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北地区生土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肥力变化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方红夏[1](2021)在《宿东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评价》文中认为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促进能源、动力和化工等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矿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大面积的土地资源遭到废弃,严重影响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问题一直是当地居民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淮北煤田宿东矿区(朱仙庄矿和芦岭矿)为研究区,对矿区农田和废弃地土壤进行取样与测试,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水平,探讨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来源及其健康风险,并利用最小数据集(MDS)法对废弃地和农田土壤进行质量评价,为矿区废弃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废弃地土壤30-60 cm层的含水率和CEC低于农田,而EC和含盐量在0-30 cm和30-60 cm层高于农田。废弃地为碱性土壤,其有机质含量高于农田,0-30 cm层总钾高于农田,速效磷在0-30 cm层低于农田,而30-60 cm层比农田高,速效氮低于农田,速效钾在0-30 cm层为废弃地<农田,而30-60 cm层为废弃地>农田,总氮和总磷含量低于农田。总的来说,废弃地土壤肥力为一般水平,低于农田土壤,有机质、总氮和速效氮是废弃地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2)废弃地和农田表层土壤Cu、Zn、As和Cd超过了安徽省土壤背景值,且Cd超过了国家Ⅰ级标准。废弃地和农田剖面土壤中超过背景值的元素为Cu、Zn、As和Cd,且As和Cd超标较显着。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废弃地和农田土壤Cd达到重污染水平,As为中等污染水平,其余元素污染水平为警戒至轻度污染,且废弃地土壤受到轻度至较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农田土壤为轻度潜在生态危害。(3)废弃地土壤重金属5种污染源分别是自然源(34.22%)、煤矿开采(22.66%)、建筑垃圾(18.14%)、农业活动(13.02%)和交通污染(11.97%)。农田土壤重金属4种污染源分别是煤矿开采(38.25%)、自然源(35.33%)、交通污染(18.63%)和农业活动(78%)。不同污染源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废弃地土壤中农业活动和建筑垃圾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影响较突出,农田土壤中煤矿开采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影响较突出。(4)废弃地和农田总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QI-TDS)和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QI-MDS)均低于0.545和0.438,属于V级水平。图[28]表[23]参[166]
高文慧[2](2021)在《生物炭与炭基肥施用对大豆土壤酶活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在改善土壤质量和提升肥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施用能够改善土壤环境,对作物的生长、产量以及品质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生物炭和炭基肥施用对大豆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尚不明晰,且结果常不一致。为此,本研究以黄淮海平原豆-麦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长期施肥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对生物炭与炭基肥处理的响应,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施肥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多样性和组成的变化差异,探究生物炭以及炭基肥的添加对大豆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单施化肥对照(CK);秸秆全量还田配施化肥处理(CS);炭基肥处理(BCF);低量生物炭配施化肥处理(LB)以及高量生物炭配施化肥处理(HB)。研究结果如下:一、生物炭与炭基肥施用对大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与CK相比,HB处理显着提高了大豆非根际土的脲酶活性,LB处理显着提高了根际土的脲酶活性。BCF处理显着提高了大豆非根际土的蔗糖酶活性,但显着降低了根际土的蔗糖酶活性。炭基肥与生物炭处理(LB和HB)显着提高了大豆非根际土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但对根际土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影响。炭基肥与生物炭处理(LB和HB)显着提高了大豆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二、生物炭与炭基肥施用对大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生物炭的添加对大豆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没有显着影响。生物炭处理(LB和HB)的真菌丰度显着高于CK;与非根际土相比,根际土壤的真菌基因拷贝数提高了8.72%-23.56%。相关性分析表明,真菌基因丰度与SOC呈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非根际土的真菌基因丰度与TN呈显着相关关系(P<0.05)。LB处理显着提高了真菌的α-多样性(Chao1、ACE和Shannon指数)。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表明,生物炭处理(LB和HB)显着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大豆土壤细菌群落的优势类群依次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和绿弯菌门。与对照相比,LB处理显着降低了非根际土壤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大豆土壤真菌群落的优势类群依次是: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和担子菌门。LB处理显着降低了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生物炭的添加显着增加了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性质(SOC和TN)是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在农业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强敏敏[3](2021)在《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整治土地生产力提升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农村生产生活的制约,加剧了区域粮食危机和生态安全隐患。黄土丘陵沟壑区自2010年实施沟道土地整治工程以来,整治土地约50万亩,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黄土高原已整治的新增地土壤肥力低,结构性差,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凸显,严重制约着既定工程目标的实现。为此,本研究以土地资源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采用野外采样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沟道土地整治典型工程土壤自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以沟道整治新增地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生物炭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明晰了生物炭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对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的作用,揭示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生产力的提升机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典型土地整治工程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以延安辗庄流域梯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探究了近30 a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及地力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氮是黄土高原梯田土壤有机碳汇的主要限制因子,梯田建设3~10年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分别增加了47%和75%,平均累积速率分别为317.7 kg/(ha?a)和37.4 kg/(ha?a),有机碳和全氮密度10年后超过了坡耕地的水平,利用30年后显着提高了74.0%和107%,梯田整治工程在3-10年能恢复到整治前的肥力水平。碳和氮在梯田整治工程中生产力的恢复作用为沟道新增土地整治工程生产力提升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生物炭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2)生物炭对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通过探讨苹果枝条的生物炭对新增地土壤容重、团聚体特性的微观变化影响,揭示生物炭与氮肥混合施加对新增地土壤物理结构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施加量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高肥高炭处理的土壤容重较对照显着降低了15.42%。传统施肥水平下,生物炭用量40 t/ha>0.25 mm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提高了42.18%。施加生物炭还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当化肥施加量减少时,根据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选择40 t/ha的生物炭用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升效果最佳。(3)生物炭对新增地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通过研究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探究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碳库质量和土壤碳循环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活性有机碳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碳库活度和活度指数则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化肥减量水平下,生物炭用量40 t/ha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较对照提高了80.47%。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高炭处理的增幅最大分别为169%和181%,说明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新增地土壤碳容量,有利于新增地土壤碳固持。(4)生物炭对新增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提升机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21~3.64倍,全氮提高了18.31%~45.34%,氨态氮和硝态氮的最大增幅分别为1.23倍和5.69倍,全磷和速效磷分别提高了11.6%~40.11%和11.16%~151.09%,说明施加生物炭与氮肥显着提高了土壤肥力;试验还表明:生物炭还显着提高了β-葡萄糖苷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3~8.5倍和2.78~4.68倍,说明配施提升了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动力。综合试验结果,生物炭用量40 t/ha,配施280 kg/ha氮肥和140 kg/ha过磷酸钙,玉米平均产量最高为13595.98 kg/ha,较对照增产34.24%。说明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为土壤生产力提升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动力源。综合上述,生物炭是新增地生产力提升的动力源。生物炭与氮肥配施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提升土壤团聚体结构及稳定性,增加土壤养分,增强酶活性,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生物炭的特殊结构及其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能够为微生物活动和繁衍创造良好的环境,氮作为催化因子促使生物炭在土壤中持续发挥效应,而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提高又能促进生物炭在土壤中的分解作用,还是作物吸收C、N、P、K的基础,能进一步促进新增地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升肥力并提高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从而提升土地生产力。上述生物炭的作用机制丰富了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黄土高原新增地土壤碳库循环及生产力提升理论。(5)生物炭与氮肥配施的最优配施比及高效利用模式。以新增地生产力快速提升及资源高效利用为理论基础,选取能反映土壤肥力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土壤质量,提取出3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5.73%,说明评价方法是可靠的。采用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低肥高炭处理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最高,其土壤肥力也代表了最高等级。通过综合评价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各处理的土壤质量,考虑经济效益,提出沟道整治新增地高产型和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生物炭施用当年土壤肥力即可恢复甚至超出整治前水平,建议采用经济型(即生物炭用量30 t/ha,配施280 kg/ha氮肥和140 kg/ha过磷酸钙)高效利用模式。
任高磊[4](2021)在《淮北地区不同机插条件下优质中熟中粳控混肥一次性施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省属黄海农场院士创新试验基地进行。本次试验以优质中熟中粳徐稻9号与南粳5718为材料,设计了宽窄行钵苗机插和等行距毯苗机插2种机插方式,配套了 3种控混肥配方(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各占50%,控释氮肥又由10%短效控释肥和40%长效控释肥混合而成;N1:50%速效氮肥+10%控释期为40天的控释肥+40%控释期为60天的控释肥;N2:50%速效氮肥+10%控释期为40天的控释肥+40%控释期为80天的控释肥;N3:50%速效氮肥+控释期为40天的控释肥+40%控释期为100天的控释肥),以常规尿素定量分施为对照(CK)。系统研究了不同机插条件下不同配方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淮北地区优质中熟中粳机械化种植配套轻简、高效的新型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试验条件中,同一品种的相同肥料处理下,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相比,宽窄行钵苗机插更具高产优势,产量增幅达2.92%-6.20%。主要因为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生育期长,穗大粒多,群体颖花量大。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均高于或显着高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与CK相比,控混肥N2、N3处理均具有增产优势,产量增幅可达1.60%-8.08%,均以N2处理产量最高。N2、N3处理能协调好产量各构成因素间的关系,通过较多的单位面积穗数形成足够的群体颖花量获得高产。N2、N3处理在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高于或显着高于CK,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与控混肥N3处理相比,控混肥N2处理在抽穗期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拥有了更大的高光效物质生产群体,从而产量更高。综上,宽窄行钵苗机插条件下控混肥处理可获得较高产量,其中控混肥N2、N3处理一次性施肥模式产量较高,且N2>N3。2.在本试验条件下,同一品种的相同肥料处理下,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在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与积累量和抽穗后水稻叶片氮素转运量及穗部氮素积累量均高于或显着高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回收利用率、百千克籽粒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 2.92%-6.20%、0.15%-8.19%、0.80%-8.63%、0.25%-4.52%。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3种控混肥处理氮素积累在各生育阶段有所差异。控混肥N2、N3处理氮素积累量在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阶段均高于或显着高于CK,抽穗后水稻叶片、茎鞘和穗部氮素积累量也高于或显着高于CK。控混肥N2处理在拔节至抽穗阶段有较高氮素积累量,而控混肥N3处理在抽穗至成穗期仍能持续供应养分,使得后期氮素积累量较高。控混肥N2、N3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均高于或显着高于CK,氮素回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11.81%-19.83%、13.15%-21.43%。综上,宽窄行钵苗机插条件下控混肥N2、N3处理对氮肥的利用效率更高,可减少氮素养分的损失。3.在本试验中,同一品种的相同肥料处理下,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改善了稻米的营养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分别提高了 0.09%-1.07%、0.61%-2.93%和0.17%-2.15%,蛋白质含量提高了 5.48%-10.20%,但其垩白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值略高,因而外观品质受到影响。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能改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优化了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其稻米食味值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无显着差异。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控混肥处理均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而控混肥N2、N3处理稻米垩白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值分别比CK低4.11%-13.85%、3.69%-25.64%、1.16%-19.10%,蛋白质含量比 CK 高 1.28%-7.33%,因而稻米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变优。与控混肥N2、N3处理相比,N1处理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和降低了蛋白质含量,而且提高了最高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回复值和糊化温度,优化了水稻淀粉RVA谱特征值,食味值最高。综上,宽窄行钵苗机插条件下控混肥处理可改善部分稻米品质;与CK相比,控混肥N2、N3处理可提高稻米加工品质、改善外观品质和提升营养品质,而控混肥N1处理的蒸煮食味品质最佳。综上所述,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比等行距毯苗处理表现更优,增加了水稻产量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在稻米品质方面,钵苗机插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优于毯苗机插处理,外观品质及食味值略低。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控混肥N2处理表现优越,一次性施用既能增产增效,又可以节本增益;在稻米品质方面,控混肥N2处理可改善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和提升营养品质,其蒸煮食味品质也较好。故宽窄行钵苗机插配套N2处理一次性控混肥配方的插秧施肥一体化技术更适用于淮北地区中熟中粳的优质高效生产。
王亚麒[5](2021)在《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施肥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巨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匮乏,烤烟连作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烤烟也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在长期连作和大量施肥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生产问题,如烟地生产力下降,连作障碍严重,土壤理化、生物学性质恶化,养分不均衡积累,肥料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等。为了维持连作高产,烟农不得不加大肥料用量,造成恶性循环。但是,有关烤烟种植施肥的研究一般以短期试验为主,难以全面系统地了解长期种植施肥条件下,烟地生产力和肥力肥效的演变规律。为此,贵州省遵义市烟草公司于2004年在三岔烟草科技园建立了烟地长期肥力肥效监测基地,试验处理涵盖了当地的主要种植模式(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和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本文基于2004~2020年遵义市烟地肥力肥效长期定位监测数据(本人采集近4年的数据),以烟地作物产量、养分输入(施肥和降雨)、养分输出(包括淋溶和作物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为切入点,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单施化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条件下,对烟地生产力、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变化展开研究,揭示它们的变化趋势,了解当地主要种植施肥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的影响,为保持当地烤烟生产的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烟叶产量和品质在多数年份无显着差异,发生病害是连作烤烟在某些年份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轮连作的烟地土壤上,冬季均种植黑麦草,可能有益于消减烤烟连作障碍。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化肥的两种施肥处理中,作物(指烤烟、玉米和黑麦草的统称,下同)的产量在初期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显着差异,随后前者的作物产量逐渐高于后者;在不施肥的处理中,作物产量最低。因此,在供试土壤上,施肥对烤烟产量的影响大于种植模式,化肥有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的有益作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在不施肥条件下,尽管作物产量最低,但仍然维持一定产量,说明长期不施肥条件下土壤仍具有一定的供肥能力。(2)烟地作物的养分吸收量的变化规律类似作物产量,即在轮连作处理之间,作物养分吸收量在多数年份无显着差异;不施肥作物的养分吸收量最低;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化肥的处理中,作物养分吸收量初期无显着差异,后逐渐表现为前者显着高于后者。就肥料经济效益(施用单位肥料获得的经济产量)而言,施肥处理的肥料经济效益在前期无显着差异,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化肥有机肥配施逐渐高于单施化肥。(3)土壤养分淋失以硝态氮和钾为主,分别为22.69~39.70 kg ha-1和16.35~32.39 kg ha-1,占施肥量的19.10%~40.54%和7.76%~18.65%。经地下径流淋失的磷可忽略不计。黄壤富含铁、铝,对磷的固定作用较强,但土壤胶体对硝态氮和钾的吸附能力较弱,这可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化肥有机肥配施的土壤中,氮钾淋失量显着低于单施化肥,原因之一可能与长期施用有机肥促进形成大团聚体有关,从而减少了氮钾的淋溶损失。(4)降雨输入烟地的磷钾较少,对作物营养的贡献可以忽略;年降雨中氮的输入量为20.8923.20 kg ha-1,占烤烟施肥量的16.02%16.85%。其中,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分别占总氮沉降量的39.65%49.37%、24.74%32.29%和24.12%30.33%。说明氮的湿沉降对烟地作物的氮素营养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尤其对不施肥土壤(对照)有重要贡献。(5)在施肥处理中,土壤全量和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种植时间延长而提高,说明在施肥的土壤中,养分输入大于养分输出;而在轮连作的土壤中,土壤养分含量无显着差异,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亏盈无显着影响。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0.25 mm)比例,尤其是大团聚体内部的0.0530.25 mm团聚体的数量,前者(>0.25 mm大团聚体)对土壤氮、磷、钾贡献率分别由51.52%、52.31%和62.56%(单施化肥)提高至55.34%、57.27%和63.92%(化肥有机肥配施);后者(0.0530.25 mm团聚体)对土壤氮、磷、钾贡献率则分别由28.27%、28.85%和30.33%(单施化肥)提高至30.36%、33.49%和31.54%(化肥有机肥配施)。因此,化肥有机肥配施改变了烟地土壤养分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促进了土壤养分的保蓄。(6)与烤烟连作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烤烟-玉米轮作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显着增加,说明施用有机肥和合理轮作改善了微生物生存的土壤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群落结构优化,有益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此外,土壤微生物合成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有关通路的相对丰度也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和H+增多,有益于土壤碳氮转化和难溶性磷酸盐溶解。综上所述,“烤烟-玉米轮作(冬季种植黑麦草)+化肥有机肥配施”的生产模式能够促进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多样性,活化土壤难溶性磷,减少土壤硝态氮和钾淋失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因此,该种施肥种植模式可考虑在当地烟区推广应用。
曹寒冰,谢钧宇,强久次仁,郭璐,洪坚平,荆耀栋,孟会生[6](2020)在《施肥措施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复垦后不同施肥措施下有机碳(OC)和全氮(TN)在水稳性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的分布特征,以期深入理解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固持机制。以生土和连续6年不同施肥措施的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进行土壤粒径分组,分析大粒径大团聚体(> 2 mm)、小粒径大团聚体(>0.25~2 mm)、微团聚体(0.053~0.25 mm)和粉黏粒组分(<0.053 mm)中OC和TN含量,判断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储量的驱动因素,探究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设不施肥(CK)、施氮磷钾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4个处理。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周期(2008—2013年),同CK相比,NPK、M以及MNPK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且以MNPK处理的效果最显着,分别提高了79.49%、116.07%和113.85%。2)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OC和TN含量相近,总体高于粉黏粒组分。同生土相比,CK、NPK和M处理均显着提高了>0.25~2、0.053~0.25 mm团聚体和<0.053 mm组分中OC含量。MNPK处理显着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和<0.053 mm组分中OC含量。此外,CK、NPK、M和MNPK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中TN含量;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富集系数相近,总体高于粉黏粒组分。M以及MNPK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除>2mm团聚体外)的C/N比。3)土壤有机碳储量受> 2 mm团聚体的百分比数量驱动,其余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贡献较大。4)作物产量随着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说明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库仍未达到饱和,且以0.053~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与作物产量关系最紧密。因此,在采煤塌陷区的低肥力复垦土壤上采取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质量及农业生态持续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贾东延[7](2020)在《北京松山地区白桦林地表土喷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土是靠近地表的土层,具有营养丰富和包含具有植被恢复潜力的土壤种子库的特点,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增加,表土资源因缺乏可行的再利用技术而遭到破坏。针对此情况,科研工作者和从业人员尝试了多种方式,如客土喷播、植生袋利用等,但对于高效利用表土及其植被恢复潜力,尤其是通过喷播的实践还较少。本文将北京延庆松山地区白桦林地表土作为植被恢复材料,以高效利用土壤资源为基本原则,提出将表土资源用于喷播技术中的种子层土壤部分基材配置的利用方向。通过设计表土直接利用、稀释利用(与土质较差生土混合)、添加草种利用等方式,探究表土作为喷播技术中种子层土壤部分基材配置的可行性及较优的利用方式,为北京北部山区利用表土通过喷播进行植被恢复的利用方式提供实践经验积累。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表土利用方式群落组成结构特征方面,含枯落物表土配置萌发植物科数最多为16科,混合稀释表土+黑麦草种组(除1:2混合稀释表土+黑麦草种配置外)最少,均为4科;不同表土利用方式植物生长特征方面,添加黑麦草种的各个利用表土的配置方式在植物群落高度、覆盖度等方面均明显的高于直接利用表土和稀释表土的利用方式;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含枯落物表土配置与含枯落物表土+黑麦草种配置表现较佳;自种子库萌发植物数量,在整体趋势上呈现直接利用表土组大于经稀释的表土利用方式,大于添加黑麦草种的处理;种子库植物存活率特征方面,直接利用表土与经过稀释利用表土的方式存活率明显大于添加黑麦草的处理;在添加了表土后的不同利用方式中对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一定程度的改良效果;研究结论:1、使用表土作为喷播技术中种子层基材配方中土壤部分进行植被恢复时,添加黑麦草种会对表土土壤种子库植物的萌发和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植被恢复效果要优于单纯直接使用表土配置方式;2、对表土进行不同量的稀释后,添加黑麦草种的植被恢复效果要优于单纯稀释表土的配置方式,但整体劣于利用表土并添加黑麦草种的配置方式;3、本文选取了种子库萌发植物数、种子库萌发植物存活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物种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等3类8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确权的优劣解法进行了植被恢复效果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直接利用表土配置种子层并添加黑麦草种的配置方式与直接利用含枯落物的表土配置种子层并添加黑麦草种的配置方式二者植被恢复效果较佳,考虑到枯落物中亦含有大量种子,对后续植被演替有帮助,推荐使用含枯落物的表土进行种子层配置的利用方式。
刘伟刚[8](2020)在《玉米秸秆还田及其配套措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关中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同时施用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玉米秸秆全量还田(N+S)和玉米秸秆不还田(N),副处理为5个不同氮肥施用水平(N 0、84、168、252和336 kg/hm2)。同时,为探明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后不同耕作模式以及施用秸秆腐熟剂后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田间试验设旋耕+秸秆还田(RS)、旋耕+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RSD)、旋耕+秸秆不还田(RN)、深松+秸秆还田(SS)、深松+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SSD)、深松+秸秆不还田(SN)6个处理,于2018年冬小麦收获期取样,系统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连续秸秆还田7年平均值数据统计发现,在施氮量为252 kg/hm2时,秸秆还田和不还田产量平均值分别为6653和6542 kg/hm2,还田后产量平均增加1.7%,施氮量较低时秸秆还田冬小麦产量下降,当施氮量超过一定量后秸秆还田会使冬小麦产量增加,即“低施氮量减产、高施氮量增产”的变化规律。与秸秆不还田相比较,秸秆还田后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平均增加了2.8%,茎叶生物量平均增加了3.5%,颖壳生物量平均增加了3.3%,收获指数无显着变化。2012、2013、2014、2017年地上部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低施氮量减少、高氮增加的趋势,2016与2018年低施氮量情况下秸秆还田后地上部生物量也呈现出增加趋势。2.与不还田相比较,秸秆还田后冬小麦籽粒氮含量平均降低了1%,籽粒磷含量平均降低了2.1%,籽粒钾含量平均增加了1.2%;无论秸秆还田与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氮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籽粒含磷量呈现出降低趋势,籽粒含钾量呈现出增加趋势。2012、2013、2014、2016年在低施氮量水平下,秸秆还田处理小麦地上部吸氮量低于不还田处理,2016、2018年无论施氮水平如何,地上部吸氮量秸秆还田均高于不还田。2012-2015年秸秆还田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吸磷量在低施氮量水平下,秸秆还田低于不还田,而当施氮量超过一定量后,地上部吸磷量秸秆还田高于不还田,在2016和2017结果正好相反,低施氮量下地上部吸磷量反而更高。2012、2013、2014和2017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在低施氮量水平下,地上部吸钾量秸秆还田低于不还田,而当施氮量超过一定量后,地上部吸钾量秸秆还田高于不还田,2016年和2018年,无论施氮水平如何,地上部吸钾量秸秆还田均高于不还田。3.秸秆还田明显提高了土壤表层(0~20cm)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平均分别提高7.8%和5.1%,秸秆还田显着增加了土壤表层(0~20cm)的钾含量,平均增加14.8%,2012~2018年秸秆还田后与不还田相比较,土壤有机质分别平均增加了4.4%、6.6%、4.2%、7.0%、6.9%、7.9%和8.9%,2012、2013、2015、2017、2018年还田比不还田土壤全氮分别平均增加了3.0%、4.7%、6.6%、5.6%和3.1%。对秸秆还田后表观氮素平衡分析发现,秸秆还田后,在2012、2013、2014、2015、2017、2018年氮素养分表现为盈余,盈余量分别为29.2、56.8、51.7、31.5、29.2和22.6kg/hm2,在2016年氮素养分表现为亏缺,亏缺量为25.2kg/hm2;秸秆不还田,在2012、2014、2015、2016、2017、2018年氮素养分表现为亏缺,亏缺量为11.7、20.9、46.4、70.7、47.6和10.9 kg/hm2,在2013年氮素养分表现为盈余,盈余量为23.5 kg/hm2,秸秆还田增加了农田氮素养分的输入量,导致氮素总输入高于不还田处理,为避免氮素投入过量或不平衡,秸秆还田后应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4.不同耕作模式试验表明:处理RSD(“旋耕+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增加了冬小麦产量,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与农户常规耕作模式RN相比较,处理RSD小麦产量和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7.39%和6.15%,土壤0~20cm土层硝态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8.35%与8.23%。因此,根据本试验短期研究结果,在当地推荐“秸秆还田+旋耕+腐解剂”的配套措施。
何咏霞[9](2020)在《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肥力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砂姜黑土黏粒含量较高,并以2:1型的黏土矿物蒙脱石为主,易于湿胀干缩、土壤中有效水养库容较低,且耕性极差,是我国典型的中低产田土壤。秸秆还田是土壤有机质提升,结构改善的重要措施,而不同耕作措施则会直接影响土体及耕层结构。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典型旱作农田土壤砂姜黑土为研究对象,依托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速效养分、土壤容重和团聚体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养分有效性与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旋翻(Rotary tillage,R)、深翻(Deep tillage,D)和免耕(No-tillage,N)下的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Straw returning+NPK,SF)、氮磷钾平衡施用(NPK,F),及对照处理(Control,CK)。研究取得结果与进展如下:1.典型砂姜黑土耕层(0~20 cm)有机质含量约23.80 g/kg;碱解氮和有效磷、速效钾分别为63.66~71.48、9.29~14.26、182.78~242.70 mg/kg。针对该类型土壤改良需求,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和有效磷,尤其后者较低,速效钾含量较高。2.秸秆还田+氮磷钾处理,尤其在不同翻耕方式下对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提升的贡献显着高于氮磷钾的平衡施用;秸秆免耕覆盖下,因难以腐化对土壤速效养分的贡献较小。深翻处理增加了耕层厚度,及耕层(0~20 cm)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但在表层(0~10 cm)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旋翻和免耕处理。免耕处理下,土壤速效养分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中。3.典型砂姜黑土容重约1.25 g/cm3。土粒间凝聚明显,土壤孔隙分布发达。在冻融交替作用下,春季土体较为分散,土壤容重较低。在冬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土体有明显的内聚现象,伴随着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下降,土壤容重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4.秸秆还田及氮磷钾平衡施用同样降低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但土壤容重却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在有机质参与下,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有助于缓解土壤黏粒自身凝聚所带来的土体黏闭障碍因子。不同耕作间,因犁底层土壤较为压实,深翻处理土壤容重略高于常规旋翻处理。5.冬小麦植株体内氮、钾含量在拔节期达到最高值;磷素含量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明显滞后于氮、钾在作物体内的累积。在不同处理下,作物体内氮、钾含量,及旋翻、免耕处理下作物体内磷含量均呈现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处理>氮磷钾平衡施用>对照处理,与其在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变化一致。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对其在籽粒中的累积影响不明显。深翻处理下表层(0~1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在作物产量较高情况下,抑制了其在冬小麦体内的累积。6.在旋翻与深翻下,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与氮磷钾平衡施用相比秸秆产量无差异,但籽粒产量明显高于后者。秸秆还田方式下通过养分增加有助于作物产量提升,但在免耕方式下因秸秆难以腐解对作物产量的提升作用不明显。深翻与常规旋翻相比,表层(0~10 cm)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但作物产量相差不大。深翻方式下,作物产量同样受到耕层土壤结构改善的影响。综上,深翻与常规旋翻相比,可增加耕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并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有利于该类型土壤土体黏重障碍因子消减与产量的提升;免耕处理尽管提高了表层土壤养分含量,但因秸秆腐解困难,即使在秸秆覆盖下依然无法有效改善土体紧实的现状,制约作物产量的提升。
杨洋[10](2019)在《两淮矿区塌陷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土地复垦技术来修复塌陷地问题,不仅仅是对被已破坏的土地再造利用,也极大的缓和了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所以对进行修复措施之后的土地资源质量如何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两淮矿区复垦土壤地区进行土壤采样,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Nemerow这两种方法综合评价了两淮矿区塌陷区复垦土壤肥力水平以及重金属污染程度。再通过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两淮矿区的五种污染因子的潜在生态危害,并以潘集区为例,通过GIS技术,分析得到土壤肥力质量水平、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区域的土壤肥力指数变化范围介于1.04~2.07之间,大部分区域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变化于1.67~1.87之间,占总样点数的71%,表明两淮矿区的土壤肥力质量的总体质量为中等偏上水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所研究的矿区内测定的全部污染评价因子的单因子指数值,即Pi值都在0~2中间,P综的值均小于0.7,以上可知两淮矿区复垦地区土壤基本都符合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整体污染水平较低,土壤质量状态健康。(3)两淮矿区塌陷区土壤的潜在危害风险高低排序为镉(Cd)>汞(Hg)>砷(As)>铜(Cu)>镍(Ni),所以Hg、Cd两种元素对矿区的环境存在较大威胁,当地需要定期监测,防止污染程度加深。从RI可以看出,轻微程度危害占比73.39%,表示绝大多数的研究区域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较小。总的来说,两淮矿区塌陷区复垦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主要是由Cd元素和Hg元素所带来的,另外其他的重金属要素基本没有给复垦地区土壤带来潜在的生态危害。(4)以淮南市潘集区为例,等级最高的在荣庄-夏圩一带,在杨集和西方向的潘二矿区也存在一部分,潘北矿区从潘杨-朱庄综合污染等级逐渐增加。潘集区5种重金属的多因子潜在危害程度以潘北矿区附近土壤恢复最好,潘一矿区附近,从李圩-岱庙的潜在危害指数逐渐增加,中等危害程度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潘二和潘三这两个历史比较悠久的煤矿开采塌陷区。整个潘集区主要是分为轻微危害程度和中等危害程度,它们各自的面积占比分别为99.77%和0.23%。图[7]表[23]参[57]
二、淮北地区生土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肥力变化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北地区生土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肥力变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宿东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矿废弃地概述 |
1.2.1 废弃地的概念 |
1.2.2 废弃地土壤理化性质 |
1.2.3 煤矿废弃地的环境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1.3.2 土壤肥力评价 |
1.3.3 土壤重金属研究 |
1.3.4 土壤质量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1.1 矿区地理位置 |
2.1.2 煤矿概况 |
2.1.3 水文气象条件 |
2.2 取样与测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样品预处理 |
2.2.3 样品测试 |
2.3 数据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评价 |
3.1 土壤物理性质 |
3.2 土壤化学性质 |
3.3 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
3.3.1 半方差函数及其模型 |
3.3.2 0-30m层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
3.3.3 30-60 cm层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
3.4 土壤肥力评价 |
3.4.1 单个土壤养分指标的肥力水平 |
3.4.2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3.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与污染评价 |
4.1 表层土壤重金属 |
4.2 剖面土壤重金属 |
4.3 剖面土壤重金属的累积分布特征 |
4.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4.4.1 内梅罗污染评价法 |
4.4.2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 |
4.4.3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土壤重金属源解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
5.1 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
5.2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
5.3 土壤重金属来源 |
5.3.1 正相关矩阵(PMF)模型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PMF模型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价 |
5.4.1 风险评价模型 |
5.4.2 评价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最小数据集法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6.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6.1.1 最小数据集的构建 |
6.1.2 评分模型及权重的计算 |
6.1.3 土壤质量指数的计算 |
6.2 评价结果与分析讨论 |
6.2.1 废弃地土壤MDS的构建 |
6.2.2 农田土壤MDS的构建 |
6.3 基于MDS的土壤质量评价 |
6.3.1 非线性与线性评分模型的计算与比较 |
6.3.2 MDS评价结果可靠性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生物炭与炭基肥施用对大豆土壤酶活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农业秸秆利用现状 |
1.1.2 生物炭的概念及特性 |
1.1.3 炭基肥概述 |
1.2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炭与炭基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1.2.2 生物炭与炭基肥对作物生长、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 |
1.3 生物炭与炭基肥施用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1 土壤酶概述 |
1.3.2 生物炭与炭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4 生物炭与炭基肥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4.1 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
1.4.2 生物炭与炭基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1.4.3 生物炭与炭基肥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物炭与炭基肥施用对大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1.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1.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2.2.2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2.2.3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2.2.4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物炭与炭基肥施用对大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
3.1.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3.1.3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
3.1.4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3.1.5 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 |
3.1.6 高通量测序 |
3.1.7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2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
3.2.3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2.4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3.2.5 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2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
3.3.3 生物炭与炭基肥的施用对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组成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附录 |
缩略词一览表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整治土地生产力提升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1.2.2 生物炭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1.2.3 生物炭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4 生物炭的固碳减排效应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野外采样 |
2.2.2 室内盆栽与野外定位试验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研究方法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设计 |
2.5.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5.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黄土丘陵区典型整治工程土壤质量演变规律 |
3.1 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活性 |
3.2 土壤有机碳、氮的积累动态 |
3.3 土壤有机碳、氮的随年限的演变规律 |
3.4 有机碳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沟道整治新增地土壤结构影响 |
4.1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容重的作用 |
4.2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团聚体结构的作用 |
4.2.1 对机械稳定性土壤团聚体分布作用 |
4.2.2 对新增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的作用 |
4.2.3 对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的作用 |
4.2.4 土壤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相关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沟道整治新增地土壤碳库作用 |
5.1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5.2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5.3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
5.4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沟道整治新增地生产力提升机制 |
6.1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化学环境的影响 |
6.2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沟道整治新增地土壤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1 对盆栽试验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对田间试验土壤养分的影响 |
6.3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4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沟道整治新增地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7.1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作物生长的影响 |
7.1.1 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
7.1.2 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7.2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作物产量的影响 |
7.2.1 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
7.2.2 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7.2.3 对玉米产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
7.3 小结 |
第八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作用下沟道整治新增地生产力综合分析 |
8.1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条件下土地整治新增地土壤质量分析 |
8.1.1 新增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 |
8.1.2 生物炭作用下新增地土壤质量评价 |
8.1.3 生物炭作用下新增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得分 |
8.1.4 土壤质量等级划分 |
8.2 黄土高原土地整治新增地经济效益分析 |
8.3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淮北地区不同机插条件下优质中熟中粳控混肥一次性施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水稻机械种植主要栽培方式 |
2.2 缓控释肥的应用 |
2.3 一次性施肥技术 |
3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产量形成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 穗型结构 |
2.3 茎蘖动态 |
2.4 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 |
2.5 阶段干物质积累 |
2.6 群体生长率 |
3 讨论 |
3.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利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含氮率 |
2.2 阶段氮素积累量 |
2.3 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
2.4 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差异 |
2.5 抽穗后茎鞘、叶氮素转运的差异 |
2.6 氮素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积累的影响 |
3.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加工品质 |
2.2 外观品质 |
2.3 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 |
2.4 淀粉RVA谱特征值 |
2.5 食味值 |
3 讨论 |
3.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产量的影响 |
1.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利用的影响 |
1.3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研究概况 |
1.1.1 国外研究概况 |
1.1.2 国内研究概况 |
1.2 长期种植施肥下作物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
1.2.1 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2.2 施肥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2.3 长期种植施肥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3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养分淋失研究进展 |
1.3.1 土壤养分淋失及其影响因素 |
1.3.2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
1.4 降雨养分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1 降雨养分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4.2 降雨养分输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
1.5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
1.5.1 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5.2 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5.3 长期种植施肥对植烟土壤养分的影响 |
1.6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
1.6.1 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1.6.2 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1.7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7.1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1.7.2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7.3 长期种植施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8 长期种植施肥下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研究进展 |
1.8.1 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特征 |
1.8.2 长期种植施肥对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的影响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种植施肥对烟地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烤烟产量与品质 |
3.3.2 玉米产量与品质 |
3.3.3 黑麦草产量与品质 |
3.4 讨论 |
3.4.1 作物产量 |
3.4.2 作物品质 |
3.5 小结 |
第4章 烟地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烤烟养分吸收量 |
4.3.2 玉米养分吸收量 |
4.3.3 黑麦草养分吸收量 |
4.3.4 肥料的经济效益 |
4.4 讨论 |
4.4.1 作物养分吸收量 |
4.4.2 肥料的经济效益 |
4.5 小结 |
第5章 烟地土壤养分淋失与降雨输入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肥下土壤养分淋失状况 |
5.3.2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淋失状况 |
5.3.3 降雨养分输入 |
5.3.4 降雨中各形态氮的月均变化 |
5.4 讨论 |
5.4.1 土壤养分淋失 |
5.4.2 降雨养分输入 |
5.5 小结 |
第6章 烟地养分含量及其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4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
6.3.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
6.3.3 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 |
6.3.4 土壤团聚体对养分的贡献率 |
6.4 讨论 |
6.4.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
6.4.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
6.4.3 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
6.4.4 土壤氮、磷、钾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
6.5 小结 |
第7章 烟地土壤微生物对磷的活化及种群变化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概况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7.2.4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
7.3.2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
7.3.3 混合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及pH |
7.3.4 混合培养液中的有机酸 |
7.3.5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分析 |
7.3.6 土壤优势细菌、真菌门 |
7.3.7 土壤优势细菌、真菌属 |
7.3.8 土壤微生物功能预测 |
7.4 讨论 |
7.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
7.4.2 土壤微生物对磷的活化 |
7.4.3 细菌、真菌群落结构 |
7.5 小结 |
第8章 长期种植施肥下烟地生产力与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
8.1 烟地生产力 |
8.2 养分状况 |
8.2.1 氮 |
8.2.2 磷 |
8.2.3 钾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专利及课题成果展示 |
(6)施肥措施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计算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肥措施下玉米籽粒产量 |
2.2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的分布比例 |
2.3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 |
2.4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全氮含量 |
2.5 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有机碳和全氮富集系数 |
2.6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的碳氮比 |
2.7 不同施肥措施下复垦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有机碳储量的驱动因子 |
2.8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不同施肥措施对复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固存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措施对复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C/N比的影响 |
3.3 不同施肥措施下复垦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固存的驱动因素 |
3.4 不同施肥措施对复垦土壤上作物产量的影响 |
4 结论 |
(7)北京松山地区白桦林地表土喷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法规沿革 |
1.2.2 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表土资源应用于植被恢复的研究 |
1.2.4 表土喷播技术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松山地区 |
2.1.2 昌平区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3.1 研究材料 |
2.3.2 试验设计方案 |
2.3.3 种植槽喷播与养护 |
2.3.4 试验观测与记录 |
2.3.5 数据计算与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群落组成结构特征 |
3.1.1 直接利用表土组植物科类分布特征 |
3.1.2 稀释利用表土组植物科类分布特征 |
3.1.3 直接利用表土并添加黑麦草种组植物科类分布特征 |
3.1.4 稀释利用表土并添加黑麦草种组植物科类分布特征 |
3.2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植物生长特征 |
3.2.1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的植物高度特征 |
3.2.2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的植被覆盖度特征 |
3.3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
3.4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的土壤种子库植物生长特征 |
3.4.1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的土壤种子库植物出苗数量特征 |
3.4.2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的种子库植物存活率特征 |
3.4.3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种子库植物出苗趋势特征 |
3.5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果 |
3.5.1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土壤物理特征 |
3.5.2 不同表土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 |
第四章 不同表土配置种子层方式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 评价指标的赋权 |
4.2.1 建立评价层级结构 |
4.2.2 构建判断矩阵 |
4.2.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 层次分析法评价 |
4.3.1 建立评价体系 |
4.3.2 建立判断矩阵及确定权重 |
4.3.3 数据标准化及评分 |
4.3.4 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 |
4.4 AHP-TOPSIS法综合评价 |
4.4.1 矩阵标准化 |
4.4.2 矩阵加权规范化 |
4.4.3 AHP-TOPSIS法评价结果 |
4.5 两种评价方法结果比较分析 |
4.5.1 两种评价方法植被恢复效果排序比较 |
4.5.2 两种评价方法植被恢复效果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校内导师简介 |
致谢 |
(8)玉米秸秆还田及其配套措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
1.2.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氮素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
1.2.3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磷、钾和小麦磷、钾吸收的影响 |
1.2.4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 |
1.2.5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1.2.6 秸秆还田及配套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产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
2.2.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在年际间的变化 |
2.2.3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茎叶和颖壳生物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
2.3 讨论 |
2.3.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2.3.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概况 |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
3.2.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氮磷钾吸收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
3.3 讨论 |
3.3.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
3.3.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冬小麦氮磷钾吸收量在年际间的变化 |
3.4 结论 |
第四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及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区概况 |
4.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4.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长期秸秆还田对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
4.2.2 收获期表层(0~20cm)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
4.2.3 长期秸秆还田后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 |
4.2.4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2012-2018) |
4.3 讨论 |
4.3.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2 长期秸秆还田对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秸秆还田及其配套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不同耕作措施及秸秆腐熟剂对冬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的影响 |
5.2.2 不同耕作措施及秸秆腐熟剂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
5.2.3 不同耕作措施以及秸秆腐熟剂对冬小麦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
5.2.4 不同耕作措施及施用秸秆腐熟剂对收获期表层(0~20cm)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5.2.5 不同耕作措施以及施用秸秆腐熟剂对表层(0~20cm)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肥力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砂姜黑土形成与生产障碍因子成因 |
1.2.2 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3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4 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1.2.5 长期定位试验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选题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2.4 实验方法 |
2.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2.4.2 水稳性土壤团聚体的测定 |
2.4.3 作物产量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方式下砂姜黑土速效养分含量的变化 |
3.1.1 不同耕作方式下砂姜黑土碱解氮含量的变化 |
3.1.2 不同耕作方式下砂姜黑土有效磷含量的变化 |
3.1.3 不同耕作方式下砂姜黑土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
3.2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容重及团聚体的变化 |
3.2.1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容重的变化 |
3.2.2 不同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体内养分吸收变化 |
3.3.1 冬小麦对氮素吸收的变化 |
3.3.2 冬小麦对磷素吸收的变化 |
3.3.3 冬小麦对钾素吸收的变化 |
3.4 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产量的变化 |
4.讨论 |
4.1 不同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速效养分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团聚体的影响 |
4.3 不同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
4.4 不同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两淮矿区塌陷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理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1.1 淮南 |
2.1.2 淮北 |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2.1 采样器具 |
2.2.2 采样的时间、地点、方法 |
2.2.3 部分样本范例 |
2.3 土壤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2.3.1 采样点采样区域 |
2.3.2 样本预处理 |
2.3.3 土壤样品测试分析 |
2.4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2.4.1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 |
2.4.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3 塌陷区复垦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3.1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 |
3.1.1 物理指标 |
3.1.2 化学指标 |
3.1.3 生物指标 |
3.2 结果分析 |
3.2.1 土壤pH和养分特征 |
3.2.2 参评因子标准化 |
3.2.3 肥力评价结果 |
4 塌陷区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及评价 |
4.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标 |
4.1.1 As |
4.1.2 Hg |
4.1.3 Cd |
4.1.4 Cu |
4.1.5 Ni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评价的标准 |
4.2.2 污染评价结果 |
4.3 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
4.3.1 实验方法 |
4.3.2 评价结果 |
5 塌陷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空间分布特征-以潘集区为例 |
5.1 引言 |
5.1.1 潘集区地理概况 |
5.1.2 理论方法 |
5.1.3 样点分布概况 |
5.2 潘集区土壤肥力质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
5.3 潘集区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空间分布特征 |
5.3.1 综合污染评价结果空间分布特征 |
5.3.2 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空间分布特征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讨论 |
6.3 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
四、淮北地区生土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肥力变化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宿东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评价[D]. 方红夏.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2]生物炭与炭基肥施用对大豆土壤酶活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高文慧.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整治土地生产力提升机制[D]. 强敏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淮北地区不同机插条件下优质中熟中粳控混肥一次性施用技术研究[D]. 任高磊. 扬州大学, 2021
- [5]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D]. 王亚麒. 西南大学, 2021
- [6]施肥措施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曹寒冰,谢钧宇,强久次仁,郭璐,洪坚平,荆耀栋,孟会生.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8)
- [7]北京松山地区白桦林地表土喷播利用研究[D]. 贾东延.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玉米秸秆还田及其配套措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D]. 刘伟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9]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肥力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D]. 何咏霞.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10]两淮矿区塌陷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D]. 杨洋.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