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娱乐——21世纪的流行时尚(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的流变特点、规律与趋势》文中研究说明青年流行语是时代变迁的"晴雨表"和折射青年生活感受、价值观念、社会态度与行为意识的"文化符号"。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基本经历了从政治话语到经济话语,再到经济和文化双重话语之下的多元话语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流行话语一方面记录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也表征着青年价值观的变迁之路。青年流行语的历史流变,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从以宏观叙事为主到日常叙事为主的转变;从以政治领域为主向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转变;从青年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娱乐转向对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的关注,再向多元共生形态的转变;从抵抗性的政治嘲讽到娱乐性的生活调侃的转变。青年流行语的流变始终遵循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同频共振,与青年自身的成长诉求紧密结合,与多元文化相包容,与主流话语互动演进的基本规律。新时代青年流行语遵循与主流话语的双重互动逻辑,其演变与发展的节奏进一步加快,多样性趋势也将更加明显。研究青年流行语的流变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探寻流行语背后青年成长需求和发展规律,进而建构与青年成长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话语镜像,将有助于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王列生,刘厦静,李竞爽[2](2021)在《以新时代利刃剖切通俗与低俗的生存暧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创新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俗不是通俗",这是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诸多创新知识命题之一。其创新之处在于,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文艺异化所带来的意义缺失与价值危机,从实践理性高度将传统命题结构的"雅—俗"普议关系转换为现实解困的"低俗—通俗"具议关系,学理性地呈现为结构关系转换后的知识化命题重建。重建命题有如新时代一把利刃,对通俗与低俗的现实生存暧昧尤其是混存状态中低俗文艺的泛滥,予以生存论、存在论直至本体论界面的深入剖切,从而对负能量文艺事态的现实表现、发生机理、社会后果、低俗文艺的主要特征以及低俗化加剧的背景复杂性等,都具有极强的命题指涉力与现实解困张力。论文围绕命题重建展开讨论,尽可能从学理分析与关联知识把握角度,对言简意赅的创新命题给予较为详细的问题脉络梳理,以期深度把握《讲话》命题重建的创新之所在。
李佳一,路晓珂[3](2021)在《营构摩登:20世纪早期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展陈叙事》文中认为上海永安百货采用敞开式陈列方式,通过玻璃柜台、橱窗、霓虹灯等多重媒介,以及布景、渲染、展演等展示手法,使其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表征。自1918年营业开放以来永安百货公司的设计叙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它既是消费品集合之地、也是娱乐消遣之场、抑或审美愉悦之所,为市民提供了直观丰富的感官体验,扩展了他们对现代生活的想象边界。这种"博览会化"的陈列方式并非物品的客观呈现,而是交织着商家的视觉营造、市民的观看体验和消费者的审美判断,重新定义了消费空间、市民与审美文化之间的关系,重塑了人们的审美经验。
李媛媛[4](2021)在《“韩流”对中国当代明星文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安娜(Tarasenko Anna)[5](2021)在《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画对中俄艺术交流形成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十八——十九世纪的中国外销画这一独特的艺术现象,从清代外销画的出现的背景、中国南方口岸外销画的艺术特征、俄罗斯收藏的中国外销画出现的历史脉络、俄罗斯收藏的北京外销画的艺术特征、外销画在俄中艺术交流中的特别贡献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中国外销画作品首次在广东南部地区出现了。十九世纪外销画也在北京出现了。外销画包括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玻璃画等等。这些美术作品结合了欧洲和中国绘画的技法。其内容讲述中国风景与风情,以及中国异地的动植物。外销画的诞生不仅归功于中西贸易的迅速发展,这种艺术作品还起源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耶稣会代表是最初到达中国的。十八世纪,俄罗斯在北京也成立了东正教使团。传教士把欧洲书籍和各种西方艺术作品带到中国,其中包括绘画和铜版画。在十七——十八世纪,耶稣会士中出现了艺术家,其中有格拉蒂尼,郎世宁,马国贤,等。至于俄罗斯东正教使团的活动,除了在中国传教之外,他们的任务还包括中国的全面研究。在本研究中,使团最重要的代表是N.Ya.比丘林和Z.F.列昂季耶夫斯基。除了写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面作品,他们把大量图片的资料带到俄罗斯,主要是由中国的画家们制造的。这些图纸不仅作为书面研究的补充,但同时也成为了关于十八、十九世纪的中国重要信息来源。过后,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定期的贸易增加了俄罗斯贵族对东部邻国的兴趣。这些接触不能不给俄罗斯艺术留下明确的印记,因此中国的主题逐渐开始出现在俄罗斯艺术品中。由俄罗斯东正教使团的代表从北京带来的画品包括中国风景,其人民和他们习俗的图像。这些收藏品极大地丰富了俄罗斯社会对中国的知识。这些幅画出现在俄罗斯的收藏中对随后的改变是一种巨大的冲动。此后不久,由俄罗斯皇帝的法令决定在东正教使团的成员中应该有一位专业艺术家。于是,从第十一届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使团中有专业画家:A.M.列加舍夫、K.I.科尔萨林、I.I.奇穆托夫、L.S.伊戈列夫。他们的职责包括绘制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画品。这项任务要求是最准确中国形象的传送。多亏了东正教使团的艺术家的作品,近世有机会从俄罗斯人的角度来了解那个时期的在中国生活。在世纪之交,外销画中呈现的中国生活的现实形象间接影响了在俄罗斯新艺术派和先锋派中的新潮流的形成。N.S.冈察洛娃、I.I.马什科夫和其他艺术家都在寻找新的艺术表现。此时,从中国风的异国情调和外销画的民族志性的展示过渡到艺术形象的象征深度,通过民间艺术的简化形式来传达。因此,在二十世纪初,艺术家们感受到了俄罗斯和中国艺术在艺术、文化和形而上层面上的深度互动。本探讨突出两点认识:一是通过史料文献挖掘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画的传播与影响;二是注重俄中通过外销画实现的艺术交流路径与形成的影响力。这样的两点,共同着力于中外艺术比较研究,即比较外销画的传播与影响,从而揭示中俄艺术交流史的脉络演变。
苟毅琴[6](2021)在《《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选取《云南民国日报》广告为研究对象,从交通设施的基础、政策的保障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方面出发,陈述20世纪初昆明报纸产生的背景。以广告概念的界定、广告版面设计、广告类别对《云南民国日报》广告作整体分析,以探析《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的大致面貌。其中,在广告类别中根据广告的表现手法将《云南民国日报》广告分为绘画类广告、摄影类广告、文字设计类广告,本论文主要以这三类广告为线索展开具体分析。在《云南民国日报》广告艺术风格来源上,从传统艺术的韵味、西方元素的运用、中西艺术的融合三方面进行论述,阐明形成早期报纸广告艺术风格的原因。在《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的艺术风格方面,主要从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广告审美方面进行分析,剖析早期报纸广告呈现的视觉艺术特征。最后,从社会时尚、社会审美、社会变迁方面深入挖掘早期报纸广告承载的现代倾向。
单晓萍[7](2021)在《民国时尚杂志的现代意识研究 ——以《玲珑》杂志为例》文中提出
黄琪[8](2021)在《审美现代性视阈下的媚俗研究》文中指出
邵烨波[9](2021)在《社交媒体语境下青年女性身体形象的建构与协商 ——以BM风的流行为例》文中指出
谷苗苗[10](2021)在《新媒介与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生产实践》文中研究说明
二、技术娱乐——21世纪的流行时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娱乐——21世纪的流行时尚(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的流变特点、规律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的历史流变 |
二、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的流变特点 |
(一)从以宏观叙事为主到日常叙事为主的转变 |
(二)从以政治领域为主向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转变 |
(三)从青年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娱乐转向对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的关注,再向多元共生形态的转变 |
(四)从抵抗性的政治嘲讽到娱乐性的生活调侃的转变 |
三、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的流变规律 |
(一)青年流行语的流变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同频共振 |
(二)青年流行语的流变有其内生动力,与青年自身的成长诉求紧密结合 |
(三)青年流行语的流变蕴含深刻的文化背景,体现出与多元文化相包容的显着特征 |
(四)青年流行语的流变始终受主流话语的规定、引导和调控,在与主流话语的互动中不断演进 |
四、青年流行语的发展趋势 |
(2)以新时代利刃剖切通俗与低俗的生存暧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创新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警醒:问题的现实表现与历史误区 |
A)“平尺主义”与“摇钱树”拜金主义思潮 |
B)“搜奇猎艳”价值消解陷阱 |
C)“享乐主义”与“低级趣味”去人性欲望演化 |
二、归因:低俗的外在影响与内在异化 |
A)逻辑归因 |
B)现实归因 |
三、解困:命题重建与重心移位 |
A)在命题结构关系重建中寻求解困 |
B)在命题价值重心移位中寻求解困 |
C)在命题知识范式转型中寻求解困 |
四、剖切:三组区别与真相追问 |
五、余论 |
(3)营构摩登:20世纪早期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展陈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的都市景观在上海:作为现代公共空间的永安百货 |
(一)环球百货的陈列所 |
(二)物质魅力的载体 |
(三)视觉化的公共空间 |
二、感官体验的转译与现代生活景象的营建 |
(一)秩序化呈现 |
(二)感官体验转译 |
(三)现代生活景象的营建 |
三、审美经验的重塑与摩登品味的营构 |
(一)展演活动与审美趣味 |
(二)“逛公司”与日常审美实践 |
(三)都市生活与摩登品味 |
结语 |
(5)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画对中俄艺术交流形成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相关的概念 |
三、既往研究成果综述 |
四、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外销画出现的背景 |
第一节 清代外销画出现的政治经济前提 |
一、清朝的对外政策与贸易状况 |
二、清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组织与外销画的出现 |
第二节 清代外销画出现的文化艺术前提 |
一、西画东渐的影响与清宫廷绘画 |
二、专业艺术领域的西洋风绘画 |
(一)江南西洋风画 |
(二)南方口岸外销画 |
第二章 中国南方口岸外销画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南方口岸外销画的画室与主要创作的形式 |
一、外销画生产的过程 |
二、南方口岸外销画创作的形式 |
第二节 南方口岸外销画的体裁 |
一、风俗画 |
二、风景画 |
三、外销动植物画 |
四、肖像画 |
第三章 俄罗斯收藏的中国外销画出现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十八——十九世纪的俄中贸易状况对外销画传播的影响 |
一、俄中陆地的贸易与对俄中艺术交流的影响 |
(一)俄中贸易商队 |
(二)恰克图与买卖城:十八——十九世纪俄中艺术互动空间 |
二、俄中在广州的海洋贸易的情况 |
(一)在俄罗斯收藏的最初清代外销画册 |
第二节 俄中在艺术领域互动的发端 |
一、清代中国艺术品在俄罗斯收藏的出现 |
二、十八世纪俄罗斯艺术中的中国风对外销画在俄罗斯的收藏出现的影响 |
三、清代外销画在俄罗斯收藏的出现 |
第四章 俄罗斯收藏的北京外销画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北京外销画的起源 |
一、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使团对北京外销画发展的影响 |
二、北京外销画的画家与创作条件 |
第二节 俄罗斯收藏的外销画的种类 |
一、风俗画 |
二、风景画 |
三、动植物画 |
四、肖像与人物画 |
第五章 外销画在俄中艺术交流中的特别贡献 |
第一节 俄罗斯美术中中国现实形象的出现 |
第二节 外销画对十九世纪俄罗斯艺术的影响 |
一、外销画对在俄罗斯艺术中的中国形象的影响 |
二、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使团中的画家 |
(一)A.M.列加舍夫俄罗斯东正教使团的第一位职业艺术家 |
(二)第十二届——第十四届俄罗斯东正教使团的艺术家 |
第三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外销绘画对俄罗斯艺术的间接影响 |
一、中国外销画对俄罗斯收藏年画出现的影响 |
二、俄罗斯艺术中的中国形象的转变:从外销画中的现实形象到先锋派中的象征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该选题的研究方向与背景介绍 |
(二)该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该选题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
(四)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一、20世纪初昆明报纸产生的背景 |
(一)交通设施的基础 |
1、铁路 |
2、公路 |
3、航空 |
(二)政策的保障 |
1、建设“东大陆” |
2、建设“新云南” |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
1、新闻传媒 |
2、文化教育 |
3、公共文化设施 |
二、《云南民国日报》广告 |
(一)广告概念的界定 |
(二)广告版面设计 |
1、版面类型 |
2、版面构成 |
3、版面形式 |
(三)广告类别 |
1、绘画类广告 |
2、摄影类广告 |
3、文字设计类广告 |
三、《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的艺术风格来源 |
(一)传统艺术的韵味 |
(二)西方元素的运用 |
1、时尚元素 |
2、绘画技法 |
3、设计风格 |
(三)中西互融 |
四、《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的艺术风格 |
(一)广告设计表现手法 |
1、叙事 |
2、写实 |
3、夸张 |
(二)广告审美分析 |
1、字体设计之美 |
2、图像展现之美 |
3、编排构思之美 |
五、《云南民国日报》广告承载的现代倾向 |
(一)社会时尚 |
1、服饰时尚 |
2、娱乐时尚 |
3、交通时尚 |
(二)社会审美 |
1、人物形象之美 |
2、家居装饰之美 |
3、产品包装之美 |
(三)社会变迁 |
1、由封闭到开放 |
2、由传统到西化 |
3、由节俭到奢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云南民国日报》广告 |
四、技术娱乐——21世纪的流行时尚(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流行语的流变特点、规律与趋势[J]. 杨静. 青年探索, 2021(06)
- [2]以新时代利刃剖切通俗与低俗的生存暧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创新点研究[J]. 王列生,刘厦静,李竞爽. 艺术百家, 2021(04)
- [3]营构摩登:20世纪早期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展陈叙事[J]. 李佳一,路晓珂.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1(04)
- [4]“韩流”对中国当代明星文化的影响研究[D]. 李媛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5]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外销画对中俄艺术交流形成影响研究[D]. 安娜(Tarasenko Anna).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云南民国日报》广告研究[D]. 苟毅琴.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7]民国时尚杂志的现代意识研究 ——以《玲珑》杂志为例[D]. 单晓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8]审美现代性视阈下的媚俗研究[D]. 黄琪.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9]社交媒体语境下青年女性身体形象的建构与协商 ——以BM风的流行为例[D]. 邵烨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新媒介与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生产实践[D]. 谷苗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