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终身教育:塑造更有创造力的人生——中英终身教育节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张姝静[1](2020)在《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及其当代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是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过程哲学创始人。他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出的教育节奏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显示了怀特海对学校教育理念转变与教育实践变革的深刻洞见。研究与探讨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可以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学术理路,对于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教育节奏观以怀特海过程哲学为理论依托,建立在其哲学体系的过程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现实实有感受过程观以及包容理论的基础之上。怀特海认为,把握好教育过程,对教育而言是根本性的。智力的“存在”是由浪漫、精确与综合运用三个阶段不断“生成”的结果,生成具有过程性、阶段性。因此,教育者应始终在动态的教育过程中研究教育。创造性原则强调,教育者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要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相关性原则与现实实有感受过程观认为,智力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互交织、彼此关联的,学生的发展是从反应,到补充,到满足,再从反应开始的循环过程。包容理论为怀特海主张遵循学生智力发展规律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其对教育的理解。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涵盖教育节奏中浪漫、精确与综合运用三个阶段的具体内涵、循环过程与基本特征等方面。浪漫阶段是学生开始领悟广泛事实并进行自由探索的阶段;精确阶段是学生通过把握精准的知识细节进而专注系统阐述的阶段;综合运用阶段是学生逐渐摆脱知识细节转向积极运用原理、投身实践的阶段。浪漫阶段以充分的自由为基调,精确阶段以自我约束下的纪律为主要特征,综合运用阶段的特质则是经由纪律作用后的本质自由。三阶段的循环过程是一个以浪漫为起点,经过精确发展,来到综合运用,再从浪漫开始的不断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以“自由—纪律—自由”为节奏特征的过程。怀特海认为,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调节自由与纪律以适应学生个性的自然发展。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对当前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者要从总体上把握教育周期与教育节奏,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教育的浪漫阶段,需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呵护儿童的浪漫天性;在教育的精确阶段,应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精确品质;在教育的综合运用阶段,要遵循本质的自由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唐海艳[2](2012)在《杭州学习型城市推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一个学习的世纪,在知识经济的驱动下,任何组织和个人唯有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国际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我国适时地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学习型城市是对学习型社会的具体实践,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础。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城市自身发展需求,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将市民终身学习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使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经过短短十个年头的摸索努力,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全市的学习氛围日渐浓厚,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体市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处处有学习场所,时时有学习机会,人人有学习愿望”的学习型城市已初见雏形。但是,目前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杭州市民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认识状况、参与终身学习的现状、对目前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看法以及对杭州市继续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希望和建议,分析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分别从学习氛围、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保障体系、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评价激励制度五个维度剖析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以期杭州市能更快更好地建设成学习型城市。
赵丽[3](2011)在《电视社教节目对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为例》文中指出青少年作为这个时代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未来社会的脊梁,他们的价值观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的价值走向。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然而,当前德育教育逐渐被智育和其他一些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所代替,出现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缺失的现象,导致部分青少年人格的缺失,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家庭长辈和社会给予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什么是感恩、对弱势群体的漠不关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迫在眉睫。社教节目对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行为规范,弘扬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创造先进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文化条件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肩负着全民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理应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并在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而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定型,求知欲和模仿性很强,属于一个可塑性最强的社会群体。在青少年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他们如果通过电视节目得到有益的指导,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巨大的意义。因此,社教节目有责任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的精品节目奉献给青少年,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山东电视台的《天下父母》栏目,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人间真情,以引领社会风尚为己任,抓住了人们在社会生活和道德伦理方面最有感触的孝道这一主题,成为加强亲情教育,推进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本文以《天下父母》栏目亲情教育进校园活动的调查研究为依据,分别从栏目定位、内容导向、榜样示范和传播方式上分析了《天下父母》栏目对青少年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行动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并对如何发挥社教节目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作用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为社教节目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如何发挥教育功能提供了有益借鉴。
王秀成[4](2009)在《和谐教育论》文中认为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崭新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不仅是实现和谐社会的迫切吁求、发展先进文化的现实要求,而且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人与自然、与社会和人本身不和谐问题,是已有的传统的知识教育、技术教育、谋职教育和现行的素质教育等教育观念所不能企及的。和谐教育理应成为新时期我国的主流教育思想,成为引领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旗帜。研究和谐教育,有利于加深对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意义的认识;有利于探讨教育的本体论诉求,形成新的和谐教育观;有利于探寻教育问题的症结,提出推进教育改革、优化现行教育的方案,促进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利于形成促进和谐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教育发展理论依据与教育机制。求和谐教育之真,倡和谐教育之善,成和谐教育之益,达和谐教育之美,应成为教育的价值所归,成为我们的学术使命。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上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本文从辨析和谐、和谐教育概念出发,对古今中外和谐教育思想进行了认真梳理;以此为基础,面向现实问题针对人与自然、与社会、及其人自身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分别从三个方面对传统教育价值中的知识论的张扬、个人主义泛滥、人的自我完整性丧失的主导价值问题进行了深刻批判,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指出,在人与自然不和谐方面,改造自然成了教育的目的和人类共有价值选择,技术的宰制、知识论僭越大行其道;在人与社会不和谐问题方面,个人主义泛滥是主要原因,表现为虚无主义的人生观、怀疑论的人生观、自由主义的人生观;在人自身不和谐方面,传统教育割裂了人的整体性存在。在教育现实层面上,当今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时期,无疑其派生的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和谋职教育主导了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不彻底性和非统整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与教育的本体和终极价值是有偏差的。论文坚持破立结合,从四个方面整体构建和谐教育理论:和谐教育哲学基础论证、和谐教育目的审视、和谐教育价值取向、和谐教育实践筹划,即探讨了和谐教育的哲学基础论、目的论、价值论、实践论,使和谐教育理论阐释具有了一定的完备性。和谐教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体系,要揭示和谐教育的原理与本质,就必须从多维度对其原理的体系予以分析、阐释。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研究视角,运用哲学方法,包括唯物史观、矛盾论及因素分析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系统论分析法和站在新世纪哲学的交汇点上的新系统哲学——塑造论哲学的思维和逻辑方法,以人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相和谐的动态性把握为主线,通篇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自身的和谐及其和谐教育展开。在和谐教育哲学和基本原理梳理与论证中,论文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对矛盾论中的冲突型发展与和谐型发展的关系做了论证;并从现代哲学重心从实践论转向塑造论,揭示了和谐规律。和谐教育以“塑造论哲学”为自己的哲学依据。塑造论哲学是一种新的系统哲学体系。塑造论哲学以“和谐”为思想精髓,以解析回答“和谐何以可能”为重要使命,选取人与自然的和谐体“塑造之物”作为研究的“上手之物”,尝试运用区分“两阶形而下”和“两阶形而上”的哲学方法,剖析了“形而上”与“形而下”即“存在”与“物在”、“心在”与“身在”的和谐,深刻论证了主客体关系和谐何以成为可能,揭示了文化人类和人类文化是对立统一的,并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阐释了有灵性的人与自然界灵性的统一和谐何以可能,指明了人存在的价值追求应是“真、善、益、美”的和谐统一。塑造论哲学理论体系对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维框架。在最本质的意义上,和谐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它是基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人格的建构而运行的,因而,人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的终极目标。论文以人的和谐与如何实施和谐教育为中心,探讨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达成和谐。在人的和谐教育建构中,首先解析人的和谐,包括和谐人的内涵和发展要求,人的综合素质与人格要素及结构,以及和谐人格及其特征。论文阐述人的和谐教育,包括真、善、美、圣、益、健、富之教育价值各个维度关系探讨,德、智、体、美、劳、情之和谐素质教育发展建构,和谐人格在教育中特别是在道德教育中是如何建构的,使人的和谐教育理论从价值追求、素质教育要素关系和主要途径上有了基本保证。无论是人类的和谐教育理想,抑或是人的和谐发展,还是教育的和谐管理理念,都需要教育价值理论的支撑。论文从东西方文化互通视野阐述了和谐教育理念,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与人本统一性;在人的社会性发展和教育社会发展上,遵循教育先导协同性和教育公平正义性;在人自身以及人与人关系上,遵循教育差异个性化和教育民主化理念;以此五大教育理念引领教育和谐发展。论文申明人的和谐教育的三维价值观照,一是坚守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以一种综合协调的方式即和谐的方式来处理生命质量问题;二是树立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观,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是和谐教育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三是致力于人的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观,培养人格在各方面都达到充分协调发展的人。论文同时指出,公平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是和谐教育的社会价值定位。教育公平发展是教育的社会性和谐要求;教育特色发展是教育差别化发展和整体多样化和谐发展的要求;教育创新发展是教育动态性和谐发展、教育基本存在状态、教育本质性和谐发展的要求。和谐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诉求,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不断被人们所接受、认识与理解。在对和谐教育的可能性、可行性等关键问题作了较为细致的理论探讨之后,如何将和谐教育的目标、价值贯彻于、展现于具体而复杂的教育实践过程之中,便成为一个不可规避的课题。无论是人类的和谐教育理想,抑或是人的和谐发展,还是和谐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实现,都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以落实与检验。这就需要我们对和谐教育的对策这一实践筹划的理论性问题予以较充分、合理的探讨。本文联系当下的教育现状,对构建和谐教育活动的组织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和谐教育机制建构与和谐教育环境建构,其中关涉到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行为的矫正、教育评价的转向,构筑和谐教育的社会基础、强化社会对公众的和谐教育,以及调整社会教育政策制度安排等。论文主张,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永恒的主题,和谐教育发展观应该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个性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协调有序的教育过程观、充满活力的教育创新观、融通调适的教育开放观。和谐教育要凸显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政策取向,反对单纯追求“个人本位论”或“社会本位论”的倾向;要凸显教育目标与质量政策的人本取向,批判传统教育评价中的“科学主义”和“控制化”倾向;凸显教育养护自然的目标价值取向,反对以获取攫取自然资源能力为目的的人类中心主义教育倾向。教育过程要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性,教育内容要科学地整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教育方式方法要合乎人的发展规律性。人的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发展的终极战略目标。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抓住机遇,把和谐教育的观念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为实现和谐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人的全面、充分、和谐发展也必将大大提升人的幸福指数和社会进步的幅度,和谐教育的思想必定日益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卢建筠[5](2006)在《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 ——从实体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传统的老子生成哲学思想为基本原则,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中的核心概念“生成”为主要视角,并采用以实体性哲学思维与生成性哲学思维相对照的基本方式,从而为解读教育提供两个参照系或两种透视方式。本文的研究方法是以实体性和生成性的认识论和本体论相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通过本体论的透视方法和思维分类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以期通过以广度达到深度的途径对现代教育的性质进行探索。文章的主旨是以生成性的本体论(主要是老子为代表的中国宇宙生成思想和以怀特海为代表的西方生成性哲学)和宇宙论(建立在霍金的宇宙学说及生成性演化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复杂性科学之上的宇宙观)以及由道家思想衍生出来的递弱代偿演化论思想作为本文进行教育探索的基本思想背景,而其相应视角中的教育观则又大大丰富了生成性教育的内涵。文章还探讨了教育的两种重要机制:自我教育模式的自组织教育生成机制和丰富模式的他组织教育生成机制。过程哲学使我们坚信教育世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老子哲学使我们相信,只有坚持自然无为和相反相成的根本原则,才能真正地促进教育生成;而复杂性科学哲学则启示我们我们,教育也应该与科学一样,是不断发展向前进步的、富有生机的活动。而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杜威的经验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鲁洁的德育观重大转变等视角和以及教育现实,都为本文假说提供了一定实证性的支持。最后,文章又分别总结与讨论了教育思维转向的大趋势与复杂性,从而从整体上完善了文章的宏观结构,而结语则以讨论教育生成性的性质而结束了全文。一言以蔽之:正如怀特海所宣称的“实际存在物是如何生成的构成了这个实际存在物是什么”一样,本文认为,教育是生成性的,这才决定了教育存在性的那种根本性质;正如生成性的宇宙论认为我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其实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宇宙,生成性的教育观也认为,教育世界也是充满着活力和生成性的。于是就可以认为,建立在最广泛的赋权基础上的生成性教育就是追求正义的教育。本文的主要观点:1从本体论角度来透视和研究教育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教育;2在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从实体性思维到生成性的转变是一个大趋势;3相对于实体性思维,生成性的思维方式更适合于对教育实质的理解,也有助于教育的变革;4老子哲学、怀特海哲学及复杂性科学哲学非常有助于从更多的视角考察教育;5生成性教育是一种解放的、民主的、可持续的、整合的教育;6生成性教育旨在为学生的自我生长提供支持性的环境,社区、学校、教室、家庭等教育单元都应努力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生成共同体;7当然,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能固守简单化的思维,而对于教育中的实体性思维也应该全面地对待其应有的价值。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教育思维方式转变概论本章主要阐述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概论,包括所研究的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以及实体性思维与生成性思维这两类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背景等的初步探讨,继而提出了本文的基本假说。第二章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内涵之一:实体性思维参考系中的教育本章是本文正式探讨教育的两部分中心内容其中之一,主要探讨了实体性教育的基本假说、理论与实践特征及模型的构建。第三章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内涵之二:生成性思维参考系中的教育本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生成性导向的教育以其特有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教育,从而得出了相应独特的结论——具体来说,它是一种追求最大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包容不确定性的、以生命的自主活动为基本价值导向的教育,它是一种重视广泛而深刻的内在联系的教育。于是生成性教育就是一种民主的、解放的、可持续性的教育。而生成教育的机制、过程哲学、老子哲学以及相关的复杂性科学哲学所提供的不同的主要视角和生成性教育的核心指标都促进了对生成性教育的认识。最后,文章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为生成性教育的提出提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变革方面的支持。最后,文章又勾画出生成性思维的教育人生,以促进对教育参与者人生进程的指引与启示。第四章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外延之一:教育思维转变的大趋势及其结论本章则主要论述了教育思维变革的方向与大趋势,并总结出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结论:即努力将人类的生长环境构建成一个有助于促成生成的共同体就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第五章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外延之二: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复杂性及其讨论本章则主要探讨了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复杂性,并指出:虽然这两种思维方式转向的大趋势是明显的,但其也并非水火不相容。最后的结束语则从思维方式转换的角度讨论了教育的性质,就是说教育的性质就象宇宙一样是具有活性的,是由学生的生命活动机制决定的,有着其科学性基础,但更主要是艺术性的,其主要任务应该是提供条件以促进学生的生长、转变与生成。
蔡苔芬[6](2006)在《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命题为“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之所以将教育与营造温馨家庭相提并论,是要探讨如何借助教育的力量,发挥其功能,提升家庭成员营造温馨家庭的能力。教育对象是一般家庭的成员,无论结构为“核心家庭”或“大家庭”皆在讨论之列,而大家庭、小家庭的交集是家庭中坚份子的“中青代”父母/夫妻,因此依其生长从小到老的进程,本文从每一个受教阶段分层剖析,探讨教育如何养成个人的生活能力。 将家庭气氛纳入研究的重点,实乃鉴于现实环境中看到了因社会转型,家庭的结构在变迁,家庭成员的心态在变化:结构是日益松散,成员关系是日益疏离,家已不再是成员最牵挂的所在,致力于家庭经营的努力越来越薄弱,影响所及是社会问题丛生。气氛良好的家庭,成员互动积极而正向,凝聚家庭成员的意志,人人从心出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古有明训,不容置疑。 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使孩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因此,建立和谐、愉快、整洁、有序、完好的家庭氛围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利途径。它对实际生活可起指导与安抚作用:家庭成员不只是在家庭中生活,他们会散至各个不同的社会场景;当人们在社会上受到伤害,回到家中可得到关爱、鼓励与安慰,所有的失落得到补偿——社会的伤在家中得到护理,这就是温馨家庭的存在意义。致力营造温馨家庭,实乃当务之急,也是为生病的社会下针砭的不二法门。 研究“如何透过教育来挽回家庭功能的健全发展而营造温馨家庭”就成为本论文的主轴。本文将通过对各学习阶段与各范畴的教育功能的探讨,检验其对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当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本身相结合时,对每一个家庭的温馨气氛的营造能有怎么样的助益。 本研究主要探讨下列问题: 1.温馨家庭及其价值:什么是温馨家庭?营造温馨家庭的实践意义是什么?对个人与社会能产生什么影响?并探究当代家庭中温馨的失落与寻思: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家庭结构起了变化,家庭困境迭现,如何脱困? 2.温馨家庭与教育的关系:从温馨家庭与教育的双向关系谈开去,研讨温馨家庭对教育的影响及教育对温馨家庭的作用。 3.温馨家庭的营造: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范畴分层剖析,如何发挥教育的功能,落实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有助于温馨家庭的营造。 行文内容跳脱出传统的学校教育机制。而将教育的无处不在结合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体制外的教育力量来作出统整,企求每一个家庭成员在生命的各阶段皆有机会接受到正面的引导或观念的厘清。研究的目的即在于普及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提升营造温馨家庭的共识,俾便在家庭的经营中能呈现健康面貌,进而端正风气,让全民生活素质提高,社会安和乐利。
曹正善[7](2006)在《教育智慧理解论》文中认为在对教育智慧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教育智慧主要与教师素质和“优质教育”相联系。在与教师素质相联系方面,教育智慧被认为是教师的“教育力量”、“教育素养”、“教育机智”和“教育境界”,但是这些基本上是“教师智慧”而不是“教育智慧”。在与“优质教育”相联系方面,教育智慧被认为是创造“优质教育”所需要的东西,缺乏教育智慧的或者没有用上教育智慧的教育不可能是“优质教育”,因此教育智慧只能在“优质教育”中去寻找。当然,究竟什么样的教育可称为“优质教育”,各有各的看法。在我看来,只要符合教育本质要求的教育就可以称为“优质教育”,从“优质教育”中所找到的不是别的,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而对教育本质的各种理解便是教育智慧。 像评判“优质教育”要有比较全面的指标一样,对教育智慧的评判也必须把握教育智慧的全部构成,但是教育智慧的评判者未必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本文中所呈现的两个实例及其分析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科学意义的教育智慧被普遍排斥在教育智慧之外了。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优质教育”不可能不按照教育的规律进行,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不可能没有科学的理解。当然,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不能仅仅有科学理解,还应该有实践理解和审美理解,这样教育智慧其实是由科学理解生成的以真为旨趣的教育理论智慧、由实践理解生成的以善为旨趣的教育实践智慧和由审美理解生成的以美为旨趣的教育技艺所构成的整体。理解以各种文本为对象,人们通过教育文本的理解可以领悟到其创造者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因此而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这其实也就说明了教育智慧是可以脱离教育文本创造者而存在的。理解具有方法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的意义,受其启发,教育智慧在方法论上是指教育主体所具有的广阔的教育视界,是对于教育的同情性理解,是在教育中不断生成的教育学理解;在认识论上,教育智慧是一种向内深入、向本原回溯的过程,是对教育的整体把握,是个人教育知识的生成过程;在本体论上,教育智慧弥漫于教育之中,是对生命意义的筹划和实现,也是一种自知之明。任何理解都不能没有理解主体的介入,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当然不能离开教育主体所具有的“教育理解力”。教育理解力是以教育意义为对象、以情感经验为基石、以自我认识为旨趣的生命过程,在思维上它具有系统性、生成性和涉身性
祁海芹[8](2004)在《我国社区教育运行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兴起现代社区教育以来,我国社区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侧重点,探讨了社区教育的运行体系,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进入“十五”期间,社区教育研究的重点在如何创建学习型社区,对教育和学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从研究社区教育现状出发,以社区教育运行体系的研究为焦点,为改进和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在回顾与资料分析的基础之上紧接着分析了我国社区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我国社区教育的运行发展是在我国社会转型、知识转型和全球后工业与后现代思潮的大背景下的。通过这些分析发现我国社区教育运行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教育化社会到学习化社会的飞跃对社区教育提出新的挑战;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社区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分别表现在社区的管理、经济、文化、服务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学校教育功能进一步完善对社区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教育技术手段和传播媒介的革命对社区教育的影响和要求。 经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考察,发现社区教育的运行发展在应对这一系列的挑战的时候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实践方面,运行的投入环节、过程环节以及产出环节存在的问题;(2)理论方面,理论的前瞻性、指导性不强,研究队伍不合理,研究力量偏弱。 在分析社区教育运行发展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论文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社区教育运行发展的新体系,主要包括:(1)未来社区教育战略目标;(2)未来社区教育体制;(3)未来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4)未来社区教育的内容;(5)未来社区教育的手段与技术;(6)社区教育评估。
綦正芳[9](2003)在《终身学习与女性发展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经济所引起的社会劳动方式的变化,既为我国女性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女性的终身学习势在必行。要强化女性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政府也应大力推动终身学习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张翠珠[10](2000)在《终身教育:塑造更有创造力的人生——中英终身教育节侧记》文中提出
二、终身教育:塑造更有创造力的人生——中英终身教育节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终身教育:塑造更有创造力的人生——中英终身教育节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及其当代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1.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
2.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3.有关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系统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教育节奏 |
2.浪漫阶段 |
3.精确阶段 |
4.综合运用阶段 |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内关于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研究 |
2.国外关于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研究 |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理论基础 |
(一)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 |
(二)与教育节奏观相关的过程哲学思想 |
1.过程性原则 |
2.创造性原则 |
3.相关性原则 |
4.现实实有感觉过程观 |
5.包容理论 |
二、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主要内容 |
(一)怀特海“教育节奏”的三个阶段 |
1.领悟广泛事实的浪漫阶段 |
2.专注系统阐述的精确阶段 |
3.积极实践原理的综合运用阶段 |
(二)怀特海“教育节奏”三阶段的循环过程 |
三、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基本特征 |
(一)自然而充分的自由精神 |
(二)自我约束下的纪律精神 |
(三)纪律作用后的本质自由 |
四、怀特海教育节奏观的当代教育价值 |
(一)把握教育周期与节奏,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 |
1.正确理解教育中的循序渐进 |
2.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
(二)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呵护儿童的浪漫天性 |
1.注重儿童兴趣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
2.创设利于儿童存疑及发问的情境 |
(三)合理调控自由与纪律,培养学生的精确品质 |
1.教育内容要做到专注与集中 |
2.教育方式要把控速度和界限 |
(四)遵循本质的自由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1.大学应以充满想象的方式传授知识 |
2.大学要在知识与生命之间架起桥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杭州学习型城市推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背景 |
1.2.1 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背景 |
1.2.2 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终身学习 |
2.1.2 学习型社会 |
2.1.3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1.4 学习是人的本性 |
2.2 相关概念 |
3 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情况问卷分析 |
3.1 调查样本的情况 |
3.2 调查结果 |
3.2.1 市民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认识 |
3.2.2 市民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学习现状 |
3.2.3 市民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看法和希望 |
4 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问题 |
4.1 学习氛围有待提高 |
4.1.1 对终身学习认识不够 |
4.1.2 学习型组织理念淡薄 |
4.2 终身教育体系不完善 |
4.2.1 终身教育结构不合理 |
4.2.2 教育缺乏沟通与衔接 |
4.2.3 终身学习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缺乏 |
4.3 学习保障体制欠缺 |
4.3.1 政策法规不完备 |
4.3.2 执行力度保障不彻底 |
4.3.3 经费保障有待强化 |
4.4 体制机制不健全 |
4.4.1 领导管理分割 |
4.4.2 运行机制不完善 |
4.5 评估认证制度缺失 |
4.5.1 学习型城市评价不完善 |
4.5.2 学习成果评价不科学 |
5 推进杭州学习型城市对策 |
5.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5.1.1 宣传和树立终身学习新理念 |
5.1.2 强化学习型组织理念 |
5.2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
5.2.1 构建合理终身教育体系 |
5.2.2 加强教育沟通与衔接 |
5.2.3 建立终身学习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
5.3 健全学习保障体制 |
5.3.1 强化法律保障 |
5.3.2 加大执行力度保障 |
5.3.3 确保经费投入保障 |
5.4 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5.4.1 加强领导管理 |
5.4.2 创建长效运行机制 |
5.5 完善评估认证制度 |
5.5.1 完善学习型城市评价 |
5.5.2 创新学习成果认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作者简历 |
(3)电视社教节目对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课题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关于大众传媒影响的理论 |
2 国内关于传媒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现状 |
二 电视社教节目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
(一) 社教节目概述 |
(二) 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现状 |
1 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概念界定 |
2 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作用 |
3 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存在缺失现象 |
(三) 社教节目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社会责任 |
1 大众传媒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 |
2 社教节目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角色扮演 |
三 《天下父母》栏目对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 |
(一) 《天下父母》栏目简介 |
(二) 对《天下父母》栏目亲情教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
1 调查地及样本基本情况 |
2 《天下父母》栏目对青少年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 |
(三) 《天下父母》栏目对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栏目定位——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意义明确 |
2 内容导向——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 |
3 榜样示范——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
4 传播方式的影响力——营造和谐的外部社会环境 |
四 如何发挥社教节目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长效作用的思考 |
(一) 提高媒体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
(二) 全力打造对青少年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精品节目 |
1 栏目定位明确 |
2 节目选材立意深刻 |
3 提高节目制作水平 |
(三) 有效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对青少年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
(四) 积极营造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
1 社教节目从家庭德育教育入手 |
2 社教节目与学校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
3 社教节目与社会教育溶为一体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社教节目对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和谐教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 时代发展的吁求:和谐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选择 |
(二) 先进文化的要求:和谐教育是引领教育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 |
(三) 教育真谛的追求:和谐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路径 |
(四) 教育改革的需求:和谐教育是廓清教育发展正确道路的需要 |
(五) 和谐教育论研究:缘由和价值 |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现状述评 |
(一) 对当前理论文献研究的述评 |
(二) 国内和谐教育应用探索述评 |
三、研究的目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和谐教育概念厘定与历史考察 |
一、和谐教育概念厘定 |
(一) 和谐 |
(二) 和谐教育 |
(三) 和谐教育相关词辨析 |
二、和谐教育思想历史考察 |
(一) 我国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
(二) 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 |
(三) 中西方和谐教育思想发展比较 |
第二部分 当代教育的价值偏失批判 |
一、知识论的张扬 |
(一) 自然遭戕害 |
(二) 技术的宰制 |
(三) 知识论僭越 |
二、个体主义的泛滥 |
(一) 虚无主义人生观 |
(二) 怀疑论的人生观 |
(三) 自由主义人生观 |
三、人的自我整体性的丧失 |
(一) 现代生命观 |
(二) 人是谁诘问 |
(三) 整体与杂多 |
第三部分 和谐教育的哲学基础论证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矛盾论 |
(一) 划时代意义的人的发展问题学说 |
(二)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教育思想启蕴 |
(三) 关于矛盾驱动事物发展的新境界 |
二、塑造论为构建和谐世界奠基 |
(一) 由实践论走向塑造论的现代哲学转换 |
(二) 塑造论哲学蕴含的和谐思想及其启迪 |
三、系统论现代哲学方法视域下的和谐教育 |
(一) 哲学意义上的系统论表达 |
(二) 教育的系统论特征 |
(三) 教育实施的系统优化 |
第四部分 和谐教育的目的审视 |
一、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
(一) 人的自身的和谐 |
(二) 人与社会的和谐 |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 |
二、和谐教育目的的表达 |
(一) 和谐教育目的基本主张 |
(二) 现行教育目的和谐重构 |
(三) 和谐教育目的内涵诠释 |
三、和谐教育旨归探寻 |
(一) 真、善、美、圣、益、健、富之教育价值纬度关系的探讨 |
(二) 德、智、体、美、劳、情之和谐素质教育发展建构 |
(三) 和谐人格培养应成为教育的崇高追求 |
第五部分 和谐教育的价值取向 |
一、东西方文化互通视野下的和谐教育理念 |
(一) 修道为教——遵循自然规律性 |
(二) 化民由学——教育先导协同性 |
(三) 有教无类——教育公平正义性 |
(四) 因材施教——教育差异个性化 |
(五) 教学相长——教育民主互动性 |
二、人的和谐教育的三维价值观照 |
(一) 坚守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 |
(二) 树立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观 |
(三) 致力人的全面充分和谐发展观 |
三、和谐教育的社会价值定位 |
(一) 教育公平发展 |
(二) 教育特色发展 |
(三) 教育创新发展 |
第六部分 和谐教育的实践筹划 |
一、和谐教育机制建构 |
(一) 教育观念更新 |
(二) 教育行为矫正 |
(三) 教育评价转向 |
二、和谐教育环境建构 |
(一) 构筑和谐教育社会基础 |
(二) 强化社会公众和谐教育 |
(三) 调整社会教育政策制度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及相关研究成果 |
(5)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 ——从实体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教育思维方式转变概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背景 |
第三节 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基本假设 |
第二章 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内涵之一: 实体性思维参考系中的教育 |
第一节 实体性思维教育观的总体性假设 |
第二节 实体性思维视野中教育的特征 |
第三节 实体性思维的教育之反思与评价 |
第四节 实体性教育的模型之建构 |
第三章 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内涵之二: 生成性思维参考系中的教育 |
第一节 生成性教育的理论假设 |
第二节 生成性教育的特征 |
第三节 生成性教育的机制 |
第四节 生成性教育的核心指标 |
第五节 生成性教育内涵的探析—不同视角下的生成性教育 |
第六节 生成性教育的相关教育理论与实践变革支持 |
第七节 生成性视野中的教育人生之构想 |
第四章 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外延之一: 教育思维转变的大趋势及其结论 |
第一节 教育思维变革的方向与大趋势 |
第二节 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结论及总结 |
第五章 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外延之二: 教育思维转变的复杂性及其讨论 |
第一节 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复杂性 |
第二节 关于教育思维方式转换的讨论 |
结束语 关于教育与教育学的性质 |
参考文献 |
一、核心参考文献 |
二、其它参考文献 |
后记 |
一、衷心的感谢 |
二、感谢之外 |
(6)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一章 温馨家庭及其价值 |
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 |
一、家庭的结构 |
二、家庭的功能 |
三、家庭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什么是温馨家庭 |
一、温馨家庭具备什么要素 |
二、以什么指标来辨认温馨家庭 |
三、文化差异与不同家庭观对“温馨家庭”的诠释有别 |
第三节 当代家庭中温馨的失落与寻思 |
一、社会价值观的偏差 |
二、家的重心及方向转移 |
三、谋划因应策略重塑信念 |
四、改变心态积极处事 |
五、与时并进的“反哺”方案 |
第四节 温馨家庭的价值 |
一、温馨家庭对个人的意义 |
二、温馨家庭对社会的意义 |
第二章 温馨家庭与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温馨家庭对教育的影响 |
一、温馨家庭体现民主的教育理念 |
二、温馨家庭鼓舞教育的无处不在 |
三、温馨家庭提升教育的修复功能 |
第二节 教育对温馨家庭的作用 |
一、品德的雕塑 |
二、智慧的启迪 |
三、身体的锻炼 |
四、群性的涵泳 |
五、美感的陶冶 |
第三章 学校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 |
第一节 学校教育概述 |
一、学校教育的特点 |
二、学校教育的内容 |
三、学校教育的方式 |
第二节 营造温馨家庭需关注的学校教育课题 |
一、教育制度的迷思 |
二、教育形式百花齐放 |
三、学校应该办成什么样子 |
四、对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
第四章 家庭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 |
第一节 家庭教育概述 |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 |
三、家庭教育的方式 |
四、家庭教育对人生的巨大影响 |
第二节 营造温馨家庭需关注的家庭教育课题 |
一、中年父母的心理健康与价值观 |
二、建立亲职教育新学科体系 |
第五章 社会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概述 |
一、社会教育的特点 |
二、社会教育的内容 |
三、社会教育的方式 |
第二节 营造温馨家庭需关注的社会教育课题 |
一、落实终身学习的理念 |
二、健全社会教育的机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教育智慧理解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教育智慧理解论的适切性考察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教育智慧理解论视界的形成 |
三、本文的结构及其主要观点 |
第一章 对教育智慧的解读 |
一、教育智慧的意味 |
二、对作为教育智慧基础的教育本质的审查 |
三、教育智慧的类型与特点 |
第二章 理解视界里的教育智慧 |
一、方法论理解下的教育智慧 |
二、认识论理解下的教育智慧 |
三、本体论理解下的教育智慧 |
第三章 教育智慧的生成基元 |
一、教育理解力的意义与结构 |
二、教育理解力的生成机制 |
三、教育理解力的思维表现 |
第四章 教育智慧的审美理解 |
一、工作魅力由教育技艺所造就 |
二、人格魅力赋予工作魅力以生命力 |
三、工作魅力的主要生成方式及其条件 |
第五章 教育智慧的实践理解 |
一、教育的实践感 |
二、教育的历史感 |
三、教育的共通感 |
第六章 教育智慧的认识性理解 |
一、教育知识的条件与标准 |
二、从“知道”走向“理解” |
三、从个人经验走向个人理论 |
第七章 教育智慧的自我超越 |
一、教育学想象力的属性 |
二、教育学想象力是创制性教育机智的源泉 |
三、必要的批评:关注“教育学想象力缺失”现象 |
四、“教育智慧境界论”的局限及其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社区教育运行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方案 |
二、 文献综述 |
(一)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我国社区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 |
一、 社会转型 |
(一) 社会转型的含义 |
(二) 社会转型的本质 |
(三) 社会转型引起的教育变化 |
二、 知识转型 |
(一) 知识转型的概念 |
(二) 知识转型的特征 |
(三) 知识转型与教育 |
三、 后工业与后现代思潮 |
(一) 后工业社会 |
(二) 后现代思潮 |
(三) 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思潮对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我国社区教育运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 教育化社会到学习化社会的飞跃对社区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
二、 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社区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
(一) 社区管理 |
(二) 社区经济 |
(三) 社区文化 |
(四) 社区服务 |
(五) 社区人员素质 |
三、 学校教育功能进一步完善对社区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
四、 教育技术手段和传播媒介的革命对社区教育的影响和要求 |
第四章 我国社区教育运行面临的新问题 |
一、 实践方面 |
(一) 运行的投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二) 运行的过程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三) 运行的产出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二、 理论方面 |
第五章 社区教育运行发展的新体系 |
一、 未来社区教育战略目标 |
二、 未来社区教育体制 |
三、 未来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 |
(一) 决策机制 |
(二) 调控机制 |
(三) 保障机制 |
(四) 激励机制 |
四、 未来社区教育的内容 |
五、 未来社区教育的手段与技术 |
六、 社区教育评估 |
(一) 建立良好的社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
(二) 社区教育评估主体的确立采用“官”民结合 |
(三) 评估结果的处理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终身学习与女性发展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一)强化现代女性的终身学习意识。 |
(二)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 |
(三)创立女性终身学习型组织机构。 |
四、终身教育:塑造更有创造力的人生——中英终身教育节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观及其当代教育价值研究[D]. 张姝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杭州学习型城市推进机制研究[D]. 唐海艳. 杭州师范大学, 2012(01)
- [3]电视社教节目对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为例[D]. 赵丽. 浙江师范大学, 2011(05)
- [4]和谐教育论[D]. 王秀成.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5]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 ——从实体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D]. 卢建筠. 华南师范大学, 2006(11)
- [6]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 蔡苔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7]教育智慧理解论[D]. 曹正善.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我国社区教育运行体系研究[D]. 祁海芹.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9]终身学习与女性发展问题的思考[J]. 綦正芳.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03)
- [10]终身教育:塑造更有创造力的人生——中英终身教育节侧记[J]. 张翠珠. 北京成人教育,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