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论文文献综述)
邵兴东[1](2003)在《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海尔、海信和TCL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开始并正在进行着国际化经营。本论文通过比较研究海尔、海信、TCL等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探索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等;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包括雷蒙德.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海默的企业特定优势学说、巴克莱和卡申的内部化优势学说、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小岛清的顺贸易方向投资理论等;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主要包括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刘易斯.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坎特维尔和托兰提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以及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等。 中国家电产业已经拥有巨大的产能。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家电制造中心。中国家电产业已经进入到产业的成熟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家电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进行国际化经营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一般而言,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TCL和海信为代表的“先易后难”模式,另一种是以海尔为代表的“先难后易”模式。事实上,选择“先易后难”还是“先难后易”的国际化模式,取决于企业在国际化的初始阶段的自身状况、企业所处的历史特定环境、企业国际化的动机和目的以及企业家的战略远见。论文比较研究了海尔、海信、TCL在这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下的不同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海尔和海信坚持打自己的品牌,而TCL目前则有超过60%的出口产品是以OEM或ODM贴牌形式实现的。论文详细比较研究了这两种不同的国际化经营理念以及海尔和海信创品牌的实践经验;论文通过比较研究海尔“三位一体”和“三融一创”的本土化经营(即实现设计、制造和营销的当地化,并且实现当地融资、当地融智和当地融文化,创海尔世界名牌)以及海信、TCL的海外本土化经营,指出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只有本土化成功才会有国际化经营的成功;当前,家电企业价值链的分段专业化特征越来越显着,中国家电企业与跨国家电企业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出于共同利益和优势互补的需要,竞合在国际家电产业分工组合中正逐渐成为家电企业的新选择。因此论文又比较研究海尔、海信以及TCL在国际化进程中同跨国家电巨头之间所建立的平等的新型竞合关系;股权多元化是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提升企业经营质量和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如果不改革家电企业的国有独资或“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那么家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实际上是在一个比较微观的环境中寻找动力。并且这个动力是有限的和不确定的,真正的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论文比较研究了TCL和海信等家电企业为推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而进行的产权改革。 论文还比较分析了海尔、海信和TCL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本人认为,海尔的成功经验在于其对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战略上的超前,以及其建立在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上的经营理念的创新和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业务流程再造。海尔的不足之处是其研发能力与国际跨国公司有明显的差距,海尔的风险防范与风险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海信国际化的经验是通过稳健的经营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保持财务状况的健康。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重视产品研发的家电企业,海信通过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创新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海信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品牌还不具备国际信誉,其国际营销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TCL的成功经验在于其通过资本运营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但是一方面TCL目前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TCL将面临如何解决国际化过程中的本土化管理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国际化人才体系建设和如何解决报酬体系问题。 论文在最后对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出一系列建议。作为本论文创新点的一部分,本人提出以建立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创建企业的世界级品牌和参与制定全球行业标准作为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标志,认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对价值链和资源进行重组与配置的过程。在全球经济变冷以及全球客户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客观环境下,中国家电企业应当适应国际化要求,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调整;同时以产权改革来推动国有家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吴显英[2](2003)在《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企业国际化是信息时代企业经营的最重要特征。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异地、异国开展跨文化经营活动,与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方式也呈多样化趋势。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文化因素日益成为企业各项战略决策以及日常管理的重要变量而备受关注。在国际化实践中,如何识别、测度、控制和管理文化因素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本论文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跨文化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初步构建了文化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此体系指导下重点对下述四个基本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是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内涵及其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是什么;二是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识别问题;三是如何对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进行评价与测度;四是如何对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 论文首先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概念,并通过对其特征、作用机制分析以及相关概念的辨析进一步明晰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识别问题,提出文化风险识别的内容包括文化风险的风险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损失暴露等几个重要方面,并对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论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解析结构模型对文化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文化为主要变量分析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对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各阶段文化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风险程度进行探讨。 通过对文化风险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论文构建了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了文化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F-AHP)模型对文化风险进行测度。 在对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基础上,结合当代国际企业的实践,论文提出了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进行文化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 论文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海尔集团在美国国际化经营的实证分析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论文通过建立文化风险的分析框架,有利于更全面、更系统地考察和分析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风险问题,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国际化企业在跨文化经营实践中,更充分发挥特有的多元文化优势提供理论指导,为探讨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韩正忠[3](2002)在《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文中认为
韩正忠[4](2002)在《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势不可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挑战,我国政府及时提出“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海尔成功打入世界上最难进入的美国市场,其栉风沐雨的不凡经历定会给后来者许多启迪。
韩正忠[5](2002)在《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一大批起点高、实力强、后劲足的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出出 ,已具备了在更广阔的国际经济大舞台上驰聘、搏击的能力 ,海尔便是其中之一。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 ,势不可挡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挑战 ,我国政府及时提出“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海尔成功打入世界上最难进入的美国市场 ,其栉风沐雨的不凡经历定会给后来者许多启迪。
韩正忠[6](2002)在《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跨入WTO的大门,中国经济更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为了适应新形势的挑战,我国政府及时提出“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海尔成功打入世界上最难进入的美国市场,其沐风栉雨的不凡经历定会给后来者许多启迪。
韩正忠[7](2002)在《海尔在美国的成功经营奥秘》文中提出
韩正忠[8](2002)在《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文中研究表明
韩正忠[9](2002)在《海尔的美国战略》文中研究指明在“名牌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海尔集团15年间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1998年销售收入达160亿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在“国际化战略”的指引下,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600亿元。海尔的灵魂人物张瑞敏由此获得全球性殊荣,并当选为2001年度CCTV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海尔模式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试着去探寻它成功的奥秘。
韩正忠[10](2002)在《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文中研究表明为迎接扑面而来、势不可挡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我国政府及时提出了“直出去” 的开放战略。恰在此时,海尔成功地打入了世界上最难进入的美国市场。其栉风沐雨的不凡经历给我们带来许多启迪和思考……
二、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 |
1.1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1.1.1 绝对优势学说 |
1.1.2 比较优势学说 |
1.1.3 要素禀赋学说 |
1.2 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1.2.1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
1.2.2 企业特定优势学说 |
1.2.3 内部化优势学说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顺贸易方向投资理论 |
1.3 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 |
1.3.1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1.3.2 小规模技术理论 |
1.3.3 技术地方化理论 |
1.3.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1.3.5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2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背景分析 |
2.1 中国家电行业发展概况 |
2.2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家电制造中心 |
2.3 中国家电产业已经进入到产业的成熟期 |
3 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战略比较 |
3.1 “先难后易”与“先易后难”的两种不同的国际化模式 |
3.2 关于是否坚持打企业自己的品牌的两种不同的国际化理念 |
3.3 海尔、海信以及TCL的本土化经营比较 |
3.4 与跨国家电巨头建立平等的新型竞合关系 |
3.5 以产权改革推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
4 海尔、海信、TCL国际化战略的评价 |
4.1 海尔国际化战略评价 |
4.1.1 海尔的成功经验 |
4.1.2 海尔国际化经营的问题与不足 |
4.2 海信国际化战略评价 |
4.2.1 在国际化过程中保持财务状况健康 |
4.2.2 通过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创新来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4.2.3 海信国际化的问题与不足 |
4.3 TCL国际化战略评价 |
4.3.1 以资本运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
4.3.2 TCL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
4.3.3 国际化人才体系与报酬价值体系问题 |
5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
5.1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企业价值链与资源的重组与配置 |
5.2 构建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
5.3 创建中国家电企业世界级品牌 |
5.4 参与全球行业标准制定 |
5.5 适应国际化要求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调整 |
5.6 适应国际化要求进行产权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2 目前研究的不足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企业国际化文化风险的相关理论 |
2.1 文化与管理 |
2.1.1 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
2.1.2 文化的层次 |
2.1.3 文化分析的模型 |
2.1.4 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
2.2 跨文化管理与跨文化沟通 |
2.2.1 跨文化管理的产生及研究内容 |
2.2.2 跨文化沟通理论 |
2.3 风险管理理论与企业国际化 |
2.3.1 风险与企业风险 |
2.3.2 企业风险管理 |
2.3.3 企业国际化的风险管理 |
2.4 文化与企业国际化理论 |
2.4.1 文化与企业国际化优势理论 |
2.4.2 文化与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内涵与特征研究 |
3.1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内涵 |
3.1.1 文化风险现象的实证考察 |
3.1.2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概念的提出 |
3.1.3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概念的界定 |
3.2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特征分析 |
3.2.1 文化风险的客观性 |
3.2.2 文化风险的复杂性 |
3.2.3 文化风险的层次性 |
3.2.4 文化风险的可控性 |
3.3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作用机制 |
3.3.1 文化风险的作用条件 |
3.3.2 文化风险的作用过程 |
3.4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与多元文化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识别 |
4.1 文化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
4.1.1 影响企业战略目标 |
4.1.2 影响企业国际化营销策略 |
4.1.3 影响企业决策原则与方式 |
4.1.4 影响激励假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
4.1.5 影响组织结构与领导风格 |
4.1.6 影响商务谈判与沟通 |
4.2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识别 |
4.2.1 企业国际化文化风险的风险源 |
4.2.2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因素分析 |
4.2.3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事故分析 |
4.2.4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损失分析 |
4.2.5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损失暴露分析 |
4.3 企业国际化文化风险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
4.3.1 文化风险外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4.3.2 文化风险内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
4.4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类型与表现形式 |
4.4.1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类型 |
4.4.2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表现形式 |
4.5 企业国际化不同阶段的文化风险分析 |
4.5.1 以文化为主要变量的国际化阶段划分 |
4.5.2 各阶段的文化风险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测度 |
5.1 文化风险测度的目的与意义 |
5.2 文化风险的影响因素与评价维度 |
5.2.1 文化风险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5.2.2 文化风险的评价维度 |
5.3 文化风险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1 相关研究评述 |
5.3.2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5.3.3 指标体系的设计 |
5.4 文化风险测度的方法 |
5.4.1 文化风险测度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
5.4.2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
5.5 文化风险测度结果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管理 |
6.1 文化风险管理 |
6.1.1 制定文化风险管理战略 |
6.1.2 运用文化风险控制工具 |
6.1.3 建立健全跨文化组织机制 |
6.1.4 开展本土化经营 |
6.2 文化冲突处理 |
6.2.1 文化冲突处理的方式 |
6.2.2 文化冲突处理的步骤 |
6.3 提升企业跨文化能力 |
6.3.1 加强跨文化沟通 |
6.3.2 开展跨文化培训 |
6.3.3 培育适应性企业文化 |
6.4 充分发挥多元文化优势 |
6.4.1 多元文化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
6.4.2 使文化差异成为一种企业资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海尔集团在美国国际化经营的文化风险实证研究 |
7.1 海尔企业概述 |
7.1.1 海尔发展历程及国际化进程概述 |
7.1.2 海尔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化阶段分析 |
7.1.3 海尔企业文化 |
7.2 海尔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7.3 海尔美国经营的文化风险评判 |
7.3.1 宏观文化风险分析与评价 |
7.3.2 微观文化风险分析与评价 |
7.3.3 企业层文化风险评价 |
7.4 海尔美国经营的文化风险管理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海尔的美国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先易后难登陆美国 |
本土化的成功 |
海尔文化:在美国“海尔路”延伸 |
铸造海尔名牌 |
四、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D]. 邵兴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1)
- [2]企业国际化的文化风险管理研究[D]. 吴显英.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01)
- [3]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J]. 韩正忠. 管理科学文摘, 2002(11)
- [4]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J]. 韩正忠.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2(03)
- [5]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J]. 韩正忠. 机电新产品导报, 2002(06)
- [6]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J]. 韩正忠. 工厂管理, 2002(05)
- [7]海尔在美国的成功经营奥秘[J]. 韩正忠. 湖南经济, 2002(05)
- [8]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J]. 韩正忠. 云南科技管理, 2002(02)
- [9]海尔的美国战略[J]. 韩正忠. 浙江金融, 2002(02)
- [10]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J]. 韩正忠. 现代商业银行,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