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甘肃汽车十大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汪宁宁[1](2021)在《从“山上运河”到“圆梦工程”:引洮工程的传播话语空间及其社会记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秉权[2](2020)在《社交媒体语境下隐私侵权、边界划定及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社交媒体的发展史无疑是人类发展史的缩影。亘古至今,我们不懈的追求如何突破时空的限制、拓宽社会交往的广度、缩短信息传递的迟滞,期间产生了不同时代社交媒体所匹配的迥异传播范式。长久以来,大众传播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社交职能,贯穿纸媒、电媒以及早期互联网时代,然而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彻底扭转了信息供需关系,传统的“传-受”范式被打破,“受众”转而变成了具有强大信息输出能力的节点,“泛传播”理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社交生活,也带来了社交媒体新的业态。信息爆炸的年代,社交媒体自我信息披露所导致的隐私侵权风险愈发升高,方式也更加隐蔽,如何在当前的信息传播生态中有效的保护自身隐私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众多社交媒体用户关切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意在通过社交媒体实证调查路径,以泛传播语境下国内社交媒体的发展态势为背景,重点结合隐私侵权现状调查及边界认知研究,探究当前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的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方式,重新思考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本文首先通过国内社交信息传播现状及社交媒体隐私保护的相关文献梳理,对泛传播语境下的社交媒体形态进行了重新阐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其次藉由隐私边界管理理论与隐私悖论的理论指导,设置情境化的调查问卷,有针对性的提取问卷填写者自身隐私态度与隐私边界的认知情况。同时运用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个人隐私信息问题询问与观察,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受访者资料。最后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社交媒体用户使用习惯在泛传播理念下的社交媒体中如何重构及隐私信息保护。研究发现:以性别、地区、教育水平为代表的传统人口统计学要素,对国内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认知影响力仍然较大,但性别差异导致的隐私侵权认知与边界混淆几乎可以忽略;教育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受教育程度较高与较低两个面向的用户隐私披露程度更高;地区差异导致的社会氛围影响力仍然存在;隐私悖论在国内社交媒体用户中较为广泛,用户为获取社交便利让渡隐私风险的情况显着,但通过深度访谈发现,用户并非被无意识驱动,而是权衡后的主动选择。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与深度访谈内容的结合表明:泛传播语境下,用户的主动披露不可避免受到隐私威胁,但随着信息脱敏程度提高也引发了隐私观念改变。由此提出三点法律实务中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建议:一是隐私信息分级制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二是社交媒体隐私指导性案例的价值;三是精神损害赔偿力度的加强。
李文钧[3](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甘肃邮电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邮电的发展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及社会风俗等多个领域,晚清民国时期甘肃邮电发展折射出当时甘肃的社会状况。近代邮政和电信在甘肃出现,取代了古老的通信手段,是甘肃通信史上的一次飞跃,虽然甘肃邮电的发展相对于沿海地区迟且慢,但毕竟艰难地诞生,历经坎坷地成长起来了。本文的主要正文内容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现代邮政建立前的甘肃省驿传体系。通过对甘肃省邮电建立前的甘肃省驿站的设置及分布以及除驿站外其它通信方式进行概述,进一步理清了现代邮政建立之前甘肃传统的官方和民间信息传递方式。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先进的邮电传入我国,我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始借鉴西方的邮电发展技术和经验,逐步建立起我国的现代邮电业。所以,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随着现代邮电在我国的建立,甘肃邮电业的建立和发展。这一部分又分甘肃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和甘肃近代电政业发展两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从清末甘肃邮政事业的初创(1904-1912)、北洋军政府时期的甘肃邮政(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甘肃邮政(1927-1949)分时段对近代甘肃邮政的发展进行解读;从近代甘肃电报的发展和近代甘肃电话业的发展解读甘肃近代电政业的发展。近代以来甘肃邮电机构的设置、邮电设施的铺设得到逐步完善,甘肃邮电体系也得以初步形成。第三部分从自然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和阐释了影响和限制近代甘肃邮电事业发展的因素,以及甘肃邮电业的发展对甘肃产生的影响。近代甘肃频发的自然灾害、动荡的政局和频繁的战争、人为的破坏以及落后的交通条件的制约限制了甘肃邮电的发展。但由于甘肃邮电的建立和发展,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有利于传递军情信息、促进了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便利了民众生活,促进了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
金雨荔[4](2020)在《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品牌塑造与提升研究 ——以“敦煌文博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会展产业因其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可持续的特性被称为绿色的“城市面包”。当前,我国会展业处在蓬勃发展时期,但与发达国家高达1:10的投入与产出比相比较,我们仍然是相对落后的。要使会展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就必然要规范我国文化会展业品牌塑造的步骤、提升品牌塑造的能力。本文以政府主导型的会展品牌----甘肃敦煌文化博览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品牌资产、网络人际传播、意见领袖等理论,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对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敦煌文博会品牌建构的策略和建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会展主办方与大众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品牌塑造的渠道拓宽、互动渠道增多,对会展主办方来说是趁机扩大会展影响力的机遇。但是从另一面来说,政府主导的会展品牌建构的主体单一、与市场结合不充分、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使会展品牌的塑造进入恶性循环,最终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为此,我们可以从多元主体共同建构会展品牌、以整合营销传播与跨界营销的视野强化会展品牌推广、以互联网+会展的关系构造品牌以及会展品牌关系的社会化建构等四个方面,对敦煌文博会品牌进行塑造与提升。
张艳朋[5](2019)在《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汽车时代的迅速来临和机动车使用的广泛普及,儿童乘坐机动车的交通安全矛盾愈加突出、安全隐患问题愈加明显,已成为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目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对此关注研究相当单薄,相关立法工作相对滞后,儿童乘车安全的依法治理面临缺少专门立法、法条原则散乱、规范性、操作性不强的旭舱局面,玉需从法学研究视角展开对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立法研究工作,以期为建构我国儿童乘车安全法律规范体系提供思想进路和理论参考。;本文主要围绕道路交通安全的三要素:"人""车""路",运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解构建构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法律法规现状进行全面细致梳理,就我国儿童乘车安全法律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围绕我国儿童乘车安全法律规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对域外儿童乘车安全相关立法经验和科学立法技术方法的针对性考察;就做好儿童乘车安全的立法工作,建构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出实现路径和立法修订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在引言部分梳理了我国官方公布的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的数据情况,容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交通工具类型和近年来涉及儿童乘车安全群死群伤的典型校车重大交通事故,按照紧扣、分析、解决主要矛盾的思路,确定最容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一类交通工具:机动车,并根据官方数据公布的与儿童乘坐机动车数量最多、最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两类机动车:家庭、个人小型私用车和儿童上下学专用校车,展开对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立法研究。在第一部分,对儿童乘车安全的基本概念作了区分,理清了我国儿童的基本含义和范围界定,道路交通安全与儿童乘车安全的内在联系,儿童乘车安全与儿童一般权利、特殊权利保护的作用关系,儿童乘车安全立法的基本概念和内在含义。在第二部分,围绕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人"的因素,展开对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法律规范、"校车驾驶人及随车照管人法律规范的现状梳理和问题分析。在第三部分,围绕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丰"的因素,展开对我国机动车管理法律规范、校车管理法律规范、儿童乘车安全防护约束装置使用法律规范的现状梳理和问题分析。·在第四部分,围绕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路"的因素,展开对我国儿童乘车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管理法律规范、儿童乘车安全路权的优先保障和特殊照顾法律规范的现状梳理和问题分析。在第五部分,围绕上述我国儿童乘车安全"人""车""路"法律规范梳理分析发现的主要立法问题,展开对域外相关儿童乘车安全立法的考察。在第六部分,就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科学立法的建构提出实现路径,建议在我国儿童保护和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修订完善中,要明确保障儿童乘车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和基本要求。针对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现有法律规范中存在的机动车驾驶人礼让儿童、校车驾驶人严格规范管理、机动车和校车非法改装规制、校车安全规范运行、儿童乘车安全防护约束装置使用、危害儿童乘车"毒驾"行为依法治理、儿童乘车优先路权保障等内容缺失、不完善的主要问题,参考借鉴域外儿童乘车安全相关立法考察情况,提出我国对上述主要立法问题完善的主要思路方法。最后就儿童乘车安全未来立法需重点关注的自动驾驶规制、儿童交通安全法治教育立法、实习期机动车驾驶人禁止搭载儿童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回应。总之,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起儿童乘车安全法律规范体系,但还存在着法律规定散乱、内容模糊笼统、缺乏规范性和操作性等问题。随着我国迅速进入机动车普及的新时代,儿童乘车安全的依法治理问题更加突出;玉需从立法层面予以完善规范,研究做好儿童乘车安全法律规范的立、改、废工作,在儿童保护和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申明确保护儿童、儿童优先的基本原则,针对法律规范的主要疏漏问题做好法律规范修订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以《儿童福利法》为主导的儿童乘车安全保护专门法律规范体系,推动新时代我国儿童权利保障事业的更好发展。
于磊[6](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吴圆圆[7](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周晓瑾[8](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提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王红缨[9](2015)在《新疆广告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关联与协同发展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广告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力量。广告产业发展的激励性政策为新疆广告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新疆广告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怎样?制约新疆广告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新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状况如何?如何实现新疆广告产业助推经济发展的目标?这些成为政府、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上篇集中研究新疆广告产业总体发展状况。利用大量统计数据对新疆广告产业总体发展状况进行多重考量。研究发现,新疆广告产业高度弱小,产业发展波动较大,成长速度较慢,对GDP的贡献率不高。分析新疆广告产业与新疆经济成长曲线发现,新疆广告产业成长与经济成长之间的吻合度并不是很高,广告产业与新疆经济成长的相关性较弱,经济增长对广告产业拉动作用不显着,二者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与全国其他省份比较,新疆广告产业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结合SCP分析范式对新疆广告产业市场结构研究发现,新疆广告产业属于低集中度的原子型市场结构,广告公司的市场绩效水平偏低。本论文中篇集中研究新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产业关联。依据产业关联理论,对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进行深入地研究。关联性、依附性和多元性的产业特性决定广告产业的高关联度。广告产业与国民经济中诸多产业存在着关联性,特别是与文化产业、商业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产业之间存在高关联度。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特征表明新疆经济是低等级产业结构,这不利于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发挥新疆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是新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新疆资源禀赋分析可知,新疆特色农业、文化与旅游产业具有显着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对新疆广告结构分析可知,新疆广告产业相关产业(特色农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广告投入严重不足,相关产业发展不充分。新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存在关联失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上述产业发展,也制约广告产业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政府对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间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内的企业联系不紧密;相关产业的企业主广告意识不强;广告公司对相关产业的品牌开发不到位。关联失衡会对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是关联失衡导致广告市场供给不足,制约广告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关联失衡影响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不利于相关产业发展。本论文下篇集中研究新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运用协同理论研究发现,广告产业是一个大的系统。广告产业自身诸要素是内部子系统,与广告产业具有高关联度的产业是外部子系统,内部子系统和外部子系统共同构成了广告产业系统。在广告产业系统中,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关联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广告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制约新疆广告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新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影响广告产业发展;二是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关联失衡不能为广告产业提供充足的市场供给;三是新疆广告产业的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低。规模化发展是新疆广告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规模化的主要途径是广告公司规模化和广告产业园建设。区域省份广告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推动广告产业规模化发展有效途径。基于前期的研究,本文提出政府协调下的新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建立协同运作机制的意义在于,第一,整合区域内产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第二,有利于打造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间的联动发展模式。第三,有利于围绕广告产业发展推动区域内产学研金合作。为了保证协同发展的有效执行,提出协同运作机制的实现路径:第一,把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纳入到整体的产业规划。第二,以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合作等方式推动产业联动发展。第三,建立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推动产业创新与人才建设。
王荣华[10](2014)在《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时间为经,以西北五省和主要领域为纬,主要论述在战前与战时各省在交通、水利、移民垦殖及工业四个开发呼声最高,成效最为显着,对西北地区影响最巨的经济开发活动。本研究力图以危机的视角,通过文本来考察和分析经济开发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特点,探究其未臻理想的原因。本研究所论述的危机包含西北地区内部危机与外部危机及其互相交织的各种危机。战前西北最严重的内部危机是1928-1933年大旱灾,但此一时期尤其是1931年以前,国民政府对西北的政策以救济旱灾为主,而少有实际举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外患日益严重,国家危机逐渐明朗化并日渐加深,为了应对此一危机,国民政府提出了“开发西北”的口号,出现了第一次开发热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临的危机更加严峻。为了救亡图存,早日取得战争胜利,恢复统治区域,国民政府只能在战争状态对控制下的西南与西北予以有限度的开发建设。战争初期的工厂内迁为后方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进入相持阶段后,对外军事压力稍有纾缓,而此时国共合作出现裂痕,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扎根的西北地区的注意力迅速上升。滇缅路被切断后,西北国际通道重要性增加,西北的政治地位再次被提升。在国民政府的努力下,新疆问题也得到解决,开发亦属必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忙于战后复员与接收,对于西北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内战风云急起,各项经济举措及计划只能让位于“更大的”政治,无形中大大放缓了建设的步伐或停顿下来。本文认为,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是一项国民政府主导下的时间较长、范围广阔、门类众多、成效较大、影响深远的活动。从目的性而言,并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对西北地区而言,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过度强调军事性掩盖了开发的经济性,亦折射出军事性对经济性的妨碍与消解。就时间而言,是近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过程未因战争而中断,成果更为显着。就开发领域来说,在传统模式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虽然规模有限,但开创性不容忽视,并且这些领域都是步入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西北经济开发未能取得当时人们期许的更大成效,其原因有如下诸端:第一缺乏一个民主、高效的政府及和平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来保证开发活动有序、顺利地进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无交通区位优势,经济情势要想在短期内有根本改观殊不可能;第三,国民政府及西北各地方政府无力投巨资进行这一需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活动;第四,虽然制定了各种计划,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关和系统的机构来指导开发;第五,极强的军事性妨碍了经济开发的效果;第六,各级各类教育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第七,国民政府兼顾西南与西北开发,而开发西北与开发西南相比,并不占优。国民政府时期乃至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轨迹显示出,西北乃至后发展地区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其背后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危机越严重,西北地位的重要性上升越快,则越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随之开发的力度也越大,取得的开发成果也越丰富。反之则越小,以至于无。交织在一起的重重危机促成了经济开发活动,即所谓“危机下的转机”。西北及后发展地区没有持续地被中央政府重视甚至被长期漠视,没有持续的政策支持,因此得不到持续的发展,这是导致西北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一旦被重视,则会极大地推动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
二、2002年甘肃汽车十大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甘肃汽车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2)社交媒体语境下隐私侵权、边界划定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信息隐私问题意识 |
1.2 文献综述 |
1.2.1 自由与枷锁:泛传播时代的语境颠覆 |
1.2.2 窥伺与拒止:社交媒体隐私信息侵权及保护 |
1.2.3 边界与隐忧:隐私边界理论与隐私悖论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社交媒体与隐私侵权现象阐述 |
2.1 “泛传播”理念引领下的社交媒体发展现状 |
2.1.1 全民社交:媒介社交功能的泛化 |
2.1.2 隐私叠加:社交内涵的功能复杂化 |
2.1.3 壁垒消融:社交媒体间信息交互 |
2.2 社交与隐私侵权:信息交换的“孪生兄弟” |
2.2.1 隐私由来:传播与法的双面问题 |
2.2.2 不同时代社交媒体隐私侵权纵向梳理 |
2.2.3 国内社交媒体隐私侵权问题横向归纳 |
2.3 社交媒体隐私理论的演进 |
第3章 社交媒体的隐私侵权现状与边界倾向调查分析 |
3.1 研究内容与假设 |
3.2 研究方案设计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3.2.2 深度访谈提纲设计 |
3.3 社交媒体用户隐私侵权认知与行为分析 |
3.3.1 调查问卷的样本结构与使用情况分析 |
3.3.2 社交媒体用户侵权认知与边界测定 |
3.3.3 社交媒体用户隐私风险感知与行为反应 |
3.4 实证研究结果总结 |
3.4.1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隐私披露的影响 |
3.4.2 社交媒体平台差异对隐私披露影响 |
3.4.3 信息归属权认知程度的异质性 |
3.4.4 社交媒体使用中的隐私悖论的新视角 |
第4章 “泛传播”时代社交媒体隐私信息传播导向 |
4.1 去边界化:后现代主义主导的社交媒体隐私新风险 |
4.1.1 信息传播层级的纵向崩塌 |
4.1.2 横向共有边界不确定性激增 |
4.2 满足优先:国内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悖论”群像 |
4.2.1 贯穿“线上线下”的社交媒体领域叠加 |
4.2.2 经济利益、自我价值与话语权力的联合驱动 |
4.3 自我把关:“泛传播”时代用户隐私保护出路 |
第5章 未来社交媒体隐私信息保护的思考 |
5.1 风险信息的归属:分级制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5.2 隐私意识的引导:社交媒体指导性案例的价值 |
5.3 隐私侵权的保护:精神损害赔偿与惩戒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晚清民国时期甘肃邮电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方法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近代邮政建立前的甘肃驿传体系 |
2.1 甘肃驿站的设置及分布 |
2.2 驿站外其它通信方式 |
2.2.1 文报局 |
2.2.2 民信局 |
第三章 甘肃近代邮电事业的发展 |
3.1 甘肃省近代邮政业的发展 |
3.1.1 近代邮政的缘起 |
3.1.2 清末甘肃邮政事业的初创(1904-1912) |
3.1.3 北洋军政府时期的甘肃邮政(1912-1928) |
3.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甘肃邮政(1927-1949) |
3.2 甘肃省近代电政业的发展 |
3.2.1 电话电报的传入 |
3.2.2 近代甘肃电报的发展 |
3.2.3 近代甘肃电话业的发展 |
第四章 邮电业与甘肃社会发展 |
4.1 近代邮电业对甘肃社会发展的影响 |
4.1.1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
4.1.2 有利于传递军情信息 |
4.1.3 促进了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 |
4.1.4 便利了民众生活,促进了社会思想文化进步 |
4.2 制约影响甘肃邮电业发展的因素 |
4.2.1 自然条件的制约 |
4.2.2 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制约 |
4.2.3 经济的制约 |
4.2.4 交通条件的制约 |
4.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4)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品牌塑造与提升研究 ——以“敦煌文博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六、理论依据 |
第一章 会展业的发展及品牌塑造 |
第一节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概述 |
第二节 会展及会展品牌塑造的内在逻辑 |
第三节 会展品牌塑造与提升的意义 |
第二章 敦煌文博会品牌诉求与推广 |
第一节 敦煌文博会会展品牌概况 |
第二节 敦煌文博会客流量分析 |
第三节 敦煌文博会的组织与运营机构 |
第四节 敦煌文博会与杭州文博会品牌传播效果对比分析 |
第五节 敦煌文博会品牌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
第三章 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过程与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问卷设计及样本采集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第四节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与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多元主体:共同建构会展品牌 |
第二节 以整合营销传播与跨界营销的视野强化会展品牌推广 |
第三节 互联网+会展的关系构造 |
第四节 会展品牌关系的社会化建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编号 |
(5)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研究创新与局限 |
一、儿童乘车安全的概念区分 |
(一)儿童含义的界定 |
(二)道路交通安全与儿童乘车安全 |
(三)儿童乘车安全与儿童人权 |
(四)儿童乘车安全立法 |
二、我国儿童乘车安全之“人”的立法 |
(一)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法律规范现状及问题分析 |
(二)我国校车驾驶人及随车照管人法律规范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三、我国儿童乘车安全之“车”的立法 |
(一)我国机动车管理法律规范现状及问题分析 |
(二)我国校车管理法律规范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三)我国儿童乘车安全防护管理法律规范现状与问题分析 |
四、我国儿童乘车安全之“路”的立法 |
(一)我国儿童乘车道路安全管理法律规范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二)我国儿童乘车路权保障法律规范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五、域外儿童乘车安全相关立法的考察 |
(一)儿童乘车安全的机动车、校车驾驶人管理 |
(二)儿童乘车安全的机动车及校车管理 |
(三)儿童乘车安全交通秩序治理和路权保障 |
六、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立法建构的主要路径 |
(一)儿童乘车安全基本法律的顶层设计 |
(二)儿童乘车安全主要问题的立法修订 |
(三)儿童乘车安全未来发展的立法规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
1.2.1.1.1 时间的界定 |
1.2.1.1.2 范畴的界定 |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
1.2.2 研究视角 |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
1.9 未尽事宜 |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
2.1.1.3 小结 |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
2.1.2.3 小结 |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
2.2.1.3 小结 |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5 小结 |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
2.3.1.3 小结 |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
2.3.2.3 小结 |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
3.1.1.3 小结 |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3.1.2.1.1 棉纺工艺 |
3.1.2.1.2 棉织工艺 |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3.1.2.3 小结 |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2.2.3 小结 |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
4.1.1.5 小结 |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1.2.3 小结 |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
4.2.1.3 小结 |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2.2.1.1 毛纺工艺 |
4.2.2.1.2 毛织工艺 |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2.2.3 小结 |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3.2.3 小结 |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1.2.3 小结 |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1.3.2.1 川沙水泥厂 |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2.2.3 小结 |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2.3.2.1 梧州硫酸厂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8)《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新疆广告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关联与协同发展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资源 |
1.2.1 相关文献综述 |
1.2.2 本研究所使用的理论资源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逻辑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与整体研究框架 |
1.4.2 主要创新点 |
上篇 新疆广告产业总体发展的多重考量 |
2 新疆广告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及其成长状况分析 |
2.1 新疆广告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 |
2.1.1 广告产业的内涵 |
2.1.2 广告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 |
2.1.3 新疆广告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 |
2.2 新疆广告产业的成长状况 |
2.2.1 新疆广告经营额的成长 |
2.2.2 新疆广告经营额在GDP中的占比的变化 |
2.2.3 新疆人均广告费的成长 |
3 新疆广告产业发展与新疆经济相关性分析 |
3.1 新疆经济的发展状况 |
3.1.1 新疆经济发展的特征 |
3.1.2 新疆经济的发展阶段 |
3.1.3 新疆经济的成长 |
3.2 基于成长曲线吻合度的分析 |
3.2.1 新疆广告产业与新疆经济的关系 |
3.2.2 新疆经济与广告产业成长曲线吻合度的分析 |
3.3 基于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
3.3.1 广告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3.3.2 新疆广告产业与新疆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3.3.3 新疆广告产业与新疆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4 新疆广告产业的相关比较分析 |
4.1 新疆与全国广告产业发展状况之比较分析 |
4.1.1 我国广告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 |
4.1.2 新疆广告产业与全国广告产业对比分析 |
4.1.3 新疆广告产业与全国广告产业的成长状况 |
4.1.4 新疆与全国其他省市广告产业的比较 |
4.2 新疆与西北各省广告产业发展状况之比较分析 |
4.2.1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
4.2.2 新疆与西北其他省份广告产业比较分析 |
5 新疆广告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5.1 SCP分析范式及其基本理论假设 |
5.1.1 SCP分析范式 |
5.1.2 市场结构理论 |
5.1.3 集中度的理论沿革与度量 |
5.2 我国广告产业市场结构的相关研究 |
5.2.1 我国广告产业市场结构 |
5.2.2 我国广告产业的市场行为 |
5.2.3 我国广告产业的市场绩效 |
5.3 基于SCP分析范式的新疆广告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5.3.1 新疆广告产业的市场结构 |
5.3.2 新疆广告产业的市场行为 |
5.3.3 新疆广告产业的市场绩效 |
本篇小结 |
中篇 新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
6 产业关联与广告产业的产业关联性 |
6.1 产业关联理论的核心命题与基本分析框架 |
6.1.1 产业关联理论的内涵与实质 |
6.1.2 产业关联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6.1.3 产业关联的方式与类型 |
6.2 基于关联理论的相关研究 |
6.2.1 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产业关联 |
6.2.2 基于产业关联理论的文化产业研究 |
6.2.3 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反思 |
6.3 作为高产业关联度的广告产业 |
6.3.1 广告产业的定位 |
6.3.2 产业特性决定广告产业高关联度 |
6.3.3 广告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 |
6.3.4 广告产业的关联关系 |
7 新疆产业结构的总体分析 |
7.1 基于资源禀赋的整体产业布局 |
7.1.1 新疆资源禀赋优势 |
7.1.2 新疆基于资源禀赋的整体产业布局 |
7.1.3 新疆资源型产业布局的特征与优化 |
7.2 新疆产业结构的总体失衡 |
7.2.1 产业结构理论 |
7.2.2 新疆产业结构不合理 |
7.2.3 新疆产业结构变动 |
7.2.4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 |
7.3 极具成长性的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 |
7.3.1 特色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区域主导产业 |
7.3.2 新疆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优势 |
7.3.3 新疆极具成长性的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策略 |
8 新疆广告产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
8.1 新疆广告结构分析 |
8.1.1 我国广告结构 |
8.1.2 新疆不同媒体广告结构分析 |
8.1.3 新疆广告结构的总体分析 |
8.2 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广告投入与产出 |
8.2.1 新疆特色农业的广告投入 |
8.2.2 新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广告投入 |
8.2.3 新疆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产出 |
8.3 新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失衡 |
8.3.1 新疆广告产业的相关产业发展不充分 |
8.3.2 政府对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间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
8.3.3 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内的企业联系不紧密 |
8.3.4 关联失衡对新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产生的影响 |
本篇小结 |
下篇 新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及其路径 |
9 协同发展理论以及相关研究结论 |
9.1 协同发展理论产生、发展与核心内容 |
9.1.1 协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9.1.2 协同理论的基本理论命题 |
9.2 协同理论的相关研究 |
9.2.1 协同理论的应用 |
9.2.2 协同发展理论之于产业发展的研究 |
9.2.3 协同理论对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 |
10 新疆广告产业自身的转型与发展 |
10.1 我国广告产业转型与发展 |
10.1.1 我国广告产业转型与发展的背景 |
10.1.2 我国广告产业转型与发展的方式 |
10.2 新疆广告产业自身发展的症结 |
10.2.1 新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影响广告产业的发展 |
10.2.2 关联失衡制约新疆广告产业规模化发展 |
10.2.3 新疆广告产业的总体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偏低 |
10.3 新疆广告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
10.3.1 广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的含义 |
10.3.2 规模化发展——新疆广告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
11 政府协调下相关产业的协同运作机制 |
11.1 新疆广告产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 |
11.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构思 |
11.1.2 实现资源优势转化的战略定位 |
11.1.3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
11.2 政府在广告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11.2.1 我国政府对广告产业“重管理,轻发展”的旧有观念 |
11.2.2 我国政府对广告产业“从主导到指导”的角色转换 |
11.2.3 新疆政府指导广告产业发展的初步举措 |
11.3 政府协调下相关产业的协同运作机制 |
11.3.1 新疆广告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协调 |
11.3.2 建立政府协调下相关产业的协同运作机制的意义 |
11.3.3 政府协调下相关产业的协同运作机制的实现路径 |
本篇小结 |
12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 |
二、资料状况与研究现状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四、本文研究路径 |
第一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社会 |
第一节 西北自然概况和资源蕴藏 |
一、西北自然概况 |
二、西北资源蕴藏 |
第二节 民国以来纷乱扰攘的西北政局 |
一、濒临战区、更替频繁的陕西政局 |
二、民元后甘肃政局的变迁 |
三、宁夏、青海独立设省 |
四、政变阴影下的新疆政局 |
第三节 西北经济社会概况 |
一、自然条件较差,各种灾害频繁 |
二、交通落后,工商业不发达 |
三、苛捐杂税繁重,摊派严重,高利贷盛行 |
四、鸦片的毒害 |
五、教育落后,风气闭塞 |
小结 |
第二章 危机袭来时的经济开发(1927.4-1937.7) |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经济开发 |
第二节 救济旱灾而非开发经济(1927.4-1931.9) |
第三节 “甜蜜的事业”:民间的主张、声势与活动 |
一、开发主张 |
二、浩大的声势 |
三、毕竟是民间:软弱无力的活动 |
第四节 一箭多雕: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的动机与姿态 |
一、3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 |
二、官方开发西北的言论、主张与举措 |
三、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动因分析 |
第五节 西北经济开发的主要成果 |
一、交通 |
二、农田水利 |
三、移民垦殖 |
四、工业 |
小结 |
第三章 危机高涨下的战时经济开发(1937.7-1945.8) |
第一节 抗战全面爆发,危机空前高涨 |
一、抗战经济损失概况 |
二、危机再次催生经济开发热潮 |
第二节 工厂内迁:西北工业的春天 |
第三节 战时主要建设成就 |
一、交通 |
二、农田水利 |
三、移民垦殖 |
四、工业 |
第四节 战后经济开发的余波 |
小结 |
第四章 评价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是经济开发,还是政治开发?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征引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着作 |
三、报刊 |
四、文史资料 |
五、英文资料 |
表格索引 |
后记 |
四、2002年甘肃汽车十大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山上运河”到“圆梦工程”:引洮工程的传播话语空间及其社会记忆研究[D]. 汪宁宁. 兰州大学, 2021
- [2]社交媒体语境下隐私侵权、边界划定及保护研究[D]. 李秉权. 吉林大学, 2020(11)
- [3]晚清民国时期甘肃邮电业发展研究[D]. 李文钧. 新疆大学, 2020(07)
- [4]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品牌塑造与提升研究 ——以“敦煌文博会”为例[D]. 金雨荔. 兰州大学, 2020(01)
- [5]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立法研究[D]. 张艳朋.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6]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7]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8]《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9]新疆广告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关联与协同发展理论的视角[D]. 王红缨. 武汉大学, 2015(01)
- [10]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D]. 王荣华. 南京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