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眼中的交通信息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韩雪童[1](2021)在《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丽丽[2](2020)在《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教育志愿行动是以促进不特定人群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的志愿行动,自愿性、非营利性和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支撑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公共精神的汇聚,是公民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后所追求的价值。大力推动教育志愿行动能够促进志愿精神扎根社会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为弱势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援方案,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教育志愿者的高尚行为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和完满生活。本研究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中日比较的视角,重点剖析两国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激励机制是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是用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激励空间维度、激励时间维度和激励逻辑维度三个维度。按照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动员方式、法制环境、价值认同、动机管理、运行手段、评估反馈、保障奖励,这构成了本研究分析中日两国优势、不足及提出策略的基本框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源流、实践演进历程、法制建设情况及政策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日两国选取12所大学收集样本,共收集问卷样本442份,访谈样本176份,作品样本201份,撰写参与观察日志3万余字。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方面各有千秋,批判性地吸取日本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动机培育兼顾个人与集体、统筹调配物资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优势,应该继续坚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过强、法制环境有待完善、自我价值认同困难、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评估反馈不畅及保障不够充分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机模糊现象突出、组织架构不健全及监管有余评估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双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政放权激活民间志愿组织活力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策略。高明的激励策略应能够促使志愿者不断追求“超越自我”,让志愿行动成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与自我融合,成为个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杨安迪[4](2020)在《文化认同与身份重构:AGI香港设计师群体研究》文中认为香港现代设计于1960年代早期初露锋芒,西方的现代设计风格和理念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第一代平面设计师如石汉瑞、靳埭强作为启蒙者,对香港现代平面设计的萌芽与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1970年代即交融与图新时期,香港设计界的中坚人物代表陈幼坚脱颖而出,他的实践探索使“香港设计”的地位在八十年代巩固下来。1990年代是香港现代设计的全盛时期,涌现了不少杰出的中青代设计师,如李永铨、刘小康、黄炳培;这一代人与香港设计是共同成长起来的,他们既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象,也融入了西方现代流行文化和艺术美学,设计风格和创作形式都自成一格。“九七”回归以后,香港的设计更具多样性,设计师通过打破传统身份框架来建构香港设计的主体性和本土主义,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代香港设计师如林伟雄、毛灼然。加入AGI的这四代香港设计师共同见证了香港1960年代至今的现代平面设计发展历程,香港平面设计的价值和地位则在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文化形态,这种独特的形态对中国平面设计的整体格局乃至世界平面设计的学术语境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分析了加入国际平面设计协会(AGI)的八位香港设计师的重要经历、设计历程和风格演进,并结合他们的代表作品探讨西方现代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对香港设计产生的影响,进而解读东方民族文化在设计表现上从解体至延续的过程;透过香港设计师在不同时期的文化立场转变,体现香港平面设计在多元、混杂的特殊文化中形成的发展轨迹和独特形态,也呈现香港设计以传统身份、政治身份、民族身份三种文化身份策略来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并建构起“香港形象”的历程。最后从香港的“边缘化”和后殖民主义等理论视野,进一步揭示港人在回归过渡时期和“后九七”阶段的身份认同困惑,以及本土文化因子遭遇西方文化冲击时的立场变化和价值观选择;从而深入分析四代香港设计师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身份危机和发展机遇,通过对该群体文化认同与身份重构过程的研究,从中折射出中华文化的边缘生存境况和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身份思考。
李雪芹[5](2020)在《白族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以“大理瓦猫”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的转型对根植于乡土社会和自给自足农耕经济之中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诸多的事物,如传统观念、人与物的互动方式、生命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渐消逝,而这些恰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与文化精髓。优秀的民族民间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强调主观想象、自由表达、感情抒发,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它的审美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深远丰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底蕴丰厚,少数民族聚居区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将民族民间文化渗透于幼儿的精神世界,融化于幼儿的心灵,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知兴趣,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大理瓦猫”作为云南白族地区别具特色的民间工艺,是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形象符号。其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可以让幼儿产生精神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研究基于多元文化发展趋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需要以及白族特色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下,结合“大理瓦猫”在幼儿园教育挖掘不够深入的实际情况,查阅大量资料,剖析“大理瓦猫”的教育内涵。确定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思路和方法、重点和难点。在大理州A幼儿园选取一个班,与本班教师成为合作伙伴,设计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和活动方案后,分别从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建构活动、家园共育活动、环境创设活动五个方面以实践-反思的形式展开具体的实践研究。接着从活动方案的设计、幼儿在研究中的表现、教师在研究中的成长以及笔者在研究中的收获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同时从有效利用民族民间资源、民族民间工艺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多元化、提高教师民族民间工艺的艺术素养、增强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四个方面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将以“大理瓦猫”为例的白族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还能提高教师开发民族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实践价值。
张怡[6](2020)在《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研究》文中提出当下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存在着对儿童自主表现力的囚禁,充斥着技术化的规训、成人价值为中心的霸权,使得作为自主表达的儿童绘画被异化。绘画过程的高度示范化,割裂了绘画与儿童自主表现之间的天然联系,进而使儿童在绘画活动中先天赋予的叙事天性被遮蔽。因此,关注儿童叙事性绘画问题,正是对当下儿童艺术教育刻板化技能塑造的异化之境的突围,也是对当下儿童艺术教育功利化、成人化取向的批判,更是对作为叙事的儿童绘画本性的解蔽和回归。基于此,本研究以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为对象,以叙事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论证了儿童叙事性绘画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意义。同时运用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考察了自发绘画场域及幼儿园集体绘画场域中儿童叙事性绘画的存在状况,揭示了儿童叙事性绘画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从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提出使儿童绘画回归叙事性的可能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儿童叙事性绘画内涵特征的理性追述。以文献梳理和理性思辨的方式对儿童绘画中叙事性的意涵特征、价值功能进行分析论证。首先对美术教育史上有关儿童绘画中叙事性话题的讨论进行历史梳理,获取理解儿童绘画中叙事性的理论依据。其次,论证儿童绘画中叙事性的本体意涵,阐明儿童在绘画中的叙事是一种符号叙事和游戏叙事。进而,发现儿童绘画中的叙事性是幼稚心理的反映。最后,探讨儿童叙事性绘画内涵的价值,发现儿童在叙事性绘画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语言的发展,实现了情感的表达,完善了自我意识。第二部分是对3-6岁儿童自发绘画场域中叙事性绘画的现实考证。包括三方面内容:叙事性绘画在3-6岁儿童自发绘画类型中的占比情况、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中叙事水平的考察、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特点的分析。研究发现3-6岁儿童自发绘画中存在三种绘画类型:无意义涂鸦、罗列式形象表征、叙事性绘画。叙事性绘画是3-6岁儿童自发绘画中最主要的类型。叙事性绘画在3-6岁儿童自发绘画中的比例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同时,发现3-6岁儿童在叙事性绘画中叙事的水平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发现3-6岁儿童的叙事性绘画作品在叙事主体、叙事对象、叙事文本、叙事内容、叙事过程方面呈现着一些独特之处。第三部分是对幼儿园集体绘画场域中叙事性绘画的现实考证。包括示范教学以及绘画工具材料对儿童叙事性绘画的影响。发现示范教学限制儿童绘画中的叙事,导致儿童在集体绘画中无事可叙、低水平叙事或雷同叙事。示范教学影响儿童叙事性绘画的关键原因在于简笔画的模式化特征使儿童在绘画中追求形象复制的逼真性而失去了自己的表现方式。发现绘画工具材料的不同熟悉程度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不同。儿童面对熟悉的工具材料时,对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叙事表达的主观意愿;儿童面对的既有熟悉工具材料,又有陌生工具材料时,对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对陌生工具材料的好奇心;儿童使用陌生工具材料时,在绘画中无事可叙或进行低水平叙事。陌生工具材料影响儿童叙事性绘画的关键原因在于儿童将陌生工具材料当作玩具,产生探索行为,从而无法叙事。最后从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提出了使儿童绘画回归叙事性的建议。包括构建新的儿童绘画理解范式,重建审美感受与表现的美术教学,同时重塑幼儿教师的角色身份,使其成为儿童叙事性绘画的意义接收者。从而使儿童绘画理解的视域由技术规训转向生命叙事,使绘画成为儿童主体解放、生命意义得以彰显的场域。
朱莉娜[7](2020)在《清末民初四川自然地理认知研究 ——基于外国游历文献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四川自然地理的认知是近代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界由于这一时期样本数据缺乏研究较少,而历史学界在研究时多选择科学性、客观性有所欠缺的国内传统史料,故使用外国文献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封闭的自然环境是外国人进入四川面临的首要问题,但复杂的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仍吸引众多国外受过良好教育的官员、学者、传教士、科学家、探险家、旅游者来此游历考察,留下了众多宝贵的以游记和调查报告为主的一手资料。他们在近代化科学思维的背景下,对于国人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或景观能从较客观角度进行分析与描述,能够发现许多国人未曾留意或以迷信来认识的自然现象,弥补近代四川地区自然地理资料缺乏和认识科学性不足的缺陷。因此本文将以此作为主要史料进行分析,以期从外国人的视角探究清末民初四川自然地理的认知情况,同时为当下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中外交流等内容提供借鉴。主要从地质地貌、气候、河流、动植物矿藏四个方面对四川自然地理认识情况进行论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缘起、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研究的学术与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对外国人在四川游历的情况进行整理,包括主要外国游历者(团体)来川游历情况的介绍和考察时段分析。通过整理发现外国游历者身份多样,其中以官员、商人、科学家和传教士居多。其游历考察路线包括当今川渝大部分区域,对所经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河流、矿产、交通,经济贸易等多有记载,有助于我们复原当时的自然地理情况。在考察时段方面,开埠至清末游记数量最多。第三部分是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地质地貌的认识。包括四川典型的红色盆地(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两种地貌。红色盆地中介绍了外国人对成都平原、方山丘陵地和川东平行岭谷地貌的认识。川西高原则通过对典型地区的整理,归纳出外国人对其的认识。总结发现外国人对于四川地质地貌的关注侧重于岩石土壤组成及该地地质地貌的特点,对本地资源与地质的关系十分重视,从中可看出外国人游历和考察具有经济目的。第四部分是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气候的认知。通过外国人对气候的描述归纳四川气候特点有:难有好天气、潮湿、多雨(夜雨多)、雨热同期;川西地区气候恶劣,季节变化不明显,冬季寒冷有降雪,甚至有沙尘天气。同时外国人对于本地人对气候的迷信认知感到荒谬,体现了双方文化上的差异。外国游历者对于气候的认知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在描述气候感受时,通常借助于仪器测得的数据,更加客观真实。第五部分是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河流的认识,主要归纳了外国游历者对扬子江和其重要支流岷江、嘉陵江的认识。激流险滩是扬子江显着特点,其形成与河床狭窄,礁石遍布有关。同时外国游历者为打开中国东西部贸易的大门,对长江是否通汽轮关注颇多。第六部分是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动植物、矿藏的认识。外国人对四川地区珍稀动植物给予了广泛关注,并用现代科学体系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和命名,这一时期四川的森林资源总体并不乐观。矿藏方面他们从矿产规模、开采方式到运输都进行了细致描写,足以窥见其对矿藏资源的重视。结语部分主要对外国游历者来川目的和其对四川自然地理认知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从作者身份来看外国游历者中对自然地理关注较多的是商人和科学家。其来华目的主要包括1、开辟中国内地,攫取资源;2、为了科学考察;3、顺应19世纪博物学潮流。他们对四川自然地理认知的特点可概括为:1、科学性;2、带有发达文明侵略色彩;3、带有发达文明优越感;4、具有全球性互利观念。最后也探讨了世界背景下英法两国间的博弈和自然地理认知中人文观念的调和问题以及外国在华游记翻译与研究的方法。
刘润杰[8](2019)在《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始于教育。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实施技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关乎着我国未来科技的走向。在深入总结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过程中的有益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广泛借鉴国际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底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这对我国通用技术教育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即便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也不能保证十全十美,仍有可以改进优化之处。从“西学东渐”到“改革开放”,我国未曾停止过与优秀国家进行技术教育方面的交流比较与借鉴引用,从中得到的收获也颇丰。因此,将我国新版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与国外优秀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是十分有益的。科技巨擘加拿大在技术教育方面表现卓越,选取安大略省技术教育课程标准作为比较对象更是优中选优,通过对两国课程标准比较分析,必定得出有价值的、符合我国教育实情的启示与借鉴。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中加两国现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共设置了六个章节,包括绪论、四个核心比较章节、结语。本文从课程标准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对中加两国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比较分析、优势借鉴。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内容、方法、创新之处等进行叙述。第二章至第五章依次对两国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两国课程标准的异同,并从异同中提炼出可供我国所用的借鉴之处。最后一章是结论,主要是对本研究进行整体的、宏观的总结以及阐述本研究的不足。
王苏晓[9](2019)在《幻想与幻像:“美图”中的自我呈现与认同》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渗透,其信息海量、碎片化的特点让人们难以去对每条文字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揣度,人们对信息的浏览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读图时代”。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图片似乎渐渐比文字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大大的延伸了人们的“朋友圈”,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行为几乎是“无缝连接”,同时也随时开放着自己去迎来一段新的关系的可能。人们开始习惯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以图会友”,并随着手机拍摄功能的不断进化,人们对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展现的自我形象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进而方便操作的美化图片类手机软件应运而生,并逐渐呈现出一种“刚需”的趋势。本研究基于网络社交环境,运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观察法关注网络、美图技术的赋权与人们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经过美化后的图片的行为,探究美图的主体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自我呈现状态、成本与特质,以及这一行为对美图主体的在个体、关系、集体中自我的建构,与由此带来的用户体验的幻像。并以此剖析美图主体对自我与他者身份的凝视与其身份的认同,并对此给予美图症候群的反思。
李晓珏[10](2019)在《甲马与大理白族的民间信仰及民俗生活》文中提出甲马是主要运用于祭祀活动中的,与民间信仰、民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类使用雕版印刷而成的神只纸。从制作过程来说,甲马是将各类神只、鬼怪雕刻于木板上,再用各色棉纸印刷而成的一种民间美术作品。从使用过程来说,甲马是用于祈福、禳灾等各种祭祀仪式中,或焚烧、或张贴供奉,以表征该神只,进而起到沟通人神的作用的手工雕版印刷品。从其属性来说,甲马是人神之间相通的重要媒介,是神人感应的精神载体。关于甲马出现的具体时间,尚且没有文献可以佐证,但从相关行业发展的旁证来看,至迟到元代,在大理白族地区就可能已经有白族人自己雕刻印刷的甲马存在。延至现代,甲马仍然在大理白族地区的村落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特定的传承环境和传承体系,是一种活形态的艺术品。本文旨在通过对大理白族甲马的使用者、传承人及其传承环境,以及对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甲马本体两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解析甲马与白族民间信仰和民俗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大理白族甲马的民族特征及其在村落生活中的存在形态和文化价值。文章立论的支撑材料来自田野考察的一手资料以及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论述过程则以文化解析为主要手段,同时辅以必要的图像分析。首先,文章中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展开研究,并用不同地区的实证资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对甲马的神只系统做了明确分类,从而进一步分析出甲马这一文化事象所具有的文化结构层次。其次,文章致力于展现大理白族甲马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第三,文章将研究的焦点从甲马所指称的神灵的具体形象中转移到在对实际运用中的甲马的本体,以及图像与神灵之间指称关系的实现途径。研究的重点并非存在于民间信仰体系中的神只本身,而是甲马图像意义的凝固、传递和解析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第四,文章通过分析使用甲马的各种仪式过程(包括现存的和文献记载的),尝试发掘甲马在这些仪式中的象征意义,及其在这些仪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职能。同时,文章中亦调查了使用甲马的人群结构、使用甲马时的文化语境、甲马在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的不同传承情况以及甲马在不同人群中的普及情况等问题。第五,文章从艺术的表现和再现能力出发,把甲马图像视为一种文本,用语言学理论来分析图像系统中存在的意义指向问题从而达到分析甲马图像表达的语义、甲马表达语义的途径并衡量其最终表达的效果的目的。第六,文章以“文化叠压层”理论为基础,对几类典型的甲马题材进行了细致的图像分析,从中还原出了叠加在大理洱·海地区白族民间信仰中的种种文化层积。文章在第一章中为甲马做了定义,同时介绍了甲马的起源、发展历史和目前的传承状况。第二章则从艺术的角度,首先还原了甲马的制作工艺,继而分析了甲马的构成要素和图像构造方式,甲马的艺术特色及其审美价值。第三章主要通过甲马在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文学等方面与人们的民俗生活产生的交集以及生活中存在的与甲马有关的禁忌和规约来分析甲马与民俗生活的关系。本文的第四章则通过甲马的神只系统以及甲马在各类民间祭祀仪式中的使用过程来解释甲马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引用了来自艺术学和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甲马的象征意义的形成和读解过程、甲马图像的语义结构层次、语义表达方式和情感观念类型。文章的第六章是例证式的分析,主要选取甲马中的女性形象、水神形象、木神形象和动物形象运用文化叠压层理论来综合分析甲马图像的文化内涵。
二、我眼中的交通信息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眼中的交通信息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2)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
(二)弱势儿童群体亟待支援 |
(三)大学生承担着弘扬志愿精神的重任 |
(四)日本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完善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志愿行动 |
(二)志愿者 |
(三)志愿组织 |
(四)志愿精神 |
(五)教育志愿行动 |
(六)激励机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调查法 |
(四)教育统计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激励理论发展脉络 |
(二)人本主义激励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
(三)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
七、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意蕴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 |
(一)实意生活的德性关照 |
(二)公共生活的行动范式 |
(三)完满生活的追求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特征 |
(一)育人与自助的双重成长 |
(二)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
(三)对同质化的积极扬弃 |
三、教育志愿行动的当代意义 |
(一)促进社会和谐 |
(二)助推教育现代化 |
(三)重塑中国青年形象 |
第二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历史演进 |
一、古代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孕育与实践历程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渊源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古代实践 |
二、近代教育志愿行动的兴起 |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
(二)日本近代公益组织萌芽 |
三、现代教育志愿行动勃发历程 |
(一)中国萌发公营教育志愿行动 |
(二)日本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兴起 |
四、21世纪教育志愿行动的发展特征 |
(一)中国教育志愿行动逐步规范化 |
(二)日本教育志愿行动逐步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
第三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实施过程 |
二、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政府自上而下动员 |
(二)地方性法规是建设法治环境的主力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动机管理兼顾个人与集体 |
(五)依赖组织开展活动 |
(六)评估反馈依赖组织自律 |
(七)保障奖励以统筹调配为主 |
三、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官民协作优化公共治理资源 |
(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以教育常需培育动机 |
(五)组织化程度较高 |
(六)组织反馈坚持长周期、多轮次 |
(七)保障奖励重视组织运营 |
第四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过强导致民间志愿组织缺乏活力 |
(二)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
(三)自我价值认同困难 |
(四)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 |
(五)评估反馈不畅 |
(六)保障不够充足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动机模糊现象突出 |
(二)组织架构不健全 |
(三)监管有余评估不足 |
三、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 |
(一)宣传不足 |
(二)筹资能力弱 |
第五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管控与激励失调 |
(二)志愿者教育推进艰难 |
(三)志愿组织成长缓慢 |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日本人的“娇宠”心理 |
(二)被动式发展模式 |
(三)管控宽松导致监管评估不足 |
三、造成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共性问题的成因 |
(一)公民心理尚未成熟 |
(二)中国的“业余性”与日本的“过依赖” |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策略的思考 |
一、中日经验的相互借鉴 |
(一)中国经验对日本的借鉴意义 |
(二)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二、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原则的思考 |
(一)立足本土文化背景 |
(二)以满足需要为核心 |
(三)尊重个体差异 |
(四)尊重人的完整发展 |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 |
(一)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志愿组织活力 |
(二)深度优化法制环境 |
(三)激发志愿责任担当 |
(四)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组织 |
(五)评估反馈倾听多方声音 |
(六)资税双管齐下保障物资供应 |
(七)营造崇尚互助精神的舆论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中国访谈样本一览表 |
附录六 日本访谈样本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文化认同与身份重构:AGI香港设计师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AGI香港设计师群体的代际区分与风格演进 |
2.1 第一代:设计启蒙,开创先河 |
2.1.1 石汉瑞:跨文化设计 |
2.1.2 靳埭强:融汇中西 |
2.2 第二代:传统延续,兼容并蓄 |
2.2.1 陈幼坚:东情西韵 |
2.3 第三代:跨界融合,多重演变 |
2.3.1 刘小康:以物抒怀 |
2.3.2 黄炳培:本土再思 |
2.3.3 李永铨:品牌意识 |
2.4 第四代:同构异化,时代延伸 |
2.4.1 林伟雄:创意实验 |
2.4.2 毛灼然:多向思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身份重构的策略:西方与东方之间 |
3.1 西方现代设计文化对香港设计的影响 |
3.1.1 包豪斯在香港的发展 |
3.1.2 构成主义运动的影响 |
3.1.3 波普运动与流行文化的影响 |
3.2 视觉他者化:香港现代设计的身份重构 |
3.2.1 传统身份的他者化 |
3.2.2 政治身份的他者化 |
3.2.3 民族身份的他者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化认同的悖谬:传统与现代之争 |
4.1 香港平面设计的视觉传统与文化选择 |
4.1.1 去传统:本土文化的解体 |
4.1.2 再传统:本土文化的延续 |
4.2 混杂的现代性:隐藏与显在的矛盾 |
4.2.1 边缘化:身份危机与发展机遇 |
4.2.2 后殖民语境下的香港文化认同 |
4.2.3 香港设计的主体性与本土主义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0年代至今AGI香港设计师群体主要展览 |
附录2 .AGI香港设计师群体主要作品图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白族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以“大理瓦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大理瓦猫”教育内涵的分析 |
二、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关于民间工艺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民间工艺融入教育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四、理论基础 |
(一)教育学基础 |
(二)心理学基础 |
(三)民俗学基础 |
(四)生态学基础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二部分 实践研究的方案设计 |
一、准备阶段 |
(一)资料准备 |
(二)研究场所 |
(三)合作伙伴 |
(四)活动方案 |
二、实践阶段 |
三、资料分析 |
(一)资料的汇总与编码 |
(二)研究的信效度 |
四、撰写论文 |
第三部分 白族民间工艺“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具体实践 |
一、实践研究的过程 |
(一)“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
(二)“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 |
(三)“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户外建构活动 |
(四)“大理瓦猫”融入家园共育活动 |
(五)“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 |
二、实践研究反思 |
(一)“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课程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
(二)通过整合的方式将“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课程 |
(三)“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课程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
(四)“大理瓦猫”融入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
第四部分 总结建议与展望 |
一、总结 |
(一)“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方案 |
(二)幼儿在研究中的表现 |
(三)教师在研究中的成长 |
(四)笔者在研究中的收获 |
二、建议 |
(一)有效利用民族民间工艺资源 |
(二)民族民间工艺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多元化 |
(三)提高教师的课程素养与民族民间工艺的艺术素养 |
(四)增强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交流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四、结论 |
(一)“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课程具有可能性 |
(二)“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课程具有可行性 |
(三)“大理瓦猫”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实践的困局”:儿童叙事性绘画的遮蔽 |
二、“叙事的显现”: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的转向 |
三、“技术的规训”:儿童美术教育的时代乱象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叙事的概念 |
一、叙事 |
二、儿童叙事 |
三、叙事性绘画 |
第二节 关于叙事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叙事的相关研究 |
二、叙事性绘画的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评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关键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整体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内涵特征理性追述部分的研究思路 |
二、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现实考证部分的研究设计 |
第三节 儿童绘画中叙事水平分析工具的制定 |
一、分析框架的初步拟定 |
二、实施预分析 |
三、分析框架的形成 |
第四章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内涵特征的理性追述 |
第一节 儿童绘画中叙事性话题的历史演进 |
一、技能的训练:近代儿童绘画的视野 |
二、自我的表达:20世纪初期以来的关注焦点 |
三、叙事的儿童画:20世纪中后期的理论转向 |
第二节 儿童绘画中叙事性的本体意涵 |
一、作为符号叙事文本的儿童绘画 |
二、作为游戏叙事文本的儿童绘画 |
第三节 儿童时期叙事性绘画的特殊存在 |
一、幼稚心理之反映:与原始绘画的比较 |
二、儿童立场之体现:与成人绘画的比较 |
第四节 儿童叙事性绘画内涵的价值所在 |
一、绘画叙事中的思维呈现 |
二、绘画叙事中的语言沟通 |
三、绘画叙事中的情绪表达 |
四、绘画叙事中的自我意识 |
第五章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的现实考证:自发绘画场域 |
第一节 叙事性绘画在3-6岁儿童自发绘画类型中的占比 |
一、3-6岁儿童自发绘画的三种类型 |
二、叙事性绘画是3-6岁儿童自发绘画最主要的类型 |
三、叙事性绘画的比例随儿童年龄发展逐渐提高 |
第二节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中叙事水平的考察 |
一、叙事性绘画中儿童的叙事水平存在年龄差异 |
二、叙事性绘画中儿童的叙事水平随年龄发展逐渐提高 |
第三节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的特点分析 |
一、叙事性绘画主体的特点 |
二、叙事性绘画对象的特点 |
三、叙事性绘画文本的特点 |
四、叙事性绘画内容的特点 |
五、叙事性绘画过程的特点 |
第六章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的现实考证:幼儿园集体绘画场域 |
第一节 示范教学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
一、长期示范教学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
二、示范教学影响叙事性绘画的原因 |
第二节 工具材料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
一、工具材料使用频率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
二、陌生工具材料影响叙事性绘画的原因 |
第七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的理性推论与现实考证之间关系的讨论 |
一、证实了儿童绘画具有叙事属性 |
二、证实了儿童绘画叙事与口语叙事之间的对应关系 |
三、证实了儿童绘画中的叙事是符号叙事和游戏叙事 |
第二节 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缺失问题的讨论 |
一、叙事性绘画在集体绘画场域缺失的事实是否意味着在幼儿园的整体缺失 |
二、叙事性绘画在幼儿园的缺失是否意味着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的整体缺失 |
三、遵循《指南》理念进行改革的幼儿园将会改变叙事性绘画缺失的现状 |
第三节 教学方法对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影响的讨论 |
一、示范教学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及其原因 |
二、工具材料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及其原因 |
三、示范教学和工具材料之间的交互作用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教育建议 |
一、注重观念层面的变革:构建新的儿童绘画理解范式 |
二、重建审美感受与表现的美术教学:机会的提供与方法的改变 |
三、重塑教师的角色身份:成为儿童叙事性绘画的意义接收者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清末民初四川自然地理认知研究 ——基于外国游历文献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末民初外国人在四川的游历活动概况 |
第一节 主要外国游历者(团体)及其游历介绍 |
一、游历背景 |
二、主要外国游历者(团体) |
第二节 考察时段 |
一、开埠前 |
二、开埠至清末 |
三、民国初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地质地貌的认识 |
第一节 红色盆地 |
一、整体认识 |
二、成都平原 |
三、方山丘陵地 |
四、川东平行岭谷 |
第二节 川西高原 |
一、马尔康梭磨乡马塘 |
二、打箭炉(康定) |
三、鹧鸪山关口 |
四、川藏过渡地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气候的认识 |
第一节 外国游历者对四川气候的认知 |
一、对四川气候普遍认知 |
二、特殊气候认识 |
第二节 外国游历者对本地气候迷信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河流的认识 |
第一节 扬子江 |
一、激流险滩 |
二、航行最佳时段 |
三、扬子江上游能否通汽轮 |
四、沿江变化特征 |
五、一些测量数据 |
第二节 重要支流 |
一、岷江 |
二、嘉陵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外国人对四川动植物、矿藏的认识 |
第一节 动物认识 |
一、自然科学家记录下的动物 |
二、其他(野生)动物 |
三、白蜡虫 |
第二节 植物认识 |
一、游记中植物举例 |
二、树木 |
第三节 矿藏认识 |
一、盐卤(井盐) |
二、煤矿 |
三、其他矿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所发论文 |
(8)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
第二节 加拿大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
第三节 比较分析 |
第三章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理念及目标比较 |
第一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理念比较 |
第二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目标比较 |
第四章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课程设置比较 |
第一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结构比较 |
第二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内容比较 |
第五章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比较 |
第一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比较 |
第二节 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比较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幻想与幻像:“美图”中的自我呈现与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2 相关研究综述 |
0.2.1 关于自我呈现与认同的研究 |
0.2.2 关于美图类研究 |
0.3 研究方法 |
0.3.1 问卷调查法 |
0.3.2 深度访谈法 |
0.3.3 观察法 |
1 技术赋权与美图类工具 |
1.1 工具:相机与摄影师,手机与我 |
1.2 平台:基于关系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 |
1.2.1 日常生活呈现的可见性 |
1.2.2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 |
1.3 技术:专业软件的去魅 |
1.3.1 从photoshop到“东方邪术”美图秀秀 |
1.3.2 手机美图类APP的矩阵裂变 |
1.4 从美图工具到社群平台:“美”和“社交” |
2 身体的表演:自我呈现与建构 |
2.1 我晒故我在:社交媒体奇观化的日常生活 |
2.2 表演的成本:“多劳多得”的期待 |
2.2.1 生产与发布成本 |
2.2.2 反馈成本与掌声的期待 |
2.3 主角意识与自我呈现的特质 |
2.3.1 个体自我的建构 |
2.3.2 关系自我的建构 |
2.3.3 集体中自我的建构 |
2.4 表演的沉醉:用户体验的幻像 |
2.4.1 幻像的沉醉 |
2.4.2 幻像审美与网红 |
3 美图群体的幻想与幻像:凝视与身份认同 |
3.1 美图、自拍与自恋 |
3.2 身份的凝视 |
3.2.1 主体自我的分离与回归 |
3.2.2 他者的凝视与社会关系的投资 |
3.3 身份的认同 |
3.3.1 摇摆的自我认同 |
3.3.2 标签的执着 |
3.3.3 暧昧的“群体” |
4 美图症候群现象的反思 |
4.1 神化的形象与文化消费的竞赛 |
4.2 个人风格的驯化与消散 |
4.3 理想的乌托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甲马与大理白族的民间信仰及民俗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田野点概况 |
第一章 大理白族甲马的源流及现状 |
第一节 “甲马”释义 |
一、甲马的定义 |
二、文献记录中的甲马 |
第二节 大理白族甲马的产生及发展历史 |
一、甲马的产生 |
二、甲马的发展历史 |
第三节 大理白族甲马的分布及传承 |
一、甲马的地域分布 |
二、大理地区的甲马艺人 |
三、甲马的技艺传习和延伸 |
第四节 大理白族甲马的使用 |
一、使用甲马的主体 |
二、使用甲马的方式及场合 |
三、使用甲马的目的 |
四、甲马使用的时间、区域差异 |
第二章 甲马的制作工艺与艺术特色 |
第一节 甲马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
一、制作原料的选择 |
二、板材的处理 |
三、雕刻 |
第二节 甲马的图像构造 |
一、甲马的构成要素 |
二、甲马的图像构造特征 |
第三节 甲马图像的艺术特征与地域特色 |
一、大理白族甲马与其它木刻版画的比较 |
二、大理白族甲马图像的地域特色 |
第四节 甲马的美学特征 |
一、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及主题倾向 |
二、甲马中的白族审美文化特征 |
第三章 民俗生活中的大理白族甲马 |
第一节 甲马与岁时节日 |
一、岁时节日中甲马的使用情况 |
二、节日文化变迁与甲马的使用 |
第二节 甲马与人生礼仪 |
一、人生礼仪的含义和种类 |
二、人生礼仪中甲马的使用情况 |
第三节 与甲马相关的各种禁忌和规约 |
一、村落居民对甲马的接受程度及其缘由 |
二、甲马制作、使用过程中的禁忌和规约 |
第四节 甲马与民间文学 |
一、甲马是民间文学的物质载体之一 |
二、甲马图像是民间口承文学的研究素材 |
第四章 甲马的神只系统和民间祭祀 |
第一节 甲马及其神只系统的分类 |
一、甲马的分类方法 |
二、神灵甲马的主要类型(甲马神只系统的分类) |
三、甲马神只系统中体现的民族特色 |
第二节 大理白族甲马与民间巫术活动 |
一、巫术仪式与甲马的联系 |
二、从巫术角度出发对甲马的使用目的进行分类 |
三、甲马在巫术仪式中的现实作用 |
第三节 甲马与民间日常祝祷祭祀仪式 |
一、需要使用甲马的祭祀仪式类型 |
二、在日常祭祀仪式中甲马的功能 |
第四节 祭祀用甲马与民间信仰体系 |
一、甲马的搭配规律 |
二、甲马的使用频率与民间信仰 |
三、神灵甲马中体现的情感类型 |
第五章 甲马的意义构成及解读 |
第一节 甲马象征意义的结构层次 |
一、甲马象征意义的独特性 |
二、甲马象征意义的形成和读解过程 |
第二节 符号与语义:甲马象征意义的凝固 |
一、甲马创作过程的独特性和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
二、甲马图像语义的义位分析 |
第三节 仪式与象征:甲马象征意义的读解 |
一、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祭祀祈禳仪式中甲马的使用 |
二、甲马象征意义的读解 |
第六章 甲马神灵形象的综合解析 |
第一节 甲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
一、甲马中女性形象的种类 |
二、甲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 |
三、甲马中女性形象的存在形态及其观念内涵 |
四、血神甲马与大理白族民间信仰中的文化叠压现象 |
第二节 甲马中的水神形象分析 |
一、水崇拜、原始的水神信仰与甲马 |
二、龙神、龙神本主、井神与甲马 |
三、河伯水神与甲马 |
四、水神甲马与大理白族地区的水神崇拜情况 |
第三节 甲马中的动物形象分析 |
一、甲马中动物形象的种类 |
二、甲马中动物形象的表现方式 |
三、甲马中的动物形象与民间信仰观念体系 |
第四节 大理白族甲马中的植物形象 |
一、花草形象及其含义 |
二、树木形象与“木神”信仰 |
结论 |
一、甲马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
二、大理白族甲马的民族特色 |
附录 |
附录一 各种书籍、集成中收集的云南甲马题名目录 |
附录二 大理境内最大的两家甲马传承人制作的甲马题名目录 |
附录三 流行于洱源市集的甲马题名目录 |
附录四 巍山地区甲马题名目录 |
附录五 腾冲地区甲马题名目录 |
附录六 田野图片 |
附录七 田野调查核心问题提纲 |
附录八 部分访谈记录 |
附录九 文中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学位论文 |
四、我眼中的交通信息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D]. 韩雪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D]. 刘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文化认同与身份重构:AGI香港设计师群体研究[D]. 杨安迪.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8)
- [5]白族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以“大理瓦猫”为例[D]. 李雪芹. 大理大学, 2020(06)
- [6]3-6岁儿童叙事性绘画研究[D]. 张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清末民初四川自然地理认知研究 ——基于外国游历文献的考察[D]. 朱莉娜. 西南大学, 2020(01)
- [8]中加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 刘润杰. 聊城大学, 2019(01)
- [9]幻想与幻像:“美图”中的自我呈现与认同[D]. 王苏晓. 辽宁大学, 2019(01)
- [10]甲马与大理白族的民间信仰及民俗生活[D]. 李晓珏. 云南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