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耕还林——新世纪国家重大生态林业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党元君[1](2020)在《滔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滔河,丹江的主要支流,地处秦岭南麓,河流全长155km,流域面积为1210km2。依次流经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近十年来,三个县的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内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程度不断加深。本文研究了滔河流域十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有助于揭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土地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未来研究类似山高林密、沟峡谷深的流域区提供指导帮助。本文以研究区SPOT5、ZY03和GF01等高分辨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首先,分别采用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中的最小距离分类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三种不同方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选择精度最高的分类方法对研究区2008年、2013年、2018年三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其次,通过计算土地利用变化幅度R、动态度K、程度变化量ΔL等指标,分析土地利用面积结构、程度及空间的变化,研究不同时空格局内的土地转移的来源和去向,归纳土地演变规律。最后,结合社会统计数据,建立驱动因子指标体系,定性、定量探索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中的最小距离分类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3种分类方法,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3.01%、85.07%、84.64%,分类精度平均达80%以上,解译效果较好。三种分类方法的Kappa系数(KIA)分别0.646、0.78、0.653,Kappa系数均达到0.6以上。其中,最小距离分类法的总体精度以及Kappa系数均略高于其他两种。(2)在2008年、2013年、2018年三个时期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4以上,面积比例分别为80.08%、79.30%、81.88%,平均值达80%。在研究期内,土地类型结构稳定,变化较大的是未利用地,说明未利用地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土地利用转移主要发生在林地与耕地之间,研究前期(2008~2013年间)林地转向耕地面积>耕地转向林地面积,林地流失较严重。在研究后期(2013~2018年间)林地转向耕地面积<耕地转向林地面积,说明后期退耕还林实施面积大,落实效果较好。(3)通过定性分析发现,人口密度与耕地面积、GDP与建设用地面积、农林牧渔业产值比例与林地面积呈正相关。即人口密度越大的区县,耕地面积占比越重;GDP越高的区县,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越大;农林牧渔业产值比例越高,林地面积占比例也更高。同时,农林牧渔业产值比例的波动情况,和林地变动情况基本吻合。(4)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政策因素、社会因素是主要驱动因素。2008~2013年间驱动因素权重前三位为:退耕还林、人均GDP、至居民点距离。2013~2018年间驱动因素权重前三位为:退耕还林、海拔、人口密度。总体来说,政策因素、社会因素(人口、GDP)主要驱动因素,这两类因素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平均强于自然因素和空间因素。此外,研究表明社会因素会增加发生变化概率,退耕还林、人均GDP、人口密度Exp(B)值均大于1。说明有执行退耕还林政策、增加人均GDP、扩大人口密度均有可能增加变化发生的概率。
张彩南[2](2020)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及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问题日趋严峻,土地荒漠化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我国自建国以来高度关注土地荒漠化问题,在多地实施了防沙治沙等荒漠化防治工程,并取得了显着成效。其中,榆林市的治沙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均是领先的。首先,研究在前人科研成果和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将榆林市视作复合生态系统,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区域生态位,进而系统全面的评估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实施对榆林地区的综合影响。其次,将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投影寻踪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引入到榆林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的测算中,通过对3种评估方法测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推断出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投影寻踪方法适用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研究认为对榆林市(1996~2017年)复合生态位影响程度最大的3项指标为:人均林木蓄积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因此,本研究建议应该从这些指标方面入手,搞好荒漠化防治。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实施可分为:未实施、试验、建设和后期巩固4个阶段,研究分析认为榆林市复合生态位在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建设阶段和后期巩固阶段得到了显着提升。此外,结合耦合协调理论,研究发现榆林市复合生态系统由工程未实施阶段的严重失调转变为工程后期巩固时期的勉强失调。研究也借助方差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了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实施,对榆林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显着的。最后,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和生态系数法对榆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测算出荒漠化防治工程实施后,榆林市森林、草地等各类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以上分析结果,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榆林市相关政府机构应继续开展林业重点工程,以巩固荒漠化防治工程现已取得的治沙成果;第二,加快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由易到难的进行资源核算工作;第三,应及时对当前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减小榆林经济发展对采掘业的依赖程度,同时相关机构应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并加大对榆林市生态产业的扶植力度。
杨帆[3](2015)在《我国六大林业工程建设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包括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影响,且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分布及组成。合理的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对有效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开展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本次研究在分析我国六大林业工程生态成效的基础上,科学认知林业工程建设与植被地理地带性规律之间的关系,作为国家开展生态建设的科学理论基础。针对现阶段林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规划,基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对不同地区林业工程进行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通过对目前林业生态建设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进而提高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促进我国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简要总结了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基本情况,综合分析了工程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并提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2.从国家气象局下载得到1981-2010年全国719个观测站的气象数据,运用修改后的彭曼模型来计算潜在蒸散量,根据韦斯特斯凯模型计算得到干燥指数,并对降雨量、≧10℃积温、年平均温度、最冷月气温和最暖月气温等气象数据进行处理。3.将我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划分作为理论依据,以各个林业工程区的干燥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且以降雨量、≧10℃积温、年平均温度、最冷月气温和最暖月气温5个因子为辅助评价指标,建立适用于大区域的适宜性评价定量化指标体系,将我国林业工程区划分为适宜、较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干燥度在0-1.50范围内为适宜,1.50-4.00为较适宜,>4.00为不适宜。4.根据我国林业工程适宜性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对策以调整不同地区生态建设方向。结合其他辅助气象指标数据处理结果,从地理地带性规律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地区适宜生长发育的地带性植被,从而提出工程开展过程中有关树种选择方面的建议。
刘静[4](2012)在《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森林是新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及地方对林业经济的日趋重视,林业项目资金的投入逐年加大。随之也带来林业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问题。探索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而建立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完善的新疆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制度,实现财政预算的绩效管理,为地方政府制定林业支出预算提供科学依据,切实构筑公共财政体系;同时,可以转变林业资金管理的观念,加强林业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及时发现地方财政林业支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林业资金的使用成效。本文主要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和规范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新疆林业财政专项支出项目的分类、绩效目标体系构建、共性和个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指标的权重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按照新疆财政专项资金的功能不同,把林业项目分成了五类,即:生态效益类、技术推广类、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类、林业病虫害防治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林业项目类。制定了各类项目的绩效目标,进而根据项目绩效目标构建了共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个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建立了林业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新疆特色林果业项目和乡镇林业站建设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的创新之处是对新疆林业财政支出项目进了科学的分类,在林业专项项目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共性、个性两类绩效目标,结合项目开展的阶段,设计了基于项目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了新疆林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对完善绩效管理理论建设及新疆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月梅[5](2012)在《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随着森林的不断减少,气候变暖、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林业发展得到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发布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林业建设,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森林和植被相对贫乏、生态供给能力低等,因此,加强林业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今后财政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其改革内容必然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林业财政政策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必须进行林业财政政策改革以适应公共财政体制的确立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问题。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公共财政等理论基础上,将林业可持续发展置于公共财政这一宏观环境之下,通过对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比较分析,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公共财政体制下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林业税费政策及林业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力图构建一个完整的林业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在财政投入政策研究中,提出要建立林业公共财政支持制度,包括建立以国家公共财政为主的长效投入机制及林业差别扶持制度,并针对我国目前政府林业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林业税费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税费改革方向是构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广义林业财经税收体系,并重点对森林生态税收制度进行了设计;在对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林业财政政策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分析了如何构建能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财政政策体系,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多元投入、长效投入、差别扶持、科技兴林、税费规范等林业财政政策取向。本文通过对公共财政体制下林业财政投入政策的研究,设计了财政滑动补贴模型与制度,这是本人基于林业扶持的公平与公正性的角度创新设计的,该思路比较符合林业工程和项目的特征。开展林业财政政策研究既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需要,也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力图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为深化我国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国家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苏江[6](2011)在《基于3S技术的多伦县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林业工程众多的地区—多伦县为研究对象,在遥感、GIS技术支持下,根据多伦县TM及MODIS遥感影像以及各种统计资料和数据,通过遥感软件获取多伦县2000年、200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植被覆盖图,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原理,结合生态环境的结构合理、生态环境的质量,从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景观格局变化及植被覆盖度变化等方面对林业工程实施后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表明近10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景观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耕地和未利用地大幅度转换为林地和草地。这主要是该区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沙源治理、退耕、植树种草、封山禁牧等措施,使林地面积增加,草地覆盖度增大,充分说明多伦县各类林业工程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换,但草地转向林地的比例高于林地转向草地的比例,同样说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明显。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相对稳定,水域面积略有增加,说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建设用地在空间上的变化主要是居民地的扩展。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镇和农村居民建设用地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是县城区的扩展。(2)2000-2009年近10年间,多伦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变化。与2000年相比,多伦县占有大比重的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比重增加。2009年,草地和林地面积之和占到总面积的82.52%,未利用地仅占到0.82%,主要景观类型已由草地和未利用地演变为草地和林地;该区景观多样性指数由1.15上升到1.36,其景观异质性较高,且略有提高。整个生态系统景观组分趋向合理化,景观类型多样化,也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促进了生态的协调发展。(3)研究区平均植被覆盖度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由2000年的29.51%上升至2009年的35.89%。但其变化规律为先增加后减少,2000年时为平均植被覆盖度最低,2005年时增加至最高的37.49%,2009年时平均植被盖度略有减少,年降雨量的减少是其降低的主要原因。(4)多伦县总生态环境指数从2000年的0.1055上升到2009年0.1778,生态环境指数明显增大,增幅为68.47%,说明林业工程带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林地等相对生态价值高的植被类型显着增加,从而使整体生态环境指数提高,全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刘宁[7](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孙景波[8](2009)在《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工程多样化需求,是历史赋予林业的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大省,自1978年国家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来,黑龙江省就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状况,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而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策略与对策,对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全面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座谈研讨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未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特点将体现在:(1)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4)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5)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6)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10)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11)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为:(1)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2)坚持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区域合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人才培养与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8)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草)工程;(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6)森林经营工程;(7)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8)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1)为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着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保障;(2)为实现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证;(3)为促进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撑;(4)为推进林业全行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贮备;(5)为拓宽广大农民群众和林区人民增收致富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具体包括:(1)西部松嫩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3)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4)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5)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6)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布局。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3)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4)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5)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6)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7)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8)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10)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11)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12)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13)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盛炜彤,何英[9](2009)在《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文中认为一、引言本报告是在综合林业科学学科主要二级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差距、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对策与建议。所论述的林业科学学科主要学科(领域)包括森林生态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林木育种学、林木遗传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其他学科、森林培育学、经济林
程默[10](2007)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引动”一词,“引”本文取“引导、带领和诱使”之意,“动”本文取“推动、驱使和促进”之意。因此,本文应用的“引动”一词涵盖了“带动、驱动、诱动和促动”的涵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投资体制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第一章导论。任何研究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本文的选题基于4个原因: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的的生态林业建设在我国普遍受到关注和重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相对于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而言,生态工程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有很大的绩效提升空间。本文创新在4个方面:(1)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四轮引动”模型;(2)总结出政府投资体制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双层产权交易模式;(3)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标准应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定点的论点,并界定了该区间的上、下限。(4)指出社区合作是充分发挥社区促动作用的内核;第二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的理论基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和正外部性导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生态建设中的成本和收益外溢现象导致经营者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很低,要想使政府投资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主要是生态效益),必须对生态工程建设的执行主体——林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行为激励,而管理学的激励理论和社会林业理论为对经营者的行为激励提供了理论工具。因此,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管理学的激励理论和社会林业理论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四轮引动”机制。众多的林业从业者可抽象为经营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可以看作政府的统一范畴,从而抽象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政府——经营者”关系域。从短期来看这一关系域存在着利益冲突,而这种利益冲突将决定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败。政府投资带动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得以启动的基础,产权交易驱动、利益补偿诱动和社区参与是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的最主要手段,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从而形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四轮引动”模型。该模型中,经营者起着导向性的作用。整个模型始终以引导和矫正经营者的行为为目的。政府投资机制是前提,产权交易机制是基础,利益补偿机制是核心,社区促动机制是保障。该模型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体现了政府、市场和社区三者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互相补充、相互配合的关系;第四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政府投资带动机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机制,但这一机制仍存在很多问题。只有不断稳定和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数量,调整投入方向,创新投入机制,形成“政府提供+市场生产”的投资运行机制,完善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健全资金安全运行和绩效评价机制,才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第五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产权交易驱动机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机制,实际上就是培育和完善林业的产权交易市场,促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由于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福利性质,生态建设的需求方在市场上是由政府来代表的。因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虚拟市场。在这个虚拟市场上,需求方表现为政府,购买方式是产权的全部购买(生态购买)或部分购买(生态补偿)。在虚拟市场的内部还存在一个实体市场,它承担着林权在供给方(生态建设者)内部的流转任务。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共同作用,形成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双层产权交易市场模式。虚拟市场是整个双层市场的基础,实体市场是双层市场得以运转的动力。双层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了产权交易和生态建设补偿的成功对接。另外,明晰产权、保持林业经营者的林地和林木使用权的稳定性、保护弱势群体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权利、在法律许可内保障林业经营者的自主经营权与决策权是进一步培育和完善生态建设产权市场的重要措施;第六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利益补偿诱动机制。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补偿政策十分必要。在生态工程建设初期,资金补偿是最为重要的补偿手段。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启动后,产业补偿和智力补偿将更为重要,这些补偿措施关系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持续性和长久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补偿的实质是解决生态工程建设区利益相关者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诱导他们积极从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因此,补偿标准是否合适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率和经营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目的在于维持森林外部经济的持续存在与发展,而不是以一种真实的市场交易行为去“购买”森林提供的生态产品(森林外部经济)。所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尺度(补偿标准),从根本上说应该基于成本因素。只有把公益林的直接经营成本,连同部分或全部机会成本补偿给经营者,经营者才可以获得足够的动力参与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由于经营者在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前的初始收益、之后的机会成本及生态建设成本在不同地区都有所不同,因此,补偿标准更应该是一个合理区间,该区间的上限应为建设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下限应为生态建设成本。对于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退耕还林(草)工程8年补偿期的利益补偿机制,期满后应选用以机会成本法来核定新的补偿标准;第七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社区促动机制。社区合作强度是社区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在传统的社区里,人际关系、社区纽带、声望体系、社区资源价值观和社区归属感是促进社区合作的保障机制。而在国家权力不断向下渗透、市场经济对社区影响不断增加、现代教育不断摧毁村民对自然的朴素崇拜和合理利用伦理的情况下,只有给社区成员增权、发展社区民间林业组织、培训和提升社区成员的能力和从法律上保障社区成员参与林业工程建设的权益,才能使社区促动机制得以强化。
二、退耕还林——新世纪国家重大生态林业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新世纪国家重大生态林业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滔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 |
1.2.2 驱动力分析技术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和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植被资源 |
2.1.4 气候条件 |
2.1.5 土壤条件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3.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
3.1 非监督分类 |
3.2 监督分类 |
3.2.1 最小距离分类法 |
3.2.2 面向对象分类法 |
3.3 分类精度评价 |
3.3.1 精度评价方法 |
3.3.2 非监督分类法的精度评价 |
3.3.3 监督分类的精度评价 |
3.4 分类结果 |
4.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4.1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分析 |
4.1.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 |
4.1.2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 |
4.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4.2.1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Lp |
4.2.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 |
4.3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5.驱动力分析 |
5.1 驱动力定性分析 |
5.1.1 人口因素 |
5.1.2 经济因素 |
5.2 驱动力定量分析 |
5.2.1 指标体系选择 |
5.2.2 驱动因子空间化 |
5.2.3 Logistic回归分析 |
5.3 发展建议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生态位理论研究 |
1.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概况 |
2.1 榆林市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实施 |
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荒漠化防治工程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 |
3.1 生态位理论 |
3.1.1 生态位的概念 |
3.1.2 区域复合生态位 |
3.1.3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位与耦合理论的结合 |
3.2 基于生态位理论对荒漠化防治工程评估的方法 |
3.2.1 基于模拟退火投影寻踪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 |
3.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 |
3.2.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 |
3.3 荒漠化防治工程实施区域生态位评估的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2 复合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 |
4 榆林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位测算及综合分析 |
4.1 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投影寻踪综合评价结果 |
4.1.1 经济生态位 |
4.1.2 社会生态位 |
4.1.3 自然生态位 |
4.1.4 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 |
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 |
4.2.1 提取评价指标主成分 |
4.2.2 熵值法确定主成分权重 |
4.2.3 计算综合得分 |
4.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 |
4.3.1 灰色关联系数的计算 |
4.3.2 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 |
4.3.3 综合评价值测算 |
4.4 同一指标体系不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 |
4.5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
4.5.1 耦合协调度测算过程 |
4.5.2 榆林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 |
5 荒漠化防治工程对榆林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力分析 |
5.1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 |
5.2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
5.3 单因素方差分析执行结果分析 |
6 基于生态系数法的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
6.1 基于生态系数法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
6.1.1 区域差异系数修正 |
6.1.2 社会发展系数修正 |
6.1.3 修正后模型 |
6.2 数据处理 |
6.2.1 确认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 |
6.2.2 分别计算榆林市和全国气候生产力,进而求得区域差异系数 |
6.2.3 计算社会发展修正系数 |
6.2.4 综合得出榆林市各类土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6.3 榆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结果分析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我国六大林业工程建设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结构 |
2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
2.1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历程 |
2.1.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2.1.2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2.1.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
2.1.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2.1.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2.1.6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
2.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 |
2.2.1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成就 |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益 |
2.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3 林业生态工程适宜性评价方法 |
3.1 生态地理区划与林业生态建设 |
3.2 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方案 |
3.2.1 温度带 |
3.2.2 干湿区域 |
3.2.3 自然区 |
3.3 林业生态工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3.4 数据获取与处理 |
3.4.1 数据获取 |
3.4.2 数据处理 |
4 六大林业工程区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 |
4.1 生态自然区气候指标 |
4.2 结果分析 |
4.3 林业生态工程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 |
4.3.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适宜性评估 |
4.3.2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适宜性评估 |
4.3.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适宜性评估 |
4.3.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适宜性评估 |
4.3.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适宜性评估 |
4.3.6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适宜性评估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本文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绩效管理的要求日益凸显 |
1.1.2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加大 |
1.1.3 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不完善 |
1.2 选题意义 |
1.2.1 有利于促进新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 |
1.2.2 有利于树立林业资金管理的新观念 |
1.2.3 有利于对林业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有效监督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政府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
1.3.2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
1.3.3 林业专项及其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思路框架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公共财政理论 |
2.2 “5E”理论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5.1 财政与公共财政的相关概念界定 |
2.5.2 财政支出与林业财政支出界定 |
2.5.3 绩效、绩效评价与林业资金绩效评价界定 |
3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现状 |
3.1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 |
3.1.1 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
3.1.2 林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探索 |
3.1.3 初步确立了财政支林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体系 |
3.1.4 基本规范了林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内容 |
3.2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分布情况及其绩效评价现状 |
3.2.1 新疆林业专项支出项目的基本情况 |
3.2.2 新疆林业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现状 |
3.3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4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改进依据与实行项目分类评价的基础 |
4.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的主要依据 |
4.1.1 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
4.1.2 其他省市绩效评价的成功经验借鉴 |
4.1.3 改进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需要 |
4.2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特征与分类 |
4.2.1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特征 |
4.2.2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分类原则 |
4.2.3 现有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基本分类 |
5 基于新疆林业支出项目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5.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 |
5.1.1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分析 |
5.1.2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
5.2 构建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 |
5.2.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规范 |
5.2.2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规范 |
5.3 构建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 |
5.3.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界定 |
5.3.2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范围的界定 |
5.3.3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客体 |
5.3.4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
5.4 制定基于项目分类评价新疆林业财政专项绩效目标体系 |
5.4.1 绩效目标的含义及重要性 |
5.4.2 开展绩效目标管理的意义 |
5.4.3 绩效目标制定的原则 |
5.4.4 制定新疆林业绩效评价的考核目标体系 |
5.4.5 确定绩效目标对绩效评价的意义 |
5.5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考核指标的设计 |
5.5.1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5.5.2 绩效指标的类别 |
5.5.3 筛选绩效评价指标的思路和方法 |
5.5.4 以多目标决策法建立多层次、多目标、多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
5.6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方法 |
5.7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体系 |
5.7.1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标准分类 |
5.7.2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档次划分 |
5.7.3 构建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计分模型 |
5.8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 |
6 特色林果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6.1 新疆特色林果业的概况 |
6.2 特色林果业财政专项资金作用 |
6.3 特色林果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6.3.1 指标体系设计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
6.3.3 确定标准值和评价方法 |
6.3.4 特色林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点 |
6.4 新疆特色林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案例 |
6.5 基于评价结果的情况分析 |
6.5.1 绩效得分情况 |
6.5.2 绩效考核表反映出专项资金管理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6.5.3 几点建议 |
7 新疆地方乡镇林业站建设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7.1 乡镇林业站建设概况 |
7.2 乡镇林业站建设专项资金的作用 |
7.3 构建乡镇林业站建设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7.3.1 指标体系设计 |
7.3.2 乡镇林业站建设指标体系的优点 |
7.4 新疆乡镇林业站建设绩效评价案例 |
7.5 基于评价结果的情况分析 |
7.5.1 绩效得分情况 |
7.5.2 绩效考核表反映出专项资金管理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7.5.3 几点建议 |
8 结论与不足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现实意义 |
1.1.4 理论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本研究的体系结构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林业可持续发展与公共财政体制的关系 |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林业可持续发展内涵 |
2.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2.1.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2.1.4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2.1.5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
2.2 公共物品理论 |
2.3 外部性理论 |
2.4 公共财政理论 |
2.4.1 公共财政的内涵与特性 |
2.4.2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
2.4.3 公共财政在我国的实践 |
2.5 税费理论 |
2.5.1 公共财政体系下的税费理论 |
2.5.2 税费理论在林业产业中的运用 |
2.6 将林业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分析 |
2.6.1 市场机制在林业资源配置领域的失效 |
2.6.2 市场机制在林业经济稳定领域的失效 |
2.6.3 市场机制在林业收入分配领域的失效 |
2.7 将林业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共财政的现实必然性 |
2.7.1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位 |
2.7.2 林业属于短缺经济行业 |
2.7.3 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
2.8 公共财政支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2.8.1 公共财政对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影响 |
2.8.2 公共财政对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 |
2.8.3 公共财政对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的影响 |
2.9 公共财政体制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
2.10 林业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
2.10.1 林业与公共财政收入关系的基本内容 |
2.10.2 林业与公共财政支出关系的基本内容 |
2.11 本章小结 |
3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研究 |
3.1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简介 |
3.1.1 美国的林业财政政策 |
3.1.2 德国的林业财政政策 |
3.1.3 芬兰的林业财政政策 |
3.1.4 瑞典的林业财政政策 |
3.1.5 荷兰的林业财政政策 |
3.1.6 日本的林业财政政策 |
3.2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 |
3.2.1 发达国家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 |
3.2.2 发展中国家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 |
3.3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分析 |
3.3.1 各国的林业财政政策都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长远战略目标 |
3.3.2 为实现林业经营目标,各国都采用了财政扶持手段 |
3.3.3 多渠道、多形式投资林业 |
3.3.4 实行多种形式的林业税收优惠政策 |
3.4 启示与借鉴 |
3.4.1 将林业投入纳入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
3.4.2 实行税费优惠政策,规范林业税费制度 |
3.4.3 对林业落后地区加强转移支付 |
3.4.4 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
3.4.5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林业生态补偿的财政框架 |
3.4.6 政府补贴是推动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政府林业财政投入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4.1 我国政府林业财政投入政策的历史回顾 |
4.1.1 1949年至1978年的林业财政投入政策 |
4.1.2 1978至1992年的林业财政投入政策 |
4.1.3 1992年以来的林业财政投入政策 |
4.2 我国政府林业财政投入基本情况 |
4.2.1 我国政府林业投入的渠道 |
4.2.2 不同时期政府林业投入总规模情况 |
4.2.3 不同时期政府对重点工程的投资情况 |
4.2.4 不同时期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情况 |
4.2.5 不同时期政府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情况 |
4.2.6 不同时期政府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情况 |
4.2.7 不同时期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情况 |
4.2.8 1998年以来政府对林业投资的新变化 |
4.3 政府投资对林业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
4.3.1 政府投资改善了我国林业基础薄弱的状况 |
4.3.2 政府投资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
4.3.3 政府投资支撑了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
4.3.4 政府投资增强了林业事业发展能力 |
4.3.5 政府投资使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4.3.6 政府投资改变了林业生产方式,有利支持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
4.3.7 政府投资增加了林农收入,提高了林区生活环境和质量 |
4.4 我国当前政府林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
4.4.1 林业投资力度不足 |
4.4.2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林业投资领域存在不协调问题 |
4.4.3 投资结构畸形,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 |
4.4.4 林业投资主体单一,渠道狭窄 |
4.4.5 政府投资对林业的扶持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
4.4.6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规模小 |
4.5 本章小结 |
5 公共财政体制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
5.1 建立公共财政对林业的长效投入保障机制 |
5.1.1 确定林业财政投入目标 |
5.1.2 确定林业财政投入原则 |
5.1.3 确定公共财政对林业投入的保障范围与重点 |
5.1.4 确定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资方式 |
5.1.5 确定公共财政对林业投入的级次 |
5.1.6 公共财政对林业投入保障的规划布局 |
5.2 林业投入差别制度设计 |
5.2.1 建立林业投入差别制度的必要性 |
5.2.2 林业工程和项目效益评价及制度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
5.2.3 林业差别投入模型和制度设计 |
5.3 改进和加强政府林业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
5.3.1 加大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资力度 |
5.3.2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林业投资关系 |
5.3.3 调整林业投资结构 |
5.3.4 协调相关部门,加快落实信贷扶持林业的政策 |
5.3.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利用国外资金 |
5.3.6 拓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渠道 |
5.3.7 完善集体林权改革配套措施,实现社会公平 |
5.3.8 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公共财政体制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税费政策 |
6.1 林业税费改革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 |
6.2 我国林业税费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6.2.1 我国林业税费制度历史变迁 |
6.2.2 我国现行的林业税费政策 |
6.2.3 我国现行林业税费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6.3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税费制度改革 |
6.3.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税费制度的改革目标 |
6.3.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税费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 |
6.3.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税费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6.4 森林生态税税收制度的设计 |
6.4.1 森林生态税基本理论 |
6.4.2. 森林生态税制的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公共财政体制下林业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 |
7.1 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 |
7.1.1 林业财政政策必须纳入公共财政政策体系 |
7.1.2 应不断增强中央财政在林业领域的宏观调控能力 |
7.1.3 坚持林业多功能性是林业财政政策的主导目标 |
7.1.4 必须确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财经战略 |
7.2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林业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
7.2.1 财政政策体系 |
7.2.2 林业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 |
7.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 |
7.3.1 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促进林业投入多元化的财政政策体系 |
7.3.2 构建公共财政对林业长效投入的林业财政政策体系 |
7.3.3 构建差别扶持,促进和谐林业建设的林业财政政策体系 |
7.3.4 构建科技兴林的林业财政政策体系 |
7.3.5 构建变费为税,促进税费制度规范化的林业税费政策体系 |
7.4 林业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
7.4.1 林业财政政策体系内各项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
7.4.2 林业财政政策和其它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林业观光旅游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件2 各效益指标计算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基于3S技术的多伦县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项目生态效益评价 |
1.3.2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1.3.3 3S 技术在生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林业工程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土地利用/覆被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 |
4.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4.2.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 |
4.3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
4.3.1 景观格局指数提取 |
4.3.2 景观级别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
4.3.3 斑块类型级别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
4.4 小结 |
5 多伦县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
5.1 植被覆盖度计算 |
5.1.1 数据源及处理 |
5.1.2 植被指数的选取 |
5.1.3 像元二分模型 |
5.1.4 利用NDVI 估算植被覆盖度 |
5.1.5 NDVI_(soil)与 NDVI_(veg)的计算 |
5.1.6 植被覆盖度的估算过程 |
5.2 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
5.2.1 植被覆盖度总体变化 |
5.2.2 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 |
5.3 小结 |
6 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1.1 相对生态价值的确定 |
6.1.2 区域生态环境指数测算 |
6.1.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生态贡献值 |
6.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6.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分析 |
6.2.2 整体生态效益 |
6.2.3 生态贡献率分析 |
6.3 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林业 |
2.1.2 政策 |
2.1.3 林业投入 |
2.1.4 公共财政 |
2.1.5 林业生产布局 |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
2.2 区域差异论 |
2.2.1 区域差异概述 |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
2.2.3 区域差异调控 |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5 公共财政理论 |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
2.6 区域政策 |
2.6.1 区域经济政策 |
2.6.2 区域产业政策 |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
3.1 地区分类 |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
4.5 小结 |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7.5 小结 |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林业生态工程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
1.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
1.1.4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新时期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发展转变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自然环境分析 |
2.1 地貌 |
2.1.1 山区 |
2.1.2 平原 |
2.2 气候 |
2.3 土壤 |
2.4 植被特征 |
3 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3.1 美国"罗斯福工程" |
3.2 加拿大"绿色计划" |
3.3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
3.4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
3.4.1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背景 |
3.4.2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 |
3.4.3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效果 |
3.5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
3.6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 |
3.6.1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背景 |
3.6.2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的实施 |
3.6.3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效果 |
3.6.4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措施 |
3.7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 |
3.7.1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背景 |
3.7.2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的实施 |
3.7.3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效果 |
4 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 |
4.2.1 工程规划 |
4.2.2 建设成效 |
4.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4.3.1 工程建设进展 |
4.3.2 工程建设成效 |
4.4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4.1 沿海防护林成效 |
4.4.2 沿海防护林面临的挑战 |
4.5 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 |
4.5.1 发展历程 |
4.5.2 建设成就 |
4.5.3 教训 |
4.6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6.1 工程规划 |
4.6.2 工程进展 |
4.7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4.7.1 工程规划 |
4.7.2 工程效果 |
4.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
4.8.1 工程规划 |
4.8.2 工程进展 |
4.8.3 工程效果 |
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1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
5.1.1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5.1.2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草)工程 |
5.1.3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
5.1.4 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工程 |
5.1.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 |
5.2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黑龙江省与国内主要省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比研究 |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
6.2 森林公园建设 |
6.3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
6.4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
6.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 |
6.6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7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
7.1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
7.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 |
7.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 |
7.4 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 |
7.5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
7.6 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 |
7.7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 |
7.8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 |
7.9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 |
7.10 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 |
7.11 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 |
8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
8.1 总体指导思想 |
8.2 战略指导方针 |
8.3 基本原则 |
8.4 战略目标 |
8.5 战略重点 |
8.6 主要任务 |
8.7 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 |
8.8 技术途径 |
9 加快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9.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 |
9.2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 |
9.3 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 |
9.4 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
9.5 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
9.6 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 |
9.7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
9.8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
9.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
9.10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 |
9.11 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
9.12 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 |
9.13 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范围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范围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特性 |
2.1.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准公共物品性质 |
2.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外部经济性 |
2.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本和外溢收益 |
2.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市场失灵” |
2.2.1 “市场失灵”的定性分析 |
2.2.2 “市场失灵”的模型分析 |
2.3 激励理论 |
2.3.1 行为发生理论 |
2.3.2 行为评价理论 |
2.3.3 行为改造理论(行为激励理论) |
2.4 社会林业理论 |
第三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四轮引动”机制 |
3.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分析 |
3.1.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 |
3.1.2 “经营者——政府”关系域的界定 |
3.1.3 “经营者——政府”的利益冲突 |
3.1.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化解 |
3.2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演进 |
3.2.1 “政府提供+政府生产”林业生态建设阶段 |
3.2.2 产权交易推动林业生态建设阶段 |
3.2.3 利益补偿诱动生态建设阶段 |
3.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的构架 |
3.3.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因素分析 |
3.3.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模型 |
第四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政府投资带动机制 |
4.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政府投资属性 |
4.1.1 政府投资的特点 |
4.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方式 |
4.1.3 生态建设中“政府提供”和“政府生产”的关系 |
4.2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概况 |
4.2.1 政府投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 |
4.2.2 我国政府对六大林业工程投入概况 |
4.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现状分析 |
4.3.1 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机制初步形成 |
4.3.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投资存在的问题 |
4.4 优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带动机制的构想 |
4.4.1 稳定和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数量 |
4.4.2 调整投入方向,创新投入机制 |
4.4.3 完善“政府提供+市场生产”的投资运行机制 |
4.4.4 完善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 |
4.4.5 健全资金安全运行和绩效评价机制 |
第五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权交易驱动机制 |
5.1 产权交易理论及林业产权交易 |
5.1.1 产权交易理论 |
5.1.2 林业产权交易 |
5.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产权交易的意义 |
5.2.1 林业产权交易促使立业产权制度完善 |
5.2.2 林业产权交易对经营者具有激励作用 |
5.2.3 进一步的现实分析 |
5.3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产权固化 |
5.3.1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产权固化 |
5.3.2 退耕还林(草)工程中的产权固化 |
5.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模式 |
5.4.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市场的特性 |
5.4.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双层产权交易市场 |
5.5 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及其交易体系的对策措施 |
5.5.1 明晰产权主体,健全责任制度 |
5.5.2 稳定农户(林场)的林地和林木使用权 |
5.5.3 保障林地使用者的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 |
5.5.4 保障弱势群体有同等机会获得林地、林木产权 |
5.5.5 完善林地和林木产权交易的市场体系 |
5.5.6 完善并落实有关林权的法律法规 |
第六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利益补偿诱动机制 |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利益补偿的依据 |
6.1.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分析 |
6.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给经营者带来的利益损失——以天保工程为例 |
6.2 国内外生态建设的利益补偿政策与实践 |
6.2.1 生态建设利益补偿的国际实践 |
6.2.2 国内生态建设的利益补偿进展 |
6.2.3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利益补偿的经验与启示 |
6.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利益补偿诱动机制构架 |
6.3.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利益补偿诱动机制的实质 |
6.3.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主体 |
6.3.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标准 |
6.3.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补偿资金来源 |
6.3.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方式 |
6.4 案例研究――退耕还林(草)工程利益补偿机制 |
6.4.1 退耕还林(草)利益补偿的投入主体 |
6.4.2 退耕还林还草利益补偿的对象主体 |
6.4.3 退耕还林还草利益补偿标准的实证分析 |
6.4.4 退耕还林(草)补偿期满后生态林的补偿标准设想 |
第七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社区促动机制 |
7.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社区参与 |
7.1.1 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社区 |
7.1.2 哈丁的“公地灾难”模型 |
7.1.3 社区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优势 |
7.2 林业生态建设社区促动机制的核心——社区合作 |
7.2.1 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是社区合作的基础 |
7.2.2 社会纽带和声望体系是社区合作的条件 |
7.2.3 环境资源的信仰价值与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合作的保障 |
7.3 对我国农村社区的现实分析 |
7.3.1 我国农村社区特征的现实判断 |
7.3.2 现代社会因素对传统社区的破坏 |
7.4 强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社区参与的构想 |
7.4.1 国外社区参与生态建设的案例与经验 |
7.4.2 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7.4.3 社区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强化措施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退耕还林——新世纪国家重大生态林业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滔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 党元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及分析研究[D]. 张彩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我国六大林业工程建设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D]. 杨帆.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4]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刘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5]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D]. 李月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5)
- [6]基于3S技术的多伦县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D]. 苏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7]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8]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景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
- [9]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A]. 盛炜彤,何英. 2008-2009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9
- [10]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研究[D]. 程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