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另一个世界里的爱情和成长:《巴伦》(论文文献综述)
林佳[1](2021)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作为艺术手法、世界观、思维方式、叙事类型对世界文学艺术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以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的魔幻叙事因其丰富、独特的叙事方式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叙事类型。本文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的魔幻叙事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为主要理论视角,通过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及其拓展形态的代表作品的叙事学解析,提炼并分析了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及其叙事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类型学的角度,建构魔幻叙事学的大致构想及基本框架。第一章是论题展开的准备,首先梳理了作为文学流派和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历史语境和涵义。界定了本文所论的“魔幻现实主义”和“魔幻叙事”的基本内涵并对此做了具体说明。由于“魔幻现实主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绘画风格”、“艺术倾向”、“人生观与世界观”、“叙事风格”、“叙事类型”和“对现实的态度”等涵义的变化和重叠,所以首先界定了本文所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指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魔幻叙事”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典型文本的一种叙事类型。本章结合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原始思维和现代视野双重观念并置的前提,从叙事学的角度,概括了魔幻叙事的“故事”(story)与“话语”(discourse)和“素材”(fabula)三方面的主要特质及其互动模式,并以此为标准,提炼出魔幻叙事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隐形叙述层提供的重构与修复性故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魔幻叙事的两种典型拓展形态:魔幻叙事空集和魔幻叙事游戏。第二章到第四章是论题的展开部分。第二章从叙事学的角度论析魔幻叙事的第一种基本类型:“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本章结合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Juan Rulfo)的小说《佩德罗·帕拉莫》(Pedro Paramo)和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Miguelángel Asturias)的小说《总统先生》(El se?or presidente)论析了魔幻叙事中普遍存在的“幽灵叙事”和多重故事及其构建的“多重时空体”,并具体阐释了在多重时空体中的人物信息组、事件、历史叙事和真相故事之间的对话形态。其中着重论析了死者人物信息组、历史叙事和素材故事之间的对话及其叙事功能。第三章从叙事学的角度论析魔幻叙事的第二种基本类型: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本章结合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 Márquez)的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和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玉米人》(Hombres de maíz),论析了魔幻叙事中的叙述主体(叙述者、聚焦者、人物、隐含作者)之间的复杂冲突。这种冲突在魔幻叙事中以叙述主体的转换、行动元的双向图式、可靠与不可靠叙事的游移,以及空间、场所的悖论性涵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第四章结合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总统先生》(El senor presidente)、《玉米人》(Hombres de maíz)、劳拉·埃斯基韦尔(Laura Esquivel)小说《恰似水之与巧克力》(Como Agua para Chocolate),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的小说《幽灵之家》(la casa de los espirtus)和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 Márquez)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论析了魔幻话语元素如碎片、虚构时空等构成的隐形叙述层完成的、对集体和个体记忆双重意义上的“重构”和“修复”。第五章是论题具体延伸部分,论析了魔幻叙事的拓展形态。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本身边界的相对确定性,参照第一章对“魔幻叙事”特征的界定,将因拓展了“魔幻”的文化基础和“现实”含义、但与经典“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内在关联的创作纳入论题,以保证论题的完整性。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和胡利奥·科塔萨尔(Julio Cortázar)的短篇小说代表了这种创作倾向:用叙事描摹在现实中不可见不可感、但在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世界。描摹这个世界体现了魔幻叙事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以分形的故事建构运动与“敞开”的叙事空集;以循环往复的事件性展现叙事空集中故事的迭代与真理的递归;以分裂的叙事声音制造各叙事主体之间,及其与它们与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表达主体空缺的实质并编织无限性的叙事游戏。这类魔幻叙事通过特殊的故事形式表现对宇宙模型、叙事及存在等本体性思考,彰显魔幻叙事的哲理性特质。结语部分是论题的理论提升。在提炼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和拓展形态并分析它们叙事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叙事学的学科语境和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理论构想:从类型学的角度,构建以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叙事”为研究对象的叙事理论,并说明此构想的意义和魔幻叙事学的基本框架。
张丽[2](2021)在《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尤里·卡扎科夫是苏联抒情散文的中坚力量,被誉为“散文领域中的诗人和画家”,为二十世纪的苏联文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卡扎科夫的文学创作以语言优美,文笔亲切而真诚,明丽如画的大自然景色描绘和诗一般的抒情韵味见长,并以非比寻常的坦诚来展示人类心灵世界最深处的秘密,以深邃的目光反思自我,带有浓厚的审美意味。然而,当俄罗斯学界已经掀起“卡扎科夫学”热潮的今天,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我们对其却知之甚少,迄今更缺乏应有的学术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另外,就俄罗斯的卡扎科夫研究,笔者经研究发现,虽然角度较多,但对代表作家艺术风格的抒情叙事却缺乏充分研究,尚不足以言系统与深入。此等状况为本论文选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以及对抒情叙事概念的界定,综述了中外学界对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相关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抒情叙事的情感叙述是一种基于人与世界的情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审美活动。因此,笔者从卡扎科夫的叙事美学出发,分别阐释其简约之美、真诚之美、自然之美,并基于这三方面分析作家文学创作中抒情叙事。第二章研究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的文本建构及其特色体现,笔者将从叙事的抒情性、音乐性以及叙事时间的内化等角度阐释叙事策略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以作家的《北方日记》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抒情叙事中所蕴涵的体裁混合特征,主要是日记、游记、诗歌、随笔之间体裁混合所呈现出的文本特征。第四章研究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将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契诃夫、布宁、普里什文、帕乌斯托夫斯基对比,分别阐释对其抒情叙事特征的继承与创新。结语部分,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分析来呈现所得出的结论,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卡扎科夫散文中抒情叙事的总体特征。
李春蓉[3](2021)在《翻译补偿视角下《亨利八世的子嗣》(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补偿理论强调对翻译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加以补偿,使译文尽可能地贴近原文。本次翻译实践节选自着名传记作家约翰·盖伊的着作《亨利八世的子嗣》。该文本属于传记类文本,兼具信息文本和表情文本的特点。文中有许多带有文化特色的专有名词,被动语态应用频繁,长句较多,句式复杂多变。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查阅相关背景资料,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对翻译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加以补偿,使其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根据所选文本的语言特点,本报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语义、文化和审美三个层面探讨翻译补偿理论对传记类文本的指导意义,还结合具体案例,运用了相对应的补偿策略。在语义层面,译者采用了增益、引申、具体化等策略来弥补产生的语义损失。在文化层面,译者用注释和释义策略来补偿文化效果的损失。在审美层面,译者运用四字格和反复对语言风格进行了补偿。在翻译补偿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尽可能地还原源语文本所传达的语义和文化,以期对传记文本的汉译提供借鉴。译者认为,在掌握翻译补偿理论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让目的语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阅读感受。
图雅(Munkhtuya)[4](2021)在《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蒙古国的卫拉特蒙古族、中国卫拉特蒙古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蒙古卫拉族为范围,进行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比较研究,基于丰富的实地考察、民族音乐学家和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的研究资料。本文从卫拉特蒙古族的长调、仪式及综合研究出发,并对中国卫拉特蒙古族、蒙古国卫拉特蒙古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卫拉特蒙古族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目前,对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研究主要来自于民族学,民俗学和人类学视角,很少直接从音乐学角度出发,并且民族音乐学家也没有对卫拉特蒙古长调比较研究进行过多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相对全面的研究,将民族音乐学与声乐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填补卫拉特蒙古长调比较研究的空白。笔者将卫拉特蒙古长调的抒情和旋律两个方面的分析相结合,并及唱歌仪式,宗教和环境研究。虽然卫拉特蒙古人散布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他们的传统,习俗和长调仍有相似之处。他们的演唱方法,歌词都一样。但卫拉特蒙古族也受到邻近民族的影响。笔者力求在论文中探及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卫拉特蒙古族包括土尔扈特部族、杜尔布特部族、把亚特部族、厄鲁特部族、扎哈亲部族、明安图部族、和硕特部族等少数部族。笔者选择了居住在中国新疆的土尔扈特部族、蒙古族的科布多省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居住的土尔扈特部族,在比较了他们的历史、传统、习俗和长调后,选择了他们流行的长调《美丽的棕灰色马》。这首长调是在新娘亲朋好友的“哭泣的新娘”仪式中演唱的。这个仪式在中国新疆土尔扈特部族,蒙古国土尔扈特部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土尔扈特部族中仍然很常见。尽管土尔扈特部族相互分裂并相隔400多年,但他们的语言仍然是一样的。笔者在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和蒙古科布多省以及中国新疆对《美丽的棕灰色马》这首长调都进行了实地研究。
李之文[5](2020)在《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的生态批评研究,旨在从生态批评的视野展开电影批评,在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语境中考察电影的生态表达,解析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剖析电影结构性的生态表达缺失。绪论部分概括了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第一章对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第二、三、四、五章分别对美国当代电影中所关注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四个选题(主题)展开具体的电影个案批评,试图将理论与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对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结语部分总结美国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及其对我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启示。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绪论概述全文。首先指出本文生态批评的对象主要以1939年以后的美国当代电影为主,研究背景是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理论基础是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类生存范式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以及生态批评由文学向电影的渗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作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对美国当代电影进行生态批评分析研究,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寻找影像文本中规律性的东西,以生态表达的主题为标准将美国当代电影分为环境危机电影、资源危机电影、动物电影、环境公正电影四个生态主题展开论述,梳理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框架。本文从整体上把握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对构建我国电影的生态批评有着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推动中西电影的生态批评交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在电影批评中运用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理念,有利于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普及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文明,有利于强化电影生态批评的自然使命和社会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的跨学科性,尝试系统梳理和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前沿观点,通过阐述电影艺术的生态内涵,让电影在重构人类生态文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章对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三种理论分别进行阐述。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尝试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认为电影用一系列移动的图像记录着各种事物的出现、发展、互动并影响周围世界的活动与交会;电影世界通过地理形态、生物形态和拟人形态三种形态,承载、影响着电影外的世界;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级存在、二级存在和三级存在三种电影体验,电影体验连接着电影构建的世界和电影外的世界。伊瓦克伊夫认为,认识电影世界与电影外世界之间的关系,要遵循“生态系统”分析模式,研究电影的形式与意义是如何在电影的三重生态(物质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感知生态)中循环的。伊瓦克伊夫认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互动的结果,电影对建构和改变世界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旨在分析不同的生态审美成分是如何在电影的生态表达中分工协作的。英格拉姆认为,从审美多元化角度来看,艺术和大众、现实和通俗、道德和不道德,各种认知和情感策略都可以激发环保意识和生态辩论,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激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讨论。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旨在从电影中解读出反映文化、社会及人类自身内部矛盾的信息。哈格曼认为所有电影都具有意识形态,分为内容层面的被建构意识形态和形式层面的建构意识形态。哈格曼通过对同一主题、但表达方式不同的三部电影展开辩证意识形态批评,指出影片中的意识建构和被建构是矛盾的,它们完全采用了自己理应反对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就会破坏生态。电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不能摆脱意识形态,但电影生态批评可以通过辩证的意识形态批判来辨别我们复杂的欲望,并从生态和意识形态角度重新思考存在。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分别从生态哲学、生态审美、辩证的意识形态等角度肯定了电影对生态表达、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的重要作用。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指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那么在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展开电影的生态批评可以正确解读电影的生态表达;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认为所有的电影都能促进对生态的关注,那么各种类型的电影通过生态批评就可以剖析出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对电影中辩证意识形态的分析,提醒我们在做电影的生态批评时,要剖析电影结构性空白中的生态表达缺失。现阶段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对本文以下章节所研究的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等四个主题,提供了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和阐释视野。第二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危机电影主要以纪实或预言式的视听语言,展示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导致的各种类型的环境退化。环境危机电影镜头中的水土流失、沙尘暴、海洋污染、世界末日,让人们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生态崩溃,进而有效激发人类的生态意识,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考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建生态和谐的社会。但将环境危机电影中放入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看出影片的生态表达是有限的,虽然电影承认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人类造成的,但认为这一切是可以修复的,而且环境的修护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该类型影片最大的结构性空白是没有指出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疯狂掠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影片只是将责任归结到某个人、某类人的行为之上,所以其生态表达是有限的。第三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资源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资源危机电影主要以情节剧为主,影片通过震撼的镜头语言、善恶二元论、复线叙事结构,展示铁路建设、石油开采、黄金采矿、核能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表达是客观的,镜头中土地的掠夺、石油的大火、采金后的水土流失、核能泄漏对人与自然的污染,虽然只是暗线表述,但仍给人类以生态警示。同时,情节剧的设置易于让人们感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电影指出人类的进步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揭示了生态危机中人类生存的窘态,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但将资源危机电影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发现其生态表达的空白。电影对资源开采的表达是肯定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歌颂;生态危机的责任被模糊化、简单化、片面化,将生态危机的责任归咎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上,至于对生态问题的解决依旧是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电影没有对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进行讨论,试图掩盖资源危机的原因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是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生态必须让位于资源开发,所以电影不可能提供解决环境危机的真正途径。第四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动物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动物电影分别从人类视角、动物视角探索动物形象的转变、狩猎态度的更正、人类对动物的消费以及人类虐待动物的真相四个主题,阐述动物与人类、动物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在于电影中对动物主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中心主义再到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意识转变。电影中反狩猎、反消费生态意识的表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焦虑的客观对应物,也是生态意识提高的见证和促进,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对动物保护主题的关注以及解决动物危机途径的探讨。美国动物电影生态表达的缺失性在于其生态乌托邦的设想和商业性,即是动物视角的叙事也是对人类社会焦虑的映射,旨在从自然中探寻涉及性别、家庭等意识形态信仰的证据,同时认为原住民的生态智慧是可以解救美国白人堕落的灵魂、拯救生态危机的。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应该对引发生态焦虑的社会生态进行深入、全面的再现与剖析,应该从“为何为动物说话”转向“如何为动物说话”,并走向真正的生态中心主义。第五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公正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公正电影主要对城市发展、资源垄断所造成的阶级压迫,美国西进过程中对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所造成的种族迫害,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在电影中的失语状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殖民进行了生态剖析。相对于前三章对于人之外的自然、资源和动物的生态表达,本章的电影主题转向人类本身,认为根除生态危机必须要先解决环境剥削与环境压迫。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表达强调对人性、阶级、种族、生物殖民议题的建构,旨在揭示导致环境公正缺失和全球生态危机的历史、文化、现实根源;同时发掘、阐发弱势民族文化、弱势阶级生存方式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智慧,为探寻生态可持续的生存方式提供启示。环境公正电影的结构性空白在于对阶级压迫、种族剥削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非政治化和非历史化处理,规避环境公正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现实根源。电影没有去讨论其原因在于资本的私有化,是西方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而试图用电影中的和平共处替代真正的平等。阶级压迫、种族剥削需要群体的自我反抗来结束新形式的殖民主义,阶级、种族只有自己夺回话语权,才是探寻生态可持续生存方式的关键。结语,总结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生态批评研究的成果,指出对我国电影生态表达和生态批评研究的启示及意义。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为中国电影生态批评提供了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的理论借鉴。美国当代电影在电影类型、结构运用、视听表达、情节设置上对生态理念的表达对于我国生态类型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中国电影在生态表达上要避免美国当代电影中存在的问题,如人类中心主义的叙述视角、商业化对生态意识的淡化、对生态危机的责任模糊化、对生态问题解决的理想化等。中国电影的生态表达应汲取中西方的生态智慧,阐释电影与中国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电影生态批评应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下去分析,构建中国特色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
于敏[6](2020)在《重写浪漫传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互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自出版以来,借助多种文字的译本和特效电影的全球发行,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全球影响,成为世纪之交令人瞩目的通俗文学代表作品。该系列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都给读者似曾相识之感,说明罗琳充分利用了文学之“陈词”,即已经为读者所熟知的文学典故和范式,以及文学经典已经建构的情节模式和人物原型来创造新文本。罗琳的作品得以获得广泛的读者关注与共鸣,成为至少一代人的阅读记忆,其创作机制和文学特征值得严肃、深入的学术研究。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互文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我们对该系列小说的阐释,深化我们对当代通俗小说的了解;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对这部小说的研究,重新看待它所赖以存在的、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在内的整个文学传统和众多前文学文本,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虽然该系列出版初期曾引起有关文学价值、教育功能及宗教领域的争议,但随着全系列的出版与研究深入,《哈利·波特》系列的文学、文化价值被普遍认可。针对该系列小说的国内外专题研究已经在其文化内涵与文学价值方面进行了多理论角度、跨学科、多元化的学术研究。其中,以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为中心的批评关注该系列小说反映的广泛的社会现实与问题,对该系列小说反映的当代思潮和社会现实进行宏观或微观探讨;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注意到该系列与经典文本和文学传统之间的互文关联,从文学传统研究、经典作家影响、文学体裁研究等角度讨论该系列与文学经典之间的互文关系,注重考查该系列在文学传承方面的价值。在该系列的互文研究领域,其与中世纪文学,尤其是浪漫传奇的互文关联也受到关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人物塑造、故事情节、主题与氛围上都体现出典型的中世纪浪漫传奇特征,但同时,小说中的魔法“他界”又显然隐射了当代社会现实。非现实主义的《哈利·波特》系列采用了浪漫传奇的元素与范式,却能够反映现代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触摸到当下的生活真相,并且得到读者广泛、积极的回应,其中的缘故和创作机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解释罗琳如何利用文学传统之“陈词”重建文本,揭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传统文学范式进行重写的具体手法和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世纪浪漫传奇等传统文学作品作为前文本进入《哈利·波特》这一当代通俗小说的路径,及其在小说文本中产生的异质性和对话性。《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与中世纪浪漫传奇之间的互文研究,将浪漫传奇作为该系列小说巨大的互文本库中的一个典型文学传统体裁,可以更具体地分析罗琳的重写策略,以此为渠道深入了解该系列作品的创作及其创新之处,解释该系列成为世纪之交重要文学现象的原因,并管窥当代读者阅读兴趣的走向。本文以“互文性”理论基础上广义的“重写”(Rewriting)概念为基础,结合互文性理论的“意识形态路径”与“诗学形态途径”,即巴赫金、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等人对文本中多重话语及话语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主体的考察,以及热奈特等人有关互文手法和具体方式的研究,综合建构“重写”的三重框架,认为每个文本都具有互文性,都是对前文本的某种重写:“重”字既包含“重复”也包含“重新”之意,每一个重写文本又是“多重”声音的汇集。在此框架下,重点研究《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中世纪浪漫传奇进行“重写”的具体策略。总体上看,罗琳小说重写的基础是解构式挪用,最突出的重写途径是对话性戏仿,而获得的效果则是重写文本发出能够回应当下现实、并且引发读者广泛共鸣的“回声”。中世纪浪漫传奇,尤其是亚瑟王传奇留给欧洲文学传统三项重要主题,即理想主义的骑士精神、典雅爱情以及魔法的超自然力量,而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创造性地重写了这三大主题。本文通过分析该系列小说对浪漫传奇三大主题的重写过程,分别阐释罗琳重写策略的基础、途径与结果。论文首先讨论罗琳如何通过解构式挪用对浪漫传奇中作为理想整体的骑士精神与典型的骑士形象进行细致分解。骑士精神的主要内容具有武士伦理、宫廷文化与宗教精神等不同历史文化来源,本身具有内在矛盾性。罗琳回溯其构成,以笔下的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的不同分院的招生标准解构理想主义的骑士精神,继而以四个分院之间的竞争和战争,以及各分院内部的矛盾表现骑士精神内部的矛盾与断裂;同时,罗琳解构式挪用了亚瑟王原型的构成要素与人物特征,创造出小说中的双生人物哈利和伏地魔,使两者都表现出明显的骑士领袖的特质,却在“责任感”与“权力欲”这一对原本相辅相成的特质上分道扬镳,并通过这对双生人物的不同结局重新衡量了“命运”与“选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骑士精神与形象的解构、挪用、重构与选择,罗琳对骑士精神中的强权观、暴力观与血统观进行清洗,强调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论文其次讨论罗琳如何通过戏仿这一重要的重写方式对中世纪浪漫传奇的另一主题典雅爱情进行重写,并体现出其内在的矛盾与对话性。典雅爱情的主要范式,如骑士对爱人的奉献与服侍精神、爱情的磨难使人高贵、爱情中的自我克制与恪守秘密等影响了中世纪之后的欧洲文学与爱情理念。罗琳充分利用了戏仿的对话性与含混性,一方面继承了典雅爱情的主要范式和话语,另一方面却通过人物形象、爱情的表达方式以及爱情的影响等元素的“变调”处理,质疑典雅爱情的基本条件。罗琳以复调的双线情节对典雅爱情进行双线戏仿:反骑士形象的黑巫师西弗勒斯·斯内普作为体现“爱情使人高贵”的典雅爱情践行者,以一曲“副歌”严肃地戏仿了典雅爱情;通过性别和地位的错置,贝拉·莱斯兰奇作为女“骑士”表现出因为爱情而生的暴力、残忍与邪恶,谱写出一曲典雅爱情的“反歌”。双线戏仿从不同的角度重写了典雅爱情,分别质疑了典雅爱情命题的条件与结果,双重戏仿文本与源文本构成了三重交叉对话,增加了文本的含混性,使文本获得多重解读与阐释的可能性。论文最后讨论了罗琳通过魔法与巫术的重写体现出她对经典文本和当今社会的当下性回应。罗琳对魔法世界的重写并不是简单的内容挪用和扩充,而是在对中世纪魔法和巫术的神秘主义本质进行解构和颠覆之后进行的当下性重写,反映的是当今社会的现实真相。通过刻画魔法学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现代性、工具理性与技术内核,罗琳将巫术的本质“科学化”,使魔法失去了其在浪漫传奇中具有的神秘性和超自然性;“去魅”的魔法成为异世界巫师们的生存常态,而非不可知的神秘主义;罗琳则以去魅的魔法为陌生化手段,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整体戏仿,以扭曲、滑稽、讽刺的魔法哈哈镜夸张地凸显了现代社会常被忽视的怪像。本文认为,罗琳通过解构式挪用和对话性戏仿重写了中世纪浪漫传奇的重要主题,回应了浪漫传奇的理想主义传统,也讨论了其中与现代主流价值观的矛盾之处。罗琳在小说中讨论了骑士精神的构成、内涵与矛盾,试图规定新骑士精神引导个人选择;讨论了爱的不同维度,描述了“爱”与“善”之间的复杂关系;刻画了当下人类存在的真相与怪相,回应了当代典型的孤独与焦虑。《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浪漫奇幻作品,混杂现实于魔法叙事之中,戏仿现代芸芸众生之相,表现出作者富于幽默的同情心和对现代社会的敏感观察,将“传奇”的理想主义和故事传统重新带回了当下阅读的焦点。
宋红岩[7](2020)在《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文中研究说明微媒介是当下最具影响力和颠覆性的媒介形式,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同时也使人们更依赖媒介,它全方位重构着人们的生活,并将人类的生存方式带入到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今天身处微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切身感受着微媒介强大影响力的我们,不能不以理性的姿态,去探究微媒介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我们只有直面所身处时代的媒介变革及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才能更好的透视社会、反观自身,同时看清微媒介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并带给我们哪些利与弊。本论文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展开探讨,试图从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微媒介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话语权方式、感知方式、审美方式等角度深入分析微媒介的变革力量和颠覆性的影响。第一章从媒介的演变历程和微媒介的崛起入手,主要介绍了媒介的变革历史及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影响。继而对微媒介的界定、形态、产生的逻辑背景以及本文探讨的微媒介对人的生存方式重构的几个维度进行界定和概述。第二章主要围绕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进行分析,探讨了微媒介如何重塑电子媒介人,分别从哲学主体性构建、传播学的主体延伸、文化学的文化身份等层面的主体“自我”实现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微媒介在重构主体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对主体的“非我”异化和对主体人格重塑的过程。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微媒介对生产方式的重构展开,微媒介时代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论文从微媒介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生产时代,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集成化和柔性化。微媒介同样对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使得当代的文化生产方式迥异于传统的文化生产,产生参与性、互动性、生产与消费一体化、草根性、共享性等特点,同时大数据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的个性化、定制化成为可能。第四章主要从微媒介对人的消费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入手,着眼于当前消费主义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重点论述电子经济、电商平台与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方式的出现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颠覆性影响,探讨数字化经济在给人们带来全新消费方式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同时让人们陷入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之中。第五章从微媒介对话语权力的重构入手,分析微媒介的出现对话语权力变迁的影响。微媒介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使得“微”政治应运而生,同时新型的社会控制方式也随之产生,权力和非权力在博弈之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微媒介的兴起,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声音,媒介的赋权作用在微媒介时代更加明显,同时微媒介的独特性也使得大众在某种程度上复归“沉默的螺旋”。第六章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方式的重构展开论述。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不同感知方式,也会对人的审美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微媒介使人的感知方式产生媒介化、他者化、去时空化、感知偏向视觉化等特点;同时微媒介也使审美方式产生交互性、虚拟化、奇观化等特点,也出现审美泛化、审美体验浅表化和审美认知错位等审美困境。
申育娟[8](2020)在《“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文中研究说明“狄更斯改写小说”(Dickensian rewriting)指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挪用和/或戏仿狄更斯作品当中的人物、情节,他的创作风格或其生平而创作的小说。论文选取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创作的“狄更斯改写小说”—努南(Michael Noonan)的《麦格威奇》(Magwitch,1982)、博德(Carmel Bird)的《蓝鸟咖啡馆》(The Bluebird Cafe,1990)、凯里(Peter Carey)的《杰克·麦格斯》(Jack Maggs,1997)和弗拉纳根(Richard Flanagan)的《欲望》(Wanting,2008)—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照后殖民文学理论和原住民文化相关研究,以文化记忆为切入点,考察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对狄更斯的“后殖民改写”。这里的文化记忆指人们借助文本、图象、节日、仪式等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式所形成的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特定时代的记忆。因澳大利亚曾为英国殖民地,本土作家对帝国经典的改写往往被归于“逆写帝国”一类。论文指出,以上四部改写作品并未囿于“逆写帝国”范畴,澳大利亚作家改写狄更斯作品并非意味着他们对狄更斯作品的否定。狄更斯作品既因其体现出的帝国情感结构成为抵抗对象,也凭借其经典身份成为崇敬和怀念的对象。改写作家与狄更斯之间属于对抗式对话的关系,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狄更斯独特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超越了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并突出他们对本土身份的重视。有鉴于此,论文论证澳大利亚作家通过讲述本土特殊历史揭示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改造对狄更斯其人、他的作品以及作品中呈现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记忆,同时塑造本国独特历史文化记忆并以此重新建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四部小说的改写对象虽同是狄更斯作品,但它们讲述澳大利亚不同群体的历史,并探讨这些群体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杰克·麦格斯》与《麦格威奇》着眼于流放犯在澳大利亚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塑造白澳身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欲望》和《蓝鸟咖啡馆》分别呈现了被殖民时期原住民的悲惨境遇和后殖民时代原住民历史与文化被商业化的现状,并聚焦于原住民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凯里在《杰克·麦格斯》中将麦格威奇(小说中更名为麦格斯)这样的男性流放犯看作澳大利亚的建国之父,但小说以伦敦为主体的故事结构、麦格斯对英国身份的强烈认同以及澳文化对英国文化的传承等均说明澳国族身份难以摆脱英国的影响。凯里建构的以白人男性为主导的白澳身份具有矛盾性。与凯里塑造的男性流放犯神话不同,努南在《麦格威奇》中突出了流放地白人女性(包括女性流放犯和流放犯的女性后代)在流放地经济发展和思想风貌塑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她们同样为构建白澳身份作出重要贡献。《麦格威奇》与《杰克·麦格斯》关注狄更斯小说中边缘化的流放犯,弗拉纳根的《欲望》则将狄更斯作品中完全缺席的群体—澳大利亚原住民—置于文本中心。小说展现了原住民被殖民时期的历史与他们的独特文化,批判英帝国对原住民进行的殖民占领与文化压迫,并强调原住民历史文化是澳国族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德的《蓝鸟咖啡馆》同样关注原住民历史与文化,但该小说着重展现了白人开设的博物馆对原住民文化及其被殖民历史与当代历史的储存。换言之,从被殖民时期至今,原住民从未掌握展现自身历史文化的权力,他们尚未被纳入澳国族身份之内,而且自身独特的族群与文化身份也被剥夺。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改写狄更斯的作品和传记,讲述了流放至澳大利亚的英国罪犯和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历史,塑造了澳大利亚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构建了以流放犯和原住民为主体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
王妺[9](2020)在《当代伦理生活中的慈善行为与道德基础 ——基于规范伦理层面的反思》文中研究表明近三十年来,全球贫困问题有所缓解。当前全球贫困问题呈现出两个突出特征:第一,据预测,未来的绝对贫困人口将主要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第二,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相对贫困成为当代贫困问题的最突出矛盾。如果承认个人慈善有助于缓解贫困,探讨“如何行善”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人类个体而言,承担慈善义务以帮助他人是常识道德和规范理论的普遍要求。在规范理论中,功利主义基于不偏不倚的道德立场,为每个人的利益和福祉赋予了平等的考量,这一方面为个体采取慈善行为提供了充分的道德理由,但另一方面,功利主义的个体慈善原则也面临着要求过高以及忽视个体独特性的批评。由康德伦理学发展而来的道义论将“不伤害原则”视为道德的最低限度,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善的要求,但道义论提出的慈善义务似乎不能充分地说明,人们为什么有义务去缓解相对贫困。在西季威克“实践理性二元论”的启发下,应当首先对不偏不倚的传统道德立场进行反思,进而去思考行善的本质及其行动原则。为了进一步说明个人偏好与不偏不倚在道德立场上的关系,首先要对个人偏好的伦理重要性进行考察。本文借助综合性论证来扞卫个人偏好,并为合理偏倚性(合理偏好)做出定义。基于该定义,本文最终借助“功能性方案”对不偏不倚的传统道德立场做出了修正,其结论是:第一,一阶道德允许人们采取偏好行为,但在二阶的意义上,道德仍然要求人们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去促进每个人的美好生活;第二,不偏不倚的二阶道德观点为一阶观点施加了限制。这一道德立场对慈善行为的启示是:第一,应当把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作为行善的基本限度;第二,将道德领域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政治领域中加以审查。基于修正的道德立场以及该立场对慈善行为的启示,本文借助“依赖性论证”指出,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应当建立在人类的脆弱性本质和能动性本质上。首先,为实现美好生活,人们应当形成一种互惠性依赖,即,为了培养和发展能动性而主动选择融入彼此,又为了避免脆弱性本质以及防止损害能动性本质而选择彼此互利互惠。慈善行为就内在于上述互惠性依赖的要求中,构成了慈善的本质。其次,分析互惠性依赖的规范性,从而回答个体采取慈善行为的规范性以及动机问题。再次,将有关行善限度的理解放入到公共政治生活中去考察,并最终按照新的道德立场提出五条行善原则。
朱福芳[10](2020)在《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文中研究说明关于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般印象是十九世纪末期英国一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海上惊险小说《金银岛》的作者,而不会想到他同时也是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斯蒂文森的创作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探索文学创作表现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一直为其所钟爱。在44年的短暂生命中,斯蒂文森共创作了12部小说、4部短篇故事集、4部诗集、5部旅行文集、6部杂集和2部非小说集,其内容涉及冒险、航海、海盗、阴谋、道德、人格、儿童、旅行等多种主题。斯蒂文森作为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劳绩为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之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他的作品进行探讨,可以挖掘斯蒂文森的文学价值以及正确认识他对英国文学和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乃纳入英国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语境下斯蒂文森文学思想与创作文本的专题研究。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对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品读与诠释。以斯蒂文森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在继承发展早期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主张及其特征。斯蒂文森的文学创作可谓忠实地实践其文学理论,他认为浪漫的文学要讲好故事,文学创作要重视想象的作用,并提出小说之于成人就是“游戏”等观点。通过对斯蒂文森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其新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于“新”和“奇”两个方面。本乎此,以他的创作尤其小说作品为基础,着重从“游戏”和“冒险”两个审美维度来分析其创作的新与奇,挖掘存乎其中的文学张力与阅读魅力,达到对该文学个案的解读,是论文的目标。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梳理、分析斯蒂文森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以及之于“新浪漫主义”的建构意义。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论述了新浪漫主义概念、内涵的界定与释义;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的关系;研究综述;论文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该部分首先重点辨析新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异同,并着重探讨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此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斯蒂文森与浪漫主义的研究情况,从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与价值。再次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诞生和创作特征。此部分内容首先探讨新浪漫主义的兴起。研究作家作品,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分析,即文学创作和它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也与19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阐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古已有之,而且一直与现实主义同生共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不同的形式。探究新浪漫主义既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更有所创新,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早期浪漫主义进行继承与发展。其次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主要分析新浪漫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之异同。新浪漫主义大胆、有意地把“幻想”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这些幻想往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历险,其创作追求“新”与“奇”。具体来说大抵体现在三个层面:在精神追求上,自由、民主、正义的社会理想淡化,很少或不再抒发对政治的狂热,而更加渴求于未知世界的冒险。在生存意识上,不再热衷于塑造精神高大上的孤身奋战的自我主义英雄,而是刻画具有积极进取意识的强者。从审美特征上看,主观的、激情的、理想的、哀婉的意识逐渐消褪,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被冷峻但特异的写实风格所代替。此外,作家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也不再是单纯地描绘或着意突出诗情的田园风光,更多则是对异域风情的痴迷或刻意表达。第二章梳理斯蒂文森的生平与创作,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首先概述作家生平事略与写作生涯,究索他的成长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继而观照他的文艺思想与小说观。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带有所谓“世纪末”色彩。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以离奇的故事、悬念的情节、多彩的异域风情吸引大批读者。斯蒂文森的文艺观,既是兹观念系统的艺术实践,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创作产品的某种注脚,体现着其文学追求与审美标准。文学观与文学创作水乳交融,灌注了作家对文学、人生、社会等各方面的思考,浸润着生命感悟、价值理想以及独具个性的真知灼见。他执念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因此作家必须会讲故事;小说创作就像布局游艺并深入游戏之中,让人愉悦;作家应充分释放智力,极端重视想象的作用。以自己的创作为基石,作家试图建立起一种适合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新观念。斯氏文艺观,具有实实在在的、独成体系的理论价值:既包括对小说本质的思考,也包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他的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观,体现在一系列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品之中;而集中表现于不遗余力地突出“新”与“奇”的特点。第三、四章为作品论。在斯蒂文森文艺观的基础上,研究其主要代表作品,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小说(兼顾散文与诗歌)作为证例,重点究析“游戏”与“冒险”两个审美特征,具体选择四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和一部诗集进行解读与论析。第三章探讨斯蒂文森创作中的“游戏”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核心观念。斯蒂文森认为人与世界和解的最佳方式在于应该像孩子一样游戏,在游戏中建立亲和关系。他设计了一个个游戏,置小说人物于荒岛、高地、旷野等可以刺激人丰富想象力的地理空间,与能够和当前拉开一定距离的历史时间的立体之维里尽情嬉戏。此章选择《诱拐》和《黑箭》两部长篇小说作例释,透析斯蒂文森在苏格兰、英格兰之历史时空故事语境中的“游戏”运作。作家把读者拉进游戏世界,在虚构与真实、严肃与娱乐、历史与现实中感受新浪漫主义释放出的艺术魅力。第四章探讨“冒险”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另一个核心观念。斯蒂文森似乎是驾轻就熟地把冒险故事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并把遥远的异域、奇异的人物、荒凉的孤岛、浩渺的海洋融进故事机理,展示出新浪漫主义的脱凡之美。人物不断地冒险、探奇、寻觅,把冒险作为一门艺术,一个理想目标。参与者或者获得一笔财富,或者窥见一个理想王国,或者进行一次道德救赎之旅。像所有的艺术追求一样,冒险即便没有达到终极目标,其乐趣也往往以充分展示的方式获得最大化,换言之,冒险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此章以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和散文、诗歌作例释,揭示斯蒂文森创作的这一新浪漫主义重要特征。第五章论析斯蒂文森的价值意义和启示影响。斯蒂文森用新浪漫主义小说征服了英国民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是一位深具内涵极有价值的伟大作家,所以其作品长期流传不衰,并且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斯蒂文森拓展了英国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赋予浪漫主义以新的内容和蓬勃的生命力。他的所有叙事作品不仅富有充满浪漫色彩的壮丽景色和奇风异俗,包括原野森林、荒山峭壁、洋滩海浪、盗群习约、切口黑话之类,也很多迷信传说、贪欲恶习、双重人格等等。这些作品尽管不是毫无瑕疵、完美无缺,但无不洋溢着清新、奇特,自然、突兀,亲切、惊悚的浪漫格调,具有毋庸置疑的审美价值与启发借鉴意义。他开辟的新浪漫主义传统,被稍后的知名作家赖德·哈格德所继承。斯蒂文森还直接启发了19世纪后期名噪一时的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烫烙着《化身博士》的深刻印痕;还有赫伯特·威尔斯的幻想小说《隐身人》、约瑟夫·康拉德的《秘密分享者》等作品,灵感显然也都来自《化身博士》。此外,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斯蒂文森文学传统的英国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也包括康拉德)于多个层面上步斯氏后尘,尤其是冒险小说的创作,而其中显而易见的殖民扩张色彩亦与之不无关系。及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勃兴,其实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文学创新包含一些现代主义元素,这些因子就不同程度地为现代派作家所吸收,尤其涉及关于人格、精神、异化、道德、存在与生存等问题时,成为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一个源泉,这方面《化身博士》比较典型,同时还包含着对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超越国界而广及世界文学范畴的。最后第六部分是结语,乃是对全文的收束与总结。着重思考历史上的英国新浪漫主义文学与斯蒂文森在当下高科技信息霸权时代,图文斑斓、碎片阅读、娱乐至上语境下的命运或前途。斯蒂文森倒似乎更像一个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遗留下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范典,经过变异仿佛演化而为一个不乏自觉意识的文学现象,这一现象丰富和拓展了文学表现的能量和空间,它既是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的特有景观,更是一个世纪之后世界文学的一条风景线。试看《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以来的几十年,充满冒险传奇的小说、卡通、影视、游戏等等,除去其中用以吸引眼球的魔幻因素,受众似乎能够隐约发现斯蒂文森的思维逻辑与格局。也许,作家与新浪漫主义文学遗产的活力依旧,像所有文学史上那些曾经焕发异彩的文学遗产一样,仍在不断地给予作家以灵感。
二、另一个世界里的爱情和成长:《巴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另一个世界里的爱情和成长:《巴伦》(论文提纲范文)
(1)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作为文学流派和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一节 作为文学流派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二节 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三节 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 |
第二章 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 |
第一节 幽灵叙事:死者人物信息组打造的多重时空体 |
一、素材、故事在漂移中不断重组的时空体之间的对话 |
二、多重聚焦下人物与事件的相互充实 |
第二节 复调历史:记忆与现实在魔幻叙事场中的多声部对话 |
一、历史叙事不可靠的连续性勾连出的真实故事 |
二、真相故事与真实故事的角逐:素材与文本意义的生成 |
第三章 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 |
第一节 叙述主体无序变位:指向存在与反思的叙事 |
一、不和谐的叙事主体:意义和价值冲突 |
二、行动元的双向功能:真假图式 |
第二节 阐释编码之间的冲突性意指 |
一、橡皮擦拭的轨迹:可靠与不可靠叙事之间的信赖游移 |
二、空间与场所:多重象征意义之间的悖论 |
第四章 隐形叙述层提供的重构与修复性故事 |
第一节 去符号化和再符号化的历史重构 |
一、碎片浮出:在多重故事的缝隙中敞开的真相 |
二、文化再生与身份链接中生产的可靠叙事:重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在叙事中“发明”而非“发现”自我 |
一、魔幻话语重塑故事现场:记忆折返与元故事重构 |
二、虚构时空中故事的修复性与超越性 |
第五章 魔幻叙事的拓展形态及叙事功能 |
第一节 魔幻叙事的家族相似性 |
一、普泛化存在的魔幻叙事 |
二、魔幻叙事拓展形态的多样性及典型模式 |
第二节 魔幻叙事空集中分形与迭代的故事 |
一、故事分形的内在机制:集合元素的形态、运动和敞开 |
二、周而复始的事件性:故事的迭代和真理的递归 |
第三节 魔幻叙事游戏及其哲理性 |
一、声音分裂的肌理:间离故事中的空缺主体及无限性游戏 |
二、游牧的自由与困境:宇宙模型、叙事本体及存在 |
结语:走向魔幻叙事学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叙事美学特征 |
第一节 简约之美,道无穷之意 |
一、语言的简洁凝练 |
二、环境描绘的简练 |
三、情节淡化 |
第二节 真诚之美,彰显人性光辉 |
一、真实诚恳的创作态度 |
二、心灵美的欣赏与判断 |
三、儿童的纯真心灵 |
第三节 自然之美,美在生命 |
一、自然美:卡扎科夫的心灵归宿 |
二、自然美与道德的关系 |
三、自然美的生态智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建构 |
第一节 叙事的抒情性 |
一、叙事视角的抒情性 |
二、叙事情调模式 |
第二节 叙事的音乐性 |
一、叙事内容的音乐性 |
二、叙事语言的音乐性 |
三、叙事结构的音乐性 |
第三节 叙事时间的内化 |
一、季节时间内化的情感体验 |
二、日常生活时间的内化 |
三、叙事时间的模糊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卡扎科夫抒情叙事之体裁混合特点——以《北方日记》为例 |
第一节 《北方日记》日记与游记体裁的混合 |
一、日记体真实性与游记灵活性的结合 |
二、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
第二节 《北方日记》中诗与随笔体裁的混合 |
一、诗歌元素的引用与随笔形式的自由 |
二、诗意与内蕴思辨的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
第一节 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狩猎 |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
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
第二节 卡扎科夫与契诃夫:幸福 |
一、个人幸福与社会现实 |
二、幸福与道德 |
第三节 卡扎科夫与布宁:怀旧 |
一、怀旧涵义 |
二、怀旧与审美 |
第四节 卡扎科夫与普里什文:俄国北方 |
一、北方的神秘之美 |
二、北方的人性之美 |
第五节 卡扎科夫与帕乌斯托夫斯基:旅行 |
一、旅行:心灵的回归之路 |
二、道路意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翻译补偿视角下《亨利八世的子嗣》(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Project Description |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
1.1 Pre-translation |
1.1.1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
1.1.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1.3 Translation Tools |
1.2 While-translation |
1.2.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
1.2.2 Glossary of Terms |
1.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
2.1 Necessities of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
2.2 Previous Studies of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Theory |
2.2.1 Definitions of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
2.2.2 Classifications of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
2.2.3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of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
2.3 Xia Tingde’s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Theory |
Chapter Three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Theory |
3.1 Semantic Compensation |
3.1.1 Amplification |
3.1.2 Specification |
3.1.3 Extension |
3.1.4 Generalization |
3.2 Cultural Compensation |
3.2.1 Annotation outside Text |
3.2.2 Annotation within Text |
3.2.3 Explanation |
3.3 Aesthetic Compensation |
3.3.1 Four-Character Words |
3.3.2 Repetition |
3.4 Summary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附件 |
(4)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前人的研究 |
(一)蒙古国的卫拉特长调研究现状 |
(二)中国卫拉特蒙古长调研究 |
(三)俄罗斯的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 |
(四)卡尔梅克长调研究 |
(五)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其他语言研究 |
二、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卫拉特蒙古部族概述 |
第一节 卫拉特蒙古历史 |
一、卫拉特名字的由来和意义 |
二、卫拉特蒙古历史 |
三、卫拉特部族们 |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婚礼习俗 |
一、结婚年龄 |
二、选择一个新娘 |
三、求婚 |
四、给彩礼和拿嫁妆 |
五、制作蒙古包 |
六、婚礼告别歌曲 |
七、教育歌曲 |
八、献祭长调 |
第三节 卫拉特蒙古的宗教信仰的关系 |
一、卫拉特蒙古的宗教 |
二、卫拉特蒙古宗教长调《沙斯惕尔道长调》 |
第二章 卫拉特蒙古部族长调概述 |
第一节 卫拉特蒙古民间口头艺术、乐器、舞蹈 |
一、民间口头艺术 |
二、民间乐器 |
三、卫拉特蒙古舞蹈 |
第二节 卫拉特长调分类,形式特点 |
一、长调的名称和起源 |
二、长调分类 |
第三节 旋律特点 |
一、长调旋律的结构、形式 |
二、长调旋律音阶、调式 |
三、长调旋律音调和动作 |
第四节 节奏特点 |
第五节 歌词特点 |
一、卫拉特蒙古语言 |
二、卫拉特蒙古歌词的节与行 |
三、卫拉特歌词的格律与修辞 |
四、卫拉特歌词的格律与韵律 |
五、卫拉特蒙古族长调歌词的意义 |
第三章 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的特征及《美丽的棕灰色走马》长调分析 |
第一节 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现状 |
一、中国境内的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现状: |
二、蒙古国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 |
三、卡尔梅克长调研究 |
四、国外土尔扈特长调研究 |
第二节 土尔扈特部族历史和特点 |
一、土尔扈特名称含义 |
二、土尔扈特蒙古族历史由来 |
第三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唱的环境和仪式 |
一、奉献长调 |
二、教育长调 |
三、哭嫁长调 |
第四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歌词分析 |
第五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旋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 |
一、电影世界的三种形态:电影对世界的构建 |
二、电影体验的三级存在:电影对世界的作用 |
三、电影的三重生态:电影与世界的关系 |
第二节 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 |
一、艺术电影的生态批评 |
二、大众电影的生态批评 |
三、道德中立电影的生态批评 |
第三节 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 |
一、资本与生态的不可调和 |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危机 |
三、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生态视域下的沙尘暴 |
一、沙尘暴的首次揭露 |
二、沙尘暴元凶的生态讨论 |
三、沙尘暴的生态原罪 |
第二节 洪水危机与环境治理 |
一、洪水的记录者:《大河》 |
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与洪水治理 |
三、《大河》与生态 |
第三节 海洋殖民与生态危机 |
一、海洋环境初探 |
二、海洋空间殖民 |
三、海洋资源开采与生态危机 |
第四节 电影中的气候变化 |
一、《后天》的预言式生态解读 |
二、《难以忽视的真相》的生态表达 |
三、气候变化与生态关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资源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铁路建设与环境退化 |
一、铁路对美国生态环境的改变 |
二、《和平联盟》:水牛因铁路而消失 |
三、《荡寇志》:对土地资源的掠夺 |
第二节 石油工业的壮观与生态 |
一、《塔尔萨》:石油大火与环境 |
二、镜头下的生态 |
三、石油开采与生态的让步 |
第三节 黄金采矿业与水土流失 |
一、《苍白骑士》中的水力采矿 |
二、《苍白骑士》中的二元论:生态的维护与破坏 |
三、对生态可持续的探讨 |
第四节 核能:隐形的污染 |
一、核传记电影:《丝克伍事件》 |
二、核类恐怖片:《危机》 |
三、核污染引发的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动物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海洋动物与生态 |
一、电影中的恶魔:大白鲨 |
二、人类的朋友:海豚 |
三、逆戟鲸:回归自然 |
第二节 反狩猎电影的生态陈述 |
一、水牛狩猎:《水牛比尔》 |
二、《最后的狩猎》:对水牛的疯狂屠杀 |
三、反羽毛运动:《穿过沼泽》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 |
一、《小鹿斑比》:森林生态的破坏 |
二、《海底总动员》:海洋生态的破坏 |
三、生态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地球人的人性维度 |
一、《地球公民》 |
二、惨绝人寰的虐杀 |
三、人性维度与地球生态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人性的消失 |
一、农民的抗争与消失 |
二、城市化与人性的腐败:《唐人街》 |
三、人性的泯灭:《超世纪谍杀案》 |
第二节 印第安人与环境公正 |
一、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
二、印第安人银幕形象的转变 |
三、《烟火讯号》中的印第安保留地 |
第三节 银幕中的墨西哥裔美国人 |
一、无能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形象 |
二、墨西哥裔与土地的持续分离 |
三、墨西哥裔银幕形象的改观 |
第四节 生物殖民——可以随意处置的身体 |
一、生物殖民 |
二、药物试验体:《不朽的园丁》 |
三、跨国器官交易:《美丽坏东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重写浪漫传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互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源起 |
二、《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重写骑士精神与形象:解构式挪用 |
第一节 中世纪浪漫传奇传统及其影响 |
第二节 解构式挪用 |
第三节 霍格沃茨四大分院:分裂的骑士精神 |
一、四大分院与骑士特质 |
二、荣誉与暴力:分院间的对立与战争 |
三、二元对立:分院内部矛盾的声音 |
第四节 哈利与伏地魔:分裂的亚瑟王原型 |
一、亚瑟王及其骑士特征 |
二、“双生”人物:哈利与伏地魔 |
三、“预言”、“选择”与命运 |
第二章 重写典雅爱情:对话性戏仿 |
第一节 典雅爱情与戏仿 |
一、浪漫传奇中的典雅爱情 |
二、戏仿中的典雅爱情 |
第二节 “反骑士”的典雅爱情:作为“副歌”的戏仿 |
一、作为结构的典雅爱情范式 |
二、黑巫师的典雅爱情 |
第三节 “女骑士”的典雅爱情:作为“反歌”的戏仿 |
一、被颠覆的典雅爱情范式 |
二、疯女巫的典雅爱情 |
第三章 重写魔法与巫术:当下的回声 |
第一节 魔法与现实:从骑士浪漫传奇到《哈利?波特》 |
第二节 魔法学校:“科学化”的魔法 |
一、巫术与科学 |
二、霍格沃茨的课程设计与现代性 |
三、主要课程与实用主义 |
四、次要课程与神秘主义 |
第三节 魔法社会:生活中的魔法 |
一、消费生活:消费文化与巫术文化 |
二、家庭生活:现代家庭文化与魔法的日常化 |
三、娱乐生活:现代娱乐文化和图景 |
四、政治生活:“魔法即强权” |
第四节 “去魅”的魔法:生活的常态 |
一、现代世界:物质与自我主义 |
二、魔法世界:他者?回声 |
结论 |
引用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致谢 |
(7)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媒介演变的历程与微媒介的崛起 |
一、媒介演变的历程 |
(一)口传媒介 |
(二)文字印刷媒介 |
(三)电子媒介 |
(四)网络媒介 |
二、微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
(一)微媒介的界定 |
(二)微媒介的主要形态 |
(三)微媒介兴起的逻辑背景 |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
(一)生存方式内涵 |
(二)媒介演变与人的生存方式变革关系 |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
第二章 主体重构:微媒介重塑电子媒介人 |
一、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
(一)生存场域媒介化背景 |
(二)电子媒介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三)电子媒介人的三种形态 |
二、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建构 |
(一)主体功能的延伸性与解放性 |
(二)主体交往的媒介性与虚拟性 |
(三)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易变性 |
三、电子媒介人的主体异化图景 |
(一)电子媒介人的“非我”异化 |
(二)电子媒介人的人格重塑 |
第三章 文化生产方式重构:微媒介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
一、文化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 |
(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
二、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
(一)文化生产的碎微化 |
(二)文化生产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
(三)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与共享性 |
(四)大数据与文化生产的新内容革命 |
三、“微文化”时代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
(一)“微文化”的阅读与“反阅读” |
(二)文化的平面化与去深度化 |
(三)文化的泛娱乐化与商业逻辑 |
第四章 消费方式重构:微媒介与电子消费方式构建 |
一、微媒介与消费方式转型背景 |
(一)电子商务的崛起 |
(二)消费理念的转变 |
(三)网络消费分层的出现 |
二、电商平台与“线上经济” |
(一)购物模式的变迁 |
(二)电商直播与网络购物 |
(三)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 |
三、电子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 |
(一)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 |
(二)电子移动支付与消费行为影响机制 |
(三)知识付费经济与文化教育消费新趋势 |
第五章 话语权力重构:微媒介与社会话语权力变迁 |
一、“微”政治的出现 |
(一)“微”政治的内涵 |
(二)微媒介与政务公开化 |
(三)微媒介与公权力透明化 |
二、无处不在的“凝视”:新型社会控制方式 |
(一)全景敞视机制 |
(二)非权力与反权力监督 |
(三)后真相时代与“无影灯效应” |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赋权 |
(一)网络舆情与大众信任危机 |
(二)乌合之众与“羊群效应” |
(三)“沉默的螺旋”的回归 |
第六章 审美方式重构:微媒介与审美方式的新拓展 |
一、微媒介与人的感知方式重构 |
(一)感知方式的演变历程 |
(二)感知方式的延伸与拓展 |
二、微媒介重构人的审美方式 |
(一)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
(二)审美体验的虚拟化 |
(三)审美效果的奇观化 |
三、微媒介时代的审美困境 |
(一)审美泛化 |
(二)审美体验浅表化 |
(三)审美认知错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经典改写 |
二.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小说” |
三.理论框架—文化记忆 |
四.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与文化记忆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流放犯形象重塑与白澳身份 |
第一节 《杰克·麦格斯》:流放犯形象重塑 |
第二节 单向的英国身份认同与英国绅士身份祛魅 |
第三节 白澳身份建构及其矛盾性 |
第二章 流放地白人女性与白澳身份 |
第一节 《麦格威奇》中边缘化的男性流放犯 |
第二节 女性形象重塑 |
第三节 《麦格威奇》中的反记忆话语 |
第三章 “逆写帝国”: 原住民历史与文化展现 |
第一节 《欲望》:经典作家与边缘人物的并置 |
第二节 “英国性”及其内在矛盾 |
第三节 认知暴力下的原住民 |
第四章 殖民主义在当代的延续及其新形式 |
第一节 《蓝鸟咖啡馆》:殖民历史的当代回响 |
第二节 博物馆记忆 |
第三节 博物馆的商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当代伦理生活中的慈善行为与道德基础 ——基于规范伦理层面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贫困与慈善 |
第一节 当今世界的贫困现状及其可能原因 |
(一)全球贫困的基本状况及其恶果 |
(二)造成全球贫困的可能因素 |
第二节 个体慈善对于缓解贫困的道德重要性 |
(一)个体关心他人贫困处境的道德依据 |
(二)关于慈善的语义澄清 |
(三)个体采取慈善行为的必要性 |
第三节 理论研究综述与本文研究主题 |
(一)个体慈善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本文研究主题 |
第四节 论证结构与论证方法说明 |
(一)本文论证结构 |
(二)本文论证方法说明 |
第二章 传统道德立场下的慈善义务及其局限性 |
第一节 “辛格原则”与功利主义的道德要求 |
(一)辛格的个体慈善原则及其批评 |
(二)功利主义的道德要求 |
第二节 道义论的慈善义务及其困境 |
(一)康德伦理学的义务概念及不完全的慈善义务 |
(二)道义论对慈善义务的界定及其问题 |
第三节 传统道德立场在解释慈善义务上的局限性 |
(一)实践理性二元论对传统观点提出的挑战 |
(二)不偏不倚的传统道德观点及其问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传统道德立场的反思:融合不偏不倚与合理偏好 |
第一节 个人偏好的重要性 |
(一)对个人偏好的三种基本论证及其问题 |
(二)个人偏好的综合性论证 |
(三)合理偏好的定义及其规范性说明 |
第二节 融合不偏不倚与合理偏好的两种方案 |
(一)解释性方案及其问题 |
(二)功能性方案及其论证 |
第三节 修正的道德立场对慈善义务的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善的准绳:美好生活的基本限度 |
第一节 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 |
(一)行动主体的两种自然本质:脆弱性与能动性 |
(二)行动主体的社会本质:依赖性及其两面 |
第二节 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与互惠性依赖的规范性 |
第三节 从个体生活到公共生活:慈善义务在政治领域的基本限度 |
第四节 修正的道德立场与慈善原则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名谓辨析:“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
二、“新浪漫主义”概念及内涵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与创作特征 |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的诞生 |
一、“新浪漫主义”诞生的时代社会语境 |
二、“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 |
一、精神追求:未知世界的冒险 |
二、生存意识:进取的强者 |
三、审美特征:写实的文风 |
第二章 “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斯蒂文森 |
第一节 斯蒂文森生平与创作 |
第二节 斯蒂文森的文艺观 |
第三节 “新”与“奇”:斯蒂文森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 |
第四节 语言妩媚——美文作家 |
第三章 游戏:“艺术即使不娱乐大众,也要自娱自乐” |
第一节 《诱拐》:在苏格兰高地上游戏 |
一、现实之力:真实的游戏 |
二、想象之美:虚构的游戏 |
三、作者与文本的游戏 |
第二节 《黑箭》:在历史中游戏 |
一、历史的记忆与创伤 |
二、历史的调剂与慰藉 |
三、历史的传承与创新 |
第四章 冒险:“人世荒野中的旅行” |
第一节 《金银岛》:寻宝冒险 |
一、独特的冒险叙事 |
二、对人性善恶的挖掘 |
三、神秘而浪漫的世界 |
第二节 《化身博士》:道德冒险 |
一、变身:取善还是择恶? |
二、伪装:本质存在还是悲剧宿命? |
三、自杀:忏悔还是逃避? |
第三节 荒野与花园:精神冒险 |
一、心灵的栖居:自然 |
二、冒险的诱惑:荒野 |
三、行走的力量:乐观 |
第五章 斯蒂文森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斯蒂文森之于英国文学 |
第二节 斯蒂文森之于世界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另一个世界里的爱情和成长:《巴伦》(论文参考文献)
- [1]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 林佳. 武汉大学, 2021(02)
- [2]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D]. 张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翻译补偿视角下《亨利八世的子嗣》(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春蓉. 兰州大学, 2021(12)
- [4]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D]. 图雅(Munkhtuya).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5]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D]. 李之文. 山东大学, 2020(01)
- [6]重写浪漫传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互文研究[D]. 于敏. 南京大学, 2020(10)
- [7]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D]. 宋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D]. 申育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9]当代伦理生活中的慈善行为与道德基础 ——基于规范伦理层面的反思[D]. 王妺. 浙江大学, 2020(01)
- [10]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D]. 朱福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