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本决策喷墨还是激光(论文文献综述)
赵雪营[1](2021)在《喷墨砂型3D打印耗材分析及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喷墨砂型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铸造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目前,在砂型铸造领域应用较为成熟和广泛的是激光选区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和三维粉末粘接技术(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3DP),三维粉末粘接技术也就是喷墨砂型3D打印技术。随着我国铸造的产业升级与重组,关于喷墨砂型3D打印技术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我国喷墨砂型3D打印技术相关的研究仍不成熟,国内相关企业的喷墨砂型3D打印设备仍然依赖国外进口,高昂的设备及耗材价格严重制约了国内相关企业对砂型3D打印技术的应用.,其中进口耗材不仅价格偏高还有如海运费用、进口关税、陆运费用等,大大压缩了国内相关企业的利润。因此,砂型打印耗材的国产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喷墨砂型3D打印机所用进口耗材和国产耗材进行研究对比,测试分析了原砂的主要技术参数:硅含量、微观形貌、粒度分布、含水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检测了树脂及黏结剂的pH值、粘度指标,研究了原砂、黏结剂、固化剂的比例与砂型性能的关系及国产树脂的改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国产原砂与进口原砂的性能相近,可以直接代替进口原砂,实现原砂的国产化。粘度是树脂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与打印机核心部件打印喷头相匹配,进口树脂的粘度在15m Pa·s左右,国产树脂的粘度在25m Pa·s左右,需对国产树脂进行改性处理才可用于打印。通过设计12个关于原砂种类、树脂种类与树脂配比的正交试验,制备标准八字块并测试抗拉强度、发气量,发现树脂的配比因素对砂型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大,采用国产的呋喃树脂A2和国产硅砂C1组合,树脂加入量为原砂质量的2%的组合可以满足砂型的使用要求。通过对国产树脂进行改性试验,聚乙二醇与羧甲基淀粉钠加入量为10%时,砂型仍有足够的强度,但改性后的呋喃树脂与进口呋喃树脂粘度参数仍有一定差距,仍需继续探究;通过研究呋喃树脂在合成过程中的改性,发现国内企业生产的呋喃树脂的粘度能够达到打印喷头的匹配标准,打印出砂型的抗拉强度及发气量均优于使用进口呋喃树脂的打印砂型,表明这种国产呋喃树脂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代替进口呋喃树脂进行砂型打印,实现黏结剂的国产化。本研究基本实现了喷墨砂型3D打印机相关耗材的国产化,有望降低国内相关行业的耗材成本,促进国内喷墨砂型3D打印行业的发展。
赖笑辰[2](2020)在《基于模块化微流体的魔方式功能可重构智能仪器》文中认为微流体技术在毛细管电泳仪、色谱仪、数字PCR仪、POCT设备等各种先进分析仪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代表了仪器科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作为分析仪器中的核心元器件,常规的单片式微流控芯片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灵活性较低的问题,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功能,难以满足智能化仪器设计对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性需求。模块化微流体技术能够为微流体仪器系统的灵活部署提供便利,但现阶段模块化微流体技术重构步骤复杂,性能受限,难以实现功能的快速定制和切换。因此,发展可靠、易用的模块化微流体技术对于智能化的仪器架构非常必要。本论文立足于模块化微流体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魔方的模块化微流体仪器架构,并提出了基于标准元件库的微流体功能模块加工方法,实现了微流体系统的多级模块化设计;通过喷墨打印实现了基于液体模板的微流体基本单元的快速设计和加工;通过在微流体模块内集成传感器与执行器,构建了基于模块化微流体的功能可重构智能仪器。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提出了一种基于魔方结构的可重构微流体系统。研究了魔方的结构特点及其用于模块化微流体的可行性;通过将具有独立功能的微流控芯片加工成魔方零件块的形式,利用魔方模块的旋转自由组合特性,借助硅胶O形环辅助对准和密封策略,实现了魔方式微流体系统的快速部署、现场重构和模块复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流体标准元件库的微流体功能模块构建方式。通过将微流体功能模块进一步拆分成一个个标准元件,并制作贴纸形式的标准元件牺牲层模板,通过将标准贴纸模板按照不同应用需求组合,获得高度定制化的微流体功能模块;提出了微流控芯片加工工具箱的概念,通过将贴纸模板和所需贴纸、材料和试剂集成至工具箱中,实现了不借助外部设备和专业技能的微流体器件和功能模块的按需定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喷墨打印的微流体基本单元加工技术,针对基于标准元件库加工方法中的灵活性问题,借助桌面型喷墨打印机和超疏水喷雾,利用喷墨打印在具有超疏水涂层的有机硅弹性体上定义亲水性的微流体通道图形,并利用水性液相和超疏水/亲水固相的液-固界面特性实现液体模板的定义,通过在液体模板上浇筑有机硅弹性体的方式,实现了微流体基本元件的从头设计和快速加工。提出了一种基于魔方式微流体系统的智能化仪器架构,包含微流体模块、传感器、执行器等各种功能化模块组件;分析了魔方式可重构系统的重构方式及配置的可及性问题,研究了基于魔方还原公式和计算机程序辅助配置魔方式仪器系统的方法,并演示了该系统用于基于液滴的微生物培养、污染物监测等应用。
潘洋[3](2020)在《基于微液滴阵列的生物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在微米尺度上控制流体的技术,能够把样本检测的多个步骤集中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并通过多流道使样品分流到多个独立的反应单元,实现高效率,高通量的样品检测,具有小型化、自动化、用量少和污染小的特点。液滴微流控技术是微流控技术研究的重要部分,它兼具液滴技术和传统微流控技术特点,避免了连续流体融合的困难性和芯片结构的复杂性。同时,它具有操纵灵活、分析速度快和单分散性好的特点,为生物和医学研究搭建了一个全新平台,尤其适合于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检测。本文研制了一个基于微流控打印技术的液滴生物反应平台,可以高通量产生可寻址、大小可控的微液滴阵列,并通过将生物大分子分散在所生成的液滴阵列中,研究了微小体积中不同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制了一个基于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的生物反应平台,包括生物液滴的生成装置,生物液滴反应的温度控制装置,生物液滴的检测装置。提出了液滴生成方法和多体积打印方法,展示了打印效果并且验证了液滴产生的均一性;从液滴反应防蒸发、不同材料液滴接触角和不同基底材料等应用参数进行了液滴反应条件的探索;提出荧光法和比色法实现阵列式液滴中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具有集成性高、消耗试剂量小和应用范围广的特点。(2)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流控冲击打印的液滴数字PCR技术(MIP-ddPCR)。利用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在表面改性的石英基底上产生了包含DNA的纳升液滴阵列,经过平板热循环仪的扩增和扫描荧光显微镜计数完成了特殊基因的绝对测量,是一种实验室条件下的低成本,无污染的基因检测技术。此外,多体积液滴数字PCR技术可以通过原位打印方法实现,从而扩大了检测的浓度调节裕度。实验中,我们通过检测GAPDH基因的一系列浓度梯度来验证MIP-ddPCR技术在四个数量级上的测量准确性,并将其应用于检测结肠癌样本中靶向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示了该方法检测临床样本中的潜力。(3)开发了一种快速液滴生成用于进行生物大分子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可复用的双面胶掩膜和等离子体处理在PMMA材料形成亲疏水表面,从而形成大规模液滴阵列。该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基底上润湿性图案的大小很好地控制液滴的体积。实验中,我们验证了经等离子体处理的PMMA基底的生物相容性。同时,结合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完成了不同浓度人血清白蛋白的检测和大肠杆菌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诱导表达。这证明了该液滴阵列作为一个更方便和更经济的生化分析检测平台的应用潜力。综上所述,我们利用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研制了一个生物反应平台,能够产生可寻址,体积可控的微液滴阵列,适合于多种生物大分子检测。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实现了基于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的液滴数字PCR方法,仅需要一个微流控打印设备和实验室常见的PCR扩增仪和荧光显微镜就能完成基因的绝对测量,特别适合于实验室条件下的特殊生物靶标的检测。同时,我们通过结合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和自分离液滴阵列,完成了不同浓度人血清白蛋白等生物样品的定量检测,具有消耗试剂量少、检测速度快和检测范围广的特点,作为一种新的生化分析检测平台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于兆磊[4](2020)在《烟台恩邦公司喷码机4P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喷码机是一种电子标识设备,它通过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喷码。主要应用在食品、饮料、啤酒、矿泉水、汽车配件、化工、电子产品和电线电缆等行业。烟台恩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烟台恩邦公司)作为主营各类喷码机的研发、生产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面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营销压力日益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和替代品威胁增加等问题。因此,如何制定符合烟台恩邦公司实际的4P营销策略,实现利润快速增长,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成为烟台恩邦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对烟台恩邦公司的产品现状、定价现状、渠道现状和促销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单一、营销渠道区域发展不平衡与促销手段缺乏创新等问题;运用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模型,对烟台恩邦公司的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和企业内部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在STP分析的基础上,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4P策略出发,提出针对烟台恩邦公司的营销组合策略。本文认为,在产品方面,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高毛利率产品市场供给,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在价格方面,不同定价策略组合应用,稳定成本加成定价策略,恰当运用折扣定价策略,促销捆绑定价策略;在渠道方面,新环境下的多种营销渠道并存,深耕传统的营销渠道,开拓网络营销新模式;在促销方面,新媒体引领的促销方式组合,稳定传统的促销方式,拓展网络新媒体促销。本文通过对烟台恩邦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改善烟台恩邦公司市场营销状况和提高公司市场适应性;另一方面,所提出的关于烟台恩邦公司营销策略的对策建议,对同行业其他公司有着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
厉晟[5](2020)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爬虫打印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传统打印设备体积过大、打印幅面有限、不便于随身携带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在纸面上自由移动的两轮差速式驱动的爬虫打印机器人,大幅缩减了打印机体积,打印幅面不再受机械结构上的约束。爬虫打印机打印效果与其轨迹跟踪控制器密切相关,爬虫打印机器人喷头的喷墨频率需要时间参数,轨迹跟踪要求跟踪以时间为参数的路径,两者结合也就是爬虫打印机器人需要在给定的时间点出现在期望的轨迹位置上喷墨,这样可极大提升喷墨质量,因此本文针对爬虫打印机的轨迹跟踪问题深入展开。诸多轨迹跟踪控制律中,模型预测控制具有其滚动优化策略并且能及时弥补模型失配、受扰动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动态性能好、能有效处理多变量多约束问题、通过反馈矫正输出提高系统鲁棒性等优点,本文在设计的爬虫打印机器人模型基础上,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展开对爬虫打印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LTV MPC),将非线性系统转换为线性时变系统,推导了LTV MPC算法公式,同时将LTV MPC的最优问题转化为便于求解的标准二次规划问题,还有约束处理的转换。针对爬虫打印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轨迹跟踪控制设计合适的LTV MPC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LTV MPC不仅实现快速的期望轨迹跟踪,同时也保证了跟踪过程的平稳性。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研究(NMPC)中,本文分析最优控制问题的一阶必要条件,基于爬虫打印机器人动态误差模型设计NMPC控制器,建立爬虫打印机器人轨迹跟踪的最优控制问题,阐述了NMPC求解流程以及稳定性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最优化一阶必要条件的求解最优化问题的快速NMPC求解算法—C/GMRES,通过引入多重打靶法与障碍函数法对C/GMRES算法进行改进,推导了基于两种算法的轨迹跟踪最优控制问题一阶最优必要条件,对改进后的C/GMRES算法进行轨迹跟踪仿真实验。
张海涛[6](2020)在《异质功能件三维打印固化及烧结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异质功能件是指由不同材质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零件,传统的机电分离制造方法存在工艺复杂、精度低、性能差、制造柔性差等不足,一体化喷射成形技术结合适当的固化工艺可实现支撑防护结构和功能系统的同步喷射与固化成形,不但易于实现复杂结构成形,还可简化制造工艺。但固化工艺种类多,机理复杂,固化工艺参数直接影响最终成形件的性能。本文针对紫外光固化和闪光烧结的工艺参数对成形件性能的影响和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UV树脂的弹性模量以及导电图形的导电率。(1)针对逐层扫描的UV固化方式导致固化件弹性模量低的问题,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弹性模量的关键因素;使用反应动力学的分析方法推导了弹性模量随入射光强变化的关系式,并基于此拟合实验数据以建立弹性模量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度达96%;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固化间隔和UV后固化工艺将弹性模量提高了 31%。(2)针对闪光烧结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在热传导方程基础上,添加描述质量传递的控制方程,并使用等效热容描述物质相变,建立了描述闪光烧结过程温度变化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了不同烧结参数下导电图形的温度和导电率变化规律。(3)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烧结能量优化方法,以最小化导电图形最高温度与理想温度的温差为优化目标,均匀选取初始样本点以建立代理模型,基于最大化期望提高准则增加样本点以提高代理模型精度并逐步逼近最优解,结果表明:优化后导电率提高28%。(4)开发了异质功能件一体化成形实验平台,实现了UV墨水和纳米银导电墨水的喷墨打印,UV固化和闪光烧结的复合固化,以及固化与烧结能量调控功能,并测试了系统的性能指标,最后利用该实验平台,制造了中心频率为6GHz的微带天线,导电率达3.9×107S/m,附着力达到ISO标准1级,基板弹性模量达1.6Gpa。本文通过对紫外光固化工艺和闪光烧结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分析,提出参数优化方法,提高了 UV树脂的弹性模量以及导电图形的导电率,有助于共形承载天线等异质功能件一体化成形的理论研究和工艺优化。
唐宁[7](2020)在《铸造木模激光标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物料的自动标识是企业实现信息化深度应用的基础。铸造木模是金属铸造生产的重要模具,受到材料、形状、环境等因素影响,自动标识实现困难。激光标识是近年来兴起的直接零件标记技术(Direct Part Marking,简称DPM),与其他技术相比,激光标识技术具有非接触、无耗材、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已成为了很多行业物料标识的首选技术。激光标识应用于铸造木模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铸造木模工件相对较大且样式众多,激光标刻平面定位难,激光自动聚焦机构实现困难;激光标刻控制参数多,不同参数组合对标刻图像质量影响较大,工艺参数合理选取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铸造木模激光标识关键技术,开发了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激光自动标刻平台。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木模标识的应用场景,确定了铸造木模激光标识的主要难点问题,分析了系统开发的需求。(2)提出采用移动式机器人作为激光光路的驱动平台,设计硬件的总体方案,完成了三维设计和装配仿真,对其核心零部件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验证设计参数。(3)确定了激光聚焦的控制系统架构,设计基于激光测距仪平面定位解决方案,利用激光测距仪获取标刻平面空间坐标点,组成被打标平面的数据集,采用改进的RANSAC算法(Random Sample Consensus Algorithm)实现被打标平面的三维拟合。(4)揭示了激光标刻参数对木模激光成像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激光标刻木模的工艺试验,建立了铸造木模表面激光标刻图像灰度与激光标刻参数的数学模型,为激光控制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5)针对企业应用现场的数据环境,设计并开发了激光标刻数据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基于C/S架构的激光标刻打标软件、基于Android的库存管理软件和B/S架构的激光标刻数据管理系统决策平台,一方面为激光标刻提供了标刻信息,另一方面为MES系统反馈现场数据,从而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本文成果已投入西北某集团企业实际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庞高阳[8](2020)在《面向共融机器人感认知的喷墨打印柔性传感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器人与人共处、相互协作成为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迫切需求,人-机-环境共融是新一代机器人系统的本质特征,机器人与人主动共享智能、协作完成任务是新一代机器人系统的基本要素。非结构化和非标准化动态环境下的人机共融作业,使共融机器人的智能化、自主化和人机共融交互的安全性、舒适性成为共融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基于柔性电子制造技术的智能感知技术是实现机器人人机共融交互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为共融机器人智能感知、自主控制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源,改善人机共融交互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本文选取共融机器人中的典型代表—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和协作型机器人—为研究和应用对象,重点研究面向共融机器人感认知的可穿戴、可表贴的单模态、多模态柔性传感器件设计与制造方法;探索跨尺度、跨性能材料的多制程工艺参数对柔性传感器件感知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多维度、多参量感知与交互信息可视化和系统集成方法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基于共混法制造了一种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压阻式敏感复合材料,提出了基于激光烧蚀的敏感复合材料表面修饰处理方法,有效改善了敏感复合材料的电阻稳定性,解决了共面条件下设计制造二维柔性传感器稳定信号传输接口的技术难题。面向柔性电子制造技术中的喷墨打印技术,本文探索了有颗粒型和无颗粒型的导电功能墨水打印性能与压电陶瓷喷头喷墨参数的关系,确定了以纳米银颗粒水溶液为主的功能墨水图案化柔性电极/电路。(2)面向共融机器人在步态检测方面的柔性传感技术需求与挑战,为提高目前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对人体运动意图认知能力,本文基于喷墨打印的柔性电路和探明的敏感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构建了一套基于二维柔性传感单元的可穿戴柔性足底压力传感系统和基于下肢视觉图像信息的步态相位参考系统,根据Perry提出的步态周期的划分方法,使用k-Nearest Neighbor(k NN)机器学习算法对由视觉图像信息获取的关节角度数据和足底压力传感器获取的电阻数据进行步态相位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可穿戴柔性足底压力传感系统获取的电阻数据集质量与有视觉图像信息获取的关节角度数据集质量相当,可穿戴柔性足底压力传感系统具有良好的感知稳定性和用户适应性。(3)面向共融机器人在人机安全交互方面的柔性传感技术需求与挑战,为解决目前协作型机器人传感技术单一、安全策略简单的问题,本文根据ISO/TS 15066协作型机器人安全规范,设置多级安全评估机制,研制了一种机器人柔性多模态感知系统,可以大幅提高人机安全协作水平。该机器人柔性多模态感知系统中的接近觉感知系统可以根据人机距离信息控制机器人运动速度;触觉感知系统的拱顶结构可以在操作者与机器人本体表面接触前进行分布式多点触觉感知,内部空腔结构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对碰撞能量的缓冲吸收能力。
王金凤[9](2019)在《《3D医学打印》(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医学交流越来越频繁,医学文本英汉翻译在国际医学交流中也开始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医学文本翻译的实质是医学信息的跨文化传播,目的在于介绍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医学技术和经验,促进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间进行医学技术和文化的交流。近几年,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蓬勃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由DeepakM.Kalaskar所着的《3D医学打印》一书介绍了 3D打印的基本知识以及3D打印在医学中的应用,此书的翻译可以为中国医务工作者提供借鉴。全书共十章,其中第四至六章介绍了 3D打印在医学应用中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是全书的核心部分,因此笔者选取该三章作为翻译及研究主体,分析翻译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以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如何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本实践报告共四章。第一章是对翻译任务的描述,包括文本的来源、特点以及此次实践的意义。第二章介绍了翻译的过程,包含译者在翻译之前的准备工作、翻译任务进行的计划和质量控制等。第三章展示了实践任务中的部分典型案例,分析了如何处理医学翻译中的词汇问题,翻译腔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医学文本中图表标题的翻译。第四章总结了本次翻译任务,归纳了笔者从中得到的经验。最后,笔者得出结论:医学论文属于信息型文本,应以输出有效信息为最终目的。译者在翻译该领域论文时,可在纽马克文本功能类型理论的指导下,合理运用相关翻译技巧,使译文语言通顺、具有可读性。
马国栋[10](2019)在《基于化学芯片技术的混合氨基酸ML识别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下经济社会飞速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氨基酸作为一切生命的基础组成,在物质分解过程中对自然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氨基酸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与氨基酸有关的商业和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会随即产生。为了更好的了解氨基酸在高蛋白分解或人类健康生活中所存在的环境行为,必须及时对氨基酸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在自然环境中,包括生命活动所需的氨基酸在内的绝大多数物质均以复杂化学体系的形式所存在。因此,针对于混合氨基酸的识别分析研究往往会因其内部物质之间的交互反应而显得非常困难。传统科学研究中通常会选择大型的仪器对混合氨基酸进行成分检测,亦或是通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来寻找三四种氨基酸之间互相作用关系而进行相关的分析推断。但传统仪器只能检测出某一类物质或者污染物的存在和含量,却无法深入了解其所具有的环境效应。同时,传统研究方法均存在繁琐、实验周期长、昂贵的实验费用等缺点。面对传统技术对复杂化学体系进行研究时所存在的弊端,本课题组通过数年的努力探索出了一种技术手段。该技术既能将混合氨基酸内部信息进行记录与呈现,又能通过相关模型对混合氨基酸进行相关预测。依据物质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化学扰动剂与化学显色剂对复杂化学体系下氨基酸所具有的内部信息进行记录与呈现的策略。我们在高通量技术的指导下,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将化学扰动剂与化学显色剂在相应的印刷载体上进行了成千上万个有机组合。使它们按照一定规律独立的分布在印刷载体上,最终形成了可发生数量级微反应的化学芯片。同样,我们可借助于喷墨打印技术将氨基酸以不同的量同时覆盖在数百个化学芯片上。届时,复杂化学体系下氨基酸内部信息将会被化学芯片以颜色变化的形式进行记录与呈现,形成反应芯片图像。通过对反应芯片图像的初步数字化分析,我们对混合氨基酸的内部信息有了简单了解。之后又通过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对其内部信息构建了相关的模型。通过此模型可以复杂化学体系下氨基酸进行识别分析研究,为有关于混合氨基酸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主要结论:(1)对自然环境中混合氨基酸内部信息进行记录与呈现方法的建立。基于物质内部动态平衡关系筛选出相应的化学试剂后,在高通量技术指导下通过喷墨打印技术使化学试剂均精准分布在印刷载体上形成化学芯片。化学芯片可通过颜色变化的形式对混合氨基酸内部信息进行记录与表达。(2)对反应芯片图像的数字化处理。通过相关软件提取反应芯片图像的RGB值或灰度值,并提出以等高线图、RGB直方图、以及三维曲线图的形式将反应芯片图像所蕴含的信息更直观的呈现出来,以便我们对其对比分析。(3)对混合氨基酸内部信息的初步探究。在对反应芯片图像数字化处理之后,通过对各种实验条件下所对应的数字化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对比分析,初步了解了混合氨基酸内部信息。(4)对化学芯片性能的探究。通过对反应芯片的误差分析间接表明了本研究中所制备的化学芯片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同时,我们在化学芯片适用性的讨论中为它在其它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5)对混合氨基酸识别分析模型的建立。通过反应芯片图像与反应样品的量和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ML对原始网络进行了深度训练学习。最终建立一种属于混合氨基酸内部信息的网络模型,为混合氨基酸的识别分析提供了支撑。
二、成本决策喷墨还是激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本决策喷墨还是激光(论文提纲范文)
(1)喷墨砂型3D打印耗材分析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增材制造技术简介 |
1.2.1 基于覆膜砂激光烧结原理的砂型增材制造技术 |
1.2.2 基于喷墨打印原理的砂型增材制造技术 |
1.3 喷墨砂型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软件系统研究 |
1.3.2 黏结剂喷射技术研究 |
1.3.3 铺砂工艺研究 |
1.3.4 固化工艺研究 |
1.3.5 国内外企业研究现状 |
1.4 课题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4.1 课题来源及依据 |
1.4.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打印耗材原砂的工艺参数研究 |
2.1 打印耗材原砂的工艺参数试验 |
2.1.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打印耗材原砂的粒度分布结果及分析 |
2.2.2 打印耗材原砂的其他性能参数结果及分析 |
2.2.3 打印耗材原砂的微观形貌研究 |
第三章 打印耗材黏结剂的工艺参数研究 |
3.1 打印耗材黏结剂的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
3.1.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打印耗材配比工艺研究 |
4.1 进口耗材配比工艺测定 |
4.1.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国产耗材打印工艺研究 |
4.2.1 试验方法 |
4.2.2 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砂型的发气量研究 |
4.3.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呋喃树脂黏结剂改性研究 |
5.1 呋喃树脂改性剂研究 |
5.1.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发气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呋喃树脂合成改性研究 |
5.2.1 试验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模块化微流体的魔方式功能可重构智能仪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微流体分析仪器的研究现状 |
1.2.1 微流体分析仪器的早期发展 |
1.2.2 用于生物工程的微流体分析仪器 |
1.2.3 用于即时检测的微流体分析仪器 |
1.2.4 微流体仪器架构及面临的问题 |
1.3 模块化微流体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拼图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 |
1.3.2 乐高积木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 |
1.3.3 磁力连接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 |
1.3.4 类电路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 |
1.3.5 模块化微流体技术小结 |
1.4 微流体功能模块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基于硅基材料的加工工艺 |
1.4.2 基于有机硅弹性体的加工工艺 |
1.4.3 基于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加工工艺 |
1.4.4 3D打印微流控芯片加工工艺 |
1.4.5 微流体功能模块加工技术小结 |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2章 基于魔方结构的模块化微流体系统 |
2.1 模块化微流体技术分析 |
2.2 魔方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的设计 |
2.2.1 魔方的结构特点 |
2.2.2 利用魔方结构实现模块化微流体系统的可行性 |
2.2.3 魔方式微流体系统中模块的设计 |
2.2.4 魔方零件互锁结构的设计 |
2.3 微流体功能模块的对齐和密封策略 |
2.4 微流体功能模块的加工 |
2.5 微流体魔方的基本性能测试 |
2.5.1 加工精度测试 |
2.5.2 微流体魔方的耐压性能测试 |
2.6 魔方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的应用 |
2.6.1 微混合器 |
2.6.2 液滴生成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定制化微流体功能模块的微流体标准元件库 |
3.1 微流体功能模块加工技术分析 |
3.2 基于标准元件库的微流控芯片定制方法 |
3.2.1 仪器设备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基于贴纸的微流控芯片加工工艺 |
3.3 微流体贴纸的制备 |
3.3.1 微流体贴纸的制备工艺 |
3.3.2 贴纸和衬底材料选择 |
3.3.3 贴纸加工方式的选择 |
3.3.4 贴纸间的乳液连接方法 |
3.4 微流控芯片的释放 |
3.5 贴纸和微流控芯片的测试表征 |
3.6 在曲面上创建微流体通道 |
3.7 用于微流体定制的工具箱 |
3.7.1 微流体结构的串联,并联和多层连接 |
3.7.2 基于组合贴纸的基础微流体器件 |
3.7.3 基于进一步定制贴纸的微流体器件 |
3.8 亚硝酸根离子的连续监测应用 |
3.9 定制化微流控芯片在微流体魔方中的集成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流体基本单元的液体模板构建方法 |
4.1 喷墨打印的技术背景 |
4.1.1 喷墨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 |
4.1.2 喷墨打印技术在微流体领域的应用 |
4.1.3 喷墨打印技术的局限性 |
4.2 基于超疏水表面喷墨打印的微流体结构加工方法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PDMS基底的制备 |
4.2.3 使用液体模板构建微流体通道 |
4.2.4 多层结构的构建方法 |
4.2.5 连接和密封器件 |
4.3 利用液体模板加工的微流体通道 |
4.4 液体模板的形成机制分析 |
4.5 使用不同液体作为液体模板的效果 |
4.6 微流体通道高度与线宽的相关性 |
4.7 液体聚集问题及对策 |
4.8 芯片内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4.9 耐压性能测试 |
4.10 基于喷墨打印快速设计微流体基本单元 |
4.11 基于液体模板的自定义微流体模块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魔方式微流体系统中的执行器和传感器 |
5.1 Quake阀、泵的构建 |
5.1.1 Quake阀微流控芯片的加工 |
5.1.2 Quake阀的测试 |
5.1.3 基于Quake阀的蠕动泵 |
5.1.4 Quake阀和蠕动泵在魔方系统中的集成 |
5.2 电化学传感器模块的构建 |
5.2.1 电化学传感原理 |
5.2.2 电化学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和加工 |
5.2.3 电化学传感器模块的测试 |
5.3 比色光传感器模块 |
5.3.1 比色计的原理 |
5.3.2 比色光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和加工 |
5.3.3 比色光传感器模块的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魔方式智能仪器系统的重构和应用 |
6.1 基于微流体魔方的智能化仪器系统 |
6.2 魔方式仪器系统的重构方法 |
6.2.1 魔方公式及利用公式求解魔方的过程 |
6.2.2 魔方公式在重配置微流体系统中的作用 |
6.2.3 自定义魔方微流体系统状态的可及性分析 |
6.2.4 基于计算机程序的魔方系统重构方法 |
6.3 魔方式智能化仪器系统的应用 |
6.3.1 基于液滴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
6.3.2 快速切换式水质分析仪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微液滴阵列的生物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微流控的生物检测技术 |
1.1.1 基于微通道的微流控生物检测技术 |
1.1.2 基于纸质芯片的微流控生物检测技术 |
1.1.3 基于微液滴的微流控生物检测技术 |
1.2 基于微液滴的生物检测技术 |
1.2.1 微液滴的主要特点 |
1.2.2 微液滴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1.3 微液滴的产生方法 |
1.3.1 芯片式液滴产生方法 |
1.3.2 无芯片式液滴打印技术 |
1.4 微液滴生成方法应用于生物检测的局限性和微流控打印技术 |
1.4.1 现有液滴生成方法应用于生物检测的不足 |
1.4.2 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基于微流控打印技术的液滴生物反应平台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的液滴生物反应平台设计与搭建 |
2.2.1 生物液滴的产生装置 |
2.2.2 液滴打印平台性能参数 |
2.2.3 微流控芯片加工工艺 |
2.2.4 生物液滴反应中温度控制装置 |
2.2.5 生物液滴的检测装置 |
2.3 生物液滴的产生方法研究 |
2.3.1 多体积打印模式设置 |
2.3.2 液滴打印效果展示 |
2.3.3 液滴均一性研究 |
2.4 液滴反应条件研究 |
2.4.1 液滴反应中防蒸发的问题 |
2.4.2 不同材料液滴接触角研究 |
2.4.3 液滴反应基底材料研究 |
2.5 微流控冲击打印生物反应平台与其他常用仪器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的液滴数字PCR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字PCR技术 |
3.2.1 数字PCR技术发展和原理 |
3.2.2 不同数字PCR技术比较 |
3.3 微液滴阵列中的PCR反应 |
3.3.1 不同反应基底对PCR反应影响 |
3.3.2 改性后基底液滴荧光一致性研究 |
3.3.3 不同PCR试剂对于PCR反应的影响 |
3.3.4 微升-纳升体积下PCR可行性分析 |
3.4 基于微流控冲击打印的液滴数字PCR技术 |
3.4.1 基于微流控冲击打印的液滴数字PCR技术流程 |
3.4.2 标准品质粒构建 |
3.4.3 液滴数字PCR验证 |
3.4.4 多体积数字PCR |
3.5 MIP-ddPCR用于检测结肠癌组织中p53基因表达 |
3.6 未来的改进方向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合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和自分离液滴阵列的生化反应检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可复用掩膜的自分离液滴阵列 |
4.2.1 亲疏水基底表面的制备原理 |
4.2.2 自分离液滴阵列制备方法 |
4.2.3 不同处理时间对基底接触角的影响 |
4.2.4 不同通孔直径对形成液滴体积的影响 |
4.3 自分离液滴的生物应用研究 |
4.3.1 利用自分离液滴捕获单个细胞和粒子 |
4.3.2 基底细胞毒性测试 |
4.4 结合微流控冲击打印技术和自分离液滴阵列的生物检测 |
4.4.1 夹心式生物检测方法 |
4.4.2 检测不同浓度人血清白蛋白液滴阵列与溴酚蓝的反应 |
4.4.3 诱导液滴阵列中大肠杆菌GFP基因表达 |
4.5 未来的改进方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5.1.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2 问题与展望 |
5.2.1 存在的问题 |
5.2.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烟台恩邦公司喷码机4P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营销理论概述 |
2.1 市场营销的内涵与历史沿革 |
2.1.1 市场营销的内涵 |
2.1.2 市场营销的历史沿革 |
2.2 4P组合营销理论 |
2.3 STP营销理论 |
2.3.1 市场细分 |
2.3.2 目标市场选择 |
2.3.3 市场定位 |
2.4 主要分析方法 |
2.4.1 PEST分析法 |
2.4.2 波特五力分析法 |
2.4.3 SWOT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烟台恩邦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烟台恩邦公司概况 |
3.2 烟台恩邦公司PEST分析 |
3.3 烟台恩邦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1 主营业务情况 |
3.3.2 市场占有情况 |
3.4 烟台恩邦公司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4.1 行业主要竞争者分析 |
3.4.2 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
3.4.3 替代品的威胁分析 |
3.4.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4.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3.5 烟台恩邦公司营销策略的SWOT矩阵分析 |
3.5.1 SWOT分析 |
3.5.2 SWOT矩阵分析 |
第四章 烟台恩邦公司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烟台恩邦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
4.1.1 产品现状分析 |
4.1.2 定价现状分析 |
4.1.3 渠道现状分析 |
4.1.4 促销现状分析 |
4.2 烟台恩邦公司营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4.2.2 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单一 |
4.2.3 营销渠道区域发展不平衡 |
4.2.4 营销促销手段创新性不强 |
第五章 烟台恩邦公司的STP分析及营销组合策略 |
5.1 烟台恩邦公司的STP分析 |
5.1.1 行业市场细分 |
5.1.2 行业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
5.2.1 扩大高毛利率产品市场供给 |
5.2.2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
5.3 不同定价策略组合应用 |
5.3.1 稳定成本加成定价策略 |
5.3.2 恰当运用折扣定价策略 |
5.3.3 综合应用捆绑定价策略 |
5.4 新环境下的多种营销渠道并存 |
5.4.1. 深耕传统的营销渠道 |
5.4.2. 开拓网络营销新模式 |
5.5 新媒体引领的促销方式组合 |
5.5.1 稳定传统的促销方式 |
5.5.2 拓展网络新媒体促销 |
第六章 烟台恩邦公司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组织架构保障 |
6.2 人才队伍保障 |
6.3 客户服务保障 |
6.4 管理制度保障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爬虫打印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便携式打印机发展 |
1.2.2 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研究现状 |
1.2.3 模型预测控制研究概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爬虫打印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
2.1 爬虫打印机器人结构设计 |
2.1.1 爬虫打印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
2.1.2 爬虫打印机器人电路模块设计 |
2.1.3 爬虫打印机器人实物 |
2.2 爬虫打印机器人SOPC系统硬件设计 |
2.2.1 SOPC简介 |
2.2.2 Nios Ⅱ嵌入式软核处理器 |
2.2.3 Avalon总线 |
2.2.4 Qsys系统搭建 |
2.3 爬虫打印机器人SOPC系统软件设计 |
2.3.1 程序流程分析 |
2.3.2 打印数据处理 |
2.3.3 启动打印及姿态数据上报 |
2.4 爬虫打印机器人打印测试 |
2.4.1 爬虫打印机器人墨盒喷头的墨滴检测 |
2.4.2 打印效果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爬虫打印机器人建模 |
3.1 坐标系转换 |
3.2 爬虫打印机器人运动约束 |
3.3 爬虫打印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
3.4 爬虫打印机器人动态误差模型 |
3.5 爬虫打印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
3.6 爬虫打印机器人控制方案选择 |
3.6.1 基于运动学模型的控制分析 |
3.6.2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控制分析 |
3.6.3 控制方案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的爬虫打印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研究 |
4.1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
4.2 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 |
4.2.1 线性时变模型近似处理 |
4.2.2 预测模型设计 |
4.2.3 目标函数设计 |
4.2.4 约束条件设计 |
4.2.5 优化求解及反馈机制 |
4.3 基于爬虫打印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LTV MPC设计 |
4.4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爬虫打印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研究 |
5.1 最优控制问题 |
5.1.1 静态最优控制问题 |
5.1.2 动态最优控制问题 |
5.2 爬虫打印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5.2.1 爬虫打印机器人轨迹跟踪的最优控制问题 |
5.2.2 NMPC求解流程 |
5.2.3 稳定性分析 |
5.3 快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求解算法 |
5.3.1 C/GMRES算法概述 |
5.3.2 基于C/GMRES算法的轨迹跟踪最优控制问题的一阶最优必要条件 |
5.3.3 改进C/GMRES算法 |
5.3.4 基于改进C/GMRES算法的轨迹跟踪最优控制问题的一阶最优必要条件 |
5.4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异质功能件三维打印固化及烧结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紫外光固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纳米银墨水烧结工艺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UV固化工艺参数分析与调控 |
2.1 UV固化原理及主要固化参数 |
2.1.1 UV固化原理 |
2.1.2 主要固化参数 |
2.2 正交试验 |
2.2.1 实验设计 |
2.2.2 极差分析 |
2.2.3 方差分析 |
2.3 弹性模量预测模型 |
2.3.1 模型建立 |
2.3.2 实验数据拟合 |
2.4 弹性模量的提高方法 |
2.4.1 温度变化分析 |
2.4.2 固化度差异分析 |
2.4.3 弹性模量提高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闪光烧结仿真分析 |
3.1 闪光烧结基本原理 |
3.2 材料特性 |
3.2.1 纳米银墨水材料特性 |
3.2.2 完全固化的UV树脂材料特性 |
3.3 闪光烧结过程传热模型 |
3.3.1 墨水成分改变与相变 |
3.3.2 传热模型 |
3.4 模型验证与实验分析 |
3.4.1 模型验证 |
3.4.2 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闪光烧结能量优化 |
4.1 基于温度调控的闪光能量优化方法 |
4.1.1 闪光烧结过程温度变化分析 |
4.1.2 闪光能量优化方法 |
4.2 闪光能量优化实验 |
4.3 UV树脂基板热变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平台搭建与一体化成形实验 |
5.1 异质功能件一体化成形实验平台 |
5.1.1 总体框架 |
5.1.2 多材料喷墨打印模块 |
5.1.3 复合固化模块 |
5.2 复合固化控制 |
5.2.1 能量控制 |
5.2.2 预固化温度控制 |
5.3 实验平台总体测试 |
5.4 微带天线一体化成形实验 |
5.4.1 天线制作 |
5.4.2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铸造木模激光标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铸造工艺及木模管理技术 |
1.2.2 激光标识技术 |
1.3 待研究问题及课题来源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木模激光标刻系统分析 |
2.1 引言 |
2.2 激光选择与打标机工作原理 |
2.3 应用场景分析 |
2.4 木模物料激光标刻系统分析 |
2.4.1 木模物料激光标识过程分析 |
2.4.2 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激光自动标刻平台整体设计 |
2.4.3 激光标刻定位算法 |
2.4.4 激光标刻工艺参数控制 |
2.4.5 激光标刻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铸造木模激光标刻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激光自动标刻平台整体设计方案 |
3.2.1 移动式机器人激光打标机整体结构 |
3.2.2 移动式机器人激光打标机工作过程 |
3.3 机器人激光标刻系统设计 |
3.3.1 主要零部件设计 |
3.3.2 关键零部件有限元分析 |
3.4 移动平台整机设计 |
3.4.1 移动平台设计 |
3.4.2 关键零部件有限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标刻平面空间定位算法 |
4.1 引言 |
4.2 激光标刻机器人控制系统架构 |
4.3 激光标刻面分析 |
4.4 激光标刻面定位算法 |
4.4.1 标刻定位方案设计 |
4.4.2 激光标刻平面空间定位算法设计 |
4.4.3 平面拟合仿真试验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激光标刻工艺参数控制 |
5.1 引言 |
5.2 工艺参数与激光标刻图像灰度数学模型 |
5.2.1 回归分析概述 |
5.2.2 各参数与激光标刻图像的非线性回归模型 |
5.2.3 木模表面激光标刻图像的数学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激光标刻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引言 |
6.2 激光标刻数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6.2.1 激光标刻数据管理系统数据集成需求分析 |
6.2.2 激光标刻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存储需求分析 |
6.2.3 激光标刻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处理及使用需求分析 |
6.3 激光标刻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6.3.1 系统总体设计 |
6.3.2 系统功能设计 |
6.3.3 数据库设计 |
6.3.4 激光标刻打标软件实现 |
6.3.5 库存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6.3.6 激光标刻系统决策平台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项目 |
附录 B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专利及着作权 |
(8)面向共融机器人感认知的喷墨打印柔性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面向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检测技术需求 |
1.1.2 面向协作型机器人的安全人–机交互技术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喷墨打印的柔性传感器和异构集成 |
1.2.2 面向协作型机器人的人-机安全交互 |
1.2.3 基于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的步态相位检测 |
1.3 本课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难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难点 |
1.5 章节安排 |
2 柔性传感器件制造基工艺基础研究 |
2.1 压阻式柔性敏感材料制造基础研究 |
2.1.1 共混法制造敏感复合材料 |
2.1.2 敏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1.3 刮涂制造压阻薄膜均匀性 |
2.1.4 敏感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 |
2.2 柔性电极图案化喷印制造基础研究 |
2.2.1 功能墨水喷印性能测试 |
2.2.2 喷墨打印电极性能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3 柔性传感器件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
3.1 二维柔性传感单元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
3.1.1 二维柔性传感单元结构设计 |
3.1.2 二维柔性传感单元制造工艺 |
3.1.3 二维柔性传感单元传感性能表征 |
3.2 三维柔性传感阵列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
3.2.1 三维柔性传感阵列结构设计 |
3.2.2 三维柔性传感阵列制造工艺 |
3.2.3 三维柔性传感单元传感性能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柔性传感器件的感知系统构建 |
4.1 基于二维柔性传感单元的可穿戴柔性足底压力传感系统 |
4.1.1 柔性足底压力传感系统及步态参考系统设计 |
4.1.2 基于下肢视觉图像信息的步态相位参考系统 |
4.1.3 基于可穿戴压敏鞋垫的柔性足底压力传感系统 |
4.2 基于三维柔性传感阵列的机器人柔性多模态传感系统 |
4.2.1 机器人多模态传感系统设计 |
4.2.2 机器人柔性触觉传感系统 |
4.2.3 机器人刚性接近觉传感系统 |
4.2.4 机器人柔性多模态感知系统异构集成 |
4.3 本章小结 |
5 面向共融机器人的感知系统应用研究 |
5.1 可穿戴柔性足底压力感知系统步态相位划分应用研究 |
5.1.1 基于视觉的步态参考系统的步态相位划分 |
5.1.2 基于柔性足底压力传感器的步态相位划分 |
5.1.3 柔性足底压力感知系统性能评估 |
5.2 机器人柔性多模态感知系统与安全人机交互应用研究 |
5.2.1 机器人柔性触觉感知系统性能测试 |
5.2.2 机器人接近觉感知系统性能测试 |
5.2.3 机器人柔性多模态感知系统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kNN机器学习模型参数调节与分类器性能评估 |
作者简历 |
教育经历 |
学术论文 |
发明专利 |
科研项目 |
荣誉奖励 |
(9)《3D医学打印》(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Source of the Text |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Task |
1.3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2 Task Procedure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2 Time Arrangement |
2.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
3.1 Lexical Translation in Medical Texts |
3.2 Translation of Medical Chart Titles |
3.3 Maintaining the Style of Medical Texts in Translation |
3.4 Solving Translationese |
Chapter 4 Summary |
4.1 Reflections on Medical Translation |
4.2 Solutions to Translationese |
4.3 Reflections on Writing Translation Report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Translated Text |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化学芯片技术的混合氨基酸ML识别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杂化学体系 |
1.2 混合氨基酸的识别分析研究现状 |
1.3 高通量技术 |
1.4 喷墨打印技术 |
1.4.1 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
1.4.2 喷墨打印机的分类 |
1.5 显色原理 |
1.6 扫描 |
1.7 机器学习技术 |
1.8 研究内容 |
第2章 化学芯片的制备 |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药品的配制与选择 |
2.2.1 化学扰动剂的筛选与配制 |
2.2.2 化学扰动剂的验证 |
2.2.3 化学显色剂的筛选与配制 |
2.3 印刷载体的选择 |
2.3.1 铜版纸 |
2.3.2 感光印刷纸 |
2.3.3 激光瓷白纸 |
2.4 芯片制备印刷模板的设计 |
2.5 化学芯片的制备与储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基酸的显色成像 |
3.1 氨基酸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
3.2 显色反应的设计 |
3.3 反应模板的设计 |
3.4 显色实验机理 |
3.5 显色实验的操作结果 |
3.5.1 实验操作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显色成像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4.1 反应芯片图像的标准化处理 |
4.2 反应芯片图像的数字化处理 |
4.2.1 反应芯片图像“灰度-等高线”处理 |
4.2.2 “RGB直方图”处理 |
4.3 显色成像结果分析 |
4.3.1 反应芯片图像分析 |
4.3.2 等高线图像分析 |
4.3.3 RGB直方图分析 |
4.3.4 三维曲线图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卷积神经网络的构建 |
5.1 训练数据集的获取 |
5.1.1 图像训练数据集的获取 |
5.1.2 标签值的获取 |
5.2 CNN的构建 |
5.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化学芯片性能的探究 |
6.1 印刷模板独立性讨论 |
6.2 化学芯片初步分析 |
6.3 化学芯片的误差分析 |
6.4 化学芯片适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成本决策喷墨还是激光(论文参考文献)
- [1]喷墨砂型3D打印耗材分析及工艺研究[D]. 赵雪营. 太原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模块化微流体的魔方式功能可重构智能仪器[D]. 赖笑辰. 天津大学, 2020
- [3]基于微液滴阵列的生物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D]. 潘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烟台恩邦公司喷码机4P营销策略研究[D]. 于兆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爬虫打印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研究[D]. 厉晟.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6]异质功能件三维打印固化及烧结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D]. 张海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7]铸造木模激光标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唐宁.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8]面向共融机器人感认知的喷墨打印柔性传感器[D]. 庞高阳. 浙江大学, 2020(06)
- [9]《3D医学打印》(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D]. 王金凤.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基于化学芯片技术的混合氨基酸ML识别的实验研究[D]. 马国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