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教学示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礼[1](2021)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爱丁堡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爱丁堡大学早在1983年就开展了人工智能理学硕士培养,是英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生教育的大学。爱丁堡大学人工智能理学硕士的主要特征为:强大的科研实力,较长的培养历史,强调跨学科培养,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人工智能学科。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为:加大跨学科、跨学院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的力度,大学与政府、企业等机构一起联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生,不断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增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方璐[2](2021)在《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材插图应用研究》文中提出
陈碧泓[3](2020)在《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虚拟位移最早源于Talmy(1975)的着作中,称为“仿真位移(Virtual Motion)”,Talmy(2000a)最终定义了虚拟位移的概念,是指用句子的字面意义把人们通常认为是静止的所指表述为运动的内容。本研究认为在现代汉语中,视觉感知和心理感知中发生的位移现象都是通过人类认知的作用对非真实运动现象的感知,这些现象中无实际运动发生,都属于虚拟位移。本文结合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研究的相关理论与Talmy(2000b)的“移动事件框架”理论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进行了考察。具体从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定义、分类及依据、构成要素及句法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是对国内外虚拟位移相关的语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认知研究、对比研究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旨在使研究背景清楚、脉络清晰,进而确定本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意义。第二章,对现代汉语中存在的虚拟位移进行了界定,并确定了存在的虚拟位移类型。虚拟位移的产生依赖于真实位移,是人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直观感知到,或者通过心理感受到的似动现象的语言表达,但这类运动并未实际发生,依赖于人类认知的主观建构。我们将现代汉语的心理活动及时间相关的“隐喻类”也纳入了虚拟位移的研究范畴,但研究重点仍放在基本类上,即以Talmy提出的六类虚拟位移为核心。通过研究发现,六类虚拟位移在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散射型,其次为共同延展路径型,而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模式路径型。按照虚拟位移主体的特征,我们将其分为“想象类”、“现实类”、“格式塔类”及“隐喻类”四大类,对各类位移主体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着重考察了前三类基本类位移主体的语义特征、空间维度特征及组合方式。在与真实位移的关系上,我们认为在基本类虚拟位移中,除散射类以外,其余的五大类虚拟位移中都是事实表征与虚构表征共存的。第三章,按照“移动事件框架”理论中位移运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进行了考察。我们发现虚拟位移与真实位移相同,[路径]要素为构成虚拟位移的必要条件,而[方式]及[原因]为副事件,二者只有体现出路径特征时才能够出现在虚拟位移中。汉语虚拟位移中六个构成要素的等级排序为:位移/路径>位移主体>方式>原因>背景,[背景]要素的隐现与表层结构中介词的使用相关。在虚拟位移表达中,语言表层通过主语呈现的可能是位移主体,也可能为位移主体的“始源物”。我们借助Chu的“可动性等级结构表”来对“始源物”进行了界定。当虚拟位移中的实体具有与位移主体相似的语用功能,且可动性等级≥4级时,我们可判定该实体充当的是虚拟位移的“始源物”。经进一步考察“想象类”位移主体的“始源物”仅存在于可动性等级的1、2、4级中。一定有“始源物”存在的虚拟位移是散射型虚拟位移中所有的小类、子类。此外,我们分别对[位移]、[路径]及[方式]要素中动词的特征及编码形式进行了全面考察。第四章,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形式表现进行了考察。从形式上,发现了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特征及限制条件。我们确定了表现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七种基本形式,并且分别对每种表达式的特征及限制条件进行了考察。七种基本的表达式分别为:1、NP1+V+趋向动词+(NP2);2、NP1+VA+NP2;3、NP1+(“把+NP3”)+V+介词+NP2;4、NP1+静态动词+数量结构;5、NP1+介词+NP2+V+(趋向动词);6、NP1+VP1+(NP2)+而+VP2;7、NP1+V+着+NP2。第五章,对虚拟位移表达生成的机制进行了解释。通过考察发现虚拟位移表达的生成与神经基础、基本认知模式和视觉主体的观察视角密切相关,本文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解释了虚拟位移表达的生成。其中,神经基础为虚拟位移表达产生的物理基础,隐喻为认知基础,视觉主体的观察视角为虚拟位移表达形成的决定性环节,体现了主观性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了虚拟位移与真实位移之间的依存关系。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本文所考察的各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说明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本文结合现代汉语的空间位置研究理论及Talmy(2000b)的“移动事件框架”理论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基本分类进行了全面考察,此外也提出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存在着扩展分类,即“隐喻类”。从微观层面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构成要素及表层形式进行了考察;宏观上,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出发,对现代汉语的语言类型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现代汉语符合卫星框架语言的特征。
沈晓宇[4](2018)在《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规划与老年公寓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在200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结构的改变,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模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正在兴起,并将成为以后主流的养老模式之一。本文以新型的医养结合的养老住区为研究对象,在概念界定、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有养老住区及配套设施存在的问题,运用建筑学科的基础理论,从整体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一体化入手,探索了医养结合模式下的老年住区规划和老年建筑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并结合笔者参与的北京市大兴颐年苑老年住区工程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论文得出结论:居家养老模式下,应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实现医疗的主动介入,达到高质高效的养老水平。希望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老年住区规划与老年公寓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论文共分为七章。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构建了整体研究框架;接着,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养老住宅及设施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医养结合老年住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依据建筑学科的基础理论,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总结新型医养结合的老年住区的规划原则、前期策略和设计方法等,并对老年住区整体规划和老年公寓及其配套设施的设计展开研究;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参加的北京市大兴颐年苑老年住区工程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设计层面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提出创新点,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唐国华[5](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凌淑玉[6](2015)在《《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河渠》(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项目的选文来自《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系列丛书中的《古河渠》一书,译者选取了其中的第二章进行了汉英翻译,并以此译文为基础撰写了本翻译实践报告。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将中国的文化作品传播到国外;另一方面,非文学翻译虽非翻译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其翻译策略、方法的选择也与文学翻译有着截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探讨翻译方法的选择,提高译文质量及笔者翻译水平,并为后来的译者提供一定的翻译借鉴。本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翻译任务描述,包括任务背景及意义;第二章描述了翻译过程,介绍了原文内容及译前准备;第三章重点探讨了本次翻译项目的难点、所遵循的翻译原则及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最后一章总结了此次翻译项目的经验教训以及未解决的问题。
乐振华[7](2012)在《绍兴古桥遗产构成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绍兴是国内古桥桥型系列完整保存的惟一地区,绍兴古桥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而且历史悠久、千姿百态。在中国正如火如荼进行申报古桥世界文化遗产的背景下,通过从遗产角度研究绍兴古桥,分析绍兴古桥的特征,总结绍兴古桥文化的内涵,概括绍兴古桥的申遗优势,从而为古桥文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古桥保护提供措施,为古桥申遗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本文应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比较研究法,学科交叉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对绍兴古桥生成的因素进行总结;其次结合绍兴地域文化和古桥文化,对古桥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古桥物质文化遗产和古桥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通过对绍兴古桥的实地调研,总结古桥面临着不良状况,提出保护古桥的措施;第四,分析世界遗产评选标准和总结出绍兴申遗的优势后,探讨绍兴古桥申遗的可能性,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古桥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通过本人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总结前人的经验,文章结论认为绍兴古桥的出现是由当地的地理环境、水利交通,商贸经济、优良的民俗风等因素共同决定的。绍兴古桥是大地上的历史文化符号,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它所涵盖的古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桥的营造技艺、桥习俗、桥传说、桥美学等折射出了古人的哲学思想、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古桥面临着种种危机,保护古桥要求我们不仅仅从古桥的本身出发,还要结合它所处的整个大环境,才能保证古桥良好地永续发展,为申遗成功提供保障。
谷鑫[8](2011)在《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为了顺应社会体育发展的大趋势,近年开始施行全民健身计划工程,制订了《全民健身条例》用以指导社会体育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建设服务于全民健身的运动场馆和运动场地,满足大众的运动休闲需求。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是未来规划发展的方向,其规划建设成为了促进城市运动休闲建设,解决城市居民健身供需矛盾的有效方式。因此本文在研究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的特点、规划内容和影响因素等的基础上,梳理了其构建的方式方法,提出了符合其发展的规划策略,从而在理论上引导其有序和系统的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发展实践,概述了全民健身的内容和现状,分析了在园区发展中的现状不足,归纳了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的特点,提出了园区的基础规划内容,分析了园区规划和建设的影响因子。然后,本文将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的核心规划策略内容分为三个层面进行研究论述,即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策略建构。在基于城市整体的宏观层面,提出建立系统的运动休闲园区项目布局;针对结合居住区、城市游憩点(带)、城市公共中心的运动休闲园区进行中观层面策略研究,实现基于全民健身的多样的运动休闲园区;研究合理的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单体的规划策略。最后通过钱江国家钓鱼基地运动休闲园区的概念规划实践,对提出的基于全面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规划策略进行实例应用分析,进而为以后的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卜雪旸[9](2009)在《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培育型”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住区空间结构当中,公共空间体系作为住区功能网络结构的“关节和枢纽”,在提高居住生态环境品质和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促进邻里交往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展示城市风貌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对城市住区公共空间体系规划的深入研究是当代建设城市和谐人居环境的需要。传统住区规划单纯注重空间形态控制的“蓝图式”和“最终状态”的规划设计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对社会发展变化适应性差、系统协调性差的缺点。“培育型规划”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城市规划的目标不是为了使城市空间发展达到某种设想的终极状态,而是使城市建立起有利于城市空间科学发展的经营、管理、辅助机制,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城市空间体系能够适应城市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使城市社会具有持续发展的活力。“培育型”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是建立在住区整体发展多重目标体系之下,全面采取住区公共空间规划、软环境建设策略群,以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住区公共“空间容器”和敏感、高效的社区经营管理机制为目标的规划模式。“培育型”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或称策略群)由三大部分组成:①空间策略—构建开放的城市社区;②“软环境”建设策略—建立地域多方参与的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机制;③规划编制、实施策略—敏感设计模式的建立。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外近现代城市住区的建设发展过程和思想演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当代国外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发展和住区“软环境”建设的策略;然后从天津市城市住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入手,分析了天津城市住区空间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新、旧区发展的重点问题,寻找解决天津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发展问题的关键性切入点;进而以天津近郊新城组团为例,明确提出了建立“培育型”住区公共空间体系和社区发展机制的具体策略;最后通过作者参与的天津市静海团泊新城总体城市设计项目,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和措施在规划实践当中的应用途径。
姜玉莲[10](2005)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需要分析及发展策略》文中指出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和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育信息化最终体现的关键是将技术有机的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利用技术提高学习效果及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将面临着新的知识、能力与专业发展的要求,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再是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而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设计者,这也是当前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城乡教师在教育观念、信息环境及信息技术学习与发展机会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因素都将会使城乡教师的素质水平产生新的数字鸿沟,从而阻碍了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新课程的实施。 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主要采用系统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贫困地区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需要分析作为切入点,以教师专业发展、学习与发展、教师需要等理论为研究基础,从教师教育规律的角度来分析教师信素养的需要结构、需要归因、满足其需要的资源支持及约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特定环境下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研究。在教师信息素养文献分析和基本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的内涵、结构及对其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国内外教师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了梳理,为实践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论述和阐释了本研究所必需的研究背景。在借鉴第一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上,第二部分为本研究建立了相关的思想框架,为以后的实践研究作铺垫。第三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设计及所采用的研究过程,其中包括怎样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是以第二部分的思想框架为依据的。 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过程和结论,包括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需要的结构,影响这种信息素养需要结构的因素、满足其发展的资源支持及约束条件,并针对农村教师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提出了行动学习策略在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发展中的应用,在具体实施上设计了基于“行动学习和专业支持”的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多元模式。 因此,本研究不仅可作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教师如何有效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案例,对城乡中小学教师及教师教育工作者、学校管理者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并对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反思提供了原理性支持和事实性依据。因而本研究不仅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二、《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教学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教学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爱丁堡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爱丁堡大学人工智能理学硕士培养模式 |
(一)课程 |
1. 必修课程 |
2. 人工智能领域最近提供的示例课程 |
(二)职业机会 |
(三)入学要求 |
(四)学费和花费 |
1. 学费押金 |
2. 年度学费 |
二、爱丁堡大学人工智能理学硕士的特征 |
(一)强大的科研实力 |
(二)较长的培养历史 |
(三)强调跨学科人才培养 |
(四)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人工智能学科 |
三、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跨学科、跨学院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 |
(二)大学与政府、企业等机构一起联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生 |
(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四)持续增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3)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及任务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类型 |
2.1 虚拟位移的理论框架 |
2.2 虚拟位移的分类 |
2.2.1 散射型 |
2.2.1.1 方向路径型 |
2.2.1.2 辐射路径型 |
2.2.1.3 影子路径型 |
2.2.1.4 感知路径型 |
2.2.2 模式路径型 |
2.2.3 相对框架型 |
2.2.4 显现路径型 |
2.2.5 接近路径型 |
2.2.6 共同延展路径型 |
2.3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概念要素分析 |
3.1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主体要素分析 |
3.1.1 虚拟位移主体的分类及组合方式 |
3.1.1.1 现实类位移主体 |
3.1.1.2 想象类位移主体 |
3.1.1.3 格式塔类虚拟位移主体 |
3.1.1.4 隐喻类虚拟位移主体 |
3.1.2 位移主体的空间维度及语义特征 |
3.1.2.1 现实类位移主体的空间维度及语义特征 |
3.1.2.2 想象类位移主体的空间维度及语义特征 |
3.1.3 位移主体要素小结 |
3.2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位移要素分析 |
3.2.1 位移要素的基本编码形式 |
3.2.2 路径动词的编码形式 |
3.2.3 方式动词的编码形式 |
3.3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路径要素分析 |
3.3.1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路径的概念 |
3.3.2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路径要素的编码方式 |
3.3.2.1 趋向动词及位移动词表征[路径]要素 |
3.3.2.2 静态动词表征[路径]要素 |
3.3.2.3 介词表征[路径]要素 |
3.4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方式要素分析 |
3.4.1 方式的概念 |
3.4.2 方式要素的限制性 |
3.4.3 方式要素的编码方式 |
3.5 小结 |
第四章 表示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句法形式 |
4.1 NP_1+V+趋向动词+(NP_2) |
4.1.1 NP_1+路径动词+趋向动词+(NP_2) |
4.1.2 NP_1+方式动词+趋向动词+(NP_2) |
4.2 NP_1+VA+NP |
4.3 NP_1+(“把+NP_3”)+V+介词+NP |
4.3.1 NP_1+‘把+NP_3’+V+介词+NP |
4.3.2 NP_1+V+介词+NP |
4.3.2.1 NP_1+V+终点介词+NP |
4.3.2.2 NP_1+V+方向性介词+NP |
4.4 NP_1+静态动词+数量结构 |
4.5 NP_1+介词+NP_2+V+(趋向动词) |
4.5.1 NP_1+介词+NP_2+V+趋向动词 |
4.5.1.1 NP_1+方向性介词+NP_2+V+趋向动词 |
4.5.1.2 NP_1+起点介词+NP_2+V+趋向动词 |
4.5.2 NP_1+介词+NP_2+V |
4.6 NP_1+VP1+(NP_2)+而+VP |
4.6.1 NP_1+VP1+而+VP |
4.6.2 NP_1+VP1+NP_2+而+VP |
4.7 NP_1+V+着+NP |
4.8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生成机制 |
5.1 产生虚拟位移的认知心理机制 |
5.2 生成虚拟位移的基本认知模式 |
5.2.1 隐喻 |
5.2.1.1 时间的空间隐喻 |
5.2.1.2 空间隐喻与时间的持续性特征 |
5.2.2 转喻 |
5.3 观察视角与虚拟位移的建构 |
5.3.1 视觉主体在实际空间中建构的虚拟位移 |
5.3.1.1 零位移状态下的视线移动 |
5.3.1.2 相对位移状态下的视线移动 |
5.3.2 视觉主体在虚拟空间中建构的虚拟位移 |
5.3.2.1 意向图式作用下的视觉感知 |
5.3.2.2 格式塔完型作用下的视觉感知 |
5.3.2.3 概念整合作用下的视觉感知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文章的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规划与老年公寓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
1.1.2 家庭养老功能保障不足 |
1.1.3 社会养老体系缺乏秩序 |
1.1.4 社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
1.1.5 政府的支持和导向 |
1.2 研究目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老年公寓及配套设施 |
1.5.2 医疗康复中心相关概念 |
1.5.3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6.1 国外相关研究 |
1.6.2 国内相关研究 |
1.7 论文框架 |
第2章 我国医养结合老年住区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
2.1 我国医养结合老年住区的兴起 |
2.1.1 养老模式的变迁 |
2.1.2 医养结合老年住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2.2 我国老年人需求现状调研分析 |
2.2.1 老年人的身心特征现状 |
2.2.2 老年人的居住习惯与尺度 |
2.2.3 老年人居住与需求现状调研分析 |
2.3 我国医养结合老年住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1 我国医养结合理念的落实进程 |
2.3.2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
2.3.3 现存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
2.3.4 现存医养结合老年住区建筑及配套设施存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规划设计 |
3.1 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
3.1.1 整体性布局原则 |
3.1.2 适用性原则 |
3.1.3 医疗便捷原则 |
3.1.4 可持续性原则 |
3.2 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规划的前期策略 |
3.2.1 规划定位策略 |
3.2.2 交通配套策略 |
3.2.3 医疗应急策略 |
3.2.4 可持续性策略 |
3.3 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规划设计要点 |
3.3.1 功能空间整体布局 |
3.3.2 道路系统 |
3.3.3 景观环境设计 |
3.3.4 公共交往空间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1.1 适老性原则 |
4.1.2 一致性原则 |
4.1.3 多样性原则 |
4.2 自理型老年公寓设计 |
4.2.1 套型设计 |
4.2.2 套内空间适老化设计 |
4.3 介护型老年公寓设计 |
4.3.1 功能空间的组织形式 |
4.3.2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
4.3.3 居住护理单元设计 |
4.4 配套医疗类建筑设计 |
4.4.1 设计原则 |
4.4.2 公共空间设计 |
4.4.3 康复护理单元空间设计 |
4.4.4 诊疗空间设计 |
4.5 老年活动中心设计 |
4.5.1 空间结构的组织 |
4.5.2 功能空间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5.1 案例选取原则 |
5.1.1 针对性原则 |
5.1.2 典型性原则 |
5.1.3 多样性原则 |
5.2 国外相关案例 |
5.2.1 (美)希伯来老年生活:查尔斯社区新桥老年之家(Hebrew Seniorlife:New Bridge on the Charles) |
5.2.2(荷兰)索奈凡克疗养院(Sonnevanck) |
5.2.3(日本)志摩银色护理丰寿园 |
5.3 国内相关案例 |
5.3.1 北京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 |
5.3.2 上海亲和源老人公寓 |
5.3.3 江苏省南京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 |
5.4 案例比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医养结合老年住区的探索——以北京市大兴颐年苑老年住区设计为例 |
6.1 项目总体分析 |
6.1.1 项目概况 |
6.1.2 项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6.1.3 项目实施的意义 |
6.2 总体规划设计 |
6.2.1 功能分区规划 |
6.2.2 道路流线设计 |
6.2.3 公共景观环境设计 |
6.3 老年公寓设计 |
6.3.1 老年住宅设计 |
6.3.2 介护中心设计 |
6.3.3 配套综合医院的概念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规划与老年公寓设计原则和发展趋势 |
7.1.2 结合实际案例对具体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法的总结与分析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规划与老年公寓建筑设计研究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 2: 医养结合老年住区的探索——北京市大兴颐年苑老年住区设计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河渠》(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意义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关于原文 |
2.2 译前准备 |
第三章 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 |
3.1 翻译难点 |
3.2 翻译原则 |
3.3 翻译方法 |
3.3.1 音译意译结合法 |
3.3.2 增译法 |
3.3.3 意译法 |
3.3.4 转换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实践经验教训 |
4.2 未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1:原文 |
附录2:译文 |
(7)绍兴古桥遗产构成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古桥申遗话题成为焦点 |
1.1.2 世界遗产保护观念的转变 |
1.1.3 绍兴古桥的特殊性 |
1.1.4 绍兴古桥现状问题 |
1.2 研究的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3.1 国内研究成果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目的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的内容 |
1.6.2 研究的框架 |
2 影响绍兴古桥群生成的因素 |
2.0 现存古桥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
2.1 孕育绍兴古桥的自然因素 |
2.1.1 地貌条件 |
2.1.2 生态资源 |
2.2 孕育绍兴古桥群的水陆交通因素 |
2.2.1 水利交通 |
2.2.2 陆上交通 |
2.3 孕育绍兴古桥群的经济文化因素 |
2.3.1 商贸经济 |
2.3.2 乡风民俗 |
2.4 小结 |
3 绍兴古桥遗产构成要素分析 |
3.1 古桥遗产构成的相关理论概述 |
3.2 绍兴古桥的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
3.2.1 古桥的分类 |
3.2.2 古桥的构造 |
3.2.3 古桥的建造 |
3.3 绍兴古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
3.3.1 古桥的美学 |
3.3.2 古桥文学艺术 |
3.3.3 古桥民俗 |
3.4 小结 |
4 绍兴古桥遗产现状与保护策略 |
4.1 古桥现状面临的问题 |
4.1.1 古桥楹联破坏状况 |
4.1.2 古桥望柱破坏状况 |
4.1.3 古桥年久失修 |
4.1.4 水毁产生的破坏 |
4.1.5 古桥不合理的使用与保护 |
4.1.6 现代城市建设的破坏 |
4.1.7 古桥周边环境改变 |
4.1.8 缺乏资金维修 |
4.2 古桥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
4.2.1 建立绍兴古桥资源信息库 |
4.2.2 分类分级多方合作 |
4.2.3 针对现状古桥破损情况修缮 |
4.2.4 提高保护古桥意识加强古桥文化宣传 |
4.2.5 整体迁移 |
4.2.6 重视古桥整理环境保护 |
4.2.7 加强对古桥营造技艺的保护 |
4.2.8 重视对古桥民俗文化的保护 |
4.3 小结 |
5 绍兴古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探讨 |
5.1 世界文化遗产评选的标准 |
5.2 被列入世界遗产中的桥梁 |
5.2.1 法国世界遗产中的桥梁 |
5.2.2 西班牙世界遗产中的桥梁 |
5.2.3 英国世界遗产中的桥梁 |
5.2.4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世界遗产中的桥梁 |
5.2.5 意大利世界遗产中的桥梁 |
5.3 绍兴古桥申遗的有利条件 |
5.3.1 数量多、种类齐全 |
5.3.2 建造技术高超 |
5.3.3 深厚的环境文化背景 |
5.4 绍兴古桥申遗的不利条件 |
5.4.1 申遗过程的艰巨性 |
5.4.2 古桥现状不利条件 |
5.4.3 与国外遗产中桥梁的对比劣势 |
5.5 绍兴古桥申遗的建议 |
5.5.1 申遗的程序简介 |
5.5.2 古桥申遗前的工作 |
5.5.3 古桥申遗的有效途径 |
5.6 小结 |
6 古桥在现代景观中的保护与运用 |
6.1 古桥在现代景观中的保护案例——绍兴运河园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场地分析 |
6.1.3 总体布局 |
6.1.4 总结 |
6.2 古桥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案例——萧山湘湖 |
6.2.1 项目概况 |
6.2.2 项目定位 |
6.2.3 总体布局 |
6.2.4 桥梁规划专项 |
7 结论 |
7.1 本文的结论 |
7.2 本文的所做的工作和创造性成果 |
7.3 本文今后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绍兴市古桥目录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2 章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2 基本理论 |
2.3 运动休闲的发展历程 |
2.4 国内运动休闲园区的发展实践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发展概述 |
3.1 我国全民健身的内容和现状 |
3.2 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发展现状 |
3.3 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规划反思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的特点与规划内容 |
4.1 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的特点 |
4.2 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的规划内容 |
4.3 运动休闲园区规划的影响因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规划策略 |
5.1 宏观层面——系统的运动休闲园区项目布局 |
5.2 中观层面——多样的运动休闲园区营造 |
5.3 微观层面——合理的运动休闲园区规划 |
5.4 管理层面——运动休闲园区配套的实施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钱江国家钓鱼基地运动休闲园区概念规划 |
6.1 背景与现状分析 |
6.2 钱江国家钓鱼基地运动休闲园区规划 |
6.3 运动休闲园区实施管理和后续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成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培育型”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建设是我国当代构建城市和谐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 |
1.1.2 我国城市住区建设正面临着深层次改革的历史机遇 |
1.1.3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要求住区公共空间具有多样化发展特征和自我更新能力 |
1.1.4 当代城市住区规划建设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当代国内外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发展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1.3.1 国外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研究的现状 |
1.3.2 我国同类研究的现状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的价值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外近现代城市住区建设实践和思想演变 |
2.1 国外近现代城市住区建设实践的启示 |
2.1.1 十九世纪至现代主义之前的“传统变革型”城市住区 |
2.1.2 现代主义——功能美学与理想主义 |
2.1.3 现代主义之后——都市乡村和新都市主义 |
2.2 对当代城市住区空间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及理论 |
2.2.1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社区发展思想及理论 |
2.2.2 健康城市思想 |
2.2.3 TND 理论、都市村庄和新都市主义 |
2.2.4 混合使用的街区 |
2.2.5 开放社区思想(Open |
2.2.6 公交主导的城市发展理论和步行城市(Walk-able |
2.2.7 冷静交通(Traffic Calming)的思想 |
2.2.8 安全社区的思想 |
2.2.9 “敏感设计(Sensitive Design)”思想 |
2.2.10 混合居住—控制居住阶层分异的方法 |
2.3 当代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研究的重要视角 |
2.3.1 国外城市空间的研究传统 |
2.3.2 当代主要的城市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研究视角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
3.1 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 |
3.1.1 城市尺度下的住区总体形态规划策略 |
3.1.2 住区尺度下的公共空间规划策略 |
3.2 住区公共空间发展规划的非物质要素策略 |
3.2.1 建立社区发展长远计划 |
3.2.2 建立多方参与的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机制 |
3.2.3 建立敏感的社区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机制 |
3.2.4 采取促进社区邻里交往的措施 |
3.3 案例研究—蒙特利尔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建设的经验 |
3.3.1 蒙特利尔城市概况 |
3.3.2 居住区与住宅 |
3.3.3 社区的特征和特色 |
3.3.4 配套服务设施的特色 |
3.3.5 蒙特利尔城市住区规划模式的特点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发展状况研究 |
4.1 天津现代城市住区建设发展历程 |
4.1.1 城市用地总体布局的发展 |
4.1.2 居住区建设的发展 |
4.2 天津当代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城市住区公共生活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 |
4.2.2 城市旧住区公共生活空间的主要问题 |
4.2.3 城市新住区公共生活空间的主要问题 |
4.2.4 城市近郊生态绿地的保护与利用 |
4.3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城市住区发展状况的非物质因素 |
5.1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
5.1.1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构成和运作模式 |
5.1.2 我国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存在的潜在危险 |
5.1.3 我国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5.2 影响城市住区发展的管理因素 |
5.2.1 封闭小区内的公共空间管理弊端 |
5.2.2 土地利用规划对住区公共生活空间的影响 |
5.2.3 市容控制政策、条例对住区公共生活空间的影响 |
5.3 影响城市住区发展的规划编制与法规体系因素 |
5.3.1 规划编制审批过程因素 |
5.3.2 规划法规体系因素 |
5.4 小结 |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培育型”规划策略——以天津近郊新城组团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发展研究为例 |
6.1 “培育型”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的涵义和特征 |
6.2 “培育型”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的构成 |
6.3 天津新城组团“培育型”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 |
6.3.1 新城组团总体构架 |
6.3.2 城市设计层次的住区公共空间塑造 |
6.3.3 住区空间规划与抗震防灾 |
6.4 “培育型”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软环境”建设策略 |
6.4.1 建立多方参与的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机制 |
6.4.2 建立社区发展长远计划 |
6.4.3 建立各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指针和评价系统 |
6.4.4 建立与社区空间结构相适应的物业管理模式 |
6.4.5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邻里交往和社会生活和谐发展 |
6.4.6 发挥社区教育的积极作用 |
6.4.7 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
6.5 “培育型”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策略 |
6.5.1 建立敏感的社区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机制 |
6.5.2 “培育型”规划策略视角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调整 |
6.6 小结 |
第七章 天津静海团泊新城住区公共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7.1 团泊新城基本概况 |
7.1.1 基本情况 |
7.1.2 自然条件的制约因素和规划对策 |
7.2 总体城市设计概述 |
7.2.1 团泊新城发展定位和总体框架 |
7.2.2 风貌格局和景观特色分区 |
7.2.3 滨湖岸线分区 |
7.2.4 特色游线组织 |
7.3 居住社区空间特色架构—以新城核心组团为例 |
7.3.1 国外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规划先进理念的借鉴 |
7.3.2 住区总体布局 |
7.3.3 路网结构和街廓空间 |
7.3.4 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
7.3.5 公共交通系统组织 |
7.3.6 公共服务设施 |
7.4 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10)贫困地区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需要分析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教师信息素养概述 |
一、教师信息素养基本理论 |
二、国外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研究及实践 |
三、国内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研究的状况分析 |
第二部分 本研究的基本思想框架 |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需要结构 |
二、城乡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水平与环境的差异性 |
第三部分 研究的过程及设计 |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四、研究的效度 |
第四部分 研究发现与思考 |
一、农村中学教师基本信息素养需要分析 |
(一) 现状 |
(二) 期望值 |
(三) 需要结构 |
二、农村中学教师专业信息素养需要分析 |
(一) 现状 |
(二) 期望值 |
(三) 需要结构 |
三、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发展信息素养需要分析 |
(一) 现状 |
(二) 期待值 |
(三) 需要结构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需要的结构 |
二、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需要的归因 |
三、满足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需要的资源支持及约束条件 |
四、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机制 |
五、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策略设计 |
六、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教学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爱丁堡大学为例[J]. 王文礼. 高等理科教育, 2021(06)
- [2]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材插图应用研究[D]. 方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研究[D]. 陈碧泓. 吉林大学, 2020(09)
- [4]医养结合老年住区规划与老年公寓建筑设计研究[D]. 沈晓宇. 南京工业大学, 2018(01)
- [5]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6]《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河渠》(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D]. 凌淑玉.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8)
- [7]绍兴古桥遗产构成与保护研究[D]. 乐振华. 浙江农林大学, 2012(01)
- [8]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规划策略研究[D]. 谷鑫.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9]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培育型”规划策略研究[D]. 卜雪旸. 天津大学, 2009(12)
- [10]贫困地区农村中学教师信息素养需要分析及发展策略[D]. 姜玉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