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0岁以后妇女卵巢肿瘤的子宫内膜88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丹[1](2021)在《PLT、MPV、PDW、RDW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筛查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糖类抗原125(CAl25)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诊断价值,为EC的早期筛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01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患者143例(EC组);同时期同年龄段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9例(子宫内膜息肉组)和体检中心健康女性103例(正常对照组);三组患者均行血清CA125及全血细胞计数检查。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三组全血细胞计数中的PLT、PDW、MPV、RDW及血清CA125表达水平,用Spearman分析EC组各指标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5项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EC的效能。结果:1.EC组、子宫内膜息肉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性检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C组的年龄明显偏大(P<0.05),子宫内膜息肉组无明显差别(P>0.05);EC组的PDW和MPV显着降低(P<0.05),RDW、PLT、CA125显着升高(P<0.05),但这五个指标在子宫内膜息肉组与EC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2.EC组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得出CA125与EC的FIGO分期相关;PDW与MPV相关;PDW与PLT相关;MPV与PLT相关。3.通过ROC曲线对EC组的PLT、PDW、MPV、RDW及血清CA125诊断EC的效能进行分析:得出CA125最佳截断值为28.42U/ml,灵敏度0.22,特异度0.66,曲线下面积(AUC)为0.588(P=0.026);PLT最佳截断值为226×109g/L,灵敏度0.55,特异度0.75,AUC为0.649(P=0.001);PDW最佳截断值为15.6f L,灵敏度0.65,特异度0.75,AUC为0.651(P<0.001);RDW最佳截断值为43.25f L,灵敏度0.65,特异度0.63,AUC为0.649(P<0.001);MPV的AUC为0.69,无统计学意义(P=0.229)。4.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及ROC曲线分析得到:PDW、CA125联合诊断EC的AUC为0.759(P=0.002),灵敏度0.87,特异度0.58;PLT、CA125联合诊断EC的AUC为0.663(P=0.004),灵敏度0.59,特异度0.75;RDW、CA125联合诊断EC的AUC为0.725(P=0.002),灵敏度0.76,特异度0.59;PDW、PLT联合CA125诊断EC的AUC为0.780(P=0.001),灵敏度0.86,特异度0.57;RDW、PLT联合CA125诊断EC的AUC为0.749(P<0.001),灵敏度0.82,特异度0.70;RDW、PDW联合CA125诊断EC的AUC为0.779(P<0.001),灵敏度0.82,特异度0.65;RDW、PDW、PLT联合CA125诊断EC的AUC为0.796(P<0.001),灵敏度0.83,特异度0.71。结论:1.血清CA125、PLT、PDW、RDW对EC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联合筛查的效能高于单一值的筛查,四者联合筛查效能最强。2.CA125、PLT、PDW、RDW诊断EC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8.42U/ml、226×109g/L、15.6f L和43.25f L。3.EC组中CA125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PDW与MPV呈正相关;PDW与PLT呈负相关;PLT与MPV呈负相关。
张晴[2](2021)在《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与宫颈腺癌的术后病理特征及卵巢转移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术前血清CA 125、CA 199、CEA及AFP的水平来分析其与宫颈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特征及卵巢转移的相关性,为宫颈腺癌患者能否保留卵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并通过术后病理确诊为宫颈腺癌(普通型)且为宫颈原发的患者,分析其术前肿瘤标记物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卵巢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7例普通型宫颈腺癌患者病例资料,其中18例(20.7%)血清CA 125升高、15例(17.2%)血清CA 199升高、10例(11.5%)血清CEA升高及4例(4.6%)血清AFP升高;术前两项血清肿瘤标记物同时升高者11例,其中血清CA 125和CA 199同时升高7例(8.0%),CA 125和CEA同时升高2例(2.3%),CA 199和CEA同时升高1例(1.1%),血清CEA和AFP同时升高1例(1.1%);术前三项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者2例,血清CA 125、CA199及CEA同时升高1例(1.1%),血清CA 125、CA 199及AFP同时升高1例(1.1%)。术后病理特征中肿瘤直径>4cm 11例(12.6%),淋巴脉管浸润18例(20.7%),宫颈深间质浸润45例(51.7%),子宫体受累12例(13.8%),淋巴结转移15例(17.2%),其中2例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3例(3.4%),切缘阳性2例(2.3%),FIGO分期I-IIA期69例(79.3%)(其中IA期13例,IB期51例,IIA期5例),IIB-III期18例(20.7%)(其中IIB期3例,IIIC期15例),双侧卵巢切除71例(81.6%),卵巢转移3例(3.4%),单侧卵巢切除且对侧卵巢活检2例(2.3%),双侧卵巢活检14例(16.1%),术中快速病理均未见卵巢转移。血清CA 125水平升高与FIGO分期晚、宫颈深间质浸润、子宫体受累、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4cm显着相关;血清CA 199水平升高与FIGO分期晚、宫颈深间质浸润、子宫体受累、淋巴结转移显着相关。血清CA125与CA 199水平同时升高与FIGO分期晚、宫颈深间质浸润、子宫体受累、淋巴结转移显着相关。将单因素分析显着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25升高是子宫体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血清CA125和CA 199同时升高是子宫体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宫体受累与卵巢转移显着相关。结论:1、血清CA 125及CA 199水平升高与术后病理特征显着相关;2、血清CA 125升高是子宫体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3、血清CA 125和CA 199同时升高是子宫体受累的的独立危险因素;4、卵巢转移与子宫体受累显着相关。
顾宁宁[3](2021)在《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筛查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由DNA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MLH1、MSH2、MSH6和PMS2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LS最初是在遗传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被发现,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症(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其特征是呈家族聚集性发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发生恶性肿瘤。有研究表明在女性LS患者中,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最常见的肠外肿瘤,其终身患病风险约40%~60%。林奇综合症相关子宫内膜癌(Lynch Syndrome–Associated Endometrial Cancer,LS-EC)患者约占所有EC患者的2%5%。临床上约50%的LS女性首发恶性肿瘤为EC,故EC被称为女性LS患者的前哨癌,且在确诊后的10年内和15年内发生其他林奇相关恶性肿瘤的风险分别约为25%和50%。因此,在EC患者中筛查LS至关重要,可对确诊的LS患者进行严密随访检测,进而预防LS相关其他肿瘤的发生,并可对其亲属进行症状前遗传学检测。基因检测是诊断LS的金标准,但由于操作难度大,耗时长,费用昂贵,故临床尚未广泛实施。临床上常用临床筛查标准或通过手术后肿瘤标本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对患者进行初筛,再对筛查的高危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确诊。目前常用的临床筛查标准包括Amsterdam II标准和修订的Bethesda标准以及一些临床风险预测模型,虽然这些是基于CRC制定或开发验证的,对LS-EC筛查的敏感度低、漏诊率大,但临床筛查标准无需花费任何医疗费用,仅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即可,在分子检测尚未完全普及之前,我们应探索临床筛查标准的实用性,从而筛选出LS的高危人群。Amsterdam II标准和修订的Bethesda标准已常规用于LS-EC的临床筛查。PREMM5模型是对CRC患者进行LS筛查的风险预测模型,于2019年已纳入结直肠癌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NCCN Guidelines),但尚未在EC病例中评估它的应用价值。该模型是网络在线应用工具,应用简单便捷,如能在EC患者中初步区分出MMR基因突变携带者和非携带者,则可广泛应用于LS-EC的临床筛查。有文献报道与散发型EC相比,LS-EC的发病较早,多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目前发病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作为临床基本信息已纳入临床筛查标准。但临床筛查标准都是基于CRC病例研究而制定的,没有对EC病例的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病理特征做充分评估,故用于筛查LS-EC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关于经基因检测确诊的LS-EC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国内尚无报道,国外文献报道结果也不一致。故需要探索有关LS-EC临床相关因素的特点,将其与现有的临床筛查标准相结合,或纳入风险预测模型,将会提高LS-EC的筛查率,从而指导进一步的遗传学检测,做好临床监测,预防LS相关其他肿瘤的发生。研究目的:1.通过PREMM5风险预测模型与AmsterdamⅡ标准和修订的Bethesda标准的比较,探讨PREMM5模型在LS-EC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2.分析LS-EC的临床相关因素特点,探索与LS-EC密切相关的临床因素,为完善临床筛查标准进而提高LS-EC的筛查率奠定研究基础。研究方法:1.依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月11月至2020年11月因EC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01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经病理证实;2.所有入组EC患者留取外周静脉血,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相关基因包括EPCAM、MLH1、MSH2、MSH6、PMS2、STK11、TP53、PTEN、MUTYH、BRCA1、MLH3;3.两名临床医生收集患者完整的个人及家族史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有无其他恶性肿瘤史及发病年龄、患者一级亲属及二级亲属的恶性肿瘤病史及发病年龄;4.根据临床采集的个人及家族史资料,应用PREMM5模型(https://premm.dfci.harvard.edu/)计算所有入组患者5个基因(MLH1、MSH2、MSH6、PMS2、EPCAM)发生突变的累积风险系数,风险系数≥5%被界定为阳性;根据AmsterdamⅡ标准及修订的Bethesda标准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LS筛查。5.查阅所有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及病理资料。一般临床信息包括年龄、首发临床症状、月经生育史、体重指数、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有无恶性肿瘤家族史、肿瘤标志物有无升高。病理资料包括病理分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情况、肿瘤大小、子宫下段受累情况、有无淋巴结转移、脉管转移、远处转移及腹水/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所有组织病理学检查由两位高年资病理科医生完成。6.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中散发型EC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5.91±9.64岁。经基因检测确诊8例LS-EC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6.13±6.53岁,其中MLH1突变2例,MSH2突变3例,MSH6突变3例,PMS2突变0例。不同MMR突变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不同,MLH1、MSH2、MSH6突变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2岁、53.33岁、61.67岁。MSH6突变的发病年龄较晚。2.本研究中PREMM5模型和修订的Bethesda标准均确诊1例MLH1突变和2例MSH2突变者,且病例完全一致,均漏诊5例。Amsterdam II标准确诊1例MLH1突变和1例MSH2突变者,该2例均被PREMM5模型和修订的Bethesda标准确诊,漏诊6例。PREMM5模型误诊5例,修订的Bethesda标准误诊4例,Amsterdam II标准误诊0例。经统计学分析,PREMM5模型筛查LS-E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AmsterdamⅡ标准及修订的Bethesda标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3.本研究中LS-EC与散发型EC在临床首发症状、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情况、绝经状态、孕产次、流产次数、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有无肿瘤标志物升高、病理分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有无子宫下段受累、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腹水/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在有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4.本研究中LS-EC与散发型EC在有无糖尿病病史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分析糖尿病与LS的相关性,得出在95%置信区间下,P=0.024、OR值=6.750,即合并糖尿病的EC患者患有LS的风险系数是非糖尿病EC患者的6.75倍。5.不同MMR基因突变所致LS在发病年龄、临床首发症状、月经周期情况、绝经状态、孕产次、流产次数、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恶性肿瘤家族史、肿瘤标志物有无升高、病理分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有无子宫下段受累、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腹水/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研究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PREMM5模型筛查LS-E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AmsterdamⅡ及修订的Bethesda两种临床筛查标准相当,而且临床应用简单便捷,可用于LS-EC的临床筛查。2.LS-EC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6.13±6.53岁,与散发型EC相比无显着差异;LS-EC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3.合并糖尿病的EC患者患有LS的风险系数是非糖尿病EC患者的6.75倍,提示糖尿病可能是女性LS患者EC发病的高危因素,可指导临床医生对伴有糖尿病的EC患者积极行LS的筛查。但糖尿病能否纳入以及如何纳入LS的临床筛查标准或风险预测模型,以提高临床筛查的敏感性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讨。4.本研究结果显示LS-EC与散发型EC相比,在临床首发症状、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情况、绝经状态、孕产次、流产次数、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肿瘤标志物有无升高、病理分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有无子宫下段受累、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腹水/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各方面均无显着差异。但本研究样本量小,还需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进一步研究分析。
李睿彦[4](2021)在《128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资料进行全面回顾性分析,探讨EC患者发病的高危因素及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在EC的筛查、诊治及判断预后时提供参考。方法:筛查2012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出院诊断为EC的所有患者资料,对于研究人群的一般特点、病理学特点、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等进行描述,分组比较EC临床病理特点。计算人群五年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析影响EC生存预后的相关危险素,进一步将纳入EC患者按是否淋巴结转移分组,探讨E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纳入128名EC患者,入院时平均年龄53.42±9.31岁,<50岁患者44例(34.4%),≥50岁84例(65.6%)。体重指数BMI<28kg/m2 105例(82.0%),BMI≥28kg/m223例(18.0%)。61例(47.7%)为绝经后发病。未妊娠患者5例(3.9%),其中1例为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不孕,妊娠1-2次有57例(44.5%),妊娠次数≥3次有66例(51.6%)。EC患者临床表现多为不规则阴道流血(96.1%)。所有患者中15例(11.7%)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其中12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ype 2,T2DM)。88例(68.8%)接受开腹手术,40例(31.2%)接受腹腔镜手术。术后治疗单纯化疗64例(50.0%),放疗联合化疗14例(10.9%),辅助性放疗2例(1.6%),术后未行放化疗,仅定期随诊复查患者48例(37.5%)。2.EC患者≥50岁组肌层浸润<1/2有49例,占58.3%,肌层浸润≥1/2的有35例,占41.7%,深肌层浸润率高于前者(P<0.001)。绝经组肌层浸润<1/2的患者有31例,占50.8%,肌层浸润≥1/2的患者有30例,占49.2%,深肌层浸润率显着高于前者(P<0.001)。EC妊娠≥3次组肌层浸润<1/2的患者有39例,占59.1%,肌层浸润≥1/2的患者有27例,占40.9%,妊娠次数增加出现深肌层浸润的比例增大(P=0.022)。3.本研究中128例EC患者平均OS时间67.16±18.16个月,至随访结束共计21例患者出现肿瘤局部或远处转移,死亡17例,术后三年OS率87.1%,五年OS率85.9%。ⅠA期、ⅠB期、II期、III期五年OS率分别为91.2%、88.6%、71.4%、58.3%。4.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阳性(χ2=32.152,Р<0.001)、手术-病理分期(χ2=14.586,Р=0.002)、绝经情况(χ2=9.557,Р=0.002)、组织学分级(χ2=10.413,Р=0.005)、年龄(χ2=6.913,Р=0.009)、PR(χ2=5.658,Р=0.017)、妊娠情况(χ2=4.727,Р=0.030)、术后治疗(χ2=8.653,Р=0.034)、ER(χ2=4.498,Р=0.034)、LVSI(χ2=4.468,Р=0.03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χ2=4.142,Р=0.042)与EC 5年OS率间存在相关性。年龄(RR=10.233,P=0.035)、组织学分级(RR=6.781,P=0.001)及手术-病理分期(RR=1.989,P=0.007)是影响EC预后的独立因素。5.128例EC患者中淋巴结阳性有8例,单因素分析子宫肌层浸润深度(P=0.001)、PR(P=0.017)、附件受累(P=0.031)及ER(P=0.040)与EC淋巴转移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R(OR=0.163,95%CI:0.032-0.816,P=0.027)、肌层浸润深度(OR=0.063,95%CI:0.007-0.552,P=0.013)与EC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结论:1.年龄≥50岁、妊娠≥3次及绝经后的EC患者,出现深肌层浸润的概率增加。2.所纳入的EC患者五年OS率85.9%。淋巴结阳性、手术-病理分期、绝经情况、组织学分级、年龄、妊娠情况、术后治疗、PR、ER、LVSI是EC重要的预后因素。高龄、Ⅲ期、G3与EC预后不良关系密切。3.EC患者病检提示肿瘤浸润深肌层、PR阴性时,淋巴结转移风险升高。
史巧瑞[5](2021)在《炎症和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炎症和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评估其预测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价值,寻找最佳截断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接受手术病理分期、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子宫内膜癌的208例患者临床资料;另外收集同时期、同年龄段因不规则阴道流血进行诊刮等操作后病理回报子宫内膜为良性病变的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时将子宫内膜癌组按照不同的病理特征进行分组(包括FIGO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间的炎症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中性粒细胞计数(N)、单核细胞计数(M)、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LR),术前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进行统计分析,对在不同病理特征中有意义的指标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预测价值,以期获得最佳预测值。结果:1.子宫内膜癌组与对照组相比N、M、NLR、MLR、FIB、APT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PT、TT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N、M、APTT、PT、TT在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肌层浸润各组中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LR在FIGO分期I+II组和FIGO III+IV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LR与FIGO分期存在正相关性(r=0.183,P=0.008),MLR评估FIGO分期的ROC曲线结果显AUC为0.674(95%CI:0.570~0.778,P=0.009),约登指数最大为0.356,截断值为0.21时,敏感性76.2%,特异性59.4%;MLR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LR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性(r=0.170,P=0.014),MLR评估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89(95%CI:0.559~0.820,P=0.015),约登指数最大为0.423,截断值为0.22时,敏感性77.3%,特异性64.8%;MLR在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脉管浸润中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NLR、FIB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FIB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r=0.241,P<0.001;r=0.166,P=0.017);NLR评估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769(95%CI:0.659~0.879,P=0.001),约登指数最大为0.398,截断值为2.78时,敏感性66.7%,特异性73.1%;FIB评估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85(95%CI:0.536~0.834,P=0.017),约登指数最大为0.353,截断值为2.95g/L时,敏感性46.67%,特异性88.60%;NLR、FIB在FIGO分期、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中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4.NLR、MLR、FIB三者联合评估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AUC为0.783(95%CI:0.664~0.902,P<0.001),约登指数最大为0.521,特异性78.8%、敏感性73.3%。结论:1.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LR与FIGO分期存在正相关性,MLR值越高,患者分期越晚,MLR评估FIGO分期的最佳截断值为0.21。2.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NLR、MLR、FIB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性,NLR、MLR、FIB值越高,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越大,三者术前评估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78、0.22、2.95g/L。3.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NLR、MLR、FIB三者联合时评估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最高。
于观春[6](2021)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对子宫肉瘤患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为临床上子宫肉瘤患者的诊治和预后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子宫肉瘤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统计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方法、Log-rank对数轶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子宫肉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9.89±10.709)岁,总体中位年龄为50岁。2.子宫肉瘤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54.35%)和腹部包块(21.74%)。3.大多数子宫肉瘤患者B超可提示周围边界不清、伴有低回声区、血流信号丰富等表现。4.宫腔镜下病理组织检查提高肉瘤的术前诊断率,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肉瘤之间的术前诊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3)。5.肿瘤大小、FIGO、脉管浸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若有异常阴道流血并腹部包块短时间内增大,应怀疑子宫肉瘤可能。2.宫腔镜诊刮对诊断子宫肉瘤有较大意义。3.肿瘤大小越大、FIGO分期越晚,脉管浸润范围越大,子宫肉瘤预后越差。
王琳[7](2020)在《卵巢交界性肿瘤253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25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自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25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门诊病历随访。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婚育史、有无不孕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症状体征、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彩超多普勒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恶性风险指数评估、手术情况(术中有无破裂、卵巢表面受累、腹膜种植、粘连情况、手术方式、手术途径、再分期手术等)、手术病理分期、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术后常规病理结果、辅助化疗等。随访患者术后复发、恶变、妊娠等情况。对影响患者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一致性、复发及妊娠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为40.92岁±15.29岁,浆液性143例(56.52%),粘液性94例(37.15%),混合性11例(4.35%),宫内膜样肿瘤3例(1.19%),Brenner瘤2例(0.79%)。FIGO I期225例(88.93%),II期10例(3.95%),III期18例(7.11%),无IV期患者。136例(53.75%)无临床症状,超声多提示囊性回声156例(61.66%)。卵巢单侧病变者220例(86.96%),双侧病变33例(13.04%)。CA125升高113例(47.08%),CA199升高52例(22.32%),CA125多在浆液性肿瘤中升高(P=0.001),而CA199、CEA多在粘液性肿瘤中升高(P=0.027;P=0.004)。恶性风险指数RMI-II评分≥200者66例(27.5%)。根治性手术121例(47.82%)、保留生育功能手术132例(52.17%)。经腹手术133例(52.57%),腹腔镜手术120例(47.43%)。术后残余病灶1例(0.40%)。再分期手术5例(1.98%)。42例(16.6%)术后辅助化疗。11例患者复发(4.35%),10例再次手术治疗,9例仍为交界性肿瘤,1例恶变为癌(0.40%)。2例患者因其他癌症死亡,疾病相关死亡率为0%。卵巢交界性肿瘤复发与FIGO高分期、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浸润性腹膜种植、化疗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单双侧、CA125水平、病理类型、手术途径、肿瘤是否破裂、是否行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手术、阑尾切除术、全面分期手术无关(P>0.05)。I期患者复发与保守性手术相关,III期患者复发与浸润性腹膜种植相关(P<0.05)。52例BOTs患者有生育愿望,妊娠41例,妊娠率78.72%,不同手术方式及途径如肿瘤剥除术与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经腹与腹腔镜手术之间妊娠率均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后妊娠时间间隔短于经腹手术(P=0.001)。妊娠率与术后卵巢手术呈负相关(P=0.044)。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一致者211例,符合率83.40%。肿瘤直径≥10cm、CA125正常、非浆液性、FIGO分期I期、无腹膜种植、交界成分小于10%与术中冰冻病理结果误诊有关,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是导致病理结果不一致的独立影响因素。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不符可致再分期手术增加(χ2=4.909,P=0.027)。结论:1.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发病时较年轻,多为I期,恶变率及疾病相关死亡率低。2.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冷冻病理检查有较高诊断价值。病理组织学类型是病理结果不符的独立影响因素。3.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尤其腹腔镜手术对于早期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不影响复发和生存率,不建议作为常规手术。辅助化疗不降低复发率,除伴浸润性腹膜种植、肿瘤残余外原则上不给予化疗。4.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不同手术范围不影响生育,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术后妊娠时间间隔,妊娠率与术后卵巢手术呈负相关。
张焕霞[8](2020)在《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6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为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早期诊断、个体化及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自2010年0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6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一般情况、临床病理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以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我院近10年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共2236例,其中绝经后患者66例,占2.95%;后5年所占比例(4.00%,51/1274)较前5年所占比例(1.56%,15/962)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6例患者中,59例(89.39%)为新发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7例(10.61%)为非新发型。(3)66例患者中,40例(60.61%)患者有临床症状,其中37例(92.5%)均合并其他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和/或腹胀(47.5%)和阴道不规则流血(37.5%),26例(39.39%)患者无临床症状;多合并子宫肌瘤等雌激素相关性疾病。(4)超重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mm的有16例(45.71%),非超重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mm的有6例(21.4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6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1例(31.82%)行腹腔镜手术,45例(68.18%)行经腹手术;38例(57.58%)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6)根据ASRM分期,66例患者中I期34例(51.52%),II期5例(7.58%),III期13例(19.70%),IV期14例(21.21%)。非重度EMT(I期、II期和III期)患者中有6例(15.00%)CA125升高,重度EMT(IV期)患者中有2例(20.00%)CA125升高,两者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7)超重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理为非萎缩性的有15例(50.00%),非超重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理为非萎缩性的有4例(21.0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9.09%)患者的病理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其ER和PR均为阳性。(9)56例配合跟踪随访,2例因妇科恶性肿瘤逝世,余54例随访至今,无一复发。结论:(1)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占所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2.95%,临床较为少见,近年来所占比例有增高趋势。(2)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多合并雌激素相关性疾病。(3)对于绝经后妇女来说,超重者可能比非超重者具有更高的雌激素水平。(4)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敏感性较高,CA125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5)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多合并其他需手术的妇科疾病,多选择全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术。
陈慧芳[9](2020)在《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及临床特征差异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Ⅰ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和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特征、中医证型分布的差异,探讨EC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中医药辨证防治E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19年5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东方医院妇科病房术后病理诊断为EC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临床病理结果分为2组:Ⅰ型EC组、Ⅱ型EC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归纳比较Ⅰ型EC和Ⅱ型EC患者在年龄、民族、婚姻状态、孕产次、月经史、既往相关疾病、临床首发症状、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ET)、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中医证型分布等方面的差异,探讨EC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1.一般情况:Ⅰ型、Ⅱ型EC患者平均年龄为52.87± 11.83岁、56.67±9.90岁,平均月经初潮年龄为:13.78±1.74岁、14.10±1.85岁,已绝经患者平均绝经年龄为46.24±14.84岁、50.76±4.32岁,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EC患者平均ET为:15.12±7.15mm、11.17±5.64mm,两组患者平均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EC处于非育龄期患者频次为:44例(65.67%)、28例(93.33%),两组患者非育龄期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EC已绝经患者频次为:42例(62.69%)、25例(83.33%),两组患者绝经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EC肥胖及超重患者频次为:60例(89.55%)、13例(43.33%),两组患者超重及肥胖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EC患者均以阴道异常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多集中在51~60岁,初潮年龄集中在13岁,多数患者均出现绝经延迟,妊娠、分娩次数为0~1次的患者最多,有宫腔操作的患者较多,既往合并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比例均较高;但两组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Ⅰ型EC患者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肾阳虚证35例(52.24%),肝肾阴虚证13例(19.40%),湿热瘀毒证13例(19.40%),痰湿结聚6例(8.96%);Ⅱ型EC患者中医证型依次为:肝肾阴虚证15例(50.00%),湿热瘀毒证9例(30.00%),脾肾阳虚证5例(16.67%),痰湿结聚证1例(3.33%);Ⅰ型和Ⅱ型EC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证型相关性:年龄、体重指数与EC中医证型分布存在联系(P<0.05)。51~60岁组患者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其他年龄组患者均以脾肾阳虚证为主;正常体重组中医证以肝肾阴虚为主,超重及肥胖组中医证型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宫腔操作以及妊娠、分娩次数与EC中医证型分布相互独立(P>0.05)。结论1.Ⅰ型、Ⅱ型EC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Ⅰ型EC以脾肾阳虚证为主,Ⅱ型EC以肝肾阴虚证为主,说明肾虚可能是EC发生的主要因素。2.Ⅰ型、Ⅱ型EC平均ET之间存在差异,Ⅰ型EC平均ET较Ⅱ型EC型厚。临床对确诊为EC的患者,可通过超声检测ET对Ⅰ型、Ⅱ型EC进行辅助鉴别。3.EC中医证型分布与不同BMI、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相关性。超重及肥胖组中医证型以脾肾阳虚证为主,而Ⅰ型EC超重及肥胖比例高,说明积极控制超重及肥胖患者BMI可降低EC(尤其是Ⅰ型EC)的发病风险。51~60岁是EC发病的高峰时期,而此时期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为主,临床对于年龄在51~60岁之间的EC辨证治疗时需注意肝肾阴虚这一病机。
刘东珍[10](2020)在《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及死亡人数成倍增加,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根据临床特征与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子宫内膜癌被分为Ⅰ型(雌激素依赖型)和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又称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两种类型子宫内膜癌在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帮助临床医师识别、区分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其进行适宜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达到最佳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73例(319例Ⅰ型和54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结果:1、组间比较平均发病年龄Ⅰ型子宫内膜癌(53.9±8.4)和Ⅱ型子宫内膜癌(60.6±8.2)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0);Ⅰ型子宫内膜癌与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绝经状态、临床症状、有高血压病者存在差异有显着性(P均<0.05),在未生育、有糖尿病者及吸烟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2、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HE4中位数值分别为19.7 U/ml、109.0pmol/L,异常升高者分别占19.1%(61/319)、24.4%(40/170);Ⅱ型患者术前血清CA125、HE4中位数值分别为24.6 U/ml、136.0pmol/L,异常升高者分别占33.3%(18/54)、41.0%(16/37),两组进行比较分析,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HE4的表达水平及异常升高患者比例均高于Ⅰ型,差异有显着性(P均<0.05)。3、348例术前及术后病理均为“子宫内膜癌”患者中,289例子宫内膜样癌及42例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诊断同前,病理类型检查符合率95.1%,进行诊断性试验发现两种病理结果的Kappa值=0.803(P=0.046);术前诊断方式为宫腔镜联合诊刮的病理诊断符合率93.0%(173/186),高于单纯诊刮的符合率84.5%(158/187)(χ2=6.772;P=0.009)。4、Ⅰ型子宫内膜癌中早期(I+II期)患者288例(占90.8%),晚期(III+IV期)31例(占9.7%),Ⅱ型早期(I+II期)患者35例(占64.8%),晚期(III+IV期)19例(占35.2%),与Ⅰ型相比,Ⅱ型患者确诊时多晚期(χ2=25.804;P=0.000);组间比较,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大病灶(χ2=7.423;P=0.006),宫体深肌层浸润(χ2=10.300;P=0.001),脉管癌栓(χ2=19.509;P=0.000),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阳性率高(χ2=9.866;P=0.002),突变型p53及Ki-67阳性表达率高(P均=0.000),ER及PR阳性表达率低(P均=0.000)。结论:1、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相比,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多为绝经后女性,以“阴道排液、下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者多。2、Ⅱ型子宫内膜癌术前血清CA125、HE4表达水平均高于Ⅰ型,术前血清CA125、HE4异常升高患者较多。3、与全宫切除术后病理比较,术前诊刮病理类型检查一致性较高;与单纯诊刮相比,宫腔镜联合诊刮的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4、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相比,Ⅱ型子宫内膜癌诊断时多晚期、大病灶,伴宫体深肌层浸润、脉管癌栓等高危因素,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阳性率较高,突变型p53、Ki-67阳性表达率高,ER、PR阳性表达率低。
二、50岁以后妇女卵巢肿瘤的子宫内膜88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0岁以后妇女卵巢肿瘤的子宫内膜88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PLT、MPV、PDW、RDW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筛查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内膜癌早期血清学筛查及高危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2)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与宫颈腺癌的术后病理特征及卵巢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的收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病例资料 |
2.1.4 治疗经过 |
2.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流行病学特点 |
3.1.1 年龄特点 |
3.1.2 绝经情况 |
3.1.3 TCT、HPV检测情况 |
3.1.4 新辅助化疗情况 |
3.1.5 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情况 |
3.2 术后病理特征 |
3.3 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
3.3.1 血清CA125 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
3.3.2 血清CA199 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
3.3.3 血清CE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
3.3.4 血清AFP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
3.3.5 血清CA 125 联合CA 199 水平与病理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
3.4 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的多因素分析 |
3.4.1 血清CA125 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
3.4.2 血清CA199 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
3.4.3 血清CA 125 联合CA 199 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
3.5 术后病理特征与卵巢转移的单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宫颈腺癌的发病特点 |
4.2 相关血清肿瘤标记物与术后病理特征的关系 |
4.3 宫颈腺癌的卵巢转移情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及不足 |
5.1 结论 |
5.2 展望及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宫颈腺癌保留卵巢的可行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3)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筛查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LS的分子机制 |
1.2.2 LS的分型 |
1.2.3 LS-EC的筛查与诊断 |
1.2.4 LS-E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
1.2.5 LS-EC的预防 |
1.2.6 LS-EC的治疗及预后 |
1.3 小结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入组患者一般临床信息 |
3.2 基因检测结果 |
3.3 PREMM5 模型筛查LS-EC结果 |
3.3.1 PREMM5 模型筛查不同MMR基因突变的结果分析 |
3.4 AmsterdamⅡ临床标准筛查LS-EC结果 |
3.4.1 AmsterdamⅡ临床标准筛查不同MMR基因突变的结果分析 |
3.5 修订的Bethesda标准筛查LS-EC结果 |
3.5.1 修订的Bethesda标准筛查不同MMR基因突变的结果分析 |
3.6 三种临床筛查方法的结果比较 |
3.6.1 PREMM5 模型与AmsterdamⅡ标准筛查结果比较 |
3.6.2 PREMM5 模型与修订的Bethesda标准筛查结果比较 |
3.6.3 AmsterdamⅡ标准与修订的Bethesda标准筛查结果比较 |
3.7 一般临床特点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7.1 发病年龄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7.2 临床首发症状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7.3 绝经状态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7.4 月经婚育情况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7.5 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体重指数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7.6 恶性肿瘤家族史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7.7 肿瘤标志物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8 LS-EC与散发型EC病理特点分析 |
3.8.1 病理分型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8.2 病理分期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8.3 分化程度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8.4 肌层浸润深度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8.5 肿瘤大小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8.6 子宫下段受累情况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8.7 淋巴转移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8.8 脉管浸润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8.9 腹水/冲洗液细胞学与LS-EC的相关性分析 |
3.9 不同MMR基因突变所致LS-EC的一般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分析 |
3.10 合并糖尿病LS-EC一般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LS-EC的临床筛查标准 |
4.2 LS-EC的一般临床特点 |
4.3 LS-EC的临床病理特点 |
第5章 结论 |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校科研成果 |
致谢 |
(4)128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分组情况 |
2.3 参考标准 |
2.4 随访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E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
3.1.1 EC一般资料的描述 |
3.1.2 EC病理资料的描述 |
3.2 不同临床特点的EC患者病理特征分析 |
3.2.1 EC不同年龄组病理特征比较 |
3.2.2 EC不同绝经状态组病理特征比较 |
3.2.3 EC不同妊娠次数组病理特征比较 |
3.2.4 EC肥胖组与非肥胖病理特征比较 |
3.3 影响E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
3.3.1 概述 |
3.3.2 Log-rank检验临床资料中EC患者相关预后因素 |
3.3.3 Log-rank检验病理资料中EC患者相关预后因素 |
3.3.4 影响EC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3.4 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
3.4.1 单因素分析相关因素 |
3.4.2 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 |
第四章 讨论 |
4.1 E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预后分析 |
4.1.1 年龄 |
4.1.2 绝经情况 |
4.1.3 妊娠情况 |
4.1.4 肥胖 |
4.1.5 糖尿病 |
4.2 EC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
4.2.1 病理类型 |
4.2.2 组织学分级 |
4.2.3 肌层浸润深度 |
4.2.4 LVSI与淋巴结转移 |
4.2.5 雌、孕激素受体 |
4.3 E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
4.4 EC的手术病理分期与治疗 |
4.5 本研究的不足 |
4.6 未来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炎症和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 |
1.2 子宫内膜癌的分型 |
1.3 子宫内膜癌发病影响因素 |
1.3.1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 |
1.3.2 与雌激素相关的其他因素 |
1.3.3 遗传因素 |
1.3.4 其他因素 |
1.4 炎症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研究 |
1.5 凝血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研究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收集 |
2.2.2 参考标准 |
2.2.3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分析 |
3.2 子宫内膜癌组与对照组炎症、凝血指标比较 |
3.3 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特征分析 |
3.4 炎症、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
3.4.1 各指标与FIGO的关系 |
3.4.2 各指标与肌层浸润的关系 |
3.4.3 各指标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3.4.4 各指标与脉管浸润的关系 |
3.4.5 各指标与病理类型的关系 |
3.4.6 各指标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
3.5 MLR与 FIGO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6 NLR、MLR、FIB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7 MLR 对 FIGO 分期诊断效能评价分析 |
3.8 NLR、MLR、FIB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评价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炎症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
4.1.1 中性粒细胞与子宫内膜癌 |
4.1.2 单核细胞与子宫内膜癌 |
4.1.3 淋巴细胞与子宫内膜癌 |
4.1.4 NLR与子宫内膜癌 |
4.1.5 MLR与子宫内膜癌 |
4.2 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
4.2.1 APTT、PT、TT与子宫内膜癌 |
4.2.2 纤维蛋白原与子宫内膜癌 |
4.3 NLR、MLR、FIB联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7)卵巢交界性肿瘤25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一般情况 |
2.临床表现 |
3.病理组织学类型与FIGO分期 |
4.术前辅助检查情况 |
5.手术治疗 |
6.辅助治疗 |
7.复发、恶变 |
8.妊娠及生育情况 |
9.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一致性 |
10.病理一致性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1.BOTs患者的一般特征 |
2.BOTs的病理类型 |
3.术前辅助检查诊断准确性 |
4.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诊断中准确性分析 |
5.手术治疗 |
6.辅助治疗 |
7.复发及影响因素 |
8.妊娠及影响因素 |
9.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理类型 |
2.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 |
3.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 |
4.结论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8)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发病机制 |
2.2 激素来源 |
2.2.1 外源性雌激素 |
2.2.2 内源性雌激素 |
2.2.3 局部合成 |
2.2.4 其他因素 |
2.3 临床表现 |
2.4 诊断 |
2.5 治疗 |
2.5.1 手术治疗 |
2.5.2 药物治疗 |
2.6 预后 |
2.6.1 复发 |
2.6.2 恶变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3 临床分期 |
3.4 分组情况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情况 |
4.2 66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一般情况 |
4.3 66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合并症情况 |
4.4 66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超声特征 |
4.5 66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CT及 MRI特征 |
4.6 66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雌激素水平 |
4.7 66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情况 |
4.8 66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治疗情况 |
4.8.1 手术途径 |
4.8.2 手术方式 |
4.8.3 病灶大小 |
4.9 66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术后病理及分期 |
4.9.1 病灶侧别 |
4.9.2 分期 |
4.9.3 子宫内膜病理 |
4.9.4 免疫组化结果 |
4.10 辅助治疗 |
4.11 随访 |
第5章 讨论 |
5.1 发病情况 |
5.2 与绝经前EMT的关系 |
5.3 发病机制 |
5.4 激素来源 |
5.5 临床表现 |
5.6 诊断 |
5.7 治疗及复发 |
5.8 恶变 |
第6章 结论 |
第7章 研究不足 |
第8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及临床特征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及辨证研究 |
1.中医古籍对EC的认识 |
2.现代中医对EC辨证分型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子宫内膜癌的分类与诊断概述 |
1.EC的分类方法 |
2.EC的诊断方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性研究 |
1 资料收集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临床分型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资料收集 |
3.2 数据录入 |
3.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Ⅰ型和Ⅱ型EC临床特征 |
4.2 Ⅰ型和Ⅱ型EC中医证型 |
4.3 EC中医证型相关性 |
5 讨论 |
5.1 EC临床特征分析 |
5.2 中医证型分析 |
5.3 EC证型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2.1 不足 |
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EC的分型及高危因素 |
2.2 EC筛查的目标人群 |
2.3 EC筛查及诊断方法 |
2.3.1 血清CA125、HE4 |
2.3.2 超声检查 |
2.3.3 子宫内膜细胞学 |
2.3.4 螺旋CT、PET-CT及 MRI |
2.3.5 病理学检查 |
2.3.6 分子生物检测 |
2.4 遗传性子宫内膜癌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病例来源 |
3.2 临床资料 |
3.3 临床病理参数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年龄 |
4.1.2 绝经状态和生育情况 |
4.1.3 合并代谢性疾病 |
4.1.4 乳腺癌、结直肠癌及吸烟史 |
4.1.5 临床症状 |
4.2 术前血清CA125、HE4 检测 |
4.3 术前与术后病理对比 |
4.4 病理资料 |
4.4.1 FIGO分期 |
4.4.2 肿瘤大小 |
4.4.3 肌层浸润深度 |
4.4.4 脉管浸润 |
4.4.5 腹腔冲洗液细胞学 |
4.4.6 ER、PR、突变型p53、Ki-67 阳性表达 |
4.5 治疗 |
第5章 讨论 |
5.1 临床特点 |
5.1.1 年龄 |
5.1.2 发病高危因素 |
5.1.3 临床症状 |
5.2 血清肿瘤标志物 |
5.3 术前与术后病理对比 |
5.4 病理特征 |
5.4.1 FIGO分期 |
5.4.2 病理高危因素 |
5.4.3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 |
5.4.4 免疫组化 |
5.5 治疗方式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50岁以后妇女卵巢肿瘤的子宫内膜88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PLT、MPV、PDW、RDW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筛查价值[D]. 程丹.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2]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与宫颈腺癌的术后病理特征及卵巢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 张晴. 南昌大学, 2021(01)
- [3]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筛查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 顾宁宁. 吉林大学, 2021(01)
- [4]128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李睿彦. 兰州大学, 2021(12)
- [5]炎症和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 史巧瑞. 兰州大学, 2021(12)
- [6]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D]. 于观春.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卵巢交界性肿瘤253例临床分析[D]. 王琳. 青岛大学, 2020(01)
- [8]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6例临床分析[D]. 张焕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9]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及临床特征差异性研究[D]. 陈慧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D]. 刘东珍.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