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标《液化气码头安全技术要求》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郁秋艳[1](2016)在《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基本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求。但从若干公用事业发展指标看,在许多城市仍不尽如人意,乡镇及农村更是存在明显的短板,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匹配,通过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有效支撑城市化进程,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有待加强。城市公用事业是政府监管作用程度较高的领域,政府监管体系对城市公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公用事业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同时,又能够有效支撑城市化进程,拉动经济稳定增长,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系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监管实践表明,政府监管放松与强化,不仅仅源于市场失灵和政府俘获,还在于通过公用事业领域的监管政策的调整,可以有效地避免经济周期的波动,从而稳定或是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2015年10月OECD秘书长古里亚指出要重视刺激经济增长的“第三层平台”,即政府监管,通过相应的监管安排,创造发展红利。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同时城镇化需求潜力未得到满足的新通道。如何通过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系改革,加快公用事业发展,补上公用事业“短板”,以有效支撑或拉动经济增长,是亟待研究的现实课题。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系包括监管目标体系、监管运行体系、监管评价体系等三个子体系,并依顺序形成正向反馈循环。应调适公用事业监管目标体系,完善监管运行体系,健全监管评价体系,及时评估公用事业运行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监管体系改革,培育公用事业发展新动能。国内学者已对监管运行体系中的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机制耦合做了大量而严密的研究,但这种所谓的“耦合”运行成本巨大。在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机制耦合的基础上,增加目标牵引和外部评价将减轻耦合难度,是深化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的现实选择。监管评价体系的引入,包含了对监管的监管,使监管不再是终点而是螺旋上升中的一环,这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管改革的需要。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引入监管目标体系和监管评价体系,提出一个有利于加快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以有效支撑或拉动经济增长的带有全程监管性质的、新型的公用事业监管体系,建立起包括监管目标体系、监管运行体系、监管评价体系三个子系统有机统一的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的现实意义是利用这个新的分析框架,有利于发现主要公用事业领域政府监管体系存在问题,全面地把握主要公用事业领域在经济生活中所处位置,评估主要公用事业领域发展动力的强弱及其与周边系统乃至更大系统的融洽程度。目标牵引如同“导航”,定期评价如同“体检”,有利于实现对监管的监管。本文首先对过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监管目标、监管运行、监管评价在内的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理论分析框架,指出监管目标体系正向作用于监管运行体系和监管评价体系,监管评价体系反馈于监管目标体系和监管运行体系,而实现监管目标、提升监管质量需要监管运行体系的支撑。并集中讨论了监管目标的宏观性与行业兼容性,运行体系中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机制的功能耦合性以及监管客体和公众参与的中心位置,讨论了监管评价体系中目标绩效、成本考核、制度评估、体制评价、舆论勘察的适用性。据此,又以燃气行业为案例,对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地,还从主要发达经济体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经验中,印证了各国启动监管改革的时间点与经济增速的关系,各国监管实践的背景和特点。最后得出若干结论与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一是提出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新理念,即政府监管不仅是为了规范公用事业领域及微观企业的行为,还要服务于推进城镇化,支撑或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从而对政府监管的功能进行了新的诠释,并进一步指出,监管体系要适应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基本特征和供给侧改革需要;二是提出监管目标体系、监管运行体系、监管评价体系三个子系统有机统一的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为监管体系改革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范式,在理论上实现了监管体系由被动监管型向主动目标引领型监管的转换;三是使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机制的耦合有了信息的指引,不再是自身耦合形成的高耗能发展,成为有信息输送的生态;四是提出通过改革监管评价体系实现对监管的监督,完善监管治理,以减少监管改革的时滞;五是通过数理模型,定量论证公用事业监管、公用事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
肖汝诚,郭陕云,万姜林,贺少辉,刘维宁,刘济舟,麦远俭,吴澎,李广信,陶学康,吴佩刚,李金玉,冯大斌,黄承逵,张仁瑜,钱稼茹,赵基达,郑兴灿,曹开朗,李猷嘉,李颜强,徐良,沈余生,袁建光,赵家琳,郭陕云,杜文库,万姜林,陈引川,吕善功,王怀清,王道堂[2](2004)在《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桥梁工程(一)国内外桥梁学科发展概况1.国内桥梁建设事业发展现状(1)工程发展概况。20余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经历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建成了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现代化品位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积累了丰富的桥梁设计和施工经验。总体而言,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斜拉桥作为一种缆索承重体系,比梁式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
白宗成[3](2001)在《行标《液化气码头安全技术要求》简介》文中认为
姚学军,吴凯旋,刘冰,关晓明,税碧垣[4](2015)在《油气管道雷击静电防护措施及标准》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好的开展油气管道雷击静电防护工作,系统分析总结了油气管道系统易遭受雷击和静电的部位,并根据不同部位和日常维护操作特点,针对雷击和静电两种伤害类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基于现行国内标准以及油气管道系统需求与特点,将相关国标、行标与油气管道防雷防静电相关要求进行整合,提出全面系统的油气管道防雷防静电标准规范新框架,以更好的规范油气管道雷击静电防护工作。
许云飞,王宁宁,盛艳明,付菊红[5](2007)在《关于生态交通建设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 生态交通的概念和内涵 1.1 什么叫“生态交通”生态交通是指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经济生态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由交通网络、交通工具和交通环境组成的生态型复合交通系统。是通过对交通和生态环境有关的环节进行系统地研究、规划、管理,使交通不仅具有输送人流、物流、信息流,支撑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具备改善、美化、促进和优化周围环境生态条件的功能。生态交通应具备适应性、超前性和进化性。
赵祎[6](2006)在《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评价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型商场、公共娱乐场所、饭店、俱乐部以及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日益增多。这些场所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人员密集场所的重大恶性灾害事故频繁发生,其破坏性之强、社会影响力之大已经成为我国影响最大的灾害种类之一。 我国的安全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因而安全评价工作的技术水平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安全评价还停留在对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阶段。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工作也相对甚少。相对成熟的是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风险评价技术。 开展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评价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性,有助于隐患的确定和消除,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更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首先从研究国内外该类场所典型案例分析入手,全面分析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特点,并与我国目前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现状分析相结合,归纳分析出该类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建立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评价模式。也就是将现代计算机模拟技术与适用范围广泛的MLS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对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的三个单元进行安全评价……建筑物硬件设施、日常管理和应急响应。从评价结论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所有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度排序,为经营者或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安全管理决策依据。
于治深[7](2015)在《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城市管网建设管理系统》文中提出如今,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由于施工不当等各种原因导致管道泄漏、爆炸的例子屡见不鲜,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笔者旨在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普湾新区综合管网数字信息化平台”,为社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为避免管线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最终将实现城市管线的政府监管、有序建设和方便管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在收集普湾新区地下管网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设,建立普湾新区地下综合管网数据库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针对普湾新区的实际情况,参考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了各个子系统来满足各相关单位的使用功能。笔者针对研究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自身的特点,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经验与知识,对其进行梳理分析与研究,建立了具有一定规范性、可行性和可维护性的数字化、信息化的综合管网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管理与控制一体化平台、辅助决策平台三个层次一体化设计开发的综合管理平台,内含诸多个子系统来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该平台不仅能为相关的管网管理单位提供服务,还能为城市建设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及决策,基本上能够满足普湾新区管网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要求。
陈永健[8](2014)在《基于精益生产的DS(南通)公司生产改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实现企业低成本的运营,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和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企业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精益生产源自于日本丰田公司,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学习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并将之推广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都有效的提升了企业运营业绩。本文将DS(南通)公司实施精益生产进行研究,首先简要的介绍该公司运营状况,对公司的基本生产设施、工艺流程、生产工序、包装工序和仓库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生产工序不平衡、包装布局不合理和设备可靠性低、仓库员工作业效率低和技能不足等等。根据这些问题,构建了实施方案和进行改进。实施效果证明,公司的成本、产能、人员工作效率和技能、设备保障等等,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本文认为,DS(南通)公司作为一个典型的农药化工生产型企业,其成功推进精益生产,对提升自身的管理,整合企业资源,和企业应对激烈的竞争至关重要,同时对我国农化公司进行精益生产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吴建英[9](2011)在《LNG储罐的焊接施工及罐顶的气吹顶升》文中认为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即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天然气是在气田中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由甲烷组成,LNG是将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使之凝结成液体。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与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由于天然气具有热值高、污染程度小、价格低廉等许多优点。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青睐,很多国家都将LNG列为首选燃料,LNG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行业之一。LNG通常储存在-162℃,压力为0.1MPa左右的低温储罐内。储罐罐体呈内、外两层罐体结构,外罐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罐材质为9%Ni钢。因此,LNG储罐的焊接施工主要是9%Ni钢内罐壁板的焊接施工。内罐壁板的焊接方法主要采用焊条电弧焊与埋弧自动焊,焊条电弧焊常用于立焊缝的焊接及横焊缝的打底焊,埋弧自动焊常用于横焊缝的填充及盖面。由于LNG储罐的设计温度是-162℃,且9%Ni钢内罐壁板承担着盛装冷液和密封的作用,对于母材和焊接材料的机械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两种焊接工艺得到的9%Ni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从而对9%Ni钢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LNG储罐罐顶的气吹顶升是大型LNG低温储罐施工的重要控制环节,施工中将面临顶升件重量大,顶升件与罐壁密封要求高,平衡控制装置复杂等一系列技术难点。本课题受某石化公司委托,进行了160000m3的大型LNG低温储罐罐顶气吹顶升的研究。研究表明:在施工前根据罐顶重量合理选择鼓风机,设计平衡装置和密封结构,是确保罐顶气吹顶升作业一次性顺利安全完成的关键。
刘中华[10](2008)在《锦州石化公司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锦州石化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孤岛”也严重限制了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和生产变化的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系统集成规划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针对锦州石化在生产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缺乏规划、信息系统相对独立、集成度底、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以及信息系统集成需求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其次,在对锦州石化核心业务流程和数据类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业务流程的集成规划。同时,结合信息系统规划与集成方法,确定了锦州石化的信息系统结构、信息系统集成模型和信息系统集成的总体体系架构,并对信息系统集成平台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最后,论文中还对实施信息系统集成所涉及的组织保障、风险控制、人员培训、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本文的研究,消除了“信息孤岛”问题,提高了协同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和业务流程更加合理,从而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行标《液化气码头安全技术要求》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标《液化气码头安全技术要求》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 |
第1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1 城市公用事业的内涵与外延 |
1.2 城市公用事业经济性质 |
1.3 城市公用事业与经济发展关系 |
1.4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及监管体系 |
1.5 监管与公用事业发展 |
1.6 监管目标的合理选择 |
1.7 监管手段研究综述 |
1.8 监管评价的研究进展 |
1.9 公用事业监管研究述评 |
第2章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分析框架 |
2.1 城市公用事业的经济性质及其监管目标 |
2.2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理念及手段创新 |
2.2.1 监管、公用事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2.2.2 市场化下的公用事业监管改革 |
2.2.3 模拟企业管理体系进行公用事业监管体系设计的可能性 |
2.3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绩效及其评价体系 |
2.3.1 公用事业监管绩效及其评价是监管改革的依据 |
2.3.2 监管绩效改善与摆脱路径依赖相关 |
2.3.3 公用事业监管评价体系构建的现实要求 |
2.4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的系统性思考 |
2.4.1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
2.4.2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是一个开放系统 |
2.4.3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的复杂性 |
2.4.4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的动态变化性质 |
2.4.5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研究的系统论新视角 |
2.5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协同性分析 |
2.5.1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构成元素及相互作用 |
2.5.2 监管目标体系正向作用于监管运行体系和监管评价体系 |
2.5.3 监管评价体系是对监管目标体系和运行体系回馈 |
2.5.4 实现监管目标、提升监管质量需要监管运行体系的支撑 |
2.5.5 通过监管体系的构建推动城市公用事业的变革和发展 |
第3章 监管、公用事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3.1 公用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误差修正模型构建 |
3.1.1 数据与误差修正模型 |
3.1.2 误差修正模型(ECM)的构建 |
3.1.3 误差修正模型(ECM)中参数的经济学释义 |
3.2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监管有效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
3.2.1 主成分因子分析模型 |
3.2.2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在地方政府城市公用事业监管有效性分析中的优势 |
3.2.3 监管有效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4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及公共因子的提取 |
3.2.5 旋转后的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分析 |
3.2.6 监管有效性主成分因子得分及评价排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
4.1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目标有待拓展 |
4.1.1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的宏观目标 |
4.1.2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的行业目标 |
4.2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运行体系亟待完善 |
4.2.1 城市公用事业的演进及其现状 |
4.2.2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制 |
4.2.3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制度 |
4.2.4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机制 |
4.2.5 社会公众参与 |
4.3 城市公用事业监管评价体系亟待合理化 |
4.3.1 目标绩效 |
4.3.2 成本考核 |
4.3.3 制度评估 |
4.3.4 体制评价 |
4.3.5 舆论勘察 |
4.4 问题与制约 |
第5章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监管体系案例研究:以燃气行业监管体系为例 |
5.1 城市燃气监管现状 |
5.1.1 城市燃气发展现状 |
5.1.2 城市燃气监管现状 |
5.1.3 城市燃气监管存在的问题 |
5.2 城市燃气监管目标体系 |
5.2.1 促进城镇化发展 |
5.2.2 优化能源结构 |
5.2.3 改善环境质量 |
5.2.4 安全高效运营 |
5.3 城市燃气监管运行体系 |
5.3.1 完善城市燃气监管制度 |
5.3.2 健全城市燃气监管体制 |
5.3.3 建设城市燃气监管机制 |
5.3.4 覆盖城市燃气监管客体 |
5.3.5 提升城市燃气公众参与 |
5.4 城市燃气监管评价体系 |
5.4.1 燃气监管评价体系 |
5.4.2 北京市燃气监管评价 |
第6章 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监管体系国际比较与借鉴 |
6.1 英国公用事业监管体系研究 |
6.1.1 英国公用事业发展环境 |
6.1.2 英国公用事业监管制度 |
6.1.3 英国公用事业监管机构 |
6.1.4 英国公众参与制度 |
6.2 美国公用事业监管体系研究 |
6.2.1 美国公用事业发展环境 |
6.2.2 美国公用事业监管制度 |
6.2.3 美国公用事业监管机构 |
6.2.4 美国公众参与制度 |
6.3 德国公用事业监管体系研究 |
6.3.1 德国公用事业发展环境 |
6.3.2 德国公用事业监管制度 |
6.3.3 德国公用事业监管机构 |
6.3.4 德国公用事业公众参与 |
6.4 法国公用事业监管体系研究 |
6.4.1 法国公用事业发展环境 |
6.4.2 法国公用事业监管制度 |
6.4.3 法国公用事业监管机构 |
6.4.4 法国公用事业公众参与 |
6.5 日本公用事业监管体系研究 |
6.5.1 日本公用事业发展环境 |
6.5.2 日本公用事业监管制度 |
6.5.3 日本公用事业监管机构 |
6.5.4 日本公用事业公众参与 |
6.6 中国香港地区公用事业监管体系研究 |
6.6.1 中国香港地区公用事业发展环境 |
6.6.2 中国香港地区公用事业监管制度 |
6.6.3 中国香港地区公用事业监管机构 |
6.6.4 中国香港地区公用事业公众参与 |
6.7 比较的结论及借鉴意义 |
6.7.1 公用事业改革服务于宏观经济目标 |
6.7.2 监管体系与经济增长归属于经济发展中的对立统一矛盾 |
6.7.3 法制在先保障了监管改革的落实 |
6.7.4 借鉴国际经验要避免手段目的化 |
第7章 深化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的政策建议 |
7.1 合理制定监管目标,保障公用事业长期健康发展 |
7.2 建立专业机构,增强监管体制的独立性 |
7.3 监管制度安排应从完善监管向监管治理转变 |
7.4 监管机制设计应有助于弥补公用事业短板促进城镇化发展 |
7.5 注重基础信息采集,加强城市公用事业统计监管能力建设 |
7.6 建立健全城市公用事业第三方定期评价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评价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 |
1.2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问题思考 |
1.3 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4 课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2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2.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
2.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2.2.1 危害因素(直接原因)分析 |
2.2.2 危害因素(间接原因)分析 |
2.3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危害的特点 |
2.3.1 人员密集场所自身的安全性能 |
2.3.2 管理者日常安全管理不足之处 |
2.3.3 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响应能力 |
2.4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评价构成要素体系 |
2.4.1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2.4.2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表 |
2.4.3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3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评价模式建立 |
3.1 国内外安全评价发展及现状 |
3.2 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分析 |
3.3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评价模式 |
3.3.1 评价模式概述 |
3.3.2 疏散时间的定量计算 |
3.3.2.1 计算机人员疏散模拟的研究现状 |
3.3.2.2 buildingEXODUS人员安全疏散模拟的必要性 |
3.3.2.3 建筑物硬件设施的安全评价 |
3.3.3 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的安全评价 |
3.3.3 风险分级 |
4 C俱乐部的安全评价 |
4.1 北京市 C俱乐部简介 |
4.2 C俱乐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4.3 C俱乐部安全评价 |
4.3.1 buildingEXODUS模拟分析 |
4.3.2 C俱乐部安全评价 |
4.3.2.1 建筑物硬件设施的安全评价 |
4.3.2.2 日常管理部分的安全评价 |
4.3.2.3 应急响应部分的安全评价 |
4.4 评价结论 |
4.5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评价模式的思考 |
5 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城市管网建设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地下管网数字化概述 |
1.1.1 地下管网种类及识别 |
1.1.2 地下管网事故案例 |
1.2 国内外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管理概况 |
1.2.1 国外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经验 |
1.2.2 国内城市信息系统状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普湾新区地下管网概况 |
2.1 普湾新区简介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2.2 普湾新区未来规划及建设展望 |
2.3 普湾新区建设概况 |
2.3.1 普湾新区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
2.3.2 数字信息化平台建设在普湾发展中的作用 |
2.4 普湾新区内湾核心区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信息化平台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
3.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3.2 数字信息化平台项目需求分析 |
3.3 总体架构及技术路线 |
3.3.1 总体架构 |
3.3.2 技术路线 |
3.4 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
3.4.1 机房配套设施 |
3.4.2 硬件及服务器系统 |
3.4.3 系统软件 |
3.4.4 网络系统建设 |
3.4.5 安全系统建设 |
3.4.6 系统工作平台建设(主要是大屏幕会议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4 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
4.1 综合数据库建设 |
4.1.1 建库原则与要求 |
4.1.2 数据库类型 |
4.2 数据及共享交换平台 |
4.2.1 管网数据管理子系统 |
4.2.2 信息服务子系统 |
4.2.3 运维管理子系统 |
4.2.4 辅助应用子系统 |
4.2.5 交换管理子系统 |
4.2.6 综合空间可视化子系统 |
4.3 管控一体化平台 |
4.3.1 管控开发与运行环境 |
4.3.2 实时数据库及套件 |
4.3.3 管线工程管理子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5 政府监管辅助决策影响 |
5.1 政府辅助决策平台 |
5.1.1 政府监督管理 |
5.1.2 管网监测监控 |
5.1.3 预警预测 |
5.1.4 应急处置与事故模拟 |
5.1.5 综合行业数据管理 |
5.1.6 外网门户系统 |
5.2 平台拓展应用 |
5.2.1 物联网监测试点建设 |
5.2.2 招商引资辅助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精益生产的DS(南通)公司生产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2 精益生产相关的理论概述 |
2.1 精益生产的理论 |
2.1.1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 |
2.1.2 八大浪费 |
2.2 精益生产的应用工具 |
3 DS(南通)公司生产的现状与问题 |
3.1 企业概况 |
3.2 DS(南通)公司的主要设施及其位置 |
3.3 DS(南通)公司主要产品及其工艺流程 |
3.4 DS(南通)公司现行生产计划与控制流程方法 |
3.5 生产营运中存在的问题 |
4 DS(南通)公司精益生产方案设计 |
4.1 精益生产方案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4.2 精益生产的总体架构 |
4.3 生产工序改进方案设计 |
4.3.1 生产线平衡化生产 |
4.3.2 优化产品结构,缩短换产时间 |
4.4 包装工序改进方案设计 |
4.5 仓库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
5 DS(南通)公司精益生产改进方案的实施和效果 |
5.1 精益生产的实施组织职责和人员构成 |
5.2 精益生产实施进度安排 |
5.3 员工培训 |
5.4 精益生产方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 |
5.4.1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
5.4.2 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 |
5.5 精益生产方案实施后预期效果和改善 |
5.5.1 实施后的预期效果 |
5.5.2 实施后的改善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LNG储罐的焊接施工及罐顶的气吹顶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化天然气(LNG) |
1.2 我国及国外LNG 的发展现状 |
1.2.1 我国LNG 发展现状与前景 |
1.2.2 国外LNG 发展现状及规划 |
1.3 LNG 储罐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必要性 |
1.3.1 LNG 储罐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2 LNG 储罐焊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1.4 LNG 储罐的结构形式及特殊要求 |
1.4.1 LNG 储罐的结构形式 |
1.4.2 LNG 低温储罐的特殊要求 |
1.5 LNG 低温储罐罐顶的气吹顶升 |
1.6 LNG 低温储罐用9% Ni 钢简介 |
1.6.1 材质标准 |
1.6.2 9%Ni 钢的基本特性 |
1.6.3 9%Ni 钢的焊接方法 |
1.6.4 9%Ni 钢的焊接性能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LNG 储罐焊接施工 |
2.1 工程简介 |
2.2 焊接施工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
2.3 焊接施工 |
2.3.1 内罐壁板的焊接施工 |
2.3.2 铝合金吊顶的焊接施工 |
2.4 焊接检验 |
2.4.1 焊缝外观检测 |
2.4.2 无损检测 |
2.5 焊缝返修 |
2.6 小结 |
第3章 罐顶的气吹顶升 |
3.1 罐顶气吹顶升需解决的问题 |
3.2 气吹顶升作业采取的主要步骤 |
3.3 罐顶气吹顶升参数的计算 |
3.4 罐顶的绳索(传动装置、装备)安装 |
3.5 密封系统安装 |
3.6 平衡系统的安装 |
3.7 圆度和水平度的调试 |
3.8 安装鼓风机 |
3.9 罐顶的气吹顶升 |
3.10 罐顶气吹顶升的技术路线图 |
3.11 小结 |
第4章 LNG 用9% Ni 钢的焊接性评定 |
4.1 参照标准 |
4.2 母材 |
4.3 焊材 |
4.4 焊接规范 |
4.5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 |
4.6 焊接接头硬度 |
4.7 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及微观组织 |
4.8 -196℃低温冲击试验的断口形貌分析 |
4.9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锦州石化公司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锦州石化信息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
2.1 公司概况 |
2.1.1 基本情况及组织结构 |
2.1.2 企业战略目标 |
2.1.3 经营管理及业务流程分析 |
2.2 生产管理所面临问题分析 |
2.3 现有信息系统分析 |
2.3.1 公司信息化建设概况 |
2.3.2 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2.4 信息系统集成需求分析 |
3 锦州石化信息系统集成总体规划 |
3.1 信息系统集成的目标与原则 |
3.1.1 信息系统集成的目标 |
3.1.2 信息系统集成建设的原则 |
3.2 核心业务流程梳理与集成 |
3.2.1 核心业务流程及数据类确定 |
3.2.2 生产计划及调度流程集成 |
3.2.3 物料平衡流程集成 |
3.2.4 质量管理流程集成 |
3.3 信息系统集成模型与体系结构 |
3.3.1 石化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思想 |
3.3.2 信息系统结构划分 |
3.3.3 信息系统集成模型 |
3.3.4 信息系统集成的总体体系架构 |
4 锦州石化信息系统集成平台规划 |
4.1 数据集成平台规划 |
4.1.1 数据源特性分析 |
4.1.2 数据架构规划 |
4.1.3 联邦数据中心 |
4.2 应用集成平台规划 |
4.3 业务流程管理平台规划 |
4.4 企业门户平台规划 |
4.5 系统安全规划 |
5 信息系统集成实施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2 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
5.3 人员培训 |
5.4 基础数据编码标准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行标《液化气码头安全技术要求》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体系改革研究[D]. 郁秋艳. 吉林大学, 2016(03)
- [2]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肖汝诚,郭陕云,万姜林,贺少辉,刘维宁,刘济舟,麦远俭,吴澎,李广信,陶学康,吴佩刚,李金玉,冯大斌,黄承逵,张仁瑜,钱稼茹,赵基达,郑兴灿,曹开朗,李猷嘉,李颜强,徐良,沈余生,袁建光,赵家琳,郭陕云,杜文库,万姜林,陈引川,吕善功,王怀清,王道堂.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 2004
- [3]行标《液化气码头安全技术要求》简介[J]. 白宗成. 交通标准化, 2001(01)
- [4]油气管道雷击静电防护措施及标准[A]. 姚学军,吴凯旋,刘冰,关晓明,税碧垣. 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15
- [5]关于生态交通建设的思考[A]. 许云飞,王宁宁,盛艳明,付菊红. 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 2007
- [6]建筑物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评价模式研究[D]. 赵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
- [7]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城市管网建设管理系统[D]. 于治深.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8]基于精益生产的DS(南通)公司生产改进研究[D]. 陈永健.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2)
- [9]LNG储罐的焊接施工及罐顶的气吹顶升[D]. 吴建英.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9)
- [10]锦州石化公司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研究[D]. 刘中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