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课程改革,关键在师资——关于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推进新课程改革,关键在师资——关于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推进新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冯滟童[1](2021)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就被明确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高中思政课程具有引导学生发展方向、传播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等独特作用。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战略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下,思政课教师必须密切结合实际,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新需要,进行有创造性的角色转变,以此更好地明确自身使命和责任,厘清自身的角色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本质上就是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承担角色的具体体现,它具有教师角色的一般共性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性的双重属性,即承担着“立德”和“树人”两方面的社会期望,高中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执行者和学科任务的承担者,需优化和调整自身行为模式以更好履行角色职能。因此,“立德”和“树人”从不同的维度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角色转变要求:一方面要求从“学科知识的授业者”转向“理想信念的塑造者”、从“道德行为的训导者”转向“高尚品格的垂范者”、从“理论知识的灌输者”转向“知行合一的促进者”。另一方面,从“学生行为的约束者”转向“学生潜能的激发者”、从“课堂教学的包办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从“教材内容的奉行者”转向“课程内容的开发者”、从“教育教学的权威者”转向“学生同行的知心人”。然而,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能仍然存在与上述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通过对实际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现状进行检视和反思,发现其“习惯思维”、“能力亏欠”、“支持不足”和“督促欠缺”是成为制约和阻碍其角色转变的主要困境。为了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好地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初步探讨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即应坚持示范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教师自身要进行思维转换和素质提升,社会层面要提供充分有效的信任支持,学校层面不断完善角色责任落实的体制机制,以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闫佳伟[2](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提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岳定权[3](2020)在《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文中提出教材是教学的起点与依据,教师的教材理解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的教学转变过程中,伴随着诠释学的引入以及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彰显,理解概念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至上,直线式教材理解逐渐受到质疑,教材理解的认识和观念正在发生着转变。然而,中小学教师在接受新的教材理解观念的同时,却难以真正将其具体化、实践化。究其原因,缺乏一个在观念与操作之间的具有中层理论性质的合理性框架是其核心。因此,如何在新的教材理解观念下,从中观层面去回答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教材,也就成为了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迫切问题。理解是一个诠释学和心理学概念。在诠释学中,不同的诠释学观所追求的是不同意义的获得,而心理学则主要致力于符号的心理意义的建构。以诠释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观。但总的看来,理解总是关乎意义,总是对意义的反复揭示与建构。同时,对教材本质的认识也随着教育观而发生变化。当教材的权威性被逐渐消解时,把教材理解为学材、文化载体、经验文本等观念纷繁而出,其所批判的是教材的知识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所彰显的是教材作为一种教育性知识文本的育人价值。从理解与教材观出发,教师教材理解指的是中小学教师在特定的历史社会中,通过主客统一的逻辑与方式去揭示与建构教材的意义,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基本过程,它需要生命教育的立场,采用主客观统一的思维方式,合理地去揭示与建构教材的意义。在这一价值诉求下,回答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教材必然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即以何种理解理论来关照教师的教材理解?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是怎样的?教师教材理解的内容或维度有哪些?建构教师教材理解的理论基础是扬弃的结果。尽管所有的诠释学流派都在追求理解的合理性,但从教育视角来看,任何理解都需要建构客观知识与学生成长之间的连续谱系,以实现教育连续性和过程性。而能够达成这一目的的便是意义发生说。意义作为符号与人的生存处境的相遇,必然是人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通过与符号的对象性活动而形成的意义链条。这种意义链条具有发生学性质,它在客观性意义与主观性意义、群体性意义与个体性意义之间,通过诸如理性、想象、体验、规范等方式促使不同层次与不同主体的意义类型关联起来,共同实现着意义转化,使意义具有了完整的结构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的意义发生说可以较为充分地说明教师的教材理解如何实现学科知识与时代的育人价值的统一。在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中,理解的循环是实现意义发生的关键。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材理解就是沿着意义发生的道路,促生育人价值生成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机制便是理解的循环。从微观上看,教材理解的循环存在于教师个体与教材之间,它以教师的“前理解”为基础与条件,在与教材的交互过程中促生教师与教材意义的双向建构,并以“自我理解”结束并开启新的循环。从宏观上看,教材理解的循环是教师与社会、历史传统之间的循环,它在沟通社会与学校、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形成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实现教师教材理解循环的方式是复杂的,认识、体验、想象、规范等在独立发生作用的同时,却又相互交错在一起。从教师教材理解的内容上看,教材理解需要揭示与建构不同主体的意义。教材是一种复合主体支配下的文本,具有不同的主体意义,教师的教材理解需要关注这些主体的意义。第一,关注知识作者的意义,对教材进行知识性理解,揭示与建构出教材知识的事实、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情感等意义。第二,关注教材编者的意义,对教材进行意识形态理解,渗透着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思想价值体系,体现着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第三,关注教师的意义,对教材进行专业性理解,教材暗含着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让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与专业成长中实现“自我理解”。第四,关注学生的意义,对教材进行学习性理解,揭示教材所预设的学习观念和方式,并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具体化与改造。教材中不同主体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往往交叉在一起,它们共同构成了教材的意义体系,成为了教师教材理解的核心依据。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教师的教材理解需要以意义发生说为基础,在教师个体与教材,教师与社会、历史传统之间通过理解的循环去解构和建构不同主体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不断被解构与建构,教师也不断实现自我理解。

高奕[4](2020)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研究 ——以R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到来,中国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思想政治学科顺应时代,正在经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据,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参照的改革之路。新课程改革也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利于落实思想政治科学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更好地应对教育发展新形势的挑战。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优化研究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关注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知识素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四个部分。通过对教师及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归纳总结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还存在政治信仰有待坚定、知识素养不够深厚、教学艺术过于浅显和社会责任感不够强烈等主要问题。深入分析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不足、学校教学评估与管理存在缺陷、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存在偏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机制还需完善。进而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建议:第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进行核心素养的自我提升;第二,学校应当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估管理制度;第三,社会应当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第四,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机制。

李思慧[5](2020)在《新课标下农村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调查研究 ——以炎陵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新的音乐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音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已成为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领域的主要关注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直处于非常薄弱的状态。为了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付诸实践,必须努力提高音乐老师的音乐本专业的素养。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论,阐述了新课程标准对音乐老师音乐专业素质的要求,并进一步阐明了新课程标准下音乐老师须具有的音乐专业素养的结构:理论知识和能力素养。理论知识素养是指音乐专业知识、音乐跨学科知识和与音乐有关的文化知识;能力素养主要是指专业技能、表演、创造力和科研能力的素养。笔者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和听课评课法对炎陵县农村音乐老师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县农村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现状与达到新课标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本文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对炎陵县农村音乐教师实际调查结果,从多个角度了解了该县农村地区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质的现状,并对农村中小学音乐老师音乐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深入研究了新课程标准下对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为研究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的构成及其标准提供思路。(2)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农村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差异,为提升农村音乐老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提出可行的建议。

崔琦[6](2020)在《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艺术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它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性情、提高学生智能等方面大有裨益。艺术课程也是2000年来新课程改革的重难点,是培育和开发中小学生艺术素养,乃至整体教育素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艺术课程从提出到推广再到实施,面临着重重困难与阻碍,但也在发展中有了较大的突破与收获。不过,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艺术课程实施仍存在许多问题,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在查阅和整理艺术课程实施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湖南省郴州市Y县三所农村小学为调研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与现场访谈法调查,了解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梳理出艺术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阻碍艺术课程优化实施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优化对策,从而进一步完善当地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加快课程实施的步伐。通过研究发现: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突出问题表现在艺术课程地位悬空、艺术课堂内容虚化、课程资源相对匮乏、课程评价手段单一。究其原因是对艺术课程学科认识存在偏差、艺术师资不足且专业提升途径窄、艺术课程资源投入相对不足、艺术课程的监管体系有待健全,导致农村小学艺术课程的发展较为落后。针对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更新课程观念,深化课程认识,明确课程功能,提升课程地位;二是明确教学目标,充实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灵活授课方式;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完善师资配置,同时,通过政府的帮助和多方支援,合理运用物资,有效开发农村本土资源和使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四是完善艺术课程管理的监控体系以及构建能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徐未[7](2020)在《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迫切需求,是深化课程变革的理论前提,是顺利实施我国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急切需要。从课程实施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来看,聚焦叶澜“生命·实践”和郭元祥深度教学的研究,构建一种“教师-学生-课程标准”三者互动的模型越来越成为课程变革深化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不仅能从理论上完善课程实施的分析框架,也能够在实践中为中小学课程实施的监测部门提供测量工具,同时还是广大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统计法以及教育视频图像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测量与评估入手,紧紧围绕“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互动模型”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各章情况如下:绪论部分,主要涉及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研究的引入,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一章,通过吸纳已有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模型与课程实施互动模型的建构经验,同时立足我国深度教学理论研究成果,阐述了模型建构的基本要素与理论依据。第二章,阐述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具体内容。分别从课程标准价值取向、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学习生成、根本基础等三方面,探讨模型重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对比了已有模型与新模型的特点,注重了新模型测量理论的阐释,将深度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向教育工程研究和应用研究。第三章,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采用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论证和丰富了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在定量研究中,通过问卷法,采用非主成分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式,剔除负荷因子小于0.3的题项,获得一份信效度较好的测量工具。在定性研究中,通过一年的课堂观察,并对其中90课时进行视频录制与分析,访谈多个利益相关者,归纳了“三表”教学的原因。第四章,通过对上述研究的分析,归纳出对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并对本文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进行了分析,以便提出未来本领域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程明喜[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指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夏丹萍[9](2019)在《农村义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研究 ——以广西资源县学校为例》文中认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说:“义务教育的短板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的短板在教师队伍。”同样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在农村教师的适应性问题上也最为突出。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资源县农村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问题上进行探讨。从十所学校的调研中收集到相关数据和资料,对其整理过程中探讨从导言、农村教师个案调查点的概述、农村教师在新课程改革适应性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分析、结论与建议五个方面进行文章的构建。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存在态度和认知、培训、教学方式、教师评价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性。对这些不适应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时,发现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内在因素主要跟教师的学历、教龄、职称有关,外在因素主要是由评价机制改革的相对落后、培训模式传统化、学校缺乏研究氛围、物质利益的刺激力度小、课程本身的不适切、课程资源的不充分、相关政策的支持有限等因素组成的。总结这些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再针对这些现状和原因从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教育资源投入、培训机制、评价制度、教学反思、合作与交流、全方面支持等七个方面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确保能改善当地农村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上出现的诸多不适应性问题。

张绍军[10](2016)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文中指出世纪之交,面对信息与科技的挑战、教育与人才的竞争,世界主要教育发达国家都进入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我国也相继于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起了一场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以政府主导、专家引领、教师参与为特征,其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整体推进,理念引导,实验探索,渐进铺开,取得了诸多理论与实践成果。然而,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并没有安全实现,课堂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没有转化为先进的课堂教学实践。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文献检索、现状调查、理性省思、应然把握、实践策略的思路,对新世纪十余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进行了审理,肯定成就,正视问题,探寻原因,进而从深化课改的角度分析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的动因与机理。接着,在分析课程改革主体及其行为之应然基础上,论述了“主体归位”和“行为到位”思想。最后,提出并论述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转向的理念和策略措施。全文共分七章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分别叙述并分析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内容等;界定了课程、课堂、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核心概念;分析了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二、第三章。分别叙述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和课程现状的分析与把握。第二章在分析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调查设计等进行了说明;交代了调查实施的基本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值呈现、统计分析和总结分析。第三章通过审视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传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制度,制定并颁行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文本,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等方面取得相当成就的同时,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存在重课程轻课堂的严重问题,表现为: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制度课程轻行为课程,重文本课程轻体验课程。对这些问题进行的归因分析,为我国新世纪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的转向奠定了立论的基础。第三部分为第四、第五两章。在把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必然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论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体的地位及其行为。文章指出,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的走向必然会发生。这是因为:其一,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工作;其二,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三,课程改革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课堂。2011年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调整的基本导向亦指向课堂教学,这直接确立了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的政策导向。文章深入分析论述了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转向的课程改革主体及其行为,提出了“主体归位”和“行为到位”观点。文章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不仅需要教学主体归位,更需要师生主体的行为到位:于教师主体而言,需要积极转换角色,提升课程意识,做好课程开发,增进课堂交往,,加强反思实践,实现专业发展;于学生主体而言,需要积极转变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从分数学习到能力学习、从封闭学习到开放学习的转变。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提出并论述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理念和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走向应当确立的“三个本位”理念是:课堂本位、师生本位、教学本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的实践策略有:课程主体策略、课程文化策略、教师校本培训策略。具体包括: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浓郁学校文化,推进从课程到课堂转向;加强校本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等。结语,对本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回顾,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的重心转向,并指出实现这一转向,还需要对不同视域(社会性、生态学、伦理学等)下的课堂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师生作为课程资源等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研究。

二、推进新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新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2.1 基本概念阐释
        2.1.1 立德树人
        2.1.2 角色
        2.1.3 角色转变
        2.1.4 教师角色
        2.1.5 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
    2.2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2.2.1 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2.2.2 是加快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
        2.2.3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3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要求
    3.1 “立德”对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求
        3.1.1 从“学科知识的授业者”转向“理想信念的塑造者”
        3.1.2 从“道德行为的训导者”转向“高尚品格的垂范者”
        3.1.3 从“理论知识的灌输者”转向“知行合一的促进者”
    3.2 “树人”对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求
        3.2.1 从“学生行为的约束者”转向“学生潜能的激发者”
        3.2.2 从“课堂教学的包办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合作者”
        3.2.3 从“教材内容的奉行者”转向“课程内容的开发者”
        3.2.4 从“教育教学的权威者”转向“学生同行的知心人”
4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困境
    4.1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思维定势”制约其角色转变
    4.2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能力亏欠”妨碍其角色转变
    4.3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支持不足”阻滞其角色转变
    4.4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督促欠缺”影响其角色转变
5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策略
    5.1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原则
        5.1.1 示范性原则
        5.1.2 适应性原则
        5.1.3 发展性原则
    5.2 角色思维转换: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前提
        5.2.1 秉持“以德为先”思维
        5.2.2 扭转“副科次要”思维
        5.2.3 改变“教育功利”思维
        5.2.4 树立“以做促学”思维
    5.3 角色素质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支撑
        5.3.1 提升知识素养和品德修养
        5.3.2 提升有效交流沟通的技能
        5.3.3 提升融合开发课程的水平
        5.3.4 提升组织实践活动的能力
    5.4 角色信任支持: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举措
        5.4.1 学校为教师角色转变创设良好环境
        5.4.2 学校为教师角色转变提供管理支持
        5.4.3 社会为教师角色转变给予支持信任
    5.5 角色责任落实: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有力保障
        5.5.1 健全师德师风管理体制
        5.5.2 完善教师队伍整顿机制
        5.5.3 建立教师多维评价体系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立德树人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
        (二)落实机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强化师资培育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 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教师教材理解的内涵与论题
    (一)教材:作为一种教育知识文本
        1.简要历史回顾
        2.教材的内涵与特征
        3.教材与相关概念辨析
    (二)理解:对意义的持续揭示与建构
        1.理解的内涵
        2.理解与相关概念辨析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内涵分析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论题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考察与理论反思
    (一)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考察
        1.考察设计
        2.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
        3.对教师教材理解现状的反思
    (二)理解的合理性及其反思
        1.保守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2.中庸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3.激进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4.批判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5.教材理解需要何种理解?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基础:意义发生说
    (一)“意义发生说”的提出
        1.教学论研究的人文进路
        2.教学复杂性的要求
        3.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二)“意义发生说”的基础:意义的内涵与类型
        1.意义的内涵
        2.意义的类型划分
    (三)“意义发生说”的内核:意义关联
        1.理性关联
        2.想象关联
        3.体验关联
        4.规范关联
    (四)“意义发生说”与教师教材理解
五、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意义的循环
    (一)教材的意义结构
        1.教材意义的层次结构
        2.教材意义的主体结构
        3.教材的意义体系
    (二)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过程
        1.“前理解”
        2.“理解”
        3.“自我理解”
        4.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框架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方式
        1.教师教材理解方式的经验归纳
        2.教师教材理解方式的实践话语
六、教师教材理解的维度:主体的意义
    (一)教师教材理解的知识维度
        1.教材的知识意蕴
        2.教材知识的特点
        3.教材知识的结构
        4.教材知识的理解途径
    (二)教材理解的意识形态维度
        1.意识形态历史简顾
        2.意识形态的内涵
        3.教材的意识形态特征
        4.教材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
        5.教材意识形态的理解途径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专业维度
        1.教材使用观:互融共生
        2.教师教材理解与教师专业发展
        3.教师教材理解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学习维度
        1.何为学习?
        2.教材的学习性特征
        3.教材中学习的存在方式
        4.教材中学习理解的基本途径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教师教材理解访谈提纲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研究 ——以R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一、相关概念概述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
第二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的必要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的紧迫性
第三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现状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策略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自我提升
    二、学校应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估管理制度
    三、社会应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四、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教师核心素养促进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新课标下农村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调查研究 ——以炎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素养
        1.6.2 专业素养
2.新课标下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的构成及其标准
    2.1 新课标对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
    2.2 高师音乐教育本科课程设置与目标
    2.3 教育理论基础
    2.4 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结构及标准
3.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3.1 问卷结构
    3.2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3.2.1 信效度分析
        3.2.2 音乐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与人文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3.2.3 音乐教师的能力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3.2.4 音乐教师的学习、培训与考评状况分析
4.关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的问题与建议
    4.1 农村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4.1.1 音乐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欠缺
        4.1.2 能力素养个体差异巨大
        4.1.3 音乐专业素养欠缺的兼任教师偏多
    4.2 提升农村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的有效策略
        4.2.1 多管齐下,提升教师音乐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
        4.2.2 面面俱到,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水平
        4.2.3 专人专用,逐步取消不具备音乐素养的兼任教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二:炎陵县部分音乐教师的听课教案
致谢

(6)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
    2.1 调查设计及过程
        2.1.1 调查设计
        2.1.2 调查过程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 相关群体对艺术课程的态度和认知分析
        2.2.2 艺术课程的师资配备与配套设施分析
        2.2.3 艺术课程的开设现状与主要内容分析
        2.2.4 艺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效果分析
第3章 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问题审视及原因探究
    3.1 问题审视
        3.1.1 艺术课程地位悬空
        3.1.2 艺术课堂内容虚化
        3.1.3 课程资源相对匮乏
        3.1.4 课程评价手段单一
    3.2 原因探究
        3.2.1 艺术课程学科认识存在偏差
        3.2.2 艺术师资不足且专业素养欠佳
        3.2.3 艺术课程资源投入相对不足
        3.2.4 艺术课程的监管体系有待健全
第4章 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优化对策
    4.1 更新课程观念,提升课程地位
        4.1.1 更新课程观念,深化课程认识
        4.1.2 明确课程功能,提升课程地位
    4.2 充实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4.2.1 明确教学目标,充实课程内容
        4.2.2 改革教学方法,灵活授课方式
    4.3 丰富课程资源,完善师资配置
        4.3.1 丰富课程资源,合理运用资材
        4.3.2 拓宽培养渠道,完善师资配置
    4.4 优化评价体系,健全课程机制
        4.4.1 优化评价体系,凸显实施成效
        4.4.2 细化课程管理,健全课程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的访谈提纲(校领导卷)
附录B 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的访谈提纲(教师卷)
附录C 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D 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7)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理论探讨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实施
        (二)教师实施课程标准
        (三)模型
    二、构建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理论依据
        (一)叶澜“生命·教育”理论
        (二)郭元祥“深度教学”理论
    三、模型建构的已有经验
        (一)教师实施课程主要的模型及评论
        (二)课程实施互动模型及评论
第二章 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建构
    一、模型的建构
        (一)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要素
        (二)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模型
    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新模型的价值取向
        (二)实施课程标准的价值: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发生
        (三)师生发展的根本基础:深度教学
第三章 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伦理
    二、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定量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三、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的定性研究
        (一)研究经过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四章 研究结论、启示和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是一个四要素模型
        (二)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成效取决于是否进行深度教学
        (三)教师实课程标准研究依赖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二、对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化的启示
        (一)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的生成
        (二)学生:负责任的学习意识与深度学习的能力
        (三)学校:创设尊重教师与学生的环境
    三、研究反思
        (一)本研究的创新
        (二)本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二、外文类
附录
    一、教师调查问卷
    二、被试的基本情况表
后记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农村义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研究 ——以广西资源县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研究动态
        (二)关于新课程改革与教师适应性的研究动态
        (三)关于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性的研究动态
        (四)以往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村义务教师
        (二)适应性
        (三)教师适应性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二章 农村教师个案调查点的概述
    一、资源县的概况
        (一)生态——文化概况
        (二)教育概况
    二、个案学校概况
        (一)资源实验中学概况
        (二)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概况
        (三)中峰镇枫木完小学校概况
        (四)资源县李向群希望小学概况
        (五)资源镇大合完小学校概况
        (六)资源县资源镇石溪小学概况
第三章 农村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和认知
        (一)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不乐观
        (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知不充分
    二、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的不适应性
        (一)教师培训“过程”的考量
        (二)教师培训“结果”的考量
    三、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变革的不适应性
        (一)农村学校教师的基本教学方式
        (二)教学的引导性——由传授知识的“一刀切”向引导学生发展转变
        (三)教学的探究性——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变
        (四)教学的合作性——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变
        (五)教学的现代化——由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转变
        (六)教学的研究性——由依赖教材向科研创新转变
    四、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评价机制的不适应性
    五、教师在新课程改革适应中面临的其它问题
第四章 归因分析
    一、影响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内在因素分析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和认知方面
        (二)对教师培训的适应性方面
        (三)对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方面
        (四)对评价机制的适应性方面
        (五)对教育资源不足的适应性方面
        (六)对新课程改革政策和理念的适应性方面
    二、影响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外在因素分析
        (一)评价机制改革的相对滞后
        (二)培训模式传统化
        (三)学校缺乏研究的氛围
        (四)物质利益的刺激力度小
        (五)课程本身的不适切
        (六)课程资源的不充分
        (七)相关政策的支持有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相关建议
        (一)教师要在教学上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二)加大教师教育资源的投入
        (三)完善教师培训机制,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四)改革现有评价制度
        (五)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修养
        (六)学校采取措施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七)争取教师的全方位支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10)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调查设计
    第二节 研究实施及分析
        一、调查实施
        二、调查结果
        三、分析与总结
第三章 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成就
        一、促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
        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制度
        三、制定并颁行新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文本
        四、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
    第二节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课程轻课堂问题及其表现
        一、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
        二、重制度课程轻行为课程
        三、重文本课程轻体验课程
    第三节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课程轻课堂问题的归因
        一、“文本中心主义”的框囿
        二、“知识中心主义”的误导
        三、“考试中心主义”的桎梏
第四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必然
    第一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工作
        一、课堂: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二、教学: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工作
    第二节 课堂教学是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课堂教学保障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节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标准调整的基本指向
        一、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新课程标准调整的重点
        二、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调整的基本导向
第五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之主体及行为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主体界说
        一、主体、课程主体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体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主体地位分析
        一、教师主体地位分析
        二、学生主体地位分析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体的归位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主体之行为到位
        一、教师主体课堂行为到位
        二、学生主体课堂行为到位
第六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实践策略
    第一节 确立“三个本位”理念,将课改落到实处
        一、课堂本位理念
        二、师生本位理念
        三、教学本位理念
    第二节 重视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一、鼓励教师自主成长
        二、呼唤教师课程意识
        三、维护教师课程权
    第三节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节 营建浓郁学校课程文化,推进从课程到课堂转向
        一、营建浓郁的学校课程文化
        二、凸显课堂教学文化
    第五节 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同伴互助
        二、专家引领
        三、“教学学术”路向
        四、他山之石——美国伊瑟·S.杰克逊小学三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四、推进新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研究[D]. 冯滟童.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D]. 岳定权.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4]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研究 ——以R市为例[D]. 高奕. 青岛大学, 2020(02)
  • [5]新课标下农村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调查研究 ——以炎陵县为例[D]. 李思慧.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Y县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的优化策略研究[D]. 崔琦.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互动模型研究[D]. 徐未. 长江大学, 2020(02)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农村义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研究 ——以广西资源县学校为例[D]. 夏丹萍.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10]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D]. 张绍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推进新课程改革,关键在师资——关于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