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

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

一、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进进[1](2021)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阿托伐他汀在复发患者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在同一组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术后患者中可以减少干扰因素、更加准确及全面分析影响复发相关因素并验证阿托伐他汀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初次术后对降低复发的有效性。同时,探究阿托伐他汀在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再次术后中应用是否可以降低再次复发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20年3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及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并符合入组标准的首次确诊CSDH患者15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是否服用阿托伐他汀等。同时结合首次确诊术后复发25例及外院术后复发的20例,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复发患者再次术后中应用疗效。采取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次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采取单因素分析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初次术后及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再次术后应用疗效。结果 对首次确诊155例及复发45例术后均完成3个月随访,复发例数分别为25例(16.1%),10例(22.2%)。对首次确诊155例CSDH进行单因素分析,术前抗凝药使用、术前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脑萎缩、术前血肿量、混合密度、术后颅内积气、术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值、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术后总引流量及手术方式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混合密度(P=0.016,OR=4.847,95%CI=1.339~7.555)、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P<0.001,OR=0.054,95%CI=0.012~0.248)、术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值(P<0.001,OR=0.011,95%CI=1.021~21.139)、术后总引流量(P=0.019,OR=4.483,95%CI=1.278~15.731)及手术方式(P=0.002,OR=12.595,95%CI=2.534~62.616)是影响复发因素。此外,阿托伐他汀在复发患者再次术后应用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对再次复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本文通过对同一样本回顾性研究,在排除相关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更加准确,更加全面地得出影响CSDH患者初次术后复发相关因素。术前是否使用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脑萎缩、术前血肿量≥100 ml、混合密度、术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值、术后颅内积气、术后总引流量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初次术后复发相关因素,且混合密度、术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值、术后总引流量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复发独立因素。2.单因素分析验证了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初次术后降低复发有效,多因素得出阿托伐他汀是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初次术后复发独立保护性因素。3.单因素分析得出阿托伐他汀在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再次术后中应用对降低再次复发仍有效。4.通过对同一样本的复发相关因素研究并验证阿托伐他汀对初次术后患者降低复发的作用,可以对治疗过程相关因素行术前、术中、术后相应干预,及时给予阿托伐他汀可以作为初次术后降低复发的干预手段。对复发患者再次术后使用阿托伐他汀同样有效,可以降低再复发风险,提示不论首次确诊患者术后,还是复发患者再次术后都可以尝试使用阿托伐他汀来降低复发。

李怡帆[2](2020)在《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已被广泛应用于以难治性疼痛为代表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而目前国内无自主研发的SCS刺激系统,所用设备均来自进口,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疗法的普及应用。为打破国外技术对SCS的技术垄断,提高国内SCS治疗的应用水平,课题组前期与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实验室、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自主研发了植入式SCS设备(包括刺激电极、脉冲发生器、延长导线、程控仪等)。目的:验证设备系统的生物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手术操作性、组织相容性及刺激作用有效性;同时在中医“痛证”理论指导下,观察设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SCS治疗提供切入点。方法:本研究包括动物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两部分。(1)动物研究:在小尾寒羊身上行SCS植入术,分别验证在不同刺激模式下(低频及10kHz高频模式)穿刺电极、外科电极以及脉冲发生器的性能;观察术后动物的行为学改变、血白细胞水平、设备阻抗值,并在术后1个月时取脊髓标本行HE染色;以此验证SCS刺激对实验动物感觉运动功能、感染状态和脊髓结构等的影响,同时验证设备连接稳定性。(2)临床研究:纳入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行SCS设备(穿刺电极)植入治疗(传统刺激模式),测试成功的患者后续植入脉冲发生器;分别在入组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36问健康测量量表(SF-36)、简式麦吉尔疼痛量表2(SF-MPQ-2)、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贝克抑郁量表(BDI),观察SCS设备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状态以及心理情况的影响;同时在患者入组时,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划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两型,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在测试期和术后3月的有效率。结果:(1)动物研究:实验羊术后1月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术后WBC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术中、术后阻抗值正常,设备运转工作正常。治疗1月后,电极未见明显的位置移动;且脊髓组织HE染色结果提示,与未刺激节段相比,刺激节段脊髓形态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细胞坏死、水肿、缺血、炎症等病理改变。(2)临床研究:共纳入11例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7.33岁,平均病程5.18年;VAS评分在术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分别为8.12±0.32、4.06±0.79、3.59±0.77、4.22±0.86,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以VAS下降≥50%评定的测试期有效率为81.8%(9/11),治疗3月时的有效率为75%(6/8);术后3月时,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BP)维度、SF-MPQ-2四个维度以及A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SF-36量表中其他维度及BD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并未发现统计学差异;11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不荣则痛”型(A组),9例患者为“不通则痛”型(B组),测试期A组成功率为0,B组为10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时B组患者有效率为66.7%,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临床研究过程中设备连接良好,未见不良事件报告。结论:(1)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包括穿刺电极以及外科电极,能够实现传统低频刺激模式,以及新型高频(10kHz)刺激模式;优化的电极锚定装置能够更好地固定电极,避免电极移位的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组织相容性以及可操作性;设备连接状态良好,功能稳定,能够符合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需求。(2)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规范手术操作下,SCS设备能够显着改善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本研究首次在SCS治疗中引入了中医“痛证”的概念,发现中医证型与SCS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提示了基于“痛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指导SCS治疗的可行性。

李承俊[3](2019)在《“难定位”难治性癫痫的颅内脑电图应用及病理特点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两种iEEG监测方式SDEG与SEEG在“难定位”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致痫灶评估中的作用、手术疗效以及相关并发症;总结“难定位”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病理类型特点及相应的疗效,并分析导致该类患者较难定位致痫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癫痫中心于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的SDEG监测(49例)及SEEG监测(11例)共60例的患者资料,观察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致痫灶评估结果、手术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性;同时,收集并统计“难定位”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术后病理类型特点、病变位置情况及其相应的术后疗效;结合术后病理类型、病变脑叶情况及术后疗效分析该类患者较难定位致痫灶的原因。结果:SDEG监测中,1例患者连续监测1月后仍不能精确定位致痫灶,后拔出电极出院,建议患者行神经调控术,余48例于监测后皆精确定位致痫灶,其中9例提示致痫灶与功能区部分重叠,8例行保护功能区的致痫灶切除术,1例选择行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11例行SEEG监测的患者皆精确定位了致痫灶并行致痫灶切除手术;结果显示SDEG与SEEG在致痫灶定位阳性率、手术切除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可观察到SEEG的双侧植入率(5/11,45.5%)高于SDEG的双侧植入率(18/49,36.7%);目前SDEG与SEEG监测后行致痫灶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疗效暂未观察出明显差异(P>0.05),但由于SEEG病例数的限制,目前尚不能得出两者疗效相同的结论;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出血或感染的严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SDEG 20例VS SEEG 1例)有统计学差异(P=0.042<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明显头痛或脑水肿的总发生率比较(SDEG 26例VS SEEG 2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31<0.05),两组患者癫痫切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切口皮下积液、切口愈合不良的总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DEG 14例VS SEEG 0例)(P=0.040<0.05);两组患者切除术后出现的言语、肌力等功能障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1.000>0.05);两组行致痫灶切除术的共58例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中,皮质发育不良(MCD)47例,其中,轻微皮质发育不良(m MCD)12例(20.7%),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35例(60.3%);其它11例(19.0%),其中,单纯海马硬化2例,海马硬化合并灰质异位1例,海马硬化合并瘢痕脑回1例,结节性硬化1例,包涵体脑病1例,脑穿通畸形1例,脑外伤后改变1例,瘢痕脑回1例,无显着病理改变2例。58例患者术后总有效率86.2%(50/58),疗效不满意的8例,多脑叶病变占5例(62.5%);47例MCD中,mMCD术后有效率83.3%(10/12),FCDⅠ型有效率100%(8/8),FCDⅡ型有效率86.7%(13/15),FCDⅢ型有效率75.0%(9/12),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磁共振阳性、致痫灶完全切除的患者预后更佳(p<0.05),多因素分析后发现致痫灶完全切除为术后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MCD中,18例(38.3%)为单脑叶病变,29例(61.7%)为多脑叶病变,单脑叶MCD中14例疗效完全满意(EngelⅠ级),有效率77.8%,多脑叶MCD中20例疗效完全满意,有效率69.0%,两者在疗效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1 P=0.511>0.05)。结论:SDEG和SEEG在“难定位”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致痫灶评估阳性率及切除术后疗效方面有无差异仍需后续进一步观察分析;但SEEG的并发症较SDEG更少,安全性更高;而在致痫灶的侵袭性定位方法选择方面,两种iEEG监测方式在致痫灶的定位及功能区的区分方面各有优势,未来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将更有利于定位致痫灶及功能区;MCD尤其是FCD是“难定位”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较之单脑叶病变,存在多脑叶病变的患者不但术前有更大几率需使用侵袭性术前评估来精确定位致痫灶,而且也因为术中残留潜在致痫灶的机会较大导致术后出现癫痫无法完全缓解的几率偏高;通过研究发现,多脑叶病理改变尤其是多脑叶MCD是导致难治性癫痫患者较难定位致痫灶的主要原因,而对于“难定位”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有效地选择iEEG监测来进一步精确定位致痫灶及功能区指导手术完全切除致痫灶可使多数患者在致痫灶切除术后获得满意疗效。

袁晓东,邓跃飞,陈玄斌,郑眉光[4](2012)在《多次复发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21例的原因及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反复复发、两次或两次手术以上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1例难治性CSDH患者中,血肿钻孔引流手术史2次者15例,3次者4例,4次者2例。治疗前CT/MRI扫描发现明显脑萎缩12例,血肿包膜形成8例,血肿分隔多房5例,血肿机化3例。对5例无血肿分房分隔、包膜明显强化及血肿机化的患者仅再行血肿穿刺冲洗引流术,余16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术。术后均给予1~2疗程高压氧治疗。随访3~6个月,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个月CT或MRI检查,5例呈硬膜下积液表现,其中2例有占位效应再次行钻孔引流+高压氧治疗;术后6个月,4例有少量硬膜下积液,较前好转,无新复发病例。结论高龄脑萎缩、包膜形成、血肿分隔多房、血肿机化为难治性CSDH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原因采用开颅血肿和包膜切除或钻孔冲洗引流术+高压氧等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二、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阿托伐他汀在复发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B 个人介绍及发表文章
附录C 综述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疼痛的概述、发病及治疗进展
    综述二 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制及应用进展
    综述三 慢性疼痛的中医辨证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正文
    动物实验植入式国产SCS设备的临床前验证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基于“痛证”理论的国产SCS设备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难定位”难治性癫痫的颅内脑电图应用及病理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术前评估
        2.1 非侵袭性评估
        2.2 侵袭性评估
    3.术后并发症
    4.癫痫手术及疗效随访
    5.术后病理及病变脑叶数目
    6.统计学方法
结果
    1.致痫灶评估结果及手术疗效(附典型病例)
        1.1 致痫灶评估结果
        1.2 术后疗效
        1.3 典型病例
    2.并发症比较
    3.术后病理及病变脑叶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多次复发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21例的原因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影像学资料
    1.4 治疗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2.2 随访
3 讨论

四、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阿托伐他汀在复发患者中应用的研究[D]. 王进进.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D]. 李怡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难定位”难治性癫痫的颅内脑电图应用及病理特点分析[D]. 李承俊.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4]多次复发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21例的原因及治疗[J]. 袁晓东,邓跃飞,陈玄斌,郑眉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01)

标签:;  ;  

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