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苏爽[1](2021)在《基于界面调控的多功能纳滤膜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一类有机微污染物(OMPs),包括药物、多环芳烃等,它们普遍分子量低于500 Da,具有毒性强和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纳滤(NF)被认为是一种能有效去除水中OMPs的技术。但在处理含OMPs的废水时,常用的商业NF膜由于与OMPs分子间存在很强的亲和性,会发生严重的膜污染,导致膜通量衰减,截留率下降。因此,调控膜分离过程中的界面作用是提升NF膜对OMPs去除效率的关键。在本研究中,首先评估了 NF膜处理OMPs时的过滤行为,解析NF膜和OMPs性质对膜分离效率的影响及膜污染机理。然后基于表面改性和修饰策略,分别在NF膜表面负载生物或化学催化剂,制备多功能NF膜。利用膜分离和催化的协同作用,该多功能膜可实现对水中多种OMPs的高效去除。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五种商业聚酰胺(PA)NF膜和水体中常见的三种OMP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NF膜在静态吸附OMPs前后对不同OMPs和中性亲水小分子的截留率和纯水透过系数,探究OMPs吸附对NF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PA NF膜截留OMPs的主要机理为尺寸筛分和吸附作用。OMPs的分子量越大,极性越弱,在膜上吸附量越低,膜对其尺寸筛分作用越强。OMPs主要吸附在NF膜的膜孔中,导致其孔隙率下降,通量大幅衰减,且会产生吸附-扩散-解吸作用降低PA NF膜对OMPs的截留率。孔径较小且分布窄的NF膜在吸附OMPs后通量衰减较小,且不会影响其孔径分布,更适合用于OMPs的去除。(2)基于表面功能化策略,制备了一种可再生的生物催化NF膜用于水中OMPs的去除。聚多巴胺(PDA)和聚乙烯亚胺(PEI)被依次用于NF膜表面修饰。PDA/PEI涂层不仅能提升膜的抗污染能力,也能利用PEI的静电和疏水作用将漆酶固定在膜表面。在添加漆酶介体的情况下,依靠膜截留、吸附和漆酶催化的协同作用可实现对内分泌干扰素双酚A(BPA)近100%的去除,重复使用7个循环,生物催化膜对BPA的去除性能也基本不下降。(3)基于靶向表面改性策略制备了孔径分布窄、抗污染能力强的氧化石墨烯(GO)NF膜,用于水中OMPs的去除。首先用铁离子(Fe3+)修饰的GO纳米片制备了稳定的GO膜。然后利用Fe3+对GO膜缺陷信号的放大作用,促使单宁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涂层靶向沉积在膜缺陷处,缩小缺陷的尺寸分布,同时实现膜抗污染能力的增强和分离通道的调控。该NF膜在长期运行、错流和高压环境下都能保持对水中多种OMPs稳定高效的截留性能。(4)基于仿生矿化原理制备了光-芬顿催化自清洁NF膜,用于OMPs的高效去除。在上述GO NF膜的基础上,通过原位矿化的方式在膜表面生长光催化剂α-FeOOH。在可见光和H2O2存在的情况下,α-FeOOH矿化层展现出对盐酸四环素(TCH)较强的光-芬顿降解能力。在过滤TCH发生膜污染后,通过光-芬顿反应可在5 min内恢复膜通量,且基本不损伤NF膜的截留性能。

刘文婷[2](2021)在《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优化及应用》文中认为漆酶是一类多酚氧化酶,它能够利用氧气作为唯一受体催化氧化各种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例如酚类、芳香胺类、羧酸类、甾体类等等。但是游离漆酶在污染环境中容易失活、无法重复利用,而对漆酶进行固定化处理,可以解除漆酶应用的限制。当前,酚类化合物的污染较为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固定化漆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海藻酸钠(S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复合材料为载体,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和戊二醛(GLU)作为交联剂,分别制备了三种固定化漆酶,并对固定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SEM、FTIR和XRD等手段对固定化漆酶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的稳定性;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固定化漆酶去除2,4-二氯酚(2,4-DCP)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污染物可能的降解途径。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Lac@SC制备的最佳条件为SA浓度2.5%,CMC浓度0.75%,CaCl2浓度5%,给酶量2mg/m L,pH=6,固定化时间为30min;Lac@SCE和Lac@SCG制备的最佳浓度交联剂浓度均为5%,最佳交联时间分别为30min和40min。(2)SEM表征结果表明三种固定化漆酶表面均能看到漆酶分子颗粒,说明漆酶成功的被包裹在载体里面或者是交联固定在表面,FTIR和XRD结果表明漆酶被成功固定在载体上,三种固定化漆酶均属于非晶相无序结构。(3)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化漆酶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储存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固定化漆酶在pH为3~6时均有较好的活性,固定化行为拓宽了漆酶的pH适用范围;固定化漆酶的耐热性有所提升,在25℃~65℃的温度范围内均维持较高的活性;固定化漆酶的储存稳定性优于游离漆酶,Lac@SCG在4℃冰箱储存30天后,相对酶活力仍然有40%以上;三种固定化漆酶中Lac@SC的重复利用性最好,在使用5次后相对酶活仍然有50%以上。(4)比较三种固定化漆酶对2,4-DCP的去除效果可知,Lac@SCE在不同pH和温度下对2,4-DCP的去除率都较高。Lac@SCE在pH=5、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25h时,对2,4-DCP(初始浓度为30mg/L)的去除率可达到95.2%。

温佳琦[3](2021)在《氧化锰纳米酶的催化性能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纳米酶是指具有类似天然酶的催化效率和酶促反应动力性质等酶学特性的一类功能纳米材料,与天然酶相比,纳米酶由于具有高稳定性、成本低廉、易于制备、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生物传感、环境处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更为重要的是纳米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使其具有可调控的催化活性,而且为拓展其分析传感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锰基纳米材料具有催化活性易调可控、稳定性强等优点,已经成为了纳米酶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水热反应和煅烧等方法来制备锰基纳米材料,从设计调控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入手,并进一步与具有现场诊断、裸眼识别优势的比色检测技术结合,探究其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前景,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MnO2-Fenton“开-关”型比色探针检测H2O2以及谷胱甘肽运用简单的溶液混合法和超声剥离法制备单层MnO2纳米片,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及光学性质进行了探究。由于MnO2纳米片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将显色基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为蓝色ox-TMB,在Fenton反应的辅助下能催化H2O2产生更多羟基自由基(·OH),从而提高MnO2纳米片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加速显色反应。同时,谷胱甘肽(GSH)可以有效抑制酶底物TMB氧化生成蓝色,并且氧化TMB在653 nm处的吸光度值的变化与GSH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此,成功构建了快速、灵敏检测H2O2和GSH的的比色传感系统,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测定H2O2的线性范围为:50-350μM,检出限为0.15μM;该方法测定GSH的线性范围为:0-13.5μM,检出限为0.04μM。该方法用于人体血样中GSH的检测获得了满意结果。二、Mn3O4NPs-Fenton纳米酶光催化降解邻氯苯酚本论文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Mn3O4纳米颗粒,并通过SEM、XRD、XPS等表征手段对其尺寸大小、颗粒晶型、表面化学等性质进行了探究。Mn3O4NPs不仅对TMB、OPD、ABTS等酶底物反应表现出很好的类氧化酶活性,同时Mn3O4NPs也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此外,Mn3O4-Fenton体系对邻氯苯酚(o-cp)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OH和·O2-在o-cp的光催化降解中起到重要作用,结合LC-MS根据识别的中间产物提出了o-cp的可能光降解途径。对催化降解中影响因素(包括: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光照时间、溶液p H、催化剂的加入量、溶液的初始浓度等)进行单一条件的优化。o-cp的矿化证明了Mn3O4-Fenton体系的强氧化能力,可将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最佳条件下,o-cp的降解率可达到87%。三、基于Mn3O4/AuNPs复合氧化酶氧化及检测TBHQ本文采用碘、铜掺杂碳点作为还原剂,聚丙烯亚胺为保护剂,还原氯金酸得到金纳米粒子(AuNPs),通过AuNPs对Mn3O4NPs的表面调控,我们提出了一种Mn3O4/AuNPs复合酶,实现了中性p H条件下纳米酶氧化酶活性的增强。以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为底物,氧化TBHQ为红色氧化型醌类物质(TQ),基于TBHQ浓度与测得的TQ吸收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的特点,建立高灵敏、选择性强、可重现性好的TBHQ检测新方法,检出限为0.1 mg/kg。本研究体系最大优点特异性强,对于可能产生及实际应用中共存的干扰物质,如同类合成酚类抗氧化剂、氨基酸、糖等基本没有影响。基于以上描述,该研究对于用于香精香料中TBHQ的测定具有良好前景。

尹梦媛[4](2020)在《新型过氧化物纳米酶与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具有催化功能的纳米材料由于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强、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通过制备不同纳米催化材料,建立了四种催化反应体系,分别实现了对多巴胺(DA)、左旋多巴(LDA)、肝素的酶催化检测,光催化分解水高效制备H2O2,以及环境废水中汞的催化解毒、检测和吸附去除。主要内容包括:(1)制备了具有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介孔磁性Fe3O4纳米颗粒(Fe3O4 NPs),并通过Fe-DA的螯合作用,建立了基于催化功能增强型比色法,检测尿液中的DA和LDA(第二章)。采用乙二醇溶剂热法制备了介孔磁性Fe3O4 NPs;实验发现,合成的Fe3O4 NPs具有一定的磁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加入具有双邻苯二酚基团的DA及其衍生物LDA,可大大增强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由此建立了一种催化功能增强型比色法,在磁分离的作用下检测尿液中的DA和LDA,检测限可分别低至8.0 nM和5.0 nM。(2)开发了一种无金属聚合物纳米酶,并利用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发展了一种催化功能抑制型比色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肝素(第三章)。采用室温下一锅法共价偶联生成聚乙烯亚胺(PEI)-3,4-二羟基苯甲醛(DHB)NPs,发现带负电的肝素可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力与带正电的PEI-DHB NPs紧密结合,从而抑制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由此建立了催化功能抑制型比色法,实现了对血清中肝素的高灵敏检测,检测限可以低至2.5 nM。(3)开发制备了一种形貌及光催化活性可调的纳米光催化材料,并应用于可见光下催化纯水分解高效产H2O2(第四章)。采用超分子自组装路线,掺入不同比例的碳氮量子点(CNQDs),制得了CNQDs@三聚氰胺(MA)-银(CNQDs@MA-Ag)介孔纳米复合材料。意外地发现,该材料可随着CNQDs掺入量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纳米线、纳米花和纳米片)。特别是,不同形貌的催化材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其中,具有松果状结构的CNQDs@MA-Ag(含30%的CNQDs)具有最强的可见光下催化水分解产H2O2能力,比应用单纯CNQDs催化产H2O2效率高十倍以上,达到39.82μmol·g-1 h-1。(4)采用可控的超分子自组装途径,制备了CNQDs@MA-Ag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其具有的过氧化物酶催化和光催化的双催化功能,实现了对环境废水中汞的催化解毒、灵敏检测和吸附去除(第五章)。实验发现,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特异性Hg2+增强的酶催化活性,由此建立了一种纳米催化型比色法,用于检测废水中Hg2+,检测限低至0.050 nM。同时,发现该材料还能通过光催化水解产H2O2,实现对单质汞的催化解毒。此外,以介孔CNQDs@MA-Ag作吸附剂,实现了对汞的吸附脱除,脱除效率达89.5%。

卢蓁滢[5](2020)在《人工/天然催化材料非均相活化H2O2的合理设计与评估:用于有机污染修复》文中研究表明过氧化氢(H2O2)作为一种洁净的氧化剂,于化工、医药、生物以及环保等领域使用广泛。由于其潜在多样的分解及歧化过程,产生的高活性氧物种(如OH·、O2·-等)可快速高效作用于有机污染物,达到减量、解毒的目的,因此大量应用于水环境治理及土壤修复。工业废水治理中,H2O2的活化通常由铁盐或人工合成催化材料完成,而在原位土壤修复当中,天然存在的矿物质可以充当活化剂这一角色。鉴于H2O2储运安全、成本及有效活化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用于其活化的人工催化材料和天然材料这两个层面的研究以达到对H2O2进行合理利用、合理评估的目的:①利用机械活化前驱体的方法设计调控了人工催化材料FeOCl的尺寸形貌:研究揭示了机械研磨后的前驱体其表面化学环境的变化及位错的产生可在化学迁移合成过程中直接影响下游材料的形貌与粒径,从而进一步对FeOCl催化活化H2O2的能力产生正面影响,使其异质性活化H2O2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能力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且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为绿色催化剂的合成与设计提供了可行性参考;②以天然锰矿物为研究目标,建立ISCO系统以及雨水净化系统,评估了H2O2在氧化锰矿物氧化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实际影响:本研究通过探针方法及Mn(Ⅱ)的浸出实验揭示了 H2O2在MnO2表面的行为归趋及其实际对天然锰矿转化常规有机污染物的负面效应,更好的完成了对于H2O2在ISCO系统中分解过程的进一步认识,有利于新的绿色氧化路径的理解,为ISCO修复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刘思琪[6](2020)在《重组木质素酶系对染料的降解及其固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质素酶由于其对染料废水有着良好的降解和脱毒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修复环境的相关领域。目前引起人们广泛研究的木质素降解酶主要包括漆酶(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以及锰过氧化物酶(Mnp)。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对木质素酶系降解染料的机理,本实验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三株重组工程菌为基础,探究重组酶表达量的提高策略,对酶进行了纯化与结构的预测;通过对酶降解产物检测和分子对接的模拟,推测染料降解路径及效率;为提高酶的使用效率,对漆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选择价廉的诱导剂,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与培养基成分;以木质素为诱导剂时,Lip酶活提高2.05倍,以香兰素和Cu SO4为诱导剂时,Lac酶活提高2.23倍。以吐温80为诱导剂时,Mnp酶活提高1.14倍。2)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及离子色谱对酶进行纯化,结果显示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最佳沉淀饱和度区间分别为为40%-60%、50%-70%、50%-70%。在Nacl浓度为500m M时可收集到纯化的酶,SDS-PAGE电泳结果证明其大小分别为69KDa、35KDa、45KDa。通过蛋白结构预测与分子对接分析,探究参与酶与染料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氢键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以及关键作用位点,为降解途径的推测提供依据。3)广谱性降解实验表明,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对偶氮类,蒽醌类和三苯甲烷类的染料均有降解能力。其中对刚果红染料降解,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在最优条件下,其脱色率(24h)分别为88.70%、91.47%、90.34%。此外,推测了刚果红的单酶降解途径及3种酶联合作用途径,降解产物通过FIRT,GC-MC检测证明,木质素酶可以破坏多个偶氮键,并且将其降解为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酸等小分子产物,组合酶的降解具有更加完全的降解效果。且毒性实验证明染料毒性显着降低,甚至得到无毒的产物。4)以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Lac,最优条件下的固定化漆酶的酶固定化率可以达到65.97%,漆酶的蛋白固定化率为91.39%。形貌分析表明疏松多孔的内部结构为酶分子提供良好的附着点,及催化反应场所。固定化漆酶在p H=5,4°C条件下储存稳定性较好,依然可以保存95%以上的酶活性;固定化漆酶可以对染料刚果红进行降解,其脱色率可以达到75%。以上研究证明在对染料的降解过程中,重组木质素酶系展现出了良好的降解与脱毒能力,通过固定化方式,可以提高重组酶的利用性,在染料废水处理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刘珊[7](2020)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纳米胶囊化》文中指出相比无机催化剂,生物酶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和特异选择性,是生命体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借助于生物工程技术,生物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药理学、化妆品和食品加工等诸多工业领域。但是天然的生物酶稳定性差、易失活、难回收,限制了其推广使用。据报道,通过分子包埋法将生物酶封装在纳米胶囊内,其表面的多孔凝胶网络有效防止酶构象变化,提高酶的热稳定性,防止非特异性吸附。因此,本文采用单分子包埋法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修饰,制备纳米胶囊,探讨纳米胶囊化在实际应用中所带来优势。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化学修饰,先将HRP丙烯酰化,再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制成纳米胶囊化。该部分先以丙烯酰胺为单体探索最佳的实验参数,再将最优方案进行延伸,寻找性能优越的单体材料并表征基本性能(粒径、形貌、构象环境适应性等)。实验表明,辣根过氧化物酶经过纳米胶囊化后,粒径均一、构象稳定、环境适应性良好、酶活性能持续较长时间、催化性能大幅提升。第二部分是探究HRP胶囊化应用于五种酚类化合物,苯酚(phenol)、双酚A(BPA)、4-氯苯酚(4-CP)、2,4-二氯苯酚(2,4-CP)、4-甲氧基苯酚(4-MP),接着在体系中添加腐殖酸、高岭土模拟自然环境,最后浅谈酚类化合物去除率异常的机理。研究发现HRP纳米胶囊的催化性能要优于游离HRP,并且利于回收再利用;模拟自然环境时,添加腐殖酸能促进酚类化合物的去除,而高岭土则是起到抑制作用。另外酚类化合物降解形成的副产物为疏水的化合物,经过滤或沉淀即可除去。本论文第三部分对纳米胶囊化技术进行改进,利用蔗糖分子对HRP和丙烯酰胺的吸附能力,把单体富集在生物酶周围,然后再进行纳米胶囊化。该技术操作简便,酶活性得到了显着提升,在低浓度酶溶液下的苯酚去除反应中,纳米胶囊酶的催化效率是天然HRP的27倍。该改进方法为其存储、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方向。第四部分是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纳米胶囊化,表征其基本性能,最后考察其环境耐受性、抗紫外线等能力。将游离的SOD制成纳米胶囊后,在热稳定性、双氧水溶液、胃蛋白酶溶液、乳液环境中的酶活性均比天然SOD高出1.2倍以上;SOD@PCB室温下的保湿能力可维持4天以上;特别是抗紫外线性能,天然的SOD很快就失活,而胶囊化后的相对活性能维持53%。成功封装后的纳米胶囊有利于SOD作为添加剂在化妆品等应用中发挥巨大的优势。研究表明,利用分子包埋法,将生物酶封装在纳米胶囊内,是一种提高生物酶环境耐受性及催化持久性的有效手段。具有两性离子特性的烯类单体材料羧酸甜菜碱丙烯酰胺(CBAA)性能最优越,由于单体的末端同时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两性离子官能团,其超亲水的材料性能增强其热稳定性,可有效抵抗副产物的吸附,同时能避免氧化产物疏水的抑制作用。另外较薄的多孔网络中心所形成的的纳米胶囊,不增加传质阻力,提高蛋白质的活性和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药物运输、化妆品等领域。

李丰茂[8](2020)在《‘忠薯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鉴定、酶学性质和抑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是一种以铁卟啉为辅基的金属酶,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动物中。过氧化物酶种类繁多,根据其所在位置将过氧化物酶分为动物来源、植物和微生物来源2个超家族。不同种类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参与不同生化反应。目前对过氧化物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作用和体外应用,体内作用涉及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酶促褐变等一系列方面。体外应用中过氧化物酶在污水处理、生物传感器制备、生命科学、医学临床检测、工业酿造方面作用突出。过氧化物酶是调控植物生成发育的关键性酶,它能以H2O2为电子供体催化酚类化合物转化为醌类化合物,醌类物质再通过聚合作用在甘薯表面形成棕色或黑色斑点。当植物受到机械损伤时,过氧化物酶与酚类物质接触导致植物出现褐变现象。褐变会影响甘薯营养价值、口感、外观以及造成资源浪费,而中国又是甘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因此会严重阻碍甘薯产业发展。研究表明,目前关于酶促褐变研究大多集中在控制和防治两个方面,而酶促褐变发生和抑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而且市面上一些抑制剂如曲酸、焦亚硫酸钠会对人体造健康危害。因此,发现,筛选无毒且高效的新型过氧化物酶抑制剂对抑制甘薯褐变,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抑制剂控制酶促褐变效果明显,因此受到普遍关注。本研究采用色谱、质谱技术成功分离纯化、鉴定了2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简单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结合紫外可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性(CD)和红外光谱法(FT-IR)、同源建模、分子对接等技术研究了人工合成抑制剂(抗坏血酸、焦亚硫酸钠、还原性谷胱甘肽)、天然抑制剂(木樨草素、植酸)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催化、抑制分子机理以及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甘薯中有23个过氧化物酶基因,共编码了23个过氧化物酶。序列比对发现甘薯peroxidase基因所编码蛋白质存在保守区域。进化树分析显示,发现甘薯和辣根、拟南芥、黄瓜亲缘关系较近。(2)通过色谱技术从‘忠薯1’中得到SPOD1和SPOD2两种同工酶。SPOD1比活力、纯化倍数、活性回收分别为1230527.7 U mg-1、171.74、8.38%;SPOD2比活力、纯化倍数、活性回收分别为813053.57 U mg-1、60.01、11.12%。SDS-PAGE显示SPOD1分子量分别为37.2 kDa,总分子量为37.0 kDa,SPOD2分子量分别为34.5 kDa,总分子量为35.1 kDa。Native-PAGE显示SPOD1和SPOD2在电荷和分子量上均存在差异,且均为单亚基蛋白质。(3)SPOD1和SPOD2最适pH为4.8和6.4,且均在pH 4~6范围内活性保持稳定。最适温度分别为65℃和45℃。SPOD1在25~55℃温度范围内活性保持稳定;SPOD2在25~65℃温度范围内活性保持稳定。Mg2+、Zn2+、Ba2+、Fe3+等金属离子是SPOD1和SPOD2激活剂,Mn2+、Cu2+在低浓度下表现出激活作用,高浓度表现出抑制作用。Ca2+对该同工酶活性无明显影响。抗坏血酸、SDS、草酸、KSCN等化合物强烈抑制SPOD1、SPOD2活性。EDTA作为螯合剂在低浓度条件下表现出激活作用,高浓度条件下表现出抑制作用。通过固定不同浓度的愈创木酚测得SPOD1,SPOD2的Km值分别为32.32 mmol L-1、19.75 mmol L-1。‘忠薯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双底物酶促动力反应类型为乒乓反应。(4)通过nESI-LC-MS/MS鉴定得到SPOD1,SPOD2为数据库中对应代号为K9P1I1和Q5JBR5过氧化物酶,覆盖率分别达到24.69%,4.89%。SPOD1和SPOD2以过氧化物酶4USC、1QO4为模板得到较好模型。SPOD1中残基Ala191、Arg61与愈创木酚共轭,形成疏水相互作用。SPOD2中Pro163残基与愈创木酚形成氢键,Phe64与愈创木酚形成疏水相互作用。Ala191、Arg61、Pro163、Phe64是抑制酶促褐变关键氨基酸。氢键、疏水相互作用是过氧化物酶催化过程中重要驱动力。(5)抗坏血酸、焦亚硫酸钠、还原性谷胱甘肽对SPOD1和SPOD2均具有抑制作用。抗坏血酸属于竞争性抑制剂,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7×10-4、2.53×10-44 mol L-1,抑制常数Ki=4.95×10-5、5.0×10-5 mol L-1。焦亚硫酸钠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2×10-4、3.11×10-4 mol L-1;抑制常数Kis=4.46×10-5、9.9×10-55 mol L-1。反竞争性抑制剂还原性谷胱甘肽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37×10-3、3.35×10-33 mol L-1;抑制常数Kis=5.37×10-4、99.01×10-44 mol L-1。抗坏血酸分别与SPOD1中Leu188、Ser189;SPOD2中Ala192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焦亚硫酸钠分别与SPOD1中His198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与Arg61形成疏水相互作用;与SPOD2中His65、Pro163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与Agr61形成静电相互作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分别与Val196、Arg61、Ser97、His198、Phe64;与SPOD2中Pro163、Arg197、Ser97、Arg61、Ile172、Ser269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6)木樨草素、植酸是酶促褐变潜在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木樨草素对SPOD1,SPOD2的IC50分别为9.98×10-5 mol L-1、10.02×10-5 mol L-1;竞争性抑制剂植酸对SPOD1,SPOD2的IC50为1.18×10-6 mol L-1、1.35×10-6 mol L-1。对过氧化物酶抑制能力排序:植酸>木樨草素。(7)木樨草素、植酸能淬灭SPOD1和SPOD2内源性荧光,且都属于静态淬灭机制。都能与SPOD1,SPOD2自发进行结合,且在酶表面只存在一个分子结合位点。结合距离r<8 nm而且0.5 R0<r<1.50 R0,表明植酸、木樨草素与SPOD1和SPOD2作用均出现了非辐射能量转移现象。疏水作用力和氢键是植酸、木樨草素与SPOD1和SPOD2结合主要驱动力。植酸分别与SPOD1中Gly162、Arg167、Pro34、Asn72、Cys168;SPOD2中Asp245、Thr248、Asp250、Arg197、Pro249、Phe252、Ser190形成氢键。木樨草素与SPOD1中Pro132、Arg172、Pro132、Pro38形成氢键;Cys168、Pro38、Ala134与木樨草素苯环发生疏水相互作用。SPOD2中Arg197通过氢键与木樨草素连接;His193、Arg61、Ala192、Ile60、Phe64与木樨草素的苯环发生疏水相互作用。植酸、木樨草素能插入到SPOD1和SPOD2活性中心,与相应的氨基酸残基作用形成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并阻碍了底物H2O2、愈创木酚进入催化活性中心,不利于底物与SPOD1和SPOD2结合,导致SPOD1、SPOD2催化效率下降。(8)木樨草素、植酸与SPOD1、SPOD2结合,使得色氨酸和酪氨酸荧光强度降低,同时色氨酸微环境发生变化。抑制剂与SPOD1、SPOD2相互作用使得二级结构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β-折叠、β-转角含量降低直接影响了酶的活性和催化效率。

王亚欢[9](2020)在《中空聚膦腈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及染料吸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纳米材料由于比表面积大,渗透性强,官能团丰富,易于合成和表面改性等优点在环境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其中,中空聚合物纳米材料由于中空结构而拥有更多的活性官能团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青睐。有机染料由于高毒性,低降解性和强大的生物累积性能够在水中长时间存在,严重影响了水生动植物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探索具有高吸附能力和良好回收性能的新型吸附剂是当务之急。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运用硬模板法制备出中空聚膦腈纳米胶囊和磁性中空聚膦腈纳米胶囊,用原位模板诱导自组装法制备出磁性聚膦腈纳米管并对其进行改性,最后对制备出的样品进行了吸附性能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首先以沉淀法合成的Fe2O3纳米立方体为模板,三乙胺作为缚酸剂,六氯环三磷腈和4,4’-二羟基二苯砜发生缩合聚合反应生成Fe2O3@聚膦腈复合材料,最后酸洗去除Fe2O3模板得到中空聚膦腈(PZS)纳米胶囊。选择阳离子染料孔雀石绿(MG)作为模型染料,中空PZS纳米胶囊对MG染料的吸附行为被研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的发生通过三个阶段的扩散完成。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中空PZS纳米胶囊对MG染料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且是吸热的。同时,中空PZS纳米胶囊对MG染料的吸附作用机理被提出。(2)为了赋予吸附材料磁分离性能,采用硬模板诱导自组装策略,以聚苯乙烯(PS)为硬模板,制备了磁性中空聚(环三磷腈-4,4’-二羟基二苯砜)-Fe3O4(PZS-Fe3O4)杂化纳米胶囊,其中Fe3O4纳米颗粒很好地嵌入在交联PZS壳层材料。然后,使用臧红T(ST)作为模型染料,对制备的中空PZS-Fe3O4纳米胶囊的吸附行为,包括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机理和可回收性等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和讨论。结果表明中空PZS-Fe3O4纳米胶囊对ST染料有极好的吸附能力和较强的磁分离性能。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实验结果,并且吸附过程受多个扩散步骤控制。中空PZS-Fe3O4纳米胶囊去除ST的吸附机理可归于π-π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热力学参数证明吸附过程是物理的、吸热的和自发的。另外,磁性中空PZS-Fe3O4纳米胶囊在H2O2存在下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表现出极好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也间接证明了吸附动力学结果。(3)聚膦腈材料表面含有很多的羟基官能团,因此考虑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来提高其吸附能力。首先,在Fe3O4纳米颗粒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原位模板诱导自组装机理制备出磁性聚膦腈纳米管(PZSNTs-Fe3O4)并对其进行冰醋酸改性,改性后的PZSNTs-Fe3O4定义为Gl-PZSNTs-Fe3O4,将其用于从水溶液中去除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与没有修饰的磁性PZSNTs-Fe3O4相比,Gl-PZSNTs-Fe3O4具有快吸附速率和高吸附能力。Langmuir模型可以更好的拟合吸附平衡数据,且吸附动力学遵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Elovich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Gl-PZSNTs-Fe3O4对MB的吸附是吸热的、自发的。通过对比Gl-PZSNTs-Fe3O4和PZSNTs-Fe3O4对MB染料的吸附,发现冰醋酸修饰对Gl-PZSNTs-Fe3O4吸附能力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Gl-PZSNTs-Fe3O4吸附MB染料的吸附机理被提出。因此,大比表面积的中空聚膦腈纳米材料首先被制备,然后通过引入磁性Fe3O4纳米颗粒增加磁分离功能,通过改性提高其吸附能力,并进行了相关的吸附性能研究,这些成果为聚膦腈材料在环境吸附领域的应用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实验基础与理论基础。

李蔚然[10](2019)在《整体型生物微反应器可控构建及其在环境催化领域的应用》文中指出固定化酶技术是一种利用载体材料将酶分子约束在一定的限域空间内进行酶催化反应的技术,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绿色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药物合成、精细化工等领域。理想的固定化酶既需要满足其催化功能(活性、稳定性等),同时还需要满足其非催化功能(回用性、可调控性等)。本论文基于线性聚乙烯亚胺(LPEI)结晶自组装特性,结合静电自组装及仿生矿化法在整体型固定化酶载体表面构筑纳米纤维涂层,利用物理吸附和物理包埋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两类整体型生物微反应器(填充型和薄膜型),系统研究了其催化组分与非催化组分间内在关系,即载体表面物理化学结构对酶负载率、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最终实现酶负载量、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显着提升,并在废水处理、二氧化碳转化得到应用尝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堇青石蜂窝陶瓷制备填充型生物微反应器。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模型酶,系统考察了LPEI纳米纤维涂层和氧化硅(Si O2)涂层对生物微反应器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实现催化组分与非催化组分的协调优化。表面重构后载体表现出较高的固定化酶效率(83.75%)以及酶活回收率(55.33%),诱导矿化后生物微反应器稳定性得到显着提升。将该生物微反应器用于染料降解,其降解率达到53.30%。基于聚乙烯薄膜制备薄膜型生物微反应器。以葡萄糖氧化酶(GOD)为模型酶,考察了载体物理化学结构和反应条件对生物微反应器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揭示了气-液-固界面对生物微反应器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实现性能强化。表面重构后薄膜透气性未受明显影响,含气体参与的酶促反应活性得到显着提升。该生物微反应器固定化酶效率和葡萄糖转化量分别达到66.70%和15.58μmol。将该功能化薄膜用于碳酸酐酶固定,实现二氧化碳转化,碳酸钙转化量在1 min达到79 mg(cm2)-1。

二、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界面调控的多功能纳滤膜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有机微污染物(OMPs)简介
        1.1.1 OMPs的来源和分类
        1.1.2 OMPs的危害
    1.2 常用的OMPs去除策略
        1.2.1 絮凝法
        1.2.2 吸附法
        1.2.3 化学催化
        1.2.4 生物催化
        1.2.5 膜技术
    1.3 商品化纳滤膜去除OMPs
        1.3.1 纳滤膜对OMPs的去除机理
        1.3.2 影响纳滤膜分离效率的因素
        1.3.3 提升商品化纳滤膜分离效率的策略
    1.4 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纳滤膜去除OMPs
        1.4.1 混合基质纳滤膜
        1.4.2 层状二维材料纳滤膜
        1.4.3 新型纳米材料纳滤膜和聚酰胺纳滤膜去除OMPs的性能对比
    1.5 本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聚酰胺纳滤膜去除OMPs: 尺寸效应对过滤行为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2.2 PAHs过滤实验
        2.2.3 膜对PAHs静态吸附能力测试
        2.2.4 PAHs浓度检测方法
        2.2.5 膜孔径分布和孔隙率测试
        2.2.6 膜污染模型
        2.2.7 膜清洗
        2.2.8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AHs吸附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2.3.2 NF膜对葡萄糖和PAHs截留率的关系
        2.3.3 NF膜的长期过滤性能
        2.3.4 膜孔隙率和孔径分布测试
        2.3.5 真实焦化废水处理
        2.3.6 膜清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表面功能化的生物催化纳滤膜去除OMPs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3.2.2 生物催化膜的制备
        3.2.3 酶固定量和酶活测试
        3.2.4 BPA去除实验
        3.2.5 生物催化膜的重复使用性能
        3.2.6 BPA浓度检测方法
        3.2.7 生物催化膜的再生和稳定性
        3.2.8 BPA降解产物分析
        3.2.9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膜性质的影响
        3.3.2 PDA涂覆时间的影响
        3.3.3 PEI分子量的影响
        3.3.4 酶固定pH的影响
        3.3.5 BPA去除
        3.3.6 生物催化膜的重复使用性能
        3.3.7 生物催化膜的再生和稳定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靶向表面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去除OMPs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4.2.2 膜的制备
        4.2.3 膜分离性能评价
        4.2.4 溶质浓度检测方法
        4.2.5 膜孔径分布
        4.2.6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靶向表面修饰的GO-Fe膜的表征
        4.3.2 铁离子对TA-APTES涂层的定位作用探究
        4.3.3 膜的分离机理和运行稳定性
        4.3.4 膜对不同物质的截留性能
        4.3.5 真实焦化废水的处理
        4.3.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仿生矿化的光-芬顿自清洁纳滤膜去除OMPs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5.2.2 α-FeOOH的制备
        5.2.3 原位矿化法制备光-芬顿自清洁膜
        5.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5.2.5 膜性能测试
        5.2.6 表征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游离α-FeOOH的催化性能
        5.3.2 矿化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
        5.3.3 膜自清洁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优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酚类化合物
        1.1.1 酚类化合物的来源及危害
        1.1.2 酚类化合物的处理方法
    1.2 漆酶概述
        1.2.1 漆酶的来源
        1.2.2 漆酶的性质
        1.2.3 漆酶的结构和催化机理
        1.2.4 漆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3 固定化技术及研究进展
        1.3.1 固定化漆酶的方法
        1.3.2 固定化酶的载体材料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主要药品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2 主要溶液的配置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漆酶活性的测定
        2.2.2 包埋法固定化漆酶(Lac@SC)的制备
        2.2.3 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的制备
        2.2.4 固定化漆酶的表征方法
        2.2.5 固定化漆酶的稳定性研究
        2.2.6 2,4-DCP去除率的计算
        2.2.7 固定化漆酶对污染物的去除
第3章 固定化漆酶的制备及其条件优化
    3.1 包埋法固定化漆酶(Lac@SC)的制备
        3.1.1 SA浓度对固定化漆酶效果的影响
        3.1.2 CMC浓度对固定化漆酶效果的影响
        3.1.3 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漆酶效果的影响
        3.1.4 漆酶浓度对固定化漆酶效果的影响
        3.1.5 缓冲溶液pH对固定化漆酶效果的影响
        3.1.6 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漆酶效果的影响
        3.1.7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的制备
        3.2.1 GLU交联法固定化漆酶(Lac@SCG)的制备
        3.2.2 EGDE交联法固定化漆酶(Lac@SCE)的制备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定化漆酶的表征及稳定性研究
    4.1 固定化漆酶的表征
        4.1.1 SEM结果分析
        4.1.2 FTIR结果分析
        4.1.3 XRD结果分析
    4.2 pH稳定性研究
    4.3 热稳定性研究
    4.4 储存稳定性研究
    4.5 重复利用性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固定化漆酶在含酚废水中的应用
    5.1 2,4-DCP标准曲线的绘制
    5.2 2,4-DCP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5.3 溶液pH对去除率的影响
    5.4 反应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5.5 反应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5.6 机理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3)氧化锰纳米酶的催化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人造酶概述
    1.2 纳米酶概述
    1.3 纳米酶的催化类型
    1.4 纳米酶的种类
        1.4.1 锰氧化物纳米酶
    1.5 纳米酶催化性能调控方法
        1.5.1 尺寸调控
        1.5.2 形貌调控
        1.5.3 组成调控
        1.5.4 复合物调控
        1.5.5 表面修饰
        1.5.6 活化剂和抑制剂
    1.6 纳米酶的应用
    1.7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MnO_2-Fenton“开-关”型比色探针检测H_2O_2以及谷胱甘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2 单层MnO_2纳米片的合成
        2.2.3 MnO_2纳米片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2.2.4 MnO_2-Fenton可视化检测H_2O_2、GSH
        2.2.6 GSH的实际样品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nO_2纳米片的表征
        2.3.2 MnO_2-Fenton体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2.3.3 条件优化
        2.3.4 动力学分析
        2.3.5 H_2O_2的比色测定
        2.3.6 传感机质研究
        2.3.7 GSH的选择性检测
        2.3.8 GSH的比色测定
        2.3.9 实际样品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n_3O_4-Fenton纳米酶光催化降解邻氯苯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2 Mn_3O_4纳米材料的合成
        3.2.3 光催化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n_3O_4纳米材料的表征
        3.3.2 Mn_3O_4的类氧化酶活性
        3.3.3 Mn_3O_4NPs类酶活性的依赖性及动力学分析
        3.3.4 不同催化剂对降解邻氯苯酚的影响
        3.3.5 优化条件
        3.3.6 Mn_3O_4-Fenton体系降解动力学研究
        3.3.7 邻氯苯酚的降解途径
        3.3.8 模拟日光下Mn_3O_4-Fenton体系降解o-cp的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n_3O_4/AuNPs复合氧化酶氧化及检测TBHQ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2 Mn_3O_4/AuNPs复合酶的制备
        4.2.3 Mn_3O_4/AuNPs纳米酶酶活性考察
        4.2.4 Mn_3O_4/AuNPs对 TBHQ的含量测定
        4.2.5 香精香料样品前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n_3O_4/AuNPs的表征
        4.3.2 Mn_3O_4/AuNPs模拟酶活性研究以及动力学研究
        4.3.3 实验条件优化
        4.3.4 TBHQ的比色测定
        4.3.5 干扰试验
        4.3.6 实际样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新型过氧化物纳米酶与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1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2 贵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3 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4 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纳米酶催化材料及其应用
        2.1 金属氧化物纳米酶及其催化应用
        2.2 贵金属纳米酶及其催化应用
        2.3 复合纳米酶及其催化应用
        2.4 其它纳米酶及其催化应用
    3.光催化纳米材料及其催化应用
        3.1 碳材料及其光催化应用
        3.2 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光催化应用
        3.3 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应用
    4.医学小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及其检测技术
        4.1 多巴胺和左旋多巴
        4.2 肝素
        4.3 重金属离子
    5.本文的构思
第2章 基于磁性Fe_3O_4纳米酶催化的比色法检测尿液中的多巴胺和左旋多巴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Fe_3O_4 NPs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
        2.3 比色法分析实验
    3.结果与讨论
        3.1 Fe_3O_4 NPs的主要合成过程以及对DA或 LDA的传感分析
        3.2 Fe_3O_4 NPs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考察
        3.3 Fe_3O_4 NPs催化反应的选择性考察
        3.4 Fe_3O_4 NPs比色法检测DA或 LDA的催化条件和稳定性考察
        3.5 缓冲液和尿液中DA或LDA检测的校准曲线
    4.小结
第3章 基于无金属聚合物纳米酶的肝素比色速测技术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无金属聚合物纳米酶的合成
        2.3 PEI-DHB NPs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实验
        2.4 PEI-DHB NPs催化材料对肝素的比色分析
    3.结果与讨论
        3.1 PEI-DHB NPs的主要制备过程和对肝素的比色传感分析
        3.2 纳米催化剂PEI-DHB NPs的表征
        3.3 PEI-DHB NPs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3.4 PEI-DHB NPs催化条件的优化
        3.5 PEI-DHB NPs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考察
        3.6 PEI-DHB NPs催化反应的选择性考察
        3.7 PEI-DHB NPs比色法测肝素校准曲线
        3.8 基于PEI-DHB NPs的比色法检测血清样品中的肝素
    4.小结
第4章一种形貌和光催化作用可调的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用于光催化产H_2O_2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碳氮量子点(CN_(QDs))的制备
        2.3 CN_(QDs)@MA-Ag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2.4 光催化产H_2O_2实验
    3.结果与讨论
        3.1 CN_(QDs)@MA-Ag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
        3.2 CN_(QDs)@MA-Ag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生载流子行为研究
        3.3 CN_(QDs)@MA-Ag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H_2O_2 性能
        3.4 纳米复合材料的CN_(QDs)调控形貌过程及光催化产H_2O_2 机理研究
    4.小结
第5章 具有双催化活性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用于总汞的催化检测和吸附去除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CN_(QDs)@MA-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比色法检测Hg~(2+)
        2.4 环境废水中总汞的解毒和去除
    3.结果与讨论
        3.1 CN_(QDs)@MA-Ag的制备及催化检测和解毒汞
        3.2 CN_(QDs)@MA-Ag的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4.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
致谢

(5)人工/天然催化材料非均相活化H2O2的合理设计与评估:用于有机污染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水土环境的有机物污染现状及治理手段
        1.1.1 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及迁移
        1.1.2 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手段
    1.2 过氧化氢的存在形式及催化过程
        1.2.1 自然界中的H_2O_2
        1.2.2 H_2O_2的人工合成
        1.2.3 溶解态过渡金属对H_2O_2的活化
    1.3 H_2O_2的活化及其在污染修复技术中的应用
        1.3.1 人工非均相材料对H_2O_2的活化及应用
        1.3.2 天然矿物对H_2O_2的活化及应用
        1.3.3 H_2O_2与过氧化物酶联用的污染处理技术
        1.3.4 利用H_2O_2氧化剂的修复技术对比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2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催化剂制备方法
        2.3.1 FeOCl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3.2 天然锰矿物(MnO_2)的制备方法
    2.4 催化剂表征方法及所用仪器
        2.4.1 X射线衍射(XRD)
        2.4.2 激光粒度分析(LPSA)
        2.4.3 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
        2.4.4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检测(FT-IR)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4.6 氮气物理吸脱附(N_2-BET)
    2.5 活性测试及分析方法
        2.5.1 有机物的分析测试
        2.5.2 过氧化氢的浓度检测
        2.5.3 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2.5.4 离子浸出测试
        2.5.5 催化剂的zeta电位
第3章 FeOCl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对过氧化氢的非均相活化
    3.1 实验背景及原理
        3.1.1 FeOCl的结构及合成手段
        3.1.2 化学气相迁移法
        3.1.3 机械活化
    3.2 FeOCl合成前驱体的调控及表征
        3.2.1 前驱体(α-Fe_2O_3)的机械活化方法
        3.2.2 前驱体(α-Fe_2O_3)的结构表征及分析
    3.3 FeOCl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结构表征
        3.3.1 FeOCl催化剂的合成
        3.3.2 FeOCl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及分析
    3.4 α-Fe_2O_3对FeOCl可控合成的影响机理论述
    3.5 调控FeOCl催化剂典型晶面的表面能计算
    3.6 调控FeOCl催化剂的Fenton应用
        3.6.1 催化剂的Fenton活性测试
        3.6.2 反应过程中自由基的检测
        3.6.3 催化剂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3.6.4 溶液pH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3.7 调控FeOCl催化剂的拟酶活性
        3.7.1 催化剂的拟酶活性测试
        3.7.2 酶促反应动力学(Michaelis-Menten equation)的建立
        3.7.3 拟酶机理论述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H_2O_2对天然锰矿物在转化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界面影响
    4.1 实验背景及原理
        4.1.1 自然界中二氧化锰的类型及结构
        4.1.2 二氧化锰的促腐殖化作用
    4.2 不同结构二氧化锰的制备及表征
        4.2.1 不同结构二氧化锰的制备
        4.2.2 二氧化锰的表征及分析
    4.3 不同结构二氧化锰的活性测试
    4.4 过氧化氢对氧化锰矿物转化有机物过程中的界面影响
        4.4.1 H_2O_2对水钠锰矿转化有机物的影响
        4.4.2 Mn(Ⅱ)的释放
        4.4.3 H_2O_2在二氧化锰系统中的行为归趋
        4.4.4 H_2O_2对二氧化锰转化其他有机物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重组木质素酶系对染料的降解及其固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染料废水的污染及处理现状
        1.1.1 染料废水的危害
    1.2 生物方法处理染料废水
        1.2.1 微生物降解染料废水
        1.2.2 酶法降解染料废水
    1.3 木质素酶系的研究进展
        1.3.1 漆酶(Lac)
        1.3.2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
        1.3.3 锰过氧化物酶(Mnp)
    1.4 木质素酶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1.4.1 木质素酶的异源表达
        1.4.2 分离纯化
    1.5 结构预测与分子对接
    1.6 染料降解产物研究
        1.6.1 降解产物分析现状
        1.6.2 降解途径的推测
        1.6.3 降解产物毒性研究
    1.7 酶的固定化研究进展
        1.7.1 固定化方法
        1.7.2 固定化方法的应用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内容
        1.8.3 实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重组木质素酶表达量的提高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来源
        2.1.2 试剂与仪器
        2.1.3 培养基与培养方法
        2.1.4 实验方法
        2.1.5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培养条件优化对重组酶表达的影响
        2.2.2 培养基成分优化对重组酶表达的影响
        2.2.3 诱导剂对重组酶表达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组木质素酶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预测、分子对接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重组酶
        3.1.3 分离纯化实验方法
        3.1.4 分析方法
        3.1.5 重组酶的结构预测
        3.1.6 分子对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硫酸铵分级沉淀
        3.2.2 DEAE-sepharose FF层析
        3.2.3 重组酶模型结构的预测
        3.2.4 分子对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组木质素酶对染料的降解研究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2 重组酶
        4.1.3 底物多样性实验
        4.1.4 重组Lac,Lip及 Mnp对染料刚果红的降解研究
        4.1.5 染料刚果红的降解条件优化实验
        4.1.6 染料的降解产物分析
        4.1.7 刚果红的降解路径分析
        4.1.8 毒性实验
        4.1.9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底物多样性分析
        4.2.2 重组木质素酶对染料刚果红的脱色研究
        4.2.3 重组酶对刚果红的降解产物分析
        4.2.4 重组酶对染料刚果红的降解路径分析
        4.2.5 毒性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漆酶的固定化
    引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2 重组漆酶
        5.1.3 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的制备
        5.1.4 固定化漆酶固定条件的优化
        5.1.5 固定化漆酶的储存稳定性
        5.1.6 固定化漆酶对刚果红的降解
        5.1.7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固定化漆酶的条件优化
        5.2.2 固定化漆酶的形貌特征(照片,SEM)
        5.2.3 固定化漆酶性能分析
        5.2.4 固定化漆酶储存稳定性分析
        5.2.5 固定化漆酶对刚果红的降解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纳米胶囊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固定化修饰技术
        1.2.1 吸附法
        1.2.2 交联法
        1.2.3 结合法
        1.2.4 包埋法
    1.3 纳米胶囊化的优势
    1.4 辣根过氧化物酶
    1.5 超氧化物歧化酶
    1.6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6.1 HRP的研究进展
        1.6.2 SOD的研究进展
    1.7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工作内容
第2章 辣根过氧化物酶纳米胶囊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原理
        2.2.1 制备纳米胶囊酶的原理
        2.2.2 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原理
        2.2.3 测定米氏常数的原理
    2.3 实验仪器和试剂一览表
    2.4 实验流程图
    2.5 实验方法
        2.5.1 NAS添加量对HRP聚合影响
        2.5.2 单体与交联剂比例对纳米胶囊酶性能的影响
        2.5.3 不同封装材料的纳米胶囊酶
    2.6 产物表征
        2.6.1 NAS添加量对HRP聚合影响
        2.6.2 单体与交联剂比例对纳米胶囊酶性能的影响
        2.6.3 酶的粒径与电位检测
        2.6.4 酶的稳定性检测
        2.6.5 酶催化动力学测定
        2.6.6 HRP@PAM的形貌观察
        2.6.7 HRP@PAM圆二色谱结构检测
        2.6.8 HRP@NAS接枝度表征
    2.7 结果与讨论
        2.7.1 NAS添加量对HRP聚合影响的分析
        2.7.2 单体与交联剂比例对纳米胶囊酶性能的影响分析
        2.7.3 酶的粒径检测分析
        2.7.4 电位检测分析
        2.7.5 酶的稳定性检测分析
        2.7.6 酶催化动力学测定分析
        2.7.7 HRP@PAM形貌观察分析
        2.7.8 HRP@PAM圆二色谱构象变化分析
        2.7.9 HRP大单体接枝度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辣根过氧化物酶纳米胶囊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原理
        3.2.1 酚类化合物的检测原理
        3.2.2 辣根过氧化物酶去除酚类化合物原理
    3.3 实验方法
        3.3.1 BPA的含量测定方法
        3.3.2 空白的纳米胶囊对照组测定
        3.3.3 HRP@PAM的理化环境测试
        3.3.4 酚类化合物的降解测试
        3.3.5 模拟自然环境的测试
        3.3.6 HRP@PAM在 DMSO溶液中的耐受性测试
        3.3.7 HRP@PAM的回收利用检测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BPA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3.4.2 空白纳米胶囊对照组分析
        3.4.3 HRP@PAM理化环境的影响
        3.4.4 不同封装材料的纳米胶囊酶去除苯酚
        3.4.5 酚类化合物的去除效率分析
        3.4.6 不同浓度酶去除解酚类化合物的影响
        3.4.7 腐殖酸对去除苯酚的影响
        3.4.8 高岭土对去除酚类化合物的影响
        3.4.9 HRP@PAM抗有机溶剂分析
        3.4.10 HRP@PAM循环利用情况分析
    3.5 从氧化还原电位和结合能分析酚类化合物的去除差异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辣根过氧化物酶纳米胶囊化的改进
    4.1 引言
    4.2 实验原理
    4.3 实验方法
    4.4 产物表征与应用
        4.4.1 纳米胶囊酶的粒径与电位检测
        4.4.2 热稳定性的检测
        4.4.3 对酚类化合物的去除效率测定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粒径分布
        4.5.2 电位
        4.5.3 热稳定性
        4.5.4 对酚类化合物的去除效率分析
        4.5.5 低浓度的苯酚去除效率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SOD纳米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原理
        5.2.1 纳米胶囊酶合成原理
        5.2.2 检测SOD活性的原理
    5.3 实验方法
        5.3.1 纳米胶囊酶的制备
        5.3.2 活性检测
        5.3.3 粒径分布测试
        5.3.4 环境适应性检测
        5.3.5 保湿性测试
        5.3.6 抗紫外线测试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酶活性
        5.4.2 粒径分布
        5.4.3 环境适应性分析
        5.4.4 保湿性分析
        5.4.5 抗紫外线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术论文答辩委员会议决议书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8)‘忠薯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鉴定、酶学性质和抑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过氧化物酶简介
    1.2 过氧化物酶种类及其分布
    1.3 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1.4 过氧化物酶分子结构特点
        1.4.1 过氧化物酶基因特点
        1.4.2 POD基因表达调控
        1.4.3 过氧化物酶的分子结构特点
    1.5 过氧化物酶的反应机理
    1.6 过氧化物酶生理功能
        1.6.1 参与物质氧化反应
        1.6.2 具有清除活性氧功能
        1.6.3 木质素和木栓质的合成
        1.6.4 参与激素降解
        1.6.5 参与环境胁迫
    1.7 过氧化物酶的应用
        1.7.1 过氧化物酶在环保方面应用
        1.7.2 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应用
        1.7.3 过氧化物酶在食品中作用
        1.7.4 过氧化物酶在医学方面应用
        1.7.5 在有机合成和聚合物方面的应用
    1.8 分子模拟应用
        1.8.1 分子模拟简介
        1.8.2 同源建模
        1.8.3 分子对接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选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2.1.1 选题来源
        2.1.2 选题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过氧化物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实验材料选择
        2.2.3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
        2.2.4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学性质研究
        2.2.5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催化机制和抑制机制研究
        2.2.6 Shotgun质谱鉴定同源建模分析
        2.2.7 木樨草素、植酸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影响
        2.2.8 技术路线
第3章 过氧化物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检索与分析
        3.2.1 甘薯过氧化物酶氨基酸序列
        3.2.2 甘薯过氧化物酶蛋白质序列多重序列比对
        3.2.3 不同物种过氧化物酶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过氧化物酶基因数目及结构分析
        3.3.2 过氧化物酶系统进化分析
第4章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试剂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主要试剂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酶活力测定
        4.3.2 蛋白质含量测定
        4.3.3 最佳材料筛选
        4.3.4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忠薯1’
    4.4 实验结果
        4.4.1 蛋白质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建立
        4.4.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
第5章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学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验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试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过氧化物酶最适pH和pH稳定性
        5.3.2 过氧化物酶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5.3.3 金属离子对过氧化物酶影响
        5.3.4 不同化合物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影响
        5.3.5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Km测定
        5.3.6 过氧化物酶反应类型鉴定
第6章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质谱鉴定和同源建模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仪器和软件
        6.2.2 主要试剂
        6.2.3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n ESI-LC-LC/MS实验结果
        6.3.2 同源建模模板建立
        6.3.3 模型评估
        6.3.4 过氧化物酶分子对接分析
第7章 抗坏血酸等抑制剂对过氧化物酶抑制动力学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试剂
        7.2.1 实验材料
        7.2.2 主要试剂
        7.2.3 主要仪器
    7.3 实验部分
        7.3.1 抗坏血酸等抑制剂对甘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影响
        7.3.2 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抑制类型及抑制系数的测定
        7.3.3 抗坏血酸等抑制剂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子对接
    7.4 实验结果
        7.4.1 抗坏血酸、焦亚硫酸钠、还原性谷胱甘肽IC50
        7.4.2 抗坏血酸对过氧化物酶的抑制类型及抑制系数测定
        7.4.3 焦亚硫酸钠对过氧化物酶的抑制类型及抑制系数测定
        7.4.4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过氧化物酶的抑制类型及抑制系数测定
        7.4.5 分子对接分析
第8章 木樨草素、植酸对过氧化物酶抑制动力学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仪器与试剂
        8.2.2 实验方法
    8.3 实验结果
        8.3.1 木樨草素、植酸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及抑制类型鉴定
第9章 植酸、木樨草素与过氧化物酶相互作用研究
    9.1 引言
    9.2 实验部分
        9.2.1 主要仪器、软件和试剂
        9.2.2 试验方法
    9.3 实验结果
        9.3.1 植酸、木樨草素对过氧化物酶荧光淬灭机制研究
        9.3.2 热力学分析
        9.3.3 能量转移和结合距离
        9.3.4 分子对接分析
第10章 植酸、木樨草素对过氧化物酶构象影响
    10.1 引言
    10.2 实验部分
        10.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0.2.2 实验方法
    10.3 实验结果
        10.3.1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10.3.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二级结构的变化-圆二色谱分析
        10.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二级结构变化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创新点
    11.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词略表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9)中空聚膦腈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及染料吸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环境水体中的有机染料废水
        1.1.1 有机染料废水的来源及其危害
        1.1.2 有机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1.2 聚合物纳米材料概述
        1.2.1 聚合物纳米材料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2.2 中空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2.3 聚膦腈纳米材料
    1.3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吸附剂材料的表征
    2.4 吸附剂的性能评价
        2.4.1 吸附动力学模型
        2.4.2 吸附等温线模型
        2.4.3 吸附热力学
3 中空聚膦腈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其对孔雀石绿吸附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Fe_2O_3立方体的制备
        3.2.2 核@壳结构Fe_2O_3@PZS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中空PZS纳米胶囊的制备
        3.2.4 吸附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空PZS纳米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3.3.2 中空PZS纳米胶囊对MG吸附性能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磁性中空聚膦腈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其对臧红T的吸附性能和TMB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聚苯乙烯(PS)纳米球的制备
        4.2.2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
        4.2.3 核@壳结构PS@PZS-Fe_3O_4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4.2.4 中空PZS-Fe_3O_4 纳米胶囊的制备
        4.2.5 吸附性能测试
        4.2.6 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中空PZS-Fe_3O_4 纳米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4.3.2 中空PZS-Fe_3O_4 纳米胶囊对ST吸附性能的研究
        4.3.3 吸附机理
        4.3.4 可重复性
        4.3.5 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冰醋酸修饰的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
        5.2.2 磁性PZSNTs-Fe_3O_4 的合成
        5.2.3 Gl-PZSNTs-Fe_3O_4 的制备
        5.2.4 吸附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Gl-PZSNTs-Fe_3O_4 的制备和表征
        5.3.2 冰醋酸修饰前后PZS纳米管的动力学吸附实验对比
        5.3.3 Gl-PZSNTs-Fe_3O_4 的吸附等温线
        5.3.4 热力学分析
        5.3.5 吸附机理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整体型生物微反应器可控构建及其在环境催化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固定化酶
        1.1.1 固定化酶方法
        1.1.2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
    1.2 载体表面功能化
        1.2.1 物理拓扑结构
        1.2.2 化学结构
    1.3 生物微反应器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1.3.1 废水处理
        1.3.2 碳捕集与利用
        1.3.3 清洁生产
        1.3.4 其他应用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主要工作
第2章 基于堇青石的生物微反应器可控构建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试剂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和表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堇青石表面重构与表征
        2.3.2 填充型生物微反应器催化活性
        2.3.3 填充型生物微反应器稳定性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孔膜的生物微反应器可控构建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试剂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和表征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乙烯薄膜表面重构与表征
        3.3.2 薄膜型生物微反应器的制备及催化活性
        3.3.3 薄膜型生物微反应器催化性能调控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主要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界面调控的多功能纳滤膜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D]. 李苏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2]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优化及应用[D]. 刘文婷.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3]氧化锰纳米酶的催化性能及应用[D]. 温佳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新型过氧化物纳米酶与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D]. 尹梦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5]人工/天然催化材料非均相活化H2O2的合理设计与评估:用于有机污染修复[D]. 卢蓁滢.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重组木质素酶系对染料的降解及其固定化研究[D]. 刘思琪.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7]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纳米胶囊化[D]. 刘珊. 深圳大学, 2020(10)
  • [8]‘忠薯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离纯化、鉴定、酶学性质和抑制机制研究[D]. 李丰茂. 西南大学, 2020(01)
  • [9]中空聚膦腈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及染料吸附应用[D]. 王亚欢. 郑州大学, 2020(02)
  • [10]整体型生物微反应器可控构建及其在环境催化领域的应用[D]. 李蔚然.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