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骁悉与中药联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20)在《马鸿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及用药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马鸿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验证与其学术思想的一致性,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思路。方法:收集马鸿斌教授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及名中医工作站就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案,按其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最终筛选患者92例,共260诊次,将病案的基本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病案进行详细解析,进一步验证马鸿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形成较为完整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理论体系。结果:1.描述性分析:本研究中患者主要常见的症状有疲乏(占52.70%)、浮肿(50.77%)、腰部酸困(37.31%)、泡沫尿(21.15%)及咳嗽咳痰(19.62%),常见的舌苔脉象有淡红舌、薄白苔,沉细脉。证候方面: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型是脾肾阳虚证(13.85%),其他依次是气阴两虚证(10.77%)、脾虚湿热证(8.46%)、风热犯肺证(8.08%)、中气不足证(6.92%)、气滞水停证(6.54%)、虚阳浮越证(5.77%)等;使用药物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茯苓、白术、黄芪、党参、甘草、生地黄、泽泻、薏苡仁、当归、丹参、牛膝;其中补虚药、清热利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占比例较高;药性以甘温为主,主要归脾、肺、肾三经。2.按照关联规则行组方规律分析:得出频次较高的药对有(1)白术、茯苓;(2)泽泻、茯苓;(3)黄芪,茯苓;(4)猪苓,茯苓;(5)党参,茯苓。根据熵聚类分析及临床实践,得出比较有价值的3个新处方:(1)薏苡仁,牛膝,红参,苍术,防己,黄芪,茯苓,泽泻,白术;(2)连翘,桔梗,僵蚕,荆芥,防风,茜草,白芷,芦根,地榆;(3)石韦,丹参,甘草,续断,车前草,土茯苓,桑寄生。结论:马鸿斌教授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位与脾、肾、肺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脾肾亏虚,瘀血湿热郁阻于内,主要治法以健脾温阳利水为主,兼以祛湿活瘀,组方用药方面导师强调以补益为主,祛邪为辅。在基于临床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并验证名医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以为更好地传承其学术思想。
向玲[2](2019)在《“健脾益气、活血解毒”方案干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拟通过回顾性分析中医“健脾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排标准搜集、整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病房和门诊就诊的IMN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情况、中医证型、治疗用药及疗效评价,初探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合统计学结果及临床实际意义得出相关结论。结果:1、一般资料:纳入244例IMN患者,男女比例1.49:1;以中老年多见,年龄超过40岁占77.87%;病程小于6个月占77.87%;首发症状以水肿、泡沫尿常见;中医辨证分型虚证属脾肾气虚证,标实证以血瘀证(28.69%)、热毒证(26.23%)为主;2、治疗情况:单纯中药治疗组纳入98例(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组80例(中药联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西药无效组66例(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后改用中药治疗)。3、治疗结果:中药组缓解率81.63%,中西结合组71.25%,西药无效组66.67%;244例IMN随访者总缓解率74.18%、复发率2.87%,随访过程中有12例进入终点事件;中药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3.15±1.53、1.37±1.77,血清白蛋白为31.03±8.47、37.44±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3.61±1.67、1.61±1.96,血清白蛋白为28.83±8.55、35.9±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无效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别是5.03±2.09、2.52±1.88,血清白蛋白分别为26.14±7.9、31.07±9.52,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较为稳定,无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性别、高血压、疗程、蛋白尿、血清白蛋白是各治疗组预后的影响因素,合并用药是单纯中药组预后的影响因素,Scr水平是西药无效组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血清白蛋白、蛋白尿可能是该方案治疗IMN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IMN多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初发症状以水肿、泡沫尿为主,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分期以Ⅰ、Ⅱ期多见;2、IMN中医辨证多属本虚标实证,脾肾气虚为其基本病机,标实证以血瘀、热毒为主;3、中医“健脾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IMN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缓解率越高;单纯中药治疗远期疗效最佳,中西结合治疗见效最快,中药治疗西药无效者疗效可观;4、中药对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稳定肾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5、蛋白尿、高血压、血清白蛋白是影响“健脾益气、活血解毒”方案治疗IMN的相关因素。
曾卿祥[3](2019)在《名中医黄春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名中医黄春林教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临床治疗的回顾性病例分析的队列研究,评价黄春林教授治疗RN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旨在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寻求有效性、安全性的治疗方案,同时对回顾性队列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下一步进行前瞻性研究提供建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于广东省中医院黄春林门诊就诊的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成功随访到74例患者,将随访结果输入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总缓解率及复发率等方面评价名中医黄春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该队列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74例患者,其中中医组26例,中西医结合组48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均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方面:治疗6个月后,中医组患者总缓解率为96.2%。而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4%,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缓解速度上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15.4%,中西医结合组1年内复发率为12.5%,两组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24h尿蛋白定量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估计的各个时间点中位数为:治疗前3.82,治疗6个月为0.92,治疗12月为0.41,而两组治疗后两个时间点(治疗6月、治疗12月)的24h尿蛋白定量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月与治疗12月差异不显着(P>0.05)。血肌酐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估计中位数,治疗前74.00,治疗6月为74.00,治疗12月为68.00,治疗后两个时间点(治疗6月、治疗12月)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白蛋白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中位数:治疗前28.10,治疗6个月为33.25,治疗12个月为34.80,治疗后两个时点(6月后、治疗12月)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月与12月差异不显着(P>0.05)。总胆固醇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中位数:治疗前8.18,治疗6个月为6.62,治疗12个月为6.01,治疗后两个时点(6月后、治疗12月)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1),而且治疗6月与12月差异显着(P<0.001)。中医证候评分方面:组间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中位数为:治疗前25.00,治疗6个月为15.00,治疗12个月为15.00。两组治疗后2个时间点(6月、12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月与治疗12月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显着(P<0.001)。不良反应方面:治疗12月后,中医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07%,中西医结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92%,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春林中医经验”的中医组与在黄春林中医经验基础上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中西医结合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升高血浆白蛋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经过半年的治疗,中医组及中西医组均能取得较高的缓解率,一年内的复发率较低,肾功能较稳定,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方法在疗效和缓解速度上无明显差异。
余海龙[4](2017)在《补肾活血祛风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多耐药基因MDR1及P-gp170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补肾活血祛风方单用和(或)联合糖皮质激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MDR1及编码糖蛋白P-gp170的影响;研究补肾活血祛风治法及经验方改善蛋白尿,增强糖皮质激素敏感性,提高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分子生物学原理,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筛选健康雄性SPF级Spraque-Dawley(SD)大鼠,测24时尿蛋白定量阴性后,建立92只阿霉素(adriamycin,ADR)肾病大鼠模型及20只空白对照组(A组),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泼尼松组(C组)、中药组(D)、中药+泼尼松组(E组),每组23只。中药组给予补肾活血祛风方汤剂,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溶液,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实验周期8周。分别在4周、8周末时每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观察治疗效果,常规生化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血脂、凝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上P-gp170表达,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肾组织MDR1mRNA,取肾脏组织行病理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P-gp170表达。结果:(1)B组大鼠皮毛松散,光泽变淡,活动下降,牙齿段落、四肢及尾部肿胀,腹腔积液,各干预组上述状况减轻或改善,E组活动、饮食增加明显,但是和D组比出现躁动、死亡增加。(2)8周末C组、E组24h尿蛋白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E组24h尿蛋白比C组、D组低,三者变化趋势服从其曲线。(3)血脂方面,TC:A组较同时间点其他组低(P<0.05);D组较B、C组低(P<0.05);TG:A组较同时间点其他组低(P<0.05)。D组TG水平比B、C、E组低,其中与C组相比,P<0.01。(4)B组肾组织MDR1及P-gp170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5)C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肾组织MDR1及P-gp170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模型组(P<0.01)。(6)D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上MDR1及P-gp170的表达低于C组(P<0.05)。(7)外周血淋巴细胞P-gp170与MDR1呈正相关关系r=0.466,p=0.001。(8)肾组织P-gp170与MDR1mRNA呈直线相关r=0.291,p=0.291。(9)D组、E组MDR1及p-gp170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1)补肾活血祛风方可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量,控制血脂,减轻肾脏病理损害,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增强疗效。(2)糖皮质激素可诱导MDR1mRNA、P-gp170过度表达,而P-gp170可能介导糖皮质激素耐药,降低糖皮质激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疗效。(3)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外周血淋巴细胞P-gp170可能影响其尿蛋白量。(4)补肾活血祛风方可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MDR1mRNA、P-gp170水平或拮抗其作用,这可能是增强激素联用效果,逆转激素耐药的机制之一。
付雪[5](2016)在《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诊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总结导师戴恩来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经验及用药规律,薪火相传,拓展临床治疗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检索相关数据库,整理戴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列举典型案例,从理论上详细阐述其对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则,结合导师临床用方、用药规律,系统整理导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思辨特点。结果:①戴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模式诊治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能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②戴教授运用温阳法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RNS),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戴恩来教授在诊治肾病综合征方面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手段的补充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诊疗思路。
李爱峰[6](2012)在《基于复杂网络与互信息的聂莉芳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验研究》文中指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为临床常见疑难病,其病程迁延,呈进行性发展,部分患者逐渐发展为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西医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副作用较大,同时部分患者呈现对激素的反抗性而无效。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部分患者单纯运用中药即可控制病情。对于在外院已用激素的患者,一方面可以协同提高疗效,另一方面可以顺利地撤减激素,并且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本研究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和运用数据挖掘中的互信息和复杂网络分析,旨在总结导师治疗PNS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为进一步规范中医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通过西医文献的研究,阐述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概述、发病机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机制、水肿机制)、治疗(水肿的治疗、免疫抑制剂及其他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国内着名中医诊治经验概述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了多位中医名家的经验,从病名、病因病机、诊断及辨证、治疗、调养等几方面进行概述。肾病综合征归属于中医学“水肿”等范畴,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脾肾虚损是病机关键,湿、瘀是主要邪气,感染是加重、复发的重要因素,其治疗则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而施以辨证论治。聂莉芳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验概述治疗思路与程序:能中不西,先中后西,运用中药,减撤西药;先治水肿,后治蛋白尿;分阶段治疗。治疗经验:(1)分阶段论治:水肿突出阶段,注重调理脾胃,降逆止呕,健脾利水,协调水、气、血的关系,配合食疗法。蛋白尿持续阶段:健脾益气以升清,益气滋肾以固精。大量激素使用阶段、激素撤减阶段:配合中医药辨证治疗。(2)分型论治:分气虚水停、阳虚水停、阴虚水停、气滞水停、湿热内蕴、血瘀水停论治。病例一般特征病例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内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病房住院期间经导师诊治及导师专家门诊诊治的PNS患者,共161例,410诊次。男女比例1.875:1。其中膜性肾病22例,微小病变10例,系膜增生12例,系膜毛细血管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未行肾活检113例。中医证候分析本研究纳入病例出现频数为20%以上的症状依次为:神疲乏力、蛋白尿、双下肢水肿、舌淡暗、腰膝酸软、头晕、纳差、眠差、便秘、苔薄黄、舌红、咽痛、咳嗽、舌有瘀斑、脉沉涩、脉细数、心悸、腹胀。中医辨证分型,气阴两虚最为多见(30.05%),其次为血瘀水停(20.73%),阴虚火旺(15.61%),脾胃虚弱(11.95%),气滞水停(8.54%)。聂莉芳教授治疗经验挖掘本研究纳入病例使用频数为10%以上的方剂依次为:当归芍药散(23.41%)、参芪地黄汤(18.54%)、香砂六君子汤(12.44%)、知柏地黄汤(11.95%)、五皮饮(10.24%)。使用频数为50%以上的中药为:茯苓(89.51%)、芡实(82.44%)、生黄芪(79.76%)、金银花(78.05%)、丹参(70%)、太子参(66.1%)、冬瓜皮(65.37)、泽泻(57.8%)、白术(51.95%)。根据互信息、复杂网络分析,总结导师治疗本病经验(1)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缓则治本,急则治标。益气养阴为最常用的治法。(2)脾肾为本,整体调治。治肾,常以六味地黄汤加减灵活应用,注重调理脾胃。(3)重视活血利水。擅用当归芍药散。(4)方证相应,抓主症选方,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可大大提高临床诊治效率和准确度。(5)随症加减用药,用药平和,轻清灵动,既避免大辛大热伤津耗液,亦避免大苦大寒伤脾败胃,务以临床实效为是。(6)处方立法灵活,用药配伍精妙,重视气、血、阴、阳之间的关系,补中有通,补泻结合,补而不滞。创新点:1.首次运用中医复杂分析系统数据挖掘软件,对证型-方剂、症状-方剂、症状-中药,进行互信息相关分析方法,从大量的、模糊的数据中集中挖掘导师聂莉芳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处方用药规律。2.运用中医复杂分析系统数据挖掘软件,首次对主要证型所用中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从大量的、模糊的数据中集中总结导师聂莉芳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
张琼,黄淑芬[7](2010)在《黄淑芬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文中研究指明黄淑芬教授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基本病机为元气亏虚,肾络瘀阻,治疗上主张舒络固肾,即疏通络脉,解除毒邪,扶正补虚。在激素治疗的不同阶段,强调根据阴阳气血变化辨证施治,同时善于中西药结合,提高临床疗效。
张庭基[8](2009)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指原发于肾小球的具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不同程度水肿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是目前治疗PNS公认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及激素依赖、抵抗等情况,且疗程长,不良反应大,限制了激素使用范围及治疗效果。部分病例可出现频繁复发,因而不得不反复应用激素,结果可能导致一系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如肥胖、生长抑制、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或应用/加用免疫抑制剂从而又带来相应的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问题。近年来随着中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药治疗带来的如感染、兴奋等不良反应,同时能增强疗效,减少复发,许多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优于纯西药或单纯中药治疗。导师曹田梅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科研、教学、医疗20余年,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形成了独特的诊治思路和治疗经验。本文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整理分析近10年公开发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肾病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参考相关专着及导师临床诊治心得,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用药经验。综合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等方法,对近10年文献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用药进行频率统计,分析用药规律及特点。力求通过辨治方法、方药应用的分析,寻求切合临床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期望能为有效治疗成人原发肾病综合征提供更多借鉴,丰富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通过上述对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统计分析,提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的有效手段,中西医结合参与治疗PNS的价值和意义突出体现在:①常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可明显提高缓解率,减少复发率;②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可提高近期缓解率、降低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毒副反应;③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可减轻或消除激素的毒副作用及防止反跳等方面。结合相关中医学理论及导师临床心得提出成人PNS的中西医结合要点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相结合及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同时对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法进行研究,提出按激素使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治疗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PNS的主要方法,并试图通过统计分析近十年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探索出激素使用中的不同阶段合用中药的规律,提取各阶段高频用药,期望能为有效治疗成人原发肾病综合征提供更多借鉴,丰富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也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陈晓风[9](200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曾红兵,王铁锚[10](2008)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典型病例的临床决策》文中提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肾内科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其主要治疗是联合应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少数患者,经以上联合治疗后仍不能达到临床缓解。而对于这些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不仅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且可能出现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故在临床中应权衡利弊进行治疗决策。
二、骁悉与中药联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骁悉与中药联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马鸿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及用药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马鸿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 |
1.对 PNS 病名的认识 |
2.对 PNS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蛋白尿 |
2.2 水肿 |
3 对PNS的治疗经验总结 |
3.1 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减撤激素 |
3.2 注重辨证论治 |
3.2.1 辨期论治 |
3.2.2 辨时论治,划分阶段 |
3.3 祛湿活瘀,贯穿始终 |
3.4 注重日常调理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马鸿斌教授治疗 PNS 的临床经验 |
1.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2 数据处理 |
2.3 数据录入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特征 |
3.2 证候分析 |
3.3 证型分析 |
3.4 方剂分析 |
3.5 中药特点 |
3.6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分析 |
3.7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验案举隅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五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论治 |
4 中成药 |
5 中药提取物 |
6 其他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PNS的治疗进展 |
1 PNS的概述 |
2 糖皮质激素在PNS中的应用 |
3 免疫抑制剂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应用 |
4 血液透析在PNS的应用 |
5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成果 |
(2)“健脾益气、活血解毒”方案干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对象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西医诊断标准 |
2.1 特发性膜性肾病西医诊断标准 |
2.2 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诊断标准 |
2.3 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 |
2.4 其他疾病诊断标准 |
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类型 |
4.2 纳入标准 |
4.3 排除标准 |
4.4 研究内容 |
4.5 疗效判定标准 |
4.6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分组及用药情况 |
2 临床指标基线情况 |
2.1 性别、年龄 |
2.2 病程分布 |
2.3 首发症状 |
2.4 中医辨证分型 |
2.5 合并症 |
2.6 合并用药 |
2.7 病理资料 |
2.8 实验室指标 |
3 疗效观察 |
3.1 治疗结果 |
3.2 复发情况 |
3.3 终点事件 |
3.4 实验室指标 |
4 疗效的影响因素 |
4.1 中药组疗效影响因素 |
4.2 中西结合组疗效影响因素 |
4.3 西药无效组疗效影响因素 |
4.4 影响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 研究内容的选择 |
1.1 现代医学对IMN的研究 |
1.2 中医学对IMN的研究 |
1.3 前期研究基础 |
1.4 “健脾益气、活血解毒”中医治疗方案解析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中医证型及用药分析 |
2.3 不同治疗方案基线情况分析 |
2.4 治疗结果分析 |
2.5 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
结语 |
1 不足与展望 |
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会情况 |
附录Ⅲ 病例报告表 |
附录Ⅳ 伦理委员会批件 |
(3)名中医黄春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祖国医学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理解 |
1.1.1 中医对RNS病名的认识 |
1.1.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1.1.3 中医治疗 |
1.2 西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
1.2.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1.2.2 难治因素 |
1.2.3 一般治疗 |
1.2.4 非免疫抑制治疗 |
1.2.5 免疫抑制治疗 |
1.3 黄春林教授对RNS的认识以及治疗策略 |
1.3.1 固肾摄精,消减蛋白尿 |
1.3.2 健脾益肾,促进蛋白吸收 |
1.3.3 养肝益肾,促进蛋白合成 |
1.3.4 水肿的辨证论治 |
1.4 队列研究 |
1.4.1 队列研究定义及类型 |
1.4.2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步骤 |
1.4.3 回顾性研究的利弊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病例研究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对象来源 |
2.2.2 研究对象分组 |
2.2.3 样本量计算 |
2.2.4 诊断标准 |
2.2.5 纳入标准 |
2.2.6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步骤 |
2.3.1 收集数据 |
2.3.2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4 主要疗效判定标准 |
2.4.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2.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2.5 临床结果 |
2.5.1 一般资料 |
2.5.2 两组相关指标基线值比较 |
2.5.3 总疗效分析 |
2.5.4 治疗后各组比较及治疗前后组间比较 |
2.5.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2.6 临床结果分析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获得奖励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补肾活血祛风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多耐药基因MDR1及P-gp170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补肾活血祛风方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中的作用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药物和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其他器材和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阿霉素(ADR)肾病大鼠模型制作 |
2.2 中药复方药液制备 |
2.3 实验分组 |
2.4 给药方案 |
2.5 实验标本采集 |
2.6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6.1 一般情况观察 |
2.6.2 24h尿蛋白检测 |
2.6.3 血清生化指标 |
2.6.4 肾脏形态及组织病理 |
3.统计学处理 |
4.实验结果 |
4.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4.2 24h尿蛋白情况 |
4.3 血清生化指标 |
4.3.1 观察4周末组间生化指标变化 |
4.3.2 观察8周末各组生化指标变化 |
4.4 肾组织病理改变 |
4.4.1 光镜 |
4.4.2 电镜 |
5.讨论 |
5.1 关于模型的建立和认识 |
5.2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
5.2.1 病名 |
5.2.2 基本病因 |
5.2.3 核心病机 |
5.2.4 证型分布 |
5.3 补肾活血祛风方的分析 |
5.3.1 补肾活血为基础,重视风邪 |
5.3.2 方解分析 |
5.3.3 药味分析 |
5.4 补肾活血祛风方单用和联用激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
5.4.1 改善大鼠一般情况 |
5.4.2 减少大鼠尿蛋白 |
5.4.3 改善脂代谢紊乱 |
5.4.4 减轻病理损害 |
5.5 现代作用机制探讨 |
第二部分 基于MDR1及P-gp170的补肾活血祛风方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药物和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其他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模型建立 |
2.2 中药复方药液制备 |
2.3 对象分组 |
2.4 给药方案 |
2.5 标本采集 |
2.6 RT-PCR |
2.6.1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2.6.2 总RNA提取 |
2.6.3 进行基因组DNA的除去反应 |
2.6.4 逆转录反应体系 |
2.6.5 RT-PCR反应设计 |
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8 外周血流式细胞检测 |
3.统计处理 |
4.实验结果 |
4.1 大鼠肾组织MDR1mRNA的PCR检测结果 |
4.2 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mRNAPCR结果 |
4.3 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P-gp170的结果 |
4.4 8周末外周血淋巴细胞P-gp170流式检测 |
4.5 阿霉素肾病大鼠MDR1mRNA与P-gp170表达的相关性 |
4.5.1 8周末外周血淋巴细胞上MDR1mRNA与P-gp170相关性分析 |
4.5.2 8周末肾组织MDR1mRNA与P-gp170相关性分析 |
4.6 阿霉素肾病大鼠P-gp170与24hUTP的关系 |
4.6.1 8周末外周血P-gp170与24hUTP相关性分析 |
4.6.2 8周末肾组织P-gp170与24h尿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
5.讨论 |
5.1 关于指标选择的分析 |
5.2 ADR大鼠肾脏、外周血MDR1mRNA和P-gp170表达分析 |
5.3 ADR大鼠P-gp170和MDR1mRNA水平的关系分析 |
5.4 ADR大鼠P-gp170和MDR1mRNA与GC耐药的关系探讨 |
5.5 补肾活血祛风方对MDR1和pgp170的影响和中药逆转耐药的讨论 |
5.6 ADR大鼠P-gp170与24hUTP的关系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综述 |
一、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研究动态 |
1.中医对肾病综合征的病种认识 |
2.中医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
3.中医药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
3.1 临床研究进展 |
3.2 名家论述 |
4.中药逆转MDR1耐药的研究 |
二、MDR1/P-gp170介导肾病综合征耐药的研究 |
1.MDR1概述 |
2.P-gp170分布及生理功能 |
3.P-gp170介导激素耐药的机制 |
4.MDR1与激素耐药 |
5.MDR1逆转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5)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诊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 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戴恩来教授传略 |
第二部分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相关认识 |
1 中医病名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 |
第三部分 戴恩来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 |
1 戴恩来教授对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 |
1.1 戴恩来教授对NS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激素治疗NS的标准疗程 |
1.3 戴恩来教授在激素标准疗程中运用中药的经验 |
2 戴恩来教授对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 |
2.1 戴恩来教授常用温阳处方 |
2.2 西医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
3 戴恩来教授临床常用活血化瘀药 |
3.1 水蛭 |
3.2 地龙 |
3.3 桃仁 |
3.4 红花 |
第四部分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戴恩来教授治疗NS的经验 |
1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分析软件 |
1.4 方法 |
2 结果 |
2.1 用药频次、频率统计 |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
2.3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
3 讨论 |
第五部分 验案举隅 |
验案一 |
验案二 |
验案三 |
验案四 |
第六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
1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
2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
2.1 环磷酰胺 |
2.2 环孢素A |
2.3 他克莫司 |
2.4 吗替麦考酚酯 |
2.5 来氟米特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NS的进展 |
3.1 谨守病机,辨证论治 |
3.2 减毒增效,分段而治 |
3.3 经验指引,专方使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复杂网络与互信息的聂莉芳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综述 |
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 |
1 概述 |
2 发病机制 |
2.1 免疫学机制 |
2.2 水肿机制 |
3 治疗 |
3.1 水肿的治疗 |
3.2 免疫抑制治疗 |
3.3 其他 |
二 国内着名中医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概述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诊断及辨证 |
4 治疗 |
4.1 治则治法 |
4.2 辨证论治 |
4.3 辨病论治 |
4.4 单方验方 |
4.5 诱因、并发症治疗 |
4.6 药物运用 |
4.7 外治法 |
4.8 守方 |
5 调养 |
第二部分 导师聂莉芳教授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概述 |
1 病名 |
2 病因病机 |
2.1 蛋白尿 |
2.2 水肿 |
3 治疗 |
3.1 治疗思路与程序 |
3.2 治疗经验 |
第三部分 基于复杂网络与互信息的聂莉芳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验研究 |
1 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信息采集 |
1.7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特征 |
2.2 证候分析 |
2.3 方药分析 |
2.4 数据挖掘 |
3 讨论 |
3.1 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缓则治本,急则治标 |
3.2 脾肾为本,整体调治 |
3.3 活血利水 |
3.4 辨证选方,随症加减 |
3.5 补中有通,补泻结合 |
4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8)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西医研究概况 |
(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
(二) 病因病理 |
(三) 临床表现 |
(四) 西药治疗 |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价值及意义 |
(一) 常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价值 |
(二)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价值 |
(三) 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价值 |
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要点 |
(一)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二) 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相结合 |
(三) 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
四、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法及方药分析 |
(一) 常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
(二)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法分析 |
(三) 方药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激素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 |
2 在激素使用不同阶段与中医辨证用药相结合 |
3 激素与固定方加减治疗 |
(10)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典型病例的临床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2例霉菌性脑膜炎 |
1.2 2例合并重症肺炎 |
2 讨论 |
2.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及治疗目标 |
2.2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免疫抑制治疗 |
2.2.1 激素冲击疗法: |
2.2.2 细胞毒药物的应用: |
2.3 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处理 |
四、骁悉与中药联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鸿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及用药特色研究[D]. 李娜.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2]“健脾益气、活血解毒”方案干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向玲.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名中医黄春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 曾卿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4]补肾活血祛风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多耐药基因MDR1及P-gp170影响的实验研究[D]. 余海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06)
- [5]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诊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D]. 付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基于复杂网络与互信息的聂莉芳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验研究[D]. 李爱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
- [7]黄淑芬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J]. 张琼,黄淑芬. 辽宁中医杂志, 2010(04)
- [8]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D]. 张庭基. 湖北中医学院, 2009(11)
- [9]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陈晓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10)
- [10]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典型病例的临床决策[J]. 曾红兵,王铁锚.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8(07)
标签:肾病综合征论文; 中医论文; 尿蛋白的治疗方法论文; 肾药论文; 中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