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轮机凝汽器内抽汽管道加装保温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郭峰[1](2020)在《耦合热泵的某300MW供热机组余热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能源逐渐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促使人类对能源的探索更加深入。常规的火电厂发电,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汽轮机排汽导致大量的热损失,造成能源的浪费。如果对这部分废热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将低品质的乏汽用于供热,既能有效减少生产中能源的浪费,又能保护环境,是节能环保的一项有力措施。本论文基于我国火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现状,分析了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特征,研究了吸收式热泵技术的技术原理、热力学特性,将热泵技术应用在电厂的余热回收过程中,并对热泵技术的可行性加以论证。本论文对应用在电厂余热回收技术中的300MW供热机组耦合吸收式热泵展开研究,并对回收技术加以优化,为工程改造和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供热量一定的前提下,采用热泵进行供热产生的热力性能相较于抽汽供热要好一些;在供热工况均能满足总供热量的要求时,应优先选择吸收式热泵系统进行供热。(2)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对乏汽余热进行回收,随热网供水温度增加,最终实现热电厂的热力性能优化,热网供水温度由原来的58℃增加到后来的80℃时,节煤量也随之增加了约1/3;机组背压对热泵供热系统的热力性能影响不大,但是热电厂综合效率、系统节煤量都随着背压的増加而降低,因此,供热量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低的机组背压;热泵性能系数COP的增加有利于热电厂与热泵供热,COP从1.5增加至2.0时,供热(火用)损直接从63.89GJ/h降低至0.74GJ/h。(3)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利用改造,增加了机组的供热能力。本文2×300MW供热机组耦合吸收式热泵后,可增加外供热能力130MW,实现新增供热面积236万m2。(4)在对电厂余热进行回收的过程中采用热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减少发电过程中能源的浪费,也减少了排除的有害气体以及煤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文对2×300MW供热机组展开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造,在额定供热工况,单机组可回收100t/h的乏汽热量来进行供热,使得机组煤耗下降38.87g/k Wh,发电热效率提高14.95%,全厂热效率提高8%。回收乏汽供热量将节省7.17万吨/年的标准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多达16.55万吨/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减少达0.17万吨/年,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可达162.47吨/年,与此同时烟尘排放量也降低0.14万吨/年,产生的灰渣也降低2.68万吨/年。
任岐[2](2020)在《300 MW直接空冷机组背压设定值动态给定及背压控制策略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接空冷技术因其显着的节水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富煤贫水的“三北”地区,截止目前,直接空冷机组装机容量已占我国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62.64%。直接空冷机组拥有低耗水率、低成本和综合换热效率高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机组背压较高、发电标准煤耗大的问题。在当下火电机组为接纳新能源并网而不断进行深度调峰的形势下,发电企业也对机组经济考核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背压作为影响直接空冷机组经济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如何快速、稳定控制背压在最优值范围内成为当下研究的热门方向。本文以300 MW亚临界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基础,通过求取机组不同工况下的经济背压值,并结合现场运行经验建立了多个工况点的最优背压初始数据组,以此作为BP神经网络背压设定值模型的学习集。通过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优化,提高模型精度、学习泛化能力和学习速度,最终建立了多因素影响下的背压设定值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依据不同工况在线动态给定背压设定值,使机组在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机组经济性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未来机组实现背压设定值动态给定提供了方法依据。针对现场背压难以快速稳定跟踪设定值的情况,应用能快速响应、鲁棒性较好且易于在工业现场实现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来优化背压控制,并依据不同负荷下的背压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背压控制系统。通过仿真试验比较分析了背压控制系统分别采用PID、Fuzzy-PID和GPC控制时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GPC算法在设定值扰动和内部扰动情况下,相比采用PID、FuzzyPID控制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更好,且在面对模型失配时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更适合应用到现场复杂工况下的背压控制系统中,对实际生产现场背压控制策略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从背压设定值、背压控制策略两方面进行深入的优化研究,将理论研究和机组实际运行情况相结合,建立了背压设定值动态给定模型,并对背压控制策略进行改进,对同类型直接空冷机组背压控制的优化改进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昌朔[3](2019)在《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的能源结构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发展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是进一步提高燃煤机组能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随着蒸汽参数的不断提高,二次再热机组回热抽汽高过热度问题日益凸显。传统方案对抽汽过热度的利用效果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回热系统节能潜力。MC系统采用梯级式双机回热系统,可有效降低多级回热抽汽过热度,节能效果显着。本文基于MC系统设计理念,深入研究二次再热机组回热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和运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系统基础上,建立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组热力系统。针对给水泵系统存在的功率匹配问题,分析了进汽节流调节、排汽补汽调节和发电机平衡三种协调方案的控制方法和技术特性,基于EBSILON软件平台分别建立热力系统性能分析模型,在主要负荷范围内计算了不同方案的热力性能,从经济性角度确认发电机平衡方案为最优配置方案。本文以基于发电机平衡的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热力系统动态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直流锅炉模型、阀门流量模型、汽轮机通流模型、加热器模型和给水系统变速协调部分模型。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了动态仿真平台,阶跃扰动试验表明,仿真平台能够充分反映外界扰动下汽轮机组主要参数的动态特性。本文基于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运行特性,提出适用于机组启动、变负荷运行以及触发事故等不同工况运行需求的控制策略,通过小汽轮机启动冲转、发电机并网及带载运行、投加热器、变负荷、加热器切除等一系列系统联调动态仿真试验,研究汽轮机组动态运行特性,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戴云[4](2019)在《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当前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再电气化”明显加强,越来越多的非化石能源正转化为电力能源,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逐步提升;在我国未来能源变革过程中,将会更多地使用电能替代其它形式的能源进行消费。火力发电厂处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中国能源政策的重要主题。对于国内火力发电厂来说,如何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何能够降低煤耗、提高经济性是各电力企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汽轮机组真空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真空系统的运行不仅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关系供电煤耗,影响整台机组的经济性。近10年,国内陆续投产了大批西门子机型的超超临界机组,设备布置、结构形式与传统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存在一定差异,其真空系统的运行维护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专门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对火力发电机组生产流程、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系统及设备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热力性能指标,对机组真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真空系统严密性、凝汽器清洁度对机组效率的影响关系。其次,对目前在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蒸汽喷射系统、加装凝汽器在线清洗装置等方案进行真空系统的优化改造,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机组冷端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能提高凝汽器冷却效率和真空指标。最后,本文针对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的特性对其真空系统运行方式展开了研究,提出严密性试验操作要求和故障处理方法,比较分析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并结合某电厂#2机组真空查漏的实际工作详细分析了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隐蔽漏点及处理方法,对于提升发电机组节能减排水平和设备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侯萱[5](2019)在《直接空冷机组防冻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直接空冷机组具有占地面积小、性能好、可节约大量水资源等优点,由于我国西北等地区存在富煤贫水的现象,因此,直接空冷技术可以一定程度解决我国煤、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冬季低温情况下,轻者使得凝汽器的传热性能降低,严重的情况会使基管内部发生堵塞,空冷岛的翅片管发生变形,机组停机。本文以2×350MW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机组的冻结机理,并以电厂装有的温度检测系统为基础,建立顺逆流单元翅片管束内壁温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机组的防冻壁温,在顺流单元中,当测点温度小于-2℃时,应该采取防冻措施,在逆流单元中,当测点温度小于-1℃时,应该采取防冻措施,从而很好的指导冬季低温环境下的机组运行。针对冬季极端环境,电厂安装了新型的风机封堵装置,本文建立了风机封堵程度与凝汽器内压力的对应模型,并进一步分析封堵条件下机组的经济性;凝汽器真空也是防冻的重要因素,从水环真空泵出发,计算了不同组分的流量,为真空系统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综合各种因素,为冬季直接空冷机组的防冻提供进一步指导。
付家兴[6](2019)在《喷射式凝汽器用于空冷机组尖峰冷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直接空冷机组是我国北部地区火电机组的主要机型,但随着环境温度和环境风速等自然因素的变化暴露出散热面积不足、机组出力受限等问题,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段,处于用电高峰期而机组由于背压明显升高导致不能满发运行。针对空冷机组夏季出力不足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是对原机组加装尖峰冷却装置,目前普遍应用的尖峰冷却技术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来换取发电量的增加,这对于北方地区,尤其是像西北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也违背了直接空冷机组节水的初衷,因此研究零水耗的尖峰冷却技术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以喷射式凝汽器作为抽出蒸汽的冷凝设备,强制通风冷却器作为循环水的冷却设备,整个系统闭式循环,不消耗水资源。以某600MW空冷机组为例,建立原机组和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的背压计算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计算确定尖峰系统参数,得出不同环境温度下背压的降低值,并分析自然因素对此尖峰系统的影响。根据确定的系统参数,对喷射式凝汽器进行设计计算,建立其水力计算模型,确定前后冷却区的循环冷却水的分配比例;建立其热力计算模型,分析不同位置的水膜传热系数的变化。对设计的喷射式凝汽器进行合理性验证,计算得出不同工况下凝汽器的端差值均处于允许范围内。对其进行变工况计算,研究空气量、水膜高度、循环水温度以及蒸汽量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搭建喷射式凝汽器性能实验台,对实际运行中循环水流量、循环水温度以及系统漏空气量等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得出具体的影响规律,为实际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高楚霖[7](2019)在《空冷机组蓄冷式冷端提效技术传热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电站空冷技术是我国北方富煤缺水地区的主要冷却方式,但长时间的运行会造成管束积灰等问题,又由于高温天气增多以及春季大风天气的影响,空冷系统的换热能力严重下降,背压升高,发电负荷受限。为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同时为达到我国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空冷机组的冷端提效势在必行。本文以某电厂600MW空冷机组为例,根据机组运行状况与环境条件,提出了以改进型间接空气冷却方式为基础,由混合式凝汽器、强制通风空冷器和蓄冷装置构成的蓄冷式冷端提效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原理与运行方式,并进行了系统与机组原直冷系统的热量匹配计算。针对蓄冷水池与强制通风空冷器组成的蓄冷系统,通过空冷换热器的热平衡方程与传热方程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了蓄冷过程、蓄冷水储存过程和蓄冷水掺喷过程的传热分析计算,并对系统在逐月平均气温工况与实际高温工况下的降背压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蓄冷系统的降背压效果。根据机组设计工况建立了蓄冷式冷端提效技术的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夜间蓄冷实验与日间蓄冷水掺喷实验,研究了环境温度、迎面风速与循环水流速对蓄冷水降温的影响,以及不同的蓄冷水掺喷情况对背压降的影响。通过传热计算分析与实验研究,得出蓄冷式冷端提效系统具有良好的降背压效果,同时蓄冷系统能够在不增加冷却面积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背压,使机组安全迎峰度夏,为空冷机组的冷端提效节能提供了参考。
董学会[8](2019)在《配置蓄热装置的供热机组灵活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大规模并网发电,同时用电负荷日益增加,电力峰谷差值不断增大使电力系统调峰调频问题日益突显,然而传统的调峰机制并不能够的满足电网的要求。同时,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中火力发电仍占主导地位这一现状不会发生改变。但是,通过配置蓄热装置可以很好地提高供热机组的快速变负荷能力。本文旨在研究提高供热机组灵活性的措施和手段,在深入分析供热机组特性以及蓄热装置特性的基础上,分析蓄热装置对供热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配置蓄热装置的供热机组灵活性展开研究:(1)利用熔盐相变潜热温度近似恒定以及比热容大等优点,将该新型相变材料充当储热介质。根据其传热机理,建立蓄热装置动态模型,得到了在蓄热及释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蓄热量、蓄热效率等变化规律。(2)利用Aspen仿真软件搭建某300MW供热机组稳态流程模型及蓄热装置模型,通过比较不同耦合方式机组的热耗率,深入分析配置蓄热装置后抽凝式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性。结果表明:在蓄热时采用混合抽汽而在释热时采用排挤高加抽汽耦合方式对机组经济性影响最小。(3)通过分析各个主要热力设备的变化规律,分别建立了流体网络计算数学模型,汽轮机级组、凝汽器、加热器和除氧器动态数学模型。构建抽凝式供热机组与储热装置整体的动态仿真系统模型,分析蓄热装置在协调控制基础上对供热机组的变负荷效果。结果表明:在增加供热机组利用蓄热罐蓄能快速变负荷功能后,可使负荷响应速率显着提高至2.23.03Pe/min,有效缓解可再生能源电力大规模并网发电时带来的压力。对一台300MW抽凝式供热机组而言,仅仅“两个细则”考核可增加17万元/月的实际收益。
王博恒[9](2019)在《600MW机组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部分地区的发展。在“富煤贫水”地区,电厂使用直接空冷系统解决缺水问题,但随着机组的运行时间的延长,夏季运行背压逐年升高,经济性和安全性下降。为此,电厂采用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改造,通过增加湿冷子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机组背压,提高效率。本文以某600MW机组为例,建立了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变工况性能。具体内容如下:排汽负荷从70%增加到100%时,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凝汽器压力从8.5kPa升高到11.2kPa,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从9kPa升高到13.76kPa。冷却水量从4000t/h增加到12000t/h时,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凝汽器压力从12.1kPa下降到11.2kPa。环境温度从17℃上升到35℃,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背压从11.2kPa升高到21kPa,直接空冷系统的背压从13.5kPa升高到31.7kPa。在夏季高温时,当环境温度上升到35℃,干湿联合冷却系统背压比直接空冷系统下降了10.7kPa。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改造后,每年节煤量11659.5吨。这些充分证明了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改造能够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冬季环境温度低,湿冷子系统闲置,为满足当地的供热需求,本文提出了高背压供热改造方案。在空冷子系统和湿冷子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变工况性能,并与调整抽汽供热系统比较,证明了改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高背压供热系统与调整抽汽供热系统相比,环境温度越高,节能效果越好。当供热水量少于11226t/h时,调整抽汽供热效果好;当供热水量多于11226t/h时,高背压供热效果好,且供热水量越多,高背压供热系统的优势越明显。
张翔[10](2018)在《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火力发电、尤其是燃煤发电在当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都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体。燃煤机组是一个时变、非线性、强耦合、大时滞、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加上涉及学科领域众多以及测点的不完备性,在机组工艺、运行、优化等方面仍有许多难题没有攻克。随着高参数、大容量燃煤机组的大量投运,对于燃煤电站状态监测、性能评估和热经济性优化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本文开展了涉及燃煤机组锅炉侧和汽机侧的全流程机理建模、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和热经济性优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了涵盖锅炉侧和汽机侧的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模型。基于MATLAB编程环境开发了面向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具有一定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全流程实时仿真平台。(2)利用蒸发系统模型、换热器系统模型和烟气质量流量模型估计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建立了半辐射式换热器动态传热模型,根据能量平衡将烟气温度辨识转变为以烟气温度为被寻优变量的最优化问题。在水平烟道烟温估计结果基础上实现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在线评估。(3)建立了基于回转式空预器温度分布的直接漏风估计方法。引入修正系数补偿由于不稳定换热对空预器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空预器温度分布建模结果,利用稳态下一次风和二次风的质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辨识一次风和二次风的直接漏风量,并给出天级和月级的直接漏风量和漏风面积仿真结果。(4)研究了回热抽汽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建立了回热加热器端差应达值模型,利用回热抽汽系统汽水分布矩阵方程,计算汽轮机效率的相对变化量。通过稳态的滚动更新将本方法扩展到全工况下热经济性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得到如下结论:高压加热器比低压加热器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更大,汽轮机效率对上端差变化更加敏感。(5)研究了基于定速泵和变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问题。建立了凝汽器变工况热力特性。对于配置双速泵的机组,凝汽器压力优化简化成具有有限个可行解的整数规划问题。对于配置变速泵的机组,选取机组净功率为凝汽器压力优化目标函数,并结合循环水调节的动态过程等因素,引入保持时间对操纵变量施加约束。(6)以主蒸汽压力、低压缸排汽压力和排汽质量流量为耦合变量,分析汽机-冷端耦合系统传热机理,建立汽机-冷端耦合系统变工况热力特性模型。以机组功率收益为耦合系统热经济性的评价指标,选取机组功率收益增量作为热经济性协调优化的目标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主蒸汽压力调节占主导地位,优化后汽轮机效率整体提高。在同一负荷下,优化后主蒸汽压力依次大于实际运行主蒸汽压力和滑压运行下主蒸汽压力参考值。
二、汽轮机凝汽器内抽汽管道加装保温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轮机凝汽器内抽汽管道加装保温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耦合热泵的某300MW供热机组余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常规热电联产供热方案 |
1.2.3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 |
1.3 热电联产乏汽余热利用现状 |
1.3.1 汽轮机组低真空运行 |
1.3.2 “NCB”新型供热机组 |
1.3.3 常规吸收式热泵技术 |
1.3.4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大温差供热技术 |
1.4 吸收式热泵概述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吸收式热泵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 |
2.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构成 |
2.2 工作介质 |
2.2.1 制冷剂 |
2.2.2 吸收剂 |
2.3 工作原理 |
2.4 吸收式热泵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耦合热泵供热系统热力学分析 |
3.1 热泵模型的建立 |
3.2 热力学分析 |
3.2.1 (火用)分析 |
3.2.2 相对经济性分析 |
3.3 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
3.3.1 不同供热工况 |
3.3.2 热泵供热工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实例分析 |
4.1 原抽汽供热系统 |
4.2 耦合热泵方案设计 |
4.2.1 耦合方案选择 |
4.2.2 原系统优化 |
4.2.3 方案确定 |
4.3 运行优化 |
4.3.1 运行发现的问题 |
4.3.2 解决措施 |
4.4 改造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热泵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
5.1 等效焓降法 |
5.1.1 等效焓降的定义 |
5.1.2 等效焓降的应用范围 |
5.2 弗留格尔公式 |
5.3 热电联产经济性指标 |
5.3.1 发电方面的经济性指标 |
5.3.2 供热方面的经济性指标 |
5.4 经济性分析 |
5.4.1 节能分析 |
5.4.2 环境减排分析 |
5.4.3 经济效益分析 |
5.4.4 社会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300 MW直接空冷机组背压设定值动态给定及背压控制策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直接空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系统影响因素分析及运行优化 |
1.2.2 冬季防冻分析与改进 |
1.2.3 空冷系统相关结构优化 |
1.2.4 最佳背压计算及背压控制系统改进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课题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直接空冷系统简介及背压影响因素分析 |
2.1 直接空冷机组概述 |
2.2 系统构成及主要设备 |
2.3 背压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1 背压概念 |
2.3.2 背压重要性分析 |
2.3.3 背压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最优背压计算及背压设定值动态给定模型建立 |
3.1 最优背压计算 |
3.1.1 经济背压计算模型 |
3.1.2 背压—发电机端功率关系模型 |
3.1.3 背压—空冷风机电耗关系模型 |
3.1.4 最优背压计算结果 |
3.2 背压设定值动态给定模型初始数据组 |
3.2.1 原始数据选取 |
3.2.2 提取现场运行经验 |
3.2.3 建立初始背压设定值数据组 |
3.3 基于PSO_BP的背压设定值动态给定模型 |
3.3.1 BP神经网络简介及不足 |
3.3.2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
3.3.3 粒子群对BP神经网络的优化原理 |
3.4 模型建立及验证 |
3.4.1 PSO_BP模型建立 |
3.4.2 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接空冷机组背压控制策略优化 |
4.1 背压自动控制策略介绍 |
4.2 广义预测控制原理及鲁棒性分析 |
4.2.1 广义预测控制理论 |
4.2.2 广义预测控制鲁棒性分析 |
4.3 背压模型及GPC控制器参数选择 |
4.3.1 背压模型 |
4.3.2 GPC控制器中参数选择的仿真研究 |
4.4 基于GPC算法的背压控制策略仿真试验 |
4.4.1 模型适配下GPC控制性能仿真分析 |
4.4.2 模型失配下GPC控制性能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课题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2 回热抽汽过热度利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协调配置 |
2.1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设计 |
2.1.1 常规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 |
2.1.2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系统 |
2.1.3 系统特性分析 |
2.2 给水泵系统运行特性 |
2.2.1 泵的相似定律 |
2.2.2 给水泵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 |
2.3 协调配置方案 |
2.3.1 进汽节流调节方案 |
2.3.2 排汽补汽调节方案 |
2.3.3 发电机平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EBSILON的热力计算与性能分析 |
3.1 EBSILON热力仿真软件介绍 |
3.1.1 EBSILON软件简介 |
3.1.2 EBSILON组件数学模型 |
3.2 基于EBSILON的热力系统建模 |
3.2.1 热力系统模型架构 |
3.2.2 模型参数设置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1 补汽参数优化结果 |
3.3.2 回热系统变工况特性 |
3.3.3 经济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力系统数学模型 |
4.1 仿真模型总体设计 |
4.2 直流锅炉模型 |
4.3 阀门流量模型 |
4.4 汽轮机通流模型 |
4.4.1 汽轮机级组通流模型 |
4.4.2 再热中间容积模型 |
4.4.3 回热抽汽管道模型 |
4.5 加热器模型 |
4.5.1 表面式换热器模型 |
4.5.2 混合式换热器模型 |
4.6 给水系统变速协调模型 |
4.6.1 变速给水泵模型 |
4.6.2 转子模型 |
4.6.3 行星齿轮调速器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控制研究及仿真验证 |
5.1 动态仿真试验平台 |
5.2 阶跃扰动试验 |
5.2.1 燃料量阶跃试验 |
5.2.2 主汽调门阶跃试验 |
5.2.3 旁路阀阶跃试验 |
5.3 控制策略 |
5.3.1 转速控制策略 |
5.3.2 功率控制策略 |
5.3.3 启动工况控制策略 |
5.3.4 事故工况控制策略 |
5.4 系统联调仿真试验 |
5.4.1 启动冲转试验 |
5.4.2 发电机并网及带载试验 |
5.4.3 投加热器试验 |
5.4.4 变负荷试验 |
5.4.5 加热器切除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4)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轮机热力系统及冷端优化研究 |
1.2.2 真空严密性研究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特点及热力性能指标分析 |
2.1 火力发电生产流程简介 |
2.2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简介 |
2.2.1 西门子机组各系统组成及特点 |
2.2.2 冷端系统运行方式及设备特点 |
2.3 汽轮机热力性能指标 |
2.3.1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热力参数 |
2.4 真空变化对汽轮机功率的影响 |
2.4.1 理论计算模型 |
2.4.2 微增出力试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优化方案设计及比较分析 |
3.1 真空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1 真空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2 胶球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3 真空系统优化提出背景 |
3.2 加装蒸汽喷射系统可行性研究 |
3.2.1 三级无源蒸汽喷射真空系统方案 |
3.2.2 改造原理和技术特点 |
3.2.3 经济性分析 |
3.2.4 与罗茨真空泵改造效果对比 |
3.2.5 综合评价 |
3.3 凝汽器加装在线清洗装置可行性研究 |
3.3.1 在线清洗装置改造方案简介 |
3.3.2 设备技术特点 |
3.3.3 改造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系统影响因素及查漏分析 |
4.1 火电机组真空系统 |
4.1.1 真空系统相关概念 |
4.1.2 真空系统主要设备组成及其功能 |
4.1.3 凝汽器真空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
4.2 真空影响因素及严密性试验研究 |
4.2.1 真空影响因素数学模型 |
4.2.2 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计算 |
4.2.3 凝汽器严密性研究 |
4.2.4 真空严密性试验方法 |
4.3 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分析 |
4.3.1 凝汽器灌水查漏法 |
4.3.2 打压法 |
4.3.3 氦质谱检漏法 |
4.3.4 超声波检漏法 |
4.3.5 真空系统查漏范围 |
4.4 结合某电厂真空系统查漏工作的分析研究 |
4.4.1 某电厂真空系统存在问题 |
4.4.2 原因分析及排查过程 |
4.4.3 真空系统常规排查 |
4.4.4 工况对比及汽轮机结构分析 |
4.4.5 处理方法及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直接空冷机组防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直接空冷技术概述 |
1.2.1 直接空冷系统介绍 |
1.2.2 直接空冷系统的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冻结机理研究现状 |
1.3.2 风机运行研究现状 |
1.3.3 凝汽器真空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状况总结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直接空冷机组顺逆流单元壁温分析 |
2.1 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介绍 |
2.1.1 直接空冷凝汽器介绍 |
2.1.2 空冷岛翅片管束介绍 |
2.2 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温度监控系统 |
2.2.1 空冷岛温度场测点布置方案设计 |
2.2.2 温度测点选取方案 |
2.2.3 空冷岛出口风温分布研究 |
2.3 顺流管束壁温分析 |
2.3.1 壁温分析目的及内容 |
2.3.2 顺流管束壁温模型建立 |
2.3.3 技术路线 |
2.3.4 顺流管束壁温结果分析 |
2.4 逆流管束壁温分析 |
2.4.1 逆流管束壁温模型建立 |
2.4.2 逆流管束壁温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机冬季防冻运行分析 |
3.1 内容介绍 |
3.2 风机运行模型 |
3.2.1 凝汽器内压力模型 |
3.2.2 机组经济性优化模型 |
3.3 风机冬季防冻运行分析 |
3.3.1 风机风量对凝汽器压力影响分析 |
3.3.2 风机封堵对凝汽器压力影响分析 |
3.4 经济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分析 |
4.1 水环真空泵抽气量分析 |
4.1.1 水环真空泵工作原理 |
4.1.2 水环真空泵抽气量模型建立 |
4.1.3 水环真空泵抽气量结果分析 |
4.2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喷射式凝汽器用于空冷机组尖峰冷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尖峰冷却技术分类 |
1.2.1 空冷岛喷淋(喷雾) |
1.2.2 湿式凝汽器 |
1.2.3 蒸发式凝汽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海勒式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的建立与效果分析 |
2.1 海勒式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介绍 |
2.1.1 系统工作原理及运行方式 |
2.1.2 系统特点 |
2.1.3 系统热量分配 |
2.1.4 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 海勒式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性能分析 |
2.2.1 600MW空冷机组运行参数 |
2.2.2 海勒式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参数优化 |
2.2.3 海勒式间接空气尖峰冷却系统效果分析 |
2.3 自然因素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射式凝汽器的理论研究 |
3.1 喷射式凝汽器简介 |
3.1.1 工作原理及特点 |
3.1.2 水位控制 |
3.2 喷射式凝汽器设计计算 |
3.2.1 水力计算模型 |
3.2.2 热力计算模型 |
3.3 设计合理性验证 |
3.4 变工况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射式凝汽器性能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与实验装置 |
4.1.1 蒸汽循环系统 |
4.1.2 冷却水循环系统 |
4.1.3 其他实验仪器 |
4.2 实验操作 |
4.2.1 实验准备 |
4.2.2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实验数据处理 |
4.3.2 循环水流量对压力和端差的影响 |
4.3.3 循环水温度对压力和端差的影响 |
4.3.4 漏空气量对压力和端差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空冷机组蓄冷式冷端提效技术传热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空冷机组冷端提效的研究现状 |
1.3 蓄冷蓄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蓄冷技术研究现状 |
1.3.2 蓄热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蓄冷式冷端提效系统的建立 |
2.1 机组概况 |
2.1.1 地理环境简介 |
2.1.2 机组冷却系统设计工况 |
2.1.3 机组冷端现状 |
2.2 蓄冷式冷端提效系统介绍 |
2.2.1 系统原理 |
2.2.2 系统运行方式 |
2.3 蓄冷式冷端提效系统热量匹配计算 |
2.3.1 机组抽汽前后空冷系统的热量匹配计算 |
2.3.2 间接空气冷却器的设计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蓄冷系统的传热及其效果计算 |
3.1 蓄冷系统介绍 |
3.2 蓄冷系统传热过程计算分析 |
3.2.1 蓄冷过程传热分析 |
3.2.2 蓄冷水储存过程散热分析 |
3.2.3 蓄冷水掺喷过程传热分析 |
3.3 蓄冷系统对空冷机组的降背压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蓄冷式冷端提效技术的实验研究 |
4.1 模拟实验概述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原理 |
4.2 实验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
4.2.1 实验系统设计工况 |
4.2.2 蒸汽发生器选型 |
4.2.3 混合式凝汽器设计 |
4.2.4 间接空冷散热器设计 |
4.2.5 实验系统水力设备选型 |
4.2.6 其他设备选型 |
4.3 实验流程 |
4.3.1 蓄冷实验 |
4.3.2 蓄冷水掺喷间接空冷实验 |
4.4 实验数据分析 |
4.4.1 蓄冷实验 |
4.4.2 蓄冷水掺喷间接空冷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配置蓄热装置的供热机组灵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源侧灵活性储能技术 |
1.3 火电机组蓄能与变负荷能力研究 |
1.4 供热机组与蓄热装置的相关研究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蓄热装置性能分析及计算 |
2.1 蓄热罐内相变材料的选取 |
2.2 蓄热罐结构模型 |
2.3 蓄热罐动态数学模型 |
2.3.1 蓄热和释热动态模型 |
2.3.2 显式欧拉法 |
2.3.3 相变换热过程显式欧拉处理 |
2.4 蓄热罐的蓄热与释热性能 |
2.5 蓄热计算与结果分析 |
2.6 释热计算与结果分析 |
2.7 小结 |
第三章 配置蓄热装置供热机组热经济性分析 |
3.1 抽凝式供热机组特性分析 |
3.2 耦合系统基本原理 |
3.3 供热机组与蓄热罐建模研究 |
3.3.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
3.3.2 供热机组热力系统建模研究 |
3.3.3 蓄热装置仿真建模研究 |
3.4 供热机组热经济指标 |
3.5 供热机组模型实例及静态特性验证 |
3.5.1 供热机组仿真模型实现 |
3.5.2 供热机组模型静态特性验证 |
3.6 系统耦合方式 |
3.7 不同耦合方式热力特性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供热机组主要仿真数学模型的研究 |
4.1 火电机组数学模型基础仿真 |
4.2 压力节点数学模型 |
4.3 支路模型 |
4.4 汽轮机级组模型 |
4.5 凝汽器模型 |
4.6 加热器模型 |
4.7 除氧器模型 |
4.8 小结 |
第五章 利用蓄热装置提升供热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 |
5.1 电站图形辅助仿真与运行软件 |
5.2 供热机组仿真模型静态验证 |
5.3 供热机组仿真模型动态验证 |
5.4 系统模型快速变负荷分析 |
5.5 电网对机组AGC考核补偿收益 |
5.5.1 AGC调节性能与调节补偿计算公式 |
5.5.2 AGC考核补偿计算 |
5.5.3 成本收益核算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600MW机组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冷系统 |
1.2.2 湿冷系统 |
1.2.3 干湿冷联合系统 |
1.3 高背压供热系统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数学模型 |
2.1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 |
2.2 直接空冷子系统的数学模型 |
2.2.1 直接空冷子系统 |
2.2.2 传热单元数 |
2.2.3 散热器的效率 |
2.2.4 蒸汽的凝结放热量 |
2.2.5 空气的吸热量 |
2.2.6 空冷凝汽器的传热系数 |
2.2.7 空冷凝汽器的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
2.2.8 直接空冷机组排汽压力的计算 |
2.3 湿冷子系统的数学模型 |
2.3.1 湿冷子系统 |
2.3.2 热平衡方程 |
2.3.3 对数平均温差 |
2.3.4 总传热系数 |
2.3.5 计算方法 |
2.3.6 机力通风冷却塔 |
2.4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运行工况点的确定 |
2.4.1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的边界条件 |
2.4.2 干湿联合冷却模型的计算过程 |
2.4.3 计算流程图 |
2.5 计算结果和分析 |
2.5.1 机组概况 |
2.5.2 设计工况计算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变工况性能分析 |
3.1 直接空冷系统的变工况性能 |
3.1.1 排汽负荷的影响 |
3.1.2 迎面风速的影响 |
3.1.3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2 湿冷系统的变工况性能 |
3.2.1 排汽负荷的影响 |
3.2.2 空气湿度的影响 |
3.2.3 冷却水量的影响 |
3.2.4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3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变工况性能 |
3.3.1 机组排汽量的影响 |
3.3.2 冷却水量的影响 |
3.3.3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3.4 风机转速的影响 |
3.3.5 经济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干湿联合冷却系统高背压供热可行性分析 |
4.1 干湿联合冷却高背压供热系统 |
4.2 高背压供热数学模型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设计参数 |
4.3.2 结果与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煤机组全流程仿真平台 |
1.2.2 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在线辨识 |
1.2.3 空预器漏风率在线计算 |
1.2.4 回热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 |
1.2.5 凝汽器压力优化 |
1.2.6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2章 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及仿真平台 |
2.1 燃煤机组全流程概述 |
2.2 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建模 |
2.2.1 制粉系统模型 |
2.2.2 蒸发系统模型 |
2.2.3 换热器系统模型 |
2.2.4 金属壁动态能量平衡模型 |
2.2.5 热损失模型 |
2.2.6 空预器能量平衡模型 |
2.2.7 烟气质量流量模型 |
2.2.8 入炉煤低位发热量辨识模型 |
2.3 燃煤机组汽机侧机理建模 |
2.3.1 冷端系统模型 |
2.3.2 回热抽汽系统模型 |
2.3.3 低压缸排汽湿度在线辨识模型 |
2.4 燃煤机组全流程仿真平台 |
2.4.1 平台搭建与结构 |
2.4.2 仿真结果 |
2.4.3 全流程仿真平台在真实机组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和空预器漏风在线监测 |
3.1 基于全流程模型的水平烟道烟温估计 |
3.1.1 炉膛出口烟温估计 |
1.1.2 水平烟道换热器出口烟温估计 |
3.1.3 基于烟温的换热器传热性能评估 |
3.2 基于温度场建模的空预器漏风在线监测 |
3.2.1 回转式空预器温度场机理建模 |
3.2.2 空预器温度分布的迭代计算 |
3.2.3 直接漏风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热抽汽系统热经济性评估与凝汽器压力优化 |
4.1 回热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
4.1.1 回热加热器端差应达值模型 |
4.1.2 给水、疏水比焓偏差模型 |
4.1.3 端差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 |
4.1.4 端差对煤耗的影响 |
4.2 凝汽器压力优化 |
4.2.1 凝汽器变工况热力特性 |
4.2.2 机组功率增量模型 |
4.2.3 循环水泵功耗增量模型 |
4.2.4 基于双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 |
4.2.5 基于变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5.1 汽轮机本体模型 |
5.2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机理模型 |
5.3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变工况热力特性模型 |
5.4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 |
四、汽轮机凝汽器内抽汽管道加装保温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耦合热泵的某300MW供热机组余热利用研究[D]. 郭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2]300 MW直接空冷机组背压设定值动态给定及背压控制策略优化[D]. 任岐. 山西大学, 2020(01)
- [3]回热抽汽给水泵汽轮机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D]. 王昌朔. 东南大学, 2019(06)
- [4]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 戴云. 东南大学, 2019(06)
- [5]直接空冷机组防冻特性研究[D]. 侯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喷射式凝汽器用于空冷机组尖峰冷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付家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7]空冷机组蓄冷式冷端提效技术传热分析与实验研究[D]. 高楚霖.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8]配置蓄热装置的供热机组灵活性分析[D]. 董学会.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9]600MW机组干湿联合冷却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D]. 王博恒.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10]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D]. 张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