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理数运算有技巧(初一)(论文文献综述)
安平平[1](2021)在《初中生数学符号意识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佩[2](2021)在《“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最终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但是部分教师采用的“传授—接受”、“一讲到底”、“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课堂改革刻不容缓.本研究主要以江苏省盐城市“让学引思”课堂改革为背景,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让学引思”理念的内涵是什么,二是“让学引思”理念如何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基于所提出的两个问题,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如下.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简要述评,界定“让学引思”概念,从“让”、“学”、“引”、“思”四个层面分析它的本质内涵,同时阐述它的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分析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并结合访谈一线教师,分析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尝试建构基于“让学引思”理念下“三乘四”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三是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四是指每个环节下“让”、“学”、“引”、“思”四个维度.再次,以“数轴概念”和“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两节新授课为例,诠释“让学引思”理念如何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让学引思”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最后,本研究得出“让学引思”理念是能被教师所接受并可以在教学中实施运用的有价值的理念,并且以“让学引思”理念建构的初中数学教学“三乘四”模式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养成数学核心素养;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数学教学能力.
黄鹤[3](2021)在《高一数学学困生运算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包括数学建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其中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容乐观,是致使其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首先了解学困生的运算能力现状如何,归纳影响因素,并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上海某高中的高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试研究,深入了解学生当前数学运算能力。在提出研究背景和意义后,查阅文献了解数学运算能力研究现状,选定“学困生”这个研究主体,查阅资料编制调查问卷和测试卷,总结出学困生运算能力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态度和运算习惯的影响;(2)未能正确理解运算算理,概念混淆;(3)题目信息解读不完整,忽视隐藏条件;(4)思维定势的影响,未能正确选择解题方法。采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从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以及师生访谈中综合分析出影响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取影响因子,包含数学思维和专注程度、学习态度和运算习惯,并针对这些因素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以下四点教学策略:(1)解决学生心理障碍问题;(2)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4)树立教师的影响作用。
龙海蜀[4](2021)在《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21世纪对教育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需要获得比传统数学教育更多的知识、活动经验等,他们需要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在协作团队中工作,他们的思维能力要不断从低阶走向高阶。因此,本研究从面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进行初步研究与探索。首先,收集、整理并分析关于高阶思维能力及项目化学习的相关文献。接着,我们对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在初中课堂培养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实施条件等方面的信息。基于培养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这一目的,我们又继续探讨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与项目化学习之间的联系,并给出了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思考。基于上述思考,我们选择了《芳贺定理与折纸艺术》、《利用45°及30°三角尺拼角》、《拼图与乘法公式》、《拼图与因式分解》、《从折纸中探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五个课题进行了项目化学习设计,并对《芳贺定理与折纸艺术》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数据显示我们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有效的。最后,结合项目化学习案例的实践结果,我们给出了关于培养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一些建议。
黄爱诗[5](2020)在《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基于湘潭市某中学的调查与实验》文中研究说明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主题,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中的重要部分,是提升个人创造力的必备条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基础教育相融合。尤其是数学学科,对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这两种思维也恰恰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部分。对于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早已有人提出,并做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现状进行一些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一些探讨。数学创造性思维应当是一种被全面普及的存在,而不是仅存于部分“优生”之中,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训练是以数学教学为载体,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学生的问题解决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本研究中的调查部分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一是对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分别从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总结出六点影响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1)学生数学学习兴趣;(2)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3)数学思维定式;(4)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地位的实现;(5)教师数学教学方法;(6)教师的数学教育思想。随后,结合当代数学教育理论知识以及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出六条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对策与措施。(1)合理导入,引发学生创造性的思考(2)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3)增强思维专题训练,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4)由概念图到思维导图,深化思维的创造性(5)追根溯源,促进知识再创造(6)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思维创造性。二是根据针对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和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吉尔福德智力结构测验设计的创造力测量量表,编制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卷。根据测量结果,借助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有效果的。
肖敬[6](2020)在《AB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初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江门市D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课改提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种数学能力。传统的班级授课是教师在固定的教室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一起学习,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但所有的学生面对着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方法,接受着同样知识的洗礼,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容易导致同一个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不利于培养学生必备的数学能力。为了弥补传统班级授课的弊端,分层走班教学应运而生。分层走班教学在尊重学生差异发展的前提下,使学生在适合的层次学习相应的知识,获得最好的发展。D中学是一间公立中学,学生按学区就近入读,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差比较大。近两年私立T学校建立,其吸纳的师资队伍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就读,D中学的生源状况不如以前。学校希望通过教学改革,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又能够对学校的生源状况有所改善,学校决定实行小范围的分层走班教学试验,选取初二两个行政班的数学和英语两个学科进行AB分层走班教学实验,探讨AB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性,再决策后续是否在全校推广开展分层走班教学。本研究把D中学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以及个案研究法对D中学实行AB分层走班教学的学科选择、组织形式以及实施情况进行相关的介绍,其次对分层走班后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接着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再对师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个案访谈研究,以验证AB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经过AB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应用,两个试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总体成绩有显着提升、数学学习自信心有所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有所提高、教师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所提高。但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和家长存在忧虑、学生分层选拔条件片面、差班学生心理自卑、差班课堂纪律难管理、A层与B层学生的差距加大、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大。论文就D中学在AB分层走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打消学生和家长的忧虑;(2)注意分层的科学性;(3)深化师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4)加强对B层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5)建立小组操行分制;(6)多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7)落实教研组备课。
葛藤[7](2018)在《整合信息技术的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多元表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过程是数学多元表征生成和加工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数学多元表征理论提出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构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过程的教学模型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概念理解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主要研究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以数学多元表征理论为主、双重编码理论为辅,整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过程和活动的设计。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数学多元表征理论为支撑,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模型,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本文创新地在多元表征视角下,以外在表征与内在表征、视觉化表征与言语化表征两个维度为切入点,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构建数学外在表征转化为内在表征的理论模型。描述数学表征内部系统的转化过程并建立数学内部表征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将信息技术整合进课堂教学,促进数学表征间的相互转化。根据数学表征转化过程的教学模型和教学原则,调整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策略,进一步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经过教学实验前后学生成绩对比,实验后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分析以及教师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分析后得出结论:数学多元表征教学模型可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该模型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该模型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但由于本文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数学多元表征教学模型有待进一步探讨。
拉毛草[8](2017)在《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研究 ——基于教学比赛录像和学校课堂教学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教师在课堂上独特、有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和灵敏,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创新、大胆设想。教师出色的提问有着催化剂一样的作用,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牢记当堂内容,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内容,而对这种重要性的认识师生都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上,而是更要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际行动中去。本文通过对藏区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地域环境的特殊性,以及藏区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的探究作为出发点,主要以教学比赛录像和学校课堂教学的分析进行研究,通过对录像和现场的师生互动课程来分析教师正确的课堂提问方式,以这些藏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为切入点,研究藏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结论。采用调查问卷对甘南藏族自治州H藏族中学和S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发放关于藏语数学课堂提问的问卷调查表并对问卷进行分析,掌握并了解藏区初中藏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多次听取了甘肃省双语教师优质课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中几位教师的优质课以及普通类的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后发现,现阶段藏区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教师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过于抽象和困难;其次是提问方式不灵活、回答机会不均等。针对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提高藏区初中藏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个重要策略:即把握好"五个度"、优化初中藏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等。希望这些策略及建议对藏语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教师的提问应该难易适当,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切,能够联系学生生活的地域环境与时代背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让学生学得轻松,发展得更快。
方静[9](2017)在《强化数学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应试教育的需求导致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偏重于运算的书写能力,而在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上有弱化的趋势,尤为堪忧的是在讨论和面试方面的听说读的能力。高度符号化使数学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这种形式简洁、表达精确、广泛通用的逻辑符号语言,是真正提高大众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借鉴于语文和英语教学所强化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手法,结合数学本身的特性,本文主要侧重中学数学听说读写能力教学模式和实践研究。本文给出了基于数学教学层面上的听教学、说教学、读教学、写教学的界定意义和相对应的三个层次水平分类;制定实地教学实践环节的策略并以课例的方式实施运用;基于教育理论和网络教学的思考彰显了听说读写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性。采用传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出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薄弱现状,又精心设计听说读写面试题目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使中学生数学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量化。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强化了学生数学听说读写能力,它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乃至教育界都将有莫大的意义和价值。
顾非石[10](2017)在《关于数学教师发展指导者的扎根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中小学有组织的教学研究与指导,已有60余年的经验积淀,尤其是数学教师指导者的工作,近年来受到各国教育界的瞩目。但是,此项工作往往停留于实践经验,缺乏真正意义的理性审视,其中有关教研指导的研究成果极其稀少。为了突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当前已是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指导理论的时候了。本论文仅是在这方面粗浅的尝试,研究思路分为理论建构与检验完善两个部分。一、在青浦实验经验、多地现场实录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取得关于数学教师指导者的初步理论及其工作模型。在论文第4至第6章中按如下三个层面表述。1.对经验材料的描述性登录。从我国教研指导的有效经验入手,通过扎根内在需求、扎根鲜活经验、扎根实践反思的教师发展行动路线,得出"以案例为载体、在更新理念与改善行为的循环中接受教育的在职指导范式"2.材料的概念化形成概念框架。借鉴教师专业知识的现有文献,设计现场实验工具并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教研指导中数学教学"实践知能"这个核心概念,按实务分类它包含前端分析、任务设计、过程测评、行为改进四个下属概念。3.基于概念联系的理论抽象。对四个实务概念间的联系作适度抽象,得出教研指导的工作模型,该模型揭示了:前分析与后测评的往复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反馈调节过程,不断的设计与改进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途径。这些都是中国经验;分析为前提的设计、测评为证据的改进,可以大幅度提升指导工作的质量,这是需要提高与改进的方向。二、将初步理论及工作模型运用于不同实践情境的案例,通过多次的扎根检验和循环实证,使数学教师指导工作的理论进一步深化、精致与完善。在论文第7至第9章中分别表述。1.深化——我国教研指导的“变式”特征。数学教研,有明显的多角度理解概念和有层次推进问题解决过程的变式特征,体现了从牢靠基点朝前走的学习本质;这种变式指导还拓展到从现实到抽象、学生学习心理等不同维度。2.精致——指导者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实务知识。在分析→设计方面,指导者至少具备突出重点、把握逻辑主干"不掉链子"的知识,能将提高学习效率的认知顺序原理用于教学设计,以致善用密切联系现实而教的"数学化"视野与教学再创造的功力。在测评→改进方面,则具备注重数学抽象和意义生成的教学改进指向,善于通过调整学习台阶助长每个学生的独立见解和探索才能,擅长注重能力目标层次形成完整的课堂改进系统知识。3.完善——指导者将知识、理念落实于教师行为的互动技能。其一,共享技能,如激发教师暴露真问题的指导话语和分析框架,通过思考性吸纳的活页记录,指导有效倾听,还有立足专业基础上的协商与回应技能。其二,建构技能,如通过要点速记与即时梳理聚焦问题,建立实践反思的循证周期表,通过研讨纪实、累积性注记协助教师试着建构教学改革新举措,等等。最后,笔者认识到,扎根研究的价值重在方法论的主张,它是一项立足证据、循环渐进的历程,尤其是教师发展指导工作,它涉及许多来来回回、上上下下的反复行动。扎根理论常常没有终点,它的创意全在于实践者生动的工作细节。本研究聚焦于对指导者实践知能的类属研究,当然只是很有局限的起步,至于更大样本范围的“补强”、更有系统的“修剪”与精炼,尚待往后的更大努力。
二、有理数运算有技巧(初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理数运算有技巧(初一)(论文提纲范文)
(2)“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让学引思”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让学引思”的概念界定 |
2.2 “让学引思”的理论依据 |
2.2.1 人本主义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杜威的教育理论 |
2.2.4 三项教学理论的综合与配置 |
第三章 “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
3.1 访谈设计及实录分析 |
3.2 初中生认知发展特点 |
3.2.1 智力因素 |
3.2.2 非智力因素 |
3.3 初中数学学科特点 |
3.4 “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
3.4.1 “让”是立场 |
3.4.2 “学”是经历 |
3.4.3 “引”是方法 |
3.4.4 “思”是境界 |
第四章 基于“让学引思”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
4.1 以“数轴概念”为例 |
4.2 以“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例 |
4.3 教学建议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高一数学学困生运算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数学运算能力 |
2.1.2 数学学困生 |
2.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2.2.1 研究现状 |
2.2.2 运算能力研究综述 |
2.2.3 “数学学困生”研究综述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的制定 |
3.4.2 测试卷的编制 |
4 调查研究分析 |
4.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1.1 信效度分析 |
4.1.2 因子分析与维度的正式确定 |
4.1.3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析 |
4.1.4 测试成绩在不同维度上的回归分析 |
4.2 测试卷的分析 |
4.2.1 样本整体成绩的分布情况 |
4.2.2 各个小题的典型错误分析 |
4.3 个案访谈与分析 |
4.3.1 学生访谈 |
4.3.2 教师访谈 |
4.4 调查结论 |
5 影响高一学困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因素 |
5.1 学生因素 |
5.1.1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5.1.2 智力因素的影响 |
5.2 教师因素 |
5.2.1 教师对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视 |
5.2.2 教师自身行为的影响 |
5.3 家庭因素 |
6 培养高一数学学困生的运算能力策略 |
6.1 解决学生心理障碍问题 |
6.2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6.2.1 抓牢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
6.2.2 关注运算技能的形成与发展 |
6.2.3 布置综合性作业,加强运算训练 |
6.3 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 |
6.3.1 掌握典型例题,设置变式训练 |
6.3.2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生取巧 |
6.4 树立教师的影响作用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测试卷 |
附录3: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4)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新课标的要求 |
1.1.2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1.1.3 项目化学习发展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高阶思维能力的界定 |
1.2.2 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界定 |
1.2.3 数学项目化学习 |
1.2.4 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
1.2.5 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建议 |
1.3 提出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问题 |
1.3.1 提出背景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 章 理论基础 |
2.1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
2.2 加涅累积学习理论 |
第3 章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数学课程目标与要求 |
3.2 调查目的 |
3.3 初中数学教师调查问卷与学生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3.3.1 初中数学教师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3.3.2 初中生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第4 章 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探讨 |
4.1 对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解与观点 |
4.2 从三个维度探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
4.2.1 遵循数学学科核心知识 |
4.2.2 设计有效的驱动性问题 |
4.2.3 实践和成果展示全程评价 |
4.3 基于培养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数学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思考 |
4.3.1 要注重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
4.3.2 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
4.3.3 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 |
4.3.4 要高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
4.4 数学课堂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实施建议 |
4.4.1 以概念性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调节器 |
4.4.2 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不可分割 |
4.4.3 教学评价应该是发展性的 |
4.4.4 注意学习中的个别差异 |
4.4.5 注重教学四要素的相互合作 |
第5 章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及实践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工具 |
5.4 培养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案例 |
5.4.1 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一:《芳贺定理与折纸艺术》 |
5.4.2 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二:《利用45°及30°三角尺拼角》 |
5.4.3 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三:《拼图与乘法公式》 |
5.4.4 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四:《拼图与因式分解》 |
5.4.5 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五:《从折纸中探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
第6 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阶思维行为测评量规 |
附录C 项目化学习下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 |
附录D 高阶思维能力测试卷 |
附录E 学习效果问答卷 |
致谢 |
(5)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基于湘潭市某中学的调查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 |
1.3.2 测量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思维与数学思维 |
2.1.1 思维的概念与本质 |
2.1.2 数学思维的概念 |
2.2 创造性思维 |
2.2.1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
2.2.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
2.3 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
2.4 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
2.5 有关的理论基础 |
2.5.1 发现学习理论 |
2.5.2 吉尔福特的问题解决模型 |
第三章 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 |
3.1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
3.2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
3.3 数学思维定势 |
3.4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地位的实现 |
3.5 教师数学教学方法 |
3.6 教师的数学教育思想 |
第四章 教学对策和措施 |
4.1 合理导入,引发学生创造性的思考 |
4.2 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
4.3 增强思维专题训练,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 |
4.4 由概念图到思维导图,深化思维的创造性 |
4.5 追根溯源,促进知识再创造 |
4.6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思维创造性 |
第五章 实验调查 |
5.1 实验设计 |
5.1.1 实验方法 |
5.1.2 对象选取 |
5.1.3 变量分析 |
5.1.4 实验材料 |
5.1.5 实验时间 |
5.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1 前测 |
5.2.2 课堂教学实践 |
5.2.3 后测 |
5.3 分析与探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数学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 B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习惯调查 |
附录 C 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卷1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AB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初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江门市D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
1.1.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1.1.3 学校谋求改革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分层走班教学的研究 |
2.1.1 分层走班教学的发展历程 |
2.1.2 分层走班教学的推广模式 |
2.2 国内关于分层走班教学的研究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分层教学 |
3.1.2 走班制 |
3.1.3 分层走班教学 |
3.1.4 AB分层走班教学 |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3.2.2 因材施教理论 |
3.2.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3.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2.5 多元智能理论 |
3.3 分层走班教学的原则 |
3.4 本论文研究的具体理论依据 |
4 AB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实施概况 |
4.1 D中学实行分层走班教学的背景 |
4.2 D中学分层走班的学生和学科选择 |
4.3 学生分层的组织形式 |
4.4 数学课分层走班的实施情况 |
4.4.1 教学目标分层 |
4.4.2 施教分层 |
4.4.3 作业分层 |
4.4.4 评价分层 |
4.4.5 辅导分层 |
5 AB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初二数学教学应用的调查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对象 |
5.4 调查问卷 |
5.5 研究过程 |
5.6 走班前后数学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 |
5.7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8 研究结论 |
6 AB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初二数学教学应用的个案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3 研究对象 |
6.4 研究过程 |
6.5 访谈结果分析 |
6.5.1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6.5.2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6.5.3 家长访谈结果分析 |
6.6 研究结论 |
7 研究总结与结论 |
7.1 AB分层走班制的优势 |
7.1.1 数学学习总体成绩有显着提升 |
7.1.2 数学学习自信心有所增强 |
7.1.3 数学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
7.1.4 教师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
7.1.5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所提高 |
7.2 AB分层走班制存在的问题 |
7.2.1 部分学生和家长存在忧虑 |
7.2.2 学生分层选拔条件片面 |
7.2.3 差班学生心理自卑 |
7.2.4 差班课堂纪律难管理 |
7.2.5 A层与B层学生的差距加大 |
7.2.6 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大 |
8 启示与展望 |
8.1 启示 |
8.1.1 加大宣传力度,打消学生和家长的忧虑 |
8.1.2 注意分层的科学性 |
8.1.3 深化师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 |
8.1.4 加强对B层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 |
8.1.5 建立小组操行分制 |
8.1.6 多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
8.1.7 落实教研组备课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全级五次测试总体情况 |
附录2 数学分层走班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整合信息技术的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多元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生学习地位转变的需要 |
1.1.2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
1.1.3 数学多元表征研究发展的需要 |
1.1.4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从多元表征的视角构建数学教学理论框架 |
1.2.2 从多元表征的视角提供数学教学实践参照 |
1.2.3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融合多元表征理论于数学课堂教学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1.5 研究思路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数学多元表征理论研究现状 |
2.2 双重编码理论研究现状 |
2.3 理论研究综述 |
3 数学多元表征相关理论 |
3.1 数学多元表征及其学习 |
3.2 数学多元表征的相互转化 |
4 信息技术环境下融合多元表征理论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
4.1 教学过程设计 |
4.2 教学设计原则 |
4.3 融合多元表征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
4.3.1 新知授课的教学活动设计 |
4.3.2 问题探究课的教学活动设计 |
4.4 教学评价设计 |
5 数学多元表征理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一 |
5.1 绝对值方程的教学活动设计 |
5.1.1 教材分析 |
5.1.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5.1.3 教学任务分析与教学过程设计 |
5.1.4 信息技术环境下融合数学多元表征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
5.2 案例一的教学实验研究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设计 |
5.2.3 实验过程 |
5.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 数学多元表征理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二 |
6.1 动点求面积问题的教学活动设计 |
6.1.1 教材分析 |
6.1.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6.1.3 教学任务分析及教学过程设计 |
6.1.4 信息技术环境下融合数学多元表征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
6.2 案例二的实验研究 |
6.2.1 实验方法 |
6.2.2 实验设计 |
6.2.3 实验过程 |
6.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绝对值方程》测试卷 |
附录B《动点求面积》测试卷 |
附录C 访谈问题 |
附录D 数学多元表征对教师教学影响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研究 ——基于教学比赛录像和学校课堂教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提问 |
1.3.2 课堂提问 |
1.3.3 有效课堂提问 |
1.3.4 学习策略 |
1.4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思路及方法 |
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观察法 |
3.2.3 调查法 |
第4章 藏区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 |
4.1 藏区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现状 |
4.1.1 部分教师对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重视不足 |
4.1.2 教师未能充分探究数学的本质特征 |
4.1.3 部分教师对数学课堂提问的节奏把握不好 |
4.1.4 教师未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及探索过程 |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调查实施情况 |
4.2.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 影响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归因 |
4.3.1 学校对于教师的专业培训针对性不强 |
4.3.2 教师缺乏创造性与艺术性积累的习惯 |
第5章 藏区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 |
5.1 案例1—"整式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 |
5.2 案例2—"整式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 |
5.3 案例分析 |
5.4 案例3—"整式的乘法:幂的乘方" |
5.5 案例4—"整式的乘法:幂的乘方" |
5.6 案例分析 |
第6章 藏区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策略的理论依据及原则 |
6.1 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策略提出的理论依据 |
6.1.1 行为主义心理学 |
6.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6.1.3 支架理论 |
6.2 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策略提出的原则与功能 |
6.2.1 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策略提出的原则 |
6.2.2 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策略提出的功能 |
第7章 提高藏区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
7.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 |
7.2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
7.3 提高课堂提问质量应把握好"五个度" |
7.4 优化课堂提问方式 |
7.4.1 根据课堂提问的要求提升教师专业育人观 |
7.4.2 教师按照教学任务做好提问准备 |
7.4.3 教师将综合运用各种提问技巧 |
第8章 研究的结论及建议、思考 |
8.1 研究的结论及建议 |
8.2 思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9)强化数学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1 历史溯源 |
2.1.2 数学交流的内容、分类和策略 |
2.1.3 数学交流的现状 |
2.2 数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观 |
2.3.2 信息加工理论 |
2.3.3 教学交往观 |
2.3.4 有意义学习理论 |
2.3.5 网络教学下的思考 |
3 中学生数学听说读写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2 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
3.2.1 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情况 |
3.2.2 统计分析 |
4 强化数学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策略 |
4.1 数学学习中的“听” |
4.2 数学学习中的“说” |
4.3 数学学习中的“读” |
4.4 数学学习中的“写” |
5 教学模式及案例分析 |
5.1 教学案例的设计 |
5.2 效果分析 |
6 总结与思考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关于数学教师发展指导者的扎根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顾非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目标 |
1.1 教师发展指导者研究的背景与目标 |
1.1.1 我国教研指导的历史背景 |
1.1.2 研究的对象、主题与目标 |
1.2 引入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
1.2.1 临场经验的发现性分析 |
1.2.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简介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作为导引 |
2.1.1 以实践为基础的数学教师专业化理论 |
2.1.2 教师指导研究中的人境互动分析方法 |
2.2 扎根研究特质述评 |
2.2.1 保持客观立场的技术与策略 |
2.2.2 提升专业敏觉力的潜在资源 |
第3章 研究计划 |
3.1 扎根研究方法的探索 |
3.1.1 材料登录中关注经验追踪 |
3.1.2 概念架构中重视量化分析 |
3.1.3 理论抽象中注重实践循证 |
3.2 研究计划与进度表 |
3.2.1 计划与说明 |
3.2.2 研究进度表 |
第4章 直接经验的筛选与登录 |
4.1 经验描述与筛选 |
4.1.1 追踪青浦经验 |
4.1.2 扎根教师的内在需求 |
4.1.3 扎根教学的鲜活经验 |
4.1.4 扎根实际的行动反思 |
4.2 指导经验的概念化 |
4.2.1 原生态的教学经验 |
4.2.2 经验的概念化 |
4.2.3 明确数学教研指导作为主题 |
第5章 编码分析形成概念框架 |
5.1 概念基础与数据编码 |
5.1.1 教师知识结构的PCK与MKT理论 |
5.1.2 数学教师指导者的知识分类 |
5.1.3 专门的指导现场与数据编码 |
5.2 发现核心概念 |
5.2.1 行而知之的默会知识 |
5.2.2 实践知能概念及其下属的实务要素 |
5.2.3 编码分析的工具设计 |
5.2.4 最初的结论 |
第6章 理论抽象及其实践循证 |
6.1 文献导引的理性抽象 |
6.1.1 定锚实际的适度抽象 |
6.1.2 实务知识取向的指导者工作模型 |
6.1.3 行为技能取向的人际互动指导方式 |
6.2 循证性实践与理论精炼 |
6.2.1 初步结论必须经受量与质的反复检核 |
6.2.2 理论框架大致形成后的进一步精炼 |
第7章 变式特征与指导空间 |
7.1 中国经验:概念变式和过程变式 |
7.1.1 教研指导的变式特征 |
7.1.2 概念变式 |
7.1.3 提出过程变式 |
7.2 变式实验与核心关联 |
7.2.1 “潜在距离”实验 |
7.2.2 把握“核心关联”的两项显着效果 |
7.2.3 教学铺垫 |
7.3 理论诠释及指导空间 |
7.3.1 为了意义理解的学习 |
7.3.2 数学对象的两重性 |
7.3.3 拓展指导空间 |
第8章 实践性知识的核心类别 |
8.1 从前端分析到任务设计 |
8.1.1 “不掉链子” |
8.1.2 先易后难 |
8.1.3 现实到抽象 |
8.2 从过程测评到教学改进 |
8.2.1 意义的生成 |
8.2.2 调整台阶 |
8.2.3 目标为准 |
相关研究 数据·课例·建议 |
第9章 共享与建构的行为技能 |
9.1 公开自我与倾听、回应 |
9.1.1 公开自我 |
9.1.2 指导倾听技能 |
9.1.3 投入与回应 |
9.2 问题聚焦与反思、建构 |
9.2.1 聚焦与细化 |
9.2.2 记录反思过程 |
9.2.3 试着去“建构” |
案例选粹 做数·作图·建模 |
第10章 研究成果与方法论反思 |
10.1 主要成果与价值 |
10.1.1 环绕工作模型建构的理论成果 |
10.1.2 反复循证与改进的教学实践效果 |
10.1.3 关于研究方法的探索 |
10.1.4 研究的价值 |
10.2 观察依赖经历的利弊反思 |
10.2.1 观察是生命线 |
10.2.2 扎根研究没有终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根据数学教师发展指导预研究语境录像(2011年5月)编制的语义类属编码表 |
附录2 “青浦实验”有关数学教研指导专题内容(1977年11月至2016年3月)的年序目录表 |
鸣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有理数运算有技巧(初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数学符号意识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D]. 安平平.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D]. 王佩.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一数学学困生运算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D]. 黄鹤.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D]. 龙海蜀.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基于湘潭市某中学的调查与实验[D]. 黄爱诗.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AB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初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江门市D中学为例[D]. 肖敬.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整合信息技术的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多元表征研究[D]. 葛藤.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8]初中藏语数学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研究 ——基于教学比赛录像和学校课堂教学的分析[D]. 拉毛草. 西北民族大学, 2017(09)
- [9]强化数学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D]. 方静.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10]关于数学教师发展指导者的扎根理论研究[D]. 顾非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