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脑和脑干梗塞致突发性耳聋(论文文献综述)
杨耀[1](2021)在《肢体共济失调评分用于预测头晕患者后循环梗死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求建立一个可能有效的肢体共济失调评分(limb ataxia score,LAS)系统,能帮助临床医生在不进行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的情况下预测出可靠的诊断,为早期快速识别、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合理转诊患者提供一定的临床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的符合纳排标准的就诊患者180例,分为脑梗死组及非脑梗死组,每组各90例。本研究选择了29个属性进行检测,其中2个是人口统计学特征,8个既往史,7个体征,9个症状,2个并发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头晕患者发生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OC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模型中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值β计算其所对应的分值,建立肢体共济失调评分系统。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和LAS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及比较LAS评分与ABCD2和Essen评分的预测优势。结果:选择单因素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糖尿病(X1)(OR=16.362,95%CI(1.421-188.453),P=0.025)、指鼻试验阳性伴其他神经定位阳性体征(X2)(OR=147.274,95%CI(17.256-1256.908),P=0.000)、轮替试验阳性伴其他神经定位阳性体征(X3)(OR=38.147,95%CI(2.278-638.953),P=0.011)、轮替试验阳性不伴其他神经定位阳性体征(X4)(OR=56.100,95%CI(6.842-460.014),P=<0.001)、跟膝胫试验阳性伴其他神经定位阳性体征(X5)(OR=30.700,95%CI(2.435-387.030),P=0.008)、跟膝胫试验阳性不伴其他神经定位阳性体征(X6)(OR=10.852,95%CI(1.687-69.822),P=0.012)、外周动脉疾病(X7)(OR=5.302,95%CI(1.344-20.917),P=0.017)是头晕患者发生POCI的独立危险因素。概率预测模型公式的建立:logit P=2.795*X1+4.992*X2+3.641*X3+4.027*X4+3.424*X5+2.384*X6+1.668*X7-5.474。根据模型中各变量的回归系数β值建立评分系统,总分0-10分,其中X1(2分),X7(1分),X2(3分),X3(2分),X4(2分),X5(2分),X6(1分)。进行ROC曲线评价,区分度良好(AUC:0.853,95%CI 0.799-0.907),评分系统最佳截断值2分,≥2分为高危组,<2分为低危组。临床常见量表进行AUC曲线下面积计算后得ABCD2评分(AUC:0.612,95%CI 0.535-0.689),Essen评分(AUC:0.707,95%CI 0.633-0.781)。综上所述,LAS、ABCD2和Essen评分的A UC曲线下面积对比后发现LAS评分系统预测能力优于其他评分系统,即ABCD2和Essen评分。结论:1.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指鼻试验阳性伴其他神经定位阳性体征、轮替试验阳性伴其他神经定位阳性体征、轮替试验阳性不伴其他神经定位阳性体征、跟膝胫试验阳性伴其他神经定位阳性体征、跟膝胫试验阳性不伴其他神经定位阳性体征,可能是头晕患者后循环梗死的预测因素。2.构建的肢体共济失调评分表(LAS),对后循环脑梗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简单适用。该研究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潘琪[2](2019)在《老年中枢性眩晕早期识别及诊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神经内科门诊眩晕疾病诊断分类及临床特征目的:(1)分析神经内科门诊眩晕疾病诊断分类,明确中枢性眩晕构成比及临床特征;(2)研究常见眩晕疾病—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的前庭功能障碍患者。采集详细的病史并协助患者完成眩晕问卷,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及床旁神经耳科学查体。结合病史与查体的结果,患者完成相关的辅助检查。按照国际前庭疾病诊断标准及专家共识意见对患者作出诊断。结果:(1)共纳入392例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首次就诊的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平均年龄为52.4±13.9岁,以女性为主(69%),60岁以上的眩晕患者达32.9%。诊断分类中外周性眩晕最常见(54.6%),中枢性眩晕约占22.4%,精神性头晕为16.3%。在小于60岁的患者群中前常见的三大眩晕疾病分别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0.8%,精神性头晕20.5%和前庭性偏头痛14.4%;在60岁以上的患者群中常见的三大眩晕疾病分别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7.9%,中枢性眩晕21.7%和梅尼埃病11.7%,即中枢性眩晕是老年前庭功能障碍疾病的第二大常见病因分类。(2)对47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与35例梅尼埃病患者进行临床对照分析,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女性更多(93.6%VS 62.9%,p=0.001),平均发病年龄更早(36.9±11.8岁VS 44.6±12.1岁,p=0.005)。38.3%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诉有诱发性眩晕,而梅尼埃病患者多表现为自发性眩晕。伴随症状中畏声(44.7%)、畏光(36.2%)在前庭性偏头痛多见,23.4%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诉耳鸣,12.8%患者诉耳闷,但仅4名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头痛家族史明显多于梅尼埃病(63.8%VS 25.7%,p<0.001),但眩晕家族史并无差异(p=0.876)。结论:本研究首先对神经内科门诊眩晕疾病进行了诊断分类,发现(1)在神经内科门诊中,外周性眩晕最常见54.6%,中枢性眩晕约占22.4%,精神性头晕16.3%,与既往报道一致。不同年龄段常见的前庭疾病分类有一定特征性,大于60岁老年患者中枢性眩晕是第二大常见病因分类,在临床诊治中应特别注意。(2)前庭性偏头痛与梅尼埃病是目前国际眩晕领域关注的热点,对我国患者群的临床对照研究发现,前庭性偏头痛女性多见,且发病年龄早;偏头痛及偏头痛相关症状更为多见;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家族史明显多于梅尼埃病患者。但两种疾病也存在着许多症状的重叠,提示两种疾病可能涉及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第二部分:老年中枢性眩晕早期识别及诊断模式目的:(1)研究老年中枢性眩晕的病因分类,探索老年中枢性眩晕的早期预警指征。(2)探究早期识别老年中枢性眩晕诊断模式,为临床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以急性孤立性眩晕或头晕为主诉的住院患者。完成详细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查体及神经耳科床旁查体,包括床旁头脉冲-眼震-眼偏斜(Head impulse test-nystagmus-skew deviation,HINTS)检查。所有的患者入院时24小时内完成头颅CT检查。患者在入院3-5天内完成头颅磁共振检查(MRI+DWI)及头颈血管成像检查(CTA/MRA)。65.8%患者完成了眼震视图检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等做出最后诊断,与床旁HINTS检查组合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本研究纳入以急性孤立性眩晕为主诉的住院老年患者76例,其中男性39(51.3%)例,平均年龄71.0±7.0岁。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中枢性眩晕26例(34%),平均年龄73.3±6.1岁,较外周性眩晕患者年龄更大(69.8±7.0岁,p=0.035),中枢性眩晕中高血压21例(80.8%,p=0.001),既往曾有TIA或卒中病史7例(26.9%,p=0.003),4(15.4%)例患者在近来60天内有过短暂眩晕发作史;ABCD2平均为4.3±0.7分,明显高于外周性眩晕患者(p=0.006)。26例中枢性眩晕患者中,16例(61.5%)患者影像学存在急性病灶,其中9例(34.6%)患者小脑梗塞,其次是脑干梗塞11.5%,小脑出血7.7%,右侧脑室后角急性梗塞和左侧额叶急性梗塞各1例(7.7%),另10例(38.5%)患者仅存在椎基底动脉狭窄。(2)在早期识别老年孤立性中枢性眩晕患者中,HINTS床旁检查敏感性为91.7%(95%CI:59.8%-99.6%),特异性为84.4%(95%CI:66.5%-94.1%),阳性预测值68.75%(95%CI:41.5%-87.9%),阴性预测值96.4%(95%CI:79.8%-99.8%),准确度为86.4%。结论:1.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诉的住院老年前庭功能障碍患者中,中枢性眩晕占34%,较门诊患者群高(21.7%)。其中小脑卒中及脑干梗塞是最主要病因。ABCD2?4分的老年孤立性患者应警惕中枢性眩晕,特别是小脑卒中。2.床旁HINTS检查组合对早期识别老年中枢性眩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王营[3](2017)在《颅脑MRI对以突发性耳聋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病因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患者在耳鼻喉科就诊率逐年增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只有10%15%能找到病因。其中颅内病变是其病因的主要部分,包括中枢血管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脱髓鞘病变等,此类患者症状单一或延迟出现,经常以突发性听力下降首诊于耳鼻喉科,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等作为听传导通路的功能性检查,在突聋患者诊断过程中,对鉴别颅内病变有自身局限性,如较难发现较小肿瘤,以及对部分脑梗塞、脑出血未影响功能时容易漏诊等,但此类疾病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由于单纯听力学检查检出率并不高,首诊耳鼻喉科医生不容易予以及时做出诊断及治疗,从而可能出现延误患者诊断及治疗时机的情况。颅脑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存在多种序列、多层面,能从多角度观察脑部结构改变及分析病变类型。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以突发性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检查及诊疗情况,分析颅脑MRI平扫+DWI+MRA检查在探寻突发性耳聋疾病病因、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所具有独特的优势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以突发性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耳鼻喉科的患者,共233例(247耳),该组患者入院时均行ABR、纯音测听、DPOAE、颅脑MRI平扫+DWI+MRA检查,根据听力学检查初步诊断为“突发性耳聋”,颅脑MRI+DWI+MRA检查发现与颅内病变相关的突发性耳聋11例。结果:1.在233例患者中,222例通过听力学检查,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年龄(48.22±15.72)岁,单侧发病208例,双侧发病14例,既往糖尿病21例,占9.46%,高血压47例,占21.17%,其中该组患者颅脑MRI检查包含颅内腔隙性梗死、脑血管走行异常及颅内占位如枕大池囊肿、小脑扁桃体下移、蝶骨嵴脑膜瘤等。根据颅脑MRI检查发现与突聋相关的病变11例,占4.7%,年龄3278岁,平均(54.64±15.37)岁,既往患高血压病4例,占36.36%,糖尿病2例,占18.19%;ABR异常6例;包括双侧小脑半球出血1例,亚急性期脑梗塞2例,桥小脑脚区肿瘤5例,小脑扁桃体下疝1例,颞极蛛网膜囊肿1例,突聋合并妊娠、枕大池囊肿1例。2.纯音测听提示听力下降程度重度、极重度、全聋9例,占81.82%;ABR提示3例桥小脑角区占位Ⅰ、Ⅲ、Ⅴ波均未引出,1例桥小脑角区占位引出Ⅰ波,1例脑室旁梗塞、1例小脑扁桃体下疝只引出Ⅴ波潜伏期,余病例各波处于正常范围,异常率54.55%;耳声发射检查可引出大部分频率。结论:1.各种听力学检查作为听传导通路功能性检查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诊断中容易对未影响功能的颅脑病变出现漏诊及误诊情况,而颅脑MRI+DWI+MRA检查对明确突聋是否由脑结构改变所致,观察脑部有无病变,包括脑部占位,动静脉畸形,脑血管意外如出血、梗塞等的诊断率极高,可以作为听传导通路的功能性检查的有效补充,在查找突聋的病因、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及特点。2.在部分低位到高位听觉中枢的传导通路的病变诊断中,颅脑MRI检查在查找病变部位,明确病变范围等方面较各项听力功能学检查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如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病变的诊断方面。3.对于年龄较大,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听力损伤程度较重、ABR提示蜗后病变时,颅脑MRI在明确病变部位、判断病变范围、诊断的及时性及有效性、鉴别颅脑病变性质等方面更具有其独特优势,此类患者应尽早行颅脑MRI检查。4.由于部分桥小脑区占位性病变难以区分,将听力学检查与颅脑MRI检查相结合,对明确诊断,及时有效查找病因效果更佳。
戴静,赵亮,单希征[4](2017)在《以突发性聋伴眩晕首诊的脑干梗死2例》文中认为突发性聋是临床常见病,部分突发性聋患者可伴有眩晕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也可以突发性聋及眩晕为其首发症状,其诊疗易被延误。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突发性聋125例,而伴有眩晕者41例,其中2例在治疗期间经头颅MRI检查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1例为58岁男性患者,主诉双耳听力下降半个月,眩晕伴右侧肢体麻木2天;另1例为53岁男性患者,主诉右耳听力下降伴眩晕20余天,2例患者初期均被诊断为突发性聋伴眩晕,而后经头颅MRI检查方被确诊为脑干梗死。患者经治疗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我们结合文献复习就初期症状表现为眩晕的脑干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如何防止其被误诊误治进行了分析总结。
吴凌志[5](2016)在《低氧抑制纳洛酮临床疗效和新生大鼠延髓脑片节律性呼吸放电》文中提出背景脑干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因其致死率、植物生存率或致残率非常高,常常给予家庭带来极大的甚至是毁灭性打击,同时给予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脑干损伤包括自发性脑干出血、脑干梗塞,及因颅脑外伤及各种类型的脑出血病情进行性演变导致的脑干损伤。研究表明,脑组织损伤后释放大量内阿片肽,患者的脑脊液中阿片类的含量明显升高,给予纳洛酮(非特异性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可拮抗该类物质的影响。在脑干损伤患者中,常常合并低氧血症,是导致患者不良转归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脑干损伤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过程中,发现纳洛酮对合并低氧血症脑干损伤的患者治疗效果显着低于无明显低氧血症的脑干损伤的患者。脑干是延髓呼吸中枢的所在部位,对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极为重要,因此研究纳洛酮和氧浓度对脑干疾病患者的作用,甚至利用动物脑片实验模型研究纳洛酮和氧浓度对延髓呼吸中枢的作用非常有现实意义。据此,我们设计并完成了本实验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纳洛酮对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针对性的使用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探讨纳洛酮在常氧及低氧条件下对新生大鼠延髓呼吸中枢的作用,为科学合理使用纳洛酮治疗脑干损伤提供治疗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脑干损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纳洛酮对低氧血症和非低氧血症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进行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按入院后的Day1,Day2,Day3,Day7,Day11,Day15,Day30的变化,患者的死亡率,意识状态恢复时间,随访6个月后的脑干功能转归分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康复期生活质量评估等指标判断临床治疗效果。2.动物实验:制备新生大鼠延髓离体脑片,使用吸附电极记录延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观察不同浓度纳洛酮、不同氧浓度对新生大鼠延髓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作用,分析纳洛酮在不同氧浓度下对新生大鼠延髓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作用。结果1.临床研究无论患者是否伴有低氧血症,纳洛酮对疾病好转均有促进作用;同样使用纳洛酮的患者,纳洛酮对伴有低氧血症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差于不伴有低氧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2.动物实验1.25μmol/L的纳洛酮对新生大鼠延髓离体脑片RRDA已经产生了轻度兴奋作用,表现为缩短RC(P<0.05),但对TI和DA没有兴奋作用(P>0.05);2.5μmol/L的纳洛酮对RRDA已有全面的兴奋作用,表现为表现为延长TI、增加IA、缩短RC(P≤0.01),对RRDA的兴奋作用超过;5μmol/L的纳洛酮同样对RRDA具有兴奋作用,且要强于2.5μmol/L的纳洛酮对RRDA的兴奋作用(P≤0.01);10μmol/L的纳洛酮同样对RRDA的具有兴奋作用,延长TI、增加IA、缩短RC(P≤0.01),但与5μmol/L的纳洛酮对RRDA的作用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5μmol/L是纳洛酮对RRDA最适作用浓度。5μmol/L的纳洛酮对RRDA有全面的兴奋作用,当氧浓度下降至80%时,RRDA减弱但与9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氧浓度降至65%时,RRDA的TI缩短、DA减弱、RC延长,与95%和80%相比差异显着(P≤0.01);氧浓度降至50%时,RRDA进一步减弱,与前三个浓度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对脑干损伤疾病的好转具有促进作用,低氧血症降低纳洛酮对脑干损伤的治疗效果。纳洛酮对新生动物延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方向有兴奋作用,降低氧浓度降低纳洛酮对延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兴奋效果。
董绍军[6](2015)在《眩晕折磨人 耳朵常惹祸》文中指出眩晕者会感觉外周环境或自身突然发生旋转、摇摆、晃动、飘浮、翻滚,甚至有掉下深渊的感觉,不敢睁开眼,闭上眼又像在坐过山车,无法站立和行走,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但眩晕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由其它疾病引发的症状。临床中,很多患者分不清普通头昏、眩晕、晕厥,因此描述
刘子良[7](2015)在《小脑梗塞50例临床特征与影像学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小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单纯小脑梗塞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入组患者的病史、体征、神经科查体及头部CT、头部MRI及颅内外血管检查的相关临床资料,对该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结果:(1)小脑梗塞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2.57:1,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0.10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2.15天。(2)小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由高至低依次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或饮酒史、糖尿病、高Hcy、脑血管病病史、脑血管病家族史、冠心病和心房纤颤等。(3)临床上单纯小脑梗塞出现的主要症状为头晕或眩晕、走路不稳、视物旋转、头痛及言语障碍;主要体征为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或小脑性语言及肌张力减低。(4)头颅MRI检查是诊断小脑梗塞的最佳方法;本组小脑梗塞的解剖部位按发病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右侧小脑半球、左侧小脑半球、双侧小脑半球、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及小脑蚓部。(5)5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的25例、显着进步11例、进步5例、无变化4例、恶化5例。恶化的5例患者中出现脑干症状3例,高颅压症状2例,4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3例进步,1例无变化,1例转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进步出院,无死亡病例。显着进步的11例患者中病残程度1级8例、病残程度2级2例、病残程度3级1例。结论:(1)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是小脑梗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原位血栓形成及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的栓塞为本病最主要的病因。(2)临床上由于小脑梗塞缺乏特征性症状与体征,因此,对于突然发作的眩晕、恶心、呕吐,伴有共济失调、眼震及走路不稳时,应高度警惕小脑梗塞的可能。(3)对于以眩晕起病的患者,接诊时应全面查体,行头颅CT的同时,尽早行头部MRI检查,头颅MRI检查明显优于头颅CT检查,尤其DWI及ADC序列显示病灶效果最佳,可减少误诊及漏诊。(4)对于大面积小脑梗塞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而且病情逐渐加重的患者,应尽早转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5)通常小脑梗塞的患者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可不遗留后遗症,仍有少部分患者病情进展出现脑干受损及高颅压症状。
姚玉琴[8](2015)在《孤立性脑桥梗塞119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讨论孤立性脑桥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分布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孤立性脑桥梗塞的患者1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孤立性脑桥梗塞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预后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相关文献加以复习。结果:(1)孤立性脑桥梗塞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吸烟或饮酒史、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脑血管病病史、心脏病。孤立性脑桥梗塞最常见的病因为深穿支动脉病变。(2)孤立性脑桥梗塞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构音障碍及肢体活动不灵,其次为头晕、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复视等。(3)各解剖部位的发病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前内侧区、前外侧区、侧部、后部。(4)孤立性脑桥梗塞患者主要的并发症有呼吸道感染、发热、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5)119例患者中,基本治愈70例,显着进步28例,进步20例,死亡1例。1例死亡患者为梗塞面积较大,且入院后病情进展。20例进步患者中有6例为进展性卒中。结论:(1)孤立性脑桥梗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脑桥深穿支动脉闭塞是脑桥梗塞的最常见的原因。(2)孤立性脑桥梗塞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构音障碍、肢体活动不灵。(3)脑桥梗塞临床表现复杂,接诊时应全面查体,并尽早行头部MRI检查。(4)经典的脑桥综合征罕见。
高恺明[9](2013)在《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小脑前下动脉的血管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临床该区域的脑血管病手术、肿瘤切除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及内镜手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2、在国人尸头标本上模拟达到内听道各段的手术入路,描述各入路显露范围差异,并探讨各入路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临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解剖依据;3、研究正常国人脑血管造影中小脑前下动脉的特点及变异及小脑前下动脉瘤的发生及特点,为临床治疗小脑前下动脉瘤提供参考;4、内镜下解剖小脑前下动脉神经血管复合体,并模拟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为临床神经内镜辅助下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依据;5、在尸头标本上模拟小脑前下动脉相关血流重建手术,为临床上外科手段治疗小脑前下动脉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利用15具(30侧)灌注有彩色硅胶的成人尸头,对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周围结构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及测量小脑前下动脉的走行、管径、主要分支、变异、供血范围、与邻近血管的吻合以及小脑前下动脉与周围颅神经的关系;2、在15具尸头上模拟达到内听道各段的手术入路,包括乙状窦后入路、经迷路入路、颞下中颅窝入路。反复演练并总结相应的颅底外科技术,体会各个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并以照片记录;3、使用神经内镜经各手术入路对小脑前下动脉-颅神经复合体进行观察并记录,演练内镜下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4、观察、测量并记录50例正常国人的脑血管造影图像中AICA的影像学特点以及13例国人小脑前下动脉瘤的发生及特点;5、经乙状窦后入路测量枕动脉到达AICA的距离以及枕动脉直径大于1mm的长度,模拟行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吻合术。结果1、在国人尸头上解剖并观察了小脑前下动脉的起始、分支、走行及变异,并以图片和图表的形式记录。本组小脑前下动脉均起源于基底动脉,多为单干在基底动脉中下段发出。AICA起始段直径为0.38-1.74mm,平均0.92±0.35mm,AICA与椎基底结合处距离为5.6-15mm,平均为8.74±3.07mm,所有AICA均起始于基底动脉中下2/3,大多数AICA从前下向后穿行于面蜗神经之间,少数AICA经面、蜗神经背面或腹面进入CPA;2、在10侧国人尸头标本上行颞下中颅窝入路,显露内听道及CPA,以图片形式记录开颅过程及显露范围;在10侧国人尸头标本上行经迷路入路及经耳蜗入路到达内听道,显露面神经,以图片形式记录开颅过程及显露范围;在10侧国人尸头标本上行乙状窦后入路显露CPA及磨开内听道,以照片形式记录。3、DSA:AICA起源于基底动脉,平均每侧1.33支,其中双干占29%,三干占2%。其中AICA-PICA共干占6%,AICA部分代偿PICA供血区,影像上内耳血供不明显。有65%可见明显的AICA内听道袢,1例存在颈外动脉-AICA吻合;AICA动脉瘤形态多样,位于AICA各段而处理方法各异;4、在国人尸头标本上使用神经内镜经乙状窦后入路观察了小脑前下动脉神经血管复合体的结构,观察血管神经接触情况,以照片形式记录;5、国人枕动脉出上项线时的平均直径为1.90±0.92mm,自上项线以上枕动脉直径大于lmm的长度平均为79.32±5.22mm,白上项线处到达AICA的平均距离为55.24±6.32mmm。结论1、本研究中对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观测结果对国人的小脑前下动脉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有积极意义;2、处理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可因其所处位置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或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及各种入路优缺点及适应症不一,根据临床情况选择;3、对于CPA的病变,根据病变是否进入内听道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经中颅窝入路可以处理内听道内的病变而不损伤听力,经迷路入路暴露最为广泛,也最为直接,可以显露内听道全程,是处理较大病变的选择,乙状窦后入路使用最为广泛,适用于完全或大部分位于CPA的病变,磨开内耳门可以增加对内听道的显露,对于复杂病变,可以采用联合入路。4、小脑前下动脉的血流重建并不常见,但可以在治疗小脑前下动脉极重度狭窄、闭塞,小脑前下动脉瘤,CPA肿瘤手术中发挥作用,枕动脉可以作为供血动脉,PICA-AICA侧侧吻合也可以考虑。5、神经内镜的应用可以显着增加关键结构的显露而不增加小脑的牵拉,借助于神经内镜,可以更直接、更清晰的观察CPA区神经血管复合体,在处理CPA区肿瘤、CPA区血管压迫性疾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付莛凯[10](2012)在《钙离子拮抗剂围手术期应用对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治疗面神经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的首选外科方法,由于小脑桥脑角解剖结构复杂,且责任血管常穿行于面神经之间,分离责任血管时易造成神经及血管机械性损伤,这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机会,如术后眩晕、听力障碍、面瘫以及后组颅神经麻痹等。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手术过程中对神经和血管的机械性损伤逐渐减少,但有时为将责任血管和神经充分分离,对血管和神经的刺激仍难以避免,可因对血管的过度牵拉而导致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甚至分支断裂,使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机会大大增加。钙离子拮抗剂尼膜地平能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可有选择的扩张脑血管,起到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它可以自由通过血脑屏障而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和脑血管,改善大脑供血,大大提高了对缺氧的耐受力。研究表明,尼莫地平还能够增加神经内毛细血管的密度,使微血管生长加快和促进毛细血管的开放和功能恢复,减轻组织水肿,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能够使神经营养和功能得到改善。这就为钙离子拮抗剂防治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和神经刺激性损伤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将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应用于面肌痉挛围手术期,来观察是否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是否能够缩短术后并发症的治愈的时间。方法选择行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病人112例,全部病例均为单侧发病,常规行MRI检查以排除患侧桥脑角占位性病变,术前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眩晕、耳鸣、听力障碍、面瘫症状,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围手术期有无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按序贯随机法分为两组:围手术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为治疗组56例;围手术期不应用钙离子拮抗剂为对照组56例。两组在性别、患侧、年龄、病程、BAEP检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56例于术前一天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60mgQ4h,术中面神经微血管解剖前半小时持续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0.8mg/h,术后继续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0.8mg/h,连续5天,停用静脉药后继续60mgQ4h至术后第7天停用。对照组围手术期不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显示20例异常,全部病例术后均为无脑干梗死发生。治疗组术后第7天头痛5例,头晕7例,耳鸣7例,听力下降6例,面部麻木3例,面瘫6例,感染2例,脑脊液漏1例;对照组术后头痛10例,头晕16例,耳鸣17例,听力下降14例,面部麻木3例,面瘫15例,感染3例,脑脊液漏1例。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头痛症状全部消失,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均治愈,两组中21例面瘫缓解,出现迟发型面瘫2例,发生时间为术后7~16d,平均12d,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治疗组遗留面瘫2例,对照组遗留5例。治疗组术后3月随访头晕症状均消失,遗留耳鸣2例,听力障碍1例,面部麻木1例;对照组遗留头晕2例,耳鸣3例,听力障碍3例,面部麻木1例。可见术后第7天听力正常组与异常组BEAP各值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术后第7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头晕、耳鸣、听力障碍、面瘫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头痛、面部麻木、感染及脑脊液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头晕、耳鸣、听力障碍、面瘫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头痛、面部麻木、感染及脑脊液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在面肌痉挛围手术期的应用不能减少术后头痛、面部麻木、感染及脑脊液漏并发症的出现。2、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在面肌痉挛围手术期的应用能减少头晕、耳鸣、听力障碍及面瘫并发症的出现,能够缩短术后并发症的治愈的时间。
二、小脑和脑干梗塞致突发性耳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脑和脑干梗塞致突发性耳聋(论文提纲范文)
(1)肢体共济失调评分用于预测头晕患者后循环梗死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 临床资料 |
2.2.1 临床数据采集 |
2.2.2 实验设计 |
2.2.3 临床评分量表 |
2.2.4 头颅影像学检查 |
2.2.5 仪器设备 |
2.2.6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基线资料 |
3.2 多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
3.2.1 变量模型的构设 |
3.2.2 多因素分析 |
3.3 评分系统的构建 |
3.3.1 评分系统的赋分 |
3.3.2 评分系统的截断点及量表构成 |
3.3.3 评分系统的分组 |
3.4 logistic 回归模型与 LAS 评分系统的 ROC 曲线比较 |
3.5 LAS评分系统与ABCD2、ESSEN评分系统进行AUC曲线下面积比较 |
3.6 评分系统的外部验证 |
第4章 讨论 |
4.1 早期快速识别头晕患者POCI诊断的重要性 |
4.2 肢体共济失调在早期快速识别头晕患者 POCI 的预测价值 |
4.3 LAS 量表的构建及早期快速识别头晕患者 POCI 的诊断价值 |
4.4 LAS量表的使用及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预测头晕型后循环梗死的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老年中枢性眩晕早期识别及诊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神经内科门诊眩晕疾病诊断分类及临床特征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老年中枢性眩晕早期识别及诊断模式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前庭性偏头痛最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颅脑MRI对以突发性耳聋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病因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对象 |
1.3 仪器与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以突发性聋伴眩晕首诊的脑干梗死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论 |
(5)低氧抑制纳洛酮临床疗效和新生大鼠延髓脑片节律性呼吸放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低氧抑制纳洛酮对脑干损伤救治的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低氧抑制纳洛酮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兴奋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纳洛酮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小脑梗塞50例临床特征与影像学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流行病学 |
2.2 解剖学 |
2.3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4 临床分类及临床表现 |
2.4.1 临床分类 |
2.4.2 临床表现 |
2.4.2.1 小脑症状 |
2.4.2.2 脑干症状 |
2.4.2.3 高颅压症状 |
2.5 辅助检查 |
2.6 诊断及鉴别诊断 |
2.7 治疗 |
2.8 并发症 |
2.9 预后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危险因素 |
4.3 症状与体征 |
4.4 影像学检查 |
4.5 治疗 |
4.6 并发症 |
4.7 疗效标准与预后 |
4.7.1 疗效标准与预后 |
4.7.2 预后 |
第5章 讨论 |
5.1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
5.2 症状与体征 |
5.3 影像学 |
5.4 诊断 |
5.5 治疗 |
5.6 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孤立性脑桥梗塞11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解剖学 |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3.1 眩晕 |
2.3.2 肢体活动障碍 |
2.3.3 感觉障碍 |
2.3.4 构音障碍 |
2.3.5 意识障碍 |
2.3.6 眼球活动障碍 |
2.3.7 瞳孔改变 |
2.3.8 复视 |
2.3.9 眼球震颤 |
2.3.10 其他表现 |
2.4 辅助检查 |
2.5 诊断 |
2.6 并发症 |
2.7 治疗及预后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一般资料 |
3.1.2 诊断 |
3.1.3 治疗 |
第4章 结果 |
4.1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
4.2 症状与体征 |
4.3 影像学检查 |
4.4 并发症 |
4.5 疗效与预后 |
第5章 讨论 |
5.1 病因及危险分析 |
5.2 症状与体征 |
5.3 影像学检查 |
5.4 并发症 |
5.5 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内听道的手术入路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设备和器械 |
1.1.3 标本的准备和灌注 |
1.1.4 实验方法和步骤 |
1.1.5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小脑前下动脉血管结构解剖 |
1.2.2 内听道相关的手术入路及相关测量 |
1.3 讨论 |
1.3.1 小脑前下动脉的解剖 |
1.3.2 内听道相关的手术入路 |
1.3.3 小脑前下动脉闭塞是否安全 |
1.4 小结 |
二、小脑前下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3.1 小脑前下动脉的影像学特点 |
2.3.2 小脑前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影像学表现 |
2.3.3 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的特点 |
2.4 小结 |
三、乙状窦后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及AICA血流重建术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一般资料 |
3.1.2 实验设备及器械 |
3.1.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3.1 小脑前下动脉相关的微血管减压术 |
3.3.2 小脑前下动脉的血流重建手术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钙离子拮抗剂围手术期应用对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生导师简介 |
课题指导小组成员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病例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面肌痉挛强度分级 |
2.3 治疗方法 |
2.4 术前准备 |
2.5 手术方法 |
2.6 手术后评估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责任血管分布 |
3.2 术后并发症 |
3.3 术后疗效 |
第四章 讨论 |
4.1 面肌痉挛手术特点 |
4.2 面肌痉挛局部解剖特点 |
4.3 面肌痉挛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
4.4 尼莫地平的血管保护及神经修复作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小脑和脑干梗塞致突发性耳聋(论文参考文献)
- [1]肢体共济失调评分用于预测头晕患者后循环梗死的诊断价值[D]. 杨耀. 南华大学, 2021
- [2]老年中枢性眩晕早期识别及诊断模式研究[D]. 潘琪.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3]颅脑MRI对以突发性耳聋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病因诊断价值的研究[D]. 王营.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 [4]以突发性聋伴眩晕首诊的脑干梗死2例[J]. 戴静,赵亮,单希征.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7(01)
- [5]低氧抑制纳洛酮临床疗效和新生大鼠延髓脑片节律性呼吸放电[D]. 吴凌志. 新乡医学院, 2016(04)
- [6]眩晕折磨人 耳朵常惹祸[J]. 董绍军. 现代养生, 2015(11)
- [7]小脑梗塞50例临床特征与影像学对比分析[D]. 刘子良. 吉林大学, 2015(08)
- [8]孤立性脑桥梗塞119例临床分析[D]. 姚玉琴. 吉林大学, 2015(08)
- [9]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D]. 高恺明.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10]钙离子拮抗剂围手术期应用对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D]. 付莛凯. 济南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