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涂料》2003年卷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夏晶[1](2012)在《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 ——以傅兰雅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晚清时期科技西书译介领域中成就斐然的西士傅兰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梳理“西译中述”时期科技术语翻译的思想脉络和历史意义。傅兰雅作为晚清入华西士中宗教色彩最淡的“世俗派”,从1868年开始担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首席翻译。他在馆的28年间,和徐寿、华蘅芳、赵元益等当时中国一流的学者密切合作,将明清以来的“西译中述”事业推向了一个辉煌时期。傅兰雅作为19世纪中后期最有贡献的科技西书译介者,在科技术语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不少经典案例。他和徐寿在元素汉译名称上的形声字创制,是充分运用汉字造字特点的成功典范;他在《格致汇编》上所演绎的“卫生”概念,是以旧词表达新义的苦心尝试;而他在制造局和益智书会的名目表汇编,也体现了他在术语统一工作上的努力。通过傅兰雅煞费苦心的翻译方式,中国士人获得了科学的启蒙,然而,在“西译中述”的有限条件下,中国士人所理解的“科学”并非是它本来的面貌。这其中当然有翻译者本身的局限性和学识不足的原因,同时也有容受者和容受环境的原因。傅兰雅处于“西译中述”最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之下,又经历了旁人所不能及的大量的科技西书翻译之实践,故而能够从实践中凝缩出他对西书译介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术语翻译的理论思索。《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和《科技术语:当前的差异和寻求统一的方法》堪称最完整体现傅兰雅译论的代表性着作。他译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科技术语翻译的可行性和翻译之法,他坚持中文和西文的对等性和通约性,尽量采取中国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翻译术语,并呼吁建立科技术语厘定的标准体系。随着“西译中述”时代的终结和日制新语的大量涌入,以傅兰雅为代表的西士群体退出了科技术语翻译工作的舞台。但是,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后傅兰雅时代”,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保持了对前一时代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而中西文兼通的专业科技人才的涌现,以及中国科学氛围的变化,才使得科技术语的厘定和统一走上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科技文献检索》小组[2](1976)在《怎样查找科技文献资料》文中研究指明 十二、会议文献及其检索方法(一)科技会议的类型科技会议是科学技术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在这些会议上,科技工作者互相讨论和交流科技研究中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许多学科中的最新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科技会议作首次公布的;会上提出的论文,有许多不在其它出版物上发表,即使发表,也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会议日趋增多。因此,科技会议活动已成为了解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动向和取得科技情报的一个重要来源。
高林琼[3](2020)在《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文中指出化学工业直接影响着国防建设、农业建设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当代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革新。近代化学工业在我国起步于晚清洋务运动期间,后来随化学科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近代工业在我国的发展,化学工业在民国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出现大量的民族化工业,奠定了我国化工业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化学工业会学术组织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首个化学工业学术组织——中华化学工业会于1922年创立,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发起创立,该学会聚集了国内大量的化工方面专业人才,不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形成,还培养了大批化学工业人才,为化工学科和化工业的建制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中华化学工业会除创办会刊《化学工业》外,于1946年创办了《化学世界》,是国内较早的普及化学、化工知识的重要期刊。本文以《化学世界》所载材料为基础和线索,对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化学普及工作进行历史调查,运用文献考证、比较分析以及个案分析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及其会刊《化学世界》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对《化学世界》中有关该学会的各类活动以及普及化学、化工业知识的资料进行梳理和解读,论述中华化学工业会在普及化学、化工知识和技术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查阅大量研究文献,梳理论述了国内学术界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的现状以及对《化学世界》研究的现状,指出学术界在对1946-1952年这个时段和对《化学世界》研究的缺失,阐述了对这时段及其杂志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及创新之处。(2)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历史调查和梳理,并对该学会会刊的发展情况、年会的开展情况以及抗战胜利前后国内化学、化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近代化学、化工业在民国时期整体发展状况,为本文的专题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3)对《化学世界》的创办与发展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着重对《化学世界》所载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中所载活动与事件进行追踪调查,梳理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化学普及工作。在科普活动方面,包括化学工业新闻的传播、开设化工讲座、翻译外国化工文献等方面;在学术研究方面,《化学世界》成为促进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刊载了学会成员大量化学化工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化学化工实践上,学会成员为化工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咨询,不仅组织化工学者参与实践学习,还协助化工企业开展了多次化工展览活动,有效促进了科研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对化工产业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4)通过《化学世界》对中华化学工业学会在战后经济建设中所工作的考察,发现中华化学工业会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化学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近代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会对化工科研方面的突出成果较少,但学会成员在会刊上发表的化工类文章对于化学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化工学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刘梦雨[4](2019)在《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匠作则例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彩画作颜料,但其中大量名目都难以索解,致使研究者对清代彩画颜料的认知长期局限于当代彩画匠师的经验性知识,而针对彩画实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无从与清代文献记载印证。在清代的匠作知识体系中,官式彩画应当使用哪些颜料?营造工程中实际使用了哪些颜料?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它们对建筑彩画的最终面貌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为研究对象,以匠作则例为核心文献材料,首先考释颜料名实,在此基础上,还原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材料构成,并厘清每种颜料的贸易来源与应用状况,以及颜料在营造活动中的流通过程。研究基于二重证据法展开,所使用的主要实物材料,是1978-2018年间针对清代建筑彩画及相关彩绘文物的科技考古数据,共统计文物案例127个(其中笔者分析案例33个)。文献材料则以52种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和清代官修政书为主,同时结合海关档案、税则等中外贸易史料,解决有关进口颜料的问题。在遴选相关匠作则例并完成文献学基础工作之后,本文分别统计了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档案史料中出现的颜料名目,以及科学检测案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种类。通过比对上述两份清单,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解决了天青、梅花青、紫艳青、硇砂绿、洋青、鱼子金等20余种颜料的名实对应问题;进而对30余种颜料的性状、来源、应用范围等信息作了尽可能详实的考证,以对既有认识作出修正和补充。进口颜料在清代中国的来源、贸易与应用,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大量贸易档案、笔记等一手材料,梳理出清代中国进出口颜料贸易的整体图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smalt、人造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几种最重要的进口颜料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考证了每种颜料进入中国的渠道与时间,中文名称演变与确立的过程,并逐一厘清其应用范围、使用方式及贸易状况。研究发现,清代皇家营建活动中颜料的流通与使用,要依次经历采办-贮存-支领-制备-施用-奏销几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清中期以来,进口颜料在建筑彩画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至清晚期已占据压倒性优势。以成本较低的进口颜料来替代则例规定的昂贵物料,逐渐成为普遍的变通做法,但始终未曾见载于官修则例。颜料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这一选择又会影响建筑彩画的最终样貌。因此,仅从文化角度解释建筑彩画的用色问题是不够的,颜料在物质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张楠[5](2012)在《紧凑型住宅的建筑与室内整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住宅产业发展迅速,且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紧凑型住宅的发展势头也初见端倪。2006年国家发布的控制住宅面积的文件,直接促进了紧凑型住宅的发展。因此,在此形势下探讨“紧凑型住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国内外近百年来对紧凑型住宅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紧凑型住宅的设计做了系统分析与归纳.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紧凑型住宅的评估原则、住宅建筑与室内整合设计的方法。通过论述,本文试图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紧凑型住宅的要素及评估原则:节制性、舒适性和适应性是紧凑型住宅的三个要素。紧凑型住宅的评估原则即是对这三个要素进行合理权衡。第二,紧凑型住宅的整合设计方法:紧凑型住宅的整合设计既是全过程的整合,也是全专业的整合。居住者参与到设计中,是全过程整合中的重要因素。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整合设计则是全专业整合的关键部分,也是紧凑型住宅设计的关键方法。
谢璇[6](2011)在《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古代的区域军事与政治堡垒,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内陆山城,发展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战时首都,其城市发展历程独一无二。这座内陆山城曾因军事防御优势,在南宋晚期长达四十余年的抗蒙战争和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两度闻名于世,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担负起天下兴亡之重任,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两次战争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重庆。南宋晚期,重庆不仅成为全国的抗敌中心,也开发了区域的经济优势,当时修筑的城池,初步奠定了重庆古城的大致范围;抗日战争更使得重庆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一跃成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焦点和世界反抗法西斯的中心。因为战争,重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战略的第一个受害城市。但同样源于抵抗战争的城市防御优势,在抗战的八年间,在内迁而来的外部动力作用下,城市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今天的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改革开放、直辖到西部大开发,城市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追根溯源,今天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战时期形成的城市格局。本论文是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框架中,力求从宏观走向微观精细化方向的典型个案;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期间,非占领地城市中发展最为重要和特殊的城市。论文以“中国古代城池选址和防御体系”、城市发展机制的“底波率”原理、近代西方城市功能分区思想、有机疏散、卫星城市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引。通过对现有的“陪都档案”、历史文献、地方志等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深入挖掘,对实地进行调研和访谈,应用类比、归纳、推理、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战争和城市防御为切入点,以战争形势变化为线索,研究对象范畴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战时重庆城市防御建设(包括火巷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兵工厂建筑、城市空间拓展等);文化层面的战时建筑思潮、建筑理论、建筑教育等;制度层面上对《陪都十年计划草案》的编制、战时城市管理和法规的制定等;以及建设者层面(包括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建筑的设计者等)等四个层面,全面构建出1937-1949年期间重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发展轨迹以及运行规律等多方面特征。论文的创新点有四点,第一,首次以战争与城市防御角度,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特殊的防御型城市建设;第二,通过分析战时出于城市安全以及生产建设的需要,城市向乡村疏散这一必然的“自救”过程,探寻战时重庆郊区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城市雏形的动力机制。第三,通过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与战前《首都计划》;战时重庆的分散式功能分区意向与战时西南其他城市计划等的对比,总结出中国近代由国人“自主”完成的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所采取的不同规划策略。第四,通过分析抗战大后方的建筑思潮和理论特征,以及特殊时期的建筑教育的特殊发展特点,最终力图使本研究成果能进一步拓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范畴。
王文其,王宇光,陶进明,陈海进,江玉宇[7](2011)在《精心精细精致出精品——2010年度鲁班奖工程紫竹国际大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工程概况紫竹国际大厦工程(原名浦东世纪花园三期办公楼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路行政文化生态区,紧邻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和世纪公园,地铁7号线终点站与其地下一层贯通。工程建筑造型新颖,巧妙地融合了建筑物的文化涵养和使用功能,配套设施先进,功
李莹[8](2007)在《我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纺织服装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对我国出口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运用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这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国际和国外标准,寻找优势和差距,建立和完善我们的标准体系,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产品出口。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贸易国家(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等)的标准体系情况,仔细分析了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服装产品标准的分类、考核项目及其指标的设置,研判了国外一些大采购商的客户标准的要求和检测机构技术指南,比较得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标准间的差异。其次,深入研究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典型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与ISO标准和其他发达国家标准间的差异,并提出相关的建议。1)对比分析国内外疵点术语标准和我国该标准的应用情况,指出我国的疵点术语标准目前存在应用不足和术语同形同义较多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和整合疵点术语标准并推广使用的建议。2)比较我国和美国的织物疵点检验方法(4分制和10分制)的异同,提出废除我国目前的疵点检验方法,等同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对不同布类采用相同的检验方法不同接收要求的建议。3)比较国内外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测试方法,以及国外产品标准中对漂白色牢度的考核要求,提出修订我国耐氯漂色牢度方法标准,并在产品标准中增加相关的考核指标的建议。4)比较国内外标准中具有代表性的洗涤方法与ASTM织物产品标准对洗后外观的要求,提出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标准中增加洗后外观的考核。经过以上比较研究,结合发达国家的产品标准的分类及要求,建议将我国的纺织品服装标准由原来的生产型向贸易型转变,建立以服用织物分类标准和服装标准构成的通用的新的标准体系。1.服用织物分类标准服用织物分类标准的产品根据服装的最终用途的类型分类,分为外衣类、中衣类、内衣类、饰件类和粗斜纹布类等5大类。在质量控制方面,根据我国的国情,将适合新的分类体系的考核项目主要分为强制性要求、护理标签要求、主要质量控制要求及其他和功能性要求等5部分。(1)强制性要求包括纤维含量,甲醛、pH值和燃烧性等安全性能和耐水、耐汗渍、耐干摩以及耐唾液色牢度等。(2)护理标签要求包括水洗、干洗和熨烫尺寸变化率和耐洗、耐氯漂、耐干洗和耐熨烫等色牢度。(3)主要质量控制要求主要包括断裂、撕破和顶破强力,纱线抗滑移以及耐湿摩和耐光色牢度,其中各项强力和纱线抗滑移根据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4)其他要求主要包括耐光汗和耐烟熏色牢度,起球,钩丝,绒毛保持性,耐磨性和洗后外观等。(5)功能性要求包括耐氯化水和耐海水色牢度,防水性,耐久熨烫,抗菌性和钻绒率等。2.服装标准对于服装的考核要求包括标签、强力、洗后外观及其耐洗(干洗)性能等四部分。(1)标签要求包括号型、纤维含量和护理标签、原产国等相关的规定。(2)强力包括织物、口袋、拉链和加固应力集中点的接缝强力,金属附件和实用装饰品的固定强力以及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力等。(3)洗后外观是指接缝外观和褶皱外观。(4)服装的耐洗(干洗)性能包括洗后扭曲率、里面料尺寸变化率差量、印花和涂层的耐洗性、拼色和绣花线要求、拉链及钮扣的耐洗性等。
黄慧娟[9](2006)在《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轻钢结构住宅是环保型住宅,具有便于组织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安装方便、施工现场湿作业少、污染小等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和环保建筑施工的要求。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和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轻钢结构住宅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分析及其产业化的系统研究,并结合几个轻钢结构住宅示范工程的实例对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从设计、施工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对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发展产业化的分析。主要从河北省发展轻钢住宅的技术、经济、政治背景出发,具体分析其发展的各项条件,并以市场调查的数据进行预测,提出在河北省内大力发展轻钢结构住宅的必要性和项目可行性。(2)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技术研究和居住建筑成套技术的开发。以河北省几个试点工程为例,从建筑设计理念、考虑新结构形式、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角度进行分析。(3)多层轻钢结构的制作、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首先对钢结构件下料、焊接、组装、矫正、现场拼装、涂装、安装及检验等各工艺过程进行了论述。并对结构的各项重点工序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4)轻钢住宅结构的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对轻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结构住宅的分析与比较,找出可以正确评价其功能的测评指标,对以后的轻钢结构住宅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5)根据轻钢结构住宅的特点,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提出省内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以政府宏观指导为引领,以企业集团为主体,以住宅产业示范基地为先导,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的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运作模式。本文统计和调查结果表明,轻钢结构住宅已经走进了河北省消费者的生活中而且发展前景很好,但要进行大规模推广,并和河北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协调一致,还应进行详细的技术和经济效益测算分析。
胡沈健[10](2006)在《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住宅装修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往的装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整个行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由于我们在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使得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对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住宅装修实践模式进行了回顾,然后从住宅装修模式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对现有装修产业化模式实践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我国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的定位,并针对各种模式分别论述了不同的实施策论。最后,对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的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二、《中国涂料》2003年卷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涂料》2003年卷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 ——以傅兰雅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目的 |
二、学术前史综述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一章 傅兰雅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
第一节 傅兰雅入馆前之事迹 |
第二节 傅兰雅入馆和翻译馆译业之初兴 |
第三节 傅兰雅和翻译馆的译员群体 |
一、傅兰雅和伟烈亚力、玛高温、金楷理、林乐知 |
二、傅兰雅和他的中方合作者 |
第四节 翻译馆的译书模式——“西译中述” |
第二章 傅兰雅的科技术语翻译实践 |
第一节 元素的“华字命名”——19世纪中后期的元素汉译方案 |
第二节 《格致汇编》的科技术语传播——以“卫生”为中心 |
一、《格致汇编》的科普性 |
二、“卫生”之古义 |
三、傅兰雅的“卫生”之演绎 |
四、新语“卫生”的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傅兰雅和益智书会的科技术语汇编 |
一、益智书会成立之前的科技术语汇编 |
二、益智书会之成立和术语汇编之发端 |
三、四种名目表汇编之经纬 |
四、益智书会在1890年改组之后的术语汇编 |
第三章 傅兰雅的科技术语翻译论 |
第一节 从《译书事略》到《科技术语》 |
第二节 论科技术语翻译之可行性 |
第三节 论科技术语翻译之法 |
一、对旧名之尊重 |
二、厘定新名之法 |
三、术语汇编和统一 |
第四章 后傅兰雅时代的科技术语厘定和统一 |
第一节 晚清国人的主要译论 |
一、对“西译中述”的反思 |
二、对新语厘定和统一之法的讨论 |
第二节 日制科技术语的融汇 |
一、日本明治时期科技术语的厘定和统一 |
二、日制科技术语的入华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科技术语审定工作 |
一、北京政府时期 |
二、南京政府时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文所涉及入华西士人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 傅兰雅编译书籍目录(已刊) |
附录三 傅兰雅辑《格致汇编》单行本书目 |
附录四 益智书会刊行傅兰雅辑科普书目 |
附录五 格致书室刊行《格致须知》书目 |
附录六 格致汇编总目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3)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研究 |
1.3.2 对《化学世界》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创新之处 |
2 中华化学工业会及其会刊的发展历程 |
2.1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创立与发展 |
2.2 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办与发展 |
2.2.1 早期创刊阶段(1923-1925年) |
2.2.2 战前顺利发展阶段(1929-1936年) |
2.2.3 抗战期间的艰难阶段(1937-1945年) |
2.2.4 抗战胜利后维持阶段(1946-1952年) |
2.3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学术年会状况 |
2.3.1 学会初期的年会 |
2.3.2 北伐胜利后至抗战前的年会状况 |
2.3.3 抗战期间年会状况 |
2.3.4 抗战胜利后的年会状况 |
2.4 抗战时期与抗战胜利后中国化学、化工状况 |
2.4.1 抗战时期化学研究情况 |
2.4.2 抗日战争时期化学研究成果 |
2.4.3 抗战胜利后的化学研究概况 |
3 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对化学化工知识的普及 |
3.1 《化学世界》的创办及发展 |
3.2 《化学世界》中化学、化工知识普及的内容 |
3.2.1 介绍普及化工知识与技术 |
3.2.2 开辟化工知识的专门讲座:讲座的专题性 |
3.2.3 翻译外国化工着作,引进化工技术 |
3.2.4 国外化工业发展概括与新技术的介绍 |
3.2.5 介绍化学化工史知识 |
3.3 小结 |
4 从《化学世界》看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 |
4.1 《化学世界》对战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的总结 |
4.2 《化学世界》对大陆地区化工企业及其技术的报道和介绍 |
4.3 《化学世界》对台湾地区化工企业及其技术的报道和介绍 |
4.4 小结 |
5 中华化学工业会战后服务于中国化工业发展 |
5.1 普及农业化工知识与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
5.2 普及材料知识与技术,促进材料工业的发展 |
5.3 普及“医药新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为什么研究颜料史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清代匠作则例相关研究 |
1.3.2 清代官式彩画相关研究 |
1.3.3 中国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4 西方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5 其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建立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颜料史研究框架 |
1.4.2 考释匠作知识体系下清代彩画颜料的名实问题 |
1.4.3 弥补清代官式彩画材料及工艺的认识之不足 |
1.4.4 揭示西方进口颜料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 |
1.4.5 推进清代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
1.5.1 “纸上之材料”:彩画颜料相关文献 |
1.5.2 “地下之材料”:清代彩画及彩绘文物中的颜料遗存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2.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文献述要 |
2.1.1 对“匠作则例”与“营造则例”概念的再反思 |
2.1.2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一:整理与汇释 |
2.1.3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二:编目与提要 |
2.2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编纂体例与编修方式 |
2.2.1 画作工料类 |
2.2.2 物料价值类 |
2.2.3 具体工程类 |
2.3 几种重要则例的衍生源流辨析 |
2.3.1 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 |
2.3.2 九卿议定物料价值 |
2.3.3 工部现行则例四种 |
2.3.4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 |
2.4 清代彩画作相关文献中的颜料名目 |
2.4.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中的颜料名目统计 |
2.4.2 清代档案史料中的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2.4.3 彩画作颜料名目的年代分布状况 |
2.5 小结 |
第3章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清代彩画颜料 |
3.1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意义及局限性 |
3.1.1 古代颜料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
3.1.2 对实验室工作的反思:数据的意义与局限性 |
3.2 名与实: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及其对接 |
3.2.1 颜料的命名方式及其意义 |
3.2.2 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的沟通 |
3.3 科学分析所见清代彩绘颜料数据统计:1978-2018 |
3.3.1 蓝色系颜料 |
3.3.2 绿色系颜料 |
3.3.3 红色系颜料 |
3.3.4 黄色系颜料 |
3.3.5 白色系颜料 |
3.3.6 黑色系颜料 |
3.3.7 金属质颜料 |
3.3.8 胶料及辅料 |
3.4 小结 |
第4章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基于双重证据的颜料名实考 |
4.1 天然矿物颜料 |
4.1.1 石青/天青 |
4.1.2 梅花青/南梅花青 |
4.1.3 青金石/天然群青/紫艳青 |
4.1.4 朱砂/银朱 |
4.1.5 箭头砂/箭头朱砂 |
4.1.6 马牙砂/马齿砂 |
4.1.7 水花朱 |
4.1.8 红土/片红土/南片红土/铁红 |
4.1.9 陀僧/密陀僧 |
4.1.10 包金土/土黄/黄土 |
4.1.11 无名异/土子 |
4.1.12 云母 |
4.2 有机质颜料 |
4.2.1 靛蓝/广靛花/靛水/煮蓝/蓝靛 |
4.2.2 洋蓝 |
4.2.3 黄栌木/黄芦木/黄卢木 |
4.2.4 烟子/南烟子/松烟/烟炱 |
4.2.5 墨/香墨/徽墨/松墨 |
4.2.6 紫胶/紫矿/胭脂虫红 |
4.2.7 五倍子/五棓子/乌棓子 |
4.2.8 紫粉 |
4.3 合成颜料 |
4.3.1 铜绿/锅巴绿/氯铜矿 |
4.3.2 铜青 |
4.3.3 硇砂大绿/硇砂二绿/硇砂三绿/硇砂枝条绿 |
4.3.4 西绿 |
4.3.5 黄丹/漳丹/淘丹/铅丹 |
4.3.6 定粉/官粉/铅粉/铅白 |
4.3.7 洋青/大青 |
4.3.8 人造群青/佛头青/人造绀青 |
4.3.9 普鲁士蓝/洋靛 |
4.3.10 巴黎绿/漆绿 |
4.4 金属质颜料 |
4.4.1 黄金/红金/赤金/大赤金/大赤/田赤 |
4.4.2 黄飞金/红飞金 |
4.4.3 黄泥金/红泥金 |
4.4.4 鱼子金 |
4.4.5 银箔/银粉 |
4.5 胶料和辅料 |
4.5.1 水胶/广胶 |
4.5.2 贴金油 |
4.5.3 青粉/土粉 |
4.5.4 轻粉 |
4.5.5 松香 |
4.5.6 硇砂/硵砂/黑卤砂 |
4.5.7 剉草/锉草 |
4.5.8 油艌灰 |
4.6 小结 |
第5章 彩画颜料的生产与贸易版图:1644-1902 |
5.1 从胭脂红到洋青:西方颜料进入中国 |
5.1.1 贸易档案中的颜料进口数据 |
5.1.2 宫廷与民间对西洋颜料的接纳 |
5.2 清前期的颜料贸易:以广州和东印度公司为中心 |
5.2.1 粤海关、十三行与西洋颜料 |
5.2.2 广州外销画中的颜料 |
5.2.3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颜料贸易(1635-1834) |
5.3 1840年以来的颜料贸易:通商条约、海关与沿岸贸易 |
5.3.1 19世纪欧洲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2 19世纪美国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3 近代进出口颜料贸易路线与重要集散地 |
5.4 几种重要的进口颜料:来源、贸易与应用 |
5.4.1“取彼水晶,和以回青”:Smalt |
5.4.2 再造青金石:人造群青(Synthetic Ultramarine) |
5.4.3 来自德国的“中国蓝”: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
5.4.4 危险的绿色:巴黎绿(Emerald Green) |
5.4.5 从“各作泥腊”到“呀囒米”:胭脂虫红(Cochineal) |
5.5 清朝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颜料贸易 |
5.5.1 与日本间的颜料贸易 |
5.5.2 与朝鲜间的颜料贸易 |
5.5.3 与琉球间的颜料贸易 |
5.5.4 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颜料贸易 |
5.6 小结 |
第6章 清代营造活动中彩画颜料的流通与使用 |
6.1 彩画颜料的流通 |
6.1.1 颜料的采买 |
6.1.2 颜料的贮存 |
6.1.3 颜料的支取与奏销 |
6.2 彩画颜料的制备 |
6.2.1 天然矿物颜料 |
6.2.2 人工合成颜料 |
6.3 彩画颜料的施用 |
6.3.1 单色做法 |
6.3.2 调色做法 |
6.3.3 混色做法 |
6.3.4 衬色做法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使用状况:历时性综述 |
7.2 颜料对建筑彩画及营建活动的影响 |
7.3 匠作则例对清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
7.4 结语:颜料的身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与彩画作颜料相关的匠作则例目录(52 种) |
附录B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C 清代档案史料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D 实物分析检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统计(1978-2018) |
附录E 清代物料价值则例中所见颜料价值统计 |
附录F 清代彩画作未刊则例补遗 |
F-1 内庭大木石瓦搭土油裱画作现行则例 |
F-2 工部现行用工料则例 |
F-3 工部核定则例 |
F-4 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
F-5 崇陵工程做法册 |
附录G 工部与内廷画作则例用料对比 |
附录H 清代贸易文献中颜料类商品税则辑录 |
H-1 酌定奉天通省粮货价值册 |
H-2 1858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3 1902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4 1844 年中美协定税则 |
H-5 1844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6 1858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7 1903 年厦门内地税关税目 |
H-8 1903 年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
H-9 《粤海关志》税则 |
H-10 常税则例 |
附录I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中颜料贸易信息辑录 |
附录J 《中国旧海关档案》中进出口颜料贸易信息辑录(1859-1871) |
附录K 几种重要进口颜料的海关贸易数据统计 |
K-1 Smalt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2 人造群青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3 普鲁士蓝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4 胭脂红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5 巴黎绿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94-1902) |
附录L Winterthur馆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的颜料XRF分析数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紧凑型住宅的建筑与室内整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2 紧凑型住宅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住宅概念 |
2.1.1 各类住宅概念 |
2.1.2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整合设计概念 |
2.2 紧凑型住宅的影响因素 |
2.2.1 自然环境因素 |
2.2.2 政策和社会人文因素 |
2.2.3 经济和功能因素 |
本章小结 |
3 紧凑型住宅发展和需求性研究 |
3.1 国内紧凑型住宅的发展 |
3.1.1 紧凑型住宅发展实例研究 |
3.1.2 紧凑型住宅的理论研究 |
3.2 国外紧凑型住宅的发展 |
3.2.1 节制性研究 |
3.2.2 舒适性研究 |
3.2.3 适应性研究 |
3.2.4 国外的住宅室内装修的发展 |
3.3 居民对紧凑型住宅的建筑与室内需求性调研 |
3.3.1 居民对建筑空间需求性 |
3.3.2 居民对住宅室内装修因素的需求调研 |
3.3.3 集合住宅个例的紧凑性调研 |
本章小结 |
4 紧凑型住宅的建筑与室内整合设计方法 |
4.1 紧凑型住宅生成的全周期与全专业整合 |
4.1.1 建筑全周期 |
4.1.2 建筑全专业整合 |
4.1.3 紧凑型住宅公共设施 |
小结 |
4.2 居住者参与设计 |
4.2.1 居住者与设计者在紧凑型住宅设计中的作用 |
4.2.2 菜单式设计方法 |
4.2.3 居住者参与菜单式设计的流程 |
4.3 紧凑型住宅的建筑与室内整合设计研究 |
4.3.1 建筑与室内整合设计过程和内容概述 |
4.3.2 第一阶段设计 |
4.3.3 第二阶段设计 |
小结 |
本章小结 |
5 紧凑型住宅评估原则及应用 |
5.1 紧凑型住宅的评估原则 |
5.1.1 节制性因素评估 |
5.1.2 舒适性因素评估 |
5.1.3 适应性因素评估 |
5.2 实例评估 |
本章结论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6.2 紧凑型住宅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用户住宅需求调研问卷 |
附录B 紧凑型住宅设计实践-丹东市金和温州城 |
附录C 紧凑型住宅菜单式设计范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1.1.1 缘起 |
1.1.2 意义 |
1.2 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2.2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
1.2.3 近代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
1.2.4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
1.3 研究范畴与理论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 |
1.3.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战时防御安全的抗战首都的选择 |
2.1 战争与城市防御 |
2.1.1 战争与城市的关系 |
2.1.2 中国古代的城池防御 |
2.2 南宋晚期的山地城市防御体系 |
2.2.1 山地城池防御体系的构筑 |
2.2.2 作为防御中心的重庆城 |
2.2.3 具有山地特色的要塞式城池 |
2.2.4 要塞式山地城池的典例──合川钓鱼城 |
2.3 抗日战争与国府迁都 |
2.3.1 防御战争的都城迁移 |
2.3.2 抗战初期的迁都预演 |
2.3.3 抗战大后方与国防中心区的形成 |
2.4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 |
2.4.1 从军事城邑到区域商贸中心的重庆古城 |
2.4.2 近代立体战争下的重庆城市防御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时重庆城市御灾防卫与市区重建 |
3.1 战时首都重庆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 |
3.1.1 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战略 |
3.1.2 重庆应对空袭轰炸的现实问题 |
3.1.3 空袭轰炸对重庆城市的破坏 |
3.2 临战应急型防空体系的建立 |
3.2.1 战时城市的消极防空体系 |
3.2.2 构筑战时城市防空设施 |
3.2.3 战时城市的其他御灾形式 |
3.3 开辟火巷与战时城市御灾 |
3.3.1 火巷是城市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
3.3.2 开辟火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
3.3.3 火巷带动的旧市区道路改造 |
3.4 战时重庆旧市区城市空间改造 |
3.4.1 抗战前重庆市区的改造和拓展 |
3.4.2 战时重庆市区的道路系统改造 |
3.4.3 战时防空下的房屋布局特点 |
3.4.4 体现战时象征意义的空间改造 |
3.4.5 旧市区城市新中心的形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时重庆城市防空疏散与乡村建设 |
4.1 战争空袭与城市向乡村疏散 |
4.1.1 城市成为空袭轰炸的主要目标 |
4.1.2 疏散是乡村建设的特殊机遇 |
4.2 战时首都重庆城市向乡村疏散 |
4.2.1 战时安全疏散的组织 |
4.2.2 市民疏散原则与地点的确定 |
4.2.3 疏散促进重庆近远郊乡村的发展 |
4.2.4 国民政府中枢和主要机构的疏散 |
4.3 疏散与开发并存的战时歌乐山建设 |
4.3.1 山洞疏散区 |
4.3.2 歌乐山战时医疗卫生中心 |
4.3.3 战时歌乐山区的开发 |
4.3.4 歌乐山风景区的建设 |
4.4 作为迁建区建设典范的北碚 |
4.4.1 战前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试验 |
4.4.2 战时防空要求下北碚市区改造 |
4.5 市民疏散与郊外市场的营建 |
4.5.1 郊外市场营建委员会的成立及任务 |
4.5.2 郊外市场的选址与建设 |
4.6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建设 |
4.6.1 战前全国的平民住宅试验 |
4.6.2 战时重庆的居住危机 |
4.6.3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时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建设 |
5.1 国民政府内迁工厂计划与实施 |
5.1.1 兵工厂的内迁 |
5.1.2 民营厂的内迁 |
5.2 迁渝工厂的选址与布局 |
5.2.1 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普遍形式 |
5.2.2 防空要求和现实条件下的战时工厂选址 |
5.2.3 内迁工矿厂区建设 |
5.3 作为内迁工厂建设典例的第50 兵工厂 |
5.3.1 从广东潖江炮厂到广东第二兵器厂 |
5.3.2 内迁后第50 兵工厂的建设 |
5.4 战时重庆工业区与城市近代化 |
5.4.1 战时分散式工业区(点)的形成 |
5.4.2 战时工厂建设促进的乡村城市化 |
5.4.3 战时工厂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变化 |
5.4.4 战时工业区的发展及现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战时重庆教育文化区的形成 |
6.1 抗日战争与学府西迁 |
6.1.1 战前重庆的教育建筑 |
6.1.2 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 |
6.2 抗战期间全国教育中心的形成 |
6.2.1 战时重庆的教育 |
6.2.2 结合疏散的内迁学校分布 |
6.2.3 内迁学校的校舍建设 |
6.2.4 校中之校的中央大学 |
6.2.5 内迁北碚的复旦大学 |
6.3 内迁先驱南开中学 |
6.3.1 建校经过 |
6.3.2 校园建设概况 |
6.3.3 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 |
6.3.4 现代主义风格的校园建筑 |
6.4 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重庆大学 |
6.4.1 战前的重庆大学 |
6.4.2 战时重庆大学的发展 |
6.5 “沙磁文化区”的形成与城市发展 |
6.5.1 战前沙坪坝的初步城市化 |
6.5.2 战时的“沙磁文化区” |
6.5.3 战时教育促进了重庆城市发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战时重庆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教育 |
7.1 战时重庆的设计与营建机构 |
7.1.1 战时在渝的营造厂 |
7.1.2 馥记与嘉陵新村的建设 |
7.1.3 战时在渝的设计机构与建筑师 |
7.2 战时的建筑学术研究 |
7.2.1 战时防空的重视 |
7.2.2 新建筑运动的继续 |
7.2.3 对“古典样式”建筑的反思 |
7.3 战时重庆的新建筑 |
7.3.1 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 |
7.3.2 现代山地建筑的探索 |
7.3.3 杨廷宝先生设计作品剖析 |
7.4 战时首都的建筑教育 |
7.4.1 战前中国的建筑教育 |
7.4.2 战时的中大建筑系 |
7.5 战时创立的重庆大学建筑系 |
7.5.1 成立与发展 |
7.5.2 教学体系的形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抗战背景下重庆的城市管理与计划实施 |
8.1 战时重庆城市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
8.1.1 战前重庆城市管理 |
8.1.2 战时国民政府对重庆的经营 |
8.1.3 战时重庆市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机构 |
8.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导入与传播 |
8.2.1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思想 |
8.2.2 城市分散理论在战时中国的运用 |
8.3 “重庆市建设方案”与陪都功能分区计划 |
8.3.1 “重庆市建设方案”内容 |
8.3.2 战时陪都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分区 |
8.3.3 战时城市功能分区计划的意义 |
8.3.4 嘉陵江三峡实验区战时计划纲要 |
8.4 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
8.4.1 编制背景 |
8.4.2 组成与框架 |
8.4.3 主要内容 |
8.4.4 实施情况 |
8.4.5 评价与总结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歌乐山陪都主要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住宅建设概况一览表 |
附录2 抗战时期山洞建筑一览表 |
附录3 重庆市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
附录4 重庆市部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
附录5 重庆市城区部分厂区工业遗产调查表(以解放前建设为主) |
附录6 重庆市工务局1941 年登记甲等营造厂一览表 |
插图总目录 |
表格总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精心精细精致出精品——2010年度鲁班奖工程紫竹国际大厦(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特点 |
2.1 与周边环境相融的生态性 |
2.2 与先进工艺结合的先进性 |
2.3 与金融区相近的向心性 |
2.4 与智能技术共同构成的科技性 |
2.5 与潮流建筑语言共鸣的现代性 |
3 工程施工主要技术难点与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
3.1 工程施工主要技术难点 |
3.2 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
4 质量控制重点 |
4.1 地基与基础工程 |
4.2 主体结构工程 |
4.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
4.4 防水工程 |
4.5 给排水工程 |
4.6 通风与空调工程 |
4.7 建筑电气工程 |
4.8 智能化工程 |
4.9 电梯工程 |
4.1 0 工程技术资料 |
5 工程主要质量特色 |
5.1 结构特色 |
5.2 外墙特色 |
5.3 装饰特色 |
5.4 安装特色 |
6 节能环保措施 |
6.1 外墙节能 |
6.2 屋面保温 |
6.3 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 |
6.4 安装系统节能 |
7 工程效益 |
8 获奖情况 |
企业风采 |
(8)我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回顾 |
1.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美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的分析 |
2.1 标准体系 |
2.2 ASTM产品标准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欧盟及其成员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的分析 |
3.1 标准体系 |
3.2 EN产品标准 |
3.3 BS标准 |
3.4 DIN和NF标准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日本及其它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的分析 |
4.1 标准体系 |
4.2 日本产品标准 |
4.3 ISO产品标准 |
4.4 韩国产品标准 |
4.5 澳大利亚产品标准 |
4.6 加拿大产品标准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我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的分析 |
5.1 标准体系 |
5.2 纺织品产品标准 |
5.3 服用织物与服装标准性能指标的比较 |
5.4 内在质量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国内外纺织服装客户标准和检测机构技术指南的分析 |
6.1 客户标准 |
6.2 检测公司的技术指南 |
第七章 典型的织物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研究 |
7.1 我国织物疵点术语标准及其应用研究 |
7.2 我国织物疵点检验方法标准及其应用研究 |
7.3 国内外耐氯漂色牢度标准比较 |
7.4 纺织品服装洗后外观标准的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 |
8.1 国外纺织服装产品标准发展趋势研究 |
8.2 织物标准体系的建立 |
8.3 服装标准体系的建立 |
8.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附录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简史 |
1.1.1 国外发展轻钢结构住宅的概况 |
1.1.2 国内发展轻钢结构住宅的概况 |
1.2 轻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的特点 |
1.2.1 轻钢结构住宅的优点 |
1.2.2 轻钢结构住宅的缺点 |
1.3 我国轻钢结构住宅的应用现状 |
1.3.1 低层轻钢结构住宅 |
1.3.2 多层及小高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
1.4 轻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 |
1.4.1 我国轻钢结构住宅产业政策回顾 |
1.4.2 我国轻钢结构住宅示范工程和科技攻关项目 |
1.4.3 我国轻钢住宅产业化发展前景 |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工程背景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发展及其产业化分析 |
2.1 河北省发展轻钢结构住宅建筑的需求背景 |
2.1.1 住宅钢结构的发展是保护土地的需要 |
2.1.2 住宅钢结构的发展是提高住宅质量水平的需要 |
2.1.3 省内住宅钢结构的发展是带动钢铁产业发展的需要 |
2.1.4 政府产业政策对发展轻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支持 |
2.1.5 省内发展住宅钢结构是适应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
2.2 河北省发展轻钢结构住宅建筑的经济技术条件 |
2.2.1 经济条件方面 |
2.2.2 在钢材等材料条件方面 |
2.2.3 在技术条件方面 |
2.2.4 在政府政策支持方面 |
2.3 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
2.3.1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和内涵 |
2.3.2 住宅产业化的主要体现 |
2.3.3 河北省住宅产业市场预测 |
2.3.4 河北省发展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2.4 河北省发展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技术措施 |
2.4.1 开发轻钢结构住宅体系,要以产业化为目标 |
2.4.2 开发轻钢结构住宅体系,要以市场为导向 |
2.4.3 开发轻钢结构住宅,企业是主体 |
2.4.4 开发轻钢结构住宅,政府是主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分析 |
3.1 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的发展现状 |
3.2 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的简要分析 |
3.2.1 唐山市轻钢结构住宅试验园区 |
3.2.2 廊坊市低层钢结构独立式住宅试验工程的基本情况 |
3.2.3 石家庄“先天下”高层轻钢结构住宅试验工程的基本情况 |
3.3 保定太行轻钢结构住宅示范和试点工程实例分析 |
3.3.1 保定太行轻钢住宅示范工程设计分析 |
3.3.2 保定太行轻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设计分析 |
3.3.3 组合扁梁在轻钢结构住宅中的应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定太行轻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
4.1 施工概况 |
4.2 轻钢结构住宅试点楼的制作技术 |
4.2.1 钢结构材料采购与检验 |
4.2.2 钢结构制造制造工艺 |
4.3 轻钢结构住宅示范楼的施工技术 |
4.3.1 作业现场的准备 |
4.3.2 安装施工作业现场的材料管理 |
4.3.3 安装施工技术 |
4.4 轻型墙板在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中的应用 |
4.4.1 本试点工程中墙体的选用 |
4.4.2 ALC 墙板的施工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的经济技术分析 |
5.1 轻钢结构住宅建筑经济技术效益分析指标 |
5.1.1 住宅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
5.1.2 住宅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
5.1.3 住宅性能测评指标体系的指标设定 |
5.2 河北省轻钢住宅试点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 |
5.3 河北省轻钢住宅科研与试点工程的综合效益分析 |
5.3.1 轻钢结构住宅自重轻所带来的效益 |
5.3.2 轻钢结构住宅利用率高所带来的效益 |
5.3.3 轻钢结构住宅施工速度快所带来的效益 |
5.3.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构思与对策 |
6.1 河北省发展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存在的问题 |
6.1.1 社会性问题 |
6.1.2 技术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
6.2 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运作模式 |
6.2.1 轻钢结构住宅实现产业化的模式 |
6.2.2 政府在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 |
6.2.3 企业是轻钢结构住宅产业的实施主体 |
6.3 河北省发展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措施 |
6.3.1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推出扶持政策,制定合理推广策略 |
6.3.2 相关企业继续完善轻钢结构住宅建设公司的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 |
6.3.3 从设计工作入手尽快推出若干设计合理、技术先进的试点工程 |
6.3.4 充分发挥华北地区高校的技术优势 |
6.3.5 加大支持力度 |
6.3.6 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和价格性能比 |
6.4 河北省发展钢结构产业化的构思 |
6.4.1 轻钢结构住宅建设企业集成经营合理化 |
6.4.2 轻钢结构住宅生产、设计标准化 |
6.4.3 轻钢结构住宅的技术产品创新化 |
6.4.4 轻钢结构住宅的市场推广化 |
6.4.5 消费者对轻钢结构住宅的认知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课题的进一步展望和待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住宅装修产业化与全装修住宅 |
1.2.2 住宅装修产业与住宅产业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基本出发点 |
1.3.1.1 从人的生活需求方面 |
1.3.1.2 装修行业作为一个产业的角度 |
1.3.1.3 金融环境以及房地产开发 |
1.3.1.4 政府行为与决策 |
1.3.1.5 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理论与实证 |
1.3.2.2 分析与综合 |
1.4 内容的组织与研究框架 |
1.4.1 内容组织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装修产业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分析 |
2.1.1 产业 |
2.1.2 产业化 |
2.1.3 住宅产业 |
2.1.4 住宅产业化 |
2.1.5 住宅装修产业 |
2.2 住宅产业与产业化构成及其特点 |
2.2.1 住宅产业的构成 |
2.2.2 住宅产业的特点 |
2.2.2.1 住宅产业是“创造人生”的产业 |
2.2.2.2 住宅产业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 |
2.2.2.3 住宅产业投入大、周期长、手工操作、技术落后 |
2.2.2.4 住宅产业是需要调动大量金融资本的产业 |
2.2.2.5 住宅产业区域性很强 |
2.2.2.6 住宅产业发展受土地和环境的影响大 |
2.2.2.7 住宅产业是以住宅及相关政策为后盾的产业 |
2.3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内涵 |
2.3.1 住宅装修产业的构成 |
2.3.2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特点 |
2.3.2.1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特征 |
2.3.2.2 住宅装修产业是否具备实行产业化的条件 |
2.3.2.3 住宅装修行业进行产业化调整的难度 |
2.3.3 实现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目的 |
2.3.3.1 提高住宅装修的质量和功能,相对降低成本 |
2.3.3.2 提高住宅装修的劳动生产率 |
2.3.3.3 减少对熟练技术工人的依赖 |
2.3.4 实现住宅装修产业化的意义 |
2.3.4.1 提高住宅装修的速度和质量 |
2.3.4.2 以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进行住宅装修 |
2.3.4.3 有助于住宅装修成为经济增长点 |
2.3.4.4 促进住宅装修相关领域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
2.3.5 发展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
2.3.5.1 住宅尚未成为居民真正的消费热点 |
2.3.5.2 住宅装修科技水平不高 |
2.3.5.3 标准化、工业化体系尚未形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借鉴 |
3.1 世界主要国家住宅装修模式借鉴 |
3.1.1 北欧—标准化与模数化 |
3.1.1.1 基本情况 |
3.1.1.2 瑞典 |
3.1.1.3 丹麦 |
3.1.2 法国—多种构造体系 |
3.1.2.1 基本情况 |
3.1.2.2 室内环境 |
3.1.3 日本—住宅部品质量审定制度 BL制度 |
3.1.3.1 基本情况 |
3.1.3.2 室内环境设计的特点 |
3.1.3.3 改建、扩建的住宅室内装修产业(DIY) |
3.1.3.4 KJ制度与 BL制度 |
3.1.4 美国—走体系化道路 |
3.1.4.1 基本情况 |
3.1.4.2 建筑材料 |
3.1.4.3 发展的趋势 |
3.1.4.4 走上体系化道路 |
3.2 我国室内装修模式的历史回顾 |
3.2.1 中国古建筑中的住宅装修模式 |
3.2.2 1949年前的住宅装修概况 |
3.2.3 计划经济时期住宅装修概况 |
3.2.4 市场经济时期住宅装修的发展 |
3.3 主要发展模式的启示 |
3.3.1 科技进步是住宅装修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
3.3.2 质量、功能、价格是住宅装修产业的生命力 |
3.3.3 规模效益和社会分工是装修产业化的集中体现 |
3.3.4 市场是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先决条件 |
3.3.5 政策是住宅装修产业化的根本保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宅装修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个性化需求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1.1 个性化需求产生的背景 |
4.1.1.1 从个性到个性化 |
4.1.1.2 个性化源于对多元化的肯定 |
4.1.2 个性化导致市场的多元化 |
4.1.2.1 个性化需求导致市场微型化 |
4.1.2.2 需求的流行化趋势 |
4.1.2.3 消费预期的不断上升 |
4.2 经济社会因素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2.1 经济发展水平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2.1.1 住宅装修模式演化的一般规律 |
4.2.1.2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4.2.2 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影响 |
4.2.2.1 社会阶层的产生及结构的多元化 |
4.2.2.2 各社会阶层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地位变化 |
4.2.3 住宅装修发展的阶段性 |
4.2.3.1 住宅装修发展阶段与定位分析 |
4.2.3.2 住宅装修的发展目标定位分析 |
4.2.3.3 把握我国住宅装修的发展阶段 |
4.3 住宅产业化发展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3.1 住宅产业滞后于住宅装修的发展 |
4.3.1.1 本世纪初的探索性实践 |
4.3.1.2 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
4.3.1.3 影响住宅产业化的体制因素 |
4.3.2 住宅装修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切入点 |
4.4 设计思想的演变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
4.4.1 设计理念和方法的误区 |
4.4.2 西方国家集合住宅个性化产生的根源 |
4.4.2.1 社会经济根源 |
4.4.2.2 思想根源 |
4.4.2.3 文化价值观 |
4.4.3 从“研究住户需求”到“居民参与设计” |
4.4.3.1 研究住户需求 |
4.4.3.2 居民参与设计 |
4.4.4 关于灵活性、适应性的研究 |
4.4.4.1 荷兰的支撑体系研究 |
4.4.4.2 阿塞纳-汉里住宅灵活性研究 |
4.4.4.3 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理论 |
4.4.4.4 C·亚历山大在墨西哥的实践 |
4.5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
4.5.1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
4.5.2 住宅装修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 |
4.5.3 住宅装修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探索 |
4.5.4 住宅装修的生态环保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住宅装修模式选择与定位 |
5.1 已经出现的住宅装修模式 |
5.1.1 初装修 |
5.1.2 毛坯房 |
5.1.3 全装修房 |
5.1.3.1 全装修房的产生 |
5.1.3.2 全装修房的适用范围和含义 |
5.1.3.3 实行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的理论根据 |
5.1.3.4 全装修房的优越性 |
5.2 现有装修模式的分析 |
5.2.1 传统装修模式的分析 |
5.2.1.1 传统装修模式的历史背景 |
5.2.1.2 传统装修模式的优势分析 |
5.2.1.3 传统装修模式的主要问题 |
5.2.2 全装修模式的分析 |
5.2.2.1 住宅全装修的历史背景 |
5.2.2.2 全装修模式的优势分析 |
5.2.2.3 住宅全装修模式遇到的问题 |
5.3 我国住宅装修的模式定位 |
5.3.1 全装修将是新建住宅的主要模式 |
5.3.2 传统装修模式仍将占主导地位 |
5.3.2.1 传统装修模式应用范围 |
5.3.2.2 完善二次装修的几个重点 |
5.3.3 装配式装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5.3.3.1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概念 |
5.3.3.2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优点及其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住宅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
6.1 传统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
6.1.1 个性化是传统住宅装修模式的核心 |
6.1.1.1 落后的经济、技术条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
6.1.1.2 居民的整体素质还较低 |
6.1.1.3 住宅装修研究不够 |
6.1.1.4 设计机制落后 |
6.1.2 住宅装修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展望 |
6.1.2.1 室内空间类型更加多样 |
6.1.2.2 住宅内部功能扩展更趋多元化 |
6.1.2.3 住宅装修风格越来越重视地域文化 |
6.1.2.4 住宅室内的空间形态将日益丰富 |
6.1.2.5 住宅细部形态更加多样 |
6.1.2.6 满足普通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主流 |
6.1.2.7 引入住户参与将成为发展趋势 |
6.1.3 适应个性化需求的设计方式 |
6.1.3.1 针对特定人群的设计方式 |
6.1.3.2 住户全过程参与的设计方式 |
6.1.4 住宅室内设计内容 |
6.1.4.1 室内环境的内容和感受 |
6.1.4.2 住宅室内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因素 |
6.1.4.3 住宅室内设计基本方法 |
6.1.5 设计研究与产业化的发展协调 |
6.1.5.1 建筑与室内装修一体化模数协调系统 |
6.1.5.2 产品标准化系统 |
6.1.5.3 室内空间再限定系统 |
6.1.5.4 设备管线系统 |
6.1.5.5 界面装修部件系统 |
6.1.5.6 装修装饰材料与设备系统 |
6.1.5.7 室内设计系统化成套化系统 |
6.1.5.8 绿色生态产品系统 |
6.1.5.9 质量保障系统 |
6.2 全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
6.2.1 住宅全装修的建设要求 |
6.2.1.1 住宅全装修的定义 |
6.2.1.2 住宅全装修模式 |
6.2.2 住宅全装修的实施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 |
6.2.2.1 市场环境因素 |
6.2.2.2 项目运作流程中亟待优化的因素 |
6.2.3 实施住宅全装修的要点 |
6.2.3.1 家居设计的完善性和超前性 |
6.2.3.2 加强管理保证购房者的合法权利 |
6.2.3.3 设计、施工方案审定的科学性 |
6.2.4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的发展 |
6.2.4.1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发展的经济背景 |
6.2.4.2 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与国际借鉴 |
6.2.4.3 住宅工业化的内涵与观念 |
6.2.4.4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的生产体系 |
6.2.4.5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建设需要具备的条件 |
6.2.4.6 住宅产业化与工业化的几点分析 |
6.2.5 工业化与个性化的结合—规模定制的市场开发策略 |
6.2.5.1 规模定制的三个内涵 |
6.2.5.2 规模定制的四个优势 |
6.2.5.3 规模定制的四个步骤 |
6.3 装配式装修的实施策略 |
6.3.1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模式 |
6.3.1.1 装配式住宅的装配式住宅装修 |
6.3.1.2 传统建造住宅的装配式住宅装修 |
6.3.2 装配式装修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
6.3.2.1 标准化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 |
6.3.2.2 专业化和协作生产间的矛盾 |
6.3.2.3 机械化生产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矛盾 |
6.3.3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展望 |
6.3.3.1 装配式住宅装修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 |
6.3.3.2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发展趋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住宅装修产业化设计与反思 |
7.1 室内设计师的工作 |
7.1.1 户型设计 |
7.1.2 建筑施工图调整 |
7.1.3 样板间设计及装修菜单的制作 |
7.1.4 装修施工标准图的设计 |
7.2 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
7.2.1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的矛盾 |
7.2.2 个性化需求与产业化装修之间的矛盾 |
7.2.3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01 大有恬园户型图 |
附表-02 装修菜单编码对照表 |
附表-03 产业花装修施工工序时间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论文 |
四、《中国涂料》2003年卷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 ——以傅兰雅为中心[D]. 夏晶. 武汉大学, 2012(04)
- [2]怎样查找科技文献资料[J].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科技文献检索》小组.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6(04)
- [3]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D]. 高林琼. 东华大学, 2020(01)
- [4]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D]. 刘梦雨. 清华大学, 2019(02)
- [5]紧凑型住宅的建筑与室内整合设计研究[D]. 张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6]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D]. 谢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7]精心精细精致出精品——2010年度鲁班奖工程紫竹国际大厦[J]. 王文其,王宇光,陶进明,陈海进,江玉宇. 工程质量, 2011(03)
- [8]我国纺织品服装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D]. 李莹. 东华大学, 2007(01)
- [9]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及其应用[D]. 黄慧娟. 清华大学, 2006(06)
- [10]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D]. 胡沈健. 同济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