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综合性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雨婕[1](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新产业、新形态的出现对工程人才提出新要求,“新工科”作为智能时代下的产物出现在大众视野,自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新工科”以来,全国各类高校围绕“新工科”建设的讨论愈来愈热。产学研合作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工科”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关注的重点。论文基于协同论和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新工科”和“产学研协同育人”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主要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与挑战、内涵与特征、国内外工程教育建设和实施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厘清我国产学研协同育人和新工科建设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产学研协同在人才培养方面未形成成熟的育人模式和明晰的育人路径,“新工科”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需要深层次构建育人模式、进一步优化育人路径。其次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培养“新工科”人才为目标,以产学研深度协同为重点,以两者高效结合为抓手,提出了以“一点两线三体四面五优”(1+2+3+4+5)为核心的育人框架,构建了产学研“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和以“优势互补”为原则、以“资源整合集成服务”为核心、以“横向协同纵向共享”为思路的协同育人云平台。最后,针对以上内容,从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主体的核心地位、加强合作主体的自我完善、“三导师”与“双师型”教师双轨发展、加强协同育人环境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制定长期激励机制等多方面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保障性建议,优化育人路径,以促进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杨敏敏[2](2020)在《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入合作,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国家创新型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部门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是指导技术创新的根本性方法。然而,由于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慢,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表现在政策法规的体系和结构存在缺陷,与产学研合作开展的诸多环节和过程不能有效衔接,不能满足我国当前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本文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产学研政策法规的结构和体系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技术创新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案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特点及其基本要求。依据政策法规的结构和体系两个维度,对产学研的政策法规进行构建和说明,并提出产学研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其次,从结构和体系两个维度对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文本分析。政策法规的结构方面,缺少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专门立法,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的指导激励性不足,地方规章的可执行力不强。政策法规的体系方面,合作主体的责权界定不清晰,科研经费管理存在漏洞,科技中介体系不健全,成果转化制度不完善,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不明确。接着,选取产学研合作的几个实例进行了案例分析。从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和专利权保护这几个方面,分析案例中所反映的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产学研政策法规完善的建议。结构方面,注重法律法规的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提高部门规章的指导性,加强地方规章的可操作性。体系方面,明确创新主体职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科研管理,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刘艳[3](2019)在《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H省两所一流建设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主创新已经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协同创新,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一流建设大学作为我国大学的主力军,是大学产学研合作的主导力量,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中遇到的问题阻碍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因此对一流建设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A和B两所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为例,以参与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参与者为调查对象,主要使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在理清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的构成基础上,设计大学产学研现状调查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A和B两所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中的共同问题,为促进一流建设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提供建议。本论文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对产学研合作和一流建设大学的概念进行定义,总结产学研合作的兴起和发展,发现在产学研合作发展中产学研合作的认识加深以及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多样化。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不同合作成果这四个方面概括我国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其次,在我国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的基础上,从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的联系途径,模式、内容、作用和问题等方面构建调查问卷,通过专家评审修订调查问卷。选取H省作为调查地区,以H省A和B两所一流建设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参与者为调查对象,对有科研的教师和科研管理者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然后,在使用SPSS软件做多重响应分析和交叉分析的基础上,对H省A和B两所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进行分析,总结A和B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的特征和问题,以协同创新理论为依据,针对A和B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遇到的共同性问题,对企业、政府和大学提出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A和B大学产学研合作各方思想认识偏差;(2)A和B大学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投入不到位;(3)A和B大学产学研合作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4)A和B大学产学研合作各方联系途径单一。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本文对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提出以下改进策略:(1)大学各方要明确产学研合作的定位;(2)协同建立产学研合作融资机制;(3)协同完善产学研合作风险保障机制;(4)协同拓宽产学研合作联系途径。
李江华[4](2019)在《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政策驱动与技术共性促进了科研与产业的聚合,催生出以政府为支撑,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并逐步成为吸引创新型人才、推动政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此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与运行模式不仅打破了研发主体间的资源壁垒,也完善了多主体治理结构,推动了运行系统在共建有序的发展平台过程中,由独立自主的非平衡互嵌状态向协同互融的平衡状态转变。伴随着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各参与主体如何在明晰自身权责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协同合作,成为确保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率的关键要素,这也是保障不同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间实现良性与长效合作的难点所在。本文以高校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后文统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重点聚焦研发机构的不同主体在匹配与协作中的要素组合,探求政产学研的有效融合,旨在为新型研发机构中多主体的协同治理寻求高效适宜的路径,以此实现新型研发机构搭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历史使命。在深度梳理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清晰界定了协同治理涉及的主体——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和企业主体,随后对协同治理主体间参与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及运作过程加以详细阐释,剖析出当前我国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在协同治理中存在政策导向功能缺失、协同环境矛盾突出、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以及内部治理效率低下等诸多症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结构与效益耦合亟需在政策引导、环境助推、要素匹配及效率提升的多方促进下实现组织构建初始的目标价值。同时,在归纳与阐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困境之后,以协同主体、协同要素、协同效益、协同环境四个维度对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效果加以评估,通过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企业用户参与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以及“产学研”协同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精准识别影响组织协同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评估体系构建提供了切入点和范式参考模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最大程度克服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构建出一套多因素、多层次的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体系,更为科学系统地计算出不同指标治理效果要素的占比权重,以此验证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协同治理效果,为优化路径提供方向性指导,这也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此外,本文还以国内外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经验为鉴,提出协调与整合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首先,需要对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予以构建及完善;其次,可以从机构融合、机构专业化发展及企业地位的凸显等方面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第三,还应对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加以科学整合,统一校地协同的战略目标,强化机构的组织文化并增强科研人员的合作理念;最后,校地协同治理的互动机制还可以在常态化下的试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快完善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最终以提高校地间的互动效率与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能。
赵聪慧[5](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文中认为产教融合育人在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教育的发展历来都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科技进步推动着产业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方向。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发展格局。同时,高等教育领域适时而动,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建设新工科。新工科建设的一个重点就是探索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目的在于加强高校与社会联系,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国内产教融合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产教融合的研究则不多。因此本研究试图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高等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发展,构建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国内产教融合发展状况仍存在较多问题亟需解决。如产教融合育人目标层次不明确、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以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为提升产教融合发展质量,促进工程教育与产业升级协调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系统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构建路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明确研究目的、意义,并对当前关于产教融合发展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接着对新工科及产教融合育人概念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对育人模式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分析国内工程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发展历史脉络、取得的成就和挑战,第三部分将研究视野集中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具体分析该校在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实践举措、成效以及问题与不足,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在认识到问题不足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域外,分析国外工程教育强国如德国、美国及日本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和实践,进行横向研究,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经验;第五部分结合新工科要求及当前国情,从育人目标、培养内容、标准与制度建设及外围环境利用等方面提出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第六部分是总结。通过此研究以期为新工科建设及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此外,本研究中一些观点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深入论证。
李娅菲[6](2019)在《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的产生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都对一流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传统工程人才相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新时代呼唤着高校进行“新工科”建设。2017年以来,教育部先后探讨发布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被称为“新工科”三部曲,这为新工科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提出山东省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定位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要求高校实施“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为山东省十大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以省级层面为切入点,研究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问题,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目前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解读了新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问题的存在和新需求的产生推动了新工科的出现。在分析了目前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借鉴了江苏省、天津市代表高校的新工科建设的经验,最后依据前面的分析总结对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未来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对山东省高校新工科未来发展路径建议。从育人理念方面提出工科教育应适应新经济发展、践行质量理念、注重工程伦理教育;从学科专业方面提出实施专业调整要为新兴产业服务、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专业质量评价;从项目探索方面提出要改进项目问题、增强项目师资建设;从产教融合方面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从组织变革方面提出推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和探索未来技术学院等建议,为山东省高校未来的新工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
裴文杰[7](2018)在《社会网络视角下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学研合作活动作为一种连接教育界与产业界的桥梁,在世界各国创新发展中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美国是世界上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最早且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研究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复杂系统理论、实践性学习理论等相关理论,对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复杂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看,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活动是一个涉及多主体的复杂系统,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它与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活动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组成了核心网络,与间接参与人才培养活动的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组成了辅助网络,该网络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信任关系、协调关系维持着内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网络规模来看,该网络具备网络的增长特性;从网络主体来看,呈现多角色的特征;从网络发展角度来看,具有历史和利益驱动的特征;从网络功能来看,具有学科的交叉性与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与复合性、成果研发应用的集成性等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北卡三角研究园为实证研究案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园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网络,分别从整体网与个体网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整体网层面上的研究,主要由节点、连线特征分析得出该网络是一种无标度网络,从网络密度、中心势等指标得出该网络具有“去中心化”的结构;个体网层面上的研究,主要根据核心性和中介性指标进行了影响力分析,根据有效规模与限制度指标进行了结构洞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北卡三角研究园典型的四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别是以政府项目驱动为核心的联合培养模式、由大学和科研机构创办的企业孵化器模式、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的契约合作模式、通过设置专项基金进行资助的专项计划模式。通过以上研究,笔者认为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网络模式发展成功的原因,首先在于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基础条件,其次是拥有强大的人才培养支持,再次是实现了人才培养活动与园区发展的特色融入网络,最终形成了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的网络型合作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网络化与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法律制度与政策、发展定位与方向、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经费方面提出了几点启示。
王楠楠[8](2018)在《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研究 ——以J省十所地方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夯实研究生教育及高端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提升创新效率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与国家的迫切要求和国际高质研究生教育相比,特别是与我国研究型人才当前应肩负的重大创新使命相比,我们必须面对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和制度尚存在着很多亟待调整的问题,并正视在此教育背景下的研究生质量问题。在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背景下,纵观当前社会各界对工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综合评价,不难发现,其科研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指标还未能满足现阶段国家的迫切需求,要实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国内需求无缝衔接的目标,需将研究重点聚焦在教育培养体制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所以,本文将工学硕士培养质量作为研究切入点。鉴于J省独特的工业优势和丰富的工科培养资源,本文以J省十所地方高校为调研对象,最终将研究目光锁定在“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学术型)培养质量”上,以工学硕士为主体挖掘其培养质量现状、问题,从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出发剖析质量问题成因。即主旨探讨“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现状是怎样的?出现了哪些主要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形成?如何提升培养质量?”本文基于以上一系列的关键性问题,在以“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为研究切入点的前提下,遵循“依据现状发现问题、根据问题剖析原因、分析原因找出对策”的逻辑线索,综合审视与培养质量相关的核心问题,尝试为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需求、凸显高校特色的高层次工学人才寻求可行性对策。首先,分析现实作用及意义,通过导论和第一章揭示了“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研究”选题的现实作用和重要意义。导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及意义,就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就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解析。介绍了相关理论依据,明确了研究视角,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根据研究对象构建顶层设计,依托核心问题设定研究框架,分析了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次,通过第二章比较分析国内外工学硕士培养亮点并对各环节涉及质量的相关要素进行总结归纳,以此为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及实证分析所需的相关指标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实证分析准确可靠。同时,也为提升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提供有效对策。在第三章实证环节,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搜集数据资料,并对897份有效问卷数据和部分访谈资料进行了定量统计和深度挖掘,将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等实证方法作为概述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现状及挖掘其主要问题和问题成因的辅助方法。实证结果显示:工学硕士人才整体质量均值为“3.62”,介于“一般”与“较高”之间,即整体质量偏高于一般水平,且质量很高的硕士生数量偏低,也有较少比例的工学硕士生质量水平较低。所以,高校应致力于如何培育出更高质量的工学人才、如何改善并提升质量较低的一部分工学硕士的综合能力。再次,以实证质量调查结果(整体质量均值为“3.62”,介于“一般”与“较高”之间,即整体质量偏高于一般水平)为依据,结合自我评判、外界评判、综合评判所得出的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现状及问题,找出培养过程中导致学生培养质量问题出现的主要诱因。通过第四章、第五章对其进行了深层次剖析,不难发现,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存在四大类核心质量问题,即专业理论基础薄弱、专业素养相对较差;前沿信息掌握较差、科研创新能力偏低;学习主动性差、科研成果产出较少;应用实践能力一般、无法满足企业需求。而研究发现,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分为顶层设计、师资力量、监督机制等内部因素和外部供给、供需偏差、产学研成果转化等外部因素。最后,依据实证结果、质量诉求及中、美、英三国的先进经验,提出有效推进我国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的可行性策略及对策。将地方高校和工学学科作为控制变量和异质性指标,具体指出如何利用导师指导引领作用、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实效、自主学习积极性、产学研多方利益主体功能等四个主要途径,助力地方高校改善工学硕士培养质量核心问题,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工学硕士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及地方经济需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
于丹凤[9](2018)在《新疆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获批,与新疆体育局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2012年10月16日,产学研培养基地正式建立,并签署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计划书”1。新疆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硕士基地建立以来,在创建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上取得了有效的成绩。基地建设期间,体育学院派出研究生导师前往自治区体育局进行学习交流,学校邀请并聘请体育局优秀教练员指导并担任研究生实习实践过程的指导。2013年制定“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工作计划,总体计划在3年内完成。主要的建设内容是建立和完善联合培养基地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联合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合作科研项目、成果实践环节、学术交流等方面。本文主要是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对新疆师范大学与新疆体育总局联合建设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新疆2014-2016级体育硕士在产学研基地的培养过程、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基地的建设方面:主要是从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基地”、建设的目的及重要性、建设的任务、基地基本建设情况、基地建设与专项资金情况、基地的现状以及联合培养的实习基地情况进行分析;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主要是从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情况、以及实习基地的实习情况、对于研究生培养要求;研究生导师方面:主要是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的指导、产学研基地的建立、产学研基地培养研究生等方面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得出目前新疆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提升,科研水平与论文撰写水平提升、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学术兴趣、社会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得到提升,参与的科研项目增多、科研的项目得到一定的保障、为研究生创造了更多的科研基地、提高了学位论文的完成质量与科研水平,研究生的培养制度也逐渐的规范化。导师队伍的建设更加的庞大,导师的科研实力以及科研项目增多,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科研平台,促进了基地的发展与新疆师范大学体育硕士生的培养得到了互利共赢。在今后体育硕士的培养中需要加强研究生的认识与参与度,提升的导师的待遇、制定相关的监督与管理制度,加强政府的参与度与政策的支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等,更好的促进新疆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的水平,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人才。
徐晓丹[10](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相关概念 |
(一)新工科 |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 |
(三)人才培养模式 |
二、相关理论 |
(一)系统论 |
(二)协同理论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 |
三、新工科与产学研关系辨析 |
(一)新工科建设呼唤产学研协同育人 |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促进新工科发展 |
(三)新工科与产学研互依共存共同发展 |
第二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和问题 |
一、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进程 |
(一)产学研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 |
二、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产学研协同未形成成熟的育人模式 |
(二)产学研协同未形成明晰的育人路径 |
(三)产学研协同育人信息化应用亟待加强 |
三、新工科建设对产学研协同育人提出新要求 |
(一)教育教学新理念 |
(二)学科专业新需求 |
(三)知识能力新结构 |
(四)人才质量新标准 |
(五)人才培养新模式 |
第三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
一、产学研“多元融合”育人模式的指导思想 |
二、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产学研“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
(一)基于一个中心,确定产学研协同目标 |
(二)坚持两个原则,确立组织领导架构 |
(三)依托“KAQ”三位一体,建立融合共享机制 |
(四)立足四个方面,优化育人体系 |
(五)发挥五大优势,完善育人机制 |
三、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云平台 |
(一)云平台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二)云平台设计的构想与思路 |
(三)云平台的功能与运行 |
(四)云平台的实施策略与保障 |
第四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实施保障建设 |
一、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
(一)高校的自我完善 |
(二)企业的自我完善 |
(三)政府的自我完善 |
二、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环境建设 |
(一)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优越的政策法律环境 |
(二)为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
(三)为产学研合作制定长期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产学研合作 |
1.5.2 政策法规的结构 |
1.5.3 政策法规的体系 |
1.5.4 科研成果转化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文本分析法 |
1.7.3 案例分析法 |
1.8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1.8.1 重难点 |
1.8.2 创新点 |
第二章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特点及其基本要求 |
2.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 |
2.1.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框架 |
2.1.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特点 |
2.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 |
2.2.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框架 |
2.2.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特点 |
2.3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基本要求 |
2.3.1 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部门对专门立法的需要 |
2.3.2 体现合作主体之间互助互通互享的利益需求 |
2.3.3 需要完善的系统性配套政策法规保障 |
第三章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存在的问题 |
3.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方面 |
3.1.1 综合性科技法律与行政法规过于宏观,规范性不够 |
3.1.2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能有效衔接,引导性不足 |
3.1.3 地方规章与实施办法没有细化操作,可执行力不强 |
3.1.4 地方照搬国家政策文件,实施意见不明确措施不具体 |
3.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方面 |
3.2.1 合作主体的职责界定不清晰 |
3.2.2 科研经费与设备的管理规定过细过严 |
3.2.3 科技中介的引导与规范跟不上现实需要 |
3.2.4 成果转化和应用规定跟不上现实需要 |
3.2.5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与保护力度不够 |
第四章 产学研合作相关案例研究 |
4.1 科研经费与成果转化案 |
4.1.1 案例简介与分析 |
4.1.2 案例问题小结 |
4.2 科研经费贪污案 |
4.2.1 案例简介与分析 |
4.2.2 案例问题小结 |
4.3 合作主体职责争议案 |
4.3.1 案例简介与分析 |
4.3.2 案例问题小结 |
4.4 企业诉科技中介机构案 |
4.4.1 案例简介与分析 |
4.4.2 案例问题小结 |
4.5 专利权侵权案 |
4.5.1 案例简介与分析 |
4.5.2 案例问题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建议 |
5.1 结构构建方面 |
5.1.1 加强法律法规的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 |
5.1.2 提高职能部门法规规章的兼容性和指导性 |
5.1.3 加强地方规章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力度 |
5.1.4 提高政策与规范性文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5.2 体系构建方面 |
5.2.1 明确合作主体的职责与权力 |
5.2.2 加强科研经费与设备管理 |
5.2.3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5.2.4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
5.2.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H省两所一流建设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学研合作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
1.1.2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
1.1.3 大学、企业、科研机构自身发展的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 |
1.3.2 国内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研究述评 |
1.4 核心概念 |
1.4.1 产学研合作 |
1.4.2 一流建设大学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基础 |
2.1 协同创新理论 |
2.1.1 协同创新理论的内涵 |
2.1.2 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 |
2.1.3 协同创新理论的应用 |
2.2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兴起与发展 |
2.2.1 产学研合作发展阶段 |
2.2.2 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特点 |
2.3 我国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现状 |
2.3.1 各地区大学产学研合作发展不均衡 |
2.3.2 不同类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规模差异大 |
2.3.3 大学不同学科的产学研合作程度不同 |
2.3.4 大学产学研合作成果的形式不同 |
3 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调查 |
3.1 调查对象选择依据 |
3.1.1 H省大学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代表性 |
3.1.2 A和 B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性 |
3.2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3.2.1 问卷调查 |
3.2.2 访谈情况 |
3.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3.1 A和 B大学调查对象情况 |
3.3.2 A和 B大学调查对象所在单位情况 |
3.4 A和 B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共性分析 |
3.4.1 建立合作关系的途径或渠道 |
3.4.2 关注产学研合作对象的因素 |
3.4.3 产学研合作的内容 |
3.4.4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
3.4.5 产学研合作的作用 |
3.4.6 产学研合作的问题 |
3.5 A和 B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差异分析 |
3.5.1 职务不同对产学研合作作用的认识差异 |
3.5.2 院校不同对产学研合作问题的认知差异 |
4 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调查结论 |
4.1 A大学和B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特征 |
4.1.1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特色化 |
4.1.2 产学研合作内容的差异性 |
4.1.3 产学研合作管理的协同化 |
4.2 A大学和B大学产学研合作的问题 |
4.2.1 大学各方思想认识偏差 |
4.2.2 科技资源投入不到位 |
4.2.3 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 |
4.2.4 合作各方联系途径单一 |
4.3 影响A大学和B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原因 |
4.3.1 教师对产学研合作的认识不足 |
4.3.2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有风险 |
4.3.3 各方职责和权益界定不清 |
4.3.4 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 |
5 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建议 |
5.1 大学各方协同确定产学研合作的定位 |
5.1.1 在思想上认识到产学研合作的作用 |
5.1.2 在管理上确保产学研合作的地位 |
5.2 协同建立产学研合作融资机制 |
5.2.1 政府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 |
5.2.2 大学寻求多元的融资渠道 |
5.2.3 企业要加大投资协同创新 |
5.3 协同完善产学研合作风险保障机制 |
5.3.1 政府监督风险保障机制运行 |
5.3.2 大学设立风险承担激励机制 |
5.3.3 企业制定风险收益共担机制 |
5.4 协同拓宽产学研合作联系途径 |
5.4.1 政府加快服务平台建设 |
5.4.2 大学设置产学研交流机构 |
5.4.3 大力扶持中介服务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2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博弈理论 |
2.3 绩效管理理论 |
2.4 协同治理理论 |
2.5 理论述评及应用 |
3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动力机制 |
3.1 协同治理主体概况与动因 |
3.2 协同治理的外部动力机制 |
3.3 协同治理的内部动力机制 |
3.4 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运作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4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 |
4.1 科技创新平台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回顾 |
4.2 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初识别 |
4.3 协同治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 |
4.4 本章小结 |
5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 |
5.1 构建协同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5.2 协同治理效果评价对象选择 |
5.3 评价方法及思路 |
5.4 协同治理效果综合评价及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困境分析 |
6.1 多元政策供给缺位与制度建设迟滞 |
6.2 内外协同环境失衡及目标导向偏差 |
6.3 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与利益取向错位 |
6.4 运行机制不畅与内部治理效率低下 |
6.5 本章小结 |
7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
7.1 国内:推行多主体协作的企业化治理 |
7.2 国外:依托多类平台的主体协同创新 |
7.3 典型协同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
8.1 构建校地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 |
8.2 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 |
8.3 科学整合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 |
8.4 试行常态化校地协同治理互动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专家判断矩阵打分表 |
附录5 调查问卷数据(主体部分) |
(5)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新工科的研究 |
1.2.2 关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3.1 理论来源 |
1.3.2 主要观点 |
1.4 相关概念概述 |
1.4.1 新工科 |
1.4.2 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
1.4.3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特点 |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工程教育产教融合育人发展现状 |
2.1 建国以来工程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脉络 |
2.1.1 初步发展(1949-1958 年) |
2.1.2 曲折探索(1958-1976 年) |
2.1.3 焕发活力(1978-2000 年) |
2.1.4 全面发展(2000 年至今) |
2.2 产教融合取得的成就 |
2.2.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开展 |
2.2.2 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实施 |
2.2.3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落地 |
2.3 新时期产教融合面临的挑战 |
2.3.1 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度 |
2.3.2 企业与高校育人双主体的融合度 |
2.3.3 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行业协会的监管度 |
第三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
3.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产教融合的实践及成效 |
3.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产教融合的现行实践 |
3.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产教融合取得的成效 |
3.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2 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分析 |
4.1 德国双元制模式 |
4.1.1 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
4.1.2 专业及课程设置围绕职业活动进行 |
4.1.3 考核评价制度体现公正严谨 |
4.1.4 保障机制双重且稳定 |
4.2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
4.2.1 培养目标体现复合型与创新性 |
4.2.2 培养内容注重跨学科性 |
4.2.3 考核评价标准完整且程序严密 |
4.2.4 政策推动加机构引导的保障体系 |
4.3 日本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
4.3.1 培养目标强调能力与品格的培养 |
4.3.2 培养内容体现职业需要 |
4.3.3 政府主导并重视信息整合 |
4.3.4 多样的保障制度与完备的组织机构 |
4.4 经验总结与启示 |
4.4.1 培养目标上,关注学生能力发展与产业需求吻合度 |
4.4.2 培养内容上,体现职业需要且注重学科交叉 |
4.4.3 考核评价制度上,多元参与且针对性强 |
4.4.4 保障体系上,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发力 |
第五章 面向新工科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构建路径 |
5.1 基于多方利益主体,确定育人目标 |
5.1.1 国家层面:又红又专的工程创新人才 |
5.1.2 学校层面:面向未来的新型工程师 |
5.1.3 人与社会层面:全面发展的行业骨干及领军人才 |
5.2 培养内容和新兴产业相关,体现时代特征 |
5.2.1 专业体现行业性,课程体现跨学科性 |
5.2.2 充分利用线上及线下教育资源,促进项目式及案例教学 |
5.2.3 完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打通产学研发展壁垒 |
5.3 强化制度与标准建设,构建内外双重质量保障体系 |
5.3.1 改进教学管理制度,保障产教融合深入教学活动 |
5.3.2 完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提升融合效益与效率 |
5.3.3 建立相关组织机构,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化发展 |
5.4 政府,高校,企业多方联合,多途径加强融合 |
5.4.1 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协调、咨询、服务作用 |
5.4.2 强化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 |
5.4.3 高校要积极谋划,以融合促发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工程教育相关文献概述 |
1.2.2 关于新工科的相关文献概述 |
1.2.3 关于山东高校工科教育的相关文献概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程教育 |
2.1.2 工科 |
2.1.3 新工科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3.1 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3.1.1 人才供给有偏差 |
3.1.2 人才培养质量需提高 |
3.1.3 产学研合作效率低 |
3.1.4 工科高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
3.2 山东省高校工程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2.1 未来就业市场改变巨大 |
3.2.2 新经济的迅速发展 |
3.2.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
3.2.4 人工智能企业的增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 |
4.1 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实践行动 |
4.1.1 2017年新工科三大行动 |
4.1.2 2018年新工科两大行动 |
4.2 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布局 |
4.2.1 专业布局 |
4.2.2 项目布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其他省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经验借鉴 |
5.1 天津市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 |
5.1.1 天津大学—“天大行动六问” |
5.1.2 天津科技大学—“一体化实践教学” |
5.2 江苏省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 |
5.2.1 江苏理工学院—“顶天立地”培养“新工科”人才 |
5.2.2 南京理工大学—“多元多样”模式 |
5.3 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经验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 |
6.1 创新育人理念 |
6.1.1 教育适应新经济发展 |
6.1.2 践行教育质量理念 |
6.1.3 重视工程伦理教育 |
6.2 实施专业调整 |
6.2.1 为新兴产业服务 |
6.2.2 加强专业的交叉融合 |
6.2.3 建立专业质量评价 |
6.3 促进项目改进 |
6.3.1 改进项目问题 |
6.3.2 加强项目师资建设 |
6.4 加强产教融合 |
6.4.1 加强产学研合作 |
6.4.2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
6.5 推动组织变革 |
6.5.1 推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
6.5.2 探索建设未来技术学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社会网络视角下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社会网络相关研究 |
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产学研合作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二章 社会网络视角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适切性分析 |
第一节 人才培养相关理论 |
一、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理论 |
二、实践性学习理论 |
三、复杂系统理论 |
第二节 社会网络理论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分析 |
一、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
二、社会网络关系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网络中的可行性分析 |
三、社会网络结构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网络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网络化研究 |
第一节 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网络化研究 |
一、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网络的主体体系 |
二、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网络化模型 |
第三节 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网络化的主要特征 |
一、网络的物理特征 |
二、网络的发展特征 |
三、网络的功能特征 |
第四章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北卡三角研究园(RTP)概况 |
一、美国北卡三角研究园(RTP)的发展历史 |
二、美国北卡三角研究园(RTP)的发展现状 |
三、美国北卡三角研究园(RTP)的总体规划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 |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三节 整体网的结构分析 |
一、“无标度”网络——基于节点、连线的特征 |
二、“去中心化”结构——基于网络密度、中心势的特征 |
第四节 个体网的结构分析 |
一、影响力分析——基于核心性、中介性的角度 |
二、结构洞分析——基于有效规模、限制度的角度 |
第五节 北卡三角研究园典型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一、以政府项目驱动为核心的联合培养模式 |
二、由大学和科研机构创办的企业孵化器模式 |
三、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的契约合作模式 |
四、通过设置专项基金进行资助的专项计划模式 |
第五章 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 |
一、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基础条件 |
二、拥有强大的人才培养支持 |
三、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园区发展的特色融入网络 |
四、形成了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的网络型合作模式 |
第二节 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立足于网络化的发展理念,构建产学研合作网络型培养模式 |
二、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人才培育主体 |
三、强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
四、设立完备的法律制度与政策支持,依法保障参与人才培养各方的利益 |
五、加大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确保经费投入多元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据来源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研究 ——以J省十所地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框架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理论阐释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工学硕士 |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
(三)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 |
二、理论基础 |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 |
(二)三螺旋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三、研究综述 |
(一)研究生培养的历史演进 |
(二)国内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综述 |
(三)国外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综述 |
(四)对现有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价 |
第二章 国内外工学硕士培养质量要素分析 |
一、美国工学硕士培养质量要素 |
(一)以项目为桥梁,注重协同培养 |
(二)推行跨科学习,强调基础理论 |
(三)以师资为保障,全程质量监督 |
(四)提供管理保障,促进成果转化 |
二、英国工学硕士培养质量要素 |
(一)推行知识合作,构筑产学研平台 |
(二)注重以用促学,培养创新性人才 |
(三)强化指导功能,推进新成果转化 |
三、国内工学硕士培养质量要素 |
(一)鼓励特色培养,推行双语教学 |
(二)严格考核论文,强化精神激励 |
(三)借力国际资源,提供软硬件保障 |
四、国内外工学硕士培养质量要素对比分析 |
(一)培养目标有差异,有待与工业界需求相契合 |
(二)导师质量有差距,需优化师资及其指导功能 |
(三)实践环境有差异,应共享各方现有优质资源 |
(四)课程设置有差异,有待突出综合性和特色性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实证分析 |
一、工学硕士培养质量影响因素提炼 |
(一)内部环境 |
(二)外部环境 |
二、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 |
(二)问卷设计 |
(三)调研实施 |
三、问卷统计分析 |
(一)信度与效度分析 |
(二)调查样本分布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
一、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现状 |
(一)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自我认知 |
(二)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外界评价 |
(三)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综合评判 |
二、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主要问题 |
(一)相关理论基础薄弱,质量水平高低不一 |
(二)前沿信息掌握较差,科研创新能力偏低 |
(三)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科研产出成果不高 |
(四)应用实践能力一般,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
第五章 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一、工学硕士培养质量内部环境因素 |
(一)顶层设计不科学,导致人才培养无特色 |
(二)师资力量较薄弱,导致学生质量难提升 |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学习主动性下降 |
(四)导师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综合实力差 |
(五)学术氛围不浓厚,导致科研创新意识差 |
二、工学硕士培养质量外部环境因素 |
(一)没有获得充足的外部供给,多方发展受到制约 |
(二)没有先进的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操作受到影响 |
(三)产学研各方互动意识不强,供给需求严重错位 |
(四)缺乏产学研合作互动意识,成果转化逐步减少 |
第六章 地方高校提升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的对策 |
一、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引领作用 |
(一)以严谨的导师遴选机制为基础,保障导师队伍质量 |
(二)以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为保障,强化导师指导功能 |
(三)以丰富的引进进修机制为途径,提升导师队伍实力 |
二、全面推动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 |
(一)以科学的学科调整机制为基础,突出学科融合特色 |
(二)以全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为指导,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
三、全力调动工学硕士学习主动性 |
(一)以唤醒学生主体自觉为前提,不断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
(二)以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为基础,全面激励学生学习动力 |
(三)以改善主观能动意识为导向,持续加强师生互动关系 |
四、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的积极性 |
(一)以高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为纽带,激发各方合作动力 |
(二)以丰富的校企共建策略为支撑,调动各方共同参与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导师版) |
附录三 :加入控制变量的工学硕士培养质量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新疆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产学研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学研合作 |
2.1.2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
2.1.3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文献资料法 |
3.3 问卷调查法 |
3.3.1 问卷的发放 |
3.3.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3.3 问卷信度检验 |
3.4 数理统计法 |
3.5 访谈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新疆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分析 |
4.1.1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 |
4.1.2 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课程与学分设置 |
4.1.3 体育专业硕士生联合培养方式 |
4.1.4 体育专业硕士生考核方式 |
4.2 新疆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理论课程实施情况 |
4.2.1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基本状况 |
4.2.2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导师的基本状况 |
4.2.3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专项技能情况 |
4.2.4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情况 |
4.2.5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论文指导、实习调研情况 |
4.3 新疆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模式分析 |
4.3.1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基本情况 |
4.3.2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实习、教学培养情况 |
4.3.3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科研情况 |
4.3.4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基地情况分析 |
4.3.5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培养情况 |
4.4 新疆师范大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问题 |
4.4.1 产学研基地 |
4.4.2 研究生层面 |
4.4.3 导师层面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
5.1.2 导师情况 |
5.1.3 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
5.2 建议 |
5.2.0 研究生的培养 |
5.2.1 导师 |
5.2.2 基地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咨政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
一、协同 |
二、协同创新 |
三、利益配置机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一、已有研究评述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四、系统分析法 |
五、调查访谈法 |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二、创新理论演进 |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一、利益相关者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地方综合性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D]. 孙雨婕.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2]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研究[D]. 杨敏敏. 河北大学, 2020(08)
- [3]一流建设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H省两所一流建设大学为例[D]. 刘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4]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D]. 李江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9)
- [5]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D]. 赵聪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山东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D]. 李娅菲. 山东财经大学, 2019(07)
- [7]社会网络视角下美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裴文杰. 天津大学, 2018(06)
- [8]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研究 ——以J省十所地方高校为例[D]. 王楠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9]新疆产学研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生模式研究[D]. 于丹凤.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 [10]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