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科类成人教育实验课教学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赵玲[1](2020)在《甘肃省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跨多个相关学科的综合性技能课程,是一个锻炼学生实验技能、应用范围比较广的应用技能课,在当代农林牧副渔,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发展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同时它也为许多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是中职植物组织培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达成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自2012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师生的重视。然而目前在现实的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以及教育落后的偏远地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仍然缺乏对应的研究和分析。甘肃植物资源丰富,是甘肃省社会、经济、科研、脱贫攻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甘肃中职学校作为甘肃地区技术型人才的集区,其职业教育中“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在甘肃省上述事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对甘肃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进行了现状调查、问题梳理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为本地区中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依据,以期提高国家、学校、教师、以及教育专家对该地区的中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重视,切实促进甘肃中职学校以及甘肃省经济的发展。本文为了解甘肃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对甘肃四市12所中职的66位“植物组织培养”任课教师和693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教师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职业教育改革以后,甘肃中职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发现了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分别是:1.实验教学基础设施有待完善;2.各方对“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重要性等认识不足;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4.植物组织培养任课教师的实验教学专业素养有待提高,5.学生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且创新意识不强。结合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重视;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基础设施;3.健全管理制度,促进“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长远发展;4.提高教师素质,保障“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5.立足学生的发展,开发和丰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
李朝(王献)[2](2020)在《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持续扩招以及对高质量教育水平的长期追求,高校教育资源开始呈现出越来越紧张的趋势,人们对于高校教育资源的需求与高校自身教育资源拥有量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短缺、缓和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并着手推动以大学城模式为代表的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因此,本文将以西安南郊大学城中的五所高校为例,对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力求从政府层面为更好地推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提出科学依据和有效参考。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为基础,首先论述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政府在教育资源共享中的功能和作用,对国内和国外各地方政府在推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做法予以总结;其次本文以西安南郊大学城五所高校作为个案进行调研,采用访谈法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高校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图书馆资源、教室资源以及实验室资源共享五个方面出发,论述西安南郊大学城五所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以及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地方政府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总结原因,提出优化建议。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在推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地方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管理缺位,政府参与度不高;第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不足,推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配套服务不完备;第三,地方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缺乏适当的监督,监管效果较差。而导致以上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现行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目标的偏差、公共服务意识缺失以及政府对于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现存监督体系的不健全。针对现存的不足,文章的最后也分别从提高政府对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水平、强化政府服务意识、规范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监督工作三个方面出发,为政府推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对策和新的思路。本文对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地方政府作用发挥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一方面,本次调研从管理、服务、监督三个方面出发评价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发挥,缺少从市场层面对于地方政府作用发挥的评价,未来的调研应当增加对市场作用的分析。另一方面,本文最后所提出的提升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作用发挥的优化路径,只是部分理想化建议,还需不断地实践检验。
谢军[3](2019)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新时代包括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自1999年以来,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中,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势而生并快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我国共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721所,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58%,占据“半壁江山”以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办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关于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均还比较欠缺,需要全面、深入的进行探索。本研究以“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为题,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对象,按照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深入探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系统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作出贡献。在实践层面,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相结合,着眼S省11所“转型试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整体状况和A高校及其三个系(专业),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访谈法和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激励措施等现状进行整体扫描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依据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获取的资料,从人力资源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激励理论等视角,探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理论层面,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其“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根据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特点,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因子分析法等,构建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的指标,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目标导向”。研究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双师”内涵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应用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缺乏,保障条件有限等问题,不能适应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导致这些问题,主要有主观认识不到位、院校研究开展不够、增量补充渠道不畅通、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硬件条件保障不得力、建设发展的合力未形成等多方面原因。研究还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实践应用能力、课程教学能力、理论知识水平和性格心态特征五个方面。其中实践应用能力的占比最高,体现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研究建议,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综合施策。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改革编制管理办法,制定“双师型”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履行责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培训、引进、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实践条件建设、院校研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教师个体要主动顺应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强化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观,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实践教学,努力促进自身专业不断成长。
邱屿书[4](2019)在《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针对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状况进行深入研究,调查本科生的专业适应水平,分析本科生在专业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本科生的专业适应水平。本研究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阅读文献,总结前人在本科生专业适应状况上的相关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浙江大学本科生的专业适应水平和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统计之后,再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将浙江大学本科生的专业适应状况总结如下。浙江大学本科生的总体专业适应状况良好;不同性别的本科生的专业适应水平无显着差异;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的专业适应水平存在显着差异,高年级的专业适应水平比低年级的专业适应水平低;本科生的专业适应水平在专业上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医学生的专业适应水平最高,农生环和人文学生的专业适应水平最低。浙江大学本科生在专业适应过程中存在三大问题,即:专业适应水平不够理想、专业适应水平随专业教育的推进而降低和部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适应水平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差异较大。本科生专业适应水平不够理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部分学生专业兴趣度不高、专业学习行为不够积极以及专业特质效能不高;专业适应水平随专业教育的推进而降低的原因在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分别经历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专业适应水平的专业差异大主要体现在人文学部和农生环学部的专业适应水平低于其他各学部的专业适应水平,原因在人文学部和农生环学部的就业优势相对不足、专业调剂的比例更高以及专业兴趣度更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措施。学校层面,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适应辅导;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改善专业授课方式;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社会层面,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观和实习的机会;加强招聘的专业指向性。家庭层面,要增进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尊重孩子的专业决策自主权。个人层面,树立正面积极的心态;重视专业选择;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认同;提高自制力;增加专业学习时间;降低网络依赖程度;主动寻求学习和心理援助。
张璨[5](2019)在《新时代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行业的从业者,掌握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与质量的重要使命,其生命价值观教育在整个医学生培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应时代发展的生命价值观是医学生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然而,当前状态下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着理论课未成体系、实践课参与感较差、课外活动效果不明显、医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教育重视度偏低等种种的问题;在教育效果方面,医学生生命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如在行为上时常会有医学生轻生、医生过度医疗、不重视大体老师、轻视或虐待生命的现象或新闻出现,使得社会大众对医生甚至医学生群体产生较差的印象。由此,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环境下,医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提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伦理学、医生职业道德为理论依据,探究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医务人员社会角色视角下、医学教育标准的内涵下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面对医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所在。本文希望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定位教育目标,完善课程质量,提升教育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优化教育环境,建立干预机制,规范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进行规范并梳理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复制实施的系统性教育体系,以便能够全面引导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医学知识的学习机会,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构建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为人类健康能够奉献自己的所学、所思,形成坚定的生命价值信仰。
邓晓红[6](2012)在《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这一目标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医学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的合理化、更优化,因此,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整体课程设置的优化尤为关键。目前,我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着“普教化”倾向,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基本套用相同专业普教本科生的教学模式,所以,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结合“成人专升本”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设置和安排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以青海大学医学院成教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成人医学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个人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积极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实地考查、自然观察、听课、个别访谈、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进行本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整理,全面探讨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是否能从提升成人教育学生职业能力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提出相应的策略。逐渐形成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医学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构想,构建了一套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体系。该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了按照“三位一体”、查缺补漏、课程结构优化、改革为先导原则,将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整合为3个理论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1个实践课程模块,增设1个选修课程模块,构建了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为制订和修改我国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全面而且高业务水平精湛的医务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曹坤明[7](2007)在《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构建 ——以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医学相关专业快速成为热门,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借此东风迅速发展,但在其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其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表现出种种弊端。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医学成人学员由于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矛盾突出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面授教学出勤率不高,同时非面授期间的自学由于缺乏足够的自觉性,得不到有效监督、指导以及学习材料的支持而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和教育质量不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医学网络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日趋丰富,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了医学教育观念、手段、方法、内容、模式、规模诸方面的变革,也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构建并实现新型网络化教学模式来提高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实现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从以知识技术为中心的学历补偿教育向以“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为中心的综合能力教育的转变。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数字信息技术来改造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传统的“面授+自学”的教学模式,整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融合传统学习和数字网络化学习,实现优势互补。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型网络化教学模式,消除或减少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通过构建“多媒体化面授教学+立体化教学环境支持下的网络教学+传统与网上相结合的作业及考核方式+虚拟实验”的教学模式,使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面授教学因为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而效率更高,使成人学员的自学因为有了立体化教学环境的支持而质量更高。通过网络教学和联合办学的方式,使医学成人学员突破时空的限制,就近在联合办学点参加面授,通过网络实时或非实时授课使联合办学点的成人学员也能接受到学校本部优秀教师的授课。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迅速,目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已超万人,并且有快速增加的趋势。本研究论文以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为个案,按照全新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医学专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突出“医学”、“成人”、“在职”特色,依托新乡医学院良好的理论研究氛围和实践研究基础,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研究,构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论文首先从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出发,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然后论述了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其模式构建做出了总体设想和具体描述,最后论述了其软硬件支持和具体实施方案。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来改造传统医学成人高等教育,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目的。创造性成果包括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如相关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和管理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库、医学虚拟实验软件系统的建设等。
王虹[8](2006)在《成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兰州大学成人医学教育为例》文中提出成人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医学人才,并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成人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进行改革。由于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所以如何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成人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和安排课程,是成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兰州大学成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研究对象为兰州大学成人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首先,本研究对国内外成人医学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国内外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与改革现状;函调了国内9所高校成人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计划,从几个方面对其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我国成人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现行课程设置的现状并指出其问题。再次,通过对兰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04级、05级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学生和各学科任课教师所做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他们对现行课程设置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本研究认为:兰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普教化倾向、未体现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教育薄弱、忽视实践(验)课教学、未考虑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等问题。最后,针对成人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预防疾病和群体健康相关课程的设置,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相关课程等建议和对策。
司庆燕[9](2006)在《泰医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以我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为基础,通过对泰山医学院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探索适合泰山医学院校情的富有成效的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升本的课程设置,并期待抛砖引玉。从这一目的出发,本文紧紧围绕“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这一总论题,分三部分展开调查分析。第一部分,作为研究的起点,分析了医学成人教育与普通成人教育的不同,得出医学成人教育的特点,即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对应用学科,试验内容,实习时间都有较高要求,以便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临床实战经验。从而阐明有效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因该充分体现医学成人教育的特色。论文对泰医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是以此框架为评价标准展开的。第二部分在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总特点的要求下,对泰医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点明其不足,为整个对策建议的提出奠定基础。这一部分作为论文的核心,为了更清楚地认识泰医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又分为三个小的环节展开。首先对泰医成教临床专升本与泰医普教临床专升本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目的在于揭示泰医成教临床专升本教育有没有突出医学成人教育的特点,是否存在成人教育普教化的现象,因为这是成人教育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其次对泰医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实际开设课程与计划设置课程进行调查比较,以便进一步指出泰医成教临床专升本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偷工减料,流于形式。特别是对实验实习在实际课程设置中的比例进行分析,这是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息息相关的课程设置,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最后对实际开设临床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从而发现影响课程设置顺利实施的诸多因素。第三部分在全面调查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泰医成教临床医学专
宋旭峰[10](2005)在《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第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二十一世纪初,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第二,制约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分别以何种方式、对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施加了何种影响?第三,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意味着什么,说明了什么,如何评价? 通过分析研究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科类分化—层次分化—类型分化—建构体系这样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后一阶段在总结前一阶段成功经验、强化并放大前一阶段已经出现的趋势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新结构形式。如此,经过一个持续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逐步形成了具有较强自适应能力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第二,建国以来,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关教育决策影响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途径,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政治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显性模式”不断减弱和“隐性模式”不断增强的趋势;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不断增强,并出现了高等教育结构局部经济化的趋势;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开始由互动模式向立体模式发展;高等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之间长期的制约性平衡关系被打破,形成了新型的“拉动—促进”关系:不同层次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由院校升格模式向学生升(转)学模式转变的趋势;不同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开始由单边决定走向多元协调;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关系出现了由控制模式向博弈模式转化的趋势等。 第三,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在发展方式上,主要表现为持续不断的调整;在调整方式上,主要表现为由行政直接调节向多元调节的转变。在发展过程上,主要表现为围绕“科学分化和社会分工”所进行的分化与整合、多样化与综合化的矛盾运动;在发展结果上,主要表现为传统与变革的统一。 本论文的特色是:清晰描述了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主要线索;具体分析了影响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制度因素和关键举措;深入剖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内在机制;文献资料翔实丰富,基本做到言必有据。
二、医科类成人教育实验课教学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科类成人教育实验课教学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
二、甘肃省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节 总体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观察法 |
四、访谈法 |
第三节 研究工具的开发 |
第四节 研究工具的检验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五节 样本来源及地理分布 |
一、样本学校概况 |
二、样本教师概况 |
三、样本学生概况 |
四、样本实验选择 |
五、样本测试题的选择 |
第三章 甘肃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情况 |
一、独立实验室数量 |
二、实验员配备情况 |
三、实验药品与仪器配备情况 |
四、实验室的管理情况 |
五、实验室现代化建设程度 |
六、其他实验基地建设情况 |
第二节 各方对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实践教学的认识情况 |
一、学校对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实践教学的认识情况 |
二、植物组织培养学教师对本实验教学的认识 |
三、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的认识情况 |
第三节 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的准备情况 |
一、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教师的实验课前准备情况 |
二、中职学校学生的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课前准备情况 |
第四节 中职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 |
一、教师的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情况 |
二、中职学生的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学习情况 |
第五节 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情况 |
一、中职学校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评价方式 |
二、学生对教师实验教学评价方式的满意度 |
第六节 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的课外开展情况 |
一、学校层面的高中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的课外开展情况 |
二、教师层面的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课外开展情况 |
三、学生层面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
第四章 甘肃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
一、存在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各方对中职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全面 |
一、存在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
一、存在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四节 中职教师的实验教学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一、存在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五节 学生学习习惯尚未养成,且创新意识不强 |
一、存在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改善甘肃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建议 |
第一节 转变教学观念,加强重视实验教学 |
一、加强学校负责人对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的重视 |
二、加深教师对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的理解 |
三、加深学生对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的认识 |
第二节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 |
一、提高中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场地的建设标准 |
二、改善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用品的配备不足 |
三、加强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员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健全管理制度,促进长远发展 |
一、健全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制度 |
二、健全学校管理层对学生、实验员以及教师的管理制度 |
三、健全实验员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
四、健全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制度 |
第四节 提高教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 |
一、夯实植物组织培养学教师实验教学专业知识 |
二、提高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教师实验教学专业技能 |
第五节 立足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 |
一、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教学的资源库 |
二、整合校内和外植物组织培养学 |
三、充分发挥甘肃中职学校地域特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甘肃省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育现状调查(教师卷) |
附录二 甘肃省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育现状调查(学生卷) |
附录三 甘肃省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访谈提纲(教师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教育资源 |
2.1.2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 |
2.1.3 大学城 |
2.2 相关理论梳理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政府职能理论 |
2.3 政府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及机理分析 |
2.3.1 政府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分析 |
2.3.2 政府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作用的机理分析 |
2.4 国内外政府推动高校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启示 |
2.4.1 国内政府推动高校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启示 |
2.4.2 国外政府推动高校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三章 西安南郊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与政府作用发挥现状分析 |
3.1 西安南郊大学城教育资源概况 |
3.1.1 课程资源丰富,慕课和精品课程建设成为趋势 |
3.1.2 师资实力雄厚,但总量分布不均 |
3.1.3 图书文献资源专业性强,可以形成学科互补 |
3.1.4 实验室资源丰富,但分布明显不均 |
3.1.5 教室资源数量充足,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习需求 |
3.2 调研基本情况概述 |
3.2.1 调查对象及目的 |
3.2.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2.3 访谈具体情况 |
3.3 西安南郊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
3.3.1 跨校选修逐步开放,网络课程资源共享门槛较高 |
3.3.2 大学城校际间师资互聘难度大 |
3.3.3 实现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缺乏统一的图书资源共享平台 |
3.3.4 不限制教室资源共享,学生参与意愿不高 |
3.3.5 实验室资源校内共享较多,校际间实验室资源共享逐步开启 |
3.4 地方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作用发挥现状 |
3.4.1 履行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管理职能 |
3.4.2 完善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配套服务 |
3.4.3 发挥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监督评价作用 |
第四章 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作用发挥不足及原因分析 |
4.1 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不足 |
4.1.1 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管理缺位 |
4.1.2 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配套服务欠缺 |
4.1.3 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监督不力 |
4.2 政府未有效发挥管理职能的原因 |
4.2.1 高等教育现行管理体制及政府利益目标导致管理行为偏差 |
4.2.2 服务意识缺失导致配套保障不足 |
4.2.3 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管制效果差 |
第五章 优化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职能的路径 |
5.1 提高地方政府对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水平 |
5.1.1 做好职能定位,坚持适度管理 |
5.1.2 改变政绩观念,确保各方主体权益 |
5.1.3 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政策引导 |
5.2 强化地方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服务意识 |
5.2.1 树立服务理念,注重角色归位 |
5.2.2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提升保障水平 |
5.2.3 加强技术引导,提高共享效率 |
5.3 规范地方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监管工作 |
5.3.1 及时更新共享进展,加强对共享活动的绩效考核 |
5.3.2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教育资源共享质量 |
5.3.3 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内控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关键 |
三、现实需要与问题聚焦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 |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 |
三、教师队伍建设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高等教育功能向应用型拓展的国际趋势 |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特点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三、管理学激励理论 |
四、研究的政策依据 |
第三章 S省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
第一节 S省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
二、转型试点高校探索应用型发展道路基本情况 |
三、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扫描 |
四、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
第二节 A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个案研究 |
一、研究方法、思路和案例选择 |
二、A学院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困惑 |
三、A学院三个专业(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
第四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双师”内涵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认定标准 |
二、“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结构不合理 |
三、“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应用能力不足 |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缺乏,保障条件有限 |
第二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主观认识不到位 |
二、院校研究开展不够 |
三、增量补充渠道不畅通 |
四、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 |
五、硬件条件保障不得力 |
六、推进发展的合力未形成 |
第五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的指标构建 |
第一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要素的获取 |
一、文献回顾法初步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
二、行为事件访谈法再次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
三、问卷法最终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
第二节 合格标准指标因子的提取 |
一、因子的适应性检验 |
二、因子提取 |
三、因子旋转 |
第三节 合格标准指标的确定 |
一、合格标准要素命名及解释 |
二、合格标准指标及内涵 |
第四节 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六章 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
一、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引导高校规范认定 |
二、改革编制管理办法,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 |
三、制定“双师型”激励政策,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
四、引导企业履行责任,强化校企合作意识 |
第二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系 |
一、加强计划管理,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
二、完善“双师型”职称评审办法,强化实践能力导向 |
三、加大“双师”培训工作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
四、拓宽渠道,做好“双师型”教师招聘工作 |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
六、加强实践基础设施建设,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
七、大力开展院校研究,建立完善教师发展工作机构 |
第三节 教师个体努力提升自身“双师”能力和素养 |
一、秉持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观 |
二、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
三、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 |
四、积极投身实践教学,推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本科生专业适应研究 |
1.3.2 本科生专业适应相关研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概念界定 |
1.4.1 本科生 |
1.4.2 本科生专业适应 |
1.5 理论基础 |
1.5.1 文化适应理论 |
1.5.2 积极心理理论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2 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状况的调研设计 |
2.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工具 |
2.1.3 研究过程 |
2.2 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工具 |
2.2.3 研究过程 |
3 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现状 |
3.1 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现状的描述性统计 |
3.2 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性的差异统计 |
3.2.1 不同性别本科生专业适应性情况 |
3.2.2 不同年级本科生专业适应性情况 |
3.2.3 不同专业本科生专业适应性情况 |
4 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本科生专业适应总体水平不够理想 |
4.1.1 部分学生缺乏专业兴趣 |
4.1.2 部分学生专业学习行为不够积极 |
4.1.3 部分学生专业特质效能不高 |
4.2 专业适应水平随着专业教育的推进而下降 |
4.3 部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适应水平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差异较大 |
4.3.1 就业优势相对不足 |
4.3.2 专业调剂的比例更高 |
4.3.3 专业兴趣度更低 |
5 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水平提升对策 |
5.1 学校层面 |
5.1.1 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适应辅导 |
5.1.2 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
5.1.3 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
5.1.4 改善专业授课方式 |
5.1.5 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
5.1.6 提升学校管理方式 |
5.2 社会层面 |
5.2.1 给学生提供更多参观和实习的机会 |
5.2.2 加强招聘的专业指向性 |
5.3 家庭层面 |
5.3.1 增进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
5.3.2 尊重孩子的专业决策自主权 |
5.4 学生层面 |
5.4.1 树立正面积极的心态 |
5.4.2 重视专业选择 |
5.4.3 培养专业兴趣 |
5.4.4 提高自制力 |
5.4.5 增加专业学习时间 |
5.4.6 降低网络依赖程度 |
5.4.7 主动寻求学习和心理援助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状况访谈提纲 |
(5)新时代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基本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及界定 |
2.1.1 生命价值观 |
2.1.2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
2.2 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 |
2.2.1 思想政治教育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支撑 |
2.2.2 生命伦理学对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支撑 |
2.2.3 医生职业道德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支撑 |
2.3 新时代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
2.3.1 “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的历史使命要求 |
2.3.2 医务人员社会角色视角下的社会责任要求 |
2.3.3 医学教育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要求 |
第3章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当前医学生生命价值观学校教育现状 |
3.1.1 理论课教学未成体系,缺乏统筹 |
3.1.2 实践课教学学生参与感较弱 |
3.1.3 课外文化教育缺乏有效整合,效果不明显 |
3.2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
3.2.1 医务人员漠视生命现象频有发生 |
3.2.2 医务人员生命质量每况愈下 |
3.2.3 部分医务人员无视伦理底线 |
3.3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生命价值观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相对滞后未成体系 |
3.3.2 生命价值观教育方式重知识轻实践 |
3.3.3 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功利化工具化 |
3.3.4 生命价值观教育机制有待完善 |
第4章 加强新时代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
4.1 重塑教育理念,彰显时代特色 |
4.1.1 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同时代背景相结合 |
4.1.2 医学生命价值理念与社会进步发展密切结合 |
4.1.3 坚持以患者为本与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相结合 |
4.2 完善课程教育,强化实践教学 |
4.2.1. 更新生命教育内容与优化教学方法相结合 |
4.2.2. 专业教育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
4.2.3. 生命理论教育与强化实践教学相结合 |
4.3 优化教育环境,多方协同引导 |
4.3.1 校园环境育人与课堂教学育人相结合 |
4.3.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
4.3.3 校园环境突出与网络环境优化相结合 |
4.4 建立干预机制,规范评价体系 |
4.4.1 预防性教育与干预性措施相结合 |
4.4.2 医学责任教育与生命价值观评价相结合 |
4.4.3 生命价值观评价与干预措施相结合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背景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3.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3.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现状调研与分析 |
1 现行课程设置的特点 |
2 学生对现行课程设置的评价 |
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2.2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3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导致的结果 |
3.1 存在沿用普通本科课程设置的现象 |
3.2 仍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 |
3.3 未体现医学模式的转变 |
3.4 人文课程明显偏少,综合素质教育薄弱 |
3.5 忽视实验(见习)等实践课的教学,影响教学质量 |
3.6 选修课比例过少,忽视学生需求 |
3.7 未能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能力 |
4 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成人教育普教化 |
4.2 传统课程模式 |
4.3 医学模式未转变 |
4.4 人文课程薄弱 |
4.5 实践教学不足,效果不理想 |
4.6 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 |
4.7 未能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能力 |
第三章 能力导向的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 |
1 能力导向的课程设置的意义 |
1.1 理论价值 |
1.2 现实价值 |
2 能力导向的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 |
2.1 新医学模式 |
2.2 国际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
2.3 我国对成人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
3 能力导向的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
3.1 “三位一体”的原则 |
3.2 查漏补缺原则 |
3.3 课程结构优化原则 |
3.4 改革为先导的原则 |
4 能力导向的课程设置的具体措施 |
4.1 课程目标设置的措施 |
4.2 课程门类设置的措施 |
4.3 课程结构设置的措施 |
4.4 课程形式设置的措施 |
4.5 课程实施方式设置的措施 |
4.6 课程评价方式设置的措施 |
第四章 职业能力导向的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方案——以青海大学医学院为个案 |
1 课程设置的建议和对策 |
1.1 改革课程模式,优化课程设置 |
1.2 充分理解和认识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教育、医学发展的影响 |
1.3 增加人文课程,强化综合素质 |
1.4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 |
1.5 增加选修课,重视学科发展 |
1.6 针对“成人特点”,体现“成人特色” |
1.7 个性化课程设置,提升职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
2 课程设置的方案 |
2.1 总体培养目标 |
2.2 专业培养要求 |
2.3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
2.4 学习形式与修业年限 |
2.5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
2.6 教学基本要求 |
2.7 成绩考核 |
2.8 毕业与学位授予 |
2.9 教学计划安排(见附录2)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本文的创新点 |
2.1 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 |
2.2 研究内容新颖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构建 ——以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名词列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概念辨析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我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和医学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现实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现行常用教学模式及优缺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医学网络教育现行常用教学模式及优缺点分析 |
第三节 构建我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
第三章 构建我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
第一节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总体设想和主要优势 |
第二节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具体模式设计与优化组合 |
第三节 构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软硬件支持系统 |
第四节 构建我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前景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前景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情况一览表 |
致谢 |
(8)成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兰州大学成人医学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思路、方法和理论基础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五) 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和国内外成人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一) 相关概念界说 |
(二) 国内外成人教育的现状 |
(三) 国内外医学教育及成人医学教育状况 |
四、国内外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与改革现状 |
(一) 各国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与改革 |
(二) 各国医学院校现行课程设置基本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
(三) 我国成人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五、兰州大学成人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 |
六、对成人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的建议与对策 |
(一) 依据 |
(二) 建议和对策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9)泰医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成人高等教育的比较 |
(一)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 |
1. 成人高等教育的概念 |
2. 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 |
(二)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个性特征 |
1. 医学内容的复杂性 |
2. 医学科学的实践性 |
3. 临床治疗的差异性 |
4. 临床工作的风险性 |
5. 临床医学的社会性 |
6. 临床医学的服务性 |
二、泰医成教临床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
(一) 成教与普教现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
1. 必修课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
2. 选修课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
(二) 实际开设课程与计划设置课程的比较分析 |
1. 实际开设的与计划设置的课程门类的比较分析 |
2. 三大课程模块计划学时与实际学时的比较分析 |
3. 实验课计划设置学时与实际开设学时的比较分析 |
(三) 实际开设临床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
1. 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
2. 实验实习效果的调查分析 |
三、泰医成教临床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
(一) 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 |
1. 计划设置陈旧滞后,实际实施脱节不足 |
2. 人文课程明显偏少,综合素质教育薄弱 |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灵活性 |
4. 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
5. 实验效果和实习效果较为一般 |
(二) 改善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
1. 改革课程模式,优化课程设置 |
2. 增加人文课程,强化社会素质 |
3.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
4. 聘请复合医生,打造专职教师 |
5. 深化资源管理,提高实践质量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10)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研究特色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建国初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成型 |
第一节 近代江苏高等学校的变迁 |
一、清末高等学堂 |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新制大学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等学校 |
四、苏皖边区的高等教育机构 |
第二节 院系调整 |
一、接管与调整 |
二、1951年的院系调整 |
三、1952年的院系调整 |
第三节 层次变化特征 |
一、专修科的设立 |
二、工农速成中学的设立 |
第四节 科类结构的成型 |
一、科类结构变化的过程 |
二、相关因素分析 |
第二章 探索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展开 |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大跃进”与大调整 |
一、高等教育“大跃进” |
二、初步调整与继续增设 |
三、高等教育大调整 |
第二节 层次结构的展开 |
一、层次结构展开的过程 |
二、层次结构的特点 |
第三节 科类结构的展开 |
一、科类结构的展开过程 |
二、管理体制调整与科类结构展开 |
第四节 办学形式的探索 |
一、函授教育与夜大学的初步发展 |
二、江苏函授大学 |
三、江苏劳动大学 |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 |
第一节 科类结构的变化 |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等院校 |
二、专业结构的变化 |
三、影响专业结构变化的因素 |
第二节 办学形式的变化 |
一、“七·二一”大学 |
二、“社来社去”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 |
第一节 层次结构的发展 |
一、高等学校的恢复与新建 |
二、层次结构发展的过程 |
三、影响层次结构发展的政策 |
第二节 科类结构的发展 |
一、科类结构发展的过程 |
二、影响科类结构发展的重大改革 |
第三节 型式结构的发展 |
一、成人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 |
二、职业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五章 稳定规模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
第一节 层次结构的调整 |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调整的主要措施 |
第二节 科类结构的调整 |
一、联合办学 |
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
三、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加快培养应用性高层次专门人才 |
第三节 型式结构的调整 |
一、职业大学的调整与改革 |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调整与改革 |
第六章 走向大众化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新发展 |
第一节 层次结构的新发展 |
一、发展过程 |
二、发展政策 |
第二节 科类结构的新发展 |
一、发展过程 |
二、发展政策 |
第三节 型式结构的新发展 |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 |
第七章 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第一节 建国以来江苏结构发展的总体考察 |
一、层次结构 |
二、科类结构 |
三、型式结构 |
第二节 影响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三、高等教育决策 |
第三节 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调整与发展 |
二、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 |
三、多样化与综合化 |
四、传统与改革 |
第四节 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趋势展望 |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二、高等教育的分化与整合将展示出新的特点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江苏省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统计 |
附录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普通高校沿革情况 |
后记 |
四、医科类成人教育实验课教学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中职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玲.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研究[D]. 李朝(王献). 西北大学, 2020(07)
- [3]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D]. 谢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浙江大学本科生专业适应状况研究[D]. 邱屿书. 浙江大学, 2019(05)
- [5]新时代加强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D]. 张璨.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的视角[D]. 邓晓红.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5)
- [7]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构建 ——以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为个案[D]. 曹坤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3)
- [8]成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兰州大学成人医学教育为例[D]. 王虹. 西北师范大学, 2006(04)
- [9]泰医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D]. 司庆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10]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D]. 宋旭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