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共振成像技术获诺贝尔奖的哲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杰[1](2021)在《普通高校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规律及其神经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造力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创造力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大学阶段,由于个体和创造力有关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因此,这一阶段是人一生中创造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有鉴于此,“为创新而教”就成为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然而,尽管大量的研究均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创造力的个体差异以及神经基础等,但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普通高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变化一直以来并未受到足够关注,这方面缺少实证研究的证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延缓了创新教育的发展。本研究结合横断和加速追踪设计,从问题解决和问题提出两个层面,通过开展两类具体研究(共12项子研究)来探讨普通高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变化及其神经基础,以期助推普通高校的创新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增值效应。研究一采用横断设计考察普通高校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其神经基础。其中,子研究1招募某普通高校一年级至四年级446名有效被试参与研究,分别比较了不同年级学生在发散思维(子研究1a)以及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子研究1b)两个方面的差异性。子研究2从子研究1的被试中招募到148名志愿者参与研究,对他们在创造性思维任务中的行为表现和脑灰质(子研究2a)、脑白质结构(子研究2b)和脑静息态功能数据(子研究2c)进行关联分析。研究二采用加速追踪设计考察普通高校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其神经基础。其中,子研究3招募到178名被试参与研究,研究分别比较了不同年级大学生一年前和一年后在发散思维(子研究3a)以及问题提出任务(子研究3b)上的总分和各维度分的差异性。子研究4从子研究2的被试中招募到33名志愿者参与研究,对他们在创造性思维任务中的行为表现和脑灰质(子研究4a)、脑白质结构(子研究4b)和脑静息态功能数据(子研究4c)进行关联分析。子研究5基于一年级被试的数据进行了脑-行为指标的预测分析。结果如下:大学生发散思维的变化规律:子研究1a和3a均发现,大学生的发散思维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大一学生发散思维的年级变化显着,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在入学一年后均显着降低。但是,关于大四学生的年级变化,加速追踪设计(子研究3a)的结果和横断设计(子研究1a)的结果稍有区别,研究发现大学生升入大四后的发散思维强于大三时,这致使大学生发散思维的变化曲线呈现出先下降后略有回升而非持续下降的整体趋势。专业类别以及性别等对大学生发散思维有一定的影响,但模型分析表明年级因素是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发散思维总分和流畅性上的得分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本研究数据得到的大学生发散思维的变化规律可以反映普通高校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情况。大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变化规律:子研究1b发现,即使控制了专业类别、性别和智力,大学生在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任务上的总分和各维度分均表现出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年级效应特别是大一和大四间的年级效应最为显着,大四学生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明显弱于大一学生。子研究3b也得到了相似的年级效应,大一学生与其余三个年级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差异最为显着,大一学生显着强于其余三个年级的学生。与子研究1b不同的是,基于追踪设计的数据也显示大四学生在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上的回升。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规律的神经基础:对脑灰质形态结构和行为数据的关联分析发现,右中央后回体积与发散思维流畅性、独特性得分显着正相关,与问题提出流畅性、变通性得分和总分显着正相关。对脑静息态功能和行为数据的关联分析发现,右小脑(簇8)的局部一致性与发散思维流畅性、问题提出流畅性、问题提出变通性以及问题提出总分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对脑区间结构连接和行为数据的关联分析发现,左侧丘脑放射束FA平均值与问题提出流畅性、变通性得分和总分均正相关;右侧下额枕束AD平均值与发散思维独特性正相关。探索性预测分析发现,全脑体积、左小脑灰质体积和左侧丘脑放射束FA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较好的预测作用,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一年后、二年后)没有预测作用。但整体上,预测分析的被试人数偏少(分别为37、12、9),预测分析的结果有待更大样本量的重复验证。本研究结果表明:1)专业类别、性别与普通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发散思维和问题提出能力上的差异性有一定关系,但年级因素是解释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发散思维和问题提出能力上的差异性的最重要因素。2)普通高校大学生发散思维发展呈现非线性趋势,具体表现为:入学一年后急剧减弱,随后缓慢下滑,到大四时逆转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回升。3)普通高校大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呈现非线性趋势,发展轨迹和其发散思维的变化相似。4)右中央后回的体积、右小脑的局部一致性、左侧丘脑放射束和右侧下额枕束的微观结构变化可能是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变化的神经基础。结果提示:个体创造性思维在大学期间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郭茂森[2](2021)在《扫描金刚石氮-空位色心显微镜的研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发展高灵敏度与高分辨率的磁成像技术对于凝聚态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金刚石中的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色心是一种重要的测磁传感器,其在室温下显示出优异的光学性质与量子相干性质。基于NV色心的磁成像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综合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研究与应用。NV色心作为量子磁传感器,测量静磁场时灵敏度一般为~μTHz-1/2,测量交变磁场时灵敏度一般为~10nTHz-1/2。由于NV色心电子自旋局域在原子尺度内,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搭建的扫描NV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using NV center,NV-SPM)可以实现纳米级的空间分辨率。通过NV色心的塞曼效应可以定量得知磁性样品表面杂散磁场矢量信息;NV色心可稳定工作在低温4K到高温1000 K的环境中,并且其自身产生的磁场在距离10 nm处时仅为1 μT,因此对样品的磁性特征几乎无干扰。正因如此,近年来NV-SPM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展现巨大的应用潜力。本人博士期间主要精力集中在三个方面:扫描NV探针显微镜的研制和建设,探针的制备和装配,以及NV-SPM的科学应用。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研究阶段。1.结合基于石英音叉的AFM和光探测磁共振(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ODMR)技术,自主搭建并完善了扫描NV探针显微镜,对其工作模式、稳定性、成像方法等技术作出了详细的讨论。2.基于NV色心的探针是决定NV-SPM成像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其中结合石英音叉的金刚石探针近几年应用最为广泛。在本论文中,我们把金刚石探针基片设计成阵列纳米柱子(nanopillar)的样式,具有等效NV产率高、可简单处理成单nanopillar探针以及可以方便拆解清洗后重新使用等优势。因此,我们设计的新型探针具有高度灵活性,比较适合商用。3.基于NV-SPM平台与实验室制作的NV探针,本人博士期间开展了以下几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生物领域,对肝癌细胞HepG2中内源铁蛋白进行了高空间分辨磁成像。铁蛋白产生的磁噪声引起NV的T1降低,基于此实现了对铁蛋白~10 nm空间分辨率,采用合适模型定量得知了磁噪声强度。这一成果有潜力应用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由于NV-SPM平台对磁畴具有高分辨成像的优势,研究了电场对CoFeB体系下单个磁斯格明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电场可以引起磁斯格明子的形变与产生湮灭,且调控具有非易失性和一定的可逆性,同时我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的唯象解释。这一研究有助于低功耗自旋电子学器件的研发。·在宇宙学领域,NV-SPM平台甚至可以探索超出宇宙标准模型的速度相关的新奇自旋相互作用——类轴子作为其相互作用媒介,是暗物质候选者之一。石英音叉粘连熔融石英作为速度源,NV色心作为自旋,对自旋与速度相互作用模型的耦合参数做出了进一步的限定——在200μm力程下提升了超过4个数量级。
丁杨[3](2021)在《因果推断在科学计量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相关性分析成为科学计量学中的基本研究方法,学者们发现相关性并不能代表因果性,且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在具体问题解决或政策建议决策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因果推断如何应用到科学计量学中。因果推断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在允许研究者们对事件间的演变和内在逻辑关系过程有一个认知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为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干预指导和决策分析等。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因果推断的研究现状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三种常见因果推断方法:格兰杰因果推断、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在捕捉因果效应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数学推导和具体实施步骤。同时,本文将三种方法以实证分析的方式引入到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当中:1、以《柳叶刀》期刊为研究对象,本文将格兰杰因果应用到科学出版物的下载量和被引次数间关系的研究当中,并从高低被引论文、不同被引模式及不同类型论文三个视角出发,进一步探索了不同类别论文的下载量和被引次数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差异性间的因果效应。结果表明,论文下载量与被引次数间具有较为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果关系且倾向于双边因果关系双向影响;相较于月度下载量和月度被引次数,月度累计下载量和月度累计被引次数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果关系更加显着。相较于低被引文章,高被引论文的下载量和被引次数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尤为明显且倾向于双边因果关系双向影响。同时,月度下载量与月度被引次数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果关系受不同被引模式的影响,被引次数峰值位于引文生命周期的位置往往会决定月度下载量和月度被引次数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向。此外还发现,月度累计下载量与月度累计被引次数间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果关系与二者的增速有关,在相同时间段内,增速较高的指标往往会影响是增速较低的指标的格兰杰原因。2、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例,本文将倾向得分匹配法应用到诺奖的引文效应研究当中。结果表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对获奖者科学出版物的被引次数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当一篇文章发表后,若其作者获得诺贝尔奖,将显着提升其获奖前文章的被引次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能够提升物理学领域中大部分研究领域的科学出版物的被引次数,极大促进了这些获奖者的物理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和新知识的发现。3、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医学基金为例,运用双重差分法捕捉了获得NIH基金对科学出版物被引次数的因果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总体来看,NIH基金对于医学研究人员的文章被引次数具有显着的因果效应;不同类型的NIH基金对文章被引次数的因果效应也存在差异,其中,用于学生科研训练的基金项目对资助者文章被引次数的促进程度最大;医疗服务水平较高国家的研究人员在获得NIH资助后的被引次数增加更加明显,使用传播较广的英语书写文章同样更加能提升知识的传播力;更加专注于医学研究的医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获得NIH基金后,其文章被引次数增长最高。
李鸽[4](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认为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原军超[5](2020)在《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文中指出现代认知科学促进了神经生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跨学科沟通与整合,形成了神经人类学(Neuroanthropology)研究范式,以研究生理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以及文化的生物学基础。脑与神经系统不仅是生物器官亦是文化器官,其发育过程持续经历着文化的塑造,文化深深影响着基因表达和细胞水平的发育过程。大脑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是神经人类学的核心研究领域,该领域探索先天与后天、生物学机制和文化符号的交互影响,将社会文化神经科学与心理人类学、文化心理学相结合,批判性的分析心理、行为和自我。通过对特定的神经文化现象进行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每一种现象都可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动态机制。神经人类学的研究改写了我们对人类能力的理解,比如研究冥想与禅修这样的练习是如何形成和依赖神经功能的,并检查成瘾和自闭症等病理学的交互本质。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禅修实践和经验的神经生理过程日益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定义禅修,使其适用于不同文化。为了更专注于禅修的普遍属性,需要我们将定义局限于精神行为,尤其是那些产生被认为具有禅修品质的意识状态的行为。有效的禅修定义可以用现象学和神经生理学的术语来表述,即转换为神经现象学的语言。禅修文化通过仪式化过程使现实的文化理论与个体主体性相协调,以便具体化和确认社会的世界观,并通过动态变化重建和谐和意义的循环。不同社会发展或借用了包含禅修的程序,通过训练持续关注一系列精神符号的技巧以唤起文化规定的经验。不同禅修系统通过培养特定的经验和意识状态,从而以社会要求和认可的、符合社会世界观的方式影响个人发展。因此,无论禅修是由个人进行还是由群体共同练习,传统的禅修系统表达的是社会过程,其实践的目标、设计、仪式、地点和时间,以及对由此产生的经验和见解的解释,都是由社会各自的集体目的而决定的。佛教与科学之间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的交流,佛教为科学提供了新的资料和启迪,科学为佛教的现代转型提出了挑战并提供了切实的语言和工具。在与科学的交流过程中,佛教的观念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二十世纪末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使得佛教的诸多理论与修持方式获得了某种证明,并且佛教又实际上影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认知科学革命,尤其是影响了意识经验与现象学转向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因为对还原论取向的不满,所以将关注点主要集中于解决意识的“难”问题,以弥合早期研究中所忽视的解释的鸿沟,即寻找意识过程伴随的经验何以可能的依据。其中有代表性的即是瓦雷拉所提出的神经现象学进路,其将第一人称现象学与第三人称神经科学进行整合,通过现象学研究来丰富对意识经验的理解,通过神经科学实验来揭示其神经动力学机制,目的在于在神经科学背景下缩小主观经验和大脑过程之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距离,通过建立主观经验和神经生物学之间动态的相互制约来弥补还原论的缺陷,弥合意识问题的解释鸿沟。神经现象学的建立过程中,佛教的理论和禅修经验一直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不仅为其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持,而且又是证明其有效性的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在佛教与认知科学交流的背景下,以藏传佛教禅修经验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和总结禅修与神经现象学的互惠整合。本研究主体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核为参照点,论述佛教何以可称为某种科学,以及论述现代佛教转型中,科学化建构是其主要问题,并且揭示佛教与科学形成合作关系过程中,相互之间抱持的观点和态度,在这一历程中上座部佛教完成了现代转型,之后藏传佛教的异军突起,承担了与科学对话的重任,并且推动了以认知科学为核心的意识研究领域的发展。第二章的关注点在于瓦雷拉及其创建的神经现象学研究取向。在梳理瓦雷拉的人生经历的同时,重点关注于其所受到的现象学与佛学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体现在其思考与研究过程中。在论述意识经验的神经现象学研究时,我们关注到文化取向的神经现象学,但是把研究视角集中于认知科学的内在解释困境,即查尔默斯所提出的意识的“难”问题,以及瓦雷拉对此问题所进行的神经现象学解答。第三章主要论述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与佛教理论的内在关系,包括通过免疫研究提出的自创生理论与认知的关系、认知科学研究中的自我的无根基性和具身生成所对应的佛教无我与缘起性空,并且在神经现象学视角下论述现代认知科学中所蕴含的佛法。第四章以高曼和戴维森两位学者为切入点,通过他们学习佛教禅修的历程,论述禅修如何进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视野,以及所进行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和取得的研究结果。第五章主要阐释第一人称现象学研究视角下的藏传佛教禅修,重点在于讨论禅修的模式和经验研究的切入点以及对其进行的认知现象学分析。第六章阐述神经现象学将第一人称现象学与第三人称神经科学方法论整合过程中,以藏传佛教禅修为研究对象所拓展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包括禅修经验的神经科学基本框架、专注力禅修的认知与神经动力学、禅定的神经机制、禅修自发视觉表象的神经基础、拙火瑜伽的神经生理研究、藏传佛教与上师加持的大脑间神经同步性机制、禅修诱发濒死体验的心理测量研究等内容。最后,我们以他者的视角凝视佛教与科学对话的交汇与错位,并认为在现象学悬置的态度下,二者在开放性的空间中能够在未来更为深入地进行互惠整合。
张铧予[6](2019)在《汤普森心智哲学自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在在心智哲学的研究中,有一部分学者强调认知的生物基础,他们认为意识是一个生物现象,它出现在一个有生命的生物体中,所以对于心智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研究。这个立场使我们必须重新面对“身心关系”这个经典的形而上学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当代心智哲学研究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自我是什么”这一问题,当代心智哲学的部分研究者们达成了一个共识——自我是一场流动的盛宴。首先神经科学对意识的神经基础的尝试性探索是我们对自我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但是自我意识不可以被消解为神经元细胞的机械活动(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是取消主义),更不可以像传统哲学家们把自我视为一个实体(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是二元论)。对此,汤普森通过佛学和神经科学的对话,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构建。汤普森通过佛学第一人称在场的角度和科学第三人称对象化的角度对比研究,论述了龙树在《中论》Mūlamadhyamakakārikā中说出的真谛——自我意识是在与周围物质环境的互动中,不断自我生成,不断实现,并不断消失的过程。在论文中,围绕汤普森的最新研究,探索“作为生命过程的自我是怎么生成的?汤普森的自我观下自我的价值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当代对自我问题的研究离不开意识,我将先从汤普森的研究中提取他对意识的分析,并进行分类解读,尝试理清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然后列举汤普森对笛卡尔精神实体和神经虚无主义的批判,以证明自我既非独立的精神实体,同时也不是纯粹的物质实体。之后,我将阐述汤普森通过对龙树学说的继承,用佛学理论因缘而起的概念建立新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认为:自我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实体,自我是在环境、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化的一个生命过程。最后一部分,我将在前面几个部分构建成的新自我观的基础上分析自我的价值,这种价值恰恰也体现了自我的具身性和生成性。同时通过冥想的科学实验,我们看到生命的主观能动性,在冥想的过程中发现我们是如何自我觉知、自我感受,并且通过冥想实现自我控制。
蔡诗灵[7](2019)在《克里克和埃德尔曼的意识研究思想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岁月中,意识问题一直像一个迷宫,吸引着无数先贤竞相探索。人们对意识的研究不仅限于哲学及心理学领域,并在当代开始走入神经科学的视野。回顾当代意识科学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将其划为两个重要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此时行为主义已经从认知科学的研究舞台退场,新范式兴起,人们开始关注意识体验与特定脑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科学实验的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家去尝试揭开意识的神秘面纱;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随着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神经影像学等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神经科学家开始探索意识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明确地将意识问题作为一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各种意识研究理论相继提出,其中克里克和埃德尔曼完成了意识科学研究的诸多开拓性工作。克里克和埃德尔曼有着十分相似的科学研究经历,他们早期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生物学领域。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二者的研究重心转向意识科学领域,并出版了一系列着作阐明他们对意识的看法。毫无疑问,克里克和埃德尔曼是意识的科学研究的领路者与奠基人。在他们的影响下,科学界开始涌现出大量有关意识的神经基础的研究。本文旨在分析克里克和埃德尔曼对意识科学的发展所做的引领工作,通过比较两人意识研究思想的异同,指明其对整个意识科学发展史的重要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回顾了意识科学近一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它既迎来“黄金时期”,也存在“黑暗时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许多神经科学家所从事的意识研究工作为拨开意识问题的迷雾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克里克和埃德尔曼借力于神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踏上意识的科学研究荆棘之路,迈出人类在意识科学研究的重要一步。第二章从论述无意识现象着手,指出无意识对实现有意识现象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理解意识现象做铺垫。通过对比无意识现象和有意识现象的区别,引出克里克和埃德尔曼两人对意识的定义及其功能的不同看法,为下文对比两人研究思路的异同做准备。第三章主要从克里克和埃德尔曼的意识研究重心出发来论述两人的意识研究思路的异同。克里克选择视觉作为意识研究的突破口,寻找大脑产生意识的最小神经机制,而埃德尔曼则站在演化的角度,提出一个全脑理论用于解释大脑产生意识的整体神经机制。第四章比较了克里克和埃德尔曼意识研究框架的异同。克里克的理论框架由十条工作假设组成。这个框架基于克里克对视觉意识的研究,并用于指导寻找大脑中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埃德尔曼将自己的研究框架称之为自然化意识研究框架,其框架的核心为“动态核心”假说。在这部分,还将补充他们各自的合作者克里斯托弗·科赫和朱利奥·托诺尼对其意识研究工作的推进。在第五章中,通过上文对克里克和埃德尔曼意识研究工作的对比,揭示他们两者的不同哲学立场,即从意识研究的形而上学维度出发,分析克里克还原主义立场与埃德尔曼的非还原主义的立场对他们意识研究带来的重要影响。第六章对克里克和埃德尔曼的意识研究思想进行总结及评价。克里克和埃德尔曼是意识科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是当代意识神经科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们的意识研究思想对意识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比较两者的意识研究的异同,进一步明确他们在意识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同时有助于系统理解他们为当代意识研究所提供的指导框架。
刘治平,王怡娟[8](2018)在《生物医学工程学与诺贝尔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开发利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问题的新兴学科。它高度融合了生物、医学、工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针对生物医学中的重要问题,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加以解决,因此它是典型的交叉学科。通过整理和总结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相关诺贝尔奖,从获得这一科学研究最高奖项的新角度,梳理出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工作,以及其为今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人才教育培养所带来的有益启示。
朱安远[9](2018)在《对《折桂诺贝尔奖的最短科学论文》一文的质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小精悍并承载着重大科学发现(发明)的论文时常被学者们所津津乐道,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举世公认的最具权威、最有学术声望和影响力最大的世界级最高科技大奖。邢志忠《折桂诺贝尔奖的最短科学论文》一文对获诺奖科学论文篇幅最短排行榜的探讨很有意义,当属诺学研究范畴,只可惜该文作者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笔者以实际案例的客观事实阐明文中的结论并不成立,同时对有关该问题的若干谬误予以剖析,考据辨析时力求严谨而严密。
林玲[10](2016)在《新颖神经技术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深部脑刺激(DBS)、脑机接口(BC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为代表的新颖神经技术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社会影响巨大等特点,引发的伦理问题可分为一般性和特殊性两大类。在中外文献中,前者得到较多的伦理讨论,但对后者的考察却相对零散,在基本概念、观点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在一般性伦理问题方面,本文区分了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探讨了新颖神经技术应用中使用者自主性受限的两种可能情形。在特殊性伦理问题方面,本文选择了意外发现、思想隐私、责任认定和人格同一性等新颖伦理议题。作者主张:向受试者告知fMRI意外发现可以得到伦理辩护,但fMRI技术不可用于司法鉴定。BCI设备尚不能主动发出行为意图、且厂家设置了风险阈值时,BCI使用者需要为其行为负责。BCI对“人”本体论冲击主要体现在对“自我认知”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在使用BCI技术过程中,依据生理标准和记忆标准来判定一个人的同一性是否发生变化。随着自我构成要素的思想隐私不断被解构和揭示,个体可能会逐渐丧失“自我”,甚至削弱人类尊严。基于上述伦理问题分析,作者建议借助可接受的风险/受益比、尊重自主性、隐私保护、公正分配、责任担当等5个伦理准则来构建评价新颖神经技术之伦理学分析框架。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获诺贝尔奖的哲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共振成像技术获诺贝尔奖的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高校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规律及其神经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创造力概述 |
1.2 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
1.3 创造力的神经基础 |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的创新点 |
2.4 研究意义 |
第三章 普通高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其神经基础的横断研究 |
子研究1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变化规律 |
3.1 子研究1a大学生发散思维的变化规律 |
3.2 子研究1b大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变化规律 |
子研究 2 普通高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神经基础研究 |
3.3 子研究2a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规律与脑灰质形态结构的关系 |
3.4 子研究2b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规律与脑白质微结构的关系 |
3.5 子研究2c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规律与脑静息态功能的关系 |
第四章 普通高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追踪研究 |
子研究3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变化规律 |
4.1 子研究 3a大学生发散思维发展变化的追踪研究 |
4.2 子研究 3b大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追踪研究 |
子研究 4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变化的神经基础的追踪研究 |
4.3 子研究 4a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变化与脑灰质形态结构关系的追踪研究 |
4.4 子研究 4b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变化与脑白质微结构变化关系的追踪研究 |
4.5 子研究 4c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变化与静息态功能关系的追踪研究 |
子研究5 脑多模态指标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预测分析 |
4.6 子研究5a 脑多模态指标对一年级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预测分析 |
4.7 子研究5b 脑多模态指标对一年级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预测分析 |
第五章:综合讨论和结论 |
5.1 讨论 |
5.2 本研究结论 |
5.3 本研究贡献和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扫描金刚石氮-空位色心显微镜的研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磁性材料成像方法 |
1.1.1 克尔显微镜 |
1.1.2 电子显微镜 |
1.1.3 中子散射 |
1.1.4 X射线显微镜 |
1.1.5 扫描探针显微镜 |
1.2 本章小结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金刚石NV色心 |
2.1 金刚石 |
2.2 NV色心的形成 |
2.3 NV色心的电子结构 |
2.4 NV色心的性质 |
2.4.1 光学性质 |
2.4.2 自旋性质 |
2.5 NV色心弛豫过程 |
2.5.1 纵向弛豫时间 |
2.5.2 横向弛豫时间 |
2.6 空间定位 |
2.6.1 利用梯度磁场量子调控超分辨 |
2.6.2 利用硅针尖定位NV色心 |
2.7 NV-N耦合 |
2.8 NV测磁学 |
第3章 扫描NV探针显微镜 |
3.1 原子力显微镜 |
3.2 基于QTF的AFM |
3.2.1 用于形貌成像 |
3.2.2 用于磁场成像 |
3.2.3 线路图 |
3.3 光探测磁共振ODMR |
3.3.1 共聚焦光路 |
3.3.2 微波 |
3.3.3 外磁场 |
3.4 扫描NV显微镜 |
3.4.1 工作模式 |
3.4.2 调平分析 |
3.4.3 机械稳定性 |
3.5 扫描NV显微镜磁成像方法 |
3.5.1 采样方法 |
3.5.2 扫描方法 |
3.5.3 空间分辨率 |
3.5.4 NV-样品距离的定位 |
3.5.5 技术难点 |
3.6 金刚石探针 |
3.6.1 金刚石纳米柱 |
3.6.2 金刚石探针基片 |
3.6.3 石英音叉 |
3.6.4 金刚石探针的装配及测试 |
3.6.5 金刚石探针进一步处理 |
第4章 单细胞铁蛋白纳米磁成像 |
4.1 背景 |
4.2 实验原理 |
4.3 单细胞内铁蛋白的纳米磁成像 |
4.3.1 细胞样品的制备 |
4.3.2 实验设备 |
4.3.3 NV磁成像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联合成像 |
4.3.4 铁蛋白簇的高分辨磁成像 |
4.4 数据分析 |
4.4.1 重构磁场强度 |
4.4.2 分辨率分析 |
4.5 结论与展望 |
4.5.1 结论 |
4.5.2 展望 |
第5章 电场调控磁斯格明子动力学 |
5.1 斯格明子 |
5.1.1 背景 |
5.1.2 分类 |
5.1.3 产生机制 |
5.1.4 调控 |
5.1.5 扫描NV显微镜研究斯格明子 |
5.2 实验 |
5.2.1 材料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
5.2.2 观察斯格明子的产生 |
5.2.3 单个斯格明子的高分辨磁成像 |
5.2.4 斯格明子的跳变 |
5.2.5 斯格明子随外磁场精细演化 |
5.2.6 电场调控形变 |
5.2.7 电场调控产生 |
5.3 展望 |
第6章 展望与总结 |
6.1 自旋-质量相互作用的探索 |
6.1.1 背景 |
6.1.2 实验 |
6.2 低温扫描NV显微镜 |
6.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NV-~(14)N体系 |
A.1 理论计算 |
A.2 Hz精度测量 |
附录B 重构磁场矢量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因果推断在科学计量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领域研究评述 |
1.3.1 格兰杰因果推断 |
1.3.2 倾向得分匹配法 |
1.3.3 双重差分法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介绍 |
2.1 格兰杰因果推断 |
2.1.1 平稳性检验 |
2.1.2 确定滞后阶数 |
2.1.3 协整关系分析 |
2.1.4 格兰杰因果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2.1.5 格兰杰因果效应的估计 |
2.2 反事实框架下的倾向得分匹配法 |
2.2.1 选择性偏倚 |
2.2.2 反事实与平均因果效应 |
2.2.3 倾向得分的估计 |
2.2.4 匹配方式的选择 |
2.2.5 基于标准偏差的匹配效果检验 |
2.2.6 倾向得分匹配的统计意义分析 |
2.3 反事实框架下的双重差分法 |
2.3.1 双重差分法的前提假设 |
2.3.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构造 |
2.3.3 平行趋势假定的验证 |
2.3.4 平均干预效应的估计与安慰剂检验 |
2.3.5 双重差分法的基本思想 |
2.4 格兰杰因果与反事实框架下的因果之间的区别 |
第三章 格兰杰因果的实证研究 |
3.1 案例选取及背景 |
3.2 数据获取 |
3.3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文章下载量和被引次数的关联关系 |
3.4.2 下载量和被引次数时间序列长度与关联关系 |
3.4.3 高、低被引视角下文章下载量和被引次数的关联关系 |
3.4.4 不同被引模式文章下载量和被引次数的关联关系 |
3.4.5 文章的下载量和被引次数的关联关系—进一步对文章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研究 |
4.1 案例选取及背景 |
4.2 数据获取 |
4.3 话题分类与可忽略性假设的验证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诺贝尔奖引文效应的因果效应分析 |
4.4.2 诺贝尔奖引文效应的显着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重差分法的实证研究 |
5.1 案例选取及背景 |
5.2 数据获取与偏差处理 |
5.3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置 |
5.4 结果分析 |
5.4.1 基金对科研产出的因果效应的概述 |
5.4.2 基金类型角度下基金对科研产出的因果效应分析 |
5.4.3 国家和语言视角下基金对科研产出的因果效应分析 |
5.4.4 机构视角下基金对科研产出的因果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 |
6.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4)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小结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
2.1.1 创新与创造 |
2.1.2 思维、精神、意识 |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
2.2.1 开拓性 |
2.2.2 阶段性 |
2.2.3 综合性 |
2.2.4 可塑性 |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人类学的经验转向的现象学影响 |
2、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 |
3、国外禅修的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 |
3.1 禅修与神经现象学 |
3.2 禅修的神经科学研究 |
3.3 禅修的心理治疗研究 |
4、国内神经现象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
5、问题提出 |
6、研究内容 |
7、研究方法 |
8、研究的不足 |
第1章 西方佛教的科学化建构及其认知阐释 |
第2章 主体具身化的感官经验探索与神经现象学 |
2.1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现象世界的探索者 |
2.2 神经现象学与意识经验研究 |
2.2.1 文化神经现象学 |
2.2.2 瓦雷拉的神经现象学 |
第3章 自我与无我: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基础 |
3.1 神经现象学的生物理论:自我的自创生与认知 |
3.2 神经现象学的认识论基础:具身认知与缘起性空 |
3.3 神经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未来 |
第4章 身体体验的文化转译:藏传佛教禅修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相遇 |
4.1 沉思神经科学的产生 |
4.2 沉思神经科学的经典实验研究 |
第5章 藏传佛教禅修经验与身体感的现象学意义 |
5.1 禅修经验地方性知识的跨文化不变性探索 |
5.2 禅修主体内感官经验的认知现象学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跨文化主体的感官经验: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领域 |
6.1 禅修经验的神经科学框架 |
6.1.1 专注力禅修 |
6.1.2 开放式监控禅修 |
6.1.3 FA和OM的神经动力学 |
6.2 专注力禅修的认知与神经动力学 |
6.3 禅定(Jhana):自我奖赏系统与默认感觉意识 |
6.4 禅修自发视觉意象的神经基础 |
6.4.1 禅修光体验 |
6.4.2 禅修自发表象 |
6.5 拙火瑜伽的神经生理研究 |
6.6 大脑间神经同步性:从藏传佛教辩经到上师加持 |
6.6.1 藏传佛教辩经 |
6.6.2 上师加持 |
6.7 禅修诱发濒死体验的心理测量研究 |
总结:跨文化的身体与意识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汤普森心智哲学自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0.2 心智哲学自我问题佛教方向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4 论文研究任务 |
第1章 汤普森意识问题研究的分类解读 |
1.1 状态意识 |
1.1.1 佛学视阈下的状态意识 |
1.1.2 对状态意识的科学探索 |
1.2 反思意识 |
1.2.1 佛学视阈下的反思意识 |
1.2.2 对反思意识的科学探索 |
1.3 生物意识 |
1.3.1 佛学视阈下的生物意识 |
1.3.2 对生物意识的科学探索 |
1.4 纯粹意识 |
1.4.1 冥想中的纯粹意识 |
1.4.2 死亡现象学 |
1.5 意识的主观性 |
第2章 汤普森对原有基础自我理论的回应 |
2.1 对笛卡尔精神实体的回应 |
2.2 对神经虚无主义的回应 |
2.3 对于五蕴即我和非我的批判 |
第3章 汤普森因缘而起的自我观 |
3.1 自我构建 |
3.1.1 细胞的生成 |
3.1.2 自我的神经机制 |
3.1.3 社会性自我构建 |
3.1.4 自我投射 |
3.2 因缘而起 |
3.2.1 佛学经验分类方法 |
3.2.2 生成主义的佛学基础 |
3.3 佛说无我 |
3.3.1 瑜伽行派观点 |
3.3.2 中观应成派的观点 |
第4章 汤普森对冥想的研究:自我的觉醒——开悟 |
4.1 日常状态下的心智恍惚 |
4.2 冥想状态下的聚焦心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克里克和埃德尔曼的意识研究思想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意识科学一百年 |
1.2 当代意识科学的开拓者:克里克与埃德尔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对意识现象的不同理解 |
2.1 无意识 |
2.2 意识的定义 |
2.3 意识的功能 |
3 意识研究思路的异同 |
3.1 意识的神经相关物 |
3.2 神经元群选择理论 |
4 意识研究框架对比 |
4.1 克里克的十条工作假设 |
4.2 埃德尔曼的自然化意识研究框架 |
5 两者哲学立场的差别 |
5.1 克里克:还原主义 |
5.2 埃德尔曼:蕴含关系学说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生物医学工程学与诺贝尔奖(论文提纲范文)
1 与生物医学工程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2 与生物医学工程相关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3 与生物医学工程相关的诺贝尔化学奖 |
4 结论 |
4.1 BME学科的重要性 |
4.2 BME跨学科教育的必要性 |
4.3 BME的未来 |
(9)对《折桂诺贝尔奖的最短科学论文》一文的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获诺奖科学论文篇幅最短排行榜的新发现 |
3 有关获诺奖科学论文篇幅问题若干谬误的剖析 |
4 结束语 |
(10)新颖神经技术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新颖神经技术伦理问题及其挑战 |
1.1 神经伦理学研究概述 |
1.1.1 观察论文数量变化及作者分布 |
1.1.2 学术兴趣点 |
1.2 新颖神经技术的特点 |
1.2.1 选取的新颖神经技术 |
1.2.2 新颖神经技术特点 |
1.3 新颖神经技术伦理挑战 |
1.3.1 国际研究探讨全面 |
1.3.2 国内尚未开展系统研究 |
1.3.3 选题思路 |
第二章 主要伦理问题分析 |
2.1 权衡“风险”与“受益” |
2.1.1 风险及其规避 |
2.1.2 受益分析 |
2.1.3 寻求可接受的“风险—受益”比 |
2.2 知情同意问题 |
2.2.1 自主性受限的两种可能 |
2.2.3 获得有效知情同意的策略 |
2.3 意外发现的告知难题 |
2.3.1 fMRI技术意外发现的特点和后果 |
2.3.2 意外发现的告知难题 |
2.3.3 告知的策略 |
2.4 责任认定问题 |
2.4.1 责任定义及分类 |
2.4.2 反对fMRI技术用于司法实践的理由 |
2.4.3 确定BCI使用者责任认定的标准 |
2.5 人格同一性问题 |
2.5.1 对个体的多重影响 |
2.5.2 对“人格同一性”的再认识 |
2.6 思想隐私泄露 |
2.6.1 思想隐私的定义及特点 |
2.6.2 思想隐私的获取途径 |
2.6.3 泄露思想隐私的后果 |
2.6.4 思想隐私保护的策略 |
第三章 评价新颖神经技术之伦理学框架 |
3.1 伦理准则 |
3.1.1 风险/受益比 |
3.1.2 尊重自主性 |
3.1.3 隐私 |
3.1.4 公正 |
3.1.5 责任 |
3.2 伦理准则之间的关联与冲突 |
3.2.1 伦理准则之间内在关联性 |
3.2.2 摆脱伦理难题的思路 |
3.3 适用范围及局限性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中英文术语对照 |
致谢 |
四、磁共振成像技术获诺贝尔奖的哲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高校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规律及其神经基础[D]. 李永杰.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扫描金刚石氮-空位色心显微镜的研制及其应用[D]. 郭茂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因果推断在科学计量学中的应用研究[D]. 丁杨.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5]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D]. 原军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6]汤普森心智哲学自我问题研究[D]. 张铧予. 湘潭大学, 2019(12)
- [7]克里克和埃德尔曼的意识研究思想之比较[D]. 蔡诗灵. 浙江大学, 2019(12)
- [8]生物医学工程学与诺贝尔奖[J]. 刘治平,王怡娟.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8(03)
- [9]对《折桂诺贝尔奖的最短科学论文》一文的质疑[J]. 朱安远. 科技风, 2018(06)
- [10]新颖神经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 林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