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利水保专家——李靖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杨媛媛[1](2021)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文中认为在黄河水沙锐减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阐明黄河输沙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淤地坝作为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主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沙减蚀、调峰削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小流域、中尺度流域以及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3个尺度入手,基于统计分析、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淤地坝的拦沙滞洪作用,构建了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计算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流域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提出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淤地坝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的调控及其对径流侵蚀动力的分散消减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治理流域和未治理流域次洪水特征,发现淤地坝建设使流域水沙关系发生改变,在相同径流深条件下,治理流域的输沙模数小于未治理流域;淤地坝对降雨总量小型降雨事件的径流侵蚀动力消减作用强。基于无定河流域“7.26”特大暴雨调查结果分析,阐明了暴雨条件下淤地坝的重要拦沙作用,计算得到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共拦截泥沙71.43×04t,流域泥沙输移比降至0.16,淤地坝改变了流域原来的产输沙模式,显着降低了流域泥沙输移比。(2)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了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模型。在中尺度大理河流域,首先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权重系数对骨干坝的总淤积量进行了逐年还原,其次基于淤地坝的淤积效应系数确定坝系内的中、小型坝拦沙量。基于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特征。1954~2011年,大理河流域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0.12×108 t,其中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沙量分别为0.04×108 t和0.08×108t。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1-2001年的47.35%下降到2002~2011年31.19%。(3)解析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对黄河输沙量减少的贡献。1952~2011年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1.50×108t,累积拦沙量为68.63×108 t。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9~1998年的30.03%下降到1999~2011年19.9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大多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减少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1970~1979年。少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增加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2000~2009年。(4)预测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拦沙能力变化趋势,结合淤地坝建设潜力,提出了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当骨干坝的淤积库容达到总库容的70%~80%时,其拦沙效率降低。按80%总库容可拦沙计算,截止2011年底,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4847座骨干坝中,已有2466座骨干坝的拦沙效率降低。根据预测,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骨干坝在2030年有53.08%完全淤满,2040年有77.49%完全淤满。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建设潜力为13813座,淤地坝建设强度为35%,建设强度较高的流域有昕水河、县川河、佳芦河、朱家川、浑河、窟野河以及无定河等。提出了河口镇-潼关区间11个主要流域骨干坝未来建设建议,在选择适当时间节点推进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的同时,还需重点考虑淤地坝除险加固。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提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郑小路[3](2020)在《基于GeoWEPP的黄土高原水力侵蚀与固沟保塬工程互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固沟保塬”是新时期水土治理的重大工程。固沟保塬工程实施效果及其与水力侵蚀的互馈机制是目前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固沟保塬工程的不同模式,利用GeoWEPP模型,以杨家沟和董庄沟为模拟原型,进行了侵蚀产沙模拟,以期回答以上问题。研究结论如下:GeoWEPP模型在杨家沟和董庄沟流域适用性较好。基于气象实测资料,结合DEM、土地利用图以及土壤图,应用GeoWEPP模型进行侵蚀产沙模拟,以流域径流深为校正参量对模型进行参数校正。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均大于0.95,纳什系数均在0.90以上,说明模型在研究区域适用性较好。据GeoWEPP模拟结果,在次降雨条件下,固沟保塬工程对于小流域防治有明显的作用。共设置了三种情景:沟头填埋、坡改梯和淤地坝,以原始自然条件作为对照组。对情景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三种情景均具有减少径流和产沙的效果。在减少泥沙方面董庄沟与杨家沟结果一致,淤地坝>坡改梯>沟头填埋;在减少径流方面,董庄沟:淤地坝>沟头填埋>坡改梯,杨家沟:坡改梯>淤地坝>沟头填埋,原因可能在于杨家沟存在水保措施,植被覆盖率高达80%,董庄沟坡面为自然植被,大多为荒草或者裸地,因此董庄沟对拦截径流的效果远不如杨家沟。据GeoWEPP模拟结果,短时间内固沟保塬工程对水力侵蚀起积极防治作用,而在长时间尺度且工程缺乏后续维护的条件下,水力侵蚀加剧对固沟保塬工程造成破坏,两者相互作用,从而可能发展形成一条灾害链。经模拟工程后水流路径变化,发现固沟保塬工程会导致水流路径变多变短,例如沟头填埋工程后,产沙位置集中在填埋部位且呈短分叉型,水力侵蚀加剧导致分叉位置会重新发育为新的侵蚀沟,从而对沟头填埋工程造成破坏,引发更大地质灾害。建议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不能局限于一个沟头或者短期防护,要把眼光放在长时间尺度和大空间尺度上,同时要对径流路径改变后的位置进行重点防护,在塬面上汇集径流,修建蓄水池,进行梯级防护,减少直接进入沟底水量,从源头上降低水力侵蚀强度。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固沟保塬工程后续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连秋晗[4](2020)在《延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响应》文中指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近些年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急剧减少,众多学者为了厘清黄河水沙变化驱动因素,对黄河流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因此,关于如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径流泥沙变化的影响是明确未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方向。本文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研究区,收集并整理了延河流域甘谷驿水文控制站1956-2016年径流输沙序列实测资料以及四期土地利用数据(1990、2000、2005和2010年),采用时间序列法(M-K趋势检验、累积距平)、Pettitt突变法和双累积曲线法等分析研究延河流域近61年来径流输沙序列时空变化特征,并尝试辨明降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变化的贡献。同时,基于流域1990-2010年四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流域内构建SWAT模型,评价了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构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情景,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揭示了黄土高原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56-2016年延河流域甘谷驿水文控制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极显着减小趋势(p<0.01),减少速率分别为0.18亿m3/10a和0.10亿t/10a,1996年是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发生突变性减少的转折年。影响流域径流输沙显着减少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其中人类活动对径流和输沙锐减的贡献率分别为89.38%和83.16%。(2)基于延河流域DEM数据、气象水文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土壤数据,建立延河流域SWAT模型,并验证了SWAT模型在延河流域的适用性。利用甘谷驿水文站月径流泥沙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率定期(1961-1967年)和验证期(1968-1972年)径流、泥沙的纳什系数NS和决定系数R2均大于0.55,满足模型评价标准,能够较好地反映延河流域径流输沙逐月变化过程。(3)延河流域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趋势主要为耕地面积显着减少,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46.54%,草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25.08%和16.08%,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1.2倍。说明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明显改善了流域内生态环境,使流域内耕地显着减少,草地和林地面积显着增加。(4)基于1990、2000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SWAT模型模拟了延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径流输沙过程,定量计算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沙影响的强度和大小。与1990年(情景S1)相比,2000年(情景S2)和2010年(情景S3)的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导致流域内径流量分别减少了12.11%和23.68%,输沙量分别减少了21.46%和36.91%。
刘伟佳[5](2018)在《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情况下,人为活动对河湖的干扰日趋增多,水和利工程建设在发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如何认识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湖生态健康的影响,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引起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利工程建设避免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提供科技支撑,对实现水利工程兴利除害与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以赣江、抚河下游尾间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水沙情势、水环境、水生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方面展开,综合研究了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对赣抚尾闾流域水环境及水生态的影响,构建了该工程对流域水系健康状况影响的评价体系,提出河湖健康保护对策。本文得到以下成果:(1)阐述了赣抚尾闾流域水文特征变化过程,定量分析了流域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及枯期水位的变化规律。水文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抚河下游、清丰山溪径流量频率分析主要参数Cv分别为0.29、0.37、0.39,Cs/Cv值均为2.0,三河洪水发生遭遇的机率为26%;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956~1987年可以作为受人为影响较小的天然状态的水文情势,石上水文站的水文特征参数改变程度最为显着;枯期水位变化规律表明:赣江和抚河下游尾间近十年多年年均水位分别下降1.94m和1.49m,年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近年来实测大断面均出现了明显下切变化趋势。(2)阐明了水利水保工程使流域径流丰枯同步性增加,输沙量同步性减弱的作用机制。依据国家基本网点站水(位)文站实测长系列资料,分析了工程实施对赣抚尾间流域主要河流枯期水位、丰枯遭遇概率以及输沙变化的影响效应。枯期水位影响方面,工程实施后对尾闾河道枯水期水位抬升作用较为明显;通过计算李家渡和外洲水文站两个站点9种组合情况下的丰枯遭遇概率,表明工程实施将使得两站点间径流量的同步性增加,输沙量的同步性减弱;输沙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年期间,年累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对年输沙量减少的平均贡献率最大、年累积水保林面积的平均贡献率最小。2010~2016年期间,年降雨量对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最大,年累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次之,年累积沟坝地面积的平均贡献率最小。(3)阐明了赣抚尾间流域河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与变化规律。依据水质监测数据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尾间河流水质以Ⅳ类水为主,受到轻度污染,城区湖泊整体水质以劣V类为主,受到重度污染;时间上:河流水质呈逐年恶化的趋势,其季节变化表现为,丰水期优于平水期优于枯水期。湖泊水质季节变化表现为,平水期优于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空间上:河流水质表现为上游优于下游,北支最好,中支略差于北支,南支最差。湖泊水质表现为城中心区青山湖水质相对最好,近郊的艾溪湖居中,远郊的瑶湖最差;河流水体污染程度与径流量和水位呈极显着负相关趋势。(4)提出了基于水质目标和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方案。基于MIKE11构建的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主要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中支、南支、主支、青山湖、艾溪湖和瑶湖的部分指标为负值,需要采取有效的补水措施;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湖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计算成果表明:明确了调配范围、调配流量、调配水源和调配方式,年水环境承载力需调配水量约为4.05亿m3,确定水系连通工程实施能够有效改善赣抚尾间流域水系连通条件,明显改善南昌城区河湖水质。(5)解析了赣抚尾间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对该地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利用Hydrus-2D模拟了赣抚尾间流域河道渗漏对河床土体及地下水中水分溶质运移的影响,对TN为代表的非吸附性溶质模拟结果表明:河床分层土体内的TN含量,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达到与上覆水体内相同含量,并通过土壤毛细管运移至地下水中,影响地下水水质;TP等吸附性溶质,主要累积在河床土体表层1m的范围内,模拟时间越长累积量越大;尾间河道距表层1m范围土体内对TP的环境承载能力为280mg/m3,地下水对TN的承载极限为20mg/L。(6)构建了赣抚尾间流域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对河湖生态健康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湖健康保护对策。选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功能四个指标为目标层一级指标,构建AHP-FCE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一级指标权重大小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功能,工程实施对流域河湖水资源的影响最大。评估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控制河段健康综合状况得分4.0206,健康状况“健康”;系统分析河流陆生生态、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敏感区对综合整治工程的响应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总体以有利影响为主;提出基于河湖健康的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张晓婷[6](2018)在《基于径流小区数据的黄土高原典型区不同草地盖度的减沙效益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因此也是我国水土保持研究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植被覆盖的减沙效益也是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黄土高原地域辽阔,侵蚀多集中于一场或几场暴雨,因此,关于植被措施减沙效益的研究多以次降雨或人工降雨为主,且多以单个站点为主,因此,目前区域尺度上天然降雨条件下植被措施减沙效益的定量研究还较为缺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黄土高原植被减沙效益的准确认知。C因子是指有植被覆盖地的土壤流失量与相同条件下无植被覆盖地的土壤流失量的比值,其值介于0~1之间。C值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植被盖度下减沙效益的大小。本研究收集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林草小区的基础资料,建立了黄土高原小区资料数据库,并最终遴选了观测全面、管理规范、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皇甫川、南小河沟、陕西安塞三个地区的四组草地小区数据,在此基础上模拟提出了黄土高原草地盖度与C值的关系式,如下:C=-0.337ln(v)+1.5412式中,C为植被作用系数,无量纲;v为草地植被盖度(%)得到盖度与C值函数关系后,进行分析验证。可以发现,一方面,本研究所得到的盖度与C值的曲线与众研究成果相比,和江忠善、焦菊英、熊运阜、刘斌的曲线基本吻合;另一方面,本研究得到的C值和黄土高原其他典型区离石、天水、安塞其他径流小区多年降雨数据得到的C值也基本吻合。因此,本研究得到的关于草地盖度和C值的计算结果准确率较高,适用性更广。该研究结果对于预测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量、评价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成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波[7](2017)在《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梯田建设对于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区域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治理区域水土流失以及促进生态建设、保持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报告》、《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和甘肃省水土保持年报等相关统计资料,采用专家咨询、实地调查、现有成果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梯田建设现状及梯田现有技术指标分析、梯田类型区划分、标准化梯田技术指标研究、标准化梯田建设及管理技术研究、标准化梯田建设试验示范及效益评价、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期望为甘肃省高标准梯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定量分析了甘肃省及其各地(州)市的梯田、耕地资源量,探讨了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在对省内梯田实地勘测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相关自然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对甘肃省梯田类型进行了 区划分,分析了黄土区和土石山区两个一级区和六个二级区的梯田建设现状及技术指标。(3)系统提出了标准化梯田的概念及主要控制因素,规范了标准化梯田的田块、田片、田区三级系统及标准化设计标准,明确了低标准梯田的判别标准和标准化梯田质量评定程序及评定方法,提出了适合甘肃省黄土区、土石山区的标准化梯田设计规范、设计指标体系、建设标准、施工规程、质量评定和生产管理等技术体系。(4)合理确定了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坡耕地和低标准梯田改造目标,试验示范了低标准梯田和坡耕地田面改造技术、田埂改造技术、土壤培肥技术、梯田路网密度改造技术、排水系统改造技术、集水设施优化技术。(5)根据示范点标准化梯田建设的经济性分析结果,量化评价了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标准化梯田的保水保土效益、抗旱抗灾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了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呼吸特征,梯田土壤呼吸速率与坡耕地相比高出17.6%;但梯田和坡耕地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因素不同,坡耕地主要受到PH、全氮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梯田土壤呼吸速率影响因素则更复杂;5cm 土壤温度能较好的解释梯田和坡耕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6)根据甘肃省水利普查资料,统计分析了甘肃省一、二级梯田类型区的现有坡耕地资源量和低标准梯田与标准化梯田面积,提出了甘肃省各梯田类型区建设标准化梯田的潜力。
王燕[8](2017)在《不同水土保持工程下山洪预报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降雨条件、前期土壤含水量情况、流域下垫面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山洪灾害事件常常发生,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如何把握洪水变化规律,科学合理地建立最优预报模型,准确实时地进行预报,减少山洪灾害发生,成为水文学者认真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长治市绛河北张店典型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北张店流域12个雨量站(里庄,中村,西上村,八泉,北张店,崔家庄,下安庄,吴而,郭家庄,王家湾,南坡,芳草沟)、1个水文站(北张店)19642016年的资料,分析流域洪水特性以及不同年代洪水变化规律,在分析的同时应该结合其下垫面条件。选择洪水预报方案构建预报模型,对参数进行率定、优化、敏感性分析,一部分洪水用于水文模型模拟,一部分场次洪水进行模型验证。对不同水土保持活动下产汇流参数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各种水土保持方案下产汇流的相关参数。分析了不同水保措施对产汇流影响,并对模型所选参数的取值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北张店流域洪水特性分析。对北张店水文站64场洪水年最大洪峰流量进行频率分析,将洪水分为大、中、小3类。分析洪峰流量年际变化,洪峰流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大洪水主要发生在60年代,中洪水在70年代发生频率最大,为33.3%。从80年代后,小洪水发生场次逐渐增加,发生的频率可达94.4%。分析洪峰流量年内变化,小洪水主要产生于78月,中洪水主要产生于7月,大洪水主要产生于6、7、8月。实施水保措施后,洪水洪量和洪峰流量衰减幅度分别为10.7%42.7%和19.3%75.9%,滞时衰减幅度达100%。可知水保措施对削减洪量和洪峰流量及延长滞时有显着效果。(2)北张店流域HEC-HMS模型构建。根据北张店降雨径流资料,建立流域产汇流模型。根据模型原理在该流域构建了HEC-HMS模型,产流模式采用SCS曲线法(SCS Curve Number),坡面汇流采用SCS单位线法(SCS unit hydrograph),基流模块计算采用指数消退法(Exponential recession),河道汇流模块采用马斯京根法(Muskingum)。科学合理的构建适合于北张店流域的水文模型为洪水预报奠定基础。(3)北张店流域洪水预报实例分析。在19642016年期间,利用目标函数法和人工试错法结合对20场洪水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利用内尔德米德算法优化参数,采用扰动分析方法对其敏感性具体分析,对44场洪水进行验证模拟。根据模型敏感性参数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径流曲线数CN、滞时Lag Time。CN与洪峰流量、洪量呈正相关关系。验证期模拟洪水合格率为77.3%,预报结果达到乙级标准,对研究区未来洪水预报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4)北张店流域不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模型参数影响研究。对不同水土保持活动下产汇流参数进行研究,不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下产汇流进行计算分析,并对特定水保措施下模型所选参数的取值进行分析。从水保措施对模型参数的影响上来看,采取鱼鳞坑水保措施后,子流域鱼鳞坑面积增加15%,CN减小3.75%,产流能力下降;当谷坊增加15座时,汇流时间增加,Lag Time将延长9%。从而延缓了河道汇流过程。
彭芳[9](2017)在《北方土石山区典型水保措施生态效应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严重,侵蚀面积大,土壤贫瘠,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内人均GDP占有率低,贫困较为严重。随着国家对扶贫政策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力投入,水土流失的治理情况备受大家关注。通过改善区域内土壤状况,提高土地生产力,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计良策。治理山区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手段则是通过对典型水保措施生态效应的评价,筛选和制定出区域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配置方案,因地制宜,发挥水保措施的最大效益,保持水土。坡耕地和坡林地是北方土石山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之一。目前,水保措施生态效应的研究主要通过卫星遥感获取数据进行的大尺度研究,考虑坡林地的地上枝繁叶茂,地下光秃秃现象导致卫星图片显示和实地植被覆盖情况的差异。利用坡面径流场对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效应的小尺度研究可以弥补这样的不足。因此,本文研究主要是通过收集大量北方土石山区典型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减流效应的资料,在坡面尺度上,基于此研究资料,采用坡度、坡长校正公式标准化数据,确定标准小区(Unit Plot)的方法,对北方土石山区的典型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横向比较,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北方土石山区的典型工程措施中,常使用鱼鳞坑和石坎梯田来进行减沙减流,减沙减流效应显示结果为鱼鳞坑>石坎梯田;北方土石山区的典型林草措施中,结果显示葛藤、胡枝子、桑树对减沙减水都具有很好的作用,此外,葛藤具有固氮作用是土石山区的水保先锋树种,具有改良土壤的效应;北方土石山区的典型耕作措施中,等高耕作中的横坡垄作保水保土效应>顺坡垄作。
王明玉[10](2016)在《基于生态耗水中小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文中认为为兼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控制和供水安全,需寻找节水、高效的侵蚀治理模式,需定量区分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对小域径流和产沙的影响,尤其在小流域尺度,从而为指导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持。为此,利用甘肃平凉纸坊沟小流域1955-2003年的治理措施与年降水量、径流深、产沙模数等监测数据开展研究。将小流域治理进程划分出1955-1964、1965-1976、1977-1985、1986-2003年4个治理年段,其中前3个年段以修建淤地坝和梯田等工程措施为主,在第4年段开始注重林草恢复。区分了人类活动和降水变化对年径流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年降水-年径流、年径流-年产沙模数的关系及其变化,建立了年径流系数和年产沙模数随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多元线性关系,定量评价了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对小流域年径流深和年产沙模数的影响和其水土保持减沙生态用水效率。研究表明:在1955-2003年间,年降水虽无明显变化,但年径流却显着减少,从20世纪50年代的59.1 mm降到21世纪初的12.2 mm,降幅达72.4%。以1955-1964年段为基准期,估算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和降水变化对年径流变化的贡献,表明除干旱年段的降水对年径流减少贡献明显外,其它年段的径流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且其绝对贡献量呈逐渐增大趋势。在1955-2003年,随水土保持治理等人类活动加强,小流域年径流深显着减少,年产沙模数也明显减少。与基准年段(1955-1964年)相比,小流域治理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逐渐降低,这可从降水产流能力和径流拦蓄能力两方面解释。降水产流能力在第2、3年段因植被破坏而提高,在第4年段因植被恢复而大幅降低;因工程治理而增加的径流拦蓄能力随淤地坝建设和梯田的建设与功能退化经历了“增加-降低-消失”的变化。为排除年径流量变化的干扰,按年段分析了产沙模数与年径流深的关系。在前3个年段,产沙模数与年径流深的相关性及单位径流深的产沙量变化不大,表明工程治理虽减少径流却未明显降低径流的产沙能力;但第4年段的林草面积增加使径流的产沙能力下降很大。拟合了小流域年径流深随年降水量和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年产沙模数随年径流深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明林地和梯坝地消减年径流深,其中林地消减强度为梯坝地1.48倍;径流主要来自草地与坡耕地和其他2个地类,其中草地径流率是坡耕地和其它的1.8倍。林地和草地具降低产沙模数的作用,其中林地作用强度是草地2.5倍;产沙来自梯坝地与坡耕地和其它这2个地类,尤其梯坝地贡献高出坡耕地和其它达一倍。将流域面积10%的坡耕地和其他地类转为林地、草地、梯坝地后,年径流变化分别为-9.6、+4.2、-8.1 mm,产沙模数变化分别为-6367.0、-2532.4、+300.5t/km2/a。植被措施的治理效果寿命长于工程措施。林地减沙效果好,但耗水最多,虽然其生态用水的减沙效率最高;草地减沙效果和用水效率虽低于林地,却能促进或维持小流域产流;梯坝地减少径流作用稍低于林地,其泥沙影响主要为拦截泥沙而不是降低侵蚀产沙,但其拦沙能力会随库容淤积及梯田损毁而逐渐降低甚至丧失,且用水效率最低。综合来看,干旱缺水地区要满足节水、高效的水土保持治理要求,应尽可能多恢复草地覆盖,既能持久减沙,又能增加或维持产流,且生态用水减沙效率较高。
二、水利水保专家——李靖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利水保专家——李靖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河水沙变化 |
1.2.2 黄河中游区生态建设及其水沙效应 |
1.2.3 淤地坝减水减沙效益 |
1.2.4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管理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 |
2.1.2 大理河流域 |
2.1.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场次洪水 |
2.2.2 侵蚀性降雨量及径流泥沙 |
2.2.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2.2.4 梯田 |
2.2.5 淤地坝 |
2.3 本章小结 |
3.淤地坝建设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影响 |
3.1 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变化 |
3.1.1 径流过程 |
3.1.2 输沙过程 |
3.2 淤地坝对流域水沙关系影响 |
3.2.1 径流输沙相关性分析 |
3.2.2 径流输沙差异性分析 |
3.2.3 水沙关系变化 |
3.3 淤地坝对不同降雨类型的水沙过程影响 |
3.4 淤地坝对小流域泥沙输移比影响 |
3.4.1 典型暴雨下淤地坝拦沙特征 |
3.4.2 淤地坝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及淤地坝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1 大理河水沙变化特征 |
4.1.1 侵蚀性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 |
4.1.2 水沙关系变化对输沙量影响 |
4.2 大理河流域骨干坝时空分布 |
4.2.1 建坝历程 |
4.2.2 骨干坝空间分布特征 |
4.3 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与验证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验证 |
4.4 淤地坝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4.1 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变化特征 |
4.4.2 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 |
4.4.3 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贡献率研究 |
5.1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水沙变化 |
5.1.1 黄河干流 |
5.1.2 主要支流 |
5.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时空分布 |
5.2.1 骨干坝建坝历程 |
5.2.2 骨干坝空间分布 |
5.2.3 主要流域骨干坝淤积特征 |
5.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变化特征 |
5.3.1 淤地坝拦沙量计算及验证 |
5.3.2 骨干坝与中小型坝拦沙量占比变化 |
5.3.3 主要地貌区淤地坝拦沙特征 |
5.4 淤地坝拦沙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5.4.1 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贡献率 |
5.4.2 主要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变化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6.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
6.1 骨干坝拦沙能力预测 |
6.1.1 河口镇-潼关区间 |
6.1.2 主要流域 |
6.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潜力 |
6.2.1 淤地坝建设适宜区识别 |
6.2.2 淤地坝建设潜力 |
6.3 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GeoWEPP的黄土高原水力侵蚀与固沟保塬工程互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
1.2.1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现状 |
1.2.2 模型评价 |
1.2.3 模型存在的问题 |
1.3 黄土高原固沟保塬工程进展情况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土壤植被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1.1 地形数据 |
3.1.2 土地利用 |
3.1.3 土壤数据 |
3.1.4 气候数据 |
3.2 固沟保塬工程与水力侵蚀特征研究 |
3.3 固沟保塬工程情景设置 |
3.3.1 沟头填埋情景设置 |
3.3.2 坡改梯田情景设置 |
3.3.3 淤地坝情景设置 |
3.4 GEOWEPP模型参数校正 |
3.5 情景模拟 |
第四章 固沟保塬工程治理模式研究 |
4.1 固沟保塬工程治理分区 |
4.2 治理模式 |
4.3 治理方案 |
4.4 存在的问题 |
4.5 小结 |
第五章GEOWEPP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
5.1 GEOWEPP模型简介 |
5.1.1 模型发展概况 |
5.1.2 模型技术框架 |
5.2 GEOWEPP模型适用性研究 |
5.2.1 CLIGEN生成气候数据的精度分析 |
5.2.2 GeoWEPP模型对流域径流的模拟精度评价 |
5.3 小结 |
第六章基于GEOWEPP模型的固沟保塬工程与水力侵蚀互馈机制研究 |
6.1 沟头填埋情景下小流域侵蚀产沙模拟 |
6.2 坡改梯田情景下小流域侵蚀产沙模拟 |
6.3 淤地坝情景下小流域侵蚀产沙模拟 |
6.4 固沟保塬工程与水力侵蚀互馈机制研究 |
6.4.1 固沟保塬工程对水力侵蚀防治研究 |
6.4.2 水力侵蚀对固沟保塬工程影响研究 |
6.5 小结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延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河流域水沙变化研究进展 |
1.2.2 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 |
1.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 |
1.2.4 SWAT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1.5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趋势检验 |
2.2.2 突变检验 |
2.2.3 双累积曲线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
3.1.1 流域水沙年际变化特征 |
3.1.2 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跃变年份 |
3.1.3 流域水沙阶段性变化特征 |
3.2 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影响的量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WAT模型的延河流域水沙模拟 |
4.1 SWAT模型结构与模拟原理 |
4.1.1 SWAT模型介绍 |
4.1.2 SWAT模型结构 |
4.1.3 SWAT模型模拟原理 |
4.2 SWAT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4.2.1 数字高程模型(DEM) |
4.2.2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
4.2.3 土壤数据库 |
4.2.4 气象数据库 |
4.2.5 划分子流域及水文响应单元 |
4.3 模型参数的率定及敏感性分析 |
4.4 模型的评价标准 |
4.5 延河流域水沙模拟结果及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延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沙影响分析 |
5.1 流域下垫面变化过程分析 |
5.2 不同年代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5.3 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分析 |
5.4 土地利用变化对延河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利工程对水文水沙情势影响研究 |
1.2.2 水利工程对水环境承载力影响研究 |
1.2.3 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
1.2.4 水利工程控制流域河湖健康影响评价研究 |
1.2.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0 地理位置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水文气象 |
2.1.3 地质概况 |
2.1.4 河流水系 |
2.2 河流水生态环境概况 |
2.2.1 河流水质 |
2.2.2 河流底质环境 |
2.2.3 水生生态 |
2.2.4 陆地生态 |
2.2.5 河流生态系统主要环境问题 |
2.3 流域水质监测试验设计及方法 |
2.3.1 监测点设置 |
2.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3 水质评价方法 |
2.3.4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2.3.5 水环境承载力补偿分析计算方法 |
2.4 地下水中溶质运移规律研究试验设计及方法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设计与系统 |
2.4.3 试验方法和过程 |
2.4.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 赣抚尾闾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
3.1 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
3.1.1 流域水文站点分布 |
3.1.2 主要测站径流特征 |
3.1.3 流域洪水特征 |
3.2 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3.2.1 突变点分析 |
3.2.2 水文参数变化分析 |
3.3 赣抚尾闾枯水期水位变化分析 |
3.3.1 赣江下游尾闾枯期水位 |
3.3.2 抚河下游尾闾枯期水位 |
3.3.3 枯期水位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水利水保工程对流域水沙情势的影响 |
4.1 赣抚尾闾水系综合整治规划 |
4.2 工程建设对赣抚尾闾枯水期水文情势的影响 |
4.2.1 对赣江尾闾枯水期水文情势的影响 |
4.2.2 对抚河尾闾枯水期水文情势的影响 |
4.3 水利工程对赣抚尾闾流域丰枯遭遇影响分析 |
4.3.1 丰枯划分标准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联合分布参数估计 |
4.3.4 最优Copula选择 |
4.3.5 丰枯遭遇概率计算 |
4.4 水保工程对赣抚尾闾流域水沙变化影响分析 |
4.4.1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
4.4.2 赣抚尾闾流域输沙变化的单、多因素影响分析 |
4.4.3 赣抚尾闾流域输沙变化的影响因素贡献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赣抚尾闾流域水质时空变化评价 |
5.1 水质评价结果 |
5.1.1 河流水质评价结果 |
5.1.2 湖泊水质评价结果 |
5.2 时间变化特征 |
5.2.1 河流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
5.2.2 湖泊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
5.3 空间变化特征 |
5.3.1 河流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
5.3.2 湖泊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
5.4 水质变化趋势 |
5.5 水量-水位-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
5.5.1 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
5.5.2 流量-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
5.5.3 水位-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湖水环境承载力及其水量调配分析 |
6.1 模型验证与率定 |
6.1.1 水质模型构建 |
6.1.2 模型参数及率定 |
6.1.3 模型验证 |
6.2 基于水质目标的河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计算 |
6.2.1 计算方法 |
6.2.2 结果分析 |
6.3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水量调配分析 |
6.3.1 水量调配范围及分析方法 |
6.3.2 主要湖泊水量调配需水量分析 |
6.3.3 其他河湖沟渠水量调配需水量分析 |
6.3.4 水量调配总需水量及补水方式 |
6.4 基于水质目标的水量调配平衡分析 |
6.4.1 赣抚平原可供调出水量分析 |
6.4.2 赣江可供调出水量分析 |
6.5 水量调配方式及其优化 |
6.6 本章小结 |
7 赣抚尾闾水系综合整治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7.1 河床分层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
7.1.1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上升毛管水运动特性的影响 |
7.1.2 地下水埋深对水分溶质运动特性的影响 |
7.2 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分层土壤水分溶质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 |
7.2.1 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
7.2.2 地下水埋深影响下分层土壤水分溶质分布模拟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7.3 尾闾环境变化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模拟预测 |
7.3.1 河道渗漏数值模型建立 |
7.3.2 尾闾河道水位变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模拟预测 |
7.3.3 尾闾河道水位水质变化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承载能力影响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下河湖健康评价及保护对策 |
8.1 河湖健康评价 |
8.1.1 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2 AHP-FCE模型的构建及评价程序 |
8.1.3 AHP-FCE模型在赣抚尾闾河湖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
8.1.4 赣抚尾闾流域河湖健康评价分布 |
8.2 河湖生态环境对综合整治工程的响应 |
8.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8.2.2 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分析 |
8.3 基于河湖健康的的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
8.3.1 水环境保护 |
8.3.2 生态环境保护 |
8.3.3 生态敏感区保护对策与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径流小区数据的黄土高原典型区不同草地盖度的减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C因子的研究过程 |
1.2.2 黄土高原C因子研究现状 |
1.2.2.1 天然降雨下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径流产沙的关系研究 |
1.2.2.2 人工降雨条件下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产沙关系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2 数据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的收集 |
2.3.2 数据筛选 |
2.3.2.1 筛选原则 |
2.3.2.2 筛选过程和结果 |
2.3.3 数据分析方法 |
2.3.3.1 数据修正方法 |
2.3.3.2 C因子的计算方法 |
2.3.3.3 不同来源C值的比较 |
2.4 技术路线 |
3 黄土高原典型区不同草地盖度与C因子的关系 |
3.1 皇甫川径流小区C因子的确定 |
3.1.1 皇甫川7°小区不同盖度的C因子确定 |
3.1.2 皇甫川试验场小区不同盖度的C因子确定 |
3.2 南小河沟径流小区C因子的确定 |
3.3 安塞县径流小区C因子的确定 |
3.4 黄土高原典型区不同草地盖度对应C因子的确定 |
4 以往研究中不同盖度与C值的关系 |
4.1 对以往研究结果C值的确定 |
4.1.1 以往研究中给出公式的C值计算 |
4.1.2 对刘斌研究结果的C值计算 |
4.1.3 对熊运阜研究结果的C值计算 |
4.1.4 对焦菊英研究结果的C值计算 |
4.2 已有研究与本研究中C值的对比分析 |
5 多年降雨数据对本研究的验证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7)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坡改梯的研究现状 |
1.2.2 坡改梯的稳定性分析 |
1.2.3 坡改梯的生态效益研究 |
1.2.4 梯田的优化设计研究 |
1.2.5 甘肃省梯田建设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甘肃省梯田建设基本情况 |
2.1 甘肃省基本情况 |
2.2 甘肃省水土流失与耕地利用现状 |
2.3 梯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2.4 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 |
2.4.1 甘肃省梯田建设历程 |
2.4.2 甘肃省梯田建设理念与做法 |
2.4.3 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 |
2.4.4 甘肃省梯田建设存在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甘肃省梯田类型区划分及各分区梯田建设现状 |
3.1 梯田类型区划分 |
3.1.1 划分原则 |
3.1.2 划分结果 |
3.2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概况及其梯田建设现状 |
3.2.1 黄土区 |
3.2.2 土石山区 |
3.3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耕地与梯田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技术指标研究 |
4.1 标准化梯田建设标准与特征 |
4.1.1 标准化梯田建设标准 |
4.1.2 标准化梯田特征 |
4.2 低标准化梯田判别标准与特征 |
4.2.1 低标准梯田概念 |
4.2.2 低标准梯田判别指标及特征 |
4.3 梯田工程三级系统构成及标准化设计标准 |
4.3.1 梯田工程三级系统构成 |
4.3.2 标准化梯田设计标准 |
4.4 标准化梯田的质量评定 |
4.4.1 质量要求 |
4.4.2 质量测定 |
4.4.3 质量评定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
5.1 黄土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
5.1.1 标准化梯田设计技术 |
5.1.2 田面宽度建设技术 |
5.1.3 田块建设技术 |
5.1.4 田埂建设技术 |
5.1.5 田坎建设技术 |
5.1.6 标准化梯田施工技术 |
5.1.7 配套工程建设技术 |
5.1.8 标准化梯田生产管理技术 |
5.2 土石山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技术 |
5.2.1 标准化梯田设计技术 |
5.2.2 标准化梯田施工技术 |
5.2.3 梯田配套工程建设技术 |
5.3 低标准梯田标准化改造技术 |
5.3.1 田块改造 |
5.3.2 埂坎改造 |
5.3.3 田区改造 |
5.3.4 道路改造 |
5.3.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示范点建设及效益评价 |
6.1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选择 |
6.2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建设及效益评价 |
6.2.1 平凉市崆峒区火龙沟小流域 |
6.2.2 清水县任家后沟小流域 |
6.2.3 徽县滩店小流域 |
6.3 标准化梯田示范点效益综合分析与评价 |
6.4 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坡耕地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
6.4.1 土壤呼吸 |
6.4.2 材料与方法 |
6.4.3 结果与讨论 |
6.4.4 本节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7 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分析 |
7.1 黄土区标准化梯田建设潜力分析 |
7.2 土石山区标准化梯田潜力研究 |
7.3 甘肃省不同梯田类型区梯田建设潜力研究 |
7.4 甘肃省梯田标准化建设潜力总体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不同水土保持工程下山洪预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山洪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
1.2.2 产汇流理论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张店流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气象特征 |
2.3 水文特征 |
2.4 数据资料 |
2.5 社会经济 |
第三章 北张店流域洪水特性分析 |
3.1 北张店流域水保措施 |
3.2 洪水特性分析 |
3.2.1 洪峰年际变化趋势 |
3.2.2 洪水频次变化特征 |
3.3 洪水变化规律分析 |
3.3.1 不同年代洪水规律分析 |
3.3.2 不同量级雨量对应的洪水规律分析 |
3.3.3 不同降雨强度对应的洪水规律分析 |
3.3.4 同一年代不同类型洪水变化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张店流域HEC-HMS模型构建 |
4.1 HEC水文模型简介 |
4.1.1 HEC-HMS水文模型概述 |
4.1.2 HEC-HMS水文模型计算模块 |
4.1.3 HEC-DSS和HEC-GeoHMS数据管理模型 |
4.2 基于DEM的数字流域构建 |
4.2.1 DEM数据前期处理 |
4.2.2 水流方向分析 |
4.2.3 汇流累积量计算 |
4.2.4 河网水系的生成及提取 |
4.2.5 子流域划分 |
第五章 北张店流域洪水预报实例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参数分析 |
5.1.1 模型建立 |
5.1.2 参数率定方法 |
5.2 模型洪水模拟精度评价方法 |
5.3 模型率定期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
5.4.1 敏感性分析方法介绍 |
5.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5 模型验证期模拟结果与分析 |
5.5.1 大洪水参数优化结果与模拟结果 |
5.5.2 中洪水参数优化结果与模拟结果 |
5.5.3 小洪水参数优化结果与模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张店流域不同水保措施对洪水预报模型参数影响研究 |
6.1 研究区土地利用及土壤类型 |
6.1.1 土地利用 |
6.1.2 归一化植被指数 |
6.1.3 土壤类型 |
6.2 不同水保措施对产汇流参数的影响 |
6.2.1 不同时期水保措施下产汇流参数变化 |
6.2.2 不同子流域水保措施下产汇流参数变化 |
6.3 水保特征值与模型参数相关关系 |
6.3.1 水保措施对CN值的影响 |
6.3.2 水保措施对汇流参数滞时Lag Time值的影响 |
6.4 不同水保措施对洪水过程的影响 |
6.5 HEC-HMS模型参数在不同水保措施条件下的取值 |
6.5.1 模型参数与水保措施关系 |
6.5.2 水保措施下模型参数取值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一、学术论文 |
二、主要科研项目 |
(9)北方土石山区典型水保措施生态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内外水土流失影响及其防治研究 |
1.2.2 国内外典型水土保持措施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 |
2.1 水土保持研究 |
2.2 水土保持措施的研究 |
2.2.1 北方土石山区坡耕地的水保措施 |
2.2.2 北方土石山区坡林地的水保措施 |
2.2.3 北方土石山区生产建设项目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条件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4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概述 |
4.1 海河流域水土流失 |
4.2 淮河流域水土流失 |
4.2.1 水土流失现状 |
4.2.2 水土流失成因 |
4.2.3 水土流失危害 |
5 生态效应评价 |
5.1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5.1.1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
5.1.2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
5.1.3 生态效应评价数据来源及其标准化 |
5.2 典型水保措施生态效应评价 |
5.2.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生态效应评价 |
5.2.2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生态效应评价 |
5.2.3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生态效应评价 |
5.2.4 多类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效应评价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 |
第二导师 |
致谢 |
(10)基于生态耗水中小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气象因素和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与侵蚀产沙的影响 |
1.3.2 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与输沙的影响 |
1.3.3 人类活动对水沙影响评价方法 |
1.4 研究进展总结和未来研究需求 |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 |
2.1.3 土壤 |
2.1.4 植被种类及分布状况 |
2.1.5 流域水系 |
2.1.6 社会经济情况 |
2.2 研究区治理情况 |
2.2.1 治理阶段 |
2.2.2 治理程度及效果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3.2 研究方法 |
3 小流域水沙变化初析 |
3.1 年降水变化分析 |
3.1.1 降水的年际变化 |
3.1.2 降水的年内分配特征 |
3.1.3 降水变化的趋势性检验 |
3.2 年径流变化分析 |
3.2.1 年径流的年际变化 |
3.2.2 年径流的年内变化 |
3.2.3 年径流变化的趋势性检验 |
3.2.4 年径流系数的变化 |
3.3 年输沙模数变化分析 |
3.3.1 年输沙模数年际变化 |
3.3.2 年输沙模数年内变化 |
3.3.3 年输沙模数变化的趋势性检验 |
3.4 小结 |
4 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的影响 |
4.1 年降水量变化对年径流深的影响 |
4.2 人类活动和降水变化对径流变化贡献的定量区分 |
4.2.1 降水-径流系数的关系演变 |
4.2.2 年降水-年径流深的关系演变 |
4.3 径流变化中人类活动和降水变化贡献的区分 |
4.4 小结 |
5 土地利用结构对年径流和产沙的影响 |
5.1 小流域径流中泥沙含量的变化 |
5.2 基于RUSLE的纸坊沟土壤侵蚀变化分析 |
5.2.1 RUSLE各指标变化情况 |
5.2.2 土壤侵蚀强度面积变化 |
5.3 年径流深与年泥沙模数的关系演变 |
5.4 水保措施对径流与泥沙影响 |
5.4.1 水保措施对年径流的影响 |
5.4.2 水保措施对产沙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6 制定节水高效的小流域治理优化方案 |
6.1 小流域综合治理情景制定 |
6.2 小流域不同治理情景水沙响应 |
6.2.1 坡耕地转换为林地 |
6.2.2 坡耕地转换为草地 |
6.3 小流域治理优化方案的制定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主要结论 |
7.4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水利水保专家——李靖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D]. 杨媛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基于GeoWEPP的黄土高原水力侵蚀与固沟保塬工程互馈机制研究[D]. 郑小路. 长安大学, 2020(06)
- [4]延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响应[D]. 连秋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赣抚尾闾水系统合整治对水沙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 刘伟佳.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6]基于径流小区数据的黄土高原典型区不同草地盖度的减沙效益研究[D]. 张晓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甘肃省标准化梯田建设综合技术研究[D]. 周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8]不同水土保持工程下山洪预报模型研究[D]. 王燕.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2)
- [9]北方土石山区典型水保措施生态效应评价[D]. 彭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基于生态耗水中小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响应[D]. 王明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