同机理分析 |
3.2.1 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形成演化的交换机制 |
3.2.2 非平衡性动态势能是经济社会协同演化的重要动力 |
3.2.3 涨落促进协同演化关系从无序到有序 |
3.2.4 非线性作用的整体性发展 |
3.3 协同方式 |
3.3.1 矛盾个体之间的分化与统一 |
3.3.2 共治共建的集体行动 |
3.3.3 多元组织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共享配置 |
3.3.4 博弈运动中实现新的均衡 |
3.3.5 现实的整体性发展 |
第4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水平测评 |
4.1 协同机制建设的现状 |
4.1.1 思想政治建设现状 |
4.1.2 组织基础建设现状 |
4.1.3 制度建设现状 |
4.1.4 发展格局现状 |
4.2 协同水平测度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
4.2.3 变量的选取及计算 |
4.3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关系分析评价 |
4.3.1 关联度分析 |
4.3.2 耦合度分析 |
4.3.3 协同发展度分析 |
4.3.4 总结评价 |
第5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演化及困境分析 |
5.1 序参量演化模型的构建 |
5.2 变量选取及计算 |
5.3 协同机制演化分析 |
5.4 协同机制演化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5.4.1 困境分析 |
5.4.2 原因分析 |
第6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构思 |
6.1 对现有协同机制进行优化 |
6.2 构建新的协同机制 |
6.3 协同机制构建的原则 |
6.3.1 人本性原则 |
6.3.2 价值理性原则 |
6.3.3 正义性原则 |
6.3.4 成本原则 |
6.3.5 实效原则 |
6.4 丰富协同机制的内涵体系 |
6.4.1 理念的转化 |
6.4.2 环境的优化创新 |
6.4.3 组织体系的创新 |
6.4.4 方法的革新 |
第7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的完善 |
7.1 经济发展机制完善 |
7.1.1 构建科学的资源开发机制 |
7.1.2 制定合理的产业协调机制 |
7.1.3 建立长效反贫困机制 |
7.1.4 加大科技创新机制 |
7.1.5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机制 |
7.2 社会稳定机制完善 |
7.2.1 优化社会日常管理机制 |
7.2.2 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
7.2.3 推行风险社会监管机制 |
7.2.4 完善民族社会公平机制 |
7.2.5 加强民族团结机制 |
7.3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完善 |
7.3.1 优化协同动力机制 |
7.3.2 调整协同运行机制 |
7.3.3 完善协同保障机制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未来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交往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研究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及创新 |
五、选择青海为例的缘由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演进概述 |
第一节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
一、马克思对交往概念的界定 |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考察 |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特征 |
第二节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构建与形成 |
二、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现实价值 |
第三节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两种交往理论的比较 |
一、两种交往理论立论基础的比较 |
二、关于交往动力的比较 |
三、关于交往的历史发展的比较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一种融合的视域 |
一、理性的视域 |
二、平等的视域 |
三、理解基础上的对话视域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及其内生关系 |
第一节 交往与和谐社会 |
一、交往与和谐的关系辨析 |
二、交往之于和谐社会 |
三、民族地区交往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
四、民族地区交往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 |
五、社会和谐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解决民族交往问题对和谐社会建构的意义 |
一、从现实需要看促进民族交往的意义 |
二、从作用机制看促进民族交往的意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内生关系 |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哲学基础 |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关照 |
三、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对交往理论的内在诉求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青海民族交往的现实审视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民族交往的成就 |
一、新型民族关系下的民族交往不断深化 |
二、经济层面上的民族交往不断加强 |
三、文化层面上的民族交往不断得到发展 |
四、民族交往在社会层面上不断深入 |
第二节 当代青海民族交往存在的问题 |
一、经济交往 |
二、政治交往 |
三、文化交往 |
四、社会交往 |
五、民族交往的单一性与复杂性 |
第三节 交往视域下青海民族问题的现实审视 |
一、理性意识的缺失 |
二、交互主体性的缺失 |
三、深入对话的缺失 |
第四章 影响青海民族交往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经济因素 |
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滞后 |
二、发展差距与利益分配问题 |
三、国家建设项目同自治地方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 |
第二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政治因素 |
一、民族政策的实施与落实 |
二、民族利益诉求缺乏理性化的沟通渠道 |
第三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文化因素 |
一、现代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
二、宗教差异对交往的影响 |
三、流动人口产生的文化碰撞 |
第四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社会因素 |
一、恐怖主义造成的威胁 |
二、城市化进程导致民族结构发生变化 |
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诚信问题 |
四、交往媒介的异化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
第一节 多要素奠基与合理驱动 |
一、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 |
二、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基础 |
三、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基础 |
四、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基础 |
第二节 构建民族交往共生体 |
一、建立民族共生的共同交往规范 |
二、创造民族共生的日常交往场域 |
三、共塑民族共生的交往文化生态 |
四、夯实民族共生的交往虚拟环境 |
第三节 培育民族交往理性 |
一、主体平等的交往意识 |
二、相互理解的交往意识 |
三、包容他者的交往意识 |
四、相互尊重的交往意识 |
第四节 推动民族利益表达基础的公平正义的实现 |
一、建立并完善利益引导机制 |
二、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 |
三、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我国转型期社会信任微观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2.我国转型期社会信任微观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的经济学动因分析 |
2.1 社会信任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 |
2.1.1 社会信任:影响经济活动行为主体的决策和经济结果 |
2.1.2 社会信任:经济社会转型及社会信任危机 |
2.1.3 社会信任: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2.2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的三个集中体现 |
2.2.1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流动人口的身份、情感认知和社会融合问题 |
2.2.2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 |
2.2.3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异质化家庭人口结构的资源分配不均和资源竞争不公平问题 |
2.3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影响居民社会信任的微观逻辑关系 |
2.3.1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影响居民社会信任的微观经济学机制 |
2.3.2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影响居民社会信任的社会经济学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述评 |
3.1 社会信任的概念与其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
3.1.1 社会信任的概念界定、分类和测度 |
3.1.2 社会信任在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 |
3.1.3 影响社会信任的一般性因素 |
3.2 社会信任的内涵: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3.2.1 社会资本的概念提出和研究发展 |
3.2.2 社会资本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发展 |
3.3 影响居民社会信任的重要因素——转型期社会焦点问题 |
3.3.1 人口流动现象和流动人口问题 |
3.3.2 基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
3.3.3 异质性家庭人口结构特征——以不同数量的兄弟姐妹和同胞效应为例 |
3.4 文献总结与分析述评 |
3.5 本章小结 |
4.人口流动经历与个体社会信任的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文献综述:人口流动视角下的社会信任影响研究 |
4.3 人口流动经历影响社会信任的理论探讨 |
4.3.1 人口流动经历与社会信任 |
4.3.2 人口流动的时间效应、空间效应与社会信任 |
4.3.3 人口流动、社会融合与社会信任 |
4.3.4 异质性流动人口的社会信任表现 |
4.4 实证研究设计 |
4.4.1 数据来源 |
4.4.2 实证模型设定 |
4.4.3 变量描述 |
4.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1 人口流动经历对一般化信任的影响 |
4.5.2 人口流动经历对个人化信任的影响 |
4.5.3 异质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4.7 本章附录 |
4.7.1 本章变量定义说明 |
4.7.2 有序(ordered)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
5.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个体社会信任的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文献综述:教育不平等视角下的社会信任影响研究 |
5.3 实证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描述 |
5.4 实证模型设定、结果与分析 |
5.4.1 高等教育资源对社会信任水平的影响 |
5.4.2 高校扩招政策的城乡受益不平等对社会信任水平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6 本章附录 |
5.6.1 本章变量定义说明 |
5.6.2 高等教育资源对社会信任水平的影响——基于相对数值指标 |
5.6.3 本章部分变量指标的构造 |
6.家庭人口结构与个体社会信任的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文献综述:异质性家庭人口结构视角下的社会信任影响研究 |
6.3 实证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描述 |
6.3.2 实证模型设定 |
6.3.3 变量描述 |
6.3.4 描述性统计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有无兄弟姐妹对社会信任水平的影响 |
6.4.2 兄弟姐妹数量差异对社会信任水平的影响 |
6.4.3 兄弟姐妹对社会信任影响的机制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6.6 本章附录 |
6.6.1 本章变量定义说明 |
7.全文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社会转型期宗教信仰人群的类型与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回坊红埠街社区更新机制与策略研究[D]. 杨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4]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研究[D]. 石褒曼.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转型期我国农村养老家庭责任及引导机制研究[D]. 张以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6]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D]. 杨旻旻.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D]. 孔建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8]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D]. 张军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D]. 杨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我国转型期社会信任微观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 张雅欣.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