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文件的产生和传递(论文文献综述)
张晔[1](2021)在《电子文件归档格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韦赫城[2](2021)在《物联网教学平台中规则引擎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被纳入各高校的教学规划中。物联网教学平台是高校进行物联网教学的重要工具,其将物联网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较好衔接。在该平台的实践环节中,需要对智慧农业等物联网场景产生的数据流进行处理,但不同物联网场景的业务规则不同,以及即使同一物联网场景,业务规则也会不时发生改变。根据该特点,需要实现能让业务规则和应用代码解耦的规则引擎来支撑物联网教学平台的实践应用环节。本论文经过对研究现状的调研和需求分析,实现了一个完整可用、简易直观、可定制性强、数据处理高效的规则引擎系统,并在其中设计了规则链和规则节点两大核心元素来对业务规则的编写和构建进行拆分及简化。通过该规则引擎系统,师生用户能体验物联网技术在以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为原型设计的物联网拟真场景里的应用过程。系统整体采用集群架构设计,并通过基于ZooKeeper的调度者根据负载反馈来完成集群节点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内划分为三个功能模块,用户及设备接入模块让平台中的师生用户及现实中的智能设备能够接入系统,规则节点模块让用户能够基于功能丰富的规则节点模板快速配置规则节点,规则链模块让用户能够连接规则节点构建规则链。用户通过规则链的构建,可以由简单的业务规则轻松搭建起复杂的业务规则逻辑,并且规则直观、易于理解,能满足物联网智慧场景里对数据流的复杂处理需求。场景中的设备传输数据会进入基于Akka框架的Actor模型来设计的数据消息传递流程链路,用Actor来承载系统中的设备、规则链以及规则节点等核心角色,经过一系列核心Actor间的消息传递,最后由该链路中的规则链Actor调度规则节点Actor完成对数据流的定制化处理,进而达到场景中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经过功能性需求及非功能性需求两方面测试,科学地验证了该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工作有效地支撑了物联网教学平台中的实践应用环节,该规则引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蒲艺之[3](2021)在《宽频段声学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复杂环境中的声学信息频段覆盖广,并且人耳对声音的感知频率范围有限,一些次声和超声频段的声学信息不能被人类获取,因此对宽频段声学监测系统进行相关研究来代替人耳进行声学监测。出于对声学信息采集的高精度要求考虑,本文采用Sigma-Delta ADC的结构,利用Sigma-Delta调制的过采样技术和噪声整形原理,来获取高信噪比的脉冲密度调制(Pulse Density Modulation,PDM)数据。随后经过数字抽取滤波器,实现降采样的同时,滤除量化噪声的高频分量,最终完成PDM数据到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数据的转换。Sigma-Delta调制需要极高的过采样率,近年来,有的芯片为了改善对高速外部硬件控制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两个额外的CPU,即可编程实时单元和工业用通信子系统(Programmable Real-time and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Subsystems,PRUICSS),一个PRU-ICSS有两个可编程实时单元(Programmable Real-Time Units,PRU),本文将使用PRU配合PDM麦克风来完成声学信息的脉冲密度调制。数字抽取滤波器大多由FPGA构建,本文将数字抽取滤波环节放到CPU中。首先通过MATLAB软件,对数字滤波器组进行仿真与分析,设计了一种CIC滤波器、半带滤波器和FIR滤波器级联的三级滤波结构,并利用该结构分别对1024k Hz和4000k Hz的输入信号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实现64倍降采样后,通带截止频率分别约为6.5k Hz和26k Hz,通带纹波0.1d B,阻带衰减为80d B。然后提供了一种数据上传的方式,使用TCP协议配合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将数据稳定地上传到上位机。最后利用Qt框架简单设计了一个TCP协议的客户端上位机,完成数据的接收功能。经过对单麦克风单声道的测试,采集模块能够稳定准确地采集数据,验证了PRU配合PDM麦克风来完成声学信息采集任务的可行性。经过数字抽取滤波处理后的数据具有理想信噪比,能够通过传输模块发送到上位机,为后续相关算法处理提供数据来源。
周丙鑫[4](2021)在《汽车座椅骨架变型设计中的模块划分方法与参数传递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档次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汽车配件的个性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提高设计效率缩短研发周期,这使得变型设计技术得到了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了提高汽车座椅骨架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本文对汽车座椅骨架变型设计中的模块划分方法和变型参数传递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模块划分是提高汽车座椅骨架变型设计效率、降低汽车座椅骨架变型设计难度的有效方法。本文阐述了基于产品的尺寸影响力关系构建网络的方法、基于产品的功能关联关系构建网络的方法以及将两种网络合并成为产品零部件复合关系网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与Fast-Newman算法的模块划分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模块聚合程度、模块规模与模块数量,使用该算法可以得到一套针对目标产品的多层模块划分方案。最后本文使用上述方法对汽车座椅进行了模块划分。变型参数传递是变型设计的关键技术。本文探讨了变型参数的分类、主动参数的选取方法,对一般变型设计中的参数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变型参数传递网的构建方法,针对一般变型参数传递网中可能出现的三种错误参数传递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并使用上述方法对电机与滑轨模块进行了变型参数传递路径规划。本文对市面上现有的机械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了比较分析,选择了CATIA作为变型设计软件的开发平台,基于模块划分方案及参数传递网络的搭建了汽车座椅骨架参数化装配体模型。然后使用CATIA CAA V5开发了变型设计软件的软件入口和主界面,编写了变型设计程序,实现了汽车座椅骨架的自动变型设计。
杨凯[5](2021)在《激光三维成像焦平面读出电路的数字控制电路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三维成像技术在激光制导、目标探测、自动驾驶等军事领域和商用领域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激光三维成像技术越来越被重视,本论文开展了对激光三维成像数字控制电路的研究:首先对读出电路的数字控制电路的总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激光三维成像的工作原理,列举了获取距离信息和强度信息的方法,提出了激光三维成像焦平面控制电路的设计指标,通过对关键指标分析,确定了获取距离信息和强度信息的方法,并通过计算确定了激光三维成像控制电路的基本参数,如:系统的基本时钟频率、采用两个通道同时输出时间数据和强度数据的架构等。还对激光三维成像控制电路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说明。其次对数字电路的框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别设计两个通道的数字模块,其中一个是强度读出通道,负责强度信号的获取和寄存,控制这个通道的有3个数字模块,功能分别为:产生模拟通道需要的强度控制信号,产生阵列选择控制信号,强度数据的输出;另一个是时间读出通道,负责时间信号的获取和寄存,控制这个通道的有3个数字模块,功能分别为:产生数字通道需要的时间控制信号,时间数据的移位,时间数据的输出。还有一个两通道共用的时钟信号处理和帧信号处理模块。并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前期的仿真确保模块功能正确。接着对数字电路进行了后端的设计和后仿真。完成了RTL代码到实际电路版图的物理实现,并对物理实现后的网表进行了静态时序分析和形式验证。再通过后仿,反标延时信息,查看最终波形。确保了物理实现后设计的正确性。最终本论文通过完善的数字电路设计流程实现了满足设计指标的三维成像读出电路的数字控制电路。
汪演增[6](2021)在《基于容器技术的Android云交互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云计算发展越来越迅猛,并在大流行中对全世界的复苏发挥重要作用,而虚拟化作为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也在不断地发展,作为软件虚拟化应用之一的桌面虚拟化技术在企业中也得到更广泛地使用。与此同时,Android手机全球出货量趋于收紧,受大流行影响,这一情况进一步加剧。目前市面上桌面虚拟化技术大多面向传统PC系统,缺乏对移动端系统的支持。Android手机长期受困于恶意程序偷取用户隐私现象;不仅如此,虽然Android手机因屏幕大、可操作性强、智能以及便携性着称,但因考虑到功耗问题,Android手机的计算力、内存以及存储空间和PC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也导致部分Android手机无法运行一些大型应用。再者,随着5G时代的来临,Android手机网络速度将得到明显提升。因此,本文实现了一个远程访问云端Android系统的Android云交互系统。本文首先充分研究了传统的虚拟化技术和容器技术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以及Android系统架构,选择了使用容器技术对Android系统进行虚拟化的方案,然后深入研究了Android图形系统和输入系统关键技术、桌面云协议和VNC技术以及USB设备重定向技术,考虑到VNC跨平台的优越性以及对服务端和客户端物理设备性能的低要求性,本文对VNC进行优化,并以优化后的VNC作为Android云交互系统的桌面云协议。根据总体设计,本文首先对容器化之后的Android系统使用虚拟Binder驱动解决了服务端Binder机制服务冲突的问题;其次利用前台系统驱动解决了服务端显示设备和输入设备冲突的问题;然后在云交互系统的显示模块通过匿名共享内存截取Android系统的帧缓存图像并重定向至客户端,其中对视频模式的图像数据采用H.264编码,减少VNC传输视频时的带宽消耗;接着在云交互系统的输入模块利用桌面云协议传输客户端应用层拦截的输入事件至服务端,并把输入事件注入到服务端内核中的虚拟设备;最后选择USB设备重定向方案优化了VNC,使得VNC支持USB重定向,丰富了云交互系统的设备选择。本文在设计和实现Android云交互系统之后对其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了本云交互系统在功能上和性能上均达到了预计的目标,无论在普通桌面还是视频模式下,用户通过该云交互系统可以比较流畅地访问云端Android系统。
张嘉健[7](2021)在《智能化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大数据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大数据基础平台技术繁琐,特别是依托于X86系列处理平台的计算框架特性各异,接口种类繁多,这极大地提高了基于大数据计算平台的智能业务应用开发者的技术难度。如何提高智能业务应用开发的效率,使得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创新能够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形成可靠的软件及服务,是摆在各行各业大数据应用创新软件服务商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除此之外,重复性的数据处理操作使大数据业务的开发周期过于冗长。本文研究了面向大数据智能业务自动化生成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可视化的大数据智能业务自动化生成平台,具体工作包括:(1)针对大数据智能分析业务数据种类繁杂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元数据管理的数据格式描述方法,实现了业务逻辑元数据规范化描述及传播技术框架。将每个子作业定义为完整的数据流,并设计了多种组件连接线类型用于灵活的数据流处理。(2)针对大数据业务生成平台规范化开发及作业代码生成构建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可视化的作业开发及自动化代码生成技术。将一系列数据处理操作封装为通用化组件,通过拖拉拽的方式进行可视化业务流程开发。本文设计了标准作业和Spark框架作业两种作业模板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需求,以及设计了基于JET的代码生成引擎用于作业流程的自动化代码生成。(3)本文通过实际应用案例,验证了业务生成平台的作业生成能力。针对电信客户流失预测分析的实际业务需求在平台中进行可视化流程开发,本文设计与实现了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的组件,并完成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训练、模型评估等一系列业务流程。
韩金池[8](2021)在《智能虚拟人生成引擎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21世纪,随着智能手机、GPU硬件的更新迭代,计算机图形学已广泛地运用在生活和工程中,手机游戏凭借渲染算法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高级渲染效果甚至可以很好的模拟真人的外观。“智能虚拟人”是三维渲染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表现结合智能算法,拥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于可交互性的虚拟角色,虚拟人的研究可以为探究人类自身的智能提供了参考,同时虚拟人具有一定应用值,可用于智能服务,虚拟主播等。随着三维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神经网络可以从视频中快速估计人物姿态,为智能角色的互动性,自主学习动作资源提供了可能。进行三维角色的智能开发,可以选择大型三维引擎,如虚幻引擎,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功能冗余、占用空间大、源码抽象、架构复杂等。自制引擎具有较小的体积,灵活的可定制性,比较利于算法研究。本论文以结合深度学习、识别算法对虚拟角色进行控制与展示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轻量级的智能角色开发引擎,该引擎结合了Qt和Imgui两种界面库,通过Direct X12进行延迟渲染管线搭建,能够快速地定制渲染功能。引擎通过ECS组件系统来进行组件开发,以满足不同控制系统的伸缩性,可扩展性。本文设计了一套智能控制框架,通过对外界输入的识别,将识别数据在驱动层转化为驱动数据,最后将驱动数据广播到各个控制组件,实现智能角色控制,最后,针对姿态模拟和语音控制两种方式,在该引擎中实现了可交互性的虚拟角色,该角色可以通过外界视频输入学习动作,并通过语音输入进行动作调用。本文首先引出一些交互性智能技术以及三维引擎的研究、应用背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给出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要;然后对该引擎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介绍控制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接下来对三维角色的动画渲染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并对各个模块,包括:组件模块、渲染模块、动画模块、场景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的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和实现;最后对引擎各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嘉仪[9](2021)在《ARM及RISC-V MCU的UVM验证平台》文中指出随着智能化社会的飞速发展,芯片作为智能设备的核心,复杂度和灵活性不断上升。为了缩短开发流程,提高迭代效率,同时保证芯片的功能正确性,芯片验证的速率与效率成为了重中之重。通用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UVM)作为目前被工业界应用最广泛的验证方法学,对于减少验证成本,缩短验证时间,保证验证效率具有很大的优势。本论文基于UVM验证方法学,分别为RISC-V和ARM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搭建了层次化、高可重用的验证平台并完成了功能验证,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和工作:(1)分析了两个MCU的设计架构和功能特性并进行了对比,主要包括内核特性、总线协议和外围IP复用。着重研究了ARM MCU支持的TrustZone特性。(2)针对两个待测MCU这样架构简单的中小型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分别设计实现了一种以核与总线接口为唯一入口的UVM验证平台,能够同时完成IP级验证与子系统级验证。基于该验证平台的高可重用性,针对两个MCU各自的特点研究设计了验证环境并进行对比。实现了利于迭代的验证目录和版本控制,构建了可重复使用的模块和系统验证组件,使用shell和perl等脚本实现了自动化的测试案例创建和回归测试。(3)使用带约束的随机激励,针对模块和系统功能测试点编写测试用例。分别搭建硬、软件的仿真环境,对系统功能进行UVM与C结合的软硬件协同验证并分析仿真波形。完成了回归测试收敛,收集并分析代码覆盖率和功能覆盖率。(4)设计实现了处理器性能对比模块,分析了RISC-V与ARM Cortex M0在中断处理和休眠唤醒上的处理方式,并对比了处理效率。本论文基于该高可重用、易迭代、层次化的验证平台对两个MCU进行了完备的功能验证,代码覆盖率和功能覆盖率分别达到99.16%和100%,两颗SoC芯片均已流片验证。
任欣[10](2020)在《W县党政机关保密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便利。近年来,基层党政机关失泄密案件呈高发态势,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网络失泄密事件频发,保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保障作用更加明显。本文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保密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解读和述评,界定了保密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结合笔者在保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介绍了W县党政机关的保密管理现状,结合基层典型的失泄密案例,指出W县党政机关保密工作在管理体制运行、工作人员管理、宣传教育培训、日常工作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公共组织环境理论,分析基层党政机关保密工作管理面临的环境因素,从外部社会发展环境、组织内部管理环境、系统技术环境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制约基层党政机关做好保密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关联矩阵法对各影响因素重要度进行分析,找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保密理论和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健全保密工作制度体系、加强保密工作队伍建设、丰富宣传教育培训方式、加强保密科学技术投入、改进保密监督检查方式五个方面对策建议,以期对提升基层保密管理整体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二、电子文件的产生和传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文件的产生和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2)物联网教学平台中规则引擎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当前研究发展状况 |
2.1 相关概念 |
2.1.1 物联网 |
2.1.2 规则引擎 |
2.2 Drools规则引擎概述与分析 |
2.2.1 Drools规则引擎介绍 |
2.2.2 Drools规则引擎的规则文件 |
2.2.3 Drools规则引擎的Rete算法 |
2.2.4 Drools规则引擎的不足 |
2.3 ETL工具概述与分析 |
2.4 现状总结与问题分析 |
2.5 本文规则引擎系统涉及的技术 |
2.5.1 SpringBoot |
2.5.2 ZooKeeper |
2.5.3 Kafka |
2.5.4 Netty |
2.5.5 Akka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4 数据库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ctor模型的规则引擎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Akka中的Actor模型分析 |
4.2.1 Actor及ActorSystem容器 |
4.2.2 Actor的生命周期及监督机制 |
4.2.3 Actor的消息传递 |
4.3 规则节点Actor设计 |
4.3.1 规则节点定义与类型扩展 |
4.3.2 规则节点实例化与消息处理 |
4.4 规则引擎中的消息传递 |
4.4.1 规则引擎中的关系 |
4.4.2 规则引擎中的规则调度 |
4.5 仿真对比测试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架构相关技术实现 |
5.1.1 基于ZooKeeper的负载均衡 |
5.1.2 基于Redis的分布式锁设计 |
5.2 功能性需求设计与实现 |
5.2.1 用户及设备接入模块 |
5.2.2 规则节点模块 |
5.2.3 规则链模块 |
5.3 非功能性需求设计与实现 |
5.3.1 安全性 |
5.3.2 可用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6.1 测试环境 |
6.2 功能性测试 |
6.2.1 用户及设备接入模块测试 |
6.2.2 规则节点模块测试 |
6.2.3 规则链模块测试 |
6.3 规则引擎场景测试 |
6.4 非功能性测试 |
6.4.1 可用性测试 |
6.4.2 响应速度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宽频段声学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声学信号采集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 |
2.1 声学信号采集原理 |
2.1.1 声波的描述 |
2.1.2 声学传感器原理 |
2.1.3 PCM 编码和PDM 编码 |
2.2 Sigma-Delta ADC的工作原理 |
2.2.1 Sigma-Delta ADC的基本结构 |
2.2.2 Sigma-Delta调制器原理 |
2.2.3 过采样技术 |
2.2.4 噪声整形 |
2.3 数字抽取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2.3.1 滤波器概述 |
2.3.2 多速率信号处理 |
2.3.3 CIC滤波器 |
2.3.4 半带滤波器 |
2.3.5 补偿滤波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抽取滤波器设计 |
3.1 抽取滤波器的性能指标设计 |
3.2 CIC滤波器设计 |
3.3 后级抽取滤波器设计 |
3.3.1 级联半带滤波器 |
3.3.2 级联补偿滤波器 |
3.4 抽取滤波器组整体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宽频段声学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硬件总体设计 |
4.1.1 宽频段声学监测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4.1.2 宽频段声学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4.2 硬件设计概述 |
4.2.1 Beagle Bone AI开发板介绍 |
4.2.2 PRU-ICSS概述 |
4.2.3 Debian操作系统概述 |
4.2.4 MEMS麦克风介绍 |
4.3 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
4.3.1 电源电路设计 |
4.3.2 时钟电路设计 |
4.3.3 PDM麦克风外围电路设计 |
4.3.4 PRU控制电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宽频段声学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测试 |
5.1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5.2 采集程序设计 |
5.2.1 PRU程序的总体设计 |
5.2.2 PRU的使用流程 |
5.2.3 PRU0 设计 |
5.2.4 PRU1 设计 |
5.3 数据储存设计 |
5.3.1 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 |
5.3.2 数据存储方案设计 |
5.4 DSP方案设计 |
5.4.1 DSP流程 |
5.4.2 PCM到 WAV |
5.5 数据传输设计 |
5.5.1 数据传输总体设计 |
5.5.2 TCP传输方案设计 |
5.5.3 基于Qt的上位机界面设计 |
5.6 系统综合测试 |
5.6.1 采集和接收测试 |
5.6.2 数据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汽车座椅骨架变型设计中的模块划分方法与参数传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型设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模块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变型参数传递规划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辅助设计软件二次开发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变型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
2.1 产品模块化的基础理论 |
2.1.1 复杂网络相关概念 |
2.1.2 社区发现相关概念 |
2.1.3 社区发现算法 |
2.2 变型参数传递规划的基础理论 |
2.2.1 有向网络的回路相关概念 |
2.2.2 图相关算法 |
第三章 面向快速变型设计的产品模块划分 |
3.1 产品零部件复合关系网 |
3.1.1 产品零部件尺寸关系网的构建 |
3.1.2 产品零部件功能关系网的构建 |
3.1.3 产品零部件复合关系网的构建 |
3.2 基于复合关系网络的模块划分 |
3.2.1 模拟退火算法 |
3.2.2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与Fast-Newman算法的模块划分算法 |
3.3 汽车座椅骨架的模块划分 |
3.3.1 汽车座椅骨架零部件尺寸关系网的构建 |
3.3.2 汽车座椅骨架零部件功能关系网的构建 |
3.3.3 汽车座椅骨架零部件复合关系网的构建 |
3.3.4 汽车座椅骨架的模块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块划分的变型参数传递路径规划 |
4.1 产品变型参数传递网 |
4.1.1 变型参数分类 |
4.1.2 主动参数的选取 |
4.1.3 变型参数传递过程分析 |
4.1.4 基于模块划分方案的变型参数传递网的构建 |
4.1.5 变型参数传递网中边的方向的确认 |
4.1.6 参数关联关系的重要性分析 |
4.2 变型参数传递网中的错误传递过程处理方法 |
4.2.1 无主动参数型参数传递过程处理方法 |
4.2.2 环型参数传递过程处理方法 |
4.2.3 多主动参数型参数传递过程处理方法 |
4.3 汽车座椅骨架的变型参数传递路径规划 |
4.3.1 汽车座椅主动变型参数的选择 |
4.3.2 构建汽车座椅骨架的变型参数传递网 |
4.3.3 汽车座椅骨架的变型参数传递网的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座椅骨架变型设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的开发平台 |
5.2 变型设计软件的开发 |
5.2.1 开发工具的选择 |
5.2.2 变型设计软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
5.2.3 软件入口设计 |
5.2.4 软件界面设计 |
5.2.5 模型变型方法 |
5.2.6 变型设计程序 |
5.3 应用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激光三维成像焦平面读出电路的数字控制电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激光三维成像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激光三维成像读出电路总体结构设计 |
2.1 激光三维成像基本原理 |
2.1.1 三维成像时间信息获取方法 |
2.1.2 三维成像强度信息获取方法 |
2.2 技术指标要求与分析 |
2.3 数字控制电路的总体结构与工作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间和强度读出通道数字电路设计 |
3.1 时间和强度读出通道数字电路的总体设计 |
3.2 时间和强度读出通道数字电路的模块设计与仿真 |
3.2.1 时间读出通道的设计与仿真 |
3.2.2 强度读出通道的设计与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控制电路后端设计 |
4.1 数字控制电路的逻辑综合 |
4.2 数字控制电路的物理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控制电路结果分析与后仿 |
5.1 数字控制电路的STA与形式验证 |
5.2 数字控制电路的后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数字控制电路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基于容器技术的Android云交互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虚拟化技术 |
2.2 Android系统概述 |
2.2.1 Android系统架构 |
2.2.2 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机制 |
2.2.3 Android显示系统和输入子系统 |
2.3 容器技术 |
2.3.1 命名空间 |
2.3.2 控制组 |
2.4 USB相关技术 |
2.5 VNC技术和RFB协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交互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功能需求分析 |
3.1.2 性能需求分析 |
3.2 云交互系统总体分析与设计 |
3.2.1 虚拟化方案和容器技术实现工具选择 |
3.2.2 系统架构设计 |
3.2.3 虚拟化框架设计 |
3.2.4 桌面云协议框架设计 |
3.2.5 云交互系统模块划分 |
3.3 LXC工具移植与容器环境构建 |
3.4 云交互系统模块设计 |
3.4.1 Binder虚拟化设计 |
3.4.2 显示和输入设备虚拟化设计 |
3.4.3 显示模块设计 |
3.4.4 输入事件模块设计 |
3.4.5 USB重定向模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交互系统的实现 |
4.1 Binder虚拟化实现 |
4.2 显示和输入设备虚拟化实现 |
4.3 显示模块实现 |
4.3.1 显示模块服务端实现 |
4.3.2 显示模块客户端实现 |
4.4 输入事件模块实现 |
4.4.1 输入事件客户端实现 |
4.4.2 输入事件服务端实现 |
4.5 USB重定向模块实现 |
4.5.1 Host端实现 |
4.5.2 Guest端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2.1 远程桌面显示和多系统切换功能测试 |
5.2.2 远程桌面操作功能测试 |
5.2.3 USB重定向功能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3.1 服务端性能测试 |
5.3.2 客户端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智能化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大数据处理框架 |
2.1.1 批处理框架 |
2.1.2 流式处理框架 |
2.1.3 混合处理框架 |
2.2 代码自动生成技术 |
2.2.1 基于UML模型的代码生成 |
2.2.2 基于JET模板的代码生成 |
2.3 客户流失预测模型 |
2.3.1 生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化分析平台架构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2.1 可视化层 |
3.2.2 业务引擎层 |
3.2.3 技术支持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化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统一的数据模式Schema |
4.2 连接线设计 |
4.2.1 行连接 |
4.2.2 迭代连接 |
4.2.3 触发连接 |
4.3 组件设计 |
4.3.1 组件XML文件定义与描述 |
4.3.2 组件JET模板设计 |
4.4 作业设计 |
4.4.1 作业XML文件定义与描述 |
4.4.2 作业JET模板设计 |
4.5 代码自动生成 |
4.5.1 子作业内组件的代码生成顺序定义 |
4.5.2 调用子作业代码块的规则定义 |
4.5.3 基于JET的代码生成引擎 |
4.6 作业的编译与运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部署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3 平台功能对比 |
5.4 业务案例分析 |
5.4.1 业务需求和模型选择分析 |
5.4.2 数据预处理 |
5.4.3 特征选择 |
5.4.4 Cox比例风险模型训练与预测 |
5.4.5 Cox模型组件设计 |
5.4.6 Cox模型作业设计 |
5.4.7 模型效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1 电信用户数据集特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智能虚拟人生成引擎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引擎国外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引擎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创新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三维引擎的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
2.1 概述 |
2.2 场景管理技术分析与研究 |
2.2.1 场景图 |
2.2.2 局部变换传递 |
2.3 角色动画技术分析与研究 |
2.3.1 骨骼动画制作 |
2.3.2 偏移矩阵 |
2.4 渲染技术分析与研究 |
2.4.1 前向渲染 |
2.4.2 延迟渲染 |
2.5 智能交互技术分析与研究 |
2.5.1 三维位姿估计技术 |
2.5.2 骨骼映射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引擎需求分析 |
3.1 概述 |
3.2 设计目标 |
3.3 功能需求 |
3.3.1 组件系统功能需求 |
3.3.2 资源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3.3.3 场景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3.3.4 图形渲染系统功能需求 |
3.3.5 动画系统功能需求 |
3.4 非功能需求 |
3.4.1 用户类及其特征 |
3.4.2 界面需求 |
3.4.3 硬件需求 |
3.4.4 软件需求 |
3.4.5 性能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擎概要设计 |
4.1 概述 |
4.2 引擎的工作流程 |
4.3 引擎的模块划分 |
4.4 组件系统概要设计 |
4.4.1 Archetype概要设计 |
4.4.2 EntityManager概要设计 |
4.4.3 SystemManager概要设计 |
4.4.4 World概要设计 |
4.5 资源管理概要设计 |
4.5.1 网格资源 |
4.5.1.1 顶点数据结构设计 |
4.5.1.2 法线类型和拓扑结构的选择 |
4.5.1.3 顶点数据的创建和更改 |
4.5.2 纹理资源 |
4.5.2.1 纹理资源的分类 |
4.5.2.2 纹理资源使用流程 |
4.5.3 动画资源 |
4.5.3.1 骨架、骨骼数据结构设计 |
4.5.3.2 关键帧、动画截数据结构设计 |
4.5.3.3 记录顶点的影响骨骼 |
4.5.4 材质资源 |
4.5.4.1 PBR相关材质数据结构 |
4.6 场景管理概要设计 |
4.6.1 场景节点数据结构设计 |
4.6.2 场景节点的组件挂载 |
4.7 图形渲染概要设计 |
4.7.1 图形渲染流程设计 |
4.8 动画系统概要设计 |
4.8.1 动画系统组件介绍 |
4.8.2 智能算法结合三维角色动画的开发框架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概述 |
5.2 组件系统模块 |
5.2.1 ECS的详细实现 |
5.2.1.1 ECS概念介绍 |
5.2.1.2 实现组件数据连续储存 |
5.2.1.3 实现组件增删 |
5.3 资源管理模块 |
5.3.1 实现对FBX文件的解析 |
5.3.1.1 网格数据解析 |
5.3.1.2 Transform数据解析 |
5.3.1.3 骨骼动画数据解析 |
5.3.1.4 蒙皮数据解析 |
5.4 场景管理模块 |
5.4.1 局部坐标系传递实现 |
5.4.2 场景的储存和加载 |
5.4.2.1 场景层级结构储存 |
5.4.2.2 数据序列化 |
5.5 图形渲染模块 |
5.5.1 Gbuffer设计 |
5.5.2 延迟渲染管线的搭建 |
5.6 动画系统模块 |
5.6.1 骨骼局部变换传递实现 |
5.6.2 蒙皮动画实现 |
5.6.3 基于VideoPose3d的位姿模拟 |
5.6.3.1 VideoPose3d模型 |
5.6.3.2 骨骼映射建立,位姿计算 |
5.6.4 基于语音识别的动作调用 |
5.6.4.1 逻辑单元数据结构设计 |
5.6.4.2 语义映射表建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引擎模块的验证 |
6.1 概述 |
6.2 测试环境与工具 |
6.3 组件模块测试 |
6.3.1 组件数据连续储存,内存对齐测试 |
6.3.2 System执行测试 |
6.4 资源管理模块测试 |
6.4.1 FBX文件的解析测试 |
6.5 场景模块测试 |
6.5.1 场景节点挂载组件测试 |
6.5.2 场景的储存和加载测试 |
6.6 渲染模块测试 |
6.6.1 延迟渲染管线与PBR的测试 |
6.6.2 SSAO效果测试 |
6.6.3 不同分辨率下的渲染性能测试 |
6.7 骨骼动画模块测试 |
6.7.1 FBX动画解析,骨骼局部变换功能测试 |
6.7.2 基于VideoPose的姿态模拟测试 |
6.7.3 基于语音识别的的动作控制测试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ARM及RISC-V MCU的UVM验证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常用验证方法及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相关技术基础 |
2.1 UVM验证方法学 |
2.1.1 UVM验证平台架构 |
2.1.2 UVM的类和树形结构 |
2.1.3 UVM的运行机制 |
2.1.4 UVM的通信机制 |
2.2 功能验证 |
2.2.1 IP级验证 |
2.2.2 子系统级验证 |
2.2.3 SoC级验证 |
2.3 本章小节 |
3 待验证SoC介绍与验证分析 |
3.1 基于RISC-V的 SoC |
3.1.1 RISC-V处理器 |
3.1.2 总线与外设 |
3.2 基于ARM Cortex M系列的双核SoC |
3.2.1 ARM Cortex M0与M33 处理器 |
3.2.2 总线与外设 |
3.2.3 TrustZone属性 |
3.3 验证分析 |
3.3.1 验证目标与计划 |
3.3.2 验证平台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4 ARM及 RISC-V SoC验证平台设计 |
4.1 验证平台总体设计 |
4.1.1 验证平台架构 |
4.1.2 验证环境设计 |
4.1.3 验证环境的重复使用与对比 |
4.2 验证目录与版本管理 |
4.3 模块验证组件设计 |
4.3.1 激励相关组件设计 |
4.3.2 交互组件设计 |
4.3.3 比较组件设计 |
4.3.4 配置组件设计 |
4.3.5 寄存器模型设计 |
4.3.6 环境组件设计 |
4.4 系统验证组件设计 |
4.4.1 验证环境顶层 |
4.4.2 仿真顶层 |
4.5 验证平台自动化 |
4.5.1 测试案例的创建 |
4.5.2 回归测试 |
4.6 本章小节 |
5 验证实施与结果分析 |
5.1 仿真环境 |
5.2 模块级验证及结果分析 |
5.2.1 内存控制器 |
5.2.2 通信模块 |
5.2.3 数据搬运模块 |
5.3 系统级验证及结果分析 |
5.3.1 时钟与复位 |
5.3.2 休眠与唤醒 |
5.4 ARM SoC的 TrustZone特性验证 |
5.4.1 UVM验证 |
5.4.2 C验证 |
5.5 覆盖率与回归测试分析 |
5.5.1 覆盖率分析 |
5.5.2 回归测试分析 |
5.6 处理器性能对比 |
5.6.1 中断处理 |
5.6.2 休眠唤醒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历 |
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W县党政机关保密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及技术路线 |
1.4.1 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保密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秘密 |
2.1.2 保密管理 |
2.1.3 保密工作管理机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国家安全理论 |
2.2.2 公共组织环境理论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2.2.4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W县党政机关保密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保密走访调研 |
3.1.1 访谈设计 |
3.1.2 访谈结果分析 |
3.1.3 访谈总结 |
3.2 问卷设计与调查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W县党政机关保密管理工作现状 |
3.3.1 组织机构及制度执行情况 |
3.3.2 保密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
3.3.3 保密宣传教育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
3.3.4 涉密文件资料管理进一步规范 |
3.3.5 信息化设备和网络管理更加重视 |
3.4 基层党政机关失泄密典型案例分析 |
3.4.1 失泄密典型案例 |
3.4.2 失泄密典型案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W县党政机关保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W县党政机关保密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保密工作管理体制运行不畅 |
4.1.2 保密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 |
4.1.3 保密宣传教育培训不全面 |
4.1.4 保密日常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
4.2 制约W县党政机关保密工作管理的影响因素 |
4.2.1 社会环境因素:保密管理受到国内外环境制约。 |
4.2.2 内部管理因素:保密管理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
4.2.3 系统环境因素:保密技术发展严重落后。 |
4.3 基于关联矩阵法的影响因素重要度分析 |
4.3.1 确定评价指标 |
4.3.2 评价尺度 |
4.3.3 权重 |
4.3.4 综合求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基层党政机关保密管理工作的建议 |
5.1 国内外保密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
5.1.1 美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经验 |
5.1.2 国内基层保密管理先进经验 |
5.1.3 保密管理先进经验的启示 |
5.2 完善基层党政机关保密管理工作的建议 |
5.2.1 健全保密工作制度体系 |
5.2.2 加强保密工作队伍建设 |
5.2.3 丰富宣传教育培训方式 |
5.2.4 加强保密科学技术投入 |
5.2.5 改进保密监督检查方式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基层党政机关保密工作状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电子文件的产生和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文件归档格式研究[D]. 张晔. 辽宁大学, 2021
- [2]物联网教学平台中规则引擎的设计与实现[D]. 韦赫城.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宽频段声学监测系统研究[D]. 蒲艺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汽车座椅骨架变型设计中的模块划分方法与参数传递技术研究[D]. 周丙鑫.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激光三维成像焦平面读出电路的数字控制电路设计与实现[D]. 杨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容器技术的Android云交互系统研究与实现[D]. 汪演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智能化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 张嘉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智能虚拟人生成引擎设计与实现[D]. 韩金池.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ARM及RISC-V MCU的UVM验证平台[D]. 王嘉仪. 浙江大学, 2021(01)
- [10]W县党政机关保密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任欣.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