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声》四年的美好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黄佳作[1](2021)在《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文中研究说明在台湾内渡家族中,许南英家族是颇具研究价值的对象。明清时期,许氏家族自大陆迁徙台湾。至进士许南英一代,许氏家族已成为台湾士绅阶层家族的重要一员,在台湾地方社会享有崇高声望。抗日保台失利后,许南英洁身内渡,个人及家族命运都发生重大改变。内渡后许南英处境飘零,无以为家,屡遭宦海风波。愈是身处逆境,他愈对民族、国家的未来产生强烈关注,展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许南英的儿子们均出生于台湾,成长于大陆,在父亲许南英的人格指引下,传承了“落花生精神”的优秀家风,面对清末民初的社会革新,他们表现出了与父辈相同又不同的姿态与风貌。这一代的许氏子弟尤以许地山成就最着,声名最隆,堪称许氏家族最杰出的代表。如今,许南英家族后裔在先辈们的人格精神感召和家风熏陶下,继往开来,分别在不同岗位上努力工作,在地方上积极参政议政,在连通两岸、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均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越月[2](2021)在《《说文解字》心部形声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汉至今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作为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本义的字书,其涉猎内容广博而精深,《说文》心部下辖形声字,不仅呈现了古代心部字作为符号体系的样貌,也体现了古人对“心”的生理和心理认知。论文在对《说文》心部形声字进行整理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梳理该部形声字意义体系,并结合汉字构形学、训诂学、音韵学及文化学等理论知识,阐释汉字所蕴涵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心理。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阐明选题研究意义,综述《说文》心部形声字已有研究成果及现状,明确研究对象,提出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将《说文》心部形声字按照字形结构分类,通过对甲骨文、金文、小篆、隶楷文字字形演变的结构描写,呈现该部字字形发展历史,总结《说文》心部形声字字形结构变化规律。第二部分,《说文》心部形声字以“心”为形符串联起来的符号意义体系,呈现古人现实世界与文化世界。第三部分,逐一分析《说文》心部声符与形声字、声符引申义与形声字及声符假借义与形声字的源义关系。第四部分,通过对汉字的形体及意义分析,揭示汉字所蕴涵的原始思维、取象思维和知觉经验。第五部分,总结全篇,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与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的问题。
王健健[3](2021)在《曹摅、何劭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何劭(236~301),字敬祖,陈郡阳夏人,西晋大臣,出身陈郡何氏,太傅何曾次子,官至司徒。永宁元年去世,追赠司徒,諡号为康。曹摅(255~308),字颜远,谯国谯县人,西晋文臣,出身谯郡曹氏,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卫将军曹肇之孙,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永嘉二年逝世。本文由上编(文学综论)、下编(曹摅、何劭年谱)与附录(曹摅、何劭诗文集注)组成。上编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是对选题说明、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的介绍。正文则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曹摅、何劭的家世渊源进行考证,对二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勾勒;二是分析曹摅、何劭的诗歌美学以及锺嵘并称二人且认为“朗陵为最”的原因;三是对二者诗歌中都出现“河洛”的现象进行讨论。在家世与时代背景方面,曹摅出身谯郡曹氏,其时处於家族的没落期;何劭出身陈郡何氏,其时处於家族的兴盛期。而“贵族门阀”的盛行、占田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儒、玄交融的思想文化熏陶也使得出身不同二者同样具有分裂复杂的人格。在诗歌创作方面,二者在“清靡”之下各有特色且形成差序。曹摅的四言诗在“清靡”之中存有真情,五言诗则清靡与“英篇”并存。何劭的四言诗在“肃穆庄严”的内容之中体现出自己个人的情感,五言诗则更有玄言意味。二者在风格同清之中亦存在差序,据锺嵘尚“直寻”与“滋味”的品评要求,则何劭的清隽之风与骨力更符合其审美追求。而曹摅、何劭乃至西晋一朝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河洛”入诗现象,可以溯源至先秦时期,二者诗中的“河洛”主要体现的都是赠别祖饯之情和游仙骋怀之绪,而洛水之所以会引发这类情感,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和文化传统。下编为曹摅、何劭年谱。主要采用编年体编纂谱主的生平事迹并加以考证论述。附录为曹摅、何劭诗文集注。
韦珊珊[4](2020)在《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计成(1582-1642)是明末造园家、画家、文人。早年从事绘画,游历燕楚,中年以后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筑有东弟园、寤园和影园等。年近五十综一生所学,撰写出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造园专着《园冶》,将造园之术上升至造园之道,终结了“园有异宜,无成法”的历史,为中国园林艺术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经典文本。《园冶》全书采用骈文体结合散文体的写作方法,确立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审美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因借体宜”方法论。计成工诗善画的素养与园林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该书所体现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我国园林美学特别是文人写意园林美学的经典之作,散发着一种普遍存在、跨越时空的园林美学精神,其隽永的内涵历久弥新。本文围绕计成《园冶》深入研究,做出梳理与探讨,以阐明计成的园林美学思想。导论部分综合介绍了与计成《园冶》美学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说明了论文展开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总括介绍计成与《园冶》。通过计成的三个身份:画家、文人、造园家和《园冶》书名更替、被禁疑云、流通细节及与日本造园书籍《作庭记》之比较来描摹出计成其人与《园冶》奇书的全貌,并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探寻其工诗善画素养对园林审美旨趣形成的影响,从整体上对计成和《园冶》形成认知,为下文造园艺术研究作铺垫。第二章通过对计成园林审美理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爬梳,阐明文人写意园林的审美特点和自然观念,同时这种与自然亲和的审美理想还伴有三重审美功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揭示了主观能动“人作”与自然“天开”的辩证关系,明显受到传统哲学—美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并且带有与自然亲和的倾向,这些都成为了计成园林美学自然观念的渊薮。而贯穿于《园冶》全书的生态警语,反应出计成妙法自然的造园理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作为在明代艺术发展至顶峰的文人写意园林,或多或少影响了域内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者无论是意境的构造还是对自然的态度都趋向一致。与此同时,遥远的英国正经历着如晚明心学勃兴的时期,经验主义哲学成为其社会主流思潮,古典的束缚开始被感性经验逐渐替代,被几何布局占具的园林,半个世纪后被一种模仿中国文人园的“英华园林”所突围。而脱胎于中国园林的日本庭院艺术发展到江户早期(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已形成了同江南文人写意园林迥异的园林审美观念。在与以上四种“他者”简略比较后,计成造园审美理想的独特性愈发显现。而《园冶》中所呈现的这种审美理想还伴有感官陶醉、抚慰心灵、畅神寄情等三重审美功能。第三章以计成“意在笔先,拟入画中”的意境追求为主题,首先从意象与意境、情景交融两个方面考察意境的产生。再以园、诗、画三者意境营造的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趋同性揭示计成园林意境取法诗画的艺术理路。形式层面上,园林“布局”对标诗歌“对仗”,以求在视觉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感。假山“非常态”造型源自山水画论中的山势形态,以自然集萃之形达至行、望、居、游之林泉精义。内容层面上,园林建造要素以诗歌文字意象为准则,“园景”仿“诗情”,以求突破客观时空限制通往神思妙境。画家绘制山体力求“深远”之态,造园家理水渴求“不尽”之感,“山远水长”皆意使观照主体感知到时空的旷达性,于有限中见无限,谙熟于此的计成于园林实践中通过铺地、掇山等技法营造出外物观赏→主观情化→意境生发的园林意境品赏路径。第四章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借景法则为中心,考察计成的“贵因”观和借景理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营造园林的艺术目标,“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是实现艺术目标的具体实践方法。从历史上的“贵因”观念和《园冶》体现出的巧于用“因”展开,联系现有园林实例,详细解读计成所提出的六大借景模式。第五章以计成所造三座园林实践中体现出的美学规范为逻辑线索考察计成造园实践与其美学观念的结合。他善于“因借”原有客观环境在园林中展现出“以小见大”、“蜿蜒曲折”、“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东弟园、寤园建于《园冶》成书前,为计成提供理论储备的实践机遇,影园建造于《园冶》成书之后,可视作其园林美学理论指导造园实践的成功案例。计成不仅是园林美学的倡导者亦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本文尝试从美学、文化史角度切入晚明社会,通过同域内外其他园林和诗画艺术理论的比较研究,对《园冶》展现出的造园主旨、意境追求及其造园法则进行解读,梳理出其整体思路及各造园步骤间的内在美学逻辑,而这套园林美学逻辑迄今不失其先进性与成熟性,值得我们一再研究。
董德[5](2020)在《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书写的新民谣音乐是现代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民歌及流传在民间的歌谣,这种区别既体现在乐理学概念上,又彰显于生产、传播机制中。新民谣音乐起源于西方并历经现代化蜕变,具有工业化生产、媒介化推广、商品化流通、全球化共享的特征。西方传统民谣(ballad)以抒情性与叙事性的传统深刻影响了美国乡村音乐与现代民谣的发展,并为其镌刻上人文性与批判性的印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多元、繁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现代民谣音乐(folk)的流行,促使其完成精神内核的嬗变,最终成为西方现代知识分子表达思想情感、介入社会世务、开展社会文化批判的媒介与武器,传承并发扬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西方民谣音乐形式与台湾现代民歌音乐文化内涵影响所产生,它是以木吉他、口琴为伴奏乐器,以自然质朴的方式歌唱,反映宗教、生活、工作、战争等内容的音乐类型。新民谣音乐具有较强的吟唱感,丰富的文化内涵,深邃的精神空间。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不同于校园民谣的风花雪月,正是这种深入大众生活,从边缘涌向主流的小众音乐,以它历久弥新的人文传统、批判精神、审美特征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在文化视域内研究新民谣音乐,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众多分支中唯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关注的音乐类型,具有悠远的历史传统、人文属性、审美特征,在人类历史和生活中承担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关照思想情感、塑造精神家园的使命。新民谣音乐的本质与功能为论文研究奠定合理基础,建立科学前提。如何引导其扎根于中国大地,葆有其本质的同时发挥其功能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文献资料出发,以史为鉴、以史为脉,找准源头,全面彻底梳理新民谣音乐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发展的历程,精准把握其与中国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更要深入音乐系统内部,回归其本质与功能。第一章,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整体由外到内追寻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的起源和衍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英国的新教伦理传统也随之被美国的消费主义浪潮取代。后现代主义消费浪潮对世界的影响甚至主导并不局限于经济结构形式,而是深入文化内在肌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引发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矛盾和文化焦虑,导致亚文化现象异军突起。第二章,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鲍勃?迪伦赋予现代民谣音乐的意义,不仅影响着美国民谣的发展也对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西方现代民谣经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以及校园民谣影响后,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形成校园民谣,为21世纪新民谣音乐的复兴奠定了音乐与文化基础。第三章,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本文将新民谣音乐划分为五大类别,每一种类的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新民谣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化的制约,在审美的独立与救赎中砥砺前行。其精英文化立场的批判思考突破了大众性的商业桎梏,并在当下启迪着有文化自觉的大众的心灵。新民谣独树一帜的歌唱美学:唯美与粗粝。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色彩形成了演唱中的文化性。第四章,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大陆现代化时代背景下,新民谣唱作人依然固守民谣音乐的人文传统,坚持开展诗性批判,这些人以鲜明的文化身份占领中国大陆分众音乐市场。除此之外,新民谣音乐积极开掘本土民歌资源,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地方民歌等音乐元素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与社会现代化的合流是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乃至民间音乐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五章,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亨利?詹金斯提出的参与文化概念有助于理解以新民谣音乐为代表的粉丝社群意义生产的狂热现象。尽管这种文化是非正式指导关系,但其培养和训练公众的文化判断力与审美能力却是极为出色的。值得注意的是,新民谣音乐的接受群相较于流行音乐其他风格类型更显现出一种精英意识:即通过传播新民谣歌曲介入社会批判,通过解读新民谣歌曲获得自我价值的动力。第六章,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突破了民谣音乐以往的惯性与水准,契合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现代性,利用媒介技术与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影响范围及其受众群体,坚持艺术自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新民谣唱作人以美育人,向受众展示出自身独有的文化立场、批判精神和人生意味。在艺术的自律中重建多元音乐文化,激活了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在自律与他律之间的挣扎中与流行音乐合谋共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中国民歌和文学。其早已超越了音乐的形态,成为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象征和意义符号。只有正确看待、理解和处理人文传统、审美特性与社会现代化,尤其是市场化、商业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才能避免新民谣音乐沦为消费和娱乐的工具,充分发挥其记录时代、审美育人的文化功能。
张欣[6](2020)在《唐代汉语佛经注疏引《说文》考》文中研究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传世经典的注疏,是传统小学学术和释经体系的基础,而佛经注疏则是释经体系中的新生事物。佛教典籍浩如烟海,相应的注疏内容独特,是我国传统经注体系的重要分支流派,勘正佛经注疏中的譌误,包括文字、反切等问题,对深化佛典注疏的研究工作有积极意义。该论文的撰写重视语料的1录与数据的比对归纳,通过1录唐代汉译佛经注疏引《说文》的语言材料,结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知识,利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梳理了古今“引《说文》”材料的关系,对唐代汉译佛经注疏引《说文》材料进行了综合研究,共考证分析了其中92例条目。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论证了本论文开展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第二章分析了唐代汉译佛经注疏及文献价值。第三、四章为核心章节,通过查阅历代文献以及各类语言材料,对筛选出的相通相关条目、譌误条目,尽可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引《说文》内容进行了考证辨析。唐代汉译佛经注疏中,引《说文》相通的条目主要是指义得两通,而相关条目包括异体和异文两类。论文中所谓“异体”主要涉及字头的正譌问题,即“误释”;而“异文”是指在训释的相关语句中,出现的衍文、倒文、脱文等影响了释义准确表达的情况。通过考证辨析,我们将所考察的误引《说文》的条目分作了误引其它字典辞书、误引前人注疏和其它三类;同时,我们十分肯定徐铉对於《说文》流传的功绩,论文中对於该书譌误的考证,仅是在占有新的研究材料基础上的推测。通过条目的梳理考证,我们认为现今流传的由徐铉校订的《说文解字》,虽存在个别字例的譌误问题,但其在绝大程度上是可信的。同时,这些条目的考证结果,佐证了钱大昕先生“唐人引《说文》不可皆信”之观点。
周丽晨[7](2020)在《周济及其诗词研究》文中指出周济(1781-1839),字保绪,又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安。周济通音律,擅填词,于词论尤为用力,在词坛产生重大影响,为常州词派代表人物。周济的文学创作主要处于嘉道时期,其词共有《存审轩词》《味隽斋词》《止庵词》三种,诗有《介存斋诗》六卷及《止庵诗》一卷。除此之外,周济于史、文、书、画皆有涉猎,是文武兼备之人。周济的“词史说”“寄托出入说”“正变观”等词论不仅为后世词学者提供学词路径,使得周济成为常州词派中坚人物,更成为历来学界的研究热点。总体观察学界对周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论,稍涉及对其词作的研究,而对诗作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文章将以其诗词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史相证研究、分类归纳等方法考察周济及其诗词创作。周济交游颇广,学界对其家世与交游情况已有一定研究。以《山溪周氏宗谱》《介存斋诗》《止庵诗》《味隽斋词》《止庵词》及其友人的诗词文等文献资料为基础,还可以对周济的家世与交游情况作一补述。在研读《介存斋诗》《止庵诗》基础之上,可以从民生与时事之作、咏史与怀古之篇、酬应与哀悼之什三部分来探析周济诗作的题材内容。并从其组诗化倾向、用典特征与诗作风格等方面分析其诗的创作特征。最后,在对诗作的整体把握中,窥探周济对传统诗学观的继承与实践。周济《止庵词》学界关注较少,文章将对其进行研读,分析其主要内容与艺术手法。其次以《味隽斋词》与《止庵词》为对象,探究其词创作中对词论的实践。最后,从周济词的创作来窥探周济的情感世界,主要体现在对友情与爱情的珍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以及对时局与社会的关切等方面。周济不仅擅诗文词创作,还是一位史学家。着眼其诗词创作的整体,可把握其中所体现的史学思想。从史学思想的成因入手,也可见其在诗词创作实践中的影响与表现。
高德斌[8](2020)在《张笑天历史小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笑天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加之他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的工作性质,他的创作素材几乎都与历史有关。张笑天的历史小说遵从历史真实,围绕“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创作原则对历史史实进行艺术加工,构建了许多丰富的人物形象,设置了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本文以张笑天长篇历史小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作家创作理念,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小说文本价值,体会张笑天历史小说中的历史人物为了正义事业竭尽所能奉献一生的伟大精神,弘扬历史赋予我们的强大爱国凝聚力以及亘古不变的伟大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展现历史镌刻的光辉。本篇论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张笑天历史小说、历史人物刘铭传等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意义等。第二部分结合文本分析张笑天的创作理念。在政治话语强化的时代,张笑天历史小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创作理念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张笑天通过宏大的历史书写表现历史内蕴,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统一,挖掘历史事件以及人物性格背后隐藏的真善美的人性价值.第三部分析张笑天历史小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人物形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处事风格因性别不同具有差异性。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下,男性把封建礼教视为道德准则,尊崇三纲五常,忠贞爱国,可为国赴汤蹈火。张笑天极其关照女性的人格魅力,小说中女性形象反叛封建教义,主张抒发内心情感,崇尚自由民主。男性与女性形象的交织形成立体复杂的人物关系图,使这部小说的价值得到完美的呈现,让人物在历史事件中彰显人性光辉、民族气脉、时代气息。第四部分分析张笑天历史小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文本价值。张笑天的创作风格与主流文学步调不同,他不在意自己是否在主流文学的边缘徘徊,依旧按照自己的风格进行创作。通过研究文本掌握张笑天小说中的历史脉络,挖掘历史蕴含的巨大能量,把握历史赋予的文化内涵并积极运用到实践当中。第五部分为本论文的结论。本篇小说描写刘铭传在台湾期间的丰功伟绩,他为推进台湾近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小说真实再现历史事件,让大众真实了解历史内涵,从历史事件以及人物形象中探寻历史赋予我们的价值,对历史进行理性思考。同时,《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这本小说有利于增进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提供借鉴价值。
曹雨杨[9](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陈雪菲[10](2020)在《清代太监形象及心态研究》文中提出本篇论文以清代太监的形象及心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代太监形象和心态的分析,阐释清代太监心态产生的原因,揭示太监心态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中所代表的深刻意义。在清代的历史舞台上,太监所扮演的角色虽然没有明代重要,但其仍然是清代政治的一个投影。通过研究清代太监的形象和他们与统治者的关系,既可以了解清代太监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也可以从侧面管窥清代统治者的为政勤惰。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简介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进行了概念界定,简介了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第一章介绍了清代太监概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清代太监的来源及入宫前概况;第二部分介绍清代太监的品秩及日常生活。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可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清代太监的来源及他们的工作内容、日常生活等,从而对清代太监的概况有一整体性认识。第二章分析清代太监的形象。通过对《清实录》、《国朝宫史》、私家撰述、档案记载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太监案例进行分析,概括出这些史料所塑造的清代太监形象。第三章分析清代太监的心态。与前代不同的是,清代晚期的太监留下了许多回忆录。这些记载了太监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珍贵史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本章正是通过这些回忆录的记载,来分析太监的心理状态,并发掘出清代太监群体中所存在的一些普遍心态。主要有自卑与颓废、怨恨与孤独、自私与极端、贪婪与懒惰、抱团与排外等。第四章探究了清代太监心态的成因。主要分析了生理缺陷带来的心理缺陷、社会关系的客观刺激、来自清廷的政治压迫、社会压力等原因。生理层面上,太监群体的生理的缺陷使他们的心态、性格发生了变化;社会关系层面上,太监群体与主子、自身内部群体、家人、宫女、官员、侍卫之间的关系也充满着矛盾性和复杂性;清廷的政治压迫层面上,太监群体的法律地位较低、法律对他们的约束严格、对犯错太监的惩罚严苛;在社会压力层面上,民间的歧视、自身的养老压力都是巨大的;群体记忆层面上,社会所构建、传递的对太监群体的印象与太监群体内部所构建的对自身的印象对其心态的形成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文化水平层面上,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避免太监识字,使其更加愚昧无知。这些因素都对太监群体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由于史料有限,而清代的太监数量众多,因此论文无法面面俱到地分析每一个太监的具体心态或者形象,同时,本文论述的清代太监的形象和心态,并不等于清代太监的全部形象和心态。本文采取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示清代太监的心态,以期丰富太监群体的形象及心态方面的相关研究。
二、《台声》四年的美好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声》四年的美好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1)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明清许氏家族迁台及其在地化 |
第一节 自粤迁台,溯源漳州 |
第二节 繁衍台南,初成家族 |
第三节 迈入士绅阶层的许南英家族 |
小结 |
第二章 乙未割台与许南英的命运转折 |
第一节 乙未割台与许南英的抗日保台斗争 |
第二节 内渡:许南英的个人抉择 |
第三节 时局变迁与许南英的政治态度 |
小结 |
第三章 第二代许氏子弟的人生轨迹 |
第一节 第二代许氏子弟概况 |
第二节 第二代杰出代表许地山的人生轨迹 |
第三节 “落花生精神”:家风塑造与传承 |
小结 |
第四章 当代许氏家族后裔及家风精神传承 |
第一节 第三代许氏家族后裔 |
第二节 第四代许氏家族后裔 |
第三节 “落花生精神”的当代延续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会试同年齿录:光绪十六年庚寅科许南英条 |
附录2 许南英任阳春县知事所撰报告 |
附录3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1 |
附录4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2 |
附录5 许南英任龙溪县知事所撰公文3 |
附录6 许南英《窥园留草》未录诗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说文解字》心部形声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一、《说文》心部形声字结构类型 |
(一)左形右声 |
(二)左声右形 |
(三)上声下形 |
(四)外声内形 |
二、《说文》心部形声字下摄义类 |
(一)心性品质 |
(二)心理情绪 |
(三)心理活动 |
(四)行为状态 |
三、《说文》心部形声字声符示源研究 |
(一)声符本义示源的形声字 |
(二)声符引申义示源的形声字 |
(三)声符假借义示源的形声字 |
四、《说文》心部形声字文化阐释 |
(一)反映原始思维 |
(二)反映取象思维 |
(三)反映知觉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曹摅、何劭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曹摅、何劭的家世渊源与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家世渊源与时代沉浮 |
一 谯郡曹氏家族变迁 |
二 陈郡阳夏何氏家族起源与世系 |
第二节 曹摅、何劭生活的时代背景 |
一 贵族门阀制下的曹摅、何劭 |
二 经济繁荣对诗歌的影响 |
三 儒、玄交融的复杂文化 |
第二章 曹摅、何劭诗歌的美学风格 |
第一节 曹摅诗歌的美学风格 |
一 四言:“清靡”之中有真情 |
(一)词采精美,措辞典雅 |
(二)声韵流靡 |
(三)情景之语中有真情 |
二 五言:“清靡”之外有“英篇” |
(一)五言之“清靡” |
(二)五言之“英”篇 |
三 曹摅诗歌美学形成原因 |
(一)对文学传统的继承 |
(二)对魏晋以来其他诗人的模仿和继承 |
第二节 何劭诗歌的美学风格 |
一 四言:“穆”中有“个人情怀” |
(一)内容上:“穆” |
(二)情感上:“个人化” |
二 五言:“清”“新” |
(一)颇有“玄”意 |
(二)自然爽朗 |
三 何劭诗歌美学的承变 |
(一)与刘祯同“清” |
(二)与“王粲清靡相近”中有不同 |
第三节“合”而不同,朗陵为最 |
一 “合”之原因:风格同“清” |
(一)声韵清亮 |
(二)“清”中并有“英”篇 |
二 不同:对“朗陵为最”的“差序”讨论 |
(一)尚“直寻”而何劭更为清隽 |
(二)尚“滋味”而何劭骨力更佳 |
第三章 从曹摅、何劭看西晋诗人的“河洛”情缘 |
第一节 西晋以前的“河洛”入诗 |
第二节 西晋诗人的“洛水”情缘——以曹摅、何劭为例 |
一 西晋时期“河洛”入诗的整理 |
二 曹摅、何劭诗中“河洛”情缘的体现 |
(一)赠答祖饯之情 |
(二)游仙骋怀之绪 |
三 “河洛”之滨兴情的原因 |
结语 |
下编 |
曹摅、何劭年谱 |
附录 曹摅、何劭诗文集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计成与《园冶》 |
第一节 计成其人 |
一、画家计成 |
二、文人计成 |
三、造园家计成 |
第二节 《园冶》其书 |
一、书名更别,由术到道的升华 |
二、全书结构 |
三、湮灭疑云 |
第三节 《园冶》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园冶》诞生之社会背景-纵情欲乐的社会风尚 |
二、《园冶》诞生之文化背景-明末思想解放潮流 |
第二章 计成造园之审美理想: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第一节 计成园林审美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
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二、道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三、禅宗“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第二节 “天开”与“人作”在园林史中的渊源 |
第三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皇家、寺庙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
二、静谧超然的宗教园林 |
第四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域外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如画”的英国园林 |
二、极度抽象自然的日式枯山水 |
第五节 计成造园之三重审美功能 |
一、感官陶醉: “醉心即是” |
二、抚慰心灵: “烦顿开除” |
三、畅神寄情: “凡尘顿远襟怀” |
小结 |
第三章 计成造园之意境追求:意在笔先、拟入画中 |
第一节 意境的产生 |
一、从意象到意境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园境与诗境 |
一、形式层: “布局”与“对仗” |
二、内容层: “园景”与“诗情” |
第三节 园境与画境 |
一、形式层:“石形”与“山势” |
二、内容层:“不尽”与“深远” |
第四节 计成造园意境营造的方法 |
一、铺地 |
二、掇山 |
三、文学联想 |
小结 |
第四章 计成造园之法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第一节 “贵因”思想 |
一、历史传承 |
二、继承了贵因思想的计成造园 |
第二节 借景实践 |
一、因地制宜 |
二、因时制宜 |
三、借五感 |
四、借景窗框 |
五、借境 |
六、障景 |
小结 |
第五章 计成园林实践中的美学内涵 |
第一节 “以小见大”会意之美:以东弟园为例 |
一、东弟园园主吴又予 |
二、东第园 |
三、以小见大,咫尺山林 |
第二节 “蜿蜒曲折”线性之美:以寤园为例 |
一、寤园园主汪士衡 |
二、寤园 |
三、蜿蜒曲折,端方非额 |
第三节 “虚实相生”生命之美: 以影园为例 |
一、影园园主郑元勋 |
二、影园 |
三、虚实相生,真假相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 |
第一节 民谣概念的中西历史钩沉 |
一、英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二、汉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概念辨析 |
一、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现象概述 |
二、新民谣音乐的界定 |
三、新民谣音乐的破旧立“新” |
四、新民谣音乐与流行音乐 |
五、新民谣音乐与摇滚乐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研究视阈 |
一、文化中的新民谣音乐 |
二、公共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 |
三、大众文化的赋魅与桎梏 |
四、消费社会中的新实用主义美学 |
五、繁盛时代中声音的政治经济学 |
六、文本盗猎者与粉丝批评家 |
第二章 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 |
第一节 鸿蒙初辟: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 |
一、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启蒙 |
二、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创作 |
三、鲍勃·迪伦民谣音乐中的文化意义 |
第二节 落地生根:台湾现代民歌运动 |
一、唱自己的歌:启蒙与寻根 |
二、罗大佑:用音乐介入社会 |
第三节 穿越海峡:大陆校园民谣 |
一、白衣胜雪中的伤感调性 |
二、衰落与边缘化的艰难前行 |
第三章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 |
一、文化批判类 |
二、审美救赎类 |
三、大地寻根类 |
四、城市游吟类 |
五、身体迷恋类 |
六、纯乐翻唱类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一:文化批判力 |
一、以精英文化立场介入社会生活 |
二、在民间叙事中审视人性的善恶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二:审美的独立与救赎 |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规范 |
二、以生命之气对抗现代性的迷失 |
第四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三:演唱中的文化性 |
一、唯美:自由与自在中的自我疗愈 |
二、粗粝:挣扎与抵抗中的生命质感 |
第四章 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批判实践中的社会观察员 |
一、周云蓬:悲鸣中的抗议者 |
二、万晓利:人性寓言故事的讽喻者 |
三、刘东明:无能与无奈下沉重的叹息者 |
第二节 撞击与转型中的民间音乐重构者 |
一、杨一:中国的伍迪?格思里 |
二、洪启:新疆当代的传歌人 |
三、五条人乐队:方言民谣的集大成者 |
第三节 民谣声音符号的生产者 |
一、小河:文学脱冕的音乐抽象化实现者 |
二、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空我的避世者 |
第五章 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 |
第一节 电子传播中的“参与文化” |
一、参与和抗拒的意义生产 |
二、“网愈云”与“网抑云”的人格重塑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中的审美幻境 |
一、爱情空壳化的新伦理焦虑 |
二、性别凝视中的窥淫欲 |
第三节 价值失范下的文化自觉 |
一、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
二、傻乐主义的自觉抵制 |
三、唯美主义的政治美学 |
第六章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 |
第一节 传媒景观中的文化浸染 |
一、综艺炮制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
二、《经典咏流传》与诗性复归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建构文化的护城河 |
一、反商业化:从娱乐上升到审美 |
二、平衡艺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
三、以精英文化匡正大众文化的方向 |
第三节 在文化的撞击中攫取自我认同 |
一、激活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 |
二、新民谣歌唱美学:去声乐化的破坏力 |
三、消费中心论语境下的文化再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对话民谣音乐人周云蓬 |
附录二 :新民谣唱作人专辑年表(仅限本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唐代汉语佛经注疏引《说文》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慧苑《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引《说文》的研究 |
(二)玄应《一切经音义》引《说文》的研究 |
(三)慧琳《一切经音义》引《说文》的研究 |
(四)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引《说文》的研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定量分析法 |
(二)对比分析法 |
(三)文献考证法 |
第二章 唐代汉译佛经注疏及文献价值 |
一、文献简介 |
二、训释概况 |
(一)训释界定 |
(二)术语体系 |
第三章 唐代佛经注疏引《说文》相通相关条目对比分析 |
一、训释相通 |
二、训释相关 |
(一)误释 |
(二)异文 |
第四章 唐代汉译佛经注疏引《说文》譌误条目考 |
一、佛经注疏譌误考证 |
(一)误引其它字典辞书 |
(二)误引前人注疏 |
(三)其它 |
二、大徐本《说文》譌误考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附录2:隋唐汉译佛经注疏引《说文》原始语料辑录 |
致谢 |
(7)周济及其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家世与交游考 |
第一节 家世考述 |
一、傅八公、父母、兄弟、妻妾与子侄 |
二、高氏姊、周青、高森荣 |
第二节 交游补考 |
第二章 周济诗研究 |
第一节 周济诗的题材 |
一、民生与时事之作 |
二、咏史与怀古之篇 |
三、酬应与哀悼之什 |
第二节 周济诗的艺术特征 |
一、艺术手法 |
二、艺术风格 |
第三节 周济对传统诗学观的继承 |
一、经世致用 |
二、创新求趣 |
三、诗主真情 |
第三章 周济词研究 |
第一节 《止庵词》研究 |
一、《止庵词》的内容 |
二、《止庵词》的艺术手法 |
第二节 周济词作中的情感世界 |
一、“留取衫襟数点,好与重逢”——对友情与爱情的珍视 |
二、“江南路好,无人同住梅花里”——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
三、“露重卸金盘,听商音凄苦”——对时局与民生的关切 |
第三节 周济词作中词论的实践 |
一、就景叙情与即事叙景的感发 |
二、寄托出入中的情感内蕴 |
三、空实论中求实以达浑厚之旨 |
第四章 周济诗词创作中的史学思想 |
第一节 史学思想成因 |
一、常州地区的学术风尚 |
二、师法对象的影响 |
三、史学家身份的作用 |
第二节 周济诗词集的编排与历史意识 |
一、周济诗集中的历史意识 |
二、周济词集中的历史意识 |
第三节 周济诗词中的史料价值 |
一、知人论世 |
二、实录写法 |
三、以心传史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8)张笑天历史小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创作理念 |
2.1 “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历史动机 |
2.1.1 再现历史内容原貌 |
2.1.2 还原人物形象真实 |
2.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文情怀 |
2.2.1 爱国主义的坚定 |
2.2.2 人性本善的认同 |
2.3 “宏大历史,细腻刻画”的审美意识 |
2.3.1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 |
2.3.2 历史叙述与结构形式结合 |
2.3.3 直接描写与通俗话语运用 |
第三章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人物塑造 |
3.1 性格鲜明的男性形象刻画 |
3.1.1 民族意识觉醒的仁人志士 |
3.1.2 道德理想反叛的忘本小人 |
3.2 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建构 |
3.2.1 放弃个人意志的正义女性 |
3.2.2 反抗传统礼制的非汉女性 |
第四章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文本价值 |
4.1 历史叙述的实用性 |
4.2 情感关照的教育性 |
4.3 文学突破的反思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10)清代太监形象及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选题缘由及意义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太监概况 |
一、清代太监的来源及入宫前概况 |
二、清代太监的品秩及日常生活 |
第二章 清代太监的形象 |
一、正面形象 |
二、负面形象 |
第三章 清代太监的心态 |
一、普遍自卑与消极颓废 |
二、个人内心怨恨与人际交往孤独 |
三、极度自私与易走极端 |
四、欲望上的贪婪与行为上的懒惰 |
五、群体性的抱团与排外 |
第四章 清代太监心态形成的原因 |
一、生理缺陷带来的心理缺陷 |
二、社会关系的客观刺激 |
三、来自清廷的政治压迫 |
四、无远弗届的社会压力 |
五、群体记忆对清代太监心态的影响 |
六、文化水平低对清代太监心态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台声》四年的美好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 [1]乙未割台与许南英家族命运研究 ——以许南英父子两代为主要考察对象[D]. 黄佳作.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说文解字》心部形声字研究[D]. 越月.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曹摅、何劭诗歌研究[D]. 王健健.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韦珊珊. 山东大学, 2020(04)
- [5]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D]. 董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唐代汉语佛经注疏引《说文》考[D]. 张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周济及其诗词研究[D]. 周丽晨. 扬州大学, 2020(02)
- [8]张笑天历史小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研究[D]. 高德斌. 延边大学, 2020(05)
- [9]《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清代太监形象及心态研究[D]. 陈雪菲.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