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赋的叙事功能与中古赋家对事件的参与(论文文献综述)
赵亦雅[1](2021)在《《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以来,以西律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研究的大趋势。对《文心雕龙》和《文选》的褒扬或批评,往往关注于二书是否区分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以往我们异常重视萧统的文学身份而忽视他的政治身份。萧统是梁武帝寄予厚望的皇位继承者,这是对他认识的出发点。刘勰的人生观里有着强烈的立功意图和阳刚进取精神。对于刘勰来说,“垂文”只是“穷”时的“独善”,他更在意的是建功立业,成为国之栋梁,处理军国事务。从他们的身份定位出发,是研究这两部书的基础。从创作动机而言,萧统编辑《文选》无疑受到了其父梁武帝的影响。就当时的文学风气而言,萧统也隐有树立文学风气、彰显文化实力的意图。《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首先是刘勰受到理想人格感召而意图纠正现实问题。此外,也有求文名以入仕的意图。齐梁诗坛有古今新旧之争的讨论,为当时文坛上引人注目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批评家都会对这一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诞生在这样的时代思潮下,《文心雕龙》和《文选》继承了自《诗大序》以来情志统一的诗歌观,而《文心雕龙》更明显地强调了诗歌秉情而作的特性。《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体现了对《诗经》的尊崇,但其出发点却大不相同,刘勰认为《诗经》是“为情而造文”的代表,而萧统更重视它的典范地位。对于汉代诗坛,《文心雕龙》和《文选》提到的代表诗人和作品篇目基本吻合。在五言诗的起源问题上,刘勰以为五言诗源于先秦时期,而萧统则以为五言诗源于汉初的李陵诗。关于建安诗坛,《文心雕龙》的《明诗》《乐府》两篇提到的七位诗人除了徐干之外,《文选》都有收录,只不过刘勰出于乐府诗的雅正观而不喜三曹为代表的汉乐府诗作,显示了《文心雕龙》浓厚的辨体意识。对于正始诗坛,《文选》所选的三位诗人恰好是《明诗》里提及肯定的。《明诗》夸赞的左思和张华这两位西晋诗人,《文选》均以较多的数量收录。但是对于西晋诗坛,《文选》收录最多的是陆机诗,而《文心雕龙》以陆机诗为“繁”,显示了二书的不同看法。东晋诗坛玄风大盛,《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以各自的方式表现了对郭璞诗的肯定。在诗歌的评价标准上,刘勰不同意新变派一味追求辞采,更不像复古派对辞采、性情完全排斥,在当时的新变派和复古派之间采取了一种折衷的立场。《文选》既重视诗作的审美特色,看重“能文”,但也重视对儒家风雅精神的继承,显示出包容的态度。对于赋的起源问题,《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认同《诗经》、楚辞以及荀宋赋的开拓作用。汉魏时期骚赋混称现象常见,而《文选》和《文心雕龙》都不同程度地区别了骚、赋。二书都有意识地对赋的种类进行了区分,《文心雕龙》将赋分为“鸿裁之寰域”“小制之区畛”两大类,并对其内容和风格特色做了具体的说明。《文选》赋则分为京都、郊祀、耕藉等十五类。先秦是赋的发轫期,《文选》和《文心雕龙》都谈到了荀子、宋玉在赋体发展史上的先导之功。对于西汉赋作,《文选》收录了贾谊、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四位作家的八篇赋,而这四位也在刘勰称赞的“辞赋之英杰”里,然而刘勰肯定的枚乘赋未被《文选》收录。对东汉赋,二书均对班固、张衡、王延寿的赋作表示了肯定。二书不同之处在于《文选》还收录了班彪、曹大家、傅毅、马融的作品。对曹魏赋,《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表现了对王粲、何晏赋作的肯定。而刘勰称许的徐干未收入《文选》,以及《文选》收录曹植《洛神赋》、嵇康《琴赋》和祢衡《鹦鹉赋》,刘勰在《铨赋》中并未提及。对西晋赋,《文心雕龙》与《文选》共同肯定了左思、潘岳、陆机、成公绥四位作家的赋作。二书不同在于《文选》对木华、向秀赋作的肯定。对东晋赋,二书都表达了对郭璞赋作的肯定,不同在于刘勰认为袁宏也是此时的代表作家,而《文选》收录了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文心雕龙》和《文选》重视赋这一文体的政治功能。刘勰认为赋应当秉承教化作用,反对那些过分华丽臃肿的作品。《文选》对赋的政治属性的重视表现得更为突出。京都、郊祀、耕藉等居赋类乃至全书之首,这些赋作均与国家统治密切相关。从总体上说,《文选》《文心雕龙》都体现了情采兼备、文质彬彬的赋学观。这是由二书的编撰宗旨决定的。二书对代表作家的评选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有很大不同。尤其表现在对待西晋作家的态度上。潘岳的赋作受到萧统重视,盖因其情深意浓、善用典故、文辞清绮的特点。刘勰并不推崇晋代作品,而且更强调赋的讽谏意义。对颂这一文体,《文心雕龙》和《文选》都突出强调了其“美盛德”的特性;刘勰推崇摹仿《诗经》古颂的颂文,而《文选》所收五篇颂文中有三篇在立意和体制上都与古颂文相异。在赞的起源问题上,萧统与挚虞相同而与刘勰不同,《文选》单独列“史述赞”一类,而《文心雕龙》所论赞文包括了《文选》中的“赞”和“史述赞”两类,这显示了二书文体分类观念上的不同。对铭这一文体,《文心雕龙》与《文选》都指出铭文简约润泽的特点,在铭文的选篇上,刘勰最为推重的是师法《尚书》的蔡邕之作,而萧统则推重典雅华美的陆倕铭文。对于箴文,《文选》只收一篇《女史箴》,既与箴文的政治敏感性有关,也与《文选》对辞藻华美的重视程度有关,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官箴王阙”类箴文的衰落。刘勰推重师范《虞箴》的扬雄等人的箴文,既与贯穿全书的师法经典的观点一致,也反映出了他重视“矢言之道”的政治胸怀。对于“诔”这一文体,《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表现了对潘岳的认可,此外刘勰还推重东汉的诔文作家。刘勰认为诔文中的叙述哀情是在记颂功德之上的引申,但是《文选》所收以叙哀浓厚的曹植诔文为首,入选最多的潘岳诔文也为情感充沛之作。《文选》所选诔文实际上反映了魏晋以来诔文偏重于抒发哀情的趋势,而刘勰意图规范诔文文体,更以“大夫之才”的眼光看待诔文的写作。对于碑文,《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以蔡邕作为碑文的代表作家,《文选》所收碑文种类则较《文心雕龙》更广。梁武帝推行儒学、宣扬勤政,故而孙绰碑文中评定人物时浓重的玄学痕迹使其未被收入《文选》。刘勰只论及墓碑文并且强调墓碑文的铭功作用,与墓碑文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有关。对于哀文,《文心雕龙》和《文选》对它的施用范围有着不同认识,前者重视潘岳为幼子所作的哀辞,而后者选择的是潘岳悼念妻子而作的《哀永逝文》。同时,二书对哀策文的性质认识不同,刘勰由读策告神的祭祀传统将之置于《祝盟》篇中,而萧统则将之归于“哀”类。对于吊文,二书的注意力均在怀古类吊辞,这与二书性质以及其他两类吊辞难于流传有关。对陆机《吊魏武帝文》的认识,再次反映了二书对简约文风的不同态度。萧统对任昉表文十分重视,任昉之文兼具文雅和华采,这正契合萧统的审美趣味。曹植之文则是刘勰所提倡的情理和辞采的统一。刘勰指出“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他是从经国大业的立场上去理解和看待表文的。《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体现出对武檄的强调和重视。陈琳极富文采的檄文与萧统重视艺术美的观念十分契合。刘勰在谈论檄文的写作规范时展示了他的军事思想,其中不少地方可以看到《孙子兵法》的影响。刘勰的军事思想体现在兵以定乱、厉辞为武、重视战前谋划、兵诈相参等方面。从《文心雕龙》与《文选》的评选的范围看,《文选》不录经、史、子,与刘勰的大文学观不同。在评价标准上,面对当时“文过其意”的文风,二书兼重情采。在选定各类文体时,刘勰重视作品的正式和传统写作规范,而萧统并不重视这一点。在审美标准上,《文心雕龙》和《文选》均重视典雅。对陆机、潘岳作品的评、选反映了《文心雕龙》与《文选》对文辞繁简的不同态度。《文选》对西晋作家的重视反映了萧统对绮丽文风的欣赏,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列《风骨》为其艺术理想。在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中,文学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功能,包含功利用途和道德属性,尤其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中国文学不可回避的特征。从文学的国家政治属性而言,刘勰重视各类文体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文选》则可以称之为一项优秀的国家文化工程。这是二书不容忽视的政治属性。
钟慧珍[2](2021)在《汉大赋叙事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大赋作为赋体文学的典型代表,极具研究价值。它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先秦文学注重铺陈、排比的特点,并逐渐形成为一种“体物性”很强的文体。当赋家建构了这样一种文体框架并不断往内填充“物”“事”时,汉大赋就形成了以叙写“物事”为中心的叙事作品。观察汉代赋家如何在作品中描摹物事、展现社会风貌、反映社会现实等问题,可以发现汉大赋在体物过程中表现出与西方叙事传统不一样的叙事特点。故而,以叙事角度重新审视汉大赋,有利于体察汉大赋叙事对前代文学叙事意识的继承与发扬,更能发现汉大赋在叙事方面的创新成分,最重要的是,可以梳理汉大赋在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的叙事地位和叙事价值。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汉大赋的来源、文体演变过程及其主要题材和代表作家作品。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论文的重要章节。第二章考察汉大赋叙事之“事”的特征,分别从事件主体、叙述主体、事件功能三个角度分析汉大赋与其他叙事文体不一样的“事”的特点。第三章则从“叙”的角度分析汉大赋的结构特征,通过研究作品明确汉大赋中以赋序结构、主客问答结构、空间叙事结构、多重聚焦视角为主的叙事特点。第四章则从源流方面考察汉大赋叙事特征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分析古代祭祀礼仪、史传文学和汉帝国的物质基础对汉大赋叙事特征形成的影响。汉大赋的叙事特征是在立足于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中形成的。它在中国的叙事文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但将以“物事”为核心的叙事特点发展到极致,而且影响了后代以“人事”为主的叙事文体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汉大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特殊性。
孙悦[3](2021)在《汉大赋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邓珏[4](2020)在《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文中提出在自然界众多的音声当中,“风声”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它的特殊性首先在于风的不可视性这一客观事实,风之声往往是通过其所接触的媒介而发声的,即“随物附声”。因此,风声并不是一种同质化的声音,其内部种类、层次和结构都十分丰富。具体说来,风声意象可以依据声源(松声、竹声、铎声等)、时间(如春风声、秋风声等)、及空间(东风声、西风声、北风声等)进行分类。由于风声是自然普遍存在的客观物象之一,远古先民很早便认识到了风声的多样性,并对之进行了许多超越风声物理存在性的文化阐释。就风声的渊源和早期的文化形态而言,可以分为“经验之风声”“思辨之风声”和“抒情之风声”三类。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风声一直为各种不同文学形式和绘画作品所呈现。一方面,后世对于风声的摹写继承了早期先民所创造的风声意象以及与之相应的心智和情感,形成了诸如伤春、悲秋等心理和感知传统;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历朝历代的具体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不尽相同,时人对于风声的抒写以及寄托于风声之上的情感表达,也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有宋一代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诗画一律”“六根互用”与“天人合一”等文化观念的影响之下,宋代的文学与图像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之上,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有的精神风貌。宋代文人在创作中对于风声意象的呈现,主要涉及时间、空间、听觉主体三个维度。通过对于具体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时间维度中,风声意象首先在不同艺术媒介当中,体现了时间存在的两个重要方式,即“绵延”和“顷刻”,它们分别强调的是风声所揭示的时间之流的持续性和片断性特征。这两个具有紧密关联性的特征,使得我们对风声意象的观照可以放置于更为广阔的听觉叙事背景之中,用以彰显在具体的作品中作为殊相的风声意象所体现的共相性特征。另外,风声意象对于时间观念的表达,是通过作品的物质结构(如手卷铺展连环的形制)、笔墨的节奏韵律(“动势”)以及相关的视觉符号(如云烟等)而得以实现的。在空间维度上,风声意象被纳入艺术作品的空间叙事中,并通过营造声景和远境,将风声意象作为有效的表现空间的载体进行观照。而在听觉主体的层面上,主体在作品中的存在形式(隐匿与在场),及其具体的实践行为(凝视或倾听),对于感知活动的态度(主动与被动)等,都通过对互动性的主客体经验的描绘,而被投射至对于风声意象的具体表现上。基于以上对风声意象呈现形式的考察,可以看到,风声并不是一种纯然客观的物质物像,而是深植于传统内部的文化存在,它反映了特定群体认识、看待、理解和阐释世界、自我以及世界与自我关系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中至为关键的,便是时间和空间观念,前者具有着不同的层次范畴(自然的和文化的),而后者则包含着不同的认知属性(虚实、内外和远近)。无疑,风声意象勾连了主客观世界的间隙,磨合了身体、心灵和世界的差距,主体可以通过对风声意象的解读与领悟,体味和感知个体存在的意义,以及他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考察,能够对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作一整体性的分析判断。从而以小观大,一方面探讨文学与图像艺术对“声音”等非视觉对象的表现方式,参量和比照文学与图像各自的特征与不同的艺术形态,把握艺术门类间的异同;另一方面,使得“听觉”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期待视、听、触等不同的知觉体系,在艺术学理论的“舞台”之上,合奏出激动人心的交响。
齐放[5](2020)在《庾信骈文研究》文中认为庾信是六朝最后一位文学大家,也是六朝骈文的集大成者。他先后置身南北两朝,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表现出南北文学的不同特色:庾信前期依附于南朝萧梁皇族,流连于宫廷池苑,醉情声色俳偶,宫体骈文呈现出鲜明的齐梁文学风貌;后期羁身于北地敌国,濡染于北朝风物制度,文风变绮靡流丽为刚健质朴,开南北文风融合之先声。庾信骈文虽源出齐梁宫体,却在多艰的人生中结出文学的硕果,在骈文抒情深度、叙事广度、句式尝试、文体新变上成就巨大,不仅在六朝受到时人的热烈追捧,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如初唐四杰、李商隐、陈维崧等大批文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四六宗匠”。但自唐宋古文运动以来,人们的文体观念发生了变化,古文逐渐取代了骈文的主导地位,庾信骈文一度受到了抨击或漠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庾信骈文与历史背景、文学发展之关系,探究其文学风貌与文体创新,通过当时影响与后世接受两个方面,探讨他在骈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以倪璠注释、许逸民点校本《庾子山集注》中庾信的167篇骈文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梳理、文史结合、文本细读、接受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从齐梁到清代一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探究庾信作品的生成与传播,勾画庾信骈文的特殊地位与动态面貌。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文”“笔”两个向度对庾信骈文进行了体裁上的分类,从创作环境、作者心态、骈文作品的角度详细探讨了进行艺术分期的必要性,并从文献层面对庾信骈文的版本与流传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第二章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时代背景对庾信骈文风貌的影响,揭示了南朝士族衰微与骈文宫体化、北朝文化环境与文风质实化、句式四六化与骈俪进程、羁旅离乱与咏怀倾向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庾信骈文的文体创新现象,阐述了庾信在骈赋诗化、以赋述史、应用性骈文赋化三个方面的独特成就与文体贡献;第四章重点选取了北朝、初唐、晚唐、清代四个骈文流行的典型时段,采取接受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交聘与交游两个角度探究了庾信对北周骈文演进的重要影响,从初唐君臣、李商隐与陈维崧的骈文创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庾信举足轻重的文学史地位。
李建秀[6](2020)在《唐代游艺赋嬗变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唐赋之中饶有情致的一支,唐代游艺赋以“游艺生活”为铺写题材,将雅丽文体与世俗生活融合碰撞,激荡出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并的独特赋作。聚焦唐代游艺赋的发展嬗变情况,不仅要把握各个时期游艺赋的主题内容、艺术风貌,更要透过游艺赋创作管窥不同阶段游艺文化特征。本文对唐代游艺赋作立体式考量,纵向上铺衍游艺文学的发展递变,横向上与每一时期的游艺文化相勾连,纵横交错,深入游艺赋机理进行细致研究。全文将唐代游艺赋分为畋猎射艺、舞蹈表演、百戏杂技、运动竞技、博弈活动、轻松休闲六个类目,通过文本阐释与分期对读,以初盛唐、中唐、晚唐的时间脉络梳理各个时期唐代游艺赋在文本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发展嬗变情况,同时努力挖掘唐代各期游艺赋所见游艺文化特征,力图把握赋写游艺所产生的审美风貌与独特书写方式。第一章以《全唐文》中的游艺赋为基础,参见《全唐文补编》、《文苑英华》、《历代赋汇》、《历代辞赋汇编》,统计出85篇唐代游艺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嬗变研究的思路对唐代游艺赋进行分期概说。在对唐前游艺赋纵向递变情况简要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与唐代游艺赋二者比较,发掘出唐代游艺赋的拓新之处。第二章探讨初盛唐游艺赋百花齐放的题材取向、外邦臣服的帝国声威以及仁德智勇的人文精神。在艺术特色上,初盛唐游艺赋以细腻笔触描摹完整真切的游艺场景,以繁复巧妙的修辞增强赋作的艺术感染力。赋作往往曲终奏雅,表现对于欢娱游艺的理性思考。而由游艺赋管窥游艺文化,可见初盛唐游艺活动的繁荣兴盛,不仅集前代游艺之大成,外邦游艺的传入、女子游艺的兴盛、大型群体演出的气势,完美地展现出盛世气象的壮美绚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艺人平民,皆积极投身于“智”、“力”游艺的竞技活动中,寻求耳目声色的欢娱与精神世界的丰富。第三章论说中唐游艺赋心正意坚的修身原则、求仁树德的教化旨意以及重贤求能的治国方略,赋作呈现出鲜明的修身治国倾向。在体式上,中唐游艺赋以律赋为主,故而限韵的程式特征以及雅则整饬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唐游艺赋鲜明的艺术风貌。此外,中唐赋家以积极态度干预政事,游艺赋议论说理成分显着增加,形成了描写、记叙、议论相统一的表达方式,更好地表现出赋作冠冕正大的思想主题。透过游艺赋窥见此期游艺生活,可以见其鲜明的礼义色彩,一些娱乐项目还要求参与者具备较高的品德修养,游艺活动亦具备一定的教育性。第四章论说晚唐游艺赋以史为鉴的反思意识与独善其身的人生追求。然而这两者并非截然对立,很多时候往往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艺术表达上,晚唐游艺赋情意书写多重而浓郁,语言表达精工而绮丽,具有极强的文学性与审美价值。至于晚唐游艺赋呈现出的游艺文化,则带有民间小艺性与拓新性的特点。此期宫廷游艺已不再是赋家描写的重点,鲜动活泼的民间小艺备受赋家青睐;而对于一些游艺新质赋家也积极予以描摹,展现出游艺活动的完善与发展。
刘秀秀[7](2020)在《朝鲜李朝前期汉文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朝鲜李朝前期是指从1392年李氏朝鲜王朝建立至仁祖朝(1623-1649),大致与我国明朝同时。此时是古代朝鲜汉文赋创作的繁盛阶段,现留存202人862篇赋作,不仅数量蔚为大观,而且艺术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朝鲜汉文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时期朝鲜王朝的内外政治形势都颇为动荡,内部长期处于党祸纷纭激烈的境况,外部自16世纪以后又面临着兴起于我国东北的女真族以及邻国日本的侵袭;思想文化上,中华理学逐渐上升为朝鲜官学,并达到鼎盛时期;外交上,随着与我国明朝友好密切的宗藩关系的确立,两国交流空前频繁,在外交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唱酬诗赋。这些都对此期汉文赋的兴盛产生了重要影响。朝鲜朝科举制度的赋科考试,延续高丽末(1344)“罢律用古”的做法,定为古赋体。虽然到明宗朝(1545-1567)实行兼考古、律二体,但现存科试赋还是以古赋为主体。士子课业、课试作赋一般也为古赋。朝鲜朝前期汉文赋走的是贬斥律赋、崇古尚古的路子,这其实受到我国元朝“祖骚宗汉”赋学观的深刻影响,后来又接受了明人“唐无赋”的观念,在“祖骚宗汉”之外,不废六朝骈赋;又由于历来崇尚中华文化的心态,其辞赋创作还延续了高丽后期以来承袭宋赋、推崇宋赋体的风气。也就是说,举凡“别乎律”的所有赋体(骚赋、汉赋、骈赋、宋赋),都被纳入宗尚的范围。相比同时期我国明朝的辞赋复古,复古范围更加广泛,体现了朝鲜赋家对中华赋体文学的整体性关注和全面学习之意。汉文赋题材内容分布广泛,无所不包。抒情言志赋或反映时事、讽世伤时,或咏怀人生、抒泄失志隐逸情怀,或感时序迁逝、内寓不遇悲愁,也有的抒发离情别绪;咏物感物赋包括植物赋、动物赋、器物赋等,这些赋作或借物以抒情,或托物以寓理,较少单纯摹物之作;咏史怀古赋分为吟咏历史人物和咏怀古迹、史事两类,大多数赋作均取材于中华历史,大彰论说之风,寄寓借古鉴今之意;山水赋分为朝鲜山水赋和异国(中华、日本)山水赋,注重借描写山水以抒情达念;室宇楼台赋也重在借室宇楼台来抒发感情或阐述理念,一些赋作有览古的意味;此外,还有不少文化治道、祥瑞、理学等类赋,黼黻国家太平、弘宣理学思想,这些都显示了朝鲜赋家“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赋家之心。此期汉文赋创作以古赋为主体,众体兼备,显示了以骚汉为宗,效法骈赋、承袭宋赋的多元化赋学宗尚。汉文赋在承袭中华赋体艺术特征的同时,随着时、地等文化氛围的改变,也出现众多新变。骚体赋不仅沿袭了楚骚经典意象、手法,更深入探讨骚体赋的句法结构,出现了大量杂言式骚体赋;在题材内容上从抒情扩大到文化、祥瑞、理学等类,从而使骚怨大大淡化。汉赋体包括散体大赋和咏物抒情的小赋两类,大赋普遍采用了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空间方位的叙述模式和平面化铺写手段,而在科举程式赋中,形成了篇幅简短、铺叙简洁的新特点;采用汉大赋以颂扬为宗的书写思路,因时局之衰变,创作主旨又有了讽喻、劝勉和鼓励期许之意。四言诗体赋继承了《诗经》的四言句式和比兴象征的艺术手法,但议论说理性很强,具有专尚理趣、以议论取胜的独特风貌。骈体赋承袭我国六朝赋艺,偶对精工,使典敷采,但赋风并不绮靡繁缛,而是或平和中正,或清雅秀美,与所写内容若合符契。重理好论的宋赋体作品数量很多,既有模拟欧阳修、苏轼经典宋体赋如《秋声赋》《赤壁赋》的赋作,又有阐述理学概念、进行理学说教的理学赋,还有大量以议论说理为显着特色的宋体赋。此外,在兼考律赋的明宗朝,留存三篇科考律赋。朝鲜、明朝使臣间的辞赋唱和,集中体现了两国辞赋的当代交流。两国各以文才显着之士任使,明使首唱,朝鲜馆伴次韵应答;历次酬唱的主题有汉城的登楼饮宴、朝鲜境内的纪行游览和平壤祭悼箕子三类。这些域外交往赋继承发扬了中华历史上行人用赋的传统,彰显了采风观风与述宣上德、成命修好的外交文化意涵,而各有侧重。明使臣之赋借藩国之美好,鸣本国之隆盛,以此彰显国威、流布王化;朝鲜文臣之赋扬己以荣耀他人,竭诚地歌颂宗主国明王朝的恩威德化,表白事大之诚和价值认同,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彰显本国治教。这些唱和赋还具有一些独特的文学价值,如接受并延续了“祖骚宗汉”的中华赋学观,发扬了中华辞赋次韵唱酬的形式,提高了朝鲜汉文赋的艺术价值,也增进了明朝域外赋的现实意义。朝鲜汉文赋虽然接受了中华辞赋传统,但传入之后,又有了适应本土的文化发展脉络和自身鲜明的民族特性。此期大致以15世纪末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者体现为雄博清雅的开国盛世气象,后者呈现出郁愤、慷慨、平实的时局衰变之风,审美风格迥异。赋家们进行本土化抒写,建构“朝鲜风”,主要表现在描绘朝鲜本土的风物人情、反映朝鲜李朝的社会时事、展露朝鲜民族情感的独特指向。此期汉文赋的书写特色,首先是呈现出对中华辞赋的模拟性,其次是馆阁文学性,再次是主题意蕴上的道学化和鉴戒主义倾向。
何凯[8](2020)在《两晋赋研究》文中认为两晋赋诸多特征的形成深受社会政治、学术思潮影响。两晋帝王、权贵对辞赋普遍缺乏兴趣,导致赋家既无尊贵荣宠的社会地位,亦无诸如邺下赋家与丕、植昆仲的诚挚友谊。帝王、权贵的喜好对两晋赋的影响微乎其微。政治动荡,使两晋赋家无大国臣民的自豪意绪,故无美颂政治的意愿。乱世“帝功”的匮乏,帝王于“润色鸿业”亦无迫切的需求。两晋赋家对京殿苑猎等宏大题材缺乏兴趣,美颂意图普遍消失。在学术的层面。经学体系的崩溃,使赋的价值不再一准于经学的绳尺,擅赋可为士人炫才的资本。玄学自嵇康、阮籍之后淡化了对政治的批判,经乐广、裴頠等人的努力,至郭象而完全融合“名教”与自然。阔谈老、庄成为弥漫朝野的风气。受此影响,两晋赋家的学识素养及精神面貌与两汉赋家迥异。好老、庄之学而对经学普遍缺乏兴趣,长于义理而疏于诂训,少有坚实的学术素养。阔论玄虚、遗世高蹈、恣情山水是两晋赋家普遍的精神面貌。赋家缺乏担当精神,少有“兼济”之志,对社政治亦无尖锐批判,而多对个体逍遥、畅适的追求。在玄学的浸润下,士人对现实的关怀转向自我,审视当下的生存。玄学对“道”的探讨,使“玄”这一语词带着“玄远之学”的高格,被普遍运用于描绘事物。“玄”之“正色”体现出人们光明与黑暗的遥远记忆;“道”之“玄远”则赋予事物奇异、深奥的品质。但凡以“玄”限定指称的事物及其属性,都因“玄”义的发现而值得美颂。“道”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则禀受“气”“道”的事物便为可贵。由“体道”而“体物”,是玄学对两晋赋的重要影响。老、庄的哲思则影响赋家的处世主张、生活理想。在禀承“气”与“道”的层面标举事物的意义,阐发贵柔、通变的处世智慧,抒写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几个方面,体现出玄学思潮对两晋赋的全面渗透。陆机《遂志赋》《豪士赋》、挚虞《思游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李暠《述志赋》各自体现玄学影响的不同侧面。陆机之“贵柔”与“通达”,挚虞以“天命”否定“骚怨”、陶渊明因“质性自然”的执着,于生活有“不遇”的困扰;李暠以老、庄“风度”为立国的“正名”之用。是玄学思想在两晋言志赋中的不同表现。两晋赋的题材变化明显。都邑、蒐狩赋的政治主题淡化,言志、纪行赋“骚怨”丧失,咏物赋多表现日常生活。以“水”为主要对象的山水题材在两晋赋中别具一格。赋家对山水的描写涵盖了人们面对山水时的各种心态。郭璞《江赋》、木华《海赋》代表两晋山水大赋的最高水平。其对江、海的描摹一仍汉代散体大赋的模式。图绘空间,虚夸物产,表现出浩瀚水域的雄奇壮丽。对江、海的描写中随处可见珍奇名物的堆砌铺陈。赞美江、海“兼包化产”的意义,同时体现赋家对江、海世界的畅想与敬畏。两晋大赋的“水”,或与汉大赋相类,由《诗》《骚》的“山水阻隔”转化为“物产地利”,或如郭璞《江赋》直接资取《山海经》“虚实参半”的山水名物。行途所见的山水并未成为两晋赋家的审视对象,于赋中多为空间衔接的点缀之物,并因“流寓”的普遍感伤而色调黯淡。赋家于行途山水的情感体验与《诗》《骚》相似。两晋思辩的水赋多援取儒、道关于水德、水性的经典议论。或论“水”之功用,或论“水”之“自然”,从学理思辩的层面确认水的品格,是山水审美发生的必要前提。“归田”“闲居”“嘉遁”主题的多将山水作为“宜居”环境的考量因素,甚或根据需求布置、经营。不再论证山德水性,而赋家“乐在其中”,是真正的山水审美。两晋大赋、小赋分途演进。左思《三都赋》、庾阐《扬都赋》、郭璞《江赋》、木华《海赋》等都沿用汉大赋的铺陈程式。左思、挚虞主张“征实”,而有左思《三都赋》的实践。郭璞《江赋》尚奇尚怪、寓虚于实及木华《海赋》则未离“凭虚”,就是《三都赋》的名物取用,亦有不实。观念主张与创作的矛盾,是基于《诗》“用”的标准与大赋“凭虚”夸饰的体制要求背道而驰。完全保持楚辞面貌的纯骚体赋减少,传统骚体赋纪行、言志等题材大多不用骚体的形式。保持楚辞面貌骚体或半骚体作品,则无《离骚》的愤怨及由《离骚》衍生而来的“不遇”,多抒通脱情志。咏物小赋蔚然勃兴,对象纷繁。“庶品杂类”“草区禽族”,无一不可入赋。两晋赋家咏物既重声口享受的实用意义,也赞美色彩、质地等“无用”的审美愉悦。淡化汉魏咏物赋的“感遇”色彩,对物态的描摹追求逼近“真实”,并在“体物”的过程中隐喻“摄生”的智慧,是两晋咏物小赋的典型特征。在语用的层面,两晋赋仍以四、六言句式为主体,但在提示铺陈内容转换的衔接部位新变明显。“尔乃”“其上”“于是”等提示语之后多为与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并融入偶对的句群,极少散语单行的语句。废弃“楚语”特征明显的“兮”字,成为两晋赋句式运用的主流趋向。通篇运用“兮”字句式的作品极少,杂用“兮”字句式与非“兮”字句式的“半骚体”也不多。“兮”字对句通常用于间破句式通篇一律的板滞,且在一至二个对句之后随即转入非“兮”字句。“兮”字的弃、用,都体现出两晋赋家于句式“文学化”的自觉追求。诗体的五、七言在两晋赋中仅是极为个别的运用,说明赋的“诗化”尚未发生,而以偶对为基础的骈化则极为盛行。语词的运用上,地名词作为叙事要素参与文本的构建,提示“观察”空间的转换,或体现赋家对“世界”的认知。名物词的作用仍在堆砌铺陈,炫示富博。偏正式的名词结构则于色彩、质地、线条、空间态势的范畴体现两晋赋家“体物”的细腻,并见以“柔”“弱”为美的倾向。作为喻体的名词普遍用于写物图貌、夸饰性状。虽非两晋独有,但在两晋赋中更加鲜明。繁难生僻的字面减少,联绵相对、叠音相对,体现出两晋赋字面趋简,而属对趋严的用字讲求。在典事的运用上,随着“骚怨”精神的丧失,两晋赋对典事的援引普遍缺乏强烈的情感。潘岳《西征赋》“刺取史事为赋”,其“旁观”的叙事特征,及其对典事的隐括、处置,既体现两晋赋“援事”的新变,又为后世赋的典事运用提供范式的借鉴。
梁雅阁[9](2019)在《西晋大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文体特点上看,“极赋能事在于长篇”,大赋充分体现了赋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从文体功用上看,大赋“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有经世济用之能;从文体风格上看,大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被称为“雅颂之亚”。故而大赋被历代的赋学研究者视为赋体的正宗。西晋不仅是大赋文学的复兴期,还是大赋发展转变的关键期。它处于大赋文学演变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赋家一方面承继了汉大赋旧有的题材与手法,另一方面革除了汉大赋的弊病,完善了大赋的艺术手法,拓展了大赋文学的艺术空间,使东汉后期趋于衰落的大赋文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为东晋、南朝大赋文学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本文将以西晋大赋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史互证、纵向比较、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全面揭示出西晋大赋在题材与艺术上的新变,并对蕴含在大赋中的文学、文献、文化价值作深入的挖掘。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梳理古今学者对西晋大赋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可以参考借鉴的学术成果以及本论题尚可努力的空间。第一章主要考察大赋的发展与西晋大赋的创作背景。首先通过对历代文献资料的梳理,从中找寻与“大赋”“小赋”相关的论述,去异存同,对大赋文学做出较为合理的界定。总体上看,大赋具有规模庞大、宏大叙事、铺陈夸饰三个方面的特点。叙志类的长篇亦当归为大赋,刘勰认为“序志”赋属于“鸿裁雅文”,周振甫以张衡《思玄赋》释“序志”便是证明。其次从赋史的角度考察西晋之前大赋文学的发展概况,将其分为两汉、三国两个阶段,结合典型作品探讨每个阶段大赋的重要题材与艺术风格。两汉大赋的题材主要有畋猎、郊祀、京都、宫殿四类;三国的大赋题材主要有都邑、战争、畋猎、宫殿四类。最后从横向的角度出发,考察西晋的时代环境、文士心态、赋作接受对大赋创作的影响。分合治乱的政局、儒学玄学的消长以及大赋接受主体的迁移都与赋家的内容抒写密切相关。第二章主要论述西晋大赋的题材类型。由于时代环境的巨大变化,西晋文士逐渐脱离经学的禁锢而使心灵趋于自由,赋家用更加开阔的艺术胸襟来感受自然、社会与人生,开拓出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大赋的题材类型。本章主要将西晋大赋的题材分为都邑宫殿、畋猎礼制、纪行叙志、天象地理、文学艺术五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各类题材作品的思想内容,对西晋的大赋作品做全面细致的解读。第三章主要探讨西晋大赋的承续与变迁。第一节从文学史的角度论述西晋大赋对汉魏大赋的继承与创新。首先从题材上看,西晋大赋既有模拟,也有开拓。西晋大赋或拟中求变,在模拟传统题材中追求创新;或化整为零,由京都大赋分解出新的大赋题材;或踵事增华,推进小赋题材向大赋拓展;或另辟蹊径,开创出新的大赋题材。其次从艺术形式上看,西晋大赋的艺术技巧不断改进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体物细腻、情景交融、用典繁巧、排比精妙等方面。最后从文体功能上看,西晋大赋既承担有颂美讽谏的功能,同时也凸显了抒发情志的功能。第二节从文体渗透的角度探讨了西晋大赋与诗歌、骈文文体的融合。一是西晋大赋吸收了诗歌的精神,赋家在创作中融入情感的因素,注重声韵和炼字;二是西晋大赋中对句比重增加且更为严整,还出现了大量的隔句对,大赋与骈文的发展趋于合流。第四章主要挖掘西晋大赋的价值。第一节为西晋大赋的文学价值。一方面西晋大赋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从内容上看,它体物缘情、真切动人,从形式上看,它繁文缛采、瑰丽多姿;另一方面西晋大赋影响巨大,不仅影响了西晋小赋、诗歌的创作,还对后世辞赋乃至整个文学史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第二节为西晋大赋的文献价值。西晋大赋全面展现了魏晋时期的帝京风貌、生动描写了礼仪制度、真实记录了地理方位。第三节为西晋大赋的文化价值。西晋大赋反映了西晋时的儒家政教、谶纬思想、社会风尚和民俗文化。
马朝阳[10](2018)在《《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文中提出《文选》与《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史上并峙之两座高峰,相映生辉之双璧。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文心雕龙》对《文选》的编撰有否影响,是文选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长期争论不休,难以取得共识。本论文将全面对比分析两书之异同,以期贡献绵薄。对两书关系的探究不仅能够更好的分析两书的指导思想、文体观、文学观和具体作品,还能还原南朝时代的文风,加深对总集与文评着作不同性质、体例的关系之研究。无论是玲珑小巧之亭台楼阁,还是鲁灵光殿之嵯峨?嵬,都不能离开夯实之基石为支撑。对《文选》与《文心雕龙》关系的研究,首先应建立在对编者萧统以及着者刘勰关系的考证、两者成书的诸多问题这两个基础之上。根据对《文选》与《文心雕龙》的编撰与创作意图、成书时间、性质等方面的解析,加以刘勰任职东宫,被太子深爱接之,参与了《文选》的编撰工作,皆可见两书比较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年代相近且在流传过程中被广泛认可的总集与批评着作的相携而立,更能促进对南朝文学观念的探讨与认知。对文体分类与对作家作品的选录集中体现了两书诸多观念的同异,所以对文本的全面比较研究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只选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片面性。对各时期《文选》与《文心雕龙》作家、作品、文体的比对直接证明了《文选》受到了《文心雕龙》的一定影响。两书对作品的选录体现出了文质并重的文学观念以及以儒为宗的思想构建。萧统身为太子,编撰《文选》的首要意图当是“化成天下”之义,其次是重视悦目动魄之美。而刘勰深谙孔儒之道,《文心雕龙》字里行间充满了“经世致用”的深意,亦注意总结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在本质上皆与萧统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两书成书时间接近,而《文选》晚出于《文心雕龙》,但《文选》亦可视为一部选录式的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不仅体现于“选文以定篇”上,更显示在“敷理以举统”的理论层面。《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的研究,更关系到对南朝文学风貌的探究以及对“修辞异宜之着述体裁”(钱锺书语)之认识,便于把握相似文评观念下同时代不同性质文献之间的相携而立,把握大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时代性和相同性,以推进二书关联之研究。
二、论赋的叙事功能与中古赋家对事件的参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赋的叙事功能与中古赋家对事件的参与(论文提纲范文)
(1)《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产生 |
第一节 社会思潮和文艺风气 |
一、儒学复兴与文化政策 |
二、文坛风尚与文学新变 |
第二节 身份定位和价值取向 |
一、萧统:寄予厚望的皇位继承人 |
二、刘勰:渴望建功立业的文士 |
第三节 不同的编着动机 |
一、《文选》的编纂 |
二、《文心雕龙》的撰着 |
第二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体学(上) |
第一节 刘勰与萧统的诗歌思想 |
一、齐梁诗坛与刘、萧诗论 |
二、对历代诗歌的评选 |
三、诗歌的评价标准 |
第二节 刘勰与萧统的赋体观 |
一、对赋的基本认识 |
二、对历代赋的评选 |
三、赋体的评价标准 |
第三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体学(下) |
第一节 论颂、赞、铭、箴 |
一、颂文观及其评选 |
二、“赞”与“史述赞” |
三、铭文观及其评选 |
四、箴文观及其评选 |
第二节 论诔、碑、哀、吊 |
一、诔文的性质与功用 |
二、碑文观辨疑 |
三、哀文的产生与功用 |
四、吊文观的异同 |
第三节 论章表、檄文 |
一、章表的性质与功用 |
二、檄文的价值和意义 |
第四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章论 |
第一节 评选范围 |
第二节 评价标准 |
一、情采兼重的倾向 |
二、辨析文体的差异 |
三、审美趣味的异同 |
第三节 政治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汉大赋叙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汉大赋的形成及其在汉代的发展演变情况 |
第一节 学界关于汉大赋的界定及汉大赋的文体来源 |
一、汉大赋的界定 |
二、汉大赋的文体生成 |
第二节 汉大赋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发展演变情况 |
一、汉大赋代表作家作品 |
二、汉大赋的发展演变概况 |
第二章 汉大赋叙事之“事”的内容特征 |
第一节 畋猎之物事 |
一、体物说事的“事件”主体 |
二、代“国”立言的叙述主体 |
三、 “讽劝”的叙述功能 |
第二节 京都之物事 |
一、体国经野的“事件”主体 |
二、为“都”发声的“事件”属性 |
三、奏议论事的“事件”功能 |
第三章 汉大赋叙事之“叙”的结构特征 |
第一节 主客问答与赋序的叙事结构 |
一、主客问答结构 |
二、赋序结构 |
第二节 汉大赋的空间叙事手法 |
一、空间方位叙事 |
二、空间并置叙事 |
三、空间转换叙事 |
第三节 汉大赋的叙述视角 |
一、非聚焦视角 |
二、内聚焦视角 |
第四章 汉大赋叙事特征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 |
第一节 中国早期叙事传统的影响 |
一、礼乐祭祀的叙事意识与汉大赋铺叙叙事 |
二、写物图貌的叙事思维与汉大赋静态叙事 |
三、 “国别”“史传”的叙事手法与汉大赋宏大叙事 |
第二节 汉帝国“叙事”需要 |
一、文体发展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
二、赋家个人叙事与时代叙事相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与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创新性 |
第一章 风声意象及其文化渊源 |
第一节 风声意象的意涵与流变 |
一、经验之“风声” |
二、哲思之“风声” |
三、抒情之“风声” |
第二节 宋前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 |
一、宋前辞赋与散文中的风声意象 |
二、宋前诗歌中的风声意象 |
三、宋前图像中的风声意象 |
第三节 宋代文化语境中的“风声” |
一、“诗画一律”与风声意象 |
二、“六根互用”与风声意象 |
三、“天人合一”与风声意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分类 |
第一节 随物赋声:风声意象按声源分类 |
一、随物赋“形”与随物赋“声” |
二、松吟万壑: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松声意象 |
三、风篁成韵: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竹声意象 |
四、风铎和鸣: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铎声意象 |
第二节 风有四时:风声意象按时间分类 |
一、“四时之变”与风声意象 |
二、宋代文学中的悲秋传统与秋声母题 |
三、宋代图像中的四时观念与秋声母题 |
第三节 风自四方:风声意象按空间分类 |
一、四方与四时:“四方风”与风声意象 |
二、“西”的方位语义与宋代文学中的西风声意象 |
三、方位意识的成熟与宋代图像中的西风声意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方式 |
第一节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时间表达 |
一、风声意象的“绵延”与“顷刻” |
二、宋代文学中的听觉叙事与风声意象 |
三、宋代手卷的时间性与风声意象 |
四、“动势”的时间意义与风声意象 |
五、云烟的时间隐喻与风声意象 |
第二节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空间建构 |
一、宋代文学中的空间叙事与风声意象 |
二、“声景”与“远境”:风声意象在宋代图像中的空间呈现 |
三、云烟的空间属性与风声意象 |
第三节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听风人” |
一、听觉主体在宋代文学中的缺席与隐匿 |
二、听觉主体在宋代图像中的在场与意义 |
三、凝视与倾听:听风主体在宋代图像中的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对时空观念的呈现 |
第一节 风声意象与宋人的时间观念 |
一、风声意象与时间观念 |
二、宋人的时间观念及其产生背景 |
第二节 《秋声赋》中的风声意象对时间观念的呈现 |
一、时间的变动性与听觉的主导性 |
二、《秋声赋》中时间的类型 |
三、《秋声赋》中的风声意象与时间观念 |
第三节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对空间观念的呈现 |
一、远与近:现实之景与记忆图式 |
二、虚与实:物理世界与诗意空间 |
三、内与外:自然风物与内在之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庾信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庾信骈文范围的界定 |
二、庾信骈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庾信骈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各章旨要 |
第一章 庾信骈文概观 |
第一节 庾信骈文的体裁与题材 |
一、“文”类骈文 |
二、“笔”类骈文 |
第二节 庾信骈文的艺术分期及其依据 |
一、创作环境与心态变化导致文风变迁 |
二、艺术手法与文学风貌的变化 |
第三节 庾信骈文的流传情况及相关考辨 |
一、庾集版本考辨 |
二、骈文流传考略 |
第二章 庾信骈文的艺术风貌 |
第一节 士族衰微与庾信骈文的宫体化 |
一、士族衰微与身份转变 |
二、皇权加强与文学宫体化 |
第二节 北朝文化环境与庾信骈文的质实化 |
一、北朝“尚质”“尚实”的文化环境 |
二、庾信骈文质实化的主要表现 |
第三节 庾信骈文句式的四六化与骈俪深化 |
一、四六隔对应用的广泛性 |
二、四六隔对的艺术性 |
三、四六隔对结构的多样化 |
第四节 羁旅离乱与咏怀主旨的深化 |
一、托物抒情 |
二、借人咏怀 |
三、借地理意象抒怀 |
第三章 庾信骈文创作的文体突破 |
第一节 庾信骈赋的诗化 |
一、庾信骈赋形式上的诗化表现 |
二、“吟咏情性”观念下的诗化表现 |
第二节 庾信骈赋的述史倾向——以《哀江南赋》为例 |
一、骈赋叙事功能的拓展 |
二、史传笔法的运用 |
三、史家精神的彰显 |
第三节 庾信应用性骈文的赋化 |
一、作为“核心文类”的辞赋 |
二、应用文的骈俪化 |
三、应用文的才学化 |
四、铺排之法的运用 |
第四章 庾信骈文的影响与接受 |
第一节 从交游看庾信骈文对北朝之影响 |
一、南北交聘中的庾信骈文 |
二、庾信交游与西魏北周骈文写作 |
第二节 庾信骈文在初唐的接受 |
一、儒家文学观下的庾信骈文批评 |
二、“南朝化”文学氛围下的庾信骈文接受 |
第三节 庾信骈文在晚唐的接受 |
一、政治文化环境与六朝骈风复归 |
二、李商隐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
第四节 庾信骈文在清代的接受 |
一、明末清初文化环境与对庾信骈文的崇尚 |
二、陈维崧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唐代游艺赋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相关学术研究回顾 |
(一)游艺风俗研究 |
(二)游艺赋研究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游艺赋概说 |
第一节 先唐游艺赋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唐代游艺赋的拓新 |
一、唐代游艺赋分期概说 |
二、唐代游艺赋的拓新 |
(一)丰富题材与游艺新质 |
(二)体裁多样与律赋大观 |
(三)精妙的描写艺术 |
第二章 雄阔昂扬、盛世气象——初盛唐游艺赋论 |
第一节 谱写盛世的游艺赋作 |
一、百花齐放的题材取向 |
二、外邦臣服的帝国声威 |
三、仁德智勇的人文精神 |
第二节 初盛唐游艺赋的艺术特色 |
一、细腻完整的场景描摹 |
二、繁复巧妙的修辞技巧 |
三、游艺欢娱的理性思考 |
第三节 初盛唐游艺赋所见游艺文化特征 |
一、繁盛性 |
二、竞比性 |
第三章 中正雅则、修文崇德——中唐游艺赋论 |
第一节 修身治国的主题倾向 |
一、心正意坚的修身原则 |
二、求仁树德的教化旨义 |
三、重贤求能的治国方略 |
第二节 中唐游艺赋的艺术特色 |
一、律赋的限韵特征 |
二、描写、记叙、议论的统一 |
三、雅则整饬的语言运用 |
第三节 中唐游艺赋所见游艺文化特征 |
一、礼义性 |
二、教育性 |
第四章 反思政治、超然归隐——晚唐游艺赋论 |
第一节 晚唐游艺赋主题的分立趋向 |
一、以史为鉴的反思意识 |
二、独善其身的人生追求 |
第二节 晚唐游艺赋的艺术特色 |
一、浓郁的抒情色彩 |
二、精细的语言琢磨 |
第三节 晚唐游艺赋所见游艺文化特征 |
一、民间小艺性 |
二、求新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朝鲜李朝前期汉文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时间界定及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一)韩国 |
(二)中国 |
三、选题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文赋创作背景与赋论主张 |
第一节 汉文赋创作背景 |
一、政治文化态势 |
(一)党争激烈,异族入侵 |
(二)中华理学成为朝鲜官学 |
(三)朝中两国交流空前频繁 |
二、科举试赋情况 |
(一)朝鲜朝之前 |
(二)朝鲜朝前期 |
第二节 赋论主张 |
一、高丽末期 |
二、朝鲜前期 |
第二章 汉文赋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抒情言志赋 |
一、反映时事,讽世伤时 |
二、咏怀人生,失志隐逸 |
三、时节感逝 |
四、惜别友朋 |
第二节 咏物感物赋 |
一、植物赋 |
(一)咏物以抒怀 |
(二)咏物以寓理 |
(三)单纯咏物之作 |
二、动物赋 |
(一)托物抒怀 |
(二)因物析理 |
三、器物赋及其他 |
(一)器物赋 |
(二)其他物类 |
第三节 咏史怀古赋 |
一、咏怀历史人物 |
(一)朝鲜历史人物 |
(二)中华历史人物 |
二、咏怀古迹、史事 |
(一)感叹情怀 |
(二)议论批判 |
第四节 山水室宇等赋 |
一、山水赋 |
(一)朝鲜山水赋 |
(二)异国山水赋 |
二、室宇楼台赋 |
第五节 文化治道理学等赋 |
一、文化治道祥瑞赋 |
(一)朝鲜 |
(二)中华 |
二、理学赋 |
(一)吟咏儒学或理学人物 |
(二)引述理学典故 |
(三)阐释理学概念 |
第三章 中华辞赋影响下的汉文赋文体特征(一) |
第一节 骚体赋 |
一、中华骚体赋的概念及文体特征 |
二、汉文骚体赋的特征 |
(一)楚骚字词、意象等的普遍征引、借鉴 |
(二)楚骚句法的继承和新变 |
(三)对骚体赋题材内容与抒情空间的扩展 |
第二节 文体赋 |
一、中华文体赋的概念及文体特征 |
二、汉文文体赋创作概况及特征 |
(一)概况 |
(二)特征 |
(三)“七”体的创作 |
第三节 诗体赋 |
一、中华诗体赋的概念与文体特征 |
二、汉文诗体赋的特征 |
(一)语言:四言为主,典雅质朴 |
(二)主题:体物为主,说理性强 |
(三)抒情:比兴象征,平和含蓄 |
第四章 中华辞赋影响下的汉文赋文体特征(二) |
第一节 骈赋 |
一、中华骈赋概念的提出及文体特征 |
二、汉文骈赋对中华骈赋的艺术承袭 |
(一)句式工整,讲究对偶 |
(二)用典使事,雕饰藻采 |
(三)风格平和中正,清雅秀美 |
第二节 宋体赋 |
一、中华宋体赋的特征及其东传 |
二、汉文宋体赋创作 |
(一)模拟欧、苏经典宋体赋 |
(二)儒学赋或理学赋 |
(三)其他议论说理赋 |
第三节 律赋 |
一、中华律赋程式及朝鲜朝以前的汉文律赋 |
二、朝鲜朝的汉文律赋创作 |
第五章 朝、明辞赋的当代交流 |
第一节 朝、明使臣间的辞赋唱和 |
一、辞赋唱和的背景及主体 |
二、辞赋唱和的主题 |
第二节 辞赋唱和的文化意涵与文学价值 |
一、文化意涵 |
(一)“观风俗,知薄厚” |
(二)述宣上德,友好交流 |
二、文学价值 |
(一)接受并延续了“祖骚宗汉”的中华赋学观 |
(二)发扬了中华辞赋次韵唱酬的形式 |
(三)提高了朝鲜汉文赋的艺术价值以及明朝域外赋的现实意义 |
第六章 汉文赋的审美风格演变与本土化书写 |
第一节 风格演变 |
一、雄博清雅的开国盛世气象(王朝始建至15 世纪末) |
(一)赋风 |
(二)体制 |
二、郁愤、慷慨、平实的时局衰变之风(15 世纪末至17 世纪中叶) |
(一)赋风 |
(二)体制 |
第二节 “朝鲜风”建构 |
一、描写朝鲜本土的风物人情 |
二、反映朝鲜李朝的社会时事 |
三、朝鲜民族情感的独特指向 |
(一)强烈的忧患意识 |
(二)“恨”的独特表达 |
(三)爱国精神的高扬 |
第三节 书写特色 |
一、总体上呈现模拟性 |
二、馆阁文学性 |
三、道学化倾向与鉴戒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韩国文献】 |
【中国文献】 |
附录 A 朝鲜李朝前期汉文赋总览(862)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8)两晋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世变易与汉晋辞赋的嬗变 |
第一节 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旨趣 |
一、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境遇 |
二、汉晋赋家的身份地位与归属 |
三、动荡政治与赋的巨变 |
第二节 学术的转向与赋家主体的变化 |
一、现实关怀的内转 |
二、赋家的学识素养 |
三、赋家的精神面貌 |
第二章 玄学思想对赋作品的渗透 |
第一节 “玄”以状物的文化意蕴 |
一、色彩的集体记忆 |
二、好“奇”的心理 |
三、玄学的基本概念 |
四、陈词的祖述 |
第二节 玄学思想对两晋赋的多维影响 |
一、禀“气”与“道”的物性标举 |
二、居卑贵柔、随顺变通的处身之智 |
三、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 |
第三节 言志赋的玄学表现 |
一、陆机:“贵柔”与“通达” |
二、挚虞:“天命”对骚怨的否定 |
三、陶渊明:“质性自然”与困扰 |
四、李暠:老、庄“风度”别有用途 |
第三章 题材的演变与山水赋兴盛 |
第一节 题材的延续与新变 |
一、两晋赋题材概况 |
二、都邑、蒐狩:政治主题的淡化 |
三、言志、纪行:强烈骚怨的摒落 |
四、咏物小赋:从政治到生活 |
五、题材新变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江海赋:宏富浩博的空间世界 |
一、空间与水态的描摹 |
二、江海世界的物产呈现 |
三、水质世界的敬畏与畅想 |
第三节 两晋赋与山水审美 |
一、前审美:行途山水的黯然点缀 |
二、山水审美的前提:思辩与山水品格的确认 |
三、审美的享受:闲居、嘉遁的山水畅适 |
第四章 大赋、小赋的分途演进 |
第一节 散体大赋的体制因革 |
一、大赋铺陈程式的延续 |
二、左思、挚虞等论赋的“征实”导向 |
三、《三都赋》:“征实”主张的实践 |
四、《江赋》《海赋》:寓虚于实与尚奇尚怪 |
五、大赋题材铺陈空间的萎缩 |
第二节 骚体赋的衰落 |
一、《楚辞》对赋的分途影响 |
二、汉代骚体赋对《楚辞》的全面承袭 |
三、渐趋黯淡的两晋骚体赋 |
四、骚体赋巨变的原因考察 |
第三节 咏物小赋的图绘与思辩 |
一、先秦至魏晋咏物小赋的变迁 |
二、庶品杂类:物欲、物感中发现自身 |
三、品物图绘:“渐近自然”的审美观照 |
四、事物进程、动态的展示 |
五、物性物理:托身的隐喻 |
第五章 两晋赋的语用考察 |
第一节 句式 |
一、赋体句式的《诗》《骚》、散源流 |
二、四、六言句式的主体与新变 |
三、“兮”字弃用:赋用句式的文学化演进 |
四、诗化的准备与骈偶的盛行 |
第二节 语词 |
一、地名词:标记与认知 |
二、名物词:物产与炫示 |
三、偏正式名词:细腻与“柔”美 |
四、喻体名词:图绘与夸饰 |
五、联绵、叠音:字面尚简与属对趋严 |
第三节 典事 |
一、赋之用典与夸饰 |
二、“援事”的情感弱化 |
三、潘岳《西征赋》:赋用典事的新变及范式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9)西晋大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起 |
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 |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大赋的发展与西晋大赋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大赋义界之厘定 |
一、古人对于大赋特点的认知 |
二、现代学者有关大赋文体的论说 |
三、大赋的界定及西晋大赋存世情况 |
第二节 西晋之前大赋文学的发展 |
一、两汉时期 |
二、三国时期 |
第三节 西晋大赋的现实创作背景 |
一、时代环境 |
二、士人心态 |
三、赋作接受 |
第二章 西晋大赋的题材类型 |
第一节 都邑宫殿 |
一、赞美家国的京城都邑赋 |
二、颂今伤古的宫殿台阁赋 |
第二节 畋猎礼制 |
一、描写士人游猎的畋猎赋 |
二、记叙盛典节庆的礼制赋 |
第三节 纪行叙志 |
一、颂圣颂美的军旅纪行赋 |
二、深沉厚重的咏史纪行赋 |
三、阐发幽思类的叙志赋 |
四、政治讽喻类的叙志赋 |
第四节 天象地理 |
一、囊括万物的天象赋 |
二、气势雄壮的江海赋 |
第五节 文学艺术 |
一、别出心裁的论文赋 |
二、寓教于“乐”的音乐赋 |
第三章 西晋大赋的承续与变迁 |
第一节 西晋大赋对汉魏大赋的继承与创新 |
一、大赋题材的模拟与拓展 |
二、文学技巧的改进与完善 |
三、文体功能的延承与扩充 |
第二节 西晋大赋与其他文体的融合 |
一、对诗歌精神的吸收 |
二、与骈文发展的合流 |
第四章 西晋大赋的价值 |
第一节 西晋大赋的文学价值 |
一、文学审美价值的认定 |
二、西晋大赋的文学影响 |
第二节 西晋大赋的文献价值 |
一、帝京风貌的全面展示 |
二、礼仪制度的生动描写 |
三、历史地理的真实记录 |
第三节 西晋大赋的文化价值 |
一、儒家政教 |
二、谶纬神学 |
三、社会风尚 |
四、民俗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西晋大赋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萧统与刘勰交接研究 |
第一节 刘勰及东宫职事考论 |
一、刘勰生平及家族世系 |
二、任职东宫通事舍人及职事 |
第二节 刘勰与修《文选》说 |
一、萧统“爱接”刘勰论 |
二、刘勰与修《文选》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选》《雕龙》关联综论 |
第一节 两书修撰背景异同论 |
一、魏晋南北朝文化大背景 |
二、两书时代背景同中存异 |
第二节 两书修撰动机异同论 |
一、两书阅读对象为时代文坛 |
二、两书皆旨在匡正文坛时弊 |
三、两书同冀立言以流芳千古 |
四、两书化成天下与经世致用 |
第三节 两书文献性质关联论 |
一、创作论与范本 |
二、文评论与总集 |
三、泛文学的取向 |
四、两书相携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选》《雕龙》体类比较 |
第一节 两书体类综论 |
一、两书体类汇总论 |
二、两书体类时代论 |
三、两书体类对比论 |
第二节 两书体类分论 |
一、赋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二、诗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三、骚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四、其他诸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第三节 两书体类比较的意义 |
一、文体演变与两书分体 |
二、儒学五经与文体衍生 |
三、通变与新变的文体观 |
四、文、笔之辨的文体观 |
五、两书体类对文体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选》《雕龙》作家作品比较 |
第一节 两书选论作家作品综论 |
一、两书选论作家作品比较总汇 |
二、两书选论作家作品异同析论 |
第二节 两书作家作品同选考察 |
一、同选作者异选作品 |
二、同选作者同选作品 |
第三节 两书作家作品异选考察 |
一、《雕龙》选录,《文选》未选 |
二、《文选》选录,《雕龙》未选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选》《雕龙》思想、文学观比较 |
第一节 《文选》《雕龙》思想比较 |
一、萧统与刘勰的思想构建 |
二、两书论选所体现的思想 |
三、两书思想论比较的意义 |
第二节 《文选》《雕龙》文学观比较 |
一、文学观对宇宙本源认同 |
二、文质观对论选标准把握 |
三、雅丽到典丽的文学取向 |
四、两书相较与南朝文评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论赋的叙事功能与中古赋家对事件的参与(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D]. 赵亦雅. 山东大学, 2021(10)
- [2]汉大赋叙事艺术研究[D]. 钟慧珍.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3]汉大赋叙事研究[D]. 孙悦. 安徽大学, 2021
- [4]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D]. 邓珏. 东南大学, 2020(02)
- [5]庾信骈文研究[D]. 齐放. 青岛大学, 2020(02)
- [6]唐代游艺赋嬗变研究[D]. 李建秀.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朝鲜李朝前期汉文赋研究[D]. 刘秀秀. 湖南大学, 2020
- [8]两晋赋研究[D]. 何凯.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9]西晋大赋研究[D]. 梁雅阁. 河南大学, 2019(01)
- [10]《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D]. 马朝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