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露醇颈动脉灌注在早期脑疝抢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何羽颜[1](2021)在《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舌下微循环的相关性队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颅脑损伤与舌下微循环的相关性,探索舌下微循环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可能性,为多模态神经监测增加新的维度。[方 法]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的颅脑损伤(其中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和脑外伤)患者29例,入院即根据GCS评分将其分为三组,3-8分为A组,9-12分为B组,13-15分为C组,其中A组13人,B组7人,C组9人,并同时应用光纤暗视野成像技术测量德·巴克得分(De Backer score,Vascular Density,VD)、总血管密度(Total Vascular Density,TVD)、灌注血管密度(Perfused Vascular Density,PVD),记录入院时动脉血乳酸值。[结果]1.A组、B组、C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0),经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A组、B组、C组年龄、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P=0.508,乳酸:P=0.892)。2.经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A组、B组、C组VD1、TVD1、PVD1、PVD2、VDA、TVDA、PVDA、PV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行LSD-t两两比较A组、B组、C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内大血管灌注血管密度PVD1均值(A组、B组、C组:10.37mm/mm2,11.20 mm/mm2,12.56mm/mm2)、PVD2 均值(A 组、B 组、C 组:10.23mm/mm2,11.34 mm/mm2,13.03mm/mm2)高于小血管灌注血管密度PVDA均值(A组、B组、C组:3.68mm/mm2,5.05mm/mm2,6.44mm/mm2)、PVDB 均值(A 组、B 组、C 组:3.68 mm/mm2,5.25mm/mm2,6.51mm/mm2),大血管总密度TVD1均值(A组、B组、C组:10.48mm/mm2,11.42mm/mm2,12.63mm/mm2)高于小血管总密度TVDA均值(A组、B组、C组:3.70mm/mm2,4.68mm/mm2,6.62mm/mm2)。4.各组大血管灌注血管密度PVD1、PVD2、总血管密度TVD1以及小血管灌注血管密度PVDA、PVDB、总血管密度TVDA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结论]1.舌下微循环血管密度随GCS评分的增大而增加,可考虑在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时加入舌下微循环测量这一检查方法;2.患者颅脑损伤时小血管密度异常减少,证明舌下小动脉或毛细血管闭塞,存在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可能与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有关。
赵慧[2](2020)在《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脑卒中后脑内炎症反应参与损伤级联扩大及神经功能恶化,但其特点与直接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注射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x)增强脑缺血或出血后脑内炎症反应,观察脑内炎症特点、病理变化及临床结局,明确脑卒中后脑内炎症的直接作用。在细胞调节水平,具有获得性免疫功能的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ILC)亚群对脑卒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我们研究以2型为代表的ILC及其调节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33对脑卒中的影响,以明确脑卒中后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特征与机制,为免疫调节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野生型C57BL/6小鼠100只,雄性,予以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组(MCAO组)、PTx处理脑缺血组(20μg/kg PTx+MCAO组)、脑出血组(ICH组)、PTx处理脑出血组(20μg/kg PTx+ICH组)(随机数字法),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对野生型C57BL/6小鼠建立60分钟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胶原酶微量泵注射法制备野生型C57BL/6小鼠脑出血模型。应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转棒疲劳实验检测第1-3天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对第3天各组小鼠的病灶侧脑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对第3天各组小鼠中枢活性氧进行标记示踪;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内皮细胞与紧密连接蛋白ZO-1、内皮细胞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共染,观察第3天各组小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第二部分:野生型C57BL/6小鼠4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与脑缺血组(MCAO组)(随机数字法),每组20只。流式细胞分析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3天脑、脾、外周血的ILC2计数;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中IL-33表达水平。应用药理学干预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删除、转输或活化ILC2细胞对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的影响:分组1)野生型C57BL/6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删除ILC2组(anti-CD90.2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2)应用免疫缺陷的Rag2-/-γc-/-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ILC2转输组(ILC2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3)野生型C57BL/6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IL-33处理组(IL-33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应用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T2成像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1、3、7天脑梗死病灶体积;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转角实验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1、3、7天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第一部分:(1)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与MCAO组相比,第1-3天20μg/kg PTx+MCAO组小鼠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P<0.05),转棒疲劳实验小鼠停留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ICH组相比,20μg/kg PTx+ICH组小鼠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P<0.05),转棒疲劳实验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2)各组小鼠中枢免疫细胞浸润分布:与Sham组相比,MCAO组与ICH组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显着增多(*P<0.05)。分别与MCAO组、ICH组相比,20μg/kg 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小鼠中枢内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明显增多(*P<0.05)。此外,分别与MCAO、20μg/kg PTx+MCAO组相比,ICH、20μg/kg PTx+ICH组小鼠中枢内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8+T细胞明显减少(*P<0.05)。(3)各组小鼠脑氧化应激对比:与Sham组相比,MCAO组、ICH组第3天的活性氧产生显着增多,氧化应激水平显着增高(*P<0.05)。20μg/kg 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的氧化应激水平较未处理组明显增高(*P<0.05)。(4)各组小鼠血脑屏障染色:与Sham组相比,MCAO组、ICH组第3天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表达显着减少。分别与MCAO组、ICH组相比,20μg/kg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表达进一步减少。第二部分:(1)与Sham组相比,MCAO组野生型C57BL/6小鼠脑内ILC2计数明显增多(**P<0.01),脾与外周血中ILC2计数明显减少(*P<0.05),提示脑缺血后ILC2向中枢浸润增多。(2)为研究ILC2是否影响脑卒中病理进程,我们利用抗CD90.2单抗删除ILC2及将ILC2转输至Rag2-/-γc-/-小鼠(无T、B、NK细胞)体内,经核磁影像与神经功能评分阐述ILC2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3天,抗CD90.2抗体删除ILC2显着增加小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而通过将ILC2转输至Rag2-/-γc-/-小鼠可有效降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上述结果表明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保护作用。(3)继而,我们利用病理切片染色发现,少突胶质细胞是表达IL-33的主要细胞,且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显着上调(*P<0.05)。推测胶质细胞来源的IL-33可能是维持脑部ILC2细胞存活与活化的主要细胞。缺血性脑卒中小鼠体内给予IL-33能够扩增ILC2数量,减小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结论:第一部分:PTx引起的系统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加重小鼠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体现为:中枢内小胶质细胞活化,髓系与淋巴细胞的浸润增多;PTx引起的免疫炎症过程可能与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在中枢内浸润增高有关,而与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中枢浸润关系不密切。相比ICH模型,MCAO模型以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8+T细胞的中枢浸润为主,提示天然免疫可能主要参与了脑缺血急性期损伤加重。PTx对小鼠脑内活性氧的产生及其氧化应激水平有进一步放大作用。PTx诱发的炎症反应下调脑卒中后第3天血脑屏障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的表达,使其破坏加重,进一步扩大脑内免疫炎症反应水平。第二部分:MCAO小鼠脑内有大量的ILC2浸润,而外周ILC2显着减少,提示外周ILC2可能在脑缺血后迁移至脑损伤部位。通过删除或转输ILC2的相关实验提示ILC2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神经功能损伤和病灶体积,证明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保护作用。IL-33可在体内扩增ILC2,表明脑内胶质细胞来源的IL-33可能是维持ILC2细胞活化的关键分子。ILC2减小梗死体积、帮助神经功能的修复可能是通过其上游的IL-33调节作用完成,其中少突胶质细胞可能是IL-33的主要来源。
刘雪青[3](2020)在《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评估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从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与东区ICU二部的脓毒症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根据指南给予西医标准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标准治疗的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分别比较两组的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HR、CVP、MAP、乳酸(Lac)、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等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3h、6h、24h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和治疗7d的SOFA评分、中医症状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7d、21d病死率。结果:组间比较,治疗组MAP、CVP、Scv O2、乳酸清除率在3h时均高于对照组(MAP:P<0.05、CVP:P<0.05,Scv O2:P<0.05,乳酸清除率:P<0.01);治疗后6h治疗组去甲肾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FTc、MAP、CVP、Scv O2、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FTc:P<0.01,MAP:P<0.01,CVP:P<0.05,Scv O2:P<0.01,乳酸清除率:P<0.01);治疗后24h治疗组HR、Lac、去甲肾用量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FTc、MAP、CVP、Scv O2、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FTc:P<0.01,MAP:P<0.01,CVP:P<0.05,Scv O2:P<0.01,乳酸清除率:P<0.01)。治疗组在7d时各项评分小于对照组(SOFA评分:P<0.05,中医症状评分:P<0.01,APACHEII评分: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加用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以及微循环和组织灌注指标,液体复苏效果更佳。
张斌太[4](2019)在《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预后,分析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探讨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6月至2018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9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预后。根据Hunt-Hess分级量表,评估患者术前病情程度,分为Hunt-Hess分级0-Ⅲ级组50例(84.7%)和Ⅳ-Ⅴ级组9例(15.3%);采用GOS评分评价预后;并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性别与年龄分布:本组资料59例患者,男性30例(50.8%),女性29例(49.2%),男女比例1.03:1;患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3.37±8.99)岁,40-60岁是发病高峰年龄。2.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本组资料59例患者中出现突发头痛47例(79.7%),伴有恶心呕吐42例(71.2%),运动障碍7例(11.9%),癫痫发作3例(5.1%),神志清36例(61.0%),浅昏迷14例(23.7%),中度昏迷9例(15.3%)。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94.9%),未破裂动脉瘤3例(5.1%);合并额叶血肿17例(28.8%),脑室出血13例(22.0%)。3.动脉瘤特点: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位于A3段46例(78.0%),最常见部位是胼周-胼缘动脉结合处;A2段9例(15.3%),A4、A5段4例(6.8%)。主要为小型动脉瘤(<5mm)37例(62.7%),一般动脉瘤(≥5mm-<15mm)16例(27.1%),大型动脉瘤(≥15mm-<25mm)4例(6.8%),巨型动脉瘤(≥25mm)2例(3.4%),多发动脉瘤10例(16.9%)。4.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时机:早期手术组30例(50.8%),中期手术组21例(35.6%),延期手术组8例(13.6%)。手术入路:46例(78.0%)采用纵裂入路,13例(22.0%)采用翼点入路。5.围手术期并发症:本组资料59例患者中共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13例(22.0%),其中动脉瘤术中破裂共6例(10.2%);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7例(11.9%),分别是术后再出血1例(1.7%),大面积脑梗死1例(1.7%),脑梗死1例(1.7%),脑积水3例(5.1%),脑水肿1例(1.7%)。术后死亡3例(5.1%)。6.预后评估:术后3月时对本组资料59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患者均行GOS评分,预后良好52例(88.1%),预后不良7例(11.9%)。7.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与Hunt-Hess分级0-Ⅲ级组相比,Ⅳ-Ⅴ级组患者合并额叶血肿(18.0%vs88.9%,P<0.001)和脑室出血(16.0%vs55.6%,P=0.019)更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10.0%vs88.9%,P<0.001)更多、术后3月时预后更差(4.0%vs55.6%,P<0.001)。结论:1.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常合并额叶血肿和脑室出血;多位于A3段,最常见部位是胼周-胼缘动脉结合处,主要为小型动脉瘤;多在早期行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纵裂入路。2.与Hunt-Hess分级0-Ⅲ级组相比,Ⅳ-Ⅴ级组患者合并额叶血肿和脑室出血更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更多、术后3月时预后更差;开颅手术治疗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高志波[5](2017)在《经脑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额叶、颞叶脑沟的解剖学研究:(1)探讨经脑沟手术入路的解剖,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2)将该入路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与对照组比较病人预后,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明确其优越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1)取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6例(12侧),经扩大翼点开颅,以Yasargil翼点入路为基础,取额颞部弧形切口,起自颧弓上缘、耳屏前1cm,避开颞浅动脉主干,以翼点为中心,弧形向上、向后,经顶结节前1cm再拐弯转向前,止于额部发际内中线旁2cm。取骨瓣开颅,咬骨钳扩大骨窗,前至颞窝及额骨隆突后部,保留额骨隆突和颧弓,后至乳突前方;向下咬去近中颅窝底的颞骨鳞部,前下咬去蝶骨嵴至蝶骨平台,硬脑膜以外侧裂为中心弧形剪开,完全暴露外侧裂及附近的额、颞叶。确认外侧裂表面的血管分支,辨别额叶及颞叶的脑沟,显微镜(8倍)下仔细分离蛛网膜和软脑膜,观察相关脑回与颅骨的关系,分别测量相关脑沟深度及分离后脑沟的手术可操作空间(宽度)。(2)临床应用:自2013年12月到2015年5月利用经额下沟或颞上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51例,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2±10.4岁,GCS评分3-14分,平均6.6±2.9分,血肿量33.2-80ml,平均51.9±13.4m L,发病到手术时间2-30小时,平均5.4±5.2小时。经脑沟入路手术的患者术中行软脑膜缝合,术后常规行止血、脱水、神经营养治疗,预防并发症等处理,病人预后情况给予及时记录,出院的病人给予严密随访,做好记录,病人有癫痫发作症状者建议来院行脑电图证实,不愿来院的请家人做好记录等来院时再行脑电图检查证实,3个月时根据来院患者的表现及电话与家人沟通的情况判定每位患者的ADL评分。结果:(1)解剖:根据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位置,选定额下沟和颞上沟作为手术入路的脑沟,分别测量相关脑沟的深度和分离后脑沟可达到的宽度即手术可操作的空间,结果提示左侧额下沟平均深度为20.37±1.10mm,右侧额下沟平均深度为20.73±0.68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颞上沟平均深度为20.19±0.89mm,右侧颞上沟平均深度21.56±1.22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后脑沟的可操作空间即脑沟宽度左侧颞上沟平均宽度为15.01±0.68mm,右侧颞上沟平均宽度为15.04±0.40mm。颞上沟与额下沟均为垂直大脑表面向脑深部延伸的脑沟,右侧颞上沟视乎较左侧深。(2)临床:根据血肿的位置选择额下沟或颞上沟前部入路清除血肿,显微镜下止血,与同期开展的经脑皮质手术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病例比较,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再出血率较经皮质组低,经过对出院病人的随访,经脑沟入路手术组患者预后较经大脑皮质手术组患者好,癫痫发作率较经皮质组低。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量在30-80ml的患者,根据血肿的位置可考虑选择额下沟或颞上沟入路清除血肿,此手术入路患者的ADL预后评分优于传统的经脑皮质手术入路,癫痫的发生率低。
王贵泉,张建玉[6](2000)在《甘露醇颈动脉灌注在早期脑疝抢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
Edward C. Jauch,Jeffrey L. Saver,Harold P. Adams,Askiel Bruno,Bart M. Demaerschalk,Pooja Khatri,Paul W. McMullan,Jr,Adnan I. Qureshi,Kenneth Rosenfield,Phillip A. Scott,Debbie R. Summers,David Z. Wang,Max Wintermark,Howard Yonas,李海峰,岳耀先,王琦,张贤军,丁晓君[7](2013)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处理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南(续前)》文中研究说明7静脉溶栓7.1静脉rtPA急性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现已得到普遍接受[459-467]。美国FDA于1996年批准静脉应用rtPA,部分基于NINDS rtPA卒中试验结果。在这项分为2部分的研究中,62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3 h内接受安慰剂或静脉rtPA治疗(0.9 mg/kg,静脉注射,最大剂量90 mg),其中近半数在发病90 min内接受治疗[166]。在第1部分中,主要终点指标为24 h神经功能改善,定义为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或NIHSS评分降低4分。在第2部分(主要疗效试验)中,主要终点指标为转归良好(定义为卒中发病3个月时神
王玉洁,白璇,李新辉,刘娟,王健,邓荣华[8](2008)在《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处理指南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欧洲卒中促进会卒中处理推荐意见的更新。这些指南涵盖了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目前认为两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文章涉及患者转运、紧急处理、卒中单元服务、诊断、一级和二级预防、卒中的一般治疗以及特殊治疗,后者包括急性期治疗、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康复治疗。
李明,蔡华琦[9](2002)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卢哲[10](2021)在《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预后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相关因素对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预后方面的影响。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20年9月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62名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发病时间原则上限制在6小时以内,部分进展性加重病例经介入组专家评估后放宽到24小时以内),通过有关指标纳入的,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医学临床观察。统计患者的起病特点、个人病史、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m RS评分、手术节点的NIHSS评分以及性别、年龄等患者基本信息。对62名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包括动脉溶栓、球囊扩张、支架取栓、导管抽栓),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90天的m RS(≤2)比例,90天死亡率,24小时症状性出血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出现率。SPSS 23.0分析统计研究相关数据,运用t检验、χ2检验对不同数据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的有效影响因素。结果:1、术后,血管再通(m TICI2b级、3级)高达43例,69.4%;未开通患者19例,30.6%;包括基底动脉病变7例,基底动脉+椎动脉病变9例,双侧椎动脉颅内段病变2例,大脑后动脉病变1例。术后神经重症病房继续治疗,治疗原则:调节脂代谢,抗血小板、改善脑代谢、对症支持及康复治疗。通过门诊复查或电话询问等方式有28例患者90天预后良好,占45%;2、本研究90天死亡率17例,27.4%,24小时出血转化8例,12.9%,其中症状性出血2例;出血类型如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外渗造影剂1例,脑叶出血4例。肺部感染43例,占比69.4%,其中院内感染21例,占33.8%,脑水肿病例39例,占62.9%,脑疝病例4例,占6.4%,去骨瓣减压2例,3.2%。无动脉夹层,无假性动脉瘤,无穿刺处血肿及其他不良事件。结论:研究中针对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的血管内治疗,取得良好的再通的比例决定了技术层面其可行性。研究结果提示良好的90天预后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疗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一定的阐释。根据90dm RS评分,≤2为预后良好组,>2为预后不良组,对于影响预后因素方面,应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相关因素,OPT,术前、术后、出院NIHSS评分,血管再通(m TICI≥2b),pc-ASPECTS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OPT、术前NIHSS评分越高,患者预后相对不良,血管再通和高pc-ASPECT预示患者预后相对良好。
二、甘露醇颈动脉灌注在早期脑疝抢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露醇颈动脉灌注在早期脑疝抢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舌下微循环的相关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重度脑损伤患者多模态神经监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PTx引发的炎性反应对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
2.2 各组小鼠中枢免疫细胞浸润分布 |
2.3 各组小鼠脑氧化应激对比 |
2.4 各组小鼠血脑屏障染色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2型固有淋巴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缺血性脑卒中后小鼠脑与外周ILC2数量变化 |
2.2 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2.3 缺血性脑卒中后第3天小鼠少突胶质细胞是IL-33的主要来源 |
2.4 IL-33能够扩增ILC2细胞数量,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缺损与脑梗死体积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临床资料 |
2.1 病例选择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病例选取时间 |
2.1.3 病例采集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3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研究分组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3.3.1 基线指标 |
3.3.2 疗效指标 |
4.统计方法 |
5.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1.1 性别比较 |
5.1.2 年龄比较 |
5.1.3 主要感染部位比较 |
5.2 治疗前各项指标与评分比较 |
5.2.1 治疗前颈动脉FTc及体循环指标比较 |
5.2.2 治疗前氧代谢指标比较 |
5.2.3 治疗前去甲肾使用数及用量比较 |
5.2.4 治疗前各评分结果比较 |
5.3 治疗后各疗效指标及评分比较 |
5.3.1 两组患者治疗后FTc比较 |
5.3.2 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循环指标(HR、MAP、CVP)比较 |
5.3.3 治疗后氧代谢指标(ScvO_2、Lac、乳酸清除率)比较 |
5.3.4 治疗前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比较 |
5.3.5 治疗后7d的SOFA评分、中医症状评分、APACHE II评分比较 |
5.3.6 两组患者治疗后7d、21d死亡率 |
6.结论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脓毒症的认识 |
1.1 脓毒症的概念 |
1.2 脓毒症的治疗方案 |
1.3 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
2.选方依据 |
2.1 中医病因病机 |
2.1.1 “脏腑之气暴脱”是脓毒症基本病机 |
2.1.2 “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是脓毒症的治疗原则 |
2.2 参附注射液的功效及配伍意义 |
3.西医对参附注射液的研究 |
3.1 参附注射液的现代药理研究 |
3.2 单药功效及药理研究 |
4.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后各指标的影响 |
4.1 颈动脉FTc |
4.2 体循环指标 |
4.3 氧代谢指标 |
4.4 血管活性药物用量 |
4.5 各项评分比较 |
4.6 7d、21d病死率 |
5.参附注射液改善脓毒症液体复苏效果的中西医分析 |
5.1 生理病理 |
5.2 中医分析 |
6.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4)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收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
2.2 临床评估 |
2.3 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诊断、位置和分类 |
2.4 手术治疗情况 |
2.5 围手术期并发症 |
2.6 预后评估 |
2.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性别与年龄分布 |
2.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 |
3.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特点 |
4.手术治疗情况 |
5.围手术期并发症 |
6.预后 |
7.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
8.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破裂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经脑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 脑内血肿对大脑的损害 |
1.2 脑出血后神经系统症状 |
1.3 脑出血的管理 |
第一部分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相关脑沟入路的解剖基础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标本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2.1 实验前标本准备 |
2.2.2 实验操作 |
3.结果 |
3.1 脑沟延伸方向的观察结果 |
3.2 数据的测量 |
3.2.1 脑沟的深度 |
3.2.2 可分离脑沟的宽度 |
4.讨论 |
第二部分 经脑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血肿量的计算 |
2.3 麻醉 |
2.3.1 方法 |
2.3.2 诱导 |
2.3.3 麻醉的维持 |
2.3.4 麻醉管理 |
2.4 手术操作 |
2.5 术后处理 |
2.6 观察指标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甘露醇颈动脉灌注在早期脑疝抢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论 |
(8)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处理指南2008(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概述 |
3 公众认识和宣教推荐 |
4 转诊和患者转运推荐 |
5 急诊处理推荐 |
6 卒中服务和卒中单元推荐 |
6.1 提供卒中服务 |
6.2 卒中单元治疗 |
7 诊断 |
7.1 影像学诊断推荐 |
7.2 一般原则 |
7.3 急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检查 |
7.4 TIA、非致残性小卒中和卒中自发性恢复患者的影像学检查 |
7.5 其他诊断性检查推荐 |
7.6 心功能评价 |
7.7 血液化验 |
8 一级预防 |
8.1 血管危险因素的处理推荐 |
8.1.1 高血压 |
8.1.2 糖尿病 |
8.1.3 高脂血症 |
8.1.4 吸烟 |
8.1.5 饮酒 |
8.1.6 体力活动 |
8.1.7 饮食 |
8.1.7.1 水果、蔬菜和鱼的摄入 |
8.1.7.2 体质量 |
8.1.7.3 维生素 |
8.1.8 绝经后雌激素替代疗法 |
8.2 抗栓治疗推荐 |
8.2.1 低风险受试者 |
8.2.2 伴有血管危险因素的受试者 |
8.2.3 大动脉粥样硬化 |
8.2.4 AF |
8.3 颈动脉手术和血管成形术推荐 |
9 二级预防 |
9.1 血管危险因素的最佳处理推荐 |
9.1.1 高血压 |
9.1.2 糖尿病 |
9.1.3 高脂血症 |
9.1.4 吸烟 |
9.1.5 饮食 |
9.1.5.1 超重 |
9.1.5.2 维生素 |
9.1.6 睡眠呼吸异常 |
9.1.7 PFO |
9.1.8 绝经后雌激素替代疗法 |
9.2 抗栓治疗推荐 |
9.2.1 抗血小板治疗 |
9.2.1.1 阿司匹林 |
9. 2.1.2 氯吡格雷 |
9. 2.1.3 双嘧达莫 |
9. 2.1.4 三氟柳 |
9. 2.1.5 双嘧达莫+阿司匹林 |
9. 2.1.6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
9.2.2 口服抗凝药 |
9.2.3 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时的复发性血管事件 |
9.3 外科手术和血管成形术推荐 |
9.3.1 CEA |
9.3.2 CAS |
9.3.3 颅内和椎动脉闭塞性疾病 |
9.3.3.1 颅内-颅外动脉吻合术 |
9.3.3.2 颅内或椎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术 |
10 卒中的一般治疗推荐 |
10.1 肺功能和气道保护 |
10.2 心脏监护 |
10.3 补液疗法 |
10.4 血压的管理 |
10.5 血糖的管理 |
10.6 体温的管理 |
11 特殊治疗推荐 |
11.1 溶栓治疗 |
11.1.1 静脉rtPA |
11.1.2 其他静脉溶栓治疗 |
11.1.3 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 |
11.1.4 动脉再通装置 |
11.2 抗血小板治疗 |
11.3 早期抗凝治疗 |
11.4 神经保护 |
11.5 脑水肿和ICP增高推荐 |
11.5.1 内科治疗 |
11.5.2 低温 |
11.5.3 手术减压治疗 |
11.5.3.1 恶性MCA梗死 |
11.5.3.2 小脑梗死 |
12 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推荐 |
12.1 误吸和肺炎 |
12.2 DVT和PE |
12.3 褥疮 |
1 2.4 癎性发作 |
12.5 躁动 |
12.6 跌倒 |
12.7 泌尿系统感染和尿失禁 |
12.8 吞咽困难与进食 |
13 康复治疗 |
13.1 康复的背景推荐 |
13.2 康复治疗的时机、持续时间和强度 |
13.3 康复的要点推荐 |
13.3.1 物理治疗 |
13.3.2 作业治疗 |
13.3.3 SLT |
13.3.4 卒中联络与信息提供 |
13.3.5 其他人员 |
13.3.6 认知障碍 |
13.3.7 性功能 |
13.3.8 影响康复治疗的并发症 |
13.3.8.1 卒中后抑郁 |
13.3.8.2 疼痛与痉挛状态 |
13.4 康复治疗的纳入标准 |
(9)《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A] |
[B] |
[C] |
[D]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V] |
[W] |
[X] |
[Y] |
[Z] |
(10)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和血管内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甘露醇颈动脉灌注在早期脑疝抢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舌下微循环的相关性队列研究[D]. 何羽颜.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D]. 赵慧. 山西医科大学, 2020(01)
- [3]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的影响[D]. 刘雪青.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4]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 张斌太. 青岛大学, 2019(03)
- [5]经脑沟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D]. 高志波. 安徽医科大学, 2017(12)
- [6]甘露醇颈动脉灌注在早期脑疝抢救中的应用[J]. 王贵泉,张建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01)
- [7]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处理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南(续前)[J]. Edward C. Jauch,Jeffrey L. Saver,Harold P. Adams,Askiel Bruno,Bart M. Demaerschalk,Pooja Khatri,Paul W. McMullan,Jr,Adnan I. Qureshi,Kenneth Rosenfield,Phillip A. Scott,Debbie R. Summers,David Z. Wang,Max Wintermark,Howard Yonas,李海峰,岳耀先,王琦,张贤军,丁晓君.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3(08)
- [8]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处理指南2008[J]. 王玉洁,白璇,李新辉,刘娟,王健,邓荣华.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08(04)
- [9]《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J]. 李明,蔡华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12)
- [10]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预后相关因素研究[D]. 卢哲. 济宁医学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