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系)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的关系

小麦品种(系)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的关系

一、小麦品种(系)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潇[1](2021)在《海带配子体克隆系生长发育条件优化及发育过程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带配子体克隆系具有发育全能性、遗传纯合等特点,是海带种质资源保存的对象,可为海带种质改良和苗种繁育提供丰富的遗传材料。本文评价了关键环境因子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调控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环境条件,并从外观形态、亚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及转录组等方面,比较分析了配子体在生长、发育、生殖阶段的特征及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铁离子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影响研究。在适宜的N、P浓度(分别为0.825 mmol/L、0.0336 mmol/L)条件下,浓度为3.60μmol/L的Fe3+对海带配子体营养生长阶段的促进作用最大;在不同N、P浓度条件下,Fe3+浓度为3.60~17.80μmol/L时能够提高海带配子体的最大荧光产量,且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N、P浓度为0.275 mmol/L、0.0112 mmol/L时,0.36~17.80μmol/L的Fe3+能够促进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Fe3+浓度为3.60~17.80μmol/L时可显着促进海带配子体的生殖生长,且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即使N、P浓度达到0.825 mmol/L、0.0336mmol/L,在无铁条件下所有的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即使Fe3+浓度达到3.60μmol/L,在低N、P浓度(分别为0.007 mmol/L、0.0003 mmol/L)条件下,大部分海带配子体(65%)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虽然小部分海带配子体(35%)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但生殖生长明显滞后于实验中的其他各个N、P浓度组。铁和N、P营养盐对海带配子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铁是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到发育成熟再到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缺铁会严重抑制配子体生殖发育。(2)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的最适光照研究。海带雌、雄配子体营养生长的最适光照条件基本相同。在本研究设定的光照条件下,光强对海带配子体营养生长的作用显着(P<0.05),随着光强的增强,营养生长的速率不断提高,在光强为80μmol photons/(m2﹒s)时,营养生长速率达到顶峰,过高光强(100μmol photons/(m2﹒s))会抑制营养生长。相同光强时蓝光下海带配子体的生长速度更快。长光照更利于营养生长,但24h连续光照相比16L:8D,对配子体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着。综合来看,在光强60~80μmol photons/(m2﹒s)、蓝光、16L:8D条件下,海带配子体的营养生长的速率最快,可作为配子体克隆系规模化扩繁的最佳光照条件。光强、光质和光周期都对配子体发育和生殖产生显着影响。过低或过高的光强都不利于配子体发育,光强在60μmol photons/(m2﹒s)时,配子体的发育率最高。蓝光对配子体发育的促进作用最强,白光次之,仅在红光下配子体保持营养生长,几乎不进行生殖生长。短光照(8L:16D)更利于配子体发育,长光照(16L:8D;24L:8D)下的发育率显着降低。综合来看,在光强60μmol photons/(m2﹒s)、蓝光、8L:16D条件下,海带配子体发育速度最快,发育率高,说明该光照条件是海带配子体生殖发育的最佳条件。(3)海带配子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细胞结构与生理生化特征研究。海带配子体从“休眠”期到破碎、转入适宜条件下生长6d,配子体处于快速营养生长阶段最佳期,配子体丝状体出现分支,细胞中开始出现蛋白核,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且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增长,光系统Ⅱ最大荧光产量(Fv/Fm)、实际光合速率(Y(Ⅱ))、光合曲线初始斜率α和表观光合速率均最大;该阶段抗逆性较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比活力均显着较高。配子体生长到第9d,正处于由营养生长向生殖发育的过渡、开始形成卵囊阶段,该阶段处于配子囊发育初期,其抗逆性较差,尤其对光照胁迫的耐受能力较弱,Fv/Fm、Y(Ⅱ)、光合曲线初始斜率α、呼吸耗氧速率、表观光合速率以及RUBP羧化酶(Rubis CO)和丙二醛(MDH)、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均下降。配子体破碎后培养到12d,已经处于正常发育的状态,其抗逆性增强,配子体细胞生理代谢水平提高,为更好的发育积累营养物质。综合来看,海带配子体在生长、发育与生殖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状态。(4)海带配子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分析。相比“休眠”状态,处于快速营养生长的配子体,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数量是6891个,其中基因上调数为3024个,基因表达下调数为3869个;相比快速营养生长阶段,转入发育阶段时,DEGs的数量是12304个,其中7135个基因表达上调,5169个基因表达下调。对在配子体生长发育过程表达趋势显着的9710个DEGs进行GO分析,结果发现:2023个基因注释为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其中1975个基因分类到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有2个基因注释为GO:0004784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28个基因注释为GO:0004601 peroxidase activity,这些基因可能参与配子体生长发育时的活性氧调控过程。1093个基因注释到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其中1933个基因注释到细胞器(organelle),295个基因注释到GO:0005794 golgi apparatus,这些基因可能调节配子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高尔基体增多;121个基因富集到GO:0044429 mitochondrial part,这些基因可能参与配子体生长过程中的线粒体增大及呼吸作用。7323个基因注释到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分类中,2233个基因显着富集到生物调节(biological regulation)和生物调节过程(regulation of biological process),其中9个基因注释到GO:0015996 chlorophyll catabolic process,4个基因注释到GO:0010380 regulation of chlorophyll biosynthetic process,这部分基因可能参与了调节配子体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变化。KEGG富集分析结果可知,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通路上的基因在营养生长向发育过渡的过程中下调,可能参与配子体发育的调控过程。氧化磷酸化路径上的基因在营养生长向发育过渡的过程中显着上调,说明该通路上的基因参与配子体从营养生长向发育的调控,维持配子体细胞向配子过渡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维持呼吸作用的正常运行。过氧化物酶路径上富集的基因从休眠期到营养生长出现显着下调,可能参与配子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的调控。

杨广东[2](2020)在《高寒地区不同基因型高粱氮素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育种手段的进步,黑龙江省高粱品种已由中高秆稀植过渡到矮秆密植机械化生产。氮素是高粱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以往研究主要以中高秆稀植为研究背景,关于氮素对耐密植矮杆高粱生长特性、碳氮代谢机理、耐低氮响应等系统研究较少,特别在高寒地区的研究报道尚属空白。本文以黑龙江省北部不同基因型耐密植矮杆高粱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耐密植高粱的碳氮代谢机理,明确了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生理响应的基本规律及差异机制,同时通过转录组分析了氮素对耐密植高粱调控的生物学机理,预测了氮素吸收利用和耐低氮响应的代谢途径和相关基因。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高寒地区耐密植高粱的氮效应和代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耐低氮高粱分子辅助育种打下了基础,同时为高寒地区高效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耐密植高粱品种(系)田间耐低氮指数和苗期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分析,确定了克杂15号为耐低氮高粱品种,绥杂7号为氮敏感高粱品种,同时研究表明了在低氮胁迫下叶绿素b较为敏感。2.散粉至灌浆期的干物质积累对两个高粱品种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氮素对干物质积累及分配比例影响趋势一致。随着氮素的增加,氮敏感品种较耐低氮品种的产量增幅大。蛋白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淀粉、脂肪和单宁含量随着氮素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N200(纯N 200kg/hm2)处理能够保证两个高粱品种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为最佳施氮量。3.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LDH)活性随着氮素的升高而增加,氮素与NR活性和GS活性相关系数较高。低氮处理会显着降低耐密植高粱的脯氨酸(PRO)含量,氮敏感品种PRO活性对氮素响应高于耐低氮品种,丙二醛(MDA)活性低于耐低氮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低氮处理下显着降低,氮敏感品种较耐低氮品种酶活性对氮素响应更为显着。4.氮敏感品种施氮处理淀粉积累量较不施氮处理提升幅度比耐低氮品种大。散粉后14-35天是淀粉积累关键期。蔗糖合成酶(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枝酶(SB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ase)活性与支链淀粉含量在散粉后14天相关系数最大且极显着,与直链淀粉相关系数在散粉后28天相关系数最大且极显着。氮敏感品种淀粉酶活性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均较耐低氮品种更加显着。不同基因型耐密植高粱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与千粒重及产量间均呈显着正相关。与耐低氮品种相比,高氮有利于氮敏感高粱品种的SBE活性、GBSS活性、UGP活性提高。5.转录组分析表明,低氮敏感品种绥杂7号叶绿素中的差异基因表达比克杂15号更加丰富。硝酸盐转运体的转录编码NRT2.4,NRT3.1和NRT4.5在耐低氮品种中更为丰富。6.光合系统和细胞膜外区域对于耐密植高粱氮素缺乏耐性具有关键作用,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卟啉与叶绿素代谢、光合天线蛋白等与氮素的吸收和代谢相关。两个高粱品种共同低氮响应基因主要富集在氮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分类中。MYB转录因子在耐密植高粱低氮胁迫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发现ERF,b HLH,WRKY,NF-Y转录因子参与了耐低氮高粱的响应过程。

夏小云[3](2019)在《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光合及氮代谢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小麦种植存在氮肥利用效率低,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并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培育氮高效品种,对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30个氮效率有差异的小麦品种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产量和氮效率的差异,然后利用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氮肥吸收效率,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为筛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氮高效、氮中效、氮低效三类。以这三种类型氮效率品种为材料,分析光合特性、荧光特性、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TaGSⅠ和TaGSⅡ在开花期的表达量的差异,旨在阐明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效率的差异。1.将30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分为三类,即氮高效型,氮中效型和氮低效型。氮高效型品种为:周麦18、淮麦33、郑麦9023、宁麦13、扬麦22、周麦27、扬麦16。氮中效型品种为:豫麦49、烟农19、豫麦18、郑引1号、扬麦158、矮抗58、周麦9、西农979、淮麦18、扬麦20、扬麦5、淮麦20、安农0711、安农1124、徐麦33;氮低效型品种为:火烧头、早洋麦、江东门、阿勃、阿夫、望水白、扬麦1、南大4219。氮高效型小麦品种各项指标均显着高于氮中效和氮低效两类。相关分析表明,氮效率与植株花后干物质积累、总氮含量、氮吸收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总干重呈显着相关,干物质积累对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贡献较大。2.光合能力和氮代谢能力与氮效率密切相关。氮高效型小麦品种在小麦光合能力、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氮代谢相关酶包括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及GS同工酶表达量等均显着高于氮中效品种和氮低效品种,这些指标可用于筛选小麦不同基因型氮高效品种,为小麦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吕国峰[4](2017)在《小麦旗叶衰老模型建立及基于衰老模型特征参数的延绿性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是小麦籽粒灌浆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延长叶片绿色叶面积持续期对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有重要作用。小麦延绿性的评价指标、稳定表达的延绿种质和延绿QTL连锁的分子标记是有效进行小麦品种延绿性遗传改良的前提条件。本研究2011和2012年分别利用91和105个品种(系)为材料,通过非线性拟合的方法筛选描述小麦叶片衰老过程的适宜模型,并建立小麦延绿的评价指标;2012-2014年连续3年对47个农艺性状较好、延绿性存在差异品种的鉴定,筛选延绿稳定表达的品种;2013-2014年以玉米染色体消减法构建的扬麦9号(早衰)×石家庄8号(中等延绿)DH群体为材料,对小麦延绿性相关的QTL进行定位。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S”形曲线中的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对2011-2012年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衰老过程均可以拟合,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拟合度接近,高于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对不同延绿类型品种的拟合度不同,以早衰>中等衰老>中等延绿>延绿类型。2、2年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的衰老过程均可分为衰老起始期、快速衰老期和衰老结束期3个阶段,3个阶段旗叶的衰老速度表现为‘慢-快-慢’,品种开花后旗叶的绿色叶面积百分比(%GLA)下降主要在衰老过程的中后期。3、2年试验品种均可分为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和早衰4种类型。不同类型品种的旗叶衰老曲线特征参数达到最大衰老速度时间(TMRS)、最大衰老速度(MRS)、平均衰老速度(ARS)和绿色叶面积持续期(GLAD)存在显着差异。2012年不同延绿类型品种的TMRS早于2011年相应类型,MRS和ARS慢于2011年相应类型,GLAD短于2011年相应类型。4、2012-2014年47个试验品种均可分为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和早衰4种延绿程度不同类型。不同年度试验品种的延绿程度和所属延绿类别存在差异。综合试验品种3年的延绿表现,其中6个品种为延绿稳定表达类型,占12.77%;18个品种为中等延绿类型,占38.30%;11个品种为中等早衰类型,占23.40%;12个品种为早衰类型,占25.53%。5、试验品种旗叶衰老过程特征参数TMRS、GLAD和ARS与灌浆后期旗叶的%GLA存在极显着正相关,MRS仅与灌浆后期少数旗叶%GLA显着相关。同一年度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的衰老过程特征参数TMRS、GLAD和ARS存在显着差异,MRS无显着差异。TMRS和GLAD以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早衰;ARS以早衰>中等早衰>中等延绿>延绿。不同年度试验品种旗叶衰老过程特征参数TMRS和GLAD 以 2014 年>2013 年>2012 年;MRS 以 2013 年>2014 年>2012 年;ARS 以2012 年>2013 年>2014 年。6、2013-2014年Gompertz模型对田间高湿和大棚高温环境下扬麦9号×石家庄8号DH群体的旗叶衰老过程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0.9640-1.000。4种环境下DH群体均分为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和早衰4类延绿表达程度不同家系,不同延绿类型家系的延绿指标TMRS、MRS和ARS存在显着差异,但MRS差异较小;同一年度和环境下DH家系的GLAD与TMRS和MRS都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但与TMRS的相关系数大于和MRS间的相关系数。除MRS外,不同年度和环境间DH群体的延绿参数TMRS、GLAD和ARS存在显着正相关。不同年度和环境下DH家系的延绿参数TMRS、MRS、GLAD和ARS存在较大变幅,4个延绿性状均值介于双亲之间,存在超亲现象,均符合正态分布。7、利用232对亲本间存在多态性的SSR引物对DH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构建的连锁图谱包含33个连锁群,包括除小麦4D和5D外其余19条染色体。分子连锁图谱共包含209个SSR位点,连锁长度为1719.7cM,位点间平均距离为8.2cM。4个环境下共检测到32个与延绿相关的QTL,分布在1A、1B、2A、2D、3A、3B、4B、5B、6D、7B和7D染色体上。与小麦延绿指标TMRS、MRS、GLAD和ARS相关的QTL分别为10、8、8和6个,单个QTL能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54%-14.91%。其中1B、2D、3A、和4B是小麦延绿QTL的富集区域,位于3A上的QTL簇在多个环境下被检测到,是稳定表达的QTL。小麦TMRS和MRS是由不同基因控制。不同环境下检测到小麦延绿QTL不同。8、本研究结果揭示Gompertz模型是描述小麦叶片衰老过程的最适模型。旗叶衰老过程特征参数可作为品种延绿评价指标应用。中国主要麦区目前生产应用品种的延绿性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与小麦延绿相关的叶片衰老起始时间和衰老速度是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小麦3A染色体的bar45~cfa2134区段是影响小麦延绿的重要区段。

王瑞雪,邱彤,刘红梅,张晓军,梁海永,王进茂[5](2017)在《Ri质粒T-DNA对6年生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生长和生理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索外源基因在成年树木中的表达及稳定性,以转Ri质粒6年生三倍体毛白杨成年树木为材料,以同时种植的未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为对照植株,对21个转基因株系和对照植株进行外源基因检测和生长、生理特性测定。PCR检测结果证明,Ri质粒T-DNA上的tms、rolC基因在各转基因株系基因组中稳定存在。转基因株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各转基因株系的叶柄长、叶片长、叶片宽度和叶面积均小于对照植株,叶片长宽比大于对照植株;71%的转基因株系树高低于对照植株;81%的转基因株系胸径低于对照植株。转基因株系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Fv/Fm值、PI值均低于对照植株。81%的转基因株系叶片内源GA3含量及所有株系叶片的内源IAA含量和IAA/ABA比值均高于对照植株,而86%转基因株系叶片的内源ABA含量低于对照植株。T-DNA能够在三倍体毛白杨成年树木中稳定表达,使植物体内内源IAA和GA3含量提高,生长受到抑制,但不同株系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徐澜[6](2015)在《冬麦春播条件下小麦生育特性及其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13、2014连续两年在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大田种植、小区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2个南引冬麦品种在忻定盆地不同播期处理下植株农艺性状、幼穗分化、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叶绿素荧光参数、主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及籽粒产量等,同时研究了不同品种光合特性、主茎内源激素等与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的关系,明确适宜忻定盆地春播的优良小麦品种资源的生育特点及其产量形成机制,为混播区优良春小麦品种的引进、选择及指标评价提供参考,为西北冬春麦混播区发展高效优质小麦生产提供品种资源与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冬麦春播对小麦幼穗分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冬麦春播条件下,其中20个来自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南冬麦区的冬小麦品种(春性或弱春性)在忻定盆地3月上、中、下旬春播,均可以正常拔节、抽穗、成熟;南引半冬性小麦品种皖麦68表现为不拔节,迟抽穗,严重影响籽粒产量,不适宜忻定盆地春播;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影响不同,在忻定盆地表现良好的冬麦品种,如扬麦13、渝麦12、扬麦20、宁麦13、川麦42较适宜早播,随播期推迟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籽粒产量呈下降趋势。播期对小麦穗分化影响显着,随着播期推迟,气温升高,穗分化所需时间变短,Ⅰ播期(早播)、Ⅱ播期(适播)、Ⅲ播期(晚播)完成穗分化所需时间分别为40~45d、36~42d、33~41d;不同品种其幼穗分化进程在分化时间出现的早晚,完成幼穗分化所需天数等方面均不同;总体来看,植株外部形态特征表现出与穗分化进程的一致性,小麦叶片数为3.5~4.8叶时,根条数为8~9,幼穗分化为二棱期;叶片数大于5.6叶时,根条数大于10,幼穗分化开始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半冬性品种黔麦18的幼穗分化进程较缓慢,单棱期持续时间较长,当进入二棱期时,相应的叶片数和根条数较多;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外部植株叶片数、根条数增加不明显:皖麦68在盆栽试验中,不同播期株高都处于较低水平,生长发育缓慢,穗分化进程未随着植株叶片数和根条数的增加而进行,始终停留在单棱期,植株矮小,分蘖较多,不适应忻定盆地春播,这与大田试验结果完全一致。小麦穗分化受品种自身遗传特性与外界生态条件的共同影响,在不同播期中,不同品种的春小麦的幼穗分化进程不同,所需时间不同,其外部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渝麦12、扬麦13在早播条件下穗分化较其他品种迅速,仅需40d、41d。株高是小麦的重要外部形态指标之一,株高过高容易发生倒伏,植株过矮使冠层叶片拥挤,中下部透光不良,均影响产量。大多数品种表现为晚播处理的株高低于早播、适播,且早播、适播间差异不明显。扬麦13、扬麦20、宁2038、川麦42等获得较高产量的品种,其株高均在75-80 cm之间,而渝麦9的株高(90.7cm)过高,渝麦7仅有50.7cm,该二品种的籽粒产量均较低。生育时期与幼穗分化及形态特征相统一,并且与产量形成关系密切。渝麦12、渝麦10、扬麦13较早进入抽穗期,比对照宁2038、新春30早1~2天,比其他品种早3-5天;扬麦13最早进入散粉期,其生长发育较快,生殖生长阶段占总生育期比例较大,亦最早成熟,成熟期比其他品种早4-7天,这样可以有效避开极端天气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早播处理下与其他品种相比,其优势更加明显。渝麦12成熟也较早,与扬麦13具有同样的优势。2、冬麦春播对小麦旗叶光合、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小麦产量形成与其光合特性关系密切。多数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均表现为早播>适播或晚播;旗叶Pn较高的品种是扬麦13 (8.9 umolco2.m-2.s-1)、云麦42 (5.6 umolco2.m-2.s-1)、渝麦12 (4.6umolco2.m-2.s-1)(开花期):扬麦13 (16.7 umolco2.m-2.s-1)=川麦42 (16.5umolco2.m-2.s-1)(灌浆期);旗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02浓度、旗叶水分利用率与Pn表现基本一致,其中WUE在品种间差异显着。大多数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品种间差异显着,且相关性极显着。不同播期品种间Chl(叶绿素含量)变异系数较小(0.1217-0.1481),PIABS(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变异系数较大(0.3293-0.3954),二者与产量偏相关系数均较大(0.7004~0.8135)。早播条件下,籽粒产量与PIABS(灌浆期、开花期)、灌浆期Chl呈显着正效应,与灌浆期Vi呈显着负效应,且产量的81.07%-82.78%(2013、2014)可由该三因素的变异决定;不同小麦品种表现不同播期效应,且两年变化趋势一致:扬麦13(春性、中早熟)旗叶Chl及绝大多数荧光参数和产量均显着高于其它品种(p≤0.05),且适宜早播。早播条件下,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PIABS可作为选择高光效小麦资源的重要评价指标。早播条件下,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均符合logistic模型,拔节前干物质积累较缓慢,孕穗后增长速率显着加快。开花期至乳熟期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的是渝麦12和渝麦9,尤其是渝麦12在干物质积累过程中增长速度呈递增趋势,其最终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为最高,并显着高于其他品种;大多数南引品种的早播增产效应较明显,且播期间差异显着,两年试验结果基本一致。(2013年)不同播期处理下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4393.50kg.hm-2(ES:早播),3871.99 kg.hm2(NS:适播),3623.50 kg.hm-2(LS:晚播);其中渝麦12、扬麦13的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ES、NS、LS播期下分别为5876.90 kg.hm2~5351.55 kg.hm-2、4987.05 kg.hm2~4609.20 kg.hm-2、4014.15 kg.hm2~4058.70 kg.hm2;但个别品种对播期的响应不同,宁2038的产量表现为NS> LS> ES,即适播条件下其产量最高;渝麦9则为LS>NS>ES,晚播时其产量较高,越早播产量反而越低;大粒品种云麦42则为ES>LS>NS,早播产量最高,但晚播的产量又高于适播处理。南引冬小麦品种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成穗数和穗粒数占有一定优势,如扬麦13(ES)的成穗数(618.0×104hm-2)显着高于其他品种,渝麦12的穗粒数(两年在35.1粒-40.6粒之间)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可见,冬麦春播条件下,提高小麦产量应主攻成穗数和穗粒数,促进其有效小穗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加强灌浆后期栽培管理调控,促进籽粒灌浆速度与强度,以此增加粒重。渝麦12、扬麦13、川麦42等具有较高光合效率,利于干物质积累,产量较高。3、冬麦春播对小麦苗穗期植株抗寒性的影响小麦穗分化阶段对低温胁迫较为敏感,对于从长江中下游、西南冬麦区引进的优良冬小麦品种,在忻定盆地春播条件下,其穗分化阶段耐、抗寒性强弱是引种适应性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冬麦春播条件下,经历穗分化阶段低温胁迫后,各小麦品种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程度地升高,总叶绿素含量程度不同地下降。扬麦13、渝麦12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在低温前后的变化幅度较小(40.7%-24.6%、52.7%-38.2%),低温胁迫后其可溶蛋白含量较高(16.78-19.78mg g-1FW、15.76~18.77mg g-1FW),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遭遇低温胁后增幅较大,分别达285%-235%、265.6%-218%(CKl的增幅为222%-143%)。低温胁迫下,品种抗寒性强于对照(宁2038:CKl、新春30:CKz)的依次为:扬麦13、渝麦12、宁麦13、皖麦68、渝麦9;籽粒产量数据方差分析同样表明,渝麦12、扬麦13、宁麦13产量较高,且与其它品种差异显着(p=0.05)(2013)。2014年品种抗寒性综合评价值居前四位的是扬麦13、宁麦13、皖麦68、渝麦12;其产量方差分析表明,扬麦13、宁麦13、渝麦12显着(p=0.05)高于其它品种。扬麦13主茎叶片GA、不同程度地升高,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抗寒性度量值(D值)排序,对品种幼穗分化期间的耐、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渝麦10、扬麦20、云麦42抗寒性较差;扬麦13、渝麦12、宁麦13表现较强抗寒性且年际稳定性好(D值分别为0.6656-0.6596,0.4934-0.4959,0.4718-0.5835;而CK1、CK2分别为0.3682-0.3978,0.3285-0.3304),其两年籽粒产量亦显着(p=0.05)高于其它品种,可作为混播区引种材料进一步研究。

卓武燕[7](2015)在《陕西与河南类型小麦光合生理及农艺性状的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提高陕西小麦育种水平,本研究选用陕西与河南两种类型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类型小麦农艺性状、光合特性、荧光特性以及品质特性之间的差异,分别总结出陕西类型与河南类型小麦在农艺性状、光合特性、荧光特性以及品质特性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为陕西小麦的高效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运用变异系数法、灰色关联分析和相关性等分析方法,对两种类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陕西类型小麦平均株高、平均基本苗、平均千粒重、平均穗粒数、平均有效穗数和平均产量分别比河南类型小麦低;而平均最高茎数、平均全生育期、平均旗叶长、平均旗叶宽、平均旗叶面积、平均穗长和平均芒长分别比河南类型小麦高。除基本苗、旗叶宽、有效穗数和芒长外,陕西类型小麦其他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河南类型小麦,比河南类型小麦有更大的选择空间。陕西类型小麦12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粒数>穗数>基本苗>千粒重>最高茎数>芒长>穗长>旗叶面积>株高>旗叶长>旗叶宽>全生育期。河南类型小麦12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粒数>旗叶宽>千粒重>最高茎数>旗叶长>基本苗>穗数>株高>芒长>穗长>全生育期>旗叶面积。由此可见,在陕西小麦育种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最高茎数,还要关注旗叶长和旗叶宽。2.光合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类型小麦ZC04和ZC10在灌浆初期净光合速率较高,对籽粒灌浆进程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加其千粒重,具有高产的潜力。从孕穗期到开花期河南类型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增长幅度大于陕西类型小麦,从开花期到灌浆初期河南类型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大于陕西类型小麦。陕西类型小麦气孔导度有较大选择空间,但其高值持续期较短。两种类型小麦叶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率因品种的不同而不同。3.采用离差平方和法对两种类型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和几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5.09处平切,获得5个类群。河南类型小麦主要分布在第一类群中,而陕西类型小麦在五个类群中均有分布。本文结合各性状与产量的特点,总结了高产小麦的两种性状组合,一种具有旗叶净光合速率高、旗叶面积小、有效穗数多、千粒重较大等特点;另一种具有净光合速率一般、穗粒数多、千粒重较小、旗叶面积较大等特点。河南类型小麦中产量较高的品种一般具有这两种小麦高产特征,这些高产特征可供陕西小麦高产育种借鉴。4.荧光参数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类型小麦荧光参数在整个生育期变化趋势与其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陕西类型小麦所有荧光参数平均值均大于河南类型小麦,说明陕西类型小麦整体平均光能转化能力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强于河南类型小麦。整体来看陕西类型小麦各籽粒品质参数略大于河南类型小麦,说明陕西类型小麦整体籽粒品质优于河南类型小麦。籽粒品质与叶绿素荧光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除容重外,其他小麦籽粒品质参数与暗反应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正相关,且大部分参数相关系数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说明,暗反应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作为评价籽粒品质好坏的指标。综上所述,陕西在小麦高产育种过程中应提高穗粒数、有效成穗率、净光合速率;控制株高、旗叶长、旗叶面积、千粒重;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合理运用于籽粒品质的评价中。

王丽芳[8](2013)在《大穗型小麦品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挖掘作物自身的生理潜力进而提高单产是满足粮食供需平衡的迫切需求,深入探索大穗型小麦产量形成机理可为其高产栽培和潜力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和室内试验条件下,对8个大穗型小麦新品系(参加2009年度陕西省小麦品种预备试验及2010年度区域试验)和多穗型品种西农979(对照)的产量性状以及生育期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相对值(SPAD)和叶面积系数(LAI)进行研究;对不同生育期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养分含量以及不同器官氮素积累和分配情况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大穗型小麦新品系和多穗型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各品系(品种)间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差异性,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大穗型小麦品系的平均光合速率(Pn)和对照差异不显着,PS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实际的量子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PSⅡ反应中心活性(Fv’/Fm’)均高于对照;品系2037、2040、2039、2038和2036的SPAD值比对照分别提高17.5%、19.1%、15.3%、13.9%和7.9%,LAI明显高于对照,且在生育后期下降缓慢。(2)大穗型小麦SLA和LDMC平均值小于对照,叶片养分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全氮(N)、全钾(K)和全磷(P);成熟期大穗型小麦品系各器官平均氮素积累能力都高于对照,氮素积累量及分配比例的大小顺序为籽粒>茎+鞘>穗草(穗轴+颖壳)>旗叶>倒二叶>余叶;大穗型小麦平均转移率和贡献率较对照较低;抽穗期旗叶SLA和LDMC呈负相关关系,SLA和N含量呈不显着的正相关,和P、K呈极显着的负相关。(3)8个新品系除单位面积穗数明显低于西农979外,其他农艺性状均显着高于对照,所试大穗型小麦新品系产量平均高于对照;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重与产量相关性较大,地上倒五节间和穗下节间与产量关系密切,地上生物量对产量的直接负效应最大。通过协调大穗型小麦各节间长度和合理密植,小麦新品系可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来优化产量性状。

于立河[9](2012)在《不同肥密及硅肥对黑龙江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文中认为近年来,黑龙江省小麦生产中面积逐渐下降,全省不足600万亩,主要原因是品质较差、产量不高而导致的比较效益低,出现了播种量过大、施肥量过大等原因引起的倒伏、减产,以及小麦品质下降等问题。本研究为探讨位于高纬度的黑龙江省春小麦保优高产群体的调控途径,对比研究了生产上的不耐密(龙麦26)和耐密(克旱16)两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施用化肥总量(纯量,N:P:K=1:1.1:0.5)105、180和225kg·hm-2三个水平下,采用300万株·hm-2-900万株.hm-2的不同群体密度,以及施用硅肥(纯量为15kg·hm~75kg·hm-2)对春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及不同肥密群体的光合特性和光合产物分配特点;器官水平的物质积累动态,以及氮磷钾大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从光合、衰老生理角度分析了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过程及相互关系;最终进一步明晰了施肥和群体密度对黑龙江春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群体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高峰提前,由非气孔限制增加而引起的净光合速率的先降后增,各器官光合分配指数和干重均降低,最终导致根冠比下降;而增加施肥量,可通过降低气孔限制,而提高净光合速率,提高光合茎叶分配指数,而促进物质积累;不同基因型品种表现不同:与不耐密品种相比,耐密品种具有更大的根、叶光合分配指数,能在生育前期快速建成光合组织,并减缓了生育后期茎叶的早衰。2.群体密度的增加限制了小麦氮磷钾吸收与积累分配,降低了氮素农学效率,但提高了氮磷钾的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增加施肥量可通过提高钾的吸收与积累,而提高了茎叶的氮转移效率和氮素农学效率,并增加各器官的氮磷钾积累量,但施肥量的增加降低了氮素收获指数。3.高密度群体保障了耐密品种的收获穗数,进而获得较高的产量,而不耐密品种在高密度群体下收获穗数减少,单株产量显着降低,造成减产;增加施肥量可改善植株碳氮比,延缓籽粒形成阶段的叶片衰老,提高光合产物分配效率,通过提高耐密品种的穗粒数和不耐密品种的千粒重而增加产量。4.群体密度的增加,造成了叶片蒸腾速率的降低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叶片的衰老导致籽粒形成期的碳氮比失调,碳代谢加强,氮代谢减弱,千粒重增加,而穗粒数与籽粒的容重、面筋质量降低,直接导致面粉的粉质特性和面团拉伸特性变劣。而施肥量的增加可有效缓解高密度群体对籽粒品质和加工品质形成的不利影响5.基施硅肥增加了群体光合面积,60kg·hm-2(SiO2)以下,可明显改善叶片非气孔限制因素,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尤其是增加了花期以前群体的光合速率,提高了营养器官的光合分配指数与物质积累,而超过60kg·hm-2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花期以后耐密品种的光合产物向产量器官的运输效率下降。通过上述研究,形成了以合理群体密度和施肥量为主要技术的黑龙江省小麦生产“早窄密”高产栽培模式,并在生产中应用,获得了良好成效。6.基施硅肥促进了植株对氮磷钾元素的协同吸收与积累,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氮磷钾元素的生产效率。但在不同类型品种上也存在器官水平的营养元素拮抗吸收与积累,尤其是降低了茎叶的氮素转移效率,而引起氮素收获指数的降低。7.基施硅肥促进了开花后叶片的光合碳同化,提高结实率与穗粒重,增加了耐密品种的收获穗数;同步提高了不耐密品种的花后源器官的氮代谢效率,改善了籽粒面筋质量,增加了面粉吸水率与面团断裂时间,增大了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但对耐密品种的品质影响较小。8.通过同源序列分析的方法在小麦全基因组上分离鉴定了4个与水稻硅转运基因高度同源蛋白所在家族成员,因其具有典型的Nod26-like内嵌蛋白保守结构域,该类具有6个螺旋状跨膜结构,分别命名为TaNIP2;1,TaNIP2;2, TaNIP4;1和TaNIP1: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除小麦TaNIP1:1蛋白被划为第一亚组NIP I外,其余3个TaNIP家族成员均被划归到第二亚组NIP Ⅱ。通过小麦不同组织和器官的qPCR表达结合小麦ESTs表达序列分析,表明小麦NIP基因按表达的部位可分成两类:其一为主要在花和花序中表达的,包括TaNIP1:1和TaNIP4:1;其二主要在根和茎中大量表达的,包括TaNIP2:1和TaNIP2:2。通过分析外施不同浓度硅对小麦株高、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和叶片中硅含量的影响,表明硅影响小麦的株高和地上干重,叶片中硅的累积与表型无明显相关性,而且外源施用不同浓度硅对小麦根部TaNIP2:1和TaNIP2:2基因的表达影响不大,其表达与叶片中硅的累积无明显相关性。

王丽芳,徐宣斌,王德轩,上官周平[10](2012)在《大穗型小麦产量形成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文中指出在大田条件下,对8个大穗型小麦新品系和多穗型品种西农979(对照)的产量性状以及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Chl)和叶面积指数(LAI)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单位面积穗数低于对照外,8个新品系的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显着高于对照,大穗型小麦新品系2036、2037、2038、2039和2040的产量显着高于对照;8个新品系的平均光合速率(Pn)与对照差异不显着,而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PSⅡ实际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PSⅡ反应中心活性均高于对照;品系2037、2040、2039、2038和2036的Chl比对照分别提高17.5%、19.1%、15.3%、13.9%和7.9%;大穗型小麦品系的LAI明显高于对照,且在生育后期下降缓慢.

二、小麦品种(系)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品种(系)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海带配子体克隆系生长发育条件优化及发育过程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海带概述
        1.1.1 海带生物学概述
        1.1.2 海带配子体克隆系
    1.2 海带配子体营养生长及生殖发育
        1.2.1 海带配子体形态变化
        1.2.2 配子体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1.2.3 海带配子体的光合生理特征
        1.2.3.1 叶绿素荧光原理及应用
        1.2.3.2 液相氧电极技术
        1.2.4 海带配子体的生化特性
    1.3 转录组及测序简介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铁离子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培养液的配制
        2.1.2.2 配子体克隆系的培养
        2.1.2.3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2.1.3 配子体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实验结果
        2.2.1 不同Fe~(3+)浓度对海带雌配子体克隆系营养生长的影响
        2.2.2 不同Fe~(3+)浓度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系光合生理的影响
        2.2.3 不同Fe~(3+)浓度对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转向发育生殖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光照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实验A
        3.1.2.2 实验B
        3.1.2.3 实验C
        3.1.3 配子体生长发育状况观察及生长发育指标的计算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海带配子体营养生长的光照条件优化
        3.2.1.1 光照对海带雌配子体营养生长的影响
        3.2.1.2 光照对海带雄配子体营养生长的影响
        3.2.2 海带雌配子体发育的光照条件优化
    3.3 讨论
第四章 海带配子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细胞结构与生理生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细胞结构观察
        4.1.2.2 叶绿素荧光指标的测定
        4.1.2.3 液相氧电极试验
        4.1.2.4 生化指标的测定
        4.1.3 数据处理
    4.2 实验结果
        4.2.1 海带配子体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胞形态
        4.2.2 配子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光合作用特性
        4.2.3 海带配子体不同生长阶段的生化参数
    4.3 讨论
第五章 海带配子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2.1 海带配子体RNA的提取
        5.1.2.2 RNA-seq测序文库的构建
        5.1.2.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海带配子体总RNA提取
        5.2.2 比对与基因统计
        5.2.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2.3.1 组间差异统计
        5.2.3.2 基因表达趋势分析
        5.2.3.3 GO富集分析
        5.2.3.4 KEGG富集分析
        5.2.3.5 表达模式分析
    5.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高寒地区不同基因型高粱氮素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耐低氮品种筛选与评价
        1.2.2 氮素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1.2.3 氮素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4 氮素对作物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2.5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在氮素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耐密植高粱耐低氮筛选与评估
    2.1 田间耐低氮筛选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 苗期耐低氮筛选与评估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统计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田间耐低氮材料筛选
        2.4.2 苗期高粱耐低氮筛选
        2.4.3 两个不同基因型高粱品种苗期的耐低氮能力评估
    2.5 小结
第三章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3.1.4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3.2.2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4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3.2.5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蒸腾速率的影响
        3.2.6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2.7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产量的影响
        3.2.8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品质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4.1.4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4.2.2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谷氨酸合成酶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4.2.3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4.2.4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4.2.5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2.6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2.7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的影响
        4.2.8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5.1.4 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总淀粉含量的影响
        5.2.2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5.2.3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5.2.4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淀粉积累特征的影响
        5.2.5 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淀粉含量与氮肥和产量的相关性
        5.2.6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5.2.7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5.2.8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中淀粉分支酶活性的影响
        5.2.9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中束缚态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5.2.10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
        5.2.11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
        5.2.12 不同基因型高粱淀粉相关酶与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基因型高粱苗期低氮胁迫转录组分析与验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地点
        6.1.3 试验设计
        6.1.4 转录组分析与方法
        6.1.5 q RT-PCR验证
    6.2 结果与分析
        6.2.1 RNA-seq测序质量评估
        6.2.2 RNA-seq样本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6.2.3 两个高粱品种氮肥处理前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6.2.4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6.2.5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功能分析
        6.2.6 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因子预测
        6.2.7 参与氮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的基因
        6.2.8 低氮胁迫条件下耐低氮基因型克杂15号的富集差异基因
        6.2.9 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互作分析
        6.2.10 q RT-PCR验证
    6.3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不同基因型高粱耐低氮筛选与苗期耐低氮评估
        7.1.2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7.1.3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酶活性的影响
        7.1.4 氮素对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7.1.5 不同基因型高粱苗期低氮胁迫转录组分析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3)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光合及氮代谢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氮效率的评价指标
    1.2 小麦氮效率与产量的关系
    1.3 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对氮效率的影响
        1.3.1 光合作用对氮效率的影响
        1.3.2 氮代谢对氮效率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氮效率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2.3 不同小麦品种氮积累与转运
        2.4 小麦品种产量和氮效率与干物质和氮积累转运的关系
        2.5 聚类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生理特性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实验设计
        1.3 取样时期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开花期单茎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2.2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开花期旗叶SPAD值的差异
        2.3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系统参数的差异
        2.4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差异
        2.5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旗叶GS酶活性的差异
        2.6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旗叶NR酶活性的差异
        2.7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旗叶可溶性蛋白的差异
        2.8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旗叶GS同工酶基因表达差异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氮效率的差异
        1.2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筛选
        1.3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间光合特性和氮代谢的差异
    2 结论
    3 本研究的创新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小麦旗叶衰老模型建立及基于衰老模型特征参数的延绿性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延绿定义和类型
    2 延绿性状的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
        2.1 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2.2 叶片延绿的评价方法
    3 植物发育性状的研究方法
        3.1 “S”型曲线在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2 “S”型曲线在作物衰老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3 “S”型曲线在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应用
    4 延绿的光合特性及其对作物产量的作用
        4.1 延绿性与作物光合作用
        4.2 延绿性与作物产量
        4.3 延绿性与小麦抗逆性
    5 作物延绿性的利用
        5.1 小麦延绿性的遗传变异
        5.2 利用传统育种方法进行延绿性状改良
        5.3 转基因育种进行延绿性状改良
    6 QTL分析在作物延绿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6.1 QTL分析方法
        6.2 作物延绿性QTL定位
第二章 小麦旗叶衰老过程模型建立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田间试验设计
        1.2 延绿性状测定
        1.3 数据分析
        1.4 小麦叶片衰老模型及参数含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返青期至成熟期气象条件
        2.2 小麦旗叶的衰老过程
        2.3 小麦旗叶衰老模型的筛选
        2.4 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衰老过程的阶段特征
        2.5 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衰老特征参数
    3 讨论
第三章 小麦品种延绿性的遗传变异及其特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试验设计
        1.3 延绿性状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返青至成熟期的气象条件
        2.2 小麦品种的延绿性鉴定
        2.3 试验品种旗叶衰老过程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环境对小麦延绿性表达的影响
        3.2 小麦品种延绿性的遗传变异
        3.3 小麦叶片衰老过程的特征
第四章 基于衰老模型的小麦延绿性的QTL定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DH群体构建
        1.3 试验设计
        1.4 延绿性状测定
        1.5 PCR扩增及检测
        1.6 QTL分析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本多态性分析
        2.2 DH群体的标记基因型分析
        2.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4 GOMPERTZ模型对DH群体旗叶衰老过程拟合
        2.5 扬麦9号和石家庄8号的延绿特性
        2.6 扬麦9号×石家庄8号DH群体延绿性的变异
        2.7 DH群体家系旗叶衰老过程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8 DH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2.9 DH群体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2.10 DH群体延绿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2.11 延绿性状的QTL分析
    3 讨论
        3.1 小麦延绿性状的数量化描述
        3.2 小麦延绿相关性状的QTL
        3.3 小麦延绿性的选择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不足及尚需开展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Ri质粒T-DNA对6年生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生长和生理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分子检测
        1.2.2 生长性状测定
        1.2.3 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测定
        1.2.4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基因的PCR检测
    2.2 转基因株系叶片性状变异比较
    2.3 转基因株系树高、节间距和胸径变异比较
    2.4 转基因株系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变异比较
    2.5 转基因株系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变异比较
    2.6 生长指标相关分析
    2.7 生长性状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6)冬麦春播条件下小麦生育特性及其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温光特性的研究
    2 播期、播量对春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 春播冬小麦植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4 春播冬小麦幼穗分化的相关研究
    5 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植株干物质积累的研究
    6 冬麦春播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冬麦春播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基本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麦春播对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时期的影响
        2.2 冬麦春播对不同小麦品种株高的影响
        2.3 冬麦春播对不同小麦品种开花期、灌浆期旗叶叶面积的影响
        2.4 冬麦春播对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5 冬麦春播对不同小麦品种穗长、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冬麦春播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基本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麦春播对开花期、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2.2 冬麦春播对开花期、灌浆期旗叶蒸腾速率(Tr)的影响
        2.3 冬麦春播对开花期、灌浆期旗叶气孔导度(Gs)的影响
        2.4 冬麦春播对开花期、灌浆期旗叶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2.5 冬麦春播对开花期、灌浆期旗叶水分利用率(WUE)的影响
        2.6 冬麦春播对开花期、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7 冬麦春播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冬麦春播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基本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冬麦春播对灌浆期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2 冬麦春播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品种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
        2.3 冬麦春播对播期间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
        2.4 冬麦春播条件下,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2.5 旗叶叶绿素含量、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2.6 冬麦春播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冬麦春播对小麦幼穗分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器材
        1.2 实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取样观察方法与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一播期、不同品种的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分析
        2.2 不同播期、同一品种的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分析
        2.3 不同播期、不同品种的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分析
        2.4 温度是影响小麦穗分化的主要因素
        2.5 幼穗分化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3.2 结论
    附图 小麦幼穗分化及植株形态观察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冬麦春播条件下小麦苗穗期抗寒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材料与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取样方法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片离子渗漏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2.2 各项指标的抗寒系数及其简单分析
        2.3 主成分分析
        2.4 抗寒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冬麦春播对小麦主茎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取样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处理下冬麦春播小麦主茎叶片GA含量的变化
        2.2 不同播期处理下冬麦春播小麦主茎叶片ABA含量的变化
        2.3 不同播期处理下冬麦春播小麦主茎叶片IAA含量的变化
        2.4 不同播期处理下冬麦春播小麦主茎叶片ZR含量的变化
        2.5 播期对冬麦春播小麦主茎叶片内源激素间比值的影响
        2.6 冬麦春播小麦主茎叶片内源激素及其比值的相关性
        2.7 冬麦春播小麦主茎叶片内源激素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3、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冬麦春播对小麦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麦春播对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2 冬麦春播对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3 冬麦春播对拔节期、开花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4 冬麦春播对拔节期、开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2.5 冬麦春播条件下不同播期叶片可溶性蛋白电泳分离图谱简析
    3 讨论
        3.1 播期与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3.2 播期与小麦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关系
        3.3 凝胶电泳分离小麦叶片中可溶性蛋白的优化条件
        3.4 本试验需要说明的相关问题
    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展望
Abstract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陕西与河南类型小麦光合生理及农艺性状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研究现状
    1.2 小麦光合特性研究
        1.2.1 小麦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1.2.2 旗叶面积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1.2.3 叶绿素含量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1.2.4 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1.3 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1.3.1 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
        1.3.2 叶绿素荧光产生的原理
        1.3.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
    1.4 小麦品质特性研究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陕西类型小麦与河南类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农艺性状记载
        2.1.3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种类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分析
        2.2.2 两种类型小麦灰色关联分析
        2.2.3 两种类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陕西类型小麦与河南类型小麦光合特性比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两种类型小麦光合特性比较
        3.2.2 两种类型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变化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两种类型小麦品种(系)光合速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两种小麦类型净光合速率及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4.2.2 各类群生理和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两种类型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5.1.3 籽粒品质的测定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两种类型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5.2.2 两种类型小麦籽粒品质比较
        5.2.3 两种类型小麦籽粒品质与叶绿素荧光相关性分析
        5.2.4 两种类型小麦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相关性分析
        5.2.5 两种类型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与叶绿素荧光相关性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两种类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6.1.1 两种类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结果比较
        6.1.2 两种类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比较
        6.1.3 两种类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6.2 两种类型小麦光合特性分析
    6.3 两种类型小麦主要性状的聚类分析
    6.4 两种类型小麦荧光特性与籽粒品质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大穗型小麦品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小麦光合及荧光交换参数研究概况
        1.2.2 植物叶片性状的研究进展
        1.2.3 小麦氮素的积累和转运动态研究
        1.2.4 小麦产量相关性分析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项目和测定方法
        2.3.1 叶片光合速率测定
        2.3.2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2.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2.3.4 叶面积指数测定
        2.3.5 比叶面积与干物质含量测定
        2.3.6 叶片养分含量测定
        2.3.7 氮素分配及转运的采样与测定
        2.3.8 产量及构成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大穗型小麦产量形成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
        3.1.2 不同生育期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3.1.3 不同生育期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变化
        3.1.4 不同生育期小麦叶片荧光参数变化
        3.1.5 不同生育期小麦叶面积系数的动态变化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大穗型小麦叶片性状与养分含量及氮素分配特征的研究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小麦不同生育期旗叶比叶面积(SLA)的变化
        4.1.2 小麦不同生育期旗叶干物质含量(LDMC)的变化
        4.1.3 小麦不同生育期叶片营养元素平均含量的变化
        4.1.4 小麦抽穗期叶片性状与营养元素的相关性
        4.1.5 小麦成熟期氮素在小麦不同器官的积累与分配
    4.2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大穗小麦品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大穗小麦产量及构成特点
        5.1.2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5.1.3 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5.2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不同肥密及硅肥对黑龙江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群体密度与肥料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控效应
        2.2 肥料与群体密度对小麦光合作用的调控效应
        2.2.1 对小麦叶层分布和叶面积的调控效应
        2.2.2 对小麦群体光合作用的调控效应
        2.2.3 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控效应
        2.3 肥料与群体密度对小麦氮、磷吸收与利用的调控效应
        2.3.1 氮素的吸收与同化
        2.3.2 氮素的积累与分配
        2.3.3 群体密度和施肥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3.4 群体密度和施肥对小麦磷素的吸收与利用
        2.4 肥料与群体密度对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
        2.4.1 群体密度对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
        2.4.2 施肥对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
        2.5 肥料与群体密度对小麦品质的调控效应
        2.5.1 群体密度对小麦品质的调控效应
        2.5.2 肥料对小麦品质的调控效应
        2.6 硅肥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调控效应
        2.6.1 植物对硅的吸收和运输
        2.6.2 硅在小麦上的应用
第一章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述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光合叶面积的影响
        2.2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叶片净光合速率及气体交换系数的影响
        2.3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光合产物积累动态的影响
        2.4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矿质元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氮素吸收动态的影响
        2.2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2.3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量各密度群体对钾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5 氮、磷、钾积累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量下各密度群体的碳水化合物代谢与粒重形成关系
        2.2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产量形成的影响
        2.3 不同生育期表观特征和产量的关系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叶片衰老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叶片衰老的调控
        2.2 群体的光合作用与叶片衰老的相关分析
        2.3 施肥量对各密度群体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量下各密度群体的碳氮代谢与产量、品质形成相关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硅肥施用量对叶片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肥施用水平对光合叶面积的影响
        2.2 硅肥施用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及气体交换系数的影响
        2.3 硅肥施用量对光合产物积累动态的影响
        2.4 硅肥施用量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硅肥施用量对矿质元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肥施用量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2 硅肥施用量对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3 硅肥施用量对钾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4 氮、磷、钾积累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硅肥施用量对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肥施用量对碳水化合物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影响
        2.2 硅肥施用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2.3 硅肥施用量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
        2.4 硅肥施用量与碳氮代谢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3 讨论
    4 小结
第八章 硅肥施用量对小麦硅累积及其转运相关基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NIP基因的鉴定及结构分析
        2.2 小麦NIP蛋白进化分析
        2.3 小麦NIP基因电子表达谱分析
        2.4 小麦NIP基因组织器官表达分析
        2.5 硅处理对小麦幼苗表型及体内硅含量的影响
        2.6 硅处理后小麦硅转运基因的表达
    3 讨论
    4 小结
第九章 本研究主要结论与展望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1.1 群体密度和施肥量对光合面积、光合能力与光合产物分配、积累的影响
        1.2 群体密度和施肥量对氮磷钾素的吸收、分配及生产效率的影响
        1.3 群体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4 群体密度和施肥量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1.5 基施硅肥对光合作用、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1.6 基施硅肥对大量元素的吸收、分配与生产效率的影响
        1.7 基施硅肥对产量、产量构成与品质的影响
        1.8 施硅对硅累积、硅转运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
    2 本研究创新点
    3 本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大穗型小麦产量形成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产量性状测定
        1.3.2 叶片光合速率测定
        1.3.3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1.3.4 叶绿素含量测定
        1.3.5 叶面积指数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
    2.2 不同生育期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2.3 不同生育期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
    2.4 不同生育期小麦叶片荧光参数变化
    2.5 不同生育期小麦叶面积系数的动态变化
3 讨 论

四、小麦品种(系)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带配子体克隆系生长发育条件优化及发育过程机理研究[D]. 王潇.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高寒地区不同基因型高粱氮素响应机制研究[D]. 杨广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光合及氮代谢差异[D]. 夏小云.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小麦旗叶衰老模型建立及基于衰老模型特征参数的延绿性QTL定位[D]. 吕国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Ri质粒T-DNA对6年生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生长和生理性状的影响[J]. 王瑞雪,邱彤,刘红梅,张晓军,梁海永,王进茂. 核农学报, 2017(06)
  • [6]冬麦春播条件下小麦生育特性及其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D]. 徐澜. 山西农业大学, 2015(07)
  • [7]陕西与河南类型小麦光合生理及农艺性状的差异研究[D]. 卓武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
  • [8]大穗型小麦品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D]. 王丽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9]不同肥密及硅肥对黑龙江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D]. 于立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7)
  • [10]大穗型小麦产量形成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J]. 王丽芳,徐宣斌,王德轩,上官周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7)

标签:;  ;  ;  ;  ;  

小麦品种(系)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