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舞的三个飞跃

论中国古典舞的三个飞跃

一、试论中国古典舞的三次飞跃(论文文献综述)

苏娅[1](2019)在《中国古典舞60年理论文献研究概述》文中提出2016年,《民族艺术研究》刊登了田湉《中国古典舞的理论发展历程(1954~2014)——以<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论丛><舞蹈艺术丛刊><舞蹈研究>5类舞蹈学术期刊为对象的梳理与研究》一文,将"最难于整理却又具有相当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几乎可以完整呈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轨迹"的中国古典舞学术研究论文加以收集、整理,以期刊为分

刘昱婷[2](2018)在《从八卦掌看中国古典舞身体的走留关系》文中指出舞蹈和武术皆属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二者既相互区别又一直保持着亲密、共渗的关系。从目的而言,中国古典舞与传统武术八卦掌截然不同,但从身体训练、身体运用和艺术追求方面却有许多共通之处。“走上留下,走下留上”是中国古典舞特殊的训练特点之一,通过对八卦掌的实践与理论学习对其二者进行比较,提炼出二者共通的身体核心运动规律之一即“走留关系”。因而,以对传统武术八卦掌的身体力行,对中国传统艺术美的理论指导,将其身体的“走留关系”进行了三步递进式地剖析:第一步,试论“走留关系”在八卦掌中的体现,由走圆转圈的运动特点和会意仿生的形态特征两个方面阐释;第二步,试论八卦掌对中国古典舞训练中身体走留关系的思考,分别从身体启动之“走留”、身体延续之“势”和身体归宿之“合”进行探究;第三步,“走留关系”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应用,包括训练中的民族特性和创作中的身体语言两个角度来阐述。最终,通过对中国古典舞身体走留关系所涉及、传达的美学特征进行解读,试图通过实践课例《探索中国古典舞身体走留关系的训练》寻找身体传导、走留相随的人体运动背后深层的文化内蕴以及哲思规律。

田湉[3](2016)在《中国古典舞的理论发展历程(1954-2014年)——以《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论丛》《舞蹈艺术丛刊》《舞蹈研究》五类舞蹈学术期刊为对象的梳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对中国古典舞理论文献进行整理,既是传承、保存古典舞研究资料的手段,也是对古典舞学术思路、学术历程的一种梳理。文章以《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论丛》《舞蹈艺术丛刊》《舞蹈研究》等五类舞蹈学术期刊为对象,通过对六十年来中国古典舞理论文献的整理,厘清中国古典舞的理论发展脉络,知晓过去,体察当下,打通未来。

高众[4](2016)在《古典舞的美学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像古典文学必须借助古典语汇加以表述、古典绘画必须借助古典画技加以呈现一样,古典舞也必须借助古典美的身体语言才能体现自身,而所有的古典艺术又必须服从古典美学的普遍原则。作为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可以说是古典美学原则言简意赅的概括。整篇论文便从黑格尔的这一美学论断出发,立足于东西方古典美学,沿着美学-身体美学-舞蹈美学-舞蹈身体语言学的理论思路,参照目前世界发展较为成熟的古典舞实例,对作为社会主流舞蹈的古典舞做出一个理念关照下的美学探索,并希望借此能够为“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美学的思考与实践的参照。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古典美学的大前提出发,对作为审美对象的古典舞和其应遵循的美学原则进行理论阐述,并对中西方古典美学研究中“对象的一致性与范畴的差异性”进行论证;第二部分立足身体美学和舞蹈美学的视角,探寻古典舞身体的文化记忆与审美抽象的形成过程,将先在理念实而又实的落实到古典舞的文化与审美风格当中;第三部分回归到舞蹈的本体研究,从舞蹈身体语言学的角度对古典舞的结构与程式进行阐释,这也是理念在感性中的物质显现过程。三个部分中,第一部分是古典舞审美标识的理论前提与基本原则,即古典舞是古典美学理念在舞蹈身体上的感性显现;第二部分是古典舞审美标识的中间环节,即先在理念通过身体的文化记忆和审美抽象的落实过程;第三部分是古典舞审美标识的感性显现,即具体的舞蹈语言(形式与技术、结构与程式)被人直接感知的过程。这三个部分由内而外的支撑起了古典舞美学的十条普遍原则,当这些原则在世界各国的古典舞作品中体现出来后,也由外而内的为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思考——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刘皖皖[5](2015)在《现代视野下的古典舞——我看中国古典舞》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舞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无论是它的产生、发展、语言结构、内容与形式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继承。面对今日舞坛上古典舞万象纷呈的画面,古典舞"现代化"的趋向表现在对作品的创作思想及表现形式中,舞台上呈现的一批批翘楚之作是最好的证明。笔者试从现代视野下的中国古典舞来谈古典舞现代性的成因、古典舞现代性的呈现以及古典舞现代性的反思这三部分来浅析中国古典舞现代化的发展。

陈昆花[6](2014)在《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典舞以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意向,成为当代舞坛的标志性舞种。本文对中国古典舞的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并介绍了中国古典舞自创建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庞蓉[7](2013)在《中国舞蹈与戏曲舞蹈之关系》文中认为论文主要研究论述了舞蹈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历史上不可缺上的文化发展。舞蹈的最初诞生是服务于人类肢体语言的交流,是为满足于人类的自娱自乐以及祭天娱神的;再后来的舞蹈发展中它的作用更加明显出来,它主要是为皇室贵族教书育人、祭天娱神服务;到汉唐及以后,国家富强壮大外邦来往增加,中外文化交流融合,舞蹈也随之逐渐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工具……以上都是舞蹈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扮演过的重要角色。在宋元时期,戏曲开始萌芽发展。戏曲艺术发展使得舞蹈的独立表演形式停滞不前,戏曲与舞蹈开始交流与融合,并诞生了舞蹈的新型表现形式——戏曲舞蹈。在明清时期,戏曲与舞蹈相互交流,密不可分,这一时期的舞蹈艺术作品多是戏曲舞蹈的形式表演。中国古代舞蹈的动作,在这一时期也有许多增加与改变,戏曲舞蹈逐渐成为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深受百姓喜爱,并流传至今。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时,舞蹈便又从戏曲艺术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表演形式——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是结合了中国古代舞蹈与戏曲舞蹈的精华,尤其是戏曲舞蹈元素,它无论是在舞姿身段,或动作造型上都会有西区舞蹈的身影。戏曲艺术与舞蹈艺术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合与分中共同提高与进步,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傅梦巧[8](2011)在《香远益清 亭亭静植——评析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古典舞金奖作品《爱莲说》》文中指出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是编导和演员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作出来的。从作品最初的灵感产生,到编导的思维传达、演员的身体体验,都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反复磨合,点滴积累所形成的。中国古典舞作品《爱莲说》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并荣获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金奖,是因为编导的创作与演员的表演完美地结合成一体。这种追求写意的舞蹈作品在当代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代表着人们的审美倾向,它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态势,更重要的是创作的方式与理念。

董超[9](2009)在《浅谈戏曲元素在舞蹈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舞蹈的发展种类多彩多样、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创新舞种数不胜数。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等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通过自身对四年中戏曲的学习和了解,以及对戏曲自身的独特看法。本人认为在继"承"戏曲原有的风格和戏曲独有的特点上,加上突"破"与创"新",构成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结合,成为具有社会、民族、时代和文化特色的舞蹈。让舞蹈在今后艺术发展上走出一条新的道路。舞蹈与戏曲的融合,将成为具有中国独有的艺术特色。

王欣[10](2003)在《试论中国古典舞的三次飞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舞从创始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这五十年来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在经历了一场场艰苦绝伦的探讨中完成的。从走出戏曲和芭蕾的“阴影”,到走进“多元”发展的新境界;从走出古代和现代的“夹缝”,到走进教材和舞台、古代和现代的“接轨”新视野;从走出犹疑和茫然的理论误区和盲区,到走进严谨、系统的理论新局面。从“走出”与“走进”两个角度出发,透视中国古典舞争论的几个焦点,从而提出建构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中国古典舞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理论系统的价值与意义,以期对长期困挠的问题和难以预测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提供个人化思考。借“走出”和“走进”加深对中国古典舞的理解,以及对舞蹈艺术形式理论系统建构的思考。

二、试论中国古典舞的三次飞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中国古典舞的三次飞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舞60年理论文献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定位
理论研究
教学
其他古典舞风格及流派
古典舞与相关艺术门类
结语

(2)从八卦掌看中国古典舞身体的走留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 走留关系在八卦掌中的体现
    (一)走圆转圈的运动特点
    (二)会意仿生的形态特征
二 八卦掌对中国古典舞训练中身体“走留关系”的思考
    (一)身体启动之“走留”
    (二)身体延续之“势”
    (三)身体归宿之“合”
三 走留关系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应用
    (一)训练中的民族特性
        1.走留相随的流动性
        2.走留相随的形象性
        3.走留相随的技术性
    (二)创作中的身体语言
        1.情感依托
        2.哲思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中国古典舞的理论发展历程(1954-2014年)——以《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论丛》《舞蹈艺术丛刊》《舞蹈研究》五类舞蹈学术期刊为对象的梳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舞蹈》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古典舞文献
    ( 二)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古典舞文献
    ( 三)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古典舞理论文献
二、《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 一)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古典舞文献
    ( 二)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古典舞文献
三、《舞蹈论丛》和《舞蹈艺术丛刊》
    ( 一) 《舞蹈论丛》中的中国古典舞理论文献
    ( 二) 《舞蹈艺术丛刊》中的中国古典舞理论文献
四、《舞蹈研究》
    ( 一)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古典舞理论文献
    ( 二) 新世纪以后的中国古典舞理论文献
结语
附:中国古典舞理论文献类目

(4)古典舞的美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论文研究的难点
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一) 作为审美对象的古典舞
        1. 理念与感性
        2. 古典舞的价值认知
    (二) 古典舞审美的普遍性
        1. 美的分类研究与古典舞审美
        2. 古典舞的美学共识
二、理念的落实
    (一) 古典舞的文化记忆与审美抽象
        1. 文化记忆的身体呈现
        2. 审美抽象的过程
    (二) 古典精神的实体化
        1. 概念对理念的落实
        2. 符号对感性的落实
三、感性的表征
    (一) 古典舞的形式与技术
        1. 身体的形式主义
        2. 技术标识
    (二) 古典舞的结构与程式
        1. 美在整一的结构
        2. 从仪式到程式
四、结论
    (一) 古典舞的十条美学原则
    (二) 对中国古典舞“危机”的思索
参考书目
致谢

(5)现代视野下的古典舞——我看中国古典舞(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典舞现代性的成因
二、古典舞现代性的呈现
三、古典舞现代性的反思

(6)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和名称演变
    2.1 中国古典舞的概念
    2.2中国古典舞的名称演变
3.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发展
    3.1中国古典舞的创立阶段
    3.2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阶段
    3.3 中国古典舞的升华阶段
    3.4 中国古典舞的繁荣阶段

(7)中国舞蹈与戏曲舞蹈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二 中国舞蹈为戏曲舞蹈之源泉
    (一) 夏商周时期舞蹈
    (二) 汉与魏晋南北朝的舞蹈
    (三) 隋唐宫廷舞蹈
三 宋元舞蹈发展与戏曲舞蹈的形成
    (一) 宋元舞蹈表现形式的变化
    (二) 南戏北杂剧中的戏曲舞蹈发展
        1 元代舞蹈发展概况
        2 元代戏曲中的舞蹈
四 明清戏曲舞蹈发展探索
    (一) 清朝地方戏曲中的舞蹈
        1 戏曲艺人的突出贡献
        2 技术技巧的蓬勃发展
    (二) 戏曲舞蹈中的纯舞蹈
    (三) 戏曲舞蹈中舞姿身段
        1 程式性表意身段
        2 伴随性表情身段
        3 情节性表述身段
        4 技巧性表演身段
    (四) 戏曲舞蹈的特点
        1 严谨的程式
        2 民间艺术风格
        3 文艺情怀表述
        4 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五 戏曲舞蹈的演变
    (一) 戏曲舞蹈的改良
        1 南派的欧阳予倩
        2 北派的梅兰芳
        3 戏曲舞蹈改良运动
    (二) 戏曲舞蹈发展中产生的中国古典舞蹈
        1 戏曲舞蹈对古典舞的影响
        2 中国古典舞蹈借鉴戏曲舞蹈表演的元素
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香远益清 亭亭静植——评析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古典舞金奖作品《爱莲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舞蹈创作
    (一) 舞蹈作品的主题
    (二) 动作语汇
    (三) 技巧
二、舞蹈表演
    (一) 动作神韵
    (二) 节奏的处理
三、结论

(9)浅谈戏曲元素在舞蹈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戏曲的融入对舞蹈的发展作用
    1.1 戏曲的发展与舞蹈之间的潜在联系
    1.2 舞蹈的发展与戏曲艺术的有机融入
2. 两者共同的艺术特征
3. 当今舞蹈创作中戏曲元素的融入
4. 结论

(10)试论中国古典舞的三次飞跃(论文提纲范文)

一、走出阴影,走进多元
    (一)走出阴影
        1. 提炼
        2. 取舍
    (二)走进多元
        1.“身”的精华
        2“韵”的精粹.
        3. 众妙之门——身韵
二、走出夹缝,走进接轨
    (一)走出夹缝
        1. 夹缝这一边
        2. 夹缝那一边
    (二)走进接轨
        1. 教材与舞台的接轨
        2. 古代与现代的接轨
三、走出摸索,走进探索
    (一)价值与意义
    (二)基本内容
结语

四、试论中国古典舞的三次飞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舞60年理论文献研究概述[J]. 苏娅. 舞蹈, 2019(03)
  • [2]从八卦掌看中国古典舞身体的走留关系[D]. 刘昱婷. 北京舞蹈学院, 2018(11)
  • [3]中国古典舞的理论发展历程(1954-2014年)——以《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论丛》《舞蹈艺术丛刊》《舞蹈研究》五类舞蹈学术期刊为对象的梳理与研究[J]. 田湉. 民族艺术研究, 2016(01)
  • [4]古典舞的美学探索[D]. 高众. 北京舞蹈学院, 2016(03)
  • [5]现代视野下的古典舞——我看中国古典舞[J]. 刘皖皖. 当代音乐, 2015(21)
  • [6]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J]. 陈昆花. 神州, 2014(14)
  • [7]中国舞蹈与戏曲舞蹈之关系[D]. 庞蓉.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8]香远益清 亭亭静植——评析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古典舞金奖作品《爱莲说》[J]. 傅梦巧. 大舞台, 2011(10)
  • [9]浅谈戏曲元素在舞蹈中的运用[J]. 董超. 科技信息, 2009(33)
  • [10]试论中国古典舞的三次飞跃[J]. 王欣.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3(04)

标签:;  ;  ;  ;  

论中国古典舞的三个飞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