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武纪和奥陶纪几种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罗茂,龚一鸣,张立军,殷亚飞[1](2021)在《遗迹化石:探索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载体》文中研究表明遗迹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在沉积物表面和内部所留下的生命活动记录。遗迹化石不仅与生物种类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还受到环境因子和沉积介质的影响和控制。地质地史时期的软躯体生物很难保存为化石,而它们生命活动的行为习性都烙印在了遗迹化石里。因此,遗迹化石成为探索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载体,在重建古环境和古生态、探索早期生命演化和理解重大地质转折期底栖生态系对极端环境事件的响应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近年来这三大方向遗迹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来遗迹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璠[2](2021)在《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软舌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生代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最早发育矿化壳体的后生动物之一,软舌螺在寒武纪地层中化石数量丰富,多样性极高,是寒武纪大爆发和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的绝佳例证。自发现之初至今,软舌螺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疑难动物,早期研究局限于以小壳形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多数保存破碎。目前根据口盖的形态和附肢的有无,软舌螺通常分为两个目,即直管螺目(Orthothecida)和软舌螺目(Hyolithida),但两大类群在系统古生物学记述和分类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近年软舌螺的古生态、亲缘关系及在冠轮动物间的演化关系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基于华南地区产出的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数量及化石保存优势,对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关山生物群)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讨论。结合国际报道的小壳化石中的软舌螺,全面探讨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解剖、埋藏、谱系演化等问题,进一步辅助恢复寒武纪底栖群落生态,揭示寒武纪大爆发过程中软舌螺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系统修订并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软舌螺共计三属三种,分别是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暂归于一个属种—马龙“线带螺”‘Linevitus’malongensis。澄江生物群以壳体结构简单的直管螺目为主,形态代表最原始的直管螺类群之一,关山生物群以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为主,因此结合连续时代的两个化石库产出的软舌螺化石,可以全面分析软舌螺两大类群的形态发育及演化关系;综合同期寒武系第二统国际地层产出的小壳化石,统计系列软舌螺属种壳体形态和内部解剖的演化,显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连续性和演化阶段性。澄江、关山生物群产出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丰富且精美的软躯体信息。从解剖学角度,共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澄江化石库中丰满三槽螺发育粗大的扇形触手状的取食器官,同时结合壳体形态功能学和复杂的回型消化道,指示该生物是一类底栖沉积摄食生物;对比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的解剖形态以及软体动物的壳体显微结构,从生物矿化和解剖学全面分析了软舌螺与其他冠轮动物的演化关系和矿化机制,表明软舌螺不属于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干群,系统演化上应该属于或与软体动物门较近;2.关山生物群的马龙“线带螺”,壳体内发育U型消化道,结合寒武纪苗岭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奥陶纪产出的软舌螺目,揭示软舌螺目的消化系统在个体发育中稳定演化;3.石将军剖面的关山动物群发现软舌螺在软躯体消化道保存上呈三种类型(黄铁矿化;沉积物充填的管状立体;微生物膜型),由此全面讨论了化石保存过程和埋藏机制。再者,两大动物群中还保存大量以软舌螺为单一成分的软躯体密集层,统计发现澄江化石库软舌螺壳体能被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其他底栖生物附着,反映寒武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环境中就存在的复杂群落关系,指示当时底栖生物间就存在明显的寄生、共生等现象。从壳体结构的演化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澄江生物群中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具有软舌螺目的壳体特征但不发育附肢,本文归并近小角螺属和早期报道的原小角螺属建立新科,特指这类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反映了直管螺目到发育附肢的典型软舌螺目演化的中间阶段。2.首次以“属”级分类单位对寒武纪地层产出的多个常见软舌螺进行壳体特征统计,建立纲内谱系演化树,结合时代演化和内部解剖、壳体形态变化,梳理软舌螺演化特征极向(character polarity):软舌螺纲起源于壳体简单的直管螺目,随着口盖结构的复杂化,逐步演化出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在生态上反映摄食方式的转变和演化,即:从直管螺的主动沉积取食、腐食,向被动悬浮滤食的软舌螺目演化。软舌螺化石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首现,经历快速辐射,最后至二叠纪末灭绝。通过大型古生物数据平台,属种统计表明了软舌螺在时代上的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世);(2)寒武纪爆发主幕时期(寒武纪第二世);(3)寒武纪爆发结束后乃至二叠纪灭绝。其中软舌螺在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前期属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后到寒武纪第二世中、晚期多样性急剧减少,该趋势可能与寒武系Botomian-Toyonian时期发生的Sink灭绝事件相关,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将能够进一步探索寒武纪第四期发生的神秘灭绝事件的原因。
段晓林[3](2021)在《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寒武纪大爆发一直以来都是古生物等学科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过渡期间地球后生动物门类首次大量出现,并于寒武纪早期快速辐射扩张,开启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地球海洋生态系统。而其中不同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也是各领域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扬子地块寒武纪地层出露良好,其中一系列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为揭示动物门类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机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学证据。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并繁盛至今的一个后生动物门类。它与寒武纪早期的其他壳体化石一起最早出现在寒武纪纽芬兰世第二期,在经历了寒武纪第三期的辐射扩张之后,生物数量上逐步在古生代的海洋底栖群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以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碎屑岩中的化石材料为主,辅以陕南地区的相关化石,对其中赋存的腕足动物化石多样性和地层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通过全面探讨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的壳体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壳层结构、生物地层和古生态等,以期进一步揭示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辐射扩张及其与寒武纪时期海洋底栖固着动物生态群落的协同演化。本文对鄂西寒武系第四阶石牌组中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类描述,目前共识别出6属7种(含1新种)及1未定属种,隶属于7个科,包括: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gen.et sp.nov.(乳孔贝科),Eoobolus malongensis(始圆货贝科),Palaeobolus liantuoensis(圆货贝科),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舌孔贝科),Kutorgina sinensis,Kutorgina sp.(顾脱贝科),Nisusia liantuoensis(艾苏贝科)及Neobolidae gen.et sp.indet.(新圆货贝科)。在分类和组合上,鄂西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的优势分子乳孔贝类,在其上覆地层石牌组中的数量也十分丰富。但经对比研究发现,石牌组乳孔贝壳体有所加厚,出现了肉茎管结构,经鉴定为1新种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在新种出现的同时,水井沱组部分舌形贝类腕足动物化石(如Lingulellotreta和Palaeobolus)也延伸至了其上覆地层石牌组。此外,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Kutorgina和Nisusia在石牌组上部的首次出现,代表了该类化石在鄂西地区的最低层位。本文首次在滇东地区石岩头组顶部发现了多门类骨骼化石,包括三叶虫、腕足动物、高肌虫、开腔骨、软舌螺、蒙古管、微网虫骨片以及大量未定种类的管壳类和球形类化石等。就腕足动物而言,此时该类化石属种较为单调。至其上覆地层玉案山组中上部的澄江生物群中,腕足动物化石属种多样性急剧增加,但此时并未形成稳定的壳体密集层。随后至红井哨组中上部和乌龙箐组,开始出现大量的单属种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在乌龙箐组首次出现了乳孔贝类腕足动物(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层。研究表明,在寒武系第四阶至乌溜阶的凯里组,一些棘皮动物会固着在乳孔贝壳体表面。大量密集壳体的出现为表栖固着滤食生物提供了固着和发展平台,并在海洋底质改造和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铺路石的作用。通过对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发现,鄂西石牌组碎屑岩中腕足动物与滇东乌龙箐组腕足动物属种多样性较为相似。鄂西石牌组腕足动物以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为主,该类化石在岩层表面通常会表现为壳体局部聚集,该现象在滇东寒武系第四阶乌龙箐组也常见。但乌龙箐组乳孔贝L.sapushanensis不仅在岩层表面聚集,在纵向上也会形成一定的厚度,且在武定洒普山剖面乳孔贝壳体密集层沉积厚度达4-5米。两种不同的壳体聚集现象表明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保存差异,如水体深度以及壳体在下降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大小对它们的影响。乳孔贝L.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现象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的出现粗略的表示两者年代地层的一致性;同时,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Nisusia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中上部的首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此外,本文首次对寒武纪早期碎屑岩中乳孔贝类的壳层结构进行研究,乳孔贝L.sapushanensis保存有精美的次级柱状壳层结构,主要表现为由直径约为2.5μm的空心管状体所组成的层状结构,且该空心管内部通常保存有可穿层的实心柱体结构(直径约为1μm)。通过对碎屑岩和碳酸盐中乳孔贝次级柱状壳层结构的全面分析,初步建立了乳孔贝壳层结构的矿化过程。石牌组泥岩中乳孔贝的空心管状体可能代表了原始的有机质膜套管,而空心管结构的内部空隙被充填磷酸盐化之后,经酸蚀处理形成灰岩中所获取的圆柱体(column);而泥岩中位于空心管中间且连接薄板层的直径约为1μm的细小圆柱体对应的结构应该是传统柱体中的中间管道(central canal)。
吴雨[4](2021)在《寒武纪澄江生物群射齿目节肢动物研究》文中提出节肢动物门是现生动物界最大的一个门,数量最大、分布最广、分异度最高,其种群优势可以一直追溯到它们的演化源头寒武纪时期。研究节肢动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是本文重建后生动物演化途径以及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本质的关键环节。射齿目属于干群节肢动物,其形态的特殊性使其在节肢动物演化中占据关键位置,是揭示真节肢动物节肢化等重要演化特征的关键化石类群。同时,作为早古生代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射齿目在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云南的澄江生物群保存有丰富的射齿目动物化石,为本文研究射齿目的形态特征、个体发育、谱系演化、生物古地理以及多样性演化等方面提供了绝佳的实证材料。本文详细研究了澄江生物群中近3000块射齿目化石标本,系统描述了射齿目动物8属9种,其中包括2新属4新种(包括1个新组合种)、1个相似种和一个未定种。它们分别是:Anomalocaris ankylosskelos sp.nov.;Anomalocaris cf.canadensis Whiteaves,1892;Lenisicaris lupata gen.et sp.nov.;Houcaris saron(Hou,Bergstr?m and Ahlberg,1995)comb.nov.;Amplectobelua symbrachiata Hou,Bergstr?m and Ahlberg,1995;Lyrarapax unguispinus Cong et al.,2014;Ramskoeldia consimilis Cong et al.,2018;Peytoia sinensis sp.nov.以及Cambroraster sp.。这些射齿目类群分别隶属于奇虾科(Anomalocarididae)、筛虾科(Tamisiocarididae)、抱怪虫科(Amplectobeluidae)和赫德虾科(Hurdiidae)。其中奇虾科原有属种Anomalocaris saron在此修正为H.saron,因具有筛虾科前附肢内叶的典型鉴定特征而被重新厘定,被转移到筛虾科中,代表了目前该科在华南仅有的化石记录。P.sinensis和Cambroraster sp.代表澄江生物群中首次报道的确凿的赫德虾科化石类群。以上化石记录表明,射齿目已知4个科的代表在澄江生物群中都已出现,反映了华南寒武纪早期射齿目动物的首次辐射。根据前附肢及其内叶的形态,将射齿目划分为两个亚目,即奇虾亚目(Suborder Anomalocarida nov.)和赫德虾亚目(Suborder Hurdiida nov.)。奇虾亚目包括筛虾科、奇虾科和抱怪虫科,发育“E型前附肢”,其特点为形态细长,肢节较多,节间膜发育,发育成对刚毛型内叶,内叶两侧边缘普遍发育辅助刺;赫德虾亚目仅包括赫德虾科,发育“H型前附肢”,其形态粗壮、肢节较少,发育单一刺型内叶,内叶呈刀片状,仅远体端边缘发育辅助刺。“E型前附肢”的刚毛型内叶是表皮细胞层中毛原细胞的产物,成对地从螯节腹面长出,通过关节窝与螯节表皮层相连,关节窝可见窝膜构造。而“H型前附肢”的刺型内叶为上表皮或外角质层的局部突起,不具有关节结构。因此,奇虾亚目和赫德虾亚目前附肢的内叶由不同的表皮层发育而来,属于非同源构造。此外,Ursulinacaris的前附肢由于发育成对的刺型内叶,可能代表一种较特殊的“H型前附肢”。本文构建了包括38个类群和75个性状的形态矩阵,采用简约推断法和贝叶斯推断法重建了射齿目系统发育树。谱系分析结果显示,射齿目由奇虾类和赫德虾类两个单系群构成,二者互为姊妹群关系。这一结果支持了本文上述两个亚目划分的观点。其中,奇虾亚目由筛虾科、奇虾科和抱怪虫科组成,而赫德虾亚目仅包含赫德虾科,并与其他类群亲缘关系较远。分析结果还支持筛虾科作为单系群,原本归属奇虾科的Houcaris saron被放在了筛虾科最基部的位置。由于存在成对的刺型内叶,Ursulinacaris与其它赫德虾科所构成的分支互为姊妹群关系。首次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射齿目的典型类群Amplectobelua symbrachiata进行个体发育研究。分析结果表明,A.symbrachiata的前附肢发育模式为等速-表变态发育,即在发育过程中前附肢大小不断增加,但附肢的节数保持不变,且整个附肢及每节的形态保持稳定。结合A.symbrachiata在谱系分析中的原始分类位置,推测这种等速-表变态发育可能代表了节肢动物附肢的原始发育模式。这一结果将为进一步理解早期干群节肢动物的发育和谱系演化关系提供直接证据。本文对全球范围内各个时期射齿目化石在各板块的分布和多样性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结合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射齿目的生物古地理和多样性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奇虾科、抱怪虫科和筛虾科的分布局限在以华南、劳伦为主体的低纬度地区,而赫德虾科的纬度分布较为广泛,既分布于低纬度地区,也分布于包括波罗地、阿瓦隆和西冈瓦纳边缘在内的中纬度地区。这表明奇虾亚目的分布可能受到气候带的控制,而赫德虾亚目可能为广温性动物。以射齿目分布的不同生物群所代表的沉积环境来划分,筛虾科更加适应于较浅水的透光带环境,赫德虾科偏好较深水环境,而奇虾科和抱怪虫科则能适应不同深度的水体。生物地层学特征表明射齿目类群的辐射演化在寒武纪第二世就达到顶峰,这个阶段分异度和多样性达到最高,并以奇虾亚目类群占主导,代表射齿目辐射演化的主幕;而到了苗岭世则发生了类群的演替,此时以赫德虾亚目的繁盛为特征,代表辐射演化的次幕。鼓山期之后射齿目类群迅速衰减,最终在早泥盆世之后全部灭绝。射齿目动物的这种辐射演化模式与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物演化的底重模型相吻合。
赵曌[5](2021)在《复杂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的形态功能和行为生态及宏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杂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根珊瑚迹)遗迹属具有不同形态的遗迹种、遗迹亚种和遗迹变种,是最早被描述和记录的遗迹化石之一。它具有较长的地史延限(寒武纪-新近纪)、广泛的环境分布(陆相-滨岸-浅海-深海)和不同的底质类型(硅质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因此,较之简单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能更好地反映深时生物形态特征、行为习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对采自华南板块志留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以及西班牙三叠纪,台湾省新近纪地层中的110块Rhizocorallium化石标本和近千张野外照片进行定量和半定量潜穴形态刻画,系统描述了归属于Rhizocorallium的不同遗迹种、遗迹亚种和遗迹变种间的潜穴形态差异,揭示出不同形态特征的潜穴所指示的造迹者行为类型,并基于1840–2021间发表的400余篇Rhizocorallium相关文献资料构建了显生宙Rhizocorallium数据库,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Rhizocorallium密集发育的五个主干剖面(湖北锅顶山志留系剖面、四川甘溪泥盆系剖面、河南淅川泥盆系剖面、四川龙门硐三叠系剖面、云南拨云三叠系剖面)以及四个辅助剖面(贵州独山泥盆系剖面、广西来宾二叠系剖面、西班牙Huesa三叠系剖面和台湾番子澳新近系剖面)进行系统的沉积环境及底质类型分析,发现研究区内Rhizocorallium主要发育于浅海环境,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底质中。与此同时,不同环境背景下的Rhizocorallium潜穴形态及遗迹组合特征具有明显差异。稳定浅海环境中通常形成分异度较高的均衡型(K-选择)遗迹群落,而受风暴影响的动荡环境中,通常形成分异度较低的机会型(r-选择)遗迹群落。拨云三叠系剖面内不同层位密集叠置的Rhizocorallium是受多期次风暴侵蚀活动影响后,营机会型觅食的Rhizocorallium最终形成的“lam-scram”(laminate to scrambled)组构。(2)基于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手段对Rhizocorallium的遗迹种、遗迹亚种和遗迹变种进行潜穴形态要素编码和测量。共建立10个半定量形态编码,用于刻画Rhizocorallium的U形管开口形态、U形管末端形态以及潜穴路径形态。不同的形态编码组合类型反映出造迹生物差异行为特征,也精准刻画出Rhizocorallium遗迹种、遗迹亚种和遗迹变种的潜穴形貌。同时,潜穴长度,宽度及边缘管直径被作为Rhizocorallium定量形态分析参数,据此揭示相近形态的Rhizocorallium潜穴差异特征。(3)根据Rhizocorallium不同的蹼纹构造形态提出四种主要的造迹模式。前进式蹼状构造是造迹者沿层面进行连续挖掘所形成的,后移式蹼状构造是造迹者遭受沉积物快速堆积后,反向挖掘所形成,J形蹼状构造是造迹者在挖掘过程中对障碍物躲避所形成的,而分裂瓣式边缘管内的蹼纹构造则指示造迹者对食物源的趋向过程。(4)以河南淅川和四川甘溪泥盆系剖面内发育的Rhizocorallium为例,结合不同尺度潜穴形态特征提出,两个剖面内Rhizocorallium均归属于遗迹变种R.commune var.auriforme,且全部为主动充填型潜穴。淅川剖面Rhizocorallium潜穴边缘管和蹼纹区域的岩性具有明显差异,边缘管内发育大量与上覆沉积物一致的石英颗粒和生物化石,说明较之封闭的蹼纹环境,开阔的边缘管区域更易受到后期环境的改造。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微观潜穴形态显示,边缘管和蹼纹层内存在单晶呈五角十二面、立方体、八面体、近球形等四种形态的莓状黄铁矿,且莓状聚合体直径(D)与其内部的亚微米单晶颗粒直径(d)的比值通常小于10,指示其为生物成因莓状黄铁矿。同时,单晶颗粒较大且表面光滑的莓状黄铁矿主要出现在潜穴的边缘管内,莓体直径较小且表面粗糙的莓状黄铁矿则主要出现在蹼纹层内。EDS(能谱仪)分析显示,莓状黄铁矿内的S/Fe比值随单晶颗粒直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些特征指示,Rhizocorallium潜穴不是单一的觅食迹,而是兼具觅食、居住、存储食物、培植微生物等功能的综合性潜穴系统。(5)基于Rhizocorallium数据库,系统总结了显生宙Rhizocorallium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潜穴演化特征:Rhizocorallium潜穴形态从简单趋于复杂,分布环境从浅海向滨海、陆地和深海逐步扩张。综合显生宙不同时期大气温度、海洋化学参数等特征,发现上述环境波动在Rhizocorallium分布特征变化上也有体现。尤其是五次生物灭绝事件前后,Rhizocorallium的潜穴丰度和分布纬度都发生了改变。晚奥陶世生物大灭绝事件后,浅海环境中的Rhizocorallium全部消失,直到早志留世特列奇期才再次出现。晚泥盆世灭绝事件后,Rhizocorallium的分布纬度呈现从低纬到中高纬度的扩展,潜穴密度相对较低,且以正常浅海环境分布潜穴为主。P-T灭绝事件之后,高纬度的Rhizocorallium率先出现,伴随着生物复苏,Rhizocorallium开始向中低纬度扩张,潜穴密度也逐渐增加,分布环境也从滨浅海向深海延伸。晚三叠世和晚白垩世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对Rhizocorallium的纬度分布和潜穴丰度的影响相对较小。此时,全球范围内Rhizocorallium已广泛发育于各个纬度带的不同环境中。由此看来,Rhizocorallium潜穴形态变化和宏演化特征从遗迹化石角度反映了造迹生物对显生宙重大生物-环境事件的响应,揭示了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过程。
马坤元[6](2021)在《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文中认为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洋生物共经历了五次大灭绝和三次大辐射,其中包括着名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生物大灭绝。如何清楚和深刻地理解这些重大生物-环境事件的起因、进程,一个高分辨率的年代标尺是关键。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旋回地层学为我们建立高精度的年代标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识别沉积地层中米兰科维奇旋回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的精度可达0.02–0.4 myr。本文分别聚焦早–中奥陶世的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的F–F之交生物大灭绝,基于华南、华北、西准噶尔地区8条下–中奥陶统和上泥盆统剖面,通过采集磁化率、自然伽马、元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替代指标进行旋回地层学的研究,建立了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高精度的天文年代标尺。结合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特征,探讨了天文轨道驱动力在地质历史时期重大生物-环境事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康昱[7](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地块构造古地理及其与祁连-北秦岭地体乃至华南克拉通的亲缘关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上叠的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属性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古老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鄂尔多斯地块与其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格局研究出发,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锆石U-Pb年代学与Lu-Hf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恢复重建了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其西、南部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演化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相编图研究,系统分析了早古生代不同时期鄂尔多斯陆表-陆缘海盆地西、南部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了早古生代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区域构造环境、原始盆地属性及其构造古地理面貌,并对其控制下的源-储特征及其有利源-储区带进行了分析预测,探讨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寒武系及中-下奥陶统的碎屑物源都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的变质基底岩系,唯有地块西缘贺兰山寒武系底部苏峪口组及其平行不整合下伏的震旦系兔儿坑组、正目观组还记录有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东缘新元古代火山-岩浆岩的物源信息,指示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至少自新元古代震旦纪以来都属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暗示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寒武纪-早中奥陶世陆表-陆缘海沉积显着缺少或远离其它相邻块体或岛弧杂岩地体的陆源碎屑或火山-岩浆物源。(2)锆石U-Pb年代学与区域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与其相邻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河西走廊带东段的香山群/米钵山组都属于上奥陶统深水复理石沉积。区域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来自华北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和东冈瓦纳大陆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奥陶纪晚期的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受控于这些相邻块体与其间洋盆(原特提斯及其分支的祁连-北秦岭洋)并置的洋陆分布格局,并主体经历了晚奥陶世洋壳俯冲消减和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杂岩)地体的(加里东晚期)汇聚拼合构造事件。(3)构造古地理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原盆地属性主要受控于原特提斯洋及其(分支)祁连-北秦岭洋的复杂开合过程,主体经历了“寒武纪至中奥陶世面向祁连-北秦岭洋的被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和“晚奥陶世毗邻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的活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残余边缘海盆地”两大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相对较弱,呈现台内浅洼、台缘坡折和台前缓坡的稳定型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较强,呈现为台内坳陷-台缘隆起-台前斜坡的分异型结构-构造面貌;晚奥陶世活动陆缘则呈现为鄂尔多斯台内隆升古陆与其西南部残余边缘海盆地并置的构造古地理面貌。(4)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海相源-储条件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中-晚奥陶世陆缘-陆表海盆地“内坳-边隆-外斜坡”的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控制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源-储条件。特别是L型台缘隆起对其内侧颗粒滩相白云岩储集体和外侧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的发育有着明显控制作用,L型隆起内侧台内坳陷和外侧台缘斜坡尤其是晚奥陶世残余边缘海盆地深水斜坡带是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有利区带,奥陶系顶面近亿年的风化剥蚀作用为优质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通过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相控源-储条件及其有利区带分析,预测提出了西缘北段“铁克苏庙东部继承性斜坡型”及“天池低幅度隆起-多元多向联控型”、中段“马家滩掩覆体继承性斜坡型”、南段“庆阳古隆起改造反转斜坡多元联控-侧向遮挡型”和南缘“渭北隆起改造-残存型”等有利源-储区带的油气成藏模式。
张雨晨[8](2021)在《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文中研究说明位于华南板块北缘的河南省淅川县和塔里木板块西北缘的新疆乌什县蒙达勒克在晚奥陶世发育有浅水相腕足动物群。经过野外采集,实验室分析、处理,以及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共鉴定出腕足动物 25 属 28 种(包含 1 新属、3 新种):Acrosaccus sp.,Paracraniops sp.,Strophomena sp.,Strophomena?sp.,Strophomenoidea gen.et sp.indet.,Christiania sp.,Leptellina?sp.,Ishimia sp.,Sowerbyella(Sowerbyella)sinensis Wang 1964,Plectambonitoidea gen.et.sp.indet.,Triplesia zhejiangensis Liang in Liu et al.1983,Skenidioides sp.,Dolerorthis sp.,Dinorthis kassini Rukavishnikova 1956,Pionorthis?sp.,Bokotorthis cf,minuta Popov and Cocks 2014,Zhejiangorthis shiyanheensis sp.nov.,Wangyuella lineata sp.nov.,Rostricellula xichuanensis Xu 1996a,Altaethyrella inflata(Xu 1996a),Altaethyrella seletensis(Nikitin et al.2003),Rongatrypa xichuanensis(Xu 1996a),Xichuanatrypa sigangensis(Xu 1996a),Eospirigerina cf.pennata(Rukavishnikova 1956),Qilianotryma suspectum(Popov in Nikiforova et al.,1982),Schachriomonia dichotoma(Fu 1982),Schachriomonia wushiensis sp.nov.,Eospirifer(Protospirifer)sp.。这些化石分别属于4纲、9目、15 超科、16 科,其中,Xichuanatrypagen.nov.为新建属。产自河南淅川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可识别为Sowerbyella-Xichuanatrypa 组合、Rongatrypa-Altaethyrella 组合和 Qilianotryma-Schachriomonia组合,群落古生态分析显示,这一地区当时靠近古赤道,为正常浅海(BA3为主)环境。在产自新疆乌什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中,无洞贝类 Schachriomonia wushiensissp.nov.和小嘴贝类Altaethyrella seletensis(Nikitin et al.,2003)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并伴生有正形贝类和扭月贝类,为正常浅海(BA3为主)环境。这两套动物群的面貌与同时期浙赣三山地区、华北背锅山、青海祁连山区,以及哈萨克斯坦的多个块体和澳大利亚东部的同期动物群面貌相近。为研究腕足动物的个体发育,本文提出了“生长标度”的概念,提出生长标度的计算公式,用来定量描述腕足动物的生长状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研究材料中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壳长呈负异速生长(a=0.8840),壳宽近似等速生长(a=1.0113),壳厚呈正异速生长(a=1.1623),并且内部结构随着壳体生长也发生一定的变化。Sowerbyella(Sowerbyella)sinensis的壳长呈微弱的负异速生长(a=0.9583),壳宽呈微弱的正异速生长(a=1.0762)。个体发育模式在不同属种的个体间差异显着。通过高精度系列切片、醋酸纤维薄膜撕片和三维建模,识别并复原了一枚Rongatrypa xichuanensis标本壳表的寄生型钻孔,推断宽角螺类腹足动物是该钻孔的寄生生物。该遗迹是腕足动物化石上指示寄生关系的早期记录,反映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最高峰期海洋生态结构的复杂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古生代腕足动物寄生遗迹细分为建设型寄生关系和破坏型寄生关系两类。上述两地的腕足动物群中均有少量的地方性属(或种),同时全球性分布的属略多于区域性分布的属。区域地质学证据指示了这两个地区在晚奥陶世具有适宜腕足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但都比较局限,这与现代生物地理学中“海洋类岛屿环境”的概念非常相似。腕足动物在此环境中表现出了高迁移率、高竞争性和低成种率的特点,其宏演化型式受到了古地理和古环境的约束,值得深入研究。
张晏[9](2021)在《华南寒武纪早期硅质岩中放射虫及共生微体古生物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埃迪卡拉纪晚期到寒武纪早期,生命与环境发生着快速的转变,几乎所有已知门类的生物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同时建立了接近现代海洋的生态系统,也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而正因为其在地球生物生命历程中影响广泛,意义深远,这一时期也成为生物演化的重要研究对象。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积累,基本建立了从埃迪卡拉纪晚期到寒武纪早期多幕式的演化框架:从埃迪卡拉型生物灭绝,到寒武纪早期以梅树村生物群为代表的矿化生物大量出现,再到第三阶以澄江生物群为代表的生物爆发主幕。在转折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研究中,我国华南由于在新元古代晚期到寒武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发育了连续的地层,而且保存了从浅水到深水不同环境的沉积,同时没有受到明显的后期改造,而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关键地区,并产出了丰富的成果。但同时也可以看到,目前对于生命演化和生态系统的建立还不全面,其中一方面体现在深浅水之间的差异。对于转折时期生物的形态、不同类型生物的交替等的认识,目前主要来自包括内陆架和局限盆地的相对浅水的环境。虽然在我国华南出露有大范围的斜坡到盆地相沉积,以留茶坡组/老堡组/皮园村组的硅质岩为典型代表,覆盖了埃迪卡拉纪晚期和寒武纪最早期且地层连续,但转折时期来自这些地区的生物信息相对稀疏,而且已有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和海绵骨针。而另一方面,生物矿化作为寒武纪生命爆发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转折时期演化研究的重点。早期的后生生物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钙质和磷质作为壳体和骨骼的主要成分,后生生物中仅有最基础的海绵选择使用硅质制造骨骼。而放射虫作为另一种起源于寒武纪且具有硅质矿化的生物,同时它们的后代依然生活在现代海洋中,却由于其属于原生动物,我们对它的早期起源以及演化知之甚少。寒武纪放射虫的研究虽然有相当长的历史,但目前化石记录依然很不完整,尤其是寒武纪最早期化石的缺乏,阻碍了我们对于放射虫起源时间,以及早期形态和演化的认识。而且,在显生宙硅质岩是获取放射虫的重要岩性,但整个寒武纪大部分已知的放射虫化石都来自碳酸盐岩。对此,利用我国华南转折期广泛的深水沉积,本研究对这一时期以留茶坡组和牛角河组为代表的硅质岩中的生物展开传统古生物学调查,以期获得包括放射虫在内的深水化石组成面貌以及了解它们在转折时期是如何变化的。同时,为了对放射虫有更深入的了解,研究中加入了对放射虫分子生物学和分类学的分析。从获得的结果来看,在留茶坡组上部的硅质岩和牛角河组的硅质岩中,都有放射虫的分布,它们分别属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和第二世。其中留茶坡组是目前可以确认的放射虫中最古老的发现层位。它们的发现不仅说明寒武纪早期硅质岩中也能够保存放射虫,同时也证明放射虫作为浮游生物,不仅出现在水深相对较浅的陆架和局限盆地环境,而且也存在于陆架边缘之外水深较深的远洋生态系统中。而从形态结构上来看,早期放射虫以多圈层结构、不具有骨针为主,在分类上应属于泡沫虫目Spumellaria;但同时其它类型的放射虫也有出现,可能代表在寒武纪最早期放射虫形态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异。而仅有少数类型的放射虫具有骨针结构,说明典型的Archaeospicularia并非放射虫的起源形态。而分子古生物学的研究结果也证明,泡沫虫可能是放射虫中分化最早的一个类型,它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现有化石出现之前的150 Myr。在寒武纪早期深水硅质岩中,还发现有Palaeopascichnus和Horodyskia出现于硅质岩层的中下部,而上部出现了疑源类、多细胞藻类、席状化石、小壳化石、可能的胚胎Megasphaera、海绵骨针以及放射虫。其中疑源类、多细胞藻类和Megasphaera都是在相关地层中首次发现。Megasphaera通常在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报道,被认为可能与早期动物的胚胎有关,而在寒武纪早期的发现连接了埃迪卡拉纪可能的胚胎以及寒武纪早期更加确信的胚胎化石,可能代表了相应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在深水地层广泛缺乏生物化石和年龄的背景下,疑源类、小壳化石的发现提供了生物地层证据,可以帮助进行更好的地层对比。同时,一些小壳化石被认为与毛颚类的捕食工具有关,而它们在深水和浅水环境的广泛发现意味着它们属于浮游捕食动物。席状化石在切片中呈膜状或飘带状,被认为与早期的动物有关,可能是它们的角质层或其它抗降解的结构。而海绵属于底栖型滤食动物。通过对比,深水硅质岩的生物可以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埃迪卡拉纪末期,包含硅质岩层的中下段,其中的化石仅有简单的原生生物和藻类,而第二个阶段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至少建立了以多细胞藻类和疑源类为生产者,海绵为底栖动物,放射虫和小壳化石代表的毛颚类为捕食者的多级食物链,生态系统复杂度明显高于第一阶段。这些生物的出现对同时期的环境也有重要意义,放射虫的出现不仅说明它们已经开始参与硅质岩的形成,为这一时期硅质岩的成岩提供生物证据,硅循环也从寒武纪之前的非生物或微生物控制开始转向显生宙的真核硅化生物主导,而且作为浮游动物,与其它动物一起出现增加了生态系的营养层级,同时加快了有机碳的埋藏,有利于海水中氧含量的提高,并且说明这些变化和影响也同样发生在远洋和深海。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对这一时期深水硅质岩中生物的研究。
王邓[10](2021)在《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文中研究指明蜕皮动物是一类通过周期性蜕掉其坚硬外骨骼(表皮)而实现生长的原口动物。其数量庞大种类多样,最早且可靠的化石记录可追溯自寒武纪早期的陕南宽川铺组,距今大约5.35亿年前。这些化石躯体呈蠕形、发育吻部且无附肢,属于蜕皮动物中的一个子分支--有吻突动物。有吻突动物是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如在澄江动物群(约5.18亿年前)和其它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中比较常见。目前,有吻突动物以及蜕皮动物的起源和内部的系统发生关系一直争论颇多,而且蜕皮动物共同祖先形态的重建各家观点也莫衷一是。有吻突动物的身体结构保留了很多蜕皮动物祖先的特征。基于此,本论文基于宽川铺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的化石材料,着重研究有吻突动物的蜕皮行为、表皮结构以及其系统发生位置,探讨有吻突动物甚至蜕皮动物的早期演化历史。本论文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发现寒武纪宽川铺组中某些有吻突动物的遗蜕(动物蜕下的旧表皮)。说明早在5.35亿年前就已经出现蜕皮行为并且该行为可能是为了解决束缚该类动物无法长大的坚硬外骨骼的问题。蜕皮行为是蜕皮动物重要的演化革新,为蜕皮动物的繁盛奠定基础。(2)宽川铺组中某些有吻突动物化石表面的多边形网纹一一对应其下上皮细胞(这里指大多数的柱状细胞,不包括腺细胞,感知细胞等)的边界。蜕皮动物表皮的形成机制基本类似,但由于表皮在演化过程中的逐步分化造成大多数蜕皮动物(线虫动物除外)大尺寸的网纹不再与其下上皮细胞边界具有一一对应关系。(3)澄江动物群中的管栖动物Selkirkia因其坚硬的管而与众不同。研究表明Selkirkia的管可能是躯干表皮经历蜕皮且二次骨骼化形成的。可能的微型腕足动物附着在管末端说明Selkirkia可能营固着/半固着表栖生活。而两侧对称动物中蠕形动物的管栖生活方式可能是趋同或平行演化的结果,只不过随后在某些类群中丢失。(4)基于新编译的特征和矩阵,本文使用多种分析方法重新研究了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最大简约法(启发式TBR,TNT和Tree Search)以及最大似然法的结果整体上类似,都将大部分寒武纪的蜕皮类蠕虫(有吻突动物)解释为干群鳃曳动物。Selkirkia是距离冠群鳃曳动物最近的一个分支,而古蠕虫类单独形成一个分支作为Selkirkia+冠群鳃曳动物的姊妹群。不过,未加限定的贝叶斯算法显示大多数寒武纪蜕皮类蠕虫为有吻突动物的干群,Selkirkia位于系统发生最低的位置,是古蠕虫类+冠群有吻突动物的姊妹群。然而,笔者通过限定的贝叶斯算法来测试之前分析的强度,结果显示限定后拓扑结构的谐波均值的较大,意味着该结果比较可靠。由于化石的保存状况,很多形态学数据在数据集中以不确定或不可适用表示,导致分析结果不稳定。此次笔者引入Tree Search专门处理这些问题。其计算结果与限定后的贝叶斯算法结果大体相似,说明将大多数寒武纪的蜕皮类蠕虫解释为干群鳃曳动物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二、寒武纪和奥陶纪几种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武纪和奥陶纪几种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遗迹化石:探索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载体(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遗迹化石与古环境和古生态再造 |
3 遗迹化石与早期生命演化 |
4 遗迹化石探索重大地质转折期生态系复苏 |
5 研究展望 |
(2)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研究现状 |
1.2 研究材料、内容、意义与文章特色 |
1.3 研究方法 |
1.4 工作量统计和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
2.1 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关山生物群) |
2.1.1 滇东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 |
2.1.2 澄江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
2.1.3 关山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
2.2 峡东地区(水井沱组、石牌组) |
第三章 软舌螺概述及最新研究进展 |
3.1 软舌螺壳体构成及分类 |
3.1.1 口盖 |
3.1.2 锥壳 |
3.1.3 附肢 |
3.1.4 软舌螺的分类 |
3.1.5 软舌螺的壳体微细结构和矿化类型 |
3.2 软舌螺的软体组织形态 |
3.2.1 摄食器官 |
3.2.2 肌肉系统 |
3.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
第四章 澄江、关山动物群中软舌螺的解剖学研究 |
4.1 澄江化石库的丰满三槽螺—直管螺目解剖系统重建 |
4.2 马龙“线带螺”—软舌螺目消化系统研究 |
4.3 澄江化石库的云南肉茎螺—“肉茎结构”勘误 |
第五章 软舌螺的埋藏学 |
5.1 特异埋藏化石库的软舌螺的软躯体保存 |
5.2 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多种保存机制的特殊性 |
5.2.1 黄铁矿化 |
5.2.2 管状立体保存 |
5.2.3 微生物膜型 |
第六章 软舌螺及相关壳体集群机制探讨 |
6.1 软舌螺及其壳体表面附着物 |
6.2 特异埋藏化石库中软舌螺的富集现象 |
6.2.1 软躯体化石的聚集及相应动物行为性解读 |
6.2.2 软舌螺在澄江生物群的富集 |
6.2.3 软舌螺在关山生物群的密集保存 |
6.3 澄江生物群中与软舌螺相关的Pelagiella壳体密集层 |
6.4 关于软舌螺富集现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讨论 |
第七章 软舌螺的演化和辐射 |
7.1 附肢的起源、演化 |
7.1.1 软舌螺附肢与其他动物可能的“同源”结构对比 |
7.1.2 附肢的化石记录与狭义的软舌螺目 |
7.1.3 附肢的演化 |
7.2 软舌螺壳体和解剖结构的性状演化模型 |
7.2.1 早期软舌螺演化模型 |
7.2.2 软舌螺的壳体演化的汇总 |
7.2.3 解剖结构的演化 |
7.3 软舌螺的谱系演化:辐射与灭绝 |
7.3.1 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统) |
7.3.2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时期 |
7.3.3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结束乃至二叠纪 |
第八章 软舌螺的生态、亲缘关系及相关冠轮动物演化 |
8.1 软舌螺的生态 |
8.1.1 生活模式 |
8.1.2 摄食方式 |
8.1.3 个体发育 |
8.2 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
8.2.1 冠轮动物与软舌螺 |
8.2.2 软舌螺的演化争议历史 |
8.3 触手冠动物与软舌螺 |
8.3.1 触手冠动物 |
8.3.2 触手冠动物的起源问题与软舌螺 |
8.3.3 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对比与讨论 |
8.4 软舌螺的归属及与冠轮动物演化的探讨 |
第九章 软舌螺的系统古生物学 |
9.1 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Yu,1974)) |
9.2 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Qian,1978)) |
9.3 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 Sun,Zhao et Zhu,2018) |
9.4 云南“薄氏螺”( ‘Burithes’yunnanensisHou,Bergstr?m,Wang,Feng& Chen,1999) |
9.5 马龙“线带螺”( ‘Linevitus’malongensis Yu,1974)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寒武纪大爆发 |
1.2 腕足动物概述 |
1.3 全球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分布和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其地层概况 |
2.1 鄂西地区 |
2.1.1 地层概况 |
2.1.2 研究剖面 |
2.1.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
2.2 滇东地区 |
2.2.1 地层概况 |
2.2.2 研究剖面 |
2.2.3 寒武纪早期生物群简介 |
2.3 陕南地区 |
2.3.1 地层概况 |
2.3.2 研究剖面 |
2.3.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
第三章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
3.1 水井沱组化石 |
3.1.1 水井沱组腕足动物化石 |
3.1.2 水井沱组其他化石 |
3.2 石牌组化石 |
3.2.1 石牌组腕足动物化石 |
3.2.2 石牌组其他化石 |
3.3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的出现及分布 |
第四章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
4.1 滇东最早三叶虫Parabadiella带腕足动物及其他化石 |
4.1.1 腕足动物化石 |
4.1.2 其他化石 |
4.2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 |
4.2.1 腕足动物化石 |
4.2.2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 |
4.2.3 乌龙箐组乳孔贝Linnarssonia壳体密集层 |
4.3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与寒武纪底质演化 |
第五章 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
5.1 腕足动物壳层结构 |
5.2 碎屑岩中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
5.3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乳孔贝壳层结构的对比 |
第六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生物地层对比 |
6.1 鄂西与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比较 |
6.2 陕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他壳体化石 |
6.3 华南寒武纪早期生物地层对比 |
6.4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生物古地理意义 |
第七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系统描述 |
7.1 洒普山林纳逊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Duan and Zhang,2021a |
7.2 马龙始圆货贝Eoobolus malongensis Rong, 1974 |
7.3 尔格李野维舌孔贝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 Koneva, 1983 |
7.4 新圆货贝科未定属种Neobolidae gen.et sp.indet. |
7.5 中国顾脱贝Kutorgina sinensis Rong,1979 |
7.6 顾脱贝未定种Kutorgina sp. |
7.7 莲沱艾苏贝Nisusia liantuoensis Zeng,1987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寒武纪澄江生物群射齿目节肢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现状 |
1.1.1 寒武纪大爆发与后生动物门类的起源演化 |
1.1.2 节肢动物起源与演化关系 |
1.1.3 射齿目节肢动物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使用的术语汇总及释义 |
1.4 区域地质背景 |
1.4.1 澄江生物群产出层位及时代 |
1.4.2 澄江生物群的地理分布及化石产地 |
1.4.3 澄江生物群的古地理环境与生物群组成 |
1.4.4 澄江生物群的埋藏和保存 |
第二章 澄江生物群中射齿目化石系统描述 |
2.1 系统古生物学 |
2.1.1 奇虾科 |
2.1.2 筛虾科 |
2.1.3 抱怪虫科 |
2.1.4 赫德虾科 |
2.2 射齿目两种前附肢类型 |
2.2.1 射齿目两种类型的前附肢内叶 |
2.2.2 “E型前附肢”和“H型前附肢” |
2.2.3 与其他节肢动物附肢的比较 |
第三章 射齿目谱系演化 |
3.1 本文射齿目形态矩阵的构建与分析方法 |
3.1.1 形态矩阵的构建 |
3.1.2 分析方法 |
3.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讨论 |
3.3 对射齿目前附肢与大附肢类节肢动物的短大附肢同源性的讨论 |
第四章 射齿目个体发育研究 |
4.1 寒武纪节肢动物个体发育研究现状 |
4.2 测量与分析方法 |
4.3 抱怪虫科双肢抱怪虫个体发育的统计分析结果 |
4.3.1 个体大小分布 |
4.3.2 前附肢相对形态变化 |
4.4 双肢抱怪虫前附肢个体发育模式 |
4.5 讨论与启示 |
4.5.1 双肢抱怪虫前附肢生长阶段的划分 |
4.5.2 其它节肢动物附肢的发育 |
4.5.3 个体发育与功能生态 |
4.5.4 射齿目个体发育的演化启示 |
第五章 射齿目生物古地理与多样性演化 |
5.1 射齿目各个科的化石时空分布 |
5.1.1 奇虾科 |
5.1.2 筛虾科 |
5.1.3 抱怪虫科 |
5.1.4 赫德虾科 |
5.2 射齿目生活环境与埋藏环境 |
5.2.1 奇虾科 |
5.2.2 筛虾科 |
5.2.3 抱怪虫科 |
5.2.4 赫德虾科 |
5.3 射齿目在各古陆上的多样化模式初探 |
5.3.1 华南 |
5.3.2 华北 |
5.3.3 劳伦古陆 |
5.3.4 冈瓦纳古陆 |
5.3.5 波罗地、阿瓦隆和西伯利亚地区 |
5.4 射齿目古地理分布模式 |
5.4.1 奇虾科 |
5.4.2 筛虾科 |
5.4.3 抱怪虫科 |
5.4.4 赫德虾科 |
5.4.5 射齿目生物古地理网络分析 |
5.5 射齿目多样性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澄江生物群中双肢抱怪虫Amplectobelua symbrachiata个体发育测量数据 |
附录-2:射齿目系统发育学形态特征 |
附录-3:射齿目系统发育学矩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复杂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的形态功能和行为生态及宏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Rhizocorallium的研究现状 |
1.1.1 Rhizocorallium的系统遗迹学研究现状 |
1.1.2 Rhizocorallium的造迹生物研究现状 |
1.1.3 Rhizocorallium的环境分布研究现状 |
1.1.4 造迹生物行为习性研究现状 |
1.1.5 Rhizocorallium地史演化规律研究现状 |
1.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选题依据与创新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创新点 |
1.5 选题来源与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Rhizocorallium寄主地层剖面概述 |
2.1 主干剖面 |
2.1.1 湖北锅顶山志留系剖面 |
2.1.2 河南淅川与四川甘溪泥盆系剖面 |
2.1.3 四川龙门硐和云南拨云三叠系剖面 |
2.2 辅助剖面 |
2.2.1 贵州独山大河口泥盆系剖面 |
2.2.2 广西来宾二叠系剖面 |
2.2.3 西班牙Huesa三叠系剖面 |
2.2.4 台湾番子澳新近系剖面 |
第三章 Rhizocorallium系统遗迹学及定量古生物学研究 |
3.1 Rhizocorallium的系统遗迹学 |
3.2 Rhizocorallium半定量、定量形态表征 |
3.2.1 Rhizocorallium半定量形态编码 |
3.2.2 Rhizocorallium的定量表征 |
3.3 研究剖面中Rhizocorallium系统描述 |
第四章 Rhizocorallium的造迹模式及形态功能分析 |
4.1 Rhizocorallium蹼状构造形态及造迹模式 |
4.2 Rhizocorallium不同造迹模式的古生态学意义 |
4.3 Rhizocorallium的形态功能分析:以淅川和甘溪泥盆系剖面为例 |
4.3.1 淅川和甘溪泥盆系剖面Rhizocorallium宏观潜穴形貌特征 |
4.3.2 淅川和甘溪泥盆系剖面Rhizocorallium微观潜穴形貌特征 |
4.3.3 Rhizocorallium不同尺度潜穴形貌特征所指示的潜穴功能与生态学意义 |
第五章 Rhizocorallium与环境的耦合关系 |
5.1 Rhizocorallium的环境分布 |
5.2 Rhizocorallium潜穴形貌及分布密度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以云南拨云和西班牙Huesa三叠系剖面中的Rhizocorallium为例 |
5.2.1 拨云三叠系剖面Rhizocorallium潜穴形貌与分布特征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
5.2.2 西班牙Huesa三叠系剖面Rhizocorallium潜穴形貌与分布特征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
5.3 Rhizocorallium的古生态学意义 |
第六章 Rhizocorallium的宏演化及对生物环境事件的响应 |
6.1 显生宙Rhizocorallium的时空分布 |
6.2 显生宙Rhizocorallium的环境分布 |
6.3 显生宙Rhizocorallium的形态演化 |
6.4 Rhizocorallium对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响应 |
6.5 Rhizocorallium演化的主控因素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成果与认识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
图版说明 |
(6)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ridged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旋回地层学发展简史 |
1.3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1 奥陶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2 泥盆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工作量 |
1.5.1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旋回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
2.1 天文旋回理论 |
2.1.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 |
2.1.2 三个重要的天文参数(偏心率、斜率和岁差) |
2.2 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方法 |
2.2.1 数据的采集和测试 |
2.2.2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遴选及其指示意义 |
2.2.3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2.3 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的天文轨道参数 |
第三章 华北西缘奥陶纪旋回地层学研究 |
3.1 序言 |
3.2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3.2.1 贺兰山地区下岭南沟剖面 |
3.2.2 桌子山地区大石门剖面 |
3.3 下岭南沟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3.3.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3.3.2 下岭南沟剖面旋回地层分析 |
3.3.3 下岭南沟剖面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3.4 大石门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3.4.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3.4.2 大石门剖面化学地层特征 |
3.4.3 大石门剖面旋回地层分析 |
3.4.4 大石门剖面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3.4.5 中奥陶世斜率周期驱动的灰岩-页岩沉积旋回及其古气候变化 |
3.4.6 中奥陶世较短的斜率和岁差周期及日长计算 |
第四章 华北秦皇岛亮甲山奥陶系剖面和华南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的旋回地层学研究 |
4.1 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4.1.1 秦皇岛亮甲山地区地质背景 |
4.1.2 亮甲山剖面地层、古环境与古气候 |
4.1.3 宜昌黄花场地区地质背景和黄花场剖面特征 |
4.2 亮甲山剖面和黄花场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4.2.1 亮甲山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4.2.2 黄花场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4.2.3 早–中奥陶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 |
4.2.4 亮甲山剖面和黄花场剖面天文年代标尺的构建 |
4.3 早–中奥陶世气候变化的天文轨道力驱动 |
4.4 早奥陶世长周期天文轨道旋回和地球-火星间的混沌现象 |
第五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旋回地层学研究 |
5.1 序言 |
5.2 西准噶尔地区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5.2.1 布龙果尔剖面 |
5.2.2 乌兰柯顺剖面 |
5.3 布龙果尔剖面旋回地层研究 |
5.3.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5.3.2 布龙果尔剖面旋回地层学分析 |
5.4 乌兰柯顺剖面旋回地层研究 |
5.4.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5.4.2 乌兰柯顺剖面旋回地层学分析 |
5.5 讨论 |
5.5.1 洪古勒楞组的时代问题 |
5.5.2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古亚洲洋的海平面变化 |
第六章 华南晚泥盆世旋回地层学研究及F–F生物大灭绝的触发因素 |
6.1 华南板块晚泥盆世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
6.1.1 拉利剖面 |
6.1.2 杨堤剖面 |
6.2 拉利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
6.2.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6.2.2 拉利剖面深度域旋回地层分析 |
6.2.3 拉利剖面时间域旋回地层分析 |
6.2.4 拉利剖面法门阶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6.2.5 法门期牙形石带的数字定年 |
6.2.6 晚泥盆世地质事件的数字定年 |
6.3 华南F–F之交旋回地层研究 |
6.3.1 杨堤剖面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
6.3.2 杨堤剖面深度域旋回地层分析 |
6.3.3 拉利剖面F–F之交旋回地层研究 |
6.3.4 华南F–F之交浮动年代标尺的建立 |
6.4 华南F–F生物大灭绝的时间进程和灭绝模式 |
6.5 天文轨道力对F–F事件和古气候变化的驱动 |
6.5.1 天文轨道力驱动F–F之交海平面变化 |
6.5.2 天文旋回驱动 F–F 之交气候变化:来自于牙形石氧同位素的证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地月系统计算代码 |
(7)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其原盆地属性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层系的天然气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
2.1.1 阴山地块-孔兹岩带 |
2.1.2 阿拉善地块 |
2.1.3 走廊过渡带 |
2.1.4 祁连造山带 |
2.1.5 秦岭造山带 |
2.2 研究区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1 前寒武系岩石-地层组成 |
2.2.2 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
2.2.3 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对比框架 |
2.3 盆地构造单元及其奥陶系顶面构造特征 |
2.3.1 盆地西部天环坳陷 |
2.3.2 盆地中东部陕北斜坡与晋西挠摺带 |
2.3.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 |
2.3.4 盆地北部伊盟隆起 |
第三章 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
3.1 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3.1.1 盆地南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1.2 盆地西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 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2.1 盆地南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2.2 盆地西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3.3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 |
3.3.1 走廊带晚奥陶世沉积碎屑物源特征 |
3.3.2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亲缘关系 |
3.3.3 鄂尔多斯地块区域构造构造古地理格局 |
第四章 早古生代沉积岩相与构造古地理特征 |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4.1.1 早古生代沉积体系 |
4.1.2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划分 |
4.2 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1 寒武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2.2 奥陶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
4.3 原盆地属性及构造古地理特征 |
4.3.1 原盆地属性 |
4.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五章 油气地质意义 |
5.1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特征 |
5.1.1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 |
5.1.2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
5.2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储层特征 |
5.2.1 古岩溶储集体特征 |
5.2.2 白云岩储集体特征 |
5.2.3 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特征 |
5.3 有利源-储区带及其成藏模式探讨 |
5.3.1 西北部继承性(台缘)斜坡带 |
5.3.2 南部改造残存古隆起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2.1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
1.2.2 华南奥陶纪腕足动物的辐射演化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奥陶纪华南板块的地质背景 |
2.2 奥陶纪塔里木板块的地质背景 |
2.3 研究区域的上奥陶统分布 |
2.3.1 河南省淅川县 |
2.3.2 新疆乌什县 |
2.4 区域内上奥陶统的划分沿革 |
2.4.1 河南省浙川县 |
2.4.2 新疆乌什县 |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
3.1 研究剖面 |
3.1.1 淅川县石燕河剖面 |
3.1.2 淅川县黑水庵剖面 |
3.1.3 淅川县垭子窝露头 |
3.1.4 乌什县蒙达勒克露头 |
3.2 化石材料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样品处理 |
4.2 实验室基础处理 |
4.2.1 样品挑选 |
4.2.2 机械修理 |
4.2.3 化学溶蚀 |
4.2.4 饰白与拍摄 |
4.2.5 形态测量 |
4.3 系列切片 |
4.3.1 系列切片简介 |
4.3.2 克罗夫特化石研磨机的改进 |
4.3.3 系列切片 |
4.3.4 醋酸纤维撕片制作 |
4.3.5 图像采集与三维建模 |
4.4 数学统计 |
4.4.1 PAST软件 |
4.4.2 体型大小-数量统计 |
4.4.3 线性回归分析 |
第5章 晚奥陶世扬子台地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1 前人研究进展 |
5.1.1 华南板块东缘和北缘腕足动物群 |
5.1.2 塔里木板块北缘腕足动物群 |
5.1.3 中国其他地区的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2 河南淅川晚奥陶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2.1 Sowerbyella-Xichuanatrypa组合 |
5.2.2 Rongatrypa-Altaethyrella组合 |
5.2.3 Qilianotryma-Schachriomonia组合 |
5.3 新疆乌什县晚奥陶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4 两个腕足动物群的时代 |
5.5 两个腕足动物群的关联 |
第6章 腕足动物的异速生长 |
6.1 等速生长与异速生长 |
6.2 传统方法在腕足动物异速生长研究中的局限 |
6.3 腕足动物生长标度的定义与运用 |
6.4 研究材料的数据处理 |
6.5 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异速生长模式 |
6.6 Sowerbyella (Sowerbyella) sinensis的异速生长模式 |
第7章 早期腕足动物的寄生型遗迹 |
7.1 奥陶纪生物间的寄生现象 |
7.2 钻孔的形貌 |
7.3 寄生型钻孔的识别 |
7.4 腹足类与腕足动物的寄生关系 |
7.5 古生代腕足动物寄生遗迹的分类 |
7.6 古生代腕足动物与其它生物的偏利共生关系 |
第8章 海洋似岛屿型环境与研究区域腕足动物宏演化 |
8.1 现代海洋中的似岛屿型环境 |
8.2 研究区域的海相似岛屿型环境 |
8.3 研究区域腕足动物的面貌 |
8.4 海洋似岛屿型环境下腕足动物宏演化的猜想 |
第9章 结论 |
第10章 腕足动物系统古生物 |
参考文献 |
附录 腕足动物化石个体形态统计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华南寒武纪早期硅质岩中放射虫及共生微体古生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1.1.1 古生代早期放射虫的研究 |
1.1.2 华南深水硅质岩生物的研究 |
1.2 研究目的及贡献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创新与贡献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对比 |
2.1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1.1 贵州东部地区 |
2.1.2 江西南部崇义县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贵州东部 |
2.2.2 崇义地区 |
2.3 留茶坡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实测剖面 |
2.3.2 地层对比 |
2.4 牛角河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
2.4.1 实测剖面 |
2.4.2 地层对比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微体古生物岩石处理 |
3.1.1 氢氟酸浸解法 |
3.1.2 岩石表面溶蚀 |
3.1.3 疑源类处理 |
3.2 成像与观察 |
3.2.1 扫描电镜 |
3.2.2 计算机显微断层成像 |
3.3 分子古生物研究 |
第四章 放射虫生物群的组成、分类与演化 |
4.1 华南寒武纪早期硅质岩中放射虫面貌 |
4.1.1 留茶坡组 |
4.1.2 牛角河组 |
4.2 华南寒武纪早期放射虫形态对比与分布 |
4.2.1 形态对比 |
4.2.2 分布与规律 |
4.3 放射虫分子生物学 |
4.3.1 分子生物学对放射虫起源和分化的推测 |
4.3.2 分子生物学的放射虫分类的影响 |
4.4 寒武纪放射虫的形态及分类 |
4.4.1 Antygoporidae Maletz and Bruton,2007 |
4.4.2 Echidninidae Kozur,Mostler and Repetski,1996 |
4.4.3 Aspiculidae Won,Iams and Reed,2005 |
4.4.4 Archeoentactiniidae Won and Below,1999 |
4.4.5 Palaeospiculidae Won,1999 |
4.4.6 Protoentactiniidae Kozur,Mostler and Repetski,1996 |
4.5 不同类型放射虫的出现和延续 |
第五章 硅质岩中的其它微体化石群 |
5.1 海绵骨针 |
5.1.1 海绵骨针形态描述 |
5.1.2 海绵骨针化石整体面貌 |
5.2 环节型化石 |
5.2.1 化石形态特征 |
5.2.2 讨论 |
5.3 疑似胚胎化石 |
5.3.1 化石形态与对比 |
5.3.2 留茶坡组疑似胚胎化石的意义 |
5.4 小壳化石 |
5.5 其它生物 |
5.5.1 多细胞藻类 |
5.5.2 蓝细菌 |
5.5.3 疑源类 |
第六章 转折时期深水硅质岩生物群意义 |
6.1 放射虫的出现与意义 |
6.1.1 放射虫的出现前的推测 |
6.1.2 放射虫的出现与硅循环 |
6.2 转折时期深水微体生物群组成变化与深水生态系统 |
第七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蜕皮动物: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材料和方法 |
1.4.1 宽川铺组 |
1.4.1.1 地质背景 |
1.4.1.2 古环境背景和化石埋藏 |
1.4.1.3 材料 |
1.4.2 寒武纪第三期澄江化石库 |
1.4.2.1 澄江化石库 |
1.4.2.2 地质背景 |
1.4.2.3 古环境背景和化石埋藏 |
1.4.2.4 材料 |
1.4.3 现生鳃曳动物 |
1.4.3.1 材料 |
1.4.3.2 方法 |
1.4.4 系统发生分析 |
1.4.5 工作量 |
第二章 现生蜕皮动物 |
2.1 什么是蜕皮动物? |
2.2 蜕皮动物的身体结构 |
2.3 蜕皮动物的多样性 |
2.4 蜕皮动物内部各门类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
第三章 早期的蜕皮动物 |
3.1 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 |
3.2 寒武纪底部已知最早的蜕皮化石 |
3.2.1 有吻突动物 |
3.2.1.1 鳃曳动物 |
3.2.1.2 疑似动吻动物 |
3.2.1.3 兜甲动物或鳃曳动物幼虫 |
3.2.1.4 亲缘不定的有吻突动物 |
3.2.2 泛节肢动物 |
3.3 寒武纪早期华南地区澄江及其同期化石库中蜕皮动物的多样性 |
3.3.1 有吻突动物 |
3.3.1.1 动吻动物 |
3.3.1.2 兜甲动物 |
3.3.1.3 其它有吻突动物 |
3.3.1.4 寒武纪早期有吻突动物的古生态学 |
3.3.2 泛节肢动物 |
3.3.2.1 节肢动物和缓步动物 |
3.3.2.2 叶足动物 |
3.4 宽川铺和澄江化石库中蜕皮动物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比 |
第四章 蜕皮行为的起源 |
4.1 简介 |
4.2 结果 |
4.2.1 具有正负起伏的表皮碎片 |
4.3 讨论 |
4.3.1 寒武系底部蜕皮动物遗蜕的证据 |
4.3.2 现生有吻突动物(鳃曳动物)的蜕皮过程 |
4.3.3 寒武系底部有吻突动物蜕皮过程 |
4.3.4 蜕皮的起源和演化 |
4.4 系统古生物学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早期有吻突动物表皮网状纹饰的成因及其表皮形成过程 |
5.1 简介 |
5.2 结果 |
5.2.1 宽川铺组有吻突动物表面的网状纹饰 |
5.2.2 现生鳃曳动物的表皮结构和网状纹饰 |
5.3 讨论 |
5.3.1 表皮网状纹饰对应上皮细胞边界 |
5.3.2 网状纹饰的功能 |
5.3.3 其它蜕皮动物表皮上的网状纹饰 |
5.3.3.1 节肢动物 |
5.3.3.2 叶足动物和有爪动物 |
5.3.3.3 缓步动物 |
5.3.3.4 线形虫类 |
5.3.4 演化意义 |
5.4 小结 |
第六章 寒武纪第三期澄江动物群Selkirkia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 |
6.1 简介 |
6.2 系统古生物 |
6.3 结果 |
6.3.1 保存 |
6.3.2 管和躯干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管的形成、更新 |
6.4.2 Selkirkia管末端的卵形结构 |
6.4.3 Selkirkia管栖生活方式 |
6.4.4 早期蠕形动物的管栖习性 |
6.5 Selkirkia的古地理分布 |
6.6 小结 |
第七章 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 |
7.1 前人的工作 |
7.2 重新分析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 |
7.2.1 新数据集和方法 |
7.2.2 结果 |
7.2.3 不同化石类型的系统发生位置讨论 |
7.2.3.1 Selkirkia |
7.2.3.2 Xiaoheiqingella, Yunnanpriapulus和Paratubiluchus |
7.2.3.3 Sicyophorus |
7.2.3.4 Tylotites, Anningvermis和Corynetis |
7.2.3.5 严格意义上的古蠕虫类(Palaeoscolecids sensu stricto) |
7.2.3.6 Eokinorhynchus和Eopriapulites |
7.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寒武纪和奥陶纪几种遗迹化石及其古生态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遗迹化石:探索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载体[J]. 罗茂,龚一鸣,张立军,殷亚飞. 古生物学报, 2021(03)
- [2]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D]. 刘璠. 西北大学, 2021(10)
- [3]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D]. 段晓林. 西北大学, 2021
- [4]寒武纪澄江生物群射齿目节肢动物研究[D]. 吴雨. 西北大学, 2021
- [5]复杂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的形态功能和行为生态及宏演化[D]. 赵曌.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6]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D]. 马坤元.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7]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D]. 康昱. 西北大学, 2021(12)
- [8]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D]. 张雨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华南寒武纪早期硅质岩中放射虫及共生微体古生物群研究[D]. 张晏.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10]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D]. 王邓. 西北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