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一、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高血脂大鼠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阮克进(Nguyen Khac Tien)[1](2021)在《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本方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及中医阴虚瘀热证的诊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地卫矛汤方,每日1剂,共观察12周。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记录其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血压、血糖、血脂、尿白蛋白/肌酐定量、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炎症因子(TGF-β1、IL-6、TNF-α)、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指标经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均衡性,结果具可比性。①疾病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治疗组对于口干口渴、腰腿酸软、腰痛如刺、尿频、浮肿、盗汗等的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③降糖: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④减少尿蛋白的作用: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24小时尿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具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⑤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胱抑素C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更佳,P<0.05。⑥降压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均明显降低,P<0.01。⑦调脂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下降,P均<0.01、HDL-C水平升高,P均<0.05;治疗组降脂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⑧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及全血高、低切黏度分值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⑨抗炎作用:两组治疗后TGF-β 1、IL-6、TNF-α分值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抗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⑩安全性评价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观察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临床研究提示,二地卫矛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二地卫矛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血糖、血压,调节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且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蔡海荣[2](2021)在《疏肝温胆汤改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疏肝温胆汤改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临床疗效;明确疏肝温胆汤通过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α,LXRα)介导自噬/凋亡改善MS大鼠IR、糖脂代谢、氧化应激。方法:1.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84例气滞痰瘀证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疏肝温胆汤服用,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lc,HbA1c)、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2.1动物实验一: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方法复制MS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代谢综合征模型组(MS组)、疏肝温胆汤高剂量组(SGWD-H组)、疏肝温胆汤中剂量组(SGWD-M组)、疏肝温胆汤低剂量组(SGWD-L组)、二甲双胍组(MF组)。SGWD-H组、SGWD-M 组、SGWD-L 组分别给予剂量为 23.58g/Kg/d、11.79g/Kg/d、5.90g/Kg/d 的疏肝温胆汤灌胃,MF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0.09g/Kg/d)灌胃,NC组和M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结束后,测量大鼠体重、体长、血压,ELISA法检测HbAlc、FINS含量,生化分析仪检测FPG、TC、TG、LDL-C、HDL-C含量,并计算HOMA-IR,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和胸主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形态变化。2.2动物实验二:实验动物、分组及药物干预方法同动物实验一。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SOD、GSH-PX、MD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LXRα、LC3、Beclin-1、Bax、Caspase-3、Bcl-2 蛋白表达,QPCR 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 LXRα、LC3、Beclin-1、Bax、Caspase-3、Bcl-2mRNA 表达。2.3动物实验三:NC组、MS组、SGWD-M组来自于实验一,另设疏肝温胆汤+LXRα抑制剂组[SGWD+LXRα(-)组]。NC组和MS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SGWD-M组给予疏肝温胆汤(11.79g/Kg/d)灌胃,SGWD+LXRα(-)组给予疏肝温胆汤(11.79g/Kg/d)灌胃+GSK2033(30mg/kg/d,ip,qd)腹腔注射,干预时间为4周。检测指标和方法同动物实验一、二。结果:1.临床试验:①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F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OMA-IR、MDA 水平均降低(均P<0.05),HDL-C、SOD、GSH-PX 水平均升高(P<0.05);②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中医证候疗效提高(P<0.05)。2.1动物实验一:①与NC组比较,MS组和SGWD-L组大鼠F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OMA-IR、体质量、Lee’s 指数、SBP、DBP 水平均升高(均P<0.05),HDL-C水平降低(P<0.05),HE染色示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和空泡变性,HE染色示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②与MS组和SGWD-L组比较,SGWD-H组、SGWD-M组、MF组大鼠F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OMA-IR、体质量、Lee’s 指数水平均降低(均P<0.05),HDL-C水平升高(P<0.05),HE染色示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和空泡变性明显减轻,HE染色示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明显减轻。2.2动物实验二:①与NC组比较,MS组和SGWD-L组大鼠血清SOD、GSH-PX及肝脏组织LXRα、LC3、Beclin-1、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血清MDA及肝脏组织Bax、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②与MS组和SGWD-L组比较,SGWD-H组、SGWD-M组、MF组大鼠大鼠血清SOD、GSH-PX及肝脏组织LXRα、LC3、Beclin-1、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血清MDA及肝脏组织Bax、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2.3 动物实验三:与 SGWD-M 组比较,SGWD+LXRα(-)组大鼠 FPG、FINS、HOMA-IR、TC、TG、LDL-C、HOMA-IR、MDA 及肝脏组织 Bax、Caspase-3 蛋白和 mRNA 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HDL-C、SOD、GSH-PX 及肝脏组织 LXRα、LC3、Beclin-1、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1.临床试验:疏肝温胆汤可以改善MS患者IR、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2.动物实验:疏肝温胆汤可以通过LXRα介导自噬/凋亡改善MS大鼠IR、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并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

赵鹿[3](2021)在《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标志物研究》文中指出嘎日迪-13味丸又名扎冲十三味丸,由诃子、制草乌、石菖蒲、木香、丁香、人工麝香、磁石(煅)、珊瑚(制)、甘草、肉豆蔻、珍珠(制)、沉香、禹粮土组成,主要功能祛风通窍、舒筋活血、安神消“协日乌素”。适用于各种脑血管病、偏瘫、筋骨疼痛、风湿关节疼痛等,然而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创新理论,以蒙药经典方剂扎冲十三味丸为研究对象,从化学物质组、体内成分、性味归属、网络药理学多方位研究,发现和追踪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标志物,阐明扎冲十三味丸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为提升蒙药质量标准控制提供研究基础。本课题将以扎冲十三味丸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扎冲十三味丸化学成分进行系统表征,接着对入血成分、组织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然后应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对扎冲十三味丸中各单味药气-味表征归属研究,最后通过主要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寻找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标志物。本文的研究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扎冲十三味丸化学成分鉴定本实验采用UPLC-Q-TOF-MS/MS技术结合Peakview/Masterview数据处理软件对扎冲十三味丸化学物质组进行分析,分别于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信息,对扎冲十三味丸的化合物进行快速表征和识别,共鉴定出98个化合物,其中17个来源于诃子,主要为鞣质类和酚酸类;20个来源于甘草,主要为黄酮类;15个来源于肉豆蔻,主要为黄酮类和挥发油类;10个来源于珊瑚,主要为黄酮类;12个来源于丁香,主要为挥发油类;7个来源于沉香,主要为2-(2-苯乙基)色酮类;7个来源于木香,主要为倍半萜类;5个来源于珍珠,主要为氨基酸类;8个来源于石菖蒲,主要为挥发油类;3个来源于制草乌,主要是生物碱类;3个来源于麝香,主要为挥发油类。对扎冲十三味丸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经过计算机质谱数据系统检索,优化实验条件得到扎冲十三味丸正己烷提取液的总离子流图,利用NIST11数据库检索、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筛选其中匹配值大于70的化合物,共鉴定出41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7.11%,主要成分有丁香酚、麝香酮、β-细辛脑、乙酰丁香酚等。2扎冲十三味丸入血成分研究在明确扎冲十三味丸化学物质组的基础上,对其入血成分进行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收集大鼠给药后的血浆样品。采用色谱柱Shim-pack GIST C18(4.6×150 mm,5 um),以甲醇(A相)、0.05%乙酸水(B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再利用Peakview/Masterview软件对扎冲十三味丸提取液、空白血浆、给药后血浆的图谱数据进行比对处理。结果从大鼠给药后血浆中检测到30个原型化合物,包括沉香四醇、木香烃内酯、麝香酮、去氢木香内酯、吉马酮、α-细辛醚、绿原酸等。3扎冲十三味丸组织成分研究在明确扎冲十三味丸化学物质组、入血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扎冲十三味丸组织中的化学成分,收集脑、心、肺、脾、肾、肝6种组织样品,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利用Peakview/Masterview软件对比分析扎冲十三味丸提取液、各空白组织、给药后组织的图谱数据进行对比处理,结果从脑组织中检测到11个成分,心组织中10个成分,肺组织中12个成分,脾组织中10个成分,肾组织中13个成分,肝组织中11个成分,其中沉香四醇、木香烃内酯、甘草素、吉马酮、α-细辛醚、绿原酸、乌头碱、谷氨酸等分布较多。4扎冲十三味丸药性研究-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对扎冲十三味丸主要成分的气-味表征归属采用HeraclesⅡ电子鼻和Astree电子舌技术对扎冲十三味丸中单味药气-味进行表征,并采用Alpha sof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选用37种样品,包括10种饮片类提取液,23种单体成分溶液和4种对照样品溶液,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样品的气、味进行区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单味药(肉豆蔻、制草乌、木香、麝香、石菖蒲、沉香、珊瑚、甘草、诃子、丁香提取液)之间相互无干扰。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对单味药判别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扎冲十三味丸的单味药可以被区分,基本明确了各单体成分的气味归属,其中电子鼻电子舌共同识别到的辛味成分是去氢二异丁香酚、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α-细辛醚、丁香酚、吉马酮。5利用网络药理学阐述扎冲十三味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利用STRING和GENECARD数据库搜索扎冲十三味丸主要成分的靶点以及脑血管疾病相关靶标,将化合物-疾病二者共同靶点作为关键靶点,建立药物靶蛋白-疾病靶蛋白(PPI)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制作“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图,并将关键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扎冲十三味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靶点有ALB、CASP3、MMP-2、MMP-3、MMP-9、PLG、JAK2、MAPK等,主要与炎症与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激素相关通路、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VEGF信号等25条相关信号通路有关。综合上述“化学物质组-体内成分-性味归属-网络药理学”多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吉马酮、甘草素、甘草苷、鞣花酸、槲皮素、绿原酸、α-细辛醚、去氢二异丁香酚、肉豆蔻木脂素、麝香酮、金丝桃苷、丹皮酚、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沉香四醇、精氨酸19个成分可能是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标志物,为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一步扩大奠定基础。

范安安[4](2021)在《益气养阴中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研究主要观察益气养阴中药干预冠心病PCI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与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的疗效与差异,同时通过中西医治疗,提高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及胸科医院内四科住院,且符合冠心病PCI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的患者,根据纳排标准纳入7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6人。西医常规治疗:停用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加用短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类药物选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药物原则上不加药不加量。对患者情绪进行疏导,告诫患者戒烟、戒酒、合理饮食,让患者了解认识自身病情,能积极配合治疗。试验组给予通脉养心丸,40丸/次,每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4周;对照组给予通脉养心丸模拟剂,40丸/次,每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4周;统计分析两组基线资料,通过通脉养心丸治疗前后西雅图SAQ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综合疗效、心绞痛症状评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作为疗效观察指标,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以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以生命体征、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评价通脉养心丸对冠心病PCI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性,并观察安全性指标治疗后有无异常。所有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记录,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IBM 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1.基础资料:对两组在性别、年龄、BMI、生命体征、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Grace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2.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比较:患者经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通脉养心丸组总有效率为87.5%,模拟剂组治总有效率为55.9%,且P<0.05,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析两组间疗效差别,结果显示两组在治愈、显效以及有效人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无效人数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候单一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显示胸痛、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口干口渴、自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拟剂组治疗前后在中医次症失眠多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中医证候单一症状进行治疗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胸痛、气短、倦怠懒言、口干口渴、失眠多梦等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在心悸、自汗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心绞痛症状积分及疗效比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间患者心绞痛积分,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对两组进行组间比较,得出两组在显效与有效人数上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无效人数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通脉养心丸组总有效率为81.25%,模拟剂组总有效率为58.82%(P<0.05),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比较治疗后两组间差别,结果显示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等4个单一维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于疾病认知程度上,两组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6.安全性分析:通脉养心丸无毒副作用,治疗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研究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方通脉养心丸,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气阴两虚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魏路路[5](2021)在《郭书文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用药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郭书文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药处方展开研究,归纳总结郭书文教授的用药规律;同时对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的核心用药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究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1.收集郭书文教授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国医堂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制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纳排标准,将筛选后的病例进行数据预处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录入过程中根据情况不断完善其本底数据库,利用系统的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模块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导出研究结果。2.对核心药物组合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核心药物的化学成分以及其作用的蛋白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以及TTD数据库筛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靶点,利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将上述蛋白质靶点进行统一规范,将药物的作用靶点和疾病的靶点取交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 11.0平台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对药物和疾病的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 3.7.1构建相关网络,筛选出药物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和生物学通路。结果:1.性别与年龄分析显示,男女比例为1.41:1。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50-70,大于40岁的患者占总人数的90%。证候统计显示,病例主要集中在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和心肾阳虚型。2.药物频次分析显示,使用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黄芪、山楂、当归、龙骨、牡蛎、茯苓、川芎、柴胡、麦冬、地龙等。3.药效统计发现,总体药物主要集中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解表药、消食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4.四气统计分析显示,郭书文教授用药以温性药和寒性药居多;五味中重点使用甘味药、苦味药和辛味药;归经依次为肝经、脾经、心经、胃经、肺经、肾经等。5.基于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为90,置信度为0.8是得出的药物组合为①黄芪、山楂;②龙骨、牡蛎;③黄芪、当归;④当归、山楂;⑤黄芪、龙骨;⑥黄芪、龙骨、牡蛎;⑦黄芪、牡蛎;⑧黄芪、当归、山楂;⑨山楂、龙骨、牡蛎;⑩山楂、牡蛎。通过不同支持度的对比,我们发现药物逐渐向“黄芪-当归-川芎-茯苓-龙骨-牡蛎-山楂”聚拢,得到郭书文教授治疗本病的核心用药,将其命名为“养心通络安神方”。6.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时,按照关联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①当归、地骨皮;②当归、桔梗;③红花、柏子仁;④升麻、川芎;⑤麦冬、桃仁;⑥桃仁、柏子仁;⑦桃仁、炒白术;⑧柴胡、知母;⑨柴胡、炒白术;⑩升麻、柴胡等。以关联系数为基准进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共得到32个药物组合和16个新处方。7.养心通络安神方中川芎共计10个活性成分、当归共计5个活性成分、黄芪共计21个活性成分、茯苓共计14个活性成分、山楂共计6个活性成分、龙骨共计2个活性成分、牡蛎共计2个活性成分,合并去重后得到养心通络安神方共计54个活性成分,692个作用靶点。8.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相关靶点共计1006个,与药物靶点取交集后共得到潜在靶点215个。9.GO富集分析共得到2858个条目,其中包含210条分子功能、2507个生物过程、141个细胞组分。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369条生物学通路,最终得到养心通络安神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NF-kB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结论:1.郭书文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核心药物组成为养心通络安神方,方中黄芪-当归补血养心,川芎-山楂活血通络,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始终抓住其“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遣方用药注重形神一体,心神同调。用药多入肝经,重视脏腑经络,整体论治。善于把握药性,寒温并用。2.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养心通络安神方作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养心通络安神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系统作用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干预和调节,筛选出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啤酒甾醇、华良姜素、异鼠李素、猪苓酸C、美迪紫檀素、二氢异黄酮,核心作用靶点为AR、ESR2、PTGS1、ESR1、ALOX5、NOS2、PPARG、PTGS2,主要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改善脂质代谢、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等途径来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王宇[6](2021)在《滋水清肝饮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肝肾阴虚证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通过网络药理学获取及预测滋水清肝饮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临床研究: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肾阴虚证绝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芬吗通治疗,治疗组30例予芬吗通加滋水清肝饮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及肝肾阴虚证中医证候评分积分,进行疗效分析。网络药理学研究:从TCMSP数据库中获取并筛选滋水清肝饮中11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数据库获取绝经综合征的疾病基因靶点,绘制中药与疾病交集靶点的venn图,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出“药物-成分-靶点”的调控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R软件对获得的共同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滋水清肝饮作用于MPS的有效成分、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分析探讨滋水清肝饮治疗MPS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1.在kupperman评分上,滋水清肝饮合芬吗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芬吗通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kupperman评分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2.在中医证候积分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单独分析表明,两组对绝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效果。4.两组单个症状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潮热汗出、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胸胁胀痛、抑郁、疲乏、头痛症状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较显着。5.滋水清肝饮中主要有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豆甾醇、异鼠李素等有效活性化学成分。6.中药与疾病的共同关键靶点主要包含IL6、VEGFA、MYC、CASP3、EGFR、ESR1、CCND1、MAPK8等。7.通过GO和KEGG分析,滋水清肝饮可能通过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过程作用于绝经综合征。结论:1.滋水清肝饮联合芬吗通治疗肝肾阴虚证绝经综合征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总体疗效优于单用芬吗通。2.两组均能降低改良kupperman和中医证候积分,尤其在潮热汗出、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胸胁胀痛、抑郁、疲乏、头痛症状上改善效果较明显。3.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其用药安全有效。4.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滋水清肝饮在治疗MPS时,体现了其成分-靶点-通路作用途径的复杂多样,其可能通过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发挥保护神经细胞、抗抑郁、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骨质疏松等作用,来预防及改善围绝经期多个症状的发生。

李佩[7](2021)在《清心滋肾法治疗心肾失济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清心滋肾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改良Kupperman围绝经期症状评定量表积分(KMI)、主证(烘热、失眠)、中医症候疗效与评分、焦虑自评量表积分(SAS)、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性激素(FSH、LH、E2)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来证实清心滋肾汤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清心滋肾法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检测并分析IL-6在治疗前后PMS患者体内水平,试图探讨微炎症状态与更年期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肾不交型PMS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其中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3例,共脱落6例,余共完成60例患者临床观察。其中试验组予清心滋肾汤口服,对照组予坤泰胶囊口服,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总疗效、KMI积分、主证(烘热、失眠)、中医症候疗效与评分、SAS、SDS及PSQI积分、血FSH、LH、E2及IL-6水平变化,并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对比试验组及对照组相关症状评分及实验室指标。结果:1.治疗前两组年龄、病程、KMI积分、主证(烘热、失眠)、中医证候疗效与评分、SAS、SDS及PSQI积分、血FSH、LH、E2及IL-6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①临床总疗效: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达80%,经秩和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清心滋肾汤与坤泰胶囊治疗PMS临床总疗效相当。②KMI积分: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KMI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两者有差异,说明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KMI积分,且清心滋肾汤在降低PMS的KMI积分方面效果优于坤泰胶囊。③主证(烘热、失眠):治疗后两组烘热、失眠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烘热次数两组组间比较P=0.000,失眠程度组间比较P=0.004,具有明显差异,表明清心滋肾汤和坤泰胶囊均能改善PMS烘热、失眠症状,且清心滋肾汤治疗效果更明显。④中医症候疗效:试验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73.3%,两组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01),表明清心滋肾法在治疗PMS的中医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坤泰胶囊。⑤中医症候总分: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分均有明显降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1),可以认为试验组在降低中医证候总分、改善中医症候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⑥SAS、SDS积分: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治疗,清心滋肾汤和坤泰胶囊均可降低PMS患者SAS、SDS评分,改善PMS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两组之间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⑦PSQI积分: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内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经治疗清心滋肾汤和坤泰胶囊治疗均能降低PMS患者PSQI评分,改善患者睡眠情况,且清心滋肾汤效果比坤泰胶囊效果更好。⑧性激素水平: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降低FSH、LH水平,升高E2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以认为清心滋肾汤和坤泰胶囊均能改善PMS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FSH、LH水平,升高E2水平),且清心滋肾汤效果更明显。⑨IL-6水平:治疗前两组共60例PMS患者中IL-6升高例数只有8例(其中试验组4例,对照组4例),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IL-6均在正常范围内。经检验,治疗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治疗前后两组PMS患者体内IL-6水平无明显变化。⑩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子宫内膜厚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一般生命体征、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和妇科检查、乳腺B超均未见异常,说明清心滋肾汤治疗PMS不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少,安全无毒。结论:清心滋肾法治疗心肾不交型PMS患者在临床疗效、降低SAS、SDS积分方面,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效果与坤泰胶囊相当,但在降低KMI积分、改善主证(烘热、失眠)、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中医症候疗效及降低PSQI积分、下调血FSH、LH水平、升高E2方面疗效优于坤泰胶囊,且不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少,安全无毒。在改善PMS患者体内IL-6水平效果不明显,推测其结果与可能样本量偏少、纳入PMS患者病情多为轻至中度、治疗时间短、炎症指标单一等因素有关。总而言之,清心滋肾法治疗以烘热失眠为主证的心肾不交型PMS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且不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牛若男[8](2021)在《滋肾清心方对绝经期潮热的临床观察及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滋肾清心方对绝经潮热症状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对阴虚火旺型绝经综合征其他症状的疗效,监测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的变化,以此探讨潮热症状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通过挖掘滋肾清心方改善潮热的作用机制来论证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南京市中医院门诊/病房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综合征潮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20例,予滋肾清心方治疗的为治疗组;予坤泰胶囊治疗的为对照组。两组无脱落病例,最终全部纳入统计分析。本实验研究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12周(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潮热评分、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性激素水平(E2、FSH),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血管内皮功能(FMD)的改变情况。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药物临床疗效,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各项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1.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坤泰胶囊相比,滋肾清心方的临床疗效更显着。2.潮热评分对比: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所下降且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潮热评分于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滋肾清心方对临床潮热症状的缓解更显着。3.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改良Kupperman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认为滋肾清心方和坤泰胶囊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前者优于后者。4.中医证候评分对比:两组内前后比较中医证候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提示滋肾清心方较坤泰胶囊更能有效改善阴虚火旺型绝经综合征患者的相关中医证候。5.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比: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E2均有所提高,FSH均较前下降,每组每个数据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E2水平升高更多(P<0.05),FSH下降更明显(P<0.05),证明滋肾清心方对患者性激素(E2、FSH)水平的调节更强。6.HCY水平变化:两组血清HCY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前后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互比较,对照组血HCY水平不如治疗组低(P<0.05),可认为滋肾清心方能有效降调血清HCY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7.FMD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组血管FMD水平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MD虽也较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FMD升高程度更大(P<0.05);推测滋肾清心方能有效提高血管内皮功能。8.安全性判定:在临床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证明滋肾清心方临床安全。结论:滋肾清心方不仅能安全有效的缓解阴虚火旺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潮热,还能明显改善其他不适症状,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血HCY含量,提高血管FMD值。基于绝经潮热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推测滋肾清心方可通过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来改善潮热症状,对预防远期心血管疾病起到一定作用。

张燕[9](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四妙丸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构建四妙丸治疗痛风的生物网络并进行分析,探究四妙丸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以药动学参数(ADME)为标准筛选四妙丸化学成分,并结合文献进行补充;利用TCMSP数据库预测化学成分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得到与痛风相关的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扩展与痛风相关的靶点蛋白,并构建与痛风相关的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的关系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拓扑结构分析,明确四妙丸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应用薛定谔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关键化学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的可靠性;利用DAVID数据库对四妙丸治疗痛风的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以及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明确探究四妙丸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结果:四妙丸通过汉黄芩素、吴茱萸次碱和小檗碱等16个有效成分作用于TNF、IL4、ESR1等11个靶点发挥治疗痛风的作用。根据p<0.05筛选得到19个GO功能条目,推测四妙丸通过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调控基因转录及表达方式,诱导细胞因子活性及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减少配体的外在凋亡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等四个方面发挥着治疗痛风的作用;根据p<0.05筛选得到23条KEGG通路,推测四妙丸通过调控糖与药物代谢通路以及与炎症、免疫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如I型糖尿病、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破骨细胞分化、MAPK信号通路、NF-k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起到治疗痛风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较为系统地解析了四妙丸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生物通路过程,为痛风作用机制的研究和抗痛风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詹菁[10](2020)在《中药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使用中药知柏地黄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通过疗效和安全性评估,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更有价值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疗法,中药服用方法为每日1剂,早晚两次温服,经期停服,14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耳穴每穴均进行指法按压1-2分钟,1天3次,2-7天更换1次耳穴贴。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均治疗均需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及改良版Kupperman评分表记录两组患者的积分变化,对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SQI评分及改良版Kupperman评分的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组间比较p<0.05,两组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上均有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痊愈5例,占16.67%,显效13例,占43.33%,有效10例,占33.33%,无效2例,占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痊愈2例,占6.67%,显效7例,占23.33%,有效16例,占53.33&,无效5例,占16.67%,两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知柏地黄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和纯口服知柏地黄汤加减均可以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失眠,而知柏地黄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的效果优于后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二、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高血脂大鼠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高血脂大鼠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1.1 病名认识
        1.2 病因病机认识
        1.3 中医辨治
        1.4 常用治则治法
        1.5 其他疗法
    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2.1 糖尿病肾病的定义
        2.2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2.3 发病机制研究
        2.4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6 终止试验标准
        2.7 不良事件的处理
    3 试验设计
        3.1 病例来源及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药品来源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资料
        4.2 疗效观察指标
        4.3 安全性观察
        4.4 疗效标准
    5 安全性评价标准
    6 统计学处理
    7 研究结果分析
        7.1 病例收集情况
        7.2 基线比较
        7.3 疗效比较
        7.4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分析
    8 讨论
        8.1 立论依据
        8.2 组方分析
        8.3 疗效分析
        8.4 机理探讨
        8.5 思考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 中英文缩略词
    附2: 中医症状积分评分表
致谢
个人简介

(2)疏肝温胆汤改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代谢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1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1.2 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
        1.1.3 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1.1.4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1.5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1.1.6 小结
    1.2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1.2.1 祖国医学关于代谢综合征病名的认识
        1.2.2 祖国医学关于代谢综合征病因认识
        1.2.3 祖国医学关于代谢综合征病机的认识
        1.2.4 代谢综合征的证候研究
        1.2.5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1.2.6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基础研究进展
        1.2.7 陈伯钧教授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经验
        1.2.8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法和试验设计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设计
        2.1.3 病例来源
        2.1.4 病例选择
        2.1.5 干预
        2.1.6 评价指标
        2.1.7 随机和盲法
        2.1.8 样本量的估算
        2.1.9 统计分析
        2.1.10 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
        2.1.11 伦理审查
    2.2 结果
        2.2.1 两组基线资料
        2.2.2 两组糖代谢和IR指标
        2.2.3 两组脂代谢指标
        2.2.4 两组血压指标
        2.2.5 两组形体学指标
        2.2.6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
        2.2.7 两组中医疗效的比较
        2.2.8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2.3 讨论
        2.3.1 防治MS的意义
        2.3.2 疏肝温胆汤的理论基础
        2.3.3 疏肝温胆汤对MS患者IR和糖代谢的影响
        2.3.4 疏肝温胆汤对MS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2.3.5 疏肝温胆汤代谢综合征对血压和形态学的影响
        2.3.6 疏肝温胆汤对MS患者中医疗效的影响
        2.3.7 疏肝温胆汤对MS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2.3.8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2.4 小结
第三章 实验研究
    3.1 疏肝温胆汤改善MS大鼠IR和糖脂代谢的作用
        3.1.1 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疏肝温胆汤对MS大鼠LXRα及自噬/凋亡调控作用的机制研究
        3.2.1 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疏肝温胆汤通过LXRα介导自噬/凋亡改善IR和氧化应激
        3.3.1 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
        3.3.4 讨论
        3.3.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附件

(3)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标志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扎冲十三味丸的化学成分研究
    1 UPLC-Q-TOF-MS/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
        1.1 仪器与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GC-MS联用技术定性分析
        2.1 仪器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扎冲十三味丸大鼠体内入血成分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检测条件
        2.2 数据处理
        2.3 给药药液的制备
        2.4 血浆样品采集
        2.5 血浆样品处理
    3 结果
        3.1 扎冲十三味丸UPLC-Q-TOF-MS/MS色谱图的采集
        3.2 扎冲十三味丸原型入血成分分析与鉴定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扎冲十三味丸大鼠组织成分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与药品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检测方法
        2.2 给药方法及组织样品的收集
        2.3 组织样品的处理方法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电子舌、电子鼻技术的扎冲十三味丸中单味药气-味的表征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药材样品的制备
        1.4 单体成分及对照品样品的制备
    2 实验方法
        2.1 电子舌分析方法
        2.2 电子鼻分析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电子舌实验结果
        3.1 电子舌主成分分析(PCA)
        3.2 判别因子分析(DFA)
    4 电子鼻实验结果
        4.1 主成分分析(PCA)
        4.2 判别因子分析(DFA)
    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网络药理学探究扎冲十三味丸主要成分治疗脑血管疾病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成分的靶点收集
        2.2 脑血管疾病的靶点收集
        2.3 关键靶点的选择与PPI拓扑学分析
        2.4 关键靶点的通路分析及网络图的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关键靶点的收集结果
        3.2 PPI图的构建与拓扑学分析
        3.3 关键靶点的KEGG通路分析及“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的构建
    4 小结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诃子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益气养阴中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标准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能效检验
        2.3 随机分组方法
        2.4 盲法
        2.5 治疗方案
        2.6 观察指标
        2.7 疗效评价标准
        2.8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纳入病例基本资料的比较及描述
        3.3 纳入病例疗效对比及描述
        3.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冠心病PCI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古今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认识
        1.3 传统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2.通脉养心丸临床应用的理论基础
    3.通脉养心丸中各中药有效成分的现代研究及理论基础
        3.1 生地黄(君药)
        3.2 甘草(君药)
        3.3 麦冬(臣药)
        3.4 党参(臣药)
        3.5 制何首乌(臣药)
        3.6 五味子(臣药)
        3.7 鸡血藤(佐药)
        3.8 阿胶(佐药)
        3.9 龟甲(佐药)
        3.10 桂枝(使药)
        3.11 大枣(使药)
    4.结果讨论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心绞痛症状积分表
    附录二:中医证候积分表
    附录三:样本量能效检验依据
    附录四:Grace评分
    附录五: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
综述 从五脏论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1.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及各脏腑与心的相关性
    2.从肝论治
    3.从脾论治
    4.从肺论治
    5.从肾论治
    6.“五运六气”学说以及中医整体观
    7.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郭书文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用药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西医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
        3.诊断
        4.治疗
        5.小结
    综述二 中医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病名的认识
        2.病因病机
        3.辨证分型
        4.治疗现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郭书文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用药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引言
    研究一 郭书文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用药规律
        1.资料与方法
        2.研究结果
        3.讨论
    研究二 养心通络安神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6)滋水清肝饮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滋水清肝饮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清心滋肾法治疗心肾失济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PMS研究概况
        1.1 中医病名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PMS研究概况
        2.1 病名及流行病学研究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2.3 PMS与炎症因子
        2.4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病例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观测时点
        2.6 疗效判定标准
        2.7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完成情况
        3.2 基本情况
        3.3 疗效结果
        3.4 安全性分析
    4. 结果与结论
        4.1 结果
        4.2 结论
讨论与分析
    1. 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心肾失济与PMS的关系
        1.3 “清心滋肾”治法探讨
        1.4 选择坤泰胶囊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2. 清心滋肾汤的组方及现代药理分析
        2.1 方义
        2.2 现代药理研究
    3. 清心滋肾汤治疗PMS疗效机制探讨
        3.1 对降低改良Kupperman症状评分作用分析
        3.2 对主证(烘热、失眠)影响分析
        3.3 对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3.4 对改善焦虑及抑郁不良情绪分析
        3.5 对睡眠质量改善效果分析
        3.6 对性激素水平影响分析
        3.7 对安全性指标影响
    4. 创新点
    5. 不足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缩略语表
    附表二 中医症候量表
    附表三 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
    附表四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表五 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表六 匹兹堡(PSQI)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滋肾清心方对绝经期潮热的临床观察及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绝经综合征的中医研究概况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中医治疗
    2. 绝经综合征的西医研究进展
        2.1 发病机制
        2.2 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观测时点
        2.5 检测方法
        2.6 疗效判定标准
        2.7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潮热程度比较
        3.3 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比较
        3.4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5 性激素水平比较
        3.6 血清HCY水平比较
        3.7 FMD水平比较
        3.8 总体疗效观察及分析
        3.9 脱落病例及安全性分析
    4. 结论
        4.1 总体疗效分析
        4.2 潮热疗效分析
        4.3 中医证候疗效
        4.4 性激素水平方面
        4.5 血清HCY方面
        4.6 血管内皮功能方面
        4.7 安全性方面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创新部分
    3. 滋肾清心方组方分析及现代相关药理学研究
        3.1 滋肾清心方组方分析
        3.2 现代相关药理学研究
    4. 疗效分析及作用机制探讨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潮热程度评分表
    附录二: 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
    附录三: 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四: 病人观察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四妙丸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痛风研究现状
        1.1 痛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2 痛风的发病机制研究
        1.2.1 痛风发病的遗传和环境机制
        1.2.2 痛风发病的代谢机制
        1.2.3 痛风发病的炎症机制
        1.2.4 痛风发生的免疫机制研究
        1.3 痛风的中医学研究现状
        1.3.1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1.3.2 痛风的病因病机认识
        1.3.3 痛风的辨证论治
        1.3.4 中医治疗痛风的现代临床意义
    第二章 四妙丸研究现状
        2.1 四妙丸的药理作用研究
        2.1.1 四妙丸中单味药作用机制研究
        2.1.2 四妙丸复方药理作用研究
        2.2 四妙丸在治疗痛风中的应用
    第三章 网络药理学简介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1 网络药理学概述
        3.2 网络药理学常用数据库及研究方法介绍
        3.2.1 中药化学成分及靶标预测数据库
        3.2.2 疾病信息挖掘数据库
        3.2.3 网络分析在线平台和软件工具
        3.3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3.1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应用
        3.3.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应用
        3.3.3 网络药理学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应用
        3.3.4 网络药理学在四妙丸治疗风湿病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妙丸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第一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流程图
        1.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2.1 四妙丸化学成分筛选及靶点预测
        1.2.2 痛风靶点筛选及整理
        1.3 网络构建及可视化
        1.4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1.5 分子对接验证关键化学成分和核心靶点
        1.6 生物功能富集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
        2.1 四妙丸化学成分的筛选及靶点的预测
        2.2 痛风疾病靶点的预测
        2.3 痛风相关靶点的PPI网络
        2.4 四妙丸化学成分靶点与痛风相关靶点的交集基因
        2.5 四妙丸-化学成分-靶点-痛风网络
        2.6 四妙丸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
        2.7 四妙丸治疗痛风的关键化学成分和核心靶点
        2.8 分子对接结果
        2.9 生物功能富集分析
        2.9.1 GO功能富集分析
        2.9.2 KEGG通路富集分析
    第三章 分析与结论
        3.1 四妙丸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分析
        3.2 四妙丸治疗痛风的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分析
        3.3 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3.4 KEGG通路富集分析
        3.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药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祖国医学对围绝经期失眠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失眠的研究概况
1 临床研究
    1.1 研究目的: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病例选择标准
    1.5 给药方法
    1.6 观察指标
    1.7 疗效判定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治疗结果分析
    2.3 药物安全性分析
3 讨论
    3.1 立题依据
    3.2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肾阴虚
    3.3 方药分析
    3.4 耳穴压豆疗法
    3.5 两组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
    3.6 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四、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高血脂大鼠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地卫矛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D]. 阮克进(Nguyen Khac Tie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疏肝温胆汤改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D]. 蔡海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标志物研究[D]. 赵鹿.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
  • [4]益气养阴中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D]. 范安安.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郭书文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用药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D]. 魏路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6]滋水清肝饮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网络药理学研究[D]. 王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7]清心滋肾法治疗心肾失济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滋肾清心方对绝经期潮热的临床观察及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D]. 牛若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四妙丸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D]. 张燕. 河北大学, 2020(08)
  • [10]中药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疗效观察[D]. 詹菁.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