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结节性红斑45例病因分析

皮下结节性红斑45例病因分析

一、皮下结节性红斑45例病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钟娇娇,贺雨南,张军民[1](2019)在《近25年结节性红斑患者中结核感染特点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1993-2018年结节性红斑(EN)患者中结核(TB)感染特点。方法:2位研究者独立检索1993年1月至2018年9月PubMed、Embase、MEDLINE、CNKI、CBM、万方数据库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通过Meta分析方法进行单个率的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包括国内11篇(1019例患者,其中结核性结节性红斑患者277例,感染率25.4%),国外16篇(995例,其中结核性结节性红斑患者52例,感染率6%)。国内亚组分析显示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EN患者中结核感染率分别为16.0%、27.9%和32.5%,Meta回归显示地区因素而非年份因素可解释异质性来源(P=0.02)。结节性红斑患者结核病灶为肺结核、淋巴结核、其他类型结核(如:结核性胸膜炎、卵巢结核等)、仅PPD强阳性,分别占44.4%、11.1%、7.1%及38.2%。结论:大多数EN患者没有明显的结核症状,因此应尽量寻找潜在的结核病感染病灶。

马争[2](2019)在《洞穴式清创术对肉芽肿性乳腺炎亚急性期治疗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洞穴式清创术治疗的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一种适合于亚急性期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案,为临床诊治GLM的临床决策提供较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将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治疗的符合本病的亚急性期患者,按患者就诊顺序进行随机等分为两组:A组予透脓散+洞穴式清创术,B组予透脓散+切开排脓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肿块大小、疼痛程度、实验室检查等)及乳房外观和复发率的情况。结果总样本中,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8.06±3.49)岁;体重4862kg,平均体重(51.74±2.75)kg;哺乳时间012月,平均哺乳时间(7.87±2.95)月;两组年龄、体重、哺乳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别予以洞穴式清创术或切开排脓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乳房外形、乳房疼痛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在痊愈后A组和B组在乳房外形、乳房疼痛面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但在病程方面是具有统计学差异的(P值<0.05),就乳房功能来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在总的治疗上A组总有效率(95.92%)、痊愈率(61.22%)和临床治愈(34.69%)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79.59%)、痊愈率(46.93%)和临床治愈(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洞穴式清创术”或切开排脓术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对于“洞穴式清创术”而言在疗效上总有效率、痊愈率和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切开排脓术。“洞穴式清创术”治疗既保留了手术治疗的优点,又有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是一种有效的、创伤小的、复发率低、能减少痛苦的和最大限度保留乳房外形的优化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刘炎杰[3](2018)在《紫金散结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紫金散结汤在治疗湿热蕴结型结节性红斑时的疗效,对比患者疗前疗后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针对性更强,疗效更为确切,经济负担更小,且简便易获得的药物。方法:对8 0例符合湿热蕴结证型的结节性红斑患者进行疗效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自拟方剂紫金散结汤,对照组予以中成药连翘败毒丸,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患者疗前疗后的症状,检查患者治疗前后抗“O”和血沉的变化。最后汇总数据,依据不同的研究资料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处理。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皮损都有明显好转,治疗组患者的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②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水平都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系统治疗后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明显。⑤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的降幅更为更为明显,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①紫金散结汤可以减轻结节性红斑患者的各项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②紫金散结汤是治疗湿热蕴结型结节性红斑安全有效的方剂。

张琛,高炳爱,陈玉欣,刘岩,徐钧[4](2016)在《结节性红斑的诊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节性红斑是以皮下脂肪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疼痛性红斑。病因主要包括特发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药物、肿瘤等。相关检查包括皮损活检、血沉、抗"O"、结核试验、胸片、血常规等。应该对症对因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碘化钾、沙利度胺等免疫抑制剂可以用于严重难治性病例。中医中药治疗及物理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高京宏,任静[5](2016)在《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斑30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30例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班患者凉血解毒中药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局部水肿、结节、红斑、丘疹和紫癜积分。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局部水肿、结节、红斑、丘疹和紫癜积分均显着降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7.0%,治愈率为63.3%。结论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斑具有较好的疗效。

贾少敏[6](2016)在《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治疗湿热型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治疗湿热型结节性红斑实际疗效,评估其临床推广的价值,为中医治疗结节性红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口服自拟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150m1日二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0.5g日一次口服、双氯芬酸钠75mg日一次口服、醋酸泼尼松5mg日三次口服。记录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全身症状,以及血沉、抗“O”、症候疗效评定及相关安全性等指标结果,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疗效资料用Ridit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显着差异。结果:1、结节性红斑主要症状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红斑数量、颜色及压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关节僵硬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全身症状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低热乏力、关节疼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两组患者血沉、抗“O”比较: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沉、抗“O”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6.66%)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结论:1、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红斑数量、颜色、压痛及全身症状方面。2、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沉、抗“O”水平。3、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吴迪[7](2016)在《清热散结汤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清热散结汤治疗结节性红斑(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从而研究清热散结汤对疾病皮损,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入选病例均来自2014年12月一2015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将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完成治疗35例,对照组完成治疗34例,其中3例在观察中脱落。治疗组给予中药方剂清热散结汤,饭后服;对照组给予肿痛安胶囊(每次2粒,一日3次,饭后30分钟温水送服),1个疗程2周,观察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结节数量、红斑颜色、疼痛程度,结节平均直径的变化。结果:临床研究显示,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30%,对照组总有效率82.3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 (P<0.05),两者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结节的数量、颜色、疼痛、平均直径等症状。结论:1、清热散结汤能够有效改善结节性红斑(湿热瘀阻证)治疗前后的皮损积分。2、清热散结汤是治疗结节性红斑(湿热瘀阻证)安全有效的方剂。

陈敏[8](2016)在《5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通过具有较高灵敏性的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和结核抗体检测比较结节性红斑患者与健康人的结核感染率,以探讨结节性红斑与结核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分别对5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EN组)和43例健康人(对照组)行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和结核抗体检测(TB-Ab),根据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及结核抗体阳性率的情况,来明确结节性红斑与结核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EN组共有50例,其中阳性例数为38例,阳性率为76%;健康人(对照组)共有43例,其中阳性例数5例,阳性率11.6%,P<0.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结核抗体:EN组共有50例,阳性例数4例,阳性率为8%;健康人(对照组)共有43例,其中阳性例数为2例,阳性率为4.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中,EN组抗原A为15.76±17.93,对照组抗原A为2.14±3.19,Z=-6.081,P<0.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EN组抗原B为16.10±18.67,对照组抗原B为2.16±3.42,Z=-6.225,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通过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可知结节性红斑患者中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抗原A、抗原B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提示结节性红斑的发病可能与结核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免疫反应相关。该检验为与结核相关的结节性红斑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相比于以往的结核菌素试验及结核抗体检测,明显缩短了时间,显着提高了病因诊断的效率。

李勇忠,李扬,蔡少敏,杨仪,林秋莲[9](2014)在《45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结节性红斑回顾性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结节性红斑的可能诱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结节性红斑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45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结节性红斑皮损,PPD试验阳性或强阳性;男女之比为1∶4.5,平均年龄34.5岁,平均病程1.2年。45例X光胸片检查合并肺结核6例(13.4%),淋巴结核4例(8.9%),胸膜炎4例(8.9%),肺部阴影灶8例(17.8%);无异常者23例(51.1%)。实验室检查:45例中血沉增快32例,抗"O"阳性2例,Ig G较正常升高3例,类风湿因子阳性2例,痰菌涂片阳性1例,其余各项均为阴性。结论:结节性红斑病因复杂,结核菌感染是原因之一。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结节性红斑,抗结核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陈圣安[10](2012)在《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与结核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结节性红斑和结节性血管炎是常见的脂膜炎,最常见的发病因素依次为感染、药物、雌激素和其他疾病。在我国及一些结核发病率较高的国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被认为是首要病因,但这一结论缺乏相应的实验室证据,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最常用的结核诊断方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与卡介苗和其他分枝杆菌存在交叉免疫反应,假阳性率过高,特异度不甚理想。假阳性造成抗痨药物的过度治疗,从而导致机体损伤,而假阴性会造成病情的延误,使得潜伏结核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目的本研究通过高效灵敏的结核菌免疫学和分子学检测结节性红斑和结节血管炎患者中的结核菌感染率,以探讨上述两种脂膜炎与结核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结节性红斑患者、27例结节性血管炎患者、44例其他血管炎患者和31例淤积性皮炎、皮炎湿疹对照组人群分别使用IGRAs (Interferon-gamma released assays)(QuantiFERON-TB Gold)进行结核感染免疫检测和Real-TimePCR技术检测皮损处组织块中的结核分枝杆菌IS6110和mpt64基因,明确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和其他血管炎发病与结核菌感染之间相关性。结果共126名受试者接受了QuatiFERON的检测,其中124例检测结果有效,2例检测结果不能确定。32例结节性红斑组中阳性19例,阳性率为59%;26例结节性血管炎组中阳性为20例,阳性率达77%;而在36例其他血管炎组中阳性为17例,阳性率为47%;30例对照组检测阳性5例,阳性率为17%。统计显示,三组患者人群的QuatiFERON阳性率(59%、77%、47%)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共107名受试者进行了Real-Time PCR的核酸检测。23例结节性红斑组织标本中,7例IS6110阳性,阳性率为31%,与对照组比较虽然无统计学差异(p=0.08),但有统计学差异的趋势。19例结节性血管炎组织标本中,7例IS6110阳性,阳性率为37%,高于对照组(p=0.03)。34例其他血管炎组织标本中,3例IS6110阳性(9%),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1例对照组检测阳性3例,阳性率为10%。20名IS6110阳性的受试者中,17例mpt64检测也呈阳性。结论本研究通过高度特异的结核免疫检测外周血QuatiFERON方法发现结节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和其他血管炎患者中77%、59%、47%存在结核感染,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提示结节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和其他血管炎的发病可能与结核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关。又通过敏感度非常高的Real-Time PCR方法找到了细菌学证据证明37%结节性血管炎和31%结节性红斑患者的皮损部位中存在结核菌,其中结节性血管炎组显着高于对照组;而结节性红斑组也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8),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二、皮下结节性红斑45例病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下结节性红斑45例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近25年结节性红斑患者中结核感染特点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
    1.4 统计学方法
2 检索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EN中TB的感染率
        2.2.1 国内
        2.2.2 国外
    2.3 结核性结节性红斑的病灶分布
3 讨论

(2)洞穴式清创术对肉芽肿性乳腺炎亚急性期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价
        2.4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研究总体
        1.1 一般资料
        1.2 GLM患者可疑发病诱因的所占比
        1.3 GLM患者临床表现所占比
        1.4 乳房肿块分布情况
    2.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
        2.1 两组治疗前中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2.2 治疗前后乳房外形比较
    3.临床两组疗效比较
    4.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医学观点
        1.1 中医病因病机
        1.2 中医药治疗
    2.现代医学观点
        2.1 现代医学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2 现代医学治疗
    3.导师对治疗本病的见解及治疗经验
    4.本病未来治疗趋势
    5.不足之处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A: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B:病例报告表

(3)紫金散结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结节性红斑的认识
        1.1 对中医病名的研究
        1.2 结节性红斑病因病机的研究
        1.2.1 古代中医关于该病的认识
        1.2.2 当代中医医家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探讨
        1.3 中医辨证论治
        1.3.1 从“湿热”论治
        1.3.2 从“痰瘀”论治
        1.4 理法方药的研究
        1.4.1 活血化瘀药
        1.4.2 清热利湿药
        1.4.3 中成药
        1.4.4 外治法
    2. 西医医学对于结节性红斑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探讨
        2.2.1 感染因素
        2.2.2 非感染因素
        2.3 发病机制探析
        2.4 组织病理学
        2.5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2.5.1 内治法
        2.5.2 外治法
        2.5.3 物理疗法
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及终止实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2.3.1 观察指标
        2.3.2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2.3.3 疗效评价标准
        2.3.4 统计学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般资料及病情资料分析
        2.5 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
        2.6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选题目的
    2. 方药分析
    3. 结果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结节性红斑的诊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
2 EN的临床表现
3 EN的相关实验室检查
    3.1 一般实验检查
    3.2 组织病理
4 EN的治疗
    4.1 一般治疗
    4.2 病因治疗,也是关键的治疗。
        4.2.1 抗结核治疗
        4.2.2 其他感染
    4.3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4.4 中医中药治疗
    4.5 物理治疗及局部治疗

(5)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斑30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2.1 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2.2.2 临床症状和体征
        2.2.3 疗效判定标准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前后ESR、CRP水平比较
    3.2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3 临床疗效观察
    3.4 治疗前后体征评分比较
4 讨论

(6)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治疗湿热型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结节性红斑的认识与研究现状
        1.1 中医病名研究概述
        1.2 历代医家对结节性红斑病因病机的论述
        1.3 辨证论治
        1.4 方药总结
        1.5 临床治验
    2. 现代医家对结节性红斑的认识
        2.1 致病因素
        2.2 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2.3 综合治疗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症候诊断标准
        1.4 鉴别诊断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与脱落及终止试验标准
    2. 主要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
        2.2 观察方法
        2.3 疗效观察判定方法
        2.4 诊疗前后结果统计
讨论
    3.1 中医理论探究
    3.2 方剂解析
    3.3 中医治疗优势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清热散结汤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结节性红斑的认识及研究
        1.1 古代医家对结节性红斑的认识
        1.2 现代中医学家对结节性红斑的认识
    2 西医学在结节性红斑上的研究进展
        2.1 结节性红斑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况
        2.2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
    3 展望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2 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方法
        2.4 安全性评价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1 一般资料分析
    1.2 观察指标评分分析
    1.3 不良反应分析
    1.4 安全指标分析
讨论
    1 结节性红斑病因病机的探讨
    2 立法依据及组方分析
    3 清热散结汤对结节性红斑的疗效分析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5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综述
    1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
        1.1 感染
        1.2 药物
        1.3 生物制剂
        1.4 系统性疾病
        1.5 恶性肿瘤
        1.6 内分泌因素
    2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
        2.1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发病机制
        2.2 细胞介导的发病机制
        2.3 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的作用
        2.4 遗传因素
    3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特点
    4 结节性红斑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5 结节性红斑的诊断
    6 结节性红斑的鉴别诊断
    7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和预防
第2章 引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资料及分组
    3.2 材料
        3.2.1 试剂
        3.2.2 仪器
    3.3 方法
        3.3.1 胶体金结核抗体检测TB-Ab
        3.3.2 T-spot.TB检测
    3.4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两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抗体比较分析
    4.2 两组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9)45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结节性红斑回顾性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1. 2 方法
2 结果
    2. 1 临床表现
    2. 2 实验室检查
    2. 3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3 讨论

(10)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与结核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皮下结节性红斑45例病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近25年结节性红斑患者中结核感染特点的Meta分析[J]. 钟娇娇,贺雨南,张军民.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07)
  • [2]洞穴式清创术对肉芽肿性乳腺炎亚急性期治疗的临床观察[D]. 马争.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紫金散结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D]. 刘炎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结节性红斑的诊疗进展[J]. 张琛,高炳爱,陈玉欣,刘岩,徐钧.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12)
  • [5]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复发性结节性红斑30例[J]. 高京宏,任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5)
  • [6]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治疗湿热型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贾少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清热散结汤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D]. 吴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3)
  • [8]5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分析[D]. 陈敏. 吉林大学, 2016(09)
  • [9]45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结节性红斑回顾性临床分析[J]. 李勇忠,李扬,蔡少敏,杨仪,林秋莲.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05)
  • [10]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与结核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 陈圣安. 复旦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皮下结节性红斑45例病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