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转换方案中“转换点”优化的探讨

信号转换方案中“转换点”优化的探讨

一、对信号过渡方案中“过渡点”优化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何兵[1](2021)在《基于信号指纹的多旋翼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前无人机“黑飞”事件日益增多,规范无人机安全有序地飞行引起了各个地方的重视,对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进行识别,成为了规范无人机飞行中重要的一环。由于无人机遥控端个体间信号差异细微,传统的识别方法不再适用,需要依据无人机遥控信号特征,研究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识别方法。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向开展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识别的研究,构建了无人机信号发射器模型、研究了无人机信号指纹形成机理、通过采集无人机的遥控信号提取了无人机遥控信号不同指纹特征参数、通过实验分析四种信号指纹参数在不同信噪比下对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识别的影响,最后开发了一套无人机遥控端识别系统,并在真实环境下对识别效果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构建的无人机信号发射器模型,本文探讨了无人机信号指纹特征的形成机理。由于无人机信号发射器中元器件的差异,导致了无人机信号间中存在着不可避免差异,具体表现在相位噪声、载频偏差和功率放大电路的非线性,而这种设备间的差异就是无人机信号指纹产生的原因。(2)针对无人机遥控端传输信号的特点,提出四种无人机信号指纹提取方法:暂稳态特征融合方法,拟合暂态信号的幅值曲线,提取稳态信号的瞬时频率;星座图特征法,得到遥控信号的星座图,再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得到两个聚类中心点坐标;双谱特征法,估计得到无人机遥控信号的双谱值,再通过矩形积分双谱估计将得到的双谱值降维为一维向量;EWT经验小波变换的方法,通过经验小波变换将无人机遥控信号分解为一系列的滤波分量。(3)搭建了无人机遥控端识别实验平台,用于验证四种无人机信号指纹提取方法在不同信噪比下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为:采用提取暂稳态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在信噪比10d B时对2个大疆遥控端个体有90%以上的识别正确率;采用提取信号星座图特征方法,在信噪比10d B时对4个SKY型遥控端个体有95%以上的识别正确率;采用提取信号双谱特征方法,在信噪比0d B时对4个SKY型遥控端个体,取得95%以上的识别正确率;最后采用提取信号EWT特征的方法,在信噪比8d B时对4个SKY型遥控端个体,取得95%以上的识别正确率。(4)开发了一套实时识别无人机遥控端系统。系统采用USRP B210作为无线信号采集设备,通过提取信号星座图特征,对4个SKY型无人机遥控端进行实时识别。系统在5m至50m不同距离对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进行识别,在识别距离为5m处,对4个无人机遥控端个体取得近乎100%的识别正确率,但随着距离增加识别率会有所下降。

王畅[2](2021)在《数据驱动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及快充参数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衰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阳极与阴极、电解液相关的诸多电化学副反应。准确估计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况并预测寿命有利于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及时维护,减少运营成本并防止事故的发生。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相关的统计、计算工具的发展,数据驱动的电池健康评估策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锂离子电池参数预测框架,解决了当前研究对长期历史数据的依赖性及人工提取特征的复杂性,开展了关于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及衰减拐点的预测任务以评估该框架的有效性及先进性,以预测模型作为老化结果预测器构建了锂离子电池快充策略的闭环优化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构建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数据类型的深度学习模型及其数据管道,分别用以处理时间序列数据和标量数据,对应锂离子电池在循环工作时的数据以及单圈循环结束后的数据。并使用一个包含124个锂离子电池循环数据的公开数据集进行训练、验证。(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拐点及趋势预测:修正Bacon-Watts模型对锂离子电池寿命衰减曲线进行拟合,确定容量衰减拐点及分段斜率并基于建立的参数预测框架基于早期循环数据预测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拐点及分段衰减速率。(3)具有结果预测功能的锂离子电池脉冲充电协议的闭环优化: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探索参数空间,使用参数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代替大部分真实老化实验,构建考虑寿命变化和充电速度的评价函数,实现对不同正脉冲充电策略的快速评价调优。

陈雷[3](2020)在《基于通用滤波的无线通信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面对未来海量设备的接入,作为无线通信系统关键环节的多载波传输技术,需要支持小包数据通信、低延时通信、碎片化频谱接入等不同业务的需求。而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由于存在同步要求严格、带外功率泄露严重、保护间隔造成频谱利用率降低等问题,已无法适应多样化业务的实施。从而,可提供更高频谱效率以及更低带外功率泄露的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等载波传输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UFMC融合了 OFDM与FBMC系统的优势,可对载波进行连续分配而无需插入保护频带;允许对用户带宽的差异化配置,且载波间无需严格同步和正交,具有较大灵活性;其滤波器时延长度远小于FBMC系统,有利于实现低时延传输及提高频谱利用率;采用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与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技术兼容性高。然而,UFMC 由于滤波器的引入也为多载波传输带来新的问题:滤波器对带内载波的干扰、载波频率偏移(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对滤波信号的影响、多径衰落的影响、多用户接入导致系统复杂度提高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针对UFMC滤波器过渡带信号衰减问题结合载波间干扰展开研究,提出基于载波加权调制的ICS-UFMC方案。该方案依据滤波器过渡带特性对用户子带采用分区差异化调制策略,通过成对载波加权调制来提高边带接收信号功率,接收端反向解析完成对边带衰减信号的补偿,同时通过抑制接收信号间的干扰因子实现载波间干扰的自消除。仿真实验表明,相同频谱效率下,ICS-UFMC对比标准UFMC和OFDM系统,载波干扰功率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power Ratio,CIR)性能可提升8-12dB,误码性能可提升1-5倍。在CFO较小的情况下误码性能可提升近1个数量级。该方案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称: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专利号:2016106209518)。2、针对ICS-UFMC重叠编码导致CFO引入相位误差高于标准UFMC系统的问题,本文提出抑制相位干扰的PICS-UFMC算法,核心思想是对滤波器过渡带载波对采用-π/2相位差的角度旋转加权方案,接收端采用反向角度加权来抑制CFO造成的相位干扰。经仿真实验验证,不同CFO条件下,PICS-UFMC方案误码性能均优于ICS-UFMC和标准UFMC方案,尤其对于较高CFO,该方案具有更为显着的性能优势,其误码性能可提高1倍以上。3、针对标准UFMC系统滤波时延扩展无法有效对抗多径衰落,特别是长时延信道传输时接收性能下降严重的问题,提出基于判决反馈均衡(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DFE)和符号重构算法的 SCR-UFMC方案。该方案中DFE单元通过利用前一符号周期的判决反馈运算来消除符号间干扰;采用符号重构算法来完成缺失信息重构以避免载波间干扰的产生。在不同典型信道模型、不同QAM调制阶次以及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方案可有效消除多径信道对UFMC传输信号的影响。在信噪比较大(>20dB)的情况下对比标准UFMC系统,短时延信道性能提升1倍以上,而长时延信道性能优势更加明显,误码性能可提升6-28倍。4、针对UFMC波形传输系统复杂度高于OFDM系统的情况,提出UFMC运算结构优化方案。对UFMC发射机提出频域滤波结构并提前完成用户信息抽取,这样既可以降低系统运算复杂度,又可提升系统传输效率,且接收机FFT运算规模也由2N点下降为N点。同时,针对用户信号多数“0”值填充特征并结合IFFT裁剪机制简化运算结构。对于接收机DFE单元,本文针对该过程仅需部分反馈信息进行运算的特点提出截短序列卷积方案,并将时域线性卷积改进为频域DFE快速运算结构,其运算复杂度在不同信道时延参数下均有较为显着的降低。

马林[4](2020)在《基于动态车道的交叉口时空资源优化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城市道路的有限空间存在的矛盾造成了一系列交通问题。信号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节点,其运行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状态。信号交叉口的交通需求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均具有一定差异性,导致传统控制条件下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率较低。现有的大多数交通控制策略主要通过交通信号来控制冲突交通流的通行时间与通行顺序,此类方法难以应对交通需求变化较大的情况,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程度较低。为应对更加复杂的交通需求场景,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本文对基于动态车道的交叉口时空资源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配置特性进行研究。在预设交通条件下,分析了总量交通需求与转向交通需求波动条件下,交通信号控制与动态车道控制方法的时空资源优化特性。得出两种控制方式对于交叉口时空资源优化的差异性与各自适用的交通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种控制方式对于时空资源优化的互补效应,并对信号控制和动态车道的时空资源优化协同性进行分析,包括协同控制的可行性分析与协同控制效益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信号控制与动态车道控制方法具有各自效益范围,且存在适用条件的互补性,二者协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交叉口时空资源利用率,增加交叉口应对复杂交通需求条件的能力,有效提高了交叉口运行效率。其次对单点控制条件下动态车道时空资源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动态车道运行所需的交通需求条件、道路渠化条件及交通信号条件,并对动态车道时空资源优化目标及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在考虑交叉口渠化与交通信号差异的条件下,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整数规划的动态车道单点优化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此外研究了动态车道方案接驳方法,以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方案过渡问题。随后对动态车道在干线协调条件下的时空资源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基于传统干线协调控制思想与动态车道控制方法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动态车道在干线协调条件下的应用可行性,提出了动态车道在干线协调条件下的优化目标与控制策略。在考虑干线车辆运行延误与协调绿波带宽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动态车道干线协调模型,并给出干线协调条件下该模型的应用方法。最后,对所提出的单点及干线协调条件下基于动态车道的交叉口时空资源优化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在单点案例中,研究了转向重交通流与公交优先两种情况下动态车道的应用效益。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可以显着降低左转及右转重交通流条件下车辆运行延误,并提高特定交通条件下的公交优先程度。干线协调案例分析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干线交叉口车辆延误,同时增加协调绿波带宽,提高干线协调能力。

王浩文[5](2019)在《瞬变电磁小回线探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艰巨的工程地质勘察。对异常体敏感且无接地问题的小回线瞬变电磁设备在城市、隧道以及山区等小空间地质探测领域逐渐兴起。瞬变电磁法小回线装置通常是指直径小于3 m的同点装置,受地下0~20 m浅层探测盲区影响,现有的小回线瞬变电磁设备必须与地质雷达联合使用,增加了探测的成本,延长了宝贵的施工周期。本论文以可实现0~100 m浅层勘探的小回线瞬变电磁技术为研究目标,通过构建瞬变电磁响应模型,对小回线瞬变电磁法浅层探测盲区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基于瞬变电磁响应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浅层探测能力取决于早期探测信号的完整性,由发送、接收线圈互感导致的一次场信号混叠以及由接收线圈储能效应引起的过渡过程是造成早期二次场信号失真的主要原因。受限于小回线装置的尺寸,线圈之间的互感以及接收线圈的自感现象突出,显着扩大了浅层探测盲区。本文提出通过消除探测信号的一次场混叠现象和校正接收线圈过渡过程两方面提升小回线装置的浅层探测能力。针对小回线装置的一次场信号混叠问题,优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合理设置发送、接收线圈的结构降低线圈的互感,称为弱磁耦合设计。现有的设计方案或损失了对目标体的探测灵敏度,或降低了对一次场的屏蔽稳定性,从而削弱了设备的实际探测能力。本文在分析现有弱磁耦合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可以避免损失发射磁矩和二次场采集能力的新型弱磁耦合方案——跨环消耦结构。提出了针对小回线装置探测灵敏度以及一次场屏蔽稳定性的评价方案,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跨环消耦结构较其它弱磁耦合方案在这两方面的优势。将磁通极性相反的子线圈串联组合是弱磁耦合设计的常用策略,对于小回线装置,串联式结构增加了有限空间内的线圈数量,压缩了线圈的间距。研究发现在近距离走线的情况下,这种串联式线圈可能将非周期信号以衰减振荡的形式输出。本文基于串联式线圈的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导致信号振荡的原因,提出并验证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导致浅层探测盲区的另一个因素,接收系统的过渡过程指的是在接收线圈自感和分布电容影响下,输出信号较二次场感应电动势的畸变现象。校正小回线接收线圈过渡过程的有效途径是通过标定获取感应电动势和输出信号的映射——标定文件,然后基于标定文件将畸变的输出信号还原为二次场感应电动势。本文定量分析了标定误差对瞬变电磁探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介质或结构形变会对标定文件产生难以忽略的影响,针对瞬变电磁接收系统的标定方案须具备现场实施的能力。传统的频率响应标定法通过线圈感应电动势与输出信号的频率特性获取标定文件,可控的感应电动势依赖均匀的标定磁场,从而阻碍了传统标定法的现场实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不需求解感应电动势的时域无源标定法,该方案无需建立标定磁场,通过极简的标定过程即可为小回线装置实施可靠的现场标定。由于均匀标定磁场的缺失,现有的现场标定方案无法基于感应电动势的校正误差评估标定文件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指数信号的时域反馈标定方案—τ曲线标定法,利用τ值转换算法提取感应电动势的求解误差并将其作为反馈信号,从而实现了标定文件精度的定量评估。进一步,还可以基于反馈信号对失真的标定文件实施校准,同样摆脱了标定过程对均匀磁场的依赖。将本文所设计的跨环消耦结构以及过渡过程校正技术应用于实验室自主研发的FCTEM60拖拽式高分辨率瞬变电磁系统,在己知的实验场地实施了验证性探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显着改善了小回线瞬变电磁系统的浅层探测效果,为地下0~100 m的工程及环境勘探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窦艳[6](2019)在《基于超极化3He气体的肺部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研发》文中提出MRI技术由于其多参数,无辐射,能反复、动态、连续地观察组织生理和病理变化过程,功能之强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肺部作为气体交换器官含水量极少,氢质子密度仅为其它组织的十分之一,传统的磁共振技术对于肺部成像无能为力(黑洞)。如何把MRI技术引入肺部成像诊断,已成为很多科学家多年探索的课题。为了弥补肺部乏水的缺陷,我们引入惰性气体3He作为造影剂,先通过自旋交换光泵浦(SEOP)技术使3He极化,然后将极化了的3He气体吸入肺部待检,克服了传统磁共振技术难以进行成像的困难,由于极化与磁场强度无关,所以在低场情况下不仅可得到肺部结构的空间信息,还可以得到肺部的功能信息,就目前来看,在肺部功能成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基于超极化3He气体人体肺部成像展开工作,研制了人体肺部专用超低场开放式磁共振系统,具体内容如下:基于搭建的一套3He极化装置平台,完成极化3He气体到用于人体肺部实验过程中的过渡工作,并对工作中涉及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创新,包括对开放式极化腔主支管的设计与制作,抽真空充气管路的设计与制作,极化3He气体提取装置的设计与制作以及对极化3He气体的便携式储存与回收利用装置的设计。为了实现超极化3He气体肺部磁共振成像,本课题设计并研制了一套专门应用于超低场肺部成像的磁共振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主磁体部分,梯度部分,射频部分以及软件部分等四大部分:(1)主磁体部分根据磁路定理和电磁场理论方法,设计了双平面开放式永磁型结构,以获得600 GS静磁场。(2)采用目标场法分别对纵向和横向梯度线圈进行设计,用于得到x,y和z方向的梯度场。(3)射频部分作为磁共振系统的信号枢纽,分为发射信号的发射部分和接收信号的接收部分。发射线圈采用新颖的电磁场—射频电路联合仿真方法(以下简称场路结合仿真方法),首次设计并提出了多通道1H/3He双核正交发射线圈阵列,并在理论上采用毕奥—萨伐尔定律与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结构进行优化,以期得到不同共振频率下清晰的成像图像。考虑到肺部位于人体的位置及尽可能得到高的信噪比,接收线圈采用多通道表面线圈结构,用以实现对磁共振信号采集。(4)软件部分根据超极化3He气体肺部成像时必须快速成像的特点,选用快速FLASH序列,旨在几十秒内完成肺部图像的采集与重建,与此同时,还论述了几类最适用于肺部成像的方法。目前已通过电磁仿真软件和测量仪器完成对各个部分性能参数的验证。

杨伟[7](2015)在《GNSS阵列信号模拟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卫星导航系统,采用天线阵技术进行干扰抑制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在天线阵抗干扰接收机的研发阶段,需要对接收机的抗干扰性能进行测试,目前主要有三种测试方法:1)暗室无线测试。该方法的测试环境无多径等因素的影响,主要用于抗干扰算法开发初期对算法性能的验证,但其测试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差很大;2)室外无线测试。该方法的测试环境虽然与实际环境一致性最高,但会影响周边其他导航设备的正常使用,不符合相关部门对无线电干扰管理的规定;3)室内有线测试。该方法通过室内设备模拟产生所需的阵列信号,构建所需的测试环境,简单方便,但需要对传输信道和天线模型等进行大量研究。根据抗干扰产品实际开发时简单灵活测试的需要,有必要采用室内有线测试的方法来替代暗室无线测试和室外无线测试,这就对阵列信号模拟技术产生了需求。本文对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阵列信号模拟技术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针对阵列信号模拟技术中重点关注的传输信道失配特性,采用基于FFT的失配特性估计方法,估计出了传输信道的失配特性。首先针对传输信道的影响,构建了阵列信号的非理想模型。接着对基于FFT的失配特性估计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另外,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相位失配估计的最大误差随着输入信号的信噪比η、每个频点采样点数0N的增加而减小。当η大于或等于60dB时,相位失配最大估计误差均在1%以内;当0N大于15000时,相位失配最大估计误差均在2%以内。最后,将传输信道、天线阵以及采集器视为一个级联系统,并对级联系统各级失配特性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采用基于FFT的失配特性估计方法对实际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传输信道的幅度和相位失配特性。第二部分针对传输信道的失配特性,采用频率采样结构FIR滤波器对其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有效地模拟。首先在介绍频率采样结构FIR滤波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该结构滤波器的设计进行优化,分析了其设计误差与频率采样点数和过渡带采样点的关系,得到了优化过渡带采样点是减小设计误差的有效途径的结论。最后针对传输信道的失配特性,设计了该结构的北斗B3频点滤波器,并通过仿真分析了滤波器对传输信道失配特性的逼近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30MHz带宽内,滤波器对幅度失配特性的最大逼近误差为0.20dB,对相位失配特性的最大逼近误差为4.07°。第三部分在第一、二部分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针对阵列信号模拟技术的实现,提出了一种数字实现方案。首先介绍了阵列信号模拟器的两种典型应用情景,然后对阵列信号模拟器的传统模拟实现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说明进行数字化实现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阵列信号模拟器的一种数字化实现方案,并对其核心部分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做了相应的说明。最后在对该方案下变频混频部分的混频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镜像频率信号的抑制方法,并对比了单级混频与多级混频的优缺点。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基于FFT的传输信道失配特性估计方法;2)提出了采用频率采样结构FIR滤波器对失配特性进行模拟的方法;3)提出了阵列信号模拟器的一种数字化实现方案。本文研究内容对GNSS阵列信号模拟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开展工程化实现奠定了基础。

居行波[8](2016)在《基于FPGA的邻近空间自适应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活动的日益频繁,对深空通信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邻近空间链路以其传输信号强度适中、通信时延短、通信过程简短且功能独立等特点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深空通信环境变化的复杂性,采用同一种传输方式会大大约束整个系统的通信效率。而自适应传输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信道状况自适应地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在满足系统误码性能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因此,在结合CCSDS邻近空间协议规范的基础上,设计一套适合邻近空间通信的自适应传输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传统数字通信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邻近空间链路环境,对自适应多速率传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实现。首先,依据邻近空间链路协议要求及邻近空间环境特点,在分析了传统多速率传输系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整个自适应算法和自适应多速率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确定了系统的硬件实现平台。其次,为更大程度地提高接收性能,在接收机变频解调之前进行了信号检测和自适应数字AGC过程。信号检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检测接收信号的质量来控制接收机工作状态,主要分为信噪比盲估计、自适应双门限设计及循环谱检测三个模块;自适应数字AGC的作用是为了降低接收信号的幅度变化范围,避免接收机同步性能受信号大幅度衰落的影响。然后,对自适应变速率传输中的速率切换、同步算法、信噪比估计算法及速率切换准则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本文中采用改变符号采样点数的方式完成信号速率的切换;利用可编程积分梳妆滤波器的可变滤波器带宽和可调整抽取倍数的功能,结合Costas锁相环完成了多速率载波同步;符号同步采用Gardner环,帧同步通过检测帧头ASM位提取有效信息;再在分析经典信噪比估计算法基础上进行仿真对比,设计出了适合本系统的估计方案;速率切换准则以系统误码性能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速率之间接收性能的差异,估算出不同信道环境对应的传输速率及吞吐量性能。最后,对自适应多速率传输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仿真,并将整个系统在FPGA、DSP架构的数字信号处理平台上顺利实现,给出了关键模块的硬件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系统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汪培平[9](2015)在《浅析复线站改信号工程过渡方案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信号过渡在站场改造中非常重要,过渡包括信号机、轨道电路、道岔和半自动等过渡。过渡方案优化就是在满足过渡的要求的前提下,优化施工过程,尽量节约成本,简化施工,满足施工过渡需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左林[10](2014)在《全光采样光性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光纤通信正朝着超大容量、超高速和超长距离的方向发展,系统越来越复杂,因而对光信号性能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光网络安全可靠运行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基于电采样的监测技术受限于电子瓶颈,难以对高速信号进行分析。而全光采样技术则克服了这一缺点,并做到速率和调制格式透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基于全光采样的光性能监测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了软件同步采样技术,采样脉冲重复频率无需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律,降低了后续电处理器件的带宽需求。研究表明,当降频余数为零或者倒数为有限位有理数时,眼图恢复效果差,称为软件同步算法的固有缺陷。分析并给出了软件同步采样对脉冲幅度抖动、定时抖动和宽度的要求,为采样脉冲源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指导。(2)对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进行了数学建模,利用琼斯矩阵描述偏振控制器,利用Giles模型描述掺铒光纤。与已有模型相比,该模型与实际系统相符,具有各个参数物理意义清晰的优点。通过仿真产生了半幅全宽度为622fs的脉冲,光谱宽度4.8nm,有很强的边带产生,是典型的孤子态。同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偏振控制器方位角以及泵浦功率对脉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双折射将使方位角可调谐范围减小,泵浦功率过高或者过低都不能产生脉冲,脉冲平均功率与泵浦功率成正比。搭建了锁模激光器,产生了重复频率为29.54MHz的采样脉冲,中心波长1575.91nm,脉冲宽度630fs。(3)研究了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中的倍频效应与和频效应,设计了基于和频效应的采样光路。利用带通滤波器对采样脉冲进行滤波,然后进入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后的采样脉冲峰值功率与未滤波直接放大的结果相比,提高了10dB。讨论了带通滤波器带宽对和频光、倍频光的影响,指出带宽存在最佳值0.4nm,带宽过大或者过小都将使采样信号的眼图变差。制作了光采样示波器样机并进行测试,可以测量12Gbit/s以上强度调制信号的眼图,灵敏度-3dBm,对信号速率、光信噪比、色散等特性的监测结果与商用高速电采样示波器一致。(4)为实现光采样示波器样机的自动测量,提出对采样脉冲的波长进行遍历,以采样信号标准差最大时对应的波长作为和频效应准相位匹配波长。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表明采样信号标准差与和频光功率成正比,与倍频光功率无关,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另外,设计了偏振分集结构,实现偏振无关的采样,和频光偏振相关性为1.67dB。利用宽光谱采样脉冲,实现了对15301565nm波段信号光的采样。(5)针对传统的软件同步采样不能获取待采样信号速率的问题,提出了多频采样法,即利用两个重复频率不同的采样脉冲进行采样,可从采样信号中提取出真实速率。制作了腔长可调谐的采样脉冲源,产生重复频率为20.26677MHz和20.22900MHz的锁模脉冲,对100MHz正弦信号光的速率进行恢复,结果为102.22MHz。另外,首次研究了该算法存在的两个盲区,提出增加一次采样以消除盲区的方法,给出了理论推导以及仿真和实验证明。(6)对线性采样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推导了线性采样信号的表达式,给出了消除频率偏移、相位偏移和相位噪声的方法。利用光学混频器、平衡探测器设计了线性采样实验系统,成功地恢复出连续光的波形和12Gbit/s强度调制信号光的眼图,得到了1MHz2PSK信号的星座图。

二、对信号过渡方案中“过渡点”优化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信号过渡方案中“过渡点”优化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号指纹的多旋翼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人机信号识别研究现状
        1.2.2 信号指纹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无人机信号指纹识别理论基础
    2.1 无人机信号分析
        2.1.1 图传信号
        2.1.2 遥控信号
    2.2 无人机信号指纹特征形成机理
        2.2.1 相位噪声
        2.2.2 载频偏差
        2.2.3 功率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人机信号指纹特征提取方法
    3.1 基于暂稳态特征融合的无人机信号指纹提取
        3.1.1 暂态信号特征提取
        3.1.2 稳态信号特征提取
        3.1.3 无人机信号暂稳态特征分析
    3.2 基于星座图的无人机信号指纹提取
        3.2.1 星座图简介
        3.2.2 星座图特征提取
        3.2.3 无人机信号星座图特征分析
    3.3 基于双谱的无人机信号指纹特征提取
        3.3.1 双谱简介
        3.3.2 双谱特征提取
        3.3.3 无人机信号双谱特征分析
    3.4 基于EWT的无人机信号指纹特征提取
        3.4.1 EWT经验小波变换简介
        3.4.2 EWT特征提取
        3.4.3 无人机信号EWT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识别实验
    4.1 实验设计
    4.2 搭建实验平台
    4.3 建立无人机遥控信号数据集
        4.3.1 采集无人机遥控信号
        4.3.2 数据预处理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暂稳态特征融合实验结果
        4.4.2 星座图特征实验结果
        4.4.3 双谱特征实验结果
        4.4.4 EWT特征实验结果
        4.4.5 四种方法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识别系统
    5.1 识别系统设计
        5.1.1 识别系统结构
        5.1.2 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识别系统
    5.2 识别系统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数据驱动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及快充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1.2.3 锂离子电池的衰退机理
    1.3 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综述
        1.3.1 预测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的方法分类
        1.3.2 人工智能方法在锂离子电池参数预测方面的发展
        1.3.3 常用的锂离子电池数据集
    1.4 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策略综述
        1.4.1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原理与影响因素
        1.4.2 常见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策略
        1.4.3 脉冲充电方法的研究综述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2.1 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原理与组成结构
        2.1.1 卷积计算的定义
        2.1.2 卷积神经网络的组成结构
    2.2 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计算方法与组成结构
    2.3 联合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的深度学习模型搭建
        2.3.1 引言
        2.3.2 联合模型的输入及输出形式
        2.3.3 联合模型的基本结构及超参数
    2.4 联合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的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数据
        2.4.1 数据集的来源
        2.4.2 数据集的处理与划分
    2.5 联合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的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策略
        2.5.1 联合模型的训练策略及优化器选择
        2.5.2 联合模型的学习率衰减及参数初始化
    2.6 实验结果分析与对比
        2.6.1 模型的训练误差与验证误差
        2.6.2 公开数据集的RUL预测结果与对比
        2.6.3 自测数据集的RUL预测结果
        2.6.4 窗口长度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2.6.5 卷积层层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联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容量拐点预测
    3.1 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曲线的拐点及其确定方法
        3.1.1 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曲线的一般特征
        3.1.2 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曲线拐点的识别方法
    3.2 联合模型对于拐点预测任务的训练调整
        3.2.1 模型的输入输出矩阵及结构调整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对比
        3.3.1 拐点识别结果
        3.3.2 联合模型对于电池拐点及衰减趋势的预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具有结果预测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协议闭环优化
    4.1 贝叶斯优化与脉冲充电的基本原理
        4.1.1 引言
        4.1.2 贝叶斯优化框架
        4.1.3 脉冲充电
    4.2 采集函数与代理概率模型的选择
        4.2.1 高斯过程模型
        4.2.2 采集函数
    4.3 实验基本条件与超参数确定
        4.3.1 商用钴酸锂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参数
        4.3.2 优化参数的域边界
        4.3.3 算法的初始启动点及探索-利用平衡策略
    4.4 使用寿命预测模型构建目标函数
        4.4.1 联合模型对于优化任务的调整及其输出
        4.4.2 多指标的评价函数构建
    4.5 实验结果
        4.5.1 贝叶斯优化迭代结果
        4.5.2 最优充电参数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通用滤波的无线通信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新波形技术研究现状
        1.2.1 新型多载波技术概述
        1.2.2 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课题来源和创新点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物理层新波形技术关键问题分析
    2.1 4G基础波形OFDM存在的问题
        2.1.1 OFDM系统带外功率泄露问题
        2.1.2 OFDM多径传输的保护间隔
    2.2 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UFMC
        2.2.1 UFMC原型系统结构
        2.2.2 UFMC子带滤波对带外功率的抑制
        2.2.3 多径信道对UFMC信号传输的影响
    2.3 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FBMC
        2.3.1 FBMC调制解调原理
        2.3.2 FBMC系统功率谱及带外泄露分析
        2.3.3 FBMC波形的多径传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UFMC的干扰抑制技术研究与性能分析
    3.1 UFMC子频带干扰问题说明
    3.2 基于滤波器过渡带的干扰抑制方法
        3.2.1 UFMC传输模型及干扰分析
        3.2.2 基于过渡带的干扰消除方案
        3.2.3 实验结果与系统性能分析
    3.3 基于相位误差的干扰消除方法
        3.3.1 PICS-UFMC方案原理及相位误差分析
        3.3.2 PICS-UFMC方案仿真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径信道下符号间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4.1 UFMC时域滤波对抗多径时延的问题
    4.2 UFMC发射机结构改进及多径信道模型
        4.2.1 符号长度对UFMC波形传输的影响
        4.2.2 改进型UFMC发射机结构
        4.2.3 多径信道模型分析及信道估计问题
    4.3 符号循环重构算法及UFMC接收机
        4.3.1 基于SCR算法的UFMC接收机结构
        4.3.2 UFMC符号循环重构算法
    4.4 SCR-UFMC方案仿真及分析
        4.4.1 SCR-UFMC方案仿真参数及信道模型
        4.4.2 SCR-UFMC方案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波形传输系统复杂度分析与结构优化方案
    5.1 复杂度对UFMC系统的影响
    5.2 UFMC系统发射机结构优化方案及复杂度分析
        5.2.1 标准UFMC系统复杂度分析
        5.2.2 系统结构优化方法及复杂度分析
    5.3 SCR-UFMC算法优化方案及复杂度分析
        5.3.1 SCR-UFMC接收机结构及复杂度影响因素分析
        5.3.2 基本结构与改进结构复杂度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说明
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基于动态车道的交叉口时空资源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配置及协同性分析
    2.1 信号控制条件下交叉口时空资源配置
        2.1.1 信号控制条件下交叉口时空资源优化原理分析
        2.1.2 总量交通需求对信号控制时空资源配置优化影响
        2.1.3 转向交通需求对信号控制时空资源配置优化影响
    2.2 动态车道控制条件下交叉口时空资源配置
        2.2.1 动态车道条件下交叉口时空资源优化原理分析
        2.2.2 总量交通需求对动态车道时空资源配置优化影响
        2.2.3 转向交通需求对动态车道时空资源配置优化影响
    2.3 信号控制与动态车道时空资源优化协同性分析
        2.3.1 信号控制与动态车道协同可行性分析
        2.3.2 信号控制与动态车道协同原理
        2.3.3 信号控制与动态车道协同效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点控制条件下动态车道时空资源优化方法
    3.1 单点控制交叉口动态车道运行条件
        3.1.1 交通需求条件
        3.1.2 道路渠化条件
        3.1.3 交通信号控制条件
    3.2 单点控制动态车道优化目标及策略
        3.2.1 动态车道方案优化目标
        3.2.2 动态车道方案优化策略
    3.3 基于非线性整数规划的动态车道单点优化模型
        3.3.1 非线性整数规划原理及适用情况
        3.3.2 动态车道优化模型参数说明
        3.3.3 动态车道优化模型目标函数
        3.3.4 动态车道优化模型约束条件
        3.3.5 动态车道优化模型求解方法
    3.4 单点控制动态车道方案切换方法
        3.4.1 动态车道方案切换条件
        3.4.2 动态车道方案切换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干线协调条件下动态车道时空资源优化方法
    4.1 应用动态车道进行干线协调的原理
        4.1.1 干线协调原理及现存问题
        4.1.2 动态车道进行干线协调的可行性
        4.1.3 干线协调条件下动态车道运行方式
    4.2 动态车道对干线协调运行影响分析
        4.2.1 动态车道对干线协调绿波带的影响
        4.2.2 动态车道对干线协调车辆运行延误的影响
    4.3 干线协调条件下动态车道优化目标及策略
        4.3.1 干线协调条件下动态车道优化目标
        4.3.2 干线协调条件下动态车道优化策略
        4.3.3 干线协调中动态车道的优化点与优化区域
    4.4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动态车道干线协调模型
        4.4.1 动态车道中的帕累托优化
        4.4.2 多目标遗传算法介绍
        4.4.3 干线协调模型构建
        4.4.4 干线协调模型求解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动态车道技术应用案例与分析
    5.1 单点交叉口动态车道方案优化案例与分析
        5.1.1 转向重交通流条件下优化案例与分析
        5.1.2 公交优先条件下优化案例与分析
    5.2 干线协调环境下动态车道优化案例与分析
        5.2.1 干线交叉口案例及预设条件
        5.2.2 干线协调案例结果与实验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瞬变电磁小回线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小回线瞬变电磁法发展现状
        1.2.1 瞬变电磁法的发展
        1.2.2 瞬变电磁法线圈装置简介
        1.2.3 小回线装置的研究现状
    1.3 小回线装置的研究方向
    1.4 论文研究内容
2 小回线瞬变电磁法和浅层探测盲区
    2.1 瞬变电磁探测基本理论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与波动方程
        2.1.2 瞬变电磁响应信号
        2.1.3 基于响应信号的视电阻率反演
    2.2 瞬变电磁数值分析模型
        2.2.1 导电半空间模型
        2.2.2 导电环模型
    2.3 小回线装置的探测盲区及其解决方案
        2.3.1 小回线装置的浅层探测盲区
        2.3.2 小回线探测盲区的特性分析
        2.3.3 小回线装置浅层探测方案
3 小回线弱磁耦合设计——跨环消耦结构
    3.1 跨环消耦线圈
        3.1.1 弱磁耦合结构的设计原理
        3.1.2 跨环消耦结构的设计原理
    3.2 跨环消耦线圈参数优化设计
        3.2.1 基于输出灵敏度的线圈参数优化
        3.2.2 基于解耦合稳定性的线圈优化
        3.2.3 基于信号稳定性的线圈间距设计
    3.3 跨环消耦线圈的性能分析
        3.3.1 探测灵敏度
        3.3.2 一次场屏蔽稳定性
    3.4 实验验证
    小结
4 小回线瞬变电磁接收线圈的标定技术
    4.1 瞬变电磁接收线圈的过渡过程
    4.2 标定文件
    4.3 标定文件的精度需求
    4.4 频率响应测试法概述
    4.5 时域无源标定方案
        4.5.1 时域无源标定法原理
        4.5.2 标定参数的设计与优化
        4.5.3 标定精度验证
    4.6 τ曲线标定法
        4.6.1 标定原理
        4.6.2 反馈信号
        4.6.3 根据反馈信号校准标定文件
        4.6.4 标定系统的参数设计与优化
        4.6.5 标定精度验证
    4.7 实验验证
    小结
5 基于FCTEM60 小回线装置的案例分析
    5.1 FCTEM60 瞬变电磁探测系统
    5.2 应用案例
        5.2.1 云南工程选址勘察
        5.2.2 武汉山地溶洞探测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基于超极化3He气体的肺部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肺部结构及疾病检测方法
        1.1.1 肺部组织结构
        1.1.2 常用的肺部成像方法
    1.2 磁共振成像与原理
        1.2.1 核自旋与核磁矩
        1.2.2 原子核的磁化与进动
        1.2.3 核磁共振和共振条件
        1.2.4 弛豫
    1.3 核磁共振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1.4 低场肺部磁共振成像
    1.5 超极化~3He气体肺部成像
    1.6 本文的工作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3He气体的极化和储存呼吸装置
    2.1~3He气体的自旋交换
        2.1.1 自旋交换光泵的原理
        2.1.2 ~3He的自旋交换的过程
    2.2 ~3He气体极化装置
        2.2.1 ~3He极化装置整体结构
        2.2.2 ~3He极化装置搭建
    2.3 ~3He气体极化装置其他部分设计与制作
        2.3.1 极化腔的功能及选材
        2.3.2 开放式极化腔主支管的设计及制作
        2.3.3 抽真空充气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制作
        2.3.4 极化气体的提取装置设计及制作
        2.3.5 极化气体的储存装置和呼吸回收利用装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磁体和梯度部分
    3.1 主磁场部分
        3.1.1 主磁体部分的性能指标
        3.1.2 主磁体的分类
    3.2 主磁场设计与制作
        3.2.1 永磁体设计原理
    3.3 梯度部分工作原理
        3.3.1 磁共振信号的空间定位
        3.3.2 K空间
        3.3.3 梯度线圈的性能指标
    3.4 开放式永磁型平板梯度线圈的设计
        3.4.1 基于目标场法x,y轴纵向梯度线圈设计
        3.4.2 基于目标场法纵向z梯度线圈设计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射频部分
    4.1 射频部分工作原理
        4.1.1 射频系统及其电路单元
        4.1.2 射频部分调谐和匹配单元
    4.2 发射部分
        4.2.1 基于1H/~3He的双调谐平板发射线圈
        4.2.2 发射线圈结构设计
        4.2.3 发射线圈优化方法
        4.2.4 线圈制作和实验
        4.2.5 结果分析
    4.3 基于正交解耦方法的双调谐发射线圈
        4.3.1 正交解耦理论
    4.4 接收线圈设计与制作
        4.4.1 表面线圈的矢谐
        4.4.2 表面线圈的解耦
    4.5 总结
第五章 肺部成像序列设计
    5.1 常规脉冲序列原理
        5.1.1 常规序列基本构建
        5.1.2 常规脉冲序列的设计和相关参数
        5.1.3 K空间的填充方式
    5.2 基于超极化气体肺部MRI成像脉冲序列设计
        5.2.1 脉冲序列的选择
        5.2.2 脉冲序列的计算
    5.3 谱仪的功能和选择
    5.4 肺部磁共振成像
        5.4.1 肺部磁共振成像
        5.4.2 动物肺部磁共振成像结果
    5.5 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GNSS阵列信号模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基于FFT的传输信道失配特性估计
    2.1 阵列信号模型
        2.1.1 理想模型
        2.1.2 非理想模型
        2.1.3 两种模型的比较
    2.2 基于FFT的失配特性估计方法
        2.2.1 基本原理
        2.2.2 仿真验证
        2.2.3 性能分析
    2.3 数据处理
        2.3.1 级联系统各级失配特性的计算
        2.3.2 传输信道的失配特性估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频率采样结构FIR滤波器的失配特性模拟方法
    3.1 频率采样结构FIR滤波器
        3.1.1 基本原理
        3.1.2 修正后的频率采样结构FIR滤波器
        3.1.3 频率采样结构FIR滤波器的适用情况
    3.2 频率采样结构FIR滤波器设计优化
        3.2.1 误差分析
        3.2.2 优化方法
    3.3 模拟传输信道失配特性的FIR滤波器设计
        3.3.1 参考滤波器的设计
        3.3.2 其他滤波器的设计
        3.3.3 失配特性逼近效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阵列信号模拟器数字实现方案
    4.1 引言
        4.1.1 典型应用情景
        4.1.2 传统模拟实现方案
    4.2 数字实现方案
        4.2.1 方案架构
        4.2.2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4.3 下变频混频部分
        4.3.1 混频机制分析
        4.3.2 镜像频率信号的抑制
        4.3.3 多级混频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文主要工作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基于FPGA的邻近空间自适应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邻近空间通信研究现状
    1.3 自适应传输产生背景及发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自适应传输系统方案设计
    2.1 邻近空间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2.2 基础理论分析
        2.2.1 接收机采样率分析
        2.2.2 多速率信号处理分析
    2.3 自适应传输方案设计
        2.3.1 自适应算法设计
        2.3.2 发射机方案设计
        2.3.3 接收机方案设计
    2.4 系统实现平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接收机自适应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3.1 信号检测关键技术分析
        3.1.1 信噪比盲估计
        3.1.2 自适应双门限
        3.1.3 循环谱
    3.2 信号检测关键模块设计与实现
        3.2.1 信号检测软件仿真分析
        3.2.2 信号检测硬件电路实现
    3.3 自适应数字AGC设计与实现
        3.3.1 数字AGC关键模块分析
        3.3.2 数字AGC环路软件仿真分析
        3.3.3 数字AGC硬件电路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码速率自适应传输关键算法设计
    4.1 码速率自适应切换方法分析
        4.1.1 变速率的基本方法
        4.1.2 变速率方案设计
        4.1.3 自适应变速系统实现原理
    4.2 自适应同步算法分析
        4.2.1 多速率载波同步算法分析
        4.2.2 符号同步算法分析
        4.2.3 帧同步与相位补偿算法分析
    4.3 经典信噪比估计原理与仿真对比
        4.3.1 二阶四阶矩估计
        4.3.2 信号方差比估计
        4.3.3 平方信号与噪声方差估计
        4.3.4 数据拟合估计
        4.3.5 仿真结果分析
    4.4 码速率切换的基本准则
        4.4.1 信噪比门限值
        4.4.2 速率切换的吞吐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码速率自适应传输关键模块FPGA实现
    5.1 多速率发射机FPGA实现
    5.2 信噪比方案设计与实现
        5.2.1 信噪比估计方案设计
        5.2.2 信噪比估计的FPGA实现
    5.3 自适应同步算法FPGA实现
        5.3.1 多速率载波同步算法FPGA实现
        5.3.2 符号同步算法FPGA实现
        5.3.3 帧同步与补偿算法FPGA实现
    5.4 同步算法联合测试与资源消耗
        5.4.1 同步电路联合仿真
        5.4.2 同步电路资源消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硬件测试结果
    6.1 测试系统设计
        6.1.1 上层测试软件设计
        6.1.2 DSP控制单元设计
    6.2 多速率发射测试
        6.2.1 握手信号测试
        6.2.2 多速率输出信号测试
    6.3 多速率自适应接收测试
        6.3.1 多速率载波同步测试
        6.3.2 时间同步测试
        6.3.3 速率自适应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7.2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浅析复线站改信号工程过渡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程概况及站改信号过渡内容
    1. 轨道电路的过渡
    2. 道岔的过渡
    3. 信号机过渡
    4. 半自动闭塞过渡
二、站改信号过渡方案
    1. 轨道电路的过渡
    2. 道岔的过渡
    3. 信号机过渡
    4. 半自动闭塞和接近轨过渡
三、站改信号过渡方案优化
    1. 轨道电路的过渡优化
    2. 道岔的过渡方案优化
    3. 信号机过渡优化
    4. 半自动闭塞接近轨过渡优化
四、站改信号优化方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 过渡设备、过渡电缆必须标识明确, 避免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误操作引起信号故障影响行车。
    4. 方案的优化必须征得设计和电务同意, 方案确定之后, 设计出图之后安装设计图施工, 不能任意修改设计。
    5. 过渡时新电缆敷设到位, 新设备试验彻底, 这样利用新电缆过渡才会降低开通新设备的风险。
五、站改信号优化方案效果

(10)全光采样光性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研究资助情况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光性能监测技术研究背景
        1.1.1 光通信发展背景
        1.1.2 光性能监测的意义
    1.2 光性能监测技术研究内容与分类
        1.2.1 光性能监测主要监测参数
        1.2.2 光性能监测技术分类
    1.3 基于光采样的光性能监测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1.3.1 基于光学晶体的非线性光采样技术
        1.3.2 基于高非线性光纤的非线性光采样技术
        1.3.3 其他非线性光采样技术
        1.3.4 线性光采样技术
        1.3.5 基于光采样技术的商用光采样示波器产品
        1.3.6 光性能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2章 基于异步降频的软件同步光采样技术
    2.1 三种全光采样方式简介
        2.1.1 同步采样
        2.1.2 异步采样
        2.1.3 软件同步采样
    2.2 异步降频软件同步算法原理与数值仿真
        2.2.1 异步降频软件同步采样原理
        2.2.2 软件同步算法
    2.3 异步降频软件同步采样固有缺陷
    2.4 脉冲非理想特性对软件同步采样的影响
        2.4.1 采样脉冲幅度抖动
        2.4.2 采样脉冲定时抖动
        2.4.3 采样脉冲宽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的采样脉冲源
    3.1 采样脉冲源的选择
        3.1.1 对采样脉冲特性的要求
        3.1.2 锁模方式介绍
    3.2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的仿真研究
        3.2.1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3.2.2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的数学模型
        3.2.3 锁模脉冲的形成
        3.2.4 偏振控制器方位角对锁模脉冲的影响
        3.2.5 泵浦功率对锁模脉冲的影响
    3.3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3.3.1 锁模脉冲的产生与参数测量
        3.3.2 偏振控制器方位角对脉冲的影响
        3.3.3 泵浦功率对脉冲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 PPLN 和频效应的光采样技术
    4.1 PPLN 波导简介
    4.2 PPLN 中非线性效应的研究
        4.2.1 倍频效应
        4.2.2 和频效应
    4.3 和频采样光路的关键技术
    4.4 光采样示波器样机的制作与测试
        4.4.1 电采样测试
        4.4.2 对不同功率光信号的采样测试
        4.4.3 不同速率信号的采样测试
        4.4.4 不同 OSNR 条件下的采样测试
        4.4.5 不同色散条件下的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线性光采样系统的性能优化
    5.1 和频效应匹配波长的自动选取
        5.1.1 理论分析
        5.1.2 数值仿真
        5.1.3 实验验证
    5.2 覆盖 C 波段的光采样
    5.3 偏振无关的采样结构
    5.4 反卷积法消除采样脉冲抖动
        5.4.1 反卷积算法简介
        5.4.2 对脉冲序列的反卷积恢复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频采样的信号速率恢复算法
    6.1 信号速率恢复算法的原理
    6.2 信号速率恢复算法的性能仿真
    6.3 重复频率可调谐的采样脉冲源
    6.4 信号速率恢复算法的实验研究
    6.5 信号速率恢复算法的盲区及消除方法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线性光采样技术初步研究
    7.1 线性光采样的基本原理
    7.2 线性光采样的仿真研究
        7.2.1 强度调制信号的线性光采样
        7.2.2 相位调制信号的线性光采样
    7.3 线性光采样的补偿算法
        7.3.1 对强度调制信号的补偿算法
        7.3.2 对相位调制信号的补偿算法
    7.4 线性光采样的实验研究
        7.4.1 对连续光的线性采样实验
        7.4.2 对强度调制信号的线性采样实验
        7.4.3 对 2PSK 信号的线性采样实验
    7.5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内容总结
    本文创新点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式(6.22 )的证明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对信号过渡方案中“过渡点”优化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号指纹的多旋翼无人机遥控端个体识别研究[D]. 何兵.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数据驱动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及快充参数优化[D]. 王畅.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基于通用滤波的无线通信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关键问题研究[D]. 陈雷.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基于动态车道的交叉口时空资源优化方法[D]. 马林. 吉林大学, 2020(08)
  • [5]瞬变电磁小回线探测技术研究[D]. 王浩文.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基于超极化3He气体的肺部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研发[D]. 窦艳.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7]GNSS阵列信号模拟技术研究[D]. 杨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4)
  • [8]基于FPGA的邻近空间自适应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居行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9]浅析复线站改信号工程过渡方案优化[J]. 汪培平.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01)
  • [10]全光采样光性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 左林.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7)

标签:;  ;  

信号转换方案中“转换点”优化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