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浔香大头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蒋功成[1](2020)在《淮安大头菜的种质来源及考订》文中研究表明对淮安市的一种腌菜特产——大头菜的种质资源来源进行全方面考订,其中常见的"本大头菜"、历史与传说中的"大头菜"、"洋大头菜"的种源分别为淮安大五缨大头菜和清江小五缨大头菜、芜菁、芜菁甘蓝,其中淮安大五缨大头菜和清江小五缨大头菜是在明代或明代以后从根芥中分化出来的;在明代中叶之后,根芥逐渐取代了蔓菁作为腌制大头菜的主要来源;腌制大头菜的鲜菜来源使用最多的可能是芜菁甘蓝,即俗称的"洋大头菜",而芜菁甘蓝何时传入淮安目前还不清楚,但其种植比浙江、苏南一些地区都要早。并对大头菜的加工及发展历史进行介绍,这对大头菜新品种的培育及其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李静华[2](2018)在《明清时期太湖地区蔬菜的栽培利用及蔬食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饮食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诸多食材中,蔬菜所占比重极大。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已经采集草类植物进行果腹充饥。后来随着人类逐渐定居,人们便开始驯化出专供食用的蔬菜。在太湖地区,唐代以前是有人工栽培蔬菜的,加工方式主要有作菹、作羹、吴酸调制等加工手法。在宋元时期,关于蔬菜栽培利用方面的记载颇多,新的蔬菜品种从其他地方引种,并出现专门出售腌藏蔬菜的门店。不同的蔬菜品种已形成不同的加工方式。宋元时期,太湖地区的蔬菜加工方式已经非常多样,有作齑、作羹、作鲊、槽食、酱食、蒜食、作干、盐腌菜、磨粉、作饼等,这些蔬菜加工方式为明清时期蔬菜加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为蔬菜栽培技术成熟期,蔬菜从育种、施肥、到灌溉形成体系。太湖地区的蔬菜栽培从生产安排、栽培步骤,都因地制宜的进行生产,此外人工干预蔬菜生产,培育成功新的蔬菜品种,以及新传入的蔬菜品种逐渐适应太湖地区的环境。在延长蔬菜供应上,白菜可达到一年三熟,并油菜青菜不会变种。太湖地区蔬蔬菜品种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葵菜等蔬菜品种地位下降,而白菜类蔬菜和芥菜类蔬菜在蔬菜结构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明清太湖地区蔬菜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蔬菜品种增多,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新的蔬菜品种走进人们的生活,不仅促进了富有太湖地域特色的菜品的开发,也为人们的饮食生活添加更多滋味,同时还改善了人们冬春缺乏蔬菜可食的饮食状况,为灾荒时人们的饮食生活提供保障,维持了人们的基本生活。人们对蔬菜的消费又进一步促进蔬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太湖地区经济的发展。蔬菜区域化生产收益颇丰,太湖地区的民众将蔬菜进行加工生产,从而获取收益,新传入蔬菜对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太湖地区蔬菜加工方式在此阶段也有新的发展。不同蔬菜加工时候的处理方式不同,同时加工细节趋向精细化,加工程序不断创新并趋于复杂化。而新增加的蔬菜品种民众根据以前的经验对它们进行加工创新发展。在历史发展中,太湖地区的民众对蔬菜的栽培与加工利用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并形成体系,使得人们的饮食不断得到丰富。而共同的蔬菜栽培加工与味道体验成为了太湖地区民众的集体的文化,随着时代发展,成为人们的集体饮食文化记忆。蔬菜的饮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逐渐从简单的食材,后增加了许多内容,构成了内涵丰富的蔬菜饮食文化。太湖地区蔬菜种类增加不仅丰富了民众的饮食生活,而且蔬食文化也逐渐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同时太湖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太湖地区的蔬菜栽培种植文化与其他区域相比,沾染了太湖的文化精神,成为太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地区的蔬食文化在节俗、宗教祭祀、生产生活中都有涉及。而且太湖地区着名风物对太湖文化产生重要影响。鲈鱼莼菜成为思乡的代名词,笋成为性灵洁净之物,对文人诗画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灵感与素材。
洪冰[3](2016)在《大头菜发酵工艺及其品质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头菜又名根用芥菜,十字花科芸薹属,以其膨大的肉质根为产品器官,多用来进行腌制发酵食用。发酵大头菜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带动了与快餐食品配菜的“咸大头菜”、“五香大头菜”等系列产品的消费,为了改善及稳定大头菜品质,添加发酵剂的接种发酵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对乳酸菌发酵特性研究,筛选最优发酵剂,优化大头菜接种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发酵大头菜的感官、理化、微生物、挥发性风味物质及产品贮藏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对乳酸菌发酵剂菌株鼠李糖乳杆菌(6001)、肠膜明串珠菌(6055)和短乳杆菌(6239)分别进行发酵特性研究,通过对各菌株的生长情况、产酸性能、耐盐性、耐温性、对不同pH值适应性及菌株间的拮抗试验,得出肠膜明串珠菌、鼠李糖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均可作为大头菜接种发酵的发酵菌株。2.以自然发酵(未接种)大头菜为对照,对接种发酵大头菜的优势菌群进行构建,结果表明,三种乳酸菌组合发酵的大头菜总酸含量和感官评分均为最高。在发酵大头菜混合菌株配比优化试验中,鼠李糖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短乳杆菌=3:2:3的发酵效果最佳,为接种发酵大头菜的最优发酵剂。3.对食盐浓度、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四种影响发酵大头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和总酸为指标,确定了大头菜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食盐浓度8%,接种量2%,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90 d。在此条件下,发酵大头菜的滋味更加鲜美,香气更加纯正浓郁。4.通过添加乳酸菌发酵大头菜,以自然发酵大头菜为对照,研究乳酸菌对大头菜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影响,并探讨接种发酵大头菜的硬度与果胶变化的相关性。通过SPSS(Version 19)对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大头菜出坛后(即接种发酵90 d和自然发酵120 d)的产品进行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分析,并结合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大头菜发酵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发现乳酸菌发酵对大头菜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出坛后,添加乳酸菌对产品的感官性质具有显着的影响(P<0.05),与自然发酵相比,接种发酵的香气和滋味有明显提高;添加乳酸菌对出坛后产品的总酸、亚硝酸盐、咀嚼性、粘性、还原糖、氨基酸态氮、VC、硬度和果胶含量都有显着的影响(P<0.05),而对出坛后产品的蛋白质、色泽、弹性和内聚性影响不大(P>0.05)。添加乳酸菌对微生物指标影响较大,与自然发酵相比,接种发酵可明显加快乳酸菌生长速度,有效降低大肠菌群含量。通过添加乳酸菌,发酵大头菜90 d即达到出坛标准(即发酵成熟),感官评分达到94.0分,亚硝酸盐和大肠菌群含量分别为1.43 mg/kg和<30 MPN/100g,可以明显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品质及安全性。乳酸菌接种发酵大头菜过程中硬度与原果胶呈显着正相关,与水溶性果胶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着,说明其质构特性的变化机理更加多样和复杂。5.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SD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阶段(新鲜原料、出坛后、发酵180 d后)的大头菜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发现乳酸菌是影响发酵大头菜香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且不同发酵阶段大头菜的挥发性物质差异较大。新鲜大头菜原料中检测到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异硫氰酸苯乙酯(52.68%)和异硫氰酸烯丙酯(37.55%)的相对含量最高;在出坛后和发酵180 d后两个阶段,接种发酵组和自然发酵组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47、42种和35、47种,两组在出坛后和发酵180 d后两个阶段检测到的相同组分为34和30种,说明出坛后接种发酵大头菜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更多,在发酵180 d后其挥发性物质种类不如自然发酵。发酵过程中,两组的挥发性物质主要集中在酯类、醇类、酸类、腈类、酮类、醛类、硫化物和杂环化合物,异硫氰酸烯丙酯、异硫氰酸苯乙酯、苯乙醛、二甲基三硫、二甲基四硫醚、糠醛和2-甲基-1-丁醇在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大头菜中相对含量均较高。除此之外,棕榈酸乙酯和棕榈酸分别在接种发酵大头菜和自然发酵大头菜中相对含量较高。6.对不同杀菌方式处理后的接种发酵大头菜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90 d内,微波杀菌700 W-6 min、微波杀菌800 W-5 min和巴氏杀菌90℃-15 min三种处理组的产品均为合格产品,不同杀菌方式对大头菜产品的品质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巴氏杀菌组的产品总酸和色度变化最小,微波杀菌700 W-6 min组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上升最快,微波杀菌800 W-5 min组的产品软变率最低(37.97%),其色泽、香气、滋味和脆性的变化均优于其他组,感官评分较高;在贮藏90 d时,微波杀菌800 W-5 min组的硬度、亚硝酸盐和菌落总数含量分别为19.77 N、1.11 mg/kg和62 cfu/g,与其他两组杀菌方式相比,其对产品的硬度、亚硝酸盐和菌落总数含量的影响显着(P<0.05)。因此,微波杀菌800 W-5 min组可更好地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产品软变和保持产品感官品质。
潘小红[4](2014)在《南浔区发展品质农业的现实基础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品质是农产品立足市场的根本,农产品品质与食品安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发展品质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品质农业是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品牌创建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为手段,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湖州市牢牢抓住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契机,对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品质农业”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品质农业,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南浔区作为湖州临近上海的前沿阵地,在长三角地理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品质农业的良好条件与巨大潜力。论文从背景研究入手,综述了品质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提出了发展品质农业的必要性。主要内容是结合地方实际,对南浔区发展品质农业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分析,从产业规模、产值、效益、成效、不足等方面分析品质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并进一步分析品质农业发展的前景,在充分借鉴参考国内外发展品质农业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从产业结构、发展路径、产业体系、基础条件、技术支撑、监管体系、保障机制等七个方面详细论述,提出南浔区发展品质农业的对策措施。论文的研究将为南浔区农业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规划、为南浔区以及同类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华桂芳[5](2008)在《浙北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 ——以湖州南浔为例》文中提出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生态系统特征、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环境敏感性等分异规律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区和保护关键区,辨析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脆弱区,为产业布局、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它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近几年来,湖州市南浔区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协调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产业层次总体上不高,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口和经济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压力沉重,生态系统质量呈下降趋势,耕地利用强度大,耕地资源不足,农田生态功能衰退,农业生产对系统外投入依赖性强;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珍稀物种濒危和消亡趋势明显。因此,对南浔区进行合理的生态功能区划,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南浔区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南浔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根据南浔区生态系统特征,选用岩石类型、土壤类型、植被与土地利用、水分盈亏量等指标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南浔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一般地区5个等级。其中:高度敏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0.35%,主要分布于千金镇西部与南部、善琏镇西南部;中度敏感区占0.60%,分布于菱湖镇南部、千金镇西部、南部与东部、善琏镇南部;轻度敏感区与一般地区分布最广,分别占全市面积的21.65%和77.40%。二、南浔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根据南浔区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选择饮用水源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系统产品提供等项目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极重要地区分布相对较小,占全区总面积的1.99%,分散分布于各镇;重要地区占42.11%,集中分布于东部,主要南浔镇、练市镇、善琏镇大部分地区,和孚镇西北部也有分布;中等重要地区占了26.39%,相对集中分布于中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主要包括双林镇大部分、南浔镇西部、旧馆镇西部、菱湖镇西部、善琏镇西北部;一般地区占29.51%,相对集中在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主要包括旧馆镇东部、和孚镇东部与南部、千金镇大部、石淙镇大部、菱湖镇东部与南部。本文通过对湖州市南浔区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服务功能等空间分异的研究,依据区划原则、方法和体系,形成了南浔区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南浔区划分为35个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其中禁止准入区7个,限制准入区9个,重点准入区7个,优化准入区12个。以南浔区为例,旨为其他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划、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借鉴。
孙语圣[6](2006)在《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 ——以1931年大水灾为重点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个多灾多难的历史时期,天灾人祸交织纷呈。本文以1931年大水灾为重点,从社会化的视角,考察民国时期自然灾害的救治情形。1931年大水灾是民国灾荒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创伤和全方位的社会震颤。此次灾害,无论从自然与人为的致因,还是直接的危害与深远的影响,都极具典型性,在民国历次自然灾害中最为显凸。并且此次灾害正值世界性经济危机之中期、裹夹于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其间、纠缠于国共武斗和国民党内部裂晋纷争的困局。在灾害救治中,因其“百年不遇”而备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因此有着“解剖麻雀”的标本意义。社会化是贯穿全文的经脉和主干骨,是笔者自我解释的一个中心名词。本文认为,灾害救治社会化,即是随着社会经济力量的发展,国民国家社会意识的增强,在灾害救治中,由政府与民间社会共同参与,进行全社会、全方位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等资源的动员与交流,特别是民间社会的响应、主动、自觉。民国时期,民间慈善传统的承续、近代经济的发展和新兴社会力量的成长、大众传媒的强力助推和交通通讯的发展、近代国家思想的播扬与政府的无奈让渡等,使灾害救治社会化的动因与条件初步具备。社会化救灾机制的形成离不开制度化的社会设置,政府与民间力量在灾害救治的组织、立法等方面的社会设置是比较健全的。官民合作的救灾理念非常清楚明了。在1931年水灾救治中,采取了特殊的赈灾路径,即官赈义赈化的取向,政府抛却其原有一套赈灾机制,在赈灾方针、赈款筹集、赈灾办法与程序、组织机构、人事任用等方面,全面援用民间义赈、特别是新型民间义赈的机制,使得社会化的立论更有依据、更经得起推敲。灾害救治社会化的资源动员与信息交流是本文的主体内容。社会各界对灾情与灾因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思考,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各式各样的方案和办法;政府与民间社会通过多种途径对救灾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的进行全社会的动员;救灾信息资源也得到一定的传播布达;社会化的监督方式,使得救灾的成效得到尽可能的保证。最后,本文对灾害救治社会化进行绩效分析,运用大量具体数据量化分析社会化的成绩与不足;并指出救灾社会化中的困境与异常问题,具体表现为政府财力汲纳的乏力与结构畸偏、外患不断的侵扰、内乱频仍的蹂躏耗损、奢靡的社风等所造成的动力不足和代食品现象、米禁与禁止移境就食、政府权力的扩张与社会空间挤压的冲突等异常问题。结语部分,打通历史与现实的隧道,进行比较对照,总结历史,观照现实,指出两个时期在社会化救灾方面各自的成功之处和缺陷所在,认为解决现今救灾主体的稀缺、救灾物质资源来源的单一化、人力与智力支持网络不够宽阔、监督机制不健全、救灾立法滞后等问题,才是吸取历史经验与教训而得出的最好的结论。并且指出,社会化灾害救治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内涵之一。
黄敬斌[7](2006)在《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文中提出经济史是介于历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研究历史时期的经济现象,其内容应当涵盖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但在目前明清江南经济史的学术领域内,学者们对于消费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不仅使得经济史的学科体系有失完整,而且不利于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作出完整的评价,也不利于一系列理论问题的解答。本文从现代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方法出发,对江南居民,特别是农民在衣食住行、娱乐信仰、教育卫生以及婚丧世俗礼仪等方面的消费作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并选取了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和1930年代三个时间点,对居民消费的各个方面作了量化的估计。本文认为,江南农民的日常消费水平和结构,其性质可以定义为温饱有余的,在18世纪中期尤其如此。此外,本文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重新讨论了“奢侈”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和社会上层的奢侈消费作了描述和分析,澄清了经济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结论认为,清代江南的奢侈消费是具有经济合理性的现象,它有利于社会生产、就业和商业的繁荣,但不足以引发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对于当前江南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彭慕兰、黄宗智之间的学术争论,本文从消费的领域出发作出了一些回应。论文的结尾对于江南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也从消费的侧面出发,以经济学的观点进行了反思。
董明华,曹泉方,唐卫忠,裘建平,姚学良,季新荣,徐云法[8](2004)在《南浔香大头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文中认为
二、南浔香大头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浔香大头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淮安大头菜的种质来源及考订(论文提纲范文)
1 淮安大头菜的种质来源 |
1.1 “本大头菜”种源:淮安大五缨大头菜和清江小五缨大头菜 |
1.1.1 淮安大五缨大头菜 |
1.1.2 清江小五缨大头菜 |
1.1.3 小结 |
1.2 历史与传说中的“大头菜”:芜菁(别称蔓菁) |
1.3 个头大、产量高的“洋大头菜”:芜菁甘蓝 |
2 淮安大头菜的加工及发展历史 |
(2)明清时期太湖地区蔬菜的栽培利用及蔬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中国古代蔬菜栽培利用史研究 |
(二) 关于太湖地区蔬菜栽培利用史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资料来源 |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明代以前太湖地区的蔬菜栽培利用概述 |
一、先秦到唐五代太湖地区的蔬菜栽培利用 |
(一) 先秦到唐五代太湖地区的蔬菜栽培 |
(二) 先秦到唐五代太湖地区的蔬菜加工利用 |
二、宋元时期太湖地区的蔬菜栽培利用 |
(一) 宋元时期太湖地区的蔬菜栽培 |
(二) 宋元时期太湖地区的蔬菜加工利用 |
第二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蔬菜引种栽培 |
一、太湖蔬菜栽培生产的发展 |
(一) 蔬菜生产安排 |
(二) 蔬菜栽培过程 |
(三) 新品种培育与新传入蔬菜的栽培 |
(四) 延长蔬菜供应 |
二、太湖地区的蔬菜栽培品种及其变化 |
(一) 几类主要蔬菜的栽培品种 |
(二) 太湖地区的蔬菜品种结构的变化 |
三、太湖地区蔬菜引种栽培的社会影响 |
(一) 影响人们的饮食生活 |
(二) 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蔬菜加工利用 |
一、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蔬菜的加工利用 |
(一) 叶菜类蔬菜的加工 |
(二) 根菜类蔬菜加工 |
(三) 薯芋类蔬菜加工 |
(四) 其他蔬菜的加工 |
二、明清太湖地区蔬菜加工的发展 |
(一) 加工方式精细化发展 |
(二) 加工步骤出现新的流程 |
(三) 探索新入传蔬菜的加工方式 |
第四章 太湖地区“蔬食文化”的形成及影响 |
一、“蔬食文化”的形成 |
二、太湖地区的蔬食文化的表现 |
(一) 蔬菜与年节食俗 |
(二) 蔬菜与宗教祭祀活动 |
(三) 蔬菜与生活生产 |
三、太湖地区蔬菜文化的意义 |
(一) 成为了地域文化象征 |
(二) 丰富了地域文化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大头菜发酵工艺及其品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大头菜概述 |
1.2 发酵大头菜生产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1 发酵大头菜生产现状 |
1.2.2 发酵大头菜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 大头菜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 发酵蔬菜中的乳酸菌 |
1.4.1 自然发酵中的乳酸菌研究进展 |
1.4.2 乳酸菌在接种发酵中的应用 |
1.5 发酵蔬菜的风味 |
1.5.1 风味物质的形成 |
1.5.2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
1.6 发酵蔬菜的防腐杀菌方法及研究进展 |
1.6.1 食品中的防腐保藏方法 |
1.6.2 发酵蔬菜中的物理杀菌技术 |
1.7 立体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目的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9 课题来源 |
第2章 大头菜发酵菌株筛选及发酵剂优化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菌种 |
2.1.3 培养基 |
2.1.4 试验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6 试验方法 |
2.1.7 分析测定方法 |
2.1.8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发酵菌株确定 |
2.2.2 优势菌群构建及发酵菌株配比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头菜接种发酵工艺优化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主要材料 |
3.1.2 试验菌种 |
3.1.3 培养基 |
3.1.4 试验主要试剂 |
3.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6 试验方法 |
3.1.7 分析测定方法 |
3.1.8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大头菜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2 大头菜发酵工艺的正交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接种发酵对大头菜品质影响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主要材料 |
4.1.2 试验菌种 |
4.1.3 培养基 |
4.1.4 试验主要试剂 |
4.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6 试验方法 |
4.1.7 分析测定方法 |
4.1.8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大头菜发酵过程中总酸的变化 |
4.2.2 大头菜发酵过程中感官评价的变化 |
4.2.3 大头菜成品TPA比较 |
4.2.4 大头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 |
4.2.5 大头菜发酵过程中AAN的变化 |
4.2.6 大头菜发酵过程中还原糖、蛋白质、VC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 |
4.2.7 大头菜发酵过程中色泽的变化 |
4.2.8 大头菜发酵过程中硬度和果胶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4.2.9 大头菜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
4.2.10 大头菜发酵过程中主要挥发性物质分类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杀菌方法对发酵大头菜品质影响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主要材料 |
5.1.2 培养基 |
5.1.3 试验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1.5 试验方法 |
5.1.6 分析测定方法 |
5.1.7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微波杀菌条件的确定 |
5.2.2 不同杀菌方法及条件对发酵大头菜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南浔区发展品质农业的现实基础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发展品质农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 |
1.1 相关理论论述 |
1.1.1 现代农业 |
1.1.2 高效生态农业 |
1.1.3 品质农业 |
1.2 国内外品质农业研究概况 |
1.2.1 理论研究动态 |
1.2.2 现实经验做法 |
1.3 发展品质农业的必要性 |
1.3.1 品质农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
1.3.2 品质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 |
1.3.3 品质农业是农产品安全的根本保证 |
1.3.4 品质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
第二章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南浔区农业发展的基础分析 |
3.1 南浔农业产业的规模分析 |
3.1.1 种植业 |
3.1.2 蚕桑业 |
3.1.3 水产业 |
3.1.4 畜牧业 |
3.1.5 花卉苗木 |
3.2 南浔农业产业的产值分析 |
3.3 南浔农业产业的效益分析 |
3.4 南浔农业发展的成果分析 |
3.4.1 粮食生产功能区不断推进,有力地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3.4.2 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拓展,有力地提升了产业效益 |
3.4.3 农业文化内涵不断挖掘,有力地增强了品牌意识 |
3.4.4 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有力地延伸了农业产业链 |
3.4.5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力地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 |
3.4.6 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
3.4.7 生态农业加快推进,有力地改善了农业发展环境 |
3.5 南浔品质农业发展中的不足分析 |
3.5.1 传统产业占用资源大,品质农业整体效益不高 |
3.5.2 特色产业量少品牌少,品质农业难以优质优价 |
3.5.3 农产品流通建设较为滞后,品质农业营销体系有待建立 |
3.5.4 重污染品种面广量大,品质农业基础环境有待改善 |
3.5.5 农户与企业联结度不高,品质农业产业体系有待健全 |
3.5.6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力大,品质农业保障力度有待强化 |
第四章 南浔区发展品质农业的前景分析 |
4.1 市场前景分析 |
4.1.1 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
4.1.2 加快农业接轨上海的目标驱动 |
4.2 发展优势分析 |
4.2.1 自然条件适宜 |
4.2.2 区位优势突出 |
4.2.3 农耕文化深厚 |
4.2.4 技术优势明显 |
4.3 发展潜力分析 |
4.3.1 政策扶持有力 |
4.3.2 品质改善有潜力 |
4.3.3 单产提高有潜力 |
4.3.4 效益提升有潜力 |
第五章 南浔区发展品质农业的对策研究 |
5.1 抓好规划,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5.1.1 建设中国现代淡水鱼都 |
5.1.2 打造浙北优质稻米基地 |
5.1.3 接轨沪杭精品菜园 |
5.1.4 创建品质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区 |
5.2 明确定位,找准品质农业发展路径 |
5.2.1 粮食突出稳面提质增效 |
5.2.2 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突出扶持扩面 |
5.2.3 水产业突出稳面减量创牌 |
5.2.4 畜牧业突出农牧结合、规范整治 |
5.3 培育主体,构建品质农业产业体系 |
5.3.1 培育大企业 |
5.3.2 建立大联结 |
5.3.3 鼓励大招商 |
5.3.4 培育新农民 |
5.4 强化扶持,改善品质农业基础条件 |
5.4.1 扶持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
5.4.2 扶持适用农机装备 |
5.4.3 扶持农业信息化 |
5.5 优化服务,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5.5.1 分类推进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
5.5.2 整合推进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
5.5.3 推广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 |
5.6 着眼安全,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
5.6.1 加强执法监督,健全工作机制 |
5.6.2 加强检验检测,完善工作流程 |
5.6.3 加强标准化生产,促进示范推广 |
5.7 精心组织,加大三大保障机制建设 |
5.7.1 完善组织保障 |
5.7.2 突出体制创新 |
5.7.3 完善投入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浙北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 ——以湖州南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术语表 |
目次 |
1 引言 |
1.1 生态区划的发展概况 |
1.2 我国自然生态区划发展概况 |
1.3 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 |
1.3.1 区划目的 |
1.3.2 区划任务 |
1.3.3 区划特点 |
1.4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
1.4.1 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则 |
1.4.2 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原则 |
1.4.3 生态系统等级性原则 |
1.4.4 趋势开拓原则 |
2 南浔区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资源情况 |
2.2.1 气候 |
2.2.2 地势地貌与土壤状况 |
2.2.3 水资源 |
2.2.4 植被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2.3.2 经济发展现状 |
2.3.2.1 经济总量与三产结构 |
2.3.2.2 工业概况 |
2.3.2.3 农业发展情况 |
2.3.3 社会发展现状 |
2.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5 发展趋势 |
3 南浔区区域生态环境功能要素评价 |
3.1 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3.1.1 水资源 |
3.1.2 土地资源 |
3.1.3 森林资源 |
3.1.4 生物资源 |
3.1.5 旅游资源 |
3.1.6 环境状况 |
3.1.6.1 环境质量 |
3.1.6.2 污染物排放 |
3.1.7 自然灾害 |
3.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
3.3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3.3.1 生态系统产品提供重要性 |
3.3.2 饮用水源保护重要性 |
3.3.3 自然与文化遗产重要性 |
3.3.4 生态服务功能综合重要性 |
4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
4.1 分区方法 |
4.2 生态环境功能区命名与归类 |
4.3 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方案 |
4.3.1 区域生态环境功能总体定位 |
4.3.2 生态环境功能区分区 |
4.3.3 生态环境功能小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
4.3.4 生态环境功能小区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方案 |
5 生态环境功能区分区规划 |
5.1 禁止准入区 |
5.1.1 环境保护目标 |
5.1.2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 |
5.2 限制准入区 |
5.2.1 环境保护目标 |
5.2.2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 |
5.3 重点准入区 |
5.3.1 环境保护目标 |
5.3.2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 |
5.4 优化准入区 |
5.4.1 环境保护目标 |
5.4.2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 ——以1931年大水灾为重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概念介说 |
四、学术史与相关文献资料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在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中:1931 年水灾的典型性分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灾况——以1931 年为中心 |
一、民国灾荒概述 |
二、时空比较:1931 年水灾灾况分析 |
第二节 比较研究:1931 年水灾的致因与影响 |
一、水灾致因 |
二、水灾影响 |
第二章 灾害救治社会化的动因与条件 |
第一节 民间慈善救荒传统的承续 |
一、从时间上看,中国古代慈善事业更多由民间社会来经营运作 |
二、传统民间互助合作之风隆盛,披被深远 |
三、慈善救灾传统的氤氲浸泽,育化民国慈善家群体生成的文化氛围 |
第二节 近代经济的发展和新兴社会力量的成长 |
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
二、新兴社会力量的成长 |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强力助推和近代交通的发展 |
一、大众媒介的强力助推 |
二、近代化交通通讯的发展 |
第四节 近代民族国家思想的播扬与政府的“让渡” |
一、近代民族国家思想的播扬 |
二、政府的“让渡” |
第三章 灾害救治的社会化设置与路径取向 |
第一节 社会化的救灾理念与社会设置 |
一、社会化的救灾理念 |
二、组织设置 |
三、立法设置 |
第二节 政府与社会之间:官赈的义赈化取向 |
一、救灾方针原则 |
二、机构重置与人事任用 |
三、赈济程序与方法 |
第四章 灾害救治社会化的资源动员与信息交流 |
第一节 社会对灾害与救治的严重关切 |
一、从对灾情与灾因的关注和思考看 |
二、从时人对救灾的建言献策看 |
第二节 救灾资源的社会化动员与信息交流 |
一、人力资源动员 |
二、物力财力资源动员 |
三、信息资源与社会监督 |
第五章 灾害救治社会化的绩效与困境 |
第一节 救灾社会化的绩效分析 |
一、“群策群力”、“集腋成裘”、“为数至巨”——救治的成绩 |
二、“灾重款绌”、“杯水车薪”、“剔无所剔”——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救灾社会化的困境与异常问题 |
一、困扼救灾社会化能效的因素 |
二、社会化中的异常问题 |
结束语——从历史到现实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中文详细摘要 |
(7)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导言 |
一、江南经济史上的消费问题 |
二、十八世纪以降的江南 |
1、关于"江南" |
2、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三、消费及相关概念 |
四、文献综述 |
1、国内外研究概况 |
2、史料综述 |
五、研究方法、思路和论文框架 |
1、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及其适用性 |
2、实证方法与定量分析 |
3、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4、货币、度量衡与价格 |
第二章 江南居民的日常消费:食品 |
一、粮食消费 |
1、江南居民消费粮食的基本状况 |
2、1930年代江南农民粮食消费量的估计 |
3、对十八、十九世纪江南农民粮食消费量的估计 |
二、副食消费 |
1、蔬菜消费的一般状况 |
2、荤食消费的一般状况 |
3、民国年间农村调查材料关于副食消费的数据 |
4、对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农民副食消费量的估计 |
三、调味品 |
1、油 |
2、盐 |
3、其他调味品 |
四、其他食物消费 |
第三章 江南居民的日常消费:服饰 |
一、普通人服饰消费的一般状况 |
1、服装的质料及其变迁 |
2、服装的款式以及衣着习惯 |
3、服饰消费的其他方面 |
二、纺织品消费量的估计:一个学术回顾 |
1、徐新吾、彭慕兰关于棉布消费的估计及相关的学术争论 |
2、关于纺织品消费的其他估计 |
3、几点评价 |
三、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棉及棉织物消费的估计 |
1、民国年间江南居民消费棉花及棉织品的估计 |
2、18、19世纪江南居民消费棉花及棉织品的估计 |
第四章 江南居民的日常消费:住、行与燃料灯火 |
一、江南居民的住居状况及年开支的估算 |
1、住房的一般状况 |
2、环境卫生和屋内陈设 |
3、关于住居消费支出的估计 |
二、交通及年开支的估算 |
三、燃料来源及其耗费 |
1、炊事和取暖用燃料的消费 |
2、照明燃料的消费及其变迁 |
第五章 婚丧及其他世俗礼仪活动中的消费 |
一、江南的婚丧礼俗 |
二、婚事中的消费 |
三、丧事中的消费 |
四、其他礼仪活动中的消费 |
五、对婚丧等礼仪消费开支的一种估计 |
第六章 娱乐与信仰活动中的消费 |
一、节庆与祭祀 |
二、崇香信,重淫祀 |
三、出会与社戏 |
四、茶馆、赌博及其他 |
五、娱乐和祭祀活动的时代变迁及家庭年开支的估计 |
第七章 教育、卫生及嗜好品消费 |
一、教育及其他文化性消费 |
二、医药与巫卜 |
三、嗜好品消费 |
1、酒、烟草和茶叶的消费 |
2、嗜好品消费开支的估计 |
第八章 "吴俗多奢少俭"——关于奢侈消费的考察 |
一、奢侈的概念——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解释 |
二、奢侈的概念——对历史记载的再考察 |
三、十八世纪以降江南的奢侈消费 |
1、江南的绅士与富民 |
2、精饮馔,鲜衣服,丽栋宇 |
3、竞节物,好遨游,行乐及时 |
4、绅士与富民消费的其他方面 |
5、清代江南城市中的奢侈品商业和城市生活 |
四、奢侈消费的特点 |
第九章 分析与检验——基于经济学的视角 |
一、平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量化描述 |
二、解释与分析: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社会经济背景 |
1、居民收入状况 |
2、消费品市场与价格变动 |
3、社会风俗、消费心理和惯性 |
4、"奢侈",还是"糊口经济"? |
三、奢侈消费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后果 |
1、奢侈的恶果:传统观点 |
2、经济学透视下的奢侈消费 |
3、对清代江南的奢侈消费的评价 |
4、"奢侈与资本主义":江南的证伪 |
余论 消费折射下的江南经济: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 |
1、传统小农经济的特征 |
2、对江南经济的评价 |
3、小农经济和江南的命运 |
引用文献目录 |
后记 |
四、南浔香大头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安大头菜的种质来源及考订[J]. 蒋功成. 蔬菜, 2020(02)
- [2]明清时期太湖地区蔬菜的栽培利用及蔬食文化研究[D]. 李静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3]大头菜发酵工艺及其品质变化研究[D]. 洪冰. 西南大学, 2016(02)
- [4]南浔区发展品质农业的现实基础与对策研究[D]. 潘小红. 浙江大学, 2014(03)
- [5]浙北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 ——以湖州南浔为例[D]. 华桂芳. 浙江大学, 2008(09)
- [6]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 ——以1931年大水灾为重点的考察[D]. 孙语圣. 苏州大学, 2006(12)
- [7]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D]. 黄敬斌. 复旦大学, 2006(03)
- [8]南浔香大头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 董明华,曹泉方,唐卫忠,裘建平,姚学良,季新荣,徐云法. 长江蔬菜, 2004(01)