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方位满足受众的“新闻欲”——五十周年大庆报道印象(论文文献综述)
范争光[1](2020)在《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国庆7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兵作为一种典型的军事和政治仪式,古已有之。现代阅兵,作为政治仪式的特征更加明显,特别是在将国家力量、社会文化、个人情感三者统一为一个整体,并转化为极具影响力的社会秩序方面尤为突出。我国国庆阅兵庆典,历经数十载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象征符号体系,在天安门、士兵和装备等成为其重要内容的同时,也成为仪式的符号体现,隐喻着多元化的象征意义和传播价值。而电视媒介通过直播报道的形式,对此次国庆阅兵进行详细的全方位的报道,无疑使这一庆典成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媒介景观”。为探析国庆7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报道对整合、维系社会共同体带来了何种影响,本文以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作为理论支撑,主要从六个章节展开分析。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内容、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传播仪式观和国庆阅兵庆典的相关理论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国庆70周年阅兵与传播仪式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的论文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庆70周年阅兵庆典、电视媒介和受众三个方面对国庆阅兵电视直播报道的仪式化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通过对国庆阅兵庆典电视直播报道中的仪式化(象征性)符号进行分析解读,揭示这些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所蕴含的象征性意义。第五章主要从国家和社会两个方面对国庆阅兵电视直播报道的仪式化传播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进而总结出其对国家认同的塑造与强化及其对社会共同体整合与维系等的作用。第六章主要是总结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国庆阅兵电视直播报道带给我们的启示,为其他庆典类电视直播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研究发现,在传播仪式观的视角下,国庆7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报道作为一次国家级的庆典活动,并不仅仅是阅兵信息的传递或社会成员态度的改变过程,而是通过“邀请”受众参与一种具有了仪式化特征的阅兵活动,共享其共同的情感、意义、信仰与价值观等,从而构建一个文化层面上的“展演”。而参与者在仪式设定的特定情境中,描述并强化了其对自身身份、文化、价值观等的认同,并在新形成的“集体记忆”作用下,使社会秩序得到了整合与维系。
刘冰[2](2015)在《融合新闻采集与呈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融合新闻报道业务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梳理了论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介绍了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文献做了综述。论文系统论述了融合新闻报道理念、融合新闻流程及职业主体配备等问题。融合新闻建立在融合媒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它综合而又灵活地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关键词与超链接、互动设置等技术报道新闻。融合新闻重视与用户的互动,强调提升新闻服务品质、新闻表现效果。本文还绘制了融合新闻流程图,并对融合新闻流程做了详细阐释。职业主体主要分为背包记者和超级团队。背包记者在记者主导型融合新闻报道中发挥主导作用,派驻国外的记者、战地记者和小型媒体的记者可多设置背包记者岗位。超级团队人员构成数量是融合新闻操作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小团队节约成本,分工明确,灵活高效,比较适宜日常报道和普通事件报道。大团队成员间的协作相对复杂,需要注意配合的默契性及领导指挥的权威性、有效性,更要注意做好融合新闻采制前期的筹划工作。一般性的融合新闻报道以小团队作战为主,非常规报道、重大事件报道可考虑大团队作战。对团队成员的主要要求是技术互补,成员还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公平偏好。融媒时代新闻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正确认识这些变化是做好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提。本文论述了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着性、趣味性等新闻价值属性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变化,并就新闻报道操作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对融合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与逼真的再现是理解融合新闻报道真实原则的关键;互联网世界里充斥着主观性强烈的信息,这更加凸显了客观原则的珍贵;融媒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公正原则,设定文明互动规则,重视伦理规约;引人入胜原则的操作要点是注意信息与故事的融合、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先进技术报道新闻。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素材的采集与呈现做了系统研究。文字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带给用户更多主动,文字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具有主导作用优势。屏幕阅读要求融合新闻报道应该适当控制文字量。作为视觉元素,文字应当注意与图片、视频、动画的融合。文字素材拥有最广泛的采集途径和渠道。新闻目动生成糸统是又字稿件生严的新途径,值得关汪。图片主妥包拈新闻照片、新闻图表和新闻漫画。数码摄影设备的发展和普及急剧扩大了新闻照片的来源,照片的新闻性重于形象性,照片使用的伦理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新闻图表是使用数字、文字、图形甚至照片和漫画,形象化展示事实信息的视觉新闻形式,主要包括统计图表、新闻地图、新闻仿真图以及复合图表等样式。融合新闻使用图表可以将庞大而又零散的数据信息有机组合起来,高效、形象、精炼地展示新闻事实信息。新闻漫画既能以漫画艺术形式传播新闻事实变动信息,又能对新闻事实发表形象化的评论。新闻图片的使用必须遵循相关与相符原则,规避一些不当的后期处理操作。音频颇具亲密感,音频采集的设备正变得多样化和轻便化。视频最具形象感,视频采集具有声画一体的特征,在采集图像的同时还要兼顾对音频的采集。音视频的采集尤其需要注意角度与距离的掌控。与音频相比,用户创造视频文件的积极性要更高一些。论述了融合新闻报道中关键词与超链接的运用问题。关键词的运用是搜索引擎优化(SEO)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促进融合新闻的传播。本文阐释了融合新闻报道中运用关键词的价值,论述了融合新闻关键词确立的原则、个性化要求及方法,并对融合新闻报道中关键词的的分布、使用及注意事项做了系统的探索。超链接在融合新闻报道中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超链接发挥参考文献功能,让新闻报道在时空中穿梭,改变了新闻叙事方式。本文论述了融合新闻编辑中运用超链接的方法和技术:利用超链接分层表达、立体展现,设置关键词搜索链接和更加广泛的搜索链接,提防死链接。从搜索引擎优化角度看,应该高度重视内部链接,积极寻求被外部网站链接。另外,不要害怕链接到外部网站甚至是竞争对手的网站上去。对用户互动与用户创造内容进行了研究。互动是高关注度新闻报道的标志,互动将用户纳入融合新闻生产体系,互动有利于提升回流访问量。应该将用户创造内容融入生产环节。本文对网上调查与表情反馈的设计、社会化资源的利用与及时反馈的必要性等问题做了探讨。融合新闻必须注重社交分享的运用。社交分享是评价融合新闻的重要指标,新闻页面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分享愿望,设置多样的分享按钮,方便用户将自己关注的新闻信息一键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要注意留下新闻工作者的痕迹。论述了融合新闻的呈现问题。融合新闻结构安排上应该注意把最吸引人的内容放置在前面,注重利用超链接分层报道,并采用模块化思想将不同媒介元素承载的内容信息组合起来。融合新闻的最终呈现是页面集成,主要分为报道的融合和专题的融合。报道的融合是指页面集成的核心任务是为了完成某一新闻的报道,它具有鲜明的主体新闻报道形式,主体新闻报道居于统领地位,其他媒介元素则紧紧围绕主体新闻报道,承担补充、深化报道的作用。报道融合操作的基本措施是添加,并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和常规策略:首先,采集并占有足够的新闻素材,确立合适的主体报道形式;其次,增添内容,注重互动;第三,注意适度与合理。专题的融合则主要强调对众多同一主题新闻资源的整合,其呈现规模更加庞大,编辑组织更加复杂。专题融合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即大容量、汇聚态、富关联,这三个特征也是专题融合操作的具体要求。并非所有新闻都适合以专题形式报道,应该做好前期判断和整体策划,注意深度报道理念、周到服务意识、媒介融合操作和清晰简洁呈现等专业理念或操作原则的贯彻。专题融合的实施主要包括专题名称的最终确定、架构设计、内容添加与维护等。
刘浏[3](2015)在《“非虚构”写作论》文中研究表明从写作文本与其所书写的对象世界的关系观照,文体大体上可分为虚构文体和非虚构文体。非虚构文体不是横空出世的文体类型,它是经历漫长的社会变革与书写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非虚构”是对20世纪虚构文学的反拨,无论是80年代兴起的报告文学热,还是90年代新写实主义小说等都昭示着传统文学的精神回归。进入21世纪,非虚构写作特别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作品,促发了了非虚构热潮。《人民文学》的“非虚构”栏目和“人民大地”非虚构写作计划等,对非虚构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非虚构文体的更多关注,有关“非虚构”的争议颇为热闹。“非虚构”写作不仅是一种建立在文本内容真实基础上的书写方式和文体类型,也指称着以一切的传播手法表达非虚构书写意义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模式。本文通过对新闻、报告文学、纪实小说、亚纪实小说、私小说、传记与日记文学等几类非虚构文学体的全面考察,结合现代文学理论、文化理论,深入阐述非虚构文体的范畴、性质和特点等,对“非虚构”写作做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对于“非虚构”写作的研究注意跳出原有“纪实”﹢“文学”的窠臼,致力于跨学科的协调观照论析,从传播学五个要素——传播者、接受者、文本、传播媒介、效果入手,分析文学生态中媒介与非虚构写作的关系。媒介技术发展至今,非虚构作品已经不再只能是以纸质出版物形式呈现,而是可以以数据编码形式等多样态表达存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之上。相对于传统的文学载体,在媒介融合之后,全球化和无实物化使得文学以全新的姿态绽放魅力。新的传播意识和传播价值的新的设计,使得非虚构写作重新回归文学传播的主流地位。如果说过去普通读者之于非虚构写作的关系是“接受式”的,犹如传播学中的“魔弹论”所形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那么,随着新媒介技术和大众文化的深入发展,受众对非虚构的信息获取、审美需求与作家创作初衷之间就变成了“互动式”的关系,即拉扎斯菲尔德所说的“有限效果”。父辈文化中非虚构的“文本——人”的传播关系变为了“文本——空间——人”的传播。媒介话语对非虚构“商品”有增值意义,使得非虚构文化逐渐倚重视觉、依赖技术和消费,完成了从现代性向后现代的过渡,但这也绝不是非虚构写作的终点。论文共分为绪论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包含四章内容。第一章是对“非虚构”写作的全面体察,主要就近年来出现的“非虚构”热和学术界对非虚构相关问题的争论表述观点。对“非虚构”写作的历史进行梳理,对“非虚构”进行学理溯源。并且以典型文本为支撑对“非虚构”写作的范畴、类型、性质和意义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二章论述的是非虚构写作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与个性,主要表现在非虚构的“非”上。通过对“非虚构”写作内部指向和外部表征的分析,得出该文体的两个写作面向以及“非”的三层含义,阐述在新的文化语境中非虚构的非虚构性与虚构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第三章中,将“非虚构”写作置于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考察其传播学意义。通过对传播者、接受者、文本、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几方面的深入探究,考察“非虚构”写作与媒介的之间的深厚关联。同时,将“非虚构”写作两种表达方式——传统的书写文本与在媒介融合之后的大众传播文本进行比较,考察“非虚构”写作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传播维度等变化,为非虚构写作传播研究提供论据。第四章,是对“非虚构”写作媒介存在的论述,通过对以纪录片和影视政论片等典型的观察,论述新技术手段与非虚构写作联动后产生的新的文化样态和审美意义。
昝献丽[4](2014)在《广西卫视媒介形象塑造和推广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省级卫视竞争的阵营中一直硝烟弥漫,广西卫视在竞争格局中不断思考,怎么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什么是广西卫视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媒介形象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才能塑造一个受观众喜爱的媒介形象,怎样才能提升频道影响力获得品牌价值的扩张?本文通过对媒介形象的主要构成要件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广西卫视媒介形象塑造的方法,借助SWOT方法分析得出媒介形象的推广策略。第一部分为序论,主要内容有选题依据和背景、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和困难之处。研究现状从文献综述和研究成果两个方面来展开。第二部分是媒介形象的理论溯源以及广西卫视媒介形象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厘清了媒介形象包含的内容,其内容包括媒介的主体形象和客体形象。另外对“美丽”特色媒介形象进行解读。第三部分提出广西卫视在塑造媒介形象的过程中要注意五方面的关系。总结出媒介形象塑造和提升的方法,即标识系统形象的具体策略,品牌节目改进的具体策略和打造明星主持人的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是媒介形象的推广策略,通过对广西卫视优势和劣势等内部条件,以及机会和威胁等外部条件进行SWOT矩阵分析,提出广西卫视媒介形象推广策略的具体内容。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各部分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炼主要观点和策略。
耿丹丹[5](2013)在《论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更加高涨,新闻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及时,在这种形势下,出镜记者频繁的出现在大众面前,观众对出镜记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出镜记者讲出事实,还要讲的有新意、有想法。电视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与出镜记者对自己角色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但是,当前的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由于对于角色定位的不准确,出现了角色失调现象,从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对于提升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有着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出镜记者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精彩的出镜表现和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失调现象,从而对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分别从人格境界、新闻素养、政治修养、审美思想四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提出出镜记者是作为新闻报道表达事实的有效载体。同时,通过对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的角色分析,笔者也希望可以对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现场的实践上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才华[6](2013)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宣传机构是党始终常设的关键机构,是党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核心组织载体,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承担着理论宣传、群众教育、文化建设、凝聚力量等重要职能。论文以党的宣传部系统为中心,以宣传机构发展史为基础,系统回顾、总结、概括党的宣传机构建设的丰富经验、基本规律、思想理论,对充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当前和今后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组织机构建设和宣传工作的思想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思想的理论资源。在机构建设方面包括组织系统性的要求、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等思想;在宣传工作方面包括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阶级性和党性的定位、民本思想的引领等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理论资源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共产党人在宣传机构设置、机构管理、确立机构建设原则、建设宏大宣传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丰富的思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时期(1921—1977年),中国共产党从宣传工作“完美系统化”客观要求出发,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学习苏联经验,实现了宣传部系统、新闻出版机构、部队宣传机构、群众宣传机构的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到抗日战争时期,宣传组织机构系统基本成型。在宣传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明确了“宣传家”、“鼓动家”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全党宣传”的重要思想。在机构管理方面,确立了“党管宣传”的原则,规定请示与报告制度,落实干部学习制度,在战时宣传阶段强调党的—元领导和中央集权,新中国建国初期,在党政分设、权限划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邓小平时期(1978—1989年),在经历“文革”浩劫、宣传部被诬为“阎王殿”遭砸烂、取消后,党的宣传机构首先面临的任务是恢复重建和整顿工作。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开启的这一时期,改革思维也充分体现在宣传机构建设中。在职能建设上,强调党政分开;在机构设置上,提出“精简是一场革命”;在工作作风上,取消“四大”,提倡“三不”;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社会效益的最高原则。邓小平提出了宣传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建设目标,是对政治素质、年龄结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综合要求。江泽民时期(1989—200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继续完善宣传机构设置,增设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等机构,明确了宣传机构的四项主要任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强调结合“三讲”教育,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工作队伍。胡锦涛时期(2002—2012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新战略,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宣传机构建设提供了新空间、新阵地,中国进入“矛盾凸显期”使宣传机构建设面临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立中央舆情信息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科学决策;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大宣传格局。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实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在宣传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坚持“三贴近”原则,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整个宣传队伍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理论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坚持党性第一,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时代性,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富有辩证性,反对“一点论”片面性;彰显民族性,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党的宣传机构建设发展体现出三大规律: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休戚相关、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同步前进、与世界科技浪潮同频共振。未来党的宣传机构建设将朝着民主化、制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罗永梅[7](2013)在《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范围内已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其空间集聚特征日益明显,在我国也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园”热。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品牌构建势在必行。成都市作为全国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步形成依托城市、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态,产生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还形成了一些特色园区品牌,但总体来说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品牌效应还有待加强,需要深化品牌建设,尤其是推行行之有效的品牌传播策略。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传播学角度对其品牌传播的要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再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品牌及品牌传播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的呈现,根据调研结果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和红星路35号作案例分析从定位策略、行为传播策略、视觉传播策略三方面来分析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的策略。文末,本文在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调研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都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品牌传播策略的不足之处,展开思考,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改进其品牌传播提出一些拙见,以期能增强其品牌传播效果,推动其品牌化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传播学、品牌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理论运用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品牌传播的实践框架中,对构建竞争优势明显的文化创意产园区品牌做一点探索性的研究。
王维维[8](2012)在《《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庆节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它承载着反映这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功能。《人民日报》是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是最能代表党和国家立场的报纸,它的国庆报道是关乎国家的意志体现。新闻语言作为媒介传播信息的载体,对于传播效果的取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总路线时期的冒进,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改革开放的转折,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国庆新闻语言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分析国庆新闻的本质,在对叙事方法和报道角度、报道框架等新闻业务层面继续研究之外,还可选择从国庆新闻报道的语言表现形态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以求发现其规律和特点。笔者拟通过以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为结构框架,对《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新闻语言的各个要素:词汇、句式、辞格、章法等等进行描写研究,并结合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语境考察国庆新闻文本的语用目的和语用效果。本文将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通过梳理其他学者对新闻语言和国庆报道的研究现状,发现鲜有对《人民日报》国庆新闻文本本身的研究,这些前人的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研究空间。第二章结合关键词将建国以来《人民日报》所有的国庆头版报道划分为4个阶段,从历史的视角对国庆新闻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系统的认知。第三章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国庆头版新闻的词汇、句式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同时也有着稳定的风格,消息和社论的篇章结构常年统一;另外,《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的版面设计、排字方式、新闻图片、字体字号及色彩等版式语言也有着阶段性的一致。第四章分析得出《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新闻语言呈现出的特征与变化,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传播等语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对新闻事业的功能、新闻价值和新闻本质、宣传方式以及传受双方的心理等新闻传播规律的认知差异所致。第五章在分析完国庆新闻语言的特征和流变成因之后,从改文风的角度,对党报国庆新闻语言的变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总之,全文经分析、综合而揭示出自建国以来,《人民口报》国庆口报道的整体性语言特点与流变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反映在国庆新闻报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从而对今后的党报国庆报道的写作和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穆建国[9](2011)在《全媒体时代乌海日报社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传媒业进入全媒体发展新时代。全媒体信息传播和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相比呈现新特点:信息传播主体全民化,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受众群体大众化。乌海日报作为地市党报中的一员,怎样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考验,这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了我们每一个地市党报人的面前。乌海日报社今年适逢建社三十周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特别突出,制约着报社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进入而立之年的乌海日报社,它既具备其它许多媒体无法拥有的政治、读者、人力、新闻信息、本土市场等多种资源条件和能力条件,同时也也显现出自身的先天不足。在区域经济突飞猛进的大环境下,乌海日报社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多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注入活力,城市转型给报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同时,乌海日报社也要经受历史上最大的市场经济的考验,竞争者不断涌入,还有落后的体制的瓶颈制约。本文通过梳理乌海日报社的资源条件、能力条件,利用SWOT分析法,对乌海日报社进行了优势和劣势分析,机遇与挑战分析,最后得出了乌海日报社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这一科学论断。文章最后强调,落实多元化发展战略,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要在做强做大主业的情况下,稳妥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要继续抓好传统的广告、发行经营工作,占领主阵地、主市场,在相关多元化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不相关多元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多元化发展实践后,乌海日报社这艘媒体之船,一定会更加坚定信心,沿着集团化、数字化、多元化的发展轨道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叶田[10](2011)在《体育人物报道观念与模式的变迁与突破 ——以“新中国60大体育人物”为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人物的出现,总是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60多年来取得了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新中国60大体育人物”在每一个时代都具有时代的典型性。对于这些体育人物的新闻报道,也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新闻媒体在报道观念和报道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变迁和突破。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人物报道的历史脉络的梳理,探索和研究这些体育新闻文本中所蕴藏的传播规律,能够给当今我国体育人物报道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文循着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脉路,从体育人物报道的概念、特性和社会功能入手,通过回顾各个历史时期媒体对于体育人物报道的情况,从报道理念、报道模式以及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分析体育人物报道的嬗变轨迹。从社会生态环境、新闻事业发展以及受众需求三个因素寻找变迁与突破的根源,并借此展望在新形势下,我国体育人物报道将呈现出的娱乐化、深度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全方位满足受众的“新闻欲”——五十周年大庆报道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方位满足受众的“新闻欲”——五十周年大庆报道印象(论文提纲范文)
(1)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国庆7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
1.2.1 传播仪式观研究综述 |
1.2.2 国庆阅兵庆典研究综述 |
1.2.3 电视直播报道研究综述 |
1.2.4 本人对研究综述的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传播仪式观与国庆阅兵庆典概述 |
2.1 传播仪式观概述 |
2.1.1 “传播”和“仪式”的概念界定 |
2.1.2 传播仪式观的内涵与特征 |
2.2 国庆阅兵概述 |
2.2.1 阅兵仪式的由来 |
2.2.2 我国国庆阅兵概述 |
2.2.3 国庆70周年阅兵庆典 |
2.3 国庆70周年阅兵与传播仪式观的关系解读 |
第3章 国庆7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的仪式化特征分析 |
3.1 电视媒介的仪式性 |
3.1.1 电视媒介及其工作人员的仪式性 |
3.1.2 超常规报道的仪式性:新技术+融媒体矩阵 |
3.2 受众收视行为的仪式性 |
3.2.1 仪式性的“参与” |
3.2.2 多渠道、多话题互动 |
第4章 国庆7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的仪式化符号分析 |
4.1 语言符号:仪式意义的直观体现 |
4.1.1 同期声:简洁明了,强调仪式 |
4.1.2 解说词:情感化表达,带入仪式 |
4.2 非语言符号:仪式意义的间接呈现 |
4.2.1 人物符号:社会共同体的象征 |
4.2.2 数字符号:独特的仪式意义体现 |
4.2.3 声音符号:渲染仪式直播氛围 |
4.2.4 器物符号:国家硬、软实力的象征 |
4.3 电视媒介对仪式化符号的呈现 |
4.3.1 镜头景别设置:凸显仪式化符号 |
4.3.2 镜头运动:多角度呈现庆典现场 |
第5章 国庆7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的仪式化传播价值分析 |
5.1 国庆7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报道对国家认同的建构 |
5.1.1 国庆 70 周年阅兵电视直播报道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 |
5.1.2 政治认同:象征符号组合,强化受众政治认同感 |
5.1.3 文化认同:传播主流文化,强化文化认同感 |
5.1.4 身份认同:强调“家国一体”,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5.2 国庆阅兵电视直播报道的文化传播价值 |
5.2.1 记忆建构:情感化表达唤起集体记忆 |
5.2.2 社会凝聚:传播主流价值观,凝结社会共同体 |
第6章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国庆7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的启示 |
6.1 强化象征符号的运用,激活其象征意义 |
6.2 树立“参与共享”意识,注重受众参与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融合新闻采集与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融合研究引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简要的发展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实践体验 |
二、文献研究 |
三、案例研究 |
四、问卷调查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媒介融合概念溯源 |
二、融合新闻理念引进 |
三、融合新闻实务研究 |
四、反对融合的声音 |
五、融合新闻研究简评 |
第二章 融合新闻及其生产 |
第一节 融合新闻辨识 |
一、基本界定及主要特征 |
二、与旧媒体新闻的区别 |
三、为什么要有融合新闻 |
四、选用适宜的媒介元素 |
第二节 融合新闻流程 |
一、一个循环的过程 |
二、传播主体的融合 |
三、融合新闻的采集 |
四、合与分的统一体 |
第三节 职业主体配备 |
一、全能的背包记者 |
二、背包记者的让位 |
三、超级团队的规模 |
四、团队成员的选择 |
第三章 新闻价值与报道原则 |
第一节 重识新闻价值 |
一、时新性极致化发展,呼唤报道新思维 |
二、重要性内涵拓展,关注用户微观需求 |
三、接近性超越传统理解,全面贴近用户 |
四、显着性有所突破,关注度成衡量指标 |
五、趣味性地位提高,愉悦体验成为关键 |
第二节 融合报道原则 |
一、真实:新技术影响与逼真再现 |
二、客观:人的努力与技术的优势 |
三、公正:从职业伦理到文明互动 |
四、引人入胜:融合呈现的生动性 |
第四章 从文字到音视频 |
第一节 文字 |
一、新媒体环境之下的文字 |
二、屏幕阅读对文字的要求 |
三、与其他视觉元素的融合 |
四、文字采集与技术表达 |
第二节 图片 |
一、新闻照片 |
二、新闻图表 |
三、新闻漫画 |
四、图片运用 |
第三节 音视频 |
一、音频 |
二、视频 |
三、角度与距离 |
四、音视频UGC |
第五章 关键词与超链接 |
第一节 融合报道中的关键词 |
一、倡导、分类与疑问 |
二、SEO及关键词运用的价值 |
第二节 关键词确立与运用 |
一、关键词确立的原则与策略 |
二、借助网络工具确立关键词 |
三、新闻关键词的分布与运用 |
四、新闻关键词使用注意事项 |
第三节 超链接 |
一、如何看待超链接的价值 |
二、怎样运用超链接 |
三、基于SEO策略的链接技术 |
四、能否链接到别的网站 |
五、展示关键词新闻链接条目 |
第六章 用户互动 |
第一节 用户调研 |
一、被调查者概况 |
二、新媒体的使用 |
三、融合报道喜好 |
四、新闻互动元素 |
五、后续行为研究 |
六、进一步的探索 |
第二节 互动的效用 |
一、互动是高关注度新闻标志 |
二、互动将用户纳入生产体系 |
三、互动有利于提升访问流量 |
第三节 用户的力量 |
一、将用户创造内容融入新闻生产 |
二、网上调查与表情反馈的设计 |
三、社会化资源利用与及时反馈 |
四、使用二维码:联结与延伸 |
五、图书和杂志的尝试 |
第四节 社交分享 |
一、评价融合新闻的重要指标 |
二、分享代码的生成 |
三、留下新闻工作者的痕迹 |
四、社交媒体的使用 |
五、社交媒体里的新闻变化 |
第七章 融合新闻呈现 |
第一节 呈现的结构 |
一、亮点前置 |
二、分层报道 |
三、板块组合 |
第二节 报道的融合 |
一、新闻元素的组合 |
二、基本措施:添加 |
三、报道融合的操作 |
第三节 专题的融合 |
一、专题融合的特征 |
二、专题判断与策划 |
三、专题融合的实施 |
四、专题融合案例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件 |
(3)“非虚构”写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文献综述 |
二 创新之处 |
三 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非虚构文体:表征与意义 |
第一节 “非虚构”现象 |
第二节 文化生态流变与非虚构转向 |
第三节 “非虚构”溯源 |
第四节 非虚构的范畴、类型、性质和意义 |
第二章 “非”,之于非虚构 |
第一节 合而不同:非虚构与新闻 |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的两个面向 |
第三节 “非”的探讨 |
第三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非虚构 |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的传播学意义 |
第二节 非虚构媒介环境:文本——空间——人 |
第三节 传播手段与图像转向 |
第四章 纪录、表现:当代非虚构写作的媒介存在 |
第一节 多元纪录,复调表达 |
第二节 话语的聚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着和论文 |
后记 |
(4)广西卫视媒介形象塑造和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背景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思路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的创新点 |
五、 研究的困难之处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广西卫视“美丽”特色的媒介形象 |
第一节 媒介形象的理论溯源 |
第二节 广西卫视媒介形象的三重价值 |
一、 经济价值 |
二、 文化价值 |
三、 社会价值 |
第三节 “美丽”特色媒介形象的内容 |
一、 媒介主体形象 |
二、 媒介客体形象 |
第四节 广西卫视“美丽”特色的媒介形象 |
一、 广西卫视的发展简史 |
二、 广西卫视所获荣誉 |
三、 广西卫视媒介形象的转变 |
四、 “美丽”特色媒介形象的解读 |
第三章 广西卫视媒介形象塑造和提升方法 |
第一节 媒介形象塑造中要注意的五方面关系 |
一、 社会责任和市场效果的关系 |
二、 外在形象包装和内在气质的关系 |
三、 “美丽”化和生活化的关系 |
四、 前期策划和后期开发的关系 |
五、 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 |
第二节 广西卫视媒介形象塑造和提升方法 |
一、 标识系统形象的具体策略 |
二、 品牌节目改进的具体策略 |
三、 打造明星主持人的具体策略 |
第四章 广西卫视媒介形象的推广策略 |
第一节 广西卫视内部条件分析 |
一、 广西卫视推广策略优势分析 |
二、 广西卫视推广策略劣势分析 |
第二节 广西卫视外部环境分析 |
一、 广西卫视推广策略机会分析 |
二、 广西卫视推广策略威胁分析 |
第三节 广西卫视的媒介形象推广策略选择和内容 |
一、 广西卫视推广策略 SWOT 矩阵分析 |
二、 广西卫视媒介形象推广策略的选择 |
三、 广西卫视媒介形象推广策略的具体内容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论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选题目的 |
相关研究现状 |
研究意义 |
创新点 |
第一章 出镜记者概述 |
第一节 出镜记者的起源 |
一、出镜记者在国外的发展及现状 |
二、出镜记者在国内的发展及现状 |
第二节 出镜记者定义 |
第二章 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失调现象 |
第一节 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现象 |
一、角色冲突 |
二、角色不清 |
三、角色失败 |
第二节 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现象产生的原因 |
一、出镜记者专业素养欠缺 |
二、出镜记者心态失衡 |
三、出镜记者背离职业道德 |
四、出镜记者监管缺失 |
第三章 出镜记者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一节 人格境界定位 |
一、人文关怀的体现 |
二、遵守职业道德,严格自律 |
第二节 新闻素养定位 |
一、高度的新闻敏感 |
二、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快速的应变能力 |
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 |
第三节 政治修养定位 |
一、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敏感度 |
二、要树立全局意识 |
第四节 审美思想定位 |
一、新颖的出镜形式 |
二、自然的体态语和恰当的着装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1.2.1 对于“宣传机构”的内涵界定 |
1.2.2 关于“宣传机构设置”的理论研究 |
1.2.3 关于“宣传机构管理”的理论研究 |
1.2.4 关于“宣传机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宣传机构建设概论 |
第一节 “宣传机构”的概念内涵 |
第二节 宣传机构的职能 |
2.2.1 意识形态的“灌输”与“贯注” |
2.2.2 民众的鼓动与激励 |
2.2.3 形势政策与思想道德教育 |
2.2.4 文化建设的领导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理论主要研究内容 |
2.3.1 机构设置 |
2.3.2 机构管理 |
2.3.3 工作队伍建设 |
2.3.4 机构工作原则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的理论资源 |
第一节 经典作家关于组织机构建设的理论思想 |
3.1.1 保持组织机构高度统一 |
3.1.2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
3.1.3 重视培养干部队伍 |
第二节 经典作家关于宣传工作的理论思想 |
3.2.1 以科学理论指导宣传工作 |
3.2.2 以阶级性和党性定位宣传工作 |
3.2.3 以人为本思想引领宣传工作 |
第四章 毛泽东时期的宣传机构建设理论 |
第一节 毛泽东时期党的宣传机构建设理论的现实依据 |
4.1.1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
4.1.2 宣传工作“完美系统化”的客观需求 |
4.1.3 共产国际的领导指示和苏联模式的示范与借鉴 |
第二节 全面建立党的宣传机构系统 |
4.2.1 党的宣传部系统 |
4.2.2 新闻出版机构 |
4.2.3 部队宣传机构 |
4.2.4 群众性宣传组织 |
第三节 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队伍建设 |
4.3.1 对宣传家与鼓动家品质和素养的要求 |
4.3.2 宣传员的选拔与配备 |
4.3.3 走全党宣传、群众宣传之路 |
第四节 中央集权的宣传机构系统管理 |
4.4.1 确立党管宣传的原则 |
4.4.2 规定请示与报告制度 |
4.4.3 落实干部学习制度 |
4.4.4 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 |
第五章 邓小平时期的宣传机构建设理论 |
第一节 邓小平时期宣传机构建设理论的时代背景 |
5.1.1 历史前提:十年“文革”结束 |
5.1.2 现实依托: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 |
5.1.3 科技动力:中国快速掀起信息化浪潮 |
第二节 宣传机构的恢复和整顿 |
5.2.1 宣传机构的恢复重建 |
5.2.2 宣传机构的整顿 |
第三节 宣传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思想 |
5.3.1 重视宣传干部的“革命化” |
5.3.2 实现宣传干部的“年轻化” |
5.3.3 倡导宣传干部的“知识化” |
5.3.4 追求宣传干部的“专业化” |
第四节 宣传机构改革思想 |
5.4.1 实行党政分开 |
5.4.2 精简工作机构 |
5.4.3 克服涣散软弱 |
5.4.4 追求社会效益 |
第六章 江泽民时期的宣传机构建设理论 |
第一节 江泽民时期宣传机构建设的时代背景 |
6.1.1 世情: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和平演变从未停止 |
6.1.2 国情: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 |
6.1.3 党情: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第二节 增设宣传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
6.2.1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6.2.2. 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
6.2.3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6.2.4 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 |
第三节 明确宣传机构的四项主要任务 |
6.3.1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
6.3.2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
6.3.3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
6.3.4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
第四节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工作队伍 |
6.4.1 讲政治,政治强 |
6.4.2 讲学习,业务精 |
6.4.3 讲正气,风气正 |
第七章 胡锦涛时期的宣传机构建设理论创新 |
第一节 宣传机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
7.1.1 文化建设:宣传机构建设的新空间 |
7.1.2 新兴媒体:宣传机构建设的新阵地 |
7.1.3 矛盾凸显:宣传机构建设的新挑战 |
第二节 建设宣传机构新格局 |
7.2.1 中宣部成立舆情信息局 |
7.2.2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7.2.3 形成“大宣传”格局 |
第三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
7.3.1 强化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服务功能 |
7.3.2 提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
7.3.3 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 |
第四节 宣传工作队伍作风建设提出新要求 |
7.4.1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
7.4.2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 |
7.4.3 坚持“三贴近”重要原则 |
7.4.4 深化“走转改”活动 |
第八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理论的理论特色及建设规律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宣传机构建设理论的理论特色 |
8.1.1 突出党性 |
8.1.2 体现时代性 |
8.1.3 富有辩证性 |
8.1.4 彰显民族性 |
第二节 宣传机构建设的基本规律 |
8.2.1 伟大工程:与党的建设历程休戚相关 |
8.2.2 中国道路:同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 |
8.2.3 世界视野:和世界科技浪潮同频共振 |
第三节 宣传机构建设的发展趋势 |
8.3.1 民主化 |
8.3.2 制度化 |
8.3.3 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品牌传播研究综述 |
1.3.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研究综述 |
1.4 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相关概念 |
2.1 品牌和品牌传播 |
2.1.1 品牌 |
2.1.2 品牌传播 |
2.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与品牌传播 |
2.2.1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 |
2.2.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现状 |
3.1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3.1.1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
3.1.2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业态 |
3.1.3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类型分析 |
3.1.4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机制 |
3.1.5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特点 |
3.2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与品牌传播现状 |
3.2.1 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说明 |
3.2.2 研究结果的呈现及分析 |
第四章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
4.1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之定位策略 |
4.1.1 品牌定位的基本原理 |
4.1.2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定位策略分析 |
4.2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行为传播策略 |
4.2.1 塑造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的新闻营销传播策略 |
4.2.2 塑造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的体验传播策略 |
4.2.3 塑造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的网络传播策略 |
4.3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视觉传播策略 |
4.3.1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静态视觉传播 |
4.3.2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动态视觉传播 |
第五章 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策略的思考 |
5.1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策略的问题所在 |
5.2 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策略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文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新闻语言研究是国庆新闻研究的独特角度 |
二、新闻语言的改革可作为党报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新闻语言的研究 |
二、国庆报道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时代发展脉络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概述 |
一、稿件数量 |
二、题材内容 |
三、表现形式 |
第二节 从主题同汇看《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发展阶段 |
一、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国庆报道(1949—1956) |
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的国庆报道(1957—1965)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庆报道(1966—1976) |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国庆报道(1977—2010)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特色 |
第一节 本体语言分析 |
一、新闻报道语言 |
二、评论语言分析 |
第二节、报纸版面语言分析 |
一、版面设计阶段性一致 |
二、横排成为定式,竖排尚未消失 |
三、字号和字体的标准常年统一 |
四、新闻照片与领袖肖像的不同表现 |
五、国庆口版而套红 |
第四章 《人民口报》国庆口头版报道语言演变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语境因素制约新闻语言 |
一、语境与新闻语言的关联 |
二、不同的语境对新闻语言产生的影响 |
第二节、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 |
一、新闻事业功能的转变 |
二、新闻价值和新闻本质的转变 |
三、党报宣传方式的转变 |
四、传受双方的心理转变 |
第五章 党报国庆报道语言亟待变革 |
第一节 解构节庆新闻用语“三化”桎梏 |
一、破除本体语言的程式化 |
二、打破副语言的模式化 |
三、改变新闻评论的口号化 |
第二节 建构新闻语体社会功能的新语言 |
一、持守主流意识形态 |
二、适应社会政治心理的变迁 |
三、平衡报纸风格的稳定性与语言的可变性 |
四、用充实的语言文字创造和谐的传受关系 |
五、改革文风以适应党报走向市场的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全媒体时代乌海日报社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1.4 研究方法及说明 |
第二章 乌海日报社发展现状评述 |
2.1 发展历程 |
2.1.1 乌海市的基本情况 |
2.1.2 乌海日报社发展历程 |
2.2 乌海日报社发展现状 |
2.2.1 报业结构分析 |
2.2.2 报纸市场覆盖情况 |
2.2.3 报业经营业绩 |
2.2.4 组织机构和团队 |
2.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媒介生态环境相对单调 |
2.3.2 报业地位呈下滑趋势 |
2.3.3 报业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2.3.4 报业竞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2.3.5 缺乏高素质、复合型报业人才 |
2.3.6 依赖地方财政,体制界限不清 |
2.3.7 报纸发行量难增加,报纸传阅率较低 |
第三章 乌海日报社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信息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 |
3.1.2 乌海地区经济发展加速 |
3.1.3 读者群体将不断扩大 |
3.1.4 大力推进文化产业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中国地市报刊业发展前景良好 |
3.2.2 地市党报行业特征分析 |
3.2.3 乌海地区报业行业竞争分析 |
3.2.4 乌海地区报业行业发展趋势 |
3.3 机遇与挑战分析 |
3.3.1 多元媒体并存给地市党报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 |
3.3.2 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3.3.3 城市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3.3.4 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四章 乌海日报社发展条件分析 |
4.1 资源条件分析 |
4.1.1 政治资源 |
4.1.2 读者资源 |
4.1.3 人力资源 |
4.1.4 新闻信息资源 |
4.1.5 本土市场资源 |
4.2 能力条件分析 |
4.2.1 读者力:地市党报成长的“生命线” |
4.2.2 营销力:地市党报革新的“创新源” |
4.2.3 广告力:地市党报改革“助推器” |
4.2.4 品牌力:地市党报发展的“催化剂” |
4.2.5 政治力:地市党报的“利益相关者” |
4.3 核心能力培育指向 |
4.3.1 树立新理念,赋预地市党报以时代特色 |
4.3.2 做优品牌,提升地市党报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
4.3.3 改进机制,为地市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4.3.4 勇于创新不断拓展地市党报的核心竞争力 |
4.4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4.1 乌海日报社的优势 |
4.4.2 乌海日报社的劣势 |
第五章 乌海日报社多元化发展战略选择 |
5.1 SWOT分析 |
5.1.1 SWOT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5.1.2 乌海日报社SWOT分析矩阵图 |
5.1.3 乌海日报社SWOT战略类型分析 |
5.1.4 乌海日报社SWOT战略选择指向(坐标图) |
5.2 战略选择评价 |
5.2.1 战略选择理由 |
5.2.2 多元化发展应当具备的条件 |
5.3 乌海日报社多元化发展战略 |
5.4 乌海日报多元化发展战略实现途经 |
5.4.1 报业未来发展从单一报业向多元文化产业转变 |
5.4.2 报业多元化发展从内源性成长向外源性成长转变 |
第六章 多元化发展实施措施 |
6.1 创新广告经营模式,拓展广告经营路子,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
6.2 整合利用报社品牌资源,有效延伸产业链,科学实施多元化 |
6.2.1 相关多元化产业 |
6.2.2 不相关多元化产业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体育人物报道观念与模式的变迁与突破 ——以“新中国60大体育人物”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体育新闻的传播价值 |
1.1.2 体育人物报道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观念与新闻报道观念的内涵 |
1.4.2 模式与新闻报道模式的内涵 |
第二章 体育人物报道概述 |
2.1 体育人物报道的概念 |
2.1.1 体育新闻的定义 |
2.1.2 体育人物报道的定义 |
2.2 体育人物报道的特性 |
2.2.1 贴近性 |
2.2.2 娱乐性 |
2.2.3 情感性 |
2.3 体育人物报道的社会功能 |
2.3.1 焕发民族精神 |
2.3.2 榜样引导示范 |
2.3.3 时代象征意义 |
第三章 体育人物报道观念与模式的变迁与突破 |
3.1 体育人物报道的发展轨迹 |
3.1.1 体育人物报道的探索期(1949-1967年) |
3.1.2 体育人物报道的低潮期(1967—1977年) |
3.1.3 体育人物报道的凝变期(1978-1999年) |
3.1.4 体育人物报道的繁荣期(2000年至今) |
3.2 体育人物报道的嬗变 |
3.2.1 体育人物报道理念的变化 |
3.2.2 体育人物报道模式的变化 |
3.2.3 体育人物形象的变化 |
第四章 体育人物报道变迁与突破探因 |
4.1 社会形态的变迁是体育人物报道变革的根本原因 |
4.1.1 政治因素 |
4.1.2 经济因素 |
4.1.3 文化因素 |
4.2 新闻媒体的发展与改革是体育人物报道变革的直接背景 |
4.2.1 媒体定位的转变 |
4.2.2 媒体格局的转变 |
4.2.3 媒介特点的影响 |
4.3 受众需要是体育人物报道变迁与突破的强大推动力 |
第五章 体育人物报道的发展趋势 |
5.1 娱乐化趋势 |
5.1.1 体育人物明星化 |
5.1.2 报道内容的软化 |
5.1.3 叙事方式故事化 |
5.2 深度化趋势 |
5.2.1 报道理念深度化 |
5.2.2 报道内容深度化 |
5.3 多元化趋势 |
5.3.1 报道方式多元化 |
5.3.2 人物形象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全方位满足受众的“新闻欲”——五十周年大庆报道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国庆7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报道研究[D]. 范争光. 新疆大学, 2020(07)
- [2]融合新闻采集与呈现[D]. 刘冰. 山东大学, 2015(01)
- [3]“非虚构”写作论[D]. 刘浏. 苏州大学, 2015(07)
- [4]广西卫视媒介形象塑造和推广策略研究[D]. 昝献丽. 广西民族大学, 2014(03)
- [5]论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D]. 耿丹丹. 新疆大学, 2013(10)
- [6]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理论研究[D]. 才华. 南开大学, 2013(06)
- [7]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罗永梅.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8]《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D]. 王维维.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9]全媒体时代乌海日报社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D]. 穆建国. 内蒙古大学, 2011(05)
- [10]体育人物报道观念与模式的变迁与突破 ——以“新中国60大体育人物”为线索[D]. 叶田. 广西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