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一、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陈永珠[1](2021)在《中职心理健康课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的构建与实践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根据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将BOPPPS教学模型运用于中职心理健康课混合式教学中,巧妙对BOPPPS模型的相应环节进行前移、后置,形成适用于中职心理健康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一致性贯通的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探索基于该模型的教学设计路径,并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基础上总结该模型的实施注意要点,以期帮助教师今后更好地开展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目标的实现。

左玉婷[2](2021)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已成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文章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从网络课程学习、线下课堂教学、课程评价制度、互动学习平台、用于教学的信息化技术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出能够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推动课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刘伟[3](2021)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资本提升的行动研究 ——以心理健康课为例》文中提出

李瑞霞[4](2021)在《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规划》教学模块为例》文中认为

郑思佳[5](2021)在《我国通识教育政策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要符合公共利益,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专业教育经历了七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育人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通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尚不充分。由于通识教育政策滞后、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评估有效性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通识教育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产生了较大阻力。因此,政府和高校要切实履行政策过程中的职责,使通识教育朝着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并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教育公益性的实现。本文首先对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政策、通识教育政策过程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深入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教育公益性理论内容,以及对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说明。其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通识教育的合法性奠定基础,并为通识教育指明了育人方向;教育公益性理论为通识教育政策过程的优化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本文对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维护公共利益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法,从通识教育相关政策、通识教育政策执行和评估等方面梳理我国通识教育政策过程现状,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教育公益性理论,分析我国通识教育政策过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思路:政府要通过加强通识教育政策前瞻性和协同性、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等完善通识教育政策,政府和高校要在加强通识教育师资培训、构建通识课程体系等政策执行环节发力,并通过健全通识教育评估体系促进通识教育科学有效发展。

贾楠,关娜[6](2021)在《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显着提高学习自主性。在体验式教学中,要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对于改善心理健康课的课堂效果,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政[7](2021)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初中心理健康微课的设计研究 ——以“情绪”模块为例》文中指出

高珊[8](2021)在《基于主题心理课的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知从何时起,当学习者准备学习时,身边就会涌现出丰富多彩的诱惑事件。在面临是继续坚持学习,还是暂缓学习,及时享乐的选择时,很多时候学习者都难敌欲望的拉扯——放下学习选择握住此刻的快乐。本研究旨在分析当代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现状,探究学业延迟满足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是否有差异;设计可以提高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的主题心理课,并在校内心理课上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干预结果的评估,以检验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从而为提升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提供简单的建议和意见。提升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不是倡导学生压抑自己的欲望,而是教会学生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用以换取长远利益。本研究具体实施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整体水平分析;第二部分,干预方案设计;第三部分,干预方案的实施与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总体较好,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上女生的学业延迟满足水平显着高于男生,在是否班干部、家庭来源及是否独生问题上无显着差异。(2)基于学业延迟满足理论及相关研究,可以设计出以明确目标、注意分配、做出决策、时间管理、提高自我效能感,行为调节六个主题为核心的旨在提高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的主题心理课。经过课程反馈及半结构访谈发现,实验班学生对此系列课程评价很好,满意度较高。(3)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在实施提高学业延迟满足水平的主题心理课干预方案后,其学业延迟满足水平得到显着提高。(4)经主题心理课干预下,实验班学生提高的学业延迟满足水平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由此可得出结论,本研究设计的主题心理课干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且干预结果具有一定持续性。该方案实践性、可操作性较好,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在高中心理课上推广。

张岩[9](2021)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文中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体验式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个体实践性、创生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契合度高,推进了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基于高职院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现状,对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特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反思、总结实践中的可取尝试和不足之处,以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质量的提升。

孙子建[10](2020)在《南疆地区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研究 ——以A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既影响个体的成人与成才,又关乎整个社会的未来,而心理健康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随着教育部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指导意见的相继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得以普及和推广,但各地实施效果参差不齐。近年来,南疆地区教育事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虽取得了明显发展,但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犹存;同时,伴随着“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战略的提出,作为发展动力源的教育即将面临着更为巨大的挑战。也正是因此,研究拟探析南疆地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并选择小学阶段这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具体关注点。研究选取了南疆地区A市61所小学,对在校的73名心理健康教师及相关教职人员,采用自编问卷,涉及的方面包括如何进行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如何实施,如何对课程进行评价等,并采用任志宏、江光荣设计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调研问卷,以是否重点学校为分层标准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A市随机抽取了600名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揭示,目前A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虽已经实行,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目标设置过于理想化;二是非重点小学课时安排过少,缺乏规范,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常被取代;三是是课程目标与内容衔接不当,缺乏系统性教学模式;四是教学形式与方法过于单一;五是师资队伍薄弱,专业教师匮乏;六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基于以上结果,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一是科学定位课程目标,正确引导课程发展方向;二是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管理力度,保证课时;三是注重心理课程内容衔接,开发专业化教材;四是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方式;五是扩充师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培训;六是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课程评价体系。

二、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心理健康课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的构建与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的构建
    (一)BOPPPS教学模型
    (二)混合式教学
    (三)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的构建
二、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的教学设计分析
    (一)课前探学:明确目标(O),完成前测(P)
    (二)课中践学:体验探究,感悟提升
        1.导入课题(O)
        2.分析前测(P)
        3.参与式学习(P)
        4.初步后测(P)
        5.总结提升(S)
    (三)课后拓学:任务拓展,后测追踪(P)
三、混合式BOPPPS模型的教学设计案例
四、混合式BOPPPS模型的实施要点
    (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同向同行,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二)凝聚四支队伍力量,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三)建设网络课程平台,完善课程资源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监测学习过程
    (五)关注个性化学习需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五、结语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教学现状
    (一)教学课时较少
    (二)大班授课方式
    (三)教学方法单一
    (四)考核方式单一
三、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四、教学改革内容
    (一)网络课程学习
    (二)线下课堂教学
    (三)课程评价制度
    (四)互动学习平台
    (五)用于教学的信息化技术
五、结语

(5)我国通识教育政策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通识教育
        2.通识教育课程
        3.专业教育
        4.通识教育政策
        5.通识教育政策过程
    (二)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教育公益性理论
二、通识教育的作用
    (一)通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1.立德树人,培养公共精神
        2.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
        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5.提高劳动觉悟,强化劳动素质
    (二)通识教育发挥对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能
        1.维护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利益
        2.维护社会利益
        3.维护国家利益
三、我国通识教育政策过程现状
    (一)通识教育政策
        1.通识教育政策梳理
        2.政策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
        3.通识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二)通识教育政策执行情况
        1.通识教育政策主体的职能
        2.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3.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三)通识教育政策评估情况
        1.政府对高校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审核评估
        2.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教学评价
    (四)我国通识教育效果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深厚
        2.学生的劳动素质不高
        3.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四、我国通识教育政策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1.通识教育政策滞后
        2.通识教育政策整体性不足
        3.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不明确
    (二)通识教育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1.通识教育政策主体职责不明晰
        2.通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3.通识教育课程系统性不强
    (三)通识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
        1.通识教育审核评估指标单一
        2.学生对通识教育教学评价不重视
        3.通识教育教学评价结果应用缺乏有效性
五、我国通识教育政策过程优化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通识教育政策
        1.提高通识教育政策前瞻性
        2.加强通识教育政策的协同性
        3.明确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标准
    (二)落实通识教育政策
        1.明确政府和高校在通识教育政策执行上的职责
        2.建立多元主体协同的通识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3.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三)健全通识教育政策评估体系
        1.建立健全通识教育审核评估指标
        2.强化高校对通识教育教师教学的绩效考核
        3.充分利用教学反馈加强高校对通识教育的监督整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二)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实践路径
    (一)体验式教学过程
        1.创建情境、体验思考
        2.互动交流、分享体验
        3.教师总结、提升感悟
        4.实践体验、内化应用
    (二)体验式教学的技术方法
    (三)体验式教学的考核方式

(8)基于主题心理课的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关于学业延迟满足
        1.1.1 延迟满足的相关概念
        1.1.2 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概念
        1.1.3 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理论
        1.1.4 学业延迟满足的测量工具
        1.1.5 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研究
    1.2 心理课的相关研究
    1.3 关于主题心理课与学业延迟满足干预方式的关系研究
第2章 问题提出
    2.1 学业延迟满足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2.1.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2.1.2 发展趋势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4 研究方案
    2.5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内容
    3.1 研究一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现状研究
        3.1.1 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研究二基于主题心理课的提高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估
        3.2.1 方案设计
        3.2.2 方案的实施与评估
第4章 综合讨论与建议
    4.1 综合讨论
    4.2 建议
        4.2.1 家庭层面
        4.2.2 学校层面
第5章 创新与展望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研究工具
    附录二 干预课程节选教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职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的本质
2 高职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1)学生为中心,指向个体心理素养的提升。
    2)教师为主导,重视体验式教学环境的创建。
3 高职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4 高职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1)创设有效的情境。
    2)引导反思和抽象概括。
    3)促进交流互动。
    4)评价教学效果。
5 反思与结语

(10)南疆地区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研究 ——以A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三)选择南疆地区A市进行调查研究的原因
    二、理论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理论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健康课程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二章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设计与结果分析
    一、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设计过程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工具
        (三)调查过程
        (四)数据处理
    二、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一)课程目标情况调查
        (二)课程设置管理调查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
        (五)课程组织者发展情况调查
        (六)课程评价
第三章 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成效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成效
        (一)学校开设课程的意识有所增强
        (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培训不断加强
        (三)心理健康特色学校为全市推广课程提供经验
    二、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实施存在问题
        (一)课程目标设置过于理想化
        (二)课时安排过少,缺乏规范
        (三)课程内容与课程教材衔接不当
        (四)教学形式与方法过于单一
        (五)师资队伍薄弱,专业教师匮乏
        (六)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心理健康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影响课程的开展
        (二)专业的教师队伍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关键
        (三)现行教育体制影响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
第四章 建议与对策
    一、科学定位课程目标,正确引导课程发展方向
        (一)科学定位心理健康课程目标
        (二)正确引导课程发展方向
    二、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管理力度
        (一)明确心理健康课程的定位
        (二)强化学校行政对心理健康课程的管理
    三、注重心理课程内容衔接,开发专业化教材
        (一)学年段课程内容衔接紧密化
        (二)开发心理健康课程专业校本教材
    四、科学选择课程实施方法
        (一)活动热身法
        (二)心理描述法
        (三)情景体验法
        (四)讨论分析法
        (五)游戏活动法
    五、扩充师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培训
        (一)扩充师资力量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培训
    六、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课程评价体系
        (一)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附录 (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心理健康课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的构建与实践探析[J]. 陈永珠. 教师, 2021(35)
  •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左玉婷.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08)
  • [3]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资本提升的行动研究 ——以心理健康课为例[D]. 刘伟. 延边大学, 2021
  • [4]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规划》教学模块为例[D]. 李瑞霞. 宁夏大学, 2021
  • [5]我国通识教育政策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郑思佳.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实践研究[J]. 贾楠,关娜.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05)
  • [7]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初中心理健康微课的设计研究 ——以“情绪”模块为例[D]. 张政. 宁夏大学, 2021
  • [8]基于主题心理课的高中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的干预研究[D]. 高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9]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 张岩.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10]南疆地区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研究 ——以A市为例[D]. 孙子建. 喀什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