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RS和GIS的楚皇城考古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朱睿,郭小东,王志涛[1](2021)在《GIS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基于GIS的相关技术是文化遗产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构建信息集合的管理平台,而且可以成为信息二次处理和加工的研究性平台。1980年代GIS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领域,1992年国际文物保护专家首次将GIS技术用于柬埔寨吴哥窟遗址的分区及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开启了该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GIS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主要在三个方向:文物信息管理保护平台、文物考古信息可视化展示研究、文化遗产灾害风险评估。GIS在文化遗产风险评估中主要发挥其矢量运算及可视化的功能,用来进行区域性计算及评估结果展示,使风险结果更直观。我国关于灾害的风险评估较多,但关于文化遗产在灾害下的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由于信息技术的复杂性以及文化遗产种类的丰富性,目前尚未形成相对统一的研究理论、评估方法和相关系统构建步骤。建议从空间技术的融合、信息系统的整合、充实系统的应用、从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源角度下对文化遗产进行灾害风险分析和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魏永康[2](2021)在《抚河中游先秦聚落选址分析》文中认为
任君宇[3](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程旗帅[4](2020)在《两周城邑形态布局与演进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往对两周城邑形成和发展问题的讨论偏重于从军事、政治上找原因,较少有自然环境、经济、人口等因素的探讨。本文在探讨两周城邑的演变时既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分析,也有自然环境、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分析,尽量从多角度探讨两周时期城邑的变化及其演变的内在因素。由西周向东周的发展演进是多方面的,就城邑的发展而言,城邑的规模、数量、形制布局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西周时期的城邑规划总的来看是因地制宜的,结构较为松散,也不追求方正。这一现状到东周时期有了剧烈的变化,新的城市建设思想要求城邑发展要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的变化相适应。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分别对西周和东周城址的形态布局进行分析。将两周时期的城邑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王畿地区的都城,第二等级是诸侯国的都城,第三等级为各个诸侯国中广泛分布的中小型城邑。第三部分探讨西周和东周形态布局的不同。第四部分对西周到东周这一重要转折时期的城市发展因素、城市的形态布局进行包括自然环境、经济、政治军事、人口等各方面的因素分析。
王懿珣[5](2019)在《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南襄盆地环境条件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传统村落发展延续和村落间相互关联的根基,但在城镇化进程中,村落面临衰退甚至消失的危机。在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支持下,以跨区域与线性文化遗产为视角的传统村落群体空间特征研究,为地域特征挖掘和区域传统村落协同再生等提供新思路。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共七章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内容,是论文的概述及研究准备。总结传统村落面临的危机、转机与契机,引出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等,构建研究框架;并针对涉及的对象、内容、方法做相关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内容,是论文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是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演变及地域类型特征研究,探究村落的地域背景与各时期演变历程,针对地域要素的差别对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第四章是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空间分布研究,主要利用Arc GIS,在区域宏观角度上,寻找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社会文化、产业经济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关系,指出其呈现“多核集聚、线性延伸、网络化联系”的分布格局。第五章是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空间要素图示化研究,主要利用图示的方法,在中观组团层面,分为条带型、放射型和集中型组团,研究各组团的空间、产业与社会联系;在微观聚落层面,探究边界、街巷和场所要素,关注不同地形条件和类型村落要素呈现的特征。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内容,是论文结论部分。以第二部分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指出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特征受到自然环境、社会人文和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总结区域传统村落群体各层级的共性特征与各类型的个性特征,并提出区域协同保护与再生的展望。
王琢玺[6](2019)在《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在继承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与考古材料,对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地望、形制特点、城邑体系加以探索,获得了一定的新认识。第一章对江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背景进行了梳理。江汉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为城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西周时期,周王朝通过几次大分封,在江汉地区建立了一大批诸侯国,此地还有许多古老部族、邦国。西周后期及春秋时期,楚国逐渐强大,不断合并江汉地区的诸侯国,最后统一了江汉地区。战国后期,楚国在江汉地区的统治逐渐受到秦国、韩国、魏国的冲击,最终江汉地区完全落入秦国之手。江汉地区的人文地理格局,从西周时期以汉北、汉东为重心,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汉西为中心,深刻地影响了周代江汉地区城邑的发展与分布格局。第二章对周代江汉地区部分城邑地望进行了考订。鄀国,原为秦楚界上小国,后为楚上鄀县,地当在今淅川县寺湾古城遗址一带。公元前622年秦人入鄀后不久,鄀迁于南郡,后一度为楚鄀都,地当在今钟祥市丽阳遗址一带。析县、析邑为楚西北要邑,至晚公元前613年,析被置为楚县,公元前477年,析成为析君之封邑,地当在今西峡县白羽城遗址一带。楚君宵敖所居的宵,可能即秦汉时期的销县,地当在今荆门市子陵岗遗址一带。秦所拔楚之西陵,当在今襄阳市东北洪山头与彭家咀东北部一带。随国,即曾国,西周早期都城在今随州市庙台子遗址一带,两周之际至春秋初年在今枣阳市周台遗址与忠义寨城址一带,春秋初年以后至战国早中期在今随州市区一带。鄂国,西周早中期都城在今随州市安居镇一带,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在今南阳市西鄂故城或夏响铺一带。战国时期楚鄂君封邑初亦在此,垂沙之战后,可能被改封于今鄂州市吴王城一带,楚鄂县可能亦在此。竟陵,至晚战国中期即已存在,地当在今天门市张港镇北一带。郧国,后为楚郧县,地当在今天门市东北笑城遗址一带。郧县至晚郧公辛时代,可能已迁至今云梦楚王城一带,此地后为秦安陆县治。罗国,原在今宜城市西北一带,公元前698年至公元前691年之间,罗被南徙至枝江,地或在今枝江市龚家台遗址一带。第三章对楚国都城与别都进行空间复原研究,并讨论了楚都与别都的特点。时代较早的季家湖楚城,城邑平面形状可能为梯形,整体不够规整;护城河的军事防御意义不大;城邑布局方面,仅能推测季家湖楚城北部可能为宫殿区,城中部为制陶作坊区。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规模更加庞大,特别是都城纪南城,规模大、形制规整;城垣结构为城中套城的回字形结构,比东周时期其它诸侯国都城的形制更加规整;城内街道大致呈井字形;城内功能分区也较为明确。别都宜城楚皇城的规模与纪南城相比要小得多,形制也不如纪南城规整,其东垣因临河而较为弯曲;但与季家湖楚城相比,宜城楚皇城规模更大,且更加注重城邑军事防御能力建设。第四章对周代江汉地区其它城邑进行空间复原研究,并讨论了这些城邑的特点。这些城邑有县邑、其它诸侯国都邑、楚国采邑、封君邑、矿冶城邑和军事城邑等类型。其中县邑最具有代表性,其特点包括:(1)地形选择上呈现多样化特征,但以平原为主;(2)县邑多临河流一侧或地处两条河流交汇处,注重河流的供排水、交通与防卫功能;(3)县邑规模多样化,可分大型、中型、小型三类,且春秋时期县邑规模较小,战国时期县邑规模变大;(4)县邑平面形制以方形为主流,大型县邑受自然因素影响,平面形制有所变化;(5)城门数量根据县邑的规模来确定;(6)县邑一般具备城墙、护城河,部分县邑筑有角楼、瓮城,军事防御能力较强;(7)县邑内布局复杂化,部分为双重城垣结构;(8)墓地一般在城外附近高地上,除瓮棺葬等特殊葬式外,城内一般不设墓葬。第五章分析了周代江汉城邑的规模类型、分布格局与职能分类。城邑规模类型方面,西周时期可分为大、中、小、特小型4个类型,以小型、特小型城邑为主,城邑规模普遍较小;春秋时期也分为4个类型,城邑数量有所增加,城邑规模有所扩大;战国时期可分为特大、大、中、小、特小型5个类型,各类型城邑数量均有所增加,并增加了特大型城邑;整个周代,江汉地区城邑规模分布较为稳定,始终以小型、特小型或中型城邑为主。城邑分布格局方面,西周时期城邑分布重心在南阳盆地、随枣走廊与江汉平原边缘地带;春秋时期,襄宜平原成为江汉地区城邑密度最高的地方,沿丹江、汉江中游、沮漳河一线和沿滚河、涢河一线,成为江汉地区两条城邑分布密集带;战国时期,上述两条城邑密集带继续存在,并有所延伸。城邑职能分类方面,西周时期城邑职能较为单一,主要是政治军事据点;东周时期可分为政治经济管理中心、矿冶中心和军事据点三类。
杨亚茜[7](2019)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文中提出大遗址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延续着城市的根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着提升,大遗址的价值日益凸显。当前,我国新一轮城市更新建设深入推进,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作为影响城市更新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仅有利于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带动城市的全面发展。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市遗址之一,具有较高的价值,且能够为我们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演进与社会发展提供依据。本文在系统回顾城市更新以及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实际情况,针对新一轮城市更新的特点,积极探索城市更新背景下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采用的策略。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交代了研究内容、目标及创新点,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正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个案分析对象隋唐洛阳城遗址的概况,简要分析了其所具有的价值。第二部分分析了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在结合前文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城市更新背景下,进行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并对城市更新背景下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探索。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概述,反思了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
范沛沛[8](2018)在《西汉城池形态营造规制初探 ——规则矩形平面城池的使用及其模式化演变》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历史上,城邑是国家政治架构的承担者,西汉正式确立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中央集权统治,因此对这一时期城邑的研究特别重要,而城池形态是城邑表现出来的最直观、最基本的特征。与后世规则矩形平面的城池为主导不同,在西汉郡县制确立以前的分封制主导的时期,规则矩形平面的城池并不多见,而西汉郡县制正式确立以后,规则矩形平面城池逐渐增多。本文基于此,对西汉政治制度转型背景下,城池形态营造规制中规则矩形平面城池的使用及其模式化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分封制确立的西周时期到西汉之前城池形态的变迁历程。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并未见到规则矩形平面的城池,这与当时的城池主要是在平面上对祖宗祭祀做出表达的“都”和不在常规等级序列中且缺少形式要求的单纯性军事寨堡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规则矩形平面作为在城池形态上不对祖宗祭祀做出反应的一种手段,开始在没有祖宗祭祀需求但有礼仪需求的城邑类型上使用。秦代因为不热衷于城池建设,所见城池实例不多。进一步对西汉时期城池形态营造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结合西汉时期与城池营建和制度变迁相关的时代背景,利用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等,对城池性质、城池规模、城池变迁历程等进行相关考证,力求最大程度的还原当时真实的城池营建状况。首先,对西汉沿用旧有城池时,不同城池形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分为具有分封性质的诸侯国都城和不具有分封性质的郡县治所两类进行考察。然后,对西汉时期新筑城池的形态进行分析,以郡县制正式确立的武帝时期为界,分别考察前后两个时期的城池形态营造。最后,研究发现西汉时期延续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对规则矩形平面城池的使用,并且在适用类型上扩大、新建城池中数量增多,逐渐转变为一种模式。这种规则矩形平面城池的使用及其模式化演变的过程是和西汉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相契合的,是郡县制的推广、与祖宗祭祀相关的城池营造传统的遗忘、建设的理性伸张的结果。
邓莉[9](2018)在《楚国城市的性能与层级探讨》文中提出本文的写作以楚国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借鉴考古学和历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试图对楚国城市的性能和层级进行简单的探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二至四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的回顾学术界关于楚国城市的性质与职能、层级划分、形制研究和都城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为下文的写作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是对楚国城市的性质与职能的分析,主要从城市在社会发展方面做起到的作用以及对楚国城市的职能类型划分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从而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当时的城市,主要是以政治性能为主,是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产物,楚国的城市按职能可以划分为经济、军事和文化城市。第三部分是对楚国城市层级的讨论。主要依据考古发掘资料,把城市划分为都城和县城,分别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对《包山楚简》的记载,把里面涉及到的城市一一列举出来,分析其层级及具体所在地。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楚国都城的一种讨论。首先从《周礼》和《考工记》中分析城市形制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其次在对楚国不同时期的都城从选址、形制、规模、交通等方面予以展开,并且结合当时主要诸侯国都城的布局情况一起分析,试图发现当时都城在布局方面存在的一些共通点。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升华,从而进一步阐述文章的观点。东周时期是社会的转型期,对于楚国城市性能与层级的探讨,不但丰富了古代城市的研究,而且对于今天城市区域规划及其城市体系的建设也具有积极地意义。
牛世山,唐际根[10](2015)在《GIS与VR技术在考古和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探索》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全球定位系统(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逐渐兴起,它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用于采集、存储、分析、管理、展示与传播信息。20世纪80年代虚拟现实技术(VR)兴起,它与GIS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为通过计算机进行三维乃至四维空间展示提供了强大支持。GIS技术从二维应用发展到三维GIS、GIS与VR技术相结合的VR-GIS系统是20
二、基于RS和GIS的楚皇城考古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RS和GIS的楚皇城考古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GIS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GIS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
(一)面域信息管理平台 |
(二)点域信息管理平台 |
(三)线域信息管理平台 |
二、GIS在文化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三、总结与展望 |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
2.1.2.2 研究机构 |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
3.1.2 中俄贸易 |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
3.2.2 官马大道 |
3.2.3 张库商道 |
3.2.4 张库公路 |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
4.1.1 地形与水文 |
4.1.2 气候 |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
4.2.1 文献资料 |
4.2.1.1 官马大道 |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
4.2.2 地图资料 |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
6.2.1 伊林驿站 |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
6.3.2.1 水资源分析 |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两周城邑形态布局与演进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范围 |
(三) 研究现状 |
1. 对城市的形制布局的研究 |
2. 对城市各项职能的研究 |
3 、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 |
(四) 研究方法 |
一、 西周城邑的形态布局 |
(一) 西周王畿大型城邑的形态布局 |
1. 周原 |
2. 丰京和镐京 |
3. 洛邑及韩旗周城 |
(二) 西周王畿地区城邑形态布局的成因 |
1. 从军事地理因素看西周王畿的防御 |
2. 从西周政治结构看王畿地区的防御态势 |
3. 从军事实力看王畿地区的防御 |
(三) 诸侯国及其他地方都邑的形态布局 |
1. 诸侯国都邑 |
2. 其他地方性国家都邑 |
3. 诸侯国及其他地方都邑形态布局分类 |
(四) 其他中小型城邑的形态布局 |
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淹城 |
2. 山东高青陈庄遗址 |
3. 中小型城邑形态布局分类 |
二、 东周城邑的形态布局 |
(一) 东周王城 |
(二) 诸侯国都邑的形态布局 |
1. 晋都新田 |
2. 临淄齐国故城 |
3. 楚都纪南城 |
4. 赵国邯郸城 |
5. 中山国灵寿城 |
6. 易县燕下都 |
7. 新郑郑韩故城 |
8. 诸侯国都邑形态布局分类 |
(三) 其他中小型城邑的形态布局 |
三、 两周城邑形态布局的演变 |
(一) 王畿地区都城的形态布局演变 |
1. 形态布局的类型 |
2.城内功能区的规划 |
3. 数量与规模的变化 |
(二) 诸侯国都邑形态布局的演变 |
1. 形态布局的类型 |
2. 城内功能区的规划 |
3. 数量与规模的变化 |
(三) 中小型城邑形态布局的演变 |
1.形态布局的类型 |
2. 城内功能区的规划 |
3. 数量与规模的变化 |
(四) 小结 |
四、 西周到东周城邑的演进原因分析 |
(一) 自然环境对城邑的影响 |
(二) 经济因素对城邑的影响 |
(三) 政治军事因素对城邑的影响 |
(四) 人口因素对城邑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关于研究对象的综述 |
2.2 关于研究内容的综述 |
2.3 关于研究方法的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演变及群体地域类型特征分析 |
3.1 南襄盆地地域背景 |
3.2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演变历程 |
3.3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地域类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分布 |
4.1 南襄盆地地理环境与传统村落分布 |
4.2 南襄盆地交通状况与传统村落分布 |
4.3 南襄盆地社会文化与传统村落分布 |
4.4 南襄盆地产业经济与传统村落分布 |
4.5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
4.6 本章小结 |
5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结构及要素图示化分析 |
5.1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图示表达理念 |
5.2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组团结构图示 |
5.3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聚落要素形态图示 |
5.4 本章小结 |
6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共性与个性特征总结 |
6.1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特征影响因素 |
6.2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宏观空间分布的共性与个性 |
6.3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中观组团结构的共性与个性 |
6.4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微观聚落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
6.5 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协同保护与再生展望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状况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江汉地区的地理环境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一、江汉地区的范围 |
二、江汉地区的地貌与分区 |
三、江汉地区的气候及其变化 |
第二节 人文地理背景 |
一、先秦时期的人文地理格局 |
二、周代江汉地区的历史进程 |
三、周代江汉地区农业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地望考订 |
第一节 南阳盆地的城邑 |
一、商密之鄀国与楚上鄀县 |
二、白羽、楚析县与析邑 |
三、唐国与楚唐邑 |
四、其它城邑 |
第二节 襄宜平原的城邑 |
一、楚宵兼及秦汉销县 |
二、南迁之鄀国与楚鄀都 |
三、楚、秦西陵 |
四、其它城邑 |
第三节 随枣走廊的城邑 |
一、随国 |
二、鄂国 |
三、其它城邑 |
第四节 江汉平原的城邑 |
一、竟陵 |
二、州国与州县 |
三、郧国与楚郧县、秦安陆县 |
四、其它城邑 |
第五节 鄂东丘陵的城邑 |
一、邾邑 |
二、鄂邑与鄂县 |
三、秦沙羡 |
四、其它城邑 |
第六节 鄂西山地的城邑 |
一、枝江之罗国 |
二、其它城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楚国都城与别都空间复原研究 |
第一节 关于楚君、楚王居地与楚都、别都的讨论 |
一、楚君、楚王居地的分类 |
二、关于“郢”性质的认识 |
三、《楚居》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宜城楚皇城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城邑要素复原 |
三、城邑年代与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季家湖楚城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城邑要素复原 |
三、城邑年代与性质 |
第四节 纪南城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城邑要素复原 |
三、城邑年代与发展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楚都、别都之外的城邑空间复原研究 |
第一节 云梦楚王城、赤壁土城等县邑 |
一、云梦楚王城 |
二、赤壁土城 |
三、县邑的特点 |
第二节 诸侯国都邑、楚国采邑与封君邑 |
一、诸侯国都邑 |
二、楚国采邑 |
三、楚国封君邑 |
第三节 五里界城、鄂王城等矿冶城邑 |
一、五里界城 |
二、鄂王城 |
三、矿冶城邑的特点 |
第四节 草店坊城、作京城等军事城邑 |
一、草店坊城 |
二、作京城 |
三、军事城邑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周代江汉地区城邑综合研究 |
第一节 周代江汉地区城邑的规模分类 |
一、西周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规模分类 |
二、春秋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规模分类 |
三、战国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规模分类 |
四、周代江汉地区城邑规模的演变 |
第二节 周代江汉地区城邑的分布格局 |
一、西周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分布格局 |
二、春秋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分布格局 |
三、战国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分布格局 |
四、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分布格局的变化 |
第三节 周代江汉地区城邑的职能分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
二 |
三 |
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周代江汉地区城址、重要遗址统计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7)城市更新背景下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基本概念 |
1.5.1 城市更新的内涵 |
1.5.2 大遗址的概念 |
2. 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概况与价值分析 |
2.1 隋唐洛阳城及其遗址概况 |
2.1.1 隋唐洛阳城的历史沿革 |
2.1.2 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基本概况 |
2.2 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价值分析 |
2.2.1 历史价值 |
2.2.2 科学价值 |
2.2.3 文化价值 |
2.2.4 社会价值 |
3. 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3.1 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
3.1.1 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 |
3.1.2 组建了专门的管理保护机构 |
3.1.3 出台了遗址保护的政策法规 |
3.1.4 完成了重要遗址区拆迁安置 |
3.1.5 编制了大遗址专项保护规划 |
3.1.6 尝试了大遗址的展示与利用 |
3.2 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3.2.1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观念还有待更新 |
3.2.2 各遗址区保护与利用的水平不一致 |
3.2.3 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矛盾突出 |
3.2.4 遗址展示与旅游开发水平有待提高 |
3.2.5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体系尚不够健全 |
4. 城市更新背景下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策略 |
4.1 城市更新背景下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模式与典型案例 |
4.1.1 城市更新背景下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模式 |
4.1.2 城市更新背景下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典型案例 |
4.2 城市更新背景下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原则 |
4.2.1 保护优先原则 |
4.2.2 整体协调原则 |
4.2.3 惠及民众原则 |
4.2.4 持续发展原则 |
4.3 城市更新背景下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路径 |
4.3.1 更新发展理念,注重遗址的整体性保护 |
4.3.2 深挖遗址价值,构建遗址文化产业体系 |
4.3.3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遗址保护利用能力 |
4.3.4 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遗址的知名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8)西汉城池形态营造规制初探 ——规则矩形平面城池的使用及其模式化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范围和对象的界定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背景概述 |
2.1 西周至西汉城池形态的演变 |
2.1.1 城池平面上对规则矩形的使用 |
2.1.2 城池规模等级控制上的松懈 |
2.2 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和天下县、邑城 |
2.3 削藩分国和郡县制的正式确立 |
第3章 西汉时期沿用旧有城池的营建 |
3.1 沿用作为诸侯国都城 |
3.2 沿用作为郡县治所 |
3.2.1 沿用作为郡治 |
3.2.2 沿用作为县治 |
3.3 西汉时期沿用城池形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汉时期新筑城池的营建 |
4.1 都城长安城 |
4.2 武帝以前的新筑城池 |
4.2.1 诸侯国都城 |
4.2.2 郡县级别的城池 |
4.2.3 武帝以前新筑城池形态分析 |
4.3 武帝以后的新筑城池 |
4.3.1 诸侯国都城 |
4.3.2 郡县级别的城池 |
4.3.3 武帝以后新筑城池形态分析 |
4.4 陵邑 |
4.4.1 陵邑概况 |
4.4.2 陵邑形态分析 |
4.5 尚不明确修筑时期的城池 |
4.5.1 尚不明确修筑时期城池的概况 |
4.5.2 尚不明确修筑时期城池的形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楚国城市的性能与层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楚国城市研究现状 |
1. 先秦至民国时期 |
2. 建国以来的研究 |
(四)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 |
1. 重难点 |
2. 创新点 |
(五)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1. 研究方法 |
2. 写作思路 |
二、楚国城市的性质与职能 |
(一) 楚国城市的性质 |
(二) 楚国城市的职能 |
1. 经济职能比较突出的城市 |
2. 军事职能更加突出的城市 |
4. 文化相对繁荣的城市 |
5. 楚国城市职能特征分析 |
三、楚国城市的层级 |
(一) 楚国城市层级分析 |
1. 楚国城市的考古调查及发掘概况 |
2. 楚国城市的类型分析 |
(二) 楚简所载楚国城市的等级—以《包山楚简》、《楚居》为例 |
1. 楚简所载楚郢都地望 |
2. 楚简所载楚县地望 |
四、楚国都城的形制与规模 |
(一) 两周时期的城市布局 |
1. 西周时期的城市布局与结构 |
2. 东周时期城市结构的失序 |
(二) 楚国都城的形制与规模 |
1. 楚国都城选址的特点 |
2. 楚国都城的形制 |
3. 楚国都城的规模 |
4. 城市的对外交通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记载的楚国城邑 |
附录二: 考古所见楚国城址一览表 |
附录三: 春秋时期楚国置县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基于RS和GIS的楚皇城考古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GIS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综述[J]. 朱睿,郭小东,王志涛. 中国文化遗产, 2021(04)
- [2]抚河中游先秦聚落选址分析[D]. 魏永康.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两周城邑形态布局与演进原因分析[D]. 程旗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南襄盆地传统村落群体的空间特征研究[D]. 王懿珣.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地理研究[D]. 王琢玺. 武汉大学, 2019(06)
- [7]城市更新背景下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D]. 杨亚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西汉城池形态营造规制初探 ——规则矩形平面城池的使用及其模式化演变[D]. 范沛沛. 深圳大学, 2018(07)
- [9]楚国城市的性能与层级探讨[D]. 邓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10]GIS与VR技术在考古和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探索[J]. 牛世山,唐际根. 三代考古, 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