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森林灾害经济损失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巍[1](2021)在《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30年来,中国洪涝、干旱、冰冻、高温等自然灾害呈明显增加趋势,直接影响了农户经营的产出和收益。为增强林业风险抵御能力,补偿农户林业灾后损失,森林保险作为重要的农村金融创新制度,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有效风险管理工具。森林保险的非营利性决定了森林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2009年中央将“森林保险补贴”纳入财政补贴预算科目,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到2017年,保费补贴比例从81.72%增加到89.88%。2017年全国森林保险补贴保费收入为32.35亿元,保费补贴高达29.07亿元(中国森林保险发展报告,2018)。然而,作为购买森林保险的主体,始终存在农户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的问题,农户实际参保率也较低。既然林业自然灾害风险对林业产出和收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那么,农户为何抵触森林保险?政府、保险公司和相关林业部门又该如何有效引导农户主动投保森林保险?回答以上问题不但可以为农户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决策,而且有利于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抵抗自然风险能力,保证林业生产经营和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在已有文献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2018年重大调研课题项目“农户林业投融资体制调研”对福建、浙江和辽宁省48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测度了农户林业自然灾害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实证分析农户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保费支付意愿与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农户风险感知在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九个章节,核心部分为第五章至第八章,主要研究概括为两个部分:(一)理论分析。在行为经济学、计划行为理论、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心理学范式李克特量表测度农户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根据风险感知动态模型及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分析农户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其次,借助IAD延伸模型构建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影响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的模型,根据经济学边际效应递减原理研究农户保费支付意愿和林地规模的关系;最后,根据期望效用理论和风险收益理论研究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机理。(二)实证分析。根据福建省曹远县、洪田县、大湖县,浙江省住龙县、八都县、岩樟县、上垟县和辽宁省本溪县、抚顺县481户林地经营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从农户对风险的主观判断和态度倾向两个方面对农户林业自然灾害风险感知、风险偏好进行测度,并通过二元Logit模型和多元有序Logit模型检验农户风险感知、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均值比较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即不同特征群体的农户在风险感知四个维度上的个体差异。通过测算林业灾损系数比较农户风险感知与实际灾害发生情况的偏差,以评估农户风险感知的准确度;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农户风险偏好的空间依赖性;再次,使用归并最小绝对离差法(CLAD)检验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的影响及林地适度规模下农户的保费支付意愿,使用分组回归法分析风险感知对风险偏好影响农户保费支付意愿的调节作用及林地适度规模的相应变化;最后,使用二元Logit模型检验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及风险感知在风险偏好和农户投保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按照林种结构将样本分为公益林农户和商品林农户,考察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异质性农户投保行为影响的差异,以及风险感知对风险偏好影响异质性农户投保行为的调节效应。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第一,林业灾害风险感知低的农户比例较高,是投保主体森林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参与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户火灾风险感知低,与实际火灾发生情况存在偏差;农户病虫害风险感知较高,与实际病虫害发生情况偏差较小;农户鼠害风险感知水平低,与实际鼠害发生情况较为一致。第二,林业灾害风险中,风险规避类型的农户占比最大。农户风险偏好受到个体特质、家庭生产经营状况、林业灾害经历和风险沟通的影响,具有空间依赖性,对政府的“强依赖”、从众心理和邻里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得相邻农户表现出相似的风险偏好。第三,风险感知越高、风险规避程度越大,农户的保费支付意愿越高。农户风险感知对风险偏好影响农户保费支付意愿具有调节作用。商品林规模与农户保费支付意愿呈倒“U”型结构,扩大农户的商品林规模能够提升农户的保费支付意愿。当农户对林业灾害风险感知高时,农户越规避风险,保费支付意愿越强烈;当农户林业灾害的风险感知低时,规避风险的农户对保费支付意愿的显着性受到影响。第四,风险感知高、风险偏好程度低的农户更倾向参加森林保险,风险感知对风险偏好影响农户投保行为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风险感知对公益林农户和商品林农户的投保行为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风险偏好与公益林农户的投保行为负向相关,但没有显着影响;风险偏好负向显着影响商品林农户投保行为。风险感知在风险偏好影响公益林农户投保行为中不具有调节作用,在风险偏好影响商品林农户投保行为中具有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农户林业灾害经历体验,改善风险沟通,提高农户风险感知;二是利用农户风险规避心理,有效引导农户通过参加森林保险管理林业灾害风险;三是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深化林地确权政策;四是设计不同保障水平的森林保险产品,满足农户的差异化需求。本研究可能存在以下创新:第一,已有文献研究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和投保行为时,通常从风险感知或者风险偏好单一视角进行讨论,根据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同时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探究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并对农户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进行科学测量,分析农户风险感知与风险实际情况的偏差,以评估农户风险感知测量的准确度;第二,已有文献在研究个体风险偏好时,通常将其视为一种较稳定的个人倾向,忽略了“框架效应”即语义沟通对农户林业灾害风险偏好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农户林业灾害风险偏好空间相关关系,受到风险沟通的影响,相邻地区农户的风险偏好具有空间依赖性,趋向于相似的风险偏好类型。第三,已有文献在研究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时将林区农户作为同质整体进行考察,忽略了异质性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差异。本文将调研地区农户分类为公益林农户和商品林农户,研究异质性农户的森林保险投保行为,为调整森林保险供给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依据。同时,本文尝试构建林地适度规模与农户保费支付意愿的拟合函数,通过林地适度规模测算农户保费支付意愿值,与现实农户支付保费进行比较,探究合理的保费标准,为科学制定森林保险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吕飞[2](2020)在《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趋势或离差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变化。根据时间分为长期气候变化、年际间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人为因素被认为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洪水、风雹、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义务的履行提供了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贸易机制三种方式;《哥本哈根协议》将“共同减排”的理念和“自下而上”的减排模式确定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模式;《巴黎协定》的谈判和落实一方面使全球气候治理由“强制温室气体减排”转型为“低碳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使“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模式得以固定,开启了气候变化治理的新时代。在国际贸易领域,保护环境与WTO的目标和宗旨并不冲突。国际贸易重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坚持以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指导政策制定,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气候要素波动和极端气候事件爆发两方面。气温、降水、日照和空气相对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带气温和降水的上升幅度略高于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西部地带的日照时间比东部地带和中部地带增加得更快,中部地带相对湿度的上升速度快于东部地带和西部地带。极端气候事件中,旱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一半,水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新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实现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展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与担当。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波动幅度较大,逆差逐步扩大,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内货源地相对集中等问题。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机理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短期影响作用于农产品出口的供给侧,与农业弱质性、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的出口供给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农业弱质性主要基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自然风险是指技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市场风险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缺乏供给弹性,价格信号无法调整当期的农产品供给;二是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价格机制无法对农产品需求进行有效调节;三是农产品缺乏收入弹性,农产品的支出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步变小;四是农业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低于其他产业,因而导致农业生产资源的流失;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对环境的贡献具有外部经济的特点,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并不能完全从农产品价格中得到回收。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通过重新配置农业气候资源,改变农产品生产规律和影响农业生产潜力体现。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增加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三个部分。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额外增加了农资、机械能源、雇工等方面的费用;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技术系数,引起了成本的变化;机会成本是指实施碳减排技术增加了农业生产作业时间,减少了务工收入。长期影响体现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贸易壁垒两个方面。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是因为气候变化引起气候资源禀赋的变化和气候灾害的冲击,从而改变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因为气候变化改变了生产要素的传导机制、关联产业的影响机制和产业集聚水平,从而影响了农产品出口国的竞争力。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经济效应与关税相似。本文选取了2001—2018年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口贸易总额作为响应变量,特征变量为经济资源、气候资源、气候灾害及农用化学品四类。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作物播种面积等经济资源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等农用化学品对全国的农产品出口影响显着,且重要性排名均在前十位以内;塑料薄膜、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品对农产品出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不利于建设气候友好型农业。与气候灾害相比,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显着性水平更高,夏季的降水、气温和湿度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更加明显。为降低和消除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建议采用气候指数保险分散风险。在影响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各项因素中,重要性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说明东部地带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改造,增强农资的利用效率。气候资源方面,春季的降水、湿度、日照对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正面影响比较明显,水灾、风雹灾等气候灾害是次要的负面影响因素,说明东部地带需要更多地关注春季气候要素的变化,同时注意防范水灾和风雹灾,建议通过保险分散风险。经济资源和农用化学品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很大,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显着。冷冻灾害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大且比较显着,这说明中部地带除了要加强农业资源投入,还需要加强冷冻灾害的防范。农用柴油使用量对西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排在首位且十分显着,排在第二的是化肥施用量,且有一定的显着性,这说明农机与农资的投入对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出口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秋季降水量和夏季的平均湿度在重要性排名方面比较靠前,影响也十分显着,反映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缺乏的严重制约,建议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总之,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举足轻重。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重要性紧随其后。气候因素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异质性较大,夏季平均气温的上升、冬季日照的增加和春季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夏季日照的增加及秋冬二季气温的上升不利于茶叶的出口。夏季气温的上升对大米出口有积极的影响,秋季平均湿度的增加则不利于大米的出口。春季气温的上升和夏季平均湿度的上升有利于植物油出口,但冬季气温的上升则不利于植物油出口。农用化学品中柴油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带来气候变暖的压力,化肥的减量施用在增加茶叶出口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塑料薄膜的使用有利于植物油的出口,但不利于缓解气候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对策,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一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建议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同时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和预防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体系,优化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机制,使农业生产能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二是要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建议加强国际低碳农业合作和国际涉农碳交易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低碳资金,规范中国农业碳交易机制。三是要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保障机制。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强化低碳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积极应对国外低碳贸易壁垒,加快国内农业低碳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和碳标签制度建设。
张帆[3](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山洪灾害风险早期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秋降雨明显。地势复杂、山峦众多,山丘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约90%,85个县近80%分布在山区中,山丘区人口众多。受季风气候与台风影响,加之地形地势特殊,福建省山洪灾害频繁。山洪灾害不仅造成道路、桥梁、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而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损失和威胁,严重制约福建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福建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数据,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提取山洪灾害有价值信息,构建结构化山洪灾害数据库,为研究山洪灾害发生机理研究奠定基础。选取山洪灾害评价指标,基于可变模糊识别、BP神经网络及随机森林法构建风险早期识别模型,对福建省山洪灾害风险区域进行评估,为山洪预报预警部门在防洪减灾与风险等级划分方面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搜集整理福建省山洪灾害资料,构建山洪灾害数据库。针对福建省山洪灾害调查数据不完整、灾害场次分布混乱以及有价值信息未被提等问题,采用自然语言处理——隐马尔科夫法提取挖掘明清灾害资料和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中有效的数据,利用空间叠加技术完善灾害点信息,构建福建省山洪灾害数据库。实现了数据规范化、简洁化,提高了数据质量和使用效率,便于搜索与分析,更好的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提供服务。第二,依据山洪灾害数据库,分析福建省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规律。针对福建省山洪灾害频繁的问题,利用数理统计与可视化技术,从空间、时间、地形地貌、降雨量等多角度分析了1472-2019年3300个灾害点,研究山洪灾害与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探究福建省山洪灾害发生条件的规律性,挖掘引发山洪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山洪灾害重心在600年间,由西北向东南偏移;山洪灾害密度与降雨呈正指数关系,与坡度呈负指数关系。第三,建立山洪灾害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合福建省山洪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规律,选取关键性指标因子,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使用可变模糊识别、BP神经网络以及随机森林三种方法构建福建省山洪灾害风险识别模型,基于历史山洪灾害信息,分析传统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在建模方面的优劣性。结果表明:指标体系中,降雨、坡度、高程标椎差因子与早期风险识别相关度高于其余灾害因子;风险识别中,可变模糊识别准确率较低,但模型包含人为主观权重赋值,对部分高风险区域的识别优于机器学习;在训练样本较完整情况下,随机森林与BP神经网络模型准确度远高于可变模糊识别;随机森林相较于BP神经网络,模型准确度与建模流程有很大的提升。第四,结合风险早期识别模型,绘制福建省山洪灾害高风险区划图,分析山洪灾害重点预防区域。针对三种模型所识别出的灾害风险区域,根据历史山洪灾害点与实际水文信息判断区域的合理性,绘制极高风险区域分布图,为山洪灾害防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极高风险区中东南沿海中部区域呈带状分布,沿海最南部与西北部呈圆形分布,西南部、中西部及北部呈不规则三角形点状分布,灾害高发区有较明显的分布规律性。
刘桂安[4](2019)在《广西林木资产火灾保险理赔评估方法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和林业生产值位居我国前列。但是受到气候影响,广西区内森林火灾害频发,对林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森林保险试点的省区之一,近年来广西森林保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相关研究不多,关于森林火灾理赔评估系统的研究也尚在起步阶段。森林火灾对森林经营者的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除了灾前合理防控,灾时及时扑救以外,森林保险在灾后为经营者提供有力保障,帮助推进森林资源的复苏。因此合理对森林火灾中林木资产损失进行定值和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为了揭示广西林木资产火灾保险理赔评估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本文以广西桂江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从2011年起开展的林木火灾保险理赔评估案例为研究数据,从森林资源的特点、森林火灾的特征、理赔评估的措施、理赔评估的组织方式和理赔评估的方法等方面对森林保险理赔评估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研究速生桉的林木火灾商业性保险理赔评估案例,按林木龄组统计,单位蓄积损失价值在93-1187元/m3,按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过熟林(93元/m3)<成熟林(143元/m3)<近熟林(230元/m3)<中龄林(449元/m3)<幼龄林(1187元/m3)。可以看出随着林龄增加,单位蓄积损失价值逐渐降低。(2)按林分密度范围统计,单位蓄积损失价值在101-302元/m3,按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600-1200株/ha(101元/m3)<1200-1800株/ha(122元/m3)<2400-3000株/ha(181元/m3)<1800-2400株/ha(302元/m3)。单位蓄积损失价值最高的是林分密度范围在1800-2400株/ha,最低的是林分密度范围在600-1200株/ha。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林分密度600-2400株/ha范围有林分密度增加、单位蓄积损失价值逐渐增加的趋势。(3)按平均树高范围统计,单位蓄积损失价值在85-416元/m3,按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15-20m(85元/m3)<20-25m(86元/m3)<10-15m(255元/m3)<5-10m(416元/m3)。单位蓄积损失价值最高的是平均树高范围在5-10m。平均树高在5-20m范围有树高增加、单位蓄积损失价值降低的趋势。(4)按平均胸径范围统计,单位蓄积损失价值在85-347元/m3,按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12.0-16.0cm(85元/m3)<16.0-20.0cm(99元/m3)<8.0-12.0cm(187元/m3)<5.0-8.0cm(347元/m3)。单位蓄积损失价值最高的是平均胸径范围在5.0-8.0cm,最低的的平均胸径范围在12.0-16.0cm。平均胸径在5.0-16.0cm范围有胸径增加、单位蓄积损失价值降低的趋势。(5)当采用同一评估方法对不同林分进行评估时,经营者的性质(国营或集体)和森林经营措施(林木起源、除草整地、施肥、森林抚育等营林手段)的不同都会使评估参数出现差异,案例中位于同一地区的同树种受灾林分,两者因林种和林龄等因素的差异,使最后的评估结果也出现差别。(6)对比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和市场价倒算法对具体案例林木损失的评估后发现,林木的价值评估具有特殊性,应结合森林经营范围广、立地条件复杂、经营周期等现实因素进行林木价值的估算。(7)对各年龄的林分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幼龄林采用重置成本法,并按各树种的造林设计确定造林成本,防止评估结果悬殊。中、近熟林采用收获现值法进行评估,合理确定营林成本。成、过熟林采用市场价倒算法,合理计算经营利润。(8)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对财产损失认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注册资产评估师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对评估的基础数据、核查方法、评估方法、评估结果严格把关,确保评估结果科学合理。
陈杰[5](2019)在《冰冻灾害对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黄冕林场环江分场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样地调查,了解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的受灾情况,并选取林龄、胸径、树高、海拔、坡度、坡位、坡向等因子作为桉树受损的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以揭示影响桉树人工林的受灾因子,为黄冕林场今后桉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在2019年元旦前后的低温冰冻天气影响下,黄冕林场1?8年生桉树人工林均遭受灾害,林木以腰折、倒伏、树干弯曲机械损伤为主,无冻害发生。(2)1?8年生的桉树人工林中,除6年生桉树人工林林分有53.3hm2受到轻度灾害外,其余林分受损比例皆大于60%,林分均受灾严重。受损比例大小顺序为1a>2a>4a>7a=8a>5a>3a>6a;1a、2a桉树人工林之间损失比例差异不显着,但与其他林龄桉树人工林差异显着;3a、4a、5a、7a、8a五个林龄段桉树人工林受损比例差异不显着。(3)1?8年生桉树人工林受损面积呈现1-2年生(1-2a)、7-8年生(7-8a)受灾面积大,3-4年生(3-4a)、成熟林受灾面积相对较小的趋势。(4)经估算,1?8年生桉树人工林受灾经济损失情况为:5a>1 a>7 a>8 a>3 a>2 a>6 a>4 a,总经济损失量达8535.3万元。正处于砍伐期的5年生桉树人工林受灾最严重,可以采取缩短轮伐期以降低冰冻灾害对桉树的影响。(5)在本次低温冰冻灾害中,林龄、胸径、树高三个因子对桉树人工林的受灾情况均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表现为:受损比例随林龄的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表明1-2年生(1-2a)和7-8年生(7-8a)抗灾能力较3-4年生(3-4a)、5-6年生(5-6a)抗灾能力弱;不同龄组(3-4年生(3-4a)、5-6年生(5-6a)、7-8年生(7-8a))桉树人工林的受损株数随胸径的增大而呈不同程度的递减趋势,胸径越小越易受损;受损比例与树高具显着负相关关系。(6)桉树受损比例与海拔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较低海拔的山麓,桉树受损比例略高于高海拔处的林分。坡向、坡位、坡度对桉树的影响不明显。
杨波[6](2019)在《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林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数据获取与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林业数据体量将持续增长,数据格式与种类也愈加多样化。基于可视化可视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和洞悉林业数据的模式和规律,解决林业生产科研中的问题,给林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森林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森林病虫害作为最主要的森林自然灾害,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威胁,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分析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森林病虫害数据体量大、结构复杂、多层次且高维度,而且涉及时空属性,不同时间和空间粒度的分析结果千差万别。其次,数据中各属性并非完全孤立,属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难以直观地呈现数据间的联系与规律,因而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困难。数据可视化是一种使用人类可感知的视觉符号来增强数据认知的有效方法,可以辅助数据分析者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蕴含的规律。本文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交互式可视分析为研究核心,围绕森林病虫害数据建模、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方案设计等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指导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更有利的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一种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用于提高森林病虫害数据的数据质量。在数据清洗过程中为了比较森林病虫害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性,提出了文本型数据相似性匹配算法。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可视数据清洗框架,对数据进行交互式地检测分析及清洗,实现对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2、设计了一种聚类数据可视分析方法,其可定量评估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各地区的相似性。在可视化绘制算法研究方面,提出了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对树图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数据中的有序层次数据;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聚类边绑定算法对平行坐标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聚类数据的分布特征。基于此,提出了用于揭示各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相似性的数据聚类可视化方案。3、基于三种模型的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提出了多视图协同可配置模型,其可针对相似数据分析情景模式进行配置;基于该模型针对不同的情景分析模式所包含的数据属性是否一致,设计了不同的可视分析模板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层次关联交互模型,该模型用于指导多个具有层次性的属性进行渐进式关联交互分析;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分析不同病虫害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发展情况的交互式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多个自变量与单一因变量之间的多种组合构成的线性关系;基于该模型和数据流模型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和可视化技术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可视分析方法,针对森林病虫害病情指数与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的特点展开分析研究。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基于论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结合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时序、地理、灾害等级、灾害种类等特征,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等数据,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多角度综合性分析,从而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观察及分析工具。5、基于论文所设计实现的原型系统,针对真实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病虫害数据的时空特性及多维属性间的关系,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索,以期找到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因子。实施了相关用户研究和专家评估以验证上述所提模型、方法等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工作结合了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为解决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探索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为辅助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亓军红[7](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认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郑开雄[8](2018)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认为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作为城市“第一资源”的城市空间是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海城市作为人口密集、海陆交界地区,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叠加,城市空间结构剧烈变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发,城市气候承载加剧,既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法应对,如何从技术与方法上认知空间、解析空间、评测空间及优化空间,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动向,针对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亟待转型优化而又缺乏科学制定方法和适应、有效的应用模式,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对象,基于GIS、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从外力适应、内力适应和综合适应层面,研究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技术与方法,以厦门为案例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1)首先研究“什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和概念模型研究。本文基于DPSIR,提出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UCCC),并阐释其内涵、价值、特征,构建了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USSCACM),提出结构输入要素:胁迫、风险、影响和模式输出要素: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进而设计构建了概念模型的5个主要模块内容和相关方法技术体系:情景模块(事实与趋势)、关系模块(胁迫、风险与影响)、管控模块(外力适应)、承载模块(内力适应)和适应模块(综合适应)。(2)然后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进行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研究。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揭示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事实与特征,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定性识别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辨析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3)继而研究“如何评测气象灾害风险与空间区划?”进行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研究。基于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专家评估法,提出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界定气象灾害风险分级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判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风险管控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4)接着研究“如何评测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空间分布?”进行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研究。基于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提出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技术与方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界定城市空间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标准与值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分析,编制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状态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气候承载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5)最后研究“如何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GIS,针对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胁迫、风险与影响,依据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气候适应3个层面,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性单元模型,并以此为模块进行复杂适应性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和系统组织,构建社区级、片区级、城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韧性、均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GIS叠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与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编制城市空间气候地图(USC Map),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并基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情景分析,提出减缓、适应、韧性规划策略。
吴柳萍[9](2018)在《福建省森林火灾损失评价与保险费率厘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达65.95%,其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森林保险率先发展,林业经济发达。目前,关于福建省森林保险的研究主要围绕其供需求理论、发展机制、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众多领域进行描述性分析与政策建议,相关的定量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森林保险费率的厘定及补贴区划的研究基础更为薄弱。鉴于此,为了揭示福建省森林火灾保险区域化发展特征,本研究试图从区域化角度出发,运用概率模型、损失评价方法、指数平滑、聚类分析等方法,分别从森林火灾的统计特征、风险概率、损失评价、地区火险差异、保险费率厘定及政策补贴分区等方面,讨论福建省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及保险费率厘定与区划,从更微观的视角对福建省9个地市15 a(2001.-2015)的森林火灾数据进行实证分析。(1)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对福建省森林火灾建立风险概率模型。结果发现福建省森林火灾发生严重,平均每年发生348次,且不同年份森林火灾的致灾程度不同;每年一般和较大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在180次以上的概率为84.923%;重大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所占比例均值约0.450%,但其造成的损失占森林火灾总损失的80%以上,每年其发生次数在2次以上的概率为77.597%;不同类型的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森林火灾损害率指标在各自平均值以上的概率为50%~60%左右。(2)基于改进的突变级数法对福建省各地市森林火灾损失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2001-2015年总共发生森林火灾5 225次,累计伤亡人数74人,累计经济损失373 923万元,其中三明市累计经济损失最严重,约103 076万元,占27.6%;各地市不同年份森林火灾的综合值和发生程度差异显着,泉州森林火灾发生最严重的年份综合得分达1.00,得分不超过0.1的年份共8年,占53.30%;综合值调整前后相差较大,初始综合值集中在[0.6,1],而调整后的综合值分布在[0,1],使得综合值的等级和大小更具有可比性。(3)通过森林保险数据和构建的森林火灾保险指数可知:福建省保险简单赔付率为43.68%,高于一般商业保险;森林火灾危害较高的地区位于闽东北,其中,森林火灾风险最高的是福州,保险指数为87.378,较高的是宁德,指数为60.348;同一省区森林火灾指数在2~88之间,表明福建省9个地市火险差异较大。(4)运用指数平滑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森林火灾保险费率进行厘定。发现龙岩、福州、泉州这3个地市的森林火灾损失率波动较大、极端值相对较多,其指数平滑预测值分别为0.690,0.621,0.443,均方误差分别为0.949,0.688,0.372;福建省不同地市的保险费率存在显着差异,龙岩以2.085%0的森林火灾保险费率高居榜首,漳州地区费率最小,仅0.538‰。(5)基于聚类分析对福建省9个地市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进行分区。结果显示福建省不同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着差异,政策性保险补贴的实施应因地制宜。南平、三明、宁德、龙岩这4个地区财政支付能力较低、林农保险负担重,保险发展水平落后,应被归类为高补贴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福州、泉州和厦门,应归为较低补贴区和低补贴区
卢熙明[10](2016)在《森林经营企业与兼业林农森林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森林资源不仅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林区经济的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林农收入的增加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森林资源易遭受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灾害,给森林经营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森林保险作为最有效的风险转移手段,具有规避森林经营的风险、降低森林灾害的损失、保障林业的生产等优势。因此,国家将其制定为深化集体林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森林经营者中既有经营规模较大,经济和经营能力较强的森林经营企业,也有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经营规模较小,经济和经营能力较差的兼业农户。为了找出制约不同特点、性质的两类森林经营主体购买森林保险的主要因素,本文以福建省为特定研究对象,从规范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森林经营企业和兼业林农投保行为及其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福建省林业概况、森林保险的发展历程以及综合性森林保险的实施细则,并通过对比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森林保险实施方案,比较出不同省域森林保险实施方案之间的差异。其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的认识偏差理论、前景理论、厌倦风险理论、锚定理论、心理账户理论、羊群效应理论解释了森林经营者非理性投保行为。再次,本文通过选取福建省永泰县、永安县、政和县、沙县四个地区的160户兼业林农和15家森林经营企业以及其他县(市)调查的85家森林经营企业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最终研究表明森林经营企业和兼业林农投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既存在相同性,也存在差异性。森林经营企业和兼业林农的主要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影响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关键性因素及显着水平存在差异,影响森林经营企业购买意愿的关键性因素有“企业所有制性质”、“森林经营收入占企业收入结构的比重”、“近3年来遭受森林灾害的严重程度”、“风险态度”、“保险额”;影响兼业林农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关键性因素有“风险态度”、“性别”、“森林经营收入占家庭收入结构的比重”、“近3年来遭受森林灾害的严重程度”、“风险的意识”、“保险费用”、“保险额”(2)制约森林经营主体购买森林保险的原因存在差异。(3)不同森林经营主体的年龄与森林保险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4)两类经营主体对待森林灾害的风险态度存在差异。(5)两者从事森林培育的年限与森林保险的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最后,文章针对理论和实证部分所得的结论,提出五点政策建议:(1)实行差别保费补贴,坚持险种差别费率原则。(2)创新保险品种、简化投保形式,满足森林经营者的多样化需求。(3)借助林区“互联网+”新模式,推广森林保险。(4)推行价格保护政策,稳定森林经营者的收入。(5)针对不同经营主体、不同区域的森林经营者购买偏好采取差异化的森林保险制度体系与推广策略。
二、福建森林灾害经济损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森林灾害经济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点 |
1.6.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户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 |
2.2.2 农户风险偏好的相关研究 |
2.2.3 森林保险的相关研究 |
2.2.4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理论框架 |
3.1 风险感知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 |
3.1.1 可得性启发式原则 |
3.1.2 阈值选择模型 |
3.1.3 修正的消费决策模型 |
3.2 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 |
3.2.1 期望效用理论 |
3.2.2 前景理论 |
3.3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 |
3.3.1 理论模型 |
3.3.2 数理分析 |
3.4 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森林保险发展概况 |
4.1 中国森林资源及主要灾害现状 |
4.1.1 森林资源现状 |
4.1.2 森林自然灾害现状 |
4.2 森林保险发展现状 |
4.2.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保险发展 |
4.2.2 森林保险现状 |
4.2.3 森林保险需求现状 |
4.3 调研区域森林保险概况 |
4.3.1 森林保险政策 |
4.3.2 森林保险实施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风险感知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5.2.1 变量说明 |
5.2.2 模型设定 |
5.3 农户风险感知测度 |
5.3.1 量表设计 |
5.3.2 测度结果 |
5.3.3 测度偏差分析 |
5.4 农户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实证结果分析 |
5.4.2 稳健性检验 |
5.4.3 农户风险感知的异质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风险偏好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6.2.1 变量说明 |
6.2.2 模型设定 |
6.3 农户风险偏好的识别 |
6.3.1 量表设计 |
6.3.2 测量结果 |
6.4 农户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 |
6.4.1 实证结果分析 |
6.4.2 风险沟通影响农户风险偏好的进一步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与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7.2.1 变量说明 |
7.2.2 模型设定 |
7.3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保费支付意愿的影响分析 |
7.3.1 实证结果分析 |
7.3.2 稳健性检验 |
7.4 林地适度规模的农户保费支付意愿 |
7.4.1 林地适度规模的农户保费支付意愿测算 |
7.4.2 风险感知对风险偏好影响农户保费支付意愿的调节作用 |
7.4.3 风险感知调节作用的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分析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8.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8.2.1 变量说明 |
8.2.2 模型设定 |
8.3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分析 |
8.3.1 实证结果分析 |
8.3.2 风险感知对农户投保行为的调节作用 |
8.3.3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异质性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强农户林业灾害体验,改善风险沟通,提高农户风险感知 |
9.2.2 有效利用农户风险规避心理,引导农户参加森林保险 |
9.2.3 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深化林地确权政策 |
9.2.4 设计不同保障水平的森林保险产品,满足农户差异化需求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2)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本章参考文献 |
2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依据 |
2.1.1 税收与补贴经济效应理论 |
2.1.2 新要素禀赋理论 |
2.1.3 农业弱质性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侧影响的研究 |
2.2.2 关于气候变化不均衡性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影响的研究 |
2.2.3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 |
2.2.4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概况 |
3.1 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 |
3.1.1 全球温室效应 |
3.1.2 全球气候灾害 |
3.1.3 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应对 |
3.2 中国气候变化及应对 |
3.2.1 中国气候要素的波动 |
3.2.2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爆发情况 |
3.2.3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 |
3.3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出口情况 |
3.3.1 农产品的统计范围 |
3.3.2 中国农产品生产情况 |
3.3.3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机理 |
4.1 短期影响机理 |
4.1.1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的弱质性 |
4.1.2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 |
4.1.3 农业碳减排的成本压力 |
4.2 长期影响机理 |
4.2.1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4.2.2 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基于随机森林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5.1 随机森林简介 |
5.1.1 人工智能算法简介 |
5.1.2 随机森林原理 |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2 影响农产品出口各项变量的重要性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
6.1 基于线性模型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6.1.1 线性模型简介 |
6.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 农产品出口预测比较研究 |
6.2.1 模型拟合效果 |
6.2.2 模型拟合效果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气候变化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1 茶叶 |
7.2.2 大米 |
7.2.3 植物油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2.1 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变化 |
8.2.2 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 |
8.2.3 完善农业贸易保障机制 |
本章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3)基于人工智能的山洪灾害风险早期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指标研究进展 |
1.2.2 基于数学模型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2.3 基于人工智能风险识别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述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流域水系 |
2.2 人文经济概况 |
2.3 山洪灾害防治概况 |
3 山洪灾害数据库构建及灾害分布特征分析 |
3.1 数据库构建原则 |
3.2 数据收集 |
3.2.1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 |
3.2.2 明清洪涝灾害数据 |
3.2.3 近三年山洪灾害数据 |
3.3 数据处理 |
3.3.1 自然语言处理简介 |
3.3.2 山洪灾害调查数据处理 |
3.3.3 明清历史灾害数据处理 |
3.4 福建省山洪灾害分布特征分析 |
3.4.1 时空分布特征 |
3.4.2 降雨分布特征 |
3.4.3 坡度分布特征 |
3.4.4 降雨-坡度分布特征 |
4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1 指标选取原则 |
4.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及分析 |
4.2.2 构建指标体系 |
4.3 指标预处理 |
5 风险早期识别模型 |
5.1 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
5.1.1 模型原理 |
5.1.2 指标权重 |
5.1.3 模型验证 |
5.1.4 风险评估 |
5.2 BP神经网络模型 |
5.2.1 模型原理 |
5.2.2 建模流程 |
5.2.3 模型验证 |
5.2.4 风险评估 |
5.3 随机森林模型 |
5.3.1 模型原理 |
5.3.2 建模流程 |
5.3.3 模型验证 |
5.3.4 风险评估 |
5.4 模型对比 |
5.4.1 风险识别区域对比 |
5.4.2 模型准确度对比 |
5.5 福建山洪风险区划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广西林木资产火灾保险理赔评估方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林业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林木火灾损失研究方法 |
2.3.1 林木火灾经济损失的计算 |
2.3.2 林木火灾损失程度的界定 |
2.3.3 林木火灾损失的定损方法 |
第三章 林木火灾保险理赔 |
3.1 林木火灾保险案件的成立 |
3.2 林木火灾保险案件的调查 |
3.3 林木火灾保险案件的定损 |
3.3.1 保险公司组织定损 |
3.3.2 外聘林业调查公司定损 |
3.4 林木火灾保险案件的损失价值量评估 |
3.5 林木火灾保险案件的赔偿 |
第四章 广西林木资产火灾保险理赔评估及理赔的实证分析 |
4.1 评估方法与结果 |
4.1.1 按龄组统计调查评估结果 |
4.1.2 按林分密度范围统计调查评估结果 |
4.1.3 按平均树高范围统计调查评估结果 |
4.1.4 按平均胸径范围统计调查评估结果 |
4.2 对比分析 |
4.3 林木火灾保险理赔存在问题及对策 |
4.3.1 林木火灾保险定损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3.2 林木火灾保险理赔评估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3.3 林木火灾保险理赔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3.4 林木火灾保险理赔价值量评估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3.5 林木火灾保险理赔过程保险公司与投保人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林木火灾商业性保险理赔评估案例研究结果 |
5.1.2 通过调查、评估解决保险理赔问题 |
5.1.3 建立共享评估参数数据库 |
5.1.4 有关权益方共同委托调查评估机构 |
5.1.5 引进定损、评估人才 |
5.1.6 推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专家审核制度 |
5.1.7 结合现实因素定损 |
5.2 展望 |
5.2.1 有望实现快速理赔 |
5.2.2 商业保险必然会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
5.2.3 森林保险正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
5.2.4 高技术的应用助力保险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冰冻灾害对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干扰的概念及其意义 |
1.2 低温冰冻灾害对森林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低温冰冻灾害对桉树人工林影响的研究进展 |
1.4 桉树树种基本特征 |
1.5 低温冰冻灾害天气概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自然条件概况及林业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气象水文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植物概况 |
2.1.6 林业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收集与整理 |
2.2.2 实地调查方法 |
2.3 桉树冻害受损类型及受损程度等级划分 |
2.3.1 桉树冻害受损类型划分标准 |
2.3.2 桉树林分冻害受损等级划分标准 |
2.3.3 损失实物量评估 |
2.3.4 林木损失价值量评估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低温冰冻灾害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 |
3.1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林木受灾类型分析 |
3.2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受灾等级分析 |
3.3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林分受损情况评估分析 |
3.3.1 不同桉树人工林受损面积分析 |
3.3.2 不同桉树人工林受灾损失评估 |
3.4 小结 |
第四章 桉树人工林受损原因分析 |
4.1 林木受损情况与自身特性的关系分析 |
4.1.1 林木受损情况与林龄的关系 |
4.1.2 林木受损情况与胸径的关系 |
4.1.3 林木受损程度与树高的关系 |
4.2 林木受损情况与立地因子的关系 |
4.2.1 林木受灾情况与海拔的关系 |
4.2.2 林木受损程度与坡向的关系 |
4.2.3 林木受损情况与坡位的关系 |
4.2.4 林木受损程度与坡度关系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恢复措施及对策 |
5.2.1 应对低温冰冻灾害的恢复措施 |
5.2.2 及时清理受灾林地 |
5.2.3 砍伐重建 |
5.2.4 伐根萌芽措施 |
5.2.5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做好营林规划设计 |
5.2.6 改进营林技术,加强抚育措施 |
5.3 讨论或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
2.1 数据可视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1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 |
2.1.2 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
2.1.3 数据可视化在各领域应用现状 |
2.1.4 多种数据可视化技术 |
2.1.4.1 时序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2 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3 高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4 文本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5 可视化交互技术分析 |
2.1.4.6 混合可视化方法分析 |
2.2 森林病虫害研究现状及分析 |
2.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及预防措施 |
2.2.2 森林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
2.2.3 森林病虫害监测 |
2.2.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
2.2.5 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 |
2.2.5.1 林分结构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2 土壤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3 地貌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4 生物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5 气象因子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6 人为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3 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森林病虫害数据体系结构 |
3.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
3.2.2 森林病虫害发生环境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
3.3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点分析 |
3.4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关键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数据清洗方法 |
4.1 引言 |
4.2 数据质量与数据清洗 |
4.2.1 数据质量 |
4.2.1.1 数据质量的定义 |
4.2.1.2 数据质量问题的分类 |
4.2.1.3 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
4.2.2 数据清洗 |
4.2.2.1 数据清洗的定义 |
4.2.2.2 数据清洗的原理 |
4.2.2.3 常用数据清洗算法 |
4.2.2.4 数据清洗的一般过程 |
4.2.3 可视数据清洗 |
4.3 森林病虫害数据质量问题 |
4.4 森林病虫害数据清洗方案 |
4.4.1 数值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
4.4.2 文本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
4.4.2.1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检测与清洗策略 |
4.4.2.2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匹配方法 |
4.4.2.2.1 Jaro-Winkler距离 |
4.4.2.2.2 改进Jaro-Winkler距离 |
4.4.2.2.3 改进算法数值分析 |
4.5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思路 |
4.5.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主要功能 |
4.5.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清洗过程 |
4.5.3 规则库和算法库 |
4.6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 |
4.6.1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清洗任务需求 |
4.6.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设计原则 |
4.6.3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采用的可视化技术 |
4.6.3.1 数据异常检测可视化 |
4.6.3.2 交互设计 |
4.7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
4.7.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 |
4.7.1.1 错误数据可视清洗 |
4.7.1.2 不完整数据可视清洗 |
4.7.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的聚类可视分析 |
5.1 引言 |
5.2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研究 |
5.2.1 树图简介 |
5.2.2 典型树图布局算法 |
5.2.3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 |
5.2.3.1 算法描述 |
5.2.3.2 示例说明 |
5.2.4 实验评估与分析 |
5.2.4.1 评价指标 |
5.2.4.2 实验说明 |
5.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聚类边绑定分析方法 |
5.3.1 平行坐标聚类绑定方法分析 |
5.3.2 基本平行坐标绘制 |
5.3.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设计 |
5.3.3.1 聚类中心控制点 |
5.3.3.2 簇内引力场绑定 |
5.3.3.3 算法实现流程 |
5.3.3.4 不透明度视觉增强设计 |
5.3.4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绘制 |
5.4 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聚类可视化设计 |
5.4.1 数据聚类可视化需求分析 |
5.4.2 数据聚类可视分析管线 |
5.4.3 数据的降维与聚类 |
5.4.4 数据聚类可视化技术 |
5.4.5 数据聚类可视化交互设计 |
5.5 案例研究 |
5.6 用户反馈 |
5.6.1 可视化设计 |
5.6.2 可用性评价 |
5.6.3 相关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 |
6.1 引言 |
6.2 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模型 |
6.2.1 可配置模型建模 |
6.2.2 可配置模型的一致性约束 |
6.3 基于多视图可配置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
6.3.1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需求分析 |
6.3.2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设计方案 |
6.3.2.1 可视分析管线 |
6.3.2.2 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模板 |
6.3.2.3 配色方案 |
6.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可视化技术 |
6.3.3.1 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
6.3.3.2 病虫害相邻年份发生面积比较 |
6.3.3.3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 |
6.3.3.4 各地区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
6.3.3.5 病虫害发生在地域上的分布 |
6.3.3.5.1 Choropleth地图 |
6.3.3.5.2 邮票地图 |
6.3.3.6 病虫害发生地区间比较 |
6.4 案例研究 |
6.4.1 数据来源 |
6.4.2 案例1: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
6.4.2.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2.3 单个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3 案例2: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4.3.1 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
6.4.3.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4.3.3 单个地区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5 用户反馈 |
6.5.1 可视化设计 |
6.5.2 可用性评价 |
6.5.3 相关建议 |
6.6 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层次关联交互模型的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 |
7.1 引言 |
7.2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 |
7.2.1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建模 |
7.2.2 层次间的交互约束 |
7.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设计 |
7.3.1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需求分析 |
7.3.2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可视化设计方案 |
7.3.2.1 可视分析管线 |
7.3.2.2 总体概览 |
7.3.2.3 配色方案 |
7.3.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技术 |
7.3.3.1 基于标签云的病虫害种类视图 |
7.3.3.2 不同地区各等级病虫害发生分布视图 |
7.3.3.2.1 基于环形堆栈图的可视化方法 |
7.3.3.2.2 基于雷达图的可视化方法 |
7.3.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关系视图 |
7.3.3.4 病虫害发生在不可标注地域的分布视图 |
7.3.3.5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视图 |
7.3.3.6 病虫害在各地区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 |
7.3.4 可视化相关辅助设计 |
7.3.4.1 地区和病虫害种类选择器 |
7.3.4.2 交互设计 |
7.4 案例研究 |
7.4.1 研究区概况 |
7.4.2 数据来源 |
7.4.3 案例1: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
7.4.4 案例2:某种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
7.4.5 案例3:某地区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
7.4.6 案例4:某地区某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
7.5 用户反馈 |
7.5.1 可视化设计 |
7.5.2 可用性评价 |
7.5.3 相关建议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MCMVLR模型的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 |
8.1 引言 |
8.2 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8.3 基于MCMVLR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
8.3.1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需求分析 |
8.3.2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设计方案 |
8.3.2.1 可视分析管线 |
8.3.2.2 数据流模型 |
8.3.2.3 总体概览 |
8.3.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数据可视化技术 |
8.3.3.1 数据分析模块 |
8.3.3.1.1 数据集统计量表 |
8.3.3.1.2 数据集分布度量 |
8.3.3.1.3 属性间相关关系度量 |
8.3.3.1.4 属性间相关关系评价 |
8.3.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块 |
8.3.3.2.1 研究变量选择 |
8.3.3.2.2 归一化方法选择 |
8.3.3.2.3 多组合线性回归分析 |
8.3.3.2.4 预测分析 |
8.3.4 可视分析交互设计 |
8.4 案例分析 |
8.4.1 案例1:云杉矮槲寄生在天然云杉林内的发病因子分析 |
8.4.2 案例2:气象因子对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影响分析 |
8.5 用户反馈 |
8.5.1 可视化设计 |
8.5.2 可用性评价 |
8.5.3 相关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9.1 引言 |
9.2 可视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
9.2.1 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
9.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9.3 可视分析系统架构设计 |
9.3.1 架构设计原则 |
9.3.2 系统架构设计 |
9.3.3 系统设计模式 |
9.3.4 功能结构设计 |
9.4 技术选型和数据获取 |
9.4.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
9.4.2 实现技术 |
9.4.3 数据获取 |
9.4.4 数据库构建 |
9.5 可视分析系统实现 |
9.5.1 可视数据清洗模块 |
9.5.2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
9.5.2.1 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
9.5.2.2 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聚类可视分析模块 |
9.5.2.3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关联分析模块 |
9.5.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模块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工作总结 |
10.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全球背景 |
1.1.2 适应城镇化与转型发展的经济背景 |
1.1.3 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背景 |
1.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界定与范畴 |
1.3.1 应对气候变化 |
1.3.2 城市空间结构 |
1.3.3 适应 |
1.3.4 研究范畴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
2.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
2.1.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 |
2.2 城市气候变化事实相关研究 |
2.2.1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
2.2.2 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
2.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
2.3.1 减缓气候变化研究 |
2.3.2 应对极端气候研究 |
2.3.3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4.1 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
2.4.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
2.4.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 |
2.5 小结 |
2.5.1 综合评价 |
2.5.2 研究展望 |
第3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
3.1 理论方法基础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系统耦合理论 |
3.1.3 状态空间理论 |
3.1.4 复杂系统理论 |
3.2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测度 |
3.2.1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提出 |
3.2.2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内涵 |
3.2.3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意义 |
3.2.4 城市气候承载力系统特征 |
3.2.5 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 |
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 |
3.3.1 模型构建原则 |
3.3.2 概念模型构建 |
3.3.3 概念模型结构输入要素 |
3.3.4 概念模型模式输出要素 |
3.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块设计 |
3.4.1 情景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事实和情景预测模块 |
3.4.2 关系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关系模块 |
3.4.3 管控模块: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
3.4.4 承载模块: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
3.4.5 适应模块: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模块 |
3.5 小结 |
第4章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
4.1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区域背景 |
4.1.1 滨海城市区域概况 |
4.1.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背景 |
4.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情景与趋势 |
4.2.1 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
4.2.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问题 |
4.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4.3.1 海陆空间增长,外部形态变迁 |
4.3.2 功能向海转移,内部结构重组 |
4.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胁迫 |
4.4.1 填海造地围海化,城市热岛效应 |
4.4.2 功能布局割裂化,城市雨岛效应 |
4.4.3 内部空间工程化,城市干岛效应 |
4.4.4 形态延展临海化,复合灾害效应 |
4.5 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空间发展风险 |
4.5.1 气候变化加剧,滨海城市脆弱性凸显 |
4.5.2 海平面持续上升,滨海城市威胁加剧 |
4.5.3 气象灾害威胁,滨海城市安全危机 |
4.5.4 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海岸侵蚀加速 |
4.5.5 气候环境恶化,滨海系统运行失衡 |
4.6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影响 |
4.7 实证研究: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
4.7.1 厦门区域概况 |
4.7.2 厦门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 |
4.7.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4.7.4 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胁迫与影响 |
4.8 小结 |
第5章 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 |
5.1 我国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特征 |
5.1.1 台风灾害 |
5.1.2 风暴潮灾害 |
5.1.3 暴雨洪涝灾害 |
5.1.4 海平面上升 |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内涵 |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原则 |
5.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数据与方法 |
5.2.4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 |
5.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
5.3.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
5.3.2 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
5.3.3 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
5.4 实证研究:厦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
5.4.1 台风灾害风险区划 |
5.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
5.4.3 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
5.4.4 低温灾害风险区划 |
5.4.5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
5.4.6 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
5.4.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
5.4.8 大雾灾害风险区划 |
5.4.9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
5.5 小结 |
第6章 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
6.1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1.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
6.2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
6.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与构建 |
6.2.2 指标归类标准化与赋权 |
6.2.3 城市气候承载力理论模型 |
6.2.4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气候承载评价模型 |
6.2.5 城市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 |
6.3 实证研究: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
6.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
6.3.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
6.3.3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理想状态确定 |
6.3.4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 |
6.3.5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 |
6.3.6 厦门城市空间适应优化的热点地区确定 |
6.4 小结 |
第7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
7.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
7.1.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
7.1.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
7.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分析 |
7.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
7.2.2 城市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
7.2.3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
7.2.4 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
7.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 |
7.3.1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构成 |
7.3.2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需求 |
7.3.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建构 |
7.3.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组织策略 |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
7.5 实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 |
7.5.1 厦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区划判定 |
7.5.2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需求分析 |
7.5.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福建省森林火灾损失评价与保险费率厘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林业资源 |
2.1.4 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
2.1.5 农林牧渔业发展特征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3 福建省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分析 |
3.1 森林火灾相关指标概念 |
3.2 福建省森林火灾统计分析 |
3.2.1 森林火灾发生动态图分析 |
3.2.2 森林火灾损害率动态分析 |
3.3 福建省森林火灾概率分析方法 |
3.4 福建省森林火灾实证分析 |
3.4.1 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的概率和周期分析 |
3.4.2 森林火灾损害率的概率和周期分析 |
3.5 小结 |
4 福建省各地市森林火灾损失评价 |
4.1 福建省及其各地市森林火灾概况 |
4.2 森林火灾损失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森林火灾经济损失评价方法 |
4.3.1 突变级数法原理 |
4.3.2 突变级数法基本步骤 |
4.3.3 常见的的突变系统类型 |
4.4 突变级数法的改进 |
4.4.1 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2 综合调整法对初始值进行调整 |
4.5 实证分析 |
4.5.1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4.5.2 等级刻度表的计算结果 |
4.5.3 福建省各地市森林火灾的综合值及其排名 |
4.5.4 福建省各地市森林火灾综合值分析 |
4.6 小结 |
5 福建省森林火灾指数保险的构建 |
5.1 福建省森林保险发展历程 |
5.1.1 森林保险业务起步阶段 |
5.1.2 森林保险工作平缓发展阶段 |
5.1.3 森林保险快速发展阶段 |
5.2 森林保险的特点 |
5.3 森林火灾指数的构建方法 |
5.4 实证分析 |
5.4.1 构建指数保险的指标体系 |
5.4.2 森林火灾受害率的形成与指数的建立 |
6 福建省森林火灾保险费率区域化发展研究 |
6.1 森林火灾保险费率厘定 |
6.1.1 森林火灾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 |
6.1.2 森林火灾保险费率的估算 |
6.2 政策性森林保险补贴的区域化研究 |
6.2.1 森林保险补贴的区域分析 |
6.2.2 森林保险补贴分区的指标构建 |
6.3 森林保险补贴分区的实证研究 |
6.3.1 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分区的聚类分析 |
6.3.2 森林保险补贴分区的结果 |
6.4 小结 |
7 结论、讨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与不足 |
7.3 几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指数平滑法Matlab R2013a程序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森林经营企业与兼业林农森林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森林保险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 选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问题 |
1.5 选题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2 福建省森林灾害发生情况与森林保险 |
2.1 福建林业概况 |
2.2 福建省森林灾害概况 |
2.2.1 森林灾害及其分类 |
2.2.2 福建省森林灾害的发生情况 |
2.3 福建省森林保险事业演变过程 |
2.3.1 森林保险开展的起步试点阶段 |
2.3.2 森林保险开展的萎缩停滞阶段 |
2.3.3 森林保险开展的局部恢复阶段 |
2.3.4 森林保险开展的高速发展阶段 |
2.4 福建省森林保险实施方案及存在的差异 |
2.4.1 福建省综合性森林保险实施方案 |
2.4.2 福建省森林保险方案与周边省域森林保险方案的差异 |
3 森林经营企业和兼业林农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理论框架 |
3.1 行为经济学理论思想内容 |
3.2 森林经营主体非理性投保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
3.2.1 认识偏差理论对森林经营者非理性投保行为的解释 |
3.2.2 预期理论对森林经营主体非理性投保行为的解释 |
3.2.3 羊群效应对森林经营主体非理性投保行为的解释 |
3.3 森林经营企业的特点与影响企业投保行为因素的理论分析 |
3.4 兼业林农的特点与影响林农投保行为因素的理论分析 |
4 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研究设计 |
4.1 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取 |
4.1.2 调查内容 |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
4.2.1 变量选取定义与赋值 |
4.2.2 模型的选取与设定 |
5 福建省森林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过程 |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森林经营者买森林保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 森林经营者主观因素与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3 森林经营者风险态度与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4 森林经营者经营情况与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5 森林经营者客观因素与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森林经营者购买森林保险的计量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森林经营者的主观因素对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 |
5.3.2 森林经营者的经营情况对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 |
5.3.3 森林经营者的客观因素对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 |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文章的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实行差别保费补贴,坚持险种差别费率原则 |
6.2.2 创新保险品种、简化投保形式,满足森林经营者的多样化需求 |
6.2.3 借助林区“互联网+”新模式,推广森林保险 |
6.2.4 推行价格保护政策,稳定森林经营者的收入 |
6.2.5 采取差异化的森林保险制度体系与推广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森林经营企业森林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 兼业林农森林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经历与成果 |
四、福建森林灾害经济损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对农户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海巍.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2]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吕飞.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3]基于人工智能的山洪灾害风险早期识别研究[D]. 张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广西林木资产火灾保险理赔评估方法与实践研究[D]. 刘桂安. 广西大学, 2019(06)
- [5]冰冻灾害对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影响的研究[D]. 陈杰. 广西大学, 2019(06)
- [6]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D]. 杨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D]. 郑开雄. 天津大学, 2018(06)
- [9]福建省森林火灾损失评价与保险费率厘定研究[D]. 吴柳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10]森林经营企业与兼业林农森林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以福建省为例[D]. 卢熙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