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把公安教育做强做优——在2003年全国公安院校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抓住机遇,把公安教育做强做优——在2003年全国公安院校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一、抓住机遇 把公安教育做强做优——2003年度全国公安院校建设论坛发言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其臻[1](2020)在《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研究 ——以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为例》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供了科学路径,也为做好新时代的公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意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表达。做好新时代的公安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依靠人民、携手人民筑牢铜墙铁壁,把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河南公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眼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全方位、多层次深化公安改革,涉及惠民领域、案件领域、执法监督领域、冤假错案纠错领域、涉案财物管理领域等一系列机制改革。本文挑选较有代表性的惠民领域为研究视角。河南公安深化惠民措施改革,制定一系列惠民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原大地展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美丽画卷。本文以“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研究-以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为例”为题,以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实例为切入点,阐述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为公安机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将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做为理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为借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的依据、思路、价值指向,主要做法等,剖析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首先,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哲学意蕴和思想内涵。其次,借鉴公安机关在不同历史时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不同做法,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的基本要求。再次,立足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实践,分析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剖析成效与不足。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执纪监督、警民交流等方面概括出了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的培育路径,希冀能从实践角度丰富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为服务新时代公安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叶俊尧[2](2020)在《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以武汉市智慧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而大力推行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大进程中,武汉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等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了175个智慧互联、惠民利民、共建共享的智慧平安小区,其中绝大多数的智慧平安小区实现了刑事犯罪零发案。这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促进了治安防控新成效的取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方面,我们应当承认这样的治理成效是辉煌的,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回答“在这种辉煌之中确实还有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总结武汉市智慧社区的社区警务的成功经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借鉴国内外典型智慧社区的社区警务的成功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为武汉市全面建设智慧平安小区及其社区警务运行提供借鉴,提升武汉市社区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武汉市智慧社区及其社区警务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湖北和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论文由导论、五章主体内容、结语三部分构成,具体如下: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文章主体内容中第一章是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一节对智慧社区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对智慧社区的概念进行分析。第二节对社区警务的概念进行界定,对比国内外学者对社区警务概念的界定,并进行结构化,提炼出社区警务的核心要素。第三节对智慧社区中的社区警务的概述,界定智慧社区的社区警务的概念与特征,厘清其与智慧警务、智慧社区警务的关系。第四节是理论基础,介绍整体性治理理论与网络化治理理论。第二章是武汉市智慧平安社区之社区警务典型样本分析。第一节是概述百步亭社区、光谷理想城小区、常青花园十一小区等武汉市典型智慧社区及其社区警务。第二节是介绍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突出特点。第三节是描述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分析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一节是政府主导优势发挥不足,如智慧社区中社区警务顶层设计不完善、社区警务平台智能化程度不高、缺乏引入社会资金的规范性文件、忽视典型智慧社区及其警务推广。第二节是社区主体智慧化明显不足,如社区主体整体科技素质差、三网合一整合运用度低、跨专业跨学科人才缺口大、私权利主体参与度较低。第三节是社区整体运用协调度偏低,如智慧社区及其警务参与渠道不协调、忽视社区文化与社群文化建设发展、当前社区警务研究重警务忽社区、社区民警的工作机制影响警务效率。第四章是国内外典型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经验借鉴。第一节是介绍北京、上海、无锡等国内典型智慧社区中社区警务。第二节是介绍纽约、东京、伦敦等国外典型智慧社区中社区警务。第三节是国内外智慧社区中社区警务对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启示。第五章是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针对问题及其原因,借鉴国内外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成功经验,结合武汉市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提出了三个解决路径,即第一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完善顶层设计。第二节提高社区主体智慧理念,培养复合人次。第三节重视社区协同程度,引导多元参与。结语部分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希望智慧社区及其社区警务在理论与实践中充分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全国智慧社区及其社区警务提供借鉴经验。

房厦[3](2019)在《公安政治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传播是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包括国家有效运用公安机关及警察权展开社会安全治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文明。当前,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显现了现有公安政治传播效能的不足。急需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将公安政治传播提升到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相融合的新境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公安机关的治理效能。公安政治传播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它不再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初期的宣传者或控制者,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的国家治理手段。隐藏在中国公安政治传播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更宏观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展开研究,不是单独以传统的“媒介中心论”去分析能够做到的。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本文将拉斯韦尔的经典“5W”传播模式理论框架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展开分析。本文着重分析归纳了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本研究首先提出公安政治传播的概念界定,以及我国公安政治传播研究的分析框架。其次,梳理政治传播的理论借鉴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历史演进。阐述建党以来公安政治传播的发展过程。最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下,借鉴了西方政治传播研究中的结构要素理论以及传播效果理论,尝试从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方向、功能目标、传播系统、运行特质、难题挑战与破解路径,构建出了关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认识模型。公安机关通过建立公安政治传播矩阵、借助组织传播通道和媒介通道发起政治传播活动,并试图对政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公安政治传播的受众随时代变化也形成了新的特点,本文从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和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两个方面对公安政治传播受传者展开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公安政治传播不同于普通的大众传播,首先是公安政治传播的一体两面性——内容输出和信息管理。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制度一直延续并且难以撼动的结构性安排,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无论面对何种新形势,公安政治传播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来研究和发展,公安政治传播必须承担起维护国家根本性政治制度的重要职责,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其次是公安政治传播对保密原则的把握。必须在不影响警察执法权的正确行使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合理的公众知情权。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主要包括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以及塑造现代化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第三,公安政治话语主要体现为权威性、时代性、自我独白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公安政治话语有去中心化的趋势。第四,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应该从微观效果和宏观效果两个角度去考量,不应局限于西方的“媒介中心论”,要关注宏观治理效果,既要谋求特定支持,也需要谋求散布性支持,两者要相辅相成。第五,安全环境和媒介环境的变迁,为公安政治传播体系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受众特征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公安政治话语缺乏创新。第六,创新公安政治传播的有效路径包括:重新定位理念目标,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合法性谋求模式;优化公安政治传播体系;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新运行机制、新的话语体系、新的运作模式以及新的效果评估方法。本文对公安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是公安政治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尝试。研究对《人民公安报》的公安政治话语通过Python程序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将报纸的文本分析结果以词云图、热词趋势表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示该报报道公安工作的一些特征,归纳总结出公安政治传播中的政治话语特征,呈现出本文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新特点。

李乾坤[4](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杜琳[5](2019)在《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纠纷不断激化的转型期,各行业各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势必牵涉到部分群体的切身利益。在互联网广泛应用、迅速普及的背景下,网络成为这部分群体获取信息、表达利益诉求的新渠道。由于网络舆情具有传播载体多样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舆论倾向多变复杂等特点,公安机关应对处置涉警网络舆情任务更加繁重。加之,公安机关处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第一线,经常性地面对群众,而个别不恰当的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致使普通的涉警网络舆情事件在互联网发酵,给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造成了负面影响。本论文认真查阅梳理国内外有关于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在阐释涉警网络舆情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政府公共关系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近年发生的几起涉警网络舆情事件为起点,重点分析了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处置、善后处理三项机制,着力探究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而后,着重阐述了美国、香港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方式方法,归纳出若干经验:一是通过提高网络法治化水平和应用高科技监测预警手段,加强我国涉警网络舆情管控的体制机制建设;二是运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提高网络舆情相关培训的频次,提高公安队伍新闻宣传专业化水平;三是按机构层级设立警察公共关系部门,打造警民、警媒合作新模式,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最后,本论文结合国内外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优化策略,以期辅助公安机关明确涉警网络舆情的产生源头,更好地应对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第一,从增强思想认识、提高执法公信力和加强媒体监管三个方面,源头预防涉警网络舆情负面事件的发生;第二,重点做好涉警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以及直接应对、善后处置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建设;第三,通过搭建公安主流媒体平台、强化专职民警及基层民警教育培训等工作,切实加强涉警网络舆情导控机制建设,传播网络正能量。

张强[6](2016)在《西安市公安基层派出所警务改革研究 ——以西安市M派出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警务执法部门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个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力量。现代警务体系从1829年英国伦敦大都市警察局成立现代职业警察队伍起确立,至今已经近两百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国外发达国家根据各自国情特点先后进行了四次警务改革,改革的目的都是建立与自身国情相符的警务模式。公安基层派出所是我国警务系统的基层单位,处于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西安市的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随着社会开放性、流动性的不断增强,社会矛盾逐年增多,违法犯罪也趋于明显增长,基层派出所警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也随之逐年增多。我国公安基层派出所的发展只经历了60多年,发展历程也是几经更迭,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西安市基层派出所的警务职能、警务理念以及警务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已跟不上新形势,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为派出所职能落后、基层警力不足、警务保障差、民警积极性差等。伴随着世界第四次警务改革的思潮,部分发达国家的警务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如德国的“柏林模式”、日本的“交番制”、英国的“睦邻警察服务”、法国的“城市巡逻机制”等,在国内也有“河南模式”、“南京社区警务模式”等,这些警务改革的成功经验都值得我国基层派出所借鉴学习。笔者在本文中以西安市M派出所为例,结合工作实际,在基层派出所警务职能、警务理念、改革方向及警务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研究,提出一些基层派出所警务改革策略,如:“分权型”科学用警、“主动警务”、“综合用警”等,期望能进一步提升西安市公安基层派出所的工作能力,以更好的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利益的维护。

张正怿[7](2014)在《新时期无锡市和谐警民关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治安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直被人称颂的良好警民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各种利益的分化和社会现象的变迁,导致产生大量的社会纠纷,一些社会矛盾不断被激化。在整个社会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必须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加强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借“民力无穷”之长补“警力有限”之短,全力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如何对本地区的警民关系进行科学评估,建构和谐警民关系的新格局,是各级公安机关必须重视的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研究中,警与民的关系往往会受到本地区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等诸多方面社会关系的影响。公安机关是行政机关,同时又具备部分司法职能,既受到行政机关整体形象的关联,又受到司法机关整体形象的影响。另外,华东地区警民关系和全国范围内的警民关系又不完全一致,存在局部和全局的差异性。因此,以上因素在客观上会对本地区和谐警民关系的评估以及建构产生一定程度误差和干扰。本文旨在总结无锡市公安机关近几年来在加强警察队伍管理、作风效能建设、积极建构和谐警民关系方面的成功经验,以警民关系的内涵特点、建构和谐警民关系的意义、当前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等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研究,运用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以警民关系的现状为基础,从影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宏观、主体、客体和外部环境因素出发,提出建构无锡市和谐警民关系的方法和途径。警民关系的内涵,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公安机关以警察在执行预防、打击犯罪的各项任务中与人民群众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无锡市为建构和谐警民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体现为:打造治安防控品牌、提高规范执法水平、增进公共服务质量、创建铁军队伍形象、提升民生警务能力。但目前警民关系仍然存在着少数地区警民关系疏远冷漠、个别地区警民关系紧张对立、警民沟通渠道和方式狭窄不畅等问题。为此,必须坚持以人本主义,以服务民众为核心,以增进警民互信、互惠、互爱为主要内容,广泛吸收民众参与和公安机关良性互动,为建设平安无锡协同创新的指导思想。从宏观维度、主体视角、客体角度和外部环境等领域,通过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加强警风建设、执法规范建设、引导群众提高参与意识和建立警民沟通的长效机制等措施,将无锡警民和谐关系的建设提升到新高度。

张征华[8](2013)在《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全球变暖现象,有90%的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所导致的。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负责任的环境大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又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城市低碳发展是全国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南昌市是全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会城市,又在全国较早提出低碳城市构想。因此,以南昌市为样本研究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基本理论,本文采用反馈基模分析法、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多种方法,对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阐述目前我国城市低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国内外不同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建立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对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南昌市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分析,并重点对工业各行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和绩效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反馈基模,建立基于反馈基模的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通过仿真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和方向,明确南昌市碳减排的路径和相关措施。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10章。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3章为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第4章为城市低碳发展实践研究,第5章为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第6章为城市碳减排目标的确定,第7章为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第8章为南昌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第9章为南昌市低碳发展保障措施,第10章为结论与展望。除绪论、结论与展望之外,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界定了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城市低碳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理论、系统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等为指导。城市低碳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低碳城市。低碳城市是在保障城市经济增长态势不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应有提高的前提下,化石能源消费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城市。低碳城市具有阶段性、经济性、系统性和易量化性等特点。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包括低碳城市规划、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等方面。纵观国外城市低碳发展,气候驱动是其背景,数据先行是其基础,全球联合是其平台,全面推进是其路径。而我国大部分城市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低碳发展的选择源于工业且重点领域亦在工业。第二,建立了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对南昌市城市层面和工业层面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基于IPCC(2006)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体系,以生产模式为主,以消费模式为辅,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置五个单元建立了一套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并对南昌市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分析。工业是南昌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进一步对工业各行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以资本、劳动、能源为投入,以工业总产值和二氧化碳为产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南昌市工业曼奎斯特碳排放绩效指数进行测算,该指数构成了低碳城市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之一。第三,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确定了城市碳减排目标及方向。将流位变量的确定、反馈基模的定性分析与流率基本入树建模的定量分析首次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构建了基于反馈基模分析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运用该方法对南昌市低碳发展进行仿真及调控参数对比分析,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为47%,并明确了碳减排的重点方向为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倡导低碳生活、增加林业碳汇量。基于上述六个方向,进一步明确南昌市低碳发展路径应从产业和城市两个层面展开。第四,构建了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模型,提出了城市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和保障措施。产业层面,南昌市低碳发展主要路径应通过低碳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为此,基于低碳城市和低碳主导产业的内涵,构建了低碳主导产业选择的产业效率基准、产业潜力基准、产业关联基准和产业效益基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13项指标组成的城市低碳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对南昌市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实证研究。城市层面,南昌市低碳发展主要路径应发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交通、推进低碳建筑、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倡导低碳生活以及增加林业碳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顺利实施上述措施,应加强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财税保障、资金保障、机制保障和组织保障。本文基于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以南昌市为样本,建立了适用于城市的碳排放测算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反馈基模的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通过仿真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和方向,明确南昌市碳减排的路径及相关措施。上述碳减排确定思路和低碳发展措施对于其他城市低碳发展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虞浔[9](2013)在《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指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改革法院民事审判庭审方式为先导,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为标志,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并延续至今。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自开埠以来就处于中西文化交锋交融的第一线,最早引入近现代司法理念和西方法治模式,新世纪以来又一直在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而持续努力,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领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一是它不可避免地是整个国家司法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表现出鲜明地自上而下推进的色彩,展现了国家顶层设计的强力和权威;另一方面,它却是许多改革措施的肇始之地,许多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在上海司法机关工作中自发萌生的创新举措,经过上海这块法治土地的滋润和检验,逐渐为全国所了解和认可,并随之被最高立法机关或最高司法机关向全国推广,引发司法体制改革大潮中的点点浪花甚至波澜。司法体制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有必要系统梳理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改革动机和发展趋向,继续努力成为中国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为此,本文分八章对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改革历程的历史考察。研究1997年以来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并不能割裂此前上海发生的司法改革。建国以来上海人民司法事业从无到有,尽管经历过挫折,但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奠定了上海司法工作的基本格局,为1997年开始的司法体制改革创造了坚实的基础。而且1997年之前上海的司法改革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为1997年以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在上海的开展提供了正反面启示;此前进行的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也为之后的改革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第二章是关于1997-200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阶段的研究。自1997年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在最高司法机关的指导下,上海司法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体制、用人机制和内部运作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各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员分类管理工作逐步推开。第三章是关于2002-2007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阶段的研究。自2002年底到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阶段。改革在法律框架内稳步推进,司法机关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司法规范化和司法公信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监督协调机制更加健全,解决诉讼难、执行难、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新成效;政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司法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第四章是关于2007-201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阶段的研究。自2007年底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阶段。上海司法机关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和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建立特困当事人司法救助制度,彰显法制公信力和司法人文关怀,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业的执业监管,不断优化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第五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中的思想纷争及实践取向的研究。在上海探索、推行和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的确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质疑和批评之声。就宏观思路来说,就有地方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框架、各司法部门的进程是否需要统一的争论;就微观举措来说,以“少年法庭”、“案例指导制度”为例,不难看出一些开创性举措引发了长久讨论和争议。正是这些讨论、这些质疑和批评使得上海司法机关更为审慎地对待改革,使其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进程走得更为稳当和科学。第六章是关于上海与兄弟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横向比较的研究。根据公开的一些资料,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海与我国其他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有许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动力、根本目标、指导思想、整体进程、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上。但上海与其他省区市相比,在重视创新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外经验、政法经费保障等方面,还是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分析存在这些异同的原因,主要是与司法体制改革的特性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有关。第七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分析检讨及成效评价的研究。上海的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严格遵循司法规律,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成功实施,也避免了由此带来种种不必要的失败和资源浪费。虽然已经取得显着成效,但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的改革只是刚刚破题,全面推进和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司法事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八章是关于继续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于司法的需求空前增长。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上海只有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司法困境。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应设定为“推进司法公正、扩大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践行司法为民”。其功能应定位于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深化改革应该有一套贯穿于改革从始至终的基本行为准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上海实际继续探索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的创新举措,切实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水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效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张洪华[10](2011)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其内在逻辑,并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既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在农村中小学布局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充满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分歧与对立。本研究选择特定区域,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分析学校布局调整背后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有助于发现农村中小学发展演变的规律,为进一步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遗留问题,推动农村教育顺利转型提供参考与借鉴。具体而言,论文框架共计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苏镇及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经济状况和教育传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点明了其为中国一般农村典型的特点。接下来分析了自新式学堂产生以来,在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人口结构与学校生源的发展变化,加之国家政策不断地摇摆于公平和效率之间,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数量、规模与布局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体利益与地方利益从属于国家利益,缺乏自我表达的意识与空间,农村中小学布局受国家政策和人口因素影响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主体逐步分化且日益成熟,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依据各自实力,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表达方式和行动策略,使学校布局向着有利于自己所在群体的方向发展。第二部分是实地调研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章节,分别介绍了苏镇学校布局调整的三种类型。第四章选取了苏镇较早建立的几处小学为个案,以他们的发展和命运为主线,分析不同时期政府和村民办学、就学积极性的变化,以及学校的发展、增减与合并。第五章选取了位于苏镇最北端的一处中学为例,通过该校屡次被撤并仍能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农村初中学校撤并过程中各种力量的对抗。第六章以第四中学被撤并,私立学校嵌入为开端,介绍了万隆学校在本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变化,以及给当地教育教学、生源流动和学校规模等造成的影响。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深化与结论部分,也是论文的难点所在。第七章分析了中央、地方和农民等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待教育的目标取向及行动逻辑,阐明了由此导致的各个时期学校布局的特点。在第八章,首先以实证调研为基础,分析比较了苏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各种可能。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对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各种争议进行了反思。最后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让农村孩子看到成长与发展的希望,让农村学校成为儿童成长的乐园,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构建城乡和谐的学校生态体系。

二、抓住机遇 把公安教育做强做优——2003年度全国公安院校建设论坛发言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机遇 把公安教育做强做优——2003年度全国公安院校建设论坛发言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研究 ——以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意蕴与思想渊源
    2.1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
        2.1.1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2.1.2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2.1.3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2.1.4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2 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意蕴
        2.2.1 历史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2.2.2 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2.2.3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3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论渊源
        2.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3.2 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
        2.3.3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3 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安工作理念的基本要求
    3.1 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历史梳理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3.1.3 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3.1.4 党的十八大以来
    3.2 公安工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点
        3.2.1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3.2.2 业务工作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3.2.3 将人民满意作为评价公安工作的重要标准
    3.3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对具体公安工作的要求
        3.3.1 对公安执法工作的要求
        3.3.2 对公安服务工作的要求
        3.3.3 对公安队伍建设的要求
4 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安工作具体实践-以河南公安改革惠民措施为例
    4.1 河南省公安惠民改革的基本思路
        4.1.1 聚焦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4.1.2 聚焦人民群众的满足感
        4.1.3 聚焦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4.2 河南省公安惠民改革的主要做法
        4.2.1 推出60 项惠民措施
        4.2.2 “一村一警”-河南新“枫桥经验”
        4.2.3 “最多跑一次”-跑出便民“加速度”
    4.3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河南公安改革中的体现
        4.3.1 提出“把公安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4.3.2 构建新型便民体系,简化群众办事流程
        4.3.3 立足本职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
5 对河南公安惠民改革的价值分析与问题分析
    5.1 河南惠民措施实践效果
        5.1.1 工作高效,便利群众
        5.1.2 推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5.1.3 解放警力,减轻压力
    5.2 河南惠民改革的价值指向
        5.2.1 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5.2.2 提升整体警务效能
        5.2.3 增强公安工作的公信力
    5.3 潜在的不足
        5.3.1 认识不足,惠民措施无法无差别落实
        5.3.2 执行力缺失,基层腐败现象存在
        5.3.3 提升宣传效果、增强群众认同感任重道远
6 公安民警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的培育路径
    6.1 意识提升:端正为民思想
        6.1.1 充分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培养的意义
        6.1.2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作为公安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6.1.3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培养纳入民警教育培训工作
    6.2 执纪监督:促进惠民落实
        6.2.1 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6.2.2 加强调查研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
        6.2.3 将群众监督意见纳入考评机制
    6.3 搭建平台:推进警民交流
        6.3.1 建立健全交流机制
        6.3.2 拓宽交流渠道,丰富交流方式
        6.3.3 搭建交流平台,完善交流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以武汉市智慧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智慧社区的概念
        一、国内关于智慧社区的界定
        二、国外关于智慧社区的界定
    第二节 社区警务的概念
        一、国内关于社区警务的界定
        二、国外关于社区警务的界定
    第三节 智慧社区中的社区警务
        一、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界定
        二、智慧警务与智慧社区警务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二、网络化治理理论
第二章 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典型样本分析
    第一节 武汉市典型智慧社区及其警务概说
        一、百步亭智慧社区
        二、光谷理想城小区
        三、常青花园十一小区
    第二节 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突出特点
        一、公共基础设施科技含量高、覆盖面广
        二、社区警务平台飞速发展、警务效率高
        三、多元主体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共治社区
    第三节 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
        一、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所面临的新问题
        二、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仍面临的老问题
        三、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面临的交叉问题
第三章 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节 政府主导优势发挥不充分
        一、智慧社区之警务顶层设计不完善
        二、智慧社区平台的智能化程度不高
        三、缺乏社会资金参与的规范性文件
        四、忽视典型智慧社区及其警务推广
    第二节 社区主体智慧化明显不足
        一、社区主体整体科技素质低
        二、三网合一的整合运用度差
        三、跨专业跨学科人才缺口大
        四、私权利主体的参与意识弱
    第三节 社区整体运用协调度偏低
        一、智慧社区及其警务参与渠道不协调
        二、忽视社区文化与社群文化建设发展
        三、当前的社区警务研究重警务轻社区
        四、社区民警的工作机制影响警务效率
第四章 国内外典型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内典型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
        一、北京市智慧社区
        二、上海市智慧社区
        三、无锡市智慧社区
    第二节 国外典型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
        一、纽约市智慧社区
        二、东京市智慧社区
        三、伦敦市智慧社区
    第三节 对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启示
第五章 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第一节 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完善顶层设计
        一、加快出台智慧社区建设规划文件,统一数据标准
        二、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高平台智能,形成整体联动
        三、制定社会资金参与的规范性文件,确保合法权益
        四、推广典型智慧社区及其警务应用,提供经验借鉴
    第二节 提高主体智慧理念,培养复合人才
        一、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普及新平台、新工具的应用
        二、强化社区人际信任,提高“三网合一”整合运用度
        三、加强复合人才培养,鼓励跨学科跨专业人才调用
        四、整合线上线下宣传,提高私权利主体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 重视社区协同程度,引导多元参与
        一、利用信息手段同步社区警务参与渠道
        二、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发展社区社群文化
        三、实现智慧社区与社区警务的双向互动
        四、实行社区民警工作专职化和案件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1 智慧平安小区社区民警的问卷调查
    附录2 智慧平安小区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
    附录3 智慧平安小区物业公司的问卷调查
    附录4 智慧平安小区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问卷调查
致谢

(3)公安政治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政治传播研究
        1.2.2 国内公安政治传播研究
        1.2.3 国外警察政治传播研究
        1.2.4 小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政治传播
        1.3.2 公安政治传播
        1.3.3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1.4 研究架构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及不足
2 公安政治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的经典论述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2.2 西方政治传播理论借鉴
        2.2.1 政治传播结构要素理论
        2.2.2 政治传播效果理论
    2.3 小结
3 公安政治传播的历史演进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公安政治传播(1927-1949)
        3.1.1 战时民众力量动员与对敌舆论宣传
        3.1.2 革命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政治传播(1949-1978)
        3.2.1 意识形态为主的传播理念
        3.2.2 社会主义建设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3 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公安政治传播(1978-2012)
        3.3.1 为改革开放营造安全稳定的舆论氛围
        3.3.2 改革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4 新时代的公安政治传播(2012- )
        3.4.1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传播导向
        3.4.2 治理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新趋势
    3.5 总结评述
        3.5.1 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的演变规律
        3.5.2 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
        3.5.3 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
4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与传播体系
    4.1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
        4.1.1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4.1.2 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
        4.1.3 塑造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
    4.2 传播体系之主体:公安政治传播的制度安排
        4.2.1 公安政治传播制度安排中的上级主体
        4.2.2 中央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4.2.3 地方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4.2.4 公安政治传播主体的协同-会同输出结构
    4.3 传播体系之渠道:媒介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4.3.1 组织传播通道
        4.3.2 媒介通道
    4.4 传播体系之受众:社会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4.4.1 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
        4.4.2 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
    4.5 小结
5 公安政治传播的运行过程
    5.1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运行
        5.1.1 主动发起与被动应对
        5.1.2 公安新闻发布制度
        5.1.3 警务危机舆情处置
    5.2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载体:政治话语
        5.2.1 文本分析:《人民公安报》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
        5.2.2 词云图分析
        5.2.3 热词分析
        5.2.4 公安政治传播的政治话语特征
    5.3 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
        5.3.1 民意测验
        5.3.2 宏观政治治理效果
    5.4 小结
6 新时代公安政治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6.1 公安政治传播外部环境的变迁
        6.1.1 安全环境的变化
        6.1.2 媒介环境的变化
    6.2 公安政治传播体系面临的挑战
        6.2.1 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
        6.2.2 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
        6.2.3 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
        6.2.4 受众特征变化带来的挑战
        6.2.5 政治话语缺乏创新
    6.3 小结
7 公安政治传播的优化与创新
    7.1 重新定位理念目标
        7.1.1 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
        7.1.2 理顺公安机关、媒体、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
    7.2 优化传播体系
        7.2.1 弥补组织传播效果的不足
        7.2.2 促进公安媒体资源的融合
        7.2.3 理顺官方民间舆论场分化
    7.3 创新传播模式
        7.3.1 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创新
        7.3.2 涉警舆情处置能力的提升
        7.3.3 传播内容产生机制的优化
    7.4 提升传播效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1949-2000年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相关工作条目列表
附录B《人民公安报》头版2005年-2016年高频新闻主题词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妇联组织
        (二)社会治理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二、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二)社会性别理论
        (三)社会治理理论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网络舆情
        2.1.2 涉警网络舆情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2.2 政府公共关系理论
第3章 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现状
    3.1 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必要性
        3.1.1 保障网民知情权的要求
        3.1.2 构建良性警民关系的要求
        3.1.3 维护网络安全的要求
    3.2 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运作机制
        3.2.1 涉警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
        3.2.2 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
        3.2.3 涉警网络舆情善后处理机制
    3.3 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政策工具
        3.3.1 规制性政策工具
        3.3.2 法律性政策工具
        3.3.3 宣传性政策工具
        3.3.4 经济性政策工具
    3.4 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成效
        3.4.1 涉警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初步建立
        3.4.2 涉警网络舆情信息发布时效性得到提高
        3.4.3 警务新媒体平台创建初见端倪
第4章 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
        4.1.1 监测预警不够灵敏
        4.1.2 应对方式不够专业
        4.1.3 善后处置不够周全
    4.2 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公安机关对涉警网络舆情认识不到位
        4.2.2 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队伍能力不足
        4.2.3 公安机关政策工具运用不充分
第5章 国内外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经验借鉴
    5.1 美国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经验
        5.1.1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
        5.1.2 构建涉警网络舆情管控机制
        5.1.3 设立专门的媒体服务机构
    5.2 香港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经验
        5.2.1 成立警察公共关系部门
        5.2.2 利用新媒体工具加强警民沟通
        5.2.3 加强警察自身能力建设
    5.3 美国和香港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经验借鉴
        5.3.1 加强涉警网络舆情管控力建设
        5.3.2 提高新闻宣传专业化水平
        5.3.3 构建警民、警媒合作新模式
第6章 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事件的优化策略
    6.1 源头预防涉警网络舆情负面事件的发生
        6.1.1 审慎对待涉警网络舆情
        6.1.2 提高执法公信力
        6.1.3 加强媒体责任监管
    6.2 完善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
        6.2.1 提高涉警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能力
        6.2.2 完善涉警网络舆情信息发布机制
        6.2.3 提高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实效
        6.2.4 做好善后工作,防止舆情反复
    6.3 加强涉警网络舆情导控机制建设
        6.3.1 做大做强公安主流舆论媒体
        6.3.2 建设公安自媒体新闻宣传队伍
        6.3.3 提高基层民警应对涉警网络舆情能力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6)西安市公安基层派出所警务改革研究 ——以西安市M派出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
    (四)论文研究方法及框架
        1.研究方法
        2.基本框架
一、公安基层派出所警务改革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相关概念
        1.基层派出所概念
        2.警务改革的概念
    (二)警务改革的相关理论基础
        1.“需求理论”
        2.“新公共服务理论”
        3.“无增长改善论”
        4.“破窗理论”
二、西安市M派出所警务的现状及问题
    (一)西安市M派出所警力和警务基本情况
        1.西安市M派出所警力配备
        2.西安市M派出所日常工作
    (二)西安市M派出所警务存在的问题
        1.西安市M派出所的警务职能被弱化
        2.西安市M派出所现行警务改革中的不合理
        3.西安市M派出所基层警务开展缺乏动力
        4.西安市M派出所的警务工作开展效率低
        5.西安市M派出所的警务工作执法成本太大
    (三)成因分析
        1.M派出所的警力资源匮乏
        2.警务理念过于落后
        3.警务保障机制不健全
        4.用警机制不科学
        5.法治环境差
三、国内外警务改革经验借鉴
    (一)部分国外警务改革经验
        1.德国的“柏林模式”
        2.日本重视基层警务的做法
        3.英国的“睦邻警察服务”
        4.法国的“城市巡逻机制”
    (二)部分国内警务改革经验
        1.“河南模式”
        2.南京社区警务模式
    (三)国内外警务改革经验带来的启示
四、西安市基层派出所警务改革对策
    (一)明确基层派出所职能
    (二)树立现代警务理念
        1.社区型警务
        2.绩效型警务
        3.分权型警务
    (三)完善警务保障机制
    (四)建立科学用警机制
        1.110 改革机制
        2.主动警务机制
        3.综合用警机制
    (五)大力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时期无锡市和谐警民关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建构和谐警民关系,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
        二、 建构和谐警民关系,是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需要
        三、 建构和谐警民关系,是实现公安工作社会化的需要
    第二节 和谐警民关系的研究现状
        一、 国内警民关系的研究现状
        二、 国外警民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建构和谐警民关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警民关系的概念
        一、 警民关系的内涵、属性、要素、定位
        二、 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特点
    第二节 和谐警民关系的理论基础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 公共治理理论
        四、 公共关系理论
第三章 无锡市建构和谐警民关系的实践和探索
    第一节 打造治安防控品牌,顺应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新期待
        一、 严打整治保民安
        二、 治安管控促民安
        三、 巡控固防护民安
    第二节 提高规范执法水平,顺应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一、 建立依法履职培训体系
        二、 建立规范执法管理体系
        三、 建立廉洁执法监督体系
    第三节 增进公共服务质量,顺应群众对行政管理的新期待
        一、 推进行政权力透明运行
        二、 做优群众满意窗口建设
        三、 做强网上服务群众平台
    第四节 创建铁军队伍形象,顺应群众对警察形象的新期待
        一、 铁腕治警提升战斗力
        二、 铁面问责提升执行力
        三、 严中有爱提升凝聚力
    第五节 提升民生警务能力,顺应群众对警民关系的新期待
        一、 创新联系群众载体
        二、 夯实社区基础工作
        三、 建立群众评价机制
第四章 新时期无锡市警民关系的评估分析
    第一节 无锡市警民关系的实证调查
        一、 调查方法
        二、 调查数据
        三、 调查结论
    第二节 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 少数地区警民关系疏远冷漠
        二、 个别地区警民关系紧张对立
        三、 警民沟通渠道和方式狭窄不畅
    第三节 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构的原因分析
        一、 宏观层面因素分析
        二、 主体因素——公安机关角度分析
        三、 客体因素——人民群众角度分析
        四、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第五章 无锡市深化警民关系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第一节 建构无锡市和谐警民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 建构和谐警民关系的指导思想
        二、 建构和谐警民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宏观维度——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 建立普世价值观
        二、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第三节 主体视角——公安机关要加强自身建设
        一、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二、 加强能力素质建设
        三、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四、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五、 加强警察文化建设
    第四节 客体角度——引导群众提高参与意识
        一、 明晰公民监督权
        二、 做合格现代公民
    第五节 外部环境——建立警民沟通的长效机制
        一、 警务公开
        二、 全警公关
        三、 警民恳谈
        四、 警媒合作
        五、 新媒体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8)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2.1.2 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1.3 关于碳排放预测研究
        2.1.4 关于城市碳排放研究
        2.1.5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理论
        2.2.3 能源经济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2.5 政府干预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
    3.1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
        3.1.1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概念
        3.1.2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关联
    3.2 低碳城市的内涵
        3.2.1 低碳城市的定义
        3.2.2 低碳城市的特点
        3.2.3 低碳城市的内容
    3.3 低碳城市的外延
        3.3.1 低碳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态的概念
        3.3.2 低碳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态的关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低碳发展实践研究
    4.1 城市低碳发展的机遇
        4.1.1 低碳发展的先行探索
        4.1.2 低碳发展的政策驱动
        4.1.3 低碳发展的国际互动
    4.2 城市低碳发展的挑战
        4.2.1 碳排放数据基础的薄弱
        4.2.2 城市化、工业化的能源刚性需求
        4.2.3 现有体制机制的约束
    4.3 国外城市低碳发展实践
        4.3.1 纽约低碳发展实践
        4.3.2 伦敦低碳发展实践
        4.3.3 东京低碳发展实践
    4.4 国内城市低碳发展实践
        4.4.1 保定市低碳发展实践
        4.4.2 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
        4.4.3 杭州市低碳发展实践
    4.5 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启示
    4.6 南昌市低碳发展实践
        4.6.1 南昌城市概况
        4.6.2 南昌低碳发展历程
        4.6.3 南昌低碳发展之路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
    5.1 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体系
        5.1.1 测算标准
        5.1.2 测算气体
        5.1.3 测算模式
        5.1.4 测算原则
        5.1.5 测算内容
    5.2 南昌市碳排放的测算
        5.2.1 能源活动
        5.2.2 工业生产过程
        5.2.3 农业
        5.2.4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5.2.5 废弃物处置
    5.3 南昌市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5.3.1 南昌市碳排放的纵向分析
        5.3.2 南昌市碳排放的横向分析
    5.4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测算
        5.4.1 工业碳排放测算基础
        5.4.2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动态分析
        5.4.3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行业分析
        5.4.4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对比分析
    5.5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绩效分析
        5.5.1 工业碳排放绩效分析基础
        5.5.2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动态绩效分析
        5.5.3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行业绩效分析
        5.5.4 南昌市重工业与轻工业碳排放的绩效差异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碳减排目标的确定
    6.1 流位变量的反馈基模分析
        6.1.1 核心变量的确定
        6.1.2 流位流率系的确定
        6.1.3 流位变量的反馈基模构建
    6.2 基于反馈基模分析,建立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6.2.1 GDP流率基本入树T_1(t)
        6.2.2 能源消费流率基本入树T_2(t)
        6.2.3 碳排放流率基本入树T_3(t)
        6.2.4 人口流率基本入树T_4(t)
    6.3 南昌市碳减排仿真
        6.3.1 满足条件下南昌市碳减排目标实现仿真结果
        6.3.2 不满足条件下南昌市碳减排目标实现仿真结果
    6.4 南昌市碳减排方向
        6.4.1 优化产业结构
        6.4.2 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
        6.4.3 优化能源结构
        6.4.4 降低单位能源碳排放量
        6.4.5 倡导低碳生活
        6.4.6 提高林业碳汇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
    7.1 低碳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构建
        7.1.1 模型构建基础
        7.1.2 选择基准构建
        7.1.3 指标体系设计
        7.1.4 评价方法选取
    7.2 南昌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
        7.2.1 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7.2.2 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7.2.3 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选择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南昌城市低碳发展路径
    8.1 发展低碳能源
    8.2 发展低碳交通
    8.3 推进低碳建筑
    8.4 加强低碳技术研发
    8.5 倡导低碳生活
    8.6 增加林地碳汇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南昌市低碳发展保障措施
    9.1 制度保障
    9.2 技术保障
    9.3 人才保障
    9.4 财税保障
    9.5 资金保障
    9.6 机制保障
    9.7 组织保障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昌市碳排放测算基本数据表
附录B 低碳主导产业选择调查问卷
附录C 南昌市低碳主导产业选择基本数据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中国1997年始启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二、 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司法机关与时俱进
        三、 上海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
        四、 域外司法改革理论在上海受到科学借鉴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 司法
        二、 司法机关
        三、 司法体制
        四、 司法工作机制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一章 历史回眸(1949—1997):中国司法制度曲折发展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司法制度初创奠基阶段
        二、 司法制度曲折成长阶段
        三、 司法制度破坏荒废阶段
        四、 司法制度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变革历程
        一、 基本形成上海司法工作格局
        二、 组织开展上海司法改革运动
        三、 文革期间上海司法工作倒退
        四、 改革开放后步入发展的正轨
    第三节 现实意义
        一、 奠定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基础
        二、 提供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启示
        三、 确立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先机
第二章 拉开序幕(1997-200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探索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启动司法改革
        二、 上海推进依法治市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三章 全面展开(2002-2007):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进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二、 上海加快城市法治建设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四章 深入进行(2007-201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深化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二、 上海改善城市法治环境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五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与探索的纷争
    第一节 改革宏观思路争议
        一、 地方司法领域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框架
        二、 地方司法机关在改革进程中是否需要相互协调统一步调
    第二节 改革微观举措争议
        一、 “少年法庭”之争
        二、 “案例指导制度”之争
第六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与其他省份实践探索比较
    第一节 共同之处
        一、 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基本相同
        二、 发展方向和推进动力基本相同
        三、 整体进程和许多内容基本相同
    第二节 鲜明特色
        一、 上海是许多司法改革举措的创始之地
        二、 上海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区别对待
        三、 上海全力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 上海有效增强司法机关的工作透明度
        五、 上海科学借鉴国外司法改革先进经验
        六、 上海较好地解除了司法机关后顾之忧
    第三节 异同探究
        一、 存在相同缘由
        二、 存在不同原因
第七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探索的评析
    第一节 特点分析
        一、 根本保证——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把牢社会主义方向
        二、 有力保障——准确定位司法职能,体现上海自身特色
        三、 不竭动力——遵循司法工作规律,依靠科学理论支持
        四、 重要方法——统筹规划改革方案,争取形成整体合力
        五、 必要方式——以改革促进新变化,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六、 有效途径——改革灵活性,尊重首创性,保护积极性
    第二节 成功之处
        一、 妥善处理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二、 妥善处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
        三、 妥善处理中央部署与上海实际的关系
    第三节 问题所在
        一、 司法机关改革中的某些模糊认识有待加以纠正
        二、 上海司法部门的执法司法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三、 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的氛围尚需培育
    第四节 取得成效
        一、 坚持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上海各界普遍性共识
        二、 上海司法机关工作更趋规范,公正性、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 上海司法公开范围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善
        四、 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现实困境,保障上海司法工作良性运转
第八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继续深化改革之路
    第一节 战略目标
        一、 追求司法公正,保持全国领先司法环境
        二、 扩大司法公开,保持先行先试发展势头
        三、 树立司法公信,发挥上海本土传媒优势
        四、 践行司法为民,满足广大市民更高期待
    第二节 功能定位
        一、 推动国家司法体制进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 延伸司法机关工作触角,服务上海社会管理
        三、 强化司法工作保障功能,促进四个中心建设
        四、 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五、 提升司法机关履职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 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围绕全市大局深化改革
        二、 借鉴域外司法改革经验与上海实际相结合
        三、 遵循法律法规边界依法有序稳步组织实施
        四、 坚持以群众观点为引领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第四节 路径选择
        一、 借助雄厚科研力量提炼上海司法领域开展改革经验,自觉以科学理论研究为指引
        二、 依托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丰富司法公开的形式和内容,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 警惕腐败现象向司法领域渗透蔓延,从制度着手织密上海司法职权运行监督机制
        四、 围绕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规划,发挥好海事仲裁和金融仲裁便捷、高效的作用
        五、 及时关注司法工作暴露的问题,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内容,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六、 充分挖掘上海丰富法学教育资源,推进司法人员职业化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一) 农村教育备受关注
        (二) 个人研究取向
        (三) 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 定量分析
        (二) 定性分析
    三、研究对象
        (一) 为什么是乡镇
        (二) 为什么是苏镇
    四、研究方法
        (一) 实地研究
        (二) 文献研究
        (三) 问卷调查
第二章 背景与政策
    一、背景分析
        (一) 现代化与城镇化
        (二) 农村人口与学校生源
        (三) 公平与效率之争
    二、政策影响
        (一) 扶持新式学堂的政策
        (二) 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
        (三)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
        (四) 学校危房改造的政策
        (五) 基于税费改革的政策
        (六) 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逻辑
        (一) 实践的逻辑
        (二) 政策的逻辑
        (三) 两种逻辑的关系
第三章 利益与博弈
    一、利益与利益主体
        (一) 利益、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
        (二) 利益主体及其分类
    二、利益博弈与学校布局
        (一) 利益博弈的条件基本形成
        (二) 利益博弈在教育中的诸多表现
        (三) 学校布局中的利益博弈: 方法论的视角
    三、学校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一) 利益主体
        (二) 利益表达
        (三) 博弈形式
第四章 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一、新与旧的利益博弈: 建国前之教育基础
        (一) 与风沙和恶政的抗争
        (二) 相对孱弱的私塾教育
        (三) 早期新式学校的创立
    二、争妍斗奇可圈点: 村办学校迅速兴起
        (一) 办学重心下移,学校激增形式多样
        (二) 师资力量短缺,民办教师强力撑持
        (三) 素质教育可堪称,急功冒进遭功篑
    三、天时不如地利:20世纪80年代的小学布局
        (一) 普及小学教育,学校遍布各村
        (二) 村民集资办学,节衣缩食争先
        (三) 村办学校顶峰,资金不足衰退
    四、地利不如人和: "普九"期间的小学布局
        (一) 建设标准提高,多方筹资迁建
        (二) 分级管理体制,乡财不堪重负
        (三) 办学实力消长,少数脱颖而出
        (四) 选择样板示范,多方利益博弈
    五、天时愆伏亦难违: "普九"后的小学布局
        (一) 外部环境变化,村小举步维艰
        (二) 顺应潮流调整,村小数量骤减
        (三) 调整遭遇瓶颈,规划陷入僵局
第五章 初中学校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一、联办初中迅速兴起,利益博弈自此而生
        (一) 常征村联中及当时的布局
        (二) 学校迁建中的利益博弈
    二、初次合并焕然一新,管理落后生源流失
        (一) 办学条件得以改善,管理水平依然滞后
        (二) 学生流失严重,常征村重办中学
    三、再次合并难挽狂澜,县城中学发展迅猛
        (一) 为了"普九"验收,教育资源再被整合
        (二) 县城中学发展迅猛,苏镇中学有巢无凤
        (三) 初中毕业只为文凭,由此死灰亦可复燃
    四、办学地位得以巩固,未来发展反更彷徨
        (一) 常魏之争异常激烈,魏村痛失发展契机
        (二) 村办中学渐失优势,彷徨之中勉力前行
第六章 私立学校的兴起
    一、第四中学: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 办学历史及招生制度
        (二) 撤并原因及撤并程序
        (三) 往事如烟,学子戚戚
    二、万隆学校: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 异地迁入,倾首拭目
        (二) 生存环境,喜忧参半
        (三) 特色办学,迅速崛起
    三、校地关系: 鲶入鱼群起波澜
        (一) 生源竞争更加激烈
        (二) 师资流动日益频繁
        (三) 学区规模明显缩水
        (四) 公办初中压力日增
第七章 目标、逻辑与布局
    一、新旧体制更替
        (一) 目标与逻辑: 破旧立新,加强控制与乱世求生
        (二) 学校布局: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农村逐步展开
    二、普及小学教育
        (一) 目标与逻辑: 立足扫盲,广设学校与读书识字
        (二) 学校布局: 村办为主,遍地开花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一) 目标与逻辑: 普九验收,竞相达标与权衡择校
        (二) 学校布局: 校际差距逐步拉大
    四、后"普九"时代
        (一) 目标与逻辑: 均衡发展,调整布局与质疑梦想
        (二) 学校布局: 向城市集中与重新洗牌
第八章 可能、反思与抉择
    一、苏镇学校布局的几种可能
        (一) 苏镇学校布局: 基于实证调研的现状分析
        (二) 苏镇小学布局的几种可能
        (三) 苏镇初中布局的几种可能
    二、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一) 村小要不要撤并
        (二) 初中要不要进城
        (三) 目标定位要不要"为农"
    三、抉择: 站在历史的高度
        (一) 让农村的孩子看到希望
        (二) 让农村的孩子热爱农村
        (三) 构建城乡和谐的学校生态系统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相关图表
        图9.1 夏津县小学学校分布图(1985年)
        图9.2 夏津县中等学校分布图(1985年)
        表9.1 夏津县户数、人口统计表(明初至建国前)
        表9.2 夏津县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1949-2008年)
        表9.3 夏津县中小学教师数量变化情况(1949-1985年)
        表9.4 山东省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表(1978-2007年)
        表9.5 山东省初中教育发展情况表(1978-2007年)
        表9.6 德州地区小学概况统计表(1949-1985年)
        表9.7 德州地区普通中学概况统计表(1949-1985年)
        表9.8 德州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专职教师数(1977-1985年)
        表9.9 历年夏津县小学发展概况(1985-2007年)
        表9.10 历年夏津县初中发展概况(1985-2007年)
        表9.11 历年夏津县高中发展概况(1985-2007年)
        表9.12 苏镇各村户数、人口及土地面积(2004年)
参考文献
    着作类
    中文期刊类
    学位论文类
    政策文件类
    史志年鉴类
    报刊类
    电子文献类
    外文类
后记

四、抓住机遇 把公安教育做强做优——2003年度全国公安院校建设论坛发言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研究 ——以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为例[D]. 李其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2]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以武汉市智慧社区为例[D]. 叶俊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公安政治传播研究[D]. 房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4]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策略研究[D]. 杜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西安市公安基层派出所警务改革研究 ——以西安市M派出所为例[D]. 张强. 长安大学, 2016(05)
  • [7]新时期无锡市和谐警民关系建构研究[D]. 张正怿.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
  • [8]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张征华. 南昌大学, 2013(01)
  • [9]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 虞浔.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1)
  • [10]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D]. 张洪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抓住机遇,把公安教育做强做优——在2003年全国公安院校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