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人英语口语学习的误区与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李娅[1](2021)在《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习适应性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学习适应不良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影响人工智能赋能英语学习效用的发挥。虽有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支持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程度学习适应性不良的现象,但多数研究仅对现象进行叙述,没有进一步对产生学习适应性不良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因此,研究欲通过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调查分析,了解当前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水平现状,以及理清各影响因素对学习适应性影响效应,以及学习适应性与各因素的关系,提出提升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策略。研究是学习适应性在人工智能英语学习领域的新探索,同时也是信息化学习中学习适应性研究环境的扩展和研究成果的补充。对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组成结构的梳理,构建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为有效促进学生的智能化学习适应性提升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首先分析了学习适应性量表研究中学习适应性组成结构,结合人工智能支持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交互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定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主要由学习态度适应、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学习交互适应、学习环境适应性以及身心健康适应性五个方面构成。其次,梳理一般学习环境和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影响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结合智能环境中智能素养的重要性和人工智能支持英语学习现状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确定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智能素养、自我学效能感、教师支持以及资源平台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编制《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并构建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M=3.382),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着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在性别、年级、专业背景方面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性。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验证了研究提出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结果表明,学习动机、智能素养、学习自我效能感、资源平台均对学习适应性产生显着直接正向影响,研究假设得到验证,并且,各影响因素间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总体而言,各影响因素对学习适应性具体的影响效应从高到低依次为:智能素养(0.401)、资源平台(0.280)、学习自我效能感(0.237)、学习动机(0.228)、教师支持(0.163)。无论是直接作用效应,还是总的作用效应,智能素养对学习适应性的效应值都是具有较高的效应值。最后,研究根据调查结果,针对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提升,提出从个体层面上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智能素养,教师层面上主动适应智能教育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教学干预,以及资源层面提出资源优化与遵循“适度”原则。
邹群霞[2](2020)在《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背景下《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研究已成为早期儿童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语言领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其中一个领域,对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以下简称《标准·语言领域》)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语言领域的修订确立相应的参照,也为我国早期儿童的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思考。本文以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价值取向、目标和《标准·语言领域》的内容、实施及效果等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在国际背景方面,全球化时代背景是影响中美两国《标准》制定及其推进极其重要的元素;国内外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成果交流直接或间接对中美《标准》制定起推进作用。同时,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进而对《标准》制定产生影响;(2)从课程政策视角探析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与目标,研究发现我国《指南》价值取向以幼儿为中心和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美国《标准》则呈现自由主义取向、保守主义取向和社会效率取向等多元价值取向态势。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施教学范式改革、实施评价改革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美《标准》制定的目标,但中美目标方向并不一致;(3)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形式结构、内容结构和结构性质的比较分析,发现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同为指导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学前教育课程政策文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不仅表现在编排体例、语言表述等形式结构方面,在基本框架设计上也呈现各自的特点,美国《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框架所反映的框架性质和一体化衔接值得我们学习;(4)在借助于NVivo12软件对《标准·语言领域》相关内容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在子领域分类、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策略与建议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反映了两国语言领域的教育理念与理论取向。两国在早期儿童语言教育上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语言发展的全面性。美国《标准·语言领域》关注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为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支持,语言发展强调向早期读写偏移等理念。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也分别体现了“全语言教育”取向和“平衡化教育”取向;(5)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状况、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总体没有美国的实施现状乐观;我国受访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评价感知与认同度较低;在样本数据下,美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高于我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研究得出主要的启示:一方面,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是标准修订需兼顾稳定性与发展性;标准修订需考虑连续性与阶段性;标准修订需考虑综合性与个别化;标准修订需注重指引性与操作性的统一;标准修订需平衡统一性与适宜性。另一方面,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是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构建《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支持系统;发展我国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项目与评估体系。
池夏冰[3](2020)在《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文中提出面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和国际文化冲突的时代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提出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失具体路径,教育戏剧的体验特性为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关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是稀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主,收集和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实物资料等质性资料,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等量化数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探究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功能及其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研究准备,基于时代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回顾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是理论研究,构建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并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第六章),将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应用于语文课堂并检验其有效性。第四部分(第七章)是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特征、感觉偏好和阅读策略。第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在行为方面,它能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改善学生的朗读表现,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情感方面,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文化,提高学习参与度,并在移情中深化文化体验;在认知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理解、分析、创造这三类认知表现。第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文本理解方面,教育戏剧能促进学生还原文字的本意,领会作品的深意;在角色代入方面,角色转换能提升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双重角色能促使学生连接文化和自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参与—描述—阐释—反省”教学循环圈以及肢体剧场、朗读剧场、故事剧场、提问角色、教师入戏等教育戏剧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文化体验发展;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戏剧能模拟再现文化事件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自由而宽容的开放情境,合作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深化文化体验,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相互尊重包容有助于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依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四条建议: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本研究顺应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潮流,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将西方教育戏剧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本土化并革新。研究受限于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未来有待通过量化研究、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路径,继续提升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品质。
靳娜[4](2020)在《硕士研究生非正规教育的体验研究 ——基于N校文科硕士生的访谈》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异军突起,我国的“互联网+教育”获得了蓬勃的生长空间。在以知识为资本的社会中,知识焦虑成为现代人的一大困扰。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在就业压力与求职竞争双重困扰下,他们的知识焦虑更加严重。这也为非正规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现实条件与成长空间。可以说,在当今知识社会和信息化时代,非正规教育日益成为硕士研究生谋求个人发展的一种普遍性的教育选择。因此,关注硕士生在非正规教育中的表现和收获,是非正规教育发展需要积极关注的重要方面。硕士研究生参加非正规教育看起来门槛低、效率高、能满足多种需要,但它的效果是否尽如人意,有没有自身的问题与困境,值得我们关注和调查。本研究以“学生体验”为切入点,以N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为个案调查对象,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20位硕士生开展质性访谈,搜集关于非正规教育体验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学生所做所想,把缄默知识外显化,让学生模糊的个体体验得到文字化保存,从而能为后来者所知晓,并在文字中获取经验教训,获得成长。访谈的内容主要是:硕士研究生一般会选择哪些形式的非正规教育?选择目的何在?在学习中有哪些想要吐槽或赞扬的地方?对其质量评价如何?自己做了哪些投入与努力?对自己的表现和成效是否满意?借鉴阿斯汀的“输入—环境—输出”模型和学生融入理论,本研究系统呈现了硕士研究生在非正规教育的“选择体验”、“外在环境体验”和“个人投入体验”。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动因包括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前者体现出个体的反思,比如个人兴趣的自省、个人才智的考量、个人身份意识的觉醒;后者反映出外力的驱动,包括同辈群体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非正规教育的选择动机具有个体建构性,体现出秉持工具价值的实用化建构、秉持符号价值的标签化建构、秉持场域价值的连锁化建构。非正规教育的“外在环境体验”体现在学习环境体验和人际环境体验两方面,即包括硬件体验、制度体验、课程体验、学习氛围体验、师生交往体验、同伴交往体验、消费体验;从性质上又分为“好的体验”和“坏的体验”。一是硬件体验,“好的体验”比如:没有桌子的课堂最活跃、学习平台提供优质且一体化的资源、学习软件的灵活性实现了自由自主;“坏的体验”包括:教学场所容量超载影响学习效果、配套设备未体现人文关怀、学习软件检索费劲且推送不当。二是制度体验,访谈到很多“好的体验”,比如:试听制度满足了用户选择的需求、提前学习制度实现了预学习、助教制度为学习提供支持、互动制度促进了学习交流、督促制度提供了学习监管、学业汇报制度促进了直接经验的获得。三是课程质量体验,“好的体验”包括: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好、课程内容针对性强且干货满满;“坏的体验”比如:课程组织节奏太快且互动性弱、讲授安排混乱、课程内容深度不够、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学风格难匹配。四是学习氛围体验,“好的体验”是激发出轻松自在的学习状态、彰显了主动参与精神;“坏的体验”主要是应试之风盛行。五是师生交往体验,“好的体验”是聚焦内容有实质性交流、交流中触动情感成为“师者”;“坏的体验”主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互动。六是同伴交往体验,“好的体验”是同伴交往提供学习支持,“坏的体验”包括无同伴丧失群体归属感、学习群组空有其表有损学习成效。七是消费体验,“好的体验”是参与治理以进行消费评价,“坏的体验”是虚假承诺、捆绑消费、质价不符。非正规教育的“个人投入体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管理体验,比如:聚焦学习目标甚至借应试来助力、制定学习规划以增强评估反馈与自我激励、进行学习调节以保持良好的学业情绪、学习观决定外力管理的效力。二是学习困境体验,比如:知识焦虑引发学习方向迷茫困境、模式变更带来学习适应困境、陌生和孤立带来空白领域畏难困境、疲惫和低成就带来学习倦怠困境、平台期停滞导致学习进阶困境、能力欠缺诱发逐渐放弃困境。三是学习坚持体验,比如:计算沉没成本以做出学习坚持决策、强化成就动机来重塑学习坚持品格、增强学习效能感以激活学习坚持、通过内在动机转化来升华学习坚持、借助外部督促来实现学习坚持。为了优化非正规教育的质量,提升学习者体验感,非正规教育产品的质量需要得到提升。一是教育管理部门完善教育监督机制以规范教育运营,二是教育机构完善制度建设以回归教育原点,三是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并加强师生情感联系。同时,非正规教育中的个体也需要改进:首先是转变教育观念以关注自身的实质性发展,然后是优化学习管理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是坚定学习信念以激活积极情绪。
刘媛[5](2019)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文中认为英语口语学习贯穿语言学习过程始终,初中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英语交际水平。但在现阶段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习者英语口语交流机会受限,教师给予的个别指导也相对有限;加之英语口语教学不受重视,学习者缺乏英语口语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形式较为单一。如何延伸学习者的英语口语学习时间,将课堂内外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设计类型多样、难易适中的英语口语学习活动值得思考。移动学习的便捷性为学习者随时进行英语口语学习提供条件,将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课前课后英语口语学习与课堂内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可以延伸英语口语练习的时间和空间,更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口语技能,学以致用。如何做到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的混合,设计符合初中英语学习者特点的口语混合学习活动值得关注。混合学习将传统教学与网络学习的优势相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在不同环境下的学习,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移动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混合学习的方式。对于初中英语学习者而言,移动学习环境的使用可以增加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增强学习时间的灵活性。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了解移动学习、英语口语教学、混合学习活动设计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调查法进行英语口语学习现状调查,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学习者学习需要并进行了学习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分析,之后尝试设计出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活动,主要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并在三轮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得到优化后的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活动方案,并总结出一些实施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活动密切联系了课堂内外的口语学习内容,延伸了学习者学习英语口语的时间和空间,拓宽了学习渠道,促进了学习者的英语口头交流,真正实现了学习者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下“开口说英语”的目的;(2)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建议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活动的数量及难易程度、教师指导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3)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活动在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活动参与度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艾朝阳[6](2016)在《语言边界论》文中指出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但语言到底是什么的老问题还没有解决。不仅老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而且新问题也在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或语言与存在的问题,也即语言的边界问题。本文企图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寻求找到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新视角,以此促成语言存在的边界转向。因此其主要贡献在于(1)明确提出语言是边界。(2)发现语言有边界。(3)建立了语言边界运动体系。(4)提出并实施哲学的“whereis”范式。(5)提出并初步建立了语言边界方法论。(6)回答了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总之,某个意义上找到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是边界。也即是回答了语言是什么的根本问题。思想史上还少有提出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更没有科学地回答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接近对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我们的回答是:语言在边界。本文围绕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探索了三个方面、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本文探索了(1)边界的属性及语言边界思想的源头(2)语言边界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3)语言边界方法论。本文根据语言的边界属性也就是语言的边界性回答了语言是什么、在哪里、语言能力是什么、语法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本文提出边界是语言、知识和主体性三位一体的存在,所以,语言是边界的基本属性之一,由此提出建立新语言观、新知识观和新主体性观。文章把语言纳入整个宇宙的考虑中,认为语言是有层级性的存在,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指出人类语言(HL)的普遍语法受制于宇宙(世界)普遍语法,而人类语言的语法与语言能力也是有层级性的,各自有各自的边界条件。该研究为语法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界,发现现代有关的语言理论各有自己的正确性,而语言边界思想有利于消解有关语言的一些冲突进而达到统一。本文通过对人类语言的中观和微观的边界运动,探索了边界语法,揭示了人类语言的边界性,并运用语言边界方法对语言的历时与共时的本质、词与句的边界问题、外语教育问题、语言的感知与产出问题、人-机翻译的边界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索。通过该研究的实施,本文超越传统的“whatis”范式,开启了“whereis”的哲学范式,建立了语言学的语言边界理论,提供了另一种解决语言问题的途径。如果说海德格尔为存在找到了家——语言,那么我们为语言找到了“家”——边界,进而说明存在的循环本质。最终回答了语言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语言是边界。
彭梅[7](2014)在《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构建学习型社会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高等继续教育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继续教育英语教学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教学改革力度总体较小,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不够。从教师角度看,课堂教学基本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学习者角度看,成人学生听说能力尤其薄弱,他们迫切希望提高听说技能。本文针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采用行动研究法的原则和步骤,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培养过程展开研究(共四轮),试图探索出一条培养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者对学生听力的培养重点通过以听写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来进行,对口语能力的培养重点通过以小组合作式英语短剧排演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活动来进行。同时,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和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者主要通过测试、问卷、访谈、学生书面报告、教师日记和录像等方式收集数据,利用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标注归纳等方法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四轮行动研究,笔者实施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他们不仅听写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听写成绩均分从5.25分提高到11.03分,口试成绩均分从79.83分提高到86.80分),其语法使用、词汇量、拼写准确性、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兴趣、态度、动机、学习策略和交流技巧等方面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笔者得出结论:针对学习者特点实施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学习者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对学习者施以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培训并且合理利用形成性评价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在国内现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中较少见。该学习群体具有明显区别于普通全日制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者特点,因此如何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深化对该学习群体的认识、总结其学习外语的特征有助于拓宽国际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究对象的广度和深度。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的核心内容为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听写”和“合作式短剧排演”活动、结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和形成性评价来培养成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比该领域之前以理论式探讨和教学经验总结为主的英语教学类研究,本研究内容比较有创意。3)研究方法和研究时长的创新: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师行动研究法,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进行了4个学期(共4轮)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法和时长在我国高等英语教学领域比较少见,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本篇论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指出对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作者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和评析:成人外语学习者特点、听力和口语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语言学习策略培训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笔者阐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环境和对象、初步研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研究过程简述。第四章作为本论文最核心的章节,主要从听力和口语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对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分别通过以“听写”和“合作式短剧排演”为主要手段的系列活动来进行,按照行动研究开展的特点,逐一对四轮研究过程进行具体描述、分析、评价和反思。第五章是总结与反思。笔者以鸟瞰的角度对四轮行动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式总结,对本文四个研究问题做出正面回答,肯定了听写教学和短剧排演教学的积极效果,概括出比较有效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对在研究过程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的学习策略培训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进行描述、讨论和总结。最后一章结语部分首先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继而从应用层面讨论本文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产生的教学启示,反思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王晓音[8](2013)在《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存的基本素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业素质有待完善等问题,以及当前研究中对教师素质界定的视角微观、内涵模糊等缺憾,提出“大素质”概念,从基本素质、专业素养两个大的方面着眼,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人格素养以及心理素质进行了详尽描述;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汉语知识素养、语言素养、业务素养、跨文化交际素养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本研究重实践性、实用性,以期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教师提供一个全面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我成长指南。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专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等。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秉持正确的职业意识,以成为一名“多项全能选手”为目标,摒弃偏颇观念,从社会、个体、学术等角度认识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专业身份认同,既不可轻视自己为教书匠,也不可将职业与学术研究割裂开来。职业精神除了对本职业要充满热爱与激情,还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与同理心。作为涉外工作者,对外汉语教师要有符合规范的职业操守,言行得体,维护民族尊严。由于道德水平难以用数字量化,且本文也无意批评或评价,因此本研究从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行”、“良好的精神状态”两方面对外汉语教师的人格素养提出设想。从“践行公民道德”、“践行教师道德”两方面提出了建议与期待,希望对外汉语教师拥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可作表率的私德,在工作中有责任心、有激情,并且真心关爱学生。从“积极的精神面貌”、“健康的人格”两个方面指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精力充沛、向学生输出正能量并且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工作激情,表现出健全、和谐、积极的人格状态以及良好的性格。本研究引用了“信念”(Belief)这一概念,从教师对自我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以及对教与学的信念这三个角度来探讨对外汉语教师的心理素质。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对自我的信念包括“认识自己”、“教学机智”、“心理应激”三个方面。教师要尊重自我,同时也要敞开自我,不断自我完善。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中介者”、“导师”。准确的自我信念还包括稳定的心态、较强的心理承受力,以及善于调适自我心理、情绪等。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的信念包括“认识学生”、“认识学习者的情感”。对于教与学的信念,包括“对学习的信念”和“对教学的信念”。如何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实现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如何实现高成效的教学,这都是在明晰了对教与学的信念之后才有可能得到答案的。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解是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根本。“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解”是本研究的一个独特提法。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就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凸显出来的独特之处,教师对此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处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专业素养。本研究着重分析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难点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本研究从“语言表达”、“语言运用”两个角度来分析对外汉语教师所应具备的语言素养。在语言表达部分,分析了教师语言物理层面、意义层面、情感层面所应当具备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在语言运用部分,我们借用了英文相关着作的部分研究角度,从生理方面、人际方面、教学法方面分析了教学语言。最后,我们从建立和维持课堂交际模式、营造课堂气氛、与学生有效沟通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语言的作用。在每个层面的分析中,我们都引入了教学实例,使分析更具体,建议更实用。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养主要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素养以及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技巧。备课不仅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还包括教师对自我的长期与短期的准备。教师从备课到上好一堂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与基础,上课是备课内容的实践、展现与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联接的。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基本素养”的概念,将“板书”、“范读”、“肢体语言”归为教师课上良好素养展示的因素,将“回顾反思”、“收集学生反馈”、“自我修正与调整”归为课后总结的良好习惯,并详尽分析了如何上好一堂课。掌握各种基础语言课的特点、教法,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业务素养之一。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教学中的多面手,各种课型全面适应。本文从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各种课型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包括听力教学、口语教学现状中的偏差和误区,阅读教材的缺陷,写作教学目标和写作模式的反思。以此梳理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修正途径以及详尽的教学建议。跨文化交际是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专业素养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以跨文化交际意识为基础,搭建跨文化交际知识,有能力处理自身所经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处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方式,以及应对教学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手段。
张喆[9](2012)在《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五个误区》文中研究指明在口语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英语教师应当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但是,在目前国内英语口语研究领域仍然存在不少教学误区。本文结合国外二语习得领域中的相关理论,以近期国内有关英语口语教学的论文为研究对象,指明其中的一些教学误区,进而探讨有效的口语教学理念和方法。
艾景奇[10](2010)在《英语口语交流的障碍及误区》文中指出本文对英语口语交流的障碍和误区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障碍提出了相应改进的办法,学习者应该对自己在策略上进行分析和自我提高,最终达到学习和提高的目标。
二、成人英语口语学习的误区与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人英语口语学习的误区与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路线图 |
2 研究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人工智能 |
2.1.2 学习适应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社会学习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人工智能支持英语学习研究现状 |
2.3.2 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
2.3.3 总结与述评 |
3 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变量梳理及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1 变量梳理 |
3.1.1 学习适应性变量梳理 |
3.1.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梳理 |
3.2 模型构建 |
3.2.1 假设建立 |
3.2.2 模型构建 |
3.3 量表编制 |
3.3.1 学习适应性量表编制 |
3.3.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编制 |
3.4 量表试测检验 |
3.4.1 内容效度检验 |
3.4.2 小范围试测 |
3.5 本章小结 |
4 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对象及样本基本情况 |
4.2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4.3 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基本情况分析 |
4.3.1 学习适应水平现状分析 |
4.3.2 学习适应性的差异特征分析 |
4.3.3 学习适应水平现状调查结果讨论 |
4.4 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检验与分析 |
4.4.1 结构方程模型绘制 |
4.4.2 模型检验 |
4.4.3 学习适应影响因素关系讨论 |
4.4.4 学习适应影响因素作用效应 |
4.4.5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讨论 |
4.5 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提升策略 |
4.5.1 个体层面:自主学习能力与智能素养提升 |
4.5.2 教师层面:主动适应与个性化教学干预 |
4.5.3 资源层面:资源优化与遵循“适度”原则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际背景 |
一、全球化趋势时代的发展 |
二、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推广 |
三、早期儿童理论研究成果的产出 |
第二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内背景 |
一、政党的教育政策主张 |
二、政府财政的支持 |
三、教育立法的推进 |
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五、学前教育的改革 |
第二章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与目标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的比较 |
一、中美课程政策的决策模式 |
二、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中美《标准》目标的比较 |
一、促进教育公平 |
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
三、实施教学范式改革 |
四、促进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改革 |
五、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
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
第三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形式结构的比较 |
一、文本呈现形式 |
二、文本编排体例 |
三、文字表述形式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结构的比较 |
一、组成要素 |
二、基本框架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性质的比较 |
一、框架的性质 |
二、一体化的衔接 |
第四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概况 |
一、中美语言领域“语言”的内涵 |
二、语言领域内容的分析框架 |
三、语言领域指标统计概况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引言的比较 |
一、引言的内容 |
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子领域的比较 |
一、子领域的内容划分 |
二、子领域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 |
一、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的内容 |
二、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五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策略与建议的比较 |
一、策略与建议的内容 |
二、策略与建议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与效果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的比较 |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
二、现状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过程的比较 |
一、《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推进的层级 |
二、课程实施计划制订 |
三、教师的语言教育实践活动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效果的比较 |
一、实施效果测度指标体系 |
二、实施效果测度统计分析 |
三、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及实施效果评价 |
第六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一、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共性 |
二、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差异 |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
一、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 |
二、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反思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序幕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育戏剧 |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路径 |
三、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 |
四、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 |
五、教育戏剧与情感教育 |
六、教育戏剧与文化传播 |
七、教育戏剧与体验发生 |
八、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文化教育 |
一、传统文化教育 |
二、文化体验教学 |
第三节 总结 |
一、探究教育戏剧在文化体验中的价值 |
二、设计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案 |
三、基于本土语境讨论教育戏剧和文化体验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流程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一、长期参与 |
二、三角检验 |
三、自我反思 |
四、外部审查 |
五、深度描述 |
第四章 教育戏剧文化体验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
第一节 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分析框架 |
二、体验水平分析框架 |
三、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三节 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五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成 |
三、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
第二节 思想基础 |
一、释义学的“体验”精神 |
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
三、阅读交互理论 |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实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示例 |
一、《卖炭翁》 |
二、《背影》 |
三、《愚公移山》 |
第二节 教学实践分析 |
一、学生文化体验的个案分析 |
二、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分析 |
三、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 |
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
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 |
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得到实践印证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 |
二、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 |
三、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 |
四、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一、理论层面的贡献 |
二、实践层面的贡献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硕士研究生非正规教育的体验研究 ——基于N校文科硕士生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非正规教育 |
二、体验 |
三、人文社科类硕士生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学生发展理论研究 |
二、非正规教育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的方法及准备 |
二、访谈对象的选取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科学性 |
一、研究的信度 |
二、研究的效度 |
三、研究的伦理性 |
第二章 非正规教育的选择体验 |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的内容选择 |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动因 |
一、个体反思: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内在动因 |
二、外力驱动: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外在动因 |
第三节 非正规教育选择动机的个体建构 |
一、工具价值: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实用化建构 |
二、符号价值:非正规教育选择的标签化建构 |
三、场域价值:非正规教育选择的连锁化建构 |
第三章 非正规教育的外在环境体验 |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的硬件体验 |
一、教室布置的体验:没有桌子的课堂很活跃 |
二、学习软件使用的体验:优质与一体化的资源 |
三、学习软件使用的体验:灵活、自由自主 |
四、教室容量的体验:容量超载 |
五、配套设备的体验:人文关怀的缺失 |
六、学习软件使用的体验:检索费劲,推送不当 |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的制度体验 |
一、试听制度的体验:用户选择的需求 |
二、提前学习制度的体验:预学习的需求 |
三、助教制度的体验:学习支持的需求 |
四、互动制度的体验:学习交流的需求 |
五、督促制度的体验:学习监管的需求 |
六、学业汇报制度的体验:直接经验获得的需求 |
第三节 非正规教育的课程体验 |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体验:学科专业实力强 |
二、课程内容的体验:针对性强,重干货 |
三、课程组织的体验:节奏快,少互动 |
四、教学方式的体验:讲授安排混乱 |
五、课程内容的体验:深度不够 |
六、课程内容的体验:脱离学生实际 |
七、教学风格的体验:难匹配 |
第四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氛围体验 |
一、学习氛围的体验:轻松自在 |
二、学习氛围的体验:主动参与 |
三、学习氛围的体验:应试之风盛行 |
第五节 非正规教育的师生交往体验 |
一、师生交往的内容体验:实质性交流 |
二、师生交往的情感体验:亦师亦友 |
三、师生交往的实质缺失体验:互动浅 |
第六节 非正规教育的同伴交往体验 |
一、同伴交往的支持体验:精神慰藉与榜样示范 |
二、学习同伴缺失体验:群体归属感缺失 |
三、学习群组体验:空有其表 |
第七节 非正规教育的消费关系体验 |
一、消费的评价体验:参与治理 |
二、消费的诱导体验:虚假承诺 |
三、消费的过程体验:捆绑销售 |
四、消费的质量体验:质价不符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正规教育的个人投入体验 |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管理体验 |
一、学习目标管理体验:应试之策 |
二、学习规划体验:重日省 |
三、学习调节体验:情绪调整 |
四、学习外力管理体验:学习观决定 |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困境体验 |
一、知识焦虑:学习方向迷茫困境 |
二、模式变更:学习适应困境 |
三、陌生与孤立:空白领域畏难困境 |
四、疲惫与低成就:学习倦怠困境 |
五、平台期停滞:学习进阶困境 |
六、理想与现实:能力失重困境 |
第三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坚持体验 |
一、沉没成本:学习坚持的决策 |
二、成就动机者:学习坚持品格的重塑 |
三、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的激活 |
四、转化内在动机:学习坚持的升华 |
五、外部督促:学习坚持的支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正规教育体验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产品的质量优化策略 |
一、教育管理部门加强监督,规范非正规教育运营 |
二、教育机构完善制度建设,回归教育原点 |
三、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加强师生情感联系 |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的个体改进策略 |
一、转变教育观念,关注个体的实质性发展 |
二、优化学习管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
三、调整学习信念,激活积极情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移动学习和移动学习环境 |
2.1.2 英语口语 |
2.1.3 混合学习和学习活动设计 |
2.2 文献综述 |
2.2.1 移动学习相关研究 |
2.2.2 混合学习相关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混合学习理论 |
2.3.3 二语习得理论 |
3 初中英语学习者口语学习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和问卷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设计 |
3.2 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3.2.1 调查对象与实施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4 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活动设计 |
4.1 前期分析 |
4.1.1 《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
4.1.2 教材分析 |
4.1.3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1.4 学习资源设计 |
4.1.5 学习环境构建 |
4.1.6 教学方法设计 |
4.1.7 学习评价设计 |
4.2 学习活动设计 |
4.2.1 设计原则 |
4.2.2 活动方案 |
5 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活动实践 |
5.1 第一轮实践 |
5.1.1 前期分析与准备工作 |
5.1.2 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
5.1.3 学习效果调查与分析 |
5.1.4 总结与反思 |
5.1.5 学习活动设计改进与优化 |
5.2 第二轮实践 |
5.2.1 前期分析 |
5.2.2 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
5.2.3 学习效果调查与分析 |
5.2.4 总结与反思 |
5.2.5 学习活动设计改进与优化 |
5.3 第三轮实践 |
5.3.1 前期分析 |
5.3.2 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
5.3.3 学习效果调查与分析 |
5.3.4 总结与反思 |
5.3.5 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
5.4 实施效果分析 |
5.4.1 问卷调查 |
5.4.2 家长访谈 |
5.4.3 课堂观察 |
6 总结及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建议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英语学习者口语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效果调查访谈提纲 |
致谢 |
(6)语言边界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面临的问题 |
1.2.1 界线困境 |
1.2.2 连续性与突变性困境 |
1.2.3 语言变异性的困境 |
1.2.4 历时与共时的关系 |
1.2.5 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差异性的困境 |
1.2.6 言语感知与产出的非对应性困境 |
1.2.7 有关语法和语言能力的困境 |
1.2.8 机器翻译的困境 |
1.3 语言边界的提出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1.5 研究设计与布局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边界论的哲学基础:语言与存在问题 |
2.1.1 存在与存在主义思想简评 |
2.1.2 存在的有(理)与无(理) |
2.1.3 存在的虚实 |
2.1.4 存在的语言转向 |
2.2 语言边界性思想溯源 |
2.2.1 老子与《道德经》 |
2.2.2 孔子与《周易》 |
2.2.3 威廉?洪堡特 |
2.2.4 海德格尔 |
2.2.5 维特根斯坦 |
2.2.6 索绪尔 |
2.2.7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边界思想 |
2.2.8 乔姆斯基与生成语言学 |
2.2.9 兰盖克、沈家煊与认知语言学边界 |
2.2.10 徐盛桓、刘辰诞的句法边界 |
2.3 语言边界论的科学基础 |
2.4 此前语言与存在观的局限性述评 |
2.5 既有边界观念的局限性述评 |
2.6 小结 |
第3章 语言边界论的理论体系构建 |
3.1 新边界观 |
3.1.1 什么是新边界观? |
3.1.2 边界的基本属性 |
3.1.3 边界的分类 |
3.1.4 新边界观的建立 |
3.1.5 小结 |
3.2 语言存在的边界层级与边界条件 |
3.2.1 语言介质的边界性 |
3.2.2 语言起源的边界运动 |
3.2.3 传统语言定义反思与语言层级 |
3.2.4 语言的边界条件 |
3.2.5 人类语言内部边界条件 |
3.2.6 小结 |
3.3 语言存在的边界结构与结构边界 |
3.3.1 存在的结构 |
3.3.2 语言存在的结构与语法结构的边界性 |
3.3.3 语言边界结构模型 |
3.3.4 小结 |
3.4 语言存在的内容:意义与范畴边界 |
3.4.1 范畴是语义的家 |
3.4.2 范畴边界:个体的身份识别与身份认同 |
3.4.3 “有”“无”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
3.4.4 小结 |
3.5 语言存在的方式:边界运动 |
3.5.1 边界离合 |
3.5.2 语音边界运动:音的离合 |
3.5.3 词边界运动:词的离合 |
3.5.4 句边界运动 |
3.5.5 边界离合的规律 |
3.5.6 小结 |
3.6 语言边界方法论 |
3.6.1 语言边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
3.6.2 语言边界方法论体系 |
3.7 小结 |
第4章 语言边界论的应用 |
4.1 儿童言误映射律的发现 |
4.1.1 儿童言误律的发现 |
4.1.2 儿童言误律和成人言误律的发现 |
4.1.3 儿童言误律对方言变异的映射 |
4.2 解决索绪尔困境的初步方案 |
4.2.1 词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假设 |
4.2.2 对“索绪尔困境”的解释 |
4.3 解决汉语字词困境的边界方法 |
4.4 尝试对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矛盾消解 |
4.4.1 传统二元对立语言能力划分的缺陷 |
4.4.2 合语法性问题 |
4.4.3 语言能力的边界层级 |
4.4.4 边界存有句法 |
4.5 边界的通道性与外语导育法 |
4.5.1 语言感知与产出的通道性 |
4.5.2 外语导育论 |
4.5.3 外语实践教育和外语导育论 |
4.5.4 外语导育论基本理论体系 |
4.6 导译法与栏杆边界定律 |
4.6.1 栏杆边界定律 |
4.6.2 “的地得”英译中的导译分析 |
4.7 小结 |
结论 |
摘要(详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海德格尔对is的论述 |
附录C “的”圈定名词的边界 |
附录D “的”字边界圈定“小句”边界 |
附录E “的”字边界结构作谓语 |
附录F “的”字边界结构的其它情况 |
附录G “地”边界结构 |
附录H “得”连接程度、结果补语 |
附录I “得”边界结构的语法语用功能 |
附录J“得”作可能补语 |
附录K 综合语境“的”边界导译对照 |
附录L “没有” 调查 |
(7)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一览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语继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1.1.2 相关文件对继续教育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
1.1.3 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现状及学习者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观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对“二语”和“外语”的概念界定 |
2.2 成人外语学习者特点及成人英语办学现状 |
2.2.1 成人外语学习者学习特点 |
2.2.2 我国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办学现状 |
2.3 外语听力教学研究 |
2.3.1 听力概念的界定 |
2.3.2 听力技能、策略及练习活动 |
2.3.3 听写研究现状 |
2.3.4 听力的评估 |
2.4 外语口语教学研究 |
2.4.1 口语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口语活动的特点 |
2.4.3 常用的口语活动 |
2.4.4 短剧表演与口语能力培养 |
2.4.5 英语口语研究现状 |
2.4.6 口语能力评估 |
2.5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外语教学 |
2.5.1 合作学习的内涵、要求和形式 |
2.5.2 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 |
2.6 语言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与外语教学 |
2.6.1 语言学习策略 |
2.6.2 外语学习策略培训研究回顾 |
2.7 外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
2.7.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简述 |
2.7.2 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2.7.3 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现状 |
2.8 行动研究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环境和对象简介 |
3.1.1 研究环境 |
3.1.2 研究对象 |
3.2 初步研究 |
3.2.1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
3.2.2 第一次综合问卷调查 |
3.2.3 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
3.2.4 语言学习策略初次调查 |
3.2.5 听力和口语水平初步评估 |
3.2.6 基于初步研究的启示 |
3.3 研究问题 |
3.4 研究方法和工具 |
3.4.1 研究方法 |
3.4.2 研究工具 |
3.5 研究过程 |
3.5.1 研究过程简述 |
3.5.2 数据收集过程 |
3.5.3 数据分析方法简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听力和口语培养过程 |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1 总体行动方案的制定 |
4.1.2 第一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1.3 第一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1.4 第一轮行动研究小结 |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2.1 第二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2.2 第二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2.3 第二轮行动研究小结 |
4.3 第三轮行动研究 |
4.3.1 第三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3.2 第三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小结 |
4.4 第四轮行动研究 |
4.4.1 第四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4.2 第四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4.3 第四轮行动研究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5.1 听写教学总结和反思 |
5.1.1 实施听写教学的有效策略 |
5.1.2 听写训练的有效性 |
5.1.3 听写教学研究中的不足和困难 |
5.2 口语教学总结和反思 |
5.2.1 实施合作式短剧排演的有效策略 |
5.2.2 合作式短剧排演的有效性 |
5.2.3 口语教学研究中的不足 |
5.3 学习策略培训与听说能力培养 |
5.3.1 实施学习者培训 |
5.3.2 策略培训效果 |
5.3.3 学习策略培训小结 |
5.4 学业评价与听说能力培养 |
5.4.1 平时成绩评价体系 |
5.4.2 口语成绩评价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对整个研究的反思与总结 |
6.2 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的启示 |
6.2.1 教师的教学自主性 |
6.2.2 策略培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
6.2.3 学业评价体系及教师的要求和督促 |
6.2.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加强课外指导 |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4 未来研究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合问卷调查 1 |
附录2 学习风格检测表 ILS(中文版) |
附录3 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 |
附录4 段落听写样本以及评分标准 |
附录5 听写调查问卷 |
附录6 口语调查问卷 |
附录7 学生平时课堂段落听写记录表 |
附录8 第一轮短剧表演评分表及表演题目 |
附录9 第一轮短剧表演小组报告样本 |
附录10 综合问卷调查2 |
附录11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2 |
附录12 综合问卷调查3 |
附录13 综合问卷调查4 |
附录14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 3 (学生材料) |
附录15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 3(教师材料) |
附录16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4 |
附录17 综合问卷调查5 |
附录18 全程参加研究的 31 位学生 5 次听写成绩总表 |
附录19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1 |
附录20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5 |
附录21 学生第一学期学习计划样本 |
附录22 学生第二学期学习计划样本 |
附录23 学生自我评价表样本 |
(8)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 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
2. 教师队伍所存在的问题 |
2.1 基本素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
2.2 专业素养有待完善 |
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研究现状思考 |
3.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科背景 |
3.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思考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研究现状 |
1. 研究成果分析 |
1.1 数量较少 |
1.2 高质量研究不多 |
2. 对本研究的介绍 |
2.1 本研究的目的 |
2.2 本研究的内容 |
2.3 本研究的意义 |
上编 基本素质篇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素养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意识 |
1. 对本职业的认识与定位 |
1.1 “小儿科” |
1.2 文化传播中介 |
1.3 “香饽饽” |
1.4 “多项全能选手” |
2. 对外汉语教师的价值 |
2.1 社会价值 |
2.2 个体价值 |
2.3 学术价值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意识 |
1. 教书匠与专家 |
2. 个人本专业为主与教汉语为辅 |
3. 专业身份认同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精神 |
1. 对本职业的热爱与激情 |
2. 对学生的爱心、耐心与同理心 |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操守 |
1. 遵守涉外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
2. 遵守职业规范 |
2.1 政治行为规范 |
2.2 交际言行规范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人格素养 |
第一节 高尚的道德品行 |
1. 践行公民道德 |
1.1 良好的公德行为 |
1.2 可作表率的私德 |
2. 践行教师道德 |
2.1 表现方式独特的责任心 |
2.2 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关爱学生 |
第二节 良好的精神状态 |
1. 积极的精神面貌 |
1.1 精力充沛 |
1.2 输出正能量 |
1.3 意志坚定 |
1.4 充满工作激情 |
2. 健康的人格 |
2.1 健全、和谐的人格 |
2.2 积极的人格状态 |
2.3 良好的性格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心理素质 |
第一节 对自我的信念 |
1. 认识自己 |
1.1 如何看待自己 |
1.2 中介者 |
1.3 导师 |
2. 教学机智 |
2.1 稳定的心态 |
2.2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
3. 心理应激 |
3.1 自我心理调适 |
3.2 自我情绪调控 |
第二节 对学生的信念 |
1. 认识学生 |
1.1 关于学生的概念 |
1.2 学习者的个体性 |
2. 认识学习者的情感 |
2.1 个别情感因素 |
2.2 交互情感因素 |
第三节 对教与学的信念 |
1. 对学习的信念 |
1.1 学习的概念 |
1.2 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 |
1.3 营造学习环境 |
2. 对教学的信念 |
2.1 教学的概念 |
2.2 高成效教学 |
2.3 反思性教学 |
下编 专业素养篇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知识素养 |
第一节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特点的理解 |
1. 语音 |
1.1 以持续性为特点的语音训练 |
1.2 以实用性为目标的教学内容 |
2. 汉字 |
2.1 灵活处理汉字教学 |
2.2 教学内容的定位与调整 |
3. 词汇 |
3.1 利用内涵意义与构词特点分析词义 |
3.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控制 |
4. 语法教学 |
4.1 教学内容的选定及处理方法 |
4.2 发现教学难点 |
第二节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要素处理 |
1. 语音 |
1.1 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1.2 处理教学难点 |
2. 汉字 |
2.1 以分析理解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
2.2 处理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
3. 词汇 |
3.1 实用性教学原则 |
3.2 词语释义技巧要点 |
4. 语法 |
4.1 教学原则 |
4.2 处理方法要点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素养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表达 |
1. 语言表达的物理层面 |
1.1 教师语言物理层面要求 |
1.2 教师语言物理层面特点 |
2. 语言表达的意义层面 |
2.1 准确规范 |
2.2 清楚达意 |
2.3 围绕中心 |
2.4 实现目的 |
2.5 收放自如 |
3. 语言表达的情感层面 |
3.1 语言中的情感 |
3.2 教师情感的传达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运用 |
1.教学语言 |
1.1 生理方面 |
1.2 人际方面 |
1.3 教学法方面 |
2. 教师语言的作用 |
2.1 建立和维持课堂交际模式 |
2.2 营造课堂气氛 |
2.3 与学生有效沟通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养(上) |
第一节 教学准备 |
1. 备课 |
1.1 准备自己 |
1.2 备教材 |
1.3 备学生 |
2. 课前准备 |
2.1 检查教学用品、设备 |
2.2 调整情绪 |
3. 集体备课 |
第二节 课堂教学基本素养 |
1. 课上良好素养的展示 |
1.1 板书 |
1.2 范读 |
1.3 肢体语言 |
2. 如何上好一堂课 |
2.1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
2.2 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
2.3 灵活调整教法 |
2.4 与学生有效互动 |
3. 课后总结的良好习惯 |
3.1 回顾反思 |
3.2 收集学生反馈 |
3.3 自我修正、调整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养(下) |
第一节 听力教学 |
1. 听力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
1.1 受到普遍的轻视 |
1.2 教学模式单一 |
2. 教学技巧 |
2.1 有效的引导 |
2.2 有针对性的讲解 |
2.3 有趣的活动 |
2.4 其他 |
第二节 口语教学 |
1. 口语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
1.1 教学内容的偏差 |
1.2 教学方法的误区 |
2. 口语教学技巧 |
2.1 引导“自发的”谈话 |
2.2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
2.3 分组活动 |
2.4 巧妙纠错 |
第三节 阅读教学 |
1. 理想的阅读教学 |
1.1 教材 |
1.2 教学目标 |
2. 阅读教学技巧 |
2.1 课文处理 |
2.2 提问技巧 |
第四节 写作教学 |
1. 写作教学目标 |
1.1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目标 |
1.2 汉语写作模式 |
2. 写作教学方法 |
2.1 写作指导 |
2.2 修改与反馈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 |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知识与素养 |
1. 文化交际知识 |
1.1 文化交际学与语言教学 |
1.2 跨文化交际知识 |
2. 跨文化交际素养 |
2.1 树立文化差异意识 |
2.2 成为一个“多文化”人 |
第二节 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
1. 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界定与定位 |
1.1 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内容 |
1.2 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
2. 应对与处理教学管理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
2.1 教学活动中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构成 |
2.2 教学活动中跨文化交际障碍主要类别 |
2.3 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原因 |
2.4 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化解途径 |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与实施 |
1.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计 |
1.1 课程目标 |
1.2 课程内容 |
2.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施 |
2.1 教学方法 |
2.2 教学改进设想 |
结论 |
1. 本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
1.1 综合性 |
1.2 独创性 |
1.3 实用性 |
1.4 开放性 |
1.5 针对性 |
2. 本研究的缺憾 |
2.1 研究方法方面 |
2.2 研究内容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某校对外汉语教师学科背景调查表 |
附录二 对外汉语教师基本素质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师”调查问卷 |
附录四 语音教学项目的初步设计(叶军) |
附录五 《基础汉字表》(1000常用字表) |
附录六 备课情况调查 |
附录七 调查问卷 |
附录八 MBTI测试题目 |
附录九 学习类型自我测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五个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二语习得中关于口语的相关研究 |
3. 口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
3.1 关于教学语言的误区 |
3.2 关于标准英语的误区 |
3.3 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误区 |
3.4 关于口语中的纠错误区 |
3.5 关于固定句型的误区 |
4. 针对教学误区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
4.1 关于教学语言的误区 |
4.2 关于标准英语的误区 |
4.3 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误区 |
4.4 关于口语中的纠错误区 |
4.5 关于固定句型的误区 |
5. 结语 |
四、成人英语口语学习的误区与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支持下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D]. 李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D]. 邹群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 池夏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硕士研究生非正规教育的体验研究 ——基于N校文科硕士生的访谈[D]. 靳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移动学习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混合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D]. 刘媛.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语言边界论[D]. 艾朝阳. 湖南大学, 2016(06)
- [7]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D]. 彭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8]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 王晓音.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 [9]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五个误区[J]. 张喆. 考试周刊, 2012(18)
- [10]英语口语交流的障碍及误区[J]. 艾景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