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氧化烟酸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蒋珍珍[1](2021)在《基于N、O配体的MOFs材料 ——结构调控、功能探索与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MOFs材料(又称为多孔配位聚合物),是由金属离子(或含金属离子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即由无机结构单元和有机结构单元组成。与沸石、活性炭等传统多孔材料相比,MOFs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大孔隙率等这些特点。此外,还可以通过结构设计构筑出特定应用的MOFs材料。作为配位化学和材料化学交叉领域中的研究对象,MOFs材料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其特定的结构显示出特有的性能,应用前景相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化学探针、超电容器、催化等等。气体的存储与分离作为其应用的分支,在近年来引起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本论文中,设计合成了两类NO配体,包括杂化间苯二甲酸(H2L1,H2L2,和H2L3)和吡啶N原子和它的氧化物功能化的多羧酸(H3L1,H4L1,H4L2,H4L3,和H4L4),构建了铜和钴基MOFs化合物。通过改变溶剂热反应条件调控钴基MOFs化合物的结构和气体吸附性能;探索了目标骨架化合物在天然气净化、乙烯一步纯化以及乙炔捕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了位置异构和N-氧化功能化对选择性气体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具体如下:1.MOFs结构调控:以5-(3-氨基吡啶-4-基)间苯二甲酸(H2L1)为配体,通过控制变量法,即在其它相同的溶剂热条件下仅改变无机酸的种类,构筑了两个结构新颖的Co(II)基MOFs,称之为ZJNU-16和ZJNU-17。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分析表明:ZJNU-16和ZJNU-17都是三维网络,但是具有不同的无机SBUs、有机配体构象以及网络拓扑结构。ZJNU-16是以离散的三核Co3-簇作为无机SBU的阴离子网络,而ZJNU-17是以螺旋纳米管Co-羧酸链为无机SBU构成的电中性网络,是一个罕见的纳米管螺旋链基MOF。系统的气体吸附研究发现:ZJNU-16几乎无吸附,而ZJNU-17可在CO2和CH4上优先吸附C2H2,具有气体分离与纯化C2H2的潜力。这项工作揭示了通过改变无机酸种类调控MOFs结构是一种合成结构多样性MOFs的有效方法。2.MOFs功能探索:天然气纯化、C2H4纯化和C2H2捕获是化工领域中三个重要但十分挑战的分离过程。设计合成了三个NO配体并溶剂热构筑了铜基MOFs(ZJNU-15、ZJNU-7和ZJNU-14),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气体吸附研究。其中,ZJNU-15是以5-(3-氨基吡啶-5-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和文献未报道的四核铜簇Cu4O(COO)6(Py-N)3(H2O)为无机SBU构筑的三维网络,不仅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而且具有分离纯化天然气和C2H2的潜力。ZJNU-7是以5-(嘧啶-5-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构建的三维网络。由于电负性的氯离子固定在芳香富集的多级笼表面,ZJNU-7从C2烃混合物中同时优先吸附C2H2和C2H6,可用于一步吸附相纯化C2H4。ZJNU-14是以N-氧化物功能化的三酸构建的三维网络,骨架内部有一个致密的C2H2分子结合环境,可以从C2H4中捕获痕量的C2H2以及从CO2和CH4中回收C2H2,多功能用于C2H4的纯化和C2H2的回收。3.MOFs构效关系研究:运用位置异构化和N-氧化功能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二(间苯二甲酸)配体,构筑了Nb O-型铜基MOFs(ZJNU-1、ZJNU-2、ZJNU-3和ZJNU-4),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结构表征和气体吸附研究。结果显示:位置异构化能够调控MOFs气体吸附性能,而N-氧化功能化能够显着地增强气体吸附性能。特别地,N-氧化官能化的MOFs ZJNU-3和ZJNU-4的C2H2选择吸附性能均比未氧化的MOFs ZJNU-1和ZJNU-2优异,其中ZJNU-3和ZJNU-4的C2H2/CH4吸附选择性分别提高了25.7%和45.4%,表明N-氧化的官能化MOF不仅吸附性能优异,而且选择性也优异,克服了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能之间常遇到的折中问题。这项工作揭示了通过配体配位基团位置异构策略和N-氧化功能化策略进行MOFs设计是一种合成高性能MOFs的有效方法。
王雅楠,栾庆洁,王红红,刘丽君,龚树文[2](2019)在《一种新型固体酸的合成及催化油酸酯化反应研究》文中提出通过钼酸钠与N-氧化烟酸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一种新的固体酸,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以及电位滴定等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以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该固体酸的酸催化性能,系统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酸摩尔比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固体酸具有优良的酯化催化性能,在较优化条件下,油酸酯化转化率达到99.3%;该固体酸经简单过滤可回收和多次使用,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郑淑君[3](2019)在《一种制备2—氯烟酸的绿色新工艺(CN109206363A)》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制备2—氯烟酸的绿色新工艺,其以烟酸(Ⅰ)为原料,在水体系催化剂作用下经双氧水N—氧化制得N—氧化烟酸(Ⅱ),然后在有机碱的作用下,经三氯氧磷氯化合成2—氯烟酰氯(Ⅲ),再经水解、精制得2—氯烟酸(Ⅳ)。该方法避免了苯和醋酸的使用,工艺流程短、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好和收
王斐英,彭林,邓聪迩,万文娟,徐小英,王立新[4](2016)在《2-氯烟酸绿色合成工艺》文中提出以烟酸为原料,经双氧水氧化制得N-氧化烟酸(2);2经氯化、水解并精制得2-氯烟酸,总收率76.8%,纯度≥99.5%,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
李金亮[5](2016)在《氨基吡啶类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吡啶类衍生物是重要的有机化中间体,在农药、医药、高分子等领域应用范围很广。本文综述了以不同起始原料合成不同氨基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对目前的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新的合成方法。
章梦帅,黄湛媛,郑土才,吕亮,金伟珍[6](2015)在《吡啶类化合物氧化制备吡啶N-氧化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吡啶N-氧化物类化合物作为反应产物和中间体等的应用,综述了吡啶类化合物经氧化反应制备吡啶N-氧化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反应所用的氧化剂、催化剂等反应条件。认为目前最常用的过氧化氢在醋酸中的氧化法应解决产物分离和醋酸的高效回收利用问题;以水为溶剂的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最有发展前景,但需要解决原料的溶解性、产物的分离等问题。应加强对吡啶类化合物氧化制备吡啶N-氧化物的系统研究,及吡啶N-氧化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高凡[7](2014)在《含氮杂环硫(硒)醇配合物和依布硒啉类似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文中指出有机硫和有机硒化合物因其在工业、农业和生物等方面特别是在有机合成、医药、防腐、杀菌和抗肿瘤等方面的日益广泛的应用而受到极大的关注,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前沿课题。在前人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我们探索并合成了2-巯基-N-氧化吡啶类和2-硒基-N-氧化吡啶类配合物以及含Se-Se,S-S,Se-S键和类伊布硒啉化合物,对14个化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18个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和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合成了4个含杂原子氮的配体(2-巯基-N-氧化吡啶、2-巯基-5-溴-N-氧化吡啶、2-巯基-5-氯-N-氧化吡啶和2-硒基-5-氯-N-氧化吡啶)及其11个配合物,对其中6个配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Cu(BrPT)2]和[Ni(ClPT)2]均为反式构型;配合物[Bi(Cl PT)3]具有三角棱柱体构型,五元环和六元环间有π···π堆积;配合物[Cu2(MSPO)4(H2O)2]+是一种新型的以金属Cu2+离子为顶的含C4轴的双核穴醚状化合物。2.研究合成了6个含Se-Se,S-S,Se-S键化合物,6个化合物全部获到了单晶结构。其中,晶胞中除化合物DSPA·DMF只含分子之间氢键外,其余5个化合物(DSDA·DMF、DTDA·DMF、DSDAM、SeEPT和PSSeA·Trien)分子之间还存在非常规的C–H···π氢键,使整个晶体呈现多维网状结构。3.研究合成了6个类伊布硒啉化合物,对其中2个化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PEb·HBr]晶胞中,分子间有Se···Br间的弱相互作用;化合物SDEb晶体中不仅含有非常规的C–H···π氢键,同时还有π···π堆积。4.检测了18种化合物分别对3种细菌和4种肿瘤细胞的抗菌和抗肿瘤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有机硒化合物比有机硫化合物的抑菌效果好,Zn(II),Cu(II)和Bi(III)配合物的抑菌效果要优于其它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当浓度为10μg/mL时,化合物[Cu(ClPSe)2]、[Cd(ClPSe)2]和[Bi(ClPSe)3]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基本上都超过98%,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继续研究。
孙呈郭[8](2014)在《基于氯化血红素改性的金属卟啉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烃类的催化氧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烃类的催化氧化反应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涉及的催化剂种类繁多,而仿生催化剂具有高效、绿色、节能等特点备受关注。金属卟啉因能够有效地模拟细胞色素酶(过氧化氢酶,P450酶等)的功能成为一类人们研究热点的仿生催化剂。氯化血红素作为细胞色素P450酶辅基的主要金属卟啉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催化、材料、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展以氯化血红素为原料的催化氧化烃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先对氯化血红素经脱乙烯基和脱铁两步合成了重要的中间体次卟啉(DP),并探索在间苯二酚作用下脱乙烯基的原理,通过对中间态物质分子量捕捉分析,验证了机理路线的推导。在脱铁的反应中,通过探索盐酸与乙酸酐的用量比、反应温度、超声功率等因素获得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并将该方法扩展到系列金属卟啉脱金属的反应中。同时,通过紫外光谱研究脱铁的机理过程并从理论上论证脱去不同金属离子的原理。以次卟啉为基础,对其双丙酸羧基进行改性合成,经过酯化、还原、取代、巯基化、酰化以及重排等多重步骤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性质官能团的卟啉化合物。并将该系列金属配合物钴卟啉应用到催化空气氧化甲苯反应中,得出了取代基效应与金属卟啉催化活性之间的线性关系,特别是给电子基团-SS-和-NH2,它们的外层孤对电子更易绑定金属卟啉的核心,形成分子间的配合物,有利于辅助电子的转移和稳定活性中间态物质的稳定性;同时,利用UV-vis光谱研究了金属卟啉氧化降解规律,总结了取代基性质与金属卟啉稳定性的关系。其次,合成了带有不同链长的锰卟啉烟酸二元化合物,通过添加轴向配体(吡啶和烟酸甲酯)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进行探讨和比较,研究了其分子内配位情况,Mn-DPDN和Mn-DAPPN由于链长太短无法形成分子内配位的结构,Mn-DPEDN能够形成了分子内六配位体,而Mn-DPBDN的链长过长只能形成分子内五配位体。在该二元化合物催化氧化苯乙烯的反应中,从催化活性和主产物的选择性上来说,六配位的Mn-DPEDN明显高于五配位的Mn-DPBDN和无配位效应的Mn-DPDN。制备了单溴和三溴取代的次卟啉二甲酯,通过与中位含有芳基的四苯基卟啉相比较,考察了中位取代基对金属卟啉催化性能的影响。其中中位含有取代基官能团的Mn-DPBR和Mn-TPP比中位无取代基官能团的Mn-DPDME和Mn-DPPH具有相对较低的催化活性,而TG-DTA热分析表明,前者具有较稳定的大环结构;在Mn-DPDME催化氧气氧化环烯烃反应中,表现出优秀的催化活性和环氧化产物100%的选择性。并通过快速质谱检测(MS)和紫外分析(UV-vis)响应机制确认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态物质和光谱的变化,提出了催化氧化反应机理。此外,在合成了四类p位取代的金属次卟啉二甲酯,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p位取代基-N02,-Br,-COCH3,-C2H5的性质对铁卟啉光谱性能的影响。在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烯的反应中,探索了β位取代基与金属卟啉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质谱碰撞能量对p位铁卟啉结构稳定性进行裂解分析,结果表明吸电子基团是能够增强金属卟啉的结构稳定性。再次,在均相催化体系中,研究了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环己烯及系列醇。考察了反应工艺参数,探索了在不同的催化条件下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其中以M-PDTEP为催化剂,考察了中心金属离子、温度、压力,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23170:1,温度为140℃,压力为0.7MPa时,反应4.5h能够获得约为27%的转化率及89%的醇酮总选择性;Sn-DPDME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烯反应中,得出了在反应温度100℃、压力0.8MPa、时间7h、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28947:1时,环己烯的转化率为84%,主产物的总选择性为94%。以M-DPDME为催化剂,在异丁醛的辅助下,温和条件下快速催化氧气氧化系列醇制备相应的醛或酮的反应,考察了系列溶剂、反应温度、金属离子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其中以Co-DPDME为催化剂在1h内,能够快速氧化芳香醇和脂肪醇,获得理想的选择性和转化率,通过对比实验及光谱分析证实了该催化反应的机理过程。最后,制备了三类固载型催化剂,即壳聚糖固载锰卟啉[Mn(III)DPCl-CTS]、硅胶固载锰卟啉(SiO2&NH2&Mn-DP)和纳米Fe304固载锰卟啉(Fe3O4&SiO2&NH2&Mn-DP),并进行了详细的UV-vis、FTIR、,TG-DTA、TEM (SEM)、XRD表征。在最佳条件140℃,0.7MPa下.Mn(Ⅲ)DPCl-CTS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能够获得约为17%的转化率和89%的总选择性,该催化剂循环5次使用依然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温和条件下,SiO2&NH2&Mn-DP和Fe3O4&SiO2&NH2&Mn-DP催化氧化系列烯烃的反应中,以氧气为氧化剂,乙腈为溶剂,50℃下反应1.5h获得98%的烯烃转化率和91%的环氧化物选择性。
金利群[9](2013)在《生物催化水解2-氯-3-氰基吡啶制备2-氯烟酸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生物催化水解腈化合物制备羧酸和酰胺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腈酶转化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及立体选择性好等优点,已成了诸多企业化学工艺替代的首选。2-氯烟酸由于其特殊的生物活性,作为中间体已在农药、医药和精细化学品合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课题的目标是通过腈水合酶和酰胺酶双酶水解途径,发展生物催化技术在2-氯烟酸合成中的应用;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分别表达单一腈水合酶和酰胺酶,研究两重组菌分别催化2-氯-3-氰基吡啶和2-氯烟酰胺为相应2-氯烟酰胺和2-氯烟酸的反应规律;建立两重组菌耦合催化水解2-氯-3-氰基吡啶制备2-氯烟酸的工艺,并研究双酶共表达菌株催化制备2-氯烟酸的反应特性。论文首先根据NCBI数据库中报道的编码腈水合酶的序列设计引物,以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ZJB-09149 基因组 DNA为模板克隆了腈水合酶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该腈水合酶αα亚基全长624 bp,编码20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2.9 KDa;β亚基全长639 bp,编码21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3.4 KDa;比对结果显示该腈水合酶氨基酸序列与NCBI中报道的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SK121(ZP04388498.1)的同源性为100%;选用共表达载体pCDFduet-1,构建了含腈水合酶基因的表达质粒pCDFduet-1-NHα-NHβ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通过筛选获得表达腈水合酶的重组菌E.coli BL21(DE3)/pCDFduet-1-NHα-NHβ,并成功检测到了腈水合酶的活性。为提高腈水合酶的催化活性,论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E.coli BL21(DE3)/pCDFduet-1-NHα-NHβ表达腈水合酶的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当菌浓OD600为1.0左右时加入诱导剂IPTG浓度0.4~0.6 mM较为合适,诱导时添加Fe2+与否对产酶有较大影响;最适诱导温度为25℃,诱导时间为10~14 h,在优化条件下测得腈水合酶的活力为730 U/l,比未优化前提高了 6倍。研究了转化pH值和温度、底物浓度以及菌体密度等因素对腈水合酶催化2-氯-3-氰基吡啶制备2-氯烟酰胺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的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35℃,受底物溶解度的影响较小,一次添加量可达6 mol/l,高浓度的底物和产物对水解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上述条件下,添加5 gWCW/l的菌体量,转化30 min后,2-氯烟酰胺的产率达100%。为解决酰胺酶活力不高的问题,从野生型和基因工程型菌株中筛选重组菌E.coli BL21(DE3)/pET-28b(+)-AMI用于催化水解2-氯烟酰胺制备2-氯烟酸。对该重组菌进行诱导表达,发现诱导温度、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等对酶活影响较大;通过响应面设计进一步对酰胺酶的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IPTG浓度0.38 mM、诱导时间8.6 h和诱导温度22.4℃,经优化,酰胺酶活力达500.3 U/l。优化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分离纯化获得了电泳纯的酰胺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45-50℃,该酰胺酶的热稳定性好,在40和45℃下半衰期分别达16和6 h,圆二色谱分析计算得到酰胺酶的熔点温度为62.5℃;底物特异性研究表明,该酰胺酶底物作用谱广,对芳香族和部分杂环族酰胺具有较高的水解能力。通过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技术,证实酰胺酶对不同底物之间催化能力的差异主要受通道氨基酸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重组酰胺酶催化2-氯烟酰胺制备2-氯烟酸的转化过程,发现当催化剂浓度为10 g WCW/l,底物浓度为60 mM,于40 ℃,pH 7.5条件下进行转化具有最高的催化效率;通过分批流加底物的操作方法,流加底物浓度到150 mM时,产率仍可达到100%;确定了E.coli BL21(DE3)/pET-28b(+)-AMI静息细胞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当重复使用10批次后,仍保留有50%以上的酶活。论文还研究了腈水合酶产生菌E.coli BL21(DE3)/pCDFduet-1-NHα-NHβ 和酰胺酶产生菌E.coli BL21(DE3)/pET-28b(+)-AMI耦合催化水解2-氯-3-氰基吡啶制备2-氯烟酸反应的特性,考察了双菌质量比、底物浓度、温度和转速等对双菌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浓度对双菌催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2-氯-3-氰基吡啶浓度大于60 mM时,产物产率明显降低;当转化pH为7.5,温度为40 ℃,摇床转速200 rpm,E.coli BL21(DE3)/pCDFduet-1-NHα-NHβ 与E.coli BL21(DE3)/pET-28b(+)-AMI静息细胞湿重比为1:2的情况下,有最高的转化效率。研究同步控制和两步控制双菌耦合制备2-氯烟酸的过程,发现同步控制双酶双菌耦合催化60 mM的2-氯-3-氰基吡啶,转化40 min后,产率即达到100%;若两步控制双酶双菌耦合催化,则上述底物浓度被完全水解的反应时间将不少于90 min。论文最后构建了共表达腈水合酶和酰胺酶的重组菌 E.coli BL21(DE3)/pCDFduet-1-NHa-NHβ/pET-28b(+)-AMI,初步优化了该重组菌的产酶条件:当菌体浓度OD600为0.6时,加入IPTG 0.4mM,24℃下诱导10 h,总酶活为28.1 U/gWCW;当2-氯-3-氰基吡啶底物浓度为10 mM,转化温度为40℃,转化50 min后,产率可达100%。
徐胜[10](2011)在《系列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水热法和溶剂法两种合成手段得到了六个具有二维和三维结构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热重分析表征,解析了其单晶结构并研究了它们在室温条件下的荧光性质。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以草甘膦(H3L)为第一配体,草酸为第二配体分别与Eu(NO3)3·6H2O, Tb(NO3)3·6H2O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两个具有相同3-D结构的稀土配合物[Eu2(H2L)2(C2O4)2]·2.51H2O (1)和[Tb2(H2L)2(C2O4)2]·2.46H2O (2)。H2L-配体通过末端的羧酸基团和磷酸基团与Ln3+离子配位形成1-D Ln-H2L双链。四个相邻的1-D链通过来自H2L-配体磷酸根上的氧原子与Ln3+离子的配位作用在c轴形成1-D孔道,草酸配体通过与Ln3+配位填充在1-D孔道里,起到了加固三维结构的作用。在配合物1和2的结构中,与Ln3+配位的氧原子均来自有机配体,没有水分子参与配位,两个配合物都展示了很强的红色和绿色荧光,表明由配体向Ln3+的能量传递是有效的。由于草酸填充于1-D孔道中,所以配合物有着较弱的气体吸附能力。2.以草甘膦为配体与Eu(NO3)3·6H2O, Tb(NO3)3·6H2O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两个具有相同三维结构的无色单晶体Eu(NO3)(C6H10N2P2O8) (3)和Tb(NO3)(C6H10N2P2O8) (4),其中配体N,N’-二磷酸-2,5-二羰基哌嗪是在水热条件和稀土离子存在下由草甘膦原位合成得到的,是具有共轭六元环的有机配体。在配合物3和4的三维结构中,N,N’-二甲基磷酸-2,5-二羰基哌嗪的酸根离子与六个Ln3+配位,哌嗪环两端磷酸基团上的氧原子与Ln3+连接成1-D双链,此双链通过哌嗪环上的羰基氧原子连接相邻双链上的Ln3+,形成了bc面上的2-D层。层与层之间的通过N,N’-二磷酸-2,5-二羰基哌嗪的酸根离子与相邻层上的Ln3+配位形成3-D骨架结构。配合物具有沿着c轴方向的1-D孔道结构,其中填充着与Ln3+配位连接的NO3-。荧光光谱测试表明,配合物3和4都具有很强的来自于Eu3+和Tb3+的特征红色和绿色荧光。3.以N-氧化烟酸(HNNO)为第一配体,丙二酸为第二配体,采用溶液法合成了铕(Ⅲ)配合物[Eu(NNO)(OOC-CH2-COO)(H2O)3]·2H2O (5) (NNO=N-氧化烟酸根;OOC-CH2-COO=丙二酸根)。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三连接的丙二酸根通过羧基桥连Eu3+形成一条沿着b轴方向无限延伸的一维链,NNO的羧基上的两个氧原子桥连相邻一维链上的Eu3+,形成了在bc面上的二维层状结构,相邻二维层之间相互平行的NNO吡啶环平面存在强的π-π作用。配合物5有着很强的来自于Eu3+的红色特征荧光。4.以Anderson型多阴离子AlMo6(OH)6O183-为基本构筑单元,以氢氧化-3-羧基-1-乙酸基吡啶为有机配体,同时引入稀土Eu3+构筑了1个新颖的基于Anderson结构多阴离子的多金属钼酸盐配合物:[Na(C8H7NO4)(C2H3O3)Eu(AlMo6H6O24)(H2O)3]2·17.98H2O(6)。单晶衍射数据表明,乙酸根通过三齿桥连配位连接一对Eu3+离子和一个Na+离子,而3-羧基-1-乙酸基吡啶的酸根离子则采取双齿配位模式桥连Eu3+离子对。Na+离子是通过与Eu3+离子对共用配位水分子和乙酸根上的O原子而连接在Eu3+离子对的两侧,形成了Na-Eu-Eu-Na短链。此短链通过与[AlMo6H6O24]3-阴离子的交替连接形成了1-D链状结构。该1-D链通过Eu3+与相邻1-D链内的多阴离子簇配位进而形成了二维面状结构。相邻的2-D层之间存在着[AlMo6H6O24]3-阴离子簇,层上的Eu3+离子和Na+离子分别与此阴离子簇上的端氧原子配位连接,形成三维结构。化合物6在a,b和c三个方向均形成了1-D孔道,同时有着很强的来自于Eu3+的红色特征荧光。
二、N-氧化烟酸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氧化烟酸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O配体的MOFs材料 ——结构调控、功能探索与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MOFs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MOFs材料的合成设计 |
1.3.1 MOFs次级结构基元的设计 |
1.3.2 MOFs配体的设计 |
1.3.2.1 扩大缩小策略 |
1.3.2.2 官能团策略 |
1.3.2.3 后合成策略 |
1.3.3 MOFs合成条件的优化 |
1.4 MOFs材料的常见分类 |
1.5 MOFs材料的应用概况 |
1.5.1 MOFs气体存储与分离的应用 |
1.5.1.1 具有气体存储性能的MOFs的研究现状 |
1.5.1.2 具有气体分离性能的MOFs的研究现状 |
1.5.2 MOFs其它方面的应用 |
1.5.2.1 MOFs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
1.5.2.2 MOFs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
1.5.2.3 MOFs在荧光方面的应用 |
1.5.2.4 MOFs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7 试剂、测试仪器及方法 |
1.7.1 药品和试剂 |
1.7.2 测试仪器和方法 |
第二章 MOFs的结构调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配体的合成 |
2.2.2 MOFs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OFs的单晶结构 |
2.3.2 MOFs的基本表征 |
2.3.3 MOFs的孔隙探究 |
2.3.4 MOFs的吸附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OFs的功能探索 |
3.1 引言 |
3.2 关于C_2烃/CH_4分离应用功能MOF的设计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配体的合成 |
3.2.1.2 MOFs的合成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MOFs的单晶结构 |
3.2.2.2 MOFs的基本表征 |
3.2.2.3 MOFs的孔隙探究 |
3.2.2.4 MOFs的吸附性能 |
3.2.2.5 MOFs的稳定性能 |
3.3 关于一步吸附相纯化C_2H_4功能MOF的设计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配体的合成 |
3.3.1.2 MOFs的合成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MOFs的单晶结构 |
3.3.2.2 MOFs的基本表征 |
3.3.2.3 MOFs的孔隙探究 |
3.3.2.4 MOFs的吸附性能 |
3.3.2.5 DFT计算 |
3.4 关于C_2H_2/CO_2和C_2H_2/C_2H_4多分离功能MOF的设计 |
3.4.1 实验部分 |
3.4.1.1 配体的合成 |
3.4.1.2 MOFs的合成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MOFs的单晶结构 |
3.4.2.2 MOFs的基本表征 |
3.4.2.3 MOFs的孔隙探究 |
3.4.2.4 MOFs的吸附性能 |
3.4.2.5 DFT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OFs的构效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配体的合成 |
4.2.2 MOFs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OFs的单晶结构 |
4.3.2 MOFs的基本表征 |
4.3.3 MOFs的孔隙探究 |
4.3.4 MOFs的吸附性能 |
4.3.5 DFT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H NMR和~(13)C NMR表征 |
附录B 晶体数据 |
附录C BET和 Langmuir比表面积的计算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一种新型固体酸的合成及催化油酸酯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和仪器 |
1.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
1.3 催化剂性能的评价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的表征 |
2.1.1 催化剂的SEM-EDS分析. |
2.1.2 催化剂的XRD分析. |
2.1.3 催化剂的FT-IR分析. |
2.1.4 催化剂的热重分析. |
2.1.5 催化剂的酸强度分析. |
2.2 催化酯化反应 |
2.2.1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2 油酸与甲醇的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3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4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5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的考察. |
2.2.6 催化不同羧酸与醇的反应. |
3 结论 |
(4)2-氯烟酸绿色合成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检测方法 |
(1)2的检测 |
(2)3的前处理及4的检测 |
1.3 合成 |
(1)2的合成 |
(2)3的合成 |
(3)4的合成 |
(4)三废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2的合成 |
(1)双氧水用量 |
(2)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
2.2 3的合成 |
(1)三氯氧磷用量 |
(2)缚酸剂用量 |
(3)反应温度 |
3 结论 |
(5)氨基吡啶类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2,3-二氨基吡啶的合成新方法研究 |
2 3,6-二氯-2-氨基吡啶的合成新方法研究 |
3 4-氨基吡啶的合成新方法研究 |
4 2-氯-4-氨基吡啶的合成研究 |
5 3,5-二氨基吡啶及3,5-二甲氧羰基氨基吡啶的合成新路线研究 |
6 结论 |
(6)吡啶类化合物氧化制备吡啶N-氧化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过氧化氢氧化制备吡啶 N-氧化物 |
2 其他氧化剂氧化制备吡啶 N-氧化物 |
3 结束语 |
(7)含氮杂环硫(硒)醇配合物和依布硒啉类似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有机硫化合物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含硫杂环化合物 |
1.1.3 含杂环硫醇化合物 |
1.1.4 2-巯基吡啶-N-氧化物 |
1.2 有机硒化合物 |
1.2.1 研究背景 |
1.2.2 有机硒化合物生物活性简介 |
1.2.3 含杂环硒醇化合物 |
1.2.4 含硒杂环化合物 |
1.3 本课题研究工作设计 |
2 2-巯基-N-氧化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
2.1 前言 |
2.2 实验研究 |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2 配体的合成 |
2.2.3 配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X-射线衍射实验 |
2.3.2 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有机硒N-氧化吡啶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
3.1 前言 |
3.2 实验研究 |
3.2.1 2-硒基5氯-N-氧化吡啶 ( HL = HClPSe ) 配体的合成 |
3.2.2 配合物 [M(ClPSe)x] 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颜色、熔点与摩尔电导率 |
3.3.2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3.3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3.3.4 X-射线衍射实验 |
3.3.5 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含双硒、双硫和硫硒键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
4.1 前言 |
4.2 实验研究 |
4.2.1 2,2-二硒化双苯甲酸( DSDA )的合成 |
4.2.2 2, 2 -二硫化双苯甲酸 ( DTDA ) 的合成 |
4.2.3 2,2-二硒化双苯甲酸甲酯 ( DSDAM ) 的合成 |
4.2.4 2, 2′-二硒并烟酸 ( DSPA ) 的合成 |
4.2.5 N-氧化吡啶2基-2(乙氧酰基)硒酚基-硫醚( SeEPT )的合成 |
4.2.6 2-胺基苯基2羧基硒酚基-硫醚三乙胺盐 (PSSeA·TEA)的合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X-射线衍射实验 |
4.3.2 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类伊布硒啉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
5.1 前言 |
5.2 实验研究 |
5.2.1 N-(2-甲基-吡啶基)-苯并[d][1,2]硒唑-3(2H)-酮( PEb.HBr)的合成 |
5.2.2 2-(苯并[d][1,2]硒唑-3(2H)-酮基-(亚氨)亚甲基)苯酚 [SDEb] 的合成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X-射线衍射实验 |
5.3.2 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部分含硫或硒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生物活性研究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氯化血红素改性的金属卟啉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烃类的催化氧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氯化血红素的发展史 |
1.1.1 氯化血红素的理化性质 |
1.1.2 氯化血红素的发现及生物功能作用 |
1.1.3 氯化血红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1.1.4 氯化血红素与金属卟啉内在关联 |
1.2 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应用简介 |
1.2.1 金属卟啉对细胞色素P450的模拟 |
1.2.2 金属卟啉化合物催化应用综述 |
1.2.3 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催化机理概述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基于氯化血红素的系列金属卟啉衍生物的合成 |
1.4.2 金属卟啉的紫外吸收光谱、电化学性质以及热分析检测 |
1.4.3 氧化反应条件研究及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 |
1.4.4 金属卟啉衍生物结构稳定性的研究 |
1.4.5 金属卟啉衍生物催化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2 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
2.1 氯化血红素制备次卟啉的合成路线设计 |
2.2 次卟啉双丙酸羧基的改性的合成路线设计 |
2.3 卟啉烟酸二元化合物的的合成路线设计 |
2.4 中位溴取代的次卟啉二甲酯的的合成路线设计 |
2.5 β位取代次卟啉二甲酯的合成路线设计 |
2.6 双卟啉二元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
2.7 金属卟啉的合成设计思路 |
2.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结果分析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常用的实验仪器 |
3.1.2 常用的化学试剂 |
3.1.3 个别试剂的纯化 |
3.2 次卟啉合成的步骤及结果分析 |
3.2.1 氯化血红素制备次卟啉的合成步骤 |
3.2.2 产物的结构表征 |
3.2.3 氯化血红素制备次氯化血红素的因素探讨及机理研究 |
3.2.4 次氯化血红素脱金属制备次卟啉的因素探讨及机理研究 |
3.3 次卟啉双丙酸羧基的改性合成步骤及结果分析 |
3.3.1 次卟啉双丙酸羧基的改性合成步骤 |
3.3.2 次卟啉双丙酸羧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3.3.3 次卟啉双丙酸羧基改性合成中的因素探讨 |
3.4 金属卟啉烟酸二元化合物合成步骤及分子内配位结果分析 |
3.4.1 卟啉烟酸二元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3.4.2 次卟啉烟酸二元化合物合成中的产物表征 |
3.4.3 金属卟啉烟酸二元化合物分子内配位分析 |
3.5 中位溴取代的次卟啉二甲酯的合成步骤及结果分析 |
3.5.1 中位三溴取代的次卟啉二甲酯的合成步骤 |
3.5.2 中位三溴取代的次卟啉二甲酯结构表征 |
3.5.3 中位溴取代的次卟啉二甲酯合成结果分析 |
3.6 β位取代次卟啉二甲酯的因素探讨及结果分析 |
3.6.1 β位取代次卟啉二甲酯的合成步骤 |
3.6.2 β位取代次卟啉二甲酯的结构表征 |
3.6.3 β位取代次卟啉二甲酯的结果分析 |
3.7 双卟啉二元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果分析 |
3.7.1 双卟啉二元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3.7.2 双卟啉二元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3.7.3 双卟啉二元化合物的合成结果分析 |
3.8 金属卟啉的合成因素讨论及结果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金属卟啉均相体系中对烃类的催化氧化研究 |
4.1 催化氧化体系的建立 |
4.1.1 催化氧化方法 |
4.1.2 催化氧化装置 |
4.1.3 氧化产物的分析方法 |
4.1.4 催化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及评价 |
4.2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环己烷 |
4.2.1 催化实验操作及产物分析 |
4.2.2 催化工艺参数探讨 |
4.2.3 催化机理过程分析 |
4.3 金属卟啉催化氧气选择性氧化环己烯 |
4.3.1 催化实验操作及产物分析 |
4.3.2 催化工艺参数探讨 |
4.4 金属卟啉催化氧气选择性氧化系列醇 |
4.4.1 实验方法 |
4.4.2 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
4.4.3 系列金属卟啉催化活性研究 |
4.4.4 系列醇的氧化 |
4.4.5 金属卟啉催化氧气氧化醇的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取代基效应及轴向配位因素对金属卟啉催化性能的影响 |
5.1 金属卟啉双丙酸羧基取代基效应与其性能的关系 |
5.1.1 催化氧化方法 |
5.1.2 分析测试方法 |
5.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金属卟啉中位不同取代基与其性能的关系 |
5.2.1 催化氧化方法 |
5.2.2 氧化结果分析 |
5.2.3 实验结果讨论 |
5.3 金属卟啉β位不同取代基与其性能的关系 |
5.3.1 实验操作及分析测试方法 |
5.3.2 β位取代基对金属卟啉光谱性能的影响 |
5.3.3 β位取代基对金属卟啉催化性能的影响 |
5.4 金属卟啉分子内轴向配位与其性能的关系 |
5.4.1 催化氧化方法 |
5.4.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固载型金属卟啉催化剂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催化应用研究 |
6.1 壳聚糖固载锰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 |
6.1.1 固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化方法的建立 |
6.1.2 固载型催化剂的表征 |
6.1.3 催化氧化环己烷工艺探索 |
6.2 改性硅胶和硅胶包裹的磁性纳米Fe_3O_4固载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环烯烃 |
6.2.1 改性硅胶和硅胶包裹的磁性纳米Fe_3O_4固载金属卟啉的制备 |
6.2.2 改性硅胶和硅胶包裹的磁性纳米Fe_3O_4固载金属卟啉的表征 |
6.2.3 催化氧化结果的讨论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结束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主要产物的表征图谱 |
(9)生物催化水解2-氯-3-氰基吡啶制备2-氯烟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2-氯烟酸的概述 |
1.1.1 2-氯烟酸的用途 |
1.1.2 2-氯烟酸的合成工艺 |
1.2 腈水合酶 |
1.2.1 腈水合酶的来源 |
1.2.2 腈水合酶的结构和催化性质 |
1.2.3 腈水合酶的基因克隆 |
1.3 酰胺酶 |
1.3.1 酰胺酶的来源 |
1.3.2 酰胺酶的分类 |
1.3.3 酰胺酶的结构及催化机理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腈水合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质粒及培养基 |
2.2.2 工具酶及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野生型菌株培养与选择 |
2.2.5 分析方法 |
2.2.6 腈水合酶基因的克隆 |
2.2.7 质粒提取与转化 |
2.2.8 腈水合酶基因的表达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产腈水合酶菌株的选择 |
2.3.2 腈水合酶基因的克隆 |
2.3.3 腈水合酶基因的表达 |
2.3.4 酶活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腈水合酶的诱导条件优化及其催化2-氯-3-氰基吡啶制备2-氯烟酰胺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和培养基 |
3.2.2 菌体培养及酶活分析 |
3.2.3 腈水合酶的诱导表达条件优化 |
3.2.4 重组腈水合酶催化2-氯-3-氰基吡啶制备2-氯烟酰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产腈水合酶诱导条件的优化 |
3.3.2 转化pH对2-氯烟酰胺合成的影响 |
3.3.3 转化温度对2-氯烟酰胺合成的影响 |
3.3.4 金属离子对2-氯烟酰胺合成的影响 |
3.3.5 底物浓度对2-氯烟酰胺合成的影响 |
3.3.6 产物浓度对2-氯烟酰胺合成的影响 |
3.3.7 催化剂用量对2-氯烟酰胺合成的影响 |
3.3.8 腈水合酶酶促反应动力学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产酰胺酶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和培养基 |
4.2.2 产酰胺酶菌株的培养 |
4.2.3 分析与检测 |
4.2.4 产酰胺酶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 |
4.2.5 响应面实验设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酰胺酶酶源的选择 |
4.3.2 产酰胺酶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 |
4.3.3 响应面法优化酰胺酶的诱导表达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重组酰胺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催化2-氯烟酰胺制备2-氯烟酸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和试剂 |
5.2.2 酰胺酶的分离纯化 |
5.2.3 分析方法 |
5.2.4 酰胺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5.2.5 重组酰胺酶催化2-氯烟酰胺制备2-氯烟酸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酰胺酶的分离纯化 |
5.3.2 酰胺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5.3.3 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 |
5.3.4 底物浓度对2-氯烟酸制备的影响 |
5.3.5 E.coli BL21 (DE3)/pET-28b(+)-AMI静息细胞的重复使用批次 |
5.3.6 酶促反应动力学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双酶耦合催化水解2-氯-3-氰基吡啶制备2-氯烟酸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6.2.2 分析方法 |
6.2.3 双酶双菌耦合同步控制反应的研究 |
6.2.4 双酶双菌耦合分步控制反应的研究 |
6.2.5 共表达腈水合酶和酰胺酶重组菌的构建及其催化制备2-氯烟酸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双酶双菌耦合催化制备2-氯烟酸的反应机理 |
6.3.2 转化pH对双菌耦合催化反应的影响 |
6.3.3 双菌质量比对耦合催化反应的影响 |
6.3.4 反应温度对双菌耦合催化反应的影响 |
6.3.5 反应转速对双菌耦合催化反应的影响 |
6.3.6 底物浓度对双菌耦合催化反应的影响 |
6.3.7 双酶双菌耦合催化制备2-氯烟酸的反应进程 |
6.3.8 腈水合酶和酰胺酶共表达的SDS-PAGE图 |
6.3.9 诱导剂浓度对双酶共表达活力的影响 |
6.3.10 诱导温度对双酶共表达活力的影响 |
6.3.11 诱导时间对双酶共表达活力的影响 |
6.3.12 转化温度对一菌双酶耦合催化的影响 |
6.3.13 转化pH对一菌双酶耦合催化的影响 |
6.3.14 一菌双酶催化制备2-氯烟酸的反应进程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 |
致谢 |
(10)系列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配合物研究的战略意义 |
1.2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β-二酮类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2 羧酸类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3 有机磷酸类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4 3d-4f异核配合物研究进展 |
1.3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荧光发光原理 |
1.3.1 稀土离子的荧光发光原理及分类 |
1.3.2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发光原理 |
1.3.3 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影响因素 |
1.4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两个基于草甘膦配体的具有三维结构的新型稀土配合物[Eu_2(H_2L)_2(C_2O_4)_2]·2.51H_2O(1);[Tb_2(H_2L)_2(C_2O_4)_2]·2.46H_2O(2)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过程 |
2.2.3 晶体结构测定与解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配合物1和2的晶体结构 |
2.3.3 配合物1、2的荧光性质 |
2.3.4 配合物1、2的XRD分析 |
2.3.5 配合物1和2的热重分析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草甘膦原位合成的N,N’-二甲基磷酸-2,5-二羰基哌嗪的两个具有三维开放骨架结构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过程 |
3.2.3 晶体结构测定与解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 |
3.3.2 配合物3、4的晶体结构 |
3.3.3 配合物3、4的荧光性质 |
3.3.4 配合物3、4的XRD分析 |
3.3.5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氧化烟酸类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过程 |
4.2.3 晶体结构测定与解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 |
4.3.2 配合物5的晶体结构 |
4.3.3 配合物5的荧光性质 |
4.3.4 配合物5的热重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具有Anderso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基稀土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过程 |
5.2.3 晶体结构测定与解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红外谱图 |
5.3.2 配合物6的晶体结构 |
5.3.3 配合物6的荧光光谱 |
5.3.4 配合物6的XRD分析 |
5.3.5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四、N-氧化烟酸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O配体的MOFs材料 ——结构调控、功能探索与构效关系研究[D]. 蒋珍珍.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一种新型固体酸的合成及催化油酸酯化反应研究[J]. 王雅楠,栾庆洁,王红红,刘丽君,龚树文.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3]一种制备2—氯烟酸的绿色新工艺(CN109206363A)[J]. 郑淑君.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9(02)
- [4]2-氯烟酸绿色合成工艺[J]. 王斐英,彭林,邓聪迩,万文娟,徐小英,王立新. 合成化学, 2016(07)
- [5]氨基吡啶类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J]. 李金亮. 现代盐化工, 2016(01)
- [6]吡啶类化合物氧化制备吡啶N-氧化物研究进展[J]. 章梦帅,黄湛媛,郑土才,吕亮,金伟珍.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5(03)
- [7]含氮杂环硫(硒)醇配合物和依布硒啉类似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D]. 高凡. 江苏师范大学, 2014(03)
- [8]基于氯化血红素改性的金属卟啉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烃类的催化氧化[D]. 孙呈郭.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9]生物催化水解2-氯-3-氰基吡啶制备2-氯烟酸的研究[D]. 金利群.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1)
- [10]系列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 徐胜.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