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测试中心工作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郭跃[1](2021)在《高性能可充电铝硫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铝金属具有高的质量能量密度(2980 mAh g-1),同时价格和储量方面都具有优势、此外安全性也比较优越,因此是一种优秀的高性能储能系统的备选材料。而同样的,硫电极也有着类似的特点,二者互相匹配,既可以有较高的能量密度(1300Whkg-1),也可以有较高的理论电压(1.229V),相对于可充电铝电池潜力更甚。然而,可充电铝硫电池存在一系列问题:电极反应动力学缓慢;硫正极的穿梭效应;循环性能较差等等。这些问题使其的实际性能远低于其理论水平,严重阻碍了可充电铝硫电池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反应机理,寻找合适的电极材料,以提高电池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我们系统研究了硫化铝作为可充电铝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反应机理,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光谱学表征分析,发现了硫化铝在充放电过程的反应中主要是硫化铝(?)多硫化物之间的相互转换,而没有经历反应动力学相对缓慢硫的多硫化物(?)S单质的过程。此外,我们发现纯硫电极反应动力学缓慢的主要问题在于其表面沉积了大量溶解度较低的多硫化物,而在硫化铝电极上则反之,这些沉淀极大地降低了的硫电极动力学性能。因此,硫化铝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动力学性能,其可以在16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超过100圈并保持95%的充放电效率。其次,利用基于HKUST-1衍生的含铜碳载体作为硫正极的载体,实现了可充电铝硫电池循环寿命和库伦效率的显着提升,其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首圈容量达到了 1200 mAh g-1,经过500圈循环后容量还维持在460 mAh g-1。UV-vis和XPS等测试结果表明碳骨架中的金属颗粒可以催化硫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硫的转化过程,提高了多硫转化的反应动力学响应,有效地提升硫的转化效率和利用率。最后,多硫化物转化的动力学迟滞限制了可充电铝硫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第五章中,我们利用过渡金属Co作为硫正极中的电化学催化剂,实现了电池的快速动力学响应性,提高了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和倍率能力。结构和电化学分析表明,Co的催化作用相对显着,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池的电压迟滞。其中,钴修饰的碳基体与单质硫组成的正极,电压迟滞从原先的1.3V显着降低到0.8V,同时电池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200次放电充电循环后的可逆比容量可以达到500 mAhg-1,即使在3Ag-1的高电流密度下,仍然能够实现300 mAhg-1的可逆比容量。而类似的性能提升,在硫化铝电极中同样成立,这意味着这一解决方案具有极大地普适性。
王雪[2](2020)在《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提出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语言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自古便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量的海外移民和其他各类母语非英语学习者的持续增长给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完善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贯穿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优秀与杰出四个发展阶段,对教师质量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职前和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ESL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指针和规范准则,并且标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言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语言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一带一路”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对我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尤其是对未成年阶段学习者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忽视。美国的ESL教师专业标准与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适用的群体类似、语境类似,且发展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关注并展开深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取美国现行的全部3套ESL教师专业标准:2010版与2018版《学前—12年级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2010版和2018版现处于并行状态,都属于现行职前教师专业标准范畴)和《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标准》(即职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现行的学前至12年级阶段ESL教师系列专业标准进行全面剖析与解读,挖掘出该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实然状态、总体特征、成效弊端和借鉴意义。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背后蕴含着政治、文化、语言、教育、需求等因素。因此,本论文首先把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放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从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教师、学生及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两大维度六个方面对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做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然后以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为指导,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发展两个阶段(职前和职后)的三套标准从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标准产生的依据和核心思想、标准产生的过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基于标准的教师认证和标准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个体分析。同时抓住新、旧职前标准并行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现行标准研究范畴内,在对职前标准进行个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探究不同时期同一标准的承接性与发展性、不变本质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融合,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美国职前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在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职前、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后,论文从美国ESL学科整体性、ESL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以库玛的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打乱标准原有的结构,对处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从基本要素、整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基于标准的认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不同阶段标准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进而发掘美国现行ESL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在研制理念、主体结构、涵摄内容、秉持视角、言说话语、认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质,并探讨该学科教师专业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结合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分析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现状,参照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本文从七大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些许启示。
张俊[3](2020)在《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家用电器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新产品研发就成为每个制造商之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争夺点。微波炉行业在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后,初步形成以美的和格兰仕为代表的双寡头垄断的格局;在国内市场,两家企业以自主品牌进行全价值链经营,而在国外市场上则以OEM(代工)、ODM(原始设计制造商)、SKD(半散装件)等方式占了全球市场的制造数量70%以上;对百年白色厨房电器制造商美国WHP微波炉公司的威胁越来越大,虽然WHP公司增加了在我国市场的规划,控股了合肥荣事达集团,但未来挑战不能不重视。本文以WHP微波炉产品为实例,应用了现代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对其质量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诊断,剖析了其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现有产品的品质现状出发,参考了家电行业品质要求,用全面质量管理论理作为依据,提升新产品的质量管理。利用问卷调查、多部门人员参访和历史资料的分析方法,诊断出企业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应用了好几种质量管理工具,如SPC(统计过程控制)、QFD(质量功能展开)、DOE(试验设计)和FMEA(失效模式分析)等,提升了产品的设计、验证和制程工艺能力满足要求。该论文把QFD、FMEA、DOE、SPC等工具科学的融合在一起,为企业制造出高品质的新产品的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顾客要求,同时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成本。并从企业文化、组织流程、人才培养及信息化管理四个方面提供实施保障措施,保障措施的执行。同时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改善,全面推行6S管理,运用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制造出客户满意的好产品。通过采取上述改善措施,WHP微波炉产品SIR(客户投诉率)则由2.5%降低至1.8%,产品质量改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管理水平也得到显着的提升。对加强WHP微波炉公司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保持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刘济浔[4](2020)在《新创企业决策逻辑的研究 ——基于感知性创业控制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创业活动正强劲地涌现于世界各地,新创企业正成为活跃的经济体。这些新创企业遍及整个市场经济,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变革,改变了市场结构,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然而,新创企业因其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新进入者缺陷叠加,失败率居高不下,提高创业决策的有效性和新创企业的存活率,不仅事关创业团队的前途命运,而且也是提高全社会创业资源利用率的最佳办法。为此,本研究以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活动中浮现的创业机会为切入点,以效果逻辑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引入感知性创业控制这一构念并构建“创业条件感知-感知性创业控制-创业决策逻辑”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中的决策,证明了感知性创业控制在创业决策逻辑与创业条件感知之间发挥着显着的中介效应,以及不同群体的创业者特征呈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还采用纵向的案例研究法建立了创业决策逻辑的动态模型,证明了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长期共存。本文首先研究了创业条件的感知对感知性创业控制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发现包括三个方面:持续增加的环境不确定性将导致创业者主动寻找替代方案,增加机会的搜索和利用的范围,从而增加感知性创业控制,而持续减弱的环境不确定性将导致创业者聚集和专注于已有的特定技术和市场,从而减小感知性创业控制;创业资源短缺将激发创业者的智谋,主动增加创业机会的搜索和利用的范围,从而增加感知性创业控制;持续增大的利益相关方压力将导致创业者聚集和专注于已有的特定技术和市场,从而减小了感知性创业控制。不过,环境不确定性感知的作用要稍弱于资源短缺感知和利益相关方压力的感知的影响。同时,感知性创业控制的变化又决定了创业决策逻辑的选择:增加的感知性创业控制促进采用效果推理决策逻辑;减小的感知性创业控制促进采用因果推理决策逻辑。本文还通过创业者特征的三个维度刻画了草根和精英两个不同群体的创业者在创业决策逻辑选择的异同。具体来说,创业者的学习能力增强创业者发现机会并调整创业机会的范围增加感知性创业控制,创业者学习能力也会强化创业者获得资源的能力并强化灵便性和实验,从而更多使用效果决策逻辑;创业者的先验知识有助于形成创业机会的认知框架并与外部资源提供者形成战略同盟,也会强化创业者的创业控制的感知并增加效果决策逻辑的使用机会;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也有助于增加对不确定环境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强化创业者的创业控制的感知,并最终通过社会网络实现上下游联盟,更有利于效果逻辑使用。本文还运用过程研究视角,研究了新创企业运用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的动态性。结果表明,创业者对效果或因果逻辑关系的采用会随着其在企业创建过程的感知性创业控制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发现对将决策逻辑视为稳定趋势,并认为这种稳定采用某一决策逻辑是由创建时的条件(例如经验和不确定性)所决定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挑战。研究发现,因果逻辑和效果两种决策逻辑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存,同时在初创企业的早期阶段基于灵活应变的效果决策会更加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创企业本身的发展,其对技术、产品、市场和创业的成熟度持续增加,它将过渡到更多的基于计划的因果决策逻辑,即便如此,两种逻辑在新创企业的某一阶段仍会共存,只是使用频次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构建新创企业决策的静态和动态模型,揭示了新创企业成败的根本原因,推进了不确定性条件下创业决策逻辑的理论化和操作化。首先,研究提出并认证了“感知性创业控制”的概念、测量和中介作用,一方面将效果逻辑理论的可承担损失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感知性行为控制融合起来,同时应用这一概念拓宽了对效果和因果决策逻辑的条件和动因的理解,它不仅包含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感知外,还包括了组织内部环境,即资源短缺的感知和利益相关方压力的感知确定为影响效果和因果逻辑的条件,提示了决策逻辑的作用机制。其次,阐明了因果逻辑决策和效果决策逻辑之间的关系。因果逻辑作为完备性为代表的预测性决策和效果逻辑作为启发式为代表的适应性决策,在实际的创业决策中混合并存。该混合逻辑同时使用效果和因果关系,而主导逻辑随时间呈现动态变化,支持并详细阐述了关于新创企业创业决策情境依赖的见解。第三,本研究还研究了包括创业者的学习能力、先验知识和社网络在内的创业者特征对创业决策逻辑的调节机制,特别是通过比较草根和精英创业的异同,为提高创业过程的透视化和创业活动的可管理性,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我国制定差异化的创业激励政策提供直接依据。
李沁芬[5](2020)在《基于作业成本法的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带动了审计行业的发展,促使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不断增加。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成本控制是包含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更好发展的企业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维持高水平审计服务的前提下,让审计资源的分配和耗费更加合理、最大程度地压缩审计成本、确保管理层获得准确的成本信息是增强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当前SH会计师事务所因自身审计成本信息不够准确,且缺乏完善的审计成本控制体系,导致近几年该所的审计成本增长率超过同期审计收入增长率。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作业成本法并结合审计业务特点,以作业成本法理论和审计业务流程为依据设置作业中心,找到与之对应的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构建了包含预算、核算、考核三个关键环节的审计成本控制体系。随后将该审计成本控制体系在SH会计师事务所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保障该体系能够有效落实。该体系改进了 SH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核算准确性、增强了审计成本控制力度,提升了SH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竞争力。本文研究表明:(1)影响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预算的关键指标是审计必要工时和不同职务审计人员的数目。通过审计作业链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这两个预算指标,有效降低实际审计成本;(2)文本采用作业成本法通过动因分析能够修正各审计项目的成本信息。SH会计师事务所原成本核算方法以审计工时作为间接成本的分配依据导致审计成本信息失真,审计总工时较大的项目审计成本被原核算方法高估,审计总工时较小的项目审计成本被原核算方法低估;(3)基于作业成本法建立的审计成本控制体系能够将SH会计师事务所置于持续改进的环境中不断优化审计作业流程,提升审计成本控制效果。本文基于作业成本法建立的审计成本控制体系解决了 SH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成本控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审计预算环节进行作业分析帮助SH会计师事务所形成更优的审计人员配置方案和审计执行计划,确保每一个审计项目在实际执行时能以较少的审计人员高效率地完成审计项目并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各审计项目的成本信息准确性因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得到显着提高的同时能够更加明确造成审计项目成本过大的主要责任作业中心,以此作为审计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作业增值性判断避免了为降低审计成本导致必要审计程序缺失而不必要审计程序未被消除的现象;核算出准确的审计成本有助于SH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判断审计收费的合理性,在兼顾项目盈利性的同时设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而达成成本控制目标实现长期发展。
郝洁[6](2020)在《废旧石墨负极资源化利用研究及其在重金属吸附过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废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产生的废旧石墨负极由于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而具有潜在的环境危害,其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总结了废旧石墨负极含有的杂质种类、性质和相应的除杂方法,通过系统表征、除杂以及机械力活化和原位负载实现了废旧石墨负极在重金属吸附过程中的应用,重点包括废旧石墨负极的杂质脱除、机械力活化提高吸附性能可行性的探究、机械力活化和原位负载协同提高吸附性能的机理以及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机理等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不同来源的废旧石墨负极所含杂质不同。将可能存在的杂质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电解液、粘结剂和导电剂,均可通过热解除去:第二类为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集流体铜箔(Cu)、集流体铝箔(A1)、铁的氧化物(FexOy)、镍钴锰的氧化物(Ni-Co-Mn-O)、Fe2TiO5和磷酸盐,均可用稀酸除去;第三类为α-Al2O3、TiO2和SiO2,不易被稀酸和稀碱除去。实验室拆解得到的废旧石墨负极(简称为石墨废料)的主要杂质为铜和有机物。工业再生流程产生的石墨浸出渣(简称为石墨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层间轻微膨胀的缺陷石墨,所含杂质包括有机物、TiO2、α-Al2O3、SiO2、Fe2TiO5、铁的氧化物、磷酸盐、镍钴锰的氧化物。根据杂质种类和性质,选取了焙烧和酸浸结合的方法对两种废旧石墨负极进行除杂,得到了纯化石墨。(2)以纯化石墨废料为原料,通过机械力活化和原位负载二氧化锰(MnO2)成功制备得到了高效复合重金属吸附剂(AG@MnO2)。其对Cd(Ⅱ)、Pb(Ⅱ)、Cu(Ⅱ)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35.81 mg/g、370.4 mg/g、105.2 mg/g,高于许多先前的吸附剂,验证了机械力活化提高吸附性能的可行性。复合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提升源于高能球磨和原位负载锰氧化物的协同作用。MnO2的负载可增加复合吸附剂表面官能团的数量和复合吸附剂的电负性,进而提高吸附性能。高能球磨通过提高石墨的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提高了MnO2的负载量,并通过增加表面官能团的数量和增强cation-Cπ相互作用增强了复合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在石墨废料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将纯化石墨浸出渣再生为AIG@MnO2复合吸附剂,对Cd(Ⅱ)的吸附量可达117.6 mg/g,优于先前研究中大部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为今后石墨浸出渣资源化再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AG@MnO2复合吸附剂对Cd(Ⅱ)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Redlich-Peterson热力学模型,ΔGθ的计算值为-5.628 kJ/mol,说明Cd(Ⅱ)在AG@MnO2上的吸附为自发进行的多层吸附,吸附机理包括物理吸附。借助X射线电子能谱以及Zeta电位和pH值的变化,证实了 AG@MnO2对Cd(Ⅱ)的吸附机理包括物理吸附(静电吸附)和化学吸附(离子交换、表面络合)。AG@MnO2复合吸附剂可处理较宽pH范围(pH=4-7)的含镉废水,在吸附过程中稳定存在,且循环使用四次后,AG@MnO2复合吸附剂对镉离子的去除率仍然较高,证明复合吸附剂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杜鸣[7](2020)在《《中国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计量》创刊于1995年,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计量领域内的权威期刊,在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计量》始终以“从内容到形式是一流,从影响到效益是一流,在同类期刊中是一流”四个一流为目标,以宣传贯彻《计量法》为基本宗旨,扎根国内,面向基层,为推动中国计量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为了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计量》,对《中国计量》在中国计量界的重要地位以及研究该期刊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学术、科技期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环境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计量事业发展形势剧烈变化过程中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关键细节的梳理,引出了《中国计量》诞生的时代意义和所携带着的历史使命。第三章以中国计量事业发展过程的两条主线——计量的法制化进程与计量管理体制的建设为对象,深入分析了作为中国计量事业发展主要阵地的《中国计量》在两条主线的各个发展阶段所扮演着的不同的重要角色。第四章通过挖掘《中国计量》在航空航天、产业计量这两大科研创新领域发展中的贡献,凸显出了《中国计量》对中国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推动作用。第五章以《中国计量》中心,通过对期刊内容的梳理归纳,详实的勾勒出了国家颁布《“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愿景与行动》这一重大战略的全面情况,包括其发布的背景、国内计量界早期的应对举措以及发布几年间的合作进展等。
范玉[8](2019)在《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当今教育技术的主流方法之一。国内外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一致要求学习者开展深度学习。多年来,利用大型精密仪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一直开展着各种形式的、各种类型的、相关专业领域的和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通过历时半年多对云南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开展实地调研,作者发现存在着两个教学问题,其中,一个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教学空间分离的问题,另一个是领导和教师一直关心的提高大型精密仪器知识共享的问题。在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改进的过程中,本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了以往教学中无法引发深度学习还可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因此,论文探索在混合式教学方法中融入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以期改进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研究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逐步递进。一、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一般情况和发现问题阶段。对访谈资料的扎根编码和调查与分析,作者认识到,大型精密仪器工作室是一个较复杂的学习环境,其中发生着六中不同类型的教学。在这六类教学中,最常见的是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同时,获得了初步的研究问题。二、第一轮基于设计的研究阶段。作者详细分析了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特征;为了解决教学空间分隔问题和提高仪器知识共享率的问题,分析了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构了改进教学问题的混合式教学模型;设计与开发了相应的网络课程;利用所建模型对教学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实施;总结与分析了问题解决的成效及还存在的问题。本轮研究的成果是,教学空间分离和扩大仪器知识社会共享的问题得到改善。遗留下的问题是,深度学习没发生,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第二轮基于设计的研究阶段。通过融入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作者重新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在其中融入了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建立起一个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空间分隔所造成的教学不便,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仪器知识的社会共享,还可促进深度学习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新的模式,重新设计和实施了教学活动;评价、总结了研究成效。最终,在改善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研究还收获了促进大型精密仪器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分析进一步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
李黄萍(LEE WONG PING)[9](2019)在《基于学习差异的大学普通话教学研究 ——以香港教育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大学普通话是很多高校的必修课,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性。大学普通话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课程,包括听(聆听)、说(说话)、读(朗读)、写(拼音译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常会面临着学习者学习差异很大的教学困扰,大学现有的普通话课程到底是否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教授普通话等都成为普通话教学的难点。本人希望透过研究,寻求适合学生不同水平的普通话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以帮助每一位学习者切实提高普通话水平。目前大学普通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大学新生普通话水平非常参差。由于学校行政安排困难,故所有未豁免修读普通话增润课程必修科目的大学新生,都必须修读《初阶普通话》和《进阶普通话》,致使每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会出现相差几个等级的现象。由此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难把握;课堂活动难合拍:学生的学习兴趣易流失。第二,学生缺乏学习动机。香港教育大学的普通话必修科目是没学分的:有些学生对普通话理解有偏差,认为普通话也是方言,为了扞卫粤语,抗拒学习普通话。另外,大部分普通话科目的上课时间也不太理想。第三,每班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展开差异化教学。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外文献的梳理,了解差异化教学的内涵及特点,探讨学习者学习差异的类型及其归因,寻求差异化教学思想对大学普通话教学的启示,进而探讨基于学习差异的大学普通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共有六个部分,包括绪论及五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缘起,通过对大学普通话教学的反思(主要是针对香港教育大学的普通话教学),参考关于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敲定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2012-2013年度香港教育大学(前香港教育学院)公布校内的语文教育政策,对学生离校时要掌握的普通话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这无疑是给教师带来一定的挑战,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出关要求,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第一章探讨差异化教学思想及其对大学普通话教学的启示。通过厘清差异化教学思想的内涵及基本理念,顺藤摸瓜,探究学习者学习差异的类型及归因,以及差异化教学思想为大学普通话教学带来的启示。第二章探寻诊断大学新生普通话水平差异的测试工具。说明普通话测试工具的研制方法,介绍“专上普通话测试(TPT)”①的测试内容,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如何利用“专上普通话测试(TPT)”筛选、分流新生。第三章介绍基于学习差异的大学普通话教学内容的设计。从大学普通话课程主要科目架构,到不同水平教学内容的编选理念、原则与组织,均体现着差异化教学思想及理念。新教材的试用获得专家、教师和学生的肯定与赞赏。第四章主要探讨如何开发、应用大学普通话自学资源,照顾学习者的学习差异。其中包括介绍建构自学资源的起因;大学普通话线下和线上自学资源的设计与建构。包括自学资源的内容编排、能力训练规划、以及线下、线上自学教材的特点。第五章探讨基于学习差异的大学普通话教学策略。本研究归纳了四大策略:第一,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衔接。如准备活动要切合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可充分利用学生已具备的粤语知识,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来学习。第二,注意在集体中照顾个别差异。如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水平建构普通话语言知识,利用支架式教学照顾学习差异,通过教学互动关照学生差异,且在集体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第三,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通过“大学普通话测试”结果优化教学,让学生一入学就清楚了解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知道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与学校规定的普通话出关要求还有多大距离,从而学生可以在修读普通话科目时,更有目标和方向,为尽可能缩短这一距离而努力;利用普通话科目学习评估优化教学,大学普通话所有普通话科目的评估形式,都是采用进展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结合的模式进行的。通过聆听与认辨、拼音、口语几个方面能力的评核,判断学生的普通话能力水平。评核的目的是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改善。评核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普通话学习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进一步需要达成的目标,根据评估的回馈,改善学习,寻找达到目标的更好方法。评估也可以让教师诊断每一位学生普通话学习的长处和短处,及时为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施以援手,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回馈,让学生知道如何改善自己的学习。除此之外,也要充分利用有效课堂回馈优化教学,一个有效回馈,其实就是在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目标,就是学生需要学习什么知识;第二个问题是距离,就是学生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第三个问题是方法,就是学生如何才能缩短这个距离。第四,提供多元的学习模式。例如:普通话诊所、普通话工作坊、学生导师辅导、自主学习模式等。
张经华,任敏,刘聪,周晓萍,祖文川,汪雨[10](2018)在《我国地方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分析测试机构是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保有的重要专业技术组织,其中各省市自治区的分析测试中心或院、所是国有事业单位制检测机构,至今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本文介绍了全国地方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现状,对其按行政区域属性、单位属性和业务内容进行了划分,阐述了紧密结合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需求、坚持食品安全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探索科学研究与科教融合等不同发展模式。最后,展望了我国地方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趋势。
二、分析测试中心工作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析测试中心工作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可充电铝硫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锂硫电池概述 |
1.1.1 碳-硫电极的结构设计 |
1.1.2 电催化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
1.1.3 电解液改性的锂硫电池 |
1.2 可充电铝电池的发展 |
1.2.1. 碳材料 |
1.2.2. 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 |
1.3 水系电解液可充电铝电池的发展历程 |
1.4 离子液体电解液的可充电铝硫电池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1 本实验用到的药品 |
2.2 本论文用到的实验仪器 |
2.3 材料的特殊研究方法 |
2.4 电池的性能与组装 |
第三章 具有更好循环性能的硫化物电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制备 |
3.2.2 结构表征 |
3.2.3 电化学性能表征 |
3.3 结果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有金属颗粒的碳载体网络提升硫电极循环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制备 |
4.2.2 结构表征 |
4.2.3 电化学表征 |
4.2.4 理论计算 |
4.3 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正极电催化材料的机理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制备 |
5.2.2 结构表征 |
5.2.3 电化学表征 |
5.2.4 理论计算 |
5.3 结果讨论 |
5.3.1 钴对硫电极的电催化作用 |
5.3.2 钴对硫化铝电极循环性能的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其他研究成果 |
(2)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二)美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需要深化 |
(三)我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第二语言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师 |
(三)教师专业标准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
(一)教师知识的来源 |
(二)教师知识的结构 |
(三)教师知识的运用 |
(四)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 |
(一)三大教学参数与十大宏观策略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KARDS”模块模型 |
(三)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背景 |
一、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政策与环境 |
(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日臻完善加速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标准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呼唤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引领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现实需要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科学化的需要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
(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
第四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及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2010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二)2018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三)2010版标准与2018版标准比较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原则和目标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标准结构的层次性: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三层进路 |
(二)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倡导“绩效本位”的评价理念 |
(三)标准原则的一致性:国家要求与学科特点有机融合 |
(四)文化的包容性:母语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
(五)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
(六)专业的发展性:合作与反思中成长 |
第五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分析 |
(二)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理念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体现五项核心要求与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
(二)强调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与实践的综合性 |
(三)突出教师的反思能力 |
(四)关注教师专业领导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
(五)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六)加强教师评价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
第六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总体评析 |
一、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
(一)基本要素比较分析 |
(二)标准框架比较分析 |
(三)标准内容比较分析 |
(四)标准认证比较分析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特点 |
(一)标准研制理念:以人为本、观照师生 |
(二)标准主体结构:体系完整、层级分明 |
(三)标准涵摄内容:知识、能力与品格兼具 |
(四)标准秉持视角:多元文化取向 |
(五)标准言说话语:用词精确、实践倾向 |
(六)标准认证方式: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
三、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
第七章 思考与启示 |
一、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现状 |
(一)国家语言强国战略话语语力的提升 |
(二)对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
(三)基础教育领域来华学生对我国第二语言教师的现实需要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完善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 |
(二)凸显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科的本质特点 |
(三)关注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源文化差异 |
(四)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汉文化融入 |
(五)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第二语言教师角色的转变 |
(六)完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二语言教师评价体系 |
(七)倡导更多符合标准的专业第二语言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1.4 质量管理相关工具的应用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的结构 |
第二章 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现状 |
2.1 WHP公司简介 |
2.2 WHP微波炉公司组织架构 |
2.3 WHP微波炉公司产品概况 |
2.4 WHP微波炉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现状 |
2.4.1 WHP微波炉新产品开发流程 |
2.4.2 WHP微波炉新产品导入流 |
2.4.3 WHP微波炉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状况 |
2.5 WHP微波炉产品的质量现状 |
2.5.1 WHP微波炉新产品的设计质量状况 |
2.5.2 WHP微波炉公司新产品的生产质量状况 |
2.5.3 WHP微波炉公司现有产品的市场品质现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问题形成原因的诊断分析 |
3.1 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问题现状分析 |
3.1.1 访谈问题统计与分析 |
3.1.2 现有产品在试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
3.2 WHP微波炉新产品品质问题鱼骨图分析 |
3.2.1 人员问题 |
3.2.2 机器问题 |
3.2.3 物料问题 |
3.2.4 环境问题 |
3.2.5 方法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
4.1 改善人员工流动性大的问题 |
4.1.1 绩效和福利改善 |
4.1.2 员工的教育与职业规划改善 |
4.1.3 改进项目管理人员架构 |
4.2 改善新产品开发阶段质量管理体系 |
4.3 生产流程的改进 |
4.3.1 建立SPC管理流程 |
4.3.2 机器的改进 |
4.3.3 物料的改进措施 |
4.3.4 环境的改进 |
4.4 改进效果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提升的保障措施 |
5.1 明确战略,让质量文化成为公司意志 |
5.2 人才保障 |
5.3 过程保障 |
5.4 信息系统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新创企业决策逻辑的研究 ——基于感知性创业控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2.1 创业决策逻辑的内在机理 |
1.2.2 创业决策逻辑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路线和方法 |
1.3.1 研究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4.1 提出创业决策核心构念 |
1.4.2 揭示创业决策机制 |
1.4.3 阐明创业决策变化规律 |
1.4.4 甑别创业者的特征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创业理论 |
2.1.1 创业机会视角 |
2.1.2 企业成长过程视角 |
2.1.3 创业决策逻辑 |
2.1.4 创业理论述评 |
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1 感知的行为控制 |
2.2.2 创业自我效能感 |
2.2.3 感知性创业控制 |
2.2.4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 |
2.3 社会网络理论 |
2.3.1 网络结构 |
2.3.2 社会资本 |
2.3.3 创业生态系统及新创企业 |
2.3.4 社会网络理论的述评 |
2.4 技术创新理论 |
2.4.1 创新战略及过程管理 |
2.4.2 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组织 |
2.4.3 技术创新的组织惰性 |
2.4.4 技术创新与组织述评 |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主要假设 |
3.1 创业条件感知与感知性创业控制 |
3.1.1 环境不确定性的感知 |
3.1.2 创业资源约束的感知 |
3.1.3 利益相关方压力的感知 |
3.2 感知性创业控制与创业决策逻辑 |
3.2.1 感知性创业控制相关的关键概念 |
3.2.2 感知性创业控制与创业决策 |
3.3 不同群体创业者的特征差异及其影响 |
3.3.1 创业者的学习能力 |
3.3.2 创业者的先验知识 |
3.3.3 创业者的社会网络 |
第四章 量表开发与实证研究 |
4.1 研究样本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样本 |
4.2 量表开发与变量测量 |
4.2.1 新量表的开发 |
4.2.2 成熟量表的选用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3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
4.4 研究假设的验证 |
4.4.1 创业条件感知作为自变量 |
4.4.2 感知性创业控制的中介作用 |
4.4.3 创业者特征的调节效应 |
第五章 创业决策逻辑的动态性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过程视角 |
5.1.2 案例选择 |
5.1.3 数据收集 |
5.2 数据编码 |
5.2.1 创建决策事件列表 |
5.2.2 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的编码 |
5.3 分析战略 |
5.3.1 案例内两种逻辑的应用 |
5.3.2 案例间两种逻辑的比对 |
5.3.3 两种逻辑的共存与交互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6.1 创业条件客观不确定性的影响 |
6.1.1 基于事件的决策 |
6.1.2 基于创业机会的决策 |
6.1.3 基于感知性控制的决策 |
6.2 创业者特征主观不确定性的影响 |
6.2.1 创业者特征和精英与草根创业 |
6.2.2 精英与草根决策逻辑差异的表现 |
6.2.3 精英与草根决策逻辑差异的根源 |
6.3 创业决策逻辑的动态性模型 |
6.3.1 混合决策逻辑 |
6.3.2 转换触发条件 |
6.3.3 动态决策模型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理论贡献 |
7.1.1 提出创业决策的核心构念 |
7.1.2 发展创业决策逻辑的混同模式 |
7.1.3 提出创业者的跃升路径 |
7.2 实践应用与展望 |
7.2.1 助力创业政策制定 |
7.2.2 提示创业教育本质 |
7.2.3 为创业者建言指路 |
7.3 研究局限和未来建议 |
7.3.1 研究数据与样本 |
7.3.2 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创企业及其决策逻辑》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研究 |
2.1.1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研究 |
2.1.2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研究 |
2.1.3 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研究 |
2.2 审计成本的相关研究 |
2.2.1 审计成本的基本内容 |
2.2.2 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 |
2.2.3 审计成本与审计质量 |
2.3 审计成本控制的相关研究 |
2.3.1 审计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 |
2.3.2 审计成本控制目的和意义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3 SH会计师事务所概况及成本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
3.1 SH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
3.1.1 SH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1.2 SH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现状 |
3.1.3 SH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和经营情况 |
3.1.4 SH会计师事务所的薪酬体系 |
3.2 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2.1 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构成情况 |
3.2.2 SH会计师事务所现有审计成本控制的方法 |
3.2.3 SH会计师事务所的调研与访谈 |
3.2.4 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SH会计师事务所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审计成本控制体系设计 |
4.1 SH会计师事务所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1.1 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分析 |
4.1.2 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 |
4.2 SH会计师事务所基于作业成本法审计成本控制体系设计思路 |
4.3 SH会计师事务所基于作业成本法审计成本预算编制 |
4.3.1 审计成本预算的三个关键点 |
4.3.2 审计成本预算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4.3.3 审计成本预算的编制 |
4.4 SH会计师事务所基于作业成本法审计成本核算 |
4.4.1 审计业务流程及作业层级结构 |
4.4.2 设立审计作业中心 |
4.4.3 确定资源动因 |
4.4.4 确定作业动因 |
4.4.5 核算单个审计项目成本 |
4.4.6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对比分析 |
4.5 SH会计师事务所基于作业成本法审计成本控制考核 |
4.5.1 作业增值性分析 |
4.5.2 审计项目盈利性考核 |
4.6 本章小结 |
5 SH会计师事务所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审计成本控制体系应用 |
5.1 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预算的事前控制 |
5.1.1 分析作业链编制审计成本预算 |
5.1.2 审计项目工时的控制优化 |
5.1.3 审计成本预算的调整控制 |
5.2 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核算的事中控制 |
5.2.1 确定审计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 |
5.2.2 根据资源动因计算各作业中心成本 |
5.2.3 根据作业动因计算各审计项目成本 |
5.2.4 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的对比分析 |
5.3 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考核的事后控制 |
5.3.1 作业增值性分析并改进预算和审计流程 |
5.3.2 审计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控制的政策建议 |
6.1 加强与预算相关的内部控制 |
6.2 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 |
6.3 明确各部门责任并加强部门沟通与协调 |
6.4 建立成本控制绩效考核和问责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废旧石墨负极资源化利用研究及其在重金属吸附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1.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组成 |
1.1.2 商业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发展及应用 |
1.2 废旧石墨负极的资源化再生 |
1.2.1 废旧石墨负极回收与再生的必要性 |
1.2.2 废旧石墨负极回收与再生现状 |
1.3 废旧石墨负极再生为重金属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
1.3.1 再生为重金属吸附剂的现状与问题 |
1.3.2 提高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改性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废旧石墨负极的杂质分析与脱除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3 表征方法 |
2.3 废旧石墨负极的杂质分析 |
2.3.1 第一类废旧石墨负极的杂质分析 |
2.3.2 第二类废旧石墨负极的杂质分析 |
2.4 杂质的性质和除杂方法 |
2.5 废旧石墨负极的除杂 |
2.5.1 杂质成分的分析 |
2.5.2 除杂方法的选取 |
2.5.3 除杂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械力活化法活化废旧石墨制备高效复合重金属吸附剂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表征方法 |
3.2.3 复合吸附剂制备方法 |
3.2.4 吸附实验方法 |
3.3 机械力活化法提高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
3.3.1 机械力活化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吸附剂对Cd(Ⅱ)、Pb(Ⅱ)和Cu(Ⅱ)吸附性能的对比 |
3.4 纯化石墨、活化石墨和复合吸附剂的表征 |
3.5 吸附性能提升的机理 |
3.6 石墨浸出渣在重金属吸附过程中的初步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与吸附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表征方法 |
4.2.3 吸附实验方法 |
4.2.4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2.5 吸附等温线 |
4.2.6 吸附热力学 |
4.2.7 解吸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2 吸附动力学 |
4.3.3 吸附等温线 |
4.3.4 吸附热力学 |
4.3.5 吸附机理 |
4.3.6 复合吸附剂稳定性 |
4.3.7 循环吸附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中国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第二章 《中国计量》的历史演变 |
2.1 期刊简介 |
2.2 创刊背景 |
2.3 《中国计量》历史发展 |
2.3.1 第一阶段:1995 年~2005年 |
2.3.2 第二阶段:2006 年~2018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计量》与中国计量的法制化进程、中国计量管理体制的建设 |
3.1 《中国计量》与中国计量的法制化进程 |
3.1.1 推进计量法制化体系建设宣传的重要“发声口” |
3.1.2 助力实施“390”计划及计量法修订的“推进器” |
3.1.3 彰显中国法制化体系精细建设的“里程表” |
3.2 《中国计量》与中国计量管理体制的建设 |
3.2.1 国家计量管理法规宣传的主阵地 |
3.2.2 国家计量管理体制建设飞速发展的跟踪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计量》与中国科研的自主创新 |
4.1 《中国计量》与航空航天的自主创新之路 |
4.1.1 《中国计量》与航天事业的结缘 |
4.1.2 《中国计量》与航天计量的宣传及科学普及 |
4.2 产业计量的开拓之路 |
4.2.1 中国产业计量萌芽的助力者 |
4.2.2 中国产业计量发展问题的“晴雨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计量》与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化进程 |
5.1 《愿景》诞生的背景 |
5.1.1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所面临的障碍 |
5.1.2 中国计量界的应对举措 |
5.2 《愿景》下中外计量多领域合作现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8)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
1.1.2 混合式学习为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假设 |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内容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观点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3 探究共同体框架理论 |
2.1.4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
2.1.5 混合式学习理论 |
2.2 问题解决能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探析 |
2.2.1 深度学习内涵 |
2.2.2 问题和问题解决 |
2.2.3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 |
2.2.4 问题解决能促进深度学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学的一般特点调研及初步研究问题的提出 |
3.1 对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编码 |
3.1.1 开放式编码的过程 |
3.1.2 轴心编码的过程 |
3.1.3 选择性编码的过程 |
3.2 学习类型的调查 |
3.2.1 参观式教学 |
3.2.2 仪器原理与实验类教学 |
3.2.3 发明创造类学习 |
3.2.4 合作/协作研究类学习 |
3.2.5 培训类教学 |
3.2.6 新分析测试技术探究类学习 |
3.3 六类教学发生的频率分析 |
3.4 频率发生最高的教学特性分析 |
3.5 初步研究问题的提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混合式学习的第一轮设计研究 |
4.1 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1.1 必要性分析 |
4.1.2 可行性分析 |
4.2 大型精密仪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
4.2.1 教学目标 |
4.2.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4.2.3 教学策略 |
4.2.4 学习资源及学习支持的提供 |
4.2.5 作业布置 |
4.3 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网站的建设及其主要功能介绍 |
4.4 混合式学习的初步设计与实施 |
4.4.1 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型第一轮构建 |
4.4.2 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施 |
4.5 第一轮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实践效果的分析与总结 |
4.5.1 成效评价 |
4.5.2 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混合式教学的第二轮设计研究 |
5.1 融合了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混合式教学模型建构 |
5.1.1 模型建构 |
5.1.2 两种模型对应的网络课程特征比较 |
5.3 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
5.4 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实践效果的分析与总结 |
5.4.1 深度学习的定性分析 |
5.4.2 深度学习的定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问题与对策 |
6.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附录1 部分大型精密仪器图 |
附录2 原始访谈记录及扎根编码的标签化 |
附录3 概念化、范畴化、轴心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结果 |
附录4 对教师(学生)开展混合式教学态度调查表 |
附录5 问题解决报告 |
附录6 认知临场感测量量表 |
附录7 深度学习的测量量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学习差异的大学普通话教学研究 ——以香港教育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配合学校新的语文教育政策 |
(二) 落实普通话新课程的需要 |
(三) 大学普通话教学问题的反思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差异化教学内涵的研究 |
(二) 关于差异化教学特点的研究 |
(三) 关于差异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 关于香港普通话教育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调查研究法 |
(二) 文献研究法 |
(三) 案例研究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差异化教学思想及其对大学普通话教学的启示 |
一、差异化教学思想 |
(一) 差异化教学思想的内涵 |
(二) 差异化教学思想的基本理念 |
二、学习者学习差异及归因 |
(一) 学习者学习差异的类型 |
(二) 学习者学习差异的归因 |
三、差异化教学思想对大学普通话教学的启示 |
(一) 普通话教学应实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
(二) 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普通话学习模式 |
(三)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
(四) 创建促进学生协作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
第二章 大学新生普通话水平差异的诊断 |
一、进行普通话差异诊断的背景 |
(一) 大学教育普及化已成现实 |
(二) 大学新生普通话水平参差 |
(三) 学校对全日制本科生普通话设有出关要求 |
二、普通话测试工具的研制 |
(一) 普通话评核模式的探讨与选择 |
(二) “聆听与认辨”测试的设计与说明 |
(三) “拼音”测试的设计与说明 |
(四) “口语”测试的设计与说明 |
三、普通话测试工具信效度检测 |
(一) 通过测试已经考过PSC的学生来检测 |
(二) 通过测试主修中文的新生来检测 |
(三) 通过测试其它专业的新生来检测 |
四、大学新生普通话水平差异的区分 |
(一) 大学新生入学时普通话整体表现 |
(二) 豁免修读普通话必修科目新生水平 |
(三) 应该修读普通话必修科目新生水平差异 |
第三章 基于学习差异的大学普通话教学内容设计 |
一、大学普通话课程主要科目架构 |
(一) 课程架构及其依据 |
(二) 主要科目教学内容安排 |
二、初等水平教学内容的编选组织 |
(一) 初阶普通话教材内容编选 |
(二) 初阶普通话教材能力训练规划 |
(三) 初阶普通话教材内容安排 |
(四) 初阶普通话教材试用及修订 |
三、中等水平教学内容的编选组织 |
(一) 进阶普通话教材内容编选 |
(二) 进阶普通话教材能力训练规划 |
(三) 进阶普通话教材内容安排 |
(四) 进阶普通话教材检讨修订 |
四、高等水平教学内容的编选组织 |
(一) 高阶普通话教材内容编选 |
(二) 高阶普通话教材能力训练规划 |
(三) 高阶普通话教材内容安排 |
(四) 高阶普通话教材检讨修订 |
五、大学普通话教材的评价 |
(一) 校外评审对大学普通话配套教材的评价 |
(二) 顾问委员会对大学普通话配套教材的评价 |
第四章 基于学习差异的大学普通话自学资源的开发 |
一、建构自学资源的起因 |
二、大学普通话线下自学资源的设计与建构 |
(一) 大学普通话自学教材套内容编排 |
(二) 普通话自学教材能力训练规划 |
(三) 大学普通话自学教材的结构 |
(四) 大学线下普通话自学教材的特点 |
三、大学普通话线上自学资源的设计与建构 |
(一) 设计构想 |
(二) 普通话网上自学教材内容编排 |
(三) 普通话网上自学教材的回馈 |
(四) 普通话网上自学教材的特点 |
第五章 基于学习差异的大学普通话教学策略 |
一、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衔接 |
(一) 准备活动要切合学习者的生活经验 |
(二) 利用话音对比学习普通话 |
二、注意在集体学习中照顾个别差异 |
(一) 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水平建构普通话语言知识 |
(二) 利用支架式教学照顾学习差异 |
(三) 通过教学互动关照学生差异 |
(四) 在集体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
三、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
(一) 利用大学普通话测试结果优化教学 |
(二) 利用普通话科目学习评估优化教学 |
(三) 利用有效课堂回馈优化教学 |
(四) 利用学生的客观评价优化教学 |
四、提供多元的学习模式 |
(一) 普通话诊所 |
(二) 普通话工作坊 |
(三) 学生导师辅导 |
(四) 自主学习模式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2-1 |
附录3-1 |
附录3-2 |
附录5-1 |
附录5-2 |
致谢 |
(10)我国地方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地方分析测试中心情况简介 |
2.1按行政区域划分属性分类 |
2.1.1华北地区 |
2.1.2东北地区 |
2.1.3华东地区 |
2.1.4中南地区 |
2.1.5西南地区 |
2.1.6西北地区 |
2.2按单位属性划分 |
2.3按开展业务内容划分 |
3地方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模式 |
3.1紧密结合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需求 |
3.2坚持食品安全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
3.3探索科学研究与科教融合 |
4展望 |
四、分析测试中心工作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可充电铝硫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D]. 郭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3]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新创企业决策逻辑的研究 ——基于感知性创业控制的视角[D]. 刘济浔. 浙江工业大学, 2020
- [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S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控制研究[D]. 李沁芬.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废旧石墨负极资源化利用研究及其在重金属吸附过程中的应用[D]. 郝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7]《中国计量》研究[D]. 杜鸣.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D]. 范玉. 云南大学, 2019(02)
- [9]基于学习差异的大学普通话教学研究 ——以香港教育大学为例[D]. 李黄萍(LEE WONG PING).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我国地方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与展望[J]. 张经华,任敏,刘聪,周晓萍,祖文川,汪雨. 分析仪器,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