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菲律宾海钱洲深海峡谷沉积作用与发育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良,尉佳,李攀峰,刘长春,董凌宇[1](2021)在《九州-帕劳海脊两侧深海盆地浅部地层结构特征与分析》文中指出由于欧亚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运动的作用,菲律宾海盆形成了全球最为复杂的海底地形地貌。以九州-帕劳海脊为界,西菲律宾海盆与帕里西维拉海盆呈现不同的构造走向与地形特征,海脊两侧发育丰富的深海地质现象与地貌特征。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因其差频窄波束的发射特点,能够获得深海海底浅地层的高分辨率剖面。本文利用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在九州-帕劳海脊获取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分析了横跨海脊东西走向的海底滑坡发育特点、丘状起伏沉积差异、浅层气以及海底流体运移等地质特征,并结合构造与地形地貌特点对上述特征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在垂向小时间尺度上完成了对研究区浅部地层结构的特征研究,为该区域的沉积学和地质学研究提供了思路。
王雁冰,韩喜彬,胡智龙,赵宁,阳凡林,葛倩,许冬,高金耀[2](2020)在《亚洲大陆边缘海底峡谷的形态、分布及演化进程》文中研究说明基于SRTM15Plus水深数据,利用地形表面流水分析与等高线几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亚洲大陆边缘海底峡谷进行识别,分析峡谷的形态、分布及演化进程。共识别出海底峡谷531条,按照平面形态分为直线型、蛇曲型和树枝型三种,数量分别为239条、75条和217条。直线型峡谷主要分布在白令海盆地、千岛盆地、南海等海域;蛇曲型峡谷主要分布在孟加拉湾东部俯冲带海域;树枝型峡谷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沟、伊豆小笠原海沟和南海海槽交界处,南海以及苏门答腊俯冲带海域。根据峡谷的形态与分布,结合研究区内构造背景,讨论了峡谷"直线型-蛇曲型"的形态演化进程,并依据树枝型峡谷主干谷的形态信息,推测存在"蛇曲型-树枝型"、"直线性-树枝型"的形态演化进程。
王玉宾,吴自银,尚继宏,殷绍如,赵荻能,周洁琼[3](2020)在《南海东北部峡谷体系的地貌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文中研究指明海底峡谷在全球陆缘广泛分布,是浅海沉积物向深海运移的主要通道,对于理解深海浊流触发机制、深海沉积物的搬运模式、深海扇的发育历史和深海油气资源勘探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多波束测深数据,首次对南海东北部海底峡谷体系进行了研究,精细刻画了高屏海底峡谷、澎湖海底峡谷、台湾浅滩南海底峡谷和东沙海底峡谷等4条大型海底峡谷的地貌特征并分析其发育控制因素。海底坡度、构造运动、海山与海丘是影响南海东北部峡谷群走向与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海底坡度对于峡谷上游多分支与"V"字特征有显着的控制作用;构造运动是控制高屏海底峡谷走向的因素,澎湖海底峡谷的走向则与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有关,东沙海底峡谷的走向则与东沙运动相关,台湾浅滩南海底峡谷上段受NW向断裂构造的控制;海山的阻挡作用造成峡谷局部走向和特征改变。海底峡谷群输送大量陆源沉积物到深海盆并形成大面积的沉积物波,海山和沉积物波的发育导致东沙海底峡谷下段"回春"和转向。
秦绪文,石显耀,张勇,李学杰,李军,肖桂义,许振强,王宏斌,吕文超,吴浩,姚永坚,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高红芳,王明健,密蓓蓓,钟和贤,胡刚,陈泓君,黄龙,罗伟东,梅西,徐子英,田陟贤,王忠蕾[4](2020)在《中国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主要成果与认识》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海域及邻区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区,也是地球科学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研究区域之一。中国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重大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为目标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近20年的持续调查,实现了对中国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面覆盖,系统地获取了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数据,形成了基于实测数据的"一图一库一报告",大幅提升了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这项工作填补了中国小比例尺海洋地质国情调查的空白,初步摸清了中国管辖海域地质环境条件和资源环境潜力,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认识,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地质资料,为提升区域地质科学的认知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5](2020)在《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文中提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张志毅[6](2020)在《西太平洋雅浦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连接处及邻近海域的地貌特征及其对表层沉积作用的影响》文中认为雅浦海沟位于西太平洋雅浦岛弧和雅浦群岛东侧,北接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和加罗林板块向菲律宾板块俯冲汇聚地带,是典型“沟-弧-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超深渊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区域。海底地形地貌是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海上交通运输、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治理和海战场建设等的首要基础。故本文对雅浦海沟北部及临近海域(9°48’~13°11’N,132°~143°36’)的高分辨率水深数据和表层沉积物数据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雅浦海沟北部(10°14’~12°07’N,138°07’~139°50’E)的地貌特征和控制因素,并讨论了地形对表层沉积物的影响,取得如下成果:西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内存在不同展布方向的大规模脊-槽地貌,这种地貌是海盆海底扩张时形成,脊-槽地貌的展布方向与海盆扩张方向相对应。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挑战者”深渊处的俯冲板块具有的特殊性,上面发育有地垒、地堑、阶地等地貌,与马里亚纳海沟其他区域存在很大的差异。雅浦海沟北部(10°14’~12°07’N,138°07’~39°50’E)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主要受构造运动控制,对该区域地貌进行分类,共分为四级地貌单元,雅浦海沟属于二级地貌单元。雅浦海沟的北段与马里亚纳海沟的西南段在该区域呈典型的垂直相交,这种特殊的俯冲形式使得交汇处的两条海沟具有分段性的特征,同时发育了隆起、凹陷、断裂等地貌。雅浦海沟与马里亚纳海沟的交汇处是俯冲带的顶端,俯冲带向北到此为止,然后转向约90°并沿着马里亚纳海沟继续延伸。根据地貌特征判断,在大约20Ma前帕里西维拉海盆扩张中心应位于137°35’34"E附近,西维拉海盆东部的古俯冲带大约位于现今雅浦海沟的东部。雅浦海沟不是由古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海沟的南端演化形成,很可能是由帕里西维拉海盆暴露出来的扩张中心转变而成。雅浦海沟最北端的北雅浦悬崖是由帕里西维拉海盆扩张中心演化而来,现在已经属于残余结构,主要受到雅浦俯冲带的影响。研究区域地貌复杂,对表层沉积物具有强烈的影响。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大小不一,分选程度很差。在九州—帕劳海脊区域和帕里西维拉海盆区域沉积物的砂含量占比很高;粉砂含量占比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帕里西维拉海盆与九州—帕劳海脊和雅浦岛弧的交界地带;整个研究区域的沉积物黏土含量相对较低。其表层沉积物的化学成分分布结果显示,在高地或正地形区域,如海山、海丘等凸起的地形,表层沉积物中硅质含量较少;而在洼地或负地形区域,如洼地、海槽等凹陷的地行,表层沉积物中硅质含量较大,所以在这种负地形内更利于硅质生物碎屑富集。
王越[7](2020)在《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峡谷浊流流动与动力地貌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南海北部陆坡赋存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及油气资源,荔湾3-1管道工程及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区均在此范围内。故研究该峡谷区的浊流活动不仅可探讨峡谷的成因机制,对海洋能源工程发展及海底管缆防护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及湍流ek-模型数值,基于南海北部陆坡白云凹陷区多波束测深资料、地质钻孔数据、区域地质资料等资料,构建了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峡谷中含有沉积物的浊流二维数值计算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入流机制(持续入流与突然释放)浊流在南海北部陆坡等连续坡折地形下的流动与沉积特征。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浊流在顺坡流动时加速、坡折减速,沿坡输运过程中,浊流择底而积,在陆架平缓处逐步沉积,陆架坡折带可能是浊流沉积作用的重要分界线。(2)浊流头部存在分异作用,底部密度与速度较大,其颗粒粒径较粗,以推移或悬移态向前输运,随流动逐渐沉积于底床之上,可能形成鲍玛层序中的递变A段。细粒物质均匀分布于浊流头部,流动中不断裹挟环境流体,导致浊流头部密度逐渐减小,其沉积可能解释浊流中的泥质沉积(鲍玛层序E段)。持续入流型浊流头部较浊流本体速度高、浓度低,在流动过程中排开环境流体,被高速高浓度的浊流本体推动向前运动。流动中浓度与流速稳定,在地层上逐渐形成连续的沉积层。沿浊流流动方向表现出明显的沉积分异,粗砂沉积于坡上部位,且沿下游方向沉积粒径逐步减小,垂向粒径变化较小。多频次持续入流型浊流纵向沉积连续叠加,后续浊流对浊流沉积进行切割侵蚀,在地层上表现为多层不连续鲍玛序列的韵律性叠积,并且沉积体随浊流流动向上游迁移。突然释放型浊流头部较浊流本体具有速度与浓度优势,流动中随动力逐渐减弱而沉积于底床之上,存在明显的沉积分异,垂直方向呈逆递变层理。粗砂基本沉积于坡上加速带,且沿下游方向沉积粒径逐步减小。(3)浊流在流动中表现坡上侵蚀,坡下沉积的动力地貌特征。细粒物质(黏土与粉砂)驱动浊流侵蚀作用明显,而粗粒物质(粗砂)以沉积为主。浊流的侵蚀作用集中于浊流头部,且侵蚀性与浊流浓度、速度呈正比。根据本文数学模拟结果得到的浊流流动与动力地貌特征,结合南海北部陆坡的区域地质发展史,探讨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峡谷及峡谷群的形成可能处于古珠江背景下,其发育受构造沉降、海面升降、河源物质供应、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所控。峡谷早期的剥蚀过程可能以滑坡及持续性水动力为主,海平面降低后,水道在持续性水动力下逐渐加深,形成峡谷雏形。海平面上升后,峡谷的剥蚀作用可能以突发性活动为主,如突然释放型重力流及滑坡等事件进一步对谷底与谷侧产生侵蚀作用,加深峡谷的宽度或深度,在不断的崩塌、侵蚀以及滑移的过程中形成现有的NW-NWW向峡谷。
甘雨[8](2020)在《西太平洋卡罗琳海脊海山粗糙度、多尺度特征及类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分辨率海底地形探测技术的进步,海山地貌特征分析已成为海底地貌学中的研究热点,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目前对海山地形地貌的研究仍停留在定性或半定量程度,鲜有对海山的粗糙度及多尺度特征的讨论。基于高分辨率DEM数据,本研究对位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脊上的平顶海山M4进行了地貌学分类,并应用频谱分析和多重分形去趋势扰动分析(MFDFA)方法对其粗糙度及多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平顶海山M4具有0.3~1km和7~20km两个特征尺度,小特征尺度下的地形粗糙度与地形的坡度相关。M4的地形具有多重分形性,且多重分形强度因剖面位置的不同而改变。其多重分形谱的形态参数(最大奇异性指数α0、谱宽度W和对称性指数B)可以较好地描述地形的多尺度特征。平顶海山及具有平坦顶面的海底台地使地形剖面具有较大的α0,对于具有强烈小尺度扰动(如冲沟地貌)的地形剖面,其多重分形谱的B偏负。结合M4附近另一座海山M2、50座陆地火山和15座火星火山的DEM数据,本研究对不同地质环境中形成的火山地貌进行了类比分析。地球火山(包括海山与陆地火山)底面宽度d与高度h之间满足线性关系h=0.08d+1.72,且具有类似的特征尺度。MFDFA的结果显示,海山与火星火山具有相似的α0;而海山与陆地火山具有相似的W,且二者的赫斯特指数H与坡度标准差σs之间具有线性关系σs=-8.46H+16。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不同环境中沉积-侵蚀作用的差异有关。
秦琳[9](2020)在《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记录的陆架风化与有机碳埋藏》文中研究说明大陆边缘盆地是大陆风化剥蚀产物的主要沉积汇,是揭示风化-碳埋藏过程和机制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基于南海东北部台西南盆地TWS-1和珠江口ZK20岩心沉积物的AMS14C测年、陆源物质堆积速率、粘土矿物组成和结晶学特征、粒度参数、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等的分析,揭示了末次冰期23 ka BP以来以来台西南盆地沉积物源、硅酸盐风化和陆源有机碳埋藏的演变历史及驱动机制。通过对TWS-1站位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和粘土矿物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浅地层剖面中观测到的埋藏古河道和海底峡谷,明确了台湾是研究站位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沉积物的主要物源。基于K/Al、高岭石/伊利石和Rb/Sr等风化指标,重建了23 ka BP以来TWS-1岩心记录的源区化学风化历史,揭示冰期时化学风化强度明显高于全新世,暗示冰期低海平面时期陆架沉积物发生了再次风化。末次冰期期间,海平面与现在相比下降最大约120 m,陆架广泛暴露。南海北部地处热带,其冰期适宜的温度和降水及充分的风化时间,使得暴露陆架上的松散沉积物发生再次风化。因此,证实冰期热带陆架风化是冰期-间冰期碳循环一个被忽略的重要机制。研究站位的有机碳-总氮含量及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潜在物源对比表明,台湾是研究区陆源有机碳的主要物源,相对海源其贡献比例约为58%,陆源物质可能主要通过海底峡谷水道和低海平面时期陆架河流输入。重建的陆源有机碳通量在末次冰消期早期(19-13 ka BP)和中全新世(7-4 ka BP)期间有两个峰值,分别约0.16 g/cm2/ky和0.09 g/cm2/ky。综合分析表明,二者分别受控于冰期低海平面时期增强的陆架风化剥蚀和全新世季风强盛期降水驱动的台湾大陆剥蚀。我们的工作暗示冰期-间冰期循环中海平面和季风分别驱动的大陆边缘有机碳埋藏可能对全球碳循环和大气CO2浓度演变有重要影响。
刘倩[10](2020)在《马里亚纳海沟南坡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文中指出马里亚纳海沟向东弧形凸出,不对称“V”字地形使物质汇聚于此,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物和污染物输运等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马里亚纳海沟现场试验设备投放和回收成本高,获取到的长沉积样品十分稀少,因此关于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特征、物质组成与来源、沉积环境变化等问题的研究仍较薄弱。本文在马里亚纳海沟南坡4 448 m水深处钻取了一根长约2.25 m沉积物柱状样,通过粒度分析、生物硅含量测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工作,对研究区沉积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了沉积物中硅藻尺寸对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并结合硅藻生长性质和本区域沉积特征,利用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东亚冬季风强弱变化信息,讨论了在不同地质时期环境因素对硅藻生长状况的影响。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分选差,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较为稳定,平均含量小于2%。不同层位生物碎屑尺寸大小不一,柱样中层硅藻壳体尺寸远大于底层。在去除硅质生物组分后,粒度参数和粒度组分产生明显变化。因此马里亚纳海沟南坡沉积物的粒度预处理操作中应去除生物硅以获得更精确的粒度结果。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大量的黏土矿物和生物碎屑,黏土矿物以蒙皂石、伊蒙混层为主,生物壳体呈不同程度的破损,硅藻含量高,放射虫及海绵骨针含量较低。利用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出4.6-11.1μm(细粒组分)以重建两万年以来东亚冬季风发展趋势。在全新世以前,细组分含量在19-16 cal ka BP(哈因里奇H1)、13-11 cal ka BP(新仙女木事件)时期含量较高,推测冬季风作用强,风尘输入增加,海洋表层营养盐丰富,硅藻生长状况良好,壳体尺寸大;在24-19 cal ka BP(H2-H1暖期)、16-13 cal ka BP(B/A暖期)细组分含量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冬季风偏弱,风尘输入减少,海洋表层营养盐含量降低,硅藻生长受限,壳体尺寸较小。在全新世早期11.2-9.5 cal ka BP,冬季风极为强盛,全新世晚期细组分含量呈现小幅度增多,推测此时冬季风呈微弱增强趋势。
二、菲律宾海钱洲深海峡谷沉积作用与发育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菲律宾海钱洲深海峡谷沉积作用与发育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2)亚洲大陆边缘海底峡谷的形态、分布及演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数据与方法 |
2.1 数据 |
2.2 海底峡谷识别 |
2.3 海底峡谷识别验证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4)中国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主要成果与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海域地质背景 |
3 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法 |
3.1 海上数据采集 |
3.2 图件编制方法 |
3.3 空间数据库建设方法 |
4 取得的主要成果 |
4.1 建立了东亚大陆边缘构造格局 |
4.2 厘定了中国海域及邻区地层系统 |
4.3 基本摸清了中国海域多期次岩浆分布规律 |
4.4 揭示了中国海域及邻区重磁场特征 |
4.5 查明了表层沉积物元素球化学特征 |
4.6 刻画了中国边缘海及邻区地貌形态 |
4.7 揭示晚第四纪沉积演化过程 |
4.8 总结了中国海域及邻区成矿成藏规律 |
5 结语与展望 |
(5)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 |
3 中国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
3.1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
3.2 构造单元划分依据——来自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证据 |
3.2.1 中国海域及邻区深部壳幔结构信息 |
3.2.2 中国海域重要构造边界追踪 |
3.3 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
3.4 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
3.4.1 欧亚板块 |
3.4.2 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 |
3.4.3 菲律宾海板块 |
4 中生代以来中国海域及邻区大地构造格局演变 |
4.1 中生代安第斯型陆缘俯冲体系 |
4.1.1 早—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西的渐进式俯冲 |
4.1.2 晚侏罗世—白垩纪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回卷 |
4.2 新生代西太平洋型沟-弧-盆体系 |
4.2.1 晚白垩世—渐新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 |
4.2.2 中新世以来现代沟-弧-盆体系的形成和演化 |
4.2.3 晚白垩世以来南海的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 |
5 构造地质过程的资源和环境效应 |
5.1 海底地貌分布及成因 |
5.2 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
5.3 中国海域资源赋存 |
5.3.1 油气资源 |
5.3.2 海砂资源 |
5.3.3 水合物资源 |
5.3.4 海底热液资源 |
6 结语 |
(6)西太平洋雅浦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连接处及邻近海域的地貌特征及其对表层沉积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2 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地质构造 |
2.3 研究区沉积层序 |
2.4 研究区地形地貌 |
2.5 研究区水文特征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海底地形水深数据 |
3.2 海底表层沉积物 |
4 研究区海底地貌特征解译 |
4.1 西菲律宾海盆东南部 |
4.2 九州—帕劳海脊南部 |
4.3 帕里西维拉海盆南部 |
4.4 雅浦海沟北部 |
4.5 马里亚纳海沟南部 |
4.6 小结 |
5 研究区海底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演化 |
5.1 雅浦海沟地质构造特征 |
5.2 雅浦海沟的演化模式 |
5.3 海沟交汇处地貌成因 |
5.4 北雅浦悬崖地貌成因 |
5.5 小结 |
6 研究区海底地形对表层沉作用的影响 |
6.1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站位的分布 |
6.2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6.3 表层沉积物类型和硅质等级 |
6.4 硅比值与地形平坦度的分析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峡谷浊流流动与动力地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底浊流研究现状 |
1.2.2 南海北部陆坡峡谷形成机制研究现状 |
1.2.3 海床冲刷数值模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质情况 |
2.2.1 区域地形地貌 |
2.2.2 区域地质构造 |
2.3 区域水文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模型建立与验证 |
3.1 模型概述 |
3.2 控制方程 |
3.2.1 体积分数方程 |
3.2.2 质量方程 |
3.2.3 动量方程 |
3.2.4 沉积物质量守恒方程 |
3.3 边界条件 |
3.4 数值计算方法 |
3.5 模型验证 |
3.5.1 对Garcia(1989)实验的模拟对比研究 |
3.5.1.1 Garcia(1989)实验简述 |
3.5.1.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5.2 对Gladstone(1998)实验的模拟对比研究 |
3.5.2.1 Gladstone(1998)实验简述 |
3.5.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6 小结 |
第四章 浊流流动与沉积特征 |
4.1 模拟建立 |
4.2 持续入流型浊流 |
4.2.1 初始条件 |
4.2.2 模拟结果 |
4.2.2.1 浊流头部特征 |
4.2.2.2 浊流速度特征 |
4.2.2.3 浊流流动与沉积特征 |
4.2.3 分析与讨论 |
4.2.3.1 浊流结构 |
4.2.3.2 浊流对地形的塑造作用 |
4.2.4 小结 |
4.3 突然释放型浊流 |
4.3.1 初始条件 |
4.3.2 模拟结果 |
4.3.2.1 浊流头部特征 |
4.3.2.2 浊流速度特征 |
4.3.2.3 浊流流动与沉积特征 |
4.3.3 分析与讨论 |
4.3.3.1 浊流结构 |
4.3.3.2 浊流对地形的塑造作用 |
4.3.4 小结 |
4.4 小结 |
第五章 浊流的侵蚀特征与动力地貌过程 |
5.1 模型建立 |
5.2 持续入流型浊流 |
5.2.1 初始条件 |
5.2.2 结果分析 |
5.2.2.1 浊流中各悬浮组分 |
5.2.2.2 浊流各沉积组分分析 |
5.2.2.3 浊流的动力地貌 |
5.2.3 小结 |
5.3 突然释放型浊流 |
5.3.1 初始条件 |
5.3.2 结果分析 |
5.3.2.1 浊流中各悬浮组分 |
5.3.2.2 浊流各沉积组分分析 |
5.3.2.3 浊流的动力地貌 |
5.3.3 小结 |
5.4 小结 |
第六章 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峡谷内浊流流动 |
6.1 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峡谷内实际尺度浊流模拟 |
6.1.1 模型建立 |
6.1.2 结果分析 |
6.1.2.1 流动分析 |
6.1.2.2 各组分分析 |
6.1.2.3 动力地貌 |
6.1.3 小结 |
6.2 基于浊流的峡谷成因机制探讨 |
6.2.1 区域地形特征 |
6.2.2 峡谷内沉积特征 |
6.2.3 基于浊流的峡谷成因机制探讨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列表 |
致谢 |
(8)西太平洋卡罗琳海脊海山粗糙度、多尺度特征及类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2 地形粗糙度计算及多尺度分析 |
1.3 海山地貌及地貌学类比研究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4 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
第3章 数据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频谱分析 |
3.3 多重分形分析 |
3.4 地形表面特征分析 |
第4章 平顶海山M4 的粗糙度及多重分形分析 |
4.1 平顶海山M4 发育区域的地貌特征 |
4.2 平顶海山M4 的二维粗糙度 |
4.3 平顶海山M4 的多重分形强度特征 |
4.4 平顶海山M4 多重分形谱的参数特征 |
4.5 小结 |
第5章 海山地貌多尺度特征的类比研究 |
5.1 海山M2、陆地火山及火星火山的地貌特征分析 |
5.2 海山、陆地火山和火星火山间形态学特征的类比分析 |
5.3 海山、陆地火山和火星火山标准化功率谱的类比分析 |
5.4 海山、陆地火山和火星火山多重分形参数的类比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记录的陆架风化与有机碳埋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水动力特征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台西南盆地TWS-1 岩心 |
3.1.2 珠江口ZK20 岩心 |
3.1.3 台湾浊水溪口JRD-S岩心 |
3.2 实验方法 |
3.2.1 AMS~(14)C测年 |
3.2.2 粘土矿物分析 |
3.2.3 有机碳-总氮含量和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
3.2.4 陆源通量分析 |
3.2.5 粒度分析 |
3.2.6 常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3.2.7 Sr-Nd-Pb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AMS~(14)C测年 |
4.2 粘土矿物 |
4.2.1 TWS-1孔粘土矿物组成 |
4.2.2 ZK20孔粘土矿物组成 |
4.2.3 JRD-S孔粘土矿物组成 |
4.3 常微量元素组成 |
4.3.1 常量元素组成 |
4.3.2 微量元素组成 |
4.4 Sr-Nd-Pb同位素 |
4.5 粒度 |
4.6 陆源物质堆积速率 |
4.7 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碳同位素 |
第5章 讨论 |
5.1 末次冰期以来潜在源区物源和风化历史 |
5.1.1 全新世珠江物源和风化历史 |
5.1.2 末次冰期以来台湾浊水溪风化历史 |
5.2 台西南盆地TWS-1 孔沉积物源 |
5.2.1 粘土矿物约束物源 |
5.2.2 Sr-Nd同位素约束物源 |
5.2.3 台西南盆地沉积物输送方式 |
5.3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东北部陆架风化记录 |
5.4 TWS-1孔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演变 |
5.4.1 陆源有机碳来源 |
5.4.2 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的演变及驱动机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马里亚纳海沟南坡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沉积特征 |
1.2.1 沉积速率 |
1.2.2 潜在物源 |
1.2.3 矿物学特征 |
1.2.4 粒度特征 |
1.2.5 地球化学特征 |
1.3 环境记录 |
1.3.1 古环境特征 |
1.3.2 古生物特征 |
1.3.3 水动力特征 |
1.4 国内外观测取样进展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区域 |
2.2 构造特征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粒度分析 |
3.3 生物硅分析 |
3.4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章 结果分析 |
4.1 粒度结果 |
4.2 生物硅含量 |
4.3 扫描电镜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不同预处理对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 |
5.1.1 粒度参数与组分 |
5.1.2 分类命名法 |
5.1.3 预处理方案的选择 |
5.2 生物硅与粒度之间的关系 |
5.3 粒径-标准偏差对古环境的指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菲律宾海钱洲深海峡谷沉积作用与发育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九州-帕劳海脊两侧深海盆地浅部地层结构特征与分析[J]. 杨慧良,尉佳,李攀峰,刘长春,董凌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1)
- [2]亚洲大陆边缘海底峡谷的形态、分布及演化进程[J]. 王雁冰,韩喜彬,胡智龙,赵宁,阳凡林,葛倩,许冬,高金耀. 海洋学研究, 2020(04)
- [3]南海东北部峡谷体系的地貌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J]. 王玉宾,吴自银,尚继宏,殷绍如,赵荻能,周洁琼. 海洋学报, 2020(11)
- [4]中国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主要成果与认识[J]. 秦绪文,石显耀,张勇,李学杰,李军,肖桂义,许振强,王宏斌,吕文超,吴浩,姚永坚,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高红芳,王明健,密蓓蓓,钟和贤,胡刚,陈泓君,黄龙,罗伟东,梅西,徐子英,田陟贤,王忠蕾. 中国地质, 2020(05)
- [5]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J].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 中国地质, 2020(05)
- [6]西太平洋雅浦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连接处及邻近海域的地貌特征及其对表层沉积作用的影响[D]. 张志毅.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峡谷浊流流动与动力地貌研究[D]. 王越.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0(02)
- [8]西太平洋卡罗琳海脊海山粗糙度、多尺度特征及类比研究[D]. 甘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9]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记录的陆架风化与有机碳埋藏[D]. 秦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10]马里亚纳海沟南坡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 刘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